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1 14:14:04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篇1

一、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范畴

(一)质量体系档案

认可实验室受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包括质量活动和技术运作的证实依据,可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具体囊括了各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评审计划和内审计划、质量控制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检测报告、合同评审和服务协议记录等。

(二)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档案

关于仪器设备档案,从购买、使用到报废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档案内容要齐全,设备档案要有唯一性编号。笔者所在实验室对于用于换热器检测和校准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仪器设备档案遵循“一机一档”原则,每台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建档,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仪器设备验收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等。计量标准器和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说明书、合格证、设备使用和维修纪录、周期检定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和相关记录等。

(三)人员技术档案

人员技术档案包括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学位证明、职称材料证明、任职资格证书、参加培训和考核的记录和证书、能够证明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证明记录,认可实验室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授权、人员培训和考核情况材料,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不仅记录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在本研究领域的专业发展情况,也间接反映了部级认可实验室的人才水平和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四)检测标准档案

检测标准的选择同时也规定了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和推荐性国标。我中心实验室主要标准为金属元素分析化学检测方法、金属拉伸与冲击,与换热器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各项标准均按照标准号进行排序,以便检验员能够及时查阅。

二、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认可实验室作为换热器检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记录资料,实验室日常运行时产生的原始资料则是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监督评审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平时换热器检测过程中,由于档案来源途径广泛,包括检验部、业务部、技术部、综合管理部等,收集资料的时间较分散,资料归档不及时,会造成资料流失,影响资料利用。目前还存在着档案更新不及时,个别人员在取用档案后没有及时归还,未及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需要加强,进一步落实和有效推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等问题。

三、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认可实验室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对实验室的认可度也会大大提高。因此为了加强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竞争力,我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切实将档案管理制度化,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制定定期整理检查制度,专人管理责任制等。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些检测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分类、装订、归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员有较强的责任心,需要花费心思和时间去完成。这也要求档案员增强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系统,制定管理办法,将制度落到实处,使我中心实验室换热器检测工作推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认可实验室档案资料的前提是要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才,严格按照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应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应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者可以根据档案员的工作实际和知识结构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让他们充分学习到认可实验室档案的科学管理方法,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业务知识,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三)利用信息化管理档案

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认可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档案管理已经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模式,传统的人工查询档案方式已经不利于更好的进行档案查询和管理,需引进和升级为电子版档案进行保存和查阅。利用网络技术改革,规范档案文件命名、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建立档案目录和结构、按文件名或日期进行查找等目标,增加了管理手段的规范化和管理化,为档案的建立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支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电脑设置密码,存储电子档案的计算机配件需及时进行安全软件升级,防止电子档案泄露和丢失。

实验室管理篇2

关键词:工厂;实验室;安全管理

近几年我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工厂更加重视产品的自主研发,工厂实验室的使用次数增加,使用人员也逐渐增多。相关科研活动的实验,加速了设备损坏的程度,激增了安全隐患问题,致使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我国各大工厂应该针对此现象制定相关方案,提升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完善实验设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我国工厂目前存有的多发实验室安全事件类型

(一)因实验设备的损坏或是老化发生的实验安全事件

实验设备的损坏主要多发于需要用电加热的实验活动中,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线路的突然短路造成停电现象致使运行中的设备遭受损坏;正在进行高速运动的实验设备因为实验人员的不严谨或是不合格的操作,致使设备受到激烈碰撞或是严重的挤压,这样会使实验设备受到损害。

(二)多发性最高的安全事故――火灾

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这也是实验室多发性最高的事故。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实验操作结束后离开时忘记关掉电源,实验室内部的电线和设备因长时间的通电出现电着火现象;因为不规范的操作手段或是实验用品使用的错误致使易燃物质接触到火源造成火灾;线路老化承担不了电力的供输造成火灾。

(三)易燃和易爆物品会导致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

爆炸事故主要多发于存有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的实验室,由于操作的不规范致使此类物品的泄露,遭遇热源或是火源造成爆炸。爆炸事故的原因还可以是遇水自燃的实验物品在泄露的时候遇到水源造成爆炸。2010年,重庆一工业园区的工厂实验室发生亚硝酸钠泄漏并引发爆炸,幸运的是未出现人员伤亡现象。

