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9 06:12:46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取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9-C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面对着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犯罪,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取证,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学科。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执法机构开始制定计算机取证的培训计划,以增加自己处理计算机犯罪问题的能力,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执法培训课程。同样欧洲法学研究所等组织促进了计算机取证检验成为一种国家标准中(ISO17025)公认的学科。

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我国,计算机取证训练仅仅局限于很少的培训机构,而且内容不全面。也有为数极少的高等院校进行计算机取证专业的设置,但是这些专业只对研究生开设。从我国当前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的现状上来看,很多操作人员由于所学专业技能有限,并不是计算机取证专业出身,由于操作计算机的水平不够,缺乏相关的计算机安全操作知识,面对数据证据不知道如何处理,以至于进行了误操作,导致了数据证据的破坏和损毁,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从当前就业环境上来看,计算机取证专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空间,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专业。今年来,由于计算机和Internet网接入的家庭化以及万维网的发展,使网络犯罪形式也向多元化,多样式发展,当前的网络犯罪,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计算机入侵,而且还有更多的形式和方式存在,严重的威胁了网络安全。在面对多元化的网络犯罪模式时,我们有必要建设一门专门的学科,针对网络犯罪的取证行为,因此,在高校中建立计算机取证专业,加强计算机取证理技术的研究,将是一门符合当前我国计算机安全行业发展的一种需求。

三、计算机取证专业的课程学习内容

简单的阐述,计算机取证就是学习当前高等级的计算机操作,利用计算机高级技术来收集、分析、使用数据证据,提供有结论性的电子数据犯罪的阐述报告。在课程专业方向上,计算机取证专业涉及到法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强的学科。

计算机取证专业在法律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等等,以便在进行计算机取证操作过程中,能以法律为指导,鉴别其行为,规范其操作。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模式,它的出现对传统的犯罪形式产生了新的挑战。虽然当前的计算机犯罪绝大多数都能在当前法律中,找到其解决策略,但是计算机犯罪,属于虚拟网络犯罪,其定型的准确性,还有待详细的研究,计算机取证可以在应对相应的犯罪过程之后,对相应的法律修正提供必须的事实依据。

计算机取证专业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包含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鉴定技术等。其领域研究的主要母的就是形成一个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数据计算机取证,并且通过这些过程,研究其犯罪母的和动机研究,研究罪犯的惯用手法,研究这些新型犯罪方式的应对手段。

四、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科理论内容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研究的复杂系统 ,其核心是体系结构设计。课程体系设计也就是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是课程设计的主要部分。

在我们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分为基础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取证实践技能锻炼几大部分。

其中基础素质课程体系:主要是国家要求的,必须学习的素质课程,同时兼顾专业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备的基础必修课,它开设的课程包括:思想教育理论课、外语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取证学、计算机基础、心理学、信息安全概论等课程。占整个学时的20%。

专业基础课:它学习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的前提,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取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单片机原理、数据库概论、计算机取证工具使用、网络基础学、现场勘察、密码学等,占整个学时的20%。

专业核心课体系:包括网络故障分析、计算机组网技术,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取证协议研究、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计算机入侵技术、恶意代码识别研究等,占整个学时的30%。

取证实践技能锻炼:该部分是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掌握其正确的取证技术和方式。它主要是理论课程的综合应用,作为实践课程,应该是边学边实践,当学习到达一定程序,应该还有一定的任务分配,所以这部分学习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专业课主要集中于技能训练实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组织学生到计算机取证的第一线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占整个学时的30%。

五、计算机取证专业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取证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所开设的课程必须包含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如果根据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教与学的分离。所以根据它的特性,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一)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主导,教师讲课,在讲述完基本理论之后,提出实际出现的问题,并布置实验,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要通过实验,有效地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应对各种问题,能够产生新的对付方法。

(二)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纯粹的理论教学,不仅死板,而且不易多变,当前的计算机犯罪的形式是多种,未来会出现的形式是未知的,所以要求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变,多样式的思考,对于同一种情况,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方的老师,很多情况,专门从事教学,对于当前的取证具体情况还是没有具体的执法人员熟悉,所以定期邀请具体的取证人员,对学员进行实践培训,有可能可以直接到取证第一线进行具体实践,保证知识与最新的实践能相结合。

六、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教育的专业中,计算机取证专业还是处于刚刚起步萌芽状态,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计算机取证作为一种新型的概念和理论被提出,需要有其成长、发展的学术和实践环境。当前很多综合性大学和高职,都有相当的技术和研究能力,如果在这些大学的支持下开设这门专业,不论是对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王玲,钱华林.计算机取证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软件学报,2003,14(9):1635~1644

[2]丁丽萍,王永吉.计算机取证的相关法律技术问题研究.软件学报,2005,16(2):260~274

[3]钱桂琼,杨泽明,许榕生.计算机取证的研究与设计.计算机工程,2002,28(6):56~58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 实证学派 实证研究 个案研究

从学科渊源上来看,犯罪学脱胎于刑法学。在刑法学理论研究上,存在新派与旧派之分,犯罪学的兴起与新派密不可分。自诞生之日起,新派就以实证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特征旗帜鲜明的与旧派相对,其实证研究最大的特色就在对犯罪原因的实证调查研究,代表人物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等无不具有这一鲜明特色。因此,犯罪学的诞生尽管脱胎于以理论思辨见长的刑法学,但其是以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作为其“出生证明”的,其天生具有“实证研究”的特质。既然犯罪学天生具有实证特性,故在犯罪学研究和教学当中应当贯彻实证研究方法,如此才能将犯罪的研究推向深入。与此同时,如何在《犯罪学》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和应用实证研究特征是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树立实证研究指导思想

因为犯罪学学科具有实证属性,故在教学中首先应当树立实证研究方式作为犯罪学基本研究范式的指导思想。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观察和经验和反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其因反对纯理性思辨而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犯罪控制的学科,犯罪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现象。豍我们知道,对具体犯罪现象的认知与把握不可能从纯理性思辨中获得,必须从实际调查中获取。从犯罪学的学科特点而言,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的方法,这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学科任务等都密切相关。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与其他法学学科不同的是,应当开宗明义犯罪学的实证属性,确立实证研究方式作为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并鼓励学生们开展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每个具体的学科基于自身学科属性的不同会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式,在笔者看来,学科主要研究方式的确立是学科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在犯罪学研究中确立实证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并不是排斥其他研究方法,因为任何学科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式可以完成的,必须借助多种研究方式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当前的犯罪学教学中,纯理论讲授和论证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而实证调查研究则重视不够,这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是不相符合的。理论源于实践,对于犯罪学而言,理论讲授固然重要,但突出犯罪学的学科实证属性并强调和鼓励从事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是促进犯罪学长远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二、确立实证研究的具体方式

