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9 17:27:00

乡土文化建设

乡土文化建设篇1

一、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基本情况

自20__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得到了落实。到20__年,三县全面完成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三县46个乡(镇)共设46个国土资源所,其中有8个副科级国土资源所,三县国土资源所共有365个编制,现有在职人员363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财、物、事由县局垂直管理。

二、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耕地保护,加快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20__年,省国土厅专门下达了《关于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符合要求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奖励。在此推动下,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两年来,有43个国土资源所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获得了奖励。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土资源所办公面积达400平米以上,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辖区14个乡(镇)街道由于种种原因,除肥西县划转的烟墩、南岗两个所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仍未进行体制改革。

三、我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总体上是有成绩的,能贯彻执行国土法律法规,领导和人民群众基本是满意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三县大都采用“按乡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凸显出明显的缺陷,一些乡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经费不足,靠乡镇补贴,同时就要接受乡镇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如抓计划生育、包村等等,经常无法完成本职任务;也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三权”上收县局后,乡镇政府在对待国土资源所的人员使用上存在一定思想顾虑,有的还通过设立的工业集聚区内部机构替代乡镇国土资源所的部分职能,导致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开展不顺,国土资源所出现空转现象。

(二)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土资源所组成人员部分由乡村干部过渡安置、关系户照顾性安排、复转军人政策性安置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分配等 ,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一半以上的人员未进行过专门业务培训,尽管有7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绝大多数是党校等非专业对口的在职教育。

(三)工作经费缺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基层国土资源所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由于经费不够,一部分国土资源所从未开展过土地宣传活动,与乡镇、村干部的关系无从协调。严重分散了保护耕地的精力。在群众的印象中有些国土资源所就是一个收费部门,破坏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形象。

(四)队伍建设不如意,监察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国土资源所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政务公开也没有到位,导致工作不规范,处于被动随意应付状态。二是业务培训不够。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只接受过一些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项培训。三是人员思想保守,眼界不开阔。相当多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连国土资源报刊都看不到,根本谈不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工作方式简单,思路单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因地制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按乡设所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以县城为中心,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跨乡镇设置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每个乡镇由中心所派驻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土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

(二)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市三县基层国土资源所体改工作刚刚结束,由

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资源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目标。制定公示制度、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等制度。在每个所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上墙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公开办事机制。完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和农宅审批档案。县局要将国土资源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优秀的国土资源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对有条件的国土资源所率先实行电子政务,与县局局域网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共享。 (三)塑造形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缺编的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考,新录用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要选好领导。按照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的要求,通过异地交流、竞争上岗等办法,切实选准、配齐、配强国土资源所长;三是要常抓培训。做到对工作人员每三年轮训一遍,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应鼓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教育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严格奖惩。设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国土资源所进行综合评定,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

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一站式服务制、时效承诺制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五)争取支持,为国土资源所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争取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支持。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范围是乡镇区域,与其他部门一样都在为服务地方经济作贡献,也是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二是争取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国土资源所建设的瓶颈仍在于资金短缺,各基层所没有收费权,而参与耕地保护,土地违法现象的制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订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需要乡镇政府的财力支持,三是争取政策的支持。国土资源所要发展,就必须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新思路,开辟财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议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1、推行征地服务。建设项目征地时,当地国土资源所可以同用地单位和个人自愿签定《征地服务协议》,代替用地单位办理各项用地手续,并按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2、推行土地经营基础服务。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前可由当地国土资源所代替市、县局协调同村集体或原土地使用者的关系,代为办理土地勘测、征用、清点等基础工作,土地出让后,市、县局协调财政通过相应方式向国土所拨付一定数额服务费。收入由县局代管,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所建设和弥补工作经费。

乡土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11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经济领域,城乡之间经济科技交流不断加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相对来说,文化之间的城乡交流显然没有跟上经济的步伐,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之下,社会的进步单以靠经济的发展拉动显然是不科学的,只有当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在强国的组成要素中,文化这一要素常常被忽略。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乡土文化相对城市文化更不为人们重视和保护。

1 城乡一体化中乡土文化的现状

1.1 乡土文化在中国的体现

迪格儿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生活。”乡土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攫取和形成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乡土文化自然是滋生和培育于广大的乡村地区。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来说,农业的发达是决定其文明产生的关键。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农业在我国黄河地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致使国家模型和农业文明开始从我国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农业的发展始终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而在这农业文明中,乡村模式的聚集生活方式,孕育着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中国乡村文化里,无处不透露这着中华民族人民生活的气息,无处不显示着中国乡村农民的智慧结晶,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与气魄。即使是在如今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中国,乡土文化依然以其独具特色的涵义而无法替代地存在着。在不同的时间内,乡土文化的核心含义――中华民族的品质精神和智慧结晶不会改变,时间只会为乡土文化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1.2 乡土文化建设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同时,相应的上层建筑之――文化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基本方针为基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其中,乡土文化在“十一五”计划中五项农村文化建设措施的指导下,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农村文化投入稳定增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农民自办文化潮流涌起,自办文化繁荣;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城市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援助机制形成,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3 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二元体结构中的乡土文化

