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朗诵范文

时间:2023-10-23 16:21:26

归去来兮辞朗诵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1

今年,在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离骚》赫然在列,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不把它拿下,高考复习的时候这将是个难题。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这篇瑰丽奇特而又因时代久远形成隔膜的壮丽诗篇呢?笔者经过反复思量摸索后,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的主旋律:讲故事、诵读

第一步导入。笔者导入时讲到“”,引起学生兴趣,对作者进行介绍时,笔者除了介绍屈原的生平,还介绍了屈原的内政外交的策略,并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证明了屈原具有突出的政治能力。楚国对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明于治乱且有殷殷爱国之心的人却弃之不用,反而任用鼠目寸光、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群小,所以楚国的结局必然是国破家亡、宗庙毁弃。

学生们听到这里无不扼腕叹息。

“同学们都觉得可惜,作为想竭力挽救祖国却救国无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衰亡的屈原岂能无怨乎?于是,屈原赋《离骚》一首,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第二步名家朗读,第一遍明字音,第二遍明节拍,第三遍跟着读,效果较好。再朗读时,学生们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而不是平时的“唱读”。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一节

教师可以将字词讲解和串译的工作交给学生。把第一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来展示,教师只需提点和延伸个别词语,如“善”与“工”等。

我班的同学们展示得很好,特别是第二部分很多的古今异义词都专门做了讲解。

学生展示后,由教师梳理内容、讲解情感并指导背诵。

1.找出这一诗节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语。

(“哀”“怨”。)

2.“诗人哀叹什么?”

(“民生多艰”。)

3.他感叹人生艰难,他的艰难表现在哪些地方?

(“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非常正确,诗人修洁品行只为为国竭忠尽智,结果却“朝谇而夕替”,其原因是什么?

(“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

5.这真是个匪夷所思的理由。诗人也很奇怪,去上朝还用香蕙做佩带,还采集白芷。这是为什么呢?

(带香蕙、采集白芷不是真的,而是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

6.楚王因为不喜诗人的高洁而贬黜他时,诗人是怎么想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好一个“未悔”!世人皆追名逐利,而诗人被从权力中心驱逐仍高唱“九死未悔”,可见其气节之高。(继续引导)气节高也难免怨,诗人怨的是什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简单归纳)灵修浩荡,众女嫉、谣,世俗工巧、违背准则。君主昏庸、大臣苟合取容,世道秽浊,诗人怎样?

(“饔粢赜髻奄猓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哎!这可真是鲜明对比啊,阿谀媚主的人飞黄腾达,一心为国之人独憔悴。诗人后悔了吗?

(没有。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归纳)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国家可以赴死,为了名利富贵宁死不为。

11.诗人把自己说成了女人,有秀美的蛾眉,而把群小说成众女,这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处是委婉含蓄,让人更好理解。)

12.诗人为了证明自己与世不合举了哪些例子?

(“鸷鸟、方圆、异道”。)

13.是的,诗人与世不合,他也想过与世相容,但结果是什么?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4.(总结)所以诗人无法与群小和平相处,就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这一段。

这节课的效果很好,理清了思路,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们也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完了第一节。

板书整理:

哀 人生艰难(为何多艰?)――有美德却被贬谪――(表明心志)九死未悔

怨 灵修浩荡、众女嫉谣、时俗工巧――(对比)吾穷困――(表明心志)宁死不为

(自我宽慰)鸷鸟、方圆、异道不相容――(争取相容)屈心、抑志――(表明心志)清白死直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二节

第三课时对字词处理的方式与第二课时相同。在内容教学上,笔者先引导学生整理本节思路,板书如下:

悔――决定“返”――犹疑不决“步余马”“且焉止息”――叹“进不入”只得“退”

整衣裳叹“不知吾”――整冠佩叹“昭志”无人见――整繁饰叹“余独”――(表明心志)余心不可惩

在第一诗节中我们看到哀叹时运不济,愤怒于时俗污浊,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绝的诗人形象;在第二诗节中我们看到了犹疑不决、彷徨苦闷的诗人形象。诗人在第二诗节中变得有血有肉,可以说诗人由一位愤世嫉俗、金刚怒目的神,变成了一个口是心非、犹疑不决、一步三回头的人。

