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范文

时间:2023-03-03 00:22:50

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征;心理;危害

一、会计犯罪心理的含义及特征

1、会计犯罪心理的含义

会计犯罪心理含义为“与会计犯罪行为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相适应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结构的总称。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情绪、意志、自我意识等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需求、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性格、综合能力、个性气质方面。”会计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机制。会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是指在形成会计犯罪心里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性格、气质、能力、目的等因素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和联系,是这些方面综合发生作用的一个表现。

2、会计犯罪心理的特征

(1)不正当的物质文化享受需求所引起的会计犯罪心理

物质享受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正常需要,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物质文化需求必须是建立在个人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客观的外部存在和足够的社会大环境来持续给予供给。我国现有的物质条件为人均400美元,这样的物质基础显然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上千过万的物质条件进行比较,我们的具体物质享受无论是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无法与之比较。就目前的社会行情,会计人员的经济收入并不不算高,但不是不能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要。目前有些会计工作人员的犯罪动机,往往是脱离了本身的经济条件,毫无节制的追求不正当的物质享受的结果。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些个人品性不良的会计工作人员受 “金钱万能” 思想的影响,为了满足过高物质享受的需要,当自己的经济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在心中萌生就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公司的资财的犯罪心理,一旦这样的心理不能得到根本的矫治,会计从业人员就有可能将犯罪动机付诸于行动,最后发展成为经济犯罪。

(2)不正当的文化享受需要引发的会计犯罪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在目前的社会中算是白领阶层,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等决定了他们正在逐步寻求诸如文化享受等较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对于一些大中型国企的会计人员,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意志薄弱者则可能成为社会上不法分子关注的对象,行贿与受贿行为由此产生。这种“行贿与受贿”的结合即满足了双方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开始了同流合污的经济犯罪活动。

(3)虚荣的需要引起的会计犯罪心理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敬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是许多国企会计人员一生为之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尊敬与荣誉又常常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与社会地位相联系。“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观念,可以使一些人的虚荣心过度膨胀,从而不择手段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欲望。

在上述几种心理需要中,每一种都可以是独立存在的犯罪行为;在实践中,它们通常情况下有是互相交错,相互作用的。比如不正当的物质享受的需要,往往伴随着虚荣的需要;不正当的文化享受的需要,又是与不正当的物质享受需要相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些需要互相作用下,在个人主体内占据主导地位时,就可能会促成会计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

二、研究会计犯罪心理的重要意义

这几年以来,会计类的犯罪案件明显增加。据相关学者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持较高增速,我国经济领域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职务犯罪将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也会持续地增加。

据统计,平均每年因为会计职务犯罪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达到了GDP总量的15.6%―18.7%,在2014年查处的会计犯罪案件中,其中贪污案件占到40%左右,受贿案件占27%,挪用公款占20%,会计人员渎职案占到13%左右。

这种情况下,会计犯罪对我国的国家秩序和经济秩序都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以及影响。所以,对于国家会计人员经济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有助于对会计犯罪心理进行矫治

有一些会计工作者,虽不是真心想去犯罪,但是有时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越陷越深,研究会计人员的犯罪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矫正自己的犯罪心理,进而有效的减少会计犯罪的发生。只有通过研究了解了会计犯罪人员的心理活动才能够“对症下药”,对其进行从根本上的矫治。

2、有助于拓展会计犯罪心理的理论范畴

目前,会计犯罪心理方面的理论还不过成熟,很多针对会计犯罪的案例也没有法律法规可依,有的虽列入法律法规,但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没有对具体问题具体说明,使得犯罪者钻法律漏洞,执法者无法公平做出裁决。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助于拓展尚未成熟的会计犯罪心理的理论范畴。

3、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法规教育

会计犯罪的种类很多,情节也有轻有重,造成的损失也是大小不一,而现有的关于会计犯罪心理的职业道德法制教育也不完善,从而无法进行有效道德法规教育,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会计犯罪人员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法规的教育。

4、有助于防范会计犯罪

在会计犯罪的趋势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研究会计犯罪心理,不仅可以使初显犯罪念头的会计工作者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能使领导积极发现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做出有效措施。

三、会计犯罪的犯罪心理及其表现

1、会计犯罪的犯罪心理

会计犯罪心理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内心活动以及对犯罪的态度、观点和看法。会计犯罪是一种有提前预谋的行为,所以,会计犯罪会表现出一定的犯罪计划过程,如:犯罪目的、犯罪动机。”会计犯罪者的心理特点是:“在犯罪的事实前期就在心理对整体的计划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以及突发事件解决方案,对犯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较为细致的思考。会计犯罪心理源于犯罪者长久以来形成的固定人生观和价值观,源于生活阅历和成长经历,源于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良知的感悟程度。

2、会计犯罪的心理表现

私有观念的存在。当会计人员的犯罪心理萌发后,职位上的便利条件成为诱导犯罪的主要原因,企图通过利用手上的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这就形成了会计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贪婪,是一切贪利型犯罪的共有心理特性,是造成贪污贿赂等案件发生的基点,也是会计人员走向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对利益的贪婪追逐主要表现在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对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生活水平的向往,对富足生活、富有生活的羡慕,对升官发财的追求。当这一切不是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时,那么就会通过非法手段来改变自己的各项经济指标,改变自己与国家、与个人、与社会、与单位的利益分配。

四、会计犯罪心理的矫治措施

犯罪人的心理歪曲与外界不良风气的结合使得犯罪心理逐渐形成。因此,抑制会计犯罪心理的形成应当从个人进行心理预测和构筑良好的外在环境而展开。

1、加强家庭责任感矫治会计犯罪心理

会计人员往往是在犯罪后后悔不已,无脸面对自己的家庭,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人。那么为了矫治会计犯罪人员的犯罪心理,我们可以从加强其家庭责任感入手,让其时刻想到对家庭负责,对亲人负责。家庭亲情的温暖是无可替代的,是可以唤醒人的良知的。因此我们应该多让其家人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促成温馨的家庭环境。

2、开展会计犯罪心理预测发挥意识作用

通过对健康心理意识的强化过程,使公职人员形成自身不愿犯罪的心理。构筑犯罪防范心理,贵在心理意识自觉不愿犯罪。会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效能和导致职务犯罪的重要考量指标。近年来会计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形势日渐严峻。因此,应积极开展会计犯罪心理预测。

当市场活动一直处在一个道德缺失、诚信败坏,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益的联系没有情感的联系时,会计从业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肯定会被这样的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从会计犯罪的人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会计人员就是因为心理失衡,才最终造成了犯罪行为的产生。

3、树立社会主义会计法律观念

会计人员犯罪往往是职业操守低下,道德观念薄弱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法制与道德观念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打消其心中的犯罪念头。

提高思想觉悟,是会计人员做好工作的基础条件,在会计队伍中做好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关心社会时事,学习国家的优秀政治理论讲话,同时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会计人员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专业领域,还要时刻关注时代的讯息,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大环境中。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人员从业道德标准,兢兢业业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完成核算和审计工作,同时单位也应该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及时避免会计人员的务必行为。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矫治会计犯罪心理

当然,以上三种矫治措施只是从约束会计工作者行为和道德方面来讲的,如果不实施具体的法律政策,这种矫治也是不带有强制性的,对于那些见钱眼开、贪图享乐的会计工作者,他们是可以外表假装道德高尚,其实已将双手伸向罪恶深处。加大法律制裁力度可以矫治与防范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的会计工作者进行犯罪行为。

会计从业人员在犯罪初期,会先产生会计犯罪心理,产生应激行为,虽然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不一样,但是都会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旦冒险与侥幸战胜了恐惧,那么就会促成犯罪。为了达到矫治这种犯罪心理的目的,我们需要加大我国的法律制裁力度,让会计犯罪人员在犯罪前就畏惧,打消其犯罪的念头,从而达到矫治犯罪心理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会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且呈日益上升趋势,打击会计犯罪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会计工作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运行,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对会计犯罪心理进行研究,这样会更有利于有效打击和预防会计犯罪,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加强会计犯罪心理研究的意义深远,要确保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实现国家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根治这些毒瘤。会计犯罪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其滋生的原因很多,它不仅是与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关,同时还受到外部工作环境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根除会计的犯罪行为,必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昱昱.浅析会计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商场现代化,2012,(6)

[2] 陈红.对当前我国会计犯罪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 田婧.会计犯罪防范措施分析.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2)

[4] 李尧B.会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

[5] 李敦刚.会计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犯罪心理范文第2篇

在发达国家里,警方大多会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来协助破案。但是,这种方法并非屡试不爽。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对心理画像的科学性提出质疑。该报告声称,心理画像这种犯罪分析方法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加拿大圣约翰市的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心理学家布伦特・斯努克甚至对心理画像嗤之以鼻,他公开表示心理画像没有科学依据,他私下则指责心理画像是伪科学。难道影视剧中常用的这种侦破方法即将穷途末路了吗?犯罪心理画像究竟还有无价值呢?

