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范文

时间:2023-09-29 13:42:09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篇1

[中图分类号]:J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1

前言:近年来,随着世界性文化的互相渗透,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民族文化及特征弱化的状况,基于此,带有关民族标签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信息化产业的涌现令人们看到了太多同质事物,在这种情形之下,现代艺术领域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让民族舞蹈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令民族文化在世世代代的演进过程中发扬光大。

一、当代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蒙古舞蹈与藏族舞蹈作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让各民族人民都认识到它的独特魅力。民族舞蹈除却其本身的舞蹈艺术特征以外,还体现着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因此,在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艺术的背后隐藏着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在此之前,理清这两种舞蹈类型的本质及其艺术特征十分关键。

(一)浅析当代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蒙古族舞蹈类型概述

长久以来,蒙古族的生活疆域辽阔,且人口数量也较为稳定,生活富足。在我国很多区域都有蒙古族人居住,但不同地区的蒙古族舞蹈及生活习惯也略有差异。从大体上来看,蒙古族舞蹈这一舞蹈形式主要体现出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草原上骑马狂奔的畅快之意。

2.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

有这样一首古老的歌曲,其中的几句歌词,在现代近乎家喻户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蓝天为帐篷、绿野为毡毯的豪迈气概。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这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养成了他们淳朴的个性[1]。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和农耕民族的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孑然相反,蒙古族的个性当中有强悍、桀骜不驯的特点,并且蒙古族的人民体魄十分强健[2]。因此,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在蒙古族人的生活特点中遍寻得到。其艺术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豪放、载歌载舞、舞姿舒展流畅等。其中,“安代”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以舞步雄健粗狂著称,含有顿足、跳等舞姿动作。另外,蒙古族舞蹈还多与伴奏乐器相结合,提、压手腕以及全身微颤等动作是蒙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

(二)浅析当代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藏族舞蹈类型概述

藏族舞蹈同样也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舞种之一,相对于蒙古族舞蹈而言,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较为极端,因藏族舞蹈有两种风格:其一,舞蹈动作多以舒缓为主,造型多样化;其二,舞蹈动作与灵活的节奏相呼应,给人以一种急促之感。总体来看,当代藏族舞蹈这一艺术门类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仍旧保留藏传佛教歌舞中的元素,呈现一种神秘、浩大的舞蹈形象。

2.藏族舞蹈艺术特征

由于藏族的宗教文化发展较早,且宗教文化已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深深渗透于藏族人民的内心深处。从本质上来看,藏族的宗教文化与其舞蹈艺术也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在藏族群落出现伊始,部落当中有存在原始的“宗教乐舞”,这种民族化的舞蹈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逐渐藏族部落舞蹈被演变成犀牛舞、狮子舞等带有生活气息的舞蹈,舞蹈中有很多模仿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姿势,而且,这些舞蹈带有明显的藏族文化特征[3]。现代藏族舞蹈的特征较之原始时期有所不同,毕竟经过了数年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化的交融,但一部分藏族文化仍以舞蹈的形式留存至今,舞蹈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以及动物图腾类舞蹈仍旧是藏族舞蹈中的重要艺术特征。

总而言之,在极为特殊的带有地域文化性质的民族生活环境中,蒙古族人民与藏族族人民都养成了不同其他族群的生活习性。从其生存的地貌特征来看,蒙古族和藏族人民都拥有着广袤的土地,供其生活、狩猎和农耕。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生存,蒙古族及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都带有一种豪迈之气与磅礴之感。

二、民族舞蹈艺术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对于传统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舞蹈,在经历了世代传承后的当代民族舞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且当代民族舞蹈的结构被重新策划,往往是通过对民族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设计,再借由民族服装等元素来突显民族舞蹈的特色,让人们通过这些民族舞蹈元素的集中化设计,可以很直观的得出民族舞蹈的结论。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类型及其艺术特征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显看到这两类舞种的差别,以及背后所呈现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在现场观摩舞者演绎民族舞蹈的时候,可以从内心去理解舞蹈人物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感受到带有地域特征的生活气息,这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色。

结束语:

蒙古族舞蹈篇2

【关键词】蒙古舞;造型;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7-01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蒙古族民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舞蹈作为蒙古文化的代表,深受北方民众喜爱。蒙古舞具有艺术风格独特、意境深远等特点,在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的大驱使下,探讨蒙古舞的美学特征,促进蒙古舞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成为业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蒙古舞蹈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情感质朴,积极向上

