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学习范文

时间:2023-11-28 07:42:37

微课程学习

微课程学习篇1

关键词: 泛在学习; 微课程; 特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69-03

Design and research of micro-lecture based on ubiquitous learning

Han Yujuan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comes into being with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and its environment. Hence how to design the micro-lecture is a major ques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ying different types, it is designed from five angles: the situation of life, the short and appropriate micro-element, the close relation, the direct, vivid visualization and the pervasive, ubiquitous feature. The design is displayed by the cases.

Key words: ubiquitous learning; micro-le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0 引言

泛在学习理论是科技发展和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新冲击和新理念,它提倡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又被称为“无缝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可以在任何地方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进行学习的5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 Anything)学习”[1],蕴含有“以人为本,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本质特点。

移动设备使泛在学习成为未来研究重点[2],而微课程的出现是泛在学习理论和环境产物,微课程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微课程开发和建设被广泛注重和研究。2012年11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3],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美国TED每年都会召集众多领域中杰出人物,将涵盖有科学、技术、文学和音乐等内容制作成十分钟左右视频,向大众分享技术、社会和人的思想等相关结论与研究成果。泛在学习的微课程,其设计最重要,值得研究。

1 微课程五大特点

国内外泛在学习研究相当广泛,分析其泛在学习有三大特点,即情境性、无缝性和微元性。所谓情境性,即指在吸引学生和实现生活情境中“无处不在的效果”,如英国环境森林项目(Ambient Wood Project)提供给学习者“陌生但快乐”的学习体验。所谓无缝性,指随着技术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开发者开始注重“计算机环境的支持”,促进技术融入教育,人们随时随地学习并日益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的“促进泛在学习的无线手持设备”项目。所谓微元性,指学习内容被化整为零,从而方便学习者间断学习,如杨献民和余胜泉提出的“学习元”概念。

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微课程的概念自提出即获得广泛关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定义“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中心单从凯定义微课程为“5分钟课程是时长为5-15分钟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具有粒度小、内容精、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等特点。非常适合情景化、个性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分析微课程概念和已有资源,发现微课程集中表现为时间长度多为10分钟左右[4]、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内容短小、可视化和生活情境等,因此微课程具有如下五大特点:情境性、无缝性、微元性、关联性和可视化,如图1所示。相比较泛在学习的三个特点,微课程还凸显出另外两个特点,即可视化和关联性。所谓可视化,即微课程通常以视频形式呈现。所谓关联性,即微课程可以系列呈现,并且具有一个共同主题或元素进行关联。

[微课程][情境性][微元性][关联性][可视化][无缝性]

图1 微课程的五大特点

2 微课程建设思路与类型划分

2.1 微课程建设思路

“微课程”是泛在学习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微课程”势必更加凸显泛在学习的知识冲击和技术冲击。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和微课程的五个特点,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思路为“双核心,双模式,多维度”。

所谓“双核心”即 “以学生需求和教师引导为核心”。学习内容建设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而知识只有在需求时传播效果才最好。所以微课程开发要以 “学生需求为核心”。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并不能局限于“服务角色”只满足学生需求,还要担当起“引导角色”,体现“教师引导为核心”,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动态,思考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沟通交流,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因此,微课程开发与建设首先需要思考“双核心”并进行设计。

所谓“双模式”即“课内与课外双地结合,现实与虚拟双境联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边融合”。泛在学习“情境性”和“无缝性”,说明学生的知识需求绝不仅仅拘于课堂和学历教育。双模式的资源建设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知识传播”。

所谓“多维度”,即微课程建设从多角度出发多维度建设,如讲解知识点时,可以分别从“理论”、“应用”或“研究动态”等多维度和多角度设计、建设微课程,可以选择课堂、讲座或纪录片等不同模式开发。

2.2 微课程类型划分

“双核心”说明微课程要满足学生个体需求,需要开发多维度微课程资源。从理论知识和应用拓展程度,可将微课程分为原理型微课程、实用型微课程和综合型微课程。原理型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实用型微课程偏重生活中实际应用,综合型微课程则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均着重体现。无论哪一种类型微课程,首先要考虑微课程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实现“双核心,双模式,多维度”。

3 微课程设计与实例

以 “双核心”为根本,以“双模式”为着眼点,基于“情境性、无缝性、微元性、关联性和可视化”五大特点,微课程从“多维度”设计开发。为了更好地说明微课程设计,我们以开放大学专科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生活中的数学”[5]为蓝本,选取经典案例制作成“综合型微课程”,并说明该系列微课程设计理念。其中,该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微课程五大特点,而且展示无处不在的数学,满足学习者需求。

3.1 生活化的情境性

“数学与生活如何结合”或者说“数学有什么用”,往往是学习者提出最多的问题。为满足学生需求和解答该问题,直观呈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元素和情境,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生活中的数学”微课程系列内容一共12讲,第一讲为导入环节,其他每讲围绕各个知识点展开,结合生活中实际情境和案例设计制作。如微课程中微视频“楼外楼与回文数”从场景“楼外楼”引入知识点“回文数”,并介绍回文数特点和如何制造回文数,最终回到生活场景寻找身边“回文数”,如门牌号码中的回文数。系列微课程设计充分展示和实现生活化的情境性,如图2。

[学生需求为中心][教师引导为核心][生活化的情境性]

