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21:13:53

儿童保护论文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家庭寄养 孤残儿童 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作为一项对孤残儿童的关爱事业,体现了对孤残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最初产生于西方。伴随着改革开放,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蓬勃发展。家庭寄养模式作为对传统的院舍养育的创新与突破,对孤残儿童的成长,乃至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从国外引入国内的模式,家庭寄养模式要融入中国,必然要适应中国国情,经历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者及优秀论文。本文将对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事业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以给出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的详细介绍。下面将按照相关分类,就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现状给予详细说明。

一、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

目前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事业主要由各级儿童福利院统筹管理。儿童福利院按照有关家庭寄养的政策,开展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对家庭寄养事业开展和推广的重要性。

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基本包含对政策的详细介绍、对政策缺陷的补充和对政策发展建议的探讨。

吴鲁平、韩小雷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一文中,详细对各个时期的家庭寄养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施行中的详细问题进行阐述。张益萍、罗艳珠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法律规制探讨》一文则是对家庭寄养事业的补充性说明,侧重于对当前家庭寄养政策漏洞的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家庭寄养事业严格规范。尚晓援、伍晓明、杨洋的《南昌市儿童保护制度的演变》一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考察三个历史时期,孤残儿童保护政策的演变,强调国家对儿童的保护。文中提到“正在形成的新的福利模式,强调国家、家庭、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分的合作。”可见社会政策也在逐步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发挥。除了以往强调政府在制定促进家庭寄养政策的作用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注重政府对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引导。

总之,国内对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思路仍然不够开阔。一方面与政策对家庭寄养的关注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对家庭寄养研究本身存在局限性。国内大多数的文献仍局限于对政策本身的探讨,如对政策内容的阐述,对政策发展趋势的探讨等。事实上,除了上述的研究方向外,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还可以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考察寄养儿童、寄养家长等相关人员,对目前实施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制定更有实践意义的政策。

二、对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有其特色。家庭寄养模式在中国经过本土化发展后,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模式体系。除了较为成熟的“云南模式”,“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等以外,国内各地方也正在汲取这些较为成熟的模式的内涵,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家庭寄养模式和寄养道路。国内的学术界,在关于家庭寄养模式的介绍与探讨方面,已经形成体系:在对各寄养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家庭寄养的优势。

首先是关于国内较为成熟的“昆明模式”的研究,以李迎生的《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价》一文为例,详细介绍了家庭寄养制度本土化中的重要模式——“昆明模式”。论文系统介绍了“昆明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现实意义等方面,为家庭寄养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类论文通过对国内成熟的家庭寄养体系的分析研究,并总结经验,试图将其推广开来。

其次,国内也有很多对其他地方的家庭寄养模式进行探讨的论文。如尚晓援、伍晓明、万婷婷的《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同经验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的制度选择》一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大同市家庭寄养制度的现状和家庭寄养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总结了大同市的家庭寄养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余纪东、王幼丽的《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为实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南昌市的家庭寄养模式,总结了南昌市的家庭寄养现状,并论证了养院舍养育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危害,突出了家庭寄养在对寄养儿童照料和发展的各方面优势。秦琴的《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一文中,介绍了中山市的儿童家庭寄养模式,通过调查论证家庭寄养的优势。

同时,国内也有关于国外的家庭寄养模式和经验的研究。满小欧、李月娥在《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一文中,关注的是美国的寄养体系的明显特征,即社工在寄养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论文中提到美国的家庭寄养倡导“稳定”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对国内对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中,对单个地方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方面已经很成熟,关于各个模式的详细对比研究却十分简单,不够深入。事实上,对比研究往往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模式的特长和优势,改进自身模式中的缺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

为获取在寄养过程中各方面的详细信息以及寄养效果,对孤残儿童寄养的评估,尤其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目前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

在对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中,包括对寄养儿童的状况研究、对寄养家长的研究、对某一地区的寄养现状研究等各个方面。

(一)国内在对寄养儿童的实证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

崔丽娟、杨志勇在《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一文中,采用了“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自我容纳量表”,对儿童福利院的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家庭寄养确实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成长”的结论。崔丽娟、吴明证在《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则是编制了“家庭属性因素与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测评量表”,得出“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结论。王子才等在《上海市内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智力现状评析》中,侧重运用量表对“孤残儿童被寄养后的智力发展”及“家庭寄养的意义”进行测量。王子才等人在另一篇论文《上海家庭寄养孤残儿的社会生活能力评估》中,运用“智测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寄养儿童进行测定。曾凡林、昝飞的《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一文,运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上海市的寄养家庭和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测量。他们在另一篇《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的论文,则是运用量表对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国内在对寄养家长的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可见肖祖芬等的《寄养子女被收养后养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一文,该论文则是运用量表,从另一个角度,对寄养子女被收养后“寄养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

(三)关于对某一地区的家庭寄养现状方面

在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中,运用问卷和访谈法对礼贤镇的寄养家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家庭寄养在微观层面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的结论。银平均在《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原因分析 ——云南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一文中,提到“采用问卷、访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曾凡林、季玉华、鲁容芳在《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一文中,通过量表和访谈,对上海市的城乡寄养家庭进行对比研究。

国内对于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较为成熟,研究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在个别领域,如对寄养家长状况的测量、寄养中断等问题的测量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日后值得关注的部分。

四、对家庭寄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出路的探讨

国内对家庭寄养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多重视在寄养的实施过程中有重点的解决相关问题,并汲取成熟模式的优势,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家庭寄养的发展。

李迎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全面转型》一文中,提出社会福利的“社会化”,就“昆明模式”的特点,即“城乡结合”、“机构与社区、政府与民间结合”、“机构协调下的弱势人群帮助弱势人群”模式,给出当前寄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和出路。但是在借鉴其他模式的优势的同时,还是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更好的促进家庭寄养事业的发展。在关于在寄养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面,朱孔芳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寄养过程中,家长的“筛选”、“培训”紧急事件的干预“和”完善法律政策“等方面需要逐步调整完善。陶隽等在论文《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中,强调在寄养过程中的各项评估的重要性。朱孔芳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中,则侧重发挥社会力量,即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寄养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家庭寄养研究的现状的介绍,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家庭寄养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趋向和不足。

其一,国外经验介绍不足。目前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体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比较好的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但是在关于介绍西方,尤其是欧洲等国家的家庭寄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尚显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家庭寄养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规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其二,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对家庭寄养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能成熟的将这些方法运用的论文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访谈法的使用。在这些研究中,个案的研究,尤其是寄养的成功个案研究十分少见,大多数的论文都是采用普查或者是抽样调查的方法,运用数据展示家庭寄养的某些特征,而忽视了情感的重要性。

其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对家庭寄养的主体——孤残儿童的研究,我国学者秉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强调对孤残儿童的关怀。虽然对孤残儿童的研究涉及身体素质、精神状况、家庭融入状况等各个方面,这在普遍性上还是颇有成效的。但是对于很多特殊的问题,如寄养儿童成年后的安置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寄养和领养之间的转换的问题等,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对家庭寄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针对寄养过程中出现的如寄养中断、寄养不成功等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研究的较少,而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家庭寄养的实施与推广。

