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9 17:27:06

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民俗;民间;地域;乡土;乡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44-04

Abstract: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gnition of rural sport, this paper extracted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sports and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sports and folk customs, folk, ethnics, and traditional sports.Logical classifications are made on rural sport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ports and reveals the attributes of rural sport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ural sports.

Key words: folk custom; folk; regional; rural; rural sports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乡土体育课程大家越来越耳熟能详,而“乡土体育”究竟是什么,大家却很难说清楚。只有弄明白什么是“乡土体育”,什么是“乡土体育课程资源”,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挖掘、开发和利用乡土体育,才能更最大化地传承乡土体育文化这个独特的文化种类。因此,有必要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的比较、分类方法、特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1乡土体育的概念认知

1.1乡土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乡”字的解释有4种:城市以外的区域,多指农村:~间。~村。世代所居住的地方或原籍:家~。离~。老~。回~。处所,地方:水~(多水的地方)。鱼米之~。政府组织的基层单位,属县、市或区领导。对“土”字的解释有9种:其中故乡,本地的:~籍。~话。乡~。年老思~。~生~长。以及民间生产的,出自民间的:~产。~布。~专家。这两种解释比较适合“乡土”一词的释义。近代学者王伯昂认为“乡土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本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1]。”朱典馨认为“本土本乡,乃是指学校所在地区,针对学生的家乡而言[2]。”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3]。”吴教授关于“乡土”定义的解释,从目前可查的文献来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本质上说乡土是对应于城市或发达地域的一种表述,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乡土已逐渐演化成为城镇和城市。因此,乡土在某种意义上早已变成了一种带有精神寄托的社会文化。

1.2乡土体育的概念

综合思考乡土的代表性定义,结合体育广义概念的内涵,将乡土体育这个复合词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这个复合词中的“乡土”既包括儿时的故乡,同时又包括后来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居住的地域、社区或城市……。这就决定了乡土体育严格意义上说既包括浓郁乡土特色的体育,也还应涵盖现代社会中某个地域或地区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体育。当然,乡土体育内涵更多描述的是非现代体育成分,但并不排斥现代体育部分。从乡土体育定义的内涵来看,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活动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乡土特征,这里的地域、民俗、民间、情感等是有别于其他体育的原味特性。

1.3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

民俗体育是民间、民族体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与百姓民生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节庆日、家乡民俗、宗教、祭祀等生活中,是民生生活传承的民俗活动文化形态,具有非个体性、延续性和规模性等特性。民间、民俗体育不是简单地等同,也不是相互代替。两者隶属上下级关系,不能简单地并列。“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重叠交叉更多[4]。”乡土体育则更多地来源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的隶属关系来看,乡土体育多半来源于民间体育,也有一定比例的乡土体育独立于其他几种形式的体育分类。乡土体育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这几种分类的体育总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有彼此隶属关系、并列关系,又有独立和不交集的关系。真正把这几个概念排个清晰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从目前的研究文献和实际来看很难做到。

2乡土体育的分类认知

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乡土体育的类别进行逻辑分类,可以对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有透彻的认识,分类的视角不同其内容也呈现出异样的类别归属,当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也会出现相互交集等现象。

2.1从乡土体育外延的角度分类

2.1.1民俗体育类

中国幅员辽阔,民俗活动多彩多姿,在各种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祭祀活动等民俗活动中体育元素与传统体育项目拥有一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民俗体育中的乡土体育活动逐渐占据了各类民俗外在表现的主导地位。

2.1.2民间体育类

通俗地说民间体育是指来自于老百姓生活、劳动的实践中间,更多地来自偏远、闭塞的山区等落后地域,民间体育是乡土体育的根,乡土体育是民间体育魂。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资源的重要土壤。民间体育项目来源于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动作有劳动和生活的印记,难度一般不高,趣味性浓厚,老百姓乐于参与其中,它具有极丰富的地方色彩和区域特征。近年来,民间体育活动频繁,民间体育分类中的竞技健身类、嬉戏娱乐类和节庆习俗类中均含有丰富的乡土体育。

2.1.3民族体育类

民族体育简言之是指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通过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极具民俗和乡土特质的特殊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主要有强身、健身、娱乐等表现形式。从其特点和表现形式来看,民族体育极具乡土体育的特质,与乡土体育存在着隶属、并列、交集的多种关系,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体育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4传统体育类

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的根基同样是乡土体育,只是民族体育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已逐步脱离了乡土体育的原本含义,其体育文化的色彩更加浓重,但仍有部分特色不太鲜明的民族体育与乡土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娱乐活动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很难与乡土体育割舍。因此,从乡土体育宏观分类的角度,仍然将其作为分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从乡土体育项目属性角度分类

