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8 03:31:38

建设项目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篇1

图1项目管理程序示意图

工程项目的管理,完整的内容应该涵盖自然资源的评价、生态与环境评价、社会需求的评估、社会文化的评价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论证、立项决策、工程没计、制定实施计划、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建设施工、监理监督、资金筹措、验收决算、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内容。上述内容立项决策之前是项目的前期工作与管理,工程设计以后到竣工验收决算是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是目标的运行管理。所以一个项目的完整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项目前期的决策管理;第二阶段,项目的实施管理;第三阶段,项目目标运行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用政府的行政行为来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成功地建设了大批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如北京的十大建筑、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项目、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一大批大型水电站如新安江、三门峡、刘家峡、葛洲坝、龙羊峡等,这一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如:工程项目的建设没有开发主体,建设资金全靠国家财政计划拨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体化,不承担项目的经济责任,运行者不承担建设资金的回报等等,由于职责不清,往往出现一些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的工程,不讲求经营效益,造成资金效率低、重复建设等种种弊端。我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建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项目开发的主体,建设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资金有偿使用,工程施工采取招标承包制、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用合同的形式确立各建设单位相互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了套完整有序的管理体制,已成功地建成了一大批工程,其中有水口、漫湾、五强溪、李家峡、广蓄、二滩等大型水电站,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这种建没运营体制是行之有效的,是同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逐步接轨的。

3三峡工程的管理体制

三峡工程是一项特大型的多功能综合性工程,也是一项世界特大工程,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立项建设,完成丁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论证和决策程序,转入了实施阶段。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目标:首要的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以水库的调节蓄滞洪水,降低下泄的洪峰流量。

提高荆江河段及其下游的防洪能力,减轻荆江大堤的防洪压力,这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其次是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获得巨大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能力偿还巨额的投资。同时水库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对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峡工程建设的成败将涉及到沿江各省市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也将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三峡工程是一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程项目。为此,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领导为成员,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了落实和执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决定,处理和协调日常事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三峡工程建设须动迁113万人口,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社会工程。为了完成好三峡水库的移民工作,委员会下设移民开发局,制定移民政策,协调移民工作,监督移民计划的实施。为了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防止一切违规、违纪现象,委员会下设立了监察局,成立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三峡总公司是三峡工程项目的法人,是一个经济实体,全面负责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负责工程和移民资金的筹措,承担全部建没债务,负责三峡枢纽和葛洲坝枢纽的经营管理,以其经营效益滚动开发长江干支流水力资源,以及其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其它产业的开发经营。中国三峡总公司目前是国有独资企业,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将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上市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成为国家投资和开发的主体。上述就形成了三峡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总构架,如图2:

图2三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框架图

4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的建设管理

(1)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及机构体系在国家批准的投资概算及工程总进度的目标下,实现三峡工程的预期功能。根据三峡工程的自身特点,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建设管理实行矩阵式的管理构架,如图3所示。(2)三峡工程的设计管理一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前提,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承担。

三峡工程设计阶段包括:

可行性论证报告——由国务院审查批准

初步设计——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

技术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批;

招标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批准;

施工详图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会同各

监理单位批准;

(3)三峡工程重大问题的决策管理三峡工程不论在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决策。能否准确而果断地决策,是三峡工程建设不走弯路,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9年来,我们遵循了在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工程实践经验者意见,充分吸收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既从三峡工程的实际出发,又不停留在固有的经验和习惯上,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鼓励创新思维,成功地决策了一系列重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厂工程的顺利实施。

①三峡工程对外交通方案一从论证阶段就是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三峡工程工程量巨大,混凝土最高年浇筑强度达540万m3,水泥、钢材、各类建筑材料的运输达200万t,各类超大件钢结构、超重件机电运输量大,每天有10000人次的客流量,交通运输繁忙。最后决策放弃传统的大型水电站用铁路专用线的方案,用一条近30km的高等级全封闭的山区准I级公路和长江水运相结合的运输方案,做到了既快捷高效,又避免了无效投资,事实证明决策是成功的。