其四,对比研究尚显不足。目前国内关于各家庭寄养模式之间的对比,寄养与非寄养儿童、寄养与非寄养家长的对比研究仍不够,研究也不是十分深入。大多数的论文都仅限于对单个寄养模式的介绍,或者是对寄养儿童、寄养家长的单方面研究。事实上,重视对比研究,对于汲取其他模式的长处,更全面的评估家庭寄养制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五,研究视野仍不够开阔。对家庭寄养的研究领域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对寄养儿童、寄养家长、寄养机构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仍然存在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很多研究都是是从微观的角度着手。研究常侧重于对某一模式,或者某一地区的家庭寄养现状的评估和研究,忽视各个地区模式的比较分析。同时,在家庭寄养过程中的缺陷和对策等的研究,很少能从整个宏观层面对寄养事业、寄养儿童的关注,尤其是在对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以及建议方面,研究的仍然较为狭隘。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监护失职 儿童 监护权转移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34-0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观念上,儿童问题一直被视为“家事”而非“国事”。众所周知,涉及监护制度的法律有两部,一部是2006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另一部是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都有撤销监护权的规定,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四川稻城县一名8岁的猪圈女孩事件,2013年南京饿死事件,2003年成都青白江李思怡饿死事件等唤醒了儿童监护权转移的条文。2014年12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对监护失职儿童的监护权的转移起了指导作用,但目前对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的转移还有一定困难,在操作中仍存在种种困难。

二、文献综述

我国儿童监护权及其监护权转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 53 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该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该法第 43 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职责;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上述规定可以视为是对监护权强制转移制度的确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公权的保障措施,我国的未成年人在受到监护人的侵害、或遗弃或监护人由于客观原因失去监护能力时,无法取得真正的监护的事例比比皆是,使得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时显得流于形式。

2014年12月22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可被剥夺监护权”的7种可能。此《意见》一出,以前难以操作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对监护主体有了明确的规定。

三、造成我国儿童监护权转移困难的原因

1.文化原因: 中国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局限

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监护权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古以来,家庭作为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包含婚姻、血缘、收养三重关系。传统社会着重维护“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父母一方面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以使后代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又厌恶外人插手家务事。久而久之,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保护造成了不良影响。

2.制度原因: 法规不全、执行力差、救助政策不合理

2.1儿童保护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足,影响保护工作的执行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监护未成年人,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成年人代为行使监护职责。第五章第5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经教育后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或人员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第六章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介入劝解、制止。这些条文看似完美,其实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2.2“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转移的相关法规不完善不具体。监护权转移,指的是基于被监护人利益前提下,按照相关法律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并且由被委托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对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缺乏监护能力的情况作出了规定,法律条文看似详尽,但执行起来却很难。《民法通则》规定的“父母丧失监护能力”的儿童应转移儿童的监护权,但这类儿童往往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2.3监护失职儿童救助政策设计不合理、救助方式不科学。尽管我国民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第二部分第六条提到: 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自理生活的未成年人,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安置。但目前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找不到如何处理父母无力抚养、恶意照顾、虐待等情况的规定,很多监护失职儿童还是生活在没有保障的家中。现有制度设计不足给监护失职儿童救助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急需改变。

四、建议

1.完善儿童保护法律制度的操作细则,提高转移监护权的可执行度

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创立相关法律制度,保护监护失职儿童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弥补现有相关法律的缺陷。另一方面,完善相应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操作细则,提高儿童监护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执行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促成了第一案的成功判决,但后续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还得进一步完善。

2.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美国 1963 年制定的强制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一切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人员,都必须履行报告儿童可能被虐待、忽略等情况的职责。而且为了鼓励他们通报,严格对他们身份实施保密,使其免受法律上制约。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规定经常接触监护适当儿童的群体,必须履行报告义务,发现知情不报者,给予相应处罚。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从《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看中国儿童保护立法.当代青年研究.2007(10)

[2]陈玉霞.孟宪璋.美国儿童保护介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 18(2)

[3]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年第5期

[4]蔡晓慧.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转移.法制与经济.2009年12月(总第 225 期)

[5]肖秀娟.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缺失及立法完善.硕士论文 2006

[6]李冬冬.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硕士论文 2012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乞讨儿童;发展权;生存权

引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但同时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落后观念,就有许多沿街乞讨流浪的儿童。该论文就是针对乞讨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提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方法及设想。从法律角度对未成年乞讨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从而保护乞讨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就长远来看同样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乞讨儿童的现状

(一)乞讨儿童的基本情况

根据笔者调研获知,就地域分布而言,乞讨儿童主要集中于繁华地带,是游客和市民旅游、购物的最佳场所。在乞讨地点上主要分为沿街乞讨和进入街边饭店乞讨两种。

在季节分布上,乞讨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5月较多,11月到次年一月次之,6到10月为最少。

就乞讨儿童年龄分布而言,多为8岁以下,其中4―8岁儿童最多,也就是说,在乞讨儿童当中,学龄前儿童的人数最多,且这一年龄段的乞讨儿童多为单独或结伴乞讨,但一般都和父母分离。与此相反0―3岁的儿童跟随父母乞讨者占多数,单独或结伴者为少。

就乞讨儿童乞讨方式而言,一般采用跟随方式较多,有一部分儿童采用进入饭店挨桌乞讨的方式,另外也有极个别儿童采用卖唱方式乞讨。而乞讨的物品多以金钱为主,如果被乞讨者明确表示没有零钱,那么也会索要随身所带的食品。

(二)乞讨儿童进行乞讨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对乞讨儿童的询问、调研得知,乞讨儿童进行乞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经济原因。经济的贫困,一部分家庭生活潦倒的儿童被迫走上街头进行乞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

第二,宗教因素。在佛教中,讲究福慧双修,转经是获得“福”的主要途径,而“慧”则需要通过布施来得到。如此观之,乞讨则是给了众生一个布施的机会,因此乞讨并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相反同样是一种修功德的方式。由此观之这亦是乞讨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三,教育观念因素。根据调研得知,乞讨儿童主要来源于一些偏远地区,而在这些区域大多以农业种植或放牧业为主,虽然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学龄前儿童入学进行教育,但由于这些地区仍然以主要人力劳动为主,因此劳动力对于一些家庭而言相当重要,片面重视劳动力的使用忽视教育,也成为儿童乞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乞讨儿童被侵犯的权益分析

乞讨儿童大多为4-12岁儿童,本该在父母怀中撒娇、在校园接受教育的他们却走上街头,成了乞讨大军中的一员,这背后让人反思的不仅仅是社会现象,更是他们缺失的权益。长期的乞讨生活让他们过早的接触到了社会,不但影响他们的童年记忆,对习惯的养成同样危害甚大,大大提高了其犯罪的可能性。

在民法当中把人的基本权利分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谓生存权,就是人的生存得到保障,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显然乞讨儿童的生存权部分被侵犯。而再说发展权,发展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受教育权,适龄儿童无法上学,致使其教育权无法实现。

二、针对乞讨儿童法律保护的对比研究

在本部分我们主要与该对比的对象是澳大利亚,之所以与澳大利亚作对比是由于澳大利亚在儿童权益保护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故其许多方法与措施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对儿童的治理措施及法律保护。澳大利亚于1990年12月加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之后分别于1995年、1996年、2001年颁布、修改了《家庭法改革法》和《澳大利亚儿童法》。特别是在1995年颁布的《家庭法改革法》中明文规定“子女最大利益是父母和法院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而确立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2001年《儿童法》重申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并新增相关规定。此外,还颁布了以《儿童抚养(登记和收取)法》为首的一系列配套法律,方便儿童权益保护的切实履行。而早在1901年澳大利亚就建立了儿童法院,来处理涉及儿童的纠纷,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