那么诗人欲走还留为哪般?因为对家国爱到骨髓,无法割舍。诗人以被抛弃的妻子对丈夫的不舍来做比,表现出他对楚国深沉的爱――虽遭贬黜却改变不了诗人对国家的爱。

这样讲解后学生恍然大悟,在轻松的氛围中背诵完了诗歌。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2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背诵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好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中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主要有:

(一)清理层次法

一个句群,总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抓住了这个序,也就把握住了背诵的关键。叙述性文字,一般以时空为序,《归去来兮辞》第2段写“归园”,共24句,4句一个内容,行文按时空顺序:归途(舟遥遥)——抵家(“乃瞻衡宇”)——入室(“三径就荒”)——自酌(“引壶觞”)——涉园(“园日涉”)——盘桓(“云无心”)。把握住时空这一顺序,有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议论性文字,一般以逻辑关系为序。《劝学》第3段写学习方法,写法上三层并列对比论析:注重积累(“积土成山……故不积……”)——坚持不懈(“骐骥一跃……锲而舍之……”)——专心致志(“蚓……蟹……”)。把握住其内容和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

(二)字词提示法

熟记关键字词无疑可以提高背诵效率。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培养他们进行反复诵读的意志品质,并且增强前后勾连的意识。具体做法是:一般先选择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至完全取消提示,也就是让学生逐步“扔掉拐扙”独立行走。《寡人之于国也》第5段写“王道”初级阶段发展农、渔、牧生产的三项措施。关键词是“谷”、“鱼鳖”、“材木”。想一想,什么样的条件下谷、鱼鳖、材木不可胜食、不可胜用?这种情况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同时注意到排比、蝉联句式,这段文字便很容易背诵出来。《诗经·无衣》采用重章叠唱手法,文章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分别是“袍”、“泽”、“裳”(衣服类名词),“戈矛”、“矛戟”、“甲兵”(兵器类名词),“同仇”、“偕作”、“偕行”(动作性短语)。熟记这些词语,在背诵第一章基础上背诵二三两章就容易了。

(三)把握句式法

古典诗文中常见特殊的句式,如对仗句、排比句、比喻句、互文句等。挑明句式的特殊性,往往能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登高》8句皆对。《滕王阁序》第3段“披绣闼,俯雕甍”以下写登阁所见远景,依次是: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彩、落霞、秋水、渔舟、雁阵。10句分写10种景象,皆用“四六”句式,熟记两两对应的5组意象,有利于记住原文。《阿房宫赋》末段由5句组成,除两个独词句(呜呼、嗟乎)外,另外3句是:一个判断句(也……非也)、一个假设句(使……则)、一个蝉联句(后人哀之)。把握上列特点,有利于学生牢固地记住此段文字。

(四)听写法

这是一种老方法了,但我认为今天依然还有使用它的必要。听写可以强化学生“身、手、脑”协同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我的听写方法主要有:①生字生词的听写;②句子的听写;③对段落先听后写,也就是先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读一段诗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写。这种方法既锻炼听,又锻炼记忆,还能锻炼动手写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背诵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五)留空背诵法

所谓留空背诵,即是或教师领诵、或部分学生领诵、或教师发问以造成背诵的气氛和推进背诵的进程。如背诵《过秦论》中从地位、兵器、军力、谋略几方面比较陈涉义军与九国之师部分,师领诵:“陈涉之位——”学生背诵:“非尊于齐、楚、燕、韩、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师领诵:“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学生背诵:“非及向时之士也。”又如背诵《爱莲说》,教师可这样发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那么作者周敦颐喜爱什么花呢?”学生答(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抄读背诵法

这是眼、口、手、脑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对于文章的字、词、句、段,做到眼看口念手写脑思,抄抄读读、读读写写,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短小精悍的片断和古诗、名句,通过抄写加强记忆,还可掌握一些难字的笔画与结构,便于准确地默写。如背诵律诗《锦瑟》、绝句《越中览古》等,就可以运用此方法。