犯罪心理画像的起源

通过分析罪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就能够预测罪犯的性格特点和相关背景。这一想法最早能追溯到1888年,当年在伦敦发生了一起在历史上影响巨大的案件,就是“开膛手杰克案”。一名连环杀手在伦敦东区的白教堂一带连续杀害了5名,凶手作案手段极为残忍,对被害者进行割案和剖腹。这位凶手行事十分高调且猖獗,每次作案之后都要以化名杰克・里帕写信给司法机关和媒体。然而,这个大胆而狡猾的凶手一直没有落入法网。警方广泛发动群众,期待获得相关线索。人们也纷纷利用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背景进行心理分析。后来,警方从群众那里收到了大量的嫌疑人资料,这些嫌疑人遍布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直到现在,这个案件依然是个疑案。囿于1888年的心理学还缺乏许多现代科学的知识和分析手段,当时对这个案件的分析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画像。

尽管20世纪初就有人研究心理画像这一方法,但是它只是偶尔用在一些间谍案中。心理画像真正让世人知晓并被警方列入科学分析方法,则是得力于这种方法在1956年的一个案件中所获得的成功。从1940年开始,纽约市就出现了一个疯狂的罪犯,他时不时会在闹市区制造一起爆炸。这个犯罪分子智商很高,制造的炸弹很隐蔽,现场遗留的痕迹也很少,警方一时找不到入手处。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这个犯罪分子一直不断制造爆炸,纽约城由此陷入恐慌。1956年,警方认为连环疯狂爆炸案的制造者很可能有精神问题,于是向精神病专家詹姆斯・布鲁索请教。布鲁索根据警方提供的线索推测,犯罪分子接受过高等教育,曾经在军队服役,有受迫害的妄想性精神病倾向。其实,这些分析并不新鲜,许多警员都做出过这样的推测。然而,布鲁索根据犯罪的行为特征推测该罪犯的一个穿着细节,那就是他经常会穿着一件双排扣的西服。这个推测帮了警方的大忙,大大缩小了警方的侦测范围。不久之后,警方就排查到了这个罪犯是乔治・梅特斯基,并在一天深夜对他实施逮捕。当时梅特斯基正穿着睡衣,要求换件衣服。结果警察惊奇地发现,梅特斯基换的正是一件双排扣的西服上衣。

对这起连环爆炸案的成功侦破,令心理画像分析成为法医学中的一门显学,并获得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大力支持。曾在美国FBI工作20多年的约翰・道格拉斯,被称为心理画像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曾这样写道:“FBI一度只对已有的事实和证据感兴趣,而排斥通过合理方法进行结果推测。以前要是有人认为进行心理分析就可以逮着真凶,肯定会被认为是在玩弄巫术。”然而,越来越多成功的案例改变了反对者的态度。

那么,究竟什么是犯罪心理画像呢?所谓犯罪心理画像,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或图像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犯罪心理画像,也被称作行为分析或犯罪人心理分析等,即“行为画像”、“作案人画像”等。心理画像与通缉罪犯的画像还有所不同,主要指犯罪心理学家根据犯罪现场的痕迹等有关线索,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及本人的经验等描绘出犯罪实施人的特征,被称为“不见凶手面却知凶手事”。

当然,一个人的长期心理会影响他的性格和习惯,这会部分体现到他的相貌打扮上。因此,心理画像也有助于画师对犯罪分子进行生动的画像。但是,相貌和外表并非心理画像研究的全部内容,它还包括不能体现到外表上的一些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能从犯罪过程来寻找能表明罪犯身份的不同寻常的行为特征,例如罪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被的受害者捆绑起来,或者用她的衬衣遮住她的脸。最后,专家就会描绘出罪犯的社会经济、家庭及身体状况,还有年龄、学历、性格以及心理上的怪癖等等。

目前,犯罪心理画像主要适用于某个人或集团制造的连环犯罪案件,如连环杀人、连环抢劫、连环盗窃、连环伤害案件等。它也适用于具有典型特征的普通案件,因为这个案件与其他案件具有可以进行心理分析的相似性。

犯罪心理画像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FBI成立了行为科学部,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心理画像技术。FBI的研究人员注重的是现场的各种特征,他们将现场的特征和受害人的详细报告输入到特征数据库中进行画像,这个数据库是1979年FBI行为科学部在对36名连环杀人犯和犯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虽然美国FBI利用心理画像获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这种方法也导致一些侦破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200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顿卢日市的连环杀手德里克・托德・李由于犯有大量的谋杀罪而被逮捕入狱。公众对此事反应既感到宽慰又感到愤怒。令人们宽慰的是,这个恶魔终于被从这个城市的街道上清除出去了。令人们愤怒的是,既然这个罪犯多次作案,为什么警方不早把他逮捕法办?警方对于办案迟缓给出的一个理由是,FBI提供的心理画像分析杀手是个白人;然而,最终的侦破结果显示,杀手是个黑人。

同样的失误在2010年再次发生,警方在华盛顿特区的马路杀手案上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位罪犯使用威力强大的步枪在公路上随意向大街上的司机瞄准射击。FBI的心理画像同样显示这位嗜血杀手是个白人。3个月之后,警方才逮捕了真正的罪犯约翰・和他的少年同伙,他俩都是黑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FBI的心理画像方法提出质疑。这对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因为质疑可以令研究人员对心理画像技术进行改进。当时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工作的心理学家戴维・坎特也曾质疑FBI的心理画像技术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他提出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犯罪行为与罪犯的性格真的有实际上的联系吗?他利用统计工具寻找警方数据库中的范例,目的是找出在同一犯罪现场不同行为产生联系的频率,想以此来识别出“犯罪风格”来。例如,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案中无法通过身体或来区别犯;相反,他们能够通过一些非来辨别,例如事后罪犯悄悄溜走或者向受害者道歉。

在研究美国FBI心理画像技术缺陷的基础上,坎特提出用调查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犯罪心理画像。他注重的是犯罪现场的行为特征所反映的心理学意义,他认为犯罪行为必然反映犯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因而他提出了犯罪的一贯性假设,并且把这个假设运用到犯罪心理画像的两个领域:人际关系的一致性和空间的一致性。美国FBI接受了坎特的批评,并吸收了更多有实践证明的方法,令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越来越科学。

犯罪心理画像引发争议

那么,如今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真的就很科学吗?还是有一些反对者质疑其科学性。坎特的一位研究生说,坎特的研究被边缘化了,他的犯罪心理画像研究从未得到过心理学术界的认可。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被质疑主要是因为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并不高。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其成功率不会超过60%。曾经有研究人员将一些已经侦破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志愿者进行研究。这些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是犯罪心理画像分析专业人员,一组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破案爱好者。研究人员让两组人员利用提供的材料,对罪犯的行为特征进行推测。结果,专业人员仅仅比非专业人员的判断高明一点点。当然,也有心理画像支持者认为,就是那么一点点,往往成为破案的关键因素。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的确会误导刑警,有时会因为这种误导错过了最佳侦破时机,让真正的罪犯逃之夭夭。一些研究人员设置了一些实验来进一步确认,英国利物浦大学重大事件心理研究中心的劳伦斯・埃里森曾经进行过这样的研究。他曾分别向两组警官阅读了一个已经侦破的真实案例的各种证据。然后,他再向警察提供心理画像分析的结果,一组收到的是罪犯的真实行为特征,一组收到的是虚假的行为特征。然而,两组警官对分析结果的反应却惊人类似,无论是真实组还是虚假组,都有超过50%的人认为分析结果符合已有的事实和证据。

毫无疑问,在真实的破案过程中,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的失误也会导致对嫌疑人身份的错误判断,导致无辜者被逮捕。在这些判断失误的案件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案件要算是科林・斯塔格案。斯塔格曾被控于1992年在伦敦的温布尔登谋杀了雷切尔・尼克尔。尽管没有法医出具相关证据证明斯塔格与这起案件相关,但是他的行为特征符合心理学家珀尔・布里顿所做出的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结果。于是,警方设计了一个秘密的行动使他落入圈套而被逮捕。虽然斯塔格冤案最终真相大白,他被宣判无罪,但是,这次的失误给一度过度依赖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的英国警方敲响了警钟。从此以后,犯罪心理画像在英国警方破案中的作用逐渐减小。

