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辞原文范文

时间:2023-10-10 17:03:57

归去来辞原文篇1

内容摘要:从汉语中的数字出发,探讨了数字所发挥的比喻、夸张、借代、层递、对偶、顶针和析数等修辞功能,并分析了直译、意译和归化三种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传递修辞性数字的文化信息。

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其丰富性、多样性是其他语种所不能比拟的。在汉语中数字是无处不见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字大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生动形象地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这些数字也起到了非常多的修辞作用。

一、数字的修辞作用

数字的修辞作用有很多,下文拟从比喻、夸张、借代、层递、对偶、顶针和析数等方面来举例分析。

1.比喻

比喻,又叫譬喻,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在比喻中,数字大多为虚指,具有文化色彩并能加强话语的训诫、指导功育琶。

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在汉语中数字“一”一般泛指“少”,而“三”通常表示“多”,或表示概述。这两个数字使得这个谚语更形象生动,它所反映的价值观是鼓励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发挥群体的力量。

2.夸张

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为了歌颂或暴露某人、某事、某物,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其本质特征或某些方面,故意言过其实地进行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夸张”。

“上有骸骼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民谣人们在远处看山,觉得山与天相接,天与山相接,而人们又无法去丈量他们之间的距离,只觉得相去甚近。这里的“三尺三”只是虚指,体现出的意境非常之妙,表现出了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奇想。

3.借代

借代,又名“换名”,特点是艺术的替代。它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一针一线”替代一切东西,是借部分代全休。数字“一”形容数量的少,也体现出人民解放军纪律的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任何东西。

4.层递

层递,又叫“递进”,就是按照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远近、难易、深浅等差别,有层次地去叙述、表达客观事物的层级性,或逐层递增,或逐层递减,按照层次“上下相接,若继踵然”。层递可划分为“递升”和“递降”。

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时间由短渐长,层层深人,逐次加码。递升的使用可体现出只要不断努力,循序渐进是可以学会知识的。

5.对偶

对偶是将数字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互相映衬,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式。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目四。

—辛弃疾《西江月》

上句的“七八个”对下句的“两三点”。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鹦《老残游记》

此为老残在济南城内一个寺庙里看到的一副对联。数字“四”、“三”、“一”和“半”使得对联形式上,协调匀称,整齐美观;内容上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6.顶针

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或段落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或顶真,也叫蝉联。顶针格能够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能使语句结构严密,语势贯通,音律优美,产生一种缠绵纠结的情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

老子运用顶针句法,表达了万物统一于一和对立面的统一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了和谐就是多样的统一的具体表现。

7.析数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数字相乘或相加,把一个大数拆成若干小数来说,这种语意含蓄的修辞方式叫做析数。

(1)三五中秋夕

清游拟上元。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2)阿舒已二八,

懒惰故无匹。

—陶渊明《责子》

“三五”实为“十五”,“二八”实为“十六”,将大数拆开使得诗句别有韵味。

二.修辞性数字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修辞性数字时,译者一方面要尽量保留原文意思,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到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通常采取以下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归化。

1.直译法

直译既要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在翻译修辞性数字时采用直译将数字直接译出。

(1)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A fence needs the support of three stakes, an able fellow needs the help of three other people.(北京外文出版社1977年版译文)

(2)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

A-shu is twice eight,

For laziness he has no equal.

(3)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If we dig into a subject for several months, for a year or two,for three or five years, we shall eventually master it.(北京外文出版社1961年版译文)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On four sides lotus blooms,on three sides willows;

A city of mountain scenery,half a city of lake. ( Herald Shadick译)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 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 three things, up to ten thousand. (Arthur Waley译)

(6)九牛二虎之力

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直译能够较好地保留原文形式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如例6和例7)。

2.意译法

意译只保留原文内容,不保留原文的形式。因此,在采用意译翻译数字时,数字没有直接翻出来,而是取其含义。

(1)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

Mid-autumn’s fifteenth night is here again.

As on the Feast of Lanterns we stroll round.

(2)我们都把这一百多斤交给共产主义了。

We have all devoted ourselves to the cause of communism body and soul.(李定坤译)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目。

Seven or eight stars, nn the heavens, far and high-

A few drops of rain, before the hill, close by.(徐忠杰译)

在例3中前半句是用的直译,后半句则是意译。

(4)此地无银三百两。

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意译法固然能传达汉语的意思,但却不能很好的保留汉语的形式,也就使得数字的修辞作用消失了。

3归化法

归化是用和目标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来翻译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对于熟悉目标语的读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

(1)日本曹长心里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不安宁。

It was as if the sword f Damocles hung over the Japanese sergeant.

这句话用直译定会言不达意,而用上面这个套译反倒会让译文读者感到生动。传说古希腊国王狄奥尼修斯一世有一廷臣达漠克利斯(Damocles)非常羡慕王室的幸福,常说帝王多福。国王以一发悬剑,命他坐在剑上,以示帝王多危。后来,the sword f Damocles这条成语用以指令人心神不定的临头危险。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3)千方百计leave no stone unturned

(4)九死一生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

(5)七颠八倒at sixes and sevens

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用的归化译法,能让英语读者更容易明白,但是归化不能很好地传递汉语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与表达风格,对原文存在一定的伤害。

归去来辞原文篇2

关键词:习非成是 修辞原则 语言规范

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就要遵守一定的规范。现代汉语规范化是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进行规范。在交际活动中,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力图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这个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这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由此可见,修辞也是有原则的,即在语言交际中为实现并努力提高行为的有效性所遵循的标准和准则。关于修辞原则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王希杰在《修辞学通论》中说“语言的规范性是修辞最基本的原则”“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他在《汉语修辞学》中提到“把握对象,保持自我,适应语境,明确前提,视点适当”。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说“修辞的原则是结合现实语境,注重交际效果”。刘焕辉在《修辞学纲要》中说“明确目的、看清对象;适应环境、注意场合;前后连贯、关照上下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修辞原则和语言规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修辞原则可以突破或者违反语言规范吗?

