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2:09

微课的特征篇1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本体特征;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14—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02

引言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成熟、移动智能终端的日渐流行,互联网逐渐进入“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已然成为当下“碎片化”的生活空间中人际交流、信息分享、表达自我的主要方式,技术的发展无疑引领了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在教育领域不断地酝酿发酵,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微课也成为“微时代”语境下一种新探索。

一“微课”的概念界定与本体特征

1 “微课”的实践溯源

微课是“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泊来概念被引进到中国后的一种本土化称谓。微课程概念的首创源自美国“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2008年他提出“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在微课程概念出现之前,微型视频的实践已经悄然兴起。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可汗学院,他录制的微型视频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风行一时,并波及世界。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微型视频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

在国内,广东佛山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微课”概念,并在中小学开展微课建设。深圳、天津、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都启动了微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区域性的基础教育创新举措逐步实施,且不断波及到高等教育。自2012年12月开始,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作为吉林大学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微课建设实践中体会到微课与传统视频教学资源的差异所在,其鲜明的本体特征也使得教师在微课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对教学行为的思考,这些新特征、新变化值得关注。

2 “微课”的本体特征

国内对于“微课”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最早进行区域性微课研究与实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这些定义均指向了微课的本体特征,然而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微课是传统视频课程的片段化处理。因此有必要对微课本体特征进一步厘清。

第一,主题明确突出。微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教学主题相对明确,主要围绕学科中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展开教学活动。

第二,内容短小精悍。在基础教育领域,鉴于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时间以5~8分钟为宜。在高等教育领域,因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

第三,资源丰富多样。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并提供由教学课件、习题作业及师生互动等多种资源构建的教学环境。

第四,结构相对独立。微课是基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建立起来的,各知识模块间松散独立,呈现出课程学习的结构性特点。同时,若干知识模块以某种意义或关联组合在一起,构成学习单元,形成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的结构化资源应用环境。

二 “微课”教学行为的设计与实践

1 “微课”的教学行为分析

施良方等将“教学行为”界定为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所有行为,即为了促进学习者能够完成学习行为,教师进行的支持、指导学生各种行为的活动总和。教学行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灵活并富于弹性,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目标、内容等灵活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并深入理解和思考每一个行为的涵义,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微课强调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理念引导下的教学实践模式,其教学行为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1)教学设计行为

教学设计行为属于教学准备行为的一个主要方面。从本体特征来看,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易于扩充的微型课程;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微课是为学生提供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那么,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行为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点,选择一个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充分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更是获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关键。

刘丹老师的微课以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核心内容“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教学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明确了教学目的,即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含义,并应用该理论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具体问题。在讲授中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讲解。邀请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2)多媒体呈示行为

在微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教师最重要的一种呈示行为。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配合具体的讲述行为,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的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综合学习环境。设计规范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能够配合教师的讲解,达到吸引学生注意、提升教学氛围、强化学生记忆的功能。

王晶老师的《光的偏振》和刘丹老师的《比较优势理论》都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导入课程。微课《光的偏振》通过观看3D电影《阿凡达》的片段进行课程导入,提出3D电影的制作和放映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刘丹老师通过米兰时装周的视频,提出意大利的服装闻名世界,是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拥有的绝对优势。这两门微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影像的动态性和直观性特征,吸引学生注意,快速进入教学情境,形象地切入教学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微课中,对于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解析配合多媒体演示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微课《生物电现象》中,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膜电位变化情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抽象概念、微观现象单纯依靠讲授较难理解,教师发挥多媒体作用,通过表格、指示图和动画的演示,加之生动细致的讲解,使这一难点轻松地被学生理解。

(3)板书行为

板书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又一项主要教学行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教师认为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口头讲述可以替代板书的作用。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板书行为的本质,不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多媒体视觉冲击力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往往丰富的视听效果,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导致对知识点的忽视。板书可以在学习者的视觉上留下强烈的印象,这种印象将会巩固他经由听觉所得到的信息。尤其在微课中,以学科重点或难点为主题,设计合理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建立,同时板书留在视频画面上的时间较长,有助于学习者记录并加深印象。