埃里森说:“15年前,人们还相信能够通过调查犯罪现场,看看有什么遗留的东西,然后就可以说,作案的家伙不喜欢他的母亲,开的是一辆红色的面包车。在日渐庞大的案件调查机器中,犯罪心理画像越来越沦为无足轻重的小配件了。”如今,破案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推理都需要有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支持,而心理画像分析往往得依靠心理分析师的经验,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则。在某些反对者看来,心理分析就像是“算命术”,蒙对的情况肯定是有的。

尽管如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警方还是认可心理画像的独特作用,只是建议警方在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时要头脑清楚,不要一味地依赖这些结果,要多方面进行考虑。“我承认,心理画像不会确切地证明什么,它只是为警方指出了某个特殊的方向。”英国国王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吉斯里・郭仲森说。他一直在为英国警方提供心理画像分析。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大学的心理学家纳特・斯图里森则是心理画像分析的铁杆粉丝。他相信现在犯罪心理画像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它基于某些现代科学还难以完全理解的东西,也就是经验。

斯图里森说,要使犯罪现场踪迹分析变得切实可行,有两件事必须要做。首先,为警方提供信息的系统要更加完善。警方得到犯罪心理画像的结果后,如果拿不准某人是否有罪,就得估计其可能性的概率,将是与否进行比较,得出可能性比例的示意图,便可以抉择那些令人信服并强有力的证据。此时调查人员便可知晓他们所经手的材料的不确定性究竟有多大。第二点的挑战性更强,要研究在犯罪现场获得的证据究竟能展现出罪犯的什么特性。换言之,要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继续坎特所开创的科学分析方法。

犯罪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犯罪 以贩养吸 心态分析

一、导语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过境贩毒引发国内的消费,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而从司法实践上看,特别刑法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不能适应禁毒的需要,因此制定一部专门针对的单行法律成为历史的必然。1990年12月28日《关于禁毒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惩治犯罪的立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该决定的颁布同时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国从严惩处犯罪的立场。新刑法将《关于禁毒的决定》中刑事部分的主要内容全部吸收并且明确《决定》中有关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的规定继续有效。新刑法根据现实犯罪对象的多样性及各个本身的危害性和流行趋势,在种类中,增加了甲基苯丙胺(即“冰”毒)。明确了犯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定罪量刑时,只按查获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计算。设置了新的罪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并对原有罪名作了调整,确保各种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并对洗钱犯罪行为做出处罚规定。对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进行调整。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单位犯罪的完善(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任何走私、贩卖罪,而且增加了单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对单位犯罪均采用双罚制)。限定了从重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增加了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犯罪分子的,从重处罚。97刑法对犯罪的修改和调整,是现实禁毒斗争的需要,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禁毒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刑法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健全,我国司法界和理论界不断加强犯罪心理状态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对犯罪人的心理状态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尤为突出,它对我国预防和遏制犯罪的蔓延,更有力地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犯罪心理的角度看犯罪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心理状态是通过犯罪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综合体现的。犯罪人犯罪心理状态或意识状态,是指犯罪人在从事犯罪活动期间全部的心理活动,为某种状态所笼罩的综合表现。犯罪人犯罪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它的的产生既不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也不是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而是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犯罪心理就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说犯罪心理的产生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品质上的恶变。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发生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显。犯罪行为亦是在一定的犯罪动机支配下产生的,在犯罪案件中,犯罪贩卖获得的巨大利润,是犯罪人产生犯罪动机的主要原因。犯罪是牟利性犯罪行为,以牟利为目的是指贩卖者希望通过非法买卖来谋取暴利,犯罪行为主要是犯罪人在贪利性动机支配下实施的。笔者就犯罪人的牟利犯罪心态的成因进行以下分析:

三、犯罪人的单纯牟取暴利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特殊性是什么?这是研究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正确的辩证关系。物质是第一性的、可观测、有形的实体,对物质的研究可以观察到它的形态并测量到精确的数据和据此绘成图谱。精神是第二性的,它既是特殊物质的派生物,同时又是对大千世界(包括自我)的主观反映,由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具有不同于物质的特点(不具形体、难以测量和精确量化、具有主观性),因而对人的精神、心理的研究必须区别于通常的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从我国犯罪的发生状况看,犯罪呈现高发趋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强烈的物质享受欲望在长期低水平生活条件下使得犯罪人的心理急剧膨胀,犯罪人为了摆脱经济上的贫困状况,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进行非法的犯罪活动,以牟取经济上的暴利。这种贪欲心理使得犯罪人的成员组成具有复杂性,甚至包括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或怀孕、哺乳的妇女。这些犯罪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经济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其心理状态除牟取暴利的心理共同性外,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复杂性。

四、犯罪人的以贩养吸、满足身心需求的心理

在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人由于自身吸食,其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具有长期依赖性。即这类犯罪人的生活离不开,而且对的来源渠道及流通方式较为熟悉,其的来源有几种渠道,出资购毒吸食、居间介绍他人贩毒后获得少量吸食或直接贩毒养吸。这种“以贩养吸”的心态,在犯罪案件中就是“以贩养吸”,其中包含了两种行为:一种是贩卖的行为,一种是吸食的行为。其贩卖的目的是挣点钱再买进以供自己吸食,正是由于自身对的需求的原因而使得其以贩养吸、满足身心需求的心理产生存在必然性。1.为吸毒而撒谎、欺骗。许多吸毒者将原有的财产“吸”光,为了筹集毒资经常说瞎话,欺骗亲人、亲属、朋友等。他们对亲人情感淡漠,冷酷无情。在毒瘾发作时,如果家人不给钱,他们甚至灭绝人性地杀害亲人。2.不断追求“飘”的感觉。吸毒成瘾者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所有追求只为一口“烟”。为了追求“飘”的感觉,他们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吸毒剂量,或由原来烫吸的方式改换为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有些人的吸毒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找不到原来的感觉,就会到自愿戒毒所戒几天毒,然后再吸毒重新找回“飘”的感觉。这些人往往因吸食过量而中毒死亡。

3.为吸毒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许多吸毒者吸食一段时期后,意识到的危害,也试图摆脱的束缚,但是往往经过多次反复后丧失信心,认为这辈子戒不了了,于是为吸毒找多种理由来自欺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五、犯罪人的冒险和侥幸心理

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提特斯说:“我们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有依靠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内分泌学家、脑电学家等的共同努力才能面目一新。”这位犯罪心理学家还指出:“社会应当承认,如果我们希望树立这样一种对待犯罪心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有社会科学的根据,又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的成就相结合,那么我们的犯罪心理学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在20世纪末之前出现”。冒险心理是指冒着被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的风险去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心理体验。侥幸心理是犯罪人明知实施犯罪行为可能会受到惩处,而试图蒙混过关的一种心理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侥幸心理具有和自我欺骗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在犯罪人身上都很常见。其共同性在于:犯罪人自以为自己从事的犯罪活动具有隐蔽性和安全性,有的犯罪人认为偶尔从事一次犯罪活动不会有风险,从而产生了犯罪的侥幸心理;更有一些犯罪人在多次从事犯罪而又侥幸成功后,自以为自己对做生意熟悉,又赚钱快,有点风险不算什么,由于这类犯罪人具有丰富的犯罪经验,无论这些经验是自己积累的,还是行内听说的,这些犯罪经验便在成功的信息中稳固下来,形成了一个个恶性的冒险心理积淀。如:来源渠道、价格行情、质量的优劣、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称量工具和方法、“上线”“下线”之间的交易术语、成交方式、的销货渠道等等。这些恶性的冒险和侥幸心理伴随着牟利心理同时隐藏,一旦外界诱因和机遇出现,其冒险和侥幸心理随之表现为贩毒意识和付诸行动,再加上牟利需求的无限性和不满足性,使得犯罪人侥幸和冒险并存的心理恶性循环,无法杜绝。

六、犯罪人的失衡、攀比、虚荣的心理

在犯罪案件发案率高的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人们思想意识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只看到犯罪带来的富裕生活,如有些犯罪人用犯罪获得的财富娶妻生子、买车修房,有的人出现了羡慕心理,有的人是默认心理,更有甚者出现了效仿心理,在这种扭曲理念氛围的影响下,会促使一些人失去心理平衡,而产生犯罪心理,也会促使一些人想依靠进行犯罪活动而获取巨大财富,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心理和与别人攀比的心理。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经济欠发达、法律意识淡薄的地区,有的家族成员都靠生意致富了,虽然有人被判刑坐牢或被处死,但不乏侥幸逃脱之人。犯罪人的这种失衡、攀比、虚荣的心理的出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七、犯罪人的极端报复心理