中国现今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社会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体结构,从而导致中国出现城乡社会二元体结构。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之间同样存在着文化的二元体结构。城市建设中形成的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建设成果显著、文化服务系统完备、市民文化参与积极性高、市民文化素质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得到政府倾向性扶持的城市文化结构与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文化建设成果欠缺、文化服务体系不够成熟、村民文化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村民文化素质有很大提升空间、文化保护和传承未能得到行政性机构的重视的乡村文化之间的对比尤为突出。笔者认为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并不是要求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要融为一体,而是把乡村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放在同等的地位,两种文化的投入要以国家绝对的财政支持以避免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因城乡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而导致两种文化在建设中存在不平等的情况,同时,加强城乡的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2 城乡一体化中乡土文化的问题

2.1 乡土文化的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文化发展没有坚定的基石

首先,在国家对乡村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加大投入之后后,各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然而,在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同时,许多设施未能像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那样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还有一些文化基础设施形同虚设,更有甚者,一些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次,乡土文化建设的经费不如城市那样充足的,资金缺口大,最终导致某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2.2 村民的文化素质需要更大的提高

在乡村地区,村民文化素质远低于市民,所以,在对待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上城乡之间存很大的差别。村民对自己家乡的乡土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对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导致乡土文化未能很好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再看,参加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儿童和青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开始向城市文化看齐,这样的现象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村民未能把自己家乡的乡土文化看作自己的责任,这是文化建设中的最大缺失。

2.3 政府在乡土文化的建设中尚未发挥最好的功能

政府在乡土文化保护和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现在,国家提倡城乡一体化,政府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引导和加强城市地区援助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建设。对于现在的基层机构村委会来说,文化组织建设能力相对薄弱,文化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做好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镇、县等政府机构又没能真正的下到基层来指导,市、省级政府也只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城乡一体化而加强与乡村边远地区的经济交流,文化方面的城乡交流相对较少,更不用说引导城市扶持农村的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各级政府未能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没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中,没能积极制定完备的乡土文化建设体系,是政府在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中最大的不足。

3 我国城乡一体化中乡土文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

国家是推动乡土文化发展的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是农村文化的代表,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得以保护和建设,才能立足于民族之林。国家必须重视农村文化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的乡土文化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引导国民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国家还要制定法律法规,以规范乡土文化的建设,为保护乡土文化提供法律保障;统筹兼顾,促进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以缩小城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差距。

3.2 各级政府对乡土文化的重视,是乡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关键

政府是乡土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第一,政府必须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为乡土文化发展的阵地;第二,政府要对农村地区加以政策性的倾向,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第三,政府要为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保证乡土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联系,做到各级政府都能对乡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认识,促进乡土文化的发展;第五,政府要主动承担农村乡土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的责任,加强政府在乡土文化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5:39,71,77.

[2]同春芬,党晓红,王书明.农村社区管理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67.

[3]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光明日报,2006-2-16.

乡土文化建设篇3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土景观 思路

一 对乡村景观的研究

本文认为,乡土景观包含景观的内容,但在景观的基础上有所限定,它包含了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为了生活和生存的,具有功能性和价值;它来自民间,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符合审美要求,强调其传统性和人文性。因此,乡土景观是指以自然背景和区域历史为基础,由当地居民创造的,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兼具艺术性和社会性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地域景观一体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民居受到城镇文化的冲击,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建设,许多现有自然景观(植被、河滩等)及人工景观(庙宇、村舍等)。许多地区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恢复,导致居民点散乱,生态环境破坏,大量传统地域特色景观消失;一些急于追求政绩的乡镇干部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求新求洋”、“千村一面”的倾向十分明显,不仅抹杀了地方特色,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损于景观风貌、传统文化和区域生态质量。若不加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破坏已经形成的美好田园景色,还将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原本就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我国幅员辽阔,乡村面积广大,各地区自然景观、风土地貌、气候环境、民情风俗千差万别,地域特征明显。新农村具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景观风貌,这种乡土景观风貌的形成是居住在新农村的农民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自觉地对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影响和改造,也是农民与周围环境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过程。新农村乡土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代代相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对乡土景观的文化价值给予充分的重视。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新农村乡土景观如何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土规划理念

简言之,新乡土就是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采用适应现实需要的外部形式,将先进的技术和现代人的需要综合开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合理的设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很多研究都隶属于其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始于近二三十年,其中更多的是对我国传统聚落、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涉及建筑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乡土景观,是一定区域和人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记录区域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的载体,对于我们了解乡村的生产、文化和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指导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对保护地域文化、保持地方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重塑乡土景观挖掘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利用价值,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现象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我国的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是一个盲点。本研究主要从对美好乡村景观基本构成的探索出发,结合乡土景观保护、开发、利用的价值,以及乡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挖掘,在保护和恢复乡村自然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开发、补偿和再生乡村的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并应用到美好乡村景观建设中,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探索新的设计模式打下基础。

