高考总复习范文

时间:2023-10-21 05:14:47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篇1

高三物理的复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高三学生的物理学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细化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复习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第三、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要做好高考的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定取得高考的胜利。

高考总复习篇2

  转自:高考金刊       2004年高考,全国将有包括四川、湖北在内的24省市采用新课程卷。为使首次面对新课程卷的考生能从容备考,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最早使用新课程试卷的山西、江西两省及2003年采用新课程试卷的江苏省的有关学科的特级、高级教师,请他们就后阶段的复习提出了建议。     我就理科综合的复习给同学们提三点建议:   第一,重基础,努力实现大纲与教材的基本要求。新课程试卷考查内容基本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考生要考出好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突出实验,体现基础自然学科特点,着重考查创新精神。2003年试题中,三学科实验内容的考查分值占全卷的24%,远高于2002年的16.3%,突出体现了理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实验在理科学习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如物理、化学实验,通过对不同实验内容考查对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生物同时出现了两个实验设计题,加大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因此,在高三备考中,不能只是背实验,应弄清实验原理,拓展变换实验情景,重点实验重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以致用,培养能力。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在选材背景方面,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如种子堆放与选育、月球资源与恒星演化、粒子加速器、诺贝尔奖项等。此外,命题者通过设计新题、生题,灵活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考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进行自主地学,精要地练,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廖小林(江西省重点中学临川一中英语高级教师)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发展态势,2004年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点面兼顾,有的放矢。在复习时,要弄清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在面方面,要明确各知识、能力点之间的互补和知识迁移与渗透,明确知识、能力点之间的网络结构。   第二,交替推进,循序渐进。高考属于多学科的综合科目考试,如果长时间专门复习一门科目,势必会导致大脑疲劳、思维定势,学习单调乏味,严重影响复习质量。为避免这种高耗低效现象,应该采用交替推进的方法。复习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来安排复习顺序,如按照易—难—易—难—易的模式交替排列,波浪式向前推进,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三,学以致用,优势互补。在复习时,应该克服单干、蛮干的不良习惯。应该以自身为第一主体,挑选一名同班同学为第二主体,以老师为第三主体。   高三英语总复习一般做法是“三轮两为主”、“四抓一落实”。“三轮”指复习过程中分单元过关—专题复习—综合训练,时间比例为5:3:1;“两为主”即复习过程中以梳理知识为主,以练习实践为主;“四抓”即抓基础、抓核心、抓应用、抓应试方法;“一落实”即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各项能力要求落实在实际的灵活运用上。   张琥(江苏省重点中学泗阳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新课程数学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数学交流,注重考查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重视探索研究,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根据新课程卷试题的特点,为了适应新教材的考试,我给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主动地适应高考的变化。为了体现教材的变化,在2004年的高考中,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一定会占较大的比例。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必须体现这一变化,不能认为新增的内容才开始考,其难度一定不会很大,因而就将落脚点放在这些知识的简单运用上,不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新课程卷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结合部,凡涉及此类内容,命题时都采用新旧结合,以新带旧或以新方法解决的办法进行处理。   第二,重视研究性学习。数学科新课程的特点是精简传统内容,更新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灵活性,重视数学应用。研究性学习问题是新增内容之一,试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体会、总结、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精神,显现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我们复习时必须多角度、多方向地分析,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而不是去做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题。一个问题解决后,不能匆匆而过,回顾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目的价值。除了要重视一题多解外,更要重视一题多变,主动探索:条件和结论换一种说法如何?变换一个条件如何?反过来又会怎么样?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总复习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10-01

高中政治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这就要求学生的复习在全面中有重点,在规范化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为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方向,紧抓学生的基础,注重热点问题,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来提高,全方位的去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研究考试大纲,明确复习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高中政治考试的细节也在逐步的发生转变。在高考的考察过程中,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考生的四种能力: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要会通过认真审题,从题中提取、分析和整合出回答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会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将所获信息迅速与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进一步解决问题;会从试题所给的信息入手,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阐释等等,它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在高考阶段的总复习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认真的研读考试大纲,充分的根据考试大纲来明确复习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提高。就复习的目标来说,结合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就高中政治复习目标而言,我们可以大体的分为三个,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可以说就是政治课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也是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我们的高考总复习也不能脱离这三个基本目标。