(七)倒译文句法

提示译文,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达到促成记忆的目的。《离骚》末节译文: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可以挫败?据译文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成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其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六国论》开头几句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是)灭亡的原因啊。根据译文,学生很容易背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避免译文过长,否则,不容易产生一一对应的效果。

当然,背诵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扮演角色法、板书介入法、再现画面法、比较异同法,等等。在实际的背诵中,常常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对于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另外,要围绕读背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诵读活动,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活动,看谁读得多背得多;也可以搞一些演讲比赛,背书有奖赛;还可以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诗文创作展等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声、色并茂,使诵读的形式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3

一、壮志豪情引发的崇高

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其《论崇高》中认为:庄严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往往能引起人的崇高感。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不衰,就是因为它们负载着庄严伟大的思想,饱含着慷慨激昂的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集中表现在诗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上,也表现在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热爱和对黑暗势力的大胆揭露与鞭挞上。

“士人精神”的支撑让那些富有崇高感的古典诗词具有了奔放、明朗、博大、雄浑、高亢、刚健、深刻的特质,而这种精神的核心便是“舍我其谁”的自信和道远任重的责任,由此就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士人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崇高理想的孜孜追求。所以即使在“信而见谤,忠而见疑”,被放流浪的情况下,大诗人屈原依然尊其内美,重其修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杜的《望岳》又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提升着读者的精神境界。

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之一的爱国主义,可以说是上述思想和情感的重要体现。上起屈原,下迄龚自珍,爱国主义成为贯穿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诗人们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挚的爱和对黑暗反动势力强烈的恨。《离骚》开篇颇为奇特,屈原强调自己与楚同宗及其名美字正,以显其理想与灵性,情感肃穆而豪壮,含蕴深邃而庄重,意在表明他对存君兴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楚王迷信于谗言,群小汲汲于富贵,他一方面内心十分焦虑,“岂余身之悼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担心“时不吾与”,“修名不立”;另一方面又猛烈抨击腐朽势力:“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他还大胆地指责楚王的反复无常不可依靠:“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直至国亡家破,他也没有避世远祸,弃国奔走,而是以身殉国,“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的这种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后世像杜甫、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龚自珍等一大批爱国主义诗人,他们创作的优秀爱国主义诗篇,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忧愤悲恸引起的崇高

中国的士人历来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化育,他们始终胸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捍卫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人类是在痛苦中开拓灿烂前景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士人们的楷模,也是通过与严酷现实的不断抗争抒写着自己忧愤悲恸的心灵史,从而以感性生命的被摧残,甚至被毁灭来成就自己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们仁民爱物,忧愤悲恸的诗心和诗情倾注于诗,便成就了众多具有悲剧美的诗篇,诵读这些不朽的伟大心声,常常能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的心灵净化,精神崇高。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正道直行,尽忠竭智,以事其君”,但“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终遭放逐,忠怨之情郁结于心,发愤而作《离骚》。诗歌以华美的辞章和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位自身高洁却身处污泥,洞明世事却应者寥寥,沤心育才却兰蕙变质,热衷于“美政”却身处昏朝,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痛苦求索的悲剧形象。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分析《离骚》的情思与结构时说:“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易不亦去,一息尚存,此心安放?”“宁流浪而犹流连,其难以死亡为逃亡乎?故‘从彭威之所居’为一归宿焉。”诗人最终选择了以毁灭感性生命来成就精神生命之永恒价值的悲剧性道路,惟其如此,才使得屈大夫成为震古烁今,光照万世的世界文化名人,才让排忧泄愤的《离骚》具有了伟大而崇高的美质。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强烈的爱国主义常常表现为对黎民百姓的仁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就连三国时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的一代枭雄曹操,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禁不住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也就是因为他具有一颗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赤子之心”。他自己因战乱触风雨,犯寒暑,流离失所,却依然心系百姓。“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宵”,“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见到如此凄惨的情景,诗人感同身受,“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用血和泪写下无数悲壮的诗篇。哪怕是在自己的茅屋为风所破的情况下,他想的依然是天下受难的苍生,并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读这样的诗,我们不仅仅因为看到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产生悲悯感,更主要的是在这种悲悯感的压抑下,感受到了经由诗人“穷年忧黎元”的伟大诗心和激越诗情激发起来的强烈的崇高感。

