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微”时代的微课

时间:2022-09-09 10:29:07

初探“微”时代的微课

摘 要: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呢?微课的受众主要是谁呢?微课发展至今,面临着那些问题呢?笔者从微课的界定、定位、特点和区域实践效应及应用前景展望几个方面逐一探究。

关键词:微课;定位;特点;前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32-03

微课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以来,就得到各方的热议,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笔者在CNKI中国数据库中对“微课”进行搜集、统计,发现国内教育领域是2011年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中首次提出微课这个概念,从而开启了我国微课研究之旅。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有关“微课”为主题和关键字的期刊进行搜索,发现只有19篇,其中这19篇文献的期刊分布如图1。

从分布来看,国内核心期刊中关于微课的文章还是偏少,而发刊数量较多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杂志是直接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刊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内微课面向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另外,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国内现在对于微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时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广大学者去挖掘。因而,搞清楚微课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一、什么是微课

这个必须从微课的演变来看,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1];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Le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期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舞会、搭乘电梯时,为大众普及化学常识[2];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3];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4];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播。

Penrose在提出这个概念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微课的概念,而是直接着眼于制作微课的步骤,为了搞清楚Penrose的微课,我们有必要对他提出的制作微课的五步骤进行分析。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5]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概念,即:微课是以核心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麦克风或者摄像头为录制媒体,通过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将整个课程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段长度为1-3分钟的教学视频,然后与配套的课后任务共同传到课程管理系统的课程。

目前,国内最权威、也是最早引入微课这个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他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这一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6]

虽然二者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是可以看出,两者所指代的“微”是相同的,从形式上看,都是指微型的教学视频,长度都不超过十分钟;从内容上看,都是以一个微小的知识点、核心概念、问题为中心开展的微型教学。目前,就国内微课的开展和研究而论,胡铁生对于微课的概念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该领域的标准。

二、微课的定位是什么

通过对微课定义的界定,有助于理解它的定位。Penrose是将微课定位为传统课堂的一种补充和资料的拓展补充,他指出,微课程将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并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7]他提出的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教学教学的一大革新,但是,却仍是将微课定位在资源的补充和拓展上。而胡铁生提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微课既可以作为传统教学资源的补充拓展,同时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合作的加强,学习需求的提高,微课将作为全民学习的一种手段,来推动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在这一点上,凤凰微课已开始崭露头角。凤凰微课是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开发的,它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使之为各种便捷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为新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对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微课的受众从学生扩大到教师,最终扩展到全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微课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选择针对性的微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在今后,全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高,终身学习。

三、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看微课的特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8]例如: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以章节为划分,教学时间以课时为划分,有时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多且难于理解,即单位数量太大,而教师却不能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这样的教学实际带来的效果就是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且不想理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提高,即边际效用递减很快。但是微课不再是以课堂章节为划分标准,而是以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为教学核心,打破了教学内容冗长而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有限而无法坚持下去的想象,并对无法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而不会出现一次接受太多,而边际效用急剧下降的结果。因而,微课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短”、“少”、“小”、“多”。

(1)短:教学时间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与一节课40分钟左右相比,名师“微课”是浓缩的精华,一般只有5-8分钟,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

(2)少:教学内容少。和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的问题聚焦性强,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能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

(3)小:资源容量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辅助配套的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4)多:资源类型多。微课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可划分为11类,有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等。繁多的课件资源为广大教师进行备课、教学、反思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资源。

四、从“佛山市微课作品大赛”和“中国微课大赛”看微课的前景思考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全市微课平台展播不到二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成为了第三届(2011年)“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佛山日报[9]、南方日报[10]、广州日报[11]、《教育信息技术》杂志[12]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正式“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本次评选活动的各个项目,截至2013年6月10日,参赛的作品已经累积22303节,参赛地区包括山东、广东、江西、江苏、辽宁等15个省。由此可见,微课的浪潮正在席卷整个教育领域。

“微”时代的今天,国内微课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微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以人为本”从来不该流于空谈。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在“微时代”的今天,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极度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如何推进移动学习,促进终身学习,应该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3]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 McGrew,L.A.(1993).A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70(7):543-544.

[4] Kee,T.P. (1995). The one minute lecture[J]. Education in Chemistry,(32):100-101.

[5][7]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65-73.

[6]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8] Open Education (2009). Online education-Introducing themicrolecture format[EB/OL].http:///2009/03/08/online-education-introducing-the-microlecture- format/.

[9] 吴岚岚.佛山“微课堂” 网上受热捧[DB/OL].http://wwwcitygfcom/FSNews/FS_002008/201107/t20110704_1835766html

[10] 李晓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点击率破五万[DB/OL].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5/19/ content_6962446htm,2011-05-19.

[11] 陈昕宇.5分钟一节的“微课”你上过未[DB/OL].http://news163com/11/0519/05/74D4RU2U00014AEDhtml,2011-05-19..

[12] 胡铁生.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作品征集活动广受好评[J].教育信息技术,2011,(6):21.

上一篇:对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批改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电子档案袋评价在师范生专业技能成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