三、乡土景观

最早对这方面进行探讨的是一些建筑学家,他们将乡土建筑视为传统乡村或小城镇的居所,即农民、手工艺者或工人的居所,它通常是由工匠设计的,依循地方的技术和材料,同时适应地方的气候、传统、经济(主要指农业经济)。它循规蹈矩而不追求形式,基本不接受其他地区的创新。不难看出,这种解释的根源在于认为乡土景观是传统的、地方的,它排斥新技术的应用,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乡村景观”显而易见,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与城市景观的对立是必然的,但因学者们立足不同的观点看待新技术,又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它包含传统的、地方的观念,排斥新形式、新技术的影响。有研究人员认为乡土景观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点:一,它在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第二,它是农村;第三,它处于手工农业时代。这种理解包含了乡村地域的意义,不包含那些城镇里的市井生活景象,因此可以解释为,北京郊区的四合院是乡土景观,而北京市区的四合院,如前门一条街等则不属于乡土景观。农村的宗祠和坟地是乡土景观,而皇帝的宗祠和墓地就是非乡土的。另一种理解认为农民运用新技术也包含在乡土的范畴,即包含新技术的影响。这样,乡村的所有景象就均可称之为乡土景观,祠堂、小洋房、茅草房、红砖瓦房、老年活动中心是乡土的,柏油路、土路也包括在乡土之内。这和新乡土的理解同出一辙,只是这种理解将乡土的范围界定在农村地区。

四、新乡土景观

这些新形式是对当今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反应。”而“新乡土”这一概念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来说是一种挑战,从历史、空间、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人类的情感、乡土的责任出发,运用恰当地综合民间文化传统与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设计的形式,对现在乡村与城市在建筑形式、环境样式和规划模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倡导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理解与沟通,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的关系。这种理解仍然是“传统的”,试图使所有的传统都在不断摒弃的过程中得到修正,并赋予其新内容。

结语

乡土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乡土景观;风景园林;景观营造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园林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牺牲和放弃了很多本真的东西。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朴实无华,但却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不同地域之间的乡土景观元素保持较为明显的差别。我们认为,从平凡的乡土景观元素入手,去发现其朴实的美和透露出的真情,进而对当前的园林创作活动提供思路,应该是一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事情[[[]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37-40]]。

1 乡土景观的概念和内涵

《辞海》中对“乡土”的解释为“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可见“乡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 2005,23(4):123-126.]]。其内涵可扩大为自然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具有自然、社会、文化3个层面。

2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加重,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自然简朴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营建具有乡土意境的景观,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1)从精神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使自然要素和土地条件得到灵活运用,在遵循人性化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实用性、耐久性以及亲和感的景观,而且传统乡土意境所呈现出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祥和景象,使人产生亲切安逸感;

(2)从审美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本身具有的乡野风情,通过艺术手法加工后会展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3)从社会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感受,给人强烈的归属感;

(4)从生态性角度来看,乡土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多样的、生物可以生存生息的系统。

3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原则

3.1就地保护与自然生态原则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变为城市开发用地。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上原有的田园景色、村落格局、乡土风貌,应该在合理的规划指引下得到必要的保留和延续。这是传承本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的根本原则之一。

乡土景观依托于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当地自然生态的最根本体现。在整体上,乡土景观不能独立地存在于环境之中,而应该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维护与促进作用。只有这样,乡土景观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3.2异地更新与协调一致原则

当乡土景观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并逐渐消失时,为了保留并传承地域文脉和场地记忆,需要对乡土景观进行异地的重塑与更新。在重塑与更新过程中,必须把握协调一致的原则。

首先,乡土景观汲取了大自然的营养,取材于当地生活,充分体现了人类崇尚自然的精神。因此,城市园林建设应将乡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协调景观与自然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谋求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次,乡土景观建设需要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乡土景观体现了城市建设形成之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朴素的精神信仰,它与城市景观相互区别。但是,运用在城市园林中的乡土景观却不能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而需要融入城市环境之中,与城市格局、景观风貌、文化氛围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寻求城市建设与本土特色之间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3.3因地制宜与体现特色原则

乡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展深受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文化形态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差异巨大、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因此,设计需要立足本土特色,充分考虑地方性因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的探求切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法,从而延续地域文脉,体现本土色。

3.4利于操作与经济可行原则

乡土景观的创作是为了在城市园林中进行有效表达,设计的可取性和操作性促进社会认可度,是衡量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合理乡土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利于表达、利于施工操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能保证设计意图切实有效的落实到城市绿地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另一面,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资源与经济的有效节约成为衡

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城市园林中进行乡土景观建设,必须强调用少的人力资金、消耗最少的环境资源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营造要点

4.1 乡土景观的保留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乡土景观正逐渐被城市建设的浪潮所吞没。对于城市内部或者城市边缘那些有幸被保留下来、尚未开发的乡土环境,我们首先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对乡土景观进行保留与更新,使其在适应城市氛围和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乡土格局与乡土韵味,传承当地的历史文脉。

乡土景观中具有生态效益的山水格局、自然植被和动物资源,应该成为保存的首要对象。它们塑造了城市的自然景观风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空气净化、水源涵养和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乡土景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聚落空间、景观小品、历史遗迹等也需要被保存及传承。

4.2乡土景观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景观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容易与大众产生共鸣等等特点都表明了乡土景观的活力与生机。但其在表现形式及功能上与现代园林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在营造乡土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其的更新与利用。