微课中板书的呈现一般为两种:一种是将知识脉络和结构框架呈现在板书上;一种是根据重点和难点,将关键词有意识或随意性地记录在黑板上。前者如吴留戈老师的微课《有效遗嘱的实质要件》,主讲教师充分发挥的板书的作用,将主要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的呈现在板书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者如王玮老师的微课《生物电现象》,主讲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将本讲的重点内容的核心要点和关键词记录在板书上,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有教师将这两种板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如王晶老师的《光的偏振》,既呈现本讲的知识脉络,也依据讲解的要点将核心词或数据、简易图等记录在板书上。

(4)提问行为

提问行为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行为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考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等做出预估,再基于此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提问的具体时机都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以便实现教学应用的效果最优化。

丁瑜老师的微课《帕金森病与模式动物》在介绍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时,播放了患有帕金森病的拳王阿里点燃奥运火炬的影像片段,要求同学观察阿里的手、头、面部表情等,随后向同学提问。这样的问题不具有太强的专业性,教师充分考虑微课开发后的教学应用环节,不至于让过于深奥和专业的问题影响了处于不同知识层次的学习者参与的主动性。

吴留戈老师的微课《有效遗嘱的实质要件》在提问契机和评价反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讲授教学重点时,通过典型案例,向学生提出“遗嘱财产给予情妇是否合理有效”的问题,并对回答做出中肯的评价,同时结合两起性质相同但判决结果不同的案例,分析问题的理论渊源。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考能力,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同时通过提问引出的有争议的案例,有助于微课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时,引发学习者的反思。

2 “微课”教学行为的影像呈现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这就涉及如何将教学行为进行影像呈现。视频摄制与包装的水平影响接受者的心理感受,优秀的课程视频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呈现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兴趣。

为达到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录制,三机位拍摄,将三路摄像机信号源与一路通过网络传输的PPT信号源接入导播台,进行现场即时编辑是一种比较合理优化的设计方案(如图1)。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完整真实地展现课堂原生态,全面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依据影视制作原理对四路信号源进行即时编辑,以合理的视觉呈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1号摄像机为主机位,以拍摄主讲教师的中近景为主,兼具中景的叙事功能和近景的表现功能,适于呈现教师的肢体动作、精神面貌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同时1号机位也会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丰富的景别变化,吸引学习者的无意注意。2号摄像机为辅助机位,以拍摄教室的全景为主,利于揭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忠实地记录课堂全貌,在教学互动中表现师生间的相对关系。3号摄像机用于拍摄学生镜头,主要用于捕捉学生的即时表现,及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行为。投影屏幕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教室的主控电脑以网络信号接入导播台,用于即时呈现教师的多媒体呈示行为。这种接入方式清晰的表现PPT内容,获得良好的呈现效果。

将这四路信号源接入导播台,由导播人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变化适时进行现场编辑。录制过程中要注意与师生的协调,根据教学方案制定合理的拍摄计划,不能单从影视制作的角度去进行场面调度而忽略了教学情境;此外,现场切换也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行为的变化,信号源的选择和镜头的组接都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期待。

三 “微课”的实践反思与设计建议

1 “微课”的实践总结与反思

微课是具有明确教学主题和内容的微型教学视频,其主题内容、视频呈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应用这四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微课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这四要素及关联关系是需要予以重视的,如图2。吉林大学在微课建设后,将其投入到教学应用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学生的反馈,对微课的设计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如下:

(1)微课作为一种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的教学微视频,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合理有效的教学主题与内容设计可以跨越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自由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满意度。

(2)微课作为一种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艺术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接受效果。在非面对面的师生互动环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选择适合教学主题表达的教学行为,综合运用多媒体呈示行为、板书行为、提问行为等,提升教学的艺术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身份与角色认同,达到教学应用效果的最优化。

(3)微课的影像呈现效果给学习者带来最为直接的感官刺激,直接影响其外部注意。视频的呈现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整合、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景别的选择、镜头的组接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整体布局、色彩搭配等都可以达到刺激感官、调控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优化的设计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2 “微课”的设计建议

基于微课的建设实践,并结合微课在教学应用中学生的信息反馈,笔者认为,微课的教学行为设计与视频呈现方式应从教育、心理、技术、艺术这四个视角予以观照。

(1)教育视角。微课与微电影等微视频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教育性。微课的作用在于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其教育性和教学性应成为微课设计的根本。

(2)心理视角。微课突出的特点在于师生的时空异步性,在非面授式的师生互动环境中,微课的知识内容设计、教学行为的选择以及视频的影像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特征,依据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进行优化设计,以使受众对知识内容产生心理共鸣。

