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范文

时间:2023-09-29 05:37:48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1

1、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2、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1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18、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1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20、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为学莫重于尊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5、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2

【关键词】探究 初中生 写作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2-02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培养写作兴趣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之根本,培养写作兴趣是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之源泉。然而,在初中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浓厚的兴趣。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际,简单谈一些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赏析名篇佳作之美,以美文激发写作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大师的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立意新颖、情感真挚、谋篇布局妙不可言、遣词造句美不胜收。在教学这些名篇佳作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赏析到这些名篇佳作处处洋溢的无限之美。这些名篇佳作的无限之美会瞬间激发学生提笔写作的强烈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引领学生欣赏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这篇佳作。文章中在一开始以平实的语言交代了父亲留下背影的特定背景,平实的语言之中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哀愁。紧接着文章反复出现了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以及两个“忙着”,简简单单的六个词语却体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体贴。在用细针密线般的文字描写父亲穿过铁道为我购买桔子的过程之,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感不由言表、自然流露……学生在赏析这些名篇佳作之美的过程中,赞叹于作者妙不可言的精巧布局之中,陶醉于作者美不胜收的好词佳句之间。与此同时,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也被激发了。

二、感受真情美景之趣,以趣景激发写作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有各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如画美景。当内心涌现出许多真挚情感之时,学生总想一“吐”为快,当眼前展现出各种如画美景时,学生总想一“笔”勾勒。源自学生内心深处的种种真挚情感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如画美景会即刻激发学生提笔写作的浓厚兴趣。如当学生在费尽百般周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登顶雄伟的山峰看到别样的风景时,举目眺望山那边的如画美景尽收眼底。此时此地,学生会在脑海之中不断搜索贴切的语句来描绘眼前的如画美景,写作之欲望不期而至。

三、掌握巧妙写作之法,以巧法激发写作兴趣

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重在实践,即重在通过大量的、长期的写作练笔来不断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大量的写作练笔过程中,会反复地实践在阅读中习得的写作方法;学生在长期的写作练笔过程中,会不断地提高熟练运用写作方法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各种写作方法之后学生提笔写作的长久兴趣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如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枣核》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叙述远在异国的故交让自己顺道带去几颗枣核这样一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透露出了一位身处异国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深深的爱国之情。作者在透露思乡情以及爱国情的时候运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法。通过作者与故交的对话得知这位异国游子总会在某个夏日的夜晚与老伴坐在后花园的长凳上回忆青春年少时泛舟于故乡北海的幸福情景,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在阅读中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笔时,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感觉到:写作原来如此简单!与此同时,学生长久的写作兴趣也被激发了。

四、发挥赞赏评价之效,以赞评激发写作兴趣

激励评价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功喜悦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多元的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让学生从过去的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会激发学生提笔写作的持久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之美,以名篇佳作之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感受真情实景之趣,以真情实景之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练笔写作之法,以练笔写作之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有效发挥激励评价之效,以激励评价之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总之,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美文、趣景、妙法以及赞评成为“引爆”学生浓厚写作兴趣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张彩霞.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写作兴趣.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06期

[2]刘品.初中语文写作兴趣培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3

教师眼中的“好词佳句”,不少教师是凭个人喜好或理解,觉得这些词、句子不错,就让学生统一摘录学习。事实上,学生的阅读感受是个性的,对“好词佳句”的感受是有差异的,学生甲觉得好,学生乙可能没啥感觉。还有的“好词佳句”是教师看着辞藻华丽、句式新颖,就认为是“好词佳句”,这样的评判本身就缺乏依据,有“以貌取人”之嫌。

其,词句本身无好坏优劣。平常我们要是看见“闹”字,会联想到热闹、喧闹、闹腾等,并不觉得这些词之间有好差之分,但当读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时,这“闹”字搭配在这诗句中,便会让人不自觉地连连称赞。再如,“她笑了,笑靥如花。”若这是金庸笔下李莫愁杀人前的这一笑,那就是杀气腾腾的笑,让人不寒而栗;若这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一笑,便百媚生,使张生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词句若离了语境,给人的感受就会大相径庭。“好词佳句”须得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符合文章情景的需要,而不是硬生生分割成一个词、一句话。而日常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摘抄、模仿的“好词佳句”几乎是从语境中单独割裂出来的,不顾语境地照搬模仿。学习了《燕子》一文,有老师让学生模仿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写一种动物,结果有学生写道:“一身黄色的皮毛,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硬硬的长尾巴,组成了威武雄壮的大老虎。”这样轻松活泼的笔调用来描写老虎,显然不适宜。

