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7 00:50:41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1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思想,我选择了《少年闰土》一课来尝试体现。《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信息量大,涵盖的知识面广,我将其分成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重点让学生抓住对闰土语言的描写来感悟闰土形象,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抓住对闰土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来继续感悟闰土形象,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第一课时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形象

例如“看瓜刺猹”这件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由粗浅到深入。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自悟,结合文中词语感悟闰土的形象。然后,我引导学生激活文字,想象“看瓜刺猹”这一场景,使闰土形象更加鲜活。最后,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本,充当文中的“我”和“闰土”,再现当时对话场景,使闰土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2.突破难点,化繁为简,进一步感悟闰土形象,激感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我首先采用了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这句话,我将闰土的生活与文中“我”的生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假设自己就是少爷,想象当闰土做某某事时,自己在干什么。通过想象和对比方法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点。此外,我还适时追问:“难道一个少爷的生活还不如农村的少年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正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广阔的天地造就了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对闰土产生敬佩之情,唤醒大家应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走进大自然。

3.回旋往复,叩击文本,让闰土形象扎根学生心中

本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是一个经典场面,用词准确、生动,描写细致,其中有景物描写,有闰土的外貌与动作描写。在第一课时,我并不拘泥于对这段的细致分析,而是让学生整体感悟,反复诵读,在课上复现三次,使学生从初识到了解再到牢记闰土。开课伊始,我以这段经典描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闰土形象;在教学完“看瓜刺猹”这一片段后,我又穿插这一经典段落的齐读,使闰土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更加清晰;教学尾声,当学生对闰土产生敬佩之情后,我再让学生诵读这一经典段落,使闰土形象扎根于学生心中。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使语言、情感、形象三者融为一体,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的预设上,我试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学法的渗透、学法的运用以及学法的归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好的读书方法的渗透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读书方法,学生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受益终生。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快速浏览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采用边读书边做批注的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采用透过语言文字想象当时场景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这些读书方法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安排相应的阅读训练,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运用。

2.要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

通过对描写闰土语言的感悟,学生可以发现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特点。其实,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因此,在学生感悟的同时,我渗透了习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在习作时可抓住人物有价值的语言描写来凸显人物特点,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此项练笔内容。习作教学历来被教师们公认为教学难点,被学生视为最头疼的学习内容,而教材只是限定了几次习作训练,但单凭习作课的教学,无法使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教材”理应被“用教材教”的理念所替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加以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灵活运用朗读指导,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对“看瓜刺猹”这件事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在备课时预设为采用范读的形式引领学生读出情感,其他几件事以扶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或者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在有了一定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平时极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把小手举得很高,我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示意他站起来朗读,谁知读得干干巴巴,全然没有读出惊险刺激的场面。这时我想,何不抓住这一时机,不要急于范读引导,而是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抓住文中的词语想象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激活文字之后,再让这位学生来读,看看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事实胜于雄辩,这位学生前后两次朗读的明显差异,验证了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之后便自然而然地读出情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饱含了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语文教学之路还很漫长,我会一如既往地不断探索,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语文教学渐渐脱去华丽的外衣,展示出真实、朴实的本真风貌来。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2

如此看来,要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取决于一位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流上,一次恰当的提问是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收取实效。

那么,如何使课堂的提问变得恰当呢?这就是老师们的一道难题。多年来也有不少专家老师归纳总结出一些比较切实的技巧。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愚见:

一、课堂提问必须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合理”,简而言之就是要看“问题问得是否有目的性和科学”。

可问则问,不必问就不问;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不能为问问题而提问,更不能只是为了搞课堂气氛而发问;而且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调控下有序进行,减少弯路,做到教学的最优化。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水平和臆想去过高地要求学生,否则强人所难,违背了的教育的规律。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那我们当然可以确定更高的目标。

比如,在到入《春》这一课的时候,如果设计问题是,“你喜欢什么季节?”学生的答案就会众说纷纭,并且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按要求回答本无可厚非,但是与教师引课题的目的不能吻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够合理,很有可能越讲离题越远。

课堂提问可以尽量活泼、生动、幽默些,但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某些低层次的情趣而丧失科学性。

