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时间:2023-11-06 20:20:55

产品加工贸易

产品加工贸易篇1

一、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1.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分布

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主要是十大加工产业,有包括粮食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产业,油脂加工产业,蔬菜加工产业,饲料加工产业,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以及中药材加工业,林果加工业。其中前三大产业共占据农产品加工产业的40%左右。湖南粮食加工业占重要地位,湖南的稻谷居全国第一,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00万平方亩,总产量达275亿千克,居全国首位。同时,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为主,发展各类专用粮油产品的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产业主要以重点发展猪、牛、羊、鸡、兔等肉类深加工,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而在油脂加工产业上,形成了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系列产品。

2.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近几年,全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湖南省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由1335家增加到266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37家,过亿元的48家。外向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多。目前,湖南省形成了以茶叶、分割肉、水果罐头、水产品、制革等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新五丰、湘潭伟鸿食品、湘阴振湘食品、益阳泰升果汁、湘乡怀其制革、益阳益华水产品等公司,都已成为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湖南省乡镇企业局统计现实,2010年半年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6.3亿元,其中出口创汇5.6亿美元,相当于2009年和前年的总和。

3.农产品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市场

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享受到了加入WTO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好处,但是其增长速度大体与全国总体水平一致,湖南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排名中基本都处于二十位左右,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目前已出口至8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过3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2个,农产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出口比重逐步提高,出口市场不断拓展,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亚洲、北美和欧洲,这三个市场合计出口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金额的90%以上。

二、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不够

湖南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只涉及简单加工,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产品没有实现国内替代,主要依靠进口。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升级所需要的原料基地和一些配套设施还未建立和完善,产业关联度不强。原料生产的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益加突出农产品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农产品加工的要求。因此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对国内企业和农产品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力不强,不能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同时湖南省地理位置是在我国中部,而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CIF、FOB等贸易条件,与沿海城市相比,运输费用也造成了的价格上的劣势。湖南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一般情况下,一个货柜从郴州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

2.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薄弱

农产品加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总产值已经突破9万亿元但是,加工技术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产品粗加工多,精加工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高附加值少,企业能耗高,产出效益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程度大于80%,湖南省仅为45%左右,湖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只能维持在0.9∶1,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大于3∶1。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长。生猪、果蔬等大部分大宗农产品还处于卖原料的阶段;大米、油料等农产品虽进行了加工,但大多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增值能力有限。如湖南水稻产量连年居全国第一,但出口大米却不到产量的1/10。湖南省生猪出栏数量居全国第二,而生猪的加工转化率仅1%,远低于全国5%的平均水平,10多家畜牧重点龙头企业也大多是卖初级产品。目前湖南省加工时农产品资源损耗大,综合利用率低,从而缺乏价格竞争优势。

3.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不强,辐射力度有限

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现象,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有限,技术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在技术的投入上,由于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湖南省80%以上的科研经费和研究力量都被投入在产中技术,特别是投入在了增产技术的研发中,从而造成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还处于小生产、小流通格局,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称,传统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辐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加工农产品的企业要求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批量性与农户供货的随意性、分散性存在的矛盾,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严重影响农产品加工市场的有效运转。湖南历年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五至第七位,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滞居全国第十二至第十五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40%左右,而中部6省均达到53%以上。

三、促进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1.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湖南省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是一种不稳定的松散关系,没有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着原材料和产品双重市场波动的巨大风险,因此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首先,加工企业与农户一般可以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实行股份合作制或民营化,从产权利益上形成共同体。其次是加强基地建设,适当增加基地投资,引进外国投资,选择最佳基地建设地址。其次,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农业和工业最终都要和“贸”连接才能活起来。龙头企业的“龙头”要伸入市场,伸出国门,龙尾摆到田间,这样通过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增值,带动贸工农一体化的实现。

2.推动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

政府应当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时同时要设立研发机构,提高我国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研发活动中,加强促进中外企业联手合作开发技术。另外企业也应加大科研投入,全力建设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平台和科研团队,选专门攻关制约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专用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品质优质化,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一体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效合一化。

3.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贸易的金融扶持

中央拨给湖南的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推行积极的金融政策,拓宽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扩大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企业投保比率,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协调金融服务机构,改善金融服务,降低信贷担保门槛,推行项目担保、合伙连保、财产担保等多种形式。

