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00:55:57

犯罪心理论文

犯罪心理论文篇1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员199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长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是从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即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转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可分别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来衡量。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则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以60周岁为标准便于正确的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下的定义。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狭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中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然而 ,老年人犯罪也有自己特殊的犯罪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我们注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犯罪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老年人犯罪多为孤寡老人,文化层次偏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成家后大都与老人分居两处,致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孤独寂寞,单调乏味,易滋生不健康的心理,从而滋生犯罪。而且这些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水平较低。

(二)从老年人犯罪的类型上看,男性多属猥亵、、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伪造、诈骗等,女性犯罪则以扰乱社会治安为主。

(三)从老年人犯罪的手段上看,暴力型犯罪较少。进入老年期后,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的存在,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这些决定了老年人所实施的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他们往往采取教唆、诱骗、包庇等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四)从老年人犯罪的对象上看,多为弱势群体。人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变化。因此,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弱者。

除了以上几个可以明显归类的特点,还有一些特点,一些老年人犯罪是低文化者较多,农村老年人犯罪较多。近年来还有一些退休老干部利用自己多年的人际关系网,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三、 老年人犯罪的特殊原因

老年人犯罪除与未成年人犯罪、中青年犯罪和其他的各类犯罪有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定的特殊原因。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并具体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具体原因:

(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技能都面临明显下降趋势。在身体机能上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相当程度的萎缩现象,如听力下降,视力减退。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减弱、反应变得迟钝。因此老年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从心理机能上来看,此时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有些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加上身体机能出现的衰退,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从而引起了很深的猜疑心理和被害观念,总怀疑他人是否侵犯自己,往往由于猜疑被害而发生防御性的犯罪行为。有些老年人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老年期的人在情绪方面出现重要变化,产生情绪回归现象,即老年人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克制,常常失去理智,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固执冲动。有时变得自私起来,整天怨天尤人、固执己见、缺乏宽容。这些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身心衰退而造成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身体衰弱精力不济,不能恰当地解决遇到的纠纷,很容易因为小事而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有可能导致攻击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以后,由于身体和心理的特殊变化常常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1.对离休,退休的不适应。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工作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工作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在工作当中可以全面的展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感。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从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一下子松懈下来,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重心,生活从此变得没有意义,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于是变得消极颓废,此时最容易卷入违法犯罪的活动中。

2.对生活贫困的不适应,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若有退休金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的话则出现有关财产犯罪的可能较小。但对于另外一些老年人来说,本身并没有很多的积蓄,一旦退休经济上的收入更少,不可能完全支付生活开支,加上老年人容易患病,更需要金钱来保证及时治病。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有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很容易发生赡养纠纷,当无人赡养又无经济收入时他们可能会进行多种财产犯罪活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

(三)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犯罪行为

1.与子女的关系影响犯罪行为。当老年人退休离休后,老年人的工资收入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厚,他们的地位权利也不如以前,给家庭带来的种种好处也不复存在,这样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动摇,以前家长形象逐渐减弱。对农村老年人由于年老身体机能的衰退,各种机能的下降,劳动能力不如以前,也不像年轻时撑起整个家,于是家庭中的地位也不如以前了。一些修养较差,缺乏道德观念,尊老养老意识淡薄的子女,看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同时老年人本身心理机能发生微妙变化,本身又会觉得自己为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做出了许多的努力,而当自己体弱多病身体不佳,正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却遭到如此冷漠的态度,老年人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很容易产生绝望轻生无用等情绪,于是心理上便出现了报复心理,“我过不好你们也甭想过好”。尤其是那些老年丧偶身边无人陪伴,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没有人可以安抚;当心中郁闷时没有人来倾听;当遇到生病时,没有人来照顾。长期的内心压抑情绪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出现犯罪行为是很正常的。

2.与配偶的关系不睦造成犯罪

当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来充实生活,心中不免有失落感。对新生活也会出现不适应,使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心理上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多老年人容易激动往往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把夫妻间往年的烂事抖出,互相揭对方缺点,引起双方的不满,各不相让往往会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冲突演化为犯罪行为。

(四)由于恶习不改造成犯罪

少数老年人之所以造成犯罪是因为恶习很深,积重难返,不思悔改造成的。如三进宫的老年犯郑某,利用封建迷信欺诈胁迫等手段奸女。老年惯犯王某采用利诱的手段,先后多次利用看电视,给钱等手段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猥亵。

(五)由于法制教育的不全面

在我国,尤其农村地区,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在为人处事是往往依照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于法律知识非常陌生,法律意识浅薄,也就无从遵法守法了。当前我国正在加大普法宣传,但往往会忽略对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农村老人。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很容易违法犯法走向犯罪道路。

(六)由于道德教育的不全面

人们往往认为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辨别是非能力强,因此人们在关心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往往认为老年人不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对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不免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成员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影响。加上一些老年人原本就存在一些不良思想意识,势必使这些老年人由于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的混淆,比较容易主动或被动鼓励参与或组织如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行为活动,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是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对社会的不适应,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不同角度对老人犯罪原因进行的分析,但这些分析在理论发展中还不完善,还没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当我们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时要运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 四、预防老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物质生活保障体系。目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社会养老制度建设,实行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公平负担的原则。发展养老事业要学习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完善社区保障制度,解决老年人的社区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问题。加强老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兴建,社会各界捐助赞助等多种形式兴建,如在社区加强老年医护,生活服务,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服务软件建设。形成完善的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切实得到保障。

(二)建立城乡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调整现有的医疗政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保证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看病交得起费用。建立健全老年的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没有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虽纳入但无法获得必要保障的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医疗救济,国家实力贫困救济医院,专门救济生活贫困人口,特别是老人。各个地方要经常组织医疗队伍下乡送医活动,

帮助贫困老人渡过难关。

(三)重点救助贫困,生活艰辛的特困老年群体。各级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老人实行特别政策给予特别关爱。对贫困地区,国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使贫困地区的贫困老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救助贫困老年专用基金,有个政府老年工作机构负责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政府应创建条件,逐渐把有子女却无赡养能力的贫困老年人纳入乡镇五保供养范围。建立城乡对口医疗支援制度,定期为贫困地区的老年人防病治病。发动社会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特别救助等等。

(四)依靠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身体,生活,精神质量。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针对老年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应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和科学健身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健身中得到快乐和知识。必须以满足老年的实际需要为目标,解决老年人全体普遍关心的热心和难点问题,争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积极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充实精神生活,让有益的活动填补他们离开劳动岗位后产生的思想空虚,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违法犯法的现象。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加强普法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对老年人的教育,努力使老年人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争强老年人的法制和道德观念。另外,不能忽视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不能因为作子女的工作生活忙而忽略了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应当继承和弘扬尊老的美德,尊重老人的人格,加强与老人的交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减轻他们的失落感,让他们幸福安度晚年。

(五)把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摆在司法工作的重要位置。我国1996年10月1日起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要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年人的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对老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审判,须根据老年人的犯罪特点,犯罪的原因,犯罪的情节和危害的结果综合考虑,在法定量刑幅度内尽量从轻判处。刑种选择,刑期裁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对于依法可判刑可不判刑的,尽量以不判为主;对于判刑可轻可重的,尽量以轻判为主;对于可关押可不关押的,以不关押为主。在审判程序和审判策略上,尽量照顾老年人身心特点,注意说服教育;审理用语规范化,保护老年人的自尊。区分具体案情,正确使用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老年人犯罪,除难以改造的累犯和惯犯外,一般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加上老年体衰,再犯可能性也较小,除个别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外可以使用缓刑。对于身体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定保外就医条件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做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对于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在减刑、假释条件上给予适当放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就可减刑,假释。我们以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被害老年人。另一面对老年人犯罪也要打击,通过打击使那些在犯罪边缘的老人能悬崖勒马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从而起到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效果。

(六)做好老年犯罪的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老年犯罪入狱人员比起其他年龄的罪犯相对较少,但随着老年犯罪案件的逐年增加老年罪犯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独立生活能力差,加上社会关系来往少,这种情况下老年罪犯会变得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这会增加对他们改造的难度,介于老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改造机关应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尽量少分配繁重的劳动任务。在做好狱内老年犯罪教育改造的同时还要做好老年犯罪的出狱安置工作,防止刑满释放或者假释后因生活无着,走投无路而再次犯罪。为此,家庭、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应及时解决刑满释放或假释后老年罪犯生活出路问题。各地老龄工作机构和民政部门应协调好工作,在安置上给予适当关注,落实生活保障措施,预防再次犯罪。

以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预防老年犯罪的对策与措施的,但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我们要在现实条件下来谈论某种预防措施,不能一味的追求预防成效而忽略了现实的可能性。如:在建设各种老年服务基础设施时,应考虑本地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

2.对老年人犯罪应该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政的、法律的、政策的、社会的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3.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去研究老年人犯罪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也会出现某些变化,我们的对策也应随之变化。

我们要把老龄工作视为社会主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条件与环境,激发老年人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这样老年人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的。另外,笔者认为在全国人口高龄化已到来之际,和现代社会小家庭日益增多的冲击下,对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加强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赖文.老年人犯罪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程东宁.老年人犯罪能不能网开一面[j].人民法院报,2003(4)

费平 金进.当前老年人犯罪增长应以重视[j].

