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9-28 07:28:16

优美的现代诗

优美的现代诗篇1

关键词:译诗;美;创造性翻译

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巨匠,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他们的诗歌翻译都可谓硕果累累,其中许先生翻译的《楚辞》被誉为“英美文学的高峰”,而庞德的译著《华夏集》(Cathay),包含19首中国古诗,在英美诗坛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意象主义的代表作。他们两人在进行诗歌翻译的同时都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主张,本文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翻译理论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又有创作方式和原则上的相通之处。本文认为他们的翻译理论都是以“美”为原则的创造性翻译。

一、以美为最高原则的译诗

许渊冲先生认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译诗是创造美的艺术,所以他提出了“三美”的译诗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鼎足三分的。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第二,形美第三。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首先可以不求形似,也可以不求音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为了传达原文的“三美”,译文的“意似”有时只好浅显些。也就是说,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求美。

庞德把自己“诗艺的最终成就”写成:1、描绘我们看到的事物;2、美;3、脱离说教;4、重复一些他人写得较好、或较简洁的东西是好的写作方式。

由此可见,“美”是庞德诗艺的最终成就之一,是他译诗的标准之一。

庞德也是非常看重传统的,他说:“传统是一种我们要保存的美,而不是一套束缚我们的镣铐。”在庞德看来,传统自远古就有,很难确定其具体日期。在传统文化中,最令庞德关注的是希腊诗歌和普罗旺斯诗,从希腊诗歌几乎诞生了‘古代世界’的所有诗歌,从普罗旺斯诗几乎诞生了所有现代诗歌。庞德还将诗的传统置于世界文化之中,将英语诗的发展与埃及诗、中国诗和日本诗联系在一起。

庞德作为意象派和漩涡派的代表人物,十分注重意象的塑造,他在《诗刊》上发表的《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首先指出:“一个意象是在刹那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的许多意象主义诗篇都是采用出人意外韵名词意象的结尾,以达到瞬间所诞生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效果,增强读者的联想力与诗的开放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塑造了最贴切的、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美的意象。福特.马多克思.福特称赞说:“《华夏集》的诗篇具有至上的美,诗是怎么样,他们都做到了”。

二、创造性翻译

许教授从郭沫若提出的“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中取了一个“创”字,从自己提出的“发挥译语优势”中取一个“优”字,从傅雷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中取一个“似”字,“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文学翻译理论。简单说来,“三美”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三化”,是方法论,“三之”,是目的论,“艺术”是认识论。而“优”则是“三美”合而为一的本体论,“创”是“三化”合而为一的方法论,“似”,是“三之”合而为一的目的论,“竞赛”则是包含在“艺术”中的认识论。可以说,这十个字不仅是许渊冲教授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高度而又精辟的概括,也是他进行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所遵循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

关于“优势竞赛论”,许渊冲认为,创作和翻译都可以比作绘画,创作以现实为模特,所以翻译就不能只以原作为模特,而要以原作所写的现实为模特。两种不同的文字要表达同一内容,总有一种文字表达得好一点,一种差一点,或者两种文字不相上下等三种可能。表达得好一点的就处于优势,差一点的就处于劣势,不相上下的就处于均势。一般说来,原文多占优势,很少占劣势,译文却一般占劣势。西方文字之间差距较小,做到均势比较容易,中西文字之间差距较大,要做到均势就不容易。因此,译者要扭转劣势,争取均势,尽量发挥优势。这就要求译者发挥创造力,挖掘原作内容所有而形式所无的深层含义。许渊冲译论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他的优势竞赛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可以说是他整个译论核心,要达到三美必须发挥优势,可以运用三化的方法,发挥了优势的译文,可以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和原作竞赛甚至胜过原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优势竞赛论”的核心实质上是译者以“美”为指导原则和追求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翻译。从他对柳宗元的《江雪》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创造性翻译观:原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是: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 cloaked man in a boat, 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原诗的“绝”与“灭”在许译里创造性地被ni曲t和sj异ht巧妙而又合辙押韵地替代。这两个英文单词用得极为传神达意。可以说,许译在音韵和意义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不难看出,许渊冲用完美音韵巧妙而雅致地表达了原诗的风格。第一行和第二行对仗工整,并且所有名词均使用单数形式,登峰造极地表现了原诗作者刻意追求的那种宁静与禅意。我们可以看出,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通过等化、浅化和深化这些方法求真求似,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取得了与原文形似、意似和神似的效果,他的创造性翻译既强调音韵等形式上的创造又注重于内容和原诗意境的创造。在这一点上他与庞德有相异同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庞德的创造性翻译观集中体现在他的著名译著《华夏集》中。T.S.艾略特称“庞德是我们时代的中国诗歌的创造者”。叶维廉先生说:“《华夏集》作为翻译可以看作一种再创造,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能期望找到所有细节(包括联想意义,地方风味,修辞趣味)的再现,相反我们发现‘基本诗篇’以透明的细节保留着,这些诗篇在意义上与原文有不同之处:某种字面的细节要么被取消,要么被改变,原来的地方色彩做些修饰或者甚至改变来满足英语读者的理解,某些典故被去掉以便读者免受注解之苦。”叶维廉先生的分析很好地诠释了庞德诗歌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创造性的翻译

