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19 06:18:28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1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翻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2、出处: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3、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

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来源:文章屋网 )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2

1语言的创造策略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世界或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为主要背景,作品中的儿童化语言存在不同于成人语言的创造。比如儿童自造的新词、不合语法规范的语言等。可见,原作中有创造,译本中也应该有创造。广义的接受者包括译者和读者,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朱献珑,2003)。译文越接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就越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其价值也就能最大化。

1)新词的创造:《夏》的原文中出现了一些儿童创造的新词,比如从springpig(春猪)一词产生了springchicken(春鸡),这种直译不是死译、硬译,而是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汉语新词,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体现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再如sedentary一词,任译为“(蜘蛛)坐网、(猪)坐窝”。原文中使用一个词sedentary,只实现了意义的迁移,而任译文中的“坐网”和“坐窝”,不仅实现了意义上的迁移,还从形式上的改变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儿童语言的变通式模仿是从事物的特点和共性出发,任意地将相关的语言组合,拼凑成新的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创造的新词是符合儿童的语言创造方式的,也是符合儿童读者的语言期待和认知期待的,也就能被儿童接受和认可。儿童读者主动地参与接受就决定了译作的价值。

2)不规范语言的创造:儿童语言的不规范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其不规范性主要有以下特征:语法错误、语音不标准、逻辑混乱等。比如原文中的dirty-littledirty-littledirty-little,原作者用语音的重复表现说话者口吃的特点,任译为“脏兮兮小兮兮”,语法中“脏兮兮”搭配正确,而“小”却很少与“兮兮”搭配,这种搭配不合理的语言正是儿童的语言。儿化口语词也是儿童不规范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chew和eat译成“嚼嚼烂”、“吃吃光”就是译者选择的儿化口语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会导致不规范语言的可译性限制。而译者应在“忠实”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汉语的音近义异词、不合理搭配词和儿化口语词是译者在形式和读者反应“忠实”于原文的框架内的主体性发挥。不规范语言则能通过语言的活力彰显译文的活力、儿童语言的活力与儿童的创造精神。

3)幽默语言的创造: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思维特征是思维的跳跃性与不合逻辑,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的逻辑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确。例如原文中小猪威尔伯与小羊羔争论自己是nothing还是something,英语中nothing与something意义相反,但语音上部分重复。小猪反复使用两个词,努力地为自己辩解,原作者利用单词语音的重复造成意义的混乱,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任译作“零”和“有东西”,意思和逻辑关系很清楚,而台湾儿童译者黄可凡则译作“不是个东西”与“是个东西”,意义和音节的重复与原文更加契合,看似呆板不顺的译文却产生了与原文“以不顺求趣味”的表达效果。1979年康馨的译文中译为“无物”与“有物”,显得有些成人化,儿童不易理解。这说明成人与儿童的语言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译者这位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有时也很难模仿儿童的舞蹈。再如therottenegg任译为“老坏蛋”,译者通过双关词表达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特点就是译者创造时的一副镣铐。变通式模仿、近音异义词或不合理搭配的语词、谐音、双关、死译等都是译者戴着这幅镣选择的有效的语言创造策略。

2音韵的创造策略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是音乐性。儿童语言发展相关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结构敏感性”包括对语词排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调节拍的敏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具有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朱自贤,2003:96)。所以,儿童文学翻译除了意义层面的转换外,必然要保留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音乐性特征。不同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决定了儿童文学翻译中音韵的翻译是译者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1)音节重复的重叠词:重叠词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一类词,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通过音节的重复来创造音韵之美。汉语的重叠词有AABB、ABAB、ABB三种形式,英语中则有单词部分音节的重复。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天天这样,白天快快活活,夜里安安静静。原文中的四个形容词warm和moist,sticky和oozy,在音韵上warm中的尾音/m/与moist中的辅音/m/重复,sticky和oozy的尾音/i/重复,读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任译文中的“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是通过叠词的形式实现音节的反复。第二段中的everyday,everynight,every一词重复,happy与peaceful中音节/pi/和/pi:/重复,译文中的“天天”、“快快活活”,“安安静静”也是用叠词体现节奏与音韵的。音韵和节奏能给予儿童审美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儿童首先接受声音层面的刺激,再转移到对语言内容的兴趣,这种接受信息的顺序与成人是相反的(郁炳隆,唐再兴,1990:105)。音节的重复与节奏的一致不仅能创造音韵之美,还能体现文学语言的诗意和意境之美。译文增加了译本对儿童的朗读功用,有利于声音对语言意义的内化。

2)韵脚的创造:儿童文学中不仅经常出现儿歌和童谣,儿童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音乐性特征。所以音乐意境的重构必然成为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内容之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韵脚的重构应该符合儿歌和童谣的韵脚创作方式。比如儿歌多为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连锁调是中途换韵,随韵粘合,字头歌则常用一字韵。

3)口语化拟声词:拟声词通过对声音的描摹能烘托气氛,增强美感,实现语言的审美功能。译者选用拟声词时要“随物而异声,随声而抓词”(张培基,1979:22)。口语化的拟声词对声音的生动模仿不仅能刺激儿童的听觉,还能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比如原文描述小猪大口吃东西时用了swishing和swooshing两个词,译文为“稀里哗啦”和“呼噜哗啦”。这两个拟声词不仅在意义层面上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猪贪吃形象,还在声音层面上通过“哗啦”一词的重复与原文swishingandswooshing前后音节的重复契合,实现了音韵和节奏的统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选取语音形式与实物相似程度更大的口语化拟声词更能有效地使他们将声音与意义产生直接联系。再如任译本中还有“唧唧喳”的鸟叫声、“哒哒哒”的马车声、“叽嘎叽嘎”的老鼠磨牙声等词都是译者刺激儿童感官而增加的拟声词。声音使与其对应的形象更加鲜活,声音也创造了译本的音韵之美。

