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乐天纪念中学:让成功赞美每一个生命

时间:2022-09-09 05:15:56

颜乐天纪念中学:让成功赞美每一个生命

颜乐天纪念中学,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七星岗,校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楼宇错落有致,区域泾渭分明。学校始建于1979年9月,曾用名三元里第一中W、七星岗中学。1992年,为感念香港中华总商会永久名誉会长、香港穗郊同乡会会长颜同珍捐资兴学之善举,纪念其父颜乐天先生造福乡梓、扶掖后进的丰功伟绩,更名为颜乐天纪念中学(下文简称颜中)。

缘起:基于地域资源 探寻文化定位

颜中地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从地理位置看,学校坐落在七星岗上。七星岗的地名和七星岗中学的命名,均与当地村民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对北斗七星的崇拜现象有关。这种七星情结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借用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先生在《七星文化探源》(文化学刊,2012.1)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主张人类要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发展。

“七星文化”这种“循天性,求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学校“让城中村孩子今天在学校体验成功,明日在社会获得成功”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高度吻合。因此,颜中人把寄存于七星或北斗星上的文化现象进行提炼和归纳,把七星或北斗星自身熠熠生辉、光耀银河的自然现象,以及所具有的指引、辨别和参与构成整个宇宙引力场等功能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教育元素,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引领学校稳步、快速发展的内驱力,作为广大师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发展方向。

基于“循天性,求发展”的“七星文化”,颜中人围绕学校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思考:开办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面积虽大,但缺乏精心的美化,更缺乏在办学思想统领下具有育人功能的主题文化;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中村和外来工家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平素缺乏成功的体验,更缺乏成功的自信。教师因长期受教学质量低下的影响,职业成就感不高。困惑与现实矛盾的凸显,使得颜中人下定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于是在参考了国内外同类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把办学思想聚焦到“成功教育”这一主题上。

颜中根据文化选择和特色聚焦,坚持“让成功赞美生命”的教育愿景,重新提炼和整理出更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北斗领航,培育成功”,借用七星或北斗星具有夜间照明、指示方向、辨e星座和参与构成整个宇宙引力场等作用,用个性化的文化符号来反映自身的价值追求:学校要像北斗星那样熠熠生辉,引领师生走向成功之路。这一表述使颜中的办学理念脱离了一般办学理念那种空洞化、一般化、大众化的窠臼,形象地表现出颜中人办学与育人的价值追求。

践行:确立成功教育 破解成功密码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呈现,是学校向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它能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学校的文化氛围,也表现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渗透学校文化的校园坏境,不但可以承载学校的价值追求,呈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还可以强化特色教育的育人功能。为此,颜中围绕着“七星文化”和“成功教育”,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定位,对学校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让全体学生参与创意设计,民主评议选定了校徽和校歌,确立了学校代表性文化的七大景观,并命名为“七星伴月”,即校园内七个文化景观围伴着学校的主体建筑。对这些景观,颜中人注意将学校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每一个物象之中,用具体的物像呈现学校文化,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

学校门口挺立着的多棵高大英雄树,宛如燃烧的火炬,给校园增添了一份特有灵气和迷人的景色。学生每天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红棉花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就在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迈向成功。颜同珍科学楼是学校的主体建筑,也是标志性建筑。它位于学校的中轴线线上,也是美丽的七星岗的最高点。高耸的钟楼建筑呈山字形,线条简洁,风格严谨,特别吸引人,是进校门后所望见的最醒目的建筑。乐天广场北倚钟楼,南靠格物楼,坐落校园中轴线上,绿树环绕,清风拂来,枝叶摇曳,似乎有生命在流动。广场呈矩形分布,规作圆,矩作方,启迪我们要眼有规、行有范,在规矩范围内做事,方可成就人生之美善。广场取名“乐天”,旨在希望学生们能继承和发扬乐天精神,效法方圆之道。

如果说优美雅静的校园环境是特色教育的隐性课程的话,那么学校围绕自身的教育特色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构成了特色教育的显性课程。实践证明,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建立的特色课程体系是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最为直接且效率最高的手段。要实现特色育人,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建立具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具有结构化特征的特色教育课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颜中在开展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一直努力把“成功教育”特色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育人的平台,注重课程的结构化和整体性,注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右图)。