与澳大利亚相对比,我国关于儿童权益的特殊保护则显得很薄弱,目前为止,就该自治区而言涉及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该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上几部规范性文件,而对于乞讨儿童的救助也仅限于救助站、儿童福利站等方式,截至目前为止,以L市为例,全市有救助站1所,儿童福利站4所。

三、关于乞讨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的立法

目前,现行关于儿童的立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关于乞讨儿童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办法和通知,通过阅读这些文件可知,这些文件只是规定了大的方针和原则,而具体操作性内容则规定得很少,无法真正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法律。因此想要解决乞讨儿童的问题,首先要从立法上有保障,颁布专门的,针对想乞讨儿童的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才可以执法必严。

(二)深入偏远地区进行普法教育双语宣传

“如果法律不被信仰,那么他将如同虚设”,信仰的前提则法治深入人心。只有让人民具有法律意识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也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长期的、固定的普法点,让人民真正明白法律的涵义及要求。

(三)改进对侵犯乞讨儿童权益的对象的执法方式

最后一个保障性环节则是执法,过去对于乞讨儿童监护人的执法措施只是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能从根本上使其监护人意识到乞讨行为对儿童带来的危害。只有加大执法力度,对其进行罚款或其他强制性措施,使之明白法律的强制性,从而减少儿童乞讨的数量。

少年强则国家强,切莫让烂漫儿童背负乞讨之殇。(作者单位:大学政法学院)

该论文由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3240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中国妇运》2005年第6期

[2] 邢芝凡:未成年人保护的宪法人权价值初探《延边党校学报》2014年10月第5期

[3] 王志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报》2008年第4期

[4] 张钦文:德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究与启示,《唯实》2010年第7期

[5] 关颖: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缺陷,《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6] 罗炜、邰丽萍: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月第6期

[7] 王树新等:该拉萨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1998年6月

[8] 杨晓慧:基于“全人”社会化需求视角探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建构,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

[9] 王明学、舒弘毅、刘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发展和思考

[10] 该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该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007版

[11] 周晶:自由飞鸟的生活―20世纪初拉萨乞丐群体的生存方式研究,《该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6期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网数据显示,京西南区域点在2015年11月30日18时左右,PM2.5达到当日浓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2015年12月1日8时,该区域点过去24小时PM2.5均值为745微克/立方米。

工业的发展让人类不得不面对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估计,全球十分之一的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前卫生部长陈竺等人在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文称,中国空气污染造成每年35万到5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健康伤害无法估量。

正所谓“同呼吸,共命运”,空气污染,谁都不能幸免。但更无奈的是,空气污染爱挑软柿子捏,对心脏病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婴幼儿的伤害更是变本加厉。

空气质量改善能促进儿童的肺发育

肺的发育从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20岁,在这个过程中,肺功能会不断健全。空气污染会引起咳嗽、哮喘等急性症状,还会对肺的发育造成持久的损害。

今年3月5日,顶级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论文指出:空气质量改善能促进儿童的肺发育。

美国南加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为空气污染和儿童肺功能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作为美国最大的海港,南加州工业和交通都极为发达,再加上地处盆地,污染物不易扩散,曾经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得益于政府的强制政策,在过去几十年,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该研究选取了南加州的2120位年龄从11岁到15岁的儿童,肺功能发育最快的时期,分三个不同时间段(1994-1998年,1997-2001年,2007-2001年),年龄跨度为13年。

通过肺功能与PM2.5、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肺功能的改善与低的PM2.5、PM10、二氧化氮高度相关,这种高相关在被研究的所有人群都清楚表现出来, 包括性别, 西班牙系,非西班牙系,是否有哮喘。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空气A染会损害儿童的肺功能,但如果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对儿童肺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缓解。

中国的数据

中国学者对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损害的关系也有很多研究。

2009年,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在环境国际上发表了一项萃荟分析结果,一共分析了七个城市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数据,以及7到15岁儿童肺功能,结论是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损害儿童呼吸系统大通气道的功能,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直接影响小通气道的功能。

2010年6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欣北京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指出:大气PM10和PM2.5对儿童肺功能存在短期负效应,并存在一定滞后性,女性的大气道功能对于颗粒物质更为敏感。

中外多家科研机构均证实,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儿童肺功能发展,这样的影响会增大儿童成年后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也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笔者呼吁各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减少污染,普通民众也需思考,在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打响环境保卫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是当一个破坏者,还是袖手旁观一味抱怨,抑或从自身做起试着改善环境?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机制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过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扩大、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家庭婚姻关系的紧张都是导致流浪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流浪儿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区、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人性化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研究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机制的构建,对于给流浪儿童创造一个更为稳定的生存环境具有特殊意义。完善的救助机制框架,可以保障流浪儿童生存以及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平等的与正常儿童一样的社会关怀。目前中国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对流浪儿童救助进行规范,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救助服务体制下,流浪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以解决。当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走上法治化道路,以法律的形式对救助形式进行确定,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同时,对于促进政府实施以人为本的救助理念、扶持社会工作的正常发展,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有其时代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过去几十年来,流浪儿童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关注,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为了让流浪儿童融入到社会中来,开展了许多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政策,救助服务。从开始的矫正康复,逐渐转向人本的救助,旨在建立一个满足流浪儿童需求的人性化救助机制。

由于中国的研究晚于国外,许多国家都比较早的成立了救济制度,因此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模式,总的来说,国外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

英国救助儿童会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家庭有联系的流浪儿童的犯罪比例远远低于那些与家庭保持联系的流浪儿童。

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安怀世认为,贫穷、家庭问题、走失、拐骗、压力儿童与家人学校的关系恶劣都是造成儿童离家的原因。成年人应当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避免他们受到虐待和暴力伤害,在制定和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时,要关注儿童的权利和需求,让儿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他在对流浪儿童进行分类时,参考了各国的应对方式,提出了六种干预方法。认为通过街头帮教的方式为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是离家儿童能在政府帮助情况下进入稳定的生活,恢复人际关系和伙伴关系来加强预防功能。[1]

北卡来罗纳大学的社会学教授Roslyn Arlln Mickelson组织大批学者对美国、巴西、古巴等几个美洲国家的流浪儿童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详细研究了各国流浪儿童的真实生存情况,发现家庭关系的破裂,贫穷和不公平的深化,以及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都是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他建议应该从微观(加强教育)和宏观(促进社会公平)两个方面来解决流浪儿童问题。[2]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理论和内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社工等学科都为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和科学的方法。国内许许多多流浪儿童的相关研究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建立、流浪儿童救助的立法、流浪儿童返家问题,救助保护工作专业化、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救助等方面。根据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归纳:

王思斌(2005)[3]认为流浪儿童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制度性的因素。导致儿童出走流浪的主要原因有家庭解体、贫困、农村基层组织和相关组织对儿童保护不力等,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对流浪儿童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浪儿童救助的建设,扩大保护流浪儿童的范围,加深对流浪儿童的保护和照顾,使得流浪儿童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专业化,人本化,让他们融入到真正的社会中去。[4]

刘继同从儿童福利角度提出了社会结构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选择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选择最佳的政策模式与制度,即要考虑中国社会现状,还要考虑与国际接轨,主要以家庭为核心展开对流浪儿童救助体系。[5]同时,刘继同在对郑州市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中还分析了流浪儿童的流浪区域分布状况,并将流浪儿童的主要聚集地和活动空间大致分为了四种基本类型。[6]

