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标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30 09:19:55

音标学习材料

音标学习材料篇1

论文摘要:语音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本文从语音教学的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语音教学。

引言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首先接触的就是语音,“语音关是教学的第一关”(胡春洞1990:47)。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好英语就像盖房子必须打好地基一样首先要学好语音。

首先,英语语音语调是英语口语表达的基础,语音语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和听力水平。学习者如果发音不标准,语调不自然,在与别人讲话时,就会出现别人听不懂、似懂非懂、甚至产生误解。 第三,语音语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衡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如何,语音语调是关键因素之一”(肖礼全2006:30)。学习者语音语调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再加上母语发音的负迁移现象和地方音的干扰。因此,对初学者来说,语音语调学习的难度和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

胡春洞把语音教学的目标更加具体化为六种基本能力:“1)具有听音、辨音和模仿能力;2)具有把单词的音、形、义练习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3)具有按照读音规则把字母及字母组合与读音建立起联系的能力;4)具有迅速拼读音标的能力;5)具有把句子的读音和意义直接联系,从而达到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6)具有朗读文章和诗歌的能力。”可见,对语音教学的目标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语言学习一部分的语音教学也应体现它的过程性和动态性,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分阶段。即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教学目标,语音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目标。正如顾曰国教授所说的那样:“让人听懂似乎是外语语音学习的基本评价标准和明智的学习目标。”(1998:262)。

二、语音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音教学内容分散且学习过程较长

现行中学英语语音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分散且学习过程较长,不利于对语音的整体感知和拼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即时需要,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便处于被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受到挫伤,教学效果差。

单音部分的教学过于分散,需要三个学期才能将48个音素和音标学完。学生学不全48个音素和音标的前提下,就很难在词汇学习中正确拼读单词和有效地记忆单词,这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设置了障碍,使他们处于被动。学生由于不会拼读和记不住单词采用用汉语标注的现象。如:bus(公共汽车)标为“拔丝”,school(学校)标为“丝裤”等。同时,由于语音教学的分散和过程长,学生不能系统集中训练,很容易出现语音学习中的“夹生饭”。

2、教师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教师、教材和教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在学生在语音上的种种困难很大程度上还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关。具笔者调查了解,在广大农村从专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所占比例不到40﹪。很多英语教师都是自学或从其它专业改行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而且,我们知道英语语音学习具有易僵化、难纠正的特点。教师对语音系统的掌握不深和教授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结果在教学中不能适时地使学生建立起音、形之间的联系及其单词的拼读意识,失去了培养学生拼读能力的良好契机。

3、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一般来讲,学习者的母语语音系统对其外语语音系统的学习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即正负迁移。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而英语属于表音文字。这两种语言在其发音音位、舌位、音长、口形、节奏、语调等诸多方面有很大差异。当然,二者也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这就对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造成语音学习的困难。

4、重单音教学轻语流语调教学 5、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

纵观整个语音教学过程,过分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比较严重。首先,许多教师教学中还存在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过多讲解分析。正如胡春洞所说,“不要把语音课上成语音学课”(1990:53)教学中不光要考虑课本里有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更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应当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教师不仅要学会“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把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语音教学的主要方法

1、多模仿少讲解

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音标教学,而音标教学又是苦燥乏味的,如何使学生对音标学习产生兴趣呢? Strevens认为在语音教学中,“模仿、训练、讲解”很重要。“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模仿,不要浪费时间进行解释,在多数情况下,直接的模仿就可以满足需要。在模仿有困难的时候,进行语音训练,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语音材料,进行反复操练。”而Stern也强调模仿的重要性。他认为语音教学应该是个连续体即“暴露—模仿—训练—讲解”的过程。“暴露是指教师向学生呈现真实的语音材料,这种真实的语音材料可能是一种没有引导说明的录音材料,也可能是一种自然的语言场景。

2、以听为切入点,听练结合 3、利用语言的迁移规律,进行语音教学

在语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英语语音和汉语拼音间的相似之处,即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的正迁移,来促进语音学习;反之,利用二者的不同之处,即负迁移,来避免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阻碍,也是学习的难点。

4、循序渐进,加强语流语调教学

语音教学不应是短期活动,而是长期坚持并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地道、自然、流畅的语音,顺利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除了进行单音操练外还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语流语调教学。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英语语音材料,特别是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录制的语音材料中的精品作为听音材料,在精听的基础上,加大多元泛听,使学生掌握其发音规律,达到“耳濡目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地,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

5、巧用词典,巩固拼读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习惯

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和推断,但是语音不可以,因为很多英语单词的拼读是不规则的。许多单词因为其词性不同而重音不同或发音不同,所以巧用善用词典在语音学习和训练中很重要。在语音学习中,遇到生词,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查阅词典。通过查阅词典,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提高他们的拼读能力;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单词的复现率,加大了语言语音的实践量,又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和学习习惯,即输入的多,记忆的就多,并且使学生形成在英语的使用中掌握英语的良好学习策略。