在大部分犯罪案件中,犯罪人员往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如:亲戚关系、老乡关系、朋友关系和同学关系等等,他们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利害关系,彼此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有些犯罪人为了进行报复,从而产生了利用进行报复的心理;还有个别犯罪人因其对社会及他人产生不满,也会因此产生利用进行报复的心理。这种犯罪心理的产生具有极端性。

八、犯罪人的无奈心理

在犯罪案件中,有些犯罪人受到他人的胁迫或者被他人强迫吸食、注射,如:由于有些黑社会组织或贩毒团伙意图将犯罪人拉入其犯罪团伙中,采取逼其嗜毒成瘾以便于控制,以便使犯罪人按其指使从事犯罪活动;有的出于卑鄙的恶作剧心理,喜欢看别人吸毒成瘾后嗜毒如命、以贩养吸的丑态;有的是弱势人群被胁迫后不得不去进行贩毒活动等。这种在他人的授意下和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产生的犯罪心理在犯罪案件中也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有些吸毒者吸毒几年甚至十几年后,认为抽这东西没意思了,开始寻求各种方式戒毒。但往往因各种歪曲的心态造成毒瘾难以戒断。有些吸毒者意识到了吸毒的危害,并有戒毒的愿望和决心,但每当看到毒友在吸食或者看到吸毒工具时,自己就控制不住而去吸。有的人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强戒或劳教,期满出来后,认为在劳教所受了那么长时间的罪,得犒劳犒劳自己,因而很快复吸。有些吸毒者由于长期吸毒,出现了许多躯体疾病,而吸毒时这些疾病往往被掩盖,一旦停用后这些疾病就会暴露出来。吸毒者认为是因为戒毒才出现这些病症,所以就不想再戒毒了,最终导致戒毒失败。在犯罪案件中,不同的犯罪人因年龄、经历、个性等诸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实施犯罪活动心理状态各自不同,而同一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也会有差异。深入了解犯罪个体心理发展、变化轨迹,准确把握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前后的心理状态,对于有效分析犯罪发生的成因和危害程度,探寻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细致地分析犯罪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对

参考文献:

【1】祝铭山主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罪》

【2】郦毓贝主编:《犯罪司法适用》

【3】犯罪刑事辩护网:《剖析吸毒者的内心世界》

【4】刘邦惠:《犯罪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7-1

犯罪心理范文第4篇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内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又称“心理测试技术”)源于侦查人员对嫌疑人进行谎言识别的实践,因此也曾被称作“测谎技术”。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电子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对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国内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阐释,本文不再进行一一罗列,结合多位专家的观点,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阐述如下:主试人员经了解和分析案情,描绘出犯罪嫌疑人(或知情者)的心理痕迹、选择适当的心理刺激并编制相关测题,通利用专门的心理测试仪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记录被测人对施测过程中所呈现刺激的心理生理反映,进而评判被测人员与犯罪活动的关系的一种侦查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鉴定对象是被测人员的心理痕迹,这种心理痕迹的侦查是通过被测人员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实现,这些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电、脉搏、呼吸、血压、动作等;被测人员的范围包括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和相关者等,应根据具体案件来确定,范围不宜过大;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包含“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多通道心理测试仪和智能计算机,“软件”包括电子测试程序和合理编制而成的测题。

心理测试技术的实施过程包括六个阶段: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犯罪心理测试题的合理编制;心理测试前的访谈;利用心理测试系统、智能计算机进行施测;对同步声像图谱进行综合评判;测试后的心理讯问。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对感知过的外界信息都会存留一定的心理痕迹,即我们常说的记忆。记忆包括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三种,划分的标准是记忆痕迹存留时间的长短。而信息在人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该信息对个体生活、生命意义的大小和个体感知该信息时感受到的刺激的强度、体验的深刻程度等因素。对于作案人和知情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实施杀人、爆炸、抢劫、贪污、贿赂、诈骗、、纵火、投毒、特大盗窃、涉枪、涉毒、绑架人质等严重犯罪的作案人或知情人而言,案发现场会使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让他们的情绪处于应激状态,作案过程也会作为一个特殊生活事件,长期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因此犯罪分子和知情者心里必然会留下痕迹。犯罪记忆是一种长时记忆,这种记忆储存的内容包括与犯罪相关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呼吸速度异常,甚至出现屏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微升,前额、手掌等位汗液排泄增加;肌肉微颤,声音颤抖,脸部肌肉抽搐等。有些变化明显,可以肉眼感到或通过其它方式感知,有些则较隐蔽或细微,只能借助灵敏的电子仪器才能识别并记录下来。这些生理反应一般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因此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对于鉴定心理痕迹具有可靠性。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要做的就是检验被测者特定心理痕迹的有无。主测人员在测试过程中给刑事案件相关人员呈现适当的刺激,如果被测者是案犯或知情者,就会唤起他们的相关记忆,激发他们的情绪反应。而心理刺激与生理刺激反应之间存在对应伴生的关系,即只要有某种心理刺激,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出现,因此,呈现适当的刺激就可以诱导出案犯或知情者的心理生理反应。这种诱导技术的核心是选择适当的心理刺激,并正确地组织心理刺激。

为了灵敏的捕捉这种由心理痕迹引起的生理反应,专家设计出了专门的仪器,即多通道心理测试仪。多通道心理测试仪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学习和改进等几个阶段。由我国公安部审定监制的PG-I、A型心理测试仪自1991年6月问世以来,在基础实验和应用办案中已发展成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心理测试系统。该仪器的开发基于中国人心理测试的基础实验、基于中国人心理实验研究的报告。基于心理学众多专家学者的实验研究数据,尤其基于中国近20多年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开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中国人的言语心理过程、语言思维习惯模式、民族心理特点、文化传统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本土适用性。有关数据表明,该测试系统排除无辜准确率达100%;知情相关、作案相关认定准确率98%;测后讯问使案件取得突破占已办案件的80%。

可以看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主要理论依据为情绪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案发现场记忆相伴随的是一定的情绪状态,主测人员通过心理刺激来唤起案犯或知情者的犯罪记忆,进而可以激发相应的情绪状态和生理反应,然后用多通道心理测试仪和智能计算机记录下被测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这就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使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使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参与人员、仪器、施测过程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从测试仪器来看,应选用原理正确、设计科学、禁得起检验的正规仪器,这是测试结果有效地重要保证。不同仪器在设计时都会依据一定的原理,会考虑拟测对象的具体情况、群体特征,因此在仪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施测对象的实际情况。

第二,参与人员包括主测人员和被测人员两个方面。为保证测试的正当、正确实施,首先测试人员应是具备法律资格的侦查人员;从业务素养来看,主测人员应掌握该技术的原理和使用程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心理学知识、犯罪学知识和侦查学知识,还应了解国人的个性特征及言语思维规律,同时还要具有访谈能力和编制测题的能力;最后,主测人员应具备科学精神,能认真对待测试的每一个环节。从被测人员来看,被测人应为心智正常者,对心理变态者和智能低下者不适合使用该技术;另外,被测人员接受测试应是出于自主自愿,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有效。

第三,从施测过程来看,要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案情的基础上,编制恰当、科学的测试题目。

在测试中,被测试人应当处于正常的身体机能状态下,无患病、醉酒、服药、受伤等不良情况;言语表达能力正常,听觉、视觉正常。这样被测试人才能对试题的刺激作出常态反应。同时还要通过测前访谈,达到与被测人沟通的目的,掌握被测人的思想动向及心态,使被测人能够科学地认识犯罪心理技术,了解测试的规则,缓解被测人紧张的心情,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被测人达到适合的状态,以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

测试环境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温度(20-25度)、湿度(30度以下);现场要尽可能与外界隔音,排除多余噪音,除测试人员2-3人外,旁听人数不宜太多;室内光线要柔和,周围无多余刺激物。

在测试前也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定它们处于正常的状态,防止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在解释结果时,主测人员既要尊重由仪器得出的结果,又要把测试结果与既有线索结合起来,做到有理有据。

犯罪心理范文第5篇

一、职务犯罪人在犯罪预备阶段的心理状态

“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贪婪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肆意收受贿赂、挪用侵吞公款。

