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16 00:55:01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

一、医学院校背景下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犯罪心理学是各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属于选修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远离犯罪行为伤害,健康成长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犯罪心理学课程学生学习热情高昂,自发组织形成犯罪心理研究小组,部分学生致力于考取犯罪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或者毕业后从事司法工作。目前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实践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①师资队伍还需有待加强,结构不够合理需要优化。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而一线的工作者理论基础相对匮乏。②已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能很好地与犯罪心理学内容结合。往往缺少或者根本没有专业的实验实践教辅人员,就算配备了实验人员,也因为身兼数职而难以展开犯罪心理学专业性工作。实验教学也因此而出现停滞现象。③犯罪心理学课程建设的投入不够。国内目前犯罪心理学教材来源比较单一,数量较少,可供选择有限。④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难度。已有研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1-2]等在犯罪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还有研究者提出在进化心理学[3]、积极心理学视角[4]、生命教育视野[5]、心理传记学的案例教学实践[6]等视角下展开教学改革尝试,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关于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较少,而且多集中在公安警察系统的学校[7-8],少数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9],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医学院校背景下心理学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应该突出时代性和创新特色。

二、犯罪心理学课程目标的与时俱进

一流本科课程体系要求“让课程优起来”,在新形势下应该把犯罪心理学课程建设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通过犯罪心理学等课程去落实教书育人目标,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预防犯罪行为健康成长。

三、犯罪心理学教学团队的优化配置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介于犯罪科学、法学与心理科学之间,需要多学科的专业背景。课程团队中应该以心理学、犯罪学背景的老师为主,同时也有法学背景的老师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和结合了犯罪心理学这一学科特点,让学科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和偏重于社会科学,具有文理兼具的特点。课程师资团队知识结构需要完整平衡,既有偏自然科学的,例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等内容主要由犯罪学背景的老师讲授,又有偏社会科学的,例如关于犯罪心理起源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解释等内容主要由心理学背景的老师讲授。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学科。师资队伍中需要有理论功底非常深厚的高校教师,长期从事心理学与犯罪学、法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需要长期从事预防和打击犯罪的一线工作者,例如有一线的警官、公安等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犯罪心理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犯罪心理学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犯罪心理学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结合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已有研究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测试技术[10-11]、心理评估技术[12]、心理应激“微反应”[13]、项目教学法[14]、微课[15]等引入犯罪心理学教学。我们需要改革创新犯罪心理学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尝试融入音乐心理剧等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心理剧是西方最负盛名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心理剧疗法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安全方面已有应用研究证实其明确效果[16]。我们在犯罪心理学课程中尝试融入音乐心理剧发现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演绎授课老师根据以往实际工作经验改编的校园心理剧剧本对于犯罪心理学案例有更深的体会,这样的教学改革方式无论是音乐心理剧演员还是学生观众都给予了一致好评,提高了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参与度和教学质量水平。

五、突出医学院校犯罪心理学课程特色,整合医学资源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广泛,包括心理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其中犯罪心理画像是犯罪心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医学院校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生理心理学是跟医学有关的,需要深入研究人的神经系统;犯罪生物学也跟解剖学密切相关;刑事侦查学跟法医学、检验学等密不可分。在整合相关医学资源的基础上更能突出医学院校犯罪心理学课程的特色。

犯罪心理学篇2

《沉默的证人》 是我国首部心理悬疑电视剧: 案情从一桩普通的谋杀案开始, 在针对这起谋杀案的侦查中竟然发现了一桩历时十年, 手法单一的连续杀人案, 最后警方运用犯罪心理学的视角终于将隐身于茫茫人海中的元凶抓获。 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大学心理学教授, 母亲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妹妹是一名大学生, 幼年时的屈辱和成年时的打击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极度扭曲,从此便走上了以谋杀高学历“堕落者” 为发泄途径的不归路。

一、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 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 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学或称为罪犯侧写, 起源于1940年代时, 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要求精神病学家威廉·兰格侧写阿道夫·希特勒的心理。

19世纪后期的欧洲, 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犯罪率急剧上升。 因此,具体提示犯罪原因、 心理机制、 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情况下, 犯罪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1872年, 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 《犯罪心理学纲要》 , 1889年, 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 《犯罪心理学》 一书, 这两本专著的问世, 标志着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二、 刑事讯问中犯罪心理学的运用

在该案的刑事侦查中, 主要运用的心理学理论有:

(一) 精神分析学在刑事侦查中的用运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S·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他指出, 人的意识由本我、 超我自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代表与生俱来的欲望冲动, 按 “快乐原则” 活动;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 按 “至善原则” 活动; 自我则对本我和超我进行协调, 按 “现实原则” 活动。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依从力减弱, 而趋向于本我的结果。

在该案例中, 身为心理学教授的犯罪嫌疑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许的, 甚至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心理扭曲所致, 但想要复仇和发泄的原始欲望最战胜了超我的道德标准, 并冲破了自我的最低底线, 按自我的 “快乐原则” 在一次次的犯罪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慰藉和满足。 佛洛伊德还认为, 成人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幼儿时期原始的、 非道德的性冲动复活了起来。 这正是侦查人员在侦破案件时花费大量时间调查犯罪嫌疑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可以说其母亲童年的裸体自杀已早在他的内心埋下了犯罪的种子。

(二) 不同接触理论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 1939 年在他所出版的 《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 “不同接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 (1) 犯罪行为是由学习得来的。 (2) 犯罪行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而学得的。 (3) 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习得到的。 (4) 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 动机、 态度、 理由等。 (5) 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 主要是从人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 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 使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 (6) 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 时间长短、 顺序、 强度的不同而异。笔者看来, 这一理论最大的用途在于寻找合理的犯罪嫌疑人。 刑侦查中锁定合理犯罪嫌疑人可以缩小侦查范围, 节约调查成本, 提高破案效率。

但事物的优点也往往是其自身的缺点。正因为这种寻找合理怀疑的思维模式, 使很多处于社会高阶层的罪犯逃之于法网之外。在该案例的侦破阶段也突出体现出了这一思维模式的缺陷。侦查初始阶段可以说根本没有人去怀疑该教授, 并特请他作为该专案组的心理顾问。 因此, 在刑事侦查中一方面要运用该理论迅速的确定合理嫌疑人,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教条主义和思维僵化, 而使罪犯逍遥法外。