音标学习材料篇2

首先,是无统一或比较明确的舞蹈教学大纲。笔者通过对几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进行调研,发现在音乐学专业教学目标及大纲的制定上,师范院校舞蹈必修课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执行学校自行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大纲;二是教师参照高师音乐学专业教育目标制定大纲;三是舞蹈教师各自定制教学大纲。也有少数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总之,各学校舞蹈必修课教学目标与大纲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教育理念模糊等问题,教师们在具体教学中随意性较大,课程内容参差不齐。

其次,在教材的使用上,普遍存在内容陈旧,不规范、不配套等问题;教师选用教材随意性较大,上课时所使用的教材大体分为专业性大纲教材、文字性理论教材、影像资料类多媒体教材等。长期以来,高师舞蹈课基本沿用的是专业院校的模式,教材内容偏难、偏深,或者退而求其次的使用它们的简化版,学生常常因为难以掌握和完成训练任务而失去信心;教师不能充分把握音乐学专业舞蹈必修课程的定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向学生提供适宜于课堂教学的教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教材的使用上由于受教师个人修养、表演方法及欣赏品位等方面影响,不同教师在教材的选用范围和程度上造成的差异,使学生之间学业的内容掌握方面大相径庭。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材选用的结构和取向的随意性,等于将舞蹈教育这偌大的园地放任自流,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目标的实现。

二、舞蹈教材的选择和提炼

总体上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材选择和提炼要遵循面向高师院校学生实际和坚持为基础教育音乐教育服务的原则。以此为据,笔者提出高师舞蹈教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选择和提炼?

(一)精选通用教材目前,高师舞蹈课教学大多采取专业舞蹈院校使用的教材,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教学习惯、年级不同的划分、对象的不同进行重编与改造。根据舞蹈教学大纲规定,大学一、二年级舞蹈课为普修课程,旨在解决形体问题和具备一定舞蹈表演能力。如,笔者在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中,为解决学生形体上的不良习惯,以古典芭蕾基训作为训练内容,使学生在单一训练中了解和运用自己的关节和肌肉,初步达到开、绷、直、立,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的基础。其次,根据舞蹈的功能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以往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舞蹈主要是表演性舞蹈,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可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等。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出现的舞蹈元素对生活舞蹈中的民族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等都在运用之列,因此广泛了解和掌握各种舞蹈语汇,丰富舞蹈知识体系,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材选择

要关注的内容之一。常规教材不是指把现成节目或片断拿来当做教材进行训练;素材不等于教材,节目也不能代替教材,更不是指专业舞蹈院校教材的简化版应用。例如在对借鉴专业舞蹈学院对具代表性民间舞作为教材的选择问题,并不是直接全盘拿来,主题方向可以借鉴,但是具体内容不能定位成它的简单化处理,而是把具有“代表性“有胚胎作用观念’、“有发展力观点”基础动作进行整合,纳入高师舞蹈教学的常规教材中去。比如汉族民间舞可以选择东北秧歌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本体态、“扭”的动律、基本步法(压脚跟、前踢步、后踢步、跳踢步)、手巾花的基本动作就足够了。在这些教学环节中,着重是针对既无基础身体又不灵活的高师成人学生的特点,让他们能迅速地掌握丰富的舞蹈元素。

(二)从中小学音乐教材里进行提炼笔者通过分析“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发现书中有大量舞蹈教学环节的运用,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音乐(舞蹈)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音乐舞蹈欣赏’“集体舞’、“即兴舞”和“群舞”。对‘‘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涉及到的舞蹈技能与知识进行提炼,可以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材选择的重要部分之一,如?关于音乐(舞蹈)律动方面,在形体训练环节,通过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探索,找到肢体舞蹈运动的规律,配合不同的音乐,做出律动反映。另外,在常规教材中要学习不同文化的舞蹈,但舞蹈的种类何其多,单说我国的民族民间舞在每个民族中又有它地区风格特点的区别。在上文说到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舞蹈组合的编写“遍撒网”不如‘‘定向、定点、定位’,直接采用教材中涉及的舞蹈组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解决了教材选择的问题,而且,加深了对中小学教材的熟悉程度,有利于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再发挥。当然,在这方面也需要随着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改革,常教常新。

(三)开发乡土教材各地都有风格各异的原生态音乐舞蹈或者仍然活跃在现代都市的民俗音乐舞蹈,它们是文化艺术的一块宝藏,也是一块被人忽略、或未被发掘的领域。由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编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乡音乡情》一节里,把湖北民歌、民俗音乐舞蹈纳入学习范围,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湖北民间风情,用歌表演的形式体验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些经典的民歌、民俗舞蹈除了具备较强的根源文化传承价值外,其对音乐、艺术课程以及舞蹈教育都有着较大的意义。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对原生态音乐舞蹈和民俗音乐舞蹈学习同样十分重要,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这么多舞蹈内容,是不切实际的,可以采取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观摩或探讨的方式进行传递。把各地的原生态舞蹈或民俗舞蹈的素材通过各所在地学生进行搜集,这也是我们教材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搜集一体验一交流一传承的过程。