4)回环句:回环的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其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比如任译本中的splashedwaterateachother(你泼我我泼你)、lookedateachother(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回环句语音的重复和结构的复沓具有整合结构的功能,产生语音回环往复的效果,让译者以听觉的美感贴近了儿童,通过方块字的变化组合造就了译文的音韵之美,为儿童读者提供了音乐性的审美体验。译本中音韵的创造必然要从语词的音节和节奏出发,所以音节重复,节奏感强的重叠词、语序整合后的押韵词、音义结合的拟声词和音节节奏对称的回环句等都是创造音韵之美的重要方法。

3风格与功能的再创造

1)文体风格的再创造:翻译界关于文学作品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性存在很大的争议,但风格可译是主流。许渊冲认为“翻译要使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仿佛是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这就是再创作”,再现原作的文体美,使读者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享受(1999:72)。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品风格的共性可以概括为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富有美感(方卫平,2007:133)。儿童文学翻译中原作者和译者个人风格必然要服从于儿童文学作品风格的共性。《夏》的愿做风格是语言简单、自然、朴实,而任译本质朴平实,富有美感的语言,幽默的儿童语言和不规范语言的喜剧效果,改写或创造语言的新、巧、奇,质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化语言的合理应用等,充分展现了译者个人幽默、智慧和童真的文学风格。译本的风格符合儿童接受者阅读的娱乐动机和审美需求,能使儿童读者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享受,因而译本个人风格的再创造是可接受的,作品对于儿童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原作风格的再现如果不能达到愉悦译语儿童读者的效果,原文的风格就应该隐身。否则,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实现,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

2)作品审美功能的再创造:儿童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有教育、审美和娱乐三种功能。儿童文学译本同样要实施原作的这三种功能,这样翻译活动才有价值。作为创作者的作者和译者,既要彰显成人的主体审美意识,又要主动地吸收儿童的审美意识;作为接受者的儿童读者,既要体味文本中属于自身的儿童审美意识,又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接受文本中的成人审美意识。译者对作品审美功能的创造是通过译本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和主题意义的表现深度来完成的。比如《夏》中塑造了一个自私自利,贪图利益的老鼠形象。当农场里的所有动物都开会讨论如何挽救小猪威尔伯的时候,老鼠却说,‘Lethimdie,’saidtherat.‘Ishouldworry.’“让它死掉算了,”老鼠说“,我才不在乎呢。”为了表现老鼠的自私和冷漠无情,译者任增加了表语气的词“算了”和“呢”,突出了老鼠对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用“才不在乎”把原文的肯定句译为否定句,老鼠自私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深深地刻入到小读者心中,这是译者通过语言的创造塑造的类型化形象。该例子说明译者在翻译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程度深浅是功利性的。成人译者以自己成熟的审美感受和经验去有意识地去影响、改造、塑造儿童读者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净化或感化读者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这个过程就是译者的审美功能再创造的过程。在主题意义的表达上,儿童文学的作者和译者是以成人的身份,从儿童读者的视角来表现主题,表达的方式就是浅显的,直白的。主题的深度也远不如。译者确定的主题表现方式和深度影响着儿童读者审美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小说的主人公夏洛临死前和好友威尔伯谈到生命的价值,说“Byhelpingyou,perhapsIwastryingtoliftupmylifeatrifle.Heavenknowsanyone’slifecanstandalittleofthat”。夏洛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主题也得到升华。任将anyone译为泛指的“人”。译者落脚于人类,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儿童读者通过阅读译本把蜘蛛的形象转化为人的形象,教育儿童作为人的价值何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学译本过程中,审美情感的生成始终伴有成人(作者和译者)情感的参与,只要译者能把握“度”,避免译本走向儿童本位或成人本位的两个极端,这种参与就有着深刻的价值,译本中成人的情感与儿童的心理体验就能产生共鸣。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3

关键词:辜鸿铭;儒家经典;英译;风格;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辜鸿铭是中国文化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清朝末年,博通英、德、法、拉丁文等多种语言。林语堂曾经评价他:“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他以英文写成 《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的牛津运动》等著作于海外刊行,一时洛阳纸贵,学界瞩目。《中国人的精神》被译成多种文字,一版再版。英国报纸称赞辜鸿铭“用英文所写的文章,以英国人看,可以和维多利亚时代任何大文豪的作品相媲美”。他曾与托尔斯泰鱼雁往还,罗曼罗兰对他推崇备至,同时代的作家毛姆、芥川龙之介不远千里来华求其一晤。美国汉学家艾凯说:“在战时和战后欧洲悲观与幻灭的氛围中,与泰戈尔、冈仓等成为东方著名的圣哲者的,是辜鸿铭,而不是梁漱溟或梁启超。” 这位满腹经纶而行为怪诞的东方圣哲终其一生宣扬鼓吹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论语》、《中庸》 和《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潜心翻译成英文,于海外刊载印行,是辜氏在文化史上卓越的贡献之一。

一、其翻译的初衷

“四书”作为儒家文献典籍,几千年来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影响巨大。1898年,辜鸿铭在《论语》译序中指出:“自从理雅各博士(James Legge)开始发表关于《中国经典》翻译的最初部分,迄今已4O年了。现在,任何人,哪怕是对中国语言一窍不通的人,只要反复耐心地翻阅理雅各博士的译文,都将禁不住感到他多么令人不满意。”由于痛感前人译作的不足,他决定亲自操觚,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发扬光大而不是谬种流传。在《论语》前言中他说:“希望那些受过教育和有思想的英国人读完这本小书之后,能够重新思考他们先前对中国人的看法,并因此能修正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