理念,庞德的前期诗歌中还有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的内容,有些是根据原诗的翻译而改写的,有的是借中国的内容而发挥自己的创作,不过这些诗都带有意象主义诗歌的特色。庞德译的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突出地表明了他翻译诗歌的艺术原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庞德的译诗为: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长江别)

Ko - jin goes west from Ko- kaku - to,

The smoke -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

这首译诗显然没有拘泥于原诗的韵脚等外在的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翻译,它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亦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西方读者可以透过诗中突出的语言意象了解到异域文化,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中国古诗这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特点在他的译作中表现得很充分。”同时,通过创造性翻译,译者充分发挥了目的语的“优势”,以“美”(包括形式美和意境美等)为原则,实现了其翻译艺术追求。

三、创造性翻译观的文化背景和美学目的

早在1984年,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许渊冲教授就提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有来有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况且,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翻译高峰对外国科学技术以及文学的译介相比,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明显滞后,事实上,所谓的语言沙文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文化自恋倾向与文化帝国主义仍然存在于翻译领域;英语常常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而有些“低等的”语言很少被翻译成英语。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也许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其他诸如发行额,民族意识和双边政治关系的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渊冲教授选择了翻译中国古诗――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最大最持久的贡献之一――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换句话说,许渊冲教授之所以选择中国古诗是因为他将目标定位在了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使得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许渊冲教授对于具体诗歌的选择标准,在更大程度上不但与原诗作者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其个人的经历与爱好密不可分。

庞德翻译中国诗歌的目的:第一,寻找拯救社会弊病的良药。庞德有感于西方社会步入20世纪之后所出现的危机和各种矛盾的日益激化,作为一代思想家,他总是寻找拯救这些弊病的良药,他把大学看作改造西方社会的一种主要武器,他在1937年写道:“如果我的《大学》译本是几十年中所作的最有价值的工作,我只有期待读者来发现,因为每个人都会发现其对‘现代世界’的价值。”他继续说:“我们西方人需要从《大学》的第一章开始,不仅仅是给我们的伦理或者我们的思想偶尔补充一点。这章里根本不会西方人所认为最好的东西,而西方人事实上已经最大程度上摧毁西方最好的思想。官方的基督教是污水沟,天主教走向了虚无――整个的西方理想主义是一片丛林,基督教神学也是一片丛林。要想把这片乱七八糟的丛林削出一点秩序来,没有比《大学》这把斧子更好的了。”

因此,他把复兴欧洲文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去发现,他说:“上个世纪重新发现了中世纪,有可能这个世纪在中国发现新希腊。”鉴于此,他的文学生涯中重要部分就是翻译《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

其次,应合他所领导的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要求。庞德得到费诺罗萨的手稿时,正是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从费氏手稿中他发现中国诗所注重“意象”、“神韵”、“简洁”、“音乐”等主张与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的诗学观不谋而合,中国文论强调“含蓄无垠”的境界,这些思想与庞德的主张是相通的,所以庞德说道:“中国的诗人们把诗的实质呈现出来便很满足,他们不说教,不加陈述。”《华夏集》中选择的大多是表现愁思离苦的诗篇:《采薇》和《胡关饶风沙》的战乱苦;《长干行》和《玉阶怨》的怨妇愁;《别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人蜀》是朋友离别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怀旧绪――这些哀愁离恨、厌战愁时的主题可以震撼欧洲人的心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一年后庞德的《华夏集》出版,这部作品无疑是欧洲人心灵的最好写照。