(四)遴选多媒体资料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高师舞蹈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最前沿知识。资源共享、知识更新的速度让我们能够全面的获得第一手资料(文字资料、舞蹈音乐资料,与舞蹈相关的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以及这一学科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改变过去学生只知道死扣书本的情况,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些资料无论对于高师教师,还是他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哪怕高师毕业生走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都将是无尽的知识财富。与此相关的还有影像类教材。随着我国舞蹈电教的发展,用录音录像的方法纪录舞蹈教材,逐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适合的影像资料作为教材,用电视机、CD机、DVD机等工具播放影像和音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音标学习材料篇3

关键词 语音自动激活,语义通达,熟练程度,母语经验。

分类号 B842.5

1 引言

语音在语义通达中的作用是认知心理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拼音文字的研究表明,语音信息的激活是自动发生的,在词汇通达中起了较重要的作用。在汉语方面。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字语义主要由字形表征的输入直接激活,语音在语义通达过程中起的作用很小。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字形表征首先激活语音表征,语音表征的自动激活对语义表征的激活有很强的作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随着汉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汉字语义提取对语音编码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但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其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是接受课堂教学,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更强调汉字形、义结合,不太强调汉字音、义的结合。对于第二语言为汉语的被试来说汉字语音在其语义提取中是否起作用呢?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借鉴周晓林的实验设计,选择维-汉双语者为被试,考察语音在汉语语义通达中的作用。

本研究的逻辑是:如果语音在汉字识别中是自动激活的,那么在命名任务中应该获得语音启动效应。如果语音信息在汉语语义通达中起作用,那么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不仅应该观察到语义启动效应,而且也该观察到语音启动效应。

2 方法

2.1 被试

维吾尔族大学生46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28名),平均年龄为22.3±1.7岁。被试的母语均为维语。第二语言均为汉语。被试约从9岁开始学汉语,平时在学校里经常使用汉语,汉语熟练,汉语水平达到国家中级汉语水平考试7级以上。所有被试的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非色盲,均为右利手。

2.2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中三种条件的目标词都相同,但启动词与目标词构成三种关系:启动词与目标词的语音相同,如“职务与植物”;启动词与目标词的语义相关。如“树林与植物”:启动词与目标词无论语音还是语义都无关系(简称无关组),如“散布与植物”。按照实验任务本研究分成命名任务和真假词汇判断任务两部分。每位被试接受两种任务下的所有实验。

实验材料分成关键材料、填充材料和练习材料三类。命名任务由关键实验材料和练习材料组成,关键实验材料包含120个双字复合词,其中启动词为90个,目标词为30个(三种水平的目标词都一样);词汇判断任务由关键实验材料,练习材料和填充材料组成,其中关键实验材料跟命名任务一样包含120个双字复合词,填充材料120个(其中90个与关键材料无关的双字复合词作为启动词,30个假词汇作为无关词的目标词)。练习材料与关键材料的条件一致,包含7对词汇判断的练习材料和7对命名实验的练习材料,在练习阶段使用。目的是让被试熟悉实验程序。

2.3 实验材料

命名实验里只使用词-词的命名任务(90对)。词汇判断实验里使用词-词和词-假词汇判断(180对)。这些最终实验材料是通过预备实验的统计结果而选出的。预备实验采用五点量表,2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依据三个指标对实验材料进行评定:(1)刺激材料的熟悉性程度;(2)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义相关程度;(3)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音接近性程度。问卷测验的结果表明,被测者对所有实验材料都很熟悉(评定结果为4.9)、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义相关程度很大(评定结果为4.15)、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音接近程度也很高(评定结果为3.98)。此外,还对无关启动词与同音启动词的笔画数进行了匹配。

2.4 实验步骤

使用DMDX实验程序呈现实验材料。每个刺激词(白底黑字)都出现在显示器中央,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的间隔为100ms,被试必须在目标刺激出现后3000ms内做出反应,否则记为错误反应,依次进行下一组刺激呈现直到试验完成。要求被试对目标词又快又准地做出反应。实验在一个安静的实验室里完成。实验前先让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并进行练习,等被试完全明白实验要求后,才开始正式实验。被试的反应时和词汇判断任务的错误都由计算机记录,命名任务的错误则由主试记录。所有维吾尔族被试完成了命名和词汇判断两种任务。

3 结果

实验所得全部数据结果错误率在20%以上的被试数据予以删除,这样,最后在词汇判断任务中37名维族被试的数据有效。命名任务中40名维族被试数据有效。在对反应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将反应时在±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予以剔除。对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按照实验任务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如表1所示。

在命名任务中,对反应时的方差分析发现,实验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2,78)=15.5,p<0.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与无关组相比,语音促进效应明显显著(p<0.001),语义促进效应不显著(p>0.05),语音相同条件和语义相关条件的差异显著(p<0.001)。对错误率的方差分析发现,实验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F(2,78)=0.71,p>0.05。