二、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打好基础

在复习的目标充分的明确后,接着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复习的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复习。复习目标中指出的“知识目标”,指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是根本,是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前提保障。多年来的各种分析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差所致。因此我们的复习不能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课本,它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试题的主要依据和来源,即使是综合性大题,也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了发展,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本。在高中总复习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把握好课本这一重要的复习资料,积极的通过课本的复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有效提高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每一课的时候,必须重温课本中的部分,不仅要引导学生弄懂课本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原理是怎么来的,主观题的解答要领等等。比如,在复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者之间的一切关系,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本身有一定的逻辑性,是最易出错的知识点。只有学生有效的掌握好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复习。

三、关注热点,关注社会,课本知识生活化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个充分把握后,接下来的复习中,教师就要多注重联系社会时事,关注热点,关注社会,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会用知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在高中政治的不断改革中,也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紧跟时代,关注热点”。高考作为部级考试,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高考试卷的新观点、新知识、新题材和新问题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在复习教学中既要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科技等问题;又要关注生活化的问题,如食品安全、手机微博、投资理财等。要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用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复习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实处,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经过一系列的系统知识复习后,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练习提高。政治试题的主、客观题目往往都是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背景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等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的把握好学生的训练这一环节,积极的在学生的检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交给学生解题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切记不要“误入题海”,教师应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这样,练习的价值才会提高,更能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培养。

总结: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逐步的进行,切不可一蹴而就。在复习的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努力钻研、密切配合,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科学施教。

参考文献:

[1] 陈江盛.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学理论,2008

高考总复习篇4

案例:一模考试分数刚出来,一位女生眼里浸着泪花很沮丧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哽咽着说:“耿老师,我这次模拟考又考砸了,这可怎么办!这个成绩不要说考上一本,就是二本也很难考上!下个星期天要召开家长会,我妈妈过来知道这个成绩该有多伤心。去年开始,我爸就有病,到现在一直在家卧床不起,家里的所有负担都压在我妈一个人身上。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必须考上重点大学,今后找个好工作,我家这种困境才能有所改变。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我在班级里的名次是35名,高三上学期我开始努力,成绩进步很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里面第18名了,班主任朱老师说按这股学习劲头,一模考试能进入前10名,考上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我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谁知却考了20多名!”“这段时间你是不是骄傲了,不像以前那样刻苦了?”“怎么可能呢?今天离高考只有54天,到了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我比以前更刻苦了,每天晚上就寝铃响熄灯以后,我钻到被窝里打手电看书,这学期11点钟之前从来都没有睡过,中午午休时别的同学都在休息,我却不敢。就是课间操,为了争取时间,我每天都晚出去5分钟用来看书。耿老师,您看看我这身衣服,都脏成这样了,我也舍不得花上20分钟的时间洗,可以说,我现在只要可以用的时间,几乎百分之百用于学习了。”“你平时做的练习比较少吧?答题速度慢,解题思路不开阔?”“也不是吧?我做的作业在我们班级应该是最多的,除了平时老师发的练习我全部完成外,我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任我行》都全部做完了。这次文科综合选择题第5题,我以前做过的,原来那道题求的是A点的昼长,这次求的是A点的夜长,题目看也没看,本以为和以前的题目一样,就选了答案,谁知问题和以前不一样。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成绩还能提高吗?耿老师您帮我分析一下好吗?”

到了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案例中的那位学生成绩不进而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的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即“平台”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学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快,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因此,学习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讲,是一种好事,说明学生已进入较高的学习层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习方法不当

案例中的学生采用的是典型的“苦学加死学”的学习方法,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这位学生作业做得多,但很少反省,缺少归纳,没有把新的知识真正地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很快就会进入高原期。

对策:应当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苦学和死学用于复习的第一个阶段也许会有效果,成绩也许会进步很快, 但是这种进步没有长久性和持续性,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是粗放的,是低效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克服高原现象,必须改变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就像练习跳高,开始用最为简单的“跨越式”的跳法,经过刻苦训练,进步很快,但很快就到了极限,即出现高原现象,接下来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进步。这时,如果改变方法,变“跨越式”为“背越式”,虽然开始跳得可能还不如以前高,但训练下去,会进步很快,很快就会创出新高。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加强知识联系,建构知识网络,力求把知识融汇贯通。

2.思维定势的影响

每次考试结束后,都有学生因为受先前经验的影响,对于碰到的问题,若是熟悉的,则不顾其间变化,审题马虎轻率,考虑不严谨,或者材料没看清楚,或者图例看错,甚至题目没看清楚就想当然地作答。如案例中的题目看也没看,就选了答案,谁知问题和以前不一样。