提起蒙古艺术,尤其是蒙古舞蹈和歌曲,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蓝天、成群的牛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是蒙古文化独有的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内蒙古民众所拥有的那种生于自然、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和纯天然的生活环境,势必会给蒙古舞蹈带来深刻的影响。蒙古民众长期以游牧、狩猎等为主,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大自然的供养和馈赠非常感恩,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将对自然的感恩和领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使得蒙古舞的主题、动作、情感和内涵都与自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蒙古舞蹈都离不开草原环境和草原生活,也正是在开阔自然的草原环境中,蒙古民众才养成了开朗质朴、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从蒙古舞蹈中,我们也可以对蒙古舞蹈自然天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特征管窥一二。以蒙古舞蹈《牧马舞》为例,该作品以牧民日常生活为主题,所有的动作都是从牧民骑马、驯马、挤奶、摔跤等生活场景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形象、经典。舞蹈中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动作,更是充分体现了蒙古民众粗犷英武、激昂向上的精神气质。通过这些动作,观众仿佛可以看到绿草遍地、骏马飞驰的大草原。

二、造型多样,极富体态美

舞蹈造型丰富,体态形式多样、极富美感,是蒙古舞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与其他舞蹈艺术形式一样,蒙古舞蹈造型和动作技巧都是为表现舞蹈内容和舞蹈精神而生的。蒙古族素来有“马背民族”、“舞蹈民族”的美称,蒙古民众放牧中的拍手、顿足、挥帕动作,骑马时的马步、姿势,宴席时敲碗击盅、载歌载舞的动作等等,都以舞蹈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并构成了蒙古舞蹈最基本的动作造型与姿态。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带有鲜明的草原风情。蒙古舞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步动作,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技巧性和感染力,譬如,马儿饮水、马儿腾空飞跃、马儿跪地休息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模拟和创造出来的,兼具造型美和体态美。在不同的作品中,舞者可通过马步动作来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形态。

三、节奏明快,韵律独特

在许多舞蹈作品中,为了表达舞者强烈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人们通常会利用动作力度的轻重变化、动作幅度的高低强弱来体现其主题和气质。如在蒙古舞蹈《草原酒歌》中,很多时候,脚步动作幅度都较大,脚下重心移动的速度也非常快。为了使上肢动作与脚步动作保持一致,演员的呼吸、上肢移动幅度也会随之加快,上下肢动作在快慢、幅度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节奏要求。为了增添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者会根据舞蹈节奏调整呼吸、手臂动作。如许多蒙古祝酒舞中都有趟步、拖步动作,在趟步过程中,舞者通常要以呼吸引领手部动作走向,并在拖步、呼吸频率变换的同时,控制好整个身体的协调性,目的就是强化舞蹈动作的整体节奏感,增强舞蹈的立体化视觉效果。

四、意蕴丰富,意境深远

一望无际的草原,塑造了蒙古人民豁达开朗的性格,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舞蹈是一种用身体语言去进行艺术构造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蒙古族民众对生活、对舞蹈的热爱,赋予了蒙古舞蹈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许多蒙古族舞蹈的动作、步伐、造型,都带有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感和民族性。譬如,蒙古族有鹰崇拜思想,在他们的舞蹈中,也有许多模仿雄鹰的手部动作。如在模仿鹰击长空的气势时,舞者的硬手动作要干脆利落。在模仿雄鹰平缓下落的姿势时,软手动作要柔软连贯。但是,不管是软手还是硬手,都具有大开大合、舒缓大方等特点,这与蒙古族的鹰崇拜心理、图腾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蒙古舞蹈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们是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蒙古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为基础,加强与异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走民族舞蹈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成菊.蒙古族舞蹈审美特征探究[J].大舞台,2014,(12):201-202.

[2]张骥.浅谈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5,(08):140-141.

蒙古族舞蹈篇3

关键词:蒙古舞;风格;特征

蒙古是我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舞更是蒙古族文化艺术思想和生活特征、场景的完美融合。通过对蒙古舞风格的把握,可以为人们欣赏蒙古舞的艺术美带来更加深刻的认知。认真了解蒙古舞蹈表演的风格,对于了解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了解蒙古族的群体性格特点和文化风俗意义

重大。

一、热情豪放的风格

蒙古族的热情好客是众所周知的,这一点在蒙古待人接物的各个细节都有很好的表现,不过其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在舞蹈方

面。蒙古舞的豪放风格在“安代舞”中体现的最为强烈。在我国黑龙江地区、蒙古地区和辽宁地区普遍流行这种舞蹈,多个人一起表演,在技巧上并没有多大难度,游客的参与度非常高,是蒙古族民众用来招待游客的常见舞蹈形式,最能够体现蒙古族豪放热情的待人风俗。

二、优雅柔和的风格

蒙古族的舞蹈也并非全部都是热情豪放的风格,在一些特定的舞蹈中,更多地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柔和优雅的内涵。比如蒙古族中的“盅碗舞”,在鄂尔多斯等地区大为盛行。这种舞蹈讲究动作的随意性,能够比较轻松地根据场内的气氛来做调节,具有比较灵活的舞蹈动作和形式,因此也更容易充分地表现舞蹈者的舞蹈功底和才华,是一种在节奏上较为轻松、随意的舞蹈方式,在历史上曾经被作为祭祀和祝贺的主要舞蹈形式。

