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

时间:2023-11-29 00:41:40

红色诗词革命诗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1

关键词:长征诗词 文化价值 文化自信

红军长征过程中形成了影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内涵丰富的长征文化。长征诗词作为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红军在长征中生命洋溢的和他们在心灵深处所赢得的东西传给我们,与中华民族其他优秀的文化自信因子一同构建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体系。

一、长征诗词的文化内涵

长征诗词是以诗词的形式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道德、认知、审美以及各种活动的内容和状况,阐释了红军对外界、自身以及自身对外界关系的理解和观点。长征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集团红军对中国革命的信心、信念和力量昭示,而长征诗词正是对这种意志、情感和精神的流露与传播。

二、长征诗词的文化价值

任何诗词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长征诗词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同时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一)长征诗词记录和反映了革命斗争历程

红军长征过程中,沿途的行军打仗、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都在长征诗词中有所记录和体现。如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在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途中完成。这首诗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历程,记录了长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重大的军事斗争。作品对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豪情,以写实的手法,用凝练的诗句予以高度概括和生动、形象地展现。

(二)长征诗词诠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的历史,从古到今,不乏英雄辈出,更不乏英雄主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红军长征中,红军将士表现出来的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对革命赤胆忠心,不怕牺牲、敢于奋斗、勇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保证红军长征胜利的精神力量。长征诗词将红军长征为了实现革命的胜利, 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长征诗词昭示了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长征诗词截取极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以其逼真的审美意象和巨大的艺术感召力震撼着人类的心灵。长征期间,红军有紧张的战斗生活,吃野菜、树皮、在泥沼草地里行军。

在这种艰苦情况下,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在长征诗词中多有体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诗句,在气势感染人的同时,更多的是革命者在面临革命危机,有被消灭的危险困境中,依然保持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和理想,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四)长征诗词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要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至始至终不变的情怀。长征的诗词中多处可以找到共产党人以救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表达。如《念奴娇・昆仑》以思想视野的开放性和厚重的历史感,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忧国忧民,以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作为集中的关注点,高度的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长征诗词折射出的文化自信

“通过一切变化的因而过去了的东西,结成一条神圣的链子,把前代的创获给我们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长征诗词所散发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一)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

长征诗词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以文学和文字的样式记录长征那段历史史实。历史史实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殊的历史。长征诗词是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对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反映。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在传统文化和革命先辈的革命文化基础上文化自信的建立。只有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才能把中国崛起和民族精神的重建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坚定自主选择被实践证明了的自己的文化道路。

(二)坚持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长征诗词中有许多风景如画的美景,如“风景这边独好”、“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旗漫卷西风”、这些长征诗词是中国共产党人情感世界的折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自由,实现“文”来化“物”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结果。歌德说创造使人自由。创造、自信,吸引着中华儿女,在受到屈辱、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的时候,唤醒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我们协调一致,运足底气,把时间、精力、智慧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锲而不舍地战胜困难,砥砺前行。已经成为历史的长征化成伟大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力量在信息社会当代文化的多元板块结构中在发展,在接力,在弘扬,在传承。

(三)坚持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驱动与支撑

长征诗词所阐发的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现代化的信心。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文化的力量来自价值体系,也就是国家和民族美丑、真伪、好坏的评价标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只有传承好红色基因,用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驱动与支撑,我们的道路才能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3].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赫尔德全集》第5编[M].施图加特出版社,1841.

[5]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J].哲学原理,2011,(06).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2

1. 描写艰苦历程的

革命战争年代,每完成一次战斗,很少放弃用诗句描述振奋豪情的机会。诗词中对“雪”的描写,就是对革命艰苦历程的记载。

1930年2月,古田会议刚刚结束,广大工农红军明确了斗争方向,为实现“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就满怀战斗豪情地向赣东进军。作为伟大革命家的诗兴大发,写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真实记录了这次雪中急行军。“漫天雪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天上舞着雪,地上铺着雪,空中刮着风,眼前飘着的,有飞雪,有红旗,更有席卷江西迎接革命高潮的迫切心情。可以想象,山高风峭,环境险恶,雪助风威,气候恶劣,但是,红旗猎猎作响,战士情绪高昂信念坚定。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幅壮观的雪中行军图,而诗人极力渲染的,是红军将士一往无前的信心与气势。

红军长征战略大转移,是在1934年10间。途经11个省,面对雪山草地,面对敌人前堵后追左右夹击空中围剿,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实生活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七律·长征》,出乎常人意料,没有沉郁顿挫,没有慷慨悲歌,而是以英雄豪迈之气,用轻快笔调只写胜利的喜悦。作为三军统帅的,没有被摆在前面的困难所吓倒,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者对所有困难的极端蔑视。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想着抗日的前途,想着革命的发展,站在岷山上的以澎湃的豪情写下了《念奴娇·昆仑》。诗人代表人民革命的力量,给昆仑下命令:“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诗人信心百倍,欢呼改造世界,改造昆仑山脉的自然地理条件,要使它为人民造福。