易明刚.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2002,3, 1 (57-58)

吴宗宪.老年男性的犯罪心理[j].政法论坛,1992(3)

陈丽平.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n].法制日报,2003(5)

郭金亮 丁桂枝.论我国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j].求索,2003(4)

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 1989

侯玉波.人格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 2000,9,5 (719- 724)

赵俊康.中国大陆农村老年保障问题[j].

陈永革李缨.老年人犯罪的英法问题刍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报,2003,12(12)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犯罪心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 刑法分则 罪过形式 甄别

一、分则条文罪过形式的分类

(一)分则条文规定为故意的情况

1.条文明确规定为故意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只列罪状,没有单列罪名,有些条文的罪状对具体犯罪及主要构成要件的描述明确了故意及过失两种罪过形式,因此很容易加以区分。如《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这个条文则明确告诉我们,它的罪过形式是故意,这种例子在刑法分则条文有二十余条,兹不赘述。

2.犯罪同类客体的概念阐明为故意

如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它的概念是“指故意……的行为。”表明此类犯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因此,这一章所含条文的罪过形式均为故意,过失则不构成犯罪。此外,刑法分则第五章的侵犯财产罪,第八章的贪污贿赂罪,其个罪条文中犯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而刑法分则的其它几章所含的罪名,根据同类客体的概念来判断,则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其中故意居多,过失占极少数。

3.刑法分则条文款项中阐明以“共犯”处,明确了故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共同过失犯罪则不存在这种情况,既使各过失犯罪人对于同一事实具有共同认识,也谈不上相互之间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系,因为他们对于犯罪后果既然属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在此心理状态下自然就不可能有相互的利用和配合。因此,如果刑法分则中有“……的,以……的共犯论处”条文出现的,其罪过形式则肯定是故意,刑法分则中诸如此类的条款有:《刑法》第382条第3款、第156条、第198条第4款、第349条第3款、第350条第2款等等,不胜枚举。

4.罪数形态理论认为只能是故意

(1)牵连犯。牵连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目的性的犯罪现象,几个犯罪行为牵连在一起,是由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一罪的目的,即数个犯罪都因为此目的而实施;各个行为共同地具有犯一罪的目的和主观意识,客观上才可能发生直接的不可分离的牵连关系。而过失犯罪根本不可能具有上述特征。即使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过失行为,或行为者的数个行为过失地引起了数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触犯数个罪名,各犯罪行为之间亦不可能存在那种方法行为与结果行为、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之间的关系,因为行为人根本不存在一个特定的犯罪目的或意图。所以,过失犯罪不存在牵连犯的情况。因此,如果某个刑法分则条款规定是以牵连犯来处置的,那么,其条文的罪过形式肯定是故意而非过失。刑法分则中有关类似的条款有《刑法》第157条第1款、第171条第3款、第208条第2款、第241条第5款、第253条第2款、第329条第3款等等。

(2)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行为,发生了基本的犯罪结果,同时又造成了法定的重后果,因而刑法对其规定了较重法定刑的犯罪。如《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款又规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我们认为,该条第一款属举动犯,是直接故意,第2款是第一款的结果加重犯,行为也是故意,但对于结果是过失。刑法理论通常认为,对于结果加重犯来说,行为人的基本罪过只能是故意,而对加重结果则可能是过失,从实质上看,结果加重犯仍然是一种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无结果加重犯。我国现行刑法条文中尚无过失犯罪结果加重犯的规定,而且尚无过失犯罪结果加重犯的典型立法案例。因此,如果某个刑法条文(款、项)是一个结果加重犯,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故意犯罪。

5.犯罪形态的相关理论认为只能是故意

(1)举动犯。所谓举动犯,是指以着手实行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其特点是只要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即告成立,而不管事实上是否造成了危害结果。由于过失犯罪都要求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并且是严重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仅有举动,仅实施了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没有危害结果的,自然不能构成过失犯罪。因此,严格说来,过失犯罪中不可能存在举动犯的形态。因此,如果某个刑法条文规定的是举动犯,无须再作其他分析,罪过形式肯定是故意。如《刑法》第120条第一款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又如《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类似的分则条文还有刑法第120条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刑法》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刑法》第123条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400条第一款的私放在押人员罪等等。

(2)危险犯。所谓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如《刑法》第116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又如《刑法》第141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这些都是刑法理论上的危险犯。在分则条文中类似的还有《刑法》第114条、115条第2款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7条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334条第1款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等等。

(二)分则条文规定是过失的情况

刑法分则中条文中过失犯罪的比较少,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条文明确规定为过失

刑法分则条文中有专门规定为过失犯罪的,分别是《刑法》第233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和第235条规定的过失致人重伤罪。

2.刑法条文在前款规定的是故意犯罪,但在该条文后面款项中规定为过失

它们的主要特征都是“过失犯前款罪的,处……”。如《刑法》第124条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该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个条文表明其前款是故意犯罪,而后款是过失犯罪。

二、分则条文罪过形式甄别方法

在刑法理论中,罪过形式的辨别目前主要有行为标准说和结果标准说两种。行为标准说则以危害行为本身作为故意的内容,而不管其对危害结果认识与否,也无论其对危害结果的意志如何,即以犯罪行为人对犯罪行为本身的心理态度来认定;结果标准说则以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与意志作为认定罪过形式的标准,即以犯罪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是过失还是故意的心理态度来认定。我们认为,划分故意与过失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对不同罪过形式的犯罪使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在将罪过划分为故意与过失两大类时,以行为还是以结果为标准,就看以那种方式作为标准能够更好地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相比较而言,结果标准说不仅表明了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心理态度,还表明了行为人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的心理态度,比行为标准说仅反映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心理态度更加客观、全面,充分地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正如有论者所言,行为人对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与对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行为人虽然积极地追求某种行为,但对这种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却并不追求,甚至极力避免。如违章开快车,行为人追求高速开车的感觉,但并不追求因此可能造成的他人死伤的结果;同样是违章开快车,行为人也可能积极追求他人死伤的结果。对于这种情形,采取结果标准说更容易区分两种不同情形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更接近划分故意与过失的目的。从理论上说,将行为本身界定为故意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是可行的,而且据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可能的,但据此种理论得出的结论的合理性却值得怀疑。因为依据这一观点,前述的违章开快车就可能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行为人对其行为是基于故意而对结果则没有希望或放任,甚至持否定态度;一种是行为人对其行为与严重均持故意的心理态度。显而易见,上述两种情形所体现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有很大差别,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也因此不同,但这一观点却将二者等而视之,实质是将对行为的故意与对行为、结果二者的故意混为一谈,无法也不可能清晰地界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此,我们认为应以行为人对结果的态度来判断行为人的罪过形式。

犯罪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天生犯罪人 实证主义 片面性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88-02

一、理论概述

天生犯罪人理论是由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刑法学家,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创始人,有着“现代犯罪学之父”之称的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5--1909)提出来的。它是龙勃罗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理论,也是龙勃罗梭用力最多、最富于创新精神的理论,当然,也是后来最具争论的理论观点之一。这种理论是龙勃罗梭在运用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大量的人体测量、尸体解剖和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过,龙勃罗梭并没有创造“天生犯罪人”这个术语,这个术语是由他的朋友、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菲利(Enrico Ferri ,1856--1929)首先提出来的。

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犯罪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犯人个人的自由意志,而是由于存在天生的犯人。他们或是由于隔代遗传,或是具有堕落性,他们是出生在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他们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他们从出生时起就具有原始野蛮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这种行为必然不符合文明社会中的传统、习惯和社会规范,必定构成犯罪。由此可见,犯罪人是一种自出生时起就具有犯罪性的人,他们的犯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他们的异常的生物特征决定的,犯罪人就是生来就会犯罪的人。”这种天生犯罪人是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是原始人中所特有的。通过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利一学方法可以辨认出这种犯人。

二、理论背景

从时代背景来看,首先,19世纪末西方社会出现的犯罪浪潮高涨及因此而来的刑法危机将刑事实证学派推到了前台。在犯罪不断增长的现实面前,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显得苍白无力。犯罪的增长说明了刑事古典学派关于刑罚心理强制学说的虚幻与失败,以往刑法制度在治理犯罪方面的无所作为便成为新派产生的有利突破口。于是出现了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应用生理学、医学、精神学、心理学等知识来阐明犯罪的原因。

第二,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相继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空前发展,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祝下,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成为一种流行。龙勃罗梭本身就是一名精神病学家,而后再研究犯罪。因此,他的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实证主义的色彩。于是在前述的两个背景下,出现了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应用生理学、医学、精神学、心理学等知识来阐明犯罪的原因。这应该也算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理论展开

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包括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的全部认识。在其早期的研究中,龙勃罗梭专注于对犯罪人生理的观察和研究,把犯罪原因单纯地归结为遗传的简单认识,仅以生物学为基础提出了天生犯罪人学说。而在晚期的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别人的影响与批评,龙勃罗梭也逐渐认识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犯罪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提出了犯罪原因除了种族和遗传等先天因素外,还包括后天的因素,比如社会、环境、气候等等。

