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范文

时间:2023-10-31 22:58:50

乡土情结篇1

[关键词]贾平凹 乡土情结 《白朗》

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明对现代人的诱惑,现代作家的创作偏重于城市,而城市文学中大多充斥着欺诈、色情、斗争、堕落的描写,带给读者不好的影响。而在八九十年代,在中国文坛上,活跃着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扎根于农村特别是陕西商州农村,描写农村各色人物的生老病死、爱恨情愁。他的作品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底层抗争精神,他就是贾平凹。现在我就以他的中篇小说《白朗》为例带着你们走近他,走近他的乡土世界。

众所周知,中国陕西省出了两位著名作家,一为路遥,一为贾平凹。两个人的作品都扎根于陕西乡土,但又有不同之处。总体说来,路遥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在平平淡淡的叙述中或隐或现地蕴涵着教育意义甚或是政治宣传。而贾平凹的作品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作品几乎不对作品中的任何人物作出臧否,仿佛只按照人物真实的发展趋势去写,再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的历程。而语言比较经典,既带有乡土粗野色彩,而又书面色彩较浓,没有一定语言功底的读者读他的作品恐怕会遇到困难。

现以贾平凹的作品《白朗》为例,兼及对其它作品的鉴赏、阐释、比较来咀嚼、品味一下他作品中的乡土味道。

《白朗》作品中的白朗,历史上却有此人,此人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历史上记载的他占山为王,活跃在鄂、豫、陕交界处,杀富济贫,先后与清兵.袁兵作战,屡破贼兵,贼兵闻他名无不丧胆。

而贾平凹笔下的白朗,褪去了些神奇和完美英雄的色彩,而把他还原为一个有情有义、历经磨难的英雄。正因为如此,才使白朗这个人物更真实、生动、传神。

文章开头便写白朗被地坑堡的黑老七偷袭被擒。然后采用倒叙手法,写到狼牙山的旧部营救白朗,最后写到白朗开庆功会,而发现他的旧部为救他死伤无数。他仰天狂笑,说――我胜利了吗?我是王中之王的英雄了吗?他的脸色再也不神采奕奕,他一下子衰老了,身子摇摇晃晃,最后倒在了地上。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他是在展露英雄的瑕疵吗?

贾平凹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在这篇文章表面的字里行间,我们无从觅寻,当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任何英雄都有弱点、不足之处,白朗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这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狼牙山山寨的阶级成分大多是农民阶级,目光狭隘、贪图享乐,刘松林、陆星火这两个白朗的左膀右臂正是在是否纳妾的问题上与白朗出现了分歧,便选择了远走高飞,使狼牙山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以至于白朗部众酒醉后遭黑老七偷袭,白朗身陷囹圄。

作者为什么描写白朗的反抗斗争以及把白朗置身于诸如狼头山、地坑堡之类的险恶之处。贾平凹出生于商州,那么狼头山、地坑堡可以看作商州的一个代表。商州位于陕西省东南端,四面环山,又与河南、湖北搭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商州自古闭塞,正由于这种险恶、闭塞,也养成了当地居民闭塞、淳朴的心理,容易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往往与外界强大的国家文化相冲突,不可避免地产生斗争。有时中央无能,地域势力突显,这里就是山高皇帝远,春风不度玉门关;当中央强大时便会出现地域文化与国家文化斗争或妥协。商州就是一块这样的土地,各式各样的人物为了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绞尽脑汁地寻找出路。同时,内部也进行斗争、洗牌,形势便是这样无情。

斗争必然伴随着牺牲,白朗的旧部同官兵作战死伤不少,为营救白朗又死伤无数。一将功成万骨枯。但白朗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儿,当他在累累白骨中站成一个硕大的人字,他感觉到这种荣誉的沉重。他再也品味不到王中之王的与乐趣,他一下子衰老不少,他既是英雄,又成了罪人。人生于强者既是幸福也是痛苦。在某一领域名列前茅、出类拔萃是一种幸福,但同时你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出让自己的健康、亲情、友情、爱情,你是痛苦的,有一种高处不胜寒之感。我们不能为了跋涉而忽略了路上的风景,可有时两者不能兼得。

