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段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14 12:49:03

优美文段摘抄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1篇

我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都不错,学生所写作文普遍表意明确、语言流畅、较有文采。曾有十多篇学生作文先后在省市或部级刊物上发表,有的还选入优秀作文选。学生积极残疾上级举办的有关语文的竞赛活动,还能获得各级的奖项。回顾起来,语文教学质量之所以能保持稳步提高,在读的训练中,我狠抓词汇积累,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名称与趣味故事密切联系的活动,使得学生读中得趣、读中得乐、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汉语语感。

巧解“诵”字--晓之以理。要让学生重视语言学习,首先要让他们懂得学习语言饿重要意义。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重弹一个“老调”,即大谈语言学习和词汇积累的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没有充分的语言积累行吗?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运用汉语言,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表达出来。可以说,掌握语文这门工具课,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能把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汉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因此,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走一段学习语言的路。那么,通向学习语言的成功之路在哪里呢?我说,我们的前人把这个秘诀藏在一个字里,这个字就是“诵”。诵字的“言字旁”是指语言,“甬”字是小路的意思,左右合起来就是“学习语言的成功之路”。所以,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多读,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的目的。

品尝“荔枝”――赏新激趣。要使学生学好汉语言,先要使他们爱上汉语言。要使他们热爱汉语言,先要培养他们的汉语言的审美情感和兴趣。而让中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圈画优美文句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的手段之一。我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引出对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的要求和理由。告诉他们荔枝是味道很美的水果,但必须趁着新鲜时吃,否则就品尝不到那香美的味道了。选入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我们在出读时,如果能注意那些优美的文句,拣出来反复吟诵,仔细品味,就会有无穷的趣味,受到一次语言美的熏陶。因此,每学一篇新课文前,我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段画出来,大声的读几遍,体味体味那份优美,最好能背诵下来,或者用小本本认真的摘抄下来。学生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到老师讲授课文,他们其实已经基本熟悉课文了。讲到动情处,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诵起文中优美词句来,附和着你的演讲。那种氛围,那种情境,使你兴奋不已,不知是在上课,还是在欣赏,抑或是在创作。

吃“红烧肉”--文段背诵。我把背诵优美的文段比作“红烧肉”。“红烧肉”块大,却味美又有营养,还是生前最喜欢的一道菜呢,我在全班开展吃“红烧肉”活动,把每篇课文中的优美文段画出来让学生们一一“吃”掉。全篇都文采洋溢的,就整体吃下。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把自以为是“红烧肉”的文段自我消化。年复一年,学生的汉语积累越来越多,语感也越来越强。

捞“大世界”--课外阅读。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我让他们广泛的接触、感受更多优美的汉语言,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余和节假日阅读课外书刊,并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摘抄优美的文章。我跟学生们说,大人们为了脱贫致富,走南闯北去“捞世界”。我们要成为汉语言上的富翁,不能仅从课本上“挖黄金”,也要走出课本,到课外读物里去“捞世界”。为此,班里专设一个图书角,大家拿来自己的读物互相传阅。专办一个黑板报,摘抄学生推荐的美文,共同欣赏。专定一个“朗诵日”,在每月第四周星期三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次“自荐美文朗读比赛”,评出大家公认的美文五篇。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2篇

初中的听说读写训练中的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积累词汇,二是学会表达.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语言,积累词汇上.因为语言永远是表达的载体.叶圣陶先生在《语言和语言教育》中指出:思想的活动必须依傍语言,思想的定型必得拿出语言,思想的交流必然依靠语言.所教的班学生所写作文表意明确,语言流畅,较有文采.是因为我始终坚持把语言学习贯穿为主要任务,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上,大练汉语言功,在读上,我狠抓词汇积累,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名称与趣味故事密切联系的活动,使学生读中得趣,读中得乐,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汉语语感。