(1)自然要素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景观中的自然要素,例如地形、水体、动植物等,在保存的基础上,以不损坏其基木功能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并通过引入新的使用功能,使其满足现代城市园林观赏、游憩、利普、教育等多种需要_

(2)空间的上的更新与利用

要创造给人以亲切感的乡土景观,首先要避免产生超过人性化空间尺度的设计。以人性化的空间尺度为基础是乡土风景给人以踏实的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乡土景观设计手法[M].李树华,杨秀娟,董建军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这种人性化空间尺度,不仅仅反映在对超大规模广场和建筑的摒弃上,还反映在人性化空间尺度的高树、适合不同游赏需求的道路宽度上。

(3)历史文化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脉等信息内容。它们一方面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演变,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地人们在适应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付出的辛劳、汗水和智慧。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文化与氛围,造就了乡土景观的独特的魅力。但同时历史文化与传统映象的表现形式与功能也需要结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与功能逐步更新。如结合现代雕塑、场景再现、抽象艺术等现代园林手法用抽象或具象的方式表现乡土景观的特点,也成为其历史文脉传承的一部分。

4.3 乡土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

乡土景观是根据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具体的乡土元素涵盖广泛,包含乡土材料、农耕器具、乡土建筑、农事项目、历史传说、风俗民情等。而表达地域特色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其一、适当的合理再现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于地域的认同感,例如以乡土建筑为原型的茶室、凉亭,乡土生活器物和场景的模拟重朔等。其二、对这些具象或者抽象的地域特色元素加以提炼,吸收其精华,再加以转化润色,将各种相关的符号和元素灵活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增加了文化厚重感,延续了历史文脉,创造出无法复制的有地域个性的景观,也加深了群众的归属感。

4.4 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乡土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多样的生物可以生存生息的系统,包括多孔隙地面、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循环力与自我恢复能力、低负荷环境、人与自然、生物的共生等方面[[[]李树华.利用绿化技术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原理与手法――以日本兵库县淡路岛“故乡之森”的营造为例[J].中国园林,2005,(11):59-64.]]。而正因为乡土景观拥有这些特点,所以乡土景观营造时应当考虑通过不断的转变及更新使其可以进入持续发展的阶段。

4 结语

园林设计需要创新,乡土也是创新的沃土。随着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景观元素的利用进行了大范围的思考和搜索,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运用乡土题材,运用当地的传统技艺,结合本土自然条件,营造出符合当地百姓生活习俗的环境,成为运用乡土景观元素进行园林创作的基本方向。在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再次将视角锁定在那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景观,这并不是审美的倒退,恰恰是对现代园林创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乡土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建设;乡土树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园林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在进行城市园林造景的同时已经不仅考虑到景观作用,而是更大程度的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放在了首位。在园林造景过程中更多的应用了乡土树种,这使不同地域条件下的生态植物都能够处于合理的生长环境,所以充分了解乡土树种的种类和特点,有利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发展。

1 乡土树种的优越性

乡土树种首先具有地域性特点,它的生长环境最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满足整体植被群落的生态需要,乡土树种的组合搭配属于活力较强的植物群落,每个地区的乡土树种都是多样性的,所以运用乡土树种能够更好地满足地域生态的模拟,使人为设计的植被环境更加接近自然地貌,并且形成完整的植物生态群落,使人类和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的相处。在使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群落进行造景,可以使本地区标志性的植物被更好地应用,尤其是加大乔木植物的使用,使城市绿化性质满足群落性植物的蔓延,使城市植被系统更加的稳定。

2 保证本土生态性

乡土树种所形成的生态群落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需求,并且能够满足动植物之间的生态联系,使整个地域的生态性符合自然需要。在乡土树种形成的生态群落中所有动植物都更容易保持本地域特性,对其他物种的入侵有着很强的抵抗能力。乡土树种要比外来物种更能适应本地自然气候,所以说乡土树种作为园林造景的基础更加具有观赏性和群落稳定性,在满足景观植物生态性的同时要多引进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树种以满足自然植被群落的外貌特性,使园林景观设计显得更加的自然、和谐,所以积极增加乡土树种的园林景观应用是非常具有安全性的。

3 乡土树种是文化性的代表

任何一种乡土树种都与当地的人文气质、乡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能够突出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特殊,城市中园林景观是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所以在针对乡土树种进行运用的同时能够使地域特点更加具有城市文化色彩,使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加容易被突出,这对表现城市活力、提高城市文化氛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加强乡土树种园林建设中的利用

4.1 提高乡土树种的应用范围

城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不是一个单一形式、一个树种就能完成的,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生态性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上出发,在以乡土树种乔木为主要树种的基础上要做到草木、灌木相互结合的配合形式,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设计质量,使园林真正能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所以乡土树种必须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树种,使其担当起骨架作用,并针对乡土树种的优势进行相应的绿地设计,以保证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并且形成城市的植物特色,使城市园林体系的结构能够更加的合理、完善真正体现出科学、生态的园林形式。