理解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必须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不能认为天生犯罪人理论仅包括天生犯罪人这个提法本身。因为,其后来的理论只是对天生犯罪人理论的一种修正和完善,他并没有从本质上去否认天生犯罪人的存在,只是认为除了先天因素,确有后天因素影响着犯罪,从而降低了天生犯罪人在犯罪人总数中的比例。

龙勃罗梭根据其实证的调察和研究,认为天生犯罪人应当包含如下特征:

1、天生犯罪人的身体特征

龙勃罗梭发现,天生犯罪人的头部外形、面部、眼睛、耳部、鼻部、嘴部、颊囊、腭部、牙齿、颔部(下巴)、皱纹、毛发、胸部、骨盆和腹部、上肢和下肢、脚、大脑和小脑等,都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例如,天生犯罪人的颚部异常发达,下巴向上突起;有犬齿窝,这个部位的肌肉像狗那样发达。女性犯罪人和杀人犯的嘴唇多肉膨胀而向外突出,就像黑人那样。诈骗犯的嘴唇薄而直挺;犯罪人中有兔唇的也比正常人多。很多天生犯罪人脸颊上有肉褶皱,就像一些哺乳动物的颊囊。那样,天生犯罪人的面部皱纹在数量、变化和产生时间方面,都与一般人明显不同。犯罪人的皱纹往往有这样的特征:额部有竖皱纹和横皱纹,鼻根部有竖皱纹和半圆形皱纹,两个眼角的外部有鱼尾纹,嘴和鼻子周围有鼻唇皱纹。

2、天生犯罪人的感觉和功能特征

龙勃罗梭发现,天生犯罪人的一般感受性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左侧比右侧更加敏感,与一般人相反。天生犯罪人对疼痛和触摸的感受性比正常人低。天生犯罪人的触觉迟钝。正常人中极少有磁感,而48%的天生犯罪人有明显的磁感。天生犯罪人和精神病人中有气候感的远远多于正常人,随着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天生犯罪人和精神病人会变得焦虑不安,性情和各种感觉也产生变化,正常人很少有这样的体验。天生犯罪人的视力一般比普通人更敏锐。天生犯罪人的听觉、嗅觉和味觉一般低于平均敏锐度。天生犯罪人一般灵活敏捷,甚至在老年时也保持这种特性。大盗维莱拉在70多岁时,还能像山羊一样爬上他家乡陡峭的岩石。但天生犯罪人通常并没有超人的体力。

3、天生犯罪人的感情

自然感情在正常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也是正常人存在的理由。但是,天生犯罪人极少体验到这类感情,他们尤其不考虑自己的同胞。另外,天生犯罪人表现出对动物和陌生人的过分喜爱。天生犯罪人往往用一些激情代替家庭和社会感情,这样的激情包括虚荣心、冲动性、复仇心和放荡性。

4、道德感

道德感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它是文明人最多的属性,这种属性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受到阻碍的人中明显缺乏。许多犯罪人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犯罪行为是不道德的。犯罪人使用的隐语就可以表明这一点。犯罪人似乎认为,他们有权抢劫和杀人,阻碍他们犯罪行为的人们的行动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在复仇动机支配下杀人的人,更认为他们的行动是绝对正确的。

5、心理特征

龙勃罗梭通过研究,发现了天生犯罪人的一系列心理异常特征。犯罪人很少有悔恨和自责。他们玩世不恭,完全缺乏自责,不能区别美德与邪恶,夸耀自己的堕落行为,捏造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的虔诚的感情。犯罪人很有可能出卖和背叛他们的同谋和朋友,他们很容易受到诱惑,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或者伤害那些他们怀疑背叛了自己的人而充当告密者。犯罪人中骄傲自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虚荣心、夸大自己的重要性的心理特别强烈。冲动性是天生犯罪人所具有的、几乎是病态的特征,癫痫患者和悖德狂者也有这样的特征。与冲动性和夸大的个人虚荣心密切相连的,是一种超常的复仇欲望。天生犯罪人的复仇欲望在他们的文身图案、隐语、监狱中的文字作品等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天生犯罪人极其残酷,他们不可能感觉到痛苦,对别人遭受的痛苦也漠不关心。妇女的残酷性往往超过男性。天生犯罪人被难以救药的懒惰所支配,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不可改造的懒惰使他们在饥饿时宁愿饿死,也不愿从事正常的工作。这种懒惰与猛烈的冲动交替出现,在产生冲动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力量。天生犯罪人就像整天全神贯注于某项能使他们快乐的游戏的儿童一样,“犯罪人是已经长大的儿童”,他们对习惯性的淫逸放荡有着相当强烈的爱好,以至于盗窃犯一获得财产或者一从监狱中逃跑出来,他们就立即回到他们常去的地方狂饮暴食,寻欢作乐,而不顾警察会突然到来的危险。天生犯罪人冒险的欲望相当强烈。天生犯罪人一直保留或恢复许多与野蛮人的娱乐方式相类似的、原始而残忍的娱乐方式。天生犯罪人一般缺乏小心谨慎和深思远虑,他们往往草率鲁莽。

6、其他智慧表现

龙勃罗梭也发现,天生犯罪人还有一些奇特的智慧表现。例如,他们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往往使用一种特殊的隐语(黑话);使用象形文字表达他们的观点。尽管习惯犯罪人表现出强烈的、对任何有益劳动的厌恶,但是在监狱中,大多数犯罪人都努力从事一些工作,这些工作有时候具有非法性质,例如,制造帮助他们逃跑的工具;有时候却是艺术性的,例如,用面包屑、砖灰、肥皂等塑像。犯罪人也常常制造一些签子、机械、多米诺骨牌、扑克等,与其他犯人进行交换。他们还从事有益的工作,例如,训练动物(鸟、鼠等)。在许多犯罪人身上都可以发现文身这种装饰。文身由图案、象形文字和文字组成,它们是通过一种特别的、非常痛苦的过程用针刺在皮肤上的。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原始人,把文身当作功勋的标志或装饰,作为一种荣誉或地位的象征。尽管文身并不绝对局限于犯罪人,但是犯罪人文身的数量大大多于正常人。许多犯罪人的文身图案表现出性格暴力倾向和复仇欲望。

四、评价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完全是基于他通过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所进行的一种实证主义研究的产物,这就出现问题了。实证主义的科学实践态度固然可取,但科学研究必定不能只采用这样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复杂的社会科学研究。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强调实践,将结果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数据和图表上,而忽略内在的原因。从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上来说,单单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必定知其外而不知其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犯下形而上学的错误。

龙勃罗梭早期提出天生犯罪人概念时,是基于对罪犯的大脑和其它身体结构的研究而作出的。仅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犯罪,的确是不可取的。因为龙氏似乎遗忘了他研究对象的另一个本质属性: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思维和行为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性。犯罪也是这样。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必定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某些特定的社会事件影响下而产生的复杂体。因此,仅从一个人具有的某些特殊生理特征就判定其天生就是犯罪人,而不问其出生背景,教育程度,生存状态等其它社会因素,这无疑是片面的。当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也应当看到,上述缺陷的出现,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合理产物,龙氏的研究成果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他只能将当时已有的一般性科学方法论和基础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而不可能超越当时整个科技发展的水平而提出永恒的“真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名伟大的刑法先哲,龙勃罗梭思想的闪光点在刑法思想史和犯罪学说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帕米利(Maurice Parmelee)在为龙勃罗梭《犯罪及其原因和矫治》一书的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评价道:“无论他有什么错误,龙勃罗梭都是伟大的先驱者,他的独创性和多方面的天才,他的富于进取性的人格,导致了将近代科学的实证方法、归纳方法应用于犯罪问题的伟大运动,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新的犯罪学科学的发展。”他大胆的想象,精确的实践,对自己观点的修正,都显示出了一名科学家的睿智、严谨和责任。尽管龙氏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而且适用,但是,正如陈兴良教授在《刑法的启蒙》一书的代跋《缅怀片面》中所说的:“深刻的片面突破平庸的全面,因而在旧的全面面前,它是叛逆,是反动。但正是这种片面所引起的深刻,瓦解了人类的思维定势,促成了思想的成长。而思想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片面的深刻必然否定片面本身,无数个深刻的片面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全面”。

龙勃罗梭的实证精神值得每一位学术研究者学习。龙勃罗梭利用在监狱工作的机会,对成千上万的犯罪人的身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从而才得出了天生犯罪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一个思维的结果,但它决不是空想,而是基于真实的实践和实验,这是一种对科学负责的体现。在全国都意识到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性的今天,龙氏的科学实践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龙氏后期的著作里,他降低了天生犯罪人在所有罪犯中的比例,对犯罪人的认识更加科学。在《犯罪人论》的第五版中,他将天生犯人在全部犯人中的比例从原来的66%降为40%;在《犯罪的原因和救治》中,又进一步降为33%。这表明,龙氏对犯罪人的认识更加科学。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分析犯罪人自然性中的犯罪因素,然后又吸收了社会等各后天方面的原因去分析犯罪,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可取的。龙氏敢于提出新的观念,并在发现错误时敢于承认,并对其进行修正,这样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勇气是可敬的。

参考文献:

[1][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王牧主编:《新犯罪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陈家林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犯罪心理论文篇4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auses of crime, crime is actually described the disease, the death penalty should be abolished and that the death penalty does not deter crime or serious crime, to kill the ban could not kill, it will only lead to more killings, the death penalty exists, only will harm more lives. The Proposed repeal the death penalty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legislation.

