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11-17 22:52:03

儿童节的习俗

儿童节的习俗篇1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首次庆祝

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主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节日习俗

儿童节的习俗篇2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传统节日;儿童立场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品德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品德课中,“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是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纳入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旨在加强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普及,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节日往往以成人为主角,儿童特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它所倡导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真”“童趣”。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始终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亲近传统节日、进而爱上传统节日。

一、立足儿童,为传统节日创设新“趣味”

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中国的节日过于传统、死板,不如“洋节”的热闹、新颖。如果孩子参加了一些节日活动,也只是停留在吃喝的层面上。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打造“有趣”的品德课堂。

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新年物品,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地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用音乐渲染过年气氛,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过年”的氛围中。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春联、年画、灯笼、窗花等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我让他们自己贴对联、贴福、贴窗花等,学生一边贴年画,一边听老师讲解年画的来历,从而知道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等门神的故事;有两个学生为了对联的读法争论起来,也因此知道了对联从右到左的读法,以及其中丰富的祝福含义……过年当然少不了吃饺子,瞧,在学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老师的帮助下,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并且都希望自己能吃到那个有硬币的饺子,说是会有好运降临。然后从吃饺子引开,说说你知道的过年习俗还有哪些。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从儿童立场开始,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让传统节日变得“有趣”“好玩”,才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才会收获精彩的品德课堂。

二、自主探究,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别强烈。“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激发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行为,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也许,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新品德课堂。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享誉国内外的赛龙舟活动,特别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事,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自己民族这些传统的东西怎么能一无所知呢?所以,我决定要让学生好好研究研究端午节。

孩子们跃跃欲试,大家都来为“今年我们如何过一个‘新端午’”献计献策,师生群策群力,很快形成了如下研究方案:(1)搜集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等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最后设计出一张或几张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2)学做香囊、学包粽子。(3)搜集、摘抄、吟诵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文,感受端午节文化。(4)设计、制作“龙舟”吉祥物,写清设计意图送给屈原家乡的小朋友。(5)观看或阅读与屈原有关的电影、小说,举办“屈原在我心中”的论坛。

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案实践,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完成。随着活动的蓬勃展开,学生感悟着“端午”的文化,享受着查寻的乐趣!

端午节到了,那真是一个“新端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最引人注目!它介绍了端午节传说、赛龙舟起源、发展及比赛规则、粽子种类、屈原生平等。大大小小、花色各异的香囊,挂在了每个孩子的胸前。“奇形怪状”的粽子,虽然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别有风味。诵读吟唱《和端午》《五月五日》《端午节悼屈原》等诗词、吟诵者感情真挚,使听者入情入境;我们班的才女更是创作了诗歌《追寻屈原》,让人感受到了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孩子们用自己的“儿童心性”对传统节日习俗作出了独特的诠释和演绎,带我们走进了不一样的品德课堂。在这里,孩子们的生命获得如风般的舒展,体味着传统节日的美好,更感受着美好的生活。

三、科学认识,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理念”

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传统节日中多蕴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春节举家团圆、辞旧迎新;元宵节赏灯猜谜、共叙天伦;清明节家庭团聚、缅怀先人;重阳节登高望远、尊老敬老……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其中既有民族精神的精华,又有非科学的、落后的因素。因此,在“传统节日”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理念,使传统文化星火相传。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与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等活动一起成了中国人民迎新春、庆新年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不光污染空气,而且危险,所以,在学习《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笔者就“春节要不要放鞭炮?”这一话题,把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讨论。正方同学说放鞭炮很热闹,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他们小孩子特别喜欢放鞭炮。而且放鞭炮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反方的观点是放鞭炮太吵闹了,现在人们居住的都很近,很多住在大楼里边,一放鞭炮,声音很大,人们都没办法休息,说话都听不清,特别是老人小孩都受不了。放鞭炮还有危险,经常有人把手炸伤。而且放鞭炮污染空气,现在空气中经常出现雾霾,我们不能再污染空气了。双方争执不下,只好由笔者出面协调: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大习俗,但从燃放鞭炮的安全性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两方面考虑,“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春节习俗在如今已是弊大于利。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节日气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如,文艺活动、游园、体育竞赛等。接着,学生合作撰写了一份“春节不放鞭炮,过健康环保绿色年”的倡议书,印刷后在村子里进行发放宣传。“虽然鞭炮声少了,但我们的春节依然喜庆红火”,是孩子们对这一年过春节的最深感受。

儿童节的习俗篇3

一、民间童谣的现状

⒈童谣的含义

童谣又叫儿歌。童谣,在我国无比丰富的民间文学中,是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体裁形式,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在我国,古代称为“孺子歌”“婴儿歌”“小孩语”等。童谣自古有之,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唱着童谣长大的。它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歌谣。

⒉民间童谣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还处在幼儿阶段便让他们接触英文童谣,由于种种因素,我们也看到现在的童谣创作越来越少,据统计,当当网童谣图书的评论排行,至少前5位都被外国童谣所占据。从销量排行来看,外国童谣也火过本国童谣,在当当网前20名销售排行中,有11种是外国童谣,由此可见,我们本土民间文化已逐渐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消失。

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民间童谣的意义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琅琅上口、富有童趣的童谣,让孩子在知识的萌芽时期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更能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初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作为在学前教育一线的我们,更应该为幼儿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⒈感受方言的魅力