图3三峡工程管理矩阵图

②砂石系统方案的决策坝区缺少大然砂,如果在河床中采挖天然砂,既破坏了长江河势,而且运输距离达100km以上,中国三峡总公司决定采用人工砂的方案。人工砂的选择过程中,放弃了离坝址30km的石灰岩制砂方案,采用离坝址10km以内,云母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下岸溪花岗岩料场,得到了相对优质的砂料,保证了大坝混凝土的质量。

建设项目论文篇2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没有个建设项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为了把握住赢利点,就不需要紧跟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掌握一定的“预测”能力,做好每一步的策划才能使得建设项目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不至于中途瘫痪或者是以亏空告终。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稳步提升,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快速地发展起来,这就是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的精准性越来越差,有很多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从中牟利,使得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更多的费浮于表面,丧失了原本计算收益、预估风险的作用。所以,要时刻把握国民经济的走向,充分地发挥其对建设项目的指引作用。

2风险因素

在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对于风险因素系统中是程度远远不够,往往只是片面地考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风险因素。从哲学的角度看待,这属于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把握未来的风向,就无法做到对风向进行控制,也就不可能在未知的风险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应对。风险的发生是随时的,有可能是建设前,有可能是建设中,也有可能是建设之后,作为建设者,只有充分地把握住风险,才成做出最正确的应对,才能将受益最大化。

3通货膨胀率

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售价和汇率等,都影响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效果。在很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过程中,都会忽视通货膨胀率这一经济参数,但是,在实际进行经济评价工作时可以发现,通货膨胀对评价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影响体现在建设项目技术评价的未来阶段,具体变现是未来某一时期的收益值这限制后的限制的状态是“较好”还是“较差”。通货膨胀率对每年的实际收入和税额都有着影响,在通货膨胀率为3%的条件下,求得计净现金流量将少于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预测值,在这时,经济评价的结果为“悲观”,在通货膨胀率为15%的条件下,求得合计净现金流量将高于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预测值,在这时,经济评价的结果为“乐观”。通过这样的结论可以看出,通货膨率对建设经济评价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4评价人员素质

作为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还要具有相当的预测能力,而在先进的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资源十分有限,而且由于知识自身的繁复性和专业性,很难有人能够独立掌握,所以,在实际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各种纰漏是很难避免的。还有一部分评价工作人员,职业操守较差,受到被评价企业的“笼络”,在评价的过程中做出虚假的报告。

5被评价企业素质

由于种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造假的情况。实施香米建设的单位,为了使项目快速地得到批准,很可能采取提供虚假资料、贿赂评价人员等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政策的变更、市场强陆昂的变化、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都会对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敏感性中的各项参数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在实际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过程中,企业和评价人员往往只注重内部收益率的影响,而忽视了外部收益率的作用。单纯地关注内部收益率和外部收益率都是不正确的,运用这两种经济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我国对于收益率的研究还比较浅薄,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只有将内部收益率和外部收益率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可信度,充分地发挥其对建设项目日后工作的指导作用。

6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也日渐的火热起来,同时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也受到广泛地关注。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设计多个学科体系,绝对精准无误的评价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通过对一些关键条件的把握做出大致上的评价分析,这就直接导致了技术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存在敏感性。本文从国家政策、国民经济走向、风险因素、通货膨胀率、评价人员素质、被评价企业素质六方面对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提高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可信度有所帮助。

建设项目论文篇3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管理人员只将目光放在个别环节上,例如成本方面、工程进度方面等,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管理重心的偏移也使得管理人员在信息录入时,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1.2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人才不足

建筑企业要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不仅具备丰富的建筑企业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但是目前建筑企业中,信息化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1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认识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提高建筑企业领导以及管理人员的认识,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给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2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