巧解诵字—晓之以理,要让学生重视语言学习,首先要让他们懂得学习语言的重要意义.重弹一老调即大谈语言学习和词汇积累的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好作文,没有充分的语言积累行吗?掌握语文这门课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走一段学习语言的路.其秘诀是一个诵字,左边是指语言,右边是批小路的意思,合起就是学习语言的成功之路.所以学好语文就一定要多读,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的目的.品尝荔枝—尝新激趣.要使学生学好汉语言,先要让他们爱上汉语言,要培养他们对汉语言的审美工情感和兴趣.而让中学生富有感情在朗读课文,圈点优美文句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手段之一.我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引出对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的要求和理由,吿诉他们,荔枝是很美的水果,但必须趁鲜吃,否则就品尝不到那香美的味道了.选入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我们在初读时,如果能注意到那些优美的文句,反复吟诵,仔细品味,就会有无穷的趣味,受到一次语言美的董陶.因此每学一篇新课文,我都要求学生预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段画出来,大声在读几遍,体味体味那份优美,最好能背下来,或者用小本子认真地摘抄下来,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到老师讲授课文,他们其实已经基本熟悉课文,讲到动情处,他们就情不自禁在放声朗诵起文中的优美词句附和着你的演讲.那种氛围,那种情境,使你兴奋不已,不知是在上课,还是在欣赏,抑或是在创作。

吃红烧肉—文段背诵.我把背诵优美的文段比作吃红烧肉,红烧肉块大,却美味又有营养,把每篇课文中中的优美文段一一吃掉,全篇都好,就整体吃下,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口味,把自己以为是红烧肉的文段自我消化 ,年复一年,学生的汉语言积累赿来赿多,语感也赿来赿强. 设小金库积累词汇.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词汇十分丰富.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交流来自课文外的新词汇,给他们讲一字千金的故事,给他们说学会一个新词就是积累了一份财富.到了胸有万汇的时候,就成了语言的百万富翁,再也不用愁写作文没词儿了,要求他们每人设一小金库,每天存入一个新词,在课前由一个学生向全班推荐,内容包括读音,意义.近义词.反义词,并写一句子,一个月来谁掌握的最多,谁就被评为全班的新词汇大富翁。

捞世界—课外阅读.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让他们广泛地接触,感受更多更优美的汉语言,利用课余和节假日阅读课外书刊,并向全班推荐从报刊中摘抄下来的优美文章,我说大人们走南闯北捞世界,我们不仅要从课本上挖黄金,也要走出课本,到课外读物里捞世界.大家把自己的读物拿来互相传阅,专办一个黑板报,抄下学生的美文,共同欣赏,专定一个朗诵日,在每周三的一节自习课时间开展自荐美文朗读比赛,评出好的文章,以上活动由于与趣味故事联系起来,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迎合了初中学生好奇好新鲜的心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3篇

一、巧用“每日一言”,让学生每天记一句名言

学校规定:教室前面黑板的最左边设“每日一言” 一栏。学校领导的用心良苦,想让学生每天都受到激励,可学生却流于形式,班长每天写一句,也无人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从网上下载了青年人须谨记的一百句名言给班长,让班长每天写一句,并告诫全班学生,上下午及晚自习预备铃前各朗读一遍。什么事情都怕坚持,一天一句,天长日久,就会积少成多,为写作文之“炊”提供一些“下锅之米”。为避免流于形式,每星期在作文课前都要抽查或进行小组背诵比赛,并对那些名言走进作文的学生大加赞扬。慢慢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发现对名言的引用。

二、对教材中的优美句子或文段进行摘抄或诵读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根据学生特点精心挑选的。让学生每学一课即自行挑选背诵一些优美语句或段落,并按不同的体裁进行分类整理摘抄。

学习说明文,重在积累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如,学《苏州园林》积累:1、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打比方,作比较) 2、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引用)

学习议论文,重在积累文中的事例及名言。如,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积累: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在1971年的一天,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文中还有德国发明家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可以积累。

学习记叙文、小说,重在积累文中的环境描写句及画龙点睛的议论句。如,学鲁迅的《故乡》,积累: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学习议论文,重在积累文中的议论句。

学习诗词,重在积累文中名句。如,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积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李清照的《醉花阴》积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文中名句及事例。如,学诸葛亮的《出师表》积累: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长期对各种文体的语句或段落进行积累,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会各种文体的写作,更能让学生汲取中外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料书,积累素材