2.2.1民俗游戏类

民俗游戏是老百姓在余暇时间内玩耍、消遣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娱乐事项,是构成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类别上看,主要包括智能、体能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游戏等。

智能游戏主要是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智能为目的的民俗游戏活动,表现为规模不大,适合在人数数量较小的集会人群中开展,玩耍操作简便、灵活,且趣味性浓厚,以口头语言表达和表述为主,以游戏者在玩耍的过程中共同裁定游戏的成败,共同对失败者进行“惩罚”,从中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和愉悦心灵。

体能游戏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综合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通常在室外开阔地带进行,以身体行为为主要特征,有一定的危险性,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强烈身体反应,深受参与者的喜爱。

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游戏兼备两者的优势,参与者乐此不疲,口头和身体语言同时或依次进行,具有身体练习和智力练习的双重属性,这也是该类游戏在现代体育当中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所在。

2.2.2民俗竞技类

民俗竞技是以各种激烈的民俗活动为主要竞赛内容,以争夺胜负结果为目的的乡土游戏活动,主要特点是伴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表现形式看,包括身体素质型、技巧技艺型。

身体素质型是以比拼身体素质为主的竞赛类游戏活动习俗,有个人竞技和集体竞技两大类。

技巧技艺型是以娴熟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决高低为最终结果的游戏活动。

2.2.3非遗类

非遗类是指各地、各级别、各类别的立项项目中内含音乐和舞蹈的成分,而这些项目某种角度看其同样具备乡土体育的特性。因此,在划分时将其单独归为一类,丰富和弥补了乡土体育的内涵,同样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2.3从乡土体育存在的形式角度分类

乡土体育与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之间的交错关系,造就了乡土体育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大致有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等。

2.3.1庙会活动类

各地庙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举行的以寺庙为物质依托,以某一圣神祭祀对象为载体的精神崇拜活动。如滁州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既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同时也是碧霞仙姑的生日。千百年来,滁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一直以琅琊山内的道教庙观和佛教寺院作为精神祭坛,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期间的表演多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鼓等乡土体育活动。

2.3.2节俗活动类

节俗是指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约定俗成的每年一度、有特定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如妈祖诞辰和“升天”纪念日、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晒龙袍、重阳登高、端午龙舟等等,在这些节俗期间均要举办一些以体育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表演,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特有或共有的乡土体育文化底蕴。

2.3.3民间艺术活动类

我国地域辽阔,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尤其以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艺术最具乡土体育特征,诸如龙舞、狮舞、麒麟舞、竹马舞、打春牛、打铁舞、荷花灯、灯、旱船舞、高跷舞、秧歌舞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特色。

3乡土体育的特征认知

3.1乡土性

[JP2]从乡土体育的定义看,其首要特征即是乡土性。这一类体育多数是原汁原味的,来自城市或城镇以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非正式的体育游戏或竞赛项目。乡土性表达更多的是来自乡野、群众自发组织和开展、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别有韵味的原生态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内容,其特点是原汁、原味、原色,很多项目难以改造和创新,有的项目依赖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的依托于社会环境,在其他地域传承和推广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乡土体育显著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鲜明特性。

3.2地域性

每一类文化均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这就是地域性。乡土体育也是如此,各地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地域、习惯、传统、习俗等各不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活动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生产劳动与创造过程中,人民的活动烙下了明显的地域痕迹。地域性体现在活动的项目、内容、形式、规范、变换方式等,这一类项目在特定的地域和人们心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体现在特定的时间或时间段内,人们根据生活、劳动、休闲的需要开展的浓厚地域特色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地域即使有类似的活动,其形式、内容、内涵也不尽相同。

3.3娱乐性

人类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生产、生活、娱乐这三大主题,娱乐是从生产和生活中逐步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乡土体育从出现的一开始就具备了娱乐性的特质。乡土体育的娱乐性是其另一特质,人们通过乡土体育活动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在辛苦的劳动之余给自己和别人,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无穷的乐趣,一方面可以缓解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

3.4文化性

伴随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出现,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劳动的加工和再创造,人类社会创造和构建丰富的文化体系,体育文化就是自始至终陪伴人类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是乡土体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无论是哪一类乡土体育项目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3.5传承性

传承的前提和条件是事物的吸引力,而乡土体育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极具魅力的文化大餐,每逢节俗、庙会等重大的祭祀与庆典活动,乡土体育都如影随形。乡土体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项目经过发展,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大量吸收现代元素,变得更加适合表演,也更具观赏性。乡土体育及文化的传承是对传统的一种认可和接受,是对其特有文化价值的判定与肯定,在继承的基础上,人们经过挖掘、收集、整理、恢复、改造、创新等环节的不懈努力,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改造,使得传统的乡土体育和乡土体育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4小结

4.1乡土体育可以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某种意义上说乡土体育同样涵盖现代体育的成分,只是它更多地体现的是非现代体育部分。同时也决定了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特征。

4.2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

4.3从乡土体育外延、项目属性、存在的形式等不同的视角出发乡土体育的分类相对应有不同的内涵种类,在实际分类时出现了部分交集的现象。其特性主要包括乡土性、地域性、娱乐性、文化性及传承性等。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分类和特性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乡土体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8.