2 我国工厂在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漏洞

(一)工厂针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达标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我国工厂虽然会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实验室的使用安全管理上重视不高,没有制定严格的使用制度。大部分工厂关于实验室的使用都是自拟的,缺乏全面的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的管理上缺乏专门的专业人才管理,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大部分是走时关灯断电源,没有科学的安全检查工作。在实验室的使用上,员工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不高,兴趣性大于安全性,对于一些需要特别重视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物品的管理不重视,这样的现象都是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实验后剩余的废弃物处理不科学

随着实验工作的增多和实验人员的增加,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也逐渐增加,各大工厂未高度重视废弃物处理问题,导致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科学,出现废弃物处理的随意化,这样会引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大部分工厂在实验的安全管理投入甚少

随着职工的扩充,工厂对实验室建设加大了力度,但大部分停留在对实验室的使用面的扩充和实验设备的购买,在实验的安全管理的投入甚少。主要表现在没有设立专门的实验废弃物的回收箱和应急喷洒等设备以及没有设立科学合理的通风口和安全逃生通道。

3 我国各大工厂应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实验人员使用实验设备的规范性

避免工厂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实验人员使用实验设备的规范性,只有规范的实验室的使用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使实验人员的使用设备更加科学,从而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性。

工厂可以聘请相关技术领域的学者、教授、技术骨干组件成一支高水平的安全技术队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能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培训,根据实验的特点对进入实验室的是员工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1]。

各大工厂可以在新员工入职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针对需要进行试验的员工单独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培训,用以往出现的工厂安全事故强化员工们的安全使用意识,让实验室使用的安全性从入职时期得到重视。

(二)工厂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科学性的安全管理标准

工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关键是做好基础工作,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是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借鉴ISO质量体系多方面的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标准化建设[2]。

根据工厂实验室使用的特点,工厂要制定符合本厂实际的具有科学性的安全管理标准,将实验室的钥匙、仪器设备和卫生清洁等相关安全管理的内容纳入职工考核体系中,实行实验的设备使用情况详和受损情况的详细化。同时针对设备损坏和恶意损坏的现象,进行纪律处分和现金处罚,减少设备的损坏。同时,工厂应该成立安全检查组,定期检查实验室的设备和线路老化问题,将安全标志和逃生通道的标志更加醒目,使安全防护的设施以及报警装置安全可靠,事故的抢救设施性能良好[3]。

4 结论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各大工厂的安全管理重点之一,为了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工厂应加大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的重视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曹毅,翟圣国.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6:437-439.

[2]刘雨萌.强化管理改革,提高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12:260-261.

实验室管理篇3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日新月异,中学素质教育已是刻不容缓;新科技浪潮的涌动和冲击的形势,教育面向世界、教育面向未来、教育面向现代化已是必然趋势。物理实验室是进行物理研究、物理教学、科学实验,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有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充分提高管理技能,才能发挥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最大的发挥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室的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真正做到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地使用物理实验室,使之成为培育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一个实验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摆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我在平时实验室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改进实验室管理方法,辅助物理教师解决物理实验中发生的问题,力求实验效果达到准确完美,成为物理教学的好帮手。

一. 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a.?制定学生实验规则

学生实验规则必须规定:①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检查实验仪器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②实验时正确操作,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发现实验现象和给果不正确时要分析原因;③注意安全,保持环境整洁,实验用品放置整齐,爱护公物;④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实验用品,做好实验情况记录,如有仪器损坏应说明原因;⑤根据实验原始记录,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交教师审阅。

b. 制定实验前准备工作的规章制度。

①新学期开始时要求教师填写本学期的物理实验进度表,填写所需的实验仪器的清单;②实验前,教师应把实验的内容和时间告诉学生,要求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操作步骤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③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老师都应先做一遍,掌握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实验有充分成功的把握,才能准确有效地指导学生实验;④在准备实验时,教师要对实验老师准备的仪器进行检查。

C.实验后的有关规定。

①实验完毕,要求学生对损坏的仪器进行登记,教师根据损坏的原因,决定学生是否赔偿。②学生实验课缺席,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定出时间给该学生补上实验课。③实验完毕,学生必须根据实验数据,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如发现实验数据与教材上不一致,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当一个班的学生实验结束后,而同年级的其它班要继续做这一实验时,实验老师应及时检查仪器损坏的情况以便及时修复和更换,保证下一次实验的顺利进行。⑤实验结束后,实验老师要做一系列整理工作,精密仪器要擦干净,放入分类橱中.