学生手中的语文资料书中的仿写、改写、选词填写及现代文阅读文段,都为学生积累优美文句提供了好的基地。可引导学生采用“题海撷珠“的方式进行收集,日积月累,定会收获不小。

1、仿写题选摘。例如,请按照例句的句式写一句话。例句:友谊是酷暑里的浓阴,为你挡住似火的骄阳。仿句:友谊是严冬里的炭火,为你驱走逼人的寒气。友谊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为你指明航行的方向。

2、选词填写。例如,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摆脱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驱散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融化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这样的句子语言精美,思想深刻。多多积累,事半功倍。

3、阅读文段的积累。资料书中所选的文章,无论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都是无可挑剔的。例如,中考卷上的《生死胡杨》《跟瓶子一起歌唱》等。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4篇

一、掌握阅读方法。因文而异定步骤

独立阅读贵在掌握方法,笔者认为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可分以下三步:通读全文:细读全文;精读文段。由于文体各异。阅读目的与重点不同,因而具体步骤便有所区别。独立阅读记叙文的步骤一般如下:通读全文,积累词语,理解内容;细读全文,探求思路,领会主旨;精读文段。品词赏句,学习语言表达技巧。独立阅读说明文的步骤一般为:通读全文。正音释词,了解特征与本质;细读全文,划分层次,梳理知识;精读文段,思考说明技巧,品味语言准确性。独立阅读议论文的步骤一般如下:通读全文,正音释词,找准论点;细读全文,研究结构,把握关系;精读文段,思考论证技巧。揣摩语言严密性。独立阅读只有在把握文体特点的前提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读有所获。

二、掌握积累方法,培养积累习惯

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要掌握一定的积累方法,培养积累习惯。

独立阅读积累什么呢?主要是进行知识性积累和语言性积累。知识性积累包括字词知识、修辞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等。语言性积累包括词汇、句式、成块成段成篇的语言材料。对于学生来说。积累方式主要以分类剪贴和做好读书笔记为主。积累的重点在于积累词语和成块成段成篇的语言材料。

怎样来积累呢?词语积累主要是根据词义、词性以及使用范围等方面分类整理。以《我的“长生果”》为例,从词义的角度列举一组词语:醉心、迷醉、痴迷、如痴如醉、如饥似渴、牵肠挂肚;从词性的角度列举一组动词:拂、撒、挡、捧;从使用范围的角度列举一组写景的短语: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美丽皎洁。语言材料积累,主要是把人、景、物等优美文段分类摘抄在一起,以供写作借鉴。

积累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重视积累,勤做读书笔记。每周至少摘记一千字左右,假期要加倍,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其次要勤记摘抄内容,每天闲暇之时,找一至两个段落强化记忆,就能熟记于心,达到运用的目的。

同学们在掌握积累方法的同时,又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会使你的独立阅读事半功倍,收获与日俱增。

三、找准中心句或关键句,提高概括能力

独立阅读关键在于找准中心句或关键句,提高概括能力。它是理解内容、分析文章的基础。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位置一般在段首、段中、段尾,这便是寻找的规律。记叙文中有表叙事线索的句子,有表时间转换的句子,有抒情议论句,有主旨句等。这些都是表明作者思路的关键句,把它们准确地找出来,就可以快速理解全文。议论文中有表论点的句子,有论证论点的论据,有论证方法。把这些关键部分找出来。对于研究文章结构,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关系,作用不言而喻。说明文的中心句一般显而易见,这便于准确了解事物的特征或本质,快速划分层次,梳理知识。在细读精思中,找准中心句或关键句,对于提高概括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大有益处。