在词汇判断任务中,维族被试实验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2,72)=6.11,p<0.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语音促进效应显著(p<0.01),语义促进效应显著(p<0.001),语音相同条件和语义相关条件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错误率的方差分析发现,实验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F(2,72)=1.19,p>0.05。

4 讨论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发现,维族被试在命名任务中,当启动词与目标词的读音相同时,被试的反应会显著加快。当启动词与目标词的语义相关时,被试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地加快现象。这表明,在命名任务中只获得了语音启动效应。

另外,词汇判断任务中,当启动词与目标词的语义相关时,被试的反应都显著加快:当启动词和目标词的语音相同时,被试的反应时也显著的加快。这表明维族被试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不仅获得了语义启动效应,而且也获得了语音启动效应。本实验中获得的结果与跟周晓林的实验结果不一致。同样的实验设计和实验任务,在不同民族的被试身上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本文认为,在命名任务中被试可能看到字形后就激活语音,未经过语音到语义的激活过程就报告出目标词的读音。所以语音的启动占据了优势地位,而语义启动词虽然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但由于实验任务(只要求报告目标词的读音,命名过程不需要通达语义),所以目标词语义的激活对被试的反应没有促进作用。

维吾尔族被试在词汇判断任务中,相对于无关组,语音启动词预先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缩短了形到义的通达时间而促使了语义的通达。

综合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维-汉双语者在汉字识别的过程中语音是自动激活的,并且语音的自动激活参与了语义的通达。既然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主要依赖汉字字形和语义的结合而获得的,那为什么在本研究的命名实验中却获得显著的语音启动现象呢?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虽然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熟练汉语使用者,但他们汉语阅读水平(汉语熟练程度)低于汉族大学生。Guo等的研究发现,随着被试阅读水平的提高,汉字语义的提取对语音编码的依赖程度是逐渐减弱的,阅读水平低者比阅读水平高者更依赖于语音的借助。所以,本研究的命名任务中出现的语音启动效应可能跟被试相对较低的阅读水平有关。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维吾尔族学生的母语(维吾尔语)是拼音文字,有关拼音文字的很多研究已证明,语音在拼音文字的语义通达中起着重要作用。Wang等人㈣发现,母语经验能够影响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在他们的研究中。中一英双语者在英语词汇识别中更多地依赖它的形而不是语音。而韩一英双语者则更多地依赖语音。因此,本研究发现,语音在维一汉双语者语义通达中起作用的另一个原因是,母语经验影响了汉语识别中语义的通达机制。

5 结论

音标学习材料篇4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在“听”方面达到: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然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城郊结合部初中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未能掌握正确的听力理解技巧,听前准备不充分,做听力训练时有厌烦、畏难情绪。许多学生对听力材料乃至听力课本身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厌烦或恐惧的心理,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听力理解受到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英语教师的课堂听力教学基本上以“走过场”的形式进行。许多教师认为,听力教学既费时又没有明显收效,因此基本上采用机械地“读题——听录音——呈现答案”的模式,结果是苦到了教师且难为了学生,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使很多学生对听力训练失去了兴趣,继而对英语失去兴趣。

因此,笔者对城郊结合部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了一项调查,以期了解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城郊结合部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本校八年级10个班的学生

调查时间:2009年12月

调查说明:本次问卷采用匿名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听力课堂表现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两方面内容,采用随堂调查的方式,共发放和回收问卷500份。

(一)学生听力课堂表现的自我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1)多数学生对不熟悉的话题课堂听力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2)多数学生对参加熟悉的话题听力活动兴趣很浓,这表明学生并非不喜欢所有的听力活动。(3)在播放听力材料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4)部分学生听完之后,没有认真答题。

(二)学生对教师听力教学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刻板,很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仍影响着新课程的课堂;作业以笔头作业为主,口头作业明显较少。这说明教师自身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不足。(2)听力课堂活动出现冷场或学生听不明白可能与教师设计的听力教学活动难度大有关。(3)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激励性评价和反馈不足,且很大程度上向优秀生倾斜。

三、城郊结合部英语听力课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 学生的心理障碍:焦虑与紧张心理

人们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会很惧怕,否则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学生更是如此,再加上我们的英语教学偏重读写,忽略听说,相比较于有文字依赖的阅读,学生对听力,尤其是对听力材料不熟悉的听力活动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心理。听力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涉及各种心理因素的过程,学生听音时的心理状态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实践证明,学生心情放松,有着良好心态,听音欲望强烈,听音接收效果就好。相反,若是有厌烦、畏难情绪,气氛过于紧张等,效果就相对差。由于种种原因,如材料过难、气氛过于紧张等,目前许多学生对听力材料乃至听力课本身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厌烦或恐惧的心理,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形成恶性循环,自然其听力理解就会受到影响。

2. 学生的知识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理解,而由于这些基础知识不扎实,使他们在听时造成概念模糊,或理解错误,形成障碍。