(3)技术视角。微课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制作方面,如何依据课程的主题内容、教学行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技术表达方式来制作微课是至关重要的。在视频的影像表达上,也要充分考虑到镜头语言的表意性以及镜头的组接、多媒体的应用对学习者无意注意的影响。

(4)艺术视角。微课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的艺术性。教与学时空分离,教师应凭借经验赋予微课以独特的认知,发挥教学艺术,以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另一方面是视频影像呈现的艺术性。影像表达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创作,需考虑其呈现的艺术效果,以刺激学习者的感官,优化学习体验。

四 结语

“微课”作为在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在教育领域产生的一种新生教学资源,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丰富、结构独立的本体特征,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可用性、适应性和再生性,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为智能教育提供泛在的优质的学习资源。一个优秀的教师理应把握时代脉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过去的经验成为进一步反思与探索的出发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掌握不同环境下教学行为的变化特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优化的教学设计,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新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形式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0.

[2][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1,(10):61-65.

[5]施良方,崔允榔.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9-150.

微课的特征篇2

【关键词】微课 设计思路 NOC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师认可与采纳,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已经开始走进语文的教学。一节微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节好的语文微课视频,可以辅助语文教学甚至承担部分教学功能的作用。而一些老师在初次制作微课视频时,往往无从下手,制作出来的内容虽看似好,但却缺少实际功用,最终流于“摆设”。究其原因,是老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设计思路不准确,甚至有所偏差。

怎样一步步制作好一节微课视频呢?笔者曾代表南京市参加过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油络教研团队决赛,并有幸获得了本次比赛的最高奖――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下面就以参赛内容《七律 长征》一课为例,具体谈谈语文微课视频制作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儿童、课标的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首先要姓“语”。应遵循“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课程总目标,根据学段目标与内容,深入解读文本。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七言律诗(人教版出现在五年级上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就诗歌阅读教学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这段目标要求为本篇诗歌学习提供了一些思路。就《七律 长征》而言,在正确、流利读好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了解长征的历程是“大体把握诗意”;借助长征的历史重现感受长征的艰辛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走近长征的历史事件体会长征的精神是“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些就应该是我们学生习得的主要内容,显然也是紧扣新课标要求的。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学习者是儿童。微视频的学习要基于儿童的学习需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儿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而深入。

《七律 长征》这首诗虽然诗意浅显,但总共不到60个字的内容,要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儿童喜欢的易于接受的元素来设计微课视频。就《七律 长征》而言,长征的历史照片、典型故事、有趣的动画等都可以作为微课视频设计的重要元素。

只有在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儿童特点的文本解读后,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微课视频制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微课视频到底是让学生习得什么。

二、符合微课视频特点的目标任务分解

对学生习得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还要很好地利用微课视频这种手段,制定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目标与任务。微课视频短的就有几十秒,最长也不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来说,微课视频重在“微”,更注重一课一得。微视频的问题应该聚焦,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学习时间短的特点。要把课文学习“装”到微课视频这个“筐子”里,既要“装好”,还要“装满”,删繁就简才能“装好”,有效整合才能“装满”。不仅如此,微视频的制作还可以“情景化”“主题化”一些。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故事。

基于对微课视频特点的考虑,《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核心目标就是紧扣一个主题“长征”,让学生走近长征,了解长征。围绕这个目标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长征是一首诗――初读诗歌,认识七律,读准字音,读出诗韵;长征是一段路――了解长征,品析字词,关注比喻、夸张的手法;长征是一种情――走近红军,体会长征精神,拓展长征故事。

三、贴合信息技术的微课“点”选取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发挥其独有的特点,找准微课的“点”。可以是基于文本解读,选取知识应用的关键点;可以是以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落脚,选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还可以是关注教材的延伸之处,比如相关知识补充、主题活动建议、语言表达运用等方面确立的拓展点。紧扣以上三点,确定主题,保证选点精小、目标集中,从而让学生“一课一得”,有效发挥微课视频的作用。

《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点在哪里呢?依据以上的思考,围绕“长征”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微课的“点”。