2、流浪儿童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2.1 流浪儿童的现状

我国的流浪儿童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发达的中西地区,大部分是男童,而且趋向于年龄小的儿童,他们在我过大多数城市中流浪,不仅文化水平较低,同时只能靠捡破烂、沿路乞讨、甚至偷窃谋生。流浪儿童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没有物质保障,生活状况很差,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据研究表明,由于他们年龄偏小,三观和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伤害和欺骗。更不用说对人生的规划。因此没有得到合适的救助,他们慢慢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尽管通过近年来国家政府的努力,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好转。但是,流浪儿童救助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

2.2 流浪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统计与流浪儿童救助站管理员的访谈了解到,这些原因的混合因素的互相结合造成流浪儿童现象。包括经济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自身原因。

2.2.1经济原因

根据研究我们了解到,造成儿童流浪的本质原因是贫困,而我国目前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以及农村经济来源的阻断,使得贫困地区的人们携带子女或者单独务工。部分外流人群的盲目性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安定,那些无法找到住所的儿童便成为流浪人口的主要来源。

2.2.2家庭原因

家庭是个人的最早的生活场所,由于童年家庭温暖的缺失,父母相处不融洽,或者父母对子女缺少关爱,不能及时解决家庭的矛盾,都会是这些家庭的子女选择离家出走,成为社会上的流浪儿童。可以肯定地说,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一个流浪儿童的家庭是和谐完整的,他们其中一部分甚至经历过家庭暴力,也是造成其成为流浪儿童的因素。

2.2.3学校原因

由于在校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儿童肩负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和成长压力,很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孩子渐渐产生厌学情绪,不喜欢学校这个学习环境,成为流浪儿童。因此许多流浪儿童甚至初中都没上。

2.2.4自身原因

因为小孩子年纪比较小,处于叛逆心理和模仿心理有比较大的好奇心,家长和社会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主观一时,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应该保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一些性格偏激的儿童离家出走。

3、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救助机构普遍面临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不足

由于流浪儿童的流出地不同,在行为上随意性特别大,因此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很难开展救助保护工作。外籍的流浪儿童愈多,地理位置愈远,救助工作和安置工作就愈复杂,涉及面愈广泛,难度也会加大,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就更多。所以很多救助机构都面临资金、设备、人物财力等方面的不足。

3.2 在救助方式、内容等方面忽视了流浪儿童的群体特点

在救助方式和内容这方面忽视流浪儿童现象后的深层次的问题,流浪儿童的产生和难以根治是一系列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家庭是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家庭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单亲等问题使得儿童厌恶家庭,选择流浪。此外,收容遣送却没有真正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单纯的是流浪儿童回到家庭,却不能回归家庭生活。简单的管理模式是不可能让流浪儿童真正得到救助的,重复流浪儿童现象出现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要重视流浪儿童的群体特点,并想办法从根源上进行更好的救助。

3.3 救助工作的方法不人性化,没有考虑流浪儿童自身的意愿

为流浪儿童制定的政策和救助保护比较强制,存在很强的控制性和行政性,对流浪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弊端。而且救治中心只是为流浪儿童提供了食物、住所等暂时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然后找到他们的父母,又强制的把他们安置到原来的生活环境,却没有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对原来生活环境的抗拒和反感。导致了他们再次选择流浪,成为了重复流浪儿童。

4、构建人性化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强制性收纳或遣送会对流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在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管理方面应该施予更多的关爱而不是一味采取强制的管理方式。虽然关爱性机制的建设将会是一项繁复又耗时的尝试,但是采用更加温情化、法理化、科学性的救助机制是管理流浪儿童的必然趋势和必经之路。

4.1 主动救助

根据资料显示:救助儿童往往不是自愿去救助站,而是被公安部门和救助站人员在街面把他们带过去,新的救助管理方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方式,变为主动。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尊重他们的看法,要投其所好,告诉他们接受救助管理制度,在充分尊重流浪儿童的观点的基础上,对儿童提供教育,实施保护,在街头设施流动救助站,扩大救助面积,积极宣传儿童权利的有关知识,提供儿童所需要的服务,动员全社会,提高社会帮助流浪儿童的积极性。

4.2 帮助回归家庭生活

我国的儿童救助方式倾向程式化。一般的救助组织通常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政策,向儿童提供饮食,并通知他们的亲戚以及户籍所在地政府机构,将他们带回家人身边。这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有效的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缺乏灵活性,不重视结果,致使儿童的救助效果不佳。我们应该辨证的来看待这些问题。如果只是把流浪儿童送到家人身边并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再次流浪,因为许多儿童是因为家庭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才选择流浪。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救助工作人员做到将每一个孩子都带回一个真正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首先,我们需要认真调查家庭环境,如果发现不和谐因素,需要与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确保这些因素得到彻底解决之后,再将儿童送回家中。其次,我们还要进行后续工作,定期地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建议和指导,使家长能够学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确保协定的执行。再次,如果救助工作人员发现该家庭经过帮助之后仍不适合儿童成长生活,会为他们找寻其他的寄养家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让流浪儿童生活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是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宗旨。

4.3 积极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

由于大部分流浪儿童受到不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有一定的歪曲,再加上他们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所以为了这些儿童能正常成长,纠正错误的观点和行为,他们需要更多的资源以及成长需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流浪儿童进行教育以及提供他们生活所需的各项服务。基于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对他们进行思想和文化技能上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

【参考文献】

[1]安怀世.解决亚洲流浪儿童问题:保护与参与齐头并进[A].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论文集[C].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12.

[2]Roslyn Arlin Miekelson.Children on the streets of the America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page280

[3]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4]王思斌.从政策和服务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A].张明亮.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论文集[C].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刘继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服务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J].青年研究,2003(10).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安全性;Meta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86-03

为了解国内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检索了2006年以来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肠炎随访效果观察》等9篇学术论文,现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将有关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效果研究

2.1.1 保护率研究 对轮状病毒预防效果的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是疫苗保护率的前瞻性研究。已检索到的5篇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疫苗保护率都在74%以上,最高达86.4%。但柏凌云等的研究结果[8]保护率却仅为46.8%(表1)。从保护率角度看,国产轮状病毒口服疫苗还是具备较好的免疫效果的。

2.1.2 疫苗接种对临床表现的影响研究 共检索到4篇论文通过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研究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各研究者均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的临床程度评价指标有两类。

一类以服苗后仍然发病的病例临床表现与对照组对比来显示疫苗的保护作用。其中李泸莎的研究结果服苗组仅有2例发病,临床分型全部为轻型(100.0%);而对照组轻、中、重型病例分别占53.8%、38.5%、7.7%。服苗组病例显著轻于对照组[3]。

杨卫国等[9]的研究方法稍有不同[9],以重症病例和需住院治疗病例所占的比例作为临床程度评价指标。其中杨卫国的研究结果服苗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8.43%,需住院治疗病例占20.3%;对照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24.4%,需住院治疗病例占35.4%。柏凌云的研究结果[8]则服苗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1.22%,需住院治疗病例占13.41%;对照组病例中重症病例占8.70%,需住院治疗病例占41.42%。见表2。

以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显示轮状病毒疫苗服苗后即使仍患了轮状病毒肠炎,患病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