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有些腐败分子在犯罪最初阶段,不具有利用职务非法谋利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当陷入犯罪的泥潭时,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多年的补偿。有些老干部认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几十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过去收入少吃了亏,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为晚年留条“后路”,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于是,他们贪婪地攫取财物,恨不得把几十年的损失全部补回来。

有恃无恐的攀比心理。少数意志薄弱者,看到别人买汽车、购洋房,心理不平衡,心想你能办到我也能。从而放任自身欲望的膨胀,与社会上的“富者”尽快“缩小差距”,或者“跑步致富”,成了其强烈的心理需要。此种“我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该受穷”、“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攀比心态,一旦遇到适当的物质诱因和客观条件,就有可能成为不惜“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和“敢于冒绞首的危险”的巨大动力。

二、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实施阶段的心理状态

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不少公职人员犯罪,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陷进去的。他们具有自决心理机制突出的“鸵鸟心态”。一方面,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上有保障,并不愿意因贪污贿赂而丢掉公职,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另一方面,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智商较高,往往自认为身份特殊,见多识广,保护伞厚,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赃证匿藏天衣无缝,或相信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在自信能侥幸过关的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

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为别人办了事,帮了忙,内心总希望“投桃报李”。这种人利令智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我帮他的忙,他应感谢我”,“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种图报心理作用下,一朝权在手,未办事先谈酬劳,谈妥酬劳再办事,“不见兔子不撒鹰”。在他们眼里,权利不过是一种待价而沽的特殊商品。在这种交易心理驱使下,他们把职责范围内应该承办的事情与按“劳”取“酬”划等号,不送礼不办事,甚至伸手索要所谓“辛苦费”、“好处费”,成为贪婪的“硕鼠”。

捞了就跑的投机心理。这种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善于投机钻营,见风使舵,对上竭力投其所好,对下则无原则地一团和气。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大多数在开始作案前或在作案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后路。他们并不打算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长期做下去,只要认为把钱捞到一定程度后,就携款潜逃,或申请调动到另外的单位去另谋出路;当然,有些是听到查处的风声后才跑的。

三、职务犯罪人在犯罪终结阶段的心理状态

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这种人虽然见钱眼看,打心眼里羡慕大款巨富一掷千金的派头,产生了利用手中权力捞一把的念头,但慑于法律威严,缺乏以身试法的勇气。然而,金钱和物质的巨大诱惑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他们在尝到甜头的同时,又摆脱不了紧张与恐惧,害怕自己的罪行暴露后身败名裂,累及亲人。“做贼心虚”正是这种犯罪心理的真实写照。这种惊恐的心理状态,外显为慌乱、猜疑心重、不安等情绪。有的作案后犯罪的快乐情感体验与担心犯罪被察觉后得不偿失的心理相互矛盾,从而感到耳鸣、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咽喉干燥、无饥饿感,无睡意,坐立不安。在此情况下,外界的各种刺激信号会对许多犯罪人员的心理发生导向作用。如果在犯罪人员能够感知的范围内,出现其他同类人员被司法机关抓获的刺激信号,往往会抑制其继续犯罪的心理,促使其短时期内打消犯罪的欲念。被惩处的职务犯罪人员的地位越高,或者与自己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工作经历等越相似,产生的抑制犯罪心理作用就越强烈;有的犯罪者甚至会真正就此作罢,洗手不干。如果在犯罪者能够感知的范围内,得知其他同样有职务犯罪经历的人不被查处,就会强化他们继续犯罪的心理。有些犯罪人员若同时收到上述两种刺激信号,矛盾的心理会异常激烈,如果抑制犯罪的心理最终取胜,则犯罪者会想方设法掩盖过去的犯罪;如果继续犯罪的心理占了上风,则犯罪者会进一步巧妙地设计继续犯罪的手段,使之更加诡秘和难察觉。

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这种人崇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哲学,在金钱的诱惑下,只要能捞到好处,得到经济上的利益,什么党性原则、荣誉尊严、道德良心甚至自由生命都可以置之脑后。在“有权时捞一把,逮住了自认倒霉”这种赌徒心理驱使下,他们胆大妄为,顶风作案,明知早晚要翻船,仍如飞蛾扑火,自毁前程。

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实权的某些国家工作人员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他们思想上逐渐放松了警惕,从拒绝吃请到逢请必到,寻欢作乐。当染上黄、赌、毒恶习,入不敷出后,便从接受一般礼品到收受巨额钱财,断送前程。

掩耳盗铃的逃避心理。在犯罪的预备阶段和实施阶段,职务犯罪人主要是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犯罪意图得到实现,而在终结阶段,犯罪人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更多的是考虑千方百计地逃避打击。主要表现在:努力回忆作案时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想方设法加以弥补;积极伪装,遮人耳目;权力为自己编织保护网,以备万一;得手后并不马上使用非法占有的财物,而是静观事态发展,以求一旦败露能够有回旋余地。

做贼心虚的畏罪心理 这种恐惧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害怕自己受到法律惩罚。一量自己供认了犯罪,则等待自己的不仅是牢狱之灾,而且自己的前途、名誉、地位甚至家庭幸福都可能要失去,所得到的赃款也要被没收。二是害怕自己的亲朋好友受到牵连。自己的同伙,招出来也要受到惩罚,为自己窝赃的亲友,查出来也是犯罪,自己的亲人精神上会受到打击,安全上可能难以保障等。

四、侦查阶段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破罐破摔的对抗心理。持这种心理的人不可能主动交代罪行,往往表现出公开的对抗,出言不逊,蛮横无理,或者喊冤叫屈冷嘲热讽。产生这类心理的原因,大都是取决于职务犯罪人员的心理和个性。如有的对社会不满,对单位不满,总觉得社会、单位欠他的;有的对执法机关有偏见;有的对拘捕时间、地点不满,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等等。不论何种原因,绝大多数职务犯罪人员一般都是抗拒调查而不肯轻易就范,只是抗拒的时间、阶段、程度不同。最初阶段,他(她)们普遍认为,只要坚持不开口,不作供,办案机关就不能证实其犯罪;在意识到问题再也包不住时,犯罪轻微者、案件中的从犯、有立功机会者,供认可能会快一些;有恃无恐者、犯罪数额大或情节严重者,即使在大量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也不轻易作供,或避重就轻,或百般抵赖,或推卸责任,最终有的供认,有的则顽抗到底,特别是罪大恶极的,会作殊死挣扎。

装疯卖傻的戒备心理 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方面层次越高的犯罪人,在侦查阶段的戒备心理就越强。表现在,一是回答侦查人员的讯问字斟句酌,用心琢磨,不立即作出反应,试图从中了解和掌握侦查人员的意图,然后再作出有利于自觉的回答;二是想方设法探听虚实,有的避重就轻,有的以攻为守,进行反侦查活动。

惶惶不安的悔恨心理 职务犯罪人虽然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选择和采取了犯罪这一严重的行为,但道德、良心及其所受到的正面教育,在其心中所留下的痕迹绝不可能立即消失。因此大多数犯罪人在罪行败露后,受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刺激,在回顾自觉犯罪过程时,都或多或少地有悔罪心理。但是,也有极少数犯罪人主观恶性极深,其悔恨心理不是源于其罪责感、愧疚感,而是对自己犯罪手段不够高明,作案前、作案后有所疏漏而产生悔恨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有些甚至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对于办案人员做好侦查、审讯预案,及时拘捕涉嫌进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突破其犯罪心理防线,收集证据,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南丹县人民检察院,广西南丹547200)

(上接第24页)

2、量刑建议的种类

一是概括性量刑建议,即前述体现于书中的量刑建议。此类建议的幅度跨度最大,就是在书中指明量刑时应当直接适用刑法的条与款即可。二是相对确定的量刑建议,即在法定刑幅度内进一步压缩量刑空间,但要有一定的幅度。三是绝对确定的量刑建议。按照一般量刑标准可以确定量刑意见的案件,在可适用的刑罚种类较为单一或者符合免于刑事处罚、缓刑、死缓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发表绝对确定的量刑建议。同时也应该明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不是量刑裁判,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种建议,为法官最终的裁判提供参考,对法官作出量刑裁判没有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量刑建议并无法定效力,也不是法官量刑的基础,并不妨碍法官运用自己的能力、知识和经验正确适用刑罚。

3、注重与法庭开展庭前交流以及庭前证据展示

在庭审控辩过程中,检察官并不能保证被告人一定会得到某个具体的定罪和量刑,他只能向法庭提出某种定罪建议和量刑建议;法庭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接受检察官的定罪建议和量刑,有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情况变化,可能改变定性或者有新的从轻、减轻、从重、加重情节,所以公诉词中就可以说明清楚。