这种情况在贾平凹的其它作品中也有体现。

贾平凹描写的环境多为荒蛮、落后、僻远之地,人们大多刁蛮、粗犷。那他为什么这样描写呢?众所周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乃至整个陕西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由于战争、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个地方日益凋敝。它承载了长久的方法,如今却仿佛被置身于阴暗的角落,只有文物等方面是它聊以的东西和家当,它忍受了空前的落寞和寂寞。然而很多当地人民身上流淌着历史上豪门望族的血液,他们不甘于沉沦,企图用种种手段来奋起一击,以引起世人的注意。但无可奈何花落去,逝去的一切还在梦里我们却必须面对冷酷的现实。于是乎,少了些英雄气短,多了些儿女情长。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市就此陷落,沦为废都。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学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可以说是双刃剑。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文学爱好者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放弃文学。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给生活、文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加了文学的新鲜元素,也使得创作的效率更快,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辨证地看待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章人物形象方面,黑老七是为了衬托白朗的高大形象而塑造的。他与光明磊落的白朗相比,是那样的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卑劣。被白朗戏弄了一次,便司机报复,置赛虎岭的团结于不顾偷袭白朗,还痴心妄想地要做赛虎岭的王中之王,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命都搭了进去。

作品中的白朗英雄,对官兵不共戴天,对百姓却心若菩萨。尽管他被描绘成凶神恶煞般穷凶极恶,但百姓却异口同声、恭恭敬敬地唤他作“白朗大王”。因为白朗能替他们做主,也由于百姓对于强者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西方历史上也存在很多以收保护费为生的强盗,又竟收当地百姓的供奉。还有现在一些作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方也供奉当年的殖民头子。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具有对原有秩序的破坏性,而原有秩序早已遭到人民的深恶痛绝。结果强者来了,打破了它。同时,又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涤荡一切让当地人耳目一新,进而带来方方面面的解放。

文中的其它人物朴实清新,可亲可敬,乡土般本真。但最高的文学就是描写永恒的人性,贾平凹作到了这一点。

另外,本文记叙中又有写景,描写了一些原生态的景观活脱脱一个商州,既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又渲染了气氛。

文中还有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是人物心理的反映,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乡土情结篇2

关键词:贾平凹 乡土情结 小说 题材

一、贾平凹作品写作与乡土情结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当中为数不多的大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反叛特性的作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发表著作至今,他出版的著作版本业已达三百余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他首次登上向往已久的文坛,那个时期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说是风华正茂,写作的小说大多以展现当时环境变革与实际变化为主要内容,例如《水》《清河上的婚事》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贾平凹创作的《满月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荣誉,他也借此于我国文学界初露锋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写作的《商州初录》代表其在写作当中跨上更高一级台阶,之后写作的“商州系列”更是在我国文学界带动了一股寻根文学的潮流。随后出版的《鸡窝洼人家》与《腊月正月》数本著作中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下的商州展现于人们面前,同时令其确定了自己要于现实主义写作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其创作的著作展现了极为浓烈的神秘主义气氛,这是源自其对人生、命运与现状的思索与重视。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城市与农村间的距离逐渐扩大,浓郁风俗的农村文化吸引了他这样一位乡土作家的重视。这个期间他写成《白夜》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名乡下青年来到城里找寻精神家园之经历,表现了城乡间的冲突状态。在之后其创作的《土门》则展现了于城市文明的笼罩之下,传统风俗坚定的守护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在不断地予以让步,直到最终消亡的历程。作者对生长自己的土地的热爱和家乡人民的密切关注,以及在文学艺术道路上的持续追求都融汇于他创作的小说当中。传统的乡土文学是作家凭借初生的记忆来描绘乡村的生活,作品里具有深厚的乡土氛围与当地的特色。贾平凹就是凭借自身故乡来作为重要的写作背景,且将农民当作其描述的重要对象,从而为我们带来丰富而天然的乡土之美的享受。

二、作品当中乡土情结源自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贾平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陕西省的丹凤县金盆乡,这样一个青山绿水包围的小村庄,由于其地理环境特殊,古代就一直为秦楚文化的交织区域。这里不但有北方的豪爽与雄厚,还有南方的秀美与内敛。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的贾平凹,成年以后仍源源不断地向这块土地挖掘其写作蓝本,然后创作成作品呈献给阅读者,在他的作品里,阅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其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这块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的文学写作带去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令他把真实情况里贫苦偏远的故土用美妙的言语给予展现,表现出村庄秀美的自然景色与村民们勤奋淳朴的生活作风。这所有的一切均源自其对故土的怀念。

三、小说写作当中的乡土情结

(一)商州情结

商州作为贾平凹的出生之地是其作品写作的根本来源。商州就是现在的商洛区域,陕西省根据传统可划分成三部分:陕北、关中与陕南,而商州就处在关中与陕南两者间的秦岭南麓。秦岭乃中国南北分界,因此不管是气候与景观特征,均展现了显著的过渡特性,并且经历了楚文化、秦文化与汉唐文化,沉淀了数千年文化,早已渗入了当地人的普通生活之中。