拓展点:再现长征历史。借助媒体的辅助,简单而又生动地再现长征历史。以中国的版图为背景,动态地呈现长征的路线图,并在呈现过程中,配上解说词和典型历史事件的图片与文字。短短一分钟的动画介绍,学生兴趣盎然地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以上的拓展是对课文背景资料的呈现,除此之外,在初读部分,我们可以补充诗歌范读录音,以供学生模仿。在学习结束时,推荐有关长征的故事、电影、人物以及“名人眼中的长征”等。给学生的学习拓展了空间,提供了素材。

关键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给诗歌加上拼音,帮助学生读正确;给诗歌加上停顿号,帮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给诗歌划分结构,梳理诗歌内容;提供诗歌范读,引领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2分钟的视频学习,学生能初步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学习目标。

疑难点:结合关键词体会诗意。呈现重点诗句时,圈出关键词语,对应的动态呈现相应的注释、图片等,并在此基础上,配上教师适时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方法,将相应句子放在一起剖析,动态直观地呈现句子之间的相似点。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化解了学习的重点。

四、不同类型微课视频的有效呈现

微课视频依据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分为讲授型、交互型、演示型等。广义的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建议用讲授型、演示型的微课视频呈现。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这两类知识建议用演示型、交互型的微课视频呈现。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视频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

《七律 长征》围绕“长征”主题,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所以综合运用微课视频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本节微课。

介绍长征这段历史,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我们用长征路线图动画、典型故事图片呈现、教师讲解融合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回顾这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仿佛历历在目,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学科有关实验呈现的演示型微课虽然很少,但这样的历史回顾很好地利用了演示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有关七言律诗的介绍,也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在诗歌相应位置标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引导学生了解七言律诗的组成。在诗歌上标注停顿符号,给关键字词标上拼音,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语音、语调。对这类陈述性知识我们用讲述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在学习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时,视频中用了讲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比喻、夸张、对仗的表达方法。而在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们改用交互型的微课视频呈现方式,把诗歌的讲解变成问答,让学生思考这句诗中有没有和上一句相似的地方。在学生思考过后,视频再给予答案。还可以运用视频交互技术,让学生勾选过关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

微课的特征篇3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Studies and practice for reforms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in teaching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He Xiaoqing, Li Zhiru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describe a series of reforms and tries i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n the course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s for students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overview of reform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cluding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es, open experiment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s.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es; reforms

微生物学实验不仅是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或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也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1]。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场所,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科高速发展需要现代技术;另一方面,即使基因水平的研究,也离不开微生物学的基础实验方法。自从列文虎克发现细菌以来,认识和研究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包括经典与现代的、个体水平与分子水平的、微生物体内与体外的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与方法。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院校所选择的实验内容不尽相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在近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并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重组探索。

1 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

微生物学实验是基础课程,实验内容以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与技术为主。微生物实验基础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如接种、培养等)与无菌概念的建立,这是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几大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与个体特征、微生物的基本染色方法、微生物的稀释涂布技术及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等。这些基础的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在进行这些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介绍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启发学生创新。只有了解基础才知道“何为新”,只有掌握了基础才明确“怎样创”。近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尽管微生物的广泛存在性作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已有一定的概念,但还不深刻。在微生物学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检测实验室、学生宿舍、人体表面与体内气流、不同的水体、食品或饮用品中的微生物。一旦学生在平板上看到各种不同的菌落时,会大吃一惊,这样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技术

将微生物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包括不同的接种工具、接种方法。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方法应掌握熟练,特别要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无菌概念。

1.3 微生物种类的识别

区分不同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培养特征(液体与固体培养基)、生长特征(斜体、半固体等)、个体特征(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通过菌落特征识别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群,个体特征主要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杆菌、球菌、弧菌和螺旋菌、产鞭毛细菌等)、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及其相关的染色方法。例如革兰氏染色法、美兰染色法、死活菌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等,并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重在了解不同微生物在代谢上的差异,用以进行微生物的鉴定。

1.4 微生物的生长与测定

微生物生长曲线、数量与大小的测定。生长曲线测定中平板活菌计数和光电比色法是学生应掌握的方法。

1.5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这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物理化学与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根据重基础的原则,同时也考虑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法与技术每年进行更新约25%,开放实验和综合实验分别占学时的12.5 %左右,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 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2.1 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有效结合

有效地将实验课与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是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实验教学要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查阅相关资料,使他们对实验课程更感兴趣。不少学生在实验中除完成实验教学内容之外,还特意进行与此相关的其他实验或使用其他方法与技术。