另一类研究以病例患病时间作为评价病例临床程度的指标。章笑安、柏凌云、杨卫国等的研究结果均显示服苗组患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见表3[5,8-9]。

2.1.3 服苗后抗体增长研究 通过测定轮状病毒疫苗服苗后人体特异性抗体的增长情况,能够比较精确地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是各种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常用方法。刘东磊等[7]用中和试验方法对112名儿童服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轮状病毒疫苗后血清轮状病毒Ⅰ、Ⅱ、Ⅲ、Ⅳ、LLR型的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定性检测结果各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00%、66.67%、63.16%、75.86%、76.47%。定量检测各型抗体四倍增长率分别为60.38%、50.94%、45.28%、52.83%、47.17%。显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2.2 安全性研究

疫苗的使用对象是健康人,因而其安全性显得特别重要,相关的研究亦有不少。已检索到沈国红等的4篇研究论文。归纳各研究者的报导,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副反应有体温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两类。

(1)体温反应: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体温反应分级方法。

沈国红等[4]将体温反应分为无反应(

刘东磊等[7]将体温反应分成低热(37.6~38.5 ℃)和高热(≥38.6 ℃)两级,共观察112例轮状病毒疫苗服苗者,结果体温反应总反应率为8.04%,低热反应率为6.25%,高热反应率为1.79%。

(2)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反应比较复杂,所以各研究的分类方法不一致。

沈国红等[4]将接种反应分为:体温37.1~37.5 ℃或伴轻度恶心、腹泻,为轻度反应;体温37.6~38.5 ℃或伴明显恶心、腹泻,为中度反应;体温≥38.6 ℃,为强度反应。

结果有4.39%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其中强反应率0.73%,中度反应率2.68%,轻度反应率0.98%,均于对症治疗后3 d内缓解并消失。

章笑安等[5]的研究没有将消化道反应明确分级。共观察742例,26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反应率3.50%;其中轻微呕吐、腹泻9例(1.2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7例(0.94%);低热5例(0.67%);皮疹3例(0.40%);24小时内不明原因哭吵2例(0.27%)。所有反应均不治自愈。

刘东磊等[7]也没有对消化道反应分级,观察112例轮状病毒疫苗服苗者:食欲减退3例(2.68%)、腹泻4例(13.57%)、活动减少1例(0.89%)、精神下降2例(1.79%)。

(3)对照研究:以上的研究都没有设对照组。林君芬等的研究增设了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6]。结果如下:①体温反应。②消化道反应:服苗组:反应人数2 ,反应率2.12%,其中腹痛1人、腹痛腹泻伴呕吐1人。对照组:反应人数2,反应率2.15%,其中腹痛腹泻1例、呕吐1例。这个研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与服苗组出现了几乎相同的消化道反应率,提示可能有较多偶合病例存在机率。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50%~60%是轮状病毒性腹泻。该病每年造成44万~60万儿童死亡,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是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但针对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不一致性,因此有必要对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以明确口服轮状病毒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

3.1 疫苗的预防效果

综合各研究结果一致显示[1-9],接种国产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轮状病毒腹泻的症状,疫苗组的患病时间明显比非疫苗组短,对减少严重病例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3.2 疫苗的不良反应

以上各观察研究[1-9]或未设对照组、或随访期短、规模小,观察结果显示,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者仅有4%~5%发生轻微发热(37.1~37.5 ℃),或轻度腹泻等反应,未观察到肠梗阻、肠套叠、死亡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继续加强大规模应用后的研究。

综上所述,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患儿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是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的主要手段,值得在适龄儿童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伟.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随访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3):258.

[2] 崔士岭.轮状病毒疫苗口服预防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8(9):54.

[3] 李泸莎.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32(2):20-21.

[4] 沈国红.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临床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34(3):13-14.

[5] 章笑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9):1009-1010.

[6] 林君芬.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2,14(4):12-13.

[7] 刘东磊.轮状病毒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6,8(3):138-140.

[8] 柏凌云.轮状病毒疫苗对小儿秋季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6):1325-1326.

[9] 杨卫国.轮状病毒疫苗对秋季腹泻影响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8):87-88.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7篇

一、会议主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状研究”的学术报告。刘晶波教授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深入剖析了现今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今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偏重一次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得教学舍本逐末;聚焦社会文化而虚化了其他;弱化了环境等潜在课程的教育意义;教师对幼儿的社会需要理解不够,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此外,刘晶波教授还对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提交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地区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类别、研究方法、论文逻辑结构、论文主题等维度,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副教授对教育部最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四个方面对《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指南》社会领域部分制定的背景、目标与内容、特点及其与《纲要》的关系等作了深入分析。张明红副教授指出,《纲要》与《指南》方向一致,《指南》是贯彻《纲要》的抓手。两者虽然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对象,但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她强调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是导向,而不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指南》实质上提炼了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经验。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更注重环境创设,为儿童提供交往和实践的机会,关注和尊重儿童的个性,通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性的活动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教师和家长则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为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冯晓霞教授从对社会性、社会化等关键概念的分析入手,阐释了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她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的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冯晓霞教授认为,《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原则能够反映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即体验性学习、强化与自我强化、环境熏陶与同化、观察学习与替代性强化等。她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提出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即注重社会学习的融合性与渗透性,通过环境影响和感染幼儿,强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等。

二、分会场论文交流

在论文交流环节,本次研讨会共设三个分会场。来自上海、北京、江苏、甘肃、福建、山西、山东、浙江等地的12位幼教工作者分别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

第一分会场由福建师范大学林菁教授主持,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混龄教育、亲子活动、礼仪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实践等。在交流过程中,代表们就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社会性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的共识是社会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不足,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最终提高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效。

第二分会场由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教授主持。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个案研究、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集团管理模式下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幼儿社会的解读等。侯莉敏教授认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应当遵循卢梭提出的“由里向外”的原则。

第三分会场由山东女子学院朱海琳教授主持。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园合作、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建构、同伴交往和体验式学习等。与会代表不仅交流了各自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解,并且与朱海琳教授一起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朱海琳教授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专家引领,也需要教师的反思和互助;日常生活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以有效提升社会教育的效果;社会教育还应注重整合,即多领域有效融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现场活动观摩

会议期间,来自南京、厦门、武夷山的5位幼儿园教师为代表们现场呈现了5个不同主题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请你来喝茶”引导幼儿领略了博大精深的武夷山茶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礼仪教育。“独一无二的我”关注的是幼儿的自我意识教育。“大家一起玩”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引导混龄幼儿互动,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节水小卫士”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问题,旨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卖玩具”让幼儿初步理解了市场规则,同时帮助幼儿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精彩的教学活动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

在闭幕式上,专家们还为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也因为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的困难,我国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本次研讨会展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积极支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幼教工作者要加强互动交流,整合研究力量,以切实促进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推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健康发展。