在贾平凹的文笔之下,商州地域展现出秀美的景色,百姓朴实勤劳,不但具有西北的雄厚,还兼具江南的灵秀,看上去就像一处人间天堂。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竭力歌颂,正表明对这块故土的情感之深,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地方,已深深刻入了他的心中。他创作的商州系列作品中的各式各样的角色正是真实生活的表现,文中那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成为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来源。对他来说,那片土地不仅是地图上划出的边界,更是渗入其浓烈个人情怀的想象之中的故土,让他永久怀念、想往的大地。如今,他用自己的著作,去回馈养育他的故乡。

(二)乡土女性情结

在他的著作当中,他描绘出大批西北女子,这是一些被他注入了自己对故乡女子特有的理解的角色。在其笔触之下的每位女性均是如此个性鲜明、情感浓烈,她们或是俏丽,或是贤惠,或是柔情,并且均有着笃定的思想与追寻,对自己的追寻永不言弃。作者将故乡女性个性当中的良善、率性、泼辣之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就在这么多女子形象身后,展现了作者自己对于情感、道德以及命运的精神写照。例如《浮躁》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水,她看似柔情似水,可实际上却是内在十分刚强的乡下女人,她非常爱金狗,可是于当时那样的大背景之下,她无法和有着强烈现代意识的英英对抗,她无法像情敌那样奉献自己。可是她并未责备这两个人,而是真心实意祝福他俩。之后金狗患难,她还是一直守护在其身边,力撑他迈入全新的道路。从始至终,不管遭遇何种境地,小水都没表现出害怕的情绪,绝不向命运低头,她一直都对生活心怀憧憬。伴随时代的变迁,贾平凹小说里的女性角色的内在也发生了全新改变,例如《鸡窝洼人家》这部小说主人公小月不像作者从前作品里女性那样传统守旧,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月没有像从前的择偶观一样,而是积极争取理想当中的婚姻与爱情,这种变化符合新时代的气息。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乡土女子于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作者十分准确地把握到了这点,且在自己的著作当中展现了这类女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行为与思想特点。他凭借自己小说当中对这样一类女性角色的塑造,表达了其对当前现状与人生的观点。例如《废都》这部作品中的农村小保姆柳月,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够迈出出生地这个小环境,投入到大城市的生活当中,可是她没读过书,毫无技能,所以只有靠屈身去做保姆这样一种服务属性的工作谋生,由于其怀有浓厚的危机感与金钱欲望,因此她想要改变命运,去改变自己现有状态。她很清楚自身除去身体与样貌,确实毫无所长。此后,她嫁给一个并不喜爱的人。这个角色折射出当前时代之下乡下女子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贾平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传统女性,或是追求实际利益的女性,阅读者均能体会到作者在刻画她们时花费的心力,而这也是其作品中乡土情结的关键展现。

(三)离乡以及返乡情结

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可是他的心却从未远离,在他的著作当中展现还乡就是其对故土怀念的一个表现。在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阅读者往往能够发现主人公离乡以及返乡之情节,这类情况均表现出其身为知识青年的现代感受与在这种感受带来的负面辐射之下的无可奈何与挣扎。在其初期著作当中主人公均为乡下年轻人,这些人由于不满只是种田来养家糊口,他们期盼着能够跨出村庄。《鸡窝洼人家》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禾禾原本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尽管经济并不宽裕,但是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睦睦,可他却不满于现有生活,被大城市传来的致富消息所引诱,于是抛弃了原有的生活,经过数次波折,他非但未挣到钱,还弄得原本幸福的家庭生活变得一地鸡毛。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他跑到城市去考察,向人讨教经验,最终在养蚕这个事业上获取成功,而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作者的眼里,青年人就是应当跨出大门迈向外面的世界去学习经验与技能,去改变原有的贫苦现状,从而带动家乡的发展,这也是其于写作之初对于离乡这一点的看法。可是伴随社会的步伐,其价值取向也有了很大改变。《浮躁》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狗复员归家以后并未在农村耕地养家,而是去大城市一展身手。他作了职业记者,但是在他需要做出虚假性质的新闻与报道之时,他彷徨了,这和他心里想象的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一个有着正义本性的青年,怎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为此开罪了不能得罪之人,最后入了牢狱。经历这些以后他开始反思,还是故乡环境最宜人,所以决然返乡。作者最新创作的《高兴》这部作品当中的刘哈娃,在老家盖屋房娶老婆,可是依然不能得偿所愿,所以毅然跑到城里追寻想象当中的生活。通过买卖交易,他摇身一变成为西安人,他改掉了原来的姓名,变成刘高兴,希望成为实实在在的城市人,与其老乡五福一块拾垃圾。可是最终,他非但未能赚到钱,老乡还付出了生命代价,他坚决将五福的尸身带回家乡,在他看来只有故乡才是其最佳归宿。去城里圆成为城里人的梦,为什么这样困难?究竟是什么令他们不肯返回故土?是故乡的贫困令人无可奈何,还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吸引他们甚至愿意赔上性命?作者对这些均展开了深刻探讨。