(三) 异常人格理论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德国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在1940 年出版的 《精神病质的人格》一书中, 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他发现易于导致犯罪的异常人格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意志薄弱型; (2) 情感缺乏型; (3) 爆发型; (4) 激奋型; (5) 自我显示型; (6) 偏执型; (7) 情绪易变型; (8) 软弱型; (9) 自卑型; (10) 忧郁型。笔者认为, 类型 (1) 属于被唆使型犯罪类型 (2) 属于犯罪特质型犯罪 (或犯罪倾向型) , 类型 (3) 、 (4) 、 (5) (7) 属于我们常听说的冲动型犯罪; 类型 (6) 属于偏执型犯罪; 类型 (8) 、 (9) 、 (10) 属于人格缺陷型犯罪。 该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应该属于最后一种类型, 即人格缺陷型犯罪。

幼年的遭遇使他产生过了深深的自卑心理, 但自身天赋的聪颖又使他的自负心理极度膨胀, 这种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的反复交织、 反复碰撞,最终塑造了他浓郁的忧郁悲观人格。这种人格就像炸弹一样, 因为长时间的压抑使内心反抗的力量凝聚的越来越强烈, 最后只需一根导火索 (妹妹的死亡) 便可以爆破出无限的能量。

三、 结语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型的有待开发的交叉学科,但在众多法律和心理工作者的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多进展。将来的犯罪心理学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 向系统化、 科学化和可操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平, 李世虎. 犯罪心理学. 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肖兴政. 犯罪心理学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刘建清.三大心理学流派对犯罪心理学的影响. 政法学刊. 2004(1).

犯罪心理学篇3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李悝学说的基础上改法为律 ,创立了《秦律 》 。商鞅死后 ,后人将其遗说连缀成篇 ,或托名于他而阐发自己的思想 ,编成了一部《商君书 》 [ 1 ]。

因此 ,《商君书 》 不是一人一力所成 ,它是商鞅学派思想的汇编 ,基本上代表了商鞅及其学派思想的学术观点。商鞅学派主张重刑治罪 ,“以刑去刑 ” [ 2 ] ( 《赏刑》 ),强调“明主察法 ,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 ” [ 2 ] ( 《弱民 》 )。

他们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 自律 ” 、 “ 自治 ” 的法治社会。他们从心理认识层面分析了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犯罪预防的基本途径 ,把对犯罪学的认识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任何犯罪 ,都是在一定的主观心理态度支配下发生的触犯刑律的行为 ,也就是说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犯罪在心理支配下发生 ,并随着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3 ] ( P314)。

根据《商君书 》 各篇的论述 ,商鞅学派把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人“巧以伪 ” 、 “计利 ” 、 “刑轻 ” 、 “刑人复漏 ” 、 官吏“ 利合而恶同 ” 等几种情况。商鞅学派的人性论可以归结为人类的自然生理欲望 ,这一点与荀子的人性论非常接近。他们认为 ,“ 今之民巧以伪 ” [ 2 ] ( 《开塞 》 )。 “ 巧以伪 ” 是孕育犯罪心理的温床 ,那些所谓的善人善行 ,都是伪装出来的 ,即“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 [ 4 ] ( 《性恶 》 )。

如果对人性的恶不加限制 ,就会滋生各种犯罪。显然 ,人类的自然生理欲望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人类自然生理欲望的直接表现为“ 计利 ” ,即对利益的计较和追求。 商鞅学派对此曾做过许多经典的论述。

他们说:“ 民生则计利 ” ,“民之生 (性 ) :度而取长 ,称而取重 ,权而索利 ” [ 2 ] ( 《算地 》 ),“ 民之性 ,饥而求食 ,劳而求佚 ,苦则索乐 ,辱则求荣 ,此民之情也。

民之求利 ,失礼之法;求名 ,失性之常。奚以论其然也 ? 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 ,而下失臣民之礼 ,故名辱而身危 ,犹不止者 ,利也 ” [ 2 ] ( 《算地》 )。

“计利 ” 是人的心理需要的反映 ,当人的需要不能以一种合理、 合法的形式得到满足时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某种缺失感 ,进而进入到一种不平衡状态 ,即“ 失性之常 ” 。随着心理需要欲望的不断扩张和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加剧 ,人们往往不惜铤而走险 ,不顾“ 名辱而身危 ” ,用违法的方式满足心理需求。

除“巧以伪 ” 、 “计利 ” 外 ,商鞅学派认为 ,“刑轻 ” 和“ 刑人复漏 ” 也是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事实上 ,人有了犯罪动机 ,并不一定就会实施犯罪活动 ,他们往往还会考虑犯罪的成本问题 ,即犯罪之后“ 得 ” 与“ 失 ” 的对比问题。刑罚过轻 ,就会使“民不畏刑 ” [ 2 ] ( 《君臣 》 )。

“罪重刑轻 ,刑至事生 ” [ 2 ] ( 《靳令》 ),轻刑不但不能制裁犯罪 ,反倒还会刺激犯罪心理的进一步扩张。重罪轻罚 ,看似仁慈,实际上却是纵容犯罪。

“刑人复漏 ,则小人辟淫而不苦刑 ,则徼倖于民、 上;徼于民、 上以利 ”[ 2 ] ( 《算地》 ),如果该受刑罚的人能够被赦免或漏网 ,那么品质低劣的小人就会肆意犯罪而不以刑罪为苦 ,就会产生犯了罪也不一定受刑罚的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很容易使人铤而走险 ,以身试法。

最后 ,商鞅学派还对官吏犯罪的心理原因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官吏犯罪的特殊性在于他们身份特殊、 手中有权 ,官吏犯罪大多与滥用职权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有关。自古刑不上大夫 ,官吏犯了罪也有可能被赦免 ,或者被“利合而恶同 ” [ 2 ] ( 《禁使 》 )的同僚掩盖。心理上的优越感和现实的法律漏洞会激发他们产生犯罪心理 ,使他们走向犯罪。