再者,好文章真是用了“好词佳句”之故吗?非也。如同准备了一堆奇珍异宝,就能打理出一个高贵、悦人的装扮吗?试想,若是一个人脖子上挂一串大钻石,手腕上套一个金镯子,手指上戴一个翡翠戒指,再加上全身的绫罗绸缎,不庸俗得让人吐才怪呢。事实上,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看来实在是平淡得很,甚至谈不上章法。如老舍先生描写草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语言就是这样平淡朴素,读来如行云流水般舒畅。

歌德曾说:“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名家的文章形式,即遣词造句,大有玄机,需用心体会。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看来,破解语言形式的密码,非简单摘录、模仿“好词佳句”就能达到。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4

一、研读——赏析课的前提

学生的作文是赏析课的文本依托,上赏析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研究文本的心态来读学生的作文。管建刚老师说:“研究学生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基点。”这里说的是“研读”,而不是“批改”,是阅读学生的作文后的思考。在细读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整理出学生作文中优秀的句子,并对其进行归类;找出有语病的地方,引出一个训练点。这个过程是考验语文老师作文基本功的过程:一要知道学生的作文好在哪里;二要诊断出学生作文中的典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整理句子时必须结合讲评课的重点,要有针对性,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只有这样研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作文评改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欣赏——赏析课的核心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上好作后讲评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欣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写出一句佳句,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教学伊始,利用课件将学生作文中的好题目、好句段一一展示出来,不忘署上小作者的大名,由大家一起朗读,赏文又赏人,让每一个被欣赏的学生都感受到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成功和快乐,一定会让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知。

出示句子:我刚买回渴望已久的《爱的教育》,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啃”起书来。(曾婉婷)

师:在这个句子中,哪一个字吸引了你们?

生:“啃”字。

师:曾婉婷,你真的啃书了吗?给大家表演一下你是如何啃书的。(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曾婉婷:我怎么能把书给啃了呢?我是想说我看书时完全沉浸在了书本里。

师:多精彩的描写啊!老师给这句话写了评语:一个“啃”字,生动传神,原来书虫就是这样练成的。

关注佳句,欣赏精彩段落,是赏析课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要用赞赏的眼光去评价,用实事求是又极富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配以精妙的语言,在赏的同时授予写作技巧,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那些没有被表扬的学生,嘴里读着他人的名字,多多少少也会在心里期盼:下次,我也要让大家读到我的名字。这样的一个期盼,就在学生心里播下了“我也要写出精彩”的种子。老师要增强自信,就要提高自我教学效能感。对学生来说,他们何尝不需要增强自信,提高自我作文效能感?

三、训练——赏析课的关键

赏析课如果只为赏析而赏析,课堂将是散乱无章的。在赏中学,在赏中寻求训练点,应是赏析课的关键。

师:让我们一起看这句话:“他还喜欢画画,他画出来的画栩栩如生,于是我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画画专家。”这段话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生1:“栩栩如生”用得很好。

生2:他喜欢画画,表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写出来。

生3:要用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他是个画画专家。

师:是啊,如果把一件事情展开来写,人物的形象就更加生动了。彭琳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大家一起来欣赏。

彭琳读佳作:她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同学打架时,她冲上去拼命阻拦;同学闹别扭时,她想方设法让他们和好如初;同学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她主动上前耐心指导……

在评析中,老师针对班级情况开出“药方”,在挑刺的过程中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在欣赏学生的作文后引出了一个训练点,这个训练点从学生的作文中提炼,服务于学生,有针对性,学生有心理认同,不排斥。

四、修改——赏析课的目标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学习了一定的修改方法后,引导学生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才是作后讲评的最终目标。修改作文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讲明修改的要求。如修改时一要认真地读,找出哪些地方存在问题;二要仔细地想,看看怎样修改才能让文章中的事例描写得更具体,更生动;三是动笔修改,边改边在心里读;四是自己改过后找同桌提建议等。要求明确了,学生动手修改就不会无的放矢了。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在课后让学生摘录出自己改好的作文中的精彩句子,制成手抄报,张贴在教室供大家欣赏、交流。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5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前言】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茶诗。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注释】