除了以上商州情结、女性情结、离乡以及返乡情结以外,作者的著作当中还展现了民俗情结、土语情结等。他怀着对自己故乡的怀恋之情,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语言、民俗,运用诚恳的言语与淳朴的故事展现在阅读者面前。作者带给阅读者如山泉一样的乡土著作,令阅读者对于淳朴的乡间有了崭新的理解,乡土再也不是原来想象当中的那样“土”气与“俗”气。尽管飞速发展中的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总是不能完全融合,可是作者并未因此而回避,他总在努力找寻契合点,他不但怀着深厚的感情回望那一片还没有被污染的土地,还期盼那片土地可以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之下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作者利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写作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表现了他对这块土地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参考文献

[1]许欣.对于贾平凹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3(26).

[2]贾平凹.商州三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乡土情结篇3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乡土情结是激活学生生活感悟潜力的情感之一,无论是教学实践的落实,还是哲学理论上的提升,或是学生生活中的传承,这一线索性的情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给教者和学者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更强的前瞻性,值得我们去深究,去探讨。

乡土情结篇4

一、《鼠与人》体现出来乡土情结

斯坦贝克高度关注人类在贫苦物质条件下的生存状态。[2]在中篇小说中,斯坦贝克创作的小说《鼠与人》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小说名字源于英国诗人彭斯的名句。在《鼠与人》这篇长篇小说中,鼠与人的最初的打算到最终往往落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小说描写的地方是作者斯坦贝克的家乡加利福尼亚中部的萨利纳斯。小说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美国失业工人,这些人物有着悲惨的命运遭遇。故事中有两个人物形象值得注意,一个人物形象是乔治,乔治个子虽然矮小,但是却十分精明能干;另一个人物形象是莱尼,莱尼虽然身材高大魁梧,但是存在智力方面的缺陷,这两个人是流浪的农业工人。

两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是好朋友,就这样一直相互扶持着,通过出卖劳动力的方式,给不同的农场主劳动。两个人的梦想很简单也很朴实,都希望能有一个安稳的家,过着乡村式的生活,养着几只小兔子,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能养几只小鸡是最好不过了,这种安定的生活一直以来是两个人的憧憬。莱尼特别喜爱小动物,由于自己抚摸小动物的时候用力过大,常常会将小动物给捏死。这种抚摸上的嗜好又一次体现在抚摸一个女孩红色的衣服上,最终被农场主给撵了回来。这次两个人来到了萨利纳斯的一个农场,又开始干起了季节性的雇工工作。农场主的儿子柯利特别傲慢,常常将欺负别人作为自己的喜好。[3]他的妻子更是放荡,常常跑到工人当中没事找事,非要惹出点事情来方好。柯利的妻子发现莱尼一个人在干草活,于是就想整他。这个女人让莱尼抚摸她的头发,但是当抚摸她头发的时候,她大声乱叫,吓得莱尼不知所措,一时紧张将其给掐死了,由于害怕事情败露,莱尼就一个人逃到了河边的树林里。莱尼的好朋友乔治发现出了大事,于是跑到河边找到了莱尼。为了保证莱尼不受绞刑的痛苦,乔治再一次给莱尼描述农场场景,最终无奈下,忍着痛苦举枪将莱尼给打死了。故事情节的发生显得是那样自然,丝毫看不到任何复杂性,但是却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这些食不果腹的劳动者不惜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的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破碎的梦想,最终都无法挣脱被剥削的命运。