2. 描绘祖国美景的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即将东渡黄河进入晋西。此时的眼前看到的是祖国河山的壮丽,心里想到的是当代的革命英雄,就以诗人的豪情,革命家的壮怀,在陕西清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

喜欢登高的诗人自然登上了高处。极目远眺,千万里的北方,千万里的冰封,千万里的雪飘。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以互文的修辞,写得气魄宏大,气势逼人。再看,冰封雪飘的长城内外,白茫茫的一片,冰封雪飘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往日的滔滔气势。再看,雪后的群山绵延起伏,就像银白色的舞蛇,雪后的高原跟着山势起伏,就如白蜡样的象群在奔跑。可以想见,等到天晴,红艳艳的太阳照着银装素裹的山河大地,该是多么娇艳妖娆!

被人称作“登峰造极,炉火纯青,扫空万古,横绝六合之作”的《沁园春·雪》,可以说是诗词的代表作,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写雪的代表作,更是描绘祖国壮美山河的代表作。

3. 描写汹涌浪涛的

1957年农历八月十八,是钱江观潮的佳日,公事之余去了海宁七里庙,实地观看素有“天下奇观”之誉的钱塘江口的巨大潮汐。“千里波涛”,从视觉入手,写远观,极言水域之宽;“滚滚来”,摹形,也状声,先惊之耳,后惊之目,惊喜之情自在其中。浪花成了“雪花”,是因为以雷霆万钧之势奔涌而至的潮水与石岸相撞,撞出了“浪涛壁立,冲向天际”的奇观。潮阔浪高,如千座冰山万座雪峰。这“雪花”就有了凌空而降的气势,故有“飞向钓鱼台”之比了。伟人为这奇异的自然景象激发,信手写出了这首绝句,以恰切之喻,让我们领略了“钱江秋涛”的壮观与奇妙。

4. 赞美梅花品性的

我国历代诗人喜欢以梅花比喻节操的高洁,进而借梅花表述自己不与浊世同流的骨气。作为诗人的一生挚爱梅花,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的革命战士,并且表达乐观精神与必胜信念。

雪,是严寒的。但在冰天雪地中,梅花偏偏亭亭玉立,花枝招展。“飞雪迎春到”,她在雪中“俏”,也在雪中“笑”。“梅花喜欢漫天雪”,让人们看到了梅花傲然独立的铮铮铁骨,表露了伟人坚信中国人民像在漫天飞雪中的梅花那样凌寒盛开,“冻死苍蝇未足奇”,则是伟人对的无比愤慨与憎恨。“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是说“南京路上好八连”,更是说中国人民像傲雪红梅一样,不畏任何外来压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战天斗地,顶天立地!

在伟人的眼里,在诗人的笔下,梅花是率先迎春的花王,是抗击严寒的花王,更是志趣高洁品格傲岸的寄托和象征。诗词中灵动的雪,在风雪中依然清淡而又俊俏的梅花,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是从诗意的雪中折射出诗人独特的气质和境界,也就成了伟人精神志趣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人在严峻考验面前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大无畏气概的再现。

5. 表述伟人乐观情怀的

作为政治家,的诗词来源于惊心动魂的革命生涯,来源于坚贞不屈的斗争意识。作为革命实践的统帅,不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他必须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以之坚定并且感染士兵的革命信念。作为诗人,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更加自然生动深刻动人的,是他以乐观主义情怀为底色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长征途中,即便是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上有空袭下有地陷,即便是绵亘千里逶迤起伏的五岭山脉被视为天险的金沙江大渡河,即便是30万的队伍只剩了3万人,在诗人眼里,都是腾起的细浪,都是走过的泥丸,都是“万水千山只等闲”。即便是“雪里行军情更迫”,也有“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自信与乐观。即便是“岷山千里雪”,也有“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喜悦。即便国际甚嚣尘上,即便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即便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有“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坦荡心胸和必胜信念。

在世人眼里,雪是清冷的,严寒的,残酷的,可在伟人眼里,是战斗,是壮阔,是高洁,是美丽,是银蛇,是蜡像,是腾飞的玉龙,是迎春的使者,无一不是壮美的形象,无不体现一代伟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革命情怀。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3

论文摘要:苏曼殊是革命派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在诗歌、小说上的造诣极高,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身世的飘零,经历的坎坷,在加上身处在一个动荡、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些都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与他的作品都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这组咏诗怀古中,诗人借着对吴国的兴衰的慨叹,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更多的是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自身无法改变的苦闷之情。