图2 微课程的情境性

3.2 短小适用的微元性

微课程中每个微视频均保持在5到10分钟,短小适用,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充分展示微元性,有利于知识迁移,如图3。需要强调的是“微元性”,不仅仅是指视频短小,还包含“微知识点”,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开发。如“六和塔与完全数”视频长度为8分50秒,微知识点为“完全数”。同时,针对微知识点展开相应的微概念、微理论、微拓展。微概念是“完全数”,微理论“目前找到的完全数都是以6和8结尾”,微拓展有完全数6的应用如“六艺”、“六六大顺”等。

[微课程][微时间:

5到10分钟][微知识点][微概念][微理论][微拓展]

图3 微课程的微元性

3.3 紧密相关的关联性

微课程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微视频、微练习和微解答,如图4。三部分内容围绕同一微知识点展开。微视频围绕微知识点讲解,在生活化和情境化中向学习者展示相关内容,是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练习拓宽展示;微练习,以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是微视频的有效补充,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微解答为微练习的解答。在微课程建设过程中,这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微课程“杭州特产与条形码”,该资源核心知识点是“条形码”即“整数条形码中的秘密”,微视频、微练习和微解答均围绕“条形码”介绍和展开。其中,微练习内容如下:

商品条形码由13位整数组成,数字的前三位代表国家,其中( )为我国代码。

A.690~695 B.000~019 C.030~039 D.060~139

[有效补充][有效补充][拓宽展示 核心内容][微课程][微视频] [微知识点

为中心][微练习][微解答]

图4 微课程的关联性

3.4 直观生动的可视化

所有微课程中,微视频有图片、视频和声音等资源,通过软件ppt、绘声绘影等制作而成,以mpeg4格式展示在网页上,让学习者直观、生动和可视地进行学习。在微视频播放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的“播放视频码率”,有“流畅、高清、超清、自动”;“画面比例”也可自行选择,分别为“原始、4:3、16:9、铺满”。这不但适应网络播放情况,也满足学习者的可视化需求,直观生动的展示学习内容。如图5所示。

图5 直观生动的可视化

3.5 无处不在的无缝性

微课程设计开发,充分展示了“无缝性”这一重要特性。一方面,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学习环境无处不在。如我们身边数学元素“条形码”,应用了整数思想;“六和塔”蕴含完全数,关于 “条形码”和“六和塔”这两讲微课程充分展示无缝性。通过微课程学习,人们可以反思和发现身边的数学,比如“交通几何标志的秘密”,充分体现学习环境无处不在的“无缝性”。另外,学习工具的无缝性也不再拘泥于书本和电脑,手机成为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途径,利用微信创建移动学习,让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缝性学习。

4 结束语

随着教育理念革新和技术发展,泛在学习模式和微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而微课程开发必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同时,为了确保微课程开发质量,微课程设计也必定会越来越被开发者重视,确保其开发和制作满足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微课程特点,给出具体案例分析和设计,为微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模板。

参考文献:

[1] 韩玉娟.泛在学习理论下高等数学网络学习资源优化探讨[J].计算机

时代,2013.9:56-58

[2] 刘军,邱勤,余胜泉等.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

2011年第11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9

[3] 陈智敏,吕巾娇等.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J].现代教

育技术,2014.8:20-27

[4] 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

代教育技术,2014.2:26-33

微课程学习篇2

关键词:微课程;数字化学习;应对措施

一、微课程的概述

1.定义

微课程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手段,以教学视频为载体,以PPT软件为技术支持,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

2.特点

微课程是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资源的展示,又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程的特点是时间短、目标明确、知识点内容展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获得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的要求。

二、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应用的优势

1.微课程教学更形象,重、难点更突出

在当今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时,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灵活运用视频资源,从视听角度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微课程用几分钟时间重点讲解当堂的重、难点,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微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室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地点,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下,利用微课程对重、难点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微课程是数字化学习模式中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在学校网络平台上浏览本课的课件,从而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微课程是以课程知识点为核心而制作的,在展示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3.微课程可以为学生建构学习支架

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但这不意味着学生是在无指导的状态下进行自学。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在改变,但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指导和帮助从未改变。同时为学生创建网络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思维,获得发展。它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支架支持学习。

三、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下应用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教师的操控课堂和网络教学能力不强。采用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解决课堂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一些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加上硬件条件,同时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应用的研究,只不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某些视频资料和说明,研究角度比较单一,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新模式的研究方向。

2.学生方面

学生在新模式环境下突显出学习动力匮乏。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的应用教学模式需要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新模式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新模式教学过程中能展开研究,讨论合作,取长补短,开拓思维。但由于目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同时受传统性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尽管对新模式有很强的兴趣,但对在新模式中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法驾驭,答非所问,不能用旧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知识提出的问题,导致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发展师资力量

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的应用是难度较高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提升,又能对课堂中所涉及的问题很好地理解,所以,要对教师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独立掌握新模式中所需要的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行学习与培训,亲自参与微课程的制作,熟悉新模式的课堂环境,使教师在新模式中提高实践能力,以丰富教学经验。

2.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重塑新型的学习理念

为了尽早改变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一言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的应用,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以往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必须按老师要求准备。学生要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和收集背景资料和相关内容,要从教师下发的视频资料中寻找问题,再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学生一定要积极参与。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要认真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还要总结自己在新模式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模式的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最后,在新模式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表现情况决定成败,是重点也是难点。

总之,微课程在数字化学习模式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特点,使其在课堂教学中拥有优势。然而,在教学中具体应用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随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会不懈地努力去研究,采取应对措施,使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秦新燕.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J].高等函数学报,2002(8).