修辞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以合乎规范的语言为首要前提,因为合乎规范的语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物质基础和丰富的语言资源。语言规范必须要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语言规律,而且要研究言语规律,包括修辞规律。语言规范以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交际需要为依据,而修辞活动正是促进语言发展、促成语言新规范的活跃因素。每一个使用汉语的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汉语规范。汉语规范化不影响汉语丰富多彩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汉语的各个层面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存在,这样才能够满足修辞活动的最根本要求:“一样话,多样说。”修辞与汉语规范化分属不同的层面上。修辞是语言的运用,是言语行为,属言语范畴;语言规范化是对语言体系自身所作的限定与规划,多涉及语言体系自身。修辞主要关系到言语规律,语言规范化主要关系到语言规律。修辞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话说好,即提高表达效果;汉语规范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话说对,即说得合乎汉语规范。

那么,是不是不合语言规范的修辞就是不正确的、要被遏制的呢?其实不然。言语交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正常交际层面,也即通常所说的规范化层面;一是艺术交际层面,也即通常所谓的审美层面。不规范的话语,就是有违于语音规范、构词造句规则或语义组合范式的话语,也即病句,是与规范的话语相对立的概念。可接受的话语,就是为人们所认可,为人们所承认,并能被充分理解的话语。可接受的话语与不可接受的话语是二元对立的,它处在言语交际的规范化层面和审美层面(孟建安,2002)。不规范的不一定是不可接受的,意思是说,有的不规范的话语也是可接受的话语。这就是语言中常见的“习非成是”的现象。比如:“凯旋而归”中的“凯旋”是“战胜归来”的意思,“归”也是“归来”的意思,两个词的意义重复雷同;“而”作为连词,通常连接形容词性成分构成并列结构,当连接动词性成分时往往表示目的、承接、递进等关系,显然,“而”在该词中连接非上述关系中任何一种的“凯旋”和“归”,是不合语法规范的。由此分析得出,从语义和语法角度看“凯旋而归”这个成语,有不合语言规范的地方,但长久以来,人们经常使用它来表达“胜利归来”的意思,已经被社会文化心理认可,那么它就是可接受的话语。从语音上看,它还符合“2+2”的音节结构,这与汉族人喜欢成双成对的心理有关,也符合汉语双音节词和四字格成语居多的汉语发展趋势。语音和语义层面不相符的例子在成语中还有很多表现,比如,“一衣带水”,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所以从语义上进行断句应该是“一/衣带/水”,但是人们长久以来的习惯读法是“一衣/带水”;又如,“肆无忌惮”,意思是“任意妄为,毫无顾忌和畏惧”,根据语义的断句应该是“肆/无忌惮”,但语音上的停顿是“肆无/忌惮”;再如,“如履薄冰”,意思是“如同走在薄薄的冰河上”,根据语义应该这样断句“如/履薄冰”,但口语中读作“如履/薄冰”。它们都是“2+2”的音节结构,成语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表面上看这样不规范的语音读法不符合语言规范,同语义是矛盾的,但是在交际活动中,从来不会影响语义的理解。汉语中还有许多其他“习非成是”的现象。比如“信口开河”,按照语义“河”应该写做“合”,嘴巴一张一合,毫无根据地随口乱说一气,以“河”的意思是解释不通这个成语的。该词语出自元代无名氏《争报恩》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最初应该是写做“信口开合”,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被人们写做了“信口开河”,时间久了就变成“习非成是”了。

方言中的有些词语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但是由于对修辞效果的追求,很多方言中的表达已经进入普通话的交际中。比如吴语区的“VV+结果补语”结构:“这种饮料,喝前要不要搅搅匀呢?”“请你把这个问题说说清楚。”“我的房间太脏了,下午我要扫扫干净。”“我请我的同屋把这篇文章讲讲明白。”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它的“V+结果补语”结构形式无法既表达动作及其结果意义又带有尝试、舒缓的语气。因此,由于表达中修辞的需要,吴方言中的“VV+结果补语”就进入了普通话,追求普通话中的“V+结果补语”所无法表达出来的特有的表达效果。又如粤语中的“有+VP”结构,熙先生在他的《从作文和说话的关系谈到学习语法》这篇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翻译小说中的句子为例:“你有替我买一点白兰地吗?”朱先生这样说道:“用不着什么语法知识,单凭我们对口语的感性知识,就知道这句话是不通的。”他认为这句话“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并做了如下解释:“在一般情形之下,‘有’的否定形式是‘没有’(有人——没有人,有事——没有事),但是放在动词前边,情形就不同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去’,可是不能说‘有去’,‘没有去’的反面是‘去了’,不是‘有去’。同样,可以说‘你没有替我买点白兰地吗?’也可以说‘你替我买了点白兰地吗?’但是不能说‘你有替我买点白兰地吗?’”但以现在的眼光再来看这句话,我们已经觉不出有什么不妥,类似的表达在口语中和媒体中可以找出很多:“我有跟你说过这样的话吗?”“他有跟你提过这件事吗?”“你有看过这部电影吗?”“当她站上凳子,勉强可以够得到灶台时,有试过自己做一道没人教过她的菜——腰果炒白菜。”(语料来自温都论坛)“高速交警漳州支队民警介绍,当时小客车上没有其他乘客,只有司机一人,而小客车发生事故停在快车道时,司机有在车后方放置警示牌。”(语料来自温都论坛)“‘咚’的一声,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的金女士被吓了一跳,只见刚买一个多月的新车前挡风玻璃迅速裂开,原来是块飞来之石。‘还好还好,有保玻璃险。’金女士很庆幸。”(语料来自温都论坛)“你有去过北京没有?”(语料来源于北大中文论坛)这种“有+VP”结构可以看作是一种完成体的肯定式表达,包含着一种强调肯定意味的修辞意图。其进入普通话中显然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复杂的因素所致,比如改革开放带来的南方经济发展,香港、台湾和内地的交流日益增多,港片、粤语歌曲、台湾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流行等等,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英语的影响,这个表完成体的“有”有点类似于英语完成时句式中的“have”。

社会不断地发展,生活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催生出许多新词新语,很多是不符合语言规范的。比如“被+名词”:“被就业”“被高速”“被潜规则”等等;“很+名词”:“很重庆”“很中国”“很女人”等等;名词功能扩大化:“百度一下”等等。现代汉语中“被”字句的谓语必须是动作性较强的及物动词,且不能是光杆动词,一般要在后面带上别的成分,如补语、宾语、“了、着、过”等。但“被就业”等新式表达完全颠覆了这一规范,生动地表达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情感。“很”作为一个程度副词,语法上只能修饰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但“很中国”这样的表达中却用名词来形容人或者事物的特征,当然是最典型的特征,比如提到“重庆”,人们马上联想到“辣”“火锅”等关键词,所以“很重庆”(一家火锅品牌的广告语)不动声色地就达到了宣传火锅地道、够味儿的效果。“百度”作为网络生活中常用的搜索引擎,人们对其熟悉度非常高,它几乎已成为“搜索”的一个替代词,“百度一下”,你就可以得到几乎任何你想要的资讯,简洁形象。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过“语言陌生化”的概念,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能产生文学性,才能被别人感受和体验,因为“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情,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情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视而不见。”这些违反语言规范的新词新语可以说是一种“语言陌生化”现象,正是由于它们的“陌生化”,才使得人们对它们印象深刻、津津乐道。不符合语言规范的“非”,说的人多了,说的时间久了,就成了“是”,正是所谓的“习非成是”。

语言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语言规范自然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修辞必须建立在语言的规律规则基础之上,但绝不能机械地、消极地对待语言规范。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特殊的交际需要及对修辞效果的追求可以允许对语言规则一定程度的违背和超越,只要经过社会、人们和时间的检验证明是可以接受的即可。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孟建安.不规范的话语与可接受的话语——兼答曹德和博士的提问[J].修辞学习,2002,(2).