关键词:个人原因 废止 死刑

Key words: personal reasons abolition the death penalty

作者简介:韦加速,男,1969年生,汉族,江苏丹阳人,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死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权利的刑罚方法,是几千年人类刑罚史上主要的主刑,它与刑法有着同样的历史,也是刑罚理论中首要的课题之一。

围绕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在思想家们的著作中大量出现。死刑废止论者与死刑存置论者各执一词。双方的论据都在论战中不断得到补充。双方的论据交锋有:(1)死刑废止论者认为死刑是野蛮时代血腥复仇的沿袭,与人类的伦理正义相悖;死刑存置论者认为死刑正是基于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2)死刑废止论者认为死刑根本不能威慑犯罪人;死刑存置论者认为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慑作用。(3)死刑废止论者认为死刑不符合社会契约;死刑存置论者认为死刑符合社会契约的基本要求。(4)死刑废止论者认为死刑违背宪法;死刑存置论者认为死刑决无违背宪法。……等等。①笔者认为应废止死刑,理由如下:

一、从犯罪产生的原因看,犯罪实为疾病,应废止死刑

根据犯罪原因存在的情况,可以将犯罪原因因素划分为2类:“(一)社会性犯罪原因,是指存在与社会环境中的犯罪原因,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家庭、教育等等(二)个体性犯罪原因又称为“犯罪的个人原因”,是指个人自身存在的犯罪原因。“……完整的个体性犯罪原因应当包括个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生理方面来讲,应当包括年龄、性别、体型、遗传特征、神经化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从心理方面来讲,应当包括本能因素、人格因素、感情因素、智力因素、能力因素、认知发展因素、社会适应不良因素和精神疾病等②”

如果仅仅是由于社会性犯罪原因而导致犯罪的话,那么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就无哲学依据和法学依据。因为“对犯罪人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的根据,从哲学上讲,就在于行为人具有相对的意在自由,或者说自由选择能力,即行为人能够选择非犯罪行为却选择了犯罪行为,因而才追究其刑事责任。”③ 如果是经济、政治、文化、家庭、教育等等原因造成犯罪的话,那么行为人没有相对的意志自由,或者说没有自由选择能力。因此,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就无哲学依据。而且由于缺乏主观方面不符合犯罪构成,因此也无法学依据。

关键问题是犯罪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性犯罪原因而导致,犯罪是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合力的结果。因此,个体性犯罪原因应当是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哲学依据和法学依据。更具体地说,年龄、性别、体型、遗传特征、神经化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和本能因素、人格因素、感情因素、智力因素、能力因素、认知发展因素、社会适应不良因素和精神疾病等应当是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哲学依据和法学依据。由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推断: 由于年龄、性别、体型、遗传特征、神经化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和本能因素人格因素感情因素智力因素能力因素认知发展因素社会适应不良因素和精神疾病等造成了犯罪,而犯罪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因此要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但是追究犯罪的刑事责任就一定要判处死刑吗?

既然犯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那么为了防止犯罪的再次发生、再次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我们应当消除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对已经犯罪的人进行生理、心理治疗和必要的隔离,而不是肉体上的消灭。实际上,根据上面犯罪个人原因分析,犯罪是一种由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有因有果的、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有时也害己)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疾病。“犯罪是一种社会病,它是一定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观念、家庭关系等等社会因素与犯罪者个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④ 既然犯罪是一种疾病,那么国家、社会就应该对罪犯(病人)该治疗就治疗(教育感化),该隔离就隔离(囚禁)。这样做才符合刑罚的目的。而不应剥夺罪犯(病人)生命。否则就等同于杀死所有传染病人;否则就等同于中国历史上由于麻风病会传染而将麻风病人活活烧死;否则就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剥夺病人生命;否则就是为了集体人权而漠视最高个人人权――生命权。

二、以死刑来遏制犯罪或严重犯罪对犯罪人不公平

如上所述,犯罪是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合力的结果,是一种社会疾病,是一个社会问题。那么谁应该对犯罪这个社会问题承担主要责任呢?谁有义务解决呢?是国家、社会?还是罪犯个人呢?不管从社会性犯罪原因来说,还是从个体性犯罪原因来说,国家、社会都承担解决犯罪这个社会问题的主要义务,因为即使是个人生理疾病现代国家、社会也应当提供医疗保障。

但是,为了遏制犯罪或严重犯罪,为了威慑、儆戒潜在的犯罪者,而对本应被治疗、隔离的现实的犯罪者适用死刑,这种做法岂不是说,死刑犯本不应该死,但是为了别人不犯罪或犯重罪,你必须去死?岂不是说,应当主要由死刑犯来承担遏制犯罪或严重犯罪,威慑、儆戒潜在的犯罪者的义务?这岂不是要求死刑犯承担解决犯罪这个社会问题的主要义务?而遏制犯罪或严重犯罪,威慑、儆戒潜在的犯罪者应当主要是社会、政府的义务,不主要是死刑犯的义务。杀鸡儆鸡,对被杀的鸡是不公平的。死刑的存在显然对现实的犯罪者不公平; 死刑的存在显然有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嫌。

三、以杀禁不了杀,只会导致更多的杀戮,死刑的存在,只会伤害更多的生命

主张保留死刑的主要依据是:死刑的存在能够减少严重犯罪,保护被害人的生命,废止死刑就不能保护被害人的生命,就是所谓以杀禁杀。但笔者不敢苟同。

1,诚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死刑的存在会对罪犯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犯罪,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推动犯罪的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的合力小于死刑的威慑力。但是如果推动犯罪的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合力大于死刑的威慑力,那么死刑的存在不能减少犯罪。好多国家存在死刑,死刑很多,很残酷,但犯罪或严重犯罪的发生率照样很高;有的国家废止死刑,但犯罪或严重犯罪的发生率却不高,就是这个道理。要减少犯罪、减少严重犯罪根本上要减少、消除推动犯罪的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合力,而不是依靠死刑的存在。也就是说,死刑的存在既不应当,在减少犯罪、减少严重犯罪又无多大作用。有人会认为,如果废止死刑,那么犯罪或严重犯罪的发生率可能更高。但是,以剥夺最高权利――生命权去遏制犯罪或严重犯罪的发生,而不是根本上要减少、消除推动犯罪的社会性犯罪原因和个体性犯罪原因的合力,这样做的代价是不是太高?这样做的效益是不是太少?从实践中考察,死刑也从未对犯罪产生过有效的遏制力。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对于死刑是否有遏制力的问题有着最强有力的说服力。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罚典,规定死刑的条文只有7条,可以适用死刑的罪名只有28种。但在刑法颁布至1994年底的短短15年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的21个《决定》和《补充规定》中,有13个规定了死刑,死性条文达29个,可以适用死刑的罪名计40种。刑法中死刑条文达36个,可以适用死刑的罪名达68种之多。无论就法定死刑的数量还是就死刑立法的增长速度而言,中国都处于世界前列。从司法实践来看,1983年以后,“严打”斗争持续了10多年,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和“专项斗争”,实际执行死刑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按照死刑具有最大威慑力的理论,严重刑事犯罪率应当是呈下降趋势的。但不尽如人意的是,严重刑事犯罪不仅居高不下,而且日益严重,治安形势令人忧虑。这就充分说明死刑在减少犯罪、减少严重犯罪又无多大作用。⑤

2死刑的存在不但在减少犯罪、减少严重犯罪又无多大作用,而且有害,会导致更多的杀戮。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讲,死刑对犯罪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的结果可能违背设立死刑的宗旨,导致更多的杀戮。犯罪过程中,“犯罪人在强烈的恐惧心理的驱使下,可能在犯罪过程中抑制犯罪动机,中止犯罪;也可能由于过度紧张而暂时性的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使犯罪的危害性更为严重。”⑥;“许多犯罪人会产生逆反心理,提高对刑罚的耐受程度,甚至作性质更为严重的大案、要案。譬如犯罪分子在严厉的惩罚下认为,“杀死一人判死刑,不如多杀几个人”。⑦ 犯罪后,由于死刑的存在,犯罪人在强烈的恐惧心理的驱使下;在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下为了逃避死刑惩罚,铤廷而走险,会杀死证人、被害人、司法人员等,从而导致更多的杀戮。相反,如果废止死刑就不至与招致更多的杀戮。

3.死刑的存在体现了社会、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产生导向作用,导致公民把杀戮作为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杀戮盛行。