[2]辉.试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类与利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5).

微课程学习篇3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花,全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电商人才的电子商务能力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网店客服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涉及消费心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这些课程奠定了基础。当前的网店客服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滞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引入网店客服教学中,构建一个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网店客服是一门新兴起的课程,它起源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关于网店客服课程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尚不丰富,教师在面授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课程重点、难点与考点知识的讲解,而其网络学习也以在学习平台提供讲稿、布置作业以及进行简单的测评为侧重点,有时可能会对“课堂迁移”的放任自学型课程形态予以采用。电子商务的网店客服岗位群通常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岗位,虽然这些岗位在企业架构中处于最低层,却是中职毕业生的第一对口就业岗位。通过该岗位的工作,能够直接与快速地熟悉企业的文化与定位,对企业产品价格、特色及卖点加以掌握,因而属于所有电商的首要岗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网店客服采用的简单“混合”式课程形态只是将网上学习视作面授课程的一种辅助与课堂延伸形式,对课程教学中人这一主体存在的认知差异性与能动性特征有所忽视,课程资源与教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还很欠缺,学生面授课程出勤率低,网上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而资源的利用率亦十分低。这种浅层次的“混合”形态已经对网店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以及学生的深层次自主学习产生抑制作用。在网店客服翻转课堂中,对以视频为核心建构的微课教学模式加以应用,可以更大范围地对学生把握“见习客服”“初级客服”“客服专员”“资深客服”“客服经理”的职业成长路径及按需选择学习的要求予以满足,真正地使学生做到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强化已有知识,因而可以成为以往混合式网店客服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拓展资源。在手机等移动数码产品以及无线网络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的移动式在线学习将会得到更多师生的关注,其势必会发展为一种新型且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学生可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课程安排,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由基层至高层的学习路径,针对“见习客服”“初级客服”“客服专员”“资深客服”“客服经理”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要求看,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何种学习资源,并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学习特点所在,进行专题化与模块化的学习,强化训练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教师来说,充分发挥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教学变革,可以使教师将以往的“混合”式网店客服课程形态转化为微课程教学,为其电商认知、网店软件管理、网店客户服务、网店美工、视觉设计、网店推广、多平台经营、网店实战等多样化教学资源的高效组织与呈现提供优质的帮助,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记录,使教师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地掌握学生对网店客服课程各子模块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学生遇到难题之时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此外,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还能够将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拓展至网络空间中,这样一来,师生的交互时间增多,效果势必会得到大幅度增强,使辅导教师摆脱沉重的重复性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方法。而且针对任意一个专题化的重难点,都可以寻求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来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并通过视频这一直观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观看。例如:针对网店美工模块,可以指定教师进行拍摄器材使用、图片基本处理、景物拍摄以及宝贝内页制作等的教学;针对网店客户服务模块,可以指定教师进行客户销售、售后问题处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的教学。这样可以实现对教师资源的集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最终在整体上提升学习能力与实践成绩。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市场对客户服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学校以往的混合式课堂形态对学生传授的网店客服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知识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学生毕业后以客服职位的快速晋升为目标,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与电商发展及客户服务要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教学目标分析网店客服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部分。其中,知识目标的内容为了解网店客服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能够知晓网店客服在网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了解网店客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掌握网店客服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技能目标为能够有效地处理订单,能够较好地管理客户,能够运用网店客服知识处理交易纠纷。情感目标为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有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形成主动为客户服务的习惯。教学资源设计网店客服的教学资源包括预设性教学资源、形成性教学资源、关联性教学资源以及泛化性教学资源。其中,预设性教学资源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求,事先制作或设定好的,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的资源;形成性资源指教学环节由学生的困惑、感受以及见解等动态生成的资源;关联性教学资源指针对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搜索范围的资源;泛化性教学资源则是指在网络平台中广泛存在的各类资源。预设性教学资源是经过优选组合而形成的,因而是教学中的核心资源。在进行网店客服课程预设性教学资源的设计时,需要制定科学、系统且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大纲,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对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予以明确,提出对沟通客户能力、应急问题应对能力、客服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此外还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案的编写,设计具有一体化特征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设计完成之后,便需将其应用于PPT式微课形式、视频微课程、电子学案微课程以及导图式微课程中,或者放置到云平台、QQ平台和Moodel平台等课前学习平台上,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针对性以及相互之间学习与交流积极性等的提高。教学过程设计网店客服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一般分为知识点总结、布置任务、课上指导和课堂总结这四个环节。以如何排除买家购物疑问这一问题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网店客服工作的沟通技巧及网购客户购物心理需求分析等知识,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网店客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娴熟地运用到实践中,考验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将常见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按照自由结合的形式进行分组,将任务细化到每个成员身上,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互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当发现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汇报,通过组与组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反馈学生网店客服课程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应试教育下结果性评价方式不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店客服课程教学实现对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采用,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便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4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发生在教室外,课前通过运用视频、图片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梳理知识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和锻炼各种能力,感受团队合作力量的平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习,引领学生将知识层层深化,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通过课堂内容方式的颠倒改变,使师生角色关系转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有利于知识的消化。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着差异性。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统一的课堂授课模式,教师掌控着课堂的节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而忽略了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学生。这就导致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导致他们对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不足,不愿意在课后主动进行学习。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视频,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与优秀学生或者教师进行交流,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5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态,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微课程突破传统学习条件的限制,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成为新一轮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在网店客服教学中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宋卫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江梅.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5(3):61-62,66.