微课的特征篇4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问题连续体”

一、以“问题连续体”为特征的微课程设计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科学设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评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评估思维能力包括:三维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资产评估课程教材中不同属性的内容可以培养不同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评估思维,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它体现了提出思考问题的重要性。科学的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及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激发调动出储存的各种信息,达到深入探究问题的目的,使学生融入“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并随着评估案例的细化展开,不断发现、思考,获得理性认

2.以“问题连续体”为特征的微课程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Geziers和ScocenteMichal(1976,1967)提出的问题类型扩展了“问题的连续性”概念。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某一个学习课题,设计一系列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了一个问题系列。Meck,Alin和Nielsen等人在研究中增加了第三类问题及第四类问题,从而构成了问题的连续体,被称为“梅克—斯克维的问题类型连续体”。笔者认为,在资产评估微课程研究中,通过形成“问题连续体”的问题,来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有利于学生不同认知水平的发展,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统一。它的重要特征是将“问题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与“问题的结论”相同的水平上,按照这三个要素的知否,问题类型可以分为五种类型。“问题连续体”的结构、方法和结论表明,从一元到多元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首先,问题的结构是变化的,第一类型问题的定义是明确的,问题结构性较强;而第五类型问题的定义是开放的,问题结构性较弱。其次,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变化的,第一类型问题解决办法只有一种,而第五类型问题可能会有诸多的方法来得出某一个结论,问题解决者可以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结论。最后,问题的答案也在变化,第一类型问题正确的结论较为单一,第五类型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通常是具有高度主观性的,它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和引入的问题是如何被预先界定或解释的。

二、以“问题连续体”为特征的资产评估微课程教学设计思路研究

笔者认为,以“问题连续体”为特征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资产评估微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应遵循如下几个步骤:

1.采用“微内容结构脚本”微型化处理知识点

首先,我们必须理性地在传统教学中合理切割整个教学内容,使用“微内容结构脚本”对知识点进行微型化处理:分割成三个部分,即“主题—话题—学习对象”。而最终的视频设计和制作应落在学习对象的模块上,其中,每个学习对象带有一个单独的知识点。

2.根据问题类型的分类,合理采用视听媒体技术,将微教学内容按逻辑顺序进行微课程教学

媒体设计决定微课程最终的形式,这在)微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微教学内容对于学生问题认知水平的要求比较低,采用PPT式微课程的制作模式,通过形象的动画和直观的图片,配以音乐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右脑思维,调用感知觉和记忆来学习。如果一个微教学内容对于学生问题认知水平要求较高,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本节的相关知识了,可直接进入典型例题的讲解,教师可采用讲课式微课程制作模式,在黑板、电子白板上通过手写板书的方式,甚至是白纸和签字笔,通常用简洁的符号,通过字幕的强调和提示,言简意赅地带领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三、结语

微课的特征篇5

关键词:英语;微课;内涵;功能;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2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微课作为新鲜的教学资源进入了一线教师的视野,并逐渐被诸多教师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胡铁生对微课给出的定义是:“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可见,微课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但是,从目前的英语微课制作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微课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甚至出现偏颇。那么,如何精准理解微课呢?下面笔者以英语学科为例,对此问题做以分析。

一、精准理解微课之内涵

微课不同于微课例。微课例是课堂教学的微型记录或视频,即实际课堂教学的截取片段。而微课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录像,它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或移动通讯技术的优势精心制作出的视频课程。具体而言,其区别有二。

一是优势侧重不同。微课需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艺术性与感染力,如英语微课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视听技术优势,凸显语言交流的真实情景,提升教学情景感染力;而微课例仅仅是教学情景真实的记录,有利于展现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导学行为的各个细节,有利于使观看者真切地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凸显教学情景真实感的优势。

二是服务对象不同。微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它将学科知识点的演绎与推理过程凝集于微视频并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反复揣摩;微课例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它将一堂课的全过程或某一片段以视频的形式再现,便于教师间的探讨交流和授课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精准理解微课之功能

微课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建教学资源库,二是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制作者的需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决定着微课的功能。

若要发挥微课构建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制作者就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准挖掘、分解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并组织正常教学之外而等同于正常教学的相对比较完整的教学环节设计。如对英语中某一或者某几个重点词汇的微课教学,教学步骤可按照导入词汇、领读词汇、诠释词义、用法示范、尝试使用五步依次进行。