教育学绝对禁止父母打骂孩子,绝对禁止教师打骂学生。因为,尽管打骂可以使犯错的孩子学生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可以以警效尤防止其他孩子学生犯类似的错误,但是打骂本身不文明,甚至残忍,而且会对孩子、学生产生很坏影响,一旦他们长大、踏入社会遇到问题就诉诸武力, 所以禁止打骂。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指引和教育作用,指引人们如何行为⑧,当然应当遵循教育学原理和规律。而死刑的存在实际上等同打骂学生、孩子,对普通公民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遇到严重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杀戮,于是导致更多的杀戮,违背了刑罚的目的和宗旨。因此,我们应当借鉴教育学,体现对生命权的尊重,废止死刑,把剥夺生命作为坚决不被允许的行为,无论是社会、政府的杀戮,还是个人的杀戮都是不对的,都是坚决不允许的,以恶制恶不被法律允许。国外有学者提出,既然政府禁止杀人,认为杀人是不对的,是犯罪,为何却自己杀人?政府不是在告诉人们有的时候可以杀人吗?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刑罚通论 马克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79-83页1999年4月 第二版

②犯罪学 张远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95-196页2007年6月 第一版

③刑法学高铭暄 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三版

④刑罚通论 马克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92页1999年4月 第二版

⑤刑罚通论 马克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97页1999年4月 第二版

⑥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89页2007年7月第五版

⑦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23页2007年7月第五版

犯罪心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247-04

自古以来,犯罪行为就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现象。在很长的时间内,对犯罪行为的研究都停留在表面,即对犯罪行为进行描述,对其破坏性进行总结,从而确定对犯罪行为人施以特定的处罚。而随着心理学所展开的对行为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人一直梦想着能进入犯罪者的大脑,分析他们与一般社会公众中普通人之间是否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希望以此确定犯罪行为人与其行为之间固定的联系,从而通过发现特定的人来预防犯罪,或通过特定的犯罪行为来找到犯罪人。这样的理想及努力催生并促进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发展。

一、文学化的犯罪心理画像

文学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侦查人员根据案件中的蛛丝马迹推测犯罪人的各种可能特征,从而形成有关犯罪人的整体看法,并以此找到犯罪人的破案手段。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侦查人员往往具有某种特殊的直觉,可以注意到其他人忽略的细节,并分析出这些细节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文学化的犯罪心理画像出现得较早,在那时还没有“犯罪心理画像”这样的专业词汇。但是其所展现出来的侦查思路,却一直影响至今。

文学历来是最接近梦想的舞台,在文学的描绘中,最有可能把理想勾勒出来。梳理历史可以发现,通过犯罪行为来刻画犯罪人长久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精巧的艺术而存在,其并非根源于科学或者学术,也从未成为犯罪学追求的目标。相反,其许多核心观念首先来自虚构文学。

在虚构文学中,被人们熟知的人物有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笔下《芸香书屋谋杀案》中的业余侦探杜宾(Dupin)、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在小说《月长石》中描述的职业警察卡夫(Cuff)、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的)名著《夏洛克?福尔摩斯全集》中的神探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这些主人公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是精于人性理解的分析师,并在破案的过程中向公众展现了一种“心理画像直觉”,所谓“心理画像直觉”是人们赋予犯罪心理画像人员的一种特殊能力,又被称作第六感觉。依靠这种直觉,他们根据些许证据与其他的案件信息,可以形成有关犯罪人的整体看法,刻画出犯罪人特征,最终破解谜题找到犯罪行为人。尽管他们都没有接受类似今天FBI犯罪心理画像人员的专业训练,但他们的方法与思路仍然构成当今犯罪心理画像艺术的基础。

其中最著名的福尔摩斯,甚至可以称为刑事科学家。他可以 “为了验证伤痕的程度和打击强度之间的关系”而“用棍子抽打解剖室里的尸体”,也会为了“发现一种反应物,只有血色蛋白才能沉淀出它来”而兴奋不已,“能一眼分辨出不同的土壤”,有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对毒药也小有研究”,又好像一个“犯罪档案记录员”一样熟悉以往的犯罪人和他们的案件。不过,小说中介绍给读者的还是福尔摩斯专业知识中的那些专业直觉和非客观因素,“他的认证过程如同欧几里德几何学,结论却像巫术。”。

福尔摩斯曾根据手表上的细微痕迹推断华生的哥哥“生性狂荡。尽管他曾经有远大前程,可他没能把握机会。他的日子过得不好,甚至是穷困潦倒。一生中他也偶有佳境,但最后也是因酒而死。”这种根据相关细节来描述留下这些痕迹的手表前主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的方式,在内容与形式上和今天的犯罪心理画像已经非常相似。

小说中福尔摩斯不无骄傲地说当警察无能为力时,他们“将所有证据放到我的面前,我总能根据我的知识……摆平它们……我具有那种直觉”。这样的工作方式也很类似当下犯罪心理画像人员的工作模式。这样的直觉虽然很不“科学”,却很令人着迷,不仅是令读者着迷,就连FBI那些退休的心理画像人员也努力塑造自己拥有类似能力的形象。

随着《嫌疑画像-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一》、《变异画像-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二》、《哈佛出来的博士杀手-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三》 的翻译出版,我国读者开始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些侦查人员可以借助犯罪心理画像侦破疑难系列杀人案件;随着《辩读凶手-一位犯罪心理学大师现场推理实录》 、《犯罪的影子-系列杀人犯的心理特征剖析》的翻译出版,我国读者开始知道英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正在应用心理学知识刻画犯罪嫌疑人,完成犯罪心理画像,协助侦查人员破案。这些著作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述了作者参与其中并精彩侦破的案件,虽然也尝试说明其使用的方法和有关概念,但仍属于纪实文学的范畴。

文学化的犯罪心理画像开创性地描绘了一批能够从事犯罪心理画像并据此侦破案件找到犯罪行为人的神探,夸张了犯罪心理画像的效果,同时也造成了广泛的误解,即犯罪心理画像工作所凭借的是某个个体的“与生俱来”的神秘能力。

二、专门化的犯罪心理画像

专门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指非传统侦查人员,依据其所掌握的专门化的知识,如精神病学、法医学等,根据侦查人员提供的信息,对犯罪人可能具有的特征进行描述,以提供新的侦查方向或思路的侦查手段。专门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文学化的犯罪心理画像在现实中进行尝试的最初体现。由于现实生活中案件侦破的难度大大高于文学作品中构想的案件侦破,也不由作者来控制案件侦破的结果,所以专门化的犯罪心理画像除了个别堪称神奇的案例外,并没有体现出值得称道的侦查效果。

不得不说,侦探文学中虚构的神探们使用的神奇方法至少提供了一种思路,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不断加深,犯罪心理画像也开始由想象变成现实,至少可以举出类似的现实中的案例。最早将犯罪心理画像变成现实的一批人是那些对人类行为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多数具有法医学或精神病学的专业背景。

发生在1888年8月到11月之间,在伦敦白教堂(Whitechapel)地区的“开膛手JACK”系列谋杀案,虽然至今仍未找到那个陆续割断了5名妓女喉咙的犯罪歉疑人,却留下了历史上第一份有据可查的犯罪人画像报告。报告的撰写人是当时负责玛丽?凯莉(Mary Kelly)尸体解剖工作的法医托马斯?邦德(Thomas Bond)。他呈报给伦敦刑事侦查分局(CID)局长的报告中包含了对犯罪人特征的推测:

“杀人犯曾经体力很好,而且胆大妄为、冷酷无情。没有证据显示其有同伙。在我看来,他是一名定期袭击别人的杀人狂与色情狂。损毁尸体的症状表明,那人可能沉溺于性状态,一种可以称作色情狂的状态。当然,杀人冲动可能源于复仇、心理郁结或原发性宗教狂,但我不以为然。从外表看,杀人犯可能是一个相当安静的、没有犯意的男人,可能是一位穿着齐整而且受人尊敬的中年人。我认为,他可能习惯于穿着风衣或者大衣。如果他手上、衣服上的血迹可以被人看到,那么,他不可能不被街上的人们所注意”。“如果杀人犯属于我刚才描述的那种人,那么,他可能孤单而且古怪,可能没有固定职业。但是,他会有一定的收入或者养老金。他可能与受人尊敬的人居住在一起。他们对他的性格与习惯有所察觉,而且时而在心里有根据地怀疑他不太正常。因为担心麻烦或者名声,这些人不愿意向警察坦露自己的怀疑。如果给予可观的奖金,这些人或许会克服这些顾虑”。

尽管由于开膛手Jack的真实身份已经难以证实,所以无从判断这份报告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准确性,也无从得知当时这一心理画像性质的推测是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可以在伦敦刑事侦查分局总部的秘密档案中找到的事实,仍可视为刑事侦查人员接受心理学专业建议的标志。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犯罪心理画像由虚构文学走向现实的标志。