二、社会文化内涵下《鼠与人》中的道德悖论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斯坦贝克敏锐地发现了人类意识里对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敬畏和热爱。[3]两个人物的出场是文章的主题基调,两个人怀着对土地的渴望,然而,最终梦想却幻灭了。两个人怀着深厚的友谊进入到雇佣性的劳动中。这种美好的友谊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他们的妒忌,甚至还会容易产生一些胡乱性的猜想,给枯燥的工厂生活带来一丝暖意。[4]当有克鲁克斯和砍迪两个人的加入,他们似乎离梦想越来越近,梦想看似有实现的可能。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梦想幻灭了,仿佛在做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梦,悲剧性的是人物的生命无法保全。作者斯坦贝克反复阐述了这些弱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并将其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种无情的社会现实是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流露。从而也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社会文化内涵中的道德悖论。在人的生存当中,带有侵略性和欺骗性等因素往往是一些恶性的东西,人们在赞扬善良和仁慈这些美好品质的时候,以和谐文化品德为载体的人却要遭受着来自失败的命运,或许这是适者生存的社会,同时也是当时无情社会的真实表现。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条件下,这种社会文化中的道德悖论能够在人物身上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无疑不是一种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最好表现,同时也凸显了人物身上那种悲剧性的色彩成分。作者斯坦贝克将自己的构思融入到小说人物悲惨命运的刻画上,设计了人与鼠的关系,终将逃不脱命运的安排。诗人彭斯对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感悟,并在其著作《致田鼠》中作了很好的体现,人物的悲惨命运就如同田鼠一样,人与物相比较之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类的脆弱。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终的命运遭遇却是显得那样苍白和无助,命运不单单是老鼠的命运,更是人命运的最终注定。老鼠失去的可能是自己精心构建的小窝,而人失去的不单单是这些,还有来自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人失去的是做人的尊严。作者斯坦贝克借助小说来表现主旨精神也最合适不过。工业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与土地的和谐的天然关系,导致许多像莱尼那样因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成了可怜的弃儿的,无论这些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怎样谨慎,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是最终都无法逃脱来自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下的梦想幻灭。小说中的乔治有着精明的头脑,正是这种精明使其能够时刻保护莱尼不受伤害,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是莱尼的一次次闯祸,不得不使两个人离开当下的农场,进入到下一个农场劳作。虽然有时候乔治也抱怨莱尼连累自己,也想过如果没有莱尼,自己也可以和其他工人一样进城吃喝玩乐,但是其还是对两个人的梦想十分憧憬,希望能有属于两个人的一片土地,能在一起养几只小动物,同时将这些梦想的细节一遍遍讲给莱尼听,不断为这样的梦想而努力。这样憧憬性的梦想最终还是没能摆脱命运的控制,莱尼失手杀死了农场主的儿媳,受到了其他人蛊惑的乔治亲手用枪打死了自己的同伴。事实上,乔治并没有因为打死莱尼而使自己过得更好一些,放弃了莱尼,两个人的梦想也就这样破灭了,从而再也无法突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也导致了乔治要忍受孤独的痛苦,还要承受打死莱尼精神上的折磨。

乔治无论怎样精明,借助精明的头脑改变现实情况的做法最终如同受到命运摆动布老鼠一样,成了作者斯坦贝克对社会内涵中的道德悖论中悲剧而又心酸的人物。智力低下的莱尼是两个人友谊建立的基础。在这个渴望梦想的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彼此之间互不信任,相互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建立在这种隔膜上的。莱尼虽然智商低下,然而心灵却十分纯洁,这也是两个人友谊得以建立的天然土壤,在乔治最终的生涯中,莱尼的这种纯洁形象无疑是他生命中的美好天使。莱尼的纯洁使其失手将小狗和老鼠给弄死了,后来农场主儿媳也被其给失手杀死了。莱尼的弱智导致其土地梦、房子梦以及在土地上养小动物的梦想就这样停止了。这种智力上的表现最终导致了自己生命的丧失。也正是这种弱智让莱尼无视人性中存在的隔膜,将友谊的温暖带给了老坎迪和黑人马夫克鲁克斯,让冷漠的工地不再显得那样枯燥。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莱尼终究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是绝大多数弱势群体中的一人,这种弱势的政治地位导致了其最终悲惨的命运。社会看重的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行为过程中的动机和动作,也可以说莱尼的死是无法避免的。莱尼的死体现了当时弱肉强食的社会现状,这也是不变的自然法则。小说中莱尼的命运更像是命运规则中的老鼠形象,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道德悖论,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三、结语

在斯坦贝克系列小说中,我们不仅能读到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中对摧残人的行为的批判,对人性美善的赞扬,更能领悟到作家在对待自然环境、暴力抗争、人性重建问题上的积极态度。[6]无论人们怎样精心设计自己的命运,也不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这种改变命运的梦想而努力,到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摆弄,就像作者在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一样,成为像老鼠似的命运的玩偶,这些是斯坦贝克对历史经验总结后得出的结果,同时更是小说所体现的深厚的主题思想。无论是人还是鼠设计得多么高明,最终都无法抗击自然的力量。无论古人多么精明能干,也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成功,最终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小说中对乔治和莱尼两个人所构建的那个美好的梦想,正是作者斯坦贝克思乡情结的真实写照,同时小说中所渗透的社会文化内涵能够在道德文化中得到体现,具体地说是道德悖论。