二.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管理

①仪器的科学分类。首先,按其功用不同分六种类别:计量仪器(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等);通用仪器(一般、支架、电源等);专用仪器(力学、振动、波、热学、静电、电流、电磁、电子、光学、原子物理等);挂图、玻璃仪器(计量、加热、一般等)以及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其次,两间仪器室分别紧靠实验教室,依据准备实验取用仪器方便快捷的原则,分为力、热和光、电两大类。

②仪器的合理排放。所有教学仪器按分类分橱分柜定位存放。考虑到各仪器的性能、规格及橱柜的空间限制,尽量做到不挤压、不堆放、不变形。

③张贴仪器定位卡。在各橱各柜每层固定位置张贴填有该层仪器的名称、分类、编号、规格型号、数量、单位等内容的定位卡。

④仪器的编号管理。除了张贴仪器定位卡外,还要对每套(件)仪器设备进行编号。编号时采用美观大方,不易脱落的油漆,可以根据不同仪器的大小、颜色、灵活地选用不同颜色、字号。编号的对象除了一些易损玻璃器皿、易耗电工材料和微型配件外,都应编号。

三.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实验教学的辅助工作。

①做好教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要考虑实验效果外还要考虑可靠性和实验的明显性。学生分组实验必须自己亲自做几遍,记下必要的数据,以便检查学生实验数据是否准确,每堂实验课后检查仪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后做实验的班级顺利完成实验。

②学生在实验室上实验课时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实验辅导,诸如协助维持课堂纪律、纠正学生实验错误、察看学生的实验数据、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

③努力维修好损坏的器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对所使用过的仪器都必须随时逐一进行检测与清洁保养,对损坏的尽可能及时修复,使仪器性能保持良好状态中。

④与任课老师一起研制实验教具。动手自制教具、开发小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室管理篇4

首先,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就需要改革管理体制。化工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因此,这就应该结合学院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整合学院学科的基础上,对化工实验室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比如,对于一些专业比较相近的化工实验室,可以采取合并、调整和重建的策略,从而充分利用化工实验室资源。另外,还要不断强化各科实验室之间的协作能力,有效做到资源共享,尽最大限度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其次,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就需要不断规范实验操作,在化工实验的过程中,有毒或者有腐蚀性气体生成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这样就能尽量使得有毒气体排到室外,避免实验人员中毒。对于一些需要高温加热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切记离开操作台,避免实验过程中温度室外飙升,从而引起爆炸等事故。另外,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因为化学试验过程中,难免会有试剂、药品的飞溅,或者在取药品的过程中,受到酸、碱等的腐蚀,因此.实验操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必须带上护目镜、隔离衣帽、防护手套以及防毒口罩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生安全。在化工实验人员实验过程中,严禁在室内饮食、吸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验操作人员严禁离开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及时的断开电源、火源,消除隐患;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后,要确认水、电阀门是否关闭。总之,在化工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强化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实验的习惯。最后,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章程。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管理沿着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强化管理,进而达到发展的目的。比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条例、或者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实验室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从而构建更加全面的实验室管理章程,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要对化工实验室实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通过相应的化工实验室评比活动,对优秀的化工实验室管理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较差的化工实验室应进行批评,与此同时还要实施相应的鼓励,使其朝着更加完善方向发展。所以,充分做好化工实验室管理工作是提高化工实验室效率的最佳方式,但想要实现化工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化,就要先将化工实验室活动内容进行详细分化,合理优化布置,尤其是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不断强化检查力度,一旦发展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的问津,使实验室管理更加趋向规范化。