(1)语音不规范。由于城郊结合部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小学时没有学过英语,而我们的初中教材又是针对小学有三年英语学习基础的学生而编写的,因此初一的英语教学任务特别重:既要完成音标、字母的基础教学,又要完成将近14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为了赶进度,很多老师忽视了音标这一关,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单词拼写跟发音间的联系,而是死记硬背,就这样记了又忘。另外,汉字注音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这样读出来的单词不仅令人啼笑皆非,而且根本不标准,也不可能听懂听力材料。

(2)词汇量小。词汇是组成语言最基本的单元,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若想听懂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词汇。按“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2000英语单词和一定数量词组对于初等难度的听力材料是基本够用的。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导致听力基础不扎实。

(3)语法功底浅。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关于词形的变化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不同,听音时,一句话或一个词汇往往在耳边一晃而过,为了听懂后面的内容,听者必须努力使自己的理解与所听材料的信息传递同步进行。这就需要对语法知识特别熟悉。而学生对语法往往掌握不太熟悉,对简单结构的句子比较容易理解,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就有一定困难。

3. 学生的技能障碍:未能掌握正确的听力理解技巧

(1)听力开始前,未做好预习工作。学生应在进行教材中的听力活动前,根据听力题目、内容、图片等推测听力内容,增加背景知识,做好预习工作。在进行考试中的听力题前,更要快速浏览听力材料的备选答案,对即将出现的材料作出大概的判断。但因部分老师缺乏这样的意识,因此学生也没有这样的技巧。

(2)缺乏推测能力。推测能力是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和逻辑思维对所听材料的上下文词汇和语言含义进行判断的能力。遇到陌生的词汇或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联想猜测其含义。

推测能力不强,难以疏通上下文,是中学生听力理解的又一障碍。

(3)缺乏笔记的意识。不少学生在听音时,可以听懂这个词的意思,但因为没有笔记的意识,光靠脑记又抓不住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主次不分。对于听力材料,并非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同样重要的,只要抓住关键词与主要线索,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全文。许多学生主次不分,平均分配注意力,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师观念上的缺陷

许多教师认为,听力教学既费时又没有明显收效,所以他们不屑在听力活动上花时间进行备课。不管听力材料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是否对其熟悉,都以“读题——听录音——呈现答案”的模式进行听力教学,不做任何铺垫,结果是苦了教师又难为了学生,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使很多学生对听力训练失去了兴趣,继而对英语失去兴趣。

2. 教师本身知识匮乏

部分教师自己对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不甚了解,因此也无从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无法从这个方面为学生的听力活动降低难度。有时就忽略这部分听力活动的教学。

四、矫正听力课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消除焦虑紧张心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听力活动

教师要告诉学生:英语听力并不是不可攻破的“拦路虎”,只要平时多听多说,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听力技巧,就可以攻破听力这道难题。易答题在每一次的听力活动中要占到较大的比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消除惧怕心理。

(二)扎实语言基础,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前提

1. 培养学生结合音标读单词和记单词的好习惯

虽然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死记硬背甚至用汉语标注的习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必须矫正这种错误的做法。教授每个单词时,先整体跟读单词,使学生对单词的重音、次重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分音节对音标进行拼读,使学生把字母组合和字母与音标联系起来,形成结合音标读单词、记单词的好习惯。虽然这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对学生的听力、词汇记忆都大有裨益。

2. 重视学生把握句子语音语调的能力,包括升降调、连读、弱读等

新标准教材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有一个pronunciation and speaking部分,它针对本模块的交际功能,语音部分要求学生重复练习,掌握交际对话中的语调。但很多老师都只注重对对话本身的理解,忽视这一部分的落实。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我们必须重视这一活动的落实。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听力材料。

(三) 在听力训练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1. 听力开始前,做好预习工作

在进行教材中的听力活动前,要根据听力题目、内容、图片等推测听力内容,增加背景知识,做好预习工作。在进行考试中的听力题前,更要快速浏览听力材料的备选答案,对即将出现的材料做出大概的判断。

2. 注意同音异义词的辨别

英语中有很多同音异义词,如:eight—ate, nose—knows, dear—deer, hear—here, see—sea, meat—meet等,这些词读音完全相同,但是意义却相去甚远,这就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正确的词义。

3. 培养快速记忆的能力和笔记的习惯

有的学生能基本听懂意思,但是听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听完材料就记不清细节,这主要是缺乏快速记忆所引起的。因此,学生在听材料时,对听到的有些内容要速记下来,如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等。可以采取缩写的形式,以便不妨碍听下面的内容。边听边写,对提高听力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考试和做练习时更有效。

4. 培养猜词能力

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疏的词汇,或是有些词句未能抓住,或是有些句子本身就很含蓄,此时,就要对句子或对话进行推测、分析、判断、预测,才能领会其含义。如:you should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danger. (当他人有危险时,你应该帮助他们)。这里,学生若不知道“in danger”一词的含义,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

(四)正确处理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使其难度适中

近几年来,初中英语教材不断变更,就金华而言,已经由人教版换到新目标再换到新标准了。新教材拓宽了师生的视野,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其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情景真实,学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城郊结合部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对于一些新事物缺乏认识。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调整听力活动的难度,使其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为听力活动的可持续教学提供可能。