由于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信息化建设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无法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有效地开展。所以要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协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基础,建筑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发展与建设,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措施,通过设置培训班、建立培训基地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操作水平,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培养一批能力素质高,既了解建筑企业管理知识,也精通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4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各个部门及环节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并根据不同部门以及建筑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化的发展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电子版的公告栏等信息共享系统,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加强文件资料、图纸等的管理和使用,实现各部门、环节信息、资料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及时补充最新信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筑企业应努力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方式,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保证建筑企业获取良好的收益和发展。

建设项目论文篇4

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借助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工作,实现增强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企业凝聚力的目标,并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统一发展、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统一发展、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文化优势的统一发展,最终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1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企业项目管理是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工具对企业的项目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项目管理需要相应文化或价值观的支撑。另外,有欧洲业界专家还公开,我们在走出经济衰退时需要寻求生产力的逐步提升,而这只有靠真正接受项目管理文化才能实现(As we emerge from recession we need to be looking for step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nd this will only be possible if we truly embrace a project management culture)。

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结合的产物,只有项目管理在企业经过长期实践和发展才能形成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点:

1.1.1 独特性。但凡成功的管理都由三个层次来支撑:技术、制度和文化。技术和制度也许因为行业的相同存在等同或相似性,技术具有专业性,制度具有职业性,二者从企业角度而言都不可违背。而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文化对项目成员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构建的项目管理文化,使其具有和项目相同的独特不可复

制性。

1.1.2 临时性与持续性的统一。除独特性外,项目还以结果为导向,具有临时性和渐渐明晰的特性。项目管理文化在企业中的建立时需要持续跟随企业的战略变化,并随着需求层次的不同呈现出临时调整的需求。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理说企业项目管理文化是项目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不为过。华为作为中国新兴的科技型公司,提出的“管理运作要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借鉴良好的项目管理文化的实践,成功成为一家国际上算得上伟大的公司。

1.2 H公司的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文化现状

1.2.1 H公司项目管理现状。H公司属于集团运作式公司,其项目主要分为三类: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改进型项目。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介于职能式与弱矩阵式之间,以职能式为主,大型和重要项目执行矩阵式管理;机构上也设立了专门的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简称PMO),来组织和引导集团中专职或兼职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运作,但其PMO本身的能力并不够强大,不对集团中的项目管理进行推进,只强调在研发项目的管理上,各公司需要尽可能的按照项目管理的手法进行管理,具体如何实施,没有明确的培训和指导。

从上述状况可以看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根基不扎实。

1.2.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情况。因为H公司的企业项目管理不够扎实,折射出H公司的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情况:H公司的PMO只致力于基础项目制度的建设、把项目群管理起来、向高层汇报、识别公司共性问题,但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项目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项目管理能力标准,专有的项目管理课程与培训平台、项目管理经理认证程序与平台。

2 H公司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策略

企业中应由PMO来造就项目管理文化。而要在H公司建立企业项目管理文化,可从三个方面培育: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实施办法如下:

2.1 项目管理理念和认识层面提升

2.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训。培训是让员工学习最常用的方式。通过组织外部培训参加PMP考试认证,扩展参与项目人员的知识。或着重结合企业技术项目开发流程,打造企业的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梳理项目管理知识;并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分为系列花2~5天的专业授课和仅为半天的方法论授课。

2.1.2 项目管理沙龙。每个季度举办1期项目管理沙??,课题通过征集而来,根据关注度最高的主题来挑选参加沙龙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职能经理、企划调度等;学习结束后,在企业内部学习的过程、沙龙讨论的新思路和学习效果。

2.1.3 项目管理竞技赛。项目管理竞技赛可分文斗和武斗两部分。

文斗为年度项目管理论文评选,除评出优秀等级的论文外,凡是参与评审的项目管理实战论文,会由PMO装订成册形为年度论文集,赠予企业中、高层和优秀的项目经理。注意类似研发、项目管理类的中层干部不参与优秀论文评选,但需应邀撰写项目管理论文,这就是直接从高层促成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便于项目管理技能学习推广。