2强化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化工实验室管理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其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结构,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从而建立稳定的实验人才队伍,确保整体化工实验室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另外,还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建设和开放工作,有效确保实验室建设的硬件设施,提升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1)不断优化化工实验室结构并完善其机制,构建稳定的实验人才队伍,使整体的实验管理队伍水平得到提升任何一项管理都离不开人,化工实验室管理队伍同样如此。只有以化工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为主要依据,根据科研的要求,有效构建一支年龄、专业素质等其他结构合理的实验人才队伍,从而有效提升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引进和淘汰等多种途径,促使化工实验室管理队伍得到不断更新,确保实验室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2)不断完善化工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硬件设施的建设,使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不断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策略,对其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从而确保化工实验室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利用率。另外还要不断强化化工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基础上提升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为提高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保障。(3)不断强化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合理实施实验室开放策略,提升其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化工实验室管理改革策略,就是要不断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合理实施化工实验室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另外,还要合理实施实验室开放策略,有效提升实验室工作热人员的实验能力,有效提升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活动的成效。因此,要想促使化工实验室管理的提高,就要强化实验室管理的改革策略,从而促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更加规范性的实验项目,不断提升实验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构建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化工实验室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化工实验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最大功效,确保实验室的稳健发展。

实验室管理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设备 实验室管理建议

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真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才能使教学实践工作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任务

实验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 以及对相关场所的管理,以保证实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1. 1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工作质量保证的前提。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需要提出设备采购申请,依据设备配置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原则,按程序组织采购,确保产品质量。仪器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均需定期经计量单位检定校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养维护,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的档案记录,确保设备的完好、安全和有效地使用,避免损坏,造成浪费。对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的仪器设备,按有关规定申请报废或降级使用。

1. 2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泄漏等安全工作,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备,建立防毒等安全设施。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应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水源、电源、火源必须按规定操作使用,每日工作结束时必须细心检查。废弃样品处理不能随意乱丢,严格按规程处理。对不符合规定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行为,对违章操作人员进行教育批评,严防死守,杜绝事故发生。

二、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随着现代实验室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1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行,实验室应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各实验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管理细则和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及考核奖惩办法,做到人人有章可循,切实保障实验室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管理机制,同时面向社会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增强活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仪器的动态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管理人员应定期收集整理仪器档案,建立保管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随时借调和查阅。实验室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经常开展安全保密教育,确保财产安全,防止技术资料泄密流失。

2. 2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依据。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质量监控、体系审核和评审验证为手段,逐步形成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要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 ( 1)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和加强质量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要求所有与实验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并在工作中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 (2 )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测试业务,正确处理检测业务与质量管理的关系,确保检测行为的公正、检测方法的科学和检测结果的准确; (3)各部门必须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程序正确记录开展的检测业务,确保能再现检测活动的全过程; (4)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测工作是否按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规定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纠正偏差。

2. 3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是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随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逐步推广,对实验室整体运行水平、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工具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一个实验室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是必将被淘汰的。因此,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将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先进高效的管理要求快速、准确地提供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等资料,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则不具备这些功能。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实验室的动态管理,集现代管理思想与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大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体,从而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控制,实现测试校准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使实验室所有的检测校准数据、管理信息均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规范要求。

实验室管理篇6

“校、院(系)、室”三级管理体制与“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两种,两者各有利弊。三级管理体制根据各个院(系)或教研室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由教研室直接管理。三级管理体制下教研室与实验室、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易于协调,对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暴露出实验室间合作交流少、实验室功能单一、资源重复浪费、人员效率低下等弊端。二级管理体制则由各院系成立中心实验室,以院(系)为主进行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层次较前者有所提高。二级管理体制可调动院系领导及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宏观层面的管理与学科的整体发展,但由于实验室与教研室分离,两者间难以协调,对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国内高校类型众多,其社会职能、培养目标、教育资源及发展重点均不尽相同,因此,并不存在一种万能式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的选择上,既可以是三级管理体制,也可以是二级管理体制,对于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还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采取混合管理体制。各高校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察三级管理与二级管理体制的优缺点,摸索并建立利于本校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科研水平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二、健全机构,提高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效率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整体发展规划、教学科研项目、设备、人事及财务等多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大多由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但缺少专门的实验室主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与协调。这种多头管理的模式,易导致职能界定不合理、职责相互交叉的现象出现,实验室管理职能被忽视与弱化,严重影响到实验室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科研试验保障等工作的开展。[2]以上问题,可以通过设置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来解决。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担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家为成员,同时,设置实验室管理处作为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全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宏观发展规划及整体建设工作进行研究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实验室管理处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主管部门,在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牵头开展实验室及实训场所建设、经费分配与使用监督、贵重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实验室队伍建设及安全管理等事务;并由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督察与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确定统一的归口管理机构,责任分工得到明确,实验室管理更加高效、规范,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更科学合理。