辜鸿铭生活的时代,是列强环伺、帝制衰微的清朝末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积弱积贫,暮气深重,礼崩乐坏,百病丛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长驱直入,惊破了几千年的天朝迷梦。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外来思潮,传统儒家社会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发生了很大的危机。正如吴宓所评价的那样,辜鸿铭虽然生于南洋,游于欧洲,声名卓著于海外,骨子里却是“极热烈之爱国主义者”:“深痛中国国弱民贫,见侮于外人,又鉴于东邻日本维新富强之壮迹,于是国家之观念深,爱中国之心炽,而阐明国粹,表彰中国道德礼教之责任心,乃愈牢固不拔,行之终身,无缩无倦。”由是其不遗余力张扬中华文明,言必贵中国而薄西洋,“睥睨中外,诚近于狂”, 苦心孤诣,试图以几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与当时的西化思潮相抗衡。

1928年辜鸿铭去世不久后有人评价“其尊崇儒家,提倡中国礼教之道德精神,亦缘一己之思想见解确立以后,返而求之中国学术文明,见此中有与卡莱尔、罗斯金、爱默生之说相类似者,不禁爱不忍释,于是钻研之,启发之,孜孜焉。举此吾国固有之宝藏,以炫示西人。”辜鸿铭认为:“欧美的现代文明虽然确实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庞大建筑物,但它就像巴比伦塔一样面临着即将倾覆崩溃的命运。” 而中国文明包含着治疗西方现代化社会弊病的良方。他说:“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书籍和文学,所有欧美人民都将大有裨益。”“我想表明研究中国文明如何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如何将欧洲文明从崩溃中拯救出来。”

有美国学者犀利地指出:“辜氏并非一个反对西方文明的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相反,他既是东方也是西方的现代化批评者。”与理雅各的《中庸》译名“The Doctrine of the Mean”不同,辜鸿铭将《中庸》译为“The Universal Order,or Conduct of Life”,体现了他所领悟的中西文化共性,揭示了儒学道德思想的普世性。辜鸿铭“生平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他凭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自觉,立足于东西方文明,对二者进行比较和接驳,试图为20世纪的世界探求一个光明的出路。

二、其翻译的艺术

辜鸿铭是最早系统地向西方译介儒学经典的华人,他的学养、才情和热忱使其成为胜任这项浩繁的工作的不二人选,而他的译作也已经成为文化史上代相迭出的经典之一。他的翻译风格一如他的为人,才华恣肆,个性鲜明。和一般皓首穷经、字斟句酌的译者不同,他的工作,“不只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林语堂)。

以下试分析其翻译的主要特点:

(一)变换文化符号

在《论语》译序中,辜鸿铭写自己“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的思想的方式来翻译。”辜鸿铭的儒家经典翻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原文中中国特有的文化内容转换为西方读者所熟悉和理解的本民族文化符号。 如把“天命”译为“the laws of God(上帝的律条)”,把“圣人’译为“holy men(圣人)”。God和holy men都是基督教用语,易于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再如把“管仲”译成“Bismarque in China(中国的俾斯麦)”;“尧”译为“The Abraham of Chinese history(中国历史上的亚伯拉罕)”。把他们和西方著名的历史人物作类比,消除了陌生文化造成的隔阂,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原作,有效地传达了文义。这一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在辜氏的所有译作中贯穿始终。

(二)添加参考诠释

在《论语》译序中,辜鸿铭称其翻译的目的是“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因此他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方式,就像有教养的英国人在表达与这些中国俊杰同样的思想时一样。”他的儒家经典翻译在很多段落的旁边他大量引用歌德、伏尔泰等西方文化名人的类似言论。这种做法可以引起西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而旁征博引也为译作增加了一个有趣的新的维度,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

此外,这种做法也侧面印证了辜鸿铭的对于儒学与西方哲学殊途同归的认识:“道不远人,中西固无二道也。”对辜鸿铭而言,古今中外,圣贤哲人,其心迹是相通的,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策略合适,相异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顺利转化为身份认同。

(三)保持原文形式

在《中庸》译序中,辜鸿铭指出 :“彻底掌握其中之意义,不仅译出原作的文字,还要再现原作的风格。” 幸亏他才力雄健,长袖善舞,才能够把《论语》、《中庸》中的诗歌片段同样以诗歌的形式翻译出来。其译文不仅符合英文的习惯表达,同时还精心保持着原文的形式美感。 如《论语・八佾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辜鸿铭译为:“Her coquettish smiles,How dimpling they are; Her beautiful eyes, How becoming they are; o fairest is she.W ho is simple and plain.”译文被精心处理为回环排比、读起来同样有音韵美感的诗歌的形式。比起枯涩的译文,辜氏的译作可称形神兼备。

考究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初衷,是试图向世界鼓吹介绍东方的智慧,故其着意于传神达意,而并不拘泥于雕虫琢句,谨毛失貌。同样是语言大师的林语堂认为:辜鸿铭的三部儒家经典的翻译“来自对两种文字的精通,以及对于它们较深奥意义的了解,是意义与表达方法二者愉快的配合。”

三、其翻译的意义

辜鸿铭是“造就精通译语译文,兼容华文,而造其堂奥”的译才典范,他与严复、林纾并称清末民初“译坛三杰”。虽然著述颇丰,他却极少向国人译介西方的文学名著,曾被人称为“专办出口货的”,他的汉译仅有英国诗人威廉・库帕的一首叙事诗( 痴汉骑马歌)。这或许从侧面反映了他做文化翻译的初衷,正如他在《论语》译序中指出的那样:“希望有教养有头脑的英国人读―下我们的译本,借此检讨一下他们对中国人的成见,改正这些先入之见,修正对中国人和中国的态度,进而改善两国关系”。 在《中庸》译序中,他说:希望能使西方人“更好地理解‘道’,加强道德责任感,促使他们遵从道德律令,放弃欧洲‘炮舰’与‘武力’文明的傲慢与跋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待之以道”。他的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原不是为了雕虫炫技,求取盛名,而是在满目萧疏的末世,为他手追心摹、心向神往的中华文明正名。