因H公司项目的管理主体还是以研发类项目为主,武斗的项目管理技能大赛的战场,可设在研发部门间,活动是全年持续性的,年头开局,年尾评选。这样年度内获得好评的单位会更加重视项目管理技能的传承,会促使未获得好名次的部门去学习项目管理技能来提高自己。

2.1.4 统一述语。统一的语言有助于达成共识,便于深入的交流和沟通。PMO应组织把晦涩难懂的PMBOK的术语,整理翻译为自己的内部项目管理术语,并在相应的地方备注一两句简单的实战总结方法,与术语相呼应,然后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在企业内部发放和传播。

2.2 职能部门中项目管理的推行

H公司是职能式组织,因此职能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对项目管理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研发部门,没有这些人对项目管理的支持,很难塑造形成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2.1 PMO成员作为项目经理管理核心项目。H公司在年度规划过程中,有定义相关的核心项目,即为企业重要战略方向的项目,且是老板关注、职能单位最关注的。而总部PMO成员,就可以直接担任这些项目的项目经理,与项目共进退,把项目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借机渗透到项目和企业的职能部门中去。

2.2.2 建立项目管理职业发展规划。PMO要和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一起,做好项目管理专员从助理项目管理、项目专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组织级项目经理等的职业发展。用这样的利益驱动使他们认同项目管理,清楚知道自己岗位职责,掌握项目管理技能。

2.2.3 感受外界的项目管理文化氛围。PMO应组织职能单位一起参加外部的项目管理交流和论坛,比如年度PMI项目管理大会。然后回来内部的沙龙讨论交流项目管理的感受,让诸如研发、工艺、质量的部门切实地感受外部管理管理动态,项目管理的发展程度,对研发效率提升的影响等。外部其他企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效果,会促使参加的人员主动走进项目管理,愿意接受项目管理文化。

2.2.4 项目预算和项目激励制度。建立项目预算机制可帮助企业把项目融入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级管理中,这点符合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的要求;而项目激励制度,类似创新激励制度、?目奖金,更能得到职能部门员工的认可,参与项目的积极度更高。

2.3 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

企业的项目管理文化中,完善的制度+激励+人,还需要高层的支持,项目管理才能趋于成熟,以项目为中心意味着:

2.3.1 在公司内建立一个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以项目为中心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包括为项目提供全面支持的管理支撑系统,涉及人、流程、知识和战略等很多方面,也就是业界所称的组织级的项目管理体系。它意味着通过成熟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方法、流程和最佳实践,使项目活动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从而间接符合战略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3.2 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以项目为中心是指应包含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体系。在H公司中,如何更好地对这三个层次进行明晰的划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有解决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资源的调配性才能在H公司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2.3.3 组织运作的目标是实现强矩阵式项目管理。前面详述过H公司的项目组织形式是职能式的,也就是说职能组织对项目的影响非常大,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控制很弱,要建设完成的项目管理文化,需要通过3~5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逐步过渡到以项目为主、功能为辅的强矩阵结构。

3 结语

建设项目论文篇5

(一)跟踪审计环境有待优化

跟踪审计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决定了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范围大、周期长、环节多、环境复杂。尽管许多高校已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但建设项目众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尚未合理界定,高校决策层、基建、财务、审计、监察、资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建设管理者往往把建设管理部门的造价控制职能与审计部门的造价咨询和评价职能混为一谈,把造价管理的职责理解成审计的职责,认为跟踪审计是建设管理部门下面的造价控制组。高校校长经常把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施工时把工期放在首位,在规定时间内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这样往往会导致工程时间紧、设计粗糙。校长最关心的是校舍是否安全、学生能否按时入住,而对建设项目的造价并不是很关注。施工单位往往会抓住学校这个弱点,在施工中频繁变更,漫天要价。由于跟踪审计的介入,限制了签署联系单的自由度,增加了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若因变更价格谈不拢,施工单位便以停工要挟,认为是跟踪审计影响了工程进度,矛盾便集中于内部审计部门,给跟踪审计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二)跟踪审计力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审计队伍建设,但离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一是审计力量的不足制约着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建设项目投资大,跟踪审计任务繁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方面受到制约,部分高校还采用纪监审合署办公的形式设立内审机构,没有专职审计人员。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跟踪审计要求不适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工程、管理、经济、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受传统结算审计思维的影响严重,知识结构以会计为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据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内审人员中74.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审计师类、经济师类等,45.5%的专业类型为会计师类,而工程师类内审人员只有4.8%,从事基建工程审计和修缮工程审计的内审人员严重缺乏。[2]三是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尚需加强。目前,许多高校由于自身审计人员少,大多数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社会审计机构选用、质量评估等具体管理办法,也没有精力对社会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3]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利于规范管理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4],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5],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1.审计准备(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2.审计实施(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3.审计终结(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三、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