20世纪最具有传奇性和代表性的犯罪心理画像用于侦查的成功案例,是美国纽约州格林威治镇(Greenwhich Village)的精神病学家詹姆斯?布鲁舍尔博士(Dr. James A. Brussel)关于“疯狂炸弹手”的特征描述。警方在1957年逮捕了爆炸案犯罪嫌疑人乔治?米特斯基,并发现其与布鲁舍尔博士的预测基本吻合。这使得警方开始重视这一传统侦查措施之法的方法。此案例可以说是犯罪心理画像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约翰?道格拉斯称赞布鲁舍尔是“这一领域的真正创始人”。然而,布鲁舍尔本人却很有意思地提到:“我感到我的专业使我成为了裁决者。令人好奇的是,我也成为控方的证人之一,但我是否真地完全了解犯罪嫌疑人并能觉察他们的全部吗……”。

很显然,上述在实践中进行犯罪心理画像尝试的人员并没有也不可能接受这方面的训练,但他们凭借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使得犯罪心理画像不仅现实化了,而且专门化了。这里所谓专门化,一是指他们并不是传统刑事侦查人员,二是指他们使用的方法也有别于其他传统侦查措施,三是指他们仅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做出推论。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犯罪心理画像从文学化到职业化的必经阶段。

三、职业化的犯罪心理画像

当犯罪心理画像作为一门独立的工作被专门化之后,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人群,并形成了相应的职业机构,犯罪心理画像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道路。职业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指犯罪心理画像成为刑事侦查中的一种分工,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在相关机构中拥有一定的职位,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犯罪心理画像任务,从而获得合理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提到犯罪心理画像的职业化,不得不提到的是美国人霍华德?提顿(Howard Teten)。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进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并于1970年开始,在位于华盛顿的FBI国家学院讲授犯罪心理画像课程。他不仅作为联邦调查局侦查人员开展犯罪心理画像工作,同时还与帕特?穆乐尼合作,在美国各地多个培训学校进行专题讲座。1972年,位于匡提科的FBI学院扩大规模时,他们在其中任教,并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融入到人质谈判当中。学院另一位FBI侦查人员杰克?科斯奇(Jack Kirsch)于同年创立行为科学部(Behavioral Science Unit)后,富有远见地赋予他们研究犯罪心理画像的自由空间。在他们协助侦破一些案件后,犯罪心理画像开始名声远扬,越来越多的警局要求学习该项技术,他们也为各地警局培养了从事犯罪心理画像的专门人才。1974年,罗伯特?雷斯勒(Robert Ressler)加入行为科学部;1975年迪克?沃尔特(Dick Ault)加入;1977年,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也加入进去。他们后来都成为美国FBI知名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目前,美国有大量联邦机构和州立执法机构设立了专职的犯罪心理画像部门,但其中全职的犯罪心理画像人员并不多,即使在FBI探员中也只有不到50人是全职的画像人员。

除了这些官方设立的机构之外,美国还有众多独立的犯罪心理画像机构,包括从事犯罪心理画像服务的侦探公司和犯罪心理画像的协会等。那些从事犯罪心理画像服务的侦探公司中既有从官方机构中退休的人员,也有许多对犯罪心理画像感兴趣、具有各种相关背景甚至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员。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警方正在侦办的案件提供相应建议、通过警方提供的报告和现场资料解决陈案旧案、为刑事案件的律师甚至被害人家庭提供咨询等。犯罪心理画像协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是成立于1999年3月的“行为画像协会”(Academy of Behavioral Profiling)。该协会于1999年12月15日首创了关于犯罪心理画像的指导方针,为犯罪心理画像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程序和标准。

世界各国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执法部门也设有专职的画像部门。加拿大还有专门的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部门,由温哥华市警察局的刑侦官员迪?金?罗斯姆(D.Kim Rossmo)负责。我国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在刑侦支队下设立了专门的犯罪心理画像科室,目前有专职民警3人。

犯罪心理画像的职业化意味着其作用在现实的刑事侦查中得到确认。职业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成为刑事侦查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侦查部门乃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学科化的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的职业化,为其学科化发展提供了专门的人才准备和丰富的案例储备,并在实践探索和系统化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画像方法。学科化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指犯罪心理画像作为一门学科,拥有了自身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学术组织,围绕特定知识领域进行创造、应用、传承与传播活动。尽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言,犯罪心理画像还不完善,甚至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开始具备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

学科包含知识和组织两种形态方面的涵义。从知识形态来看,学科是一种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一种知识分科。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二是有属于自身的理论体系,即由其所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三是自身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即方法论。

就研究对象而言,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特征,从而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制定审讯策略等提供参考。从这一点来说,犯罪心理画像在根本上是为侦查破案服务的,但是它的角度却不同于传统的侦查手段,它所研究的对象甚至在以往的侦查过程中并不被关注。直到犯罪心理画像职业化之后,才开始有人专门提出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对象。例如霍华德?提顿认为,犯罪心理画像应着眼于在犯罪现场证据和犯罪人之间找到一些关系模式,通过比较这些模式与具体案件来缩小犯罪嫌疑人的范围。他坚信,犯罪现场模式可以和特定的心理障碍联系起来。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体系目前正在努力建设当中。各国犯罪心理画像的专职人员或通过从业经验的总结,或根据系统调查研究纷纷提出关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构想,并在实践中部分检验了他们的构想。例如美国联邦调查局早期研究提出的“犯罪两分法”、约翰?道格拉斯提出的“犯罪现场惯技-标记分析法”、大卫?坎特提出的“犯罪环境-空间分析法”和布伦特?E?特维提出的“行为证据分析法”等。一些犯罪心理画像研究人员正在尝试整合并构建一个概念统一、原理清晰、命题规范的犯罪心理画像理论体系。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在翻译介绍犯罪心理画像理论著作的同时,逐步展开自己的理论研究。

从犯罪心理画像理论产生的方法上来说,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通过梳理以往案件中犯罪人的各种特征,建立犯罪心理画像的指标。其基本假设是所有实施同种犯罪行为的犯罪人,都具有相同的个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都是受到相似生活背景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因此,根据已知犯罪人的特征,就可以推断同类案件中那些未知犯罪人的特征。持这一倾向的研究者热衷于建立个案样本数据库,通过统计方法,归纳总结出“规律”。例如美国联邦调查局早期开展的研究就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36名服刑中的性犯罪杀人犯的资料,获得了“有组织力犯罪”、“无组织力犯罪”和“混合型犯罪”三种关系模式。还有一种是根据对犯罪现场重建的结论,或犯罪现场遗留的物质痕迹及证人证言等信息,对犯罪人的行为作出认可,并利用已有相关学科的理论推断出犯罪人的特征。其基本假设是犯罪人由于遗传基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具体的犯罪行为会具有特殊性,并会随着其犯罪经历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犯罪行为来推断犯罪人的特征。布伦特?E?特维提出的“行为证据分析法”就是这一倾向的典型代表。

从组织形态来看,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是一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依赖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物质基础,围绕知识进行创造、应用、传承与传播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这种组织系统常见于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等学校,其发展与学校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提到犯罪心理画像的学科化,就不得不提到英国人大卫?坎特(David Canter)。他是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国际侦查心理学中心主任,国际侦查心理学会主席和利物浦大学名誉教授。早在担任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教授和心理系主任的十年里,他就出版了《侦查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和犯罪行为分析》,创立了侦查心理学科学硕士课程(MSC course)。在此期间,他于在1986年协助伦敦警方为侦破系列强奸和杀人案件提供了特征描述方面的帮助。此后他继续利用心理学知识协助警方破案,为150多起警方调查提供了犯罪人特征描述。在利物浦大学时,他成立了侦查心理学中心并任中心主任。2009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国际侦查心理学中心主任。他在致力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在大学开展侦查心理学(investigative psychology)方面的学历教育,可以视为犯罪心理画像学科化的代表人物。

在美国,犯罪心理画像的专业培训主要只针对那些已经获得大学心理学、法庭科学、犯罪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到司法部门进行实习的学生、FBI新探员以及一些刑事司法相关人员。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国家暴力犯罪行为分析中心(NCAVC)每两年会择优选取实习生到其行为分析部门(BAU)参加为期四个月的犯罪侦查培训,参与到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与画像中去。加拿大的一些警察学校也提供专业化的犯罪心理画像培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加拿大都有庞大的犯罪信息数据库,可以帮助画像人员总结不同犯罪类型的犯罪特点及对应的犯罪人特征信息。这种依据犯罪信息数据系统进行归纳总结的训练也体现在其犯罪心理画像培训中。在我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在研究生层次开设专门的犯罪心理画像课程。

学科化是犯罪心理画像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向科学殿堂迈进的必由之路。

犯罪心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犯罪构成要件;内涵界定;理论重构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探究