若要发挥课堂教学查漏补缺的功能,制作者就要在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得失的基础上,摸清课堂教学的不到位之处或学生未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并将其确定为微课教学内容而加以组织设计。

如在教学涉及“need”的英语课文后,若学生对“need”的用法在课堂上尚未完全掌握,教师就可以制作微课《need的用法》来加以补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点击视频清晰地掌握“need”有如下用法:一是做情态动词时,①need+动词原形,例:We need go to school on Sunday.②无人称和时态的变化,例:She need call me now.③用于否定句及疑问句中,例Need I help you?④用于否定回答must的提问, 例:Must I go right now? No, you needn’t.二是做行为动词时,①need+to do(肯定句),例:We need to offer him the answer.②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例:The boy needs to water the plants.③否定形式要用助动词,You don’t need to tell him the news.④表被动可用sth. need doing =sth. need to be done, 例The computer needs repairing.

三、精准理解微课之特征

微课特征之一在于“微”。“微”含有简短、微妙、精炼三层应有之义。所谓简短就是微课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10分钟的时长不仅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完成学习,而且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实情,能够使学生有效利用上课、作业之外的散碎时间进行随时、随地、随需学习。所谓微妙就是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融入教师的才智和创造力,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进而使学生全神贯注、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所谓精炼就是微课要做到指向明确、制作精致、讲解透彻、训练精准。实现精炼务必要在选题的精准上、导语的简洁上、教学语言的精炼上、收尾的利落上下工夫。

微课特征之二在于“课”。这是微课的基本属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完整的微课结构应该像正常的课堂教学一样包括情境导入、内容讲解、训练巩固、小结收尾等环节。微课也应像正常的课堂教学一样备课充分,不能仅将注意力专注于视频制作,还要完成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工作。再者,既然是“课”,就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目标尽管比正常的课堂教学目标少而小,但是仍要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微课特征之三在于“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入”。相比于“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微课借助电脑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融入大大提升了授课效果。具体体现在:生动形象地提供语言环境,化抽象为具体地展示语言意义,利用动画技术形象地展示语言原理,利用字体、颜色等的变化引起学生注意,集视听为一体,大大增强学生记忆,等等。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微课备受学生青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技术的采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恰当融入教育信息技术,既不能为作品的炫美而滥用,又不能因媒体制作技术匮乏而使用不足。

微课的特征篇6

【关键词】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

1.移动网络学习环境

移动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移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创设的特殊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需求者,所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由于现在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可以先参考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针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因素进行分类并且适当补充部分内容,所以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学习者因素,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其投射到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中并会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产生影响作用的个体特质,包括学习者的基本特征、认知特征、学习准备和学习困难;二是学习条件因素,即保证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条件性要素组合,包括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持和移动网络状况;三是学习活动因素,对应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中直接引导和督促学习者展开学习过程的参与性要素组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4]。

2.移动微学习环境要素分析

由以上移动网络学习环境包含的三个方面可以初步将移动微课学习环境分为以下三点要素进行分析,即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而这些要素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每个要素在移动微课的学习中将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需要对基于移动网络条件下的微课学习环境要素进行分解,试归纳分析出各要素在移动微课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2.1学习者

学习者因素中对于移动微课学习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学习需求。原来就有学者研究过网络学习环境的模型,研究中发现基本特征、认知特征、学习准备、学习困难这4个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过程产生了影响,而移动网络学习是在线网络学习的延伸,具有特殊性,更能满足终身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特征分析如下表1。

2.2学习条件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持和社会网络组成网络学习模型中的学习条件,它们共同保证和维持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以最终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4]。而这4项条件又需要被学习者因素在现实中灵活支撑。具体分析如下。

①学习资源: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根据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经验背景、学习地点、时间的不固定性以及对于特定信息的态度,提供学习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网络共享或通过短信、多媒体信息服务、移动邮箱或搭建WAP学习站点,将学习资料、课件、作业发送给学习者或为学习者提供通知公告、学习资源等信息。

②学习工具: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时需要能再移动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和互动的移动终端工具,而这个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的配套使用和操作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如今主流的移动学习工具有电子阅读器、ipad、智能手机等。

③学习支持: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的全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和状态对其提供软环境支持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使学习平台支持当前主流的移动终端系统,并且友好的学习资源界面符合各教育基础的用户使用避免学习障碍。