法国学者弗兰西斯・波里说:“他是热情的爱国者”。而这位爱国者有着多维的特征,他是“一个鼓吹君主主义的造反派,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一个夸耀自己的奴隶标识(辫子)的独裁者;就是这种自相矛盾,使辜鸿铭成了有趣的人物之一。”(温源宁《不够知己》)他一生外表迂腐、保守,言辞犀利、行事乖张。他似乎随时都在抨击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遗余力地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辜鸿铭选取“四书”作为向西方弘扬中华文化的范本,正是因为这批典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思想文化。为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辜鸿铭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这些千古名篇的翻译中。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译介时,并未拘泥雕琢和推敲字句,而是着意传达圣贤的思想,呈现完整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辜鸿铭的翻译文字自然顺畅,创造性地借助西方的文化概念诠释了复杂抽象的东方儒学思想。这些英译影响巨大,在西方学界颇为引人瞩目,它们向西方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不朽魅力,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居功至伟。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辜鸿铭文集[M].岳麓书社,1985

[2]孔庆茂.辜鸿铭评传[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3]高照成,试析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不信”,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2012

[4]边立红. 吴鹏,辜鸿铭《论语》译本“杂合"特征解读,沈阳大学学报,2011

[5]谢利君,翻译天才辜鸿铭与儒家经典的英译,档案文化,2013

[6]诸葛晓梅,翻译目的视角下的辜鸿铭归化翻译思想探析,作家杂志,2011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4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困境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表现为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理解难;而文言文诵读,则常常为师生所抛弃,即牺牲诵读,以增加字词句的翻译时间。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客观因素相关,又与主观因素相连。

1.文言文诵读的时间紧张

中学每堂课的时长普遍为45分钟,在这样的时限之内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如字、词、句的翻译,句式的应用等)已经比较紧张,诵读作为次要教学目标一般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中学生学科项目多,学习压力大,对于诵读这种软作业的态度通常是置之不理,可以说除部分对语文极有兴趣的学生外,诵读作业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出现学完课文,却不会读,也读不懂的尴尬。而以往15分钟的早读课,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时间诵读的窘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全国中学的推行,以弥补诵读的缺失。但随着新课标的下达,国家主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早读课被取消,对原本已经非常紧缺的文言文教学时间,或可谓雪上加霜。如何在限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保证诵读质量,成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应试下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识淡薄

中学文言文教学服务于“高考”总指挥,翻查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比例却不大。考察的知识重点多集中于字词句的翻译与名句的默写,总体上客观性浓厚,而主观性淡薄。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功利性几近于无,而是作为一种极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和感知方式存在,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最终在一段时间内被完全遗弃于高考这一鱼跃龙门的机遇之外。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翻译与默写的不可或缺,诵读的可有可无。师生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提问回答、课后练习、考试巩固、试后加强。从教师的角度说,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知识以应对考试,成了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说,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完成试题的回答,成了学习的首要任务,纵使是枯燥的训练也乐此不疲。师生共同漠视了最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诵读,以灌输掩盖探索,以“填鸭”替代体验,学习文言文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诵读自然就不能走进千千万万的课堂和师生的目所能及之处。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建议

诵读教学对于文言文的传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以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篇目有《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经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试归纳以下实践建议。

1.课堂诵读实践

高中每节课的时长为45分钟(含课前3分钟),本单元均能保证每篇课文3课时的教学安排。虽然时间紧张,文言文的归纳任务又极重,但只要善于利用课堂时间,那么诵读教学的实践是可以完成的。如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正文属于辞赋,但语言浅近、辞意畅达,学生诵读的压力不大,可以采用串讲法将翻译与诵读相结合。具体形式为:首先全班齐读指定段落,正音正字,检查预习;其次讲解课文,翻译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师生互动,串讲每一段落结束后,再读课文,继续感知。由于本文的行文风格洒脱飘逸,在诵读时朗朗上口,既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有了全局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思想境界深入,感悟陶潜真挚朴素的情感,最终达成诵读、探索齐头并进的课堂效果。而课堂诵读的形式也绝非单一化,如《陈情表》一文是众所周知的抒情文典范,但如果不加讲解就让学生自主诵读,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文言现象丰富,重难字词较多,可采用先讲解再引导诵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为:首先摘出重难字词进行详解,给予学生引导;再讲解段落大意,翻译分析;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诵读,而诵读方式也不局限于个人朗读,还可以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师生互动读等等。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明确字音、意义的基础上,对诵读就更胸有成竹,而除去详细的讲解环节,每个段落约有5分钟的时间可供课堂诵读实践。

2.课外诵读拓展

课堂诵读实践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但如只将诵读局限于课堂,实质上是放弃了诵读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多样的诵读机会,跳出课堂的束缚,在课外寻找诵读拓展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高中新课标的渐进实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特别对于课业压力较小的高一、高二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对古典诗词与文言文的诵读进行自主和互助的探索。如《滕王阁序》一文,由于篇幅长,引用典故众多,排偶绵密,蕴含的情感层次细腻,3个教学课时很难进行诵读实践。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典故为切入点,指点学生了解王勃用典的深意,并将之投射于诵读中。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若对其中贾谊与梁鸿的生平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就很难在诵读中体味王勃“不得志却不失志”之情感。学生自主性的增强也利于课外诵读的拓展,如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用诵读作为文艺展示的节目,人数从一人到一班不等,能起到引发共鸣的效果。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围绕诵读开展的,如能将诵读从校本升华为区域的校际交流,开展诗会、诵读会等活动,必将感染更多的学生走进文言文诵读的世界。在诵读中敞开心灵,品味感悟,让学生得到深层的触动,也将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教师辅助、学校携手,也将创造出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打动人心的课外诵读拓展模式。