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l3世纪意大利纠问式程序中的“犯罪的确证”概念。在这种纠问式诉讼程序中,法院首先必须调查是否有犯罪存在(一般审问,或称一般纠问)。在得到存在犯罪的确证后,才能对特定的嫌疑人进行审问(特别审问,或称特别纠问)。但是这时的犯罪构成仅只有诉讼法的意义。直到l9世纪初,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地把犯罪构成引入刑法,使之成为一个实体法概念,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融入了他参与制定的l8l3年的《巴伐利亚刑法典》。该刑法典第27条规定:“当违法行为包括依法属于某罪概念的全部要件时,就认为它是犯罪。”这以后,关于犯罪构成及其要件就一直成为有关理论界反复讨论的问题。20世纪初,对犯罪构成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德国学者贝林格。贝氏强调,必须以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概念为中心来建立犯罪的概念,即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任的并对此有适合的处罚规定和满足处罚条件的行为。其后,麦耶尔将贝氏的犯罪概念简化为:犯罪就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而归责的事件。尽管贝氏理论受到了后来的新构成要件论者、目的行为论者等的批判,但“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的行为”是得到广泛承认的犯罪概念,“构成要件一违法一责任”三段论体系是最普遍流行的犯罪论体系。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之外,美国刑法的犯罪定义由各具特点的要件构成。带有普遍性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犯罪结果、因果关系、情节和刑罚。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双层次性:实体意义上的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实体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要件是包含在犯罪定义之中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犯罪定义之外的责任条件和政策性危害则是诉讼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要件。

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刑法理论皆不相同,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特拉依宁提出,“有一条基本原则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即行为只有符合分则罪状规定的犯罪构成才能受刑事惩罚。”1954年和1955年,《苏维埃国家与法》杂志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关于犯罪构成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将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定型为独具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1)犯罪构成是社会危害行为(犯罪)特征的诸要件的总和。这些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2)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它分为一般客体(一切犯罪都侵害的客体)、同类客体(一定种类的犯罪所共同侵害的客体)和直接客体(每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危害社会行为的客观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犯罪的结果,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问的因果关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此外,还有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等。(4)犯罪主体,即达到一定年龄的、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5)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在危害社会的行为中表现为故意或过失的罪过。此外,还有目的、动机等。(6)每一犯罪行为都是一定的危害社会的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的统一。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最初是移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50年代后期犯罪构成理论遭到全面否定,直到1978年以后刑法学界才重新开始讨论犯罪构成的理论问题。虽然一些学者提出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研究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时至今日,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与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仍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其中的理论性发展是认为犯罪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四个基本的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有各自的复杂结构,自成系统。

二、问题之提出

从犯罪构成的理论发展和各国先行的立法、司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犯罪构成理论的构建目的和意义只有两个:一是为司法实践者在对犯罪的确证过程中提供一个客观,公证,经济、简便的科学定罪模式。二是使法律适用者必须遵守,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到最大的保障。如果一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建构只是为了建构一个与众不同犯罪构成体系,那无疑是毫无意义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可以说是一国刑法学的核心,各国都有自己的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从前面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探究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的学说主要有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双层次构成模式、以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以德、日为代表的递进式构成模式和以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前苏联和我国为代表的耦合式犯罪结构模式。仔细分析三种不同的犯罪构成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结构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犯罪确证过程。

美英的双层次犯罪构成模式将定罪的过程分为本体意义上的定罪和诉讼意义上的排除,其是和本国的审判模式分不开的,英美的审判模式属于对抗式诉讼模式,在诉讼过程中法官只是消极的裁判者,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完全是通过控诉双方在诉讼中的控辩行为完成。因此其将犯罪构成分成两个层次,这种定罪模式应当说是和其审判模式匹配的。

德日的递进式构成模式同样是和大陆法系的审判模式分不开的,大陆法系采用的审判模式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在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对于犯罪的确证完全靠法官依自我正常的的思维逻辑完成,而立法者认为:“对于一个正常的逻辑思维者来说他一般对于犯罪的一确证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将责任范围逐渐收缩(排除合法、排除无责)反映‘定罪过程’的过程”,所以二者同样相符。

前苏联和我国为代表的耦合式犯罪构成模式是适应阶级专政需要,静态反映‘犯罪规格’的平面整合结构式。这种模式一方面继承了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将犯罪构成的各要件平面化,使这些要件的内涵要素彼此含混,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成整体的,对某一个要件的判断都会而且必须要有对其它要件的评价参与方可完成。其实质就是将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分而论之,然后加以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共存关系,即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只有四个要件全都具备了,才说得上是犯罪构成的要件,这似乎就使得对每一个犯罪构成要件的一次性的评价都可能及于对全部要件的评价。应当说耦合式犯罪构成模式其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刑法学理论是有起历史贡献的,其对犯罪行为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总体上说也是周密的。但由于其耦合式的结构特征,使得司法实践中适用这种模式对犯罪进行确证复杂化,加大法官的劳动量,浪费司法资源,同时也客观上加大了犯罪人及其亲属、广大群众对于判决中犯罪确证理由的理解难度和认可度。这对于刑法发挥它的教育和一般预防功能是不利的。同时客观上也给犯罪嫌疑人从犯罪构成的理论角度为自己进行抗辩提高了难度。这种构成理论的含混关系的存在与犯罪构成理论提出的初衷:“保障人权和科学化,明晰化、简便化定罪过程是不相符的”。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现行司法界及学理界对于传统犯罪构成程理论的不满。居于此,本文将从犯罪构成的概念及意义出发,试图对我国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并对犯罪构成理论进行重构。

三、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缺陷的分析

(一)犯罪主体要件与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评价重复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它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与其他构成要件相并列,没有犯罪主体就没有犯罪构成。对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进行这样一组逻辑分析,来看其是否有存在之必要: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共识,法律只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一个犯罪行为的存在从逻辑上说,其必然是有其实施者的。即所谓行为只能是人的行为,犯罪人也只能是实施了危害行为的人。

有危害行为存在,就必然有其实施的主体存在,所以从构成要件来说,只要我们将行为纳人构成要件,其实质也等于是将主体也包含了进去,如果将主体再单列出来进行评价,其实相当于进行了重复评价。再来分析我国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我国犯罪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所指的行为是指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身体动静,从这一概念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评价同样也包含了对主体的评价。

因此,如果我们如果将犯罪主体纳入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理论对犯罪主体所作的解释,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同样我们在对主体进行审查的同时,对行为的评价也包含其中,仍然是重复评价。而重复评价无疑是加重法官和检查官处理案件的劳动量。

(二)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方面要件评价重复

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犯罪主观方面是这样界定的,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结果所保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动机。其中罪过是犯罪主观方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不但给故意和过失下了非常明确的定义而且还进一步对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作了分解。认为他们应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所谓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认识和认识能力。如有认识和认识能力就满足了认识因素。这里是否有认识和是否有认识能力则完全取决于行为人行为时的精神状态,以及行为人行为时的年龄,身体状态等。而这是属于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要素的评价范畴。这样其实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在刑事责任的评价上无疑又是产生了重复。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社会行为要件存在重复评价

犯罪心理论文篇7

摘要: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犯罪嫌疑人异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状况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近几年,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渐渐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刑事侦查 应用

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犯罪嫌疑人异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状况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近几年,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渐渐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

1.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产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兴起是侦查领域里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也许,自从有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天起,心理学就一直被类侦查人员或侦查人员应用于他们所遇到的各种与刑事侦查有关的工作中。但无论如何,由于这类侦查手段未广泛应用,这还不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的刑事侦查技术的手段。但是,有人试图将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知识应用于司法方面得益于犯罪心理学、行为科学、犯罪学等这类学科的慢慢兴起,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也由此产生。

1.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定义。通俗的来讲,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进行心理分析,是全面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并涉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寻找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破案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有人将其定义为“建立在其所实施的犯罪分析基础之上的个人主要行为和人格特征”。这一定义不仅从犯罪心理画像的结果入手定义了犯罪心理画像,强调了犯罪心理画像的任务在于辨认犯罪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而且还指出了犯罪分析――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基础。

1.3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中国的出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专门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部门正式成立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州立联邦机构和执法机构大都设立了这样的心理画像的部门。北美洲加拿大,欧洲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执法部门也设有专门的画像部门,有专门从事心理画像工作的工作人员。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一套根据犯罪现场痕迹,来探究分析罪犯嫌疑人的心理,从而勾画处案犯外貌及形象的方法。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行为性格和行为特征之间关系数据库的逐渐成型,这门技术就会成为真正的刑事侦查科学技术。而随着中美两国执法机构交流的逐渐加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心理画像”技术,在我国得到推广运用并极大促进了我国刑事侦查技术的发展。

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

2.1 人们起初对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运用的看法。一种新的技术,一门新的科学,当它还不成熟时,人们对它难免产生各种疑虑。而且,犯罪刑事侦查领域对指纹、足迹等痕迹的检验测试来不得半点含糊的,是必须用科技手段进行实证的,用于刑事侦查的技术手段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人们会这样怀疑,这种可以被称为艺术的方法是否能在刑事侦查的领域上派上用场呢?所以人们对当时刚刚产生的尚在襁褓中的“轮廓描绘的艺术”的新生儿,当然不会达成共识。但随后的事实证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具有很大作为,并且很好地推动了刑事侦查手段的不断进步。

2.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的应用。顾名思义,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与犯罪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刑事侦查。可以这样说,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随着刑事侦查手段的发展而产生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并不是犯罪心理学家的主观臆断,而是犯罪心理学工作者在总结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它是科学的,客观的,不是凭空杜撰的。