⑴《方舆胜览》:玉泉寺,在荆门军当阳县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知顗,自天台飞锡来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龟池。《一统志》:玉泉寺,在荆州当阳县西三十里。隋大业间建。清溪山在南漳县临沮城界内,其山高峻,东有泉。《潜确居类书》:玉泉山,在当阳,泉色白而莹,又曰珠泉。泉南为天台智者道场,即关帝遣鬼工所造。

⑵《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述异记》:荆州清溪秀壁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云:蝙蝠一名仙鼠,千载之后,体白如银,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太白此序所谓“余闻”者,盖本之于此。

⑶《本草拾遗》:乳穴水,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称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⑷《说文》:“茗,茶芽也。”郭璞《尔雅注》:“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

⑸吕温《南岳弥陀寺承远和尚碑》:开元二十三年,至荆州玉泉寺谒兰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

⑹郭璞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薛综《西京赋注》:“洪崖,三皇时伎人。”

⑺《新序》:“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

⑻赵岐《孟子注》: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

⑼佛书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无想天,总谓之诸天。

【翻译】

常听说玉泉山上,有许多乳窟样的山洞,里面有好多白鸦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悬清溪的树上遥望明月。茗茶就生长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茶树根茎浇洒山花芳津,采服后可以润肌强骨。茶树丛年代久远,绿叶葱葱,枝枝相接。看茶叶曝晒成仙人掌一样,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举世未见这样的茶叶,谁来给这茶叶命名而使之永远流传呢?宗英你是高僧禅伯,尚有瑰丽的诗篇与茶一起投赠给我。你的诗篇如西子临镜,使我这个无盐丑女,惭愧无比。清晨坐聊,佳兴勃勃,长吟诗篇,声播九天。

【鉴赏】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6

一、激情指导

作文指导中教师要营造情境,找准动情点,激活学生的倾吐欲望和生命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作文表现欲的火焰熊熊燃烧,不吐不快。

例如在上主题为保护旅游景点的作文指导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出示一组风景优美的景点图,引导学生领悟“鬼斧神工、美仑美奂、重峦叠嶂、风光旖旎、气势磅礴”等词语。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浏览画面,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忘我徜徉。第三步,发放《苍山洱海》《人间天堂――九寨沟》《洞庭湖》等旅游资料,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看美丽的湖水、山麓等,同时播放《神奇的九寨》《大海啊,故乡》等乐曲,引发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第四步,出示“无锡蓝藻暴发”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并适时展示另外一组画面:人类围湖造田导致湖面越来越小,生活垃圾、污水源源不断倒入湖中,景区内布满五颜六色的垃圾,矿山开采挖去大片秀美山川……学生看着,神情凝重了,情感一下子从刚才的美好氛围中掉到了失望、悲伤、难过甚至是痛苦的冰窖中。第五步,利用情感落差创设突破口,让学生抒感。教师让学生重阅刚才的材料,从中划出、找到劝说他人爱护环境的语句。学生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也变得更加稳定了。于是,第六步:自然展现――习作表达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你置身景区,可能是管理人员,可能是游客,也可能是当地人,你打算怎样劝说他人爱护环境呢?请自拟题目,完成情感的倾吐。

当然,作文指导只靠课堂激情是不够的,因此,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文艺联欢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活动中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兴趣作文,甚至亲自“下水”,与学生当堂同步作文,激发学生超越教师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作文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关情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了解写作情况,激发写作兴趣,发掘写作潜力。据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评价持积极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0%~30%。这说明,其中50%~60%的潜力是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出来而递增的。一段好的评语,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又能唤醒、鼓舞、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为此,教师的批改用语必须斟词酌句,既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又有所创新,要从爱字出发,一视同仁,看到学生的点滴成绩能“从骨头里挑出肉来”。即使在最差的作文中也要找出好的词句画上几条线、几个圈,使每位学生感到教师重视自己的作文。同时在评语中尽量多用委婉商量的口吻,多写激励性的评语。如对待书写较差的学生,我是这样写的:“书写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好字,能使人增添不少信心,能给人带来许多机会,你信吗?”有些学生爱模仿别人,语句比较生硬,我就写道:“模仿是创造的开端,能学习范文的句式就是一种进步,如能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更好了。”还有些学生基础不错,写起文章来文采飞扬,对此我毫不悭吝地写下自己的赞美:“读你的文章,如跟一位好朋友促膝谈心,又像在听长者的谆谆教导,写得那么亲切,那么在理,读来令人如沐春风……”这样的评语既充满期待,又包含肯定赞许,又加以引导,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肯定、被承认,不但会对老师产生崇敬和爱戴的感情,而且会对作文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留情讲评