[2]吴明清.学校生活与乡土教育[EB/OL].http://163.20.86.22/articles/data/051.doc.2008-04-30.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J505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皖江乡土文化资源拓展高校美术教学之研究”(2012jyxm371)成果之一。

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美。乡土资源是对高校美术教学的有机补充,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已成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乡土资源的概念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皖江的乡土文化涵盖较多,涉及戏曲、书画、旅游工艺品、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说皖江乡土文化既是中国地域文化群中具有代表性,又是安徽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如何拓展运用乡土美术资源来开展高校美术教学

1、因地选材,利用乡土物质资源优化美术教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以皖江地区自然资源为材料,在此方面有满月鞋、抱裙、花泥画工艺、木制火盆、花亭湖牌楼雕塑、望江挑花等现成题材,在实际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的因地选材,以自然环境为创作引导,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鼓励同学们就地取材,培养了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乡土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心与自豪感。

2、因地制宜,感受乡土文化,涵养人文精神

皖江地区是一个美妙的地方,在文学、戏剧、佛教方面非常突出,黄梅戏、花亭湖、蔡畈古村落、西风洞等风景名胜;地方特色浓郁的小吃;四面尖、老城旧街道;赵朴初书法、朱湘诗集、状元墨宝等无不与民间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不体现着民间大众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以及蕴涵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引入高校美术教学,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内涵和魅力,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去感受艺术的创造,去体味民间艺术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

3、充分利用地域性的人才资源

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课堂,民间艺人的思想观念、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还有他们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与高校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民间艺人大多传承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他们的创造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因此,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美术教学课堂,还可以改变单一的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民间艺人除了了解工艺品种与工艺技法之外,更要讲明这些品种及所表达的内容与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关系,进而讲授民间美术里面的深层寓意,以更好的让学生将民间美术资源与现代艺术创作相联系,制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的艺术作品。

4、传授乡土生态理念,创建美术教学实习基地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苦思冥想,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甭提有创意,而且越来越讨厌画画。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三、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地区、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密切结合当地乡土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展美术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同时也可促使美术课程贴近生活实际,让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物质和意识形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当前形势下,学生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鹜,相反,对民族的优秀文化却采取轻视或鄙薄的态度,导致了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渐弱。因而,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

2、有利于更加贴近生活,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以生活背景为基础的文化教育体系,具体生动的当地人文素材,更容易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认知与共鸣。

3、有利于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形成特色的课堂教学

乡土资源是最自然、最原始的资源,也是教学过程中易得的、最省钱的资源。将乡土资源恰当地运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和参观当地的民俗建筑、历史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产生特色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乡土美术资源的拓展运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并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小组互动合作学习革新评述.外国资料,2002(2).

(2)滕星.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3

关键词:乡土文化 小学美术 融合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在这历史的星河中不断发生着巨大变迁,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着无数祖先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传统的乡土文化便是经由不断地演变、不断地传承而发展至今的,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是自然与人类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对于人们人格的熏陶和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乡土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将美与情感同时结合并且表现出来,它高于生活,但同时它也源于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其中包括建筑、饮食、手工等多方位的元素,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简单朴实的素材,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将现代与传统跨时代的联系起来。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意义

陈旧的、局限的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趋于改变或者逐步接近淘汰的边缘,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要大胆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不受制约,敢于质疑权威。怎样的合理取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人文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使用本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契机。

(三)乡土文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经济全球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取代陈旧的生产生活工具,在生活不断方便、进步的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城市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人类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逐渐对土地、对自然失去了原有的热爱,对家乡的认识也逐渐变淡,正向我国拥有众多民族一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地区文化,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对民族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民族的归属,乡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传承的钥匙。

二、对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改革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这是历史年代的沉积,现在的教育属于“全国化”教育,忽视了原本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区差异,教师应当在新时期课改的条件下改变对于陈旧的传统课本的依赖,将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将教学的课程架构不断地完善,也可以引进吸收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将其带入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也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的投入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之中,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调查,共同探寻,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实践不仅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除了检验真理以外,还是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在课本教学之外,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的制造,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也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与传统的手工艺人或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交流沟通,吸收经验,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组织小队,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趣事,在课堂上用画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观察、想象来绘制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

(三)以“学”为本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育人,以“学”为本的“学”指的并不仅仅是学习,还包含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学会美术,而是要从“心”出发,立足学生的根本,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喜欢接近自然,愿意去了解乡土文化,不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更多的还是要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灵活多变的将美术与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发现乡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这期间放飞心灵,得到升华。

三、结语

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秀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的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曾丽娴.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建瓯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版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山西青年,2016,(14).[2]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09).