三、物尽其用,优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与使用

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的原因,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普遍存在重复购置、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室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二、设备购置缺乏长远规划,尤其在闲置资金较多、临近项目结题的情况下,某些高校突击购置设备,导致所购设备实用性不足;三、日常管理不善,缺乏专业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致使设备缺失、技术档案不全、使用记录混乱、维护不及时、故障率高等问题出现;四、缺乏效益评估机制,导致管理人员抱有“用多用少都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因担心损坏贵重设备而令其长期闲置,大大影响了贵重设备的使用率。高校需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一方面,在购置仪器设备之前,需进行充分的论证,依据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对拟购设备所属项目、经费来源、安装环境、管理人员等进行考察,充分考虑购买的必要性,同时,需要开放实验室,建立贵重设备共享平台,整合实验设备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贵重设备由专人专管,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规范使用,定期维护,及时维修,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最后,还需对贵重仪器设备进行效益评估,对使用机时、共享程度、教学与科研产出、日常运转与维护情况等指标进行考察。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仪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四、以人为本,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被划归为教辅人员,处于教师队伍的从属地位,待遇与地位上相对较低。由于学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不足,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兼职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人员大量存在,而高学历、高层次的实验技术人员无心工作、频频跳槽的现象也屡屡出现,由此造成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整体专业层次较低。[3]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成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任务。高校需要重视实验室技术队伍的作用,通过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与社会地位,稳定队伍,使实验技术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改善队伍结构,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条件与机会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学术活动、到知名实验室进修,促进其对先进技能的学习与消化,提高队伍的实验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完整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业绩和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评定,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优化实验技术队伍。

五、化繁为简,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日益扩大,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压力也愈加繁重,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实验室档案管理方面,工作日志、设备使用维护维修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等实验室档案均由手工记录,工作量及人员重视程度等因素,必然会对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造成影响;二、资产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下账目繁杂、统计工作量大,不利于资产数据的采集、查询与分析;三、实验资源共享方面,传统管理模式下,仪器设备信息相对分散、封闭,且易与实际使用情况脱节,管理者无法及时跟踪其最新情况,不利于资源共享。传统管理模式因其工作繁琐、流程长、效率低下,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对实验室建设的新要求。为了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有序,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包括实验室日常运转中的任务工作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设备信息、耗材信息、安全设施信息等内容。通过该平台,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实验室各类信息的最新动态,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资产的管理更加过程化、有序化,资产购入、领用、报废各环节信息一目了然,也便于查询;而设备等实验资源信息可在平台上公示与更新,对外开放并实行预约使用制度,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六、结语

建立一流的实验室需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在进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和结构,创新灵活的管理模式。既要加强科研设备的投入与利用,又要重视人才培养,只有“软件”和“硬件”两手抓,才能保证实验室的高水平发展。同时,利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高效整合各项资源,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样才能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高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基地。

实验室管理篇7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实验员

        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摇篮,是学生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1  加强实验员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很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实验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首先要对实验人员进行教学观念更新的教育,定期安排到高一级的院校和附院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实验教学管理理念,学习他们有关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对在校的实验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培训,如安排实验人员跟班听课、举行讲座活动;开展有关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让他们真正服务于教学,作好实验教学工作,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供重要的保证。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推动和加快实验室发展。学校应围绕这一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条例,包括实验设备的管理、登记、使用;实验室环境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使实验室规章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落实,照章办事,保证了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以加快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

        3  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用品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科学的管理措施不仅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经费的提高,在实验用品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同时,对实验用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是学校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使用纪录,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使实验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验教学作用和投资效益。

        4  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4.1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发挥实验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学生提供一切条件,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执行;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档案,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实验过程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以解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对一些在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避免。

        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的内容之一,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1 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实验室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高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鹰,黄瑞生,唐玉英.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8,2:23.

[2] 张群.加强化学试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广西轻工业,2007,5. 