4.2 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

任何一种树种要想做到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科学规划。一个地域间的乡土树种并不是都适合城市生态需要的,所系要针对乡土树种的生物性和功能、景观等性质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出现不适合园林景观的树种。乡土树种的筛选要将品种、生长形式、外观效果等因素放在首位,在对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园林要求对树种进行规划,例如针对城市主要公共场所的植物设计进行规划,要针对公园、小区、学校、广场等不同的绿地环境进行选择,同时要保证树种的生态效益,要保证树种的存活率、生长率,使乡土树种更加适合城市园林的建设需求,

4.3 做好混合树种应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针对乡土树种的利用可以考虑混合式规划,要在树种选择中做到乔灌混合种植,这样对营造植物立体化环境,减少病虫害,保持土壤肥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混合树种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使植物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5 开发野生乡土树种

很多乡土树种都处于野生状态,这些乡土树种基本上可以做到移植利用,所以要做好本地域的乡土树种的利用规划。

首先对当地野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各类树种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对于在园林建设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树种,查清其资源分布范围、特点、数量、开发应用前景等,通过可行性论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在工业、食品、医药等行业相对起步较早,成果较多,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研究开发野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时,应积极与上述行业部门综合开发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达到共享资源、少走弯路、减少资金投入和工作量的目的。积极开展野生树种的驯化繁育,在野生树种生长环境相似的地区,建立野生树种驯化场,或在城市园林科研基地、植物园等专业单位建立模拟场,对野生树种进行适应性驯化栽培试验,再逐步扩大推广面积。已经确定推广种植的品种,采用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等技术设施加快其繁育速度,确保种苗的供应,使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迅速广泛应用。

6 结束语

乡土树种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性在园林造景中的效果是十分突出的,我们可以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将乡土树种的开发放到首位,尤其加强对稀有树种和地域性树种的使用,使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园林造景的过程中要适当对乡土树种的比例进行调节,要将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积极的发挥,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乡土树种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唐宇丹,张会金,王黎莉.浅谈乡土树种园林应用问题[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

[2]崔丽萍.上海中心城区园林植物多样性建设的实践与展望[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

[3]何林,王军峰,张军,蔡小红.论浙西南观赏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

[4]张廷华,刘青林.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

作者简介:

乡土文化建设篇6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景观最常见的解释是具有地域性、本土气息的景观,不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追求复杂的形式,不接受新型技术的创新,遵循本土的环境气候、风俗文化,形成一种普通寻常的生活环境。江南水乡、黄土高原、蒙古草原等这些不同地区的乡土景观构建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自然景观,但乡土景观却不包括高楼林立的建筑群和新型住宅区。乡土景观是创造者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满足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气候环境创造出来的,因此乡土景观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或人造景观。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乡土景观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面对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了在精神上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乡土景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存在。在乡间踏青、嬉戏娱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很好的放松,乡土景观设计也无疑是利用了这一点,与城市景观设计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晚饭的餐桌上是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果蔬,这何尝不是对劳碌了一天的身体与心灵的慰藉。乡土景观设计使人们精神得到满足,返朴归真,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二)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

中央电视台cctv1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疑唤醒了匆忙生活的人们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唤醒了对诗词的向往,对田园生活得向往。如果一个人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那么他一定是善良、勇敢、认真生活的人。属于寻常百姓的乡土景观无疑也能唤醒人们温柔敏感的心,它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将地域的历史文化用建筑景观的方式记载下来。我们触摸到这一片土地,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车轮,过往景象历历在目,唤醒我们尘封的心,使我们更加勇敢认真地生活下去。

(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

一张独具特色的明信片都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乡土景观。乡土景观是特定区域的乡土文化,是对当地风俗的传承与保存,要使现代的景观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何不将地域特色运用其中。乡土景观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其作为设计参考,从独特的设计角度出发,形成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丰富拓展城市景观,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

人们对城市的影响大都是“冷森森的钢筋水泥”。如何使现代景观多一点灵性与人性,使冷冰冰的建筑物也能慢慢温暖城市人们的内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为人们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相比于乡土景观,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往往过于单调,缺少一些感性的思想在内,呈现出来的形式往往并非是生动自然,给人的感觉并非是可亲温和。设计者对景观应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把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中,使现代景观更具灵性,有利于人们情感的交流,开拓出现代景观设计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五)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一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于自然,各种发明家的发明创造也均来自于自然。大自然的山水、声光、草木和各种动物使乡土景观拥有更加独特迷人的风格,虽没有现代设计严谨的科学理念,也没有创新新型的设计风格,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乡土景观的深沉热爱。乡土景观浑然天成,像一块璞玉一样不经雕琢已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现代景观设计也不断地从大自然中,从乡土景观中提取设计灵感,开拓设计思想,不断地在努力丰富城市人们的生活内容。乡土景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存,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习惯风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设计师无论是有没有基于科学的设计经验,抑或是有没有基于现代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现代景观设计想要达到一种理想的景观,需达到天地、人、神灵的和谐。乡土景观的多样化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思路,现代景观设计师正在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充满灵性的内心不断丰富着城市现代景观,返朴归真,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现代人们的情感交流构建更多的平台,为促进城市建设不懈努力着。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抛砖引玉,能够让大家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上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常玺强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文俊.乡土景观保护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校报:科学出版社,2013,(12).