Exploring Proper Preschool Social Domain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Harmonious Development:A Summary of the 4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 Domain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Liu Shuying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8篇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党和国家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设的重视有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公平。在过去的几年中,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对流动儿童的特别之关注,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搜索达110万篇,其数量之大令人惊叹;二是有更多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为改变这一特殊群体而付之以行动上的努力,不断有报道各企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赞助,还有大学、妇联和团委所组织的志愿者行动等都在实践层面采取切实的帮扶行动;三是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在致力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研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到地方教育规划课题与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金已经连续四年都一直把流动儿童研究作为资助的重点。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周洪宇,2005)。某大学校长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说,教育不公平乃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①。这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不公平,或能伤害人于一时;然而教育领域的不公,却伤害人的一生。作为同样的国民,流动儿童在城市还是得不到真正平等的教育,虽然党和国家、国内学者及全体社会都为之做出努力,但现在说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还为时过早,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公平与和谐的一面镜子。因此,本研究对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2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演进逻辑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近十年来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全面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6-2008年的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以“流动儿童”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245篇,其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3篇;以“农民工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372篇,其士学位论文2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9篇;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15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以“外来工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16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以“流动人口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论文183篇,其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53篇(见表1)。笔者认为,较之其他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凝聚了作者更多的心血,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一般来说CSSCI来源期刊比其他期刊刊发的论文学术水平更高,为此,笔者检索了教育学类、社会类、政治类、人口学等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版)的相关成果(见表2),并以此作为文献述评的依据。从以上的中国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总体状况来看,1996年来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学者关注①,但到2004年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理念以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开始飚升(达70篇),到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226篇),其中硕博论文就有62篇,十年来有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论文总数达816篇,这在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不能不算是一个突出的现象,这足以说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大意义。从研究的学术刊物分布来说,像《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口科学》、《青年研究》等几乎教育类、社会类、大学学报等权威和知名的学术期刊都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给予了关注和重视,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青年研究》、《人口与经济》等成为流动儿童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3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

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来说,名方面都有所涉猎。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早期的社会调查到近年来对教育儿童问题的深层次教育公平与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范式和学科观察两种研究视角。

3.1研究范式的视角

3.1.1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研究流动儿童的研究最早始于对问题的调查研究,2000年韩嘉玲针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及其学校的基本状况展开了调查,发表了“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个较为详细、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韩嘉玲,2001;2001);段成荣根据北京市1997年、2000年、2002年三年来外来人口普查等资料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并引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教育等问题的广泛关注(段成荣,2001);有研究者对天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城市中的青年流动人口非常重视对子女教育,但对孩子期望过高,在教育行为上满足孩子需要与限制孩子发展并存(关颖,2002),这些都是早期的调查研究,关注的是地方性的流动儿童整体状况。2002年流动儿童受教育难,导致了各地民工子弟学校建立,这些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教育难问题,但是由子办学条件差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做了全国第一个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总结了杭州市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经验,提出了在全省推 广杭州市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经验及做法的建议(侯靖方等,2002)。后来的研究者陆续在全国各地对流动儿童进行教育调查,如有人在北京、深圳、绍兴和咸阳四个城市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校长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发现城市环境给这些流动儿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因素,但流动儿童入学难、升学难、受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处境令人担忧(张秋凌,2003)。在浙江这样经济比较发达较多的地方,调查者提出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两条路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思路,并在后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政策采纳(王涤,2004)。对流动儿童教育进行的进一步调查发现,社会对流动儿童从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要从管理模式和政策上实行制度保障,提出混合班制学校教育是最有利于社会融合的一种形式(雷万鹏,2007;范先佐,2007;马良,2007)。从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对流动儿童从最初的教育机会公平的呼吁已经向纵深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如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两条路”解决思路,并对流动儿童教育经费问题、社会适应等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调查结论和建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采纳,但是很多调查只是简单的数据描述,没有非常规范的实证定量研究范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不能不说是调查研究方面的一个局限性。

3.1.2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中国是一个空间面积、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地方差异的一个国家,就是同为发达地区的浙江和广东,各所属地市县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地方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如有研究者对一名有多次转学经历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各有相当之不同之处(赵娟,2005)。对流动儿童学校个案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因素有户籍制度的隔离、教育体制的束缚等(杨素苹,2005)。常州、北京的流动儿童学校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描述了该个案中的经营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状态,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各个层面的因素,从制度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金宇碧,2007;李壑等,2003)。兰州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城市中受到长期的社会不公平对待后,在心里埋下的“仇恨”的种子,很可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定时炸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翟立群,2006)。从国内学者对于流动儿童教育的质性访谈研究来看,研究者分别选取了流动儿童个体、民工子弟学校和流动儿童聚居中较多的典型城市等不同层次为个案研究,从一种具体的、深入的观察方式来提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应当说对于推动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个案研究研究正像调查研究一样,存在着研究规范的问题,很多的个案没有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因此难于做出本土化的、有深度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3.1.3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辨研究其实在社会对流动儿童对行调查或访谈的同时,就有不少学者或相关人士从教育本身出发或对其进行思辨研究。最早查到就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是时任北师大副校长的谢维和,他指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建设和教育公平,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谢维和,1997)。罗建河则指出实施全民教育,推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中,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罗建河,2002)。早期的思考旨在提醒人们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有研究者从社会环境、学校实践和家庭关系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义务教育中实施的现实性,认为混合班制的学校教育是最佳模式(马良,2007)。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中国实行“教育券”制度,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模式,并认为它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选择(朱镜德,2007)。这些是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比较具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层次的思考。许传新等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系统工程的理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的国家支持系统、群体支持系统、个人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许传新,2004;黄剑波,2005)。从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因素角度出发,建立起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有利于为流动儿童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梁晓燕等,2005)。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体思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责;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补缺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方式综合解决(汪明,2004)。相对来说,这些研究是一个国家层次上的思考。总之,这些研究者反思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指出问题的严峻,提出解决的思路,其中不少观点很富见解,有的甚至得到相关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的采纳。但是这些研究充其量来说只是一个从教育本身出发的视角,没有深入的实证研究,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难于真正提出具体的、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

3.1.4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有一些学者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有研究者对美国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考察,发现美国通过完善立法、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帮助贫困的流动家庭、加强学校(社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联系等措施的有效性,其力图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石人炳,2005);也有研究者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一种“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项目在解决流动学生的教育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指出美国这一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青,2007)。有研究者介绍的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对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促使各级政府及执行机构的完善实施机制;对流动儿童权利保障的司法化,这些对于我国流动儿童治理的具有有益的启示:流动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权必须立法,法律的执行是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的重要和必备环节,因此,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司法化应当是我们奋斗和努力的目标(陈瑞丰,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专门建立起的民工子弟学校,有 研究者从美国着名的黑人民权法案的“隔离但平等”判定的角度看,认为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应该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农民工子女也应该享受和城市子女同样的教育权利,隔离的教学设施,注定就不平等,因而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因此民工子弟学校不应当存在(郭姗姗等,2007)。段成荣从法国社会青年骚乱事件中看到了流动儿童教育不良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示(段成荣,2008)。应当说这样的比较视角下的研究对中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是对美国、法国的介绍,而这两国作为经济发达、法制完善的国家与中国社会缺乏可比性,因此,应当加大对一些在处理流动儿童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经验介绍,这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发展方向。以上从不同范式下进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教育学的立场和视角中出发的,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育儿童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在教育内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跳出教育学视角,从其他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