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2.适当引进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评价审计成果,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动力

行为学理论认为,业绩计量指标不但能够衡量经营活动的结果,而且不同的业绩评价类型会对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至于对业绩产生影响。考核审计成果的指标,会对审计工作的成果与发展产生影响。[6]因此,必须根据跟踪审计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引导与促进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果应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将量化考核和案例考核相结合。量化考核是通过数量、金额指标反映和评价审计成果,如设计概算、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联系单等审核中的核减数、核增数及有效控制造价金额;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审核中,优化方案的次数、促进节约建设成本金额;设计招标文件、监理招标文件、施工招标文件等审核中,提出完善招标文件意见建议条数、防范招标风险次数;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等审核中,提出完善合同意见建议条数、防范合同风险次数;项目变更事项审核中的制止不合理变更次数;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中,防范进度款支付风险次数、有效控制进度款支付金额;无价材料询价比价结果审核中的有效控制造价金额;促进管理方面的审核中,补充执行建设程序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数、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线索数等。另外,审计案例是审计成果的提炼和经验总结,对指导和促进跟踪审计工作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一项审计工作能提炼形成典型审计案例,则说明该项审计工作能对同类审计项目起到借鉴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审计案例进行考核,并对案例进行评比,奖励和推广优秀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案例。

建设项目论文篇6

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规程及强制性条例。

2)科学地开展各项技术工作,树立“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的指导思想。

3)健全和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健全各级技术岗位责任制, 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4)认真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工程技术工艺难题。

5)提倡使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生产工业化、现代化。

6)进行技术综合知识(理论、实践)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为建设项目实施提供较高技能水平。

7)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率。

8)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行业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功效,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2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实施监控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指导、服务的对象是项目施工过程,监督、控制的对象还是项目施工过程,离开建设项目技术管理将是“无水之鱼、无本之末”,技术管理实施监控工作是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建设工程实现各种目标的根本保证。一个建设项目自开工至竣工,需完成以下技术管理实施监控工作:

1)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监控。首先要审查施工项目部技术管理岗位设置情况,目前施工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由项目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测量员、资料员组成,并且结合工程规模及技术复杂性等情况审查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及配置数量,确保项目部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明确顺畅。审查监理人员、发包方工程师执业资格以及工作内容。所有技术岗位的职责必须完全覆盖工程项目技术管理所需全部内容。