[2]俞孔坚.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16,01(2).

乡土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园林设计;乡土景观;本土文化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注重园林景观的外观美,更追求其内在美。城市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当代都市人对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具有强烈的回归意识,人们将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寄托在室内外环境空间当中。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人们休闲游览的场所,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加大对乡土景观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创造环境的“原始化”,营造出“返朴归真”的心态和氛围。

二、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原则

1.尊重本土自然,提高生态效益

乡土景观有的直接对原汁原味的景观保存和延续,有的对原生态景观稍作艺术化处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加大对乡土景观的运用,可使景观走进自然,接近原生态。目前有的城市园林设计中大量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片面追求景观效果,不但使营造出的景观毫无生气,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还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品质。而乡土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与当地居民已有一种契合、互动的干扰关系,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大对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可增强物种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生态的平衡。

2.保持地域特色,提高可识别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有着与其他城市相区分的某些特性。而乡土景观来源自然、乡村、生活,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通常都具有淳朴的地方性和传统性,没有城市景观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如各地民居、宗祠、庙堂、集市以及少数民族聚落等能够长久地留传下来,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色彩。所以城市园林景观对乡土景观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地域性特色,深层次发掘其地域文化,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

3.控制建设费用,提高综合效益

在乡土景观园林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以最少的人工、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的生态过程,创造最佳的景观效果,应结合乡土景观的自身形态和特色,减少人工特意雕饰,这样既可减少园林景观建设的费用,又可提高其社会可接受性,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方法要点

1.巧妙利用传统材料和新材料

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一些地方传统材料、结构与构筑方式已被逐渐替代,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地方材料及建造工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当代乡土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植物、石材、木、砖、陶等传统材料,赋予乡土大地的衷情,是许多现代技术与材料无法企及的。所以在新乡土景观设计中,应该优先选用地方传统材料,这样能使景观便于与周围环境协调,易于使用传统工艺,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再现稻草、枯木、老树等乡村传统材料,形成园林现代新形式,别具一番风味,形成回归感。

虽然在乡土景观设计中提倡使用传统材料,但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难免会用到塑胶、玻璃、不锈钢等新材料,所以在设计中应加强二者的融合,使它们在构造、布局方式、质感、色彩、形体等方面产生一种动态的平衡,取得多样性与整体性、本土与外来、传统与创新、乡土性与现代性等对立体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塑造特别的景观效果。

2.合理的色彩表达

乡土色彩大多比较简单和朴素,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色彩处理,依靠周围的山川地理、自然植物及民族的人物服饰、民俗民风就可将环境点缀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乡土景观设计中应沿袭乡土朴素自然的性格,大多采用素雅的色彩,巧妙地运用补色关系,靠各种材料本身颜色和质感来体现景观的特点。园林建筑的色彩多以白、灰、黑、褐为基本色调,这些可通过材料本身的色彩来表达,另外在装饰中加上红、绿、黄等辅助色,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例如江南地区的亭、廊、水榭等建筑以青砖黛瓦的淡雅色彩配以各种精美的雕刻,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而北方乡土园林建筑的色彩则以灰墙和灰瓦居多,体现粗犷、厚重的风格。

3.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园林的乡土景观设计中,除了取得良好的视觉审美效果和生态效果之外,还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乡土景观设计时可通过恢复、再现、关联等手段塑造传统场所文脉的“原型”,激发人们对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回忆。设计中不仅要表达景观的表层文化,包括外在的形式、空间布局、传统符号、材料的使用、色彩的变化等可视、可触、可感的文化,更要挖掘深层文化,通过在乡土景观中纳入地域元素和符号来反映某种特定的社会心理、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等,取得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乡土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还应适当地借鉴外来文化,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选择,来促进地域文化重构,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融汇了外来先进文化成果的地域文化新形态。但同时也要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简单的复制,而应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乡土景观元素的韵味,有机地、自然地将其融入整个创构中去。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城市建设与改造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给地区乡土环境的改善设置了一个起点,为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整治创造了契机,也为对园林设计师研究和创造乡土景观提供了舞台。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乡土景观规划设计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还要关注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关注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地区的全面进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乡土景观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乡土文化建设篇8