为扎实推进“成功教育”特色课程,颜中对课程实施所必要的时间资源、学习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了合理调配和认真筹划,确保“成功教育”特色课程实施工作的有效展开。

文本资源。围绕“成功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学校大力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特色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目前已开发并实施教学的有10套校本教材。

网络资源。为适应现代教学和中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校园网开辟了特色教育专栏,供师生、家长学习和分享。同时,还精心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开展特色教育的网络,提供网址给学生以及家长供他们学习使用。

基地资源。为了更好地践行“成功教育”的思想,学校与相关单位签署了协议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人力资源。除校内人力资源之外,学校还利用周边的驻军资源,多年来坚持开展练习军体拳的活动,以之作为实施“成功教育”个性化和标志性的项目。军体拳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格斗动作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术,它是在部队基层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健身项目。通过军体拳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对培养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运动量适中,并且运用了身体各个部位,锻炼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的实战性和实用性。通过坚持开展这种具有磨炼意志、锻炼身体、规范行为的体育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斗志,激励了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奋发向上,迈向成功。

嬗变:钟情生命润泽 静听个性花开

“成功教育”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师生对学校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并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今天,“成功”是学校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也是学校师生最为强烈的一种欲望,成为了学校最为响亮的标识。

“成功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得以提升,逐渐养成了文明有礼的良好习惯,拥有了善良的美德、阳光的心态,学会了关爱、懂得感恩,并且更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在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能力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得以不断发展,不仅获奖学生人数日渐增多,而且获奖项目亦有所突破。近三年,获区级以上奖励的学生达180多人次。学生自信心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成就了自我,对学校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元旦文艺汇演,初三(8)班何敏斯演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曲未发泪欲下。音乐响起时,她满含深情地告诉我们,两年前,她是带着失望带着沮丧,也几乎是带着耻辱来到这学校的,家里父辈祖辈们几乎对她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小巢里飞不出凤凰,薄弱学校又有啥出息呢?现在,她坚强了,因为她进步了;她自信了,因为她成功了。毕业前夕,她想把这首歌献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告诉他们她有了瑰丽的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因为她选择了坚强,并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她想送给母校送给即将走出校T的同学们,感谢母校的老师,感谢母校的一草一木,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彷徨,不要犹豫,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考上心中理想的学校。

学校广大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三爱”思想得以树立,师德觉悟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征文共达100余篇,其中有4人次教师荣获广州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有5位教师获邀到区、片教研作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教师在学校里自我幸福感得到提升,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一位语文老师曾对自己的教学作以下总结:“学校要实施成功教育,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像我们这种薄弱学校的学生如何成功,课堂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我抱着不情愿的态度,走进了课改,而课改回报给我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新天地。从前沉闷的满堂睡课堂变成了今天生机勃勃的课堂,讲台上不再是我孤独的身影,而是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的眼神不再呆滞,而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闪电般的思维碰撞,让我决心不能固步自封,学生的迅速成长总是鞭策着我要不断攀上新的高度。从此,我和学生的交流不再隔阂,我们的课堂‘活’出了生命,我‘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成功课堂,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给我们新的希望。”

“成功教育”给学校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学校不仅成了师生心目中美丽的乐园,更是快乐的乐园。在快乐的乐园里,师生和谐相处,共同追求至善,共谱学校发展新篇章。在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校连续多年无师生违法犯罪,无安全事故,学生德育优良考核率100%,转化后进生90%以上,并且在师德教育及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评为“白云区德育示范学校”“白云区十大课改模式学校”等。学校中考成绩不断提高,连续多年获得中考奖励,政治科组和语文科组被评为“永平片示范优秀科组”,语文科组更被评为“白云区优秀科组”。

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或者生命课堂,在国内外不是新鲜名词,早已有之,且有非常丰富的成功实践。然而,颜中把握成功与生命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综合创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并形成思想体系――用成功点化和润泽生命,让成功赞美生命,则是不多见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成功教育”的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一群具有改革精神的颜中人的教育追求,看到了他们敢于以“文化立校、特色强校、课程育人、课堂落实”的组合拳为学校带来巨大变化的教育现实。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面对的大多是来自城中村和外来人员家庭的孩子,颜中以其独特的文化与适切的教育价值导向,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给区域的城乡教育均衡标注入了新的内容。

(本文图片由广州市白云区颜乐天纪念中学提供)

上一篇: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游戏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趣味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