民间童谣是地方民间文学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当地本土方言进行念诵。其中蕴含了当地很多文化的精髓。我们班大部分是来自苏州本地的幼儿,苏州方言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苏州童谣充满了童趣,用苏州方言的语调来朗读押韵的童谣,琅琅上口,另有一番韵味,能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发学习的兴趣。在每天15分钟的民间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朗诵着苏州童谣,让他们更加体会到了方言的魅力,外地的孩子也更加融入到了这个城市,从方言中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

⒉感知民间风俗

民间童谣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也是民间风俗习惯的深刻体现。虽然童谣的内容比较简显,但是它恰恰反映着当地当时的一些社会概况及民间习俗,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息。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就将教室的墙上张贴上了龙舟、粽子等图画,还将艾叶挂在了教室的门上。孩子们念着“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草,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的童谣,在这样浓浓的氛围之中感受着屈原、伍子胥以及关于端午节的各种风俗民情,他们的兴趣更浓了,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了解更深了。

三、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体验民间童谣带来的乐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童谣的趣味性,我们让民间童谣深入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合适的游戏条件。根据幼儿的特点,巧妙地将游戏渗透到童谣中,能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将童谣与表演游戏进行整合,让每个角色出场时都添加童谣。引入表演游戏《狼和小羊》时,我鼓励幼儿在狼和小羊出场时为它们创编一些童谣。游戏开始时旁白:“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一只狼走过来……”一个扮小羊的幼儿在喝水,一个扮大灰狼的幼儿模仿大灰狼走过来。最后在师幼的共同配合下,创编了以下几首童谣:小羊出场时是这样念的:“走到小河边,河水甜又甜。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哎呀,狼来了。”而狼出场的童谣是:“我是一只大野狼,吃兔又吃羊,如果山中没老虎,我就是山大王。”小动物们相继路过小羊家门口看到小羊在哭的童谣:“路过小羊家,是谁在那哭,原来是小羊,蹲在门口哭。”幼儿在童谣的配合下能自然地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的效果也会更好了。

四、结语

民间童谣这一古老的艺术表达形式影响了几代人,也充实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园地,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代人中失传。让孩子们在学习、认识童谣的同时,了解到我们民族一些传统的民风习俗、生活常识。让民间童谣,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传承下去,发出它绮丽、炫目的光芒!

儿童节的习俗篇4

关键词:弘扬 客家童谣 传承 优良品德

客家人的祖源在中原,客家人所讲的客家方言是我国现代汉语的方言之一,具有中原古音的特点,叫“客家话”。

客家童谣以客家话为创作、儿童口吻写的客家歌谣,取材于日常生活事物,形式多样、语言活泼、易于上口、贴近生活、变化多端,也叫“客家儿歌”。客家人喜欢用传统儿歌启蒙教育儿童,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孩儿玩耍或催眠之时,阿婆、阿妈便会击掌而歌,让孩子在平常的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这些儿歌大都轻松活泼、语言纯朴、通俗押韵。因是口语化,琅琅上口,且易记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非常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和口味,故孩子们喜闻乐唱。经典客家童谣有《月光光》。

儿歌的创作素材,是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基础,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也表现出他们的爱憎感情,这些儿歌,代代相传。农村的阿婆、阿妈们虽识字不多,或并不识字,但都能唱上几首。客家人的文明礼貌、知识、口才,从小便得到熏陶,受到启迪和训练。客家儿歌,是客家儿女成长启蒙的歌谣,是客家人成长的原始营养。

客自中原,家在梅州。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童谣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财产之一,是广大客家人所喜闻乐道的艺术形式。现在,随着社会的高度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审美观念、欣赏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高科技文化产品不断地冲击着生活的每一天,孩子拥有很多选择,客家童谣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深入小孩子的生活中。家长们因为工作忙碌的关系,很少把客家童谣教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已不会念、不会唱客家童谣,有些孩子连正宗的客家话也讲不地道了。

客家童谣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为了弘扬和发展客家传统本土文化,为了让客家童谣广泛传唱,培养客家后代的高尚品行,我们作为幼儿园的教师,站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强调童谣“从娃娃抓起”,勇挑起传承客家文化的重担,将客家童谣渗透于幼儿的品德行为教育之中。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最好的传承和保护的工具是语言。客家童谣是一方水土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口头传承而来的,素材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客家童谣都适合幼儿。有些客家童谣较低级趣味,有些客家童谣内容很粗俗,用语不文明,还带有封建迷性色彩,这极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奠定人的性格的雏形时期,也是品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客家童谣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我们要充分挖掘客家童谣的教育内涵,实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进行教育,将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挑选出来进行传授,从而达到规范孩子们行为的目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有优良品德的萌芽。《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指出: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在选择客家童谣活动内容时首先考虑以《规程》和《纲要》为指导: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综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能传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童谣。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实际及幼儿的特点,制定了可行的学习方案并渗透、传唱于节日活动中:

小、中、大班级充分利用“客家童谣”的艺术魅力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孝敬老人、知书达理等的教育。让幼儿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不但接受客家本土文化教育,而且还能促进他们品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将客家童谣渗透于幼儿的品德行为教育之中,选择的客家童谣具体如下:

小班,选择趣味性强,琅琅上口的童谣:

1.幼儿爱读书、积极向上的童谣如:《四四方方一张台》《蟾蜍螺》《月光光》《乌了哥》;

2.引导幼儿从小养成不贪吃的童谣如:《鸭斑蛇伞罚

3.教育幼儿从小养成按时睡觉的童谣:《乖乖睡》;

4.尊老孝亲、待人好客的童谣:《月光华华》《转去屋夸倒杯茶》《月饼先敬阿婆吃》;