二十世纪末,对犯罪嫌疑人讯问,搜索痕迹进行追踪,一直是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的手段。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发展使刑事侦查又多了一种侦查手段。犯罪个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犯罪经历中渐渐形成的,与他的工作、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方面关系密切,这种心理特征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并成为了一种行为定势。在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这种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会通过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而留下心理痕迹。这构成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研究的理论体系,心理画像技术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将其进行了新的拓展。从思维过程上,从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心理,反之从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所处环境而达到从犯罪行为认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

因此,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加以分析,描绘出犯罪心理特征,对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其研究并扩展刑事侦查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该技术采取从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从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外部生活环境从而达到从犯罪行为来认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心理画像技术改变了过去研究罪犯原因的侧重点心理痕迹因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所影响和制约,利用倒置的犯罪心理学的原因论,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心理痕迹理论与现场物质痕迹进行联系分析,再狡猾再顽固的犯罪分子也抹不去自己的心理痕迹,就能突破传统侦查手段的瓶颈,就能够非常传神地勾勒出罪犯的心理画像,提高打击犯罪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准确地认识与评价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价值非常重要,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不仅将使刑事侦查对犯罪嫌疑人的分析更趋于完整并科学化,也是刑事侦查可支配的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1] 于文菲.犯罪心理画像中的行为分析对象及方法[J].[期刊论文]-金卡工程,2010

[2] 刘杰.论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

犯罪心理论文篇8

[关键词]犯罪人格;人格缺陷;形成因素;犯罪人格特征

[DOI]10.13939/ki.zgsc.2016.05.199

犯罪人格,其结构和成分特征与正常人存在着显著差别。当影响犯罪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具有犯罪人格的个体时,该个体较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

1 人格与犯罪人格

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主要包括: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即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人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由特质和倾向性构成,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

犯罪人格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素质论观点:犯罪人格被看作犯罪人特有的异于正常人的人格,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此类理论有遗传理论、体质理论、智力低下理论和人格障碍理论等。精神分析论则用无意识的观点来解释,主张犯罪人格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认为婴儿生来就是犯罪者。上述理论均忽视了犯罪人格的社会性质。西方关于犯罪人格的研究,近年来多数学者从社会化过程来分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认为犯罪人格是由于人格的非社会化和不完全社会化造成的。实际上,犯罪人格既有其先天的成分,也有其后天的成分,犯罪者并不都具有犯罪人格,犯罪者人格与一般人的人格并无两样,而犯罪人格者虽然不是天生的犯罪者,但至少比正常人格者或其他人格异常者更容易成为犯罪者。

犯罪人格,是指因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长期与违法犯罪人员接触,即由于后天负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

2 导致犯罪人格缺陷的心理表现

任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具体来说,犯罪就是外在环境诱因和内在人格缺陷相结合的结果。然而那些可以成为犯罪的诱因是与个体的主观心态、人格缺陷分不开的。常见导致犯罪的人格缺陷心理有以下几点。

2.1 敌视社会和他人的心理

对社会环境和他人抱有负面的看法,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报复社会的潜意识。在这种社会态度的作用下,个体不仅难以适应社会,而且还会使其在犯罪时没有心理压力,使犯罪变得轻而易举。敌视社会和他人心理的存在,使个体不用经受犯罪前的心理痛苦和压力,较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2.2 漠视自己的生命和前程

个体敌视社会和他人,表现出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生命和前程的不尊重、不珍惜,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甚至对死亡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这种缺陷非常具有犯罪倾向。

2.3 缺乏共鸣和移情的能力

共鸣,是指与他人情绪体验的同一性。移情,是指与他人在情绪体验上互换位置,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缺乏共鸣和移情的能力,是人格缺陷的一个重要方面。

2.4 思维偏激极端、相对剥夺感强

思维偏激者往往处事较为极端,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所谓相对剥夺感是指别人相比较感到自己在某方面或多方面被剥夺了而感到不公平的一种心理不满状态,与绝对剥夺相对应。相对剥夺感高的人容易产生意识,导致违法犯罪。

3 影响犯罪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人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格社会化的过程。社会通过满足个体需要,使个人接受该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行为模式。随着个体的成长,在思想、行为上逐渐接近成人,最后变成一个被家庭与社会所接受的社会成员。这种经由社会熏陶与学习训练而从自然人变到社会人的过程,就叫作人格社会化过程。与社会化过程相伴随而生的,在个体身上发生着两个过程,即反射与内化。这两个过程的完成程度不同则个体适应社会与反抗社会的程度也不同。新生婴儿生活在被人类所规定安排的社会环境中,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会将所属团体特有的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行为规范等“反射”到人格体系中,经过“内化”形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格社会化的研究,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和以柯尔柏格为代表的道德发展认知论等。

犯罪人格作为一种人格,其形成实质上是一个人格非社会化或不完全社会化的过程。犯罪心理的产生与人格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人格的非社会化、不完全社会化和人格社会化的缺陷孕育着犯罪心理的基础。社会化人格和人格的区别,是一般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犯罪人格并非先天遗传。那么,导致人格异化成犯罪人格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都会对儿童的人格形成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其中最主要的是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育方法。父母积极的鼓励和民主的态度,以及使儿童体会到亲子之爱,有利于保持儿童稳定的情绪,形成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对人友好的态度。反之,则容易形成人格。希利认为:儿童早期家庭关系中的情绪障碍是犯罪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2)学校的教育功能对人格社会化程度的有效影响。对学业的不适应,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融洽容易导致人格的形成。如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民主作风会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专横或放任的态度,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出现任。

(3)特殊文化环境和文化冲突是犯罪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特殊文化是与一般文化相对而言的。例如:在大城市的犯罪者密集区,在贫困和下层阶级的居住区,在边远地区与未开发地区等处可看到的特异习惯、风俗、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就是所谓的特殊文化。在这种文化(亚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人,其所作所为往往容易具有与大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倾向。文化冲突的概念,最初是由塞林(T・sellin)提出的。他认为异质文化的冲突往往使人格社会化出现障碍,令人无所适从走上犯罪道路。

(4)个人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着人格的社会化进程。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的社会地位以及一定的社会意识决定着他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从而决定着他的行为和目的,影响着他的能力和性格。

影响犯罪人格形成的因素还有很多。怎样通过控制这些因素阻止犯罪人格的形成,从而减少稳定的犯罪人格倾向和犯罪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 犯罪人格的特征分析

犯罪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环境影响和教育,造成人格社会化的严重缺陷,以致不能适应各种社会关系,导致反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犯罪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

4.1 犯罪者不同年龄段的人格特点犯罪人格者幼年时都有很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他们在家庭发生变故或离家出走前大都表现良好,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青春期前后出现生存性的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普遍原因是贪图享受、盲目讲究哥们义气、法律意识淡薄、报复、性好奇等,还有任性、自私、学习失败、父母管教方式不当等。成年后,犯罪不断升级。由于他们的基本社会化有严重缺陷,致使他们没有形成进入社会所必需的观念、态度,没有掌握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种早年缺陷在错过关键期后很难弥补。

4.2 社会认知的偏执性犯罪人格者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已经形成的各种错误观念、思维定式的影响,以偏赅全,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代替事物的本质,从而导致对社会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基本社会化有明显的缺陷。具有犯罪人格的人大多有过离开家庭、辍学、孤身流浪等经历。导致他们离开家庭的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家庭缘故,如父母一方去世、有人服刑、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家庭缺乏真正亲情、父母有酗酒、,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等。

4.3 情感的扭曲性

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的扭曲性表现为情感的低级性、情境性、易变性、激情性、应急性、偏执性和情感倾向性倒置。犯罪人格者缺乏罪责感和自我否定的情感,往往把自己应负的罪责推诿于社会和他人,把自己看作是受害者,毫无自责和悔改之心。

4.4 犯罪意志的顽固性

犯罪人格者在进行犯罪活动时,很少有动机斗争,犯罪目标明确,行动果断,缺少恐惧与犹豫,犯罪人在多次犯罪得逞后,尝到了犯罪的甜头,满足了个体的不良需要,从而也养成了犯罪恶习。缺乏改恶从善的坚强意志,表现出犯罪意志的顽固,具有坚持犯罪目的的畸形意志力。

4.5 犯罪人格对惩罚的耐受性作案后没有被及时抓获的所谓 成功强化了侥幸心理,逐渐固化为犯罪人格,犯罪人格对于拘押、受审和刑罚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一般的惩罚不易产生顺从行为。

4.6 犯罪人格具有极强的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的具体表现有:错误的信念体系、具有歪曲的需要结构或者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受挫折状态、自我发展意识欠缺、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的习惯化。已经形成犯罪人格的人,犯罪动机简单而作案手段残忍。犯罪人格者在长期远离正常人的家庭社会、长期脱离亲情感受的背景下会对社会和他人变得越来越无情,越来越失去人性而滥杀无辜。

4.7 对教育改造的排斥性犯罪人格者对于司法机关的教育改造和说服教育不易产生认同感,或表面认同顺从,内心抵制排斥。由于以上的人格特征,必然导致个体对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否定与蔑视。

上一篇:电气工程师范文 下一篇:恋爱心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