结语

优美的现代诗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古典诗歌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缩影,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但是,由于古典诗歌年代久远,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少,因此很难一接触就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完成对诗歌的酝酿,酝酿出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真切的情感。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了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然后以“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转入对诗人的评价,同学踊跃回答:“恩将仇报的小人。”我又问:“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观沧海》,通过这首是你能不能读出一个别样的曹操?”通过讲故事设问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准确地解读诗歌开了一个好头。

二、探究意象,还原诗歌的意境美

古典诗歌都有优美的意境,学习诗歌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再现诗歌优美的意境,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立象以尽意”,诗歌意境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意象是为创造优美的意境、表现真切的感情服务的。丰富生动的意象经过诗人的妙笔,就会营造出种种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探究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更真实地感悟诗歌的美。比如《天净沙・秋思》是典型地体现意象和意境美之间关系的一首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找出这首诗中所出现的事物(即意象),学生很快找出了“枯藤、老树、乌鸦”等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作者把这九个意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气氛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秋天的萧瑟、凄凉。”我引导:“作者当时的情感如何?”学生脱口而出:“难过、悲伤。”我启发:“这九个意象被作者的悲伤的情感串联在一起就组成一幅非常完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这个优美的意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很顺利地再现了诗人为我们创设的诗境。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橘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如果想通过意象探索意境,那么只知道意象词本身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意象词的比喻义、引申义、语境义等。比如“蝉象征高洁”“莲花象征洁身自爱”“鹧鸪代表离愁别绪”等。为此,我每个学年都带领学生以专题的形式对诗歌的意象所代表的特定含义进行归纳总结,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有关的知识,在知识上和心理上架起通向优美诗境的桥梁。

三、总结知识技法,触摸诗人的灵魂

“诗言志,诗寄情”。每一首诗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着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刘勰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诗人要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无尽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手法,或寄情于景,或触景生情,或化用典故,或象征隐喻,或蕴含哲理等。因此,我们要深入诗人的心灵,理解他所表达的情感,具备一些诗歌写作技法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我在教学古典诗歌时,总要设置这样一个环节:对诗人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手法进行归纳总结,有目的地强调每一种技法的特点、理解的侧重点。长期坚持,不到两年的时间,学生们大多能驾轻就熟地通过探究诗人所运用的写作技法准确地理解诗人内心真切的感受,走进诗人的心灵。

优美的现代诗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文本细读

前言

现代诗歌都是要有思想新颖、语境优美多样的特点,它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现代冲击感和人文价值观,其中有对历史沉淀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安排,更有对人格情节的发掘,对文化性格的塑造,因此现代诗歌教学对高中学生的文化积累更为重要,教学文本是关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文本细读是正确解答文本的基础应用。

一、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诗歌教学可是一大难点,原本传统的最契合高中学生的年纪现代诗歌,却没有起到激发学生的热情效果。在教学中现代诗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水平,现代诗歌教学长期处在语文教学的周围边缘地带。而在文本解读方面现代诗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1.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文本解读程式化

长期经过验证后,语文诗歌教学受到程式化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忽视现代诗歌的独特具备条件,重视技术性管理,使现代诗歌教学中程式化,丧失了应该具有的诗意。教学中只重视诗歌流程、讲述诗人所经历过的事情介绍,面对诗歌文本细读,只是从宏观角度去讲其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而没有从语言的深层面去关注它因为什么而抒发了这种情感所在,哪些语言中可以体现出这些情感思想,怎样来感悟这种情感的存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只会让学生学到空的思想号召,舍弃诗人原本自身真切的感悟,强行灌输给学生思想结论,教会他们如何应对考试的基础公式。但这种形式貌似达到理性高度上的高效文本解读模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体验思维,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最终难以诗人的优美语境来触动学生的内心。这种程式化的文本解读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热情度,反而扼杀了学生对诗歌的敏感程度,教学效果也就随之下降。

2.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文本解读浅层化

诗歌语段韵美,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方向,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自然也会出现看不懂,讲不仔细的问题。如诗歌《一代人》仅有的两句经典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环境,真实地呈现出了一代人曾经的遭受及其置身现实的恐慌感。这双“黑色的眼睛”是被“黑夜”所包裹、所蒙骗的,它在被欺骗之后所产生的深深怀疑感,进而养成一种可以透视黑暗的作用,寻找光明的帮助。这样两个简单的想象与意象的组成接形为强烈的反差效果,使诗歌本身的内涵空间得到大力拓展,变得更富有彰显力。因此只有文本细读,关注文本本身具有的含义,才有可能解开诗歌其中的深刻蕴意。