对策:出现思维定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直接原因则是审题不仔细,思考不严谨,加上考试时心理紧张,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看,就匆匆作答。所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试时放松心情,消除紧张,认真审题。下面这个题为《一次特殊的面试》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好启示。

有家公司准备招聘一位既懂得业务又头脑灵活、看问题全面的总经理助理,人事经理在斟酌挑选后,有30人有幸参加笔试。试卷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综合能力测试题(限时2分钟),请认真阅读试卷。1.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姓名;2.写出三种热带植物的名称;3.写出三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写出三座外国历史文化名城……

不少考生眼睛匆忙扫了扫试卷,感觉时间紧,题量大,马上就动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飞快地写答案,考场的气氛因紧张而凝固起来。一分钟、两分钟,时间到!除了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答完试卷起身交卷外,其余的人仍在忙着答题。此时,人事经理宣布考试结束,未按要求完成答题的考卷一律作废。考场上顿时像炸了锅,未完成答卷的考生纷纷埋怨时间少,来不及完成。这时,人事经理面带笑容地说:“请诸位把试卷看完。”众人仔细观瞧,只见后面的试题是这样的:……14.写出三句常用的歇后语;15.如果阁下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14题。

3.学习疲劳

有的学生不善于科学用脑,只是埋头书本,熬时间,引起大脑和身体的过度疲劳,产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更有学生加班加点,延长时间,结果造成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如案例中这名女生,“可以说,我现在只要可以用的时间,几乎百分之百用于学习了”。每天持续着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使脑力和体力不能得到恢复,容易使大脑疲劳,从而导致考生思维缓慢,复习效率降低。

对策:要善于调剂身心,不打疲劳战。复习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保持心智的最佳状态。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呆滞、效率不高时,要及时以各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调剂身心。如听一听世界名曲、翻一翻影视画报、看一看室外风景,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充沛的精力投入复习。只有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益。

4.心理压力过大

学生面临升学压力,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面临复习迎考时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的种种压力。对自己要求过高及家长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加上紧张的学习生活往往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在复习中、考试时都难免被一些非智力因素困扰。

对策:平时要注意心理调节,排除干扰因素,消除急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忧虑的心情,增强自信心,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办法,怀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从容面对高考。

总之,“高原现象”是高考复习中一种客观、普遍的现象,“高原现象”并不可怕,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去加以解决,一定能够进入“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电邮:)

高考总复习篇5

一、高考英语总复习中容易产生的误区

(一)高考复习中的训练与课本知识相脱节。

随着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粗略复习之后进入到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通常在后两轮复习中会出现下列现象:有些教师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味追求做试卷、抠难题,不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归纳和巩固。这些学生往往基础不牢固,知识体系不清,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且错误多有反复。事实上,高考题都是按照考试大纲制定的,虽课本中的原句不会出现太多,可试题还是源于课本又略高于课本,其基本词汇、语法不会超越教材范围。因此,我们复习时千万不能抛开课本,要做到精选精练,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讲究实效。

(二)高考复习中盲目做题,不懂得及时总结归纳。

不少学生以为高考复习就是要拼命做题,做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实不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做题之后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共性的问题和方法,同时还要及时记忆,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都不可缺乏。教师在讲评试题时也应多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教会学生正确记忆的方法。针对个人出错的情况,学生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难题错题集,随时翻阅,是一个好方法。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将繁杂的问题整理提炼出核心的部分,能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高考英语复习中的听力训练走过场,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听力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大多不得要领,只是一味地听磁带,往往是听了无数遍,成绩都不见提高。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速度合理、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听力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一般来讲,学生在听前就应熟悉题目,充分利用时间预测上下文内容;在听的过程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边听边记录主要信息。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决不能让听力训练走过场,要讲究实效。

(四)专项练习的时间分配不均,只抓小题,忽视大题;做题不讲究技巧,只为做题而做题。

像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这样的大题在高考题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很大,需要考生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准备。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大题时不是匆匆而过,就是绕道而行,不愿花时间去阅读,更谈不上去查生词、记生词,也不愿花时间去研究试题特点、考查要求和解题技巧,而这正是导致他们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还有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注意技巧,只重视解题速度,审题不仔细,匆匆一瞥就忙于下结论,漏掉了不少有效信息;还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胡蒙一个答案想碰碰运气,这样的正确率自然不高。