四、写好评点,培养鉴赏能力

独立阅读重在悟后写好评点,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才算读到“佳境”。评,即品评在思想内容,词句篇章以及写作方法上的特点。点,即用圈点符号标出富有特色的饰词和词句。评点方式很多。主要有夹注、旁注、总批这三种方式。所谓夹注即把原文切割成若干语言单位,随文评点表达技巧。旁注即在正文旁评注,录章摘句,含英咀华。总批即在段末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作总的品评。写评点要抓住重点,因文而异。记叙文主要评:选材是否新颖:构思是否巧妙;立意是否深刻;语言是否准确。说明文主要评:抓住特征没有: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没有:说明顺序怎样;语言是否准确。议论文主要评: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典型;说理是否透彻;语言是否严密。并且要把评点的重点放在优美的语段上,因为它是写作借鉴和模仿最直接最有效的语言材料。在独立阅读中。只有长期坚持写评点。才能领会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精神,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写作规律,提高鉴赏能力,达到阅读真正的目的。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5篇

语言表达主要是借助口语的形式进行的,没有训练好口语思维层面,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相比较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学习的知识难度较低,在这样课程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对培养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而言是很好的机会。初中是学生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语言表达教育效果最明显。当学生知识体系都形成以后再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因此合理利用这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多练习口语,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表达,这样可以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感受文章的底蕴,融入文章的意境。朗读训练时教师要进行示范,带着感情朗读文章,这样学生也容易被教师所感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阅读还需要注重技巧,要准确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训练时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表达文章情感,突出特点,注意情感的交融。

二、重感悟,挖掘内容

语言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才有它的意义,脱离语言环境以后,它们就只是简单的文字组合,不能称之为语言。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字的魅力。学生要注重品味语言,对语言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重感悟,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二不是单纯地理解字面意思。语言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对这门艺术有精神层面的探索,用心去理解体会。初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局限在浅层次的内容上,对于深层次的知识没有进行挖掘,语言学习需要注重感悟,理解了学习的内容或者是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加强体会语境、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这几个阶段的学习,打牢基础,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扫清障碍。

三、多积累,转化语感

写作练习要注重抄写、仿写以及改写,文段的摘抄可以积累优美文段,但是摘抄不能只局限在文字的摘抄,最主要的是要分析出文段写作的特点,把握方法,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仿写是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在仿写过程中可以积极思考,巧妙地借助别人的知识帮助自己学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仿写能够引导他们提高语言表达。除此之外还有改写,改写是让学生在理解了文段的意思后,通过另一种表达方式体现出来,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多重语言表达的方式,对于同样的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句子表达,这样对于语言表达来说,便于做到形式多样化,让内容更加精彩。

四、多交流,开展活动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平时的人际交流服务的,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加强交流训练。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语言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提问,在需要阅读文章时将这个机会让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交流,组织语言。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没有正确答案可言,教师所给出的答案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约束他们。课堂上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练习语言表达。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当场进行话剧编辑;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语句接龙,在一个主题环境下,让学生编写句子,首字与上一句尾字相同。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很重要,是学生语文功底基本形成的时期,这段时期的教学内容需要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平时的积累,通过长期的训练加强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培养自身的语言兴趣,通过长期的兴趣培养来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6篇

语言表达主要是借助口语的形式进行的,没有训练好口语思维层面,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相比较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学习的知识难度较低,在这样课程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对培养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而言是很好的机会。初中是学生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语言表达教育效果最明显。当学生知识体系都形成以后再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因此合理利用这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多练习口语,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表达,这样可以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感受文章的底蕴,融入文章的意境。朗读训练时教师要进行示范,带着感情朗读文章,这样学生也容易被教师所感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阅读还需要注重技巧,要准确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训练时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表达文章情感,突出特点,注意情感的交融。

二、重感悟,挖掘内容

语言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才有它的意义,脱离语言环境以后,它们就只是简单的文字组合,不能称之为语言。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字的魅力。学生要注重品味语言,对语言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重感悟,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二不是单纯地理解字面意思。语言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对这门艺术有精神层面的探索,用心去理解体会。初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局限在浅层次的内容上,对于深层次的知识没有进行挖掘,语言学习需要注重感悟,理解了学习的内容或者是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加强体会语境、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这几个阶段的学习,打牢基础,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扫清障碍。