[4]孙德金.语法规范、修辞张力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修辞学习,2009,(1).

[5]熙.从作文和说话的关系谈到学习语法[J].新闻战线,1959,(5).

归去来辞原文篇3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去归来兮,哀江南。 ——屈原 《招魂》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少司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楚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楚辞》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楚辞》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 《楚辞》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 《楚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 《渔父》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楚辞》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⑨兮好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屈原 《九歌》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楚辞》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屈原 《楚辞》

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屈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 《赤壁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离骚》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楚辞》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 《九歌》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 《渔父》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 《楚辞》

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 ——屈原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九歌》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屈原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屈原 《楚辞》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 ——屈原 《招魂》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 《楚辞·渔父》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屈原 《九歌》

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 ——屈原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 《九歌·国殇》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 《离骚》

归去来辞原文篇4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使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摹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例1 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第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2007年安徽卷第17题)

这道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无形的风,实际上是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判断修辞手法较容易,难的是结合句子分析其作用。其实考生只需结合原文把比喻的作用套上去即可:春风拂面的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个比喻句本体“春风”和喻体“摇头摇尾的小花狗”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小花狗给人的亲切、轻柔的感觉与春风很相似。作者将春风比作小花狗,是将春风拂面的感觉具体化和形象化了,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自然。当然,原题还涉及比拟、排比等修辞格,这里只分析比喻。

例2 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义?(2008年重庆卷第14题)

对于此题,考生不需要回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但考生在分析含意时,必须首先分析作者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传情达意,然后才能结合某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来套用。这句话使用了比喻辞格。作者梳头时发现的一根白发被比喻成曙光中的雪线。说雪线刺痛了眼睛,其实是说因为白发的出现使自己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从而刺痛了自己的心。作者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悲叹与痛苦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句具体、鲜明地表达出来。

二、对比

对比,即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辞格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近年来,高考语文阅读对对比的考查也较多。下面举例分析。

例1 “渔翁”在文章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2010年江西卷第18题)

这道题要求分析“渔翁”的寓意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分析事物在文章中的作用,大致有引起下文、反衬、对比等作用。结合文段中渔翁的形象和最后一句: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还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将渔翁和屈原的形象进行对比。下面,我们套用对比的作用来分析:“渔翁”的寓意是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和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者将不顾权力更迭、人间兴废、反而活得逍遥自在的渔翁和愤世嫉俗的屈原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根据对比的作用,我们知道这是以坏来突显好,让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操显得更加高尚。忧国忧民的屈原早不见了,而明哲保身的渔翁仍在,这种鲜明的对比。除了前面的作用之外,还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的感慨。考生只要分析出渔翁形象与屈原形象的对立,确定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后,再分析作者的意图,即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即可。

三、比拟

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正确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恶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例5 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摩得平展展的”这句话。(2005年天津卷第18题)

赏析这句话,要先判断修辞手法。此时,考生要注意一个问题:辞格的运用,有时在一句或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就是多种辞格综合运用。这道题中,虽然前一个分句“风是最美的问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从整句话来看,整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因为整句话可以缩成“风……把……抚摩得平展展的”,从“抚摩”这一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它运用的是拟人。我们套用拟人的作用来赏析:把风拟人化,作者对它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形态(具体什么感情和动作形态,这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者原来的心情是浮躁的,但是经过“风”亲切地抚摩,作者抛却了原来的烦恼或忧虑,原本紧张、躁动的心已变得安静、平和。

例6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2006年湖北卷第19题)

归去来辞原文篇5

“心为形役”是全诗的诗眼。这四个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达到了哲学的高度。“心为形役”是对奴隶地位、奔向自由的原因的精练总结。“形”过去一直解释为身体,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形”可概括为外物,包括虚名浮利等。人心的不自由正是因为人心被外物所利诱、控制、扭曲、异化、主宰,正所谓“心为形役”。自己的本心不能主宰自己,而是由外物来主宰自己,人就不能任性而为了,人就变成奴隶了。因“心为形役”,所以要逃离官场,田园的快乐是摆脱了“心为形役”的困境后的自由主义的快乐。

《归去来兮辞》是一个觉醒的过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开篇首句就是一个深刻、彻底,带有本质性的觉醒。有了根本性的、真正的觉醒,才使他归去的那样从容不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做官可以解决生活困窘的问题,但它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人出卖自由和尊严,成为奴隶。陶渊明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再无出仕之念。“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懊悔,沉重的语言,沉重的心情,对过去“樊笼”生活追悔中的反省、惊醒。值得庆幸的是未来还有一段美好的自由时光可以享受。

《归去来兮辞》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归去来兮辞》语言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节铿锵,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从首句开始整个语言节奏都是十分欢快的。

《归去来兮辞》中有觉醒的快乐,小鸟飞出牢笼的快乐,还有隐居之乐。隐居之乐有: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

在山水田园中,有淳朴的亲情和醇香的美酒。可欣赏松、菊、云、鸟、泉。可在山谷泉林中寻胜探险。无论琴棋书画,还是田间劳作,只要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都有无穷的乐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式的自由主义是与自然山水结合的。西方的自由主义是与法律结合的。

为何自然山水可与自由主义结合?因为自然山水有这样几个功能:

1.净化、抚慰心灵。一个人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许多世俗杂念都会清空。山水田园对人的心灵具有很强的抚慰作用。

2.养性贻神。自然之美给人无穷的精神享受。

3.天人合一。中国人从来不把山水看作客观存在,在他们眼中,一草一木皆有情。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中的云、鸟都是和人一样具有灵性的。“万物与我同一”的境界可消除一切烦恼,是不少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目标。

4.帮助人觉悟。山水间没有等级、尊卑、物欲等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与俗念,山水清新、自然、纯洁的本性有利于人不断地反省自我与人类社会。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与自然山水结合的自由主义是悠然自得的、是潇洒飘逸的、是美的。然而它又是脆弱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论躲到什么地方,只要权力想发威,它随时随地可以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干扰、破坏你恬静的生活。所以这种田园生活是没有根本保障的。