犯罪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多样,包括抽样研究、历史与追踪研究、访谈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观察与参与研究等。豎从这一角度而言,实证研究方法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研究方式,而是一种研究方法论群。公允的来讲,实证研究方法的各具体研究方式不存在高下之别与优劣之分,只存在方法运用的是否恰当和具有针对性。在犯罪学的教学当中,对于实证方法的各个具体研究方法都应当有所论及,以使学生对各个具体方式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更应强调的是,实证研究方式是一种综合的方法论群,亦即是对上述各种具体方式的综合运用。以犯罪统计研究为例,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公布较为权威的官方犯罪数据,因此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犯罪的定量研究由于缺乏较为可靠的犯罪数据而存在不足,故访谈和个案研究式的定性研究是当前犯罪现象研究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存在全国统一的犯罪统计数据,受客观条件限制,研究者一般会选取某一行业犯罪或者某一具体领域的犯罪现象进行定性研究以获取犯罪研究的具体材料。但对于数据记载较为详尽和权威的国度而言,历史和追踪研究、定量研究等方式可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尽管同样是以实证方式展开犯罪学的的研究,但其具体方式是可以不同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强调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运用不同的实证研究方式。影响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校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实证方式开展的氛围、学生的兴趣与动手能力、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等等。相对而言,开展实证研究较早、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校地联系紧密的法学院更为容易开展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不用的方式来展开研究,以达到最佳研究目标。

三、实证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总的来看,实证研究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选定、制定研究计划以及组织研究队伍等等。研究课题的选定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即理论研究方面和社会实践课题。不论是何种方面的课题,应选择具有可行性、具有代表意义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选题。研究计划包括主要是指方案实施的具体计划和过程,至于研究队伍是指完成该计划的团队组成。第二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这一阶段是实证研究最为重要的体现。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与文献法、个案研究法。不同的研究应采用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每一种资料收集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和应用。以问卷法为例,这种资料获取方法具有客观性,较少受主观偏见的影响。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较深层次的了解受访者的内心真实想法,而且此种方式要求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其结论可能出现偏颇。而访谈法在使用过程中,访谈者和被访者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涉及被访谈者的一些隐私问题,如遭受侵害的过程时,被访谈者往往会比较反感,不愿对这些问题做正面或真实的回答。这时候就需要访谈人员在进行访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适当的方法或方式引导被访谈者,以期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总之,资料的收集应注意保持全面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这些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第三阶段,资料分析整理阶段。这一阶段是对已经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体,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阶段。一般而言,研究结论的作出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研究开始之前预设了某种结论,然后通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来验证此种结论;二是研究者并未预设某种结论,而是通过资料的分析整理逻辑上推导出某种结论。在笔者看来,预设结论的情况尽管十分常见,但研究者受预设结论的影响会导致对资料的获取和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偏好,进而直接影响结论的客观性的准确性,因而应当较少采用。第四阶段,成果表述阶段。此阶段是要求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论撰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包括或者论著,以完成自己的研究目标。研究成果表述是实证研究的总结阶段,是发挥研究计划学术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可知,每一个研究阶段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构成了整体的实证研究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但每一个阶段都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意义,相互之间不可逾越、不可省略和替代。

四、实证研究的具体展开

笔者以王牧教授所编著的《新犯罪学》教材为例,对实证研究方式具体展开进行论述。在王牧教授的论述里,涉及实证研究方式的主要有三大块,即犯罪现象发生论、犯罪现象存在论和犯罪现象对策论。笔者认为,这三大部分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的内容,也是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的主要领域。如上文所述,实证研究方式是一种研究方法论群,对不同的对象和领域具体采取的实证研究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对于上述犯罪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应当根据其不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实证研究方式。具体如下:第一,犯罪现象发生论。该领域主要研究犯罪发生原因,是犯罪学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一度成为犯罪学研究的全部。犯罪所产生的原因的可谓种多样: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等错综复杂相互交错都影响着犯罪的产生。笔者认为,对犯罪原因的研究主要采取个案访谈和调查方式。尽管实证研究的起点在于实际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但资料获取的方式仍然多种多样,个案访谈和调查是其中之一。犯罪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不同类型的犯罪原因是可以探究的,尤其是某一具体类型的犯罪。在犯罪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根据特定的犯罪现象展开个案调查,了解犯罪具体产生的原因。对具体访谈对象的确定应当因地制宜,具有代表性并具有可行性,有条件的可以对较为典型的案件犯罪人或者嫌疑人进行访谈。第二,犯罪现象存在论。对于犯罪资料获取的实证方法而言,基本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与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式。获取资料以后,对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技术同样重要。在犯罪现象存在论这一领域,通常是对现有的犯罪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总结犯罪发生、发展规律,因此应当运用统计分析对资料予以整理并得出结论。对于资料的分析统计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前者重视对现有资料的概括和描述,基本属于“就事论事”,仅对资料本身进行概括归纳;后者则需要根据样本的特征来推导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趋势进行预测,因此,后者远比前者复杂。对既有的犯罪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既需要运用描述统计对数据本身进行描述和概括,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推论统计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和预测犯罪发展的规律。第三,犯罪现象对策论。由于犯罪现象千差万别,故对犯罪进行控制和预防的方式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具体实证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方面:(1)确定研究对象;(2)选择具体研究方法;(3)确定研究工具。以青少年犯罪预防为例,首先,研究对象即为青少年犯罪。其次,对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需要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故可以选择问卷调查、社会测量以及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最后,由于青少年犯罪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研究工具的适用方面就需要更加全面和具体。研究者可以自我制定一定的调查研究工具,也可以采取心理学设计有关心理测试表。

四、结语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3

论文摘要: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做法。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相当突出,它不仅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玷污了青少年宝贵的青春年华。目前在部分学校中,学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强索钱财的现象日益普遍,“校园霸王”飞扬跋扈,“问题少年”大有增多之势。部分学校还出现了帮派团伙,强拿硬要,聚众闹事,行凶漫骂,打架斗殴,成为校园的害群之马;有的学生甚至与社会上的不法之徒相勾结,沦落为“飞车大盗”;更有在校女学生充当坐台小姐,集体卖淫……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总数的70%,且在校生犯罪日趋严重。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预防在校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刻不容缓,对此,学校有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学校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应在校园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花季少年为何会将自己的金色年华染成黑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它与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所存在的下列问题密切相关:

(一)部分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有偏差,重智育,轻德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升学,重创收,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德育工作不力。其主要表现为:

1、招生制度不严密。当前各类学校为了创收,招生不顾质量,只要家长肯缴钱,无论学生成绩高低、表现好坏都可以升学读书,这样造成了学生不注重自己的品德表现。

2、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违反教学原则,变相分快慢班,双差生相对集中,差班的教师积极性受挫,学生的自尊心受创。有的学生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感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就盲目产生“补偿心理”。

3、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的学校迫于升学压力,重智育,轻德育。抓德育,抓思想工作,仅满足于一般性号召和对违纪犯法学生进行处分。有的长期不开家长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视差生为“包袱”,一旦违纪便给予处分,甚至以“辞退”,开除等方式将违纪的双差生推向社会。处分愈多愈造成恶性循环。

4、学校管理松懈。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项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常规管理处于序状态。学生奔波于“三点一线”上,不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想上的“盲点”得不到疏导,体内充沛的力和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泄,于是另觅精寄托。而学校对学生的课余生活疏于管理,些男、女生受社会“污染源”的影响,酗抽烟、行窃、斗殴滋事。

(二)部分学校对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和制教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学校是开发学生智力、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过分强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认为学生品性不端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或违法犯罪,是家庭因和社会不良环境造成,与学校无关,学能教育就教育,不能教育也没办法。这种矛盾推向社会、推给家长的做法,使对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发生脱节,甚至出现真空段。给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辨别是非的标准,好坏不分,良莠不清,就极易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也有些学校导认为法制教育是普法部门的要求,而不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将法制教育当作是法部门的事情,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当作政法机关的任务。因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的甚至视之为额外负担。一些学校将法制育简单地理解为请来自公、检、法、司的职副校长讲几堂课,到校时能穿上制服,唬吓唬学生,就算了事。在开展学校法制育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工作中消极被动,乏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也就难落到实处。而不知法,不懂法,分不清罪非罪,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制念,这也是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主观原因。

(三)校园文化单调,学生厌学情绪加剧

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负担过重,心理力过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面临毕业升学、业压力而又成绩平平或较差的学生,对学失去兴趣,对前途没有信心,往往感到忧苦闷,消极悲观,于是成天不思进取,得且过,对自己的行为也毫不在意。同时青学生充沛的精力需要渲泄,合理的愿望需满足。但紧张的学习、校内活动的单调,园文化缺少色彩,导致部分学生对在校学与生活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而外面的世很精彩,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浮躁不安心态使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现文化市场鱼龙混杂,“黑”网吧里夹裹着力与色情,电子游戏、黄色书刊、淫秽录等精神鸦片,麻醉腐蚀着缺乏辨别能力的灵,使他们极易在不良外因的诱发下,走违法犯罪之路。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重智轻德导致了教师要面对繁重的学任务,疲于应付,难以对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作必要了解,走访学生家长活动也中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完全割裂。学与家长缺乏稳固的联络渠道,老师往往只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才向家长告状。这种法非但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甚至会使学生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处处与家长和老对着干,甚至不惜去犯罪。

(五)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帮助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老师把后进生、双差生和失足学生都简单地归为“问题学生”,视之为“包袱”、学校或班级的“害群之马”。不是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耐心的帮助教育,而是鄙视他们、歧视他们,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有的老师对这些学生侮辱同学或在班级、学校胡作非为不敢管、不愿问,采取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的态度,要你别在我上课时捣乱就好,这客观上帮助了此类学生不良品行的发展,导致不良行为愈演愈列,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则采用罚站、停课、劝退等方法,致使一学生旷课、逃学,流散于社会,成了扰乱社会治安的后备军。

二、加强学校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建议

学校是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且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优势,学校教育何预防在校生犯罪呢?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下几个方面改进学校工作:

(一)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决纠正和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做法,真正做到抓德育工作和抓德育质量两手硬。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学校教育质量时决不能只看统考分数,要把抓德育工作情况列入重要的考核评估项目。同时严格招生制度,思想品德不好坚决不能录取,无论给多少钱也不能招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责任心教育,教师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学生思想上筑起一道预防犯罪的坚固防线。

(二)提高学校对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法制教育工作日常化

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减少学生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一项治本措施。因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充分认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校普遍开设法制课,法制教育入课堂。课堂教学应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应按一定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预先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律常识的教育。学法内容的安排要科学、系列,教师的讲解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决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并应将法制课列为学生会考的科目,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日常性。当然,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多方位地拓展学校的法制教育空间,如:通过开办法制宣传园地,举办法制夏令营、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模拟法庭、以案释法,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展览、演讲、收视音像、访问英模、法制报告、“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法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一些大中专学校中,学生不良行为侵犯的对象往往首先也是学生,如果受害人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那么加害人也就减少了。一是教育学生不要和不良青少年结交朋友,要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诱惑,特别要抵制金钱、色情和哥们义气等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二是远离香烟和毒品。当前青少年涉毒案件逞增长趋势,应引起特别重视。三是教育学生不迷恋游戏机、网吧。有数据表明,一些学生厌学、逃学,往往从迷恋游戏机开始,有的还发展到小偷小摸,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四是教育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用违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善于运用正当防卫的法律武器来维权,这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方面。五是要学会法律求助,当突然遭受不法侵害时能机智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此外,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成预防犯罪心理的形成。学生个性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情感不稳定、意志脆弱。针对学生特点学校可开展必要的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卫生教育,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个别谈心等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自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心理健康,防止产生犯罪心理。

(三)严肃校纪,加强课外活动管理

严格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必循。班级要大力加强班风建设,用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来形成良好的群体气氛,规范在校生的行为,增强集体凝聚力,有效地化解不良因素对在校学生的侵蚀。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监督和检查网络,利用观察法、访谈法、总结法,了解和分析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尽量“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该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文艺汇演、书法展览、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各种技能技艺竞赛、班团主题活动等等,对在校生课余生活进行指导。组织开展影视评、书评、读书征文、摄影绘画展览、办文学社团、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开辟丰富多彩的寓教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第二课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灵魂,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同时对在校生的课外文化场所,学校应与公安、文化、教育等部门应联合整顿学校周边环境。离学校较近的营业性卡拉OK厅、镭射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等应坚决取缔,使学生在校能安静学习。

(四)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素质

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作为班主任应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和对未来负责的高度出发,严格施教,大胆管理,敬业爱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当保持热情,耐心教育,深入了解他们实施不良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原因,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使他们认识并纠正错误。另外,要有效地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专门的法制教师队伍。学校应有计划地吸收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法制课程的教师,同时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法制培训,把法治思想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育。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齐抓共管,构建和谐校园