5.体谅父母、爱护同伴的童谣:《阿爸种瓜涯织箩》《船来等,轿来扛》。

中、大班根据节日,选择句式较长的客家童谣教学,重点开展教育意义强的童谣:

九月份(教师节、中秋节):

1.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尊师重教的童谣:《涯个老师最锡涯》;

2.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萌发爱父母、爱亲人的童谣:《八月半》;

十月份(国庆节、重阳节):

1.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童谣:《庆国庆》;

2.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尊敬长辈的童谣:《都夸涯是好娃娃》;

十一月份(金柚节):

1.知道金柚是客家梅州的特产,萌发热爱家乡的童谣:《涯系客家人》《赞梅州》;

2.知道客家的农事季节,感知大丰收的童谣:《春争日夏争时》;

十二月份:

学习勤俭节约、为人处事的童谣:《勤俭叔婆》《胡椒细细辣过姜》;

一月份(元旦):

学习对人们的美好祝福、讲礼貌的童谣:《羊子咩咩》《庆典活动喜洋洋》;

二月份(春节、元宵):

感知过年的喜庆气氛,懂得亲情的童谣:《月半归》《转妹家》;

三月份(母亲节):

知道妈妈的爱,感恩母亲的童谣:《妈妈》《七姑星》;

四月份(清明节):

怀念先祖,追念伟人高贵品质的童谣:《永远的叶帅》;

五月份(劳动节):

学习爱劳动、勤劳俭朴的童谣:《生春鸡嬷》《会划会算》;

六月份(六一儿童节):

认识儿童快乐节日,同伴间友好的童谣:《排排坐,唱歌歌》《爱读书》;

七月份:

知道客家崇文重教、助人为乐的童谣:《点指人堂》《人心齐,泰山移》。

客家童谣,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弘扬。通过幼儿园的传承、弘扬,孩子们的传唱,把客家童谣推广到了各家庭,让新一代客家人了解了我们客家的良好习俗和传统的文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收到良好思想情操的陶冶,传承了客家人爱国、爱家、刻苦耐劳、奋斗拼搏、朴实守信、克勤克俭等的精神,培养了幼儿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S].2016-01-05.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2012-10-15.

[3]丘菊贤.客家综论[M].梅州市印刷厂,1999.

[4]黄钰钊.客从何来[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黄火兴.梅水风光[M].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2005.

儿童节的习俗篇5

在欢快的鞭炮声中,古都北京又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大马路小胡同中迎风招展的新旗,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气韵生动的迎春门帘,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再配合上节奏明快音律响亮的北京童谣,把激情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好运与繁荣,传统与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传递着和平、进步、友谊、和谐的理念……

在这新春佳节之际,且让我们漫忆童谣过大年,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北京童谣悠远的源头,谛听来自民间的欢声,感受童心与挚爱,在各自的心头留下一些深沉的记忆。

北京童谣,它形似诗歌而又短小精练,通俗平易,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易于传播。它的内容广博深厚,诉的是民间的苦与乐,喊的是百姓的恨与爱,歌颂的是群众的理想与追求,抒发的是人民的感情与呼声。

新年到,新年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太太要条新裹脚

老头儿要顶旧毡帽

从童谣最后一句反映的妇女缠足陋习,可推断这是清代中晚期流传的童谣,如实地描绘了二百年前的旧京景况。仔细品味,既有欢快喜庆的氛围,又有些凄清悲凉的感觉,当年人民的生活如此清贫,民众的需求竟如此简单,实在令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

童谣中涉及的北京人文地理、岁时风格、世态人情均含有儿童的心理,单纯幼稚天真活泼。它可以让您在骀荡的童谣声中追寻已逝的岁月。这首《大年初一头一天》反映的就是昔日北京春节的节会风情:

大年初一头一天

骑驴去逛白云观

驴脖子铃铛一大串

哗啦哗啦响连环

小驴屁股打三鞭

翻蹄亮掌一溜烟

小五儿追,小六儿赶

快到庙里打金钱

白云观位于今西城区白云路东侧,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元太祖成吉思污重修后改名为长春宫,命道教全真派传人丘处机驻此掌笈天下道教。现为北京规模最大的道观建筑,有牌楼、山门、石桥、灵宫殿、玉皇阁、老律堂、丘祖殿、四御殿、戒台与云集山房等。每逢春节有盛大的庙会,正如童谣中所唱,自农历大年初一开庙,当年有骑毛驴逛庙会的习俗。从西便门或宣武门骑上毛驴,沿着遍植杨柳的护城河南岸直奔白云观门前,一路上蹄声“”,铃声哗啦,你追我赶,好不热闹。进庙除朝香外,还能摸山门上的石猴,打石桥下的金钱眼,祛灾祈福。独特的民俗活动引人入胜,值得欣慰的是这些传统的节日风俗已流传到了今天。

十五月儿明

北京城里闹花灯

走马灯,凭气转

转出一片好风景

吕布大闹凤仪亭

三娘推磨脚踢毽儿

刘备招亲下江东

孔明手拿羽毛扇

天官赐福加官跳

国泰民安享太平

按照中国习俗,农历正月十五是灯节。明朝时这一天北京城内的灯市口要举办花灯盛会。清朝时,将灯市分散到前门东四等各大闹市上,各大铺户都在门前张灯结彩。童谣中说的“走马灯”是一种用蜡烛热气作动力,驱动中轴转动变幻出种种画面的灯。童谣中的三娘、吕布、孔明、刘备、天官等都是转动时出现的画面。可惜当年各大铺户前的彩灯已不复见了。