音标学习材料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语音 词汇 句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51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深入,英语作为必要的语言交流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处于关键的地位,而听、说、读、写四项英语基本能力中,听力能力处于第一位,对其他三项能力的深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想要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就必须着重开展听力教学,树立学生的听力发展意识,增强听力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发现现在高中英语的听力教学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示范和指导,在各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必要的问题谈几点应对的教学策略。

首先,语音是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辨别词语的发音以及词汇与词汇之间的连音、重音、轻音、爆破音等是学生学习好听力的必要内容,但是,我们发现学生至少存在这样几点普遍性问题。一是,学生对于发音掌握不够准确,自己的发音水平就比较低,对词语的重读和句子的语气比较陌生,导致听力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判断。二是,对发音学习不感兴趣,教师有时候课堂上会教学生语音的区别,自然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但是很多学生都不会参与其中,只是听教师讲,自己不去体会就难以真正掌握发音要诀。三是,语音辨别速度太慢,学生在听听力原文的时候难以抓住重要的词汇,感觉都很陌生,但是自己看原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是自己学习过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难以快速抓住语音信息。鉴于以上三种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采取应对策略。

第一,提高学生的自身发音水平,这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必要过程,学生自己会有发音习惯,这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进行纠正和引导的。例如,在学习阅读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起来为大家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的错误发音,教师要在学习完课文之后给学生指出,并且一起读几遍加深印象,这样就能逐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自己的发音规范之后,学生的听力能力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第二,激发学生的语音学习兴趣。这是提升学生发音水平的内在动力,只要学生自己具备兴趣之后才会主动进行训练,配合教师的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丰富语音材料,传统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一般就是以考试的试卷语音材料为主,让学生以做题的形式进行语音听力训练,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并且枯燥单调的语音材料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语音教学,例如,CNN和VOV、BBC、大耳朵英语网站上等都有充足的英语听力语音材料,教师以全新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材料,就能极大促进学生兴趣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语音接龙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语音材料,看谁的发音最标准,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的氛围里面,主动对自己的语音进行反思,学习别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发音。

第三,学生对语音的辨别速度也是听力语音掌握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很多教师都发现其实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听力知识基础,还要掌握应有的听力技巧,例如,如何快速攫取原文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很多学生都存在边听边遗忘的现象,所以对这一技巧掌握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听力训练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来推测理解听力内容,从而做到快速准确掌握语音内容。

其次,学生的词汇量是影响听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词汇是听力材料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很多材料都是根据每一阶段学习的词汇进行专门设计的,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词汇积累,丰富词汇储备,为听力教学的顺利推进奠定好知识基础。学生学习词汇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方式,学生对词汇记忆没有方法,难以掌握一些有效的规律来减轻学习阻力,导致词汇记忆不够深刻和持久。二是词汇积累过于局限,单词都是一个一个地记忆,没有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所以词汇积累比较松散,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往往在词汇辨别上出现问题。所以教师要针对词汇进行专门的教学,以此完善听力教学,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第一,教会学生通过音标进行单词记忆。高中英语课本后面的词汇表都是搭配了音标的,但是很多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就忽视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没有独立阅读和学习词汇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以具体的单词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音标与字母之间的关系,总结单词的发音规律,从而记住词汇的发音就能快速写出词汇的拼写,节省听力理解的时间,加快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学生的词汇积累要有序地进行丰富,这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的英文材料,多接触各种类型的阅读。例如科技文、文化文章、说明文等,这些阅读材料中会有很多专用的名词词汇,这都需要学生依靠不断的积累进行拓展。总之,词汇是听力教学的必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重视起来。

最后,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快速分析、掌握句法结构是必要的内容之一。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听到一个过于长的句子就不能理解其意思,尤其是听力材料一般朗读速度较快,更需要学生快速辨析句子成分,有利于抓住定语、时间和地点状语等有效信息,理解文章意思。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句法意识,在听力学习中关注这部分能力的提升。

第一,教师可以采取有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成分的作用,例如一个听力材料过后教师让小组对听力内容进行讨论复述,然后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教师就能知道学生的理解比较薄弱的句子,之后针对这句子进行句法分析,先翻译句子,之后根据句意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例如When、How、Where、Why等,一般来说就是表示修饰或者解释说明的,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分析句法成分。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典型或者常见的句法结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例如在让学生理解之后还要学会变化和运用,这样使得这个句子结构无论句意怎么变化学生都能立即分辨出来,这是听力提高的关键。句法的学习是听力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教师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

音标学习材料篇6

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评价中,听说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普通人才所提出的英语水平要求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是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http://www.listeningexpress.com/,沪江英语网站http://www.hjEnglish.com/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三)交流升华

交流就是准确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却不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不是交流。通过交流,就把英语学习从英译汉的练习转化成一种有用的技能。交流是任何语言的终极目标。若某人必须把所听到的一切统统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会停留在最基础的等级上。