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而,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特别是要建立以学校为主的在校生教育管理体系,这是综合治理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家庭之间应建立沟通机制。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迟到早退到旷课,从说谎、无心听课到打架,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家长、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违法犯罪的前期征兆,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使家长能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学校对犯错误或违法犯罪的学生处理要慎重,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教措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及时与家长和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帮教工作。家长则要积极主动与学校、社会加强联系,发现孩子有不良思想和行为,要加强管教,要如实向学校通报信息,教师也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双方互相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及时矫正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其次,学校应当加强与所在社区的沟通。学校所处社区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周围的治安状况不好是导致一部分辨别是非能力差且意志薄弱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因之一。学校应当主动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如实反映学生思想以及其他方面情况,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要求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加以解决。如将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的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并配合政法机关进行查处,以预防和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干扰。

总之,如何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大事。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育要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尽责尽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罗锋编.中国青少年犯罪学概论[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

2、黄华.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防范措施.[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1)。3、陈芳芳.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2.(3)。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 案例 语言修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81

当前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法学的学习兴趣、法律实践的效果以及对法律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肩负的使命重大,不可懈怠。选择合适的讲解内容、制作富有美感的精美课件等,我们只要花一定的时间精心准备就能做到;而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表达以及情感交融的和谐教学氛围等,则是一个长期修炼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其他老师的学习和相互交流,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一、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

1.要充满激情,首先要有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热爱。

教师如果对本学科充满热爱,就会激发自己学习的动力,尽量做到旁征博引。同时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热爱之心,就会督促自己好好备课,否则就会有自责感,甚至有一种负罪感。

2.老师上课的激情会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们的智慧得以启迪,潜能得以挖掘。教师上课如果没有激情,课堂犹如一潭死水,难以激起学生心底的涟漪。学生们昏昏欲睡,即使我们用再华丽的语言,用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打动不了学生,与学生产生不了共鸣,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起学生们无限的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的使命在于,不断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炬,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且把这种兴趣延伸到课堂之外。前两天法学班的学生们组织的一场辩论赛“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我真切的感觉到学生们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不仅运用了宪法、法理、民法、刑法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了大家还没有接触过的保险法方面的知识。

因此,只有教师上课满怀激情,才能激发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好奇、兴趣,并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甚至将探求法学知识的奥秘作为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教师本身乐观向上、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健康心态,教学单位和谐的人际关系, 民主、平等的环境氛围均有益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

二、讲清理论、结合实践

1.注重理论,把理论讲清讲透。

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法学概念的讲解,一般都是通过让学生们找准关键词的方法。

例如:

①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②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像此类概念,一般是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并试着找出关键词,学生如果能够正确的找出关键词,说明他们最这个概念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如果大家找出的关键词差别比较大,说明大家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因此需要通过案例等方法,字斟句酌地给大家分析和讲授。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2.结合案例,用简单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

课堂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数量要适中。案例太少,学生们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激发不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案例太多,既会冲淡理论教学,也会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阻碍学生多维度想象空间。在案例讲解的形式上,一堂课或一项制度或一个知识点,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主,辅之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的案例。典型案例一般要重点描述,其他案例则可简明扼要。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思维方式。

3.对于相似概念要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在刑法学中,有一些法律术语和概念很相似,如果单单靠学生们自己学习,很难分清彼此之间的差别。比如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这节中,就出现了犯罪预备形态、犯罪既遂形态、犯罪未遂形态、犯罪中止形态等概念。这个知识点是刑法学总论中的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在讲解这节内容之间先要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是犯罪停止形态,以及理论上的采用犯罪停止形态理论有何意义。然后通过图表的方法,把各个犯罪形态发生的阶段在一根数轴上标示出来,界定此停止形态与彼停止形态的差别。通过这样的讲授方法,同学们一目了然,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句俗话说: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是愚蠢;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是贡献。法学作为一门哲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有许多抽象的概念、术语以及枯燥呆板的法律条文。如果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不仅乏味,而且很难使学生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教师必须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运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地具体表述出来。如讲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时,笔者给学生总结“作为”的概念时,就是“不当为而为之”;“不作为”的概念就是“当为而不为”。犯罪未遂总结为“欲达目的而不能”。犯罪中止总结为“能达目的而不欲”。学生们通过细细琢磨,很容易搞清楚这些概念的含义,并且容易记。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5

[关键词]刑法;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提问的方式;学生发问

[作者简介]陈建清,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硕士,广东广州510320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99―04

刑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法学,其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领会刑事立法和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根据所掌握的刑法知识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以求得刑法理论与刑法实务的有机结合。在刑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提问,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发问,是实现教学互动、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课堂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试就刑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如何引导学生发问谈几点浅显的体会。

一、课堂问题的来源和教师的提问目的

教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的疑点而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思考、回答或者由教师解答的问题。

(一)课堂问题的来源

善于发现教学问题是推进和深化教学内容的源泉和动力。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点而预先设计的问题。

2.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随机发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一些在备课环节容易被疏漏或难以发现的一些细微和具体的问题。譬如,有一次笔者在讲解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破坏交通设施罪之间的区别时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破坏行为同时造成两个结果,即交通工具的倾覆和交通设施的毁坏,对于这种案件应当如何处理?由于这类案件在实践中极易发生,同时其中包含着刑法中的罪数原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

3.学生的发问是教学问题的重要来源,因为,学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发问或者是因为对某一问题疑惑不解,或者针对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存在质疑而求问于教师。在学生的发问中不乏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创见性的内涵,值得教师重视和积累。譬如,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这一问题,理论界争议较大,其中较权威的观点是:在单独犯罪或简单共同犯罪中,行为人实施手段行为的,应以行为人实际控制受害人为既遂标准;行为人只实施了结果行为人一一贩卖的,应以贩卖出手为既遂标准。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则应以被害人的被实际控制为标准。同时,收买人与拐骗、绑架行为人不构成共同犯罪(收买人以贩卖出手为既遂标准)。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未对这一权威观点产生过疑问。但在最近一次授课中,有一学生对此观点提出质疑:按照共同犯罪的理论,出卖人与收买人之间虽然客观行为不同,主观故意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不是已形成了主观意思联络吗?为什么不能视为共同犯罪呢?这位学生的质疑对笔者启发很大,因为这直接触及到了上述观点的要害。经过仔细分析,笔者感到学生的质疑虽有道理,是从实务的角度加以考虑的,但并不具有充分立法和理论根基。以此,笔者放弃了上述权威观点,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即一般情况下应以被害人实际控制为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标准,只有在出卖亲生子女和拾捡儿童这两种特定情形下才以出卖得手为本罪的既遂标准。