犯罪心理预防 ,是使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能够做出符合社会法律规范的行为选择。根据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 ,商鞅学派提出了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商鞅学派认为 ,预防民众产生犯罪心理 ,首先就要“ 弱民 ” 、 “ 去强 ” 。他认为 ,只有“ 弱民 ” 、 “ 去强 ”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犯罪 ,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弱则轨 ,淫则越志。弱则有用 ,越志则强 ” ,所以“ 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 [ 2 ] ( 《弱民》 )。

民众懦弱 ,有欲望需求也不敢轻易用非法手段取得 ,没有了犯罪动机 ,也就没有了犯罪心理形成的必要条件。即使民众心理上有某种犯罪动机 ,根据人好利恶害 ,好爵禄恶刑罚的本性 ,统治者如果用民众厌恶的刑罚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民众也会打消犯罪的念头 ,“ 政作民之所恶 ,民弱 ” ,“ 以弱政强 ,王也 ” [ 2 ] ( 《弱民》 )。商鞅学派指出 ,“ 刑人复漏 ” 容易使人产生侥幸心理 ,滋生犯罪 ,“ 小人不避其禁 ” [ 2 ] ( 《算地 》 )。

情况严重会使民众无视法律的存在 ,如果用犯罪者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必得” 之法 ,就会打消这种侥幸心理。

为了“ 必得 ” ,即人犯了罪就一定要受到惩处 ,商鞅建立了严格的什伍连坐和奖励告奸制度。五家为一伍 ,十家为什 ,互相监视 ,“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奖 ,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 [ 5 ] ( 《商君列传 》 )。连坐、 告奸使每一个人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 ,从而达到“ 必得 ” ,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

商鞅学派进一步指出 ,“ 必得 ” 可以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 ,但并不能杜绝犯罪 ,为什么呢 ?“ 必得而尚有奸邪、 盗贼者 ,刑轻也 ” [ 2 ] ( 《画策》 )。“ 刑轻 ” ,使犯罪动机理性化 ,犯罪人权衡利弊得失之后认为即使受到刑罚也值得 ,因此“民不畏刑 ” [ 2 ] ( 《君臣 》 )。商鞅学派认为必须采取“重刑 ” 才能防止这种犯罪心理的产生。

民众畏惧“ 重刑 ” ,就不敢再以身试法。为了加强重刑的威慑力 ,商鞅“增加肉刑、 大辟 ,有凿颠、 抽肋、 镬亨之刑 ” [ 6 ] ( 《刑法志》 )。

使用重刑不是目的 ,“ 非求伤民也 ” ,而是通过重刑的威慑功能 ,抑制犯罪 ,“ 以禁奸止过也 ” [ 2 ] ( 《赏刑 》 )。

商鞅学派分析了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认为一般情况下犯罪都是从轻罪开始的。如果轻罪轻罚,罪犯就会因为犯罪成本的低廉而轻视犯罪,进而在这种心理的诱发下再次犯罪 ,而且犯罪的强度会不断升级。“罪重刑轻 ,刑至事生 ” [ 2 ] ( 《靳令 》 )。

商鞅学派认为预防犯罪一定要轻罪重罚 ,“ 故行刑 ,重其轻者 ,轻者不生 ,则重者无从至矣 ” [ 2 ] ( 《说民 》 )。

为了减少犯罪现象 ,“以杀去杀 ,虽杀可也。以刑去刑 ,虽重刑可也 ” [ 2 ] ( 《赏刑 》 )。 “ 重刑 ” 和“必得 ” 二者相得益彰:一方面 ,“ 重刑 ” 的威慑作用会削弱“不必得 ” 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 ,“必得 ” 消除了侥幸心理进而强化“ 重刑 ” 的威慑作用 ,这就是“ 刑重而必得 ,则民不敢试 ,故国无刑民 ” 的道理[ 2 ] ( 《赏刑 》 )。

轻罪重罚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民众内心欲望的无节制扩张。但人生而有欲 ,欲望的满足、 对功名利禄的渴求 ,终究是一座潜伏在人内心深处的活火山 ,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商鞅学派认为 ,要消除人们的犯罪动机 ,除了“ 重罚 ” ,还应利用民众的功利心理来诱导他们依法行 事。

“塞 私 道 以 穷 其 志 , 启 一 门 以 致 其” [ 2 ] ( 《说民 》 ),民众要想得到“爵禄 ” ,只有农战这一条门路。

通过合法途径满足心理需求成了唯一的途径 ,民众自然也就打消了犯罪的念头。

针对官吏犯罪的特殊心理 ,商鞅学派提出了官吏犯罪心理预防的措施。首先是“ 壹刑 ” 。“ 所谓壹刑者 ,刑无等级 ,自卿相、 将军以至大夫、 庶人 ,有不从王令、 犯国禁、 乱上制者 ,罪死不赦 ” [ 2 ] ( 《赏刑 》 ),对官吏同样实行重刑治罪。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官吏监督机制。

商鞅学派认为 ,官吏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很容 易 相 互 勾 奸 ,“吏 之 与 吏 , 利 合 而 恶 同也 ” [ 2 ] ( 《禁使 》 )。官吏即使犯了罪也会官官相护 ,如果让他们“ 利异而害不同 ” ,“ 事合而利异 ” [ 2 ] ( 《禁使 》 ),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主动地监督其他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再给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人一定的奖励 ,官吏就会担心被别人揭发而不敢犯罪。再次是明确官吏的职权范围 ,建立透明的法治体系。

严格区分官吏的权限 ,使他们难以找到谋私的门路,一旦发现越权或滥用职权就给予最严厉的惩罚。此外 ,让民众知法 ,官吏知道民众都了解法令条文 ,就不敢用非法的手段来对付民众 ,“吏明知民知法令也 ,故吏不敢以非法愚民 ” [ 2 ] ( 《定分 》 )。没有了犯罪动机 ,也就从根本上遏制了犯罪。

三对商鞅的重刑主义 ,许多人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

司马迁批评说:“ 商鞅少恩矣 ” ,“ 其天资刻薄人也 ” [ 5 ] ( 《商君列传 》 );《盐铁论 ·非鞅篇 》 :“商鞅峭法长利 ,秦人不聊生 ,相与哭孝公。 ” [ 7 ]。