[2]李志宏,林珍平,李如姣,等.产教融合阶梯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电子商务专业“网店客服”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88-92.

[3]许燕.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网店运营课程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291.

微课程学习篇4

关键词:Dreamweaver;课程网站;网络教育;微课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37-02

一、引言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主要是研究交直流电机原理及其起动、调速、制动等拖动理论、分析方法、基本特性及变压器运行原理、特性及工程应用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给电气信息类和机电一体化工科专业大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是当今工科大学唯一不可撼动的强电基础课。在经典的课程教学中,有效学习时间较少这个因素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而“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网站与微课学习平台的构建,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增加了有效学习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效果。

Dreamweaver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包括代码、拆分、设计、实时视图四大界面。它支持JavaScript、VBScript等多种编程语言,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在课程网站的构建中,Dreamweaver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校级示范课程为对象,分析探讨了课程网站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技术,并用Dreamweaver作为平台开发工具完成课程网站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云适配技术成功构建了微课学习平台[1]。

二、课程网站的设计思路

网站的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页面内容设计与页面风格设计。“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课程网站旨在提供一个教学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因此页面内容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资源的搜集,然后通过Dreamweaver的表格布局法将搜集的教学资源合理的构建成板块,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浏览和下载;第二部分是构建留言版、师生在线交流平台等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加强师生的沟通。页面风格设计包括课程网站每个页面字体、颜色以及网页的排版布局等,旨在提供一个协调美观的学习环境。整个系统囊括“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这门课程的详细信息和在我校拥有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个网站可以全面了解这门课程的详细情况。课程网站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整个课程网站的主要内容分为七大模块[2]。

1.教学内容模块。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介绍了教材所蕴含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的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则分为实验、科技课外活动、认识实习三大内容的时间地点安排,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教学进度安排,从而更好地制订学习计划。

2.教学队伍模块。教学队伍主要从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师资培养四个方面,全面地分析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这门课程的强大师资力量,而且通过基本信息、教学情况、论文及主编教材、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可以全面地了解每一位主讲教师的情况。通过本模块可以了解本专业拥有一批责任感强、团结协作、有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教师们教学质量高、知识结构合理的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教学条件模块。教学条件模块分为教学与学习资料、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三个子模块。教学与学习资料主要介绍了所选教材及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实践性教学环境主要介绍了本专业拥有的实验室以及已和本专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教学环境主要介绍了便利学生学习的各种校内网站。

4.教学方法与效果模块。教学方法与效果分为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效果三大子模块,通过本模块可以全面了解本专业所采取的科学教学方法并且取得的良好效果。

5.课程简介模块。课程简介主要从课程简介、课程地位、课程定位与目标、政策支持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的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以及这门课程预想达到的目标。

6.网络资源模块。网络资源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习题及答案、实验指导书、学术研究、教学资源、相关链接、留言十大部分,介绍了课程的一些基本信息,实现了授课录像、教学演示动画、习题及答案、实验指导书、电子课件这些重要教学资源的在线浏览以及其中一部分资源的下载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板块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传达给教师,教师在收到后作出回应。通过这个模块,师生之间会有充分的交流。

7.导航模块。导航模块大大加快了广大用户查找自己所需内容的速度,模块链接了整个系统的绝大多数模块,实现了系统快速便利的功能。

三、教学网站的实现

课程网站系统能够实现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以便有效地管理上传的资源,构建适合的课程资源库。系统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上。系统平台设计工具采用的是Dreamweaver,利用Dreamweaver表格嵌套布局的方法合理的将教学资源分为各个模块,并将“电机与电力基础”这门课程相关的授课录像、演示动画、习题答案等资源上传到服务器中,学生通过链接即可下载观看。网站页面利用DIV+CSS美化修饰页面,灵活地将CSS样式运用到页面各个方面使页面变得美观舒适;采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页面元素的多元化,如通过JavaScript代码实现图片的无缝切换和无缝滚动等效果。所需图片利用Photoshop美化修饰;部分页面插入flas,Flash是一款专门制作动画的软件,具有文件小、传输快等优点,在页面中插入flas能让整个页面变得更加生动。[3]

四、微课学习平台的实现

微课学习平台的实现基于云适配技术,在原PC网站植入一行JS代码,当检测到来自移动端的访问后,开始在云端进行网页的重排、调整,网页转换过程处理快,反馈速度也快,然后自动调用做好的网页返回给浏览器。云适配在转换之前都会让用户先提交URL,然后通过分析、分离数据和样式对分离后的数据和样式进行重新渲染,优化代码,减少HTTP连接,最终产生云适配后的网页,储存到云端。当用户访问网站页面时,云端会根据访问设备的不同,推送不同的适配引擎样式,进行即时干预并优化网页显示效果,实现跨平台网站的创建、优化、增值[4]。

通过云适配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微课学习平台的构建,同时云适配技术只是对“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网站的内容进行调整,使之适合mobile的访问。因此,微课学习平台能保持课程网站的内容基本不变,满足了微课程学习的基础需求。

微课学习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发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五、结语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示范课程网站与微课学习平台的建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该课程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扩展,有助于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活动的创新。Dreamweaver作为当今网站制作的主流软件,在课程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都能发挥关键作用。随着该示范课程内容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和微课学习平台也将不断充实,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5]。

参考文献:

[1]刘翠玲,孙晓荣.《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1).