二、文本细读应用于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之前我们已经谈论到,现代诗歌具有真挚热烈的情感思想、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化、含蓄蕴藉的语境、和谐鲜明的音韵节奏和突破常理的形式等特征。“诗歌是抒发美丽的情绪文学的一种体现。”诗歌以其独特的方式去掌控世界思想,反映社会,充分描述人生,抒发个人情感,述说文学哲理,向人们呈现真善美的传递。文本细读现代诗歌,不断发掘现代诗歌中文本蕴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涵养,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精神思维逻辑,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情感熏陶中提升人生诗歌价值。学习现代诗歌就是要让学生潜入课本中,去不断发现美感,感悟美,获得美的体验,最终达成能够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将文本细读应用于现代诗歌教学当中,能够大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视觉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优秀的现代诗歌文本当中发掘美的无处存在,受到诗歌的熏陶,使生活充满诗意的环境。

2.有利于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

文本细读是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体现。对现代诗歌的品读在本质上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的细致阅读,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对现代诗歌文本进行反复琢磨的过程正是学生提高文学感悟能力的重要程序,是实现自身理解意义积极建构的过程。将文本细读完全应用于现代诗歌教学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分析整理问题、进而解答问题的能力提升。因此,现代诗歌的文本细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地细致深入地细读课本,在细读的过程中展开文学旅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

总结

然而任何理论数据的适用范围都是有局限性的,在教学中,需要依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恰当的方法措施。文本细读对于纠正教学中脱离原本而随意解读文本表面层次而进行浅层化理解的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细读文本的同时还要树立整体思想意识,任何文本都是一个多层次化的有机体系,要将文本细读的各种理解方法完善的纳入到灵活的教学课堂当中,使它为现代诗歌中文本细读的整体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皓.《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研究》.

[2] 许伯纯.《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研究》.

[3] 周娟.《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细读方法研究》.

优美的现代诗篇4

现代诗与古体诗词从形式上来说不同,但是,中国现代诗,其精神内核一直是传统的、民族的。因此,我们应该把现代诗看成是中国诗歌“诗言志、歌咏情”传统的一种有机延续,无论是在文学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体样式。正如托・斯普拉特所说:“诗歌是艺术的女王。”奥・霍姆斯甚至说过:“我愿把未来的名望寄托在一首诗上,而不是十部巨著上。”所以,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因为各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有意或者无意地将现代诗淡化处理,甚至摒除在教学之外,我想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潜在伤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尤其应该注重现代诗教学。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怎样教?这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困惑,初中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一是忽略现代诗教学。一些语文教师受到应试的影响,认为现代诗在考试中分量不大,几近于无,最多也就是默写,用不着花太大的功夫进行教学,以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为主,基本上放弃了对现代诗的正常教学。其二是不重视现代诗教学。一些语文教师因为自身对现代诗并不感兴趣,对现代诗缺乏必要的理解、鉴赏能力,认为现代诗与古体诗不能相比,现代诗某种意义上就是“分行的句子”,并不算是优秀的文本,在教学中,要么是把现代诗当成文章来教学,要么是按照教学参考机械地进行“解读性”教学,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三是教而不得法。一些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应该说是有感情的,但他们认为现代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可以欣赏却难以教学,不清楚现代诗教学与其他文本教学的区别所在,教学起来没有那种和谐共鸣的感觉。上述这几种情况,正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解决现代诗教学的问题迫在眉睫。

毋庸置疑,现代诗的教学是必要的。教材编写者将现代诗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收入教材,绝对不只是从文体角度考虑,而更多是从文化与文学角度来斟酌的。诗人雪莱曾这样描述诗歌的意义:“诗是至上的幸福,至善的精神,至佳而且至高的瞬间幸福的记录。”培根也曾感慨:“们历来认为,诗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它能振奋起人的精神。”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现代诗教学,还要从探寻和挖掘精神内涵的高度去研究现代诗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现代诗中蕴含的美。那么,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对于现代诗,我们该教些什么?结合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教学的体味,笔者认为,应该从诗歌的语言艺术角度入手,引领学生领悟其中的诗意美、形式美、音韵美以及内涵美。当然,这里美的内涵是丰富的,绝不仅仅指单纯美好的意象,而应该拓展到一种巧妙的语言表达形式、情感抒发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文本所反映的各种传统的、民族的、先锋的意蕴。正如塞・约翰逊所说:“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这里面的“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指的就是这种美的意蕴。