(二)课堂提问的目的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课堂提问应当求精勿滥,忌课堂提问的盲目性和“满堂问”的现象。为此,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首先,课堂的提问要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使所提出的问题服务于教学目的。其次,课堂的提问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即使某一问题是教学重点,通常也是学习难点,但是,若发现学生对此并无疑问,教师则无需采取提问的方式讲授这一内容。教师课堂提问的总体目标在于实现教学目的,但每一问题的提出应当具有特定的意图,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明示和强调教学重点而提问。通过对重要知识点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该重点内容的重视和深入学习。譬如,刑法总论中“直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这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犯罪未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一问题不仅突出了本章的重点、触及了难点,而且对这一问题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明确犯罪未遂与犯罪的既遂、预备和中止等三种犯罪形态之间的界限。因此,对这一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提问题,让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并深入思考后再由教师加以解析,比教师直接讲解的效果明显要好。

2.为了解析学生的疑惑或者指出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提问。对于学生在听课或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疑问,或者存在的某些错误认识,有时教师不必正面答疑或直接点明,而是向学生提出一些关联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明晰疑惑、发现错误。譬如,对于行为人抢劫后又杀人灭口的案件,应当按一罪论处,还是应当数罪并罚?如果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到困惑或者作出错误的理解,表明学生对罪数理论掌握得还不够扎实。这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罪数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罪数的标准是什么?待学生对这一问题明了之后,再问学生:杀人灭口的主观动机产生的时间是否会对案件的定性产生影响?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就容易抓住问题的症结,领悟其中的原理,进而掌握分析这类案件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3.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提问。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局限于获得知识本身。对于刑事立法或刑法理论中常见的一些疑点或难点,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譬如,某教材中有一案例:父亲带儿子去划船,儿子落入水中溺死。父亲是否应当负不作为的刑事责任?教材的解释是,如果父亲会游泳而不救,便构成犯罪;如果父亲不会游泳,则不构成犯罪。这一解释是有疑问的。对此,笔者通常不直接指出,而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是否会来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符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刑法基本原则吗?通过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就容易发现上述解释存在的缺失。

4.为了使学生加深某一知识点的印象而提问。譬如,刑法为什么将“入户抢劫的”规定为加重处罚情节?这是对立法意图的揣摩,在此,学生能否把握立法意图并不重要,但通过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可以加深对这一重要立法规定的印象。

二、教师提问和答疑的方式

(一)理论问题的感性化和实践问题的理性化

刑法教学问题大致可分为理论性问题和实务性问题,这主要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所作的划分,而并非单纯从内涵上进行的分类。因为,作为一门应用法学,刑法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几乎都涉及实务,而实务问题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因此,本文所谓的理论性问题主要是指要求学生侧重从概念、原理、观念等方面去领会和把握的刑法问题,实务性问题主要是指为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刑法知识和刑事立法、司法实务有机联系而提出的刑法问题。

理论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培养学生刑法理性思维的能力。理论性较强的刑法问题相对抽象、空泛,在教学中不易激起学生听讲和自学的兴趣,为此,采取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手段不失为有效之举。理论性问题的设问方式要避免问题本身的枯燥和过于书面化,尽量使问题更贴近生活、更具体。譬如,笔者在讲授刑罚的本质、功能和目的这一章节时,通常让学生先预习教材内容,并向学生推荐一些资料,使学生首先对中外刑罚制度史和刑罚思想史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1)刑罚是一种恶还是善(即刑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是什么)?(2)既然刑罚具有恶的一面,为什么国家还要制定并适用刑罚(即刑罚权的根据和目的是什么)?(3)刑罚的人道性、轻缓化和教育刑理念是否与罪刑相适应这一刑法基本原则产生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即如何实现刑罚的目的)?

实务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了解司法实务。融会贯通刑法原理,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实务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应注意将问题不断引深,使学生领悟其中的理论根据,避免浅尝辄止。譬如,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之间的界限,虽然理论界限非常明确,然而,当面对一些具体案例时,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找不到基本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学生对司法实务了解甚少、实际经验缺乏之外,还在于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的科学方法。对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就具体案例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地思考和讨论,从中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教师提问应当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之后,再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而点评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上,而不是停留在案例分析的结论是否正确。譬如,某甲与他人一起打麻将,某乙在旁边观看时不停地说甲出牌不对,甲因输牌心情不快,便与乙吵起来,进而两人发生拉扯,甲用力推乙,乙失去平衡,仰面倒地,恰巧后脑磕在门边沿,导致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本案,笔者不是简单地问甲是否构成犯罪,而是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1)甲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这一问题是解决定罪的客观基础)(2)甲对乙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有认识或预见?(3)如有认识,他是希望、放任还是不希望这一结果的发生?(4)如果没有认识,理由何在?(以上三个问题是解决定罪的主观基础)(5)甲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故意杀害(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意外事件?(这一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作出正确选择)通过上述几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此类案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客观方面重点在对案件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判断,主观方面重点在对行为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考察,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三个基本界限,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间、故意伤害与过失之间、疏忽大意与意外事件之间的主观心理界限。

(二)简单提问和循环提问

简单提问通常是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就一些理论性较强、刑法意义较为重要的概念、原理不作引申、扩展式的提问。一般情况下,提出这类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立即作出正确的回答,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对这类重要知识点引起注意,并能够给予一定的思考,完整的解释应当由教师来完成。如什么叫犯罪客体?什么叫刑事责任能力?等等。

循环提问,或日追问,往往是因为论题的内容较为丰富,仅从一个问题出发难以完整和深入地包含论题的主要内涵,或者该问题与其他知识点关系较为紧密,必须将问题扩展,或者在学生回答某一问题时,教师发现学生难以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必要引导性地追问学生,直到学生真正明确问题的症结,领会其中所涉及的立法含义、刑法原理。譬如,笔者在讲授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予以思考:立法者是如何将本章43个罪名划分为五小类犯罪的?该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握每小类罪共同的要件是什么,从而找出各小类犯罪之间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待学生明了上述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每一小类罪中个罪之间的区别何在?该问题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领会每一具体个罪之间的异同。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可以将这一章的基本内容和各知识点之间由整体到局部、由点到线地连接起来,从而避免了个罪分别讲解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再如,在讨论刑法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枯井抛尸案”时,由于该案在定性上较为复杂,涉及的犯罪论内容较多,对此,笔者在介绍案情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逐一思考和回答:(1)本案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2)被告人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抱有什么样的心理态度?(3)被告人和凶手之间是否形成了共同犯罪?(4)本案是否可以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予以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重要的刑法概念、原理或者立法规定理解模糊或者错误,还可临时追加一些问题。譬如,有不少学生认为不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但往往说不出理由,这时,就可以提示性地追问学生:不追究刑事责任,究竟是因为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还是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抑或有其他立法或理论根据?如果有学生认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必须要求学生从犯罪构成的立法和理论出发说明构成何罪?罪过形式是什么?是不是共同犯罪?