三、多积累,转化语感

写作练习要注重抄写、仿写以及改写,文段的摘抄可以积累优美文段,但是摘抄不能只局限在文字的摘抄,最主要的是要分析出文段写作的特点,把握方法,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仿写是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在仿写过程中可以积极思考,巧妙地借助别人的知识帮助自己学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仿写能够引导他们提高语言表达。除此之外还有改写,改写是让学生在理解了文段的意思后,通过另一种表达方式体现出来,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多重语言表达的方式,对于同样的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句子表达,这样对于语言表达来说,便于做到形式多样化,让内容更加精彩。

四、多交流,开展活动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平时的人际交流服务的,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加强交流训练。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语言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提问,在需要阅读文章时将这个机会让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交流,组织语言。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没有正确答案可言,教师所给出的答案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约束他们。课堂上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练习语言表达。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当场进行话剧编辑;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语句接龙,在一个主题环境下,让学生编写句子,首字与上一句尾字相同。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很重要,是学生语文功底基本形成的时期,这段时期的教学内容需要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平时的积累,通过长期的训练加强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培养自身的语言兴趣,通过长期的兴趣培养来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字】职高 作文 观察 积累 兴趣

校园里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说起写作文,很多学生都喊头疼。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语言匮乏,作文内容空洞,无话可说,作文缺乏美感。基于我这几年在农村职高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仔细观察,感悟自然

新课标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充分运用乡村生活的特色积累素材,写出农村特色。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农村风景优美,生活朴实。可挖掘的素材很多。老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自然,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按顺序去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突出特性。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变化,并进行细致观察,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发现素材,习作时才能写得具体,写得形象,写得逼真。

二、增强阅读,拓宽知识

农村学生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图书馆相对匮乏,学生课外书不多,为了克服此种条件的不足,我要求学生尽量多地积累古诗词、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古诗词朗朗上口,学生记忆容易,学生多喜欢听歌,女生喜欢整理歌词本,还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图书互借等各种手段,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此外,我还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摘抄优美的文段,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样学生在自己诵读和听别人诵读时,自然地接受了更多的知识,使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通过“阅读,摘抄,展示”三步法,不仅使学生夯实了基础,增加了阅读积累,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评价水平,提高了审美眼光,陶冶了情操。

三、多多积累,有米可炊

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强的优势,指导学生一方面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段,大量吸收优美语句;另一方面自行摘录生活中有价值的语言内容,如成语、谚语、俗语等,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的语言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有用的东西记在本子上,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

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积极修改,完善美文

“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学生在老师的“导改”下自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指导学生找到“治病的良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还要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方法。

1.利用例文“扶着走”。我充分利用教材,从叶圣陶前辈评改的文章中,教给学生一些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借鉴,对照修改。

2.“领着走”。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符号,在课堂上让他们练习修改同桌的作文,请他们提出修改想法和意见,教师充当参谋,提出修改意见。

3.“放开走”。学生有了一定的修改能力后,教师应放手让他们根据作文要求大胆修改作文。“放开走”并不是撒手不管,教师应随时发现他们在修改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抓住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指导修改,使学生每次修改都有所得。同时,在写作时,要求学生打破常规,写出一些有新意的文章。

五、提高兴趣,快乐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关键。学生苦思冥想,用尽心力写成了一篇文章,在老师看来,可能不是好文章,但在学生眼中却是得意之作,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我的观点是:要多表扬,少批评。哪怕是一句半句,我相信,学生都是满足的,喜悦的,都是信心足足的,下一次作文会拿出更大的热情去写,期望得到老师更多的赞赏。所以,教师在评点学生作文时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采取以下措施:1.传阅。即鼓励同学们在写好文章后,互助传阅,互相欣赏,相互鼓励;2.张贴,即选出佳句、佳作张贴在班级园地、学校的墙栏或报栏里。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文章中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话,也要挑选出来。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加强阅读 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56-01

学生的能力源自他所掌握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只有阅读才能让学生走上这个阶梯。阅读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四种做法,以求抛砖引玉,与同仁教学相长。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想阅读、盼阅读