3.加强诵读考核

由于诵读教学的无功利性,大多数师生给予的关注少之又少,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基本不再考查诵读能力,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遗憾。打破现实压力,就要求我们加强诵读考核,从目前的高考命题趋势而言,主要表现在对文言的断句上。文言文断句在21世纪初的高考中出现次数较多,后因答题模式的繁琐被逐渐淘汰出了命题范围。以全国大纲卷与新课标卷为例,自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间没有出现文言文断句的相关命题。实际上,断句的划分即古人所谓句读,是学子入门的基础之一,也是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诵读技巧的最好途径。一味地废弃断句考核,将使学生走入模式化翻译、机械化学习的怪圈,不利于文言文内涵的探索。在近年各省市高考语文的命题过程中,重新增设断句划分这一传统题目成为一种趋势。全国新课标卷自2014年起重新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断句划分(分值为3分),并在2015年将之提升为文言文模块第一题。2016年起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启用全国卷,断句划分深入考核的走向将愈加明显。在全国卷大方向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重新将目光投射在诵读的教与学中。如何有效加强诵读考核,或可从课前的预习作业上下手,做到以练代教。如《逍遥游》成文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语言习惯与当下迥异。在布置预习时,可让学生在无标点的情况下自主断句,告知学生错误并不可怕,让他们在独立的摸索中积累经验,为日后课外文言文的正确断句夯实基础。实践显示,先秦诸子散文的断句正确率不高,但随成文时代推移,正确率逐渐攀升,这是一个值得欣慰和继续思考的现象。面对诵读教学的困境,师生只有齐心协力,在课堂实践,在课外拓展,并加强考核,才能真正品味前人的智慧,感悟文言的深意,饱览无穷的意趣。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5

关键词:《诗经・关雎》 窈窕 女性

一、“窈窕”的本义

从形上看,窈、窕都与洞穴相关《说文》:“穴,土室也。―凡穴之属皆从穴”朱起凤《辞通?窈窕》条:”窈窕字皆从穴 取其幽深义”

从义上看,窈,《说文》:“窈,深远也。”《老子》第二十章:“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王弼注:“窈冥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也。”又《广雅?释诂?三上》“窈,深也。”窕,《说文》:“深肆极也。”王筠《说文句读》:“深肆,盖即深邃。”《尔雅?释言》:“窕,肆也。”

二、“窈窕”的引申释义与举例分析

(一)幽静闲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一开篇就交代了男女主人公,同时也为读者设下了悬念,到底是怎样的一女子,让君子这般迷恋,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从此“窈窕淑女”成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理想中女性的代名词。连电影《My Fair Lady》在中国也被翻译成《窈窕淑女》。

“窈窕”的本义是“深远”的意思,在《关雎》的作者眼中,眼前的“窈窕淑女”气质非常的脱俗,似有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因此有用“窈窕”一词来形容“淑女”深厚、深远之德性。

(二)妖冶的样子

进入战国以后,“窈窕”一词的含义开始发生演变,它有时不是指幽静闲雅,而是指妩媚动人,妖冶的样子。“窈窕”一词意义的这种演变,在《楚辞・九歌・鬼》已经有诗句可证:“若有人兮山之阿,敖薛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子兮善窈窕。”。“窈窕”,在这里指的不是幽静闲雅,而是身穿奇装异服,转盼流光、面带微笑的妖冶形象,和它在《诗经》中的内涵已经有很大的差异。1

另外,在《汉书・杜钦传》中也曾出现”窈窕“,“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这里也是指女子文静美好的样子。在李斯《上书秦始皇》:“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在《后汉书・列女传》所载的班昭《女戒》中也可以见到:“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这些都用到了“窈窕”一词。

同样都是“窈窕”二字,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其所表达之意却不同。由《诗经》中的“幽静闲雅”到战国许多作品中的“妖冶妩媚之态”,主要是由于时代的原因。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争霸不断,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窈窕”所引伸出来的放肆之义便日益受到重视,在用“窈窕”来形容女性时,往往取其这方面的意义,窈窕美女多是风情万种的轻佻之人。

“妖冶”风情万种的轻佻女性,从某个侧面暗指了那些朝秦暮楚的谋士,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谋士与那些不守女德的“妖冶妩媚”的女子一样,这些女性们出丧失了尊严,谋士也丧失了人格。这两者之间不无共同点。

(三)幽深的样子

幽深的样子,是取“窈窕”的本义。多用来形容山水等自然景物或是土木建筑等。例如在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有这样的诗句:“邈彼绝域,幽邃窈窕。”幽邃窈窕是同一符合的形式,都是指天台山幽深的样子。另外,在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萦纡,又窈窕而不见阳。”在这里主要指建筑物的深邃的样子。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也曾有云:“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这里“窈窕”是幽深、深远的意思。在这句对仗工整的诗句中,“窈窕”与“崎岖”相对,意思也为同义词,都比喻世事的险情和人生的困难。“幽深的样子”既是山水的写照,又是诗人一生的写照。他特立独行,遗世独立,诗人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

三、“窈窕”的“变异”

自从“窈窕”一词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总会出现“窈窕”的身影。时代在变化,词义也在发生变化,有的表现为扩大,有的表现为缩小。在现代社会中,“窈窕”一词主要出现在用来形容女性的身材。它的本义“深远的样子”很少被人们所使用,甚至不为人所知,而流传下来的意思也存在被“曲解”之嫌。

现在大多男性的择偶标准仍然是用“窈窕淑女”来概括,但是,他们的言下之意并不是想寻觅一位“幽静闲雅”的女子,或是“妖冶妩媚”的女性,而是说他们想要寻觅一位身材较好,苗条的女性。这里的“窈窕”似乎被人误解为“苗条”,虽然二者发音很相似,但是意义却相距甚远。从这一点上来看,古代人对于女性的审美和要求更加理性和合理一点。他们并不是非常看重外表,高矮胖瘦,而是更看重德性和品行,强调个人的修养,更重视内涵而非外表。