[2]张新华,杨泽斌,朱呵.《电机与拖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18).

[3]范爱平,姚福安.精品课程与教学网站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06).

[4]司传平,郭子林.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4,(06).

微课程学习篇5

【关键词】微型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选择;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77-03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元素”的盛行,暗示着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对大众的娱乐方式(微电影)、交流方式(微信、微博)、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样,它也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新形式——微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时代弄潮。

一 引言

微型学习被视为新的学习环境下实现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用模式,它是近年来成人学习及培训领域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微型学习具有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时间短、学习设备多样化及学习形式个性化等显著特征,它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设计学习内容,利用手机等微型媒体来呈现学习内容。较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微学习方式及学习终端的特殊性,决定其对学习内容也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在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学习有较大的差异。要开发适合微型学习的资源,首先需明确何种类型的学习内容是适合微型学习的,这就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选择。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种交互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交互与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中得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微型学习内容可以不同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鉴于此,本文将讨论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学习活动设计的问题。

二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

1 微型学习内容选择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语言知识包括音标、语法、字母、词汇、词组(语块)、句子、段落和篇章。研究选取的学习内容包括音标、语法、词汇、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听”和“读”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训练理想的“说”、“写”各项“输出”技能。“译”是语言信息处理的加工阶段,是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

本文从“语言基本技能”和“学习内容分类”两个维度出发,构造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内容的二维矩阵(图1)。将矩阵的纵向水平“语音基本技能”与横向水平“学习内容分类”进行组合,得到35种学习活动成分,并按是否适宜微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划分(/表不适合,空白表适合)。

“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掌握了音标才能正确发音,最终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有关“音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达到“听得懂”、“读得来”、“说得清”即可,因此“译”、“写”技能不作要求。“语法”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应用的规范与约束体现。“语法”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达到灵活应用,并在“听”、“读”中得以体现。而“词汇”、“词组”、“句子”这三方面的学习内容都具有相对短小精悍的特点,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点,符合微型学习的主要特点,故词汇、词组和句子的学习与训练都较适合微型学习。相比较而言,“段落”的信息量更多更为复杂,需要学习者投入较大的精力保持持续注意,但“听”、“说”、“读”相关的技能训练不需要太多的人体器官的投入合作,因此与“段落”学习内容相关的“听”、“说”、“读”方面的技能可通过微型学习得以训练。而“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需要学习者更多连贯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这与微型学习片段式的特点冲突,因此“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都不适合微型学习,因而划去。

2 微型学习内容分类

知识分类学说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运用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学科的学习内容非常注重知识的输入与输出。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是可理解性输入,而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能够听到或阅读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而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则认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的口头或书面表达活动——即说和写——才能有效习得。依笔者据语言五大基本技能及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将五大技能分成输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然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首先要经过以阅读、视听为代表的输入过程,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记忆和吸收,最后达到以说、写、译为代表的输出过程。即Harmer提出的输入、练习和输出之间的平衡过程。综上,将大学英语知识内容体系按“输入型内容”、“加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进行划分(表1)。

三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活动设计

在大学英语学习内容整体框架指导下,从语言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大学英语课程中适合微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构想出表2所示的学习活动。

四 结语

微课程学习篇6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及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逐渐成为课程设计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在现阶段微课程教学平台设计中,其资源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互动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文章在研究中,对为微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梳理,在Android平台上,对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微课资源的优化,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充分保证。

【关键词】Android平台 微课程 实现分析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无线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这种,同时4G以及3G时代也得到了普及,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移动学习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基本需求。其中,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性的教育方式,由于其具有简单性、精确性的特点,可以实现教学方式明确性的教育需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教育平台构建的过程中,与微课资源研究的相关理论较多,但是资源平台的构建却相对不完善,其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运用存在相对较少的现象。因此,(主语)文章在研究中,将微课教学理论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分析,充分结合了智能手机平台中的Android系统,为微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Android平台下微课程的设计,优化教育理念,从而为教育的创新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微课程学习平台中的技术分析

1.1 Android平台的设计

对于Android 平台平台而言,主要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一种分布于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平台,在该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将整个系统安装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系统之中,实现Android 平台的有效运行。而且整个系统中的的开发程序主要会将Java作为主体,而且,在Android 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其关键的技术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可以实现对移动设备硬件以及软件的系统化管理;

(2)在该平台设计中,可以将两个不同的设备及程序系统运用在一体化的环节之中,从而实现不同系统的有效结合;

(3)通过移动设备系统功能以及移动设备的使用,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交互处理。因此可以发现,在计算机系统软件运行的过程中,Android 可以为系统开发者提供程序构建层,而且,储存的方便性可以为系统的开发者提供 Java核心语言库,为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系统依据。