月亮爷,亮堂堂

哪层元宵扑鼻香

嫂嫂屋里吃几个

奶奶床前喝碗汤

叔叔元宵我不要

送给隔壁张大娘

面对月亮哈哈笑

又是一年好春光

农历正月十五既是传统的灯节又因为这天家家户户吃元宵,故又有元宵节的俗称。这首童谣唱的是北京元宵节之夜的场景,天上月圆,地上人欢,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然而在清末民初之时,这“元宵”两字竟然刺痛了一位大总统的神经……

大总统,洪宪年

正月十五卖汤圆

这首童谣风趣幽默地讥讽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洪宪年为公元1916年,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的年号。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废除共和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把民国大总统改为“洪宪皇帝”。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北京街头传统的食品――元宵陆续上市,街头巷尾一片“卖元宵”的吆喝声。做贼心虚的袁世凯听到“元宵”这两个字误认为是“袁消”,大惊失色,匆忙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虽然如此谨慎,但他的皇帝梦仅仅作了83天,就在人民的反对声中忧患而死了。在北京的历史上,正月十五叫卖“元宵”的吆喝声仅在袁世凯的洪宪年(1916年)改为“卖汤圆”。汤圆的吆喝声被记入了北京童谣中,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二月二,龙抬头

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

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

五谷丰登太平秋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历代皇帝对农业都比较重视。自明朝到清朝,每年的农历二三月间,皇要到天坛、地坛、先农坛等处举行祭祀大礼。还要按演耕之制,由皇帝亲自持耒、执鞭、扶犁,三推之后,再加一推以示劝农,让大小官员和全国民众“知稼穑之艰辛,悉农夫之作苦,量天时之晴雨,查地力之肥饶”。这首童谣形象生动地把皇帝演耕的场面唱了出来,同时也透出了农历二月二日的民俗。

二月二,接宝贝

接不来宝贝儿

娘掉泪儿

旧日北京还有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习俗。女儿未嫁时,在家里是母亲的心肝宝贝儿,娇生惯养。嫁出去的女儿就成了泼出去的水,姑娘结婚到婆家后,就成了主要劳动力,持家做饭,生儿育女,十分艰辛。如果碰上婆媳不和,媳妇更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而每年农历二月二日,娘家妈要派人把心爱的女儿从婆家接回来,重温母女之亲情,这种风俗习惯是极近人情的。然而,如果婆家借故不让媳妇回家,娘家妈也是无可奈何的,只好以眼泪来表达思女之情。

儿童节的习俗篇6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6-02

浙江是一个历史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地域特色鲜明。其中,浙江省景宁县,人称“千年畲乡”,有着灿烂辉煌的畲族传统文化。例如,有特色节日活动“三月三”;有特色饮食“乌米饭”、“牯角”等;民间游戏“稳登”、“操石磉”、“赶野猪”等;有精巧的民间工艺美术――竹编草编工艺“畲族斗笠”、织花带工艺、刺绣工艺等。这些都是可供幼儿园教育开发的丰富资源。因此,当地幼儿园要巧妙利用班级活动室(主题墙和活动区)、园内外的物质景观、墙面、橱窗、挂饰等媒介,精心建构具有畲族民间风情的园所环境,让畲族孩子在尽情参与、探索、表现中加深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认同与喜爱中起到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意蕴

在畲乡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畲族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作品等的融入,可以带孩子走进畲族传统文化的高远意境。当然,民间文化作为畲乡主要的课程资源,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1.民间文化能够促进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畲族民间游戏涉及很多基本动作,如走、跑、跳、钻、爬、捡、翻弹等,这些基本动作可以促进儿童小肌肉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力、反应速度等。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往往是畲族民间童谣与民间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儿童在边念唱边玩的过程中,情绪变得更为愉悦、轻松,更能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身体机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

2.民间文化能够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畲族民间歌谣具有听说念唱、节奏明快的特点,它经过畲族人民群众的锤炼,内容通俗易懂、简练朴素,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在嘻戏、玩耍的过程中,念诵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3.民间文化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畲族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它体现了当地世代相传的民俗民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由情而发、自生自发、质朴率真,蕴涵着创造者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思想。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丰富了儿童的审美体验,感受审美所带来的愉悦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儿童的创作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民间文化有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畲族民间文学中蕴含着尊老、勤劳、勇敢、坚持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能通过民间文学中的故事帮助儿童明辨是非,使儿童受到畲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良好习惯;畲族民间音乐能让儿童体验到乐观、开朗的积极情感。在参与民间文化的各种活动中,能够锻炼儿童大胆、自信地与人交流,专注的完成某一件事,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等。

(二)对儿童民族意识的培养

民间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自发创造的,并为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所喜爱和传承,凝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承载着这个民族文化血脉和情感因素的文化形态。而教育无疑是文化传承和民族情感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对于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幼儿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必然要求畲乡幼儿园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进行畲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传承畲族文化和培养儿童的民族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充满畲族风情的主题墙,畲家农民雨天劳作时穿的蓑衣,绣着畲族图腾的编织彩带,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动形象的畲族婚嫁的照片……更巧妙的是,教师们将这些象征民族的物品都固定在畲家筛豆子、谷子时用的竹筛里,让这一切都充满着浓浓的民族风味。旁边还配上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朗朗上口,就会激发儿童学习畲族文化的欲望,加深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二、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途径与策略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常常充当隐性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通过建构主题活动、建构本土特色活动、建构区角活动、建构开放性民俗活动等途径,开发并纳入民间文化资源。