归去来辞原文篇6

关键词:《辞源》修订本 同形词 失误 音义契合

同形字(词)是两个或几个来源不同的词写成相同的字形,读音往往也相同或相近。由于同形字(词)表示的词来源不同,因而同形字(词)有不相关的意义、用法。如“别”表示“分离、区别”等意义是一个词,表示“用别针把另一样东西附着在物体上”等意义是一个词,表示“禁止、劝阻”等是另一个词,表示“别扭、别嘴”等又是一个词,这四个词意义各不相同,没有引申发展关系,但是用一个字形“别”表示。原本两音两义两形的字词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演变为同形字,如“发”分别表示“”和“”,“造”表示“到达”(本字为“造”,旧读为cào)和“制造”(本字为“”,读音为zào)。

同形字(词)不同于词义引申,词义引申是一个字(词)原本有一个本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个词义,这些词义之间有引申关系,尽管一些远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现在可能难以找到引申线索,但是它们也不能视为同形字(《王力古汉语字典》把近引申义合并为一个义项,比较远的引申义分立不同义项)。词义引申可能引起读音和字形的变化,如“弟”,《说文・弟部》:“韦束之次弟也。”引申为排行次第,则意义为“兄弟”之“弟”和“姊娣”之“娣”,再引申到“兄弟之间的情义”则为孝悌之“悌”,“次弟”之“弟”又可写作“第”,引申为“按等级建造的宅院”,则不能再写作“弟”。这样,“弟”的引申就形成了“娣dì、悌tì、第dì”等不同的字形和读音以及它们表示的不同意义,字形改变形成古今字,读音改变形成音变构词(一般说来,如果字形改变了,人们往往就认为是不同的词)。也可能读音和字形都没有变化。如“决”,《说文・水部》:“行流也。”指排除壅塞,引导水流。引申为“断绝”、“决断”、“判决”、“处死”、“辞别”等意义,字形、读音都不改变。

由于同形字字形相同,读音也往往相同或相近,因而一般字典辞典在注音释义的时候往往纠缠不清,不能给读者提供条理清晰的字词知识,是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一个薄弱环节。

《辞源・辞源修订本体例》:“单字有几个读音的,分别注音。单字下复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按单字注音的次序也相应地加以注明。例如:【参辰】(属第一音读,本字后不注“1”字。)【参2差】、【参3考】、【参4坐】、【参5挝】。”

从上述体例可以看出,字形相同而分立的词条,有些是同形字(词),有些是属于词义引申而改变读音的音变构词,没有严格区分。

下面,我们就《辞源》修订本(重排版)对同形词的处理存在的一些失误,提出我们的认识,希望引起《辞源》(第三版)修订本修订专家的注意。

《辞源》修订本意识到了同形字(词)的问题,也做出了一些恰当的处理,如:“辟”字条下,“辟人”、“辟言”、“辟邪”、“辟除”、“辟举”等辞目,其中“辟”字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组成上述同形词,也有相应不同的读音和意义,《辞源》注音释义都予以分别,列出“辟人、辟2人”、“辟言、辟2言”、“辟邪、辟2邪”、“辟除、辟2除”、“辟举、辟2举”。这是恰当的。

但是,还有一些相同的情况,《辞源》修订本却没有分开,如:

“造”,只注“zào”一个读音,中古音韵地位是“七到切,去,号韵,清。”“到、去,成就,起始”等十一个义项归于该读音之下。标示另一个读音来源为“昨切,去,韵,。”其意义为“创造、制造”。

虽然现代汉语普通话都读zào,但是,两个词字形原本不同,中古音不同,意义也不相干,是两个来源不同的词。因而,我们认为“造”字应该分列两个音义:①zào(旧读cào)。《广韵・号韵》:“七到切,去,号韵,清”。“到、去,成就,起始”等意义归于该读音之下。②zào。《广韵・韵》:“昨切,去,韵,”,表示“创造、制造”等意义。第①个音义标注(旧读cào),符合语音演变规律,同时也有现实的语音基础,《辞海》“造”的第二个义项就标注“旧读cào”,《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标注了“旧读cào”。

“造”是形音义均不相同的“造(旧读cào)”和“(读音zào)”演变而形成的同形同音字,作为字头,应该分立为两个音义,如前所述。该字还有比较强的造词能力,两个音义都可以与其他字组成多音节词,如“造士、造父、造次、造舟、造阳、造意、造诣、造端、造狱、造请、造膝”等辞目中,“造”应该对应“①zào”的音义,根据《辞源・辞源修订本体例》“单字有几个读音的,分别注音”的体例,这些辞目中“造”不标注次序。而“造化、造字、造兵、造物、造像、造谊、造孽、造天、造化小儿、造言生事”等辞目,“造”对应的是“②zào”的音义,这些辞目中的“造”都应该标为“造2”。

“”有两个音义:①xiāo。见“然”、“”。②shū。疾。通“倏”。“”可以组词“然”,也有两个意义:(一)自然超脱貌。(二)疾速貌。根据《修订本体例》:“单字下复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按单字注音的次序也相应地加以注明。”“然”的第一字“”没有注明,那么“然”就只有一个读音,但是“㈡疾速貌”的读音显然应该是“②shū”。因而该辞目应该分立两个:“然”、“2然”。

“逆数”有两个意义:(一)逆而数之,犹言推测。(二)四时寒暑反常。其中“数”是一个多音多义字,涉及到“逆数”,有两个音义:①shù。一般名词性意义如“数目,算术,技术、技艺,道理、礼教,命运”等归于该读音之下。②shǔ。表示动词性的“计算、查点,责备、数说”等意义。“逆数”的第一个意义“逆而数之,犹言推测”是动词性的,应该读shǔ,第二个意义“四时寒暑反常”是名词性的,应该读shù。因而该辞目应该分立两个:“逆数(shǔ)”、“逆数(shù)”。

“通率”有两个意义:㈠旷达坦率。㈡通常的比例。“率”是多音多义字,牵涉到“通率”的有两个音义:①shuài。㈤直率,②lǜ。㈥比率。“通率”㈠旷达坦率,应该读shuài。㈡通常的比例,应该读lǜ。因而该辞目应该分立两个:“通率(shuài)”、“通率(lǜ)”。

同形字的判别是一个难题,由于汉字历史久远、来源丰富,因而要十分准确地判定某些字代表的几个词是不是同形字,目前还难以做到,字典辞书要给读者提供尽可能精确的语言文字知识,几个词用同一个字形,只要注音释义正确,是不是同形字无关紧要,来源清楚的同形字,我们还是应该明确指出。但是同形词由于有语境限制,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和读音差异,这是可以十分清楚地呈现在字典辞书中的,也是字典辞书注音释义“音义契合、音义统一”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应该努力分辨清楚。

参考文献

[1]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06).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06).