时代的进步,很多事物都在进步,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变化都叫做进步。对于审美和评价,个人和群体的标准更难统一和模式化。我们不能用“窈窕淑女”一个词概括了所有女性,因为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个体也都相对应的有他所适应的个人和人群。所以,我们不能盲目更不能盲从。

结语

“窈窕”一词从古代走到现代,历经两千多年。在古代这条长河里我们看到了它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在先唐文学里,几乎奠定了“窈窕”的全部释义。但是,走进近代,我们看到的是“窈窕”一词词义的减少甚至是“变异”。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尽一切努力去保护它语义的完整,更希望可以发挥创造,让其语义更加的丰满和全面。

参考文献:

[1]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版袁愈译.诗经全解 修订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3]何新.圣灵之歌:楚辞新考[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

[4]李艳红,钟如雄.“窈窕”本义考辨一与刘毓庆先生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227―230.

[5]李炳海.从幽静闲雅到妩媚妖冶:―窈窕意象的原始内涵及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193

[6]闫滨“窈窕”词义析[J].现代语文版(语言研究),2006―3

注解: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6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同时借助注释和相关文言文翻译的工具书,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从而读懂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整理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句、文言句式的意义及其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动的去摸索,还要找出并掌握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中,对“目吴会于云间”中的“目”分析其在此的用法,同时让学生在回忆之前所学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中的“目”的用法,通过比较看得出来“目”字后面都是用的名词(n),从而得出“在一个句子中若是有连个n连用,那么其中的一个n或用为v(动词)。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湖”,《师说》中的“吾师道也”中的“师”等。又如比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弛”、《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逍遥游》“水击三千里”中的“雾、星、日、水”等从中就可以找出“n在v前面并不一定就是主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中n的使用规律。又如:《劝学》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就是将n放在能愿v后面从而活用为v;《寡人之于国也》中“树之以桑”中将n放在“之、而”前面使其活用为v等。

通过这样的比较、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导入式的文言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

对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按部就班,首先是介绍作者、背景,接着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让学少变得疲惫,同时课堂也是“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导入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鸿门宴》的教学中,首先我讲了一个传说导入该堂课:纪晓岚的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敬母亲”。然后,我结合了《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中的知识点,再让学生对“宴会中”的那部分进行了通读,并分析文章的动人之处。最后再进行总结。类似这种切入时式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投入到质疑的氛围中,同时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创新

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注释等,翻译内容,理解全文。

3.1阅读全文

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并背诵经典的名篇。因此,阅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关键。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翻来覆去的阅读,积极的调动自己的大脑思维,借助相关字词句的预感来回忆之前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分析、理解、感悟全文。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教师或者是借助工具书等。

3.2不断的积累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学生要凭借着这些例子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来讲,该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等就是例子,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名言绝句,并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性的积累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吸收,还能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散发性。时常让他们抄袭部分课外的文言文语段进行熟读、背诵,以便于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的新问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3.3归纳和总结

针对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讲是比较狭窄的,加之部分的实虚词句等在文章中体现得不够充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例如教学这篇《寡人之于国也》,本篇文章有4处用到了介词“于”,根据学生的归纳、查阅工具书之后,对“于”字的有四种用法:表示对象;地点、时间;被动;比较。又如让同学们总结被动句型,借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这几句被动句,学生的总结:“于”、“为……所”、“见”、“见……于”以及用主动进行表示,如“帝感其诚”。这些都是表示的被动。

4总结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7

在林云铭的心中,屈原的文章是没有人敢续,也是没有人能续的,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人能有屈原一样的志向,这样,在人格上就把屈原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后世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屈原是千古第一忠臣,然而生不逢时。“以王者之佐,生于乱国宗族,志无所申,义无所逃,不得已以一身肩万世之纲常,寄之于文以自见”②。楚辞正是屈原的情感的寄托,是其志向的表现,是“千古奇忠所为日月争光奇文”。③这样,自然没有任何拟骚续骚作品能够与屈原的作品相提并论了。林氏把屈原与许由、伯夷放在了同一个层面上。这样的取舍实际上也表明了林氏对屈原人格精神的绝对认同,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他认为不是出于屈原之手的作品全部删去了。

黄文焕说:“千古忠臣,当推屈子为第一。”林云铭认为屈原是“千古奇忠”之人,从情感上来说,似乎比黄文焕的评价来得更加深入。他认为屈原对楚国存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这样解释司马迁之所以将楚国被秦国吞并的结局附于本传之后的原因:

以宗国而为世卿,义无可去,缘被放之后,不能行其志,念念都是忧国忧民。故太史公将楚见灭於秦系在本传之末,以其身之死生关系於国之存亡也。④

基于屈原对楚国的巨大贡献和屈原忠贞高洁的人格,林云铭不允许有任何微词加在屈原头上。他对前代对屈原人格精神的否定表现出巨大的愤懑,用“巨恨”来形容。“后人动解作失位怨愤,去把一部忠君爱国文字,坐其有患得患失肝肠,以致露才扬己,怨刺其上之讥,千古蒙冤。愿与海内巨恨者共洗之”⑤。对杨雄、班固等人开其端的对屈原的批判,表现得极为不满。前人对屈原的至死不渝表现出了些许的不理解,认为他可以去国他适,别求贤君,语含规劝之意,林云铭继承了洪兴祖“宗国不可去”的观点,《楚辞灯·序》中说:“屈子以王者之佐,生于乱国宗族,志无所申,义无所逃。”《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一句下,林氏曰:“颛顼后,与楚同姓,为世官。便有宗国不可去之意。”这里的不可去的“义”,是身为宗族世卿,对于国家,对于百姓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离骚·总论》中说得更加明白:“即无论能辨不能辨,有变有不变,但吾以楚族世卿,大义攸关,一言及他国已无自存矣。”林氏认为,面对这种艰难的境况,不能选择逃避,而应该迎难而上,有所作为。在《大司命·总论》中,林氏曰:

原以忠而见疏,不得复用,老已至矣,人寿几何,何安能留为有待,此二司命所由作也,细玩篇中寿夭二字,是后面眼目,层层说来,见得司命承帝命以操阴阳之柄。人自禀气以生,其寿夭离合,皆有一定不可易者,唯自尽其所能为而听命於其所不能为,此行法俟命,穷且益坚之大本领也。

林云铭对朱熹以来理学家对屈原的批评进行了反驳。《离骚》最后两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下,林氏曰:“已上把与国存亡之义,结出本旨。晦翁谓屈原忠而过,呜呼,忠岂有虑其过之理乎?”林氏对历来批判和否定屈原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驳。

林氏强调屈原的忠君爱国,但这里的忠君并不是建立在对君王个人的愚忠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包容天下的大担当上,即所谓的“以一肩担万世之纲常”,“与国存亡”之义,在这个基础上,林氏又概括屈原的精神为“忧国忧民”。这种概括与林云铭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林云铭出身寒微,幼时家境贫穷,生活艰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深有体会。林云铭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他的父亲为人刚直不阿,好打抱不平,轻视名利。林云铭的母亲贤淑大方,知书达理,颇有远见,好周济穷人。这些经历形成了林氏性格中同情百姓,关心人民疾苦的一面。在徽州推官任上,林氏就写过奏议,申请为百姓减免赋税,与民休息。他的多首诗歌中就详细描写了百姓所遭受的巨大痛苦和艰难生活。《悯旱》诗云:“居民十万皆啼哭,骄阳不化土生烟。苦欲射鸟无羿附,柳帻村儿仰首呼。”对旱情对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寄予深切的同情,其关切而又无奈的感情表现得明明白白。《老女行》一诗,长达二百零八字,类似歌行体的诗句,详细地描绘了被卖到别人家为奴为婢的穷家女子的不幸遭遇。诗前面的引子说:“及时匹偶,人情也。徽俗多贾於外妇持家政,以男仆入室为嫌,畜婢无配,甚至终身不字,此风休宁为最。古诗云:老女不嫁,蹋地唤天,怨而至于怒,宜矣。聊述所见,以长歌当哭,亦不自知其言之悲也。”林氏对下层社会中各种人物的生活都有所了解,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巨大的同情。他的这种情感体验对他的楚辞注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下,林氏注曰:“可怜这些百姓,征战则夺其身,赋敛则夺其财,谋生多少艰难,如何再当得满朝求索。”对生活在苦难中,饱尝艰辛的老百姓的关切之意可见一斑。《九章·抽思》后面的分论说:“篇中先提出己之忧思,全是为国为民起见,因屈於君之多怒,难以面陈,遂趁笔带出民尤两字,则民不堪之状约略可见。”《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二句下,林氏注曰:“既忧自己,又忧国与民,未有断时。”这与其说是林云铭对屈原和楚辞的注解,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注解。“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一段下,林氏说:“已上叙被放九年中,无日不以忧国忧民为心。”屈原被放逐后,仍然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国家的安 危和百姓的幸福。这也是林云铭真实的内心写照。

林云铭把对先贤屈原的情感倾注到了对其作品的注解中,化为实际行动,前后近四十年,完成了《楚辞灯》。林云铭开始注释楚辞应当是他在徽州推官任上时,当时作者仅三十多岁。最终完成应该是在1697年,作者已经69岁了,书成后不久,作者就辞世了。

林云铭秉性刚直,不同于流俗,为官之后,尽心尽力地为百姓谋福祉。对于上级官吏他从来不逢迎巴结,也不结党营私,这种性格使得他在仕途上举步维艰。平日素心难改,多年的夙愿又难以实现,面对庸俗的现实官场,作者显得厌恶而又无可奈何,以至于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林云铭开始了对楚辞的关注。《楚辞灯·序》中说:“余少痴妄,不达时宜。私谓用世可以得行其志,及筮仕后,所见所闻,皆非素习,故动罹谴诃。每当读《骚》,辄废书痛哭,失声仆地,因取蒙庄齐,得丧忘是非之旨以抑哀愤。”可见正是在现实政治中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才转而在老庄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内心世界的平衡,以自我安慰。在读书的过程中,加以评释,是注释楚辞的开始。林云铭于顺治十五年授官出仕,九年后(1667)罢官,退居建溪,作者初注楚辞应当就是在理徽的九年里。

康熙十三年,福建兵变,作者遭遇不测之祸,身陷囹圄,其多年所著书稿也尽毁于战火之中,楚辞的注释暂告中断。次年,清兵南下,闽变平息,林云铭出狱,出狱后举家迁至武林。受到四方书商的请托,开始了第二次注释楚辞,然而再遭不测,“再注未就,又毁于回禄”。书稿又一次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这次火灾发生在康熙三十三年,这一年作者已经66岁了。