采取循环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促进论题讨论的深化和扩展,并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因占用学时较多故不宜频繁使用。所以,教师应当选择一些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或者典型的疑难案例进行。

(三)同一性提问和关联性提问

同一性提问,是指仅就某一特定的论题向学生提问,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某一论题的讨论和掌握达到深入、透彻。譬如,挪用公款罪是刑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教学的重心在于对挪用公款罪的主客观要件予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可以就本罪构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合理地设计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或讨论。如挪用公款罪主体范围问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

挪用公款具体用途与定罪的关系问题、挪用公款数额的计算问题、挪用公款后不退还的定性问题、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等。

关联性提问主要是针对刑法中一些需要界定的重要概念、原理、制度和罪名等向学生提问,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刑法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训练学生刑法联想,使刑法知识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并求得融会贯通。譬如,刑法总论中的关联性问题有:(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之间的异同;(2)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之间的异同;(3)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之间的异同;(4)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之间的区别;(5)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之间的异同;(6)缓刑与假释之间有何异同,等等。刑法分论中常见的界限有:(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情报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泄露国家秘密罪之间的界限;(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之间的界限;(3)抢劫罪与绑架罪、敲诈勒索罪之间的界限;(4)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竞合;(5)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之间的竞合;(6)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之间的竞合;(7)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伪证罪之间的界限,等等。

三、激发学生课堂发问的积极性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6

[关键词]外国 罪犯 矫正教育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犯罪的不断增长中认识到,重视对罪犯进行教育矫正,使其改过迁善以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预防犯罪的功效。随着矫正教育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使矫正教育的内容、体制和组织工作更加具体和完善。对罪犯进行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宗教教诲和心理矫治是当前国外矫正教育普遍使用的形式。

对罪犯的文化教育

犯罪学家认为,文化水平低、社会知识浅薄是犯罪原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罪犯接受其他教育,重新回归社会的障碍。由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各国针对此项矫正教育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基础设施,成为许多国家监狱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决定,每个监狱都必须有法律图书馆,罪犯可以利用法律图书馆学习与研究法律。对教师素质同样也有严格的要求,在监狱中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雇员。

文化教育从内容看主要是向罪犯传授科学和文化知识,根据罪犯原有的文化基础,进行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课程的教育。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方案具有一定差异,但基础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基本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实施,如阿根廷的《监所法》规定:“在所有的监所,都要对文盲和没有接受过初等教育的被监禁者进行义务教育。”同时规定:“不努力摆脱文盲状态的被监禁者不能完全享受劳动收益和优待。”各国监狱机关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鼓励有能力的罪犯参加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法国的法律明确规定,罪犯可以参加国家教育系统举办的函授学习。对一些无法在监狱内学习的课程,如果对罪犯的矫正或再社会化确有必要,监狱长可特别批准该罪犯施行半自由制度,使其可以到监狱外参加这种学习。当然,对于这类外出学习的罪犯,也有相应的纪律约束。一旦罪犯违反这些条件,监狱可以撤消对罪犯外出学习的许可。

对罪犯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紧随文化宗教教诲之后的教育活动,1559年成立的、被称为“首先实现现代自由刑思想”阿姆斯特丹监狱,在强调“以劳动疗法使罪犯回归社会时”,就开始了职业训练,后来受其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一些监狱,甚至就起名为“习艺所”。因此,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在西方监狱中相当传统的一项教育活动。发展到今天,职业教育的内容已颇为广泛。一般来说,罪犯参加这种职业培训是自愿的,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来选择具体内容。监狱方面只是根据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考核一下其是否适合接受这种教育。但在日本,接受培训的人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根据日本《服刑人员职业训练规则》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年龄未满40岁;职业训练开始时,服刑时间必须达到1年以上;行为状况良好,意志坚强;检查结果表明具有进行职业培训的素质;希望能从职业培训中习得技能作为释放后谋生的手段。

对罪犯进行职业教育的组织活动在各国矫正实践中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罪犯的职业教育是在生产车间进行的,由监狱资深职业培训教员负责,期限一般为1~3年,特殊的课程可缩短至6个月,培训结束后需要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在法国并非所有的监狱都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于那些在没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来说,经过个人申请,如果从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等方面考虑适合接受这种教育,经司法部门批准也可通过自学、参加函授学习的方式,从事技术知识的学习。

对罪犯的宗教教诲和心理矫治

宗教教诲是西方许多国家监狱中最早实施的一种教育。宗教教诲在传导道德规范、改善罪犯与监狱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疏通罪犯情感危机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许多国家的监狱法和行刑都对监狱内的宗教活动、罪犯参与宗教活动的权利以及宗教神职人员在狱内活动的权利予以明确的规定。英国监狱法规定:“监狱牧师由国务大臣任命。”“牧师必须每天布道一次,每逢礼拜日、耶稣受难日及圣诞节得布道两次,每天到医务室布道,并探望那些受到惩罚的犯人。”罪犯在监狱内参加宗教活动是自愿的。由于是自愿参与,加之宗教在西方影响力的衰退,导致罪犯参与宗教活动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罪犯就像对被判刑一样对宗教报有一贯的敌视态度,但是也有一些罪犯感到信仰有助于他们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的产生应归功于19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始创的心理分析。就在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理论的同时,西方出现了近代学派。在矫正人格理论的影响下,一些人尝试使用新的方法矫治犯罪人,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目前,西方国家罪犯心理矫治发展很快。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开看,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教育方案促使罪犯发生积极的变化,并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另外,在西方国家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并非监狱行刑人员,而是作为志愿人员或应聘到监狱服务的专家学者。目前,已被西方许多国家的矫正机构普遍采用的心理矫治的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现实疗法、团体疗法、心理剧、认识处遇疗法、埃哈德讨论训练法、情感训练指导等。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7