例如,《春》一文中的问题,“写小草偷偷的钻出来,用了‘钻’,花为什么就不钻出来?”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因为花和草各自展现的环境条件是迥然不同的。草生于土中,作者用动态的“钻”,形象地描绘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旺盛生命力。而花孕育于蓓蕾中,悬浮于枝头之上,当然没有钻出来的可能,如果要描绘花开,只能用绽开之类的词语。显然这样的问题是不科学的。设计问题的教师很可能是要通过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回答出精当的动词,准确地表述花开的现象。但是由于提问的设计不科学,两种目的均无法达到。

二、课堂提问必须适时适度。做到“适时适度”就必须要求老师在课堂准确的把握提问时机,而且必要时一定要进行追问;当然,在做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尽量不要问一些可以不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更不要提出令全班鸦雀无声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

有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时,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做到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在课堂上提问更应该注意适度和必要的追问,善于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打开思维的门扉。

比如,在教学《故乡》,觉得授课老师的提问确是恰到好处。她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又说不出,这位老师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③这是生活的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提问要注意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问题分解成难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出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样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得快——“变得快”、“反常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的?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3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及要求

1.提问要确定发问的范围、目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发问的效力和效能。教学上的发问应该精心设计,据教学目的、文章主旨、学生的水平设计成一连串有机联系的问题,不要随意、临时提问。提问的范围应总是与教学目的、对象、场合相关联,所以任何设问必须确定对象、场合、目的,不然提问就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形成缺乏针对性的无“的”之矢!

2.在精心设问时,应该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

(1)设问时,要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学记》中有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说明提问时要先易后难。

(2)设问时,要像操刀剥粽一样,步步深入。设问时必须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疑―问―思”的客观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解剖,步步深入,最终达到使学生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3)设问时,要像投石激浪一样,步步扩大。在设问时,问题一个接一个地逐步扩大,与学生的思维和谐地统一起来,让学生不停顿地思考,思维逐步地展开。

二、常见的一些课堂提问方式

1.描述式提问。

描述是诱导思维的一种方法。对比较抽象、概括的问题进行描述,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感知问题的清晰度,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首先以学生的质疑作为起始提问:“本文的题目是‘故乡’,为什么要写闰土和迅哥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尔后,又用一连串的后续提问引导学生描述闰土的外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是什么样的形象?他的手怎么样?再看中年闰土的外貌怎么样?”在学生通过描述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归结提问:“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描述式的提问,学生较好地把握了闰土的形象,并认识到课文描写闰土是表现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说明了农村经济日趋破产,达到了启发引导的目的。

2.迂回式提问。

这种提问,起始提问不直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意在言外,曲径通幽,归结提问则予以说明,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如教学《中国的石拱桥》一文时,可以先故意对教学内容暂时“保密”,用一个迂回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愤口悱”的精神状态。在起始提问中,可先让学生认识“大拱”和“小拱”,然后要求学生说明一下这个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看是越说越糊涂呢,还是越说越明白。就在学生心有所思,可是言不达意说不清楚的情况下,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进行后续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句话,“肩”字用得准,“各”字很重要,最后进行归结提问:“可见说明事物要说得人家明白,有一点十分重要,你们说哪一点?”到此,“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这一教学要点,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层递式提问。

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深一层的连锁提问,引导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层递式提问的主要特点。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问:“写人常用的方法是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可本文为什么偏重写人物的背影?而又能写得这样感人至深?”接问:“如果仅有直接描写背影这一段文字,去掉前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徐州相会、奔丧归来等苦痛遭遇的叙述,效果会怎样?”再问:“如果写到‘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就告结束,去掉最后一段,效果又会怎样?”这几个问题一问一个台阶,就能启发学生前后联系地思考,沿着一个方向深钻下去,进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掌握。这类提问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路探幽,思微知著。

4.归结型提问。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4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的)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似乎已不新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仍然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长期形成的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听记和练习为主要目的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顽固地占有市场,教师仍然热衷于照本宣科。从字词讲到内容,从主题讲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恨不能全灌了之。只可惜“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杜威语)。结果听得人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思考的念头,即使有认真的学生埋头苦摘,可摘下的这些理解的结果又有多少意义?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份,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几口!无怪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说到底仍是观念在作怪: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容器!