国内民居研究起始于刘敦桢在1940年代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到50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民居的研究。上世纪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民居研究开始复兴,开始了对民居的广泛调研。这时期民居研究者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各个地方民居考察的书籍和论文。其主要是对各地典型民居调研测绘,对民居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民居被大规模地改造和破坏。这使得许多学者将民居视为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注重于对优秀民居及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如陈志华先生等人的研究。其他乡土研究主要从文化层面、环境层面、形态层面来对民居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更注重人居环境整体性,比如传统聚落、村镇、名城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建筑实践方面,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对民居特色的研究成为改变时期僵化的建筑教条与探索建筑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方法。这时,莫伯治早在1959年设计的泮溪酒家则成为新建筑设计的典范,广州新建筑设计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学派,这对全国的民居研究和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这一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设计界也将民居研究作为获得形式和空间设计素材的一种方式。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古村镇和历史街区成为旅游的热点,虽促进了民居研究的热潮,但也造成了许多拙劣的“布景式”模仿民居形式的商业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借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理解民居形态的演变及意义。例如,在云南,受到拉普普特(AmosRapoport)著作《住屋的形式与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居的形式逻辑、源流,比如蒋高辰先生及后来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年轻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乡土研究再度兴起,但研究的重点却有所转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力图摆脱“乡土”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于是提出所谓“新乡土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对过去乡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进行延续和发展,对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进行汲取和升华。而在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仍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这是为现代主义建筑找寻中国式表达的一种路径。进入本世纪,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多个维度(自然地理格局、政区地理格局、文化地理格局)来对民居的形式进行解析,试图回到建筑本体来理解民居的形式逻辑,并对全国和各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的“民系”进行民居类型的划分[2],并从建筑空间及形式要素(材料、屋顶、山墙、院落空间大小、比例、组群的关系、结构、装饰)来定性民居的特征[3]。国外及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表2。

二、有关民居更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于是对传统村镇、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和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民居更新(有的学者称之为民居再生)的研究开始增多,它关注如何使民居更新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求又部分延续并保持传统建筑的特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托新民居创作和建设的民居更新研究与传统乡土或者地区建筑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则更偏重于建筑实践。而与那些目的是创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从城市中借用乡土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是“回到”民居本身,在乡村地区开展(部分在城市的传统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开展实践工作,目的是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设计和建设方式来提高民居品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更新研究和实践包括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整体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以及在北京旧城的规划研究和菊儿胡同的建筑更新实践[4];单德启先生在广西、安徽等地的新民居理论建设实践;在云南则形成以朱良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西双版纳、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地进行的新民居建设实践。(二)注重绿色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民居更新研究新世纪之交,随着对民居研究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技术的层面来对传统民居形态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结合环境及气候条件来解析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揭示其优秀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当地的适宜技术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加平教授对陕西窑洞的更新和新型生土技术的研究[5],在云南则是柏文峰教授以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民居更新研究及实践[6]。(三)注重以乡民为主体进行民居更新的乡村营造学研究以上民居更新的研究,基本是以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它提出一系列包含在设计、技术、建造的方案和方法,然后依赖地方的施工队统一建设。这种方式是将城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方法在乡村地区的移植和运用。因此,一些学者和建筑师也开始立足于乡土,以服务于乡村本身为出发点,探索一种有引导的村民自主更新模式。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与温铁军创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设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采取乡民建筑教育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在国内开创了培训乡民自助改造居住生活的新型民居更新模式。王冬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民居更新的问题,提出所谓乡村建筑学[7]的基本雏形,它以“合作建造”“过程建造”“自主建造”为核心,涵盖乡村共同建造的“历史传统”“村落建造共同体”“社会功能作用”“模式及方法”“开放体系”“过程及相关技术”六大问题。上述学者都试图继续着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先辈开创的“平民建设理想与乡村建设”精神。这对于当前大范围大规模的民居更新来说,虽然艰巨,但也许将是一条更契合乡村民居更新需求的道路。