乡土情结篇5

关键词:净土 垢土 乡土情结

在著有“乡土中国”之称的国度里,人们有着强烈的恋土恋乡情结。自古以来对故土家园的追忆和守望凝聚而成的乡愁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近百年来,对于乡土的叙述几乎成为文学的主潮。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体验。乡村印象,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文化记忆;乡土情结,也成为他们文学创作中拂不去的痕迹。但记忆中的乡村,已不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客体,而是一个浸染了他们生存体验,寄托了他们价值判断的一个虚体。因此,“乡村美”与“农村苦”就如同乡土情结之水分开的两条流,一条流清澈明净,另一条污秽混浊,正好对应了乡土文学的两种审美范式——“净土”与“垢土”。

一、“净土”说

许多现代乡土小说家在那个时代离开家乡,涌入城市。他们在陌生、冰冷的他乡奔波、游荡,体味着无尽的孤独与凄凉。此情此景下,他们寄寓怀念并回忆着家乡,进而刻画描写家乡。对于有些乡土小说作家来说,乡土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被对象化了的理念形态,是一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象征。这些在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的笔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往往钟情于个体乡土生活体验的单层叙述,吟唱的多是远离现实的田园牧歌。在城市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局促紧张中,乡村披上了想象的旖旎面纱。它自由、清新、宽广无垠,承载着都市的精神失重,救赎着都市的罪恶,于是乡村被指认为万丈红尘中最后的净土与圣地。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和《乌篷船》里谈乡村的民风民俗,说地方趣味,充盈着对故乡的深情与诗性记忆。废名在《竹林的故事》《桃园》里营造出一派优美的乡村风光和乡土人情,记叙的是人们简单宁静的生活,展现的是一幅幅静美的中国乡村画卷。继而沈从文又在《边城》里造出了一个人人都向往的桃源式的湘西世界,这世界如诗如画,有清澈明净的河水,有月夜山间的情歌,有远离尘嚣、清纯如水的姑娘,有重情重义、英俊善良的小伙。

他们的兴趣显然不在于对现实生活作忠实的描摹,而意在通过艺术的想象和升华,去营造一个净土家园。这个净土家园,是以原始状态的乡土自然为原型,加上心灵化和象征化的诗意再造,传达出对于一种传统文化价值的追怀与呼唤。这个与现实社会拉开了距离,充满虚构和想象的净土家园,就是现代乡土作家的生存之所。

“净土”这一分流一直未曾断过,它流过了孙犁那迷蒙月光笼罩下的荷花淀,流过汪曾祺里小英子和小明子光着脚丫踩过荸荠的桃花小岛,流过刘绍棠那多情重义的蒲柳人家,流过迟子建那孕育着最淳朴故事的厚重的黑土地。

二、“垢土”说

20世纪初的中国,农业文明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被置于“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而几乎所有的反思与批判都指向了古老的“乡土中国”。因此,当一些乡土小说家们以启蒙和理性的眼光审视乡土时,传统的宗法制和动荡的时代使乡土满目疮痍。他们眼中的乡土是一个麻木、势利、愚昧、自私、狭隘、冷漠、荒蛮、落后的形象,中国传统的道德风化、民俗乡情大都被当作批判的对象。他们对于故乡大多持一种弃绝的批判态度。而且正是由于对故乡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在作品中更深刻地表现出故乡的阴郁与衰败,以及传统文化造成的乡民的愚钝与麻木。这样的故乡意象反复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浸润着他们对故乡的恨与爱,交织着他们对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鲁迅对浙江农村乃至整个中国农村的荒破景象洞察极清,对广大农民的凄惨命运体悟极深。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挖掘出农民的愚昧无知,麻木守旧。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可怜可叹的祥林嫂、自欺欺人的阿Q、讨不着公道的爱姑。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潘训在《乡心》里,“喊出了农村衰败的第一声悲叹”,哭诉他们的有乡可思,却无乡可归;许杰写下了《惨雾》《赌徒吉顺》反映浙东农民的愚昧原始,乡绅的阴险;茅盾的《春蚕》和叶紫的《丰收》描写了农民在盘剥和压榨下生存的艰难;蹇先艾笔下那惨无人道的《水葬》与王鲁彦“冥婚”的奇特陋习无不揭示着农村生活的野蛮与残忍。

“垢土”这条分流流到当代,有朱晓平《桑树坪纪事》里形形农民的或狡猾或野蛮或无奈;毕飞宇《玉米》里农村的封闭,农民的无知;李锐《厚土》里农民原始未开蒙的心理状态;周大新《湖光山色》里农民被权力异化扭曲的人格。