一、苏曼殊与《吴门依易生韵》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苏曼殊在国外,闻而狂喜,赋诗云:“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但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致使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曼殊于是又奋起响应,以个人名义发表《讨袁宣言》,以笔伐之,表示:“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然而,二次革命终究归于失败。曼殊悲愤至极,在1913年发表的《为玉鸾女弟绘扇》一诗中,写下“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的沉痛之句。表达了热血男儿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自己始终未能忘记亡国之痛的悲愤情怀。

《吴门依易生韵》作于一九一三年春诗人游历苏州期间,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出版的《南社》第九集上,全诗由十一首七言绝句组成,是一组咏诗怀古诗。诗人畅游吴地,吴宫深处千年的遗憾,姑苏台上月的凄皓,不懂事的红蜡泪,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眼前景物的信手拈来,却变成了寄托情感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春秋时吴国覆亡的感慨,同样也道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二、《吴门依易生韵》中的爱国情怀

故国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与吴地昔日的悲剧收场有着相似的悲凉和凄楚。面对着袁世凯的复辟帝制,面对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苦难,诗人的悲愤之情化为满纸的愁怨,《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如浑然天成。

“江南花草尽愁根”,首句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读者只觉满纸的山河破碎风飘絮,愁风苦雨扑面来。“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不谙人事的鹧鸪你可知你的啼叫声愁煞了多少亡国的骚人?“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那缭乱惹人的万红为了谁而怒放?又有谁来欣赏和爱怜?江南的春天本应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色彩斑斓。然而此时的诗人却没办法将姹紫嫣红收入眼底,因为祖国经历了戊戍变法、庚子事件、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等一系列事件打击之后,他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身世外,爱国情怀让诗人痛苦,满腔忧愤无处排遣步入吴地,在诗人眼中这样血雨腥风的故国与风雨飘摇的吴国无异。

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姑苏台”、“美人泪”、“河山”这些都是咏诗怀古诗中的经典意象。花间派词人之一的薛昭蕴的一首《浣溪沙》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意象: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前蜀的欧阳炯的《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谁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三首诗词中,都有永恒不变的“姑苏台”,或多或少的红蜡“泪”,悲伤无奈的“美人怨”,这些都让人让人感怀不禁。三首咏史怀古作品中,相似的意象,不仅为各自的诗词创造出了一种优怨、凄美、清新的意境,更表达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情感归宿。而不一样的是斗转星移,是历史的沉沉浮浮。

当年吴越之间纷争不息,求一时之胜,然而历史是永恒的,也是无情的,吴主、越王当年的山河宫殿,当年的香车宝马,当年的红粉佳人,如今只剩下落日残照,断壁残垣,故一时的欲念、利益之争,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大浪淘尽。姑苏台空照斜阳里,河山终古是天涯。作者由古及今,以个人反映王朝的命运,以王朝反映时代的命运,走在时代的浪潮边,作者不甘随波逐流,流于平淡、平庸。因为身世的飘零已让他尝尽了随波之苦,人世的沧桑已让他饱尝了逐流之痛。

如果说吴国的覆灭是因为“红颜误国”,六朝的更迭是因为糜糜奢华,那么诗人眼中故国的风雨飘摇是因为什么?诗人在吴地的月光里写下《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动荡究竟会预演着怎样的未来。

三、苏曼殊是真正的爱国诗人

身世的飘零与凄苦,隔海相望伸手触不到的亲情,这些都给诗人的敏感平添了愁怨,“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故国”,那既是对家乡的思念,又是对故土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虽然遁入空门,却心系祖国。身体虽置身事外,却难逃内心的担忧与牵挂。曼殊见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思想趋于一种特有的忧郁与愤懑。对此,柳亚子曾指出:曼殊“其实不是真真退守,真真向后转走。我认为他晚年讲的话,实在是表示他在极端愤激。”(《苏曼殊之我观》)他内心交织着矛盾,充满了苦闷和忧伤,“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曼殊是坚强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曼殊是勇敢的,同时又是懦弱的。坚强是因为爱国,脆弱也是因为爱国;勇敢是因为爱国,懦弱也是因为爱国。只因为爱的深沉。

1918年5月,苏曼殊病逝,终年仅35岁。陈独秀说:“像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其实,出家的未必真出世,苏曼殊,分明是一位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爱国诗人。

参考文献:

1. 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年月12出版

2. 马以君编:《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3. 李金涛《略论苏曼殊的艺木创新》青年思想家 2004年1月

4. 论苏曼殊诗歌及其近代化风格语文学刊 2009年第12期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4

增刊,是杂志办刊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宣传内容的有力延续,是展示编者思想境界和才华的一扇橱窗,是不少优秀期刊都争取献给读者的精品读物。然而目前杂志的增刊却不多见了,一些单位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当此之时,《党史文汇》依照自己的办刊宗旨出版了这本增刊,可以说是一个提示,一根标杆,也可说是一种拨乱反正,是应该充分肯定和提倡的。