实验室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449-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实训教学的多元化、网络化、多层次化,全面开放化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实训教学复杂性的实训室信息管理系统。对实训教学进行管理、加强实训教学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构建实验室管理平台,利用有限的师资、实训室、仪器设备等办学资源,合理、规范、高效的为实训教学服务。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实训的质量、提高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从管理平台功能分析和管理平台设计两方面进行设计。

1管理平台功能分析

实验室管理平台是提供给实验室管理部门依据教学任务对实验室及其设备和人员进行综合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根据当前实际实验室运行情况和管理规章,可以把实验室管理平台划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块(如图1所示)。

1)平台管理模块。此模块分为两功能其一对实验室管理平台整个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四个模块间数据通信;其二其也可以和其他校内系统互联,实现跨系统的管理。

2)课程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实验课程的管理。教务管理者设置实验课程,接着实验室向教务管理者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信息,教务处根据这些信息分配实验资源,从而建立实验课程。课程管理模块获取实验课程信息,根据教务管理者对实验课程的要求,设计功能模块。

3)设备管理模块。从设备调入实验室开始,到设备调出实验室为结束,实验设备管理模块提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管理。该模块提供实验设备详细的使用和维护信息。

4)实验人员模块。该模块根据对实验人员的管理要求,设计管理功能,如记录所上的课程,学生实验效果等,为上级部门提供对实验人员工作考核依据。

5)学生模块。所有实验室并非全天都在使用,学生可以查阅实验室使用情况,在非使用期间,根据自己需求,预订实验室、实验台号;对学生的整个课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学生的实验表现、实验效果,为学生课程考核提供依据。

2管理平台设计

1)B/S结构模式: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随着网络技术和英特网的快速发展,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的结构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只需通过客户端中的浏览器就可以访问服务器中的资源,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

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B/S结构最大的优点不需要再任何一台客户端上安装任何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和有浏览器的电脑就可以了。这种结构正好适合学校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管理,并且也能和学校容易和学校其他管理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

2)功能设计:此部分是对功能分析的具体化,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其所提出的功能,系统划分为对应的五个子系统来分别实现。

①平台管理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分为对其他4个子系统的管理,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也可以实现与学校内其他系统的互联和数据交换。

②课程管理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分为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和实验安排模块。

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实验室的信息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实验安排模块: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课程信息、教师信息等情况的查询,进行实验课程的安排,它包括手动安排和自动安排两部分。

③设备管理模块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以及仪器设备的图像处理。此子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处理模块(课程信息,设备状态好或坏,设备修理信息及设备的使用说明)和设备摆放信息处理模块(设备编号,设备所在实验室号,所在实验室的实验台号)。

④实验人员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教师信息模块,其作用主要是对教师信息、如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记录教师的详细信息,所能担任的课程,以便教务管理者对教师的课程分配,考核。除了教师模块还有一个班级模块,教师可以对该模块内所承担的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考评通过平台管理模块反馈到学生模块子系统。

⑤学生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学生信息模块,预订模块和学生评价模块。学生信息模块记录学生的详细信息,如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预订模块,根据学生的信息模块,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登录账号,学生登录此账号后可以对其所涉及的课程有详细的介绍,并能查询其设计课程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在实验室未使用情况下,学生可以提前预订实验台,对做过的实验再次进行训练。学生评价模块,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详细记录对该学生的评价,通过系统反馈到学生评价模块内,学生可以根据评价内容,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改进。

3)平台实现:

从图2可以看出,最底层是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第二层是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第三层是数据库接口;第四层是服务层,时通过HTTP与Browser进行信息交换;第五层为客户端,它面向最终用户,通过用户页面与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整个系统可以采用开发平台设计,系统设计应包括用户页面设计(学生、教师和系统管理员)、数据库设计(设备信息、实验人员和学生信息等)、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位于该系统Web站点的数据库服务器上,用户界面位于Web浏览器上,为了节约成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同一物理服务器,这样整个系统由次服务器统一进行管理和发送,用户界面均以网页形式显示。

3总结

实验室管理平台在结合我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实现,它可以提高更好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也可以使学生在具有一定开放能力的实验室中学习和提高,也可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了现代化教学与管理的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参考文献:

[1]齐鸿志,薛晓春,胡雅颖实验室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J].科技信息,2008 (16).

[2]郭翠英,张效严.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10(16):138-140.

[3]陈萱华,杨玲.服务构件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85-187.

上一篇:视觉传达论文范文 下一篇:标志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