虽然量刑建议实践遇到不少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之内,以公正执法为宗旨,本着务实与创新的精神,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量刑建议制度一定会通过立法转化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犯罪心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女性犯罪 心理 社会 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22-01

女性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这类犯罪是以犯罪主体的性别特征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种犯罪类型。我国刑法没有对女性犯罪的类型做出相应的规定,但是在理论学界,女性犯罪是被当做一个单独的类型进行研究的。然而,国内对于女性犯罪的心理研究比较匮乏,长期乃至现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从全球的犯罪率统计来看,女性犯罪正逐步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女性犯罪展开系统的心理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

女性特有的性别文化特征,决定了女性犯罪有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年龄文化方面,18岁至35岁青壮年女性犯罪占了绝大多数。女性犯罪者中,文盲、半文盲占了大多数,高学历女性犯罪者相对较少;在职业结构方面,女性犯罪人员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民工、企事业单位工人、无正当职业者、辍学的学生、曾被劳动教养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为主。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干部、知识分子、学生等比例呈上升趋势;在犯罪方式方面,女性犯罪一般以非暴力性方式为多,大部分女性采用牺牲色相诱骗的方式;在暴力侵犯的犯罪中,女性的手段也比较简单,往往会带有冲动;在男女团伙犯罪中,女性一般处于协助的配角地位;纯女性的犯罪团伙较少。然而,这些年以来,女性暴力犯罪有增长的趋势,甚至出现低龄化倾向。

二、女性犯罪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女性犯罪的自身因素可分为不良心理、变态人格和精神病症状。首先,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私自利、报复心强、情绪长期压抑、贪婪成性等。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在提高。同时,贪图享受,追求物质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上激发的贪婪的不良心态,强化了她们原有的爱慕虚荣的心理。这就使得一些女性为了满足自身的畸形需要,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惜采取犯罪手段达到她们的目的;另外,大部分女性罪犯在最初往往是受害者,由于缺乏合理的权益诉求手段或是本身的权益维护意识淡薄,亦或是自暴自弃等心理作祟,在后期从被害者转变成了害人者。这个过程带有明显的报复心理。

(二)社会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良的家庭环境。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女性罪犯是由于她们青少年时代家庭环境不良造成的,如父母离异、、吸毒等。另外,家庭暴力日益成为诱发女性刑事犯罪的重要原因。其二,社会风气和社会压力。随着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在各种现代信息刺激下,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当种种需要难以满足时,便可形成不能调节的压力,进而日积月累,形成支配妇女违法犯罪行为的非正常心理状态。其三,社会舆论氛围。从大众的意识形态中看女性,一般会认为女性比较男性而言更柔弱,因而更值得同情,比较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恰恰正是因为人们存在这种传统的心理意识,甚至在法律上,对于女性罪犯的量刑处罚都是比较宽容的。此外,从性别特征导致的思维结构差异上来讲,女性往往更多地运用感性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因而更容易轻信他人,行为更容易情绪化、感情化,并且大多数女性天性比较胆小怕事儿,行为相对表面化、临时性、个人性、随意性,增加引发其或受害或犯罪、或由受害者恶变为害人者的可能性。

三、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措施

预防犯罪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预防女性犯罪更是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本人认为应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大的方面来实施预防和控制:

(一)个体方面

首先,重视女性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妇女组织的作用,建立妇女维权网络。其次,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由于我国对女性的教育发展在观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导致女性的法律意识观念较差,并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犯罪者身上。通过法制教育,使其分清行为的合法与违法,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依靠法律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方面

首先,由于我国历史传统根深蒂固,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亟需加强和完善,同时法律在女性犯罪方面较之男性宽容,并且在审判中的法官也往往对女性犯罪较为同情,加大女性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失为当下保护妇女权益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女性犯罪的打击,以儆效尤,减轻女性犯罪带来的隐蔽性和腐蚀性后果。

其次,严格区域管理,创造良好的保护环境。我国的女性犯罪存在区域性,多存在于一定的居民社区内。因此,根据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妇女违法犯罪事件来看,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妇女的工作单位,有必要协调起来共同采取措施做好妇女的保护和教育工作,同时为妇女的健康成长、生活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红玲.妇女与本土: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妇女犯罪研究[J].浙江学刊,2002(6).

[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犯罪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犯罪;古典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31-01

音乐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音乐感知的过程

乍一看令人莫名其妙,惩治小偷强盗与播放古典音乐有什么关系?整治小偷、强盗似乎只能以毒攻毒,重拳出击,政府播放音乐与小偷、强盗减少,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规律,从理论上能否站得住脚?我们不妨作一理论分析,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说听音乐是因为听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虽然一般的听觉还不是音乐欣赏中的听觉感受,但在日常生活中所培养起来的听觉的敏锐性,毋庸置疑的影响到听者对所听音乐感受的敏锐程度,同时听觉经验对音乐欣赏中的某些联想、想像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听者对于音乐的感知,总是以各种感觉经验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它也体现在人生理上的反应。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能使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能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人们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既能消除人的不良体验,也能扩大其感受、感觉和体验的领域,又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美国纽约医科大学音乐心理疗法研究组的教授们,在音乐对人们的感情影响的调查中指出:“节奏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减少,对话中常常充满怨气和敌意。相反,节奏鲜明、流畅快乐的乐曲,使人们之间友好交谈。

音乐欣赏也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但这种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理论思考或是在直接的实践意志的趋势强迫下接受某种道德教育,音乐不仅能生动具体的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感,而且能激发听者对所听音乐所表达的理性认识相一致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听者的行为。音乐作品能把不同的倾向和思想内容强化在能够激起人们美感愉悦的审美形式之中,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抽象的表达内在的情感并寓教育于娱乐。

(二)音乐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音乐能通过其音调影响人的情绪。在我国古代素来重“礼”“乐”。《乐记》中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至则无怨。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里谈到了音乐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古希腊也十分重视音乐,认为E调安定,D调强烈,C调和蔼,B调哀怨,A调高扬,G调浮躁,F调淫邪。亚里士多德推重C调,认为C调最宜于陶冶青年人。

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患神经性胃痛的病人开了依仗奇怪的处方,就是让病人听德国巴哈的乐曲唱片,每天听三次,都是在饭后,病人果然恢复健康。罗马的一位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除了用以外,还加上音乐的催眠,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通力,在妇产科中也运用音乐产生镇痛和催产的作用。当高血压病人烦躁不安时,每天听一些抒情,平静的音乐,血压就会下降。音乐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庄严的旋律赋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悠扬的曲调能够让人愉快的休息,舒缓悦耳的曲子能够驱散疲劳。当然音乐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有人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对精神抑郁、急噪易怒、头痛胸闷者;对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头晕、多思善感的,失眠健忘者使其听欢快明亮的乐曲病人欣赏之后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紧张恐怖的乐曲,怪诞的音调,刺耳的和声,疯狂的节奏则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破坏心脏血管正常的运动规律,导致情绪不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头痛以及血压升高等等。许多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起因多是黄色暴力书刊音像制品,就是反面证明。

结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还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鼓舞我们的意志。优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视野开阔;雄壮、激昂、奔放有力的音乐会使人意气风发、热血沸腾。音乐可以使我们的情绪由愉快变为悲伤,也可以使我们的情绪由悲伤转为愉快;它可以使精神紧张,也可以使精神放松,以致影响人们的行为。

今天我们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是人性规律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犯罪心理范文第8篇

重新整顿的最前沿课堂正式回归,不再是坑爹的四月做坑爹老师,而是请了人气最火最旺的轩弦老师哟!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瞬间……大讲堂里挤满了萌妹子……台阶上坐满了,门也关不上了。

微笑的四月和冷笑的某猫走上台。

轩弦突然觉得阴风四起,冷汗直冒:感觉上……是不是有人在坑我啊?

微笑的四月:轩弦老师,来了这么多粉丝你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啊?

轩弦(陶醉状):轩粉们好吗?山顶的朋友好吗?那边的粉丝叫得很大声。很好,待会我给你们签名……

冷笑的某猫:你知道了讲座题目一定会更开心的!

轩弦:神马讲座?今天不是举行我个人的粉丝见面会吗?

台下路人甲:为什么他们每次讲座都是现场确定的主题,连主讲人都不知道讲什么。感觉上是坑我们呢!!!

台下路人乙:这次更离谱,主讲人连自己正在参加讲座都不知道……

路人丙:不不不,其实一直是这样的,主要是你第一次来没习惯……

四月亮出小黑板: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变态心理学!

轩弦应声倒地,微弱的声音:这……到底是……为什么?