二、提高高考英语复习的有效性

(一)制定复习的整体教学计划。

有了计划,复习才能有章可循,才能进行得顺利、有条不紊。因此,制定整体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复习很有帮助。一般的高考英语复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教材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教师精选一些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好学科内的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注意精选,切不可让学生搞题海战术;第三阶段,进行适量的模拟测试,教师编写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试卷,最好仿照高考题的考查要点、考题难度命制。

(二)以新课程标准和历年考题为纲,抓好基础,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近些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指导,充分借鉴历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把握整体的试题特点,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着重落实基础知识,不搞难题、偏题、怪题。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应该突出重点,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做到一目了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三)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精讲精练,注意总结,进行及时合理的讲评,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讲解和联系有机结合不失为巩固知识的一个好方法。教师要注意精讲精练,讲要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练要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侧重从中让学生领悟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坚决避免搞题海战术,既要遵循课程标准,又不拘泥于课题标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要评得及时,更要注意讲评的方式和技巧。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学习自信心为目的。讲评时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引导,重在帮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做题方法。

(四)注意搜集最新的英语高考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加以强化。

只有对高考英语信息把握正确,方向明确,方法得当,针对性强,才能使高考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日就必须注意对最新英语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多对考纲进行研究分析,特别要对历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命题特点和规律,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进行,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

高考总复习篇6

关键词:创新;基本技能;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34-02

高考总复习是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解题能力、规范作答习惯的关键一步,所以高考总复习不能用题海战术替代。高考总复习中,对学生的要求:知识点熟记于胸;基本技能训练到位;思维、书面表达等能力得到提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构建知识结构,提炼模型;建立起热点、重点题型的解题思路。对教师课堂教学形式的要求:基础知识复习课;基本技能训练课;专题训练课;习题练习及讲评课等。

一、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看,物理不再重点考虑覆盖面问题,而是考主干知识,且更加精细化、创新化、能力化

“不厌其烦,面面俱到”的串讲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明知不考(或不知不考)的内容占领着课堂的有限时间,知识盲目扩大,总是“不放心”,于是学生课上练习、巩固、反馈的时间被挤占。复习课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建议做以下尝试:(1)引导预习:印发知识点作业纸,督促学生自己预习。督促是关键:一要给时间;要提要求——如“划出重点,边看边写,提炼精华;三要检查。(2)课堂上应用讲练结合式授课法,突破难点、强化重点,应用提问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注意设计问题要角度新、层次清、选点准、有启发)。这样,课上就形成了练习、巩固、反馈、纠正的教学形式。(3)充分利用网络,对于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去网上查找,然后抽象简化为我们的高中模型,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简化模型的能力。

二、基本技能训练要到位

有些知识考点不仅要理解、牢记,还要练出速度和准度,增长解题技能,这些“技能”在考试中才是制胜的法宝。如果训练到位,答题速度、准度均能提高。

建议:任课老师要对本学科的“技能点”烂熟于胸,要安排专项练习,要开展教师指导下的练习。只是告诉学生“课下练一练”效果是很差的,技能训练还要多重复,随时练、练到位。

另外,教学中要常“反思”,也就是教师经常地、贯穿始终地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针对学生双基中的问题及时采取不同方法,不同训练。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三、习题讲评课应该对习题有选择性,合理地设计板书,适时进行小结

习题讲评课是高考总复习的重要课型,最终将“双基”迁移,结合到试题的情境中来,抽出精髓,进而总结出规律,建立物理模型,提炼解题思路。最终学生可以做到:识题型、清知识、建思路,以便最终迁移到高考试题的新情境中。这个时候有的老师课堂上可能出现以下现象:(1)无选择性地依次讲解,蜻蜓点水一带而过;(2)没有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印象浅、效果差;(3)习题课上没有板书(或随意勾画);(4)结尾没有小结。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讲练题目要精选,有取有舍。建议选三类题:一是正答率低的,要分析出错原因,给出清晰思路、准确的解答,并提炼出一般规律;二是频繁出现的高考热点,主干知识的重点、难点,要借题发挥,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建立起这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三是创新题,在生产、生活中与实际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

习题讲评课一定要有板书,更要进行“设计板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的“词、句、式、图、法”要清晰列出,强化加深印象,并留作“回头看”小结之用。老师的板书基本功也能得到锤炼。每道题讲评结束后一定要有小结,每堂课结束之后也要有总结,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回头看:看题型,理知识,抽模型,建思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讲评后的及时练习和检测反馈的环节也要加强。