以《冰心诗四首》教学为例,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文本来教学,四首短诗的语言并不难理解。但是若从诗歌之美来教学,这四首短诗却可以作为引导初中生步入现代诗歌审美殿堂之门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在实际教学中,我分别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切入四首短诗,引导学生领会诗歌这种简约华章中蕴含的丰富之美。《母亲》一诗,主要从诗歌表达技巧的角度来引导学生领悟艺术表达之美,在对比中深刻感受“母亲于孩子”如“巢于鸟儿”般,可以遮蔽风雨的情感;《纸船》一诗,主要从语言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节奏之美,在丰富的句读、轻重音、长短音中感受情感变化的韵律,以及其中表达的深情;《成功的花》一诗,主要从诗歌表达的寓意内涵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哲理之美;《嫩绿的芽儿》一诗,主要从诗歌的形式结构上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建筑美”。当然不同的教学侧重,其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或许有教师会认为,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指向是不是太难了?毕竟,初中生的年龄还小,阅历也很浅,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恐怕很难达到这样的层次,况且考试也不可能考得这么深。确实,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前文已经说过,对现代诗的教学如果同于一般的文本教学,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如果考虑应试的目的,现代诗教学可以作为一种更加高深的文本来引导学生加强学习体悟,因为没有哪一种文本有诗歌语言的内蕴这么丰富。如果学生能自主对诗歌进行解读鉴赏的话,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能顺利地阅读欣赏其它文本。

还有教师有另外的担心,在其看来,学生似乎对现代诗并不怎么喜欢,尤其是一些明显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脱节的诗歌,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其它文本上也不同程度存在,从根本上来说,这还是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欣赏现代诗之美的大门。乔・梅瑞狄斯曾说:“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我想,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真正走进学习、欣赏现代诗之美的大门,学生一定会爱上诗歌的,而这也是教师教学的应有之义。想一想,30年代的徐志摩诗歌,70年代、80年代的朦胧诗歌,90年代的先锋诗歌,还有汪国真、席慕容、海子以及最近的余秀华的诗歌,都是优秀的现代诗歌。其实现代诗歌一直没有走远,只是我们自己拒绝走近而已。因此,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于诗歌这种美的文体形式,必然是难以抗拒的。

优美的现代诗篇5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读程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观念禁锢着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给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答题模式,而并未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身对诗歌的主动体验。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中,部分教师钟情于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诗歌流派等表面知识,对诗歌中诗人的情感也从应试答题的角度指导学生,大大降低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随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对现代诗歌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独立体验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所谓个性化阅读并不是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随意解读,而应该立足于文本和诗人的自身经历进行科学的解读,最大程度的尊重诗歌文本的客观性,继而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进行重新构造。然而,脱离文本进行随意解读的诗歌阅读活动仍然广泛存在,严重束缚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文本细读法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联系

(一)文本细读的概念

何为文本细读?顾名思义,文本细读就是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充分的阅读,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每个字词放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的检查,而是要以语言为基本点,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创建特定的语境,从而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将文本细读法应用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来,应该更强调其包容性,始终以文本的语言为出发点,在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文本细读和现代诗歌问题的内在联系

之所以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文本细读法,是因为苏教版教材中所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对于这些经典的作品,就应该对其文本进行细致充分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取文学审美价值,提高文学修养。首先,现代诗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如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诗人就透过精炼优美的文字传达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其次,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高度凝练性也需要对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如在艾青的《北方》一文中,作者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凝练为优美的语言,但与此同时,必然会造成情节的跳跃,而这正是现代诗歌的特征。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现代诗歌结构的细读

在进行现代诗歌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基本的了解,如果缺乏对诗歌整体的把握,将会很难深入到诗歌文本中去。要对诗歌的文本结构进行细读,实际上就是要把握好诗歌阅读的节奏和旋律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既是约束和奔放的协调,又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因此在对现代诗歌进行细读的过程中,应该把读放在重要的地位,尽可能的把握好节奏和旋律。首先就是要找准诗歌的感情基调,其次要感受诗歌内在的韵律起伏。如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一文中,整篇文章都是高昂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以一种激昂明快的旋律进行阅读。但与此同时,由于该篇诗歌的整体情感比较积极,所以要处理好情感和节奏的关系,在文章最后可进行情感总爆发,使整个阅读过程有一气呵成之感,给自身和别人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现代诗歌语言的细读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的现代诗歌中,都是以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人文价值选入其中的,诗歌语言自然是极其精炼优美的,同时具有就较强的张力,不仅对所写的事物进行描述,还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最终达到人与物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教师在对现代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阅读,反复品味,有时一个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含义。如冯至的《别离》一文,其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对人世间美好友情的歌颂,通过“挥手”、“辽阔”等词语表达出了友情的价值,传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3页)