(一)设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学生大多都爱听故事,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一般都能神情专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有时听到动情之处就会激动不已。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期待大白结局之际,就可以嘎然而止,告诉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读某书或某篇文章。此时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如推荐名著《骆驼祥子》,就告诉他们祥子的一个不幸遭遇,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就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等你去欣赏!学生大都会因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主动去借书阅读。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可从自己的阅读经历中选出对学生有启发意义的内容推荐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推荐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对名人的崇拜,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如当发现学生感到学英语难,学文言文不易时,就向他们推荐国学大师季羡林,重点让学生了解一下季大师通晓哪些国家的语言,再让学生与大师进行对比。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季大师的才华谈个人的感受,在评说、欣赏中让学生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可能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利用早读时间,激发学生阅读背诵的兴趣

用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把阅读到的精彩片段积累下来,为日后应用做积淀。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早读时,可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背诵,也可对课文规定的内容阅读背诵。并适时开展阅读背诵比赛,通过比赛活动,让阅读得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有成就感;让阅读得不好,能力差的学生觉得差距不大,只要一努力就能赶上,让他们看到希望,并且能行动起来朝希望努力。这就是这一活动的最大成功。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会阅读、会质疑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必然激起他们的探求冲动,在探究答案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要经常引导他们从质疑一些小问题过渡到有意义的大问题。有了疑问,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的积极性。如学《桃花源记》一文,可让学生利用课本的注释自己解决像“阡陌交通”、“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等一些词语的意思,若有疑问,可自己去探究,也可小组探究。但对于作者在故事中描绘的桃花源,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虚构,就要去仔细阅读寻找依据了,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肯定是真实或者肯定是虚构。再进一步探究,如果是作者虚构那他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呢?这故事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如果是学生能从词语的意思方面入手,先正确的理解文句含义,再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假若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质疑,探究,完成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学习任务,那他的阅读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三、照顾差异,倡导有个性阅读

面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要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要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以简单阅读为起点进行一般性阅读;让能力强的学生以深入理解为核心进行探究性阅读;让能赏析评价的学生以借鉴为目的进行欣赏性阅读。同时,还要注重因“文”制宜。即对于能为写作积累材料的文章,就让学生整体感知,收集材料;对于主题深刻的文章,就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汲取精华;对于范例性强的文章,就要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力求使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还要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个性的阅读,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进行知识储备。

四、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广泛阅读,选择性阅读,有目的阅读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感 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会提到“我凭感觉读这首诗、这篇文章,结果我和作者想的一样。”问他(她)为什么,只回答:“凭语感。”那么何为语感呢?在孩子们的理解中就是对文字的一种感觉。其实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和同化”,或者说语感是人对语言一种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在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于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高年级的学生的语感比低年级的语感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联想能力、判断能力等诸多因素。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所以高年级的孩子们语感普遍比低年级的学生强。可见,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是仅凭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意识不到语感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有的老师虽然也意识到了语感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其实,语感并不仅仅是一种对言语材料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短暂,却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如果一个学生语感能力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感觉。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意义、体会情感、领会其产生的意境,而且还能读懂弦外之意,而语感差的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时,仅能领略言语材料的表面意思,甚至会曲解文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任何一个人在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字面前,穷其毕生精力,也只能取其一粟。语感强的人,获取信息的效率高,在竞争中所拥有的资本就会充足一些。因此,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语感水平。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现在罗列出来,仅当抛砖引玉了。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感是伴随读、写、听、说、思而形成的。在教学中,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朗读去领悟、表达,在读中逐步训练语感。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

二、“美”读文本

阅读中对美的欣赏,也能加深对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习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体会作者笔下语言的神韵和妙境给人带来的美感,磨砺敏锐的语感。

三、听说结合,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课前师生会举行美文欣赏活动。每天请一个学生读一篇文章,其余学生认真听,读完之后随机请几个学生谈听后感,最后老师就学生谈的听后感作总结。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收优美的语言,有哲理的文字。经过大脑加工之后,对听到的文章进行评价。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语感,如此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提高。

四、“悦”读生活

语感是把人和语言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而语言则是把人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学生对自然对生活是敏感的,那么对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的文学作品自然是敏感的,从而能从最初的自然和生活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读摘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读书不光读还要记,读时圈划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其实圈划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在培养学生的语感。长此以往如此训练,语感自然形成。然后我要求学生在自己准备的摘抄本上摘抄下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的优美文段,哲理性文段,这些文字是文章的精华部分,学生摘抄下来后反复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六、读写结合