因为它坚持了自己的本份,表达了编辑部为中共十胜利召开献礼的强烈愿望。作为党史杂志,该刊特别重视党的十召开这件大事,认为它是继往开来、世人关注的一次大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一次盛会,为此特决定将增刊做为一份含有深意的礼物,在封面庄重地印上“庆祝党的十胜利召开”一行文字,献给大会,并送到读者的手中。

因为它显示了编者的政治敏感,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早年为实现“中国梦”所进行的英勇战斗。如今的“强国梦”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不甘落后的中国人从那时起就决心打倒列强,振兴中华。到20世纪20年代山西就有了中共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挺进山西,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与日寇浴血鏖战,成了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抗战胜利后,山西又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地,由此出发的大军将胜利的旗帜插遍全中国。接着,山西又成了国家建设的重要省份和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中华的崛起正在做着杰出的贡献。在此期间,、、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关向应、、、聂荣臻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革命元勋,都在山西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沉的脚踪。有人做过统计,我国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的全部,10位大将中的9位,57位上将中的42位,177位中将中的103位,1360位少将中的838位,都曾在山西战斗和工作过。可以说,长期以来美仑美奂的“复兴梦”“振兴梦”和“强国梦”就萦绕在山西军民的心头,从山西出发的队伍为它的实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因为它坚守了正确的办刊思想,反映了党史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党史文汇》的编者们近年来响应中央的号召,实行“走转改”,深入实际,翻阅档案,挖掘史料,获得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在学习党的十文件的热潮中,决定把它奉献社会,作为领会大会精神的参考。在这份增刊里,收录了82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战士的221首(篇)作品。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为此在该刊发表了《红色经典 壮美情怀》一文,高度评价说:“红色山西因这些诗作更加熠熠生辉,革命历史因这些诗作更加绽放异彩。咏读这些不朽的诗作,回眸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英勇拼搏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伟大情怀、战斗风采和人格魅力,给人以极大的感染、激励、启迪、教益。这是本革命的‘风雅颂’,是红色的文化经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瑰宝’,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进行光荣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

因为它以深刻动人、价值极高的革命诗作,提示今天的文艺创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收录在增刊里的歌词《黄河大合唱》节选、《太行山上》、《游击队歌》等,激情充沛,琅琅上口,动人心魄。即使是的诗作《寄语蜀中父老》,也写得奇崛生动,悲壮感人:“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像这样的作品,主题突出,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融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于一体,对今天的诗人会有许多启发,告诉他们不要把作品写得那么朦胧艰涩,无病,远离生活和群众,而应深入实际,反映生活,讴歌时代,颂扬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写出更多鼓舞士气、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好作品。

这的确是一本极富吸引力和震撼力的革命教材啊!翻开增刊,我们能感觉到有一股磅礴的革命豪气迎面扑来,并看到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面,听到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战斗呐喊。

我们可以听到革命领袖对山西秀美山河的赞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在《沁园春·雪》中对北国冬日风光的描绘。“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这是在《过太行书怀》对太行山的描写。这样的山川大地美丽无比,使读者产生了热爱之情,誓为她的安全和不受侵犯而奋斗牺牲。

我们能够看到山西军民进行杀敌战斗时的英勇与豪情。如刊中登载的的《有了英勇的战士》,的《一二九师誓词》,的《为晋绥烈士塔题词》,的《忆响堂铺之战兼贺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聂荣臻的《忆平型关大捷》,的《建军纪念日怀战烈》,许世友的《百万子弟唱大风》等诗作,都表现了战争场面的宏大与惨烈,革命战士的顽强与豪迈。

我们能感受到革命英雄强烈的爱国心和高尚品质。在悼念1936年红军东征中牺牲的高级将领刘志丹时,这样写道:“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1942年反“扫荡”中壮烈牺牲后,董必武赞颂他“左君真卓荦,弱冠已从戎。大略观孙子,精微究客翁。长征尝险阻,抗日显英雄。讵忆偏城,横尸马革中。”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续范亭1947年病逝时,写出了一副沉痛的挽联:“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从这些悼诗和挽联中,我们能感受到战斗情谊的深厚与为革命献身英雄们意志的坚定和品质的高洁。