[3]黄建新.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J].辽宁教育,2016,(01).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4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位育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Way to Weiyu of Rural Education

PU 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Chinese socie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 community. Rur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ol of talents for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aus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focusing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rural edcuation based on urban model is not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ural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weiyu theory of Mr.Pan and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weiyu system of ru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weiyu; local cultrue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民群体也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虽是“乡土的中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教育变成了脱离乡村的教育,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乡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致力于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1 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受教育主体的不在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以城市教育为范本,忽视了乡土最本真的教育资源,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只是一味地教人脱离乡村加入城市生活,这不符合乡村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都指向城市教育的模式,乡村受教育的主体不在教育现场。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让大多数乡村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升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脱离乡村生活以城市生活为蓝本的教育内容让乡村孩子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标准化的课程设置让乡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孩子们离开家住到学校,乡村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他们成为不在乡村的“乡村人”。离开乡土前往城市为生活奔波的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给了乡村中年迈的祖父母,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祖父母们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急速失去作用。即便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城市,迫于生计也无法承担起传授生活技能的重任,当无法在城市继续生活回到乡村时,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这些孩子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也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基本技能。

1.2 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此,城乡教育差异也变得十分显著。事实上,乡村教育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投入严重不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教育的不公平在城乡教育之间的体现十分突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却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1.3 乡村文化的落寞

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为城市贡献建设主体,但是在乡村和城市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劣势却不断显现,乡村在无比被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被无情地边缘化。首先表现最为直接就是经济的边缘化,经济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已经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全然丧失,完全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①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乡村的少年对自己身边文化的漠视,这些文化无法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乡土间,失去了与乡土间的那份亲近,乡间不在是他们乐于生活安于生活的地方了,他们更向往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失去乡村文化的支撑,现代媒体猛烈冲击乡村生活秩序,乡村儿童的父母缺席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本身的错位导致很多乡村孩子不爱读书,厌恶读书。

2 潘光旦的乡村教育思想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潘光旦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他针对当时教育脱离乡村的现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强烈呼吁进行务本的乡土教育,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是一种警示。潘光旦先生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叫人得到位育。”②

2.1 释“位育”

位育看似是个新词,实则出自《中庸》,《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注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潘光旦先生将这个古老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按照他的理解,位育的概念与西洋生物演化论中的adaptation或adjustment最为相近。“西洋自演化论出,才明了生物界所谓adaptation或adjustment的现象。我们很早(好像是跟了日本人)把他译做‘适应’或‘顺应’。适应的现象原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地位和发育的缩写,便是‘位育’。”③潘光旦先生认为“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由此,潘先生认为将其解释为“位育”更为得当。

位育必然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生物的个体或团体,一个是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处的环境。位育强调的则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协调的关系,个体或团体无法完全征服环境却也不是完全消极地顺从于环境。真正的位育就是生物个体或者是团体如何与历史与环境取得协调。

2.2 求“位育”的乡村教育思想

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寻求位育,“教育的目的不止一个,而最概括没有的一个是促成此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其实这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教育也大可以不管,因为,如果因教育的努力而人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④而讲求本末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实现位育的教育,“教育虽然是一个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相互感应的过程,从教育的立场说,要教育促进位育的功能,却不能不分一个本末宾主,因为教育的对象终究是人自己,而不是历史,不是环境。我们不得不假定人是本,历史是末,人是主,环境是宾。”⑤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在发挥位育的功能时,一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二是教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适应环境并做出适度改造。通过教育的功能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后对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得到很好的调适从而实现人的位育。

潘先生认为乡村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才,间接原因是教育。“如果农村中比较有志力的分子不断的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和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殄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⑥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去其乡,原因在于那时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教育。因为人不认识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乡土,也便无从产生对乡土的热爱,乡土自然也不值得留恋。没有从乡土中学得脚踏实地的精神,变得盲目淡漠。

乡土教育是一种注重本末脚踏实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人认识乡土,能在客观上将自己所处的乡土与他人所处地进行比较,进而进到对乡土的热爱,因为客观地认识这种对乡土的爱成为一种有条件、有制裁、有分寸而非盲目的爱。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爱,就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乡土,即便离开也会回馈自己所处的乡土,这样便留住了人才保住了乡村发展的核心。