2)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需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必要时组织踏勘拟施工现场,结合工程场地和环境情况,考虑设计文件可行性、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请设计单位答疑并就关键性技术问题作出设计交底。通常应注意以下八点:a.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相符,特别是现场周边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有没有出入。b.设计上的特殊技术要求,施工中有没有可能做到,或是需要作哪些修改。c.设计能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d.对材料的特殊要求,以及解决的途径及办法。e.建筑、结构、水暖电、设备安装之间有没有矛盾,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明确、合理。f.图纸尺寸、标高、轴线、规格、数量、做法等是否有错误或矛盾。g.预留洞及预埋件尺寸和定位,大样图或标准构配件图的型号、尺寸是否有矛盾或错误。h.各种管线立体交叉是否有矛盾。该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施工技术方案的有效监控。根据施工对象不同,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方案通常分为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施工管理的大纲,统筹安排工程总体施工进度与程序,选择科学、安全、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以使单位工程施工有根据、有步骤展开,使工程在最佳状态下有秩序地进行,获得最佳质量与经济效果。住建部[建质(2009)87号]规定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技术方案重点监控以下两个方面:a.结合工程性质、规模等情况审查施工方案可行性,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等,确保技术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b.审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人员的执业资格、岗位权限、批准程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4)建筑材料复试及工序过程控制。a.建筑材料复试。建筑材料对建筑物质量影响重大,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所用各种材料、构配件等均应提供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报告单,其中需要作材质复试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防水材料、预制空心板、承重砌块、塑钢窗等应按相关标准规范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工序过程监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过程监测项目有:素土和灰土地基干容重试验、混凝土试块试验、砂浆试块试验、防水工程闭水/淋水试验、玻璃幕墙三性试验、石材幕墙拉拔试验,给水管道打压试验、绝缘电阻测试试验、空调设备运行调试试验等。以上这些过程应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具有相应资质单位检测,才具有效力。

5)项目现场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监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监控重点在以下几方面:a.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将建筑物从蓝图转换为实物的第一步,此项工作必须准确落实,确保建筑物平面位置符合设计及规划要求、建筑物质量与观感符合技术标准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平面位置测量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控制以及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监控。该项工作由专职测量人员完成,必要时需请城建部门检查核准。b.土石方工程:检查基坑边坡放坡稳定及基坑支护安全,组织基坑验槽确定持力层土质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确定地下水位降水措施、进行基底钎探和地基处理、控制重要部位回填土质量等项目。c.垂直运输: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地基与基础安全性、安全装置可靠性、运输操作规范性。d.模板支撑: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安装后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e.脚手架:重点控制材料选择、基础条件、荷载计算、杆件连接、悬挑式脚手架加工节点等项目。f.工序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进行验收,对于关键工序,如各种隐蔽工程(钢筋制作与安装等)、梁(板)底模板起拱、砌体组砌、管道安装等,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并组织工序验收,形成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员签字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签署验收意见及验收结论。g.地基基础分部与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重点监控两方面:验收内容:检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质量是否均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性、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观感质量验收结果。验收单位及程序:检查验收组织机构有效性及验收程序合法性。验收完毕后填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或《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h.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为了较好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各方应细致入微地完成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签订等工作,设计文件结合施工现场统一考虑,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有利控制工程造价。i.工程资料。项目竣工后,工程资料将是反映工程全过程的有效证据,因此在工程实施中需要持续检查资料与建设过程的同步性、真实性、完整性。

3通过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重大技术、工艺难题(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域性复杂、场所性特别、通用性不强,尽管有标准规范进行统一,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指导但还存在一些施工技术问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能遇到。如:桩基施工,钢结构焊接、结构吊装等一些专业性强的项目。遇到这些情况需要有较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作用:

1)通过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证工程项目按照符合实际的技术规律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施工正常秩序。

2)通过技术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施工过程满足各项建设标准、规范要求,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工作有效监控,保证建设项目的业主方目标、施工方目标、设计方目标等得以实现。

4)通过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必然会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建设项目论文篇7

1.1人力资源问题严重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受煤炭行业工作艰苦、环境偏僻等固有印象影响,矿建相关专业学生对进入煤炭行业具有排斥感,许多学生毕业后转入其他行业,或者即便进入煤炭行业也因无法适应环境而选择离开。加之部分矿建企业人员关系复杂,对专业人才不够重视,提供的待遇与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匹配,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增大了矿井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难度。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偏差。施工单位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矿井建设作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综合素养较差,安全意识薄弱,且可塑性差,培训工作开展难度大且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导致矿建企业培训意愿度低,忽视培训工作,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1.2安全文化建设薄弱