④社会网络: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交流状态,使参与者之间的互动顺畅,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和习惯满互性让有的学习者在学习平台讨论区对有兴趣的主题做讨论,有的学习者可通过WAP学习站点的论坛区进行异步交流,或满足移动微课学习的移动性和及时性通过移动QQ、微信、MSN和短信工具进行实时交流。

2.3学习活动

在移动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移动性、及时性、网络性、跨时空性、虚拟性、普及性、个性化、交互性、超媒体性、过程自交给学习者、泛在性等独有特性。所以在移动网络微课学习环境中如何给予学习者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和促进学习过程的各种参与性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而这些学习活动都是基于移动网络进行的,因此,可将学习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移动网络特性结合分析如下图1。

3.学习环境要素之间联系

通过以上对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三大移动网络微课学习环境要素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移动网络条件下微学习环境是移动的,学习者通过这种灵活、高效性的学习方式自由确定学习内容、路径和控制时间,那么这三要素之间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移动网络微学习环境分析如下图2。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9

[2]韩立龙.移动网络学习[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10

[3]杨方琦,杨改学.近十年来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04):39-45.

微课的特征篇7

关键词:微课程 设计方法 翻转课堂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程在各类教学中都有非常大的生存空间,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微课程的课件制作方便,题材非常丰富,编辑方法、编辑软件非常多,也容易上手。本文探讨了微课程的特征、设计和应用,以期今后能更好提高它的实用效果。

一、微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微课程由系列相关微课件组成,单独的微课件是指基于教学设计,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5~8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具有“微视频、交互式练习、即时反馈”和灵活、便捷、高效的学习特点,与“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一起,被认为是近年度最具影响的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方式普遍受到欢迎,微课程发挥的作用更大,应用前景更加光明。

微课程有三个突出特点:可视化,在呈现方式上,以情景化、图形化、图像化的方式为主,形象生动,便于接受与理解;泛在性,指具有跨媒体与普适化的特点,方便应用与传播;关联性,指微课件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可以按照需要自由组合到不同的内容体系中。

二、微课程的组成

微课程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它的组成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三、微课程的应用方式

微课程最常见的应用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应用于人们的移动学习,支持人们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需求。二是被引入课堂,用作教师课堂讲授的案例、演示、补充,或者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三是把微课件组合进即时课程、网络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应用。

四、微课程的设计方式与原则

微课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按照教学目标、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有机联系的5~8分钟左右微课件;(2)确定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创设学习情境;(3)设计脚本,将授课PPT、授课录像、各类媒体资源、画面、旁白等各元素要求按照教学讲解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设计;(4)根据脚本,制作授课课件、现场授课录像、支持教学过程的各类媒体素材资源;(5)将授课内容、旁白、字幕、画面、各类资源与教学课件进行剪辑,形成清楚解读、重点突出的完整教学单元;(6)从教和学的角度,对制作完成的“微课件”进行反复检验,进一步优化与提炼,形成精品教学资源。(7)将系列微课件利用问题、作业、测试等方式有机连接,构成整个微课程。

微课程中微课件的开发设计,有多种技术路线,包括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三维、html页面等方式。具体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开发成本进行选择。常用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PowerPoint,CamtasiaStudio、屏幕录像专家、Snagit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MovieMaker、QQ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板,DV+白纸,录屏软件+PP11,手写板+录屏+PPT等。这些方法直接将教师的知识点讲解进行录制,并在编辑中突出重、要点和布置思考问题,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快速上手等“平民化”特点。优秀的微课应是“趣味性”“启发性”与“易用性”的兼容体,微课的深度也就体现在它能否引起学生对内容进行螺旋上升式的提问和思考。

微课程设计可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以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为导向

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学习者的背景特征、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其开发、应用和评价环节,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以教学目标为重心,强调内容重于形式

微课程包含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即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做到内容要聚焦,即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视频背景要干净简洁,无关信息不要出现在画面上。

3.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

碎片化的学习,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理解知识的全貌造成障碍。因此,必须使知识点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设计者要从某个专题或某门课程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和制作系列紧密联系的微课件,各微课件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形成微课程体系。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作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的路径,使学习者由“点”学习向“面”学习延伸;也可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工具,打造全媒体环境下课程学习体系。