商鞅却认为这些看似残忍的做法有他的合理性。商鞅说:“治民能使大邪不生 ,细过不失 ,则国治。国治必强。一国行之 ,壕内独治。二国行之 ,兵则少寝。天下行之 ,至德复立。此吾以杀刑之反于德 ,而义合于暴也。 ”

[ 2 ] ( 《开塞 》 )杀戮、 刑罚能够归于道德 ,而道义反倒合乎残暴。不仅如此 ,统治者的恩德也是从刑罚中产生的 ,“ 刑生力 ,力生强 ,强生威 ,威生德 ,德生于刑 ” [ 2 ] ( 《说民》 )。

“ 刑 ” 和道德相反相成 ,都具有对民的教化功能。重刑不是以伤害民众为目的 ,而是通过这种手段对民众施行教化 ,引导他们守法。统治者如果坚持以刑去刑 ,最终达到无刑的理想境界 ,那么民众不但不会身受重刑之苦 ,而且还会成为重刑最终 的 受 益 者 , 即“立 民 之 所 恶 , 则 民 安 其乐 ” [ 2 ] ( 《开塞》 )。

如果“ 罪重刑轻 ” ,则“刑至事生 ” ,这实际上是“以刑致刑 ” [ 2 ] ( 《靳令》 ),刑罚永远作为惩治犯罪的手段而不能达到制止犯罪的目的。商鞅学派用“ 重刑 ” 治理犯罪的终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 自律 ” 、 “ 自治 ” 的法治社会 ,但是他们建立在“ 性恶 ” 基础上的先验理论却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 ,人性是无法简单地用“ 善 ” 或“ 恶 ” 来界定的。商鞅学派期望用一种绝对命令式的严刑峻法对人的行为和内心作出不能抗拒的规定性和规范作用 ,实际上是超验或先验的理性命令 ,却要求经验性的畏惧来实现和支持 ,其结果必然是主观臆断犯罪动机 ,主观 推 定 预 防 犯 罪 措 施。如 “刑 用 于 将过 ” [ 2 ] ( 《开塞》 ),将已遂犯和未遂犯同等治罪 ,最后必然造成司法混乱 ,滥施刑罚。他们的重刑主义“残伤民以骏刑 ,是积怨、 畜祸也 ” [ 5 ] ( 《商君列传》 ),很容易激起社会矛盾 ,引起社会更大的不安定。他们强调法律公平、 公正的“壹刑 ” ,并没有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

太子犯法 ,商鞅“黥其傅公子虔 ,劓其师公孙贾 ” [ 5 ] ( 《商君列传 》 ),让最多只承担一定连带责任的人代他受过 ,他自己却逍遥法外。官吏犯罪 ,“爵自二级以上 ,有刑罚则贬。爵自一级以下 ,有刑罪则己 ” [ 2 ] ( 《境内》 ),有爵位的人犯罪仅被降爵或取消爵位 ,并没有其他的惩罚。

商鞅学派以暴易暴、 用“ 重刑 ” 治理犯罪的思想固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然而,认真分析形成这种治理和预防犯罪思想的原因,我们就能对其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并认识到商鞅学派治理和预防犯罪思想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首先,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法制从刑到法的转型期,商鞅学派对法制的认识不足在所难免。周代法制是在夏商神权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在周初就被加入了“ 保民” 、 “ 明德 ” 等内容,但是并没有明显减少的各种酷刑仍然是统治者镇压民众的主要工具。在从刑到法的转型中,想让统治者一下子抛弃重刑治罪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想富国强兵、 称霸诸侯必须有一套使民众畏服的法律作保障。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如果没有严明的法律作保障,富国强兵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最后,在王权高于一切,封建法制刚刚确立的战国时期,我们也不应该苛求商鞅的“ 壹刑” 能完全实现法律的公正与公平。商鞅变法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当时的法制服务于当时的统治者,而统治者的特权是不容冒犯的。

我们应该看到,商鞅的预防犯罪思想有效地制止了犯罪,大大降低了犯罪率,经过他的治理,秦国“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5 ] ( 《商君列传》 )。

商鞅的这些措施为秦国的强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也为日后秦朝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姜建设.周秦时想国探索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

[ 2 ]高亨.商君书注译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

[ 3 ]梅传强.犯罪心理学 [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

[ 4 ]章诗同. 荀子简注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

[ 5 ]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

[ 6 ]班固.汉书 [M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

犯罪心理学篇4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

青少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主力军,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对象。就现状而言,青少年犯罪事态越发严重,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前进脚步,它的出现不容忽略。青少年犯罪不仅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还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治安安全,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行动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综述

介于青少年犯罪状况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引起了各大媒体,学术界的争相讨论,以下就是笔者根据调查总结所得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四个特点:①青少年出现犯罪行为的年龄偏小;②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③青少年犯罪以团伙形式实施犯罪行为;④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特征。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青春期阶段,其内心已形成自身的认知。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约束,而更崇尚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观念上,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并不过多考虑观念的正确性;在决策上,青少年已经形成自身行为观念,若老师父母强加思想,就会引起青少年思想叛逆,更甚者直接用一些过激行为来表明其不满,这种叛逆看则并非大事,实则却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犯罪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青少年家庭不和睦或者是因家庭不和造成的成员残缺,二是因为家庭条件优渥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学习上施加高压。

首先,在家庭不健全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性格相对较为孤立,冷漠,自卑。原因在于家庭不健全,缺乏某一方的关爱,导致亲戚及同学的歧视嘲笑,基于这些原因,青少年不敢与外界过分交涉,这样一来,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及形成非常不利,家庭学校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关怀,是影响青少年犯罪机率的关键。

其次,在家庭条件优渥的环境中,青少年就如温室花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是让其学习而不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如此不仅阻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还会由于学习高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青少年犯罪道路。

(3)学校因素。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行为因素的关键。现如今众多学校对此并没有认识,过分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培养,这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学校,青少年学习有好坏之分,一些教师教学中,对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过分关注,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放任自流,态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此行为会造成一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出现愤恨心理。此时的青少年人格还尚未健全,教师这一行为无非是雪上加霜,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犯罪机率。