[3]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06).

归去来辞原文篇7

关键词:反抗 解脱 人文丰碑

一般说来,任何时代进步作家的世界观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反映在其行动和作品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矛盾现象。透过那些复杂的矛盾现象,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金刚怒目”和“静穆”看起来很矛盾,但事实上,他们的涵义属于内容和风格的范畴,这就必然和作者的生活道路、政治态度以及在阶级教养,特别是时代影响下所形成的品格、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反抗因素既然是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主要方面,那么他能写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很自然的。同时又因为他政治上的反抗性,是通过带有消极因素的归隐来表现,并从而受到一定的局限。反映到作品上,“金刚怒目”的东西就不会更多;那为数不多的“金刚怒目”,也难以孤立地予以更多的评价。同样理由,对“静穆”一类的作品,既要从“静穆”中理解“金刚怒目”部分所受到的消极因素的局限,也要从“金刚怒目”中来理解“静穆”部分中所含有的反抗因素。

从这样的角度来考究陶渊明“静穆”部分的作品,实在是不够“静穆”。以《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诗并记》以及《饮酒?结庐在人境》三篇具有“静穆”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论证,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归去来兮辞》当为陶渊明在思想斗争胜利后谢绝仕途生活的宣言。那么就可以这样理解:其中乡村景物的优美,闲适心情的酣畅之所以写得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因为他刚刚脱离仕途,乡村的朴素生活对他来说,是何等自由!这是两种不同境遇比较下所得到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反抗因素的作用,自觉不自觉地极尽抒发对自由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加印证了他对仕途黑暗的厌恶程度。爱憎之情溢于言表,非“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陶渊明对虽有父子但无君臣那样一种没有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社会的憧憬,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其中对桃花源中人物生活之所以表现出如醉如痴的向往,同时也是有《归去来兮辞》的作用。这是对当时政治态度和社会理解最为人文化的表白,当然也不是“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饮酒?结庐在人境》似乎成了“问题”,这里不妨将原作抄录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古今学者解此诗,无论肯定或批判,似乎都没有着重就全诗作具体分析,因而也就不容易使论点符合原作的宗要。其实这首诗的意思也没有什么更玄虚的地方:开头四句是说隐居的心情,“心远地自偏”虽然说得委婉,但是那种无视官场名利的态度仍然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反抗的因素与归隐本身并无二致。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感情基础上,通过采菊见南山的线索,进一步写出活泼、自由的自然景象,并从中体现出具有道家意味的纯自然哲理,将自由解放的心情融于其中,创造性地显示出景、理、情三者高度融合的特色。究竟哪是景、哪是理、哪是情,已经难以区别,于是生发出“忘言”之乐的境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确有反抗的积极因素,决不是“静穆”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通过上述三篇代表作的论析,可见陶集中“静穆”只是他的外表。即便是外表“静穆”,又有什么不可以赞美的呢!因为他不是为“静穆”而静穆,而是以“怒目”为体,着“静穆”之衣。如果非要直白其义,干脆写篇议论文了事。

因此,只有对陶集“静穆”部分的作品有了真正的理解,才能较深体会“金刚怒目”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了解他很难孤立落实的原因及其所受到的局限。这种局限有外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怨而不怒为立身准则。身为一介书生,没有像绝大多数的文人那样无奈地苟且偷生,而是归隐仙野,为自由解放而“静穆”放歌,其精神何其可贵!

陶渊明所描绘的社会理想,构建了不可替代的人文丰碑,润泽了千百年来探索者和奋斗者的心田,是中华民族巨大精神江河的渊源之一。深入挖掘中华先贤的智慧宝藏,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此外,陶渊明创造的意境美和环境美,以及反璞归真的美学意义,融其社会理想于田园牧歌之中,其深层的人文精神宛如丰碑,永远屹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建融,编著.中国美术史标准教程[M].上海:上海书画社,1992.

[3]吴小如,等.韩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归去来辞原文篇8

“明夷”卦爻辞中所蕴涵的“文王明夷”和“箕子明夷”两个历史故事就是记述文王和箕子两人如何经历千辛万苦,犹日之丽天,最终都能化凶为夷,返归本位,并建立起周王朝和朝鲜国。

一、释《明夷》

    《明夷》是《周易》中第三十六卦。《正义》等均释“明”为日,释“夷”为伤;《明夷卦》(离下坤上)乃为“日入地中”之象,于人事则暗喻“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其明智”。近人顾颉刚氏力驳旧注,认为“‘明夷’二字当是一个成语,故《周易》取以为卦名,如‘无妄’、‘归妹’之类。”关于此卦含义,顾氏说:“窃以为此卦离下坤上,明人地中,简直就是暗晦之义。”

所以他释“夷者,灭也,明灭故暗晦。”爻辞中“箕子之明夷”不过是讲“箕子的晦气”罢了(《古史辨》三册第1…6页)。易学专家李镜池则释明夷为鸟,为“鸣鴺”(《周易探源》第270页),高亨据之改释“明夷”为“鸣雉”(同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后学以为解释《周易》,首先要忠实《周易》原卦。把它放在《周易》产生的那个时代,亦即殷周社会[1],用殷周社会人们所具有的宇宙观去考查和分析,才可得出正确的解释。

    让我们先从明夷卦十辞看“明夷”究竟何指。

    第一爻:“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明夷有翼能飞,当然是只鸟。然李氏释“鸣夷”为“鸣鴺”则略嫌武断。诚然,“明”与“鸣”古音义可通(同上第45页),然古一字多义,如本卦“明人地中”,《晋卦》“明出地上”之“明”分明指日(见上引《正义》,《史记·封禅书》亦称日为“神明”),那么,“明夷”为什么不指古籍中常见的太阳鸟呢?(详证见下),且释“明夷”为

“鸣鹅”也与本卦联系不起来,只好得出“卦名明夷,不过是一个编目的名称,没有意义的”

(同上第276页)这一不负责任的结论。

    第二爻:“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甲骨金文所见,“夷”字像带绳的箭,是专门用来射飞禽的(康殷:《文字源流浅说》第153页),这里当假为“痍”。《公羊传》成公十六年:“王痍者何?伤乎矢也。”[陆氏音义]:“痍音夷,伤也。”则在此条爻辞中,“明夷”仍当指鸟,言其被射伤了左股。然观下文“用拯马壮,吉。”似乎又是指人而言的(参见本文第三部分)。