关键词: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特殊性

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承载着国家强盛的使命,同时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主力军。但当今的大学生大多专注于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方面,大学生的表现实在不容乐观。

1.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1.1典型案例

如今大学生犯罪率截然攀升,而其中艺术院校学生犯罪也日渐凸显出其典型性。

案例一:2009年3月24日,四川大学生张浩为摆脱前女友纠缠,用刀捅、重物猛击的残忍手段将其杀害并碎尸、抛尸。

案例二: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生李启铭在某大学校园里驾车快速行驶,撞倒两名女学生后不管不顾、扬长而去,在学校门口被愤怒的群众拦截。令人震惊的是,被拦截后李启铭不仅满不在乎,并且气焰嚣张地甩出“我爸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去告”的狂言。此次事故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案例三:2010年10月20日,西安大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酿成一死两伤的惨剧。让人愤怒的是,事故中的死者并不是因为车祸失去生命,而是被肇事者药家鑫连续捅八刀致死的。

这三起案件的罪犯都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本应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阳光健康的心态,然而却如此的心狠手辣、漠视生命。这几个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2艺术院校常见犯罪类型简析

按照不同的依据或不同的目的,犯罪类型可以有很多种划分方式。依照犯罪行为的性质,可将犯罪分为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型犯罪、型犯罪、信仰型犯罪。

财产型犯罪是指以非法获得财务为目的的犯罪,例如盗窃、侵占、抢劫等。财产犯罪是最常见的大学生犯罪类型,占所有大学生犯罪中最大的比例,艺术院校也是如此。但是在普通高校,财产型犯罪的动机主要是谋财;而在艺术院校,报复、泄愤或寻求刺激等动机也不占少数。某校声乐专业学生小丽,由于嫉妒同学小倩交到一个有钱男朋友而过着阔绰的生活,于是伺机将小倩的金项链偷走。

暴力型犯罪是指以自身力量或借助于器具等犯罪,例如杀人、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高傲、目中无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当他们与人发生摩擦的时候更容易一触而发,采用过激手段来报复对方,不留余地。案例一中的张浩,案例三中的药家鑫都是这样的情况。

型犯罪是指人在性本能的驱使下或在意识的支配下,为满足而对异性或同性故意采取的侵犯他人性的权利,妨害、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或非。艺术院校学生形象好气质佳,还有一技之长,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或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从事,违反治安管理条例;或者甘当他人的情妇,违背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更有甚者组织,触犯法律。

型犯罪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均为犯罪行为。在演艺圈,艺人吸毒的事屡见不鲜,莫少聪、孙兴、谢东等,都是深陷的泥潭无法自拔。在艺术院校学生吸毒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通院校。艺术院校学生喜欢刺激、追求另类,并且经常在娱乐场所出入,如果缺乏自控能力就容易沾染上。2010年,成都学生陈某考上大学后为感谢师恩,竟在宾馆开房请老师“溜冰”。

信仰型犯罪所谓信仰型犯罪是指组织或利用组织实施的犯罪行为。中央音乐学院学生陈果和母亲都是的痴迷者。2001年1月23日,她们参与了天安门集体自焚事件,陈果烧伤面积达到80%,深三度烧伤近50%,头部、面部四度烧伤,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又深感惋惜。

1.3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我们不得不深思,当今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素质低下的孽根到底在哪里?

1.3.1学生不重视

艺术院校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课程但忽视文化基础课程,认为只要专业出类拔萃未来就会一片光明。他们上专业课积极认真,肯花大把的时间练习、钻研;上文化课则敷衍了事,心不在焉,当然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也置若罔闻。在不记名问卷调查中,64%的同学表示没有认真听过法律基础课,94%的同学认为学习法律基础对自己用处不大因此不愿意学,98%的同学表示课程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这些数据无情的反应了目前学生对待法制教育的态度。

1.3.2学校教育方式单调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各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多,生活实例少,使学生感觉枯燥。使得法律基础课变成了简单的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以人为本”,忽视了法律素质的教育。

有的学校通过开设法制讲座的方式来进行法制教育。但是在艺术院校,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即使学校邀请到专家来讲课,学生也不感兴趣,不会自觉去听讲。

2.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的特殊性

2.1影响艺术院校学生犯罪的因素

根据德国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人智学”的创始人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的教育理念:0—7岁是孩子发展身体与意志力的时期;7—14岁是孩子情感成熟的阶段;14—21岁是人生命力活跃、情感充沛的反叛年代,是人判断力和独立思考意识发展的时期。因此,各个阶段孩子的成长历程都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进入大学的殿堂后,时间和氛围的宽松以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出现不良表现。要想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必须要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2.1.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身体成长阶段,孩子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神经系统感觉并模仿,孩子的很多行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溺爱也会使孩子的性格不健康发展。有一技之长的孩子,往往倍受别人的赞扬,这令其家长更宝贝自己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会妄自菲薄、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

2.1.2学校教育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这儿不仅仅要学习各科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在一起,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生活习惯。太多的“不同”会使大家很容易发生摩擦。在艺术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有着更宽裕的课余时间,加之他们随性、闲散、自我的性格,看待事物片面、肤浅、偏激。艺术院校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学生素质和文明修养较普通高校差,学生的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这些都是引发犯罪的潜在火苗。

2.1.3社会影响

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我国推向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洪流中,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这个过程必然会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促使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形成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大学生本身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和成熟,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了解和接触到大量外国的文化,但又不能理性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导致了一些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严重扭曲,从而引起了犯罪。比如: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价值观念上重视并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它与我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再如: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的观念进入到我国后,不少人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有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虚荣心,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走上犯罪道路。

2.2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的特殊性

艺术院校学生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因此艺术院校的法制教育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殊性来进行。

2.2.1学生的特殊性

2.2.1.1文化修养普遍不高

根据华德福理念,7—14岁的孩子接受的是情感的培养,是情感成熟的过程。艺术院校学生大多是从小学习一门艺术特长,在这个阶段他们经过了更多的艺术熏陶和情感的培养,因此他们比其他的孩子情感更细腻,更敏感。在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时候,他们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

此外,艺术院校招生要参考专业和文化两样成绩,而专业成绩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基础薄弱、修养不高。他们普遍不可一世,性格倔强,不能接收别人有不同意见,报复心强。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遇到事情不能理性的对待和处理,往往意气用事,酿出祸事。