(4)社会因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渗透到青少年当中,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现在网络内容鱼目混杂,各种黄色暴力信息更是层出不穷,造成部分青少年不慎浏览,被其所影响,致使一些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形成极端的心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另外,在现今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盛行,一些辨别力不高的青少年极易被这些观念所影响,若再加上社会管理制度松懈,不能给予及时性引导,青少年思想很容易出现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迷惑了青少年的心智,使其看不清现实,过分追求娱乐,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拜金享乐主义思想的盛行都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大关键因素。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外界各方面不良因素所诱惑,学校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注重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及培养,育人是育才的前提,做好人格上的引导,学术上方能有所成就。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三者之间应相互配合,为健全青少年心理而努力,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它的成长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或杜绝青少年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鲍晶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2013,2(3):71-73

[2]潘蓉.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心理矫治[J].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6(5):3-5

[3]侯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2,8(6):265-268

[4]郭翔.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对策田.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5(12):72-74

作者简介:

犯罪心理学篇5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原因;心理预防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恶性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马加爵杀害宿舍舍友案,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发生付成励弑师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杀害被撞者,2013年复旦大学发生投毒案,一起又一起令人震惊和悲痛的惨案深深地刺激着社会大众。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众多大学生恶性犯罪案件,分析和总结大学生恶性犯罪的特点、心理因素以及心理预防措施,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维护大学校园和社会的和乐平安。

1、大学生恶性犯罪的特点

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的调查数据:1965年大学生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中占1%,“”期间大学生犯罪率增加至2.5%,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所占比例上升至17%。由此可见,大学生犯罪呈大幅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总结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发现大学生犯罪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1犯罪动机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冲动性。大学生犯罪在动机上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冲动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气盛的年龄阶段,容易感情用事,容易为外界环境所影响,受到刺激时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节情绪,一旦刺激过于强烈往往会立马产生犯罪意图,从而发生恶性犯罪行为,并且犯罪行为大多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相较于有组织的犯罪而言,没有事先的周密准备、事中的小心行动和事后的巧妙处理。较为常见的大学生盗窃或诈骗等案件中,大学生犯罪动机的随机性尤其明显。大学生犯罪有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是动机,有时候是为排解心理压力或是发泄负面情绪而爆发。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身所受到的压力,也不了解正确合理抒绪和发泄压力的科学途径,其通过疯狂的犯罪行为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其犯罪手法非常能凸显其犯罪动机的冲动性。

1.2犯罪手段极为残忍。大学生恶性犯罪即性质恶劣的犯罪,此类犯罪将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了社会的治安和稳定,此类犯罪的手段通常极其残忍。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性格冲动、精力充沛、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匮乏并且缺乏社会经验的阶段,同时,这正是其对暴力、血腥和恐怖视频或图书等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受到此类作品的影响并无意识地对此类作品进行模仿。这些因素日积月累,一旦其遇到挫折或是受到刺激,就极有可能激烈地爆发,通过残忍的手段来抒发心中的负面情绪,犯下了故意伤人、杀人等严重的罪行。

1.3犯罪后果非常严重。大学生恶性犯罪手段的残忍性决定了其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犯罪手段越残忍,其受害者的范围就越宽,受害者受伤害的程度就越深,完全复原的可能性就越小。另一方面,犯罪带来的伤害从来都是双重性的,既给受害者带去了难以抹平的伤害,也给犯罪者本人及其家庭带去了深重的灾难,犯罪手段越是残忍,犯罪者及其家人所承担的后果也越严重。

2、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原因

2.1认知层面。认知是指个体获得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最基础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①。大学生智力已发育完善,并且拥有较强的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大学生一直处于校园之中,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其对问题的认知具有主观性、直观性、简单性和片面性的特点,不能全面客观地对事物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2.2情绪层面。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尚不全面,对于事物的态度也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其情绪具有不稳定、敏感、脆弱和极端等特点,一旦遇到挫折受到刺激,情绪益发不稳,易通过极端的方法抒绪,从而造成犯罪。

2.3意志层面。意志是指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直到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②。从前面的叙述可知,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冲动性,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制力较弱,不会或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行动,无法妥善处理自身情绪和行为间的关系,情绪失控就有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里充斥着大量表现暴力、恐怖和血腥的作品,大学生因为好奇而去接触此类作品,在接触后又不能正确地认识此类作品并坚定意志不为其所影响,因此发生犯罪行为。

3、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预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3.1完善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犯罪的情况不容乐观,亟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犯罪心理预防机制,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首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绝不能流于形式,应有专人为此负责,确保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转,同时聘请专业人士担任心理咨询师,为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大学生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帮助。其次,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心理咨询室应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接待时间,并且应能充分保障咨询人的隐私,由此才能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否则失信于人也就不会有走入困境的学生前来求助。再次,以高校心理咨询室为主,发起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力争心理引导工作能尽可能地覆盖到每一个人,引导大学生学会积极、正面地看待挫折和困难,学会适时地通过正确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和压力,学会调节和掌控自身的情绪,从而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2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以下三个方面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第一,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表现暴力、恐怖和血腥的作品,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大学生接触此类作品,这种做法只能适得其反,使大学生对此类作品更加好奇和关注,因此可以通过班会讨论等形式,让其有表达自己观感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应在了解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杜绝盲目模仿作品的现象。第二,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渠道,让大学生有机会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注意引导大学生多多关注社会的光明面和积极面,同时也应教导大学生直面社会的阴暗面并予以正确的判断。此外,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上形形的人都有各自的艰辛不易,培养大学生养成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意识,这样大学生自身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从而不至于通过极端手段来发泄压力。第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养成坚定的意志。人需要有长远的目标和明确的理想,如此才能勇敢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遇到问题时理性地对待并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信仰缺失的问题,大学生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许许多多不了解的现象,脑海中充满了困惑和犹豫。高校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外,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并鼓励大学生养成坚持理想信念的勇气,如此慢慢磨砺心志,大学生必能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彭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犯罪心理学篇6