中国古典诗词中悲剧性的崇高还表现在美好爱情的毁灭上。长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焦刘二人两情相悦,却横遭封建礼教的阻碍甚至扼杀,最终碾成了一个“举身付清流”,一个“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悲剧。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却以歌颂二人忠贞不渝之爱情的方式,肯定了两人精神生命的永恒。到白居易的《长恨歌》,由于诗人对玄宗和杨贵妃悲剧情的精细描述以及对两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忠贞爱情的肯定,使人们的心灵被悲壮所占据,己经无暇顾及本诗在客观上揭露政治腐败的讽刺作用了。

可见,古诗词中的悲剧性其实也是崇高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其崇高特征就表现在悲剧的矛盾冲突及其思想内蕴上。当悲剧主人公因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追求无限价值的思想行为与残酷的现实环境发生冲突,冲突主人公以损害甚至毁灭感性生命为代价,成就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时,便能激起悲壮之美,产生崇高的威力,从而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人格。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4

第一,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教学是对高中学生开展美育的绝佳素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能不能搞好诗歌教学,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成败。诗歌的美在于诵读。因此,诗歌教学的关键在于诵读。无论是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杜甫的《秋兴》《登高》等等,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味这些不朽的篇章所传递的孤独、失意与落寞之情。那么,在传统高中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范读加学生个别朗读加全班齐读,一下课朗诵教学就结束。这样的形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IS平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IS平台可以提供大量优质朗诵音频视频资料。通过聆听名家朗诵,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中心,更快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第二,IS平台可以录制学生的课堂朗诵视频。第三,教师可以利用IS平台将相关朗诵视频包括名家朗诵视频和学生朗诵视频发送到学生邮箱,或者上传到教师开放的个人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发现不足,及时改进。第四,IS平台拥有大量的学习网站,里面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主登录IS平台,搜索相关视频音频资料,自主学习。

第二,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散文包括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无论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写景抒情名篇,还是林庚的《说“木叶”》、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之类的学者严谨散文,或者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些文章丰富的文学技巧,深刻的思想内容,广博的知识,都值得反复玩味,细细推究。IS平台从三个方面促进高中散文教学。第一,提供优质的解读平台。IS平台内网的海量资源库可以供给老师和学生丰富的解读资料,让学习超越狭窄的课堂和短短的45分钟,充分了解课文背景,作者背景,还有名家解读。第二,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将散文教学大量的板书制成课件或者直接在白板上以图文的形式呈现,而且可以随时在白板上添加修改课堂的即时内容,散文教学更细腻,容量更大。第三,个性化的微课程。鉴于散文教学的繁杂性,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课外学习途径,老师可以自己录制相关课文的微课程,上传到IS平台的教师空间,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

第三,在小说、戏剧教学中的应用。虽然高中课文中的小说、戏剧大都是短篇或者长篇节选,但相对而言,小说、戏剧仍然当仁不让成为高中课文中的巨无霸。这些体量巨大的文学经典,如何让学生减少恐惧感?IS平台有两个办法。第一,影像资料。借助IS平台给学生播放相关作者视频,或者电影。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罗密欧与朱丽叶》《祝福》《边城》《老人与海》等等,都有电影资料。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第二,可以模拟电影拍摄,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将学生的分角色表演通过课堂录制设备进行录像,然后对此进行教学点评,将课文的写作技巧、思想主题、人物性格等等进行具体分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害怕的长篇文章变得富有味道。