(一)建构主题活动

畲族民间文化内涵丰富,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以选择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民间文化元素,生成相关的主题活动,集中展现民间文化的魅力价值。如在“美丽的畲乡”主题活动中,从畲乡的特产、旅游景点逐渐引导到畲族的文化习俗,如竹拍舞、彩带、婚俗表演、服饰等,然后让儿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图片、照片、实物、资料等布置在主题墙上,随着主题的开展,环境创设也随着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从而让儿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建构本土特色活动

本土特色资源既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幼儿园环境创设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在设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时,应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愿望,结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真研究如何将本土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包括畲族风情、文物古迹、畲乡饮食文化、畲族艺术等整合到环境创设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既能为儿童提供亲近自然、直接感受本土文化的机会,同时也能使儿童滋生对畲乡的热爱。

(三)建构区角活动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将民间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例如,进行主题活动“精美的畲乡彩带”,教师首先创设一个区域投放畲族彩带、编织物等实物供儿童观察,让儿童在自主欣赏、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教师分别在不同区域投放充足的材料供儿童进行操作,激发创造的欲望。在科学区,教师投放织布工具模型、各种颜色的丝线、棉纱,各种图案、纹样的彩带供儿童欣赏探究;在美工区,教师提供纸、笔供儿童画彩带,设计彩带。或者提供布条、颜料、剪刀等工具,供儿童进行彩带印染、制作剪贴等等。在阅读区,教师与儿童一同收集有关彩带的书籍、图片,供大家欣赏交流;在表演区,教师则投放了许多彩带工艺制品,既可以供儿童进行“彩带秀”,又可以供儿童进行买卖销售游戏。每一个区域的创设都与畲族传统活动环环相扣,在活动中加深了儿童对畲乡的了解,萌发了对畲乡的热爱之情。

(四)建构开放性民俗活动

每逢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时,景宁县里都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畲族特色小吃节上,畲族农民现场捣米、做糍粑、用棕榈叶包米粽、做乌米饭、磨豆腐娘或是捧上一杯醇香的米酒;篝火晚会上,人们载歌载舞,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畲族时装秀上,模特们身着极富特色的畲族服饰,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有体育秀、民间绝技秀等活动。这些都是对儿童进行民间文化教育的活教材。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对畲族特色小吃、服饰、风俗等都有了一定的接触,并且萌发了对畲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环境创设的不同区域投放棕榈叶、彩带、石臼等材料,让儿童对畲乡民俗文化自主进行操作与展示,在参与的过程中其想象力、审美、动手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二)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1.适时提供物质材料,分层次调整环境设置。

幼儿园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能不断提供给儿童新的信息、新的刺激,让孩子能与周围不断地“对话”。“儿童的智慧流淌在手指尖”,基于此,幼儿园在创设民间艺术活动室时,教师可以事先把那些精美的壁画和墙饰都拆除掉。儿童来到时,面对空荡荡的一点也不漂亮的艺术活动室,他们会产生和教师一起布置墙面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教师的赞同和支持下,儿童会自己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想表达的内容,主动收集有关资料,组合材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学到民间工艺、民间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墙面环境布置成功后,儿童会向家长、同伴、教师讲述自己的创作故事。随着墙面环境内容的不断变化,儿童的故事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充实。

2.教师要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教育价值。

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应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儿童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做等途径获取民间文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应全面考虑,有针对性的引导儿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创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畲乡孩子的特殊要求。

对畲族的孩子进行本民族艺术教育,也就是让他们从小了解和认识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并以我是一名畲族小朋友而感到自豪。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畲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处于汉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之中,与汉族文化相对而言,畲族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这使畲族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对汉族文化既模仿又抗拒的民族文化心理。百年来畲族百姓对本民族文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不认同其文化。由于孩子受此影响,对身边丰厚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

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还要认真考虑到一些孩子的特殊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孩子在所有方面的需要,以避免种族以及宗教方面的歧视。

总之,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创设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整体环境和包含有民间文化元素的操作环境,可以营造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民间文化传承的媒介,让环境与儿童真正“对话”,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逐渐认识和了解民间文化,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人。

参考文献:

[1]雷先根.畲族风俗[M].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03.

[2]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国畲乡风情节组委会编.全国畲族文化风情旅游研讨会论文集[M].2001.

[4]王晓春.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7).

作者简介:

儿童节的习俗篇7

母语里,藏有生活之源,智慧之源,文化之源。

母语教育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更是以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为使命,以让儿童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教育目标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期,我们关注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唤醒潜能

母语是什么?从字面上说,母语是妈妈说的话。在孩子焦躁不安的时候,最美妙的声音,最温暖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母语是什么?是乡音土语,是我们学会的第一种语言。

母语是什么?是现代汉语,是现代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语。民国时期,称之为“国语”。

西方有些国家称母语为“本国语文”。广义上说,母语还应该包括那些用母语翻译的语言文化。

这些年来,接触到很多朋友,都谈到对母语的学习和认识问题。2015年初,南都基金会秘书长程玉老师来考察亲近母语研究院,席间她谈起自己儿子的成长经历。他在中国上小学,然后去美国上小学;在美国上初中,再到中国上初中;在中国上高中,再到美国上高中。最后他不仅母语掌握得不太好,更遗憾的是,他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都产生了一定问题。不少从海外回来的朋友,很重视孩子对母语的学习,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在海外求学、漂泊和寻求立足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认识到母语学习、民族认同、文化根基对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意义。

而国内的一些父母和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把正在读幼儿园的孩子送去各种英语培训班;小学中学大学更是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我们不否认外语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但这确实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母语教育认识的浅乏。