4.趣味性与启发性结合

微课程时间很短,因此提出吸引人的问题很重要,提问的方式、角度都要精心设计。在讲课中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可采用三段式教学法,即开场的问题导入、中间的问题解决、结尾的总结和启发式思考。

5.与其它教学方式的结合

微课程教学法可与JiTT(“Just-in-Time Teaching”及时教学)和PI(“Peer-Instruction”同伴教学)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网络,接收来自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并利用微课程与微练习、微测验、微评价、微反馈相结合,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利用JiTT和PI教学方法,可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不足,为学生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还可弥补了传统课前、课中、课后互动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围绕着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转课堂”“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五、结束语

互联网使得我们世界变成扁平化,改变了我们学习的方式。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探讨完成。未来,微课程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地总结完善,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2]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3]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5).

微课的特征篇8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到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分析能力。其中比较思维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完善地理学科能力,解读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和原理、规律。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比较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提高地理解题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采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发展综合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素养。而这渗透着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地理思维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应用能力,这是高考改革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所在。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目前并没有具备这方面的素养,表现在解题中常面临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做选择题时,学生对某等值线弯曲的原因判断这类试题的考查无从下手;另一个是做综合题时,学生常常因为套模板答题被扣分,导致综合题得分不高。尤其是高中地理,其学生学科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不易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笔者尝试利用微课做课后微专题突破解决这一难题。而如何落实微课的教学应用,真正让全体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是本课题所要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二、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取得“1+1>2”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课堂整体教学与课后利用微课做微专题辅导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期为《微课资源应用于辅差教学的研究》课题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本校高三年艺体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研究对象建立跟踪档案、访谈调查、真题检测的方式验证以微课形式进行课后微专题突破的效度,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四、研究过程

1.核心概念界定

比较思维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地理学科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区域比较是地理比较思维的基础。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难点展开的教学过程。微课一般是10分钟的讲课过程,讲课内容比较少,具有针对性,并且微课的制作过程简单实用。

2.研究对象

选择艺考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高三上学期集中精力进行专业辅导而荒废,比较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方法一无所知,因此,选择这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采用测试的方法较明显地验证课后微专题的辅导效度。

3.研究步骤

(1)比较思维技能预学环节

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比较思维在解题中应用的课堂教学,并做当堂教学效果检测。根据测算,学生选择题的正答率约为65%,由此可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对需要进行课后再辅导的学生进行确认与登记。

(2)微视频辅助环节

根据本节课内容分解制作尽量详细的讲解微视频,学生体验的思维分析过程越细致越有利于比较思维分析法的掌握。教师利用QQ群等方式将微视频等学习资料分发给学生,同时将纸质版的学习任务单、训练任务单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或课后自习时间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视频,从而完整地了解比较思维的概念、对应的问题及思维的应用过程等,继而查阅相关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单中的问题,并记录下学习中的困惑。

(3)反馈环节

要求学生把近几次考试试题重新进行梳理,找出涉及比较分析的试题,用比较思维的“三步骤”重新进行审题与整理,以检测其学习效果。对于已基本具备本思维方法的学生再要求其将区域特征基本要素要再熟悉,其别是中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基本特征要熟练掌握,其中东部季风区还要能区分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基本特征。此外,要求其将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最优区位条件再熟悉,以及几种主要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的最优区位,最后再回顾各种地理要素的成因和规律,以检测其所学能力的应用能力。

经过完整环节的训练后,再测试学生的解题正答率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在10%~15%。

(4)结论与反思

经验表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核心知识、主要思维”方面的掌握上存在困难与不足,因此课后辅导尤其重要。根据本次案例的实践,课后辅导可遵循以下一般过程:(1)教师制作上传或分发辅导微视频;(2)督促学生利用课后或周末时间自主选择微视频进行再学习;(3)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答疑互动和交流展示、完成当堂训练;(4)根据当堂训练效果,布置个别还没有掌握的学生课后再学习微视频,另外布置已掌握知识或技能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巩固学习效果。

在本案研究中发现,利用微课进行课后辅导教学有助于解决三个问题:(1)对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概念和核心知识进行再学习,弥补过往学习中的不足及请家教的尴尬(具有弥补功能)。(2)可以提供视频或在线测试,及时自主诊断课堂学习效果(具有诊断功能)。(3)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延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拓展课堂所学(具有拓展延伸功能)。

上一篇: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