4.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在政策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品加工贸易篇2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 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进入全球最终市场的途径。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使其雪上加霜。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式微

1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3%,2009年预计增速为8%左右。传统的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 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 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 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 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 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 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六、结语

产品加工贸易篇3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着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

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着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

产品加工贸易篇4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交流的知名品牌

1998年以来,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已连续在驻马店市成功举办了17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这17年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由慢到快,规模由小到大,投资由冷变热,实力由弱到强,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顺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综合性到专业性,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的华丽转身,已成为国内农业领域的知名展会,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唯一的4A级展会,是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掌握先进技术、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业动态、明确投资方向、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从取得的成果上看,这17届共签订重点投资建设项目3700多项,合同金额1100多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90多亿元。这一区域合作平台的搭建,将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劳动力、土地、农产品、生态等优势加以整合,促进了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互惠双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

从带动经济发展上看,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不仅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且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办会方式、丰富会议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使会议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国内企业参加,也吸引了大批国外厂商参与。

从展会自身成长看,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办会宗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洽谈一批项目、对接一批技术、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国际合作交流、专题聚焦研讨”七个平台融为一体,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新型企业的“孵化器”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器”。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正处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交流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由高速进入中高速,呈现出由快趋稳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2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3.2个百分点。今年中央农村一号文件指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实现三产融合,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就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通过休闲农业横向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必然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带来利好的环境和条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正如农加工洽谈会这样的平台和途径,积极开展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等活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支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供应链条,形成全产业链,让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享收益,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初以来,农业部积极落实部领导的要求,继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办会的原则,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会议内容、创新办会机制、规范会议运作,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各地管理部门要抓住机遇,发挥资源和平台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发展,并从重点项目推介、科研成果展示、产品展示贸易、产业园区交流、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国际项目交流和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等七个方面,对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重点项目推介。推介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

二是科研成果展示。组织农产品加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成果展示、和签约等活动。

三是产品展示贸易。开展加工名特优新产品、主食加工精品及加工机械的展示、宣传和推介活动。设置综合展区、近三年获得“农加工洽谈会”金奖及优质产品奖展区和产品贸易区,集中展示主食加工业发展成果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展销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一批名优特及精深加工产品。此外还将设置境外企业展区、农民合作社展区、机械与装备等专题展区。

四是产业园区交流。举办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推介活动,交流园区建设做法和经验。

五是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组织加工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项目洽谈、签约,编发优质加工产品品牌目录。组织境内外采购商、贸易商、大型超市、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等对接洽谈,签约一批农产品采购和贸易项目。

六是国际项目交流。开展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推介和中国―英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活动。

七是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组织国内知名网站、电商专家,研讨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

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把农加工洽谈会办好办实办成功

一是坚持安全办会、廉洁办会、务实办会。一定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二是处理好三个关系。要处理好市场化与政府主导之间的关系,明确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律办会,展会收费或免费要公开、透明;要处理好国内与国外客商之间的关系,无论国内国外客商,都要一视同仁,为参展客商提供平等的服务;要处理好实体与电商之间的关系,建立传统投资贸易交流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现代流通业态融合的新型投资贸易交流洽谈合作体系,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展会。

三是继续完善“七位一体”功能。更加突出重点项目推介、科研成果展示、产业园区交流、市场拓展及品牌培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功能更全、内容更实、成效更大、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办会方向。深入基层了解一线需求,为供需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化办展公司的作用。加强与欧盟、东盟、中亚等交流合作,提升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引入第三方网络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公正、简约、务实的原则,为主办方提供及时、准确的公众反馈信息。

五是坚持“五商”同台。不唱独角戏,要唱大合唱,要让原料商、产品商、装备商、成果商、国际商等都能找到定位、各得其所。

六是注重机制创新和规范管理。加强方案设计、组织动员、服务协调等工作创新,强化细节管理,做到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和缺陷“零容忍”,为参展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开展第三方评价,认真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七是不断创新与地方合作方式。发挥部省各自优势,为各省搭建区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平台。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开展重点项目洽谈对接和推介。各省(区、市)要筛选、论证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利用会前的有利时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介、对接洽谈,每省(区、市)在会上签约10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1~2个。

二是做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参会参展工作。各省(区、市)要精心组织本地大型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参会参展。特别是要重点组织本省1~2个农业部命名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在会上进行展示,力争展出特色,展出水平。通过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全面展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食加工业发展成就,推出一批知名产品,洽谈签约一批产品贸易合同。