语言学家的实验证明,能够在当天多次运用学到的单词会帮助记牢新单词。很多中国学生英语课下课后就不再说英语,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自己创设情景,用新单词口头造句,自己说给自己听。对于很多内向的中国学生,这值得一试。

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感到很困难、进展缓慢或令人沮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学生应树立信心和增强毅力至关重要。满怀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成功,必然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拥有出色的听说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急躁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瓜,不断提醒学生明白这一点。《论语》里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学生要自己从中发掘乐趣。宁可学得慢一点,也要扎实一点,围绕精听、泛听,勤练口语三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自我培养听说能力,促使英语应用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力 陈治安 蒋宇红 主编,《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小雅 选译,《英语口语学习的十个有效方法》, 《英语沙龙》,2007年4月期刊 P12-14

音标学习材料篇7

(吉林省教育学院外语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热门的英语专业如今在人们心目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及影响力。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而听位居首位,由此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先行性。听力学习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能够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他几项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英语听力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4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89—02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赵欢(1982— ),女,吉林白山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在步入大学之前,所有学生的英语背景几乎是相同的,都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步入大学之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也在努力地学习英语,他们的目的性较强,就是为了过级。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学好一门语言,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不扎实,英语更是其弱项。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应从最基本的部分抓起。听力训练对于大部分学习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够做对题目就算达到目的了。多数教师与学生的做法都是听完素材、做完题目就结束了学习任务。殊不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和读一样,也是英语知识输入的一个过程,大量的输入是产生输出的前提。

二、影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

(一)教材因素。书店的英语听力教材种类繁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材的难易程度、培养方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有的院校频繁地更换教材,使得学生无法把握课程的学习规律,导致其很难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二)教师因素。受中国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授英语时注重的是学生的笔下答题功夫。高职院校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设有独立的听力课程,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很少拓宽当堂内容的知识面,只要求学生在听完录音之后能完成题目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三)学生自身因素。1.听力技巧欠缺。在英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困惑主要有以下两点:(1)听音很被动,播音一开始,自己就无法掌控方向,不知道该听什么、记录什么,等播音结束了,回头一想,脑子里一点记忆都没有。(2)听音没节奏。一段录音听完后,纠结于其中的一个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而此时后面的播音又开始了,结果导致跟不上听音而信心全无。学生如果不能掌握听力过程中的基本技巧和规律,如记录核心词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天气等,就很难将听到的内容记录明白。2.基础不扎实。有些学生平时很努力地记单词,单词量也很大,可是,在听力过程中,即使遇到自己认识的单词甚至很简单的单词依然听不懂。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1)不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律,包括英语中具有代表性的元音发音规律,句子中单词的连读、吞音、重音、浊化音等规律以及与母语朗读音调有所不同的英语语调的规律。(2)语音知识差。自己会的单词发音不标准,记单词也是按自己不标准的发音进行记忆,所以,在遇到发音标准的单词时就听不懂。学生如果不能扎实地掌握听力学习中最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特殊表达等知识,就很难在听力练习中游刃有余。缺少了最基本的听力基础,自然很难提高听力水平。

三、高职院校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一)丰富听力材料。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选取的材料内容要与高职高专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同时,要兼顾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选材料应语境真实、语言地道,丰富多元的社会与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听VOA和BBC新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所推崇的训练听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了解异域文化的有效手段。最新的VOA或BBC原版听力材料内容丰富有趣,题材广泛新颖,包括时事、经济、文化、环境、科技、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度适中,难度恰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新闻有慢速和标准两种语速的音频文件,可利用慢速音频进行精听训练,利用标准语速的音频进行泛听训练及理解练习。

高校应注重将语言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注重音乐、诗歌等艺术在调节人的心情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其全面提高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进而巩固其专业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教师多重规划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应先列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提高目标意识,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练习听力的时候,要把握好听力的整个过程,根据英美发音规律的差异,遵循由易到难、逐步突破的学习理念,分别从听力学习元素——词、句、段出发,实现从词汇到语法、再到听力理解的渐进式突破,争取将输入效果最大化。在课堂上,教师可准备一些课文外的补充材料,内容以课文中涉及到的英美文化及风俗习惯为主,也可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任务,在补充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水平。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英语听力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语音是指学生对单词发音的规律及发音器官的准确掌握,包括识别不同的英语口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英语名著、影片,并要求其注意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分规律,练习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前文提到了精听和泛听听力材料。对于精听,有两种学习方法可以参考:1.找一段听力材料,在听的过程中将内容写出来。每听一句就写一句,努力写出听到的每一个单词,也可以根据对上下句意的理解猜出不确定的单词,必要时可对照答案重复听,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2.持续播放同一个听力材料,在不知道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找出

关键词 ,最后根据找出的

关键词 总结材料大意,再对照原文看自己是否真正听明白了材料的意思。每次精听可选择一般难度的材料,时间持续50分钟左右。泛听不像精听那样对材料的选择和听音方法有严格的要求,课文、听力考试题、电影、新闻等均可作为泛听的材料。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抓住所听内容的大意。学生要注重对听力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主题,不要因为没听懂个别词语或某个句子而放弃。另外,对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的发展及结果要特别注意。

英语听力学习是一种接受性技能,涉及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句型、语言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了多种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英语听力过程是一个多重、积极、复杂的思维过程。英语听力学习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多练、多听。没有充分的听音练习,规律讲得再透,技巧讲得再多,都起不到太大作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3]方健壮.致用英语:听力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郑秋云.高职英语听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教学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6).