四月(装天真装懵懂装可爱):咦,难道变态的人讲变态的课不是最佳搭配么?

轩弦(咬牙切齿地爬起来):澄清一下,我笔下有些人物心理变态,但我本人100%健康正常。

四月:矮油,这种枯燥无味的东西我也不想拿出来给大家的,可是既然是正规讲座,避免被查抄(某猫:你给我闭嘴!!!)还是要学术一下的嘛。

轩弦(怨念地):正规讲座?跟我说是粉丝见面会把我骗来的正规讲座?

四月:其实大家对变态心理学的认知大概都源于推理小说,影视剧什么的。沉默英俊的高智商变态,永无出路的高端谜题,饱受折磨的侦探和警察……

轩弦:Stop!侦探慕容思炫从来没有被变态折磨过,警察宇文雅姬也没有,谢谢。

四月(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帅有没有,都是智商200+(酱酱:你平时都看的是些什么种马小说啊!!)的超级大帅哥,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言不语,出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计谋,而且没有动机,就是为了自己开心!

某猫(杀气四溢):你再花痴一句我就让你成为故事的主角!嗯,你想多了,是被变态杀死的那种主角……

轩弦:请问,我可以开始讲了吗?

四月:……

轩弦:各位粉丝,由于我是被坑来的,所以也没什么准备,就根据我的理解简单讲一下这个课题吧。首先,神马是心理变态呢?在全人类中,大部分人都拥有比较相似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常态,反之,小部分人拥有跟常态截然相反的心理现象,那就是变态了。换句话说,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的变态人数超过正常人,那他们就反而成为正常人了,而我们就成变态了。

四月:肯定变态会比正常人少嘛!因为智商高的人也少!欧耶!

某猫(用一种看弱智的眼光看着四月):你可以不要这么丢人么!是谁告诉你变态一定高智商的!!!!

轩弦:虽然我完全理解四月你对大变态司徒门――高智商的景仰……(四月:并没有,你想多了……)但是我依然要告诉你,大部分变态都只是变态,不是每一个都像影视剧里那么高智商。

咳咳,大家都不想成为变态吧?那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据我所知,个人际遇的起伏、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形成扭曲变态的心理哦。

四月(怒指某猫):请你纠正每次对我说话的语气!不然我很容易变成变态!

某猫(毫不在乎):你这种低智商的变态,以为我会怕你么?

轩弦(努力克制着将两个插科打诨的家伙打死的冲动):那要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变态呢?其实,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上小黑板。

轩弦: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在行为上非常变态,但不一定是变态心理哦。譬如我在本期小最的新文《四怪馆的悲歌》中,凶手“幽灵鬼”杀人后把尸体砍成十多块,好变态有木有?但其实凶手并非在享受碎尸的,而是因为某种理由而碎尸,这就不算心理变态啦。至于是什么理由,大家留意下期的《四怪馆的悲歌》大结局就知道了。

四月:咦,植入广告什么的,是要付费的!!!

轩弦(毫不在乎地挥挥手):好啦,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大家都快睡着了有木有?最后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跟变态心理学的影视剧,让大家醒醒神。首先是公认比较经典的《况默的羔羊》三部曲。但相对《沉默的羔羊》,我个人更喜欢《电锯惊魂》(总共有7部哦),变态老头用各种机关陷阱折磨人的身体,好变态哦!

四月:感觉上……都是酱酱最喜欢的东西。

在空调房里披着被子看剧的酱酱打了一个冷战(懵懂地):是谁在骂我啊?

犯罪心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犯罪 犯罪心理成因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网络犯罪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基础,而网络犯罪可以说是通过以互联网作为其违法犯罪的手段或工具,以达到犯罪目的的新型犯罪行为。其作为现代高科技犯罪技术的一种,正在迅速发展,但对社会生活危害极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犯罪案件快速增长。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统计,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400余起,2001年又骤升至4500起,2002年又骤升至6600多起,仅2003年上半年全国共受理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4800多起。 因此,研究网络犯罪,分析网络犯罪人员的心理成因,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人员的犯罪心理成因

(一)立法和执法相对落后

(1)立法的不完善。立法的不完善是犯罪人员觉得有机可乘,“法无明文规定即无罪”,在法律没有规定的地方犯罪人员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想惩罚却缺少法律依据;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是犯罪,我的行为是合法行为。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没有规定计算机犯罪,52个国家中仅有9个国家对其刑法进行修改,也包括计算机相关的犯罪,很多国家刑法中都没有计算机相关的犯罪,因此企业和个人不得不依靠个人力量与网络犯罪人员作斗争。

(2)打击的软弱性、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相当落后的,从而导致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的缺乏,这样即使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直接助长了网络犯罪人员的犯罪行为,造成网络犯罪心理的产生。许多网络犯罪人员贩卖盗版光盘、开设等行为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犯罪的国家。显然这会形成一连串的犯罪行为,使人们产生犯罪的动机,利用网络犯罪牟取巨大的利益。

(二)网络道德教育缺乏

网络道德教育缺乏削弱网了络犯罪人员社会责任感。特别对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缺乏加剧了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的形成,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道德教育的培养。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网络道德环境,那么就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心理,容易导致青少年忘恩负义,损人利己,妄自菲薄,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三)网络技术存在缺陷

(1)资源共享容易泄露信息。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设计目标和技术的追求是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由局域性的信息网发展到国际性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却没有规定信息资源该达到什么样的共享程度和建立什么样的共享准则,这种概念很模糊。在当今社会中,信息不仅仅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内容,更是一种资源表现,对网络电子信息的占有和支配就是一种对权益享有的体现。而从法理的观点上看,这体现为对某种权利的拥有。例如:在网上浏览论文,及时识别人的著作权,我们也可以浏览参考,但后果是你的信息可能被暴漏。

(2)网络信息阻断技术存在缺陷。互联互通计算机的网络信息阻断技术是保护其网络信息占有者的一项技术,但从出现到现在都没能真正达到技术成熟阶段。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受自己掌握的信息可能被别人窃取和破坏的痛苦。倘若当时的电子计算机的研发先导者他们首要注重的是网络信息存储和传递安全的话,就有可能没有现在这些网络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应用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的状况。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出现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完全是因为有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原因。

(四)被害人的表现纵容了网络犯罪人员的行为

被害人的行为使网络犯罪人员更加猖狂。人们往往认为上网时只做自己的事,因此永远不会被人打扰和侵害。或者认为自己的计算机系统比较微小并且不重要而不会受到黑客的攻击。你认为你是安全的,但是别忘了,网络犯罪人员都是精通网络的技术专家,他们想攻击计算机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他们的攻击。

(五)犯罪人员存在的犯罪心理

(1)网络犯罪人员过于自信。网络犯罪具有高智能性,使其更加自信。网络犯罪人员都是具有高智商,并且具有很高的网络知识,对计算机操控相当娴熟,对别人的计算机系统很了解。所以,犯罪人员有很强的自信,认为没有人能破解,致使导致犯罪。

(2)网络犯罪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网络犯罪人员特别是大学生,其对网络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行为都很缺乏。当然,这可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网络立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网络在我国起步晚,网络立法相比网络的发展更晚,我国刑法中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只涉及到15点。其次,我国的网络警察队伍也不成熟,他们对犯罪人员的打击力度不够,致使网络犯罪更加嚣张。最后,学校也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校内网站上没有屏蔽不良信息,黄色内容到处都是。这些情况都助长了大学生网络犯罪。

(3)网络犯罪人员网络道德缺失。网络黑客的心理上没有罪恶感。他们认为,黑客行为只是他们生活方式,没有违法和破坏道德伦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不同,其是虚拟的世界,犯罪人员的行为都在其个人的空间进行。并且网络受害人网络防范意识也淡薄,容易受黑客攻击,泄露受害人的信息。在犯罪人员看来,自己的行为是智能的表现,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犯罪,如杀人、绑架等残酷。因此,犯罪人员的行为未与道德价值观直接碰撞,其行为容易得到大众的原谅,公众不是真实的犯罪。种种原因都能使犯罪人员缺乏罪恶感。

参考文献:

[1]昊兢.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长顾建国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2.

[2]周炎炎.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6).