研读这本增刊,我们都能感觉到它是一本特色鲜明的刊物,是经过细心策划而推出的一个精品。其特点:一是诗文的作者层次高,全部出自名家之手,不少为领袖级人物所写;二是内容全,反映了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特别是抗战以来老一辈革命家在山西所题写的全部诗词;三是颂扬的人物多,除前面领袖们纪念的英雄外,还有如《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的外省人何云和本省的刘胡兰等在山西牺牲的重要人物,都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战士的悼诗和题词;四是作品难得,如早期病逝的革命家高君宇,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而牺牲的中央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和中共七大代表、被军统特务杀害的嘉康杰等名人的诗作,一般极难看到,他们这次都有作品收入;五是图文并茂,每一作品都有作者和被纪念者的肖像或生活战斗图片,这类异常珍贵的照片、影印件全刊竟多达几百幅!由于有上述特点,加上内容齐全,体裁多样,就使该增刊显得非常难得和宝贵。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5

【关键词】 古诗;教学;;《长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Abstract】 the Long March "is a scene unification (blends),artistic excellent revolution epic poem. Author Comrade Mao Zedong by the area area 56 characters,highly,congealed builds up summarized in the world the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magnificent feat -- Long March. The poet lodges the sentiment to the scenery,the scene is unified,by relaxed,the heroic writing style has reappeared the cloud of smoke float over,the with overpowering momentum Long March,poem between the lines,fully Comrade Mao Zedong to command wind and cloud the outstanding outstanding skill!

【key word】ancient poetry;Teaching;Mao Zedong;"Long March" holding word will;expresses feelings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09-0040-02

如果说画是无声的诗,那么诗则是有声的画!画以色彩明暗构成图像展示其主题思想,而诗却借助想象的画面抒发心中的激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的。诗中绘景愈美,则抒情愈烈。《长征》就是一首情景统一(交融),艺术高超的革命史诗。作者同志以区区五十六个字,高度、凝炼地概括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壮举--长征。诗人寓情于景,情景统一,以轻松、豪迈的笔调再现了硝烟弥漫,气势磅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诗的字里行间,充分凸显了同志叱吒风云卓绝超群的功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情景统一理解古诗,我们以《长征》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长征》开篇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路上有无数的艰难险阻,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作者开宗明义道出了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诗人凝重的笔束渲染了“万水”的湍急恶劣,“千山”的峭拔高峻,展示了长征的艰难,其目的是突出“不怕”!诗中字里行间没有支言片语提到敌人,但只要我们联系“远征”,便不难意会:“远征”全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省,历经“金沙”“大渡”等恶水天险,“五岭”“乌蒙”“岷山”等林莽酷雪,旅游吗?非也!一九三四年,反动集团妄图消灭红军,调动重兵对革命根据地进行行围剿,形势十分危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和敌人展开斗争,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党中央领导红军开始了战略大转移,这就是长征!而诗人在诗中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只字不提,这充分体现了同志和广大红军指战员藐视敌人,把敌人视为草介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情的抒发!这同时也是作者寓情于景表现艺术高超的体现。

诗的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景物进行了具体的刻画,意境也从抽象的概括转入了形象的表达。红军面对蜿蜒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交界的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贵州、云南交界的乌蒙山这些“庞然大物”,诗人以其飘逸的笔调,绘出了波澜起伏(腾细浪),泥丸翻滚(走泥丸),铁流奔涌(红军队伍)的壮丽画卷――行军图。诗中“腾”与“走”赋予五岭和乌蒙山鲜活的灵魂,以夸张的手法有意地缩小了连绵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陡峭的乌蒙山,反衬了红军不畏困难,敢于藐视困难的高大形象。

其实,远征远远不止这些来自于自然的困难。红军长征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摆脱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一路上,敌人的飞机狂轰乱炸,红军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装备落后,给养贫乏。然而广大红军指战员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不断地奔向胜利的前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作者从具体写“千山”笔锋一转描绘“万水”。金沙江、大渡河,是红军长征北上的必经之路。地势复杂,水流湍急,自然条件本来就十分险恶,更何况敌人早已重兵把守!一九三五年五月,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兵,四渡赤水后突然挥师指昆明,待反动派慌忙重兵增援时,红军却虚晃一枪,早已雄师过了金沙江,泸定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诗中“暖”与“寒”是情的抒发。红军渡过金沙江、夺取开险泸定桥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正值春暖花开,“暖”既描绘了春色的明媚可爱,更烘托了红军脱险后的喜悦心情和三军雀跃,万马奔腾的热烈场面。而“寒”却是有其蕴厚的内涵,它既写出了当时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环境的险恶,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也表露了红军胜利突围后,回顾当时战斗场面的令人胆寒!不是吗?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和二十万太平军,就是在这里全军复没的!然而,红军不是石达开,他们有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着克敌制胜,

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冲破敌人的包围后,于一九三五年八、九月间进入渺无人烟的草地和雪压冰封的岷山。翻过岷山,意味着长征结束,胜利在望。“更喜”是全诗“点睛”之笔,万里长征,无数的艰难险阻已被红军征服,表现了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指参加长征的全体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红军除了要克服自然困难,消灭前进道路上的顽敌,还要抵制的分裂主义。同志在诗中表现了他潇洒豪迈超凡飘逸的功力,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三军” 广大指战员的殷切期望和高度信任。作者在诗中以明线浓墨重彩描绘长征途中的山,以暗线抒发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统一,天衣无缝!《长征》表现了巨人的风范,伟大的胸怀,奇特的构思,是领袖的气魄与胆识的凝聚!