深挖犯罪是指公安机关通过对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和罪犯进行管理、 教育, 获取犯罪线索, 查明犯罪事实, 甄别在逃人员的专门工作。 看守所是各类犯罪人员的交汇地和中转站, 是名副其实的 “犯罪信息库” 。 在 “大刑侦” 的要求下, 看守所已经变成打击犯罪的 “第二战场” , 深挖犯罪也成为其重要的职能之一。但是, 由于看守所不同于侦查部门, 它不能完全采用刑事侦查的审讯方法进行破案, 只能在 “以人找案, 以人找人” 的思维模式指导下, 灵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深挖犯罪的对象、 时间和方法进行慎重地选择。

一、 深挖犯罪对象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在押人员都具有深挖的价值, 如一些过失犯、 初犯、偶犯等就较少成为深挖的对象, 而重刑犯、 累犯、 惯犯、 团伙犯、 系列犯、 盗窃犯、 “双抢犯” 、 涉毒犯、 在逃犯、 劣迹较重的在押人员等具有较大的深挖价值。 在具体筛选深挖对象时, 看守所必须注重内外线索的搜寻。

(一) 从看守所的外部寻找线索

首先, 向办案人员了解侦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特别是要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范围、 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该在押人员在该案中的角色、 在押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表现、 同案涉嫌人员的去向以及其他各种与本案相关的各种情况等等; 其次, 向在押人员的亲属、 朋友了解其在家庭、 单位和社会的成长历程、 行为特征、 社会交往状况, 特别要了解各种生活事件对在押人员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再次, 从报纸、 杂志、 电视、 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及公安机关内部的治安与刑事通报中提供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犯罪信息。

(二) 在看守所的内部寻找线索

首先, 对刚刚入所的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试, 全面了解其心理状态、 认知状况、 人格特征、 气质类型、 情感需求等, 及时记载在押人员的内心冲突和表现出的情绪障碍; 其次, 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各种策略, 分化瓦解共同犯罪的涉案人员, 促使其互相检举; 再次, 利用安排的特情耳目等人员提供的信息; 第四, 密切观察在押人员异常的行为举止, 及时分析其心理变化, 如那些急于找办案人员谈话、 对同案人员的情况异常关注、 主动探听其他案件的人员, 得知其他案件、 其他人员的有关信息后态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人员, 收到信或钱物后情绪明显波动的人员, 都可以成为深挖的对象。

二、 深挖犯罪时间的选择在押人员在看守所被监管或羁押的不同阶段会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如能把握深挖犯罪的时间, 因势利导, 会使深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入所初期

在押人员入所初期, 由于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 特别是监管场所的强制约束, 使得其心理处于惊恐、 悔恨、 孤独和悲观交织在一起的状态, 甚至达到崩溃的边缘, 其判断能力、 反侦查能力、 反监管能力上都很弱, 容易说出真话。

(二) 诉讼阶段转换期由于诉讼进程直接关系到在押人员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 诉讼阶段的变化乃至强制措施的转换 (如刑事拘留转逮捕) , 都能使在押人员的心理发生波动, 造成其情绪不稳定, 侥幸、 畏罪、 悲观、 绝望等心理都会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此时进行深挖, 容易获取犯罪线索。

(三) 宣判时

进入审判阶段, 在押人员争取从宽处理的欲望最强烈。 接到判决书后, 重刑犯特别是被判处死刑的在押人员, 绝望心理较强, 立功心切。如果此时对其指出只要有立功表现,其仍有获得从轻改判的可能, 就能激发其信心, 促使其在最后关头, 走上坦白检举的道路。

(四) 调换监室与出所

有的在押人员平时在监室中慑于 “牢头狱霸” 等恶势力的影响, 害怕被报复, 不敢检举揭发犯罪线索。 看守所要在坚决打击所内恶势力的同时, 消除其思想顾虑, 鼓励其在调换监室与出所时, 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

三、深挖犯罪的心理学方法

(一) 与在押人员建立良好关系, 缩短心理距离监管民警不但要完成 “管” 与 “教” 的任务, 而且要营造一种人性化管理的氛围, 尊重在押人员的人权, 关心他们的学习、 生活、 劳动和身

体健康。 如果在押人员能够体验到监管民警的关心和爱心, 就会对其产生较强的信任感, 放弃心理抵触, 缩短心理距离, 甚至产生心理相容, 向监管民警提深挖犯罪的线索。

(二) 仔细分析深挖对象的面部表情

1. 观察深挖对象的眼睛

(1) 是否有瞳孔大小的变化。当对某些事情感兴趣时, 人的瞳孔往往会收缩, 而激动、 恐惧或被激怒则会使瞳孔扩大;

(2) 是否有非病理性的斜视。 斜视眼的人总是用谨慎、 戒备的目光对待和评估周围的环境, 不愿意让别人观察其内心的世界, 竭力隐藏内心的真实感情, 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3) 眼睛外侧是否有放射性皱纹。眼睛外侧的放射性皱纹被称为 “友好的微笑” , 它是由于长期微笑形成的, 如果一个成年人脸上没有这种皱纹, 表示这个人比较冷漠或缺乏感情, 是一个不太友好的人;

(4) 鉴别真笑与假笑。 判断真笑与假笑有两个依据,一是嘴角抬起的速度, 二是在张开眼的同时, 眼皮是否有短暂的闭合;

(5) 分析目光的变化规律。 深挖对象的目光变化常是其心理活动的流露: 1) 如果他说话时不看管教民警, 主要是为了避免叉开话题, 而正视一下管教民警, 则表示他在说话停顿时, 管教民警可以打断他的话, 但如果停顿了却不看管教民警, 说明他的思路还没有断; 2) 如果说完某句话或某个词后他将目光移开, 可能表示他对自己说的也没有把握,而如果看着管教民警说, 则表示他对自己讲的很有把握; 3) 如果他对讲话的管教民警扫视一下, 表示他对管教民警的话表示怀疑, 而如果听讲时看着管教民警, 说明他感兴趣或也是这个看法; 4) 当他对管教民警产生防卫性、 攻击性或者敌意时, 他与管教民警视线相交的机会便会增加, 特别是当他长时间面无表情地盯着管教民警时, 说明其具有挑衅性。