三是促进农产品产销的无缝对接及采购洽谈。这次农加工洽谈会将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动,在原有只限于河南省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国,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产销实现无缝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稳定市场供应,带动农民增收。组织了100家跨国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配送企业等采购商参会,各省(区、市)要组织不少于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动,直面洽谈,现场订货,签约一批“基地直采”和“订单贸易”合同。

四是加大农产品市场拓展和品牌培育。本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特设名优特精品展示贸易区,各省(区、市)要组织动员本地近3年获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金奖的企业和产品,积极参加名优特精品展示贸易活动,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打造名优精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每个省组织推荐30个名特优新加工产品,我们将筛选编发优质农产品加工年度产品品牌目录。

五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各省(区、市)要广泛征集本地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会上推介,组织企业与参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广泛对接洽谈,促成一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各省(区、市)要在会上签约1~2项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项目。

产品加工贸易篇5

关键词:加工贸易公告;河南省;转型升级 

1 2007年第44号公告《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解读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2007年第44号公告《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此次政策调整,旨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严控“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有利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 河南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

河南省从1993年接触加工贸易行业。“十五”期间,河南省加工贸易连续突破了10亿美元、20亿美元大关,2005年进出口累计完成23.6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0.5%,从2004年开始连续两年保持了全国排名第十、中西部地区首位的好成绩。

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经济发达地区占比更高,而河南省不到30%。河南省约有300家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比如郑州宇通公司专门成立了相关部门,从事加工贸易业务。淮阳县银丰塑料厂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 从2000年开始涉足加工贸易领域,已经饱尝甜头。此外,河南省加工贸易业务高度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经济带上;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偏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河南省大多是不利的,钢材、皮张等很多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而河南省加工贸易产品又是有色金属占大头,仅铝、铅、白银三项产品的进出口额今年以来就减少了6亿美元。

目前河南省加工贸易业虽然充满了机遇,但企业数量少,尤其是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少。而沿海地区拉动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主要力量是外资企业,河南省的外向型企业则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2006,河南省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河南关于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其中透露,到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 加工贸易在促进河南省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的确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

总体而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河南省的加工企业也不例外,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始终处于低端,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方所得实惠较少;大部分原材料和产品市场都在海外,涉及国内产业链条短,对国内经济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都很弱,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不够;还造成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磨擦等。 

(2)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省难以完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省由于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完全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2006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6%。 

(3)河南省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不高。

目前,河南省加工贸易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龙头企业的投资带动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内资企业融入比较困难。大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不熟悉加工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 

4 河南省加工贸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策略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当前摆在河南省加工贸易面前的重大课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企业应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端和高附加值转移,通过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化解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二是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是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配套能力,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升级,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从规模扩张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防止河南省简单复制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切实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还应该坚持突出优势特色产业。依托河南省现有产业配套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逐步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2)抓住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的机遇,做大做强河南加工贸易,因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原材料,而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则不征收关税、增值税等税目。所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趁机扩大出口。

(3)由于河南省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一般属于进料加工,可以从国际市场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料,加工后的成品可以卖到价格高的国家或地区。而且新政策实施后,在河南开展加工贸易不需要占用流动资金。

(4)河南省加工贸易企业应该主动到沿海寻找和自己产业、产品相适应的对口企业,做好嫁接合作。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是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加工贸易企业销售渠道被牢牢控制在外方接单人手中,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企业首先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所了解。此类企业也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降低生产成本上面下工夫。

(5)企业应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代工的同时尝试树立自己的品牌,积极开拓自己的营销渠道;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资金和销售人员储备相对不足,营销策略的重点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同时积累资金和行销人员储备,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贸易企业,营销渠道的竞争意味着服务的竞争,只有提供更好、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才能巩固与老客户的长期关系,开拓新客户。

(6)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首先,加工贸易具有很强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溢出效应”,加工贸易的配套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竞争力提高后,这些配套企业可能同时也为一般贸易出口企业配套。这样,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而且,加工贸易配套企业制造能力的发展,还为一些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扩大一般贸易出口。例如,深圳中兴就是利用“珠三角”地区很强的配套能力,发展了程控机等电信产品,大量出口。其次,随着国内配套企业形成对进口料件的替代,一些原来的加工贸易出口变成了一般贸易出口。