    第三爻:“九三,明夷于南狩。”“狩”,金文作“兽”,从兽从犬,本指打猎,乃是人的行为。由于我们早期阶级社会寓武于狩猎之中,“狩”也就成为军事训练和练习的名称(杨宽:《古史新探》第262页)。不仅如此,《大盂鼎》记周王说:“赐乃祖南公旃,用兽(狩)。”《周礼‘大司徒》:“大军旅,大田役,以旃致万民而治其徒庶之政令。”可见周王赐盂南公旃,不仅用于军事训练(大田役),而且用于军事讨伐战争(大军旅),即授给南公盂以杀伐大权:“狩”又成为军事征服战争的名称。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天子定期巡查域内诸侯,讨伐“不敬”、“不顺”、“不从者”的带有跃武扬威、征伐性质的活动称之为狩(《周礼·王制》)。再后来凡关于出巡都可称为“狩”(《春秋》僖二十八年:“天子狩于河阳”),而古书所见大凡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言“狩”者也无不是指天子而言的(见《王制》、《尧典》等)。因此,第三爻辞中,“明夷于南狩”的“明夷”当指人,指人中之王,盖言“某王于南狩”也。

    在以上三条爻辞中,“明夷”指鸟,也指人,指人中之王,说明《明夷卦》是以鸟喻人,比喻君王的。那么,“明夷”究竟指什么鸟呢?左氏昭公五年《传》载卜楚丘释“明夷之谦”卦时所言“明夷,日也“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我国古代的先民认为太阳是依靠鸟《乌鸦,一名三足鸟,又名跋鸟)托载而行的[2]。鸟为太阳的精魂和动力的源泉,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太阳与鸟等同起来,称太阳为“金鸟”,“阳鸟”、“三足鸟”等(出自互渗律)。它源于渔猎时代的图腾崇拜,形成于自然崇拜的农牧时期[3]。进入前阶级和初期阶级社会,我国崇拜太阳——日鸟的部族就把日鸟复合图腾与他们的国王、酋长联系起来,尊为太阳神(如我国古籍中常见的上古酋长名号“太昊”意即大太阳,“少昊”意即小太阳[4]。夏代中期以后,夏、商历代国王以十日命名都是这种风俗的子遗)。后来,对上帝的崇拜代替了对日、月天体的崇拜,太阳神地位下降,但人们仍习惯以日比喻君王,如《诗·小雅·小明》“明明在上,照临下土”及左氏哀公六年《传》“赤鸟夹日以飞”即分别以日比喻周王和楚王(见注疏)。由此可知,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八卦卦名“明夷”不是成语,而是鸟名;但不指

“鸣鴺”,也不指“鸣雉”,而是指太阳鸟;在文明降临赤县神洲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又是作为君王神威象征存在的。

二、《明夷卦》所反映的宇宙观和社会观

    无须置疑,《周易》以明夷——日鸟喻君乃是《周易》产生的那个时代——殷周社会人们宇宙观和社会观的反映。

    先看《明夷》本卦:“一明夷,利艰贞。”按《周易》之“贞’’与殷墟卜辞中表示疑问的“贞”不同,《周易》的“贞”是指本卦,于此卦即指“(离下坤上)”,同时也指本卦中的“内卦”,即一卦中的“(离)”[5]。《说卦》云:“离为日”,《易·离》[疏):“日为明”,这无疑意味着“明夷”卦名来源于内卦。然本卦离下坤上,为“日(明)入地中”之象(《说卦》:“坤为地”。),日

人地中为“晦”(《楚辞·天问》),那么,《周易》作者为什么仍以明夷——太阳作为本卦卦名呢?并且说:“利艰贞”,即根据本卦卦象看,虽然说要遭逢艰难困苦,但最终是有利可图的,即俗语“逢凶化吉”之谓也。可见古人的思维与现代人大不相同,他们并不认为“明”就一定好,“晦”就是“晦气”(见上引顾说)。稽之民族学资料,明夷本卦反映的应是先民们普

遍存在的“返本归根”的宇宙观。

    据原苏联民族学家托卡列夫等人在其所著《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一书中介绍,澳洲土著不仅认为人死后,其灵魂要返回他出生的地方(第306页),而且在关于各类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中,由于他们通常把各种自然体人格化,赋于人的特性,因此,这些人格化的自然精灵像人一样也要返回自己的故里。始阿兰达人认为,太阳是帕依加婚姻级的妇女,她是在某个时候同两个姊妹一起从地下出来的,她把两个姊妹留在地上就升天去了,晚上降临以探望自己的故乡(第322页)。在我国古代,相传十个太阳为日神羲和所生,她们居住在东海外大壑,无底之谷,少昊——太阳之国(袁珂:《山海经校注》340页注[六”。每天早震,日母羲和在甘泉中,把其中一个儿子洗干净后,送上扶桑树,使其精神

饱满地巡天飞行(同上381至384页),晚上沦降,从大地背面向东驰行(《楚辞·东君》),再回到少吴——太阳之国,歇栖在扶桑树枝上,等待母亲沐浴后重新升天(《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据《楚辞·东君》说,那里还有太阳神宫呢!可见,在我国古人的观念里,东方地下(或海底,当出自滨海民族)即是太阳的出生地,也是太阳的归宿,则《明夷》本卦“日人地中”不过意味着太阳返回了自己的故乡罢了⑥,它体现了先民对故乡热爱和眷恋之情。

    明夷本卦“返本归根”的宇宙观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则意味着“归位”、“嗣位”。左昭五年《传》: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

他解释“是将行”说:

        明夷,日也。……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而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

又释“归为子祀”曰:

        日之数十,故日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

杜预注:“融,朗也”。疏云:“融是大明,故曰朗也。”则“明而未融”即指日已发亮但未达于大明之时。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两幅描写同一内容的帛画(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卷古卷》第45页彩色插图最清晰),画的左上方有一株扶桑树,枝丫间有九个太阳,其中位于顶端的太阳比其它太阳大数十倍,中间有一鸟鸦,垂翼而立。这分明就是《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写照(按《大荒东经》“一日方出,一日方至”,扶桑树上实际上只有九个太阳)。值得注意的是,垂翼而立的乌鸦只有两条腿,而非三足。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和日鸟不同的另一个日中神乌。”[7]实际上这是古人对于处于不同时分太阳形象的不同写照,是与古人对“数”字神密的认识⑧密切相关的。如我国古人即以二(贰)为副,为次,为不大明之貌(见《辞源》);而以三(叁)为多数,终数(扬雄《太玄经》二《进》注。终数就是极数),在日即当为大明之貌。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日鸟只有行乎中天,达于大明,精神十足时,方显三足之形,此即孔疏引《诗》所云“高朗(大明)令终(叁)之谓也,因此帛画中乌鸦两足应是太阳“明而未融(朗)”之象。“明”,方显神鸟之形,故曰“明夷之当谦不当鸟”;“明而未融”故“垂其翼”是为了展翅高飞,即《淮南子·天文训》所云“登于扶桑,爰始将行”者,故曰“象日之动”。而太阳“明而未融”于春秋十时当旦,于人之十位(等)当乡。庄叔,鲁乡也。爻辞卦卜庄子次豹(即穆子)此行当旦,故曰“归为子祀(嗣)”。