3 实现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

面对当前的问题,必须让乡村教育成为培养乡村人,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教育。

3.1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

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人,在人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必须改变城市模式的乡村教育,在城市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使乡村教育能为人的内心幸福和自由提供更大的可能。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教育应以它独特的蕴涵凸显出对乡村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于乡土的热爱,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教育目标包含着两层涵义:第一是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给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遵从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第二是满足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在积极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住对乡土的热爱,从而获得个人身在乡村生活中的生命意义。这样,今后不管他是立足于乡土亦或离开乡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心态。这便是潘光旦先生强调的安身立命,实现人的位育的观点。

3.2 重建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后,必须将乡村教育建立在乡土最本真最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它的位育之道。

“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经济发展、生活方便。”⑦自然层面与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建设。

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能够弥补我们当下生命的缺失能够满足我们生命本有的需要,只有当置身于乡土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乡土、理解乡土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当然,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批判需要改造的地方,对于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不能只是一味浪漫地怀想,需要的是在乡村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生活的内在转向。

建立在乡村自然、质朴的生存姿态上的乡村文化拥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乡村生存经验,乡村传统与习俗,民谣民歌和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乡村道德。乡村少年置身乡土,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则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意蕴。

注释

①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7.

② 潘乃谷 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2.

③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IV)[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25.

④⑤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4.

⑥ 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9-630.

⑦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4(1).

参考文献

[1] 余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2] 乔东华.寻求中国的位育之道――潘光旦教育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 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教育研究,2000(1).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东北农村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世纪以来,随着《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央视热播,东北农村剧创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作为辽宁影视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以“本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农村剧凸显辽宁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魅力,浓郁的“黑土情怀”给荧屏带来清新的乡土气息。经过十年繁荣发展,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势头逐渐趋缓,创作中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软实力,成为积极推进东北农村剧进一步深入繁荣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软实力主要以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为表现形式,其提升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视剧类型,如何在当下多元价值不断碰撞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加有效地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东北农村剧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文化自觉,彰显人文关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认知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推进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文艺创作在我国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根植于特定社会时代语境,创作者应以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来审视自身创作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中央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三农”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出现了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丰富多变的现实生活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成为农村剧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看,不仅农民需要和渴望电视剧讲述自己的故事,城市观众对乡村发生的新变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本色的乡土生活也带给生活在高节奏和巨大压力下的城市观众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在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有效体现三贴近原则的东北农村剧从文化方面积极参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事业中,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自然的风格为新世纪的荧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需求潜力巨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东北农村剧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视剧类型,创作者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创作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优秀作品放在实现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位置。首先,创作者要深入领会、真正认知核心价值体系,使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做支撑,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其次,要提高文化自觉,重视在东北农村剧在构建辽宁省良好文化身份和形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并合理展现辽宁省特色乡土文化,将弘扬和传播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传播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本山曾表示就是想把东北的文化,展示给大家看,让全国的观众都了解东北农村。这种积极承担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文化自觉是东北农村剧发挥文化建构作用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此外,面对新世纪以来电视剧产业属性彰显,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情况,东北农村剧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传递感性娱乐的同时,注入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其过度娱乐化倾向很容易造成公众个体选择上的迷惑,使公众呈现出理论性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的特点,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出明显功利化倾向。”针对东北农村剧目前存在的模式化、庸俗化、审美内涵缺乏等较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创作者不仅要满足人们娱乐消遣的需求,更要注重对电视剧精神内涵的追求。特别要避免过度强化娱乐功能、以迎合大多数受众的低级趣味来博取收视率等情况,要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东北农村剧,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主流价值,使剧作表现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气质,进一步提升东北农村剧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二、增强文化自信,以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结果的能力。作为辽宁文