第四,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作文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关键中的关键。作文水平不仅决定语文考试成败,更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写作,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严重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那么,IS平台有四个办法。第一,通过IS平台的高清展台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将学生作文中的比较典型的优秀文章、经典段落,或者典型的败笔,通过高清展台老师边读给学生听,边展现给学生看,这就解决了老师仅读一遍文章学生记不住的问题,使作文课真正落到实处。第二,通过IS平台教师个人空间,老师可以把一些好的范文或者自己写的下水作文,或者典型的问题作文,上传到空间,无需打印,学生只要登录IS平台,就可以分享老师的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第三,还可以借助微课程,制作作文教学视频,将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解读回答,方便学生复习巩固。第四,还可以借助IS平台的大数据库,对学生的历次作文得分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可以非常方便地掌握全体学生的作文水平动态,为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撑。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5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满堂灌”,重复讲解,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不重能力迁移,学生不是厌学、怕学,就是苦学。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我认为,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如今,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诵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产生共鸣,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积累,久而久之,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以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并明确自读要求(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并大胆质疑,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因为在自读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寻找办法。

比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让学生把握规律,便于整理归纳。其次,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还要补充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认为考题中的“乃尔”,应解释为“这样,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6

[关键词]作文指导策略兴趣素材讲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23

写作指导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传统的作文课把丰富复杂、灵动飞扬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教师布置,学生习作,简单讲评”的模式,导致作文课缺乏耐心与乐趣,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作文兴趣

1.情境引趣。教师应经常把课堂内外发生的对学生有所触动的事例、自然界花红柳绿的变化等,写成下水作文,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作文的魅力,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激发写作热情,产生写作的兴趣。

2.竞赛激趣。初中生天性活泼,表现欲特别强烈,故作文课上,可开展小练笔竞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时,可以学习文中形象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开展“猜猜他/她是谁”的练笔竞赛,要求学生描写本班某一位同学的外貌和动作,完成作文后朗诵给大家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被描写的对象是谁,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3.赏读生趣。评讲作文时,教师要挑选优秀作文让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朗读给大家听。因为作文内容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作文本身又是学生自己的“产品”,朗读者必然是声情并茂,听读者自然也会心驰神往。结果文字就成为在学生心田流淌的声音,赏读就成为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激起每一个学生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4.评点促趣。教师批阅作文时,应采用激励性评价,尽量加以肯定,多加鼓励,要善于抓住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秀之处、成功之处――哪怕是一个表现细腻的句子,一种新颖贴切的修辞,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都要充分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写作动力。

二、学会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1.开展说话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或由教师诵读评说自己难忘的文章,或让学生讲述生活中令他们感动的故事,或师生共话邻里家常、共谈国家大事,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自然也会成为学生作文中的话题。

2.投入学校活动。例如参加运动会,组织班团会,编辑手抄报,设计黑板报等,学生会在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到写作的灵感。

3.组织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相对单调,见闻有限。语文教师要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社区尊老爱幼宣传活动,大街上扫雪活动,亲身感受,积累感悟,让他们懂得生活就是作文的素材宝库。

4.注重观察记录。指导学生注意记录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心灵受到触动的场景,情感受到震撼的事件,或是观察自己感到有趣的事物,写成观察日记。这些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就会成为作文肥厚的土壤――写作素材,学生不愁“无米下锅”了。

三、组织多元讲评,提高作文水平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养成反复诵读自己的作文的习惯。叶圣陶在《和老师谈写作》中指出:“修改稿子不能只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读读看,一路读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 所以要求学生完成作文之后,自己放声读几遍,发现不足,直到文从字顺、流畅如意为止。

2.小组互评。一般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互评为宜。一人读习作,另外三人听,然后讨论分析得失,最后写出修改意见。讨论时不仅要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如找出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指出写得优美的句子等,还要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做出针对性的专评,提出进一步提高的意见。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两两互评。这样在交流中既可明晰自己的得失,又可借鉴别人的长处,久而久之,自然提高了能力。

3.教师点评。教师批阅学生作文时,不能只给一个简单的“阅”字,或是一个看似具体实际模糊的等级标志,而要用心、用情,给一个具体可感、灵动多彩、富有个性的评价,或点拨,或激励,或引导,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使学生有所触动或启发。