(7)政府应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给予支持。信息匮乏、网络建设落后等也制约着加工贸易企业营销网络的发展。政府应继续加强官方相关网站的建设,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8)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9)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加工贸易要调整结构,河南省的有些企业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逐步向一般贸易靠扰,另外积极促进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紧密结合,同时河南省加工贸易还要与wto的有关规则接轨。

总之,政府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加工贸易,完善准入管理,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当前河南省的能源紧张、环境问题突出和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符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有助于河南省抓住全球资本重组、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 

河南省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只要还有一点好处,加工贸易就必须加以利用,利用它并不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加工贸易是充分发挥河南省生产要素加速发展的需要,总的来看,转型升级对河南省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河南省必须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产品加工贸易篇6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平衡;出口转内销;弹性调节机制

正确认识和处理进出口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升值及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加工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很多企业不敢接单或无单可接,为了缓解出口压力,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如何处理内销与外销的关系,本文提出笔者的思考。

一、加工贸易失衡的数据分析

一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必然会遭受他国的贸易报复。从一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来看,贸易平衡应该是长期发展的趋势,也是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国目前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只有认清这个问题,才能尽量减少顺差,规避他国的报复行为,减少贸易摩擦,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健康发展。

引起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2005--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见表-1)。

从表-1数据可知,2005—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延续长期贸易顺差的态势,且贸易顺差的额度都较大。其中,一般贸易成为进出口贸易顺差的来源之一(2009年除外),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呈递增态势。

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而非一般贸易,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应该大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表-2数据可知,2005--2007年,加工贸易确实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但2008--2009年一般贸易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2009年,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9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占比为48.2%,加工贸易占比为41.2%。

从直接数据来看,这种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顺差的来源是相悖的。因为,一方面,贸易顺差一直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呈递增态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确呈递减态势。这种相反的变动趋势告诉我们,虽然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促使贸易趋于平衡,我们需要重点调整的是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因此,处理好加工贸易的进口与出口,适当地将加工贸易外销的部分份额转向国内市场,减少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减少贸易顺差,实现长期贸易平衡的关键。否则,虽然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但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依旧,会招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二、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既然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为什么一般贸易不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只有认清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

(一)从加工贸易内涵的角度

对加工贸易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把加工贸易理解为国际生产分工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反映的是全球生产分工协作关系;另一种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即国家对进口料件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是政府部门操作层面上的保税监管加工贸易。本文所称加工贸易为第二种解释,加工贸易俗称“两头在外”贸易,即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全部或部分从境外进口,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销往境外的贸易。

从海关监管层面上看,加工贸易主要表现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又称为保税加工,加工贸易货物通常称为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又不完全等同于加工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货物只有经过海关批准备案才能保税进口,经海关批准准予保税进口的加工贸易货物才是保税加工货物。也就是说,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所进口的货物不全是保税的,只有海关批准才给予保税待遇。由于海关给予暂时免纳关税的待遇,减轻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导致大量外资涌入,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增多,加工贸易规模逐

[1] [2] [3] [4] 

年增大,加工贸易呈现顺差。

(二)从加工贸易实质的角度

加工贸易顺差的直接表现: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从表-数据可知,--年间,每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都大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且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增速。

我们可以从加工贸易的实质角度加以解释。传统加工贸易是一种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贸易,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在境内保税加工后返销境外。由于在境内加工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必然凝聚了物化劳动,导致加工成品出口价格必然高于加工料件进口价格。另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递增,导致加工贸易进口总值增加,进口总值增加又必然造成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加。于是,规模的扩大和成品价格高于料件价格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角度

近几年,我国政府出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思考,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因素。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之根源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渐丧失,以工资来衡量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比如鞋业、玩具业等。从近几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政府也出台了对于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鼓励措施。在政策

调整的影响下,加工贸易进口的料件主要为资源性商品和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出口的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高于加工贸易进口产品附加值,于是造成加工贸易顺差。

产业链条延伸因素。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传统的“两头在外”要么出口创汇少、生产工艺简单,要么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来料加工,在只赚取加工劳务费的同时,反而招致大量的贸易摩擦。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本土企业参与较少,但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允许企业开展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在外发加工税收优惠上给予支持。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这些举措,增加了国产料件的加工投人,减少了进口料件的数量,降低了加工贸易进口总值,提高了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增加了加工贸易出口总值。