化创意产业辽宁的重要品牌,东北农村剧创作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并坚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信心,用丰富深厚的乡土文化承载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认同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担当起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任。“无论是对于东北人还是对于东北文化来说,当前都是一个难得的重新认定自我、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整体行为,或者说,东北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容,又是振兴的动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现,文化建构是其中重要内涵。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构建辽宁文化形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利用宝贵文化资源,生产出“既大众通俗、多姿多彩,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的作品”,是东北农村剧创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东北农村剧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为支撑,辽宁地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饱含着优秀的文化因子,其中丰厚的内涵底蕴需要创作者深入挖掘和探寻。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人才济济的艺术家队伍,艺术积累深厚。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小品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以辽宁特色乡土文化为依托,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新农村三部曲”等热播东北农村剧塑造的普通农民群像中,从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回乡带领家乡父老创建旅游度假村的刘老根,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将荒山开垦为沃土的谢永强,在城市底层挣扎奋斗遭遇种种挫折却仍保持善良正直本性的农民工马大帅;到爱面子又怯懦胆小的酸腐“文化人”药匣子、世故圆滑却不失善良本性的范德彪、狭隘敏感却又对爱情执着勇敢的丁香;以及王小蒙、刘一水、谢小梅等一系列农村新青年的形象,既表现出新时代东北农民性格中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率真朴实的一面,也刻画了农民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向保守和自私狭隘等人性弱点。东北农村剧用深厚的人文关怀关注普通乡民的精神需求和生存状态,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真实生动表现了现代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的巨大变化,描绘了全新价值观和陈旧思想在农民内心引发的剧烈交锋与碰撞。作品对农民内心世界的关注、对人生命运的追寻和情感关系的展现,生动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内容,以浓厚的人文关怀积极诠释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北农村剧对普通农民衣食住行的描写则展现了东北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具有浓厚关东农村地域色彩的乡风民俗,从富有地域特色的红砖瓦房、热炕头、压水井到饭桌上摆着的大葱蘸酱、白酒和玉米棒,热情直爽的大秧歌和二人转,以及东北农民幽默诙谐的语言,都是东北农村剧中不可或缺的显著标志,流露出原汁原味的关东风情,“这种地域文化是几代演员都无法挖掘透彻的”。东北农村剧要重视挖掘东北乡土文化的厚重积淀,从本土特色文化土壤中汲取丰足养分,并在突出本土特色的同时,增加历史和文化的厚度,提升时代和创新的广度。使农村的面貌风情、农民的精神世界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民俗等在东北农村剧中得到有机统一,真正展现出辽宁乡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深厚内涵,用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东北乡土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三、重视艺术创新,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路径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只有勇于自我超越,重视内容和形式创新,创作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才能具有内在的持久的生命活力。与享誉全国的东北小品、二人转血脉相连的东北农村剧在全国享有广泛知名度,已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对辽宁现代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对于东北文化形象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东北农村剧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及对乡风民俗展现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概念化、同质化、模式化书写,使得农村剧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自身的困惑。

轻松、愉悦的东北农村剧以轻喜剧的风格使黑土地风情被观众关注和接受,曾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但过度追求喜剧性和娱乐性则往往使得作品对农村社会面貌和农民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流于表面化。在东北农村剧创作中虽有诸多作品关注农村与城市的融合与碰撞、新思想与旧意识的交汇与交锋,聚焦农村变革和农民的内心世界,但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仍止于“隔靴搔痒”或“避重就轻”,呈现出浅层化和雷同化等现象。在东北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农村发展面貌和农民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来表现现代辽宁农村发展的新成就和农民的新面貌,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而情节和人物方面存在的模式化和类型化等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则使得一些作品后继乏力。如《乡村爱情》以永强和小蒙的爱情作为主线,描写了在中国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在续集中原本围绕新时代农村青年展开的爱情故事枝节旁分,在搞笑和戏谑中刻意化的情感纠葛使剧情失去合理性,过多的三角恋和模糊恋引起观众逆反,使农村剧的创作陷入通俗有余而审美内涵不足的窘境;你争我斗、相互攀比、无端猜忌等情节演绎强化了人物爱面子,耍派头等负面特质,使得东北农民给人落后愚昧、庸俗浅薄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此外,东北农村剧中存在的过度展示农民身上陈规陋习、突出放大农民瘸腿、结巴、面部痉挛生理缺陷等问题,不仅丑化了东北人的形象,还使东北的文化形象被观众误读,削弱了东北乡土文化的丰富厚重积淀,进而形成对东北文化的“刻板印象”。

艺术重在创新。东北农村剧要勇于自我突破和突围,否则当观众逐渐失去了最初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后,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应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高超的叙事手段,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以高质量高品位的农村剧使幽默和欢笑增加丰厚的内涵,让人们在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中潜移默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不可替代的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建婷,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求实,2008,11。

[2]张福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社会科学辑刊,2004,6。

[3]刘云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J],党建,2008,05,04。

[4]张刚,《刘老根》的艺术魅力,辽沈晚报,2002年10月22日。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6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5、周勇涛.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玉希贤.旅游规划的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AZX002)湖北长阳土家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阶段成果。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系统化;立体化;文化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39-02