1.2 Spring 框架的设计

对于Spring 框架而言,其中的源代码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这种系统也是Java平台中最主要的开发框架技术,在整个系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该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通过Spring 框架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科学控制。而且,在 Spring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程序的有效设计,进行 Spring容器的控制,在系统中,也不需要将程序编码写死,通过这种系统形式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程序模块逐渐的耦合,实现系统的简化开发。而且,在 Spring框架设计中,其最为强大的功能是可以实现切面程序(AOP)的设计,通过AOP功能性的分析,可以实现权限的控制以及日志信息的集成化管理。

1.3 Spring MVC框架设计

Spring MVC框架的设计与Spring系统形成了集成性的系统结构,在该种技术运用中,可以有效增强变成的方式,简化系统中web的开发难度以及复杂性,从而为系统的简洁设计以及层次性的开发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

2 Android微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

2.1 Android微课程学习平台的总系统架构

在Android平台环境下的微课程资源下,其主要课程资源与移动学习、微课学习等平台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Android平台设计中,会将学生作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课程教学服务以及交流服务等。例如,在Android平台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课程的搜索、课程资源的介绍以及课程的学习等。在后台服务系统之中,会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性的管理权限,允许用户对系统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分类管理,并实现对课程资源及课程类型的增删及修改,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专业性的管理支持。而且,在Android平台下,可以为教师及学术提供 便利性的交流空间,从而为课程环境的设计提供高效性的学习环节。Android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运用在RestTemplate 提供之中,可以为Spring-Android系统的构建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持,而且,对于系统中的Spring 框架而言,可以对软件中各个模块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并在AOP基础上,完善登录及日志的管理。

2.2 客户端模块的功能设计

在该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构建模块化的设计环节。例如,用户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会通过Android平台进行系统的登录,在欢迎界面中,可以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也可以在课程分析中,实现个人课程的学习及设计。而且,在用户端系统设计中,用户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设计,查看自己所喜欢的课程资源,并及时进行系统消息的推送,及时修改个人资料。

2.3 Android平台中微课程服务器端的模块分析

Android微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其主要的服务功能包括了管理员模块、用户模块以及课程资源模块等,其具体的服务器端模块设计流程可以通过图二所示。其中管理员的权限是较高的设计级别,在整个系统维护及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其他模块的结合进行设计,例如,在管理员权限基础上,构建增删查改的操作系统,从而为微课资源的管理提供系统依据。而课程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对课程资源进行管理及分析,通过对微课程的分析管理,实现微课程系统的有效提问,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其整改系统包括了资源类型管理、资源本身管理以及资源常见问题管理等系统。

3 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实现

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实现中,需要在手机客户端中进行程序的编辑,通过对游客开放平台的申请,将优酷平台中的ID以及密钥系统记性运用,其系统中的主程序会实现用户的授权登录、视频播放以及系统的评论上传等。

3.1 Android平台微课程视频播放的实现

在优酷开放平台中,其所提供的SDK 会以 libiary包的形式进行系统资源的展现,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的接入以及优酷播放系统的纳入,需要在系统设计之前完成Youku Player应用系统的设计,并在主程序的相关函数中进行比例初始化的设计分析,最后,需要将所获取的数据资源传入到视频ID中进行信息资源的播放,其视频播放器的实力代码可以如代码一所示。

而系统运行中的主程序初始化系统播放如代码2所示。

3.2 视频上传的实现

在视频上传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系统功能是为了实现第三方Android系统的程序运用,并将整个程序中的视频文件传送到优酷系统中。在程序上传的过程中,需要整个系统位于非UI线程系统之中,同时也不会阻止UI技术的操作。在视频上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匿名内部文件的处理进行回馈分析,并积极响应参数系统的申请平台。

3.3 学习社交模块实现

在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中,其学习社交模块的设计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及时通讯以、基于地图及位置的服务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进行了项目的设计及实现。在即时通讯的过程中,系统学习平台的设计基于即时通信协议(XMPP)进行问题的分析,在服务器中断使用了Openfire作为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在客户中断设计中,采用了系统的开发工具包。在该模块设计的过程中,为层序的编写提供了简单化的程序,同时也使微课程资源的运用有效实现,但是,在该模块运行的过程中,其实现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单用户登录客户端时,会同时将系统登录到Openfire服务系统紫红,并及时更新用户的在线状态;

(2)当用户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与另一方进行通讯交流时,整个服务平台会通过好友通讯录以及好友个人主页进入到聊天系统之中;

(3)在进入到聊天界面时,整个系统会开启一个接受线程系统――ReceiveThread,并在此基础上开启Service服务系统,使后天在接受到消息之后,完善用户系统的登录状态。

3.4 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的测试系统

在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整个系统在开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反复性的系统测试,从而保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其中的测试系统包含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功能测试以及软件测试等性能。

(1)黑盒检测主要是,在系统检测的过程中,将软件程序当做一个黑盒系统,不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内容以及相关代码,而是直接通过对系统测试需求的分析,进行系统的性能检测,从而实现检测技术的合理性;

(2)在白盒检测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对程序代码内部逻辑的分析,将代码中的语句、分子以及路径等内容进行及时性的检测分析;

(3)单元检测中,在该检测形式设计的过程中,主要的测试功能是集中了不同的系统模块,通过对不同系统程序的检测及分析,实现正确性的系统检测,从而为单元系统的设计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第四,在软件测试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检测人员需要明确系统的测试需求,并根据系统软件商合计的准确性进行系统需求的测试,完成软件设计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微课程的普及,学生使用手机的评论不断提升,所以,移动学习课程环境的构建也成为教育环境发展的基本需求。伴随着微课资源的兴起,其课程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教育环节满足了碎片化的教学需求,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课程创新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教育研究中心,应该将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作为基础,针对微课程的创新理论、学生的基本特点,构建创新性的教育管理平台,从而为微课程的创新你设计提供移动台的平台,为教学课程的构建提供系统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麦小霞.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蒋寅泉.基于Android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吕伟.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吕爱萍.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平台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3:19-22.