情与景的有机统一,是诗的表现艺术。托物(绘景)是为了言志(抒情)。由此可见,在《长征》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情随景发的基础上,懂得不仅是直抒胸臆,而且是透过红军战胜恶水陡山的跋涉,和折射硝烟弥漫的浴血奋战,抒发作者轻松、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在学习时,我们既要欣赏诗人高超的绘景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他情境统一的奇特构思和表现艺术,这样才能达到理解古诗的目的。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6

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位书生意气的儒生,然而正是蒋介石的“四.一二”与汪精卫的“七.一五”的反革命政变,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将中共与这位笔杆子书生、农民运动之王的毛泽东逼上了梁山,成了“红色山代王”。在党的指挥下,他毅然投笔从戎,领导秋收起义武力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实践。他从此成了个带兵打仗的儒将,虽不能呼风唤雨,却屡次凭借天时地利,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玩蒋介石的百万大军于掌心之中,在荒野莽林中生存发展壮大,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在毛的领路下开始形成。虽然历尽曲折艰险,但他带领着年轻的中共由弱小到强大,最终统一中国,赢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红色政权。在我的心目中,他是神,是一个能“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文武又全的伟人。

但真正走近、理解毛泽东,是读了方先生介绍的几首毛泽东的诗词才开始的。

毛泽东不是神,是人,但又不是普通的人,是个情种,他同样具有细腻的儿女情长。他为了中国红色革命而奔走四方,独在异乡,形影相吊,思念发妻杨开慧,心中的愁堆在枕旁,如同江海翻波浪。他夜不能眠,“披衣起坐薄寒中”,一钩残月如同小船,急速地穿过云海,向西流去,毛泽东泪飞满面,多么朴素,多么感人,多么浪漫!

毛泽东在诗坛上独领风骚,更因为他的诗词是从他鲜活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提炼而生的,不但反映了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而且抒发了“看江山由谁来主宰”的抱负。他的两首沁园春词,大气磅薄,观点大胆、深隧,敢于点评千古伟帝的勇气阅然纸上。就连敌手国民党的媒体也争相发表,一时惹得重庆纸贵。“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真实写照,仿佛长征的征尘与硝烟仍然历历在目。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四渡赤水,攀铁索的情形就如同一幅无尽画卷展现在面前,你似乎听到战火的轰鸣,感到了硝烟的弥漫。

鄙人年纪尚雏,资历尚浅,总而言之,在下窃以为,他无愧于历史对他的评价,他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浪漫主义诗人,他是中国诗坛上的第一把交椅,毛泽东的诗永远独领风骚!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7

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栽菊赏菊,爱菊成癖。其咏菊佳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菊喻志,表达他远离浊世,孤芳自赏的心境,为人称道。被称为“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也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的品性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故又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

“避桃李之妖艳,抱松柏之坚心”,又被古人誉为花中君子。其品性高洁,孤标傲世,不畏风霜,冒寒而放,有“傲霜”之称。唐代诗人元稹“秋丝绕舍是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妙笔生花,意境含蓄,通过这诗情画意,激起了人们对的无限情思。坡的《红菊诗》云:“黄花九月傲青霜,百花满园无比香,红紫无端盗名字,试寻木草细商量。”词里行间流溢爱意。刘禹锡的“家家菊尽黄,染国独如孀”,分明绘就了一幅霜天菊艳图。还有欧阳修的“欲知却老延龄花,百草摧时如见花”;王安石的“千花万卉凋零尽,始见闲人把一枝”。赞美了的品格,抒发了人的情怀。宋代爱国诗人郑所南笔下的更是一身傲骨,神韵消奇,晚香冷隽:“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以自喻,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真是诗赋予花灵性,花为诗添光彩。

“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刚”,从汉代以来,重阳节就有佩茱萸,饮菊酒,赏的习俗。到了唐宋,重阳节饮菊酒,赏已蔚然成风了。不过同是赏菊,感受都因人不同,因情而异。白居易“满园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人少年场,”以菊喻人,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欢乐情怀。坡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流露了诗人感时伤怀、苦闷郁悒的悲愁之情,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凄凉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傲霜斗寒的秋菊在农民起义领袖的笔下,一扫那种隐逸、清愁色彩,而幻化成冲天的战斗精神。