(四)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角度

从年月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升值态势,这种趋势将持续。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初级产品成本降低,导致进口数量增加。而这些初级产品以料件的形式用于加工生产,转化为成品出口,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会过多影响成品出口,因为进口的料件作为贸易性投人品投入加工生产,人民币升值已经自动反映在成品的生产成本上。但是,投入生产的国产原料由于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表示的成品出口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人民币升值还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贸易性产品的出口,也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促进贸易平衡

通过对加工贸易顺差原因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

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适当增加加工贸易进口,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才能有助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发展。由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长期大规模小于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因此,我们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研究重点放在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上。

(一)适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

通过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一方面,将以往部分允许类商

产品加工贸易篇7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经营战略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整合,以建立并深化新的竞争优势活动。这种调整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价值链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跨国公司开始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下游的各个产业全面进入中国。这为我国加工贸易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成为其投资方式的首选。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存在规模大质量低,大部分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等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提高加工贸易增值含量的重要性。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加工贸易获得了“爆炸式”增长。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1053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降至9093.20亿美元,但是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反比2008年略有增加(见表1)。加工贸易出口以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逐步调整,机器及设备、电气及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却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中西部地区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看都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加工贸易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使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鉴于此,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1.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加工贸易活动以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开始,早期以国内企业为主。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8.8%,90年代后,外商来华投资迅速增加,1994年超过一半,达到56.1%。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进入90年代,大量台商来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己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建厂。2008年,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到8906.1亿美元,增长了7.1%。比起2008年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速要高出1.4个百分点。而同时,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国有企业额度为969亿美元,由上年的增长18%逆转为下降1.2%;私有企业的这一数额为4773亿美元,增长21.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加工贸易还是主要在外资的主导下进行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如表2所示,2000-2009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70%以上。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做出的贡献。

2.进料加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1980年我国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9.8%。1989年进料加工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1%。随后,随着外商在华投资日益增加,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所以进料加工迅速发展并取代了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到2009年,进料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上升为81.36%,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到18.63%,进料加工贸易已远远超过了来料加工贸易,成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3.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2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水平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如表4,2000年以来,在三大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相对比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步下降。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为5325.9亿美元,增长10.6%,增速回落12.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9%,所占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此外,加工贸易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59.2亿美元,增长6.1%,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另外,加工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发展极为迅速,所占比重连年提高,在这之中,还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力军。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工薪技术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增长来源。这也进一步的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档次在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4.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虽然已经遍及全国,但是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这5个沿海省份。这5个东南沿海省份加工贸易共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0%以上,其中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全国的1/2。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有关。此外,这些省市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首先享受到了某些特殊待遇,这些特殊待遇对这些省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南沿海土地资源紧缺,劳动成本上升,目前这种状况正在悄悄的变化。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不发达地区转移。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为2.7%,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改变了中西部加工贸易比重五年保持2.2%不变的格局。山西、陕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达到68%~25%。

三、我国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依存度过高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2007年以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很大部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其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国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波动较为明显,比较难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状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的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这就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所好转,如图1所示,2008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曲线出现拐点并呈现下降趋势。

2.加工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加剧

从表5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连续多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除了个别年份外,主要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我国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出现贸易顺差,在2004年以前顺差都在500亿美元以内,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18.26亿美元,2008年为2981.31亿美元,2009年虽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受阻,但贸易顺差仍有1960.70亿美元,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巨额的贸易顺差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形成首先源于我国与欧美国家以及东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中间产品等,在国内组装后仍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从而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转嫁给我国,这形成了我国对欧美国家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形成了我国对韩国等国家的贸易逆差。其次,由于对原产地认定的分歧,对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统计差异进一步夸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的出口,仍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则相反,在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的加工环节,贸易顺差并不代表在贸易中获得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贸易不平衡状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实际情况。第三,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量通过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进口外国料件,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顺差,助推了贸易摩擦的发展。贸易不平衡使得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一些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目前,由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

3.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我国加工贸易重心虽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如表6所示,2000~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虽然总体趋势上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加工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增长显得微小而缓慢。2007-2009年虽然增值率较高,但由于没有分别产品来考虑进口和出口,因此根据上表公式计算出来的增值率有时并不准确,事实上,这2007年和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实际增值率分为46.5%和53.7%,增值仍然不理想。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缓慢增长又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的大量外流。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中只承接对零部件的简单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因而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另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占80%以上。加工贸易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其可以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获取。据统计在来料加工中,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占出口总额7%~9%的工缴费,其余大量增值部分都被外商获得。