(1)鼓励性评语。俗话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肯定学生作文,进行鼓励性评价。

(2)交流式评语。教师写评语时,采用第二人称“你”,或是第一人称“我们”,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几句肺腑之言,既是抚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泉沁入学生的心田,自然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7

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他们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考试,能够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语文作为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一直被放在关键的地位上。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关系到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优劣,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处可见且需要使用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一直存在,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一种为考试而学习的心态,这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心理。笔者经过实际考察,将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点:

1.学习语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繁重的课业压力和众多的考试给现阶段的高中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以至于他们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变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还有的学生仅仅关注教师划定的考点,并不关注语文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从不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思考,缺乏对语文学科的深度认识。

2.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繁多,语文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科目,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甚至偷学其他科目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断下降,这又导致他们厌烦语文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式

(一)创设相应情境,感知美的存在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创设相应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据相关资料显示,直观感知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也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美育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此来对学生的性情进行陶冶。我国伟大的美学家王朝闻曾经说过:“想要引起人们的强烈的感动的情绪,就需要对其进行具有感觉的熏陶。”可见,适当地为学生创设美育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充分结合知识点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的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根据所需讲解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并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如果知识点涉及少数民族或国外的风俗,教师就可以作更深层次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民俗风情,从而感知不同风格的美。

(二)朗读古诗文,在想象中感知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就美育来说,朗读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千变万化的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真正学会审美。例如,教师在讲解《归去来兮辞》《春江花月夜》《逍遥游》《赤壁赋》等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并为文本内容配上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在声音与形象紧密结合的情境中理解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学会欣赏不同语言所营造的不同的审美氛围,在感知中通过想象学会审美,进而全面融入到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文教师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即以视频中的朗读代替学生的朗读。朗读视频只能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课堂朗读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学生只有真正把握文本的情感,才能控制好朗读的节奏,也才能读出古诗文的韵味。

(三)自发地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自发地欣赏和朗诵课文,真正使学生进入到审美的意境中去,而摒弃之前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年龄,并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在个人阅读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进行关于读后感的讨论,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学作品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并养成通过阅读和朗诵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重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美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感和创造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渗透美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说不能将美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此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授知识。美育博大精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归去来兮辞朗诵篇8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高效课堂 策略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终的育人目标。高效课堂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作为主导的老师,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但就笔者所了解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来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语文课普遍不受重视,尤其在理科班,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学生在课桌前埋头苦算。大家都认为语文课听与不听对成绩影响不大,相对于数理化,语文提分太难。这种功利的心理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

其次,有些老师对于新课改的实质把握不到位。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多媒体教学、活动课堂。于是堂堂课有课件,失去了语文本色。节节课有活动,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表面上,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所以,构建真正让学生受益、让教师发展的“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深入新课改的需要,更是教学实践的需要。那么怎样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预习,自主探究

语文这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和思考,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先进行整体阅读,了解课文大意,在这一过程中,对文中相关内容做好圈点勾画,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对文章进行迁移比较,沟通新旧知识,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对文中的疑点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对预习收获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预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高效课堂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2.重视诵读,体会情感

语文是个主观开放的学科,教师讲授得再好也是一家之辞,与其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所以,要把课文的诵读放到重要的位置。很多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的方式无非是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但是如此一来,在有些文章中,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不了解,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在这种情况下的诵读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要想让诵读真正服务于高效课堂,最主要在于:把握好诵读的时间和方式。首先在预习阶段就让学生去充分地阅读文本,这样就不用在课堂上再进行阅读,从而浪费教学时间。最好的课堂诵读时间应该是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这时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地理解和感受再进行阅读,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的体会,也是对课堂的小结。短篇的课文就整篇齐读,长篇的文章选出彩的片段部分读,人物对话多、表情丰富的、性格特征明显的就分角色朗读,情节连贯的就即兴角色扮演。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其中“相约探夫”这一情节,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这样朗读感悟,四个年轻妇女鲜亮的个性跃然纸上,在学生的脑海里已有了情感体验。而格律诗,如绝句和律诗则可采用个别读或者齐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再如,婉约词的情感细致丰富,特别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的情境豪放粗犷,则适合男生个别读或者齐读。交叉使用多种诵读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入文本对话,走近作者。