三、小结

绝大多数乡土小说作家着重的是再现,倾向于用现实主义的写实笔法描绘出中国宗法制农村阴郁凄冷的风俗画;但由于作家独特的生活体验及艺术感悟力的不同,另外小部分乡土作家更多地表现人性淳朴和山水田园风情,表现一种安静的生活和初民社会,以略带忧伤的诗意眼光对现实的苦难作艺术的处理,它不同于主流的直面揭露、大声呐喊控诉,更多的只是淡淡的感伤。

对乡村美的赞与对农村苦的叹如同出世和入世,遁逃梦境和立足现实是两派区别昭然的审美指归。但“净垢”两流毕竟源于“乡土情结”同一河,纵使他们有着审美价值、现实态度的种种不同,但“净土”也好,“垢土”也罢,若都能从乡土情绪中超,便能把对乡土的悲悯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忧患。库泊有句名言“城市是人造的,乡村是神造的。”这就表明,乡土已由实存形态升华为主体审视下的某种文化信念。我们能从农村艰难的生存缝隙中看到坚韧,也能从悠扬的牧歌中捕捉到缕缕哀婉。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2]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新时期乡土小说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王吉鹏,李红艳.鲁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J].沈阳大学学报,2003,(3).

乡土情结篇6

关键词:现代景观;乡土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73-01

一、乡土景观的认识

乡土景观即本土、地域性的景观,受到当地人的生活环境、气候、地域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传统性,不受外来文化与技术的影响,当然不同地域由于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乡土景观差别也很大。

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是相对而言的。乡土景观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形成的,体现了当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表现了当地人的乡土文化与对自然环境的相适应。城市景观则过多的表现了科学性、技术性与美观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此外,乡土景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自发性。乡土景观是创造者与使用者为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过程,有一定的目的性。创造者与使用者的结合对乡土景观进行改变,遵从当地人的意愿,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自发地为人民服务,所以说乡土景观也有一定的自发性。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乡土景观的研究,体现了对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景观的设计。

(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乡土景观的设计表现了现代人在精神上的需求,是无法用物质条件来衡量的。乡土活动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通过活动与人际交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人们的生活与家庭压力,使他们遭受到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而对乡村淳朴的生活与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这也体现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即“乡村情结”。

(二)回归乡土,重现历史与经验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的生活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导致现今的社会缺少社会共识。对于古董、老房子等传统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的事物,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更起人们共同的回忆与乡土之爱。乡土景观是属于老百姓的,反映了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对乡土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将乡土景观中文化历史发展变化记载下来,并保存与传承下去。

(三)创造一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园林意象

不同地域性的乡土景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的个性与特色,可以使景观的设计具有别树一帜的风格特色。

乡土景观更容易使人们了解到当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以及自然环境,有利于旅游者与设计者的全面的参考。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对地域的乡土文化、风俗的传承以及现代景观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设计者对现想景观的设计。

(四)将乡土景观与现代景观相融合,为人们搭建情感交流平台

由于设计者对景观的认识不够,导致现代景观缺少一定的灵性,与现实生活的不融合。城市景观与乡土景观相比,缺少一定的思想与内容,表现形式过于单调,不如乡土景观含有丰富的内容,生动自然的表现形式。将现代景观的大规模性、高技术水平与乡土景观相融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城市中,为人们搭建情感胡交流平台,提高人们对乡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认识。

(五)丰富了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与内容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乡土景观的创造虽没有现代的科学依据,也没有高技术水平,但却有大自然独特的风格,充满了光、水、声音、动物等乡土特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为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源泉。乡土景观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天然形成、或者没有经过有目的性设计的景观,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因此,将乡土景观的创造灵感运用到现代景观中,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与内容[3]。

三、总结

乡土景观是传统的民族风俗与地域形成的,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格局以及自然的进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创造的,没有科学理论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分析,有利于现代景观的设计,将现代景观设计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让现代景观设计更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胡立辉,李树华,刘剑,王之婧.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小城镇建设,2009,(4).

乡土情结篇7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

1、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乡土”是多数中学生自幼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最熟悉的地理环境。通过乡土地理学习,将自身的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认识,亲身感受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这些生动的实例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的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音像材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乡土地理素材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这些地理素材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同时,乡土地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便于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核心,也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适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把书本的理性认识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分析家乡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形成正确的“人口一资源一环境观”,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4、促进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乡土地理以一种新的思路整合课程,以乡土地理为主轴,融乡土历史、乡土语文、乡土音乐、乡土生物等内容,立足本地区的特色,展示本地区的精彩,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为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因此,乡土地理教学对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主要形式