    由上卜楚丘对明夷之谦卦的解释,可清楚看出,春秋时期,日崇拜进一步衰退,——十日已由君王的象征蜕变为包括“隶、僚、台仆”等奴隶在内的十个不同等级人的代表,即左昭七年《传》申无宇所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者。而卜氏所谓“旦”,《说文》云:“明也,风一上。一,地也”,乃为“日始出”地平纯之象。《说文》:“出,进也,”又释“生”云:“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是古“出”有“生”义,“日始出”即《匈奴传》“(朝出营,拜)日之始生”也。而如上所考,在古人观念里,太阳的出生地就是太阳的归宿,因此在日崇拜衰退的春秋时期,作为旦日之象的“明夷于飞,垂其翼”为“归为子祀(嗣)”之兆,那么,在以十日作为君王权威象征的殷周社会,“明夷于飞,垂其翼”自然应为“归为王嗣”,或“反归王位”等归位之兆了。——东汉顺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就把自己复为太史垂翅而还故栖”⑨,可谓深得明夷卦之三味矣。

三、《明夷卦》爻辞中的历史故事

    《彖》云:

        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正其志,箕子以之。

显然,《彖传》作者解释《明夷卦》已失去了本卦质扑的“返本归根”的思想。但《彖传》作者在释文中举出文王和箕子两人遭受大难的例子当是有所本的,说明《周易》作者收集的《明夷》卦爻辞中是包括“文王明夷”和“箕子明夷”两个故事在内的,其所反映的乃是文王和箕子两人一生中最凶险或最悲惨的遭遇。且从本卦卦辞“利艰贞”一语来看,最终都能逢凶化吉,还归本位。

    

    文王明夷的故事 

    第一爻: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此爻应是文王赴殷都被囚前所作。

    如《彖》所说,“文王明夷”的故事所反映的乃是文王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凶险的遭遇,而文王平生所遭遇的最凶险的事情莫过于被殷纣囚于羑里了。据《史记》载,周文王阴行善政,诸侯贤士多归之,崇侯虎谮文王于纣,殷纣王乃诏文王并囚之于羡里,此应即爻辞“有攸往,主人有言”之谓了[10]。大约文王接到殷纣诏文后,卜了一卦,遇“明夷之谦”。内卦由离变艮,为“火<离为火)焚山(艮为山)山败”之象(见左昭五年《传》),凶险之甚。但卦象“明夷于飞,垂其翼“一是”象日之动”,君子可行;二是当“日出(生)”之位,可绝处逢生,又

为“归位”之象;故文王决定入虎口朝见纣王。“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应是卦象要求的,谓君子只有饿着肚子走路,三日不吃饭,合于“旦日为三”之数(已见上),方可感动神明,逢凶化吉,攸有所归了。

    第二爻: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易·艮》:“艮其腓,不拯其随。”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孔疏:“拯,举也。”“其趾不举”即“不走”也:“拯马”应即《繇》诗及金文常见的“走马”(“拯”、“走”照精准双声、蒸侯旁对转)。由于此条爻卦为明夷被射伤左股之象,故云“用拯马壮。”窃以为此爻为文王脱离“羡里之囚”前所卜。据《尚书大传》等书载,殷纣虽接受了周臣的重赂,答应放

文王归国,但谗臣在侧,随时有变卦的可能,故卦象要文王以轻骑走脱虎口为上(壮),可获吉兆。

    第三爻: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如上所考,“明夷于南狩”的“明夷”喻王,于本爻当指文王。下文“大首”依《小孟鼎》假“首”为“兽”又假“兽”为“酋”(见《大系考释》)之例应释为“大酋”。爻辞盖谓文王如果南狩的话,可以得到一位大酋长的支持,但不可操之过急。由于此爻属于“文王明夷”之卦,因此亦当与文王被囚羡里一事有关了。

    史传文王化行南国,说出毛诗序。一般人认为毛序乃为汉代经师伪作,故不可信。然若以文王无化行南国之事,文王死后,武王伐纣,何以有南方庸、卢、彭、濮、巴、蜀等国参加[11]?若以文王有化行南国之事,为何它书不载?且据《尚书大传》载,文王返国后,“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戎,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那有时间南顾。

    后学以为文王确有化行南国之事,但不在归国之后,而应在由羑里的返国途中,即明夷卦爻辞“明夷于南狩”是也。

    据《汉书·地理志》载,文王被囚的羡里在汉汤阴县,其西为殷都,而从大行到龙门西河均为殷之封国,其中位居河西梁山的崇,大荔许原的许以及位于今山西芮城县的古魏国还是周国的死敌[12],因此,文王离开羡里后若抄近路西行回国是很困难的,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且一旦纣王醒悟过来,也极易被抓获。而南行绕道回国,虽也担风险,但因出于殷纣与敌国之所料,可取得出奇不意的效果。且越过汝水就进入南国疆域,这些南方国家同周国一样都曾受到殷的挞伐[13],——从《史记·吴世家》记太伯仲雍奔荆蛮及《楚世家》载楚鬻熊“子事文王”[14]等史实来看,殷朝晚期,南国诸邦与周关系较好,因此,文王绕道南国不仅可安全返国,而且可乘此机会与江汉诸邦重修旧好,共同对付殷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断定明夷卦第三爻当是文王脱离获里之囚后所卜。爻辞中“得一大酋”当指楚祖鬻熊,——文王极有可能是在鬻熊的支持下得以交结江汉酋豪,“化行南国”的。此行解除了周国南顾之忧;故文王返国后得以集中精力北伐东征;其后武王伐纣,有南方六国从征焉!