矿建企业的安全导向有误,安全管理让位于经济利益。矿井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为进度、成本、质量控制,多数企业为尽早达产获利,要求施工方尽量缩短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容易被忽视。矿建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或形同虚设,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管理及作业人员怀有侥幸心理,致使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原有的安全隐患虽经多次整改但仍然存在。

1.3安全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安全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收益,且安全收益表现为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减少、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难以被直观计量;同时矿建单位往往被拖欠大量工程款、生存压力大,致使安全投入动机不足,技术、设备、工艺难以得到及时更新,甚至出现装备老化严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情况,留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利用不足,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安全管理的手段十分落后。

1.4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涉及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多方单位,容易导致安全责任不明确甚至丢失。监理工程师配备不合理,现有监理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对矿井建设项目全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管。此外,缺乏必要的手段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测实验,致使监理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对策

2.1强化引导、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高校及其他资源,吸收具有理论素养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并重点培养,唯才是举,为技术与管理人才成长提供充足舞台;对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其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狠抓作业岗位培训。采取“以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各项活动,细化岗位培训工作,让所有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应知应会技能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其发现和处理隐患的能力。

2.2营造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建企业领导层应树立“安全零借口”的理念,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实施“安全零借口”管理。推动员工的思想由“要我安全”逐步向“我要安全”转变,使员工树立好“一切事故可避免,一切危险可控制”的安全理念,营造好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文化观念,使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安全理论得到充分的贯彻。

2.3加大安全投入

树立“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尽可能地以机械化作业替代高危、高强度作业的劳动用工。矿井建设施工企业应当编制设备投入计划,及时维修更换老旧设备,通过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来保证安全施工。与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对威胁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的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如加快研发相关探测技术、探测设备,实现对采空区、积水区和火区范围的超前探测,从而为矿井建设工作创造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

2.4加强安全风险控制

从矿山建设项目系统安全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可能引发灾害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将矿建系统风险降至最低,从根源上消除危险的发生。如在建设初期,便应该收集矿井地质、水文、气象、周边老窑采空区等涉及安全问题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此外,应建立健全安全评价系统,对于工程项目中可能面临的重大威胁,应编制合理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

2.5完善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等。切实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单位及政府相关部分的安全责任,针对具体的安全隐患,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总监理工程师押证制度,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发监理工作热情,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行为。

3结语

矿井建设项目工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其他项目工程面临更大的安全威胁,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本文仅针对矿井建设项目的特点及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矿井建设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建设项目论文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不同的新型管理体制。这种新型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就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由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直接参加的“三方”管理体制,业主分别与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构成项目管理的三角。其组织格局如图1所示。

在这种新型建设项目管理格局下:首先,国家从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从宏观角度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调控和管理;其次,业主、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组织系统,提供从而使整个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得以健全,各方在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责任,形成了三方约束机制,在宏观上实现建筑市场的多方博弈,保证了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这种体制虽出现了多方约束机制,但是如何充分发挥业主的主导作用,实现项目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仍要进一步研究。

2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框架

在矿区建设中,尽管形成了新型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但在建设中往往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基本上由一个系统完成,由于各方同属于一个系统,这样就削弱了整个项目管理系统的相互制约作用,必然导致投资失控,即发生所谓的“超概算、超预算、超决算”的“三超”现象。其次,在矿区建设中尽管实施了建设监理,但通过10多年的发展,提供建设监理逐渐走入了一个相对狭隘的胡同,比较专注于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监理。国际上的惯例是“谁施工谁负责”,监理可以对质量进行监督,但是一般只要做到整体控制就可以了,不一定负责太细致的工作(如旁站监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项目管理组织系统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根据矿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框架,如图2所示。