2.对教材的重新认识

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回避对什么是语文的思考。有观点认为,语文课不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课程,语文课不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人的语文水平——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或者叫做交往活动,阅读也可以看作是—种交往)中发展和提高,语文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具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核心,强调教师辅助作用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凭借,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就是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超越例子;即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将其看成“桥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这便是猜读的魅力。

根据阅读教学虚拟论思想,这种缘于课文却又不受课文制约,但又不脱离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猜读教法,其实体现了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的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表现课文丰富的可能性。而运用比较是激活和评价学生虚拟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在筛选比较中提高。

二、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而猜读就是让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相沟通,激活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方法。如下面这则为《故乡》设计的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名叫迅哥儿的“我”?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孩闰土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希望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测,畅谈后再阅读有关少年闰土部分,小闰土的品格特征与你猜得差不多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教师从同学们猜测畅谈少年闰土部分入手组织教学,突破教材原来顺序束缚,进行重新筛选组合,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让阅读过程更加显示出个性色彩,并为进一步学习下文作了准备。这可看作是第一次猜读或叫阅读前的猜读。

下文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闰土的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就必须突破学生的认识局限,但是理解的起点又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这是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并始终保持探索精神,这更是一个难关。不妨让学生以设计重逢场面来猜读一番。

阅读中的第一次猜读提示:20年过去了,外出谋生的迅哥儿回乡,与在农村务农的闰土重逢了。请你根据刚才的阅读即描写少年闰土部分的印象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与理解,猜想老朋友重逢场面。要求能表现出人物的外貌、语言(称呼不可少)、神情、动作等。

学生猜测的结果肯定带有浓厚的现实社会色彩,具有即时性,理所当然地把重逢放在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如勤劳能干勇敢的闰土发家致富、老朋友重逢叙旧话新等等。对此与课文相左的误猜,老师应给予肯定,引而不发。有了这一铺垫,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神,认识到旧社会老百姓过苦日子并非不勤劳不能干,而是社会太黑暗。

设计完成后请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塑造人物的理由。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思考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有了以上两次调动自我的猜读铺垫,再朗读原文集中写中年闰土的语段,要求就外貌穿着神情等方面与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评说对鲁迅这样塑造人物的理解,从这一典型的旧社会农民形象中领悟出主题来。

如此设计意在强调人人参与,促进自主意识的增强,让课文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参与到课文的发展变化中来,体验作者的创作思路。有了上一步的铺垫、挖掘,其他的几个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67-01

阅读教学课堂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由于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实质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浅对话或者对话流于形式的现象。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支点,设计具有实效性的话题,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真正提高对话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对阅读教学话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话题设计的覆盖面要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阅读话题有多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内涵就有多深。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覆盖面较广的阅读话题,引领学生与文本全方面对话,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儿童的本性阅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了解鲁迅先生,笔者设计了一个内容涵盖面较广的问题:“鲁迅先生是我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笔代戈战斗一生,写过许多文学著作,被誉为‘民族魂’。这篇课文中就写了关于鲁迅的几件事,请大家睁开眼睛去看、竖起耳朵用心倾听,说说你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描写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读完课文以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小学生对名人天生有一种崇拜心理,这种崇拜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助力。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话题时,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话题成为学生深入阅读的源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树立全方面了解鲁迅这个人物的思想认识,达到深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话题设计的启发性要大

学生在阅读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或者某个情节时,其学习兴趣往往会很浓厚,思维的闸门也被打开。因此,在生本对话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处,结合精彩的用词、绝妙的点评、标点符号的妙用来设计话题,启发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笔者紧紧围绕课文中句子“1.他们痛苦并大喊……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2.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继续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挖到38小时”,结合其他人在地震后寻找孩子的不同处理方式与父亲的“一直挖”,设计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没有希望了,都离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离开?他这样坚持下来的理由是什么?”在这个极具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心中的坚持,也了解到了儿子心中的坚持,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才使得更多的孩子获救,从而由衷地感受到了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深化了学习效果。

三、话题设计的穿透力要强

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中大都安排了一两道有一定探究价值的习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深度不够,往往不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在生本对话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应从那些穿透力较强的话题入手,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达到提升对话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需要,笔者设计话题让学生思考:“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这样一个有针对性的话题引领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如从插图及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中,看到了一个机灵勇敢的闰土;从闰土和“我”的初次见面中,看到了一个害羞、拘谨的闰土;从捕鸟、刺猹、看瓜等语言描述中,看到了一个能干的、见多识广的令“我”佩服的闰土……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既拓宽了学习思路,升华了思维,又有效提高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对话的效度,找准对话的支点,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密切对话。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6