3.2学科观察的视角

3.2.1社会学视角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者不仅从教育本身出发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有研究者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看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导致的畸形社会化的严重危害性(张翼,2003);事实上,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大多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性格与行为特征方面弱点,提出要对此问题加以正视(赵向利,2006)。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选择流动还是留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源和支持利用度都很低(王水珍等,2007;李海华,2007)。有不少学者从社会排斥与整合的角度,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察了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状况,特别是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周皓,2003;熊少严,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所造成的社会排斥与整合问题,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帮助流动儿童找到更好的社会整合的途径,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曾守锤,2007)。还有一些研究者等尝试从社区教育的视角,从协调农民工子女与所接触的城市大环境、社区小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从社区出发来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一种社区参与模式,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张旭亮,2006;郑莉,200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的有研究者从多元利益格局下来探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与社会适应问题,提出在现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框架下,采取“两为主”的原则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势必会触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使政策受到影响,加大政策实施成本。要保证国家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综合权衡各方的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政策(刘鸿渊,2007)。总之,这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寻找可能的解决方式,很多的观点很有启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但时其提出的建议并没有针对中国文化和体制的背景来提出解决思路,因而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以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3.2.2经济学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可贵的探索,有学者从流动人员家庭教育选择的经济因素出发,发现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行动既不仅仅是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也非仅是教育限入政策阻碍的结果,而是主体与结构的二重性过程,人的行为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影响,还与社会结构等密切相关(李芬,2003)。范先佐等对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解决教育经费来源,要引进政府采购制度,要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审核评估等(范先佐,2004;冯帮,2007)。雷万鹏从教育需求角度提出了一个审视流入地政府责任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架构,提出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回应流动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两年后作者又通过对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实证调查,从入学难度、财政负担、家校联系和家庭教育选择等方面剖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发现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即流动人口从对儿童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初中后入学机会(雷万鹏,2005,2007)。应该说从经济学来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或利益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视角,但是这种研究只站在政府的视角而没有站在学校和家庭的角度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势必有其局限性。应当说,后来的研究应当更多的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消费,这将是一个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学术生长点。

3.2.3法学视角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从法学的视角来研究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思路,因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些研究者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如从义务教育的法律性质和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出发,结合我国流动儿童的教育法规政策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对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进行了法理分析,探究了中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权利保护的制度构想(陈瑞丰,2005;刘潇潇,2006)。有研究者运用儿童权利理论与公共管理理论,从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出发,对流动儿童权利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多视角考察,着眼于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研究目光聚焦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提出完善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建议措施(邓丽洁,2006;李宗明,2007)。流动儿童教育权利问题,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存在一个应然和实然问题,虽然从国际上甚至我们的教育法上都界定了流动儿童教育应有的权利,但是当今还面临着入学条件不公正、难以平等享用公办教育资源、权利保障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致使其平等受教育权大打折扣(陈信勇等,2007)。这些从法学角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的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像教育一样,法律问题也不是法律之内就能解决,法的制度和实施受到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是对流动儿童进行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分析。

3.2.4 政治学视角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其说是一个法律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政策问题,在当前中国法律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政策比法律有更大的效用。有研究者对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政策之于中国流动儿童的重要性,从地方政府来看,维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是其政策行为的重要价值依据。从学校来看,保证优质生源、确保教学质量是其应对政策的基本立场。从家长来看,生存需要第一,教育需要第二是其考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这些不同利益选择所造成的张力,大大削弱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应从政策制订和服务到位的角度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班建武,2005;周皓;2006)。我国的流动儿童政策其实背后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控制理念,具体来说,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控制阶段、有限抵制阶段和接纳阶段,不同阶段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控制理念(周序,2007)。对十年来流动儿童教育就学政策进行了梳理,发现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的保护政府已经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由于这一群体数目庞大,家长教育水平层、各地政府财政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杨颖秀,2007)。也有研究者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流动儿童政策的现状,剖析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分析影响流动儿童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针对流动儿童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何玲,2007;钱再见,2007)。总之,从政治的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具实践价值的研究角度,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讨,但是,政策是一个系统,不仅国家有政策,地方也有政策(或叫对策),不同的政策应当是相互支持而不是冲突,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政策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此问题在政策视角下的一个不足之处。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应当说是比较丰富的,不仅有小规模而且还比较大的中等规模的样本调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也不仅有总体研究也有对其中观乃至微观方面的研究;不仅从教育本身出发来研究,也有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和政策学等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全方面的研究,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有的微观并是事事物本身,所有的宏观也并不是整体,如果把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讨结合起来,才可能是未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正道所在。

4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内容来考察其研究水平及研究方向,以便于更有利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还要从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学术关注来考察流动儿童的研究,亦可解读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状态,从而为进一步的流动儿童研究提供新思路。

4.1研究机构与课题来源从CSSCI的论文检索数据来看,全国从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之中,因为学术背景各不一样,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如从事社会学、人口学方面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从其社会与人口发展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机构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关注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如部级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整体性问题等(可参见表3)。从研究机构来说,参与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机构有91家大学、研究所及学术刊物机构等,这些机构涵及全国各省及各地方,其中大学是主要的研究力量,共85家,占研究机构的93%。在主要的研究机构中,主要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几个大学;从分布城市来说,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春等城市,主要原因有二条:一是这些城市流动儿童比较多,问题比较明显;二是主要的科研力量所在地大学多分布在大城市中。从研究的课题来源来看,不同层次的课题都有,上表主要选取了各级研究基金支持项目中直接与流动儿童相关或以流动儿童问题研究为中心(间接相关的或略有涉及的没有统计在内)的课题共49个,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资助项目8个,占总数的16%;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个,占总数的16%;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个,占总数的30%;各省教育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社科联项目5个,占总数的10%;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项目3个,占总数的6%;最后是各个国家地方科研基地、大学资助项目6个,占总数的12%。总体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家社会和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是主要的课题经费来源,占到总数的62%。从所关注的问题来看,总共有学业行为、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等18个主题,几乎包括了流动儿童的各个方面。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到社会适应等微观层面各问题;从教育调查、教育机会、教育权利、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到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等各宏观层次方面诸问题。在这些关注的问题当中,有关流动儿童微观方面的家庭教育、社会适应、问题行为研究较多,在宏观方面,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调查、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最多,有14个机构对此进行了研究。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9篇

>> 广告赏 广而告之不为推销 广告人的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 拉美广告作品赏 推销 缤纷时尚 国外甜蜜味觉广告赏 精彩广告语赏读 不为 媒体广告要有所不为 1979,从此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何健民 隐喻的广而告之 正在加速的“广而告之” 趣赏各大媒体的精彩广告语 推销在“推销”之外 博采众长 广而告之 从广而告之到精准营销 广而告之 优而化之 从广而告之到精准投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广告赏广而告之不为推销 广告赏广而告之不为推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问题一直很严重。本期我们介绍的就是国外某保护儿童的公益组织的广告,广告语是:发现虐待儿童行为时,如果你忽视它,那么你也参与了对孩子的虐待。

极品啊一辈子那么长,谁没爱过几个奇葩 见证奇迹的时刻

跟个妹子一起出差,晚上住宿的时候,妹子羞答答地跟我说:“要不咱俩开一间房吧?晚上一个人我害怕……”我当时就拒绝了,嘴里说着:“不行,我不习惯两个人住一起。”心里却想:“我靠,你来了,我还怎么打飞机啊!”