1、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课堂教学面向班级全体学生,集中讲授乡土地理知识体系,传授乡土地理研究方法,布置野外调查考查访问的要求及步骤方法,因此,乡土地理课堂集中教学是必要的。同时,乡土地理课外教学形式不可缺少。通过课外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直接感知大量丰富的地理知识;二是锻炼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三是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和加强对家乡的情感。课堂内外的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整体,课堂教学主要考虑一定课时内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较完整和系统了解,而课外教学侧重某项重点内容进行。当然课堂内外乡土地理教学活动应统筹安排,相互之间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为课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为开展课外活动作好准备,也可把课外教学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深化和系统化。

2、集中授课与分散授课。集中授课时间里,可以比较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环境的特点,认识人地关系在家乡的特殊表现形式。分散授课是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性地把乡土地理知识与其相关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讲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运用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乡土经济特点。就教学形式而言,课堂教学能较好地把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有机结合,而课外教学应根据活动要求以分散授课为主;就教学年级而言,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体系,高中年级能较好地把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有机结合,而初中年级应以集中授课为主,分散授课为辅。

3集体与个别相结合。乡土地理教学除了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各种教学活动外,还应注意对一部分有地理兴趣的学生加以培养,开展比较深入的乡土地理研究活动,引导这一部分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有关乡土地理的研究技能和一些易学的生产劳动知识,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在开展个别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同时,活动范围要立足于本区域开展。

三、中学乡土地理教学选材原则

1、切忌牵强附会。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章节内容都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对应。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乡土地理教材牵强附会加以应用。一是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乡土地理教材不选用;二是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说明问题的乡土地理教材尽量不选用;三是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可典型说明问题的乡土地理教材,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不熟悉的乡土地理教材一般不选用。

2、避免喧宾夺主。中学地理教材各章节知识点,一般自身已有较多而且典型的实例。如何处理课本实例与乡土教材实例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应以课本自带实例为主,乡土地理教材为辅,注意避免喧宾夺主,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材料经常更新。乡土地理详细数据和材料收集一般要到地方政府各个主管部门进行逐一收集,难度较大,而且有些材料中的数据、所表述的现象等更新较慢,特别是人文地理相关材料时效性不强,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容易造成误差。因此,在乡土地理教学的选材中应注意材料的实效性,要经常更新,从而减少教学误差,确保教学目标实现。

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方法的更新

乡土情结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乡土文化资源;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对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历史教师应该从激趣――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动情――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践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三方面整合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一、激趣――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历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更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得以优化。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但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现实,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索历史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1.备课过程中

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收集与本地有关的历史故事、地名典故和风俗习惯等。历史教学中,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或依事牵连,或依人联想,或在导入新课环节,或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风土人情,在课堂上巧妙地引申拓展,既可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结合郡县制,可介绍本地的历史沿革,针对宗法制,就与学生探究本地姓氏中几个“大宗”的来历;在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时,结合本地的一些地名比如“横溪”“田市”“皤滩”等的来历,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向学生介绍本地的一些重要历史遗迹、历史名胜,要求学生课余进行参观和考察,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对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调动起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课堂教育效果也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2.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相关的乡土历史知识,会让遥远的、全国性的历史变成学生所在家乡的历史,学生周围的、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活生生的事件,可以缩短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让空洞的历史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从而使历史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同时,通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乡土文化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这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动情――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乡土历史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家乡的辉煌过去、灿烂文化、名人事迹都是让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情感的生动材料。同时,家乡历史名人的非凡经历和生动感人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例子。本地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乡土人文资源可以说相当丰富,这一切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活教材。

有位法学家说:“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活生生的榜样对人的情感教育作用往往事半功倍。在校本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家乡资料,形成自己的“家乡英雄谱”,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一些当地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感觉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可以成为榜样那样的人物,而学生在了解家乡历史中的优秀人物、先贤名人的格言、历史人物的成长足迹的同时,效法先辈、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也被激发起来。家乡美景、历史名人凝结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学生在亲密接触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共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达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功效。

三、践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从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到思考历史、运用历史指导现实是一个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智慧积累和能力锻炼的过程。结合乡土文化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考察和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乡土知识的渗透外,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家乡英雄谱”,且有每个英雄的个人传记,每个学生还要寻找“身边的历史”,能对人介绍“我身边的历史”。要完成这些探究活动,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乡土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周末、清明以及其他节假日时间,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考察自己本家本族的历史,搜集相关的历史变迁、诗词名句、历史典故等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类。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教具、语言进行虚拟情境的欠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和创新场所,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同时,汇报和交流学习成果活动也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为构建和谐课堂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乡土文化的渗透已成为达成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帮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润物细无声的乡土情结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亮.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文教资料, 2013(24).

[2]宋丽婷.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材・教法, 2002(09).

上一篇:处罚通知单范文 下一篇:雪花怎么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