作文讲评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作文热情。给学生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在自信中轻松下笔,是作文成功的一条妙径。因此对学生作文中的佳句佳段,要多加肯定,切忌求全责备。我的具体做法是:

1. 多读。在讲评课上多读学生作文中的佳句佳段,而后在全班传阅。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状物作文中,我把班里学生作文中描写比较传神的句子摘录出来,在课堂上一一宣读,然后让全班学生互相传阅诵读。学生开始是凝神谛听,接着就转为羡慕、赞叹,进而跃跃欲试。这时我又加以适当的评析:“原来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就可以把平凡的事物写得这么生动传神!可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细致描摹是多么重要啊!”使得小作者与其他学生都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07-02

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班主任应以宽容心态对待学生每一次过失,对犯错误学生耐心进行教育,不可动辄就批评指责犯错误的学生,须讲究批评艺术。

一、对犯错误学生批评要有的放矢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来自千家万户,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受社会影响各不相同,在性格、思想、道德、习惯等方面有不同表现。犯错误的学生,有的个性倔强,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有逆反心理,有的自暴自弃……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胸有成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才能针对学生所犯错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进行教育,从而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过多次批评未有明显效果,以致各科任老师和同学都有点嫌弃他。如此一来,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遇到一点挫折就产生“我不行”的心态,逐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困生和违纪生。对于这样自暴自弃的学生,班主任主动接近他,做他的知心朋友,让他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内心世界等,他才可能把心里话告诉你。班主任掌握学生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要注意选择最佳时机和场合谈话

班主任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应注意选择最佳时机。有经验的班主任认为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是: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时;初次犯错误,产生悔恨时;火头已过,心平气和时;思想疙瘩解不开,易产生过激行为时。这些是一般教育需掌握的时机,当学生遇到重大问题时,班主任对其教育宜早不宜迟。

班主任找学生谈心还应注意选择场合,给学生留面子。笔者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句话:你做错的时候,等所有的人都来齐了指出你错误的人,是你的敌人;等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再指出你错误的人,是你的朋友。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成人意识也逐渐增强,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批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往往不会接受批评。因此,批评教育学生,班主任最好不要选择在教室、办公室等这些公共场合,应该选择人少、环境安静、让人心情愉悦的场所批评教育学生,这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容易接受。我有一个学生叫小祥,他上课时要么打瞌睡,要么讲话、搞小动作,严重影响同学学习;下课时则精力旺盛,追逐打闹。科任老师和同学经常向我告状。开始几次,我找他到办公室谈话,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了一大堆道理;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找他谈话次数多了,他反而嫌我说得太烦,表面说知错,背后又照旧。有一天,他因乱画同学的书又被我请到办公室,其他同事看见他就打趣地说:“小祥呀,你快成我们办公室的常客了!”这句无意的话让我深思良久:他没有进步,是他没听进老师的教导,可能他讨厌来办公室,反感老师在办公室批评他。于是,我改换在人少的场合给他讲道理,取得了教育效果。事实证明,后进生自尊心也很强,班主任在公共场合教育他,他碍于面子,出于自尊心,往往接受不了批评教育。