(三)现代诗歌意境的细读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优秀现代诗歌作品,而优秀的诗歌,总是能够传达出一定的艺术意境,可以说是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将一系列的诗歌意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的过程。因此,在运用文本细读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对个别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推敲,还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对诗歌所营造的意象进行探析,从而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

四、以苏教版中的《北方》为例对文本细读法进行探析

在对艾青的《北方》这一现代诗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笔者把该诗歌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背景,进而从整个诗歌的意象出发,深刻把握诗歌的意境,并能够体会到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爱国情怀。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运用文本细读法对该诗歌进行具体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对文章的细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其次,要带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在诗歌的第四小节中,诗人艾青三次重复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诗人重复该句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强烈意志和由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最后,通过指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如“暗淡的灰黄”、“孤单的行人”等,让学生在对意象的理解中深刻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升华主题。

结语:

优美的现代诗篇6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探讨;四步走

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炼的语言,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一、读诗,关键环节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首好诗是情思声色谐美的整体,其节奏韵律能够传情感人,所以有人说:“诗是有声的画。”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动。读诗歌要体会诗歌内涵。古诗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它最适合朗读、吟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从读诗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味到了中国诗人的豪放,飘逸和豁达,像李白、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就站得高,看得远,不拘泥于尘间是非,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他们也有常人的苦乐欲望,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所以他们能够大处着眼,不计较名利得失,故能随遇而安,在别人所不屑为的地方而有所作为。诗人们这种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正使他们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们的诗,文字浅显易懂,悦耳动听,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却就蕴含在这人人能理解的浅易之中。

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诗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诗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

二、思诗,不可或缺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发掘,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海日用“生”,江春用“入”,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因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两句诗都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和优美的诗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引发学生的情思,从而达到以情怡情,净化心灵的目的。又如《山行》这首诗,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三、品诗,升华感悟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既重视抒情又擅长抒情的表达形式。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如《鹿柴》这首诗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画出黄昏时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 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教师可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并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再在口头或书面描绘诗中意境,其想象力就会在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中得到v飞,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家喻户晓的《七步诗》一样,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诗的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准确的表达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间本该相亲相依的场面却变成互相残杀的样子。又如骆宾王写的《咏鹅》,仅“浮”与“拨”这二字就写出了鹅在滑水时的悠闲轻快,把鹅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品诗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诗歌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我们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四、延诗,开拓创新

学生在充分理解诗义的基础上联系教师补充的和自己平时了解的有关材料,对诗人当时的动作、神情、内心、语言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等细节展开了大胆的想象,并将想象内容连贯起来创作出一段段生动优美的文字材料。在再创作中其思维的空间拓宽了,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部分学生在作品内容和表达形式上还有所创新。当教师再让他们相互交流作品时,孩子们都被自己或他人的创作成果所陶醉,心中涌动起更强烈的创新欲望。

诗词的海洋浩瀚绚丽,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活水源泉。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火热的审美情感,真实、独特的表达,美的创造由此开始,再创造的方法有很多,如续写、改写、扩写等。在这些方法中,改写无疑是最有创造性的一种。如把山水田园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把叙事性强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变换人称改写故事等。

【参考文献】

优美的现代诗篇7

关键词:人文情怀;山水诗;人的观察点;创作构思;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诗歌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中国诗歌传统悠久,从集体劳作节奏中产生的原始诗歌到诗歌形式已经成熟的“诗三百”,后历经乐府诗歌繁盛的汉代,到唐代,诗歌发展达到鼎峰,随后各朝各代继续继承与发展,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歌国度,我们始终聆听着华夏先民的歌唱,感受着东方文明的辉煌。

纵观古代诗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形式和内容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曾背离的只有那核心和本质。在优秀的古典诗歌中总是流淌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精神串联古今,共同建构了一个诗情画意、人情味十足的中华诗歌长卷。

现以山水诗歌为例,通过山水诗歌中人与物的关系来透析诗歌的人文情怀。

一.人的观察点

创作者的观察点为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反映着主体人和客体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曾说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既包括主体又包括客体。这种发生认识论和诗歌创作理论不谋而合,都指出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必然联系。据此我们可分为:一为“有距离的观察点”;二为“融为一体的观察点”。