其实母语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母语教育是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这几年,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推行一些文化和教育政策,以强化母语教育。例如高考语文加分,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等。

儿童母语学习的过程,既是他们掌握母语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过程,更是他们实现精神成长、融入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母语教育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的目标:

1.语言文字的应用层面: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必须具备最基础的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2.语言文学的教育层面:培养一个有良好心性的人,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一个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文学教育是重要途径。

3.语言文化的传承层面: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也是他们了解、体验本族文化,融入传统,打下中国根基的过程。

4.生命智慧的培育层面: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母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开拓视野,培育生命智慧的过程。

亲近母语的研究和实验,要从提高儿童母语素养开始。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大都在十四五个月开始说话,三岁左右具备基本的生活口语能力。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母语教育必须和儿童的天性合作,唤醒和激发儿童母语学习的潜能。

亲近母语,亲近传统文化

如果我们真正认识了母语教育的意义,那么父母该怎样让儿童亲近母语?

1.从儿童阅读开始

想让孩子真正学好母语,先要让他们爱上阅读。很多父母不理解母语学习的内涵,不了解儿童阅读的基本理念,只是简单地认为要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让孩子读老祖宗的书。因此一段时间里,读经盛行,甚至全国各地兴起了不少读经的私塾、书院。孩子们苦不堪言,现状令人忧虑。

古代的儿童在进小学之前,要先进蒙学馆开蒙识字。六岁以前一般不读经。识字的主要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蒙以后,古人从六七岁到十四五岁,为私塾、学馆时期,主要任务是读经,也有习字、练武等活动。这个时期,以诵背为主,当然用的方法是吟诵,一种古代的读书法。

了解和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必要的,但当代的儿童不能仅仅只读蒙学读物,只读圣贤书,只读古代诗文。古代的经典和当代孩子的精神世界相去甚远,难以形成共鸣。更重要的是,古代的教育跟当代的教育有很大不同。古代的教育基本是精英教育,当代的教育则是普及教育。当代儿童必须拥有一个未来公民所具备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这是传统经典不能给予的。

儿童应读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之文学,是开发儿童性灵的书,适合儿童。儿童文学的体裁是丰富多彩的,童谣童诗童话,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接受了精神熏染,建立了自己的价值标准。

亲近母语研究院在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2015年了儿童阅读分级书目,大家可以到亲近母语网站浏览和查看,亲近母语开发的小步读书App也即将上线,为0―12岁儿童提供了1000本书的分级、导读和亲子阅读指导。亲近母语也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发了《日有所诵》《我爱吟诵》《我的母语课》《我的写作课》等儿童阅读的课程用书。

当然,传统文化是一座博物馆,很多经典体现了我们的先贤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智慧,是值得去学习和发扬的。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诵读那些传统的童谣歌谣,吟诵那些清新质朴的古典诗文,阅读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故事,阅读那些代表我们民族思想高度的经典和历史。作为一个当代教育人,我们应该从中筛选那些穿越时空、健康开阔、适合儿童的母语瑰宝,让他们在亲近中,感受传统文化,从我们民族的慧根中充分汲取营养,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本文作者

2.回到故乡,行走天下

当今社会,不少家庭依然三代同堂,虽然这些孩子们跟祖辈生活在一起,但祖籍、老家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概念。我的弟弟工作生活在上海,小侄子出生后,只要有机会,弟弟还是尽可能带他回老家体验生活。我也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故乡的田野,跟他们讲父母童年的故事,祖辈的故事。带着孩子们去拜访长辈,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村庄的历史变迁。在祖辈的童年乃至青壮年时代,一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我带着孩子们,走在村庄里,告诉他们,这一家,是磨豆腐的;这一家,是打铁的;这一家,是做篾匠的……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卖铺,几分钱就来打酒、买酱油、买酱菜;这里曾经是一家私塾,爷爷在这里读过书……实际上,因为天然的血缘联系,孩子们对这些是很感兴趣的。经常和故乡和祖辈接触,也让孩子们看到乡村的生活状态,感受到还隐约存在的宗法社会的人情氛围。这些经历和感受,对于孩子未来融入社会,理解中国文化,与人相处都是很有好处的。

在古代教育中,成年后的游历是很重要的。古时的学士,一生必须要壮游天下,了解各地风俗民情,开阔视野。司马迁青年时代曾两次壮游天下,搜集了许多历史资料和各地传说,为编著《史记》打下了基础;李时珍青壮年时期壮游天下,搜集了诸多医药学典籍,为创作《本草纲目》积累了大量资料。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多带孩子出去游历。十年来,除了一些短途的旅行,每年暑假,我都和亲近母语总课题组的老师们,一起带着孩子们去做志愿者,并做长途旅行。我们去西安和延安支教,看兵马俑,登华山,参观延安窑洞。我们去过两次贵州,走过织金洞、黄果树瀑布、黔东南、千户苗寨。有一次,在雷公山里绕来绕去,似乎怎么也走不出来。在汶川地震之后的第二年,带孩子们去四川支教,经过十二小时的车程,到达马尔康,第一次看见经幡和藏寨的模样……今年我们在盛夏来到西宁,出嘉峪关,访汉长城,走丝绸之路,访青海湖。