《挹奎楼选稿·序》中说:“吾生平精力,尽在诗文。”这些倾注着他最大心血的诗文却屡历劫难,难以保存,作者的境况,可谓“迫之以患难坎坷,炼之以穷愁抑郁”。对于注释楚辞,他说:“余虽乏骚才,然老惫异域,贫寠不能自存,且四海之大,无一人能知余之为人者,而毕生不踰跬步之志,九死不悔,在屈子未必不引以为类。”身陷困境,志无所申,遂引屈子为千古知己,借注屈来宣泄自己的愤郁之情。在现实中,林云铭是无奈的,他把自己的穷困窘迫和无奈归之于天命,他说:“余尝谓文之可存与不可存,在作者得而主之,至于能存不能存,则别有主之,非作者所得与也。”楚辞手稿两次毁于火灾,他认为是冥冥中注定的,“前次未就稿本,重罹意外灰劫,安知非阴有督迫,使余为全骚计耶?”作者的无奈与天命观可见一斑。遂与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再次着手注释楚辞,“因于丙子良月,杜门追记,并补未注诸篇。万驳千翻,止求其大旨吻合,脉络分明,使读者洞若观火,还他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绪之文”。该书于次年完成,《楚辞灯·序》于“康熙丁丑岁孟春望日”最后写定,康熙丁丑即康熙三十七年(1697),时年作者已经69岁了。书稿完成当年,林云铭就辞世了。

《楚辞灯》的成书可谓历尽艰辛,始注时在作者三十多岁,完成书稿时已年近七十,其间历三十余年,这在楚辞诸注本中是鲜见的,作者在著述过程中的艰辛感悟可以想见。《楚辞灯》刊行后,所产生的巨大反响是一种独特现象。《楚辞灯》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刊行之后,很受欢迎,盛极一时,覆刻、翻刻本不少,到了乾嘉以后,书坊将不少楚辞注本更名,以“楚辞灯”为名推出,如将刘梦鹏的《屈子章句》更名为《楚辞灯章句》,称屈复的《楚辞新注》为《楚辞灯新注》,这些注本均被书坊冠以“楚辞灯”之名刊行,可见林云铭《楚辞灯》行世后的畅销程度了,这种借名刊行的现象在楚辞研究领域是很独特的。四库馆臣的评价“词旨浅近”,“盖乡塾课蒙之本”,恰好概括了《楚辞灯》的特色,即易读、易懂、易接受。民国六年北京石印本《楚辞灯》直接更名为《楚辞易读》,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这本书对于初学者和只做普及性阅读的人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此书还被译介到了日本,几次翻刻,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因此,《楚辞灯》对楚辞的普及和研究所作的巨大贡献绝对不能被抹杀。

注释:

①林云铭.南沙文集序.见《挹奎楼选稿》卷三.清康熙三十五年陈一夔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

②③林云铭.楚辞灯·序.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楚辞类》).

④⑤林云铭.楚辞灯·凡例.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楼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楚辞类》).

参考文献:

[1][清]林云铭著.楚辞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

[2][清]林云铭著.挹奎楼选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

[3][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75.

[4]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篇8

一、【反义词】

热闹

二、【词语注音】

jì mò

三、【基本词意】

(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四、【英文翻译】

1.lonely; lonesome

五、【详细解释】

1. 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

《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吕向注:“寂寞,言空虚也。”

2. 寂静无声;沉寂。

《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王逸注:“寂寞,无人声也。”

晋 谢道韫 《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老舍《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像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3. 引申指辞世。

唐杜甫《凤凰台》诗:“西伯今寂寞,凤声已悠悠。”

唐元稹《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诗:“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

明方孝孺《上巳约友登南楼》诗:“古人已寂寞,继者应在今。”

4.清静;恬淡;清闲。

《文子·微明》:“道者,寂寞以虚无,非有为於物也。”

《淮南子·原道训》:“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寞,为天下枭。”

高诱注:“寂寞,恬淡也。”

明归有光《容春堂记》:“山水之名胜,必於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5. 稀少。

南朝 梁 沉约 《齐明帝哀策文》:“纪事寂寞,龟书可循。”

唐王度《古镜记》:“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镜也。’虽岁祀攸远,图书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

6. 冷清;孤单。

三国 魏曹植《杂诗》之四:“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唐李朝威《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翫吃酒,谁知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一日不见他来,便觉寂寞,叫老家人认了薛婆家里,早晚常去请他,所以一发来得勤了。”

茅盾《子夜》三:“一种孤独无依,而又寂寞无聊的冷味,灌满了他的‘诗人的心’了。”

李二和《思想的魅力》:“不朽的思想从来就甘受寂寞与屈辱,而不会随行就势、行季节之风。”

六、【拓展延伸】

1、我的寂寞疯了,我的空虚哭了。

2、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3、等待,是一种享受。虽然这个过程会十分寂寞,虽然可能会有很多痛。蝴蝶破蛹前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见到彩虹前须经历风雨的等待,没有等待,这些都不复存在。

4、找到孤独,就不怕寂寞了。

5、孤单,是你心里没有人!寂寞,是你心里有人却不在身边!

6、他在等花开花落,那男子比我寂寞。

7、什么是寂寞?不是没有人陪在你身边,陪你说话,而是你身边有很多人,而他们的所有事情都和你没有多大关系!

8、在凄凉秋瑟的细雨中行走,寂寞是指尖的凉和心底的痛。在这冷冷的夜里,寂寞不请自来,穿过肌肤,直抵灵魂深处!抬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朦胧了我的双眼?

9、流行的不是签名,是寂寞!

10、生活是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寂惆怅;生活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向上;生活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乐於奉献。

11、窗外的雨淅沥淅沥地下着,我蜗居在教室的角落,任寂寞的细菌在潮湿的心头滋生、蔓延。前面七米处的化学老师正讲得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他的话像一条诡异的导火索从我耳中穿过,随时都可能爆炸。

12、母亲是寂寞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惆怅时,看一眼就会满目生辉,闻一下就会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而不会孤独。

13、孔雀展开它的屏,是因为寂寞了想找个对象,人也是一样,拼命的展示自我的魅力,来征服他喜欢的漂亮的异性,钱在太阳底下发出耀眼的光辉,是想告诉你向钱看向后赚。

14、不要迷恋哥,哥钞票不多;不要迷恋哥,哥其实很寂寞!

上一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初中学生期末评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