[5]车育.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陕西科技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微课程学习篇7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CAD 高职学生 专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28

Practice Exploration on Combination of Micro Class and Flipped

Classroom in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Platform

LIN Jiangmei

(Guangxi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Nanning, Guangxi 530023)

Abstract Today's global education concern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hange the current form of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nd in practical ability for training objectives colleges, vocational students in explo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o enhance capabilities, not just relying only classroom teacher to impart knowledge, but also a lot of hands-on after-school students. In this paper,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CA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for example, the use of flip classroom theory by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o that mo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s to which mutual exchange of lear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elf learning; CAD;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课题《以学生专业协会为平台提升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CAD协会为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环境,构建CAD专业技术协会为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经不再是空话,课堂教学很难满足专业技能的进一步的提升,需要成立专业技术协会来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就在于提出了以翻转课堂理念建立学生专业协会为学习平台,探索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探索中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CAD专业技术协会为例。

1 翻转课堂的含义和特点

1.1 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是(Flipped Class Model),是一种和传统模式相反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反转课堂,或者是颠倒课堂。

1.2 翻转课堂的学习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进行巩固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恰好相反,是学生课前预习知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以后,才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上的难点。依托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使翻转课堂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去使用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把传统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转变成以学生学习任务为主,老师为辅助,去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这样的方式。

2 当前CAD课程学习的特点和弊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仅只是依靠学校课堂学习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地提高改进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更需要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 CAD课程的基本内容、地位和作用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目前,CAD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系中都能看到CAD课程的开设。例如,水利系有水利CAD,建筑系有建筑CAD,电力系有电气CAD,楼宇专业和建筑电气专业的建筑电气CAD,机电系的机械类CAD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CAD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2.2 构建CAD专业协会的目标和意义

以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在探索提升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不能仅只是依托课堂老师的传授知识,还需要课后学生大量的动手实践。以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学生专业协会,更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技术协会当中来,相互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2.3 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弊端

CAD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一周课程实训为主,但是往往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也就忘完了,缺少了不断的实践练习巩固,虽然知道这门课程很重要,也知道这门技能的掌握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设计院工作,而且这门课的内容应用非常广泛,仅只是依靠课堂上简单的理论学习和一些基本技巧的操作,并不能很好地达到今后工作岗位需要的熟练程度,特别是学习以后不再有接触的情况下,更容易遗忘。这样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现在学生学习需求,同时也很难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2.4 翻转课堂在CAD课程学习的市场前景

仅只是依靠课堂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CAD课程难以满足现在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建立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学生专业技能型协会,提供一个能够满足学生进一步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自主学习平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内容方式的颠倒改变,使师生角色关系转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学习疑难点,有利于知识的消化。以翻转课堂学习特点作为依托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CAD专业协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对今后学习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3 运用翻转课堂在CAD专业协会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

在已经建成的CAD专业协会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根据林地公园高中的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运用现有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网站等精品资源

从教学资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视频通常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长度维持在10分钟左右,通过媒体播放器,可以实现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思考,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的氛围更为轻松,学生不必像在课堂上听讲那样紧绷神经,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微课教学教学视频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复习和巩固。

3.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微课程教学视频

(1)根据CAD的学习级别,分为初、中、高级进行制定微课程教学视频;(2)在收集和创建微课程视频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创建不同专业需求的图纸;(3)应根据学生的使用习惯,创建不同版本的微课程学习视频,比如低版本的2007版本,以及高版本,2010版本以后的使用不同特点;(4)总结学生经常会出现疑惑的知识点、难题创建一个疑难解题库;(5)根据CAD课程的使用习惯,总结实效有用的快捷操作方式;(6)收集一些参加比赛获得优秀的作品进行研讨学习。

3.3 组织学习活动

从教学环境的角度看,翻转课堂通过功能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LMS) 整合线下课堂与网络空间作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课程教师有效组织和呈现教学资源,动态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拓展到网络空间,师生交互的时间和效果都会大大增加;学生依托学习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3.4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程教学视频,一步步学会CAD课程内容,同时学习上的困难,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和协会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困难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共同探讨学习,促进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4 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在CAD专业协会应用的优势

CAD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一周课程实训为主,但是往往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也就忘完了,缺少了不断的实践练习巩固,虽然知道这门课程很重要,也知道这门技能的掌握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设计院工作,而且这门课的内容应用非常广泛,仅只是依靠课堂上简单的理论学习和一些基本技巧的操作,并不能很好地达到今后工作岗位需要的熟练程度,特别是学习以后不再有接触的情况下,更容易遗忘。这样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很难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要求。翻转课堂在CAD课程学习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通过翻转课堂学习的方式使CAD协会帮助平时工作学习比较繁忙的学生