(四川省南江县高桥乡初级中学 636650)

【摘要】语文是一门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学科。它的人文性,使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作为传授语文知识的必要手段和训练思维有效途径的课堂提问,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艺术的课堂提问,能有效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真正理清思路、悟透疑点,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效课堂;设问技巧;适时;适度;适趣;适评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设问。课堂设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语文课堂设问更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能否巧妙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使所设问题达到预期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效掌握设问技巧,适时发问,合理激发,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真正理清思路、悟透疑点,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适时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无难度,教师却把它“恩赐”给差生;提问本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何时为宜? 我常在以下三处设问,效果颇佳。

1. 选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学生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 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异常活跃,“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被学生所悟。

2. 定在将要得出规律时。此时提问,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在学习《故乡》一文,我先布置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接着设置了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3. 找到阻塞学生思维的点。此类成功例证颇多,一语点破,一词归结,一句明晰。

二、适度

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原则告诉我们,设计问题的难易层次,应循序渐进,让学生“跳起来摸得着”,力求问题圆满解决,知识得以提升。

在引导学习《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接着追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便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前后发现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再加上教师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努力,问题得以解决,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欣喜。

三、适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以新颖独特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故乡》学习中,我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同时又引导学生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收效好得多。

四、适评

教师提问需亲切,和悦,有耐心,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在关键点上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继而达到爱学,会学,乐学。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评价。首先肯定学生答得“对不对”,其次评价答得“好不好”。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置可否,便让学生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学生也会摸不着头脑,又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因此,评价要及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客观公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7

小说的三要素的教学,固然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点,但不是全部的教学重点。“文学是人学,小说最具人文色彩。”因而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为读者,从阅读中理解、感受,进而享受小说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下面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说说小说的美点阅读。

一?指导欣赏神似之美。

成功的小说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优秀的小说,常常能“由说话看出人来”,这便是一种特殊的美,可称为神似之美。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认真品读每个人物说话的不同方式,进而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走进人物的心灵。

《故乡》中的人物说话的习惯,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儿时的闰土一开口便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有说不完的话题,一派天真活泼。在“我”心目中是小英雄的形象。20多年后重逢时,说话就变得吞吞吐吐,欲言语止,中年闰土出场后的语言加起来不过7句,前后6句断断续续表达谦恭之情,最后一句诉说自己的苦况。这些话语让我们看到里一个饱经风霜,辛苦麻木的“木偶”。特别是一声“老爷”的称呼,道尽了闰土所遇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刻画出了中年闰土与“我”之间的隔膜。另一个人物杨二嫂出场时: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尖利的怪声,使“我”吃了一吓,这预示这是一个泼悍、放肆的人物。而当“我”记不起她时,便咄咄逼人,尖刻的中伤“我”,并且根本不听“我”的辩解。这些语言活画出了一个尖嘴利舌,自私贪财的的形象。

《故乡》中的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而且多变;不仅每个人物有自己的主要特点,而且人物遭际重大改变之后,语言的基本特色也有利变化,如闰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这些显著的变化,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深刻意蕴。

教学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小品的形式,深入揣摩小说中人物说话时的语调、语气、神采、心理,从而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小说的主题。

二指导欣赏真切之美

优秀的艺术,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小说中真切传神的细节,总是能引领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从而理解主旨,探究其深刻内涵。

《故乡》中鲁迅运用传神的白描手法,对闰土的外貌变化进行了描写。20多年前闰土是“紫色的圆脸,项带银圈”;20多年后却是:“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了”。这些客观而冷静的细节描写,却细腻地反映了闰土悲惨的命运,同时也默默地倾诉着作者的同情、悲哀和愤怒……又如,20多年后重逢时的一瞬间,闰土由欢喜到凄凉,由颤动到恭敬的真切传神的神情变化,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再如,叙述启程时写道:“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这细节看似无关紧要,而实则另具深意。

这是这些细节使闰土的形象鲜活起来。真切而充满感情的细节能使人恍恍然如临其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细节,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语句所蕴涵的丰富的主观感情,深刻的意蕴,领略小说的真切之美。

三指导欣赏映衬之美

小说的映衬之美,除了情节上的跌宕起伏之美外,更多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交相辉映。