不但如此,这种朗读还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语言文字不单单具有工具性,还有人文性。它还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然后借助于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准确理解文意,体悟作品的情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放旷达之情,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恬淡名利之闲情,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抒情言志等,都应该在诵读中去细细地品味,方能体会出其中的深意。

能够被编入教材的文章无一不是经受时间考验的佳作,阅读这样的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语文的魅力。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朗读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个人体验形成共鸣,这是语文教学不可替代的方法,也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3.提问高效,启发性强

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问。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地解决也是评价整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提出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回顾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师所提问题中真正有价值的很少。有的问题太空洞,让学生没有思考的方向;有的问题让学生很难作答,太突然,让学生不知所措;有的问题缺乏答题的参照,学生的回答就会漫无边际。这样就会导致在课堂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也一筹莫展,只能随意地应付。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对《湖心亭看雪》一文进行提问:作者是如何去湖心亭看雪的?学生有回答划船去的,有回答穿着毳衣带着炉火去的,接连几个学生的答案显然都不是教师所想的,教师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说出答案,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这一现象反映出提问缺乏针对性。要是把这个问题稍微作些改变,如“作者去看雪的时候有多少人一起去”,这样一问,学生们就不会似是而非的去回答了,这样也为“有同行者,为什么作者要强调独自赏雪呢”的问题做好铺垫。

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只有设置地问题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才会促进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才能让课堂提问变得更有效率。课堂提问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情况进行掌控,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发现他们的不足,以此为依据来对课堂进度及时调整。

提问要源于课本,又要有利于教W目标的落实。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的点评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要能给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能一味去说“好”。有的老师就因为矫枉过正,对学生的所有回答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而不论其回答是否真正有价值,这样的“老好人”式的评价,只会扰乱课堂,最后学生不仅收获甚少而且思维不开阔。这样来看,教学目标都无法达成,又何谈什么高效?

4.师生平等,气氛和谐

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具体到语文高效课堂中,首先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从“管理者”“绝对的权威”到“引导者”“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放低身架,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一个包容性强的课堂,形成一种互教互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好的老师善于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不动声色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作为老师应该营造环境鼓励学生去展开想象,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激发他们思维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时,笔者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感触这段文字呢?后来打算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实现:为什么作者要用“脚踏上去”?把“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这句话换成“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好不好?作者加了个“也”字,像是和另一种情景的对比,而这种情景又是大家所经历过的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通过以上种种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回忆过去的生活体验,于是有人回答“雪”、有人说是“似花非花的雪花”、有人答“雪后观景”。虽然很多学生并没见过槐树,也没看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样子,但通过发挥想像,学生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早晨,作者起床推开房门,意外地发现门前的庭院里槐树的落蕊洒落一地,那情景就像诗中所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是,童心未泯的作者带着惊喜和好奇,在地面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冬天踏雪那样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再捧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和雪一样清爽;扫帚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一种悲凉弥散开来。在想像中,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画面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要依靠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要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要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以举手投足间散发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应善于借助多媒体营造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利用图像,音乐,文字,动画,动态的,三维音频和视觉效果,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课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康桥优美的景色,同时配上一段带有淡淡忧伤的抒情音乐,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这种身临其境的课堂对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能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给学生的思维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达到情境相融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的创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时间系统化的构建,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它的成功必将掀起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对学生的成长、祖国的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当真正的高效课堂成为教学常态的时候,学习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欢乐的海洋,课堂将不再是思维的囚笼而是放飞的天空,届时,不单单是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更是社会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巨大飞跃。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晔.创建中学语文学科的高效课堂[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杨念.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4]刘宇.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13,(11)

[5]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上一篇:苍术功效与作用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试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