四、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时时进行

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的“点金术”,是“利其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进行。如:督促预习要留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要教记什么;教给学生整理、消化、总结的方法;教给学生语言表述的方法和规范;教给学生科学记忆法等等,要不失时机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科学认知过程:如:听明白(听懂不等于明白),想清楚(知其所以然),记牢固(模糊易马虎),写熟练(练出答题规律),用灵活(复制、迁移、创新)。

最后,对老师们的希望:有的年轻老师由于钻研教材、钻研习题深度不够,以致课堂语言表述不清晰、不干脆、没底气、没激情,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所以我们要深钻教材,对所讲内容做到通达、感悟,知行合一,这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

新课标下的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节节地积累,才会有好的高考成绩。新课标下的高考复习就应该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我们的课堂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复习,充分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适时指导,把握进度。替代以前的题海式串讲,另外关注社会问题、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小敏,梁杰.浅谈高三学生如何搞好总复习[J].考试周刊,2011,(3).

高考总复习篇7

下面就化学学科的高考总复习,我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与做法,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新课标模式下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与变化

分析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宁夏卷),我个人认为化学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1.考试内容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及其“考试说明”的范围,坚持能力立意,命题导向正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稳中有进。

2.试题难度不大,试题没有脱离课程标准,题型稳定、灵活。

3.立足于教材,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及知识内在联系的综合考查,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稳中求变。

4.注重对考生学习潜能的考查。

5.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

6.命题材料新颖,具有时代特色,渗透了科学和人文精神。

7.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8.与旧的高考试题相比较,试题有四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即:

(1)新教材新增知识内容在试题中明显增加。

(2)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合应用型试题明显增加。

(3)与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试题内容明显增加。

(4)计算量明显增加。

二、针对高考化学学科复习的一些想法

1.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高考复习,必须在《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两者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高考内容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应正确把握这一方向,认真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针对性训练,不搞“偏、难、怪”的试题,对《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不要求的内容、要求低的内容不随意进行拓展。

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高考方向。历年高考试题,对当年的命题趋势及高考复习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新课程实验区的考题,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备考复习,便于把握复习的方向、深度和难易度,可增加复习的针对性。

3.研究考点,明确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考点是高考命题的落脚点,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的考点发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有机物、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因此抓双基、促能力、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依然是复习的重点。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的考点,发现化学考试有以下特点:重点内容重点考,实验部分灵活考,热点知识常考常新,重要能力年年考。

三、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理念、内容和问题

1.关注绿色化学思想。

2.关注新课标教材内容及习题的示范作用。

3.关注新型化学实验信息和方法的应用。

4.关注热点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1)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

(3)关于离子的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4)关于溶液pH考点的考查及简单计算。

(5)关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

(6)关于电极反应的考查及简单计算。

(7)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应用和计算。

(8)关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包括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电子稳定结构、化学键的考查及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晶体结构方面知识的考查)。

(9)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考查。

(10)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考查。

(11)关于实验技能与技巧的一些必考点(包括试剂的保存、试剂的使用、仪器的使用、加入顺序方面等)的考查。

(12)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与混合物的简单计算。

总之,在复习中既要优化复习内容设计,提高复习效率,根据学生特点,落到“实”与“活”上,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又要优化练习内容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高三化学教与学的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悟、去探索。教学中要有层次性、有梯度,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增加学生的活动、思考时间。

高考总复习篇8

本文的综合议题就是高三总复习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结合运用,要让两者互相联系、融合,提高高三物理总复习的复习效果,从而为学生高考贡献一份心力。在没有探究两者结合运用之前,我们先分别分析一下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认真剖析一下两者的优缺点。

1.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强,主要倡导广大高三学生在物理总复习中,要坚持独立发现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去自主发展学习。展开了说,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探索、钻研的途径去获取知识,同时来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通过学生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知识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的缺点是:探究式学习可能用的学习时间更多一些,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点都适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这种学习方式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过多地使用这种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和复习得不系统、基础性知识掌握得不牢等缺点。

2.接受式学习方式

在接受式学习中,老师的主动性更强一些,学生基本都处于被动接受型,此种学习方法主要倡导广大高三学生在物理总复习中,跟随老师的思路系统地、全面地、按部就班地扎扎实实复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更着重于巩固记忆、强化训练,就是“我讲你听、不会就问“”多听、多记、多练”步步为营的教学复习方式,是比较传统也比较见成效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比较僵化、不生动,在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和锻炼学生动手上做得不好,有死记硬背之嫌,训练习题过多显得机械,有时摆脱不了“讲—练—讲”的“题海战术”。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运用