有距离的观察点是指人与山水之间存在距离和隔阂。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理论家曾提出“摹仿”学说,即“外物――摹仿――作品”,而忽视了人的内心。融为一体的观察点相对于而言,是诗人与物通过融合共感,情感萌发,产生出了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体现出一种人的参与和情感。这正如《毛诗序》所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却句句写望岳,自远及近,从朝至暮。首联问句写见泰山的心情,距离之远写泰山之高,随之写泰山的秀丽和宏伟。颈联诗人细望泰山,写缭绕的云气和归鸟,其中“决眦”和“归鸟”写出诗人望泰山时间之久,尾联诗人表明自己的意愿。此诗千百年来受人传颂原因之一就是从诗句中可读到诗人的一种雄心气概,“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正是这种“人在山水之中”的观察点,才让我们在诗歌中寻得一丝人情的流露,感悟到一种灵动的生命。

二.创作构思

创作构思是我们透视诗歌的第二维角度,体现着诗人是对诗歌的经营。《文镜秘府论・论体》:“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在构思中,对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也是对诗人诗技的考验。由此可分为割裂式组合和有机式组合。

其中的有机式组合则是通过诗人对材料巧妙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又完整的意境。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简单的二十字小诗却摄入了“舟”、“日暮”、“烟渚”、“客”、“旷野”、“天”、“低树”、“江”、“月”等多个意象。诗人把意象都并列式的组合在一起,没有罗列意象之嫌,也没有生硬之感,反增添了自己的愁绪,“泊舟于烟水空的洲渚,已令人不胜惆怅,暮色又为客居异乡的游子增添了几分新愁”。“清淡如水墨画般的月夜江景,便通过抒写泊舟闲眺的情致而立呈眼前”,从而营造出一种“深情闲淡”的意境。

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我们应该以一种有机式组合方式进行经营,使作品更为浑然一体。

三.审美体验

诗歌是一种艺术,审美体验贯穿整个诗歌创作过程。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诗人的创作技巧,那么审美体验就是诗人的创作情怀。

审美体验,更确切的说是人心理精神活动的形成,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王夫之所说的“体物而得神”,就是最佳境界。据此,诗歌可以分为:人文精神和非人文精神。

其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诗人创作时释放了自己的人性,从而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有诗意、有人情的世界。《人间词话》:“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忠实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与花鸟共忧乐”,即尊重物之本性,与人本质相通。如: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四句指出自己的“心”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心远”,就会不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的目光无意与山相会,仿佛与山融为一体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出心与境的契合是难以用语言说出的。《古学千金谱》:“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以,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诗歌之所以如此优美动人,是因为诗歌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链条:融为一体的观察点――有机的组合方式――审美中的人文精神。这三个阶段都向我们昭示着山水诗歌中人文情怀的来源,体现着山水诗歌中不变的精神核心。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性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性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反观古典诗歌之后,回到现代诗坛,就会发现现代诗歌有一些缺乏一份人文气息。在当今社会,诗歌中一些诸如“无难度”、“无内容”、“无精神”的问题日益显现。首先,一些诗歌创作者被现代社会的浮华迷离了双眼,被现代社会的节奏扰乱了心态,对于基本的诗歌创作缺乏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创作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低俗”、“媚俗”、“庸俗”的作品不乏少数。其次,广大读者因为诗歌数量的膨胀而丧失了评判的标准,欣赏能力日益下降,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标准。

面对这种现象,优秀古典诗歌中的人文情怀,那种“人者,天地之心也”在古典诗歌艺术中的体现,是我们现代诗歌应该汲取的营养,从而为诗歌找到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延续我们诗歌的国度。

参考文献

[1]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5]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优美的现代诗篇8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音乐;教学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自开天辟地以来,那些动人的传说与优美的风情,伴随着文人高风亮节的身影,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而中国古诗词就是这浩瀚文化海洋中的一轮巨浪。中国古诗词以其发展历史悠久,语言纯粹精练,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意趣深远而堪称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精心挑选与所讲的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来贯穿于教学之中,能触发学生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渗入民族音乐,将会烘托出高雅的艺术气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高品位理解古诗词恣肆的韵味,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起到烘托文章主题的作用,达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一曲《满江红》表达了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磅礴气势,令人感情激荡。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月亮的奇思妙想,让人盼望圆月和欢聚,让人难以入睡。因此,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以相适应场景的民族音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在音乐中享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修辞美,进而体会到古诗有严谨的结构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在范读时就可以配上其《高山流水》乐曲,悠扬的乐曲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抒发了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感情。《过故人庄》这是一首把田园美景与悠然自我的心境进行了完美统一的佳作。教师可以选用民乐《苗岭的旱晨》开头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齐声朗读时配入,并启发学生进入朗读中所描绘的场景中,享受到真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氛围中感受“美”的情趣。