《故乡》中的杨二嫂的尖嘴利舌,自私贪小财的性格特征,很好得衬托出闰土淳朴诚实的品格。又如“我”刚会到家,“我”和母亲谈起家事,提到闰土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段色彩明快、艳丽的景物描写,使一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少年英雄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小说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映衬,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主线,纵观全篇,善于发现作品中的映衬,然后进行比较阅读,领会作者的匠心。

四指导欣赏谐谑之美

谐谑之美是喜剧性作品的主要形态,但正剧性和悲剧性作品中,也常有谐谑的场面倏然出现,笑声荡漾其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这笑声,思考:它是幽默的笑、讽刺的笑、快意的笑、含泪的笑?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让人发笑?为什么明明是正剧性或悲剧性作品,却要加入笑料?探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得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 故乡》中的杨二嫂,便是一个用讽刺手法塑造的人物。鲁迅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个尖嘴利舌,自私贪小财的市侩勾勒得非常生动,简直有声有色。当我们读到“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肖像时,读到“哎哟……”刻薄的语言时,读到“一面愤愤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的情景时,读到拿了狗气杀、穿着高低的小脚飞也似的跑的动作时,都会情不自禁得笑,笑声中就夹着鄙夷,夹着嗟叹,夹着悲哀。笑后发人深省。

五指导欣赏健举之美

一部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结尾的手法并无定法。它可以首尾呼应,可以戛然而止,可以出人意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发人深省,可以预示未来……无论何种手法的结尾。对于小说来说,结尾是主题的完成。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一样去品读结尾。

《故乡》的结尾似乎兼具了几种健举之美。1 渲染气氛。结尾借助渐渐远离故乡的“我”的朦胧感,幻化出一个神奇的境界: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这样的境界里,人们自然会感受到安宁与希望。2发人深省。“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有哲理性的警句为全文作了深沉而隽永的收束。读者似乎能看到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3预示未来。发人深省的结尾即是生活的下一章的开始,它就不免与未来、预示、展望、祝愿相联系。想象着神奇的画面,思考着哲理性的语句,不禁会畅想起人物的未来命运、社会的前景。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篇8

接受美学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它是由读者本身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获得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文学修养、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期待、思维定势和欣赏水平。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求适应)。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或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入。相应地,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以上观点对于阅读教学的启示是深刻的,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先在视野,从学生的期待视野出发,通过教学,强化和完善学生的理解图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一、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学生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以及兴趣爱好等构成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期待,这种期待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效应。学生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阅读教学内容,并能主动地进行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先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接受水准。但从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这时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教学效果上使学生的理解图式更多地停留在原有平衡状态,或者是低于平衡状态,这时的阅读对他们来说是不断重复的机械运作,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需求。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远远低于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学生就会觉得无法接受,阅读也会遇到冷遇,因为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此时,他们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最终只能放弃。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要落在学生期待视野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最终有所“发现”,即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熟悉是因为它与学生的部分期待视野相吻合,陌生是因为它超越了学生的旧有经验,学生必须做出阅读的努力。此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阅读期待既呈现一定的审美距离,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把学生领入一个稍稍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间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沉思、争辩、交谈、质疑等,去发现作品中的新意义,从而丰富和扩充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准。

笔者做过一个尝试,在《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的片段教学中,一个班级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体会语言,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以下简称“教学内容①”),另一个班级确定的教学内容是“鲁迅先生刻画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的妙点揣摩”(以下简称“教学内容②”),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内容②明显要好于教学内容①。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少年闰土》,他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早已熟悉,教学内容①还让他们去分析概括少年闰土的形象,这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着较大距离,学生的理解图式停留在原有状态。而教学内容②通过3个小问题(1.对于“我”第二日便要他捕鸟的要求,少年闰土回答“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就可以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加上闰土讲述自己捕鸟经历的句子?2.对于“我”的“管贼么”?“他不咬人吗?”两次问话,少年闰土的回答中前几句是针对我的疑问而答的,后几句是答非所问。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表达?3.在对话描写中,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人称叙述角度由“我”变成“你”?)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刻划人物形象的妙处。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不是在炒小学的冷饭,并且只要学生通过思考,完全可以探究出结果来,因此学生表现出愿意阅读、喜欢阅读的心理倾向。这个时候,阅读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充满诱惑的探险,这样的阅读体验过程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解图式,使学生的内在视野得以调整和完善。

二、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进行创造性阅读

上一篇:名言名句大全范文 下一篇:名人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