为了能在高三物理总复习中求得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我们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方式巧妙、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保证高三物理总复习普通知识的规律化、零碎知识的系统化,还要充分保证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和能力品质,保证学生在物理学科上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1.接受式学习来奠定复习基础

在高三物理总复习中,接受式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必须带领学生按照接受式学习方式将物理中力、热、电、光、原子五大专题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公式等基础知识,都要通过接受式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记忆和训练。在这一轮复习中,需要老师带领学生把高中物理知识的所有知识点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扫描,系统化地把检测的知识梳理一遍,为全面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除了基本概念和各类公式等,还要带领学生熟练掌握如下10种物理基本分析方法:①受力分析方法;②运动分析方法;③过程分析方法;④状态分析方法;⑤动量分析方法;⑥能量分析方法;⑦电路分析方法;⑧光路分析方法;⑨图像分析方法;⑩数据处理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和传授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通过大题量的训练来巩固知识和方法,这样也为与探究式学习法很好地结合打下了基础。

2.探究式学习来增加能力和积极性

物理不同于一般学科,不仅仅关乎高考人才的培养,也在为国家各个高、精、尖的领域培养和输出人才,物理教学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主研究和研发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即便是在高三物理总复习时期也不要忘记物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科学地教学、学习和复习中使用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例如,在探究式学习“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章节时,不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要学生自动导出相关公式,探究式教学就可以宣告成功。这节课的知识点虽然相对简单,单摆的周期公式也比较容易记忆,但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决定单摆周期的各个因素,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测定不同摆长的单摆周期,除了一些简单的引导之外,所有计算程序都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测得的9组数据与图像法结合起来进行数据分析,即T∝L姨,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找出T与g的关系,T∝L姨/姨g最后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提醒下,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姨。我们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公式的来源、相关公式及其他物理知识点牢牢地记忆在脑海中,比死记硬背记忆得更牢靠。

3.两者相辅相成的结合

在通过接受式学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发挥他们记忆存储的优势,展开新一轮的总复习。可以采取对比、归类等各种互动式的方法,实行活化性的知识再促进、再消化,当然这样的促进和消化是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为根本的。有了这样一个根本,就可以有效地把接受式与探究式两种方法成功地结合起来。比如,对高中物理中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章节图像的深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对v-t图、p-v图、u-i图、EK-v图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学生的深入探究,让他们将原来看似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综合、有效地连接、联络起来。除此之外,学生在通过对图线的纵轴、横轴等含义的图貌结合的理解和认识,会进一步促进学生从诸多的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意义,让学生对很多物理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随之提升的还有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说,在学生熟练、牢固掌握基本、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一些启发性的操作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验,那么,学生就会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融会贯通,这个时候也就到了接受式与探究式相辅相成、最佳配合的时候,也是学生在高三物理总复习见效最快、最佳的时候。

4.两者取长补短地推进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两种学习方法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也是各自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的,所以在二者结合的时候,既要取长补短、又要扬长避短。大家都知道,高三物理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综合提高的过程,主要分为单元复习、阶段性综合训练、综合复习和高考适应性训练等几个阶段。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题海战术,这就是接受式教学的主要复习方式,如果长时间地进行“文山题海”式的复习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发挥一下探究式学习方式,采取精选模拟试题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对精选模拟试题的重视程度,继续地、持续地发挥精选模拟试题的作用,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调动和培养学生联想与变通的本领,提出几条变通的思考点:①让学生自己归纳一下精选模拟题中的知识点;②划出重点题,让学生寻求一下该题有没有其他的求解途径和可行性办法;③看一看是否可以多题一解,总结题型之间的相似之处;④看一看是否可以一题多变,题中涉及的公式和原理有哪些。总之,让两种学习教学方式长短互补,推动高三物理总复习顺利推进、有效进行,夺取高考新胜利。接受式学习具有传统和历史悠久性,探究式学习具有创新和鲜活生命力,旧的与新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丰实的与鲜活的,这一切就是要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及时弥补和克服个中存在的不足,让二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提升物理教学和复习的成效,就是我们探研的根本目的。接受式学习也兴焉,探究式学习也勃焉,在漫漫征途中我们努力探索,寻求物理教学更好、更优秀、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其路也漫漫焉。

上一篇:上班的心情短语范文 下一篇:四月的声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