的高尚品格,也博得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由衷喜爱。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扭转乾坤的气概,写下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名句;陈老总则以菊为题,抒发了革命者蔑视艰辛,不畏强粱的英雄气概:“秋菊能傲霜,风雪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读这些诗,使人得启迪,受教益。由此可见,人们推崇,不仅在姿色,更在那种不畏寒威,不惧冷风,堪与在“月中霜里斗婵娟”的高尚品格。

红色诗词革命诗篇8

一、历史本质:当代文学史诗的社会功能

社会主义文学对历史和现实拥有一套预设的观念,特别是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超越了传统朝代更替、知天乐命的历史循环论,而以阶级政治、社会革命、历史发展作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历史被描述为有目的性、有规律性的活动,所有活动都指向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社会乃至人类发展目标。并且,当代文学与民族国家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经过多次政治运动,文学被完全纳入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中。将革命历史作为小说题材也来自国家文艺政策的倡导,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激情洋溢地号召作家创作记载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历史的最有价值的作品:

假如说在全国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时候,有资格记录这个伟大战争场面的作者,今天也许还在火线上战斗,他还顾不上写,那末,现在正是时候了,全中国人民迫切地希望看到描写这个战争的第一部、第二部以至许多部的伟大作品!1953年,在第二次文代会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被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创作方法,要求文艺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上去反映历史和现实。作家们也积极响应有关政策号召,将革命历史化和历史革命化、现实理想化和理想现实化作为小说叙事原则,创作了一批被文学史称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通过叙述革命的起源神话来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历史的书写,都是对历史记忆的重构,将过去的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形成一条历史必然性的意义链条,阻挡意识形态之外的历史感受和认知,用小说创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供精神资源。此时,选择小说的史诗性方式也就具有某种文体的契合,如巴赫金所说,史诗的绝对过去,对往后的时代来说,是一切好东西的渊源和起点,通过叙述历史的起点和过程,呈现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这时的历史已不是纯时间性的,而是时间和价值的范畴,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洪子诚也认为:

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

显然,史诗性写作是为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为社会现实的合法性提供历史依据,实现现实穿透历史、历史映照现实的意义重构,呈现革命历史的正义性和社会现实的合法性,唤起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整体认同。

小说《红日》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最后全歼敌正编74师的史实为依据,以沈振新军的活动为主线,以一个军由挫折到胜利的战斗历程,反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横截面,显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和革命战争的威力。冯牧认为:

它并不只是写出了一个普通的战场,一支普通的军队,一次普通的战役,而是把这一切方面,一切生活场景以及一切身临其境的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自然而细密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彩色斑斓的历史图卷,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宏伟卓绝的革命斗争史诗当中的壮丽的一章。

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广州为背景,通过三个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出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力量的消长,真实地再现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广州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历史事件,表现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红旗谱》也通过锁井镇朱严两姓三代农民同冯家两代地主的矛盾斗争,表现从老一辈农民的自发反抗到新一代农民自觉斗争的历史转折,被认为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式和道路的特殊性。

在中国传统中,历史写作拥有绝对的特权,占有统治地位,小说则是边缘性的文体,小说叙事学几乎都出自历史学理论,而史家则强调对事件和人物的忠实直接的记录,或者说是实录。当代文学的史诗性创作有传统历史叙事的因子,也有当代特定的 历史语境的牵制。当代文学创作被看作是一项担负时代使命和政治责任的工作,拥有实实在在的荣誉和无形的政治压力,特别是涉及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也不得不选取实录方式,忠实地记录历史,降低政治风险。杜鹏程说:

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历史性场面,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业绩,本身就是一首壮丽无比的史诗,我只不过忠实地再现了其中的一个片断一个侧面;作品中所显露出我创作风格上的一些特点,也是部队指战员英雄气概对我思想、气质影响的结果。

《红旗谱》的许多情节几乎都是实录,许多人物都用了真名。梁斌说,在这个时代中,一连串的事件感动了我,烈士们英勇的形象激动了我。自此,我决心在文学领域内把他们的性格、形象,把他们的英勇行为,把这一连串震惊人心的历史事件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从短篇发展到中篇,又从中篇发展成长篇。其中有些人物在我的脑海里生活不下十几年。开始长篇创作的时候,我熟读了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仔细研究了几部中国古典文学,重新读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革命文学。既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还要有政策把握的能力,主题先行也就在所难免,一开始就明确主题思想是阶级斗争,因此前面的楔子也应该以阶级斗争概括全书。《红岩》是一部有史实基础的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中美合作所狱中斗争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它主要由真人真事的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改编而来,在口述实录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与合理的想象,完成了从史实到史诗、从生活到小说的升华和转变。它不仅要使小说内容符合狱中生活的真实,而且更要使小说的主题立意与社会时代的价值取向一致,使小说更逼近历史本质以达到更高的真实。