2. 观察深挖对象的眉毛

根据眉毛不同的形态, 我们可以将深挖对象分成四种类型的人:第一类是愤怒的人或是邪恶的人, 其眉毛里端向下, 外侧向上, 呈倾斜状; 第二类是糊涂、 不知所措的人或焦虑、 失望的人, 其眉毛里端向上,外侧向下, 呈歪斜状; 第三类是情绪比较冷静和稳定的人, 其眉毛平直或相对平直; 第四类是经常烦恼、 心理压力过大的人, 其眉毛牵拉在一起, 呈紧锁状。

3. 观察深挖对象的嘴唇

有关研究表明, 薄嘴唇的人, 往往较吝啬, 性格严厉且执拗, 而厚嘴唇的人, 对人热情, 且易受感动。 根据嘴唇的动作变化, 管教民警可以进一步认识深挖对象的性格与行为:

(1) 如果嘴唇下垂或嘴唇两边下挂, 表示此人经常处于生气、 不愉快的境地, 有悲观厌世的念头, 而嘴唇两边的嘴角向上提起, 则表示他性格活泼、 生活乐观;

(2) 绷紧卷曲的嘴唇通常与残忍或盛气凌人的性格有关, 而当一片嘴唇绷紧, 另一片嘴唇松弛丰满时, 则表示此人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

(3) 有用力抿嘴习惯的人, 其抿嘴动作可能是进行口头攻击和不耐烦的表现,这种人很容易失控, 而习惯于嘴上衔着东西的人, 是想借此动作来注意倾听或避免说什么, 也意味着他需要寻找新的信息。

4. 观察深挖对象的下巴与脖子后削的下巴代表了与世无争的个性, 而突出的下巴则代表了争强好胜; 粗壮结实的脖子表示顽固、 倔强, 而细长脖子则表示缺乏男子气概, 不好争斗。

5. 对深挖对象整张面孔进行综合观察

对深挖对象各个器官的单个解读, 可能会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因此, 必须进行综合观察。如挑战、 敌对态度常用绷紧下颚的肌肉和斜眼瞪视来表示, 而这时眉毛下垂, 眉头皱起, 嘴唇紧绷, 头和下颚挑衅地向前推出, 摆出一种防御姿态。又如, 如果在左半面孔出现极不然的笑容, 极力让监管民警感到可信, 而右半边则绷紧面颊和嘴巴,露出严厉的冷笑, 并且右眼还显示出一种狡诈, 说明该深挖对象心中存在较强的恐惧。

(三) 认真解读深挖对象的肢体动作

1. 观察深挖对象是否有反复出现的习惯性动作在接触过程中, 如果深挖对象反复出现咬指甲、 双手搓来搓去、 反复抚摸身体的某个部位等, 说明其内心紧张、 犹豫, 正在进行思想斗争, 趋利避害, 回答的问题大多数是假话。

2. 观察深挖对象与监管民警之间的距离当深挖对象讲真话时, 其身体会主动向监管民警靠近, 反之, 讲假话者, 会不自觉地与监管民警保持较远的距离, 身体向后靠, 肢体活动较少, 但面部笑容反而会增多。

3. 观察深挖对象的手势即使人可以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指。 深挖对象如果在讲真话, 其手势较多, 同时面部表情、 声音的声调、 声与手势相互协调, 反之, 手势会减少, 面部表情安静, 声音却断断续续, 手势也不协调; 如果摊开双手、 解开外衣纽扣或脱掉外套, 表示其有一种真诚与白, 而当双手交叉在胸前时, 则是一种防卫、 否定、 拒绝或疏远; 双手紧绞在一起或反复摆动, 加之身体坐立不安, 往往表明其情绪紧张而难以接近; 而起两只手, 表明其比较焦虑, 很可能是有所期待。

4. 观察并重视深挖对象的临界供述状态

(1) 如果深挖对象的身体由松弛自在转化为紧缩僵化, 分开的双腿开始紧靠并双手交叉, 表示监管民警已经触动了其敏感要害之处,或者是其将涉及或已经涉及到了自己痛苦的、 隐秘的问题, 造成其内心由平静、 轻松、 开放状态变成紧张、 不安、 害怕和封闭状态; (2) 如果深挖对象想要压抑自己的强烈感觉与情感, 往往会不自觉地采取脚踝交叠、 双手抓紧的姿势, 也有的人会咽口水, 或咬紧牙关, 或抓住手臂等, 来拼命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3) 如果深挖对象出现坐立不安、面红耳赤、 身体出汗、 目光游离、 口干舌燥、 呼吸急促、 喝水时刚喝几口又忘喝、 抽烟没抽完就自己熄灭等, 表明其对抗情绪减弱, 心理防线已经几近崩溃, 但还存在侥幸心理。 此时, 监管民警应抓住时机, 对其进行开导教育, 促其认识到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放弃思想包袱, 争取宽大处理, 让其供出余罪。

(四) 分析深挖对象的声音特质

一般来说, 深挖对象讲话时提高音调, 既可表明其对所谈内容的强调, 也可表明他的愤怒或惊喜, 当然, 也可以表示一种怀疑、 回避; 声音强度增大, 也是一种强调, 可表示一种激动情绪, 而声音强度的减轻, 则是失望、 不快活、 软弱或心虚; 节奏加快表明紧张和激动, 而节奏变慢则可能是冷漠、 沮丧, 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讲出来以及如何讲出来。

(五) 运用谈话技术, 打开深挖对象的心扉进行摄入性会谈目的, 是要从深挖对象的身上寻找到各类犯罪的线索, 并给予必要的验证。具体技术如下:

1. 开放式提问使用 “什么” 、 “如何” 、 “为什么” 、 “能不能” 、 “愿不愿意” 等词对深挖对象提问, 可以让其对有关问题给予详细的说明。

2. 封闭式提问使用 “是不是” 、 “有没有” 等词, 用来澄清事实, 获取重点, 缩小深挖的范围。

3. 具体化让深挖对象清楚、 准确的表述他所经历的事件。

4. 面质当深挖对象的言行不一致、 前后言语不一致时, 使用面质, 可以让其放下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和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

5. 打破沉默处于沉默状态的深挖对象有 6 种类型: 怀疑型、 茫然型、 情绪型、思考型、 内向型、 反抗型。

6. 调整多话

多话的深挖对象有7种类型: 宣泄型、 倾吐型、 癔症型、 表现型、 表白型、 掩饰型、 外向型。面对多话的深挖对象, 要针对不同类型, 采用不同的策略, 科学地进行引导, 及时发现并分析多话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在使用上面的各种会谈技术的同时, 监管民警还可以适度使用共情的技术, 促使深挖对象较快地暴露其内心存在的各种冲突感和罪恶感。

实践已经表明, 在看守所内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深挖犯罪工作, 可以提高案件的发现率和侦破率, 是对刑侦工作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李姝音.对看守所深挖犯罪的若干思考.公安教育. 2004(12).