犯罪心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校园枪击 青少年 犯罪心理

中图分类号:DF6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校园枪击事件在国外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体现在枪支泛滥的美国。青少年犯罪以其日益增长的趋势正成为刑事犯罪的主体,校园枪击正是其中代表性的犯罪事件。其中较为著名的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赵承熙事件和2012年12月份的亚当・兰扎校园枪击事件等都给世人留下无尽的反思,解释这类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相关研究者多认为与其有特定犯罪心理和人格因素相关。

一、青少年犯罪与校园枪击概述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由来已久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青少年犯罪在刑法学意义上是指由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以其日益增长的趋势正成为刑事犯罪的主体。

青少年犯罪中,主要以暴力犯罪为主,而其中的青少年校园枪击暴力犯罪更是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国籍大四学生赵承熙致死32人、打伤28人这一事件,这次校园枪击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不过发生校园枪击的可不仅仅只有美国,2009年3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市附近小镇温嫩登的艾伯特维尔中学发生惨烈的校园枪击案,17岁男孩蒂姆・克雷奇默枪杀16人后自杀;2012年7月,一名科罗拉大学博士生在丹佛市举办的蝙蝠侠首映现场枪击造成15人死亡,50多人受伤。校园枪击事件在世界上比比皆是,有报道称在美国平均每一个月就会发生一起校园枪击事件,而事实却可能远高于这个比例。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与动机特点。

1、青少年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有:(1)认知特点,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者的认知特点有错误的人生观、法制观念缺乏、认知结构的片面与缺乏自省;(2)情感特点,青少年犯罪者体现为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情感的浅薄性、情感的既不稳定性、自尊与自卑并存、情感的冷酷性;(3)意志特点,具体体现为两重性、冒险性、易受暗示性。

2、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特点。

(1)有意识动机。

有意识动机使人们能意识到的推动自己行为的原因与动力,人们可以很容易分辨。一般来说,青少年犯罪的有意识动机可以有:财物动机、攻击动机、动机、报复动机等。

(2)无意识动机。

青少年犯罪的无意识动机从根源上来自生物进化而来的本能、传承的群体经验智慧与沉积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它们作为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的特殊方面,以本能冲动力、罪恶情结动力、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逆反动机等多种动机成分体现于青少年独特的人生发展时期与越轨、攻击行为之中 。以赵承熙为例,表面上推动其犯罪的动机可被认为是有意识的报复动机,但是报复动机却不能充分解释其一系列行为以及行为后果,深层次来说可能是其自身也无法意识到的一系列无意识层面的原因促使其做出极端行为。

(二)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人格特征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也早有共识,正如日本著名犯罪心理学家山根清道认为所说,“几乎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与犯罪者的全部人格有关。”

精神分析学家以弗洛伊德经典理论为据,借鉴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精髓,多将犯罪原因与青少年的内在冲突、情绪问题及无意识的不安全感、无能感和自卑感联系在一起。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艾哈希尔提出“潜伏性青少年犯罪”,认为除非青少年已有犯罪的倾向或禀赋,否则就不会产生犯罪行为。另外,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先驱者赫利和布若纳提出过“情绪障碍犯罪说”,认为情绪障碍是引起请是引起少年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少年正常的欲求、愿望和冲动的实现收到妨碍时就会产生长期的、严重情绪不正常问题,即情绪障碍。这些被歪曲了的情绪,具有向代偿性满足的冲动发展的强大趋势。在没有长期、严重的情绪问题的情况下,个体通过社会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在具有严重的情绪障碍的情况下,由于个人的自我理想和自我控制很差,不能自觉地受社会的约束和控制,因而不能抑制违法犯罪的冲动。

三、校园枪击犯罪者心理讨论

下面以赵承熙和亚当・兰扎为例,着重探讨其犯罪心理原因。

在精神分析看来,赵承熙的行为与其早期生活经历、性本能的受挫、死本能的激发、精神缺陷有关。赵承熙八岁时候一家迫于生计移居至美国谋求发展,从他的童年经历来看,家庭的贫穷、父母的冷落、同伴的嘲笑等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弗洛伊德理论中,童年经历对人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并且是是导致成长后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赵承熙早期经历的许多童年创伤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消失,却以一种隐蔽的无意识方式存在并持续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另一重要概念,本能是推动人类行为背后的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其中死本能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趋向于自我毁灭的本能,赵承熙性格孤僻,自己喜欢的女生没有接受自己,这与性本能相关,赵承熙正是在自己遇到此挫折之后将诱发的攻击行为演变为毁灭行为,我们知道赵承熙枪杀的第一个人便是他追求的女性。

赵承熙的犯罪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其无意识层面的罪恶情结动力、逆反动机等无意识动机作用于其独特的人生发展时期而导致的进一步犯罪行为。赵承熙犯罪行为也是一种潜伏性犯罪,两年前赵承熙的同学和老师就在创作剧本中折射出其扭曲的心理,剧本中的主人公采用各种暴力方式结束引起其愤怒的他人,不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赵承熙犯罪的念头绝不是案发当日一时的冲动,这中间有一相当长的潜伏期。赵承熙本身具有的犯罪倾向与欲望令他成为隐藏在人群中的“不定时炸弹”。如果遇到挫折,他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和耻辱感,这将诱发出他的压抑的攻击欲望,导火索则正如赵承熙先前录制的一份视频中自己重点说,“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另外,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说,一些感到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从能致人死命的武器上获得满足感,因为生杀予夺的权力让他们“克服”了自卑。不管这是无意识层面作用也好,死本能影响也好,心理失调也罢,最终赵承熙选择了以毁灭自己与他人的手段结束这一切。

而对于亚当・兰扎,许多人认为其存在人格障碍,根据了解的资料,兰扎的家庭属于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其父母于四年前离婚,兰扎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性格内向,封闭,不善社交,这是许多人包括他的哥哥对他的印象,这使得许多人认为其有着孤独症,他还被认为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但是专家否认了由此原因而导致犯罪,只因从未有过此类患者有如此暴力行为。从事件后的验尸报告看,兰扎的母亲头部中了4枪,且所有遇难者都身中数枪,其中一人更是中了11枪,这显示出兰扎作案时的冷酷。另外,兰扎事前破坏了自己的计算机,目的可能就是为了防止他人事后从他的电脑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预谋性可以显示犯罪者的智商并不低于正常人,差异的是别的部分,比如说人格。

兰扎好友以及亲戚提供的资料,一般认为兰扎这个曾经的荣誉学生是在长期受到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其的管束下,抑制的冲动在压抑很久之后终于在这个特定的阶段爆发出来,在杀害母亲之后,冲向学校并尽可能杀害更多的孩子以发泄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愤怒或者试图藉此向母亲证明自己。这里我们可以用情绪障碍犯罪说对其进行解释,兰扎的父母对其管教的严厉使其正常的欲求、愿望和冲动的实现受到妨碍,这进而导致兰扎产生长期的、严重的情绪障碍,这种情绪障碍有着向代偿性满足的冲动发展的强大趋势,加上兰扎母亲特别喜欢收集枪支使自己本身更容易接触到高危武器,以及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受到平时喜爱的暴力游戏的影响等,因而不再受社会规则的约束,不能抑制自己犯罪的冲动。

四、校园案件预防的心理学策略

在现代文明冲击传统思想的今天,深处其中的青少年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尤其对那些还在校园中的学生来说。校园内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而在学校生活中时刻可能存在着的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问题却常常被忽略。而随着世界多元化交流的深入,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想不断冲刷着身处其中的青少年,黑色、黄色、灰色这“三色污染”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青少年这一发展对象。另外,无论是在在学习、人际,或者就业、亲子等方面,青少年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反思诸如此类的校园枪击事件,如果枪击者周围的人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适当及时处理,悲剧或许可以减少甚至能够避免。

校园枪击事件和其他的学校暴力形式不单是学校的问题或是法律执行力的问题,这涉及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青少年带着独有的生活经验来到学校,积极的和消极的都有,没有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当一个学生表现出潜在暴力行为的信号时,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都应该具有能力、更具有责任去阻止这种潜在行为变成现实,这是我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必须着力关注的问题。

为了防止悲剧的不断上演,除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预防教育外,更重要也最有效的便是建立危机干预。高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非常有必要。其中包括:对每位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从而筛选出“重点帮助”对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网络。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但依旧存在的问题是已建的干预网络多大程度上能够落到实处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起到作用。例如赵承熙的同学与老师,两年前就发现他的文章内容“扭曲、令人不安”,文字描述暴力,曾请学校相关人员协助,但校方当时以自由创作不应干预为由没有处理,危机干预在此间也就没有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除了危机干预之外,建立有效的安保系统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另外,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在处理校园突发暴力事件中已多次得到证明。

(作者单位:张三都,常谦,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犯罪心理学专业;吕川,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与测试研究)

注释:

上一篇:非理性消费范文 下一篇:变态心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