2.2.1.2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艺术院校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家长对孩子也过分溺爱,过分关心生活,却不重视教育。在艺术院校,家长给学生的零花钱普遍较高,除了日常的生活费,还有购买乐谱、乐器耗材等特殊的开支。艺术院校的学生攀比的情况特别严重,除了比专业,还比穿着打扮,比手机、电脑等用品,甚至开车上学的学生也不少。只要学生开口,很多家长都尽量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不让孩子受“委屈”、让同学看不起,而不是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正是这样的情况使有的学生对物质方面的欲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极易产生嫉妒之心,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贪图享乐、贪慕虚荣,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有的学生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就经常出入酒吧、迪厅、游戏厅等这样的娱乐场所,易结识社会上闲散之人,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也构成犯罪的一大诱因。

2.2.2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艺术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专业课程及和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艺术修养课程,这类课程占有较大比重。而教育部规定高校开设“两课”的公共课程,开展得并不深入。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来说,大多数艺术院校在教授时都拘泥于课本,理论性较强、形式单一、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因此这门课程的出勤率低,学生即使去上课,也是人在教室心在外。在问卷调查中,9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犯罪,法律知识对自己没有用处。学生有这样的态度及学校如此枯燥的教育方式,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效果。很多艺术院校现在对法制教育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采取定期开设法律知识讲座及制作法制宣传栏等方式,但这些办法始终不能有效提高艺术院校法制教育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数也是学习艺术专业毕业的。因此,辅导员本身的法律知识就缺乏并且不专业,平时对学生的教育通常是结合时事案例对学生说教,长此以往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要想较好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需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法律知识。

结语

近年来,艺术院校学生犯罪现象加剧,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亟待提升,加强法制教育的工作已刻不容缓。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艺术院校的特殊性质,研究一套适用于艺术院校的法制教育方案,培养出更多品格、专业兼优的艺术人才。(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化与犯罪研究》,李锡海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2]《青少年犯罪心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篇8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机制责任主体众多,且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从立法与各类文件来看,但凡涉及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的均采取了“大联合”的方式,往往是公、检、法、司、共青团、各级学校等一起“联动”。这些“联动”表面“声势浩大”,但是实际上所有成员都只是“参与者”,不仅缺乏“主心骨”,而且没有责任“担当者”。以至于各参与单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做样子”,何况,相互之间还缺少协调和配合。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机制内容不全面。按照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大中小学课程均安排了法制教育内容。然而,实践中,大学生法制教育仅仅体现在《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其中法律部分的知识仅占全书内容的大约22%,实际课时安排也仅为约13个课时。而在中小学中,法律知识的内容虽然有单行课本,但是实质上是思想品德与政治课程的附属内容,既没有独立的地位,也缺乏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加上升学考试基本上不涉及法律知识,以至于法制教育“子虚乌有”。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方式过于单调。

我国现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之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即学校教育、政府宣传和家庭教育。然而,实践中,学校教育主要体现为课堂授课或听讲座。而政府宣传则主要体现为一年一度的普法宣传。至于家庭教育,则更是无从谈起了。挑战三: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理论虚化在国外,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理论,如环境预防论、TAP预防论、社区参与预防论等都具有深刻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相反,我国法制建设不仅起步晚,而且是改革开放过程中被社会实际“逼迫”的结果。比如,“法制教育”直到1995年12月28日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才被正式确立为学校教学的具体内容。直到当下,我国有关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理论均被笼统地概括为受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指导。这显然是用国家政治理论来套法制教育,是相关理论虚化的表现。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476我国要想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就必须重新梳理有关法制教育的理论思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热潮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公民教育当作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可以说,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4]法国是公民教育的发祥地。早在1791年法国就颁布了《塔来朗法案》。“学校应向学生讲解公民应尽的共同义务,讲解公民必须了解的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5]在英国,公民教育协会分别于1935年、1939年出版的《中学公民教育》和《小学公民教育》比较全面的界定了公民教育思想。尤其是《科瑞克报告》更是强调“积极公民”,鼓励公民参与民主活动,并把法制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而在美国,1994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代表了美国公民教育的世界领先水平。法制教育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来体现,而是被整体化约为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的内在组成部分。尤其是公民知识部分基本上都涉及到法制教育问题。[6]

综观西方国家之公民教育,一个重要的前提基础就是法治理念。而且西方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与我国相区别的是,其并不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相反,其恰恰是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得以完成的。美国公民教育学者麦克菲明确指出,公民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1)适当的课程(指学科课程);(2)在班级与学校运作中的民主过程和民主参与模式;(3)校内外可供学生实行为与责任的机会频率。[7]事实上,西方各国的课程教育只是公民教育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公民教育知识均是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中得以完成的。比如校内的民主生活,校外的公民教育和社区服务等等。教育的理论依据尽管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外国法制教育的理论依据,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然而,公民教育理论并不适合我国。理由在于,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问题关系到数个层面的思想观念的结合问题。首先是国家和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如何落实的问题;其次是国家教育政策——配有四有新人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最后是如何使得法制教育落到实处——获取本土资源有效支持的问题。因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教学问题,从而无法在公民教育理论下得到解决。

社会转型背景下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的对策

诚如贝卡利亚所言:“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8]128但教育从来就是一个地方性知识。本文以为,面对我国社会剧烈变革的实际,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工作应当采取如下对策:对策一:以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指导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体系,也是被历史验证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而且被我国成功地运用国家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检验,已经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可以肯定的说,用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来指导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法制教育工作,已经不是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如何具体对待的问题。本文以为,基于当前我国各方面的新形势,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具体指导思想,用发展的眼光,以人为本的关怀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具体化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各项法制教育方针政策。

对策二:革新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的价值观在预防犯罪问题上,我国侧重于事后惩罚型的治理观念。实质上,犯罪是“法律的规定性”所引发的。[9]尤其当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之后,许多新型的犯罪被归入刑罚体系,“刑法陷阱”比比皆是。现代社会所导致的非确定性使得如下一种现象成为现实:即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地或常识地知道什么是犯罪。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持有一种“不知者无罪”的观念也具有限定范畴内的合理性。正因为如此,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问题上,我们有必要确立一种国家责任的价值观念。之所以说这是国家的责任,是因为刑法评价是国家设置的规定性。既然国家要设置此种严厉的规定性,就有负有一种天然地义务,即教育人民,使得其提前知道此种规定性的作用范围、途径和意义。#p#分页标题#e#

对策三:统一青少年预防犯罪法制教育的主体针对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工作在主体太多的混乱局面,有必要从头梳理其工作责任机制主体。综合考虑各部门的职责和效能,本文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之法制教育行政工作应当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其他单位、组织和团体必须配合。当然,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在确保经费和人力资源的前提下,由司法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工作。

上一篇:主题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社区营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