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集团公司—济北矿区指挥部—矿井建设筹备处”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投资、投资管理、工程管理职能的分离。淄矿集团进行建设投资,对整个矿区建设起宏观控制作用;济北矿区建设指挥部在集团公司充分授权下实施决策、投资管理及整个矿区矿井建设间的资源协调管理,特别是从整个矿区的角度安排各矿井建设的优先权,如在矿区建设初期优先建设许厂矿井和代庄矿井;各矿建设筹备处进行各矿井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矿井建设筹备处由长期进行项目管理的人员构成,形成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这种三分离的模式改变了过去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基本上由一个系统完成的状况,由于同属于一个系统,既有便于协调的优点,也有各环节之间责任不明、利益不清的缺点;同时也避免了部门垄断而导致效率低下和寻租现象的发生。

济北矿区施工采用平行发包模式,主要考虑到矿区建涉及了矿建、土建、安装等多个专业建设,采用平行发包模式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建单位,各承建单位进行各自的施工管理工作。聘用建设监理单位协助各矿筹建处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监理主要进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为施工质量监督,发挥了我国目前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的优势。

提供同时,为了加强业主对济北矿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控制,建立矿区建设的技术链和各阶段的搭接,在组织结构中设置了专家咨询团,保证了项目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专家咨询团对业主负责,咨询的内容涉及济北矿区建设前期论证,与设计单位协调、参与设计方案优化,解决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其成员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在设计阶段,其成员由长期从事煤矿设计、施工方面的专家及科研院所有关人员组织,从而把好设计关,将设计和施工结合起来。

3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项目的成功涉及到组织、管理、经济、技术、法律、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涉及到业主、设计方、承包商、供货方以及监理方和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的项目管理活动。只有将众多项目管理因素及各方的项目管理通盘考虑,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才能保证项目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根据国际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国内近十几年大型建设项目管理的经验,济北矿区建设项目对科学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推行投资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四项基本制度;采用项目管理的科学体系,形成了项目相关各方共同控制、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体系。

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将济北矿区建设项目中各方(业主、承包商、设计方、供货方、监理、政府)纳入到一个体系,用合同这一纽带把各方联系起来,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运行;

(2)明确项目相关各方的项目管理内容,每一方的项目管理作为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包括业主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建设监理和政府的监督等子系统;

(3)涵盖了项目管理全过程,从济北矿区建设项目论证、筹资、设计到施工、竣工、验收、交产再到生产经营整个过程控制;

(4)反应了项目管理活动的层次性,有决策层、管理层、劳务层;这样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管理就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项目管理模式。

4矿区建设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组织观念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项目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项目实施过程其组织管理又有特殊之处。项目管理与传统组织管理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项目管理更强调项目负责人的作用,强调团队的协作精神,其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柔性。

为了保证济北矿区快速高效建设,专门抽调各专业力量成立了济北矿区建设指挥部,建设指挥部直接对集体公司负责,具体负责淄博矿业集团公司在济北各个矿井的建设。该指挥部是个临时性组织结构,它是为了实现济北矿区建设项目而设立的,提供这是由济北矿区建设项目特点所决定的。具体表现为项目不确定性高、时间持续长、对内部依赖性强、时间限制紧、各筹建处主任权力中等偏上、指挥部成员多为全职人员。其职能部门设置有:工程技术部、商务部、材料供应处、计划预算部等部门,工程部负责矿建、土建及安装工程技术问题;商务部负责合同归口管理、对外合同谈判等工作;材料供应负责材料的采购、保管;计划预算部负责工程进度控制、材料及资金使用计划;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外统一协调。

济北区建设项目组织结构如图3。

济北矿区建设指挥部各职能部门从集团公司抽调,由长期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组建。由于矿区建设项目的复杂性,提供成功的项目管理对各矿井筹建处主任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考验,这些能力包括:班子组建、领导力、解决冲突、技术、计划、组织、管理、资源分配、经济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人事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管理班子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对项目管理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处理。

5结束语

项目管理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管理、经济、技术、法律、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是管理模式构架合理。研究适合现代化矿区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对指导我国矿区建设,解决当前能源问题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等.项目管理学—工程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中册)[M].提供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刘荔娟.现代项提供

上一篇:民营企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预警机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