写作,其实就是将平时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东西加工成文本。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来,推敲字词,想象比较,反复领悟,以此来锤炼语感。

七、发展想象力

发展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必需。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在朗读时,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对某种事物的描述,通过想象,获得表象。必要时,还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扩充、丰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与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去感知语言文字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意识到语感的重要性,并且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他会越教越轻松。因为一个学生对语言敏感了,对生活敏感了,对自然敏感了。它会内化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能走进文学殿堂,那么他学语文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学生会越学越轻松,老师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优美文段摘抄范文第10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笔者认为,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也就是对一句话或一段文字能立即感悟到它是否优美生动,是否通顺流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语感是一种灵感,它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语句高度敏感的体现。这种感觉可能有的人与生俱来,但大多数人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的。

二、语感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语感对学好语文来说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小学女生的语文成绩普遍高于男生,就是因为其语感大多较强。多数女生口齿伶俐,幼儿时期的说话时间比男孩要早,所以她们在学习语文上要占优势。如果学生对语言有了较好的感悟,也就能较好地分辨出哪句话优美流畅,哪个词生动形象,这样他将有较强的遣词造句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了,阅读品析能力说话写作水平也将随之提高,他的语文学习将有质的变化。学生一旦具有良好的语感,不仅使老师的教学负担大大减轻,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而且对学生较好地掌握和驾驭祖国语言文字,形成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语感

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培养语感的途径。

1.尽情地诵读,勤奋地摘抄。

诵读优美文段,摘抄经典词句,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是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而形成记忆。诵读比简单地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经过语言专家的反复酌选,这些课文大多文笔流畅,清丽动人,还有不少是名篇佳作。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该背诵的一定要背诵,该摘抄的必须摘抄。尤其是诵读更重要,通过对一篇篇佳作的诵读,久而久之,文章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语言习惯、情感思维都将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中得到改变和提高,而语感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得到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并且要引导学生读得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真正把语文课上得“书声琅琅。”

2.以精彩美妙的教学语言进行感染。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自身有较高的素养、有优良的语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与语感素养密不可分,因此精彩美妙的教学语言将给学生带来极强的感染力。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语,如同文本中的语句一样重要,只不过它是通过听觉给学生以刺激。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美妙生动,娓娓动听,能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美的享受,使学生爱听这个老师讲话,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而经过长期的感染和刺激,学生在说写方面会自然地对语言进行揣摩和整合,那么,学生的语感就在教师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3.广泛地阅读和交流。

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和交流,对培养语感很重要。语文学习具有广泛性,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能力。因此,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的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要扩大课外阅读量,规定每阶段的阅读字数。在阅读中要督促学生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完善其自身的语言系统,提高其自身的语言修养。

另外,在课堂与课外要鼓励学生加强口语交流。课堂上,老师要讲得少,启发得多,学生要听得少,读得多,说得多,所以语文课堂要尽量做到“读读品品,议论纷纷”。在课外,也要鼓励学生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使他们从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学会他人的交际技巧,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4.恰当地分析语句及相关练习。

教师在语文课堂授课时,要将时间重点花在对语言的品读上,多引导学生品析。如:“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话?你为什么喜欢它?这些话好在哪里?”这样经常性地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好相关的习题。如学生经常要做“( )的春天,( )地劳动”之类的短语填空,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填空是问“什么样的什么,怎样地干什么”,而不能简单地说几个词就完事。又如缩句练习,老师通常是要学生找“主谓宾”,抓“主干”等,而这些抽象的语法学生较难接受和掌握。如果从“谁干什么,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等这些句子的基本构成入手分析缩句,学生便能较易领悟其真谛,且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因此,教师在讲解某些语文练习时,不能简单地跟学生对对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内涵,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样的练习讲解,学生会渐渐形成斟词酌句的能力与习惯。而学生对语句品读赏析、斟词酌句的过程,就是形成良好语感的过程。

上一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 下一篇:片段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