女孩子双手往腰上一叉,小脚一跺,那叫撒野。女孩子双手往腰上一叉,小脚一跺,胸部一颤一颤的,那才叫撒娇。

昨晚我老婆跟我说她去成都出差,我跟她漫游通话了十几分钟。今天我老婆回来了,我一查话费,发现移动没扣漫游费。哈哈!移动真是蠢啊。

姑娘和男神去看电影,放到恐怖的画面,姑娘一头扎进男神怀里,男神闷哼了一声,然后伸手轻轻拍拍她的肩膀。电影结束后,男神依旧捂着心口,姑娘大笑说:“抱一下就那么紧张啊?”这时,男神回过头幽怨地看着她:“不是,你撞得我好疼……”姑娘问:“那你干吗拍我肩?”男神望天:“推不动……”

女朋友多年来一直做着魔术师助手,想必也学到了些本事。一天我回家,看到女朋友正在卧室床边。她看到我,大喊一声:“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说着把被子掀了起来,我看到我的哥们赤身地出现在了床上,一脸茫然。想必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吧。

看到一个女生的签名:不倾城、不倾国,只倾其所有,过我要的生活。这其实是“长得难看,只能倒贴才有人要”的比较文艺的说法。

微信上聊了一个妹子,结果好不容易约出来发现居然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没办法,身为老师的我,只好在酒店房间扎扎实实地给她补了两个小时的数学,临走前还送了几本资料给她。朋友说:“你傻啊,又不是你的学生。”我大手一挥义正辞严地回答:“不行!她实在是太丑了!”

有天老公和战友聚会,给我发短信说:“老婆,和这帮孙子在一起太无聊了!你打电话叫我回去,温柔点儿,我开免提。”我美滋滋地打过去:“老公,怎么还不回来?”只听老公说:“烦不烦,记住,以后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少管!”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本 性教育

一、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会上儿童案件频发的背景下,社会、家长、教育机构要进行深刻反思。长久以来,社会、家长、学校对儿童的性教育都存在错误观念,致使儿童性教育缺失,儿童在性知识及保护自己私密地带方面基本知识不足。在儿童能接触到的几种性教育途径中,学校是最适合、最能系统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机构。我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调查得出:3~6岁是儿童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在幼儿性教育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幼儿园性教育对幼儿、社会、家庭来说都特别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幼儿性生理、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幼儿期,幼儿对“性”感到好奇与探索欲,如经常追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男孩女孩上厕所的方式不一样,为什么不能亲吻喜欢的异性小朋友,为什么有的事情男孩可以干而女孩不可以,对自己不同于异性的身体特征表示好奇。在“性蕾期”对幼儿进行性教育非常重要,能够保障幼儿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避免幼儿因对性认识的扭曲而对以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弥补家庭性教育的不足。

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一些父母在性教育方面存在误区。在家长对幼儿性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和家长自身能力限制等情况下,幼儿园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可以弥补家庭性教育的不足。

3.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要求

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性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让幼儿学习各类性知识,防止幼儿产生性压抑和性神秘感,培养幼儿正确的性别自我认同和性角色意识。在幼儿园进行性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还可以与其他领域互相促进,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以绘本为载体进行性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园性教育对幼儿、家庭、社会如此重要,但幼儿园如何进行性教育却是一个难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性教育理论、指导策略,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使得幼儿性教育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绘本教学是幼儿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绘本以优美的图画、丰富的色彩、简单易懂的情节和故事受到幼儿和老师的喜爱。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在绘本性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果可以为我国借鉴使用。英国的性教育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儿童从5岁开始,就必须强制接受性教育,教师、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广播、绘本、视频等。芬兰政府自1960年以来开始实施性教育计划。20世纪70年代,性教育在芬兰正式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幼儿园开始大量引入性教育绘本。日本的性教育发展很快,截至1975年,日本已有100多种有关性教育的图书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角色类型的人阅读,像儿童、少年、青年、家长、教师等。韩国在性教育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我国香港地区于2001年4月出版了一套适合0~6岁幼儿的性教育绘本系列《德德家家幼儿性教育图书系列》,更加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和家长。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绘本进行性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应用到我国幼儿园性教育实践中。

三、以绘本为载体进行幼儿园性教育的策略

1.目标明确

幼儿性教育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并依此分阶段教学。幼儿早期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确定性别角色。在幼儿后期,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了解性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能够保持性器官的清洁卫生,知道害的知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幼儿园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进行性教育。如对小班孩子来说,以确定性别角色、达到性别自认为主,可以选择介绍男孩、女孩不同的绘本,给孩子介绍不同性别在生理功能、身体结构、着装等方面的差异。例如,芬兰的《我们的身体》,为不同年龄的幼儿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小班幼儿的内容组织活动。对中大班孩子,要进行性卫生保健教育及自我保护教育,其中日本的性教育绘本《我的小》包含教儿童如何保持性器官清洁,以及如何保护的隐私和防止害的知识。这本绘本不仅可以教给孩子基本的性知识,还可以帮助孩子悦纳自己,珍爱自己。

2.主题多样

性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但对于幼儿园性教育,要选择适合孩子,并针对孩子疑惑的内容进行教育。在幼儿园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会看异性上厕所,不知道为什么男孩子站着上厕所,女孩子坐着上厕所。有的孩子会扮演新娘新郎玩结婚的游戏,有的孩子会追问父母自己从哪里来。幼儿园可以在征集幼儿兴趣、疑惑和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将性教育分为几个主题,比如:“认识我们的身体”,包括性别角色认同、生理功能介绍等内容。可以选择《我身体的秘密》、《认识身体》、《我的故事(男生篇)》等绘本;“保护隐私”,包括如何保护自己的性器官,防止他人伤害等,有《保护身体的隐私》、《我的故事(女生篇)》、《身体的红绿灯》、《我不喜欢亲亲》、《家族相簿》(教幼儿认识害)等优秀的绘本可以利用;“家庭情感教育”,包括出生的知识,及妈妈生下宝宝的艰辛,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等内容,可以选择《我从哪里来》,韩国性教育绘本《呱呱坠地》,尼古拉斯・艾伦编绘的《小威向前冲》、《的故事》等绘本。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绘本,不仅可以传授性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爱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形成自尊、自爱的品格;“社会性教育”,包括介绍性别的社会性、两性关系等,如日本的绘本《两个人的故事》,以神话故事的方式讲述了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结婚的问题。

3.形式多样

幼儿都比较喜欢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选取适宜的绘本,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等角色,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及爸爸照顾家庭的责任,让幼儿将绘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家园合作,家庭在幼儿性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把家长请到幼儿园,带上孩子出生的视频或者照片,再结合相关绘本,向幼儿讲解孩子是如何出生的,妈妈生完孩子的感受,以及爸爸在等待宝宝出生时的心情,让幼儿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了解妈妈生宝宝时的痛苦及爸爸担心的心情。这是实行家庭亲情教育的一个方式。

与社会机构合作,如医院等,请专业医生结合绘本给幼儿讲解孕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性知识。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教师理解绘本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会影响绘本性教育成效。教师要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纠正谈性色变的错误认知,认真回答幼儿提出的性方面的问题,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早期性教育关系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在从出生到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变化很大,有必要了解性方面的知识,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为了预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不健康的性知识,幼儿园性教育任重而道远。利用绘本优美的图画和浅显的故事,生动而科学地向幼儿开展性教育是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新途径和新策略。

参考文献:

[1]易友新.试论中学生性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6.

[2]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增订版)[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8.142.

[3]邓琪.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6)

[4]黄金花.幼儿性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5]谢怡,孙晓勉.肖建军等.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师早期性教育观念分析[M].现代预防医学,2008(13).

[6]谢妮.学前儿童性教育实施现状、滞后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

[7]吴建忠.3-12岁儿童家庭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8]朱家雄等.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2.

[9]徐莹.境外绘本性教育对我国幼儿性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

[10]席庆兰等.对286名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05(19).

上一篇:材料保护论文范文 下一篇:森林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