音标学习材料篇8

知识目标

1、知道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2、知道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

3、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书教学,了解科学假说在认识自然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演示实验和实物展示,掌握一些实用的磁性材料的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进行物理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即实验基础科学假说实验检验理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本节的重点是:磁铁的磁场也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难点是学生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深化物质微观结构观点使学生理解分子电流.

教法建议

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引入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通电螺旋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和条形磁铁非常相似?是否磁体和电流的磁场本质上有可能存在相同的起源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联系.在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总结规律.通过实验和讲解扩展磁性材料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性材料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2、知道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

3、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本书教学,了解科学假说在认识自然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演示实验和实物展示,掌握一些实用的磁性材料的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进行物理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即实验基础科学假说实验检验理论.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精美的实验仪器展示,培养学生对物理仪器工艺美的审美感受力,通过物理学研究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对物理学推理过程的逻辑美的审美感受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复习提问法引入,通过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安培分子电流假说,通过演示实验法验证,通过启发使学生理解电本质.

2、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本,分析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磁铁的磁场也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2、难点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理解.

3、疑点

分子电流的微观本质.

4、解决办法

利用深化知识中学过的物质微观结构观点或理解分子电流.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条形磁铁、软铁棒、大头针、电源、通电螺旋管、小磁针、塑料棒、铝棒、铜棒、铁架台、变压器铁芯.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引入,学生认真思考联系.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总结规律.通过实验和讲解扩展磁性材料知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首先讲述磁铁和电流的磁场是否有本质上的一致,然后介绍磁性材料的特点及常见的磁性材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新课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磁体和电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周围空间都存在着磁场,且通电螺旋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和条形磁铁非常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电与磁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磁体和电流的磁场本质上有可能存在相同的起源问题.

2、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身体中的电流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的,而电流的周围又有磁场,所以电流的磁场应该是由于电荷的运动产生的.那么,磁铁的磁场是否也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安培提出在磁铁中分子、原子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

磁铁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时,对外显磁性;磁铁的分子电流取向杂乱无章时,对外不显磁性.

3、假说的验证

(l)能解释实验现象

现象一:软铁棒被磁化.演示:软铁棒未被磁化前无磁性;磁化后有磁性,能吸引大头针.

现象二:磁铁受到猛烈的敲击会失去磁性.

演示:猛击磁铁,观察小磁针偏转情况.

(2)近代的原子结构理论证实了分子电流的存在.

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微粒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形成分子电流.

4、磁现象的电本质

科学假说在人们认识自然奥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研究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实验验证后的假说就升华为理论,即安培分子电流理论.从该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磁铁和电流的磁场本质上都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5、磁性材料

(1)不同的物质磁化程度不同

演示:通电螺线管上方悬挂小磁针,先在螺线管中先后插入塑料棒、铜棒、铝棒,观察磁针偏转情况.再分别插入软铁棒、变压器铁芯,观察磁钉偏转情况.

大多数物质对磁场的影响很小,只有少数几种物质如铁、镍、钴及一些合金等才能对磁场有很大的影响,能使磁场增强几千倍,甚至上百万倍,这些材料叫铁磁性材料.

6、介绍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

阅读课文,请学生回答:

(1)什么是硬磁性材料?什么时候用硬磁性材料?

(2)什么是软磁性材料?什么时候用软磁性材料?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使我们认识到磁铁和电流的磁场本质上都是运动电荷产生的.电与磁的统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引导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引导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后引导麦克斯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

注意不要把一切磁场都看作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因为变化的电场也会产生磁场.另外注意和化学中极性分子知识相结合编写理化综合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八、布置作业

普通磁带录音机是用一个磁头来录音和放音的,磁头结构如图所示,在一个环形铁芯上绕一个线圈,铁芯有个缝隙,工作时磁带就贴着这个缝隙移动,录音时,磁头线圈跟微音器相连,放音时,磁头线圈改为跟扬声器相连,磁带上涂有一层磁粉,磁粉能被磁化且留下剩磁,微音器的作用是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扬声器的作用是把电流的变化转化为声音的变化.根据学习的知识,把普通录音机录音的基本原理简明扼要地写出来.(放音的基本原理待学习了电磁感应后可知.)

答:声音的变化经微音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带经过磁头时磁粉被不同程度地磁化,并留下剩磁,这样,声音的变化就被记录成不同程度的磁化.

九、板书设计

七、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磁性材料

一、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1、假说的提出

2、假说的验证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

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三、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上一篇:财务学习材料范文 下一篇:环保学习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