二、庄重与崇高:当代文学史诗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的史诗性也具有相对规范的形式特点,如宏阔的革命历史背景、较大的时空跨度、庄重崇高的艺术风格等。冯牧认为《红旗谱》和《创业史》是两部最受读者赞誉的优秀作品,都在建筑着一个同样艰巨的建设工程在创作着一部有着史诗般的宏大规模的长篇巨著。《红旗谱》是一部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斗争的史诗,《创业史》则是一部深刻而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广大农村中的两条道路斗争的全貌的作品。小说史诗所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道路、历史变革的必然性等重大而敏感的时代问题,自然需要有严肃的创作态度,形成庄重、崇高的艺术风格。冯牧曾以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称赞《保卫延安》和《红日》等史诗性小说。茅盾也认为《保卫延安》中的人物好像是用巨斧砍削出来的,粗犷而雄壮;他把人物放在矛盾的尖端,构成了紧张热烈的气氛,笔力颇为挺拔。小说不仅描绘了悲壮激烈的战斗生活,也描绘了宏大雄伟的战略思想;不仅描写了生龙活虎的普通战斗员形象,也描写了光辉睿智的高级指挥员形象;不仅描写了人民战士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也描写了革命军队深沉真挚的阶级情感。可以说,作品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革命战争中最为恢宏、壮丽的乐章。

三、左支右绌:当代小说创作的史诗迷思

近百年的中国小说,史诗性一直是长篇小说追求的美学精神,甚至上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规范。当代作家大都持有文学的社会生活反映论,因对社会生活和革命历史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史诗成为记录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文体形式,当代作家非常热衷于史诗创作。但是,除少数作家具备史诗意识和写作能力之外,大部分作家都还停留在学习、模仿阶段,甚至连写小说都还处在尝试之中,却一厢情愿地选择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史诗作为写作目标,也就创作不出真正具有史诗性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何况社会时代和文学体制对史诗写作设置了不少限制。正如同文学史所说:

这一时期的史诗式写作,由于作家史诗意识(体现为对历史、现实的主体独立思考与批评意识)的贫弱与匮乏,也由于现实不可能给他们提供真正史诗意识生长的空间,更由于文化、政治环境决定了这不可能是一个产生史诗的时代,因而,依靠篇幅来支撑史诗,最终只能是徒有其表。

史诗一词源自古希腊语epos,原意是说话、故事。一般说来,史诗有广狭义之分,狭义史诗指人类早期大型的民间叙事诗,广义史诗则发生了意义转移,指全面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生活,内容丰富、情节复杂、结构宏阔、意义深邃的长篇叙事作品。亚里士多德把史诗作为一种文类看待,提出了史诗、悲剧和抒情诗的文类区分,由此,史诗就成了西方文论中一个有主导地位的文类,指以诗叙史的文学体裁。它最初特指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及各民族的古典史诗,但后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但丁《神曲》和弥尔顿《失乐园》,以及18、19世纪以来的一些长篇小说都被称作史诗。卢卡契就认为巴尔扎克、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等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情节都以史诗的形式展开。别林斯基称19世纪全面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我们时代的长篇史诗,与古典史诗相对,称近现代史诗式的长篇小说为现代史诗。这意味着史诗已超越文体属性而成为文学的审美内涵。罗杰福勒认为,史诗被西方推向了最卓越的古典文学形式的宝座,其崇高地位一直保持到文艺复兴时代,但丁和后来的人文主义者都奉史诗为源远流长至高无上的文学形式。也许是出自文学传统的影响或者说焦虑,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选择以史诗性作为价值目标,虽不失为一场英雄行为,但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在史诗性的背后,是作家自我的迷失和个人体验的雷同化。尽管这种缺失常被作家以一种无所不在的激情所掩盖,但缺乏个人生命体验的激情易显露出虚妄和空洞。正如曹文轩所说:

激情与矫情只一步之遥。当一种激情过于背弃人性,过于追求所谓的深沉与深刻,过于脱离现实,在表达上很雷同,很概念化,情感涨落的幅度与引起情感涨落的事件的大小相去甚远(比如事情很小,而却大动感情)时,已再也不能阻止矫情的产生了。

没有生命体验和独立思考,史诗创作也就左支右绌,难以为继。黄子平也发现当代作家想用长篇小说再现时代全景和史诗的野心与对历史单向度平面化的理解是不相吻合的。梁斌在1958年出版《红旗谱》之后,又续写了《播火记》(1963年)和《烽烟图》(1983年),试图保持《红旗谱》的艺术特色,但成就和影响都不及《创业史》。对于一部史诗性巨著来说,这种前强后弱、头重脚轻的现象,不能不是一种艺术上的缺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一部艺术上高度完整统一的史诗性著作。

上一篇:拜年文案范文 下一篇: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