【作者简介】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校本课程、乡土教材,是本世纪中国教育界的新生事物,由于自上而下的推行和自下而上的努力,其发展如雨后春笋,异彩纷呈、生机蓬勃,可谓极一时之盛。然而不可讳言,其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不济者不过是将乡土文化作以豪华而空洞的话语包装,草草编撰当地风俗习惯或者名人名文,在课程中聊备一格。这显然与教师的学养有关,但是根本的原因在于对校本课程的深厚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此等现象无疑独具中国特色,在西欧和北美并不存在,他们的教材是多样化的,学校有权选用自己认可的课本,选择的原则不言而喻与地方和人文特点紧密相关。有朋友戏言,如果要获取美国全部中学语文教材,可能要装上一卡车。在北欧、北美乃至澳洲,许多小学甚至没有课本。面对孩子,教师因个体施教。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由国家规定材。课程改革以来,固然实行了一纲多本,但就中学语文课本而言,也只有区区六种,相对于无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也许不过是沧海之一朵浪花,其间的空白不言而喻。本世纪,风起云涌的校本乡土教材的庞大数量,并不能掩盖其质量上的不平衡,其大多缺乏广度和深度,突出表现为内涵的碎片化。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之所以值得称赞,就是因为其作为“文化基地”立意的系统化、立体化。乡土教材、校本课程不过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基地”的宗旨乃是“探索水乡文化的环境起源,探寻水乡文化的丰厚内涵,探究水乡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宏大项目,纵贯自然和人文,历史和当代,涉及地理、历史、政治、语文、艺术等多个学科。以一所中等学校承担起如此宏大的文化传承任务,却没有流于空洞,原因在于其内涵在外延上得到全方位的、系统的落实。从2012年获得批准以后,学校将基地建设的系统工程细分为13项,层层落实。

在我看来,尤其可观者,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根本上说,“江南水乡文化”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工程,但是,并没有忽视物质性的硬件基础,有赖行政部门的投入。地方文化传承突破了课堂课本,乃有江南水乡文化主题广场、水乡文化展览厅、水乡文化景观模型的营建,从阳澄湖到马鞍山的自然景观,从周庄到锦溪的文化景观,凝聚着江南的人文精华,营建出无处不在的水文化氛围。师生浸润在这样精致秀美的如水的精神气象之中,耳濡目染,自然会生发出文化乡土的自豪和自尊。如此成套的乡土一体,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设施,就是在西欧、北美也十分罕见。而某些单纯以纸质呈现的校本课程、乡土教材与之相比,就极显单薄。

第二,水文化基地的硬件设施不过是物质性的基础,不管多么优越的硬件环境,只是潜移默化地感染。水乡文化专用教室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向精神转化的保证,将潜移默化提升为系统的自觉。要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中落实,教材的编写就成为项目的关键,在《水乡风土情》《水乡演艺秀》《江南古建筑》《江南旧行当》《水乡昆曲韵》《水乡现代化》《昆山水文化》《昆山名贤录》《江南诗歌风》之中,我们看到水乡文化要素全面渗透到教材的精炼内容之中,而相关系列的书目链接甚多,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这些教材,顾炎武的精神光华、归有光的义理、朱柏庐的格言、昆曲的韵味,在时空上已不再遥远,在空间上近在眼前。

第三,以上种种,还侧重于感性熏陶,而成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其意义在于自觉地将感性向理性提升,以学理研究作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学理性的研究,正是许多中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这样的机制,非常有利于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

第四,基地项目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不满足于只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的养育,而将相当切实的努力放在实践活动中。组建江南水乡文化学生社团、开展江南水乡文化展示活动,将环境、课堂和活动建构为系统课程,以年级为单位的五项社会实践活动(昆曲回故乡、走进“水乡周庄”、“文化昆山”辩论赛、体验顾炎武思想、高雅文化进昆中),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体悟和感知,水文化就从单纯的知识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精神体验。

第五,《水江南》专题刊物、江南水乡文化专题网站,推动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同步成长。这样就保证了校本课程不但是编写者静态的成果,而且是在交流互动中升华的。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本土文化 融入 幼儿园 室内外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园在2012年申报了省级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将凤阳的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让幼儿生活在带着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家乡文化的深厚内涵,深刻感受家凤阳的悠久历史,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包括室内环境创设和室外环境创设,本文将围绕这两点阐述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体现:

一、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室外环境创设中的具体体现

1.墙饰

墙饰作为室外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绪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目前,在幼儿园中,大量的卡通形象构成了环境创设的主体,这容易使幼儿的想象和思维受到束缚。将本土文化内容渗透到室外墙饰中去,有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使孩子能从另一个角度接触和认识本土文化。

凤阳是国家历史名城、中国农村“大包干”的发源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重点旅游风景地,文物古迹众多。在我园的大型玩具游戏场地旁的墙面上,两幅大型展板深深吸引着每天来到场地上游戏的小朋友和家长朋友们,展板上有凤阳有名的景区:明朝中都城遗址、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古禅窟寺、龙兴寺、卧牛湖、鼓楼等人文自然景观,还有凤阳著名的民间艺术——凤画和凤阳花鼓,其中展示的是凤阳凤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凤阳花鼓以及跳着花鼓舞的人,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家乡凤阳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旅游资源,激发出幼儿喜欢家乡传统艺术并将其发扬的意志情感,加深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2.楼梯走廊