古诗词原本就与音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先秦到两汉绝大多数诗歌是要和乐演唱或者舞蹈的.《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在优雅的民族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典诗词风雅的意味,能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词独特的人文情怀。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的产生来看,我国古代诗歌形式中的诗、词、曲、赋无不与音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诗经》和历代的词曲都曾经是配乐歌唱,随着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性。《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这个分法也恰恰是按照音乐来分的。先说“风”,周朝的统治地区主要在北方一带,因此它的经济、文化等都主要集中在北方,它的诗歌采集也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所以“风”中所记述的诗词多是北方民歌。再说“雅”,雅是相对于俗而言的。所谓俗是民俗,民间的,大众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它是有别于士大夫的“雅”文化而言。“雅乐”也就是是儒家所说的“正音”,是帝王的,统治者的,文人的音乐。最后一个“颂”,是祭祀。这个祭祀不仅仅包括自己的列祖列宗还包括天地之神,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与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学习与乐曲《渔舟唱晚》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教学《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和《知江南》:“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时,播放古曲《渔舟唱晚》或《烟雨唱扬州》能使学生产生对江南美丽山水的联想,感悟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受。

其次,诗词本身的音乐性决定了诗与乐密不可分。古代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大批优美的诗、词、曲、赋,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着迷,令人神醉。每每徜徉其中,都会有各种感受,而其与音乐的内涵与外延的结合,又显得相得益彰。也正是这种诗情乐韵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鉴赏诗词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让音乐走进古诗词课堂,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轻松地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更能让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遗产更好的传承。诗本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赋予的气息,它所特有的音乐灵性是其它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总之,诗歌与音乐在韵律、形象、节奏等方面具有共通点,诗歌具有音乐性。例如《诗经.关雎》、屈原的《九歌》等诗词作品在当时都是要演唱并且伴舞的。《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思就是说《诗三百》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我们可以从下面一段记述中看出当时诗与歌乃至舞是不可分离的,《诗经.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虞书》上也讲:“诗言志,歌永言。”也是说的如此。及至唐代、宋代的雅俗之乐都是要配以诗词和乐而唱的。比如李白的《清平调》,这是依曲填新词,专为杨贵妃而作的。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空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城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沈香亭畔倚阑干。”后传闻李白获罪是因此三首诗而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是可以和乐而歌,诗在最初阶段是作为歌词而呈现的,而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诗词与音乐自身的发展需要,两者才逐渐分离。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浸润着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趣,古诗词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辅以优雅的音乐融入其中,更能培养学生跨越时空联想、想象能力。在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马致远笔下的《秋思》时,如能播放《苏武牧羊》或《昭君出塞》等箫独奏的民乐,效果更佳,读者会在低沉的音乐中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那旷野之中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而《秋思》中所描写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凄凉、幽静而深邃的意境也将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民间音乐似乎难与古典诗词歌曲相媲美。与民歌、戏曲等其他中国民族音乐形式相比,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文人雅性是超越于其他形式的。在历史的沿革中,由于古典诗词歌曲与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它深受文人墨客的审美取向的影响,成为文人寄意托寓的一个载体,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因此使得它更为阳春白雪,成为一种古有的“雅乐”。而诗歌较强的写意、抒情性将会促进乐谱风格雅致与乐曲妙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任意挥洒、自由率真、融合天籁、舒卷自如、简淡冲远的审美追求,

从《诗经》看出中国诗词与音乐结缘,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的另一部文学典籍《楚辞》,同样也是可以证明诗与乐密不可分。《离骚》乐曲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楚辞》所作的古琴曲,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再如《渔歌》,相传是柳宗元所作的古琴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诗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些古诗词后来编创成乐曲后无不是词曲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的发展,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相伴相随的关系。诗词的盛行,促进了歌曲的发展,而这些优美的诗章加上音乐的翅膀,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体现出了“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美妙境界,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轻松学习古典诗词。

上一篇:触碰心灵的话范文 下一篇:关于虎的吉祥成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