游历是最好的母语学习形式,孩子们的成长收获是多方面的。孩子们不仅仅是欣赏了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对祖国的山河壮美有了切身的感受,而且能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增加阅历,丰富知识,加强对各种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每次出游之前,父母最好能跟孩子一起讨论线路,了解要去的地方,做一些功课。这次我们去敦煌,一个年轻的母亲在行前,让孩子看了三集《敦煌》纪录片,在敦煌参观的过程中,这个十岁的孩子紧紧跟着讲解员,认真听讲,主动发问,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参观结束,他表示回去要看完十集《敦煌》纪录片,还要更多地了解丝绸之路。这样的学习是渗透式的,是孩子喜欢的,也为儿童更深更广泛的母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在文化中体验,在生活中教育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那么真实有趣。尽管那时候物质困乏,条件很艰苦,但乡村尚未凋敝,母亲总是虔诚地谨守传统习俗,带着我们一次次经历。

每年春节,从进腊月开始,母亲便忙碌起来,掸尘,年蒸,磨豆腐,送灶,炒蚕豆,炒花生,吃辞年饭。清明,母亲早早上坟,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回到家里,做好饭菜,带领我们郑重地给祖先焚烧纸钱。端午前,母亲采好粽叶,洗得干干净净,带着姐姐包出各种形状的粽子;端午的早晨,我们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每一个孩子都有漂亮的五彩手线,脖子上都有网兜,网兜里一个鸡蛋一个鸭蛋。中秋,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当年的芝麻,用石磨碾得细细的,和糖一起做成馅,当天用糯米粉包着芝麻糖的馅,然后烙成香香甜甜的月饼……一年又一年的循环,传统习俗刻在我们心里,成为我们精神的一个部分,成为我们最幸福的记忆。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些传统正在被瓦解的社会里。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营造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孩子活在形象真实的文化习俗里。也许你已经不太会包粽子了,已经不太可能自己在家做月饼了,也许祭灶也是你没法做到的。但到了传统节日,你还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事情,例如端午节,去买一把艾叶和蒲草,跟孩子一起买现成的粽子吃,以此来感受节日的习俗。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朋友正在致力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不少机构,在做各种节俗体验活动。亲近母语学堂也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节气节令体验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其实是非常重视儿童人格的养成、心性的培育的。发自至诚,出乎诚心,知行合一。今天的父母在带领孩子学习母语,阅读经典,游历天下,开阔视野的同时,不可忘了这一根本。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必须重视自我修养,并且以身示范。

只是学习知识,懂得道理是不够的。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礼仪和意志力的培养。童子之学,必教之以洒扫庭除,进退应对,待人礼仪,这是生活中的母语文化,当代的家长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又是拥有从未断流的母语河流的民族,母语的长河永不停歇地往前奔流。对于祖先赐予的财富,我们应该有能力,像亲近我们的祖辈一样,和孩子们一起来亲近她,体验她,理解她,发扬她,从而创造更有生机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儿童节的习俗篇8

ぃ酃丶词] 儿童动画片;寓教于乐;学习心理;动画艺术

中国动画片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万氏兄弟,最初的作品有《大闹画室》《骆驼献舞》等,1941年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标志着中国动画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中国动画不断发展、壮大,1964年的《大闹天宫》把中国动画推向巅峰。但从此之后,中国动画的发展几乎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开始缓慢恢复,但由于体制、动画定位等原因,中国动画一直在低谷徘徊,中国的动画市场被美国、日本等占据了90%的份额。

动画片尤其是儿童动画片市场长期被国外占据所带来的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不再是动画片自身的问题,也不再是经济利益问题,而是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对儿童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无法用经济利益去衡量的。

通过动画片使儿童感知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儿童动画片的职责所在,同时儿童动画片又必须注重娱乐性,娱乐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寓教于乐成为儿童动画片的创作理念,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和表现如何做到寓教于乐,“教什么,如何乐”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源自于诗学艺术,即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是对文艺特点与社会功能之间关系所进行的概括性说明。在《诗艺》中,贺拉斯提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诗人写出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贺拉斯强调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同时强调这种认识教育作用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和具体的形象表现来达到,读者和观众是在愉悦的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儿童动画片的寓教于乐是把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人性、人情、真爱、励志等题材以动画艺术的审美形式加以展现,让儿童在感动、兴趣、欢愉中学会做人的品质和道理。儿童动画片要有社会责任,这关系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承,儿童动画片若脱离这一基本要求,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寓教于乐中的“教”

(一)“教”与儿童的学习心理

一部动画片的创作首先要定位受众,了解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对于儿童动画片尤为重要,从儿童的角度去叙述一个能够激发其兴趣的故事,才能达到最终“教”的目的。

儿童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儿童的学习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学习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他们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并不是以“强化―惩罚”的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以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与模仿而获得的,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具体包括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在直接学习中,儿童行为的结果构成了对该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指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儿童动画片“教”的过程是儿童以动画片中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通过对偶像精神、意志、信念等的理解和领会以及对偶像行为的模仿,完成直接学习;动画片中偶像的精神、信念、行为结果得到人们的认可或赞扬,则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形成替代性强化。儿童的模仿行为的结果则构成学习的直接强化;同时,儿童根据信息反馈来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自我的强化过程。

儿童动画片的“教”不是把现象呈现出来,让儿童去辨别或评判,因为儿童的社会经验和智力水平还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儿童动画片必须用鲜明的真、善、美去引导儿童,使其在模仿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规范行为准则。

(二)“教”的多元性

儿童动画片中的“教”是多元性的、丰富的,人性、亲情、真爱、励志、家庭、社会、战争、死亡、灾难都可成为“教”的内容,关键是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赋以时代特性,用智慧和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来表现。