三、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具潜能不一样,发展水平不平衡,都有长处和短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须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要看见学生的错误、缺点和不足,更要发现学生的进步、优点和长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想得到别人的赞美,处于成长过程的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不能仅站在高处发号施令,更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大多数人害怕他人批评和指责,感到很难堪、很没面子。言语尖锐刻薄、不留情面的批评,直接伤害学生自尊心,只会引起反感甚至反抗。记得电影《小孩不笨》中有这样的一幕:老师上课前例行检查学生作业,他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按时完成时,就生气地请不交作业的学生离开教室。有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这次交了作业,但老师嫌他做得不好,讥笑他说“跟不交有什么两样?”想到辛辛苦苦熬夜才完成作业,竟然被老师一句话完全否定了,这个学生非常不服气就站起来与老师理论。老师又说了一句更伤人的话:“人家都笑你们是‘烂苹果’,一点都不争气。”这个学生愤怒了:“你最好不要在我面前提起‘烂苹果’这三个字,如果我们真的是‘烂苹果’,你是我们的老师,你有没有想过,是谁让我们变烂的?”学生这些话,让老师始料不及。学生变烂固然有其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有责任的,所以不能全怪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班主任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行为的得与失,启发学生认识自己行为错在何处,并提出有关的建议,让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个转变过程。这样做远比直接批评指责效果好得多。据报道,有的学生受到批评后,因一时想不开、情绪失控而自杀。这应当引起我们班主任反思:批评教育学生时,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是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要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观念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当今社会更需要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每天不仅学有所得,掌握自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做人做事,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些班主任喜欢拿别班的成绩跟自己班比,一旦别班的成绩超过了自己班,就埋怨自己的学生笨、不够努力;当自己班的学生超过别班学生时,还认为不够好。这太难为了学生,究竟怎样才够好?学生们往往不喜欢这样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可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还须看到学生学习之外的闪光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尊重他人、工作能力等方面不一定就比成绩稍差的学生强。每一个学生各有优点缺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是仅盯着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情况,班主任都应善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多一些表扬激励,少一些批评责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上进心。不要吝啬赞美的词句,而要及时在公开场合大声地赞美学生,特别是赞美后进生极其微小的成绩。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赞美,会唤起心灵上积极向上的志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班主任必须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不以分数论学生成败,心胸豁达,一视同仁,用慈爱之心,努力营造平等、互助、和谐、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总而言之,犯错误是学生成长必然和必需的经历。班主任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犯错的学生,应以理解、宽容、尊重、信任的心态关心他们、引导他们、支持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班主任教育学生时,不可站在学生对面要求:你们应怎样,你们不应怎样;而应站在学生角度提出:我们应怎样,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才能走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教育才能更加有效果。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篇8

鱼儿爱大海,因为海洋的每一个贝壳,都讲述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每当翻开书卷,便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古典气韵,袭鼻而来。她,城关中学804班的周林佳,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总爱在书的扉页,夹藏着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使自己感受到清新的自然气息,那是别有的一番韵味。她,时常泡一杯浓茶,倚于窗边,聆听风铃摇曳之美、树叶作响之声,醉入书中梦境,痴迷于诗情画意的迥异境带,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

也仅仅是在吟书之时,她的眼帘才不愿意合上,因为读书是快乐的。

小时候,她就很喜欢读书了,总爱趴在床上,手里捧着一些童话故事集,幻想着亲临主人公的世界。或许是与王子一起,英姿飒爽地手持宝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营救善良可爱的睡美人;或许是化作城堡里的一位大臣,却不胆小懦弱、官官相护,勇于向愚蠢的皇帝指证出,“新衣服”的丑陋,大胆地揭露骗子裁缝们的真实身份。

她也会被故事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或许是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凄惨的死局黯然神伤;也会为灰姑娘与王子的美好爱情,而默默祝福。小时候,几乎是童话故事伴随着她长大的,所以在那时候,她便觉得读书是快乐的。

读书是快乐的!渐渐的长大了,她也不忘闲时,坐在窗边,吟读一本好书。微风拂窗面,同时撩起纤细的发丝,轻柔地略过眼睑。她,喜欢这种朦胧又蕴有诗意的感觉,那是种堪比世外桃源般,惬意的美丽……

长大后,青春的种子自然而然地萌发了。她开始喜欢看一些青春小说啊,喜欢欣赏名人的精粹散文,优秀杂文。看的书多了,她的知识也有了日新月异的代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一句对书籍赞美的名言。也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努力才能爬上去的。

记得小学时,她那时正嗜读《成语故事》,她总是细细地品味,慢慢地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那一日,老师在语文课上,提及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曹操。老师便无意间地提及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谁知道关于曹操的一些成语吗?”刚才还唏嘘数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很显然,没有同学举手。老师,霎那间显得有几分低落,尴尬。这时,她突然想起自己,回眸过曹操的几篇成语故事,大胆地举了手,津津乐道地说出了她的见解。“火烧赤壁,老骥伏枥,挟天子而令诸侯……”。同学们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老师也满意地点了点头,她感到自信与快乐。

在她心里曾想过:与达治知变,正而有谋的孔明——诸葛亮一起机智地草船借箭,也想入住大观园,与步入凡尘的仙草——林黛玉一道葬花泣泪。她爱看书,因为读书是快乐的。

上一篇:我们是坏孩子范文 下一篇:关于梅花的诗句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