走廊、楼梯的环境创设要有合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将有助于突出幼儿园特点,有助于幼儿的观摩和学习。楼梯走廊是幼儿在园活动的必经之路,更能带给幼儿深远的影响。因为是必经之路,所以幼儿更能仔细、深入的感知其中的环境创设内容。

地方特产最能体现地方历史和文化内涵。身为凤阳人,一定要认识和知道家乡的特产,我们将家乡凤阳的特产——御膳麻油、凤阳玉雕、日月牌粉丝、龙兴御液酒、花园湖大闸蟹、御膳豆腐、石英砂等,凤阳特产的图片装裱在精美的玻璃相框里,并打造成深受幼儿喜爱的各种造型,有圆形、五角星形、花形等展示在走廊的墙面上。幼儿很是喜欢,每次经过都要三三两两的结伴欣赏和讨论一番。凤阳的玻璃制品远近闻名,在楼梯的墙面上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凤阳有名的德力集团的历史简介以及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在楼梯转角处,我们还打造了展示柜,将一些形象各异、不同用途、具有代表性的玻璃制品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直观的感受到德力企业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幼儿产生为家乡凤阳骄傲和自豪的情感。

3.楼柱和班标

室外环境除了墙饰和楼梯走廊外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楼柱和班标。幼儿园班标是班级之间相互区别与特色彰显的重要标识。为了更贴近幼儿的审美和喜好,符合幼儿的年龄段特征,我们将班标做成了卡通版的各种不同造型的凤凰,既能让各个班级的班标区分开来,更彰显了凤阳的本土特色。

在幼儿园的楼柱上也贴上了大幅的凤阳民间艺术——凤画,真正做到发挥幼儿园一切能够利用的物质环境资源,将本土文化真正的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

二、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的具体体现

1.主题墙

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墙体现了园本课程。我园也在努力打造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原本课程,可以顺其自然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主题墙环境创设中。

在主题墙的创设上我们充分挖掘凤阳本土文化的各个元素,展示主题墙的动态功效,又要考虑阶段性教育目标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有的班级将凤阳本土文化中的凤阳凤画和凤阳花鼓相结合,在主题墙的上面部分由形态不一的凤凰和祥云组成,下面部分用手拿双条鼓跳着不同舞姿的花鼓舞娘画面装饰,展现出一幅“凤舞故乡情”的画面。有的主题墙被一条巨龙覆盖,整个巨龙是利用废旧的碟片和彩色的卡纸制作完成,主题墙的下方是凤阳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在鼓楼的上方是腾飞的凤凰,整个墙面呈现出一幅“龙腾凤舞”的震撼画面,真是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融入了本土特色的主题墙,既满足了幼儿的审美又和我们的原本课程结合,努力实现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相融合,更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感。

2.区角游戏

区域游戏活动因其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形成一个自由发现探索的过程,对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个性潜能开发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幼儿认识凤阳特产的基础上,我们将活动室分为各个区域,创设一些家乡凤阳的特殊区域环境,如 “凤阳特产超市”“凤阳名酒”“凤阳小岗村”等角色游戏区,将区角环境布置成超市、酒厂、小岗村等,组织幼儿参与这些社会性游戏,不但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还能通过游戏加深幼儿对凤阳特产的认识与了解。

凤阳的旅游文化多姿多彩,有明朝中都城遗址、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古禅窟寺、龙兴寺、卧牛湖、鼓楼等人文自然景观,还有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犹如天然迷宫一般的狼巷迷谷。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创设出深受幼儿喜爱的旅游区角游戏,在区域的墙面上贴上各个旅游景点的图片,幼儿做“导游”和“游客”,“导游”要向“游客”介绍各个景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和了解一些凤阳的旅游景点,更让幼儿深切的体会到家乡凤阳环境的优美和文物古迹的丰富。

在表演区,我们将环境创设成“鼓楼大舞台”,给幼儿提供具有家乡凤阳特色的服装和道具,如双条鼓、扇子、腰鼓、民族服装等,让幼儿尝试着唱一唱凤阳花鼓、打一打双条鼓、跳一跳凤阳花鼓舞。在表演过程中体验并感知凤阳花鼓旋律以及舞姿的优美。通过学习和欣赏,可以让幼儿对安徽的民歌音调和家乡凤阳的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民歌的兴趣。

上一篇: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 下一篇: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