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是非常精彩的,包括有团体球赛、文艺演出、技能比赛、社会实践、兼职等常常让一部分大学生难以专心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但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就业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些课外活动又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快速吸收课程内容,不能因为忙而耽误学习,否则到时候就会得不偿失。此时,翻转课堂提供了让他们自主安排忙碌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通过翻转课堂学习的方式使CAD协会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 (下转第66页)(上接第62页)

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总是局限在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不一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倾向于关注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忽略了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但是对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不懂又羞于向老师请教,或者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没有办法很好地吸收知识,只能被动地听课,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课后又没有主动学习,就会造成他们学习上的困难。

通过翻转课堂学习的方式,学生在CAD协会中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教学视频,遇到问题还可以请教协会同学或是老师。

4.3 依托CAD协会,使学习增加交流互动

因为依托CAD协会的学习,学生就不满足于课堂学习,协会成员之间形成一个学习氛围,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协会的力量或者是网络平台进行解答,还可以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5 小结

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所学的专业也不一样,统一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个性化学习。通过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把握学习知识的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延伸和扩展学习的内容和范围,不仅适用于学习CAD课程,同时还可以适用于其它课程,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基金项目:1、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179)“广西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

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zz27)课题《以学生专业协会为平台提升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CAD协会为例》

参考文献

[1] The flipped classroom[OL]. .

[2] 李万龙.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献研究[OL]. http://.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1(6):5-6.

微课程学习篇8

[关键词]微项目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自我创新;动手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712.4;TI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前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方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计算机的需求不断扩大,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也是当前新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职学校为了能够培养社会复合型人才,专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使学生们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动手操作以及自我实践、创新的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太乐观,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差,而且对于计算机核心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太理想。此外,在软技能方面,沟通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等都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很难在步入社会后直接满足企业的要求。基于微项目的学习,就是以实际项目为教学场景,通过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构建专门的、真实的主题情景来完成该课程教学,学生通过在实际微项目中的体验,消化吸收整个项目过程中的知识点,通过自我探索与创新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微项目学习的必要性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微项目学习的方法,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1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特殊,是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其自身具有实践操作多、实用性强的特点,其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关于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的相关理论和操作知识,同时具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这些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基于微项目学习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展是当前新课改形势下的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新模式,通过工学结合,实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结合,而且充分体现学生个人主体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个人操作与体验,来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2 解决传统的教学问题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低、理论知识不牢固、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加上课堂目标不明确,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经常玩游戏、聊天,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微项目学习的模式通过明确的项目需求和任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而师生之间主体地位互换,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我实践,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理论知识,此外,还能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3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微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工学结合”的基本思想,通过项目的形式,设定专门的需求和任务,从而构建成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对实际任务的认识与感知、操作与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自我感受、自我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微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从操作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取、从经验中提出的自我实践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个人实践操作、探索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微项目学习方式与社会实际的需求更加契合,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可以直接进入社会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这为学生后期的发展以及各项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设计

2.1 微项目学习设计基本原则

在设计微项目学习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学生可选择。因为微项目学习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微项目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设计多元化的、丰富的项目学习内容,而学生在学习时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地完成项目中的任务。②目标性强。微项目学习通过设定相应的项目来驱动教学,在设计相关内容时,目标不能太过笼统,必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个大的教学目标下,划分为一个个明确的、连贯的、融合新旧知识点的小任务、小目标,从而让学生在微项目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对于学习能力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③趣味性。学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设计微项目学习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趣味性强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任务下主动地、高效率地完成学习过程。④可行性。微项目学习内容设计,可行性要高,在任务难度、复杂度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尽量选择任务短、难度小的题目作为切入点,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再一步步提升难度与复杂度。⑤实用性。微项目学习内容设计要选择日常经常用到的计算机题目,让日常所见的内容作为项目内容,突出教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项目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计算机的键盘、鼠标操作,Word、Excel、PPT等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使用,所以针对这些内容,来设计相应的微项目。

(1)针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可以作为老板的角色,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段落的输入,或者举行打字比赛,其核心目的就是提升学生们的文字输入和键盘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其文字输入速度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针对Word软件的训练,可以进行个人简历设计、书籍论文排版、海报制作,以及贺卡、考试试卷、班级宣传册设计等微型项目,重点是让学生掌握word软件图、表格、艺术字等基本操作以及文字编排、排版等基本操作,从而充分提升学生操作word软件的能力。

(3)针对Excel软件的微型项目设计,可以设计班级通讯录、班级成绩表、班级班费收支明细表以及相应数据的展示图和分析图等,其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数据输入、修改、删除操作,以及Excel表格简单函数应用和各种图形的生成,从而熟练掌握Excel表格。

(4)针对PPT软件的微型项目设计,可以选择个人介绍、电子相册、班级晚会简介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充分掌握PPT软件的板式模板操作、素材添加与编辑、效果设计等,从而熟练掌握PPT软件。

(5)针对Internet的应用,可以设计专题查询、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发送电子邮件以及申请百度网盘等微型项目,从而让学生掌握网络的访问、申请、上传、下载及刷新等基本操作。

3 结 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身操作性非常强,理论知识非常综合、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完成一个操作。微项目学习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需要根据该课程自身的特点,通过设计专门的微项目学习内容,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韩龙.微项目学习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2]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上一篇:孩子的关键期范文 下一篇:慢性病防治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