三、当前民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自然历史的乡土建筑研究之局限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历史研究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前者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得到研究对象的各种现象、素材、数据和认知,研究通常更关注有关乡土建筑的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能够发展出基本的概念、规则和机制,可以把客观对象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面,并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对现实的实践进行科学指导。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历史研究是乡土研究的初始和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物质形态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为导向,形成各种方式的民居类型划分方式;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注重文化和美学层面的品质,从形式风格层面来对乡土建筑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中提取可以借用到新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成为创造本国文化特色和建构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这类研究也忽视了对于真正解决乡土所存在问题的关注。(二)注重对传统具有价值的相对少数个案而忽视或无法应对当代的大量性民居当前国内民居研究更多关注部分有文保和经济价值的少数个案,却忽视了广大民居主体———大范围大量性由居民自主建造和使用的当代普通民居。这些城市之外主要居住形态正经历深刻的变迁,是亟需研究却又是最缺乏研究,也是目前理论体系无法应对的问题。(三)嫁接城市经验的民居更新实践与乡土现实条件相错位与国外发达国家乡土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缘于当前中国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的国情,在城市之外仍具有广大的乡土地域,多数民居仍然是居住形态的主体,也是仍处于不断演化的“生命体”,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乡土建筑已成为了过去传统社会的少数建筑先例和遗迹。简而言之,“当代的”“大范围大量性的”“正在演化的”是中国民居典型存在状态,决定了乡土研究在文保和历史研究之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实践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存在大量的民居更新研究实践的原因。但是,目前的民居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建筑学专业视野和城市价值的、脱离民居使用主体和乡土实际条件自外而内的研究。类似英国工艺美术时期建筑师的实践,他们崇尚乡土建筑的人性和美学品质,却陷入乡土建筑设计的悖论:由建筑师设计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对每一个建筑琐碎的细节都要进行设计控制,“刻意”表现出一种原生自然的、“随意”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成为与乡土建筑精神大相径庭。(四)自发建造体系研究与当代建筑学缺乏应有的联系一方面,受自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乡土(地区)建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民居自建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是利用自组织原理来描述和解释乡土(地区)建筑的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8],虽然他们试图从乡土建筑使用主体的层面来反思现代建筑学的缺陷,却较少探讨在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下如何介入乡土(地区)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受亚历山大所倡导的社区自建模式的启发,一些学者也尝试以乡土为主体发展乡村建筑学,对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的探索也很有意义[9]。但这种研究的前提设定或多或少认为当代建筑学在乡村并不适用,乡土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与当代城市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当今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二者是否可以形成更积极的结合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乡土建筑研究的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通过借鉴当前国外乡土建筑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乡土研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一)面向当代乡土问题“以积极实践为导向”(activist-oriented)的研究过去对乡土研究的通常是以物质形态研究、社会研究、文化为导向研究,这在当今现实中并不足够,认为更加注重“以积极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这样就要放弃认为乡土建筑承载着文化“真实性”这种观念,应把乡土认作是一种政治工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对所谓过去进行不断的诠释和再诠释[10]。这些研究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变化的过程,是什么导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消亡、适应、复兴或继续发展?乡土建筑怎样才能在当今及将来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这类研究更加注重影响乡土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问题的研究,包括认同(identity)、族群性(ethnicity族群渊源)、遗产和旅游、传统的终结和再造(reinvention)、政权和统治(poweranddominance)。许多的研究着重将乡土知识运用于当代住房领域,尤其是对城市棚户区的研究,将城市非正式住宅看成乡土建筑新的研究领域。结合当今中国,民居更新虽也算是某种“积极实践”,但是往往只是关注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聚落和民居,对于乡土中那些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大量性普通民居则很少给予关注,而这恰恰是当前乡土建筑研究最重要也最急迫的问题。另外,乡土研究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质环境,而很少关注物质环境背后隐藏的社会公正、生态危机等问题。还有与民居自发营造密切相关的居民和社区如何参与设计,传统工匠在现代建筑体系的角色和发展等问题,均是值得研究的方向。(二)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鲁道夫斯基曾认为乡土建筑比现代建筑蕴含更多的实践智慧,对比现代建筑给人性带来的许多问题,将其视为解决与自然相和谐关系的建筑良方。然而,这在以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很少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拉普普特[11]在“向乡土建筑学习———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模型系统”一文中认为乡土建筑应对环境、文化、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研究、分析乡土建筑在面对以上问题时的动态变化、它的成功和失败,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通过在思想、情感、形式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乡土中“原生性”的概念(它们是基于蕴含于乡土建筑中原生的和具有创造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将会产生特定的建筑思想,形成坚实的建筑原型。它们在不同社会中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且又具有某个社会的特定性。这促使现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促进将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在1999年一场名为“21世纪的乡土建筑”的演讲中,奥利弗提出应该使建筑学者和大众改变对乡土建筑的思维定势。他们把乡土建筑视为一种过去的、落后和贫穷的代表,这种看法实际是一种短视的思想。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亿万人的居住需求。而当今仍有90%的住所属于传统的和不断演化的乡土建筑,如果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住需求,就必须不能忽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这代表了当今乡土建筑研究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向。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今生态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变化对乡土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乡土建筑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乡土建筑是否可以应对或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能够符合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还是乡土建筑不得不消失,正如上一个世纪许多业已消失的传统那样?传统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否更加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对其它方面可以存留下来?在当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广大乡村聚落和建筑如何良性发展,是影响社会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的各种应对措施却具有很多问题。例如,2011年建设部村镇司提出将“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村镇规划编制”作为一项工作要点,要求各省抓紧出台《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然而,中国大约有行政村69.2万个,自然村535万个(百度百科)。面对如此大量的村庄,要按照城市的方式来编制规划和进行民居设计,几乎是难以实施的,即便是实施了也未必能形成理想的结果。另外,在少数民族或贫困地区,有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民房改造和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激发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避免现在由政府统建造成的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会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社会和生态产生怎样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种适应于乡土转型的建筑知识体系,引导大量的民居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乡土建筑研究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价值错位:乡土研究中移植城市的、现代的技术体系及价值标准;(2)专业偏向:研究偏向于物质的、美学的、有价值的、少数个案;(3)外部介入:专家、政府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操作方式;(4)主体空缺:缺乏居民和工匠自下而上的有效参与的研究;(5)城乡分离:基于自主营造的乡土建筑设计体系与现代建筑学的分离;(6)偏离现实:没能结合当前城乡现实条件变化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和新的可能性。要应对这些问题,除了上文建议的三条路径之外,从根本上应转变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基于“特色攫取”的“潜意识”和基于城市的思维模式来衡量乡土建筑的“价值取向”,从而回到乡土问题本身。基于乡土建筑具体情境和发展趋势,应从注重自然历史式的考据研究到注重民居形态逻辑、动态发展和内生机制的研究;从注重个体民居(聚落)典范的个案式研究到关注广泛一般民居的普遍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从以专家或政府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局外人”介入方式的研究转变到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语境下结合并民居内生力量的乡村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最终拓展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上一篇: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 下一篇:如何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