在儿童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总是感觉儿童动画片的题材受到很大的限制,一部动画片既要“教”又要“乐”,束缚了儿童动画片的创作,限制了儿童动画片“教”的多元性,实际上这是对“教”多元性的错误解读。在“教”与“乐”方面,把深度与多元性混为一谈,把“教”想得太复杂,把太多成年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呈现给了儿童,“教”失去了童心、童真,自然就没有了童趣,这和“教”的多元性是没有关系的。

(三)“教”有所为,有所不为

儿童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较弱的判断是非能力使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谨小慎微,“教”有所为,有所不为。

动画片是把一个故事或事件通过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是形式与内容美的融合与统一。儿童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应该以可爱风格为主,给人以美感,而不能片面地追求人物造型上的奇形怪状、与众不同,试图颠覆公众的审美观点,这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对创新的亵渎;在语言运用上,儿童动画片不能过分媚俗,儿童之间“老公”“老婆”脱口而出,似乎取悦了受众,但当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们彼此叫喊着“老公”“老婆”时,还会为所谓的“创意”叫好吗?幽默是动画片的根本,是一种智慧,需要更多的思考;儿童动画片要培养儿童敢于面对挫折、经历苦难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要不断地努力、付出,不轻言放弃,应更多表现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只会下决心或口号式的说教会给儿童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无教”及“说教”

“无教”是指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只注重是否激发儿童的兴趣、是否能娱乐儿童,而忽视儿童动画片的内容和情节是否适合儿童。实际上,任何故事或情节展现给受众,受众都会抽象出一种想法或意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众的行为,尤其对于具有很强模仿能力的儿童来说会有更大影响,儿童动画片在过分追求娱乐儿童的动因下,很容易出现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内容或情节,这不是“无教”而是“负教”,因此完全“无教”是不可能的。

“说教”是指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只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而忽视儿童动画片的“乐”的属性。注重“说教”的儿童动画片,或是把不适合儿童理解的道理强加给儿童,或是在表现“教”时忽视动画艺术所提供的丰富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使儿童对这类动画片不感兴趣。

三、寓教于乐中的“乐”

(一)“乐”的含义

寓教于乐中的“乐”是广义的,泛指感动、兴趣、吸引、喜欢、娱乐等,是动画片带给儿童的心理感应,是动画片中吸引儿童去观看的因素,是动画艺术的表现方式。“乐”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创造,是智慧的体现。

(二)儿童动画片中“乐”的问题

国产动画片特别是儿童动画片对“乐”重视不足,使动画片失去了“乐”这一动画片的灵魂。中国动画从一开始就缺乏“乐”的理念,总是把动画片放在是否尊重原著、是否真实等框架中去考量,再加之几乎僵化的说教理念,使儿童动画片非但没有“乐”,甚至连童真也丢失了。

对“乐”理解的简单化。“乐”不仅仅是娱乐儿童,男孩子喜欢打打杀杀,儿童动画片就充满了暴力,或用低俗的语言和亲妮的动作去吸引儿童,这不但没有做到寓教于乐,更是“负教”于“乐”,这种“乐”失去了积极意义,只是一种媚俗。

“乐”不是简单的再现,“乐”是智慧,是创造。儿童动画片缺少“乐”的元素,往往是由于在动画片创作过程中习惯于再现一个人物、情景或动作,而动画片自身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动画片的人物、情景、动作等既合理又不合理,似曾相识又从未见过,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童真的体味,对生活的理解,需要智慧和创造。

(三)“乐”的表现方式

动画片是把故事或事件通过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乐”的表现方式是和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相关联的。

“乐”的情节表现方式。儿童动画片的情节不能太复杂,所表现的主题要明了、清晰,不是让儿童判断是非,而是告诉儿童应该这样做,这样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使儿童在轻松的动画环境中体会动画的乐趣,过于复杂的情节会使儿童对动画片失去兴趣。

“乐”的造型表现方式,动画片的造型设计包括场景和人物的造型设计。场景除了设定故事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审美的氛围,儿童动画片的场景尽可能地清新、明快、阳光。人物造型在儿童动画片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看过很久的动画片,可能忘记了片名、细节,但人物造型却是鲜明的;儿童动画片的人物造型要简练、可爱、聪慧。据调查,儿童动画片中人物形象美、帅或可爱是儿童喜欢的首选原因。

“乐”的语言表现方式。由于儿童动画片的定位又分为低龄儿童和大龄儿童,两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的接受能力差别较大,儿童动画片的语言首先要适应儿童的需要,这样再观看时才不会有障碍;儿童动画的语言应尽可能亲切、生动、幽默。

“乐”的动作表现方式。动作是动画审美方式的灵魂,动画中的动作极具夸张性和戏剧性,这一特质会深深吸引儿童,产生刺激、给以愉悦、带来无尽的乐趣。《猫和老鼠》中极其夸张的动作给人带来无穷的欢乐,《冰河世纪2》中猛犸象爱丽兼具猛犸象和负鼠的双重性格,硕大的身躯却有着小负鼠的种种行为,极具戏剧性的动作,产生滑稽、可爱的效果。动画可以用更为夸张的形态、动态和压缩了的因果演变过程,以更具戏剧化和表现力的形式将人们的潜意识表现得更彻底。

四、结 语

儿童动画片是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寓教于乐是其永恒的追求,把人性、人情、真爱、励志等全面的、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题材以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给儿童以榜样,助其明确是非,并带给儿童以感动和欢愉。

“乐”不是无教,不是媚俗,也不是简单的再现,“乐”是动画艺术审美形式最智慧、最富创造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德芳.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文学•艺术[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

[2]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郑欢欢.电影励志:切入儿童电影的一个角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 吴冠英.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J].装饰,2002(03).

上一篇:缅怀先烈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龙年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