4.“飞地效应”明显

“飞地效应”是指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活动既不使用东道国国内原材料,也不存在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仅仅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和低廉的要素成本。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大都仍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环节,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更严重的是,加工贸易大量进口我国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原材料,使得原本开工不足的国内原材料企业境况更加恶化,一方面加工贸易“大进大出”声势浩大;另一方面,国产原材料无人问津,企业濒临倒闭。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还是体现在最终的产品总量上,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原材料和零部件过分的依赖进口,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飞地效应”明显。五、处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国际产业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哪些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在当前国际分工的金字塔结构中,中国可以说仍然处于底部,中国的富裕资源只有劳动力,最为稀缺的是技术,而且耕地、石油、天然气、资本等也都是相当紧缺的资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这种贸易格局不仅使中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表面上近年来中国也在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但中国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虽然在出口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表现为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但是我国主要还是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和低附加值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仍然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5.加工贸易内外部结构失衡

(1)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削弱了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我国加工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其在总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天津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列居全国前五位;中西部地区20个省、市、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比重为2.21%。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加工贸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生活费用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此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有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吸走,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耗能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这对于进一步挖掘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平衡地区发展、形成合理产业阶梯,在未来均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部结构过于集中

我国的加工贸易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2005年加工贸易对美国、中国香、欧盟、日本四大市场共出口3303亿美元,占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9.9%。其中美国出口106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25.8%;对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出口分达到928亿美元、700亿美元和614亿美元,三者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4.1%。同期加工贸易自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盟进口额达到289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42.4%。可见,我国加工贸易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存度较大,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

6.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问题

(1)早期加工贸易准入门槛过低,后遗症逐步显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要吸引外资来中国投资,国家对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相应放低。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早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工贸易项目弊端逐渐暴露,如高能耗、低环保等问题。商务部《2005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统计,2005年一季度我国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如生铁及镜铁出口增长10.8倍、钢坯及粗锻件增长9.7倍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口高耗能产品就相当于出口能源。鉴于此,2007年12月2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了2007年110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计589个10位海关编码商品。该目录主要涉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矿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制品、铝制品。还有一些含濒危动植物成分的制品也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如皮革制品、动物毛及其织物、鞋靴类、首饰制品、眼镜、钟表、杂项制品;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可以认为从全国范围内抬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2)当前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困难长期以来,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宽松保税政策。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这种宽松政策并没有给监管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宽松政策中蕴藏的企业信誉风险就暴露出来。部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利用加工贸易保税且无贸易管制的便利绕开我国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管制,逃避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一格局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另外,由于国家税务机关与海关之间实行分头管理,两部门之间难免出现一些脱节现象,税务部门难以对加工贸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并且走私者利用加工贸易的名义,偷漏税款,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同时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极度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加工贸易走私还容易造成社会腐败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告,将人民币交易价格从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2.6%。从此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止到2010年3月,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至1美元兑换6.825-6.826元人民币之间。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预期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的直接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加工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并以此作为考核企业与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官员都以出口创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使贸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由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更强,销售渠道畅通,所以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产生了大额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盈余。大量外汇盈余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贸易部门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因为中国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并且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贸易部门与其它经济部门联系不紧密,所以积累起来的大量外汇盈余不能被其它部门所利用,这就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正说明了中国整体经济的落后性。如果贸易部门对其它部门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足以吸纳掉这些外汇盈余。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对国内其它经济部门缺乏关联带动效应,积累的外汇盈余不能被国内其它经济部门所利用,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2.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其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当人民币升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劳动力价格下降,从而外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口量增加。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必然会使出口企业由于成本提高而减少出口,减少就业。当我国技术有所进步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具备竞争优势时,应当是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在我国没有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势必对出口不利,可能会使加工贸易部门萎缩。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外汇收入也可能减少。加工贸易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所以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出口变得困难,但由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下降,可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的压力。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影响也是不同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价格对其产品的需求影响较大,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出口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并不敏感,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对产品需求影响较小,反而升值会使其创汇能力提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型升级,可以消耗大量外汇去购买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过来又会促进其进一步升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产业升级过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使其产品竞争力提高,从而使该国货币存在一个真实的升值压力,进而将国内一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中国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出口贸易已经占据了GDP的4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7.2%,比2007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1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比2007年回落8个百分点。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月度数据同比下降更是明显,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水平,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就会受到很大冲击。而加工贸易转内销也是增长乏力,其中成品转内销继续萎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以上情况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确实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出口增长中最为迅速的环节,加工贸易的下滑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深陷衰退,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进一步下降,订单减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