[2]唐兢, 刘谋斌, 花涛, 邵世友.公安监所深挖犯罪的对策与方法.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3]张迎新.公安监管场所如何开展深挖犯罪工作.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4(3).

犯罪心理学篇7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犯罪;刑事

【中图分类号】 D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45-1.

近些年来,我国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有关,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因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之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因与罪、罪与罚、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由于历史原理,犯罪心理学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心理学学科才与心理学分支,在短短三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问题突出。一是我国心理学研究虽然在揭露、发现、证实和打击犯罪、有关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上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所建树,但是关注与投入欠缺,致使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整体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更是不足;二是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认识偏差,片面的认为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学理,失去了具体实践功用;三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人缺失必须应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能敏感分析出犯罪及其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不能将犯罪现象或者犯罪本源上升到心理学的认识与揭示的高度;四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一部分人不能充分了解与研究刑事法学等相关刑事学科及其司法实践,难于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有关刑事学科以及司法实践进行融合。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我过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

(三)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达到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源。

总之,犯罪心理学不断的发展进步,其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性与实用性,对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理论能够科学描述、解释、预测以及控制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从整体上为社会控制减少犯罪服务。

犯罪心理学篇8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 犯罪原因 心理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个领域中技能性人才的基础力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态度、精神面貌和行为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职校生的培养和教育应为全社会所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社会变革也正处在关键时期。就这个时期我国的职校生而言,其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能与变革中的时代要求相一致。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改革的深入,职校生早已逐步被卷入社会化、市场化浪潮之中。经济、学习、就业的压力、使许多职校生心理上不堪重负,于是在职业院校中产生了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职校生违法犯罪现象。据北京市朝阳区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至2009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共移送朝阳区法院院审查批准逮捕青少年学生犯罪案件48件71人,其中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犯罪案件29件4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0.4%和63.4%,普通教育院校学生包括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犯罪案件和人数全部相加才占39.6%和36.6%。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职业院校学生犯罪是我区青少年学生犯罪的主要群体,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职校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成长,还没有完全成熟,社会纷繁复杂,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心理疏导缺位则是职校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一、职业院校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如下:

(一)心理脆弱,感情用事。职校生既是生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又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心理成熟的关键期。他们大多为90年后出生,且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多溺爱,其性格多任性。正如美国犯罪学家戈夫指出的:"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1]对于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性格孤僻、性情粗暴、急躁,他们情绪和情感都十分丰富,但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重感情、讲友谊,但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易激动,往往存在遇到一点小事,稍有挫折,就变为消极的倾向,在解决一些人际冲突纠纷时,往往感情用事,采取偏激的,极端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从不计后果。还有一些职校生因为家庭贫困,或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又过于自卑敏感,自我调节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和各种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

(二)心理迷乱,情绪失控。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职业院校学生失业现象日益严重,许多职校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对前途充满迷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比如,某职业院校张某,因某日心烦意乱,感觉前途渺茫,就在晚自习期间,偷了宿舍同学每人一样东西。张某说,她就是将盗窃作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犯罪变态心理,从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同化",同化不是个体对社会压力的屈服,而是对自己的特定社会环境的一种自愿调适,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表明,"同化是内化的前提,是形成与转变个体信念、态度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想的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观念也大大不同于从前。[2]"他们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颓废、自私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以此为起点开始走向犯罪。" 而据前几年对全国7.4 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30.23%。可以说心理迷乱,情绪不稳是青年学生典型的心理疾病,也是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失足的又一大诱因。

(三)动机简单、不计后果。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行为人总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才萌发某种犯罪目的的。职校生犯罪的动机主要有贪财、仇恨、报复或极端的妒忌等心理。从犯罪动机角度来看,职校生犯罪目的中以盗窃、诈骗、抢劫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居多,而伤害次之,以杀人最少。因而如果从动机引发犯罪实施的过程来看,很多犯罪职校生实施犯罪过程并非真正想致人于死地,只是失去理智,对犯罪后果难以预见或根本没有预见,即行为的不计后果。他们往往或为一念之贪,或逞一时之快。如江苏某职校一男生,因女生拒绝与其继续交往,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情感刺激,便将女生割喉至死,作案动机只是一时冲动形成。

二、职业院校学生犯罪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家庭方面

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教育缺位是导致职校生犯罪的三大因素。因此,建立完整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关系、正确的教育方式,是预防和减少职校生犯罪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子女方面,家长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价值观、择业观,使子女在健康、合理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以防止和减少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产生。社区、基层司法机关、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等组织都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自己的方便资源向家长开展有关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学习学习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

(二)学校和社会方面

1、建立职校生心理档案,密切关注有心理问题的职校生。职校生犯罪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对于进入职业院校之前所形成的导致职校生犯罪的因素比如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性格怪异等,校方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

2、完善和落实职校生心理救援机制。职业院校与社会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到形形的人和事,他们该如何分析、如何面对,怎样让学生拥有更为弹性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怎样更宽容地去面对他们面临的各种人生挫折,是各类职业院校函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心理迁移,让心理咨询走进课堂。

3、丰富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释放心理压力,正确认识社会。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不良嗜好的注意力,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引导职校生正确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对社会现状的片面理解和情绪,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

4、社会应当更多关注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受教育、就业等问题。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既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又有利于其改过自新的司法制度。同时司法机关要与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和改造的合力,建立检校、检家、校家等共同预防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全方位的综合预防体系,并可探讨废止定罪判刑即开除的学校惩罚措施,为犯罪学生回归社会创造更多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强.美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正制度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历史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