    箕子明夷的故事。

    

    第四爻: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闻一多谓:“六二,‘明夷,夷于左股’即毛传所谓‘射左髀(髀股通),达于右月禺,为下杀’者。”“六四,‘人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即毛传所谓‘自左腹而射之,达于右脶),为上杀’者。”并说“获犹中也,……‘获明夷之心’又即何休注所谓‘(自左膘射之,达于右髃),中心死疾者矣”[15]。然毛传,何休所言盖为宗庙、宾客、庖厨之事,与明夷卦六二、六四爻辞所言显然不是一回事,——后者当属鸟卜之类[16],但二者之间的认识基础应该是一致的,即“自

左膘(腹)射之,达于右髃(肩)、中心死疾者为上卦,以“射左髀(股),达于右朋(肩)”为下卦。当然,以筮数占吉凶的周易也不同于以鸟等物占卜的杂卦,但二者都是为了释疑的,故可相辅相成也。由此推测,“明夷,夷于左股”及“人于左腹,获明夷之心”都是借用鸟卜之象而言的。

    六四,“人于左腹,获明夷之心”虽为上卦,为大吉之象,但所占卜之事却不大妙,这表现在下句“于出门庭”一语中。闻一多说:“于谓为呼,《孟子·万章上》‘号泣于吴天,于父母。’《列女传·有虞二妃传》于作呼”(同上注)。舜不见爱于父母,往耕田,嚎啕大哭,呼苍天,呼父母,此条爻辞作者所卜之事虽得太阳神之心,但却呼号着踊出门庭,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疑与下卦爻辞中“箕子之明夷”有关。 ·

    第五爻: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箕子之明夷”原本当为卦名(“贞”指本卦),《周易》作者在编排时把他放在《明夷卦》第五爻。“之”在这里当作动词用,相当“往”,则此爻中的“明夷”当为国名,即指太阳国:“箕子之明夷”即箕子(率族人)往太阳国的意思。《尚书大传》卷三载:

        武王胜殷,释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

《史记‘匈奴传》:“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出),夕拜月。”可知“朝”厝平旦,与夕相对。《说卦》:“震……为蕃鲜。”注:“鲜,明也。”《易·离》疏:“日为明”:“朝鲜”义即“初升的太阳”,作为国名则指日出的地方,即明夷——太阳之国也(参见第二部分)。其国在今燕山以南,故渤海(包括汉勃海郡)以此,今北京市一带[17]。

    儒家崇尚仁政,他们把周武王灭殷这一奴隶主征服战争说得仁慈得不得了。然据《书·武成》披露,牧野大战,周军受到殷民顽强的抵抗,致使“流血漂杵”(《武成》因此被指责为伪书)。又据《逸周书·世俘解》披露,周武王在攻陷纣都朝歌后,并不象孟子所说的那样仁义,而是违背历史惯例,手刃商王纣,其后又派兵遣将,四出烧杀掠夺,攻城略地,“凡憝(灭)国九十有九国”,其中就有箕子封国:《庄子·大宗师》[释文]《尸子》说:“箕子胥馀。”据后学考证,箕子胥馀就是殷周金文常见的“亚其侯 ”。“ ”,经典俱假作“疑”,从“吴”

得声,读若“馀”(同上注)。《尔雅·释诂》:“烈、 、馀也。”《方言》一:“陈郑之间日 ,晋卫之间日烈,秦晋之间日肄,”《尸雅·释诂》:“肄,馀也。”而《国语·鲁语》“烈山氏”,《礼记·祭法》作“厉山氏”。“厉”力口石为“砺,《广雅·释诂》三:“砺,磨也。”是古“馀”“烈”,“厉”、“磨”皆一音之转:箕子胥馀国就是《逸周书·世俘解》所载周武王命陈本所伐磨国。(其后箕子迁国朝鲜,周成王封召公后于燕,夺取朝鲜国部分土地,故燕有“磨室”和“亳”[18]。可见箕子胥馀国是在周大军的进攻下被迫举族北迁的:《尚书大传》所言“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无须置疑,《明夷卦》第四爻应是在周大军的进攻下,箕子为了保族保种决定举族逃亡时所占的一卦。因为要逃离故土,故所占之卦虽得太阳神之心,但举族上下痛心疾首,哭号着涌出门庭[19]。第五卜可能是箕子举族逃出周军包围后所卜,贞问向什么方向,什么地方逃亡。贞问的结果是向明夷——太阳升起的地方逃亡有利,故其后建国名曰朝鲜。

    第六爻: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不”,西周铜器大丰鼎、小盂鼎等铭文及《诗·清届》多假为“丕”。《说文》:“丕,大也。”“丕明”就是“大明”,亦即“明”;“丕明、晦”就是《天问》所云“由明及晦”者,都是指日——“明夷”而言的,故下文云:“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也(日登于天为“明”,日入于地为“晦”)。于人事则意味着文王和箕子都脱离了虎口,并经历了千难万险,犹日之丽天,最后都返归了

本位:建立了周王朝和朝鲜国。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后学初窥易门,故只选择了学者们乐道的《明夷》一卦,并不自量力,试图借用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力求把《周易》放在《周易》产生的那个时代里,以探求明夷卦爻辞的真谛。不妥之处,务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注释:

①见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所举易爻辞中讲到的殷周故事,《青铜时代》第73页。

②参阅袁珂《山海经校注》第354页。

③拙作:《扶桑源流》,待刊。

④唐兰:《中国奴隶社会上限远在五、六千年》,《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

⑤李西兴:《(周易)卦爻辞中之贞悔考》,《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

⑥据《淮南子·坠形训》载,西方日落处亦有若木(王菜女《说文释例》谓即扶桑),“未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可见在古人的观念里,被视作鸟的太阳也象鸟一样,早上从扶桑起飞,傍晚又落在扶桑树上,即所谓飞鸟归林是也。

⑦肖兵:《马王堆帛画与楚辞》,《考古》1979年第2期。

⑧[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第五章。

⑨见《后汉书·张衡传》所录《应间》篇。

⑩据《论语·泰伯》,左襄四年《传》等史料记载文王曾臣服于纣,故知爻辞中“主人”当指殷纣,“君子”当指文王。

[11]见《尚书·牧劳》、《华阳国志》。

[12]见《大戴礼·少间》。参阅拙作《瓜州新考》,<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第83页。

[13]参阅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64至165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4]此条已为周原出土卜辞h11:83“楚子来告”所证实。

[15]《闻一多全集·周易义证类纂》。

[16]《小屯》2505片甲骨有“翌日,鸟日其矢”计,西周询簋有“射日宫”,《周礼·辰纤》有“救(射)日之弓”和“木王矢

(即救日之矢)”,颇疑殷周有射日鸟以占吉凶的杂卜。

[17]拙作:《亚其族史略》,《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8]见《史记·乐毅传》,左氏昭公九年《传》。

[19]按此条爻卦同左宣十二年《传》“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注,哭也)于大宫,且巷出东(注:

上一篇: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范文 下一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