2.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危机面前深受影响,但也给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变幻莫测。首先,随着危机影响的加深,美欧等国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后,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订单进一步减少,中国将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中国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已经暴露出了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一方面使得国内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很难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影响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这表现在国内企业对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欠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

(1)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随着模块化生产技术的革新,企业间和国际间的分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而以OEM等外包生产方式为主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明显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特征,其结果是产业结构出现了“微笑曲线”(见图2)。由于处于“微笑曲线”的弧底,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较低,而由外商控制的产业链上下游,其增值收益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10多倍,我国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弧底日益加深,反映了我国贸易交易条件正日益恶化,中国正在陷入加工贸易“微笑贫困陷阱”。

产品加工贸易篇8

内容摘要:我国已经深入参与到这种国际贸易体系中。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力图找到实现我国产品内贸易竞争优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国际分工模式及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贸易模式。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价值链国际分工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竞争已经由最初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历经产业内竞争、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产品内的竞争,这就导致国际分工模式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模式也由产品贸易逐渐演化为产品内贸易模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引进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产品内贸易体系之中,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的贸易余额和贸易结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国际分工模式和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的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一、产品内贸易的内涵

产品内贸易是新的国际分工模式的产物,与过去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模式相比,当代国际分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拆散后分配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产品内贸易分工所研究的生产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序;二是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需出口到别国。因此,产品内贸易模式研究的经济现象实质是生产工序跨国式的空间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即生产链的全球铺展对要素流动及其价格、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各国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影响。

二、进制、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加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也可以是用于下一环节的中间投入品。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末端,主要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产品中最终产品占绝对比重。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30多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22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从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5%跃升到50%以上(见图1)。这是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我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布局;我国积极加快改革开放,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进口多采取保税措施,或出口时退还所征进口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产品内贸易增值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其一是我国工资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导致原来一些需要进口的中间品大都开始在我国国内生产,减少了对进口投入品的进口;其二是在中国的价值链延长了,一些本来在国外的生产环节逐渐转移到中国进行,尤其是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从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来看,在华的外资企业已然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而且参与程度正在逐年加深(见图2a、图2b)。由于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与内资企业相比,它们更容易充分利用中国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措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分工中的一个生产基地。虽然外资企业日益被抢占市场战略所驱使,但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仍然是其重要目的。

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趋势:

传统商品(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的比重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则逐年上升,到1999年,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到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701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6%;进口机电产品499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870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6.7%和16%。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中,服装类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减缓。

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推动着整个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见图3)。如图3所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90%以上,而一般贸易只占8%以下。虽然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只参与了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从商品构成上看,加工贸易改善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根据本文的分析,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其表现是产品内贸易指数显著提高,以及中间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品内贸易也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余额的增加;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也要清楚的看到,组装加工仍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形成的一般规律,这种状况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对策

首先,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在传统分工格局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最终产品意义上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升;而在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则深化为产品内部生产链条上的升级,同时也是价值链条上的攀升,而这种跃升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比传统的产业升级更为迅速。从我国当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必须把握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加以深化,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逐步融入其国际产业链条,从最初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环节,进而从事资本密集型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由品牌生产环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出于逐利及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跨国公司会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并重视在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就为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只有作为投资母国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才能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虽然我国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由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和其他效应,的确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并逐渐获得技术的升级和资本的积累。但是,投资母国同时也在进行更快的技术更新,在动态发展的价值链上,我国尽管获得了一定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不断在向上攀升,但仍然落后于投资母国,难以摆脱低端分工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下游,从事专业化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秉着“走出去”战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教育投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专著于研发环节和核心生产环节,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技术积聚效应;通过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适合的国家,从而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凝聚多国比较优势为产品优势,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技术积聚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整合全球资源,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根本上对价值链进行重构。这两种方式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上述两点对策并不冲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排斥引进外资,与此相反,继续引进外资以求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是实现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历史沿承及其范式嬗变[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上一篇:工民建施工范文 下一篇:食品加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