三、敏捷机智的风格

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和习俗等都决定了这个民族的骁勇善战。而在身体反应、头脑反应方面的机智、敏捷和灵活可以说是这种民族特点的最佳体现。蒙古族的“牛头虎舞”,就是一种再现牛虎争斗场景的舞蹈,它讲究的是动作的迅速、敏捷,反应的快速,灵活,充分表现出了野兽争斗场景的激烈和生动。舞蹈者的表演越机智、敏锐,表现出来的舞蹈艺术感染力越强烈,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形式。

四、粗犷不羁的风格

粗犷不羁,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风格。长期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在与大自然抗争,与牲畜做伴和与其他部落进行争斗的过程中,粗犷不羁的性情得以凸显。在蒙古舞蹈中,以蒙古摔跤最能够体现这种粗犷的风格。在蒙古摔跤舞蹈中,一个人饰演两个角色,用木偶的形式将摔跤舞表现出来,通过夸张的动作可以获得非常生动的表演效果,非常灵活地彰显了蒙古族那种粗犷豪放的舞蹈风情。这种粗犷之中有着浓烈的情感和热情,并不是粗野和无礼,非常能够体现草原生活的热烈昂扬,让人观之印象深刻。

五、愉快乐观的风格

蒙古民众在与大自然抗争、与艰苦生活环境抗争的过程中很容易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也历练了他们无所畏惧、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情。在蒙古族的筷子舞等舞蹈动作中,舞蹈者一边唱歌一边用筷子敲打身体各个部位,从而营造出一种非常明快、乐观、活泼的舞蹈气氛,让每一个参观舞蹈的人都能跟随着舞蹈和音乐的节奏享受那种欢快淋漓的感觉。这种愉快乐观的风格很容易感染大家,让人们见识到草原民族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有比我们想象中更好的精神状态。

蒙古舞是一种风格迥异而特色鲜明的舞蹈形式,其中根据舞蹈要表现的内容不同、舞蹈创立的背景不同、舞蹈表演的场合不同,其具体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对蒙古舞的欣赏和认知要建立在充分了解舞蹈背景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才能确保对蒙古舞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蒙古族舞蹈篇4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肩部动作

蒙古族舞蹈中,每个肩部动作都是蒙古族人民逐水草而生活的表现,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欢快的生活节奏及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幽默的民族气质。练好肩功,对于整个舞蹈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肩部动作的表现形态及文化特征

蒙古族舞蹈的形象特征包含了民族性格的豪放与自信,展示着动态形象的古拙与质朴。舞蹈源于生活,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之乡的蒙古族人民,把民族情感、民族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汇到了马的舞蹈形象上,表现在变化多样的肩部动作中。蒙古族舞蹈中肩部动作的表现形态体现了牧民们的审美情趣和潇洒豪迈的性格。牧民的生活方式虽然逐渐的在改变,审美情趣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它的根依然是深邃的草原文化。

硬肩,其具体做法:双脚站小八字位,双手成空心状,拇指叉腰压腕。双肩放松,左肩向前,右肩同时向后,动作速度快,有顿感,连续前后交替。根据速度、节奏等的变化,可分单耸肩和双耸肩,上身也可以随肩而动;柔肩,是在硬肩的基础上,肩膀经下弧线上提,双肩前后交替。动作过程中,速度稍慢,柔韧,连贯;双肩,在硬肩的基础上,肩膀快速收回,前后交替,动作短促有力;耸肩,肩膀上下提起、放下,动作过程中可以单肩提起,还可以双肩同时进行。耸肩需要直上直下,提起时发力,而后放松回原位。耸肩也称为笑肩,就像是在人们大笑的时候,两个肩膀不由自主的上下颤动一样。在舞蹈《草原姑娘》中,那连绵起伏的单耸肩不仅表达出她们美丽善良的心境,还表现了她们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绕肩,就是肩膀从前向后划立圆,也分单、双两种。在动作中,身体可以随之前合后仰,给人以内在含蓄之美。这个动作常用来表达女子的温柔和男女倾述情怀之意;抖肩,也叫做碎抖肩,是按照硬肩的运动轨迹,肩胛快速的抖动而成。这个动作要求肩部自然放松,用后背的力量使肩连续不断的快抖。如舞蹈《盅碗舞》中的碎抖肩,是这个舞蹈令人叫好的艺术手段之一。

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使得他们拥有了豁达爽朗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为肩部动作风格特点的形成做了铺垫。特色的马背民族源于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独特情怀,从而使得他们在骑马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带动肩部上下运动,所以,在蒙古族舞蹈中常以丰富的肩部动作和马步等其他动作来表现。

二、肩部动作的发展

一部作品的内容不再追求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具体的情节,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去追求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将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融入到故事的框架中,尽享艺术之美。如女独舞《翔》,演员把内心的情、意、美全部注入到了柔美的双臂和灵巧的双手中,使我随着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旋律,融入到了美好的意境当中。

在舞蹈形式上,不再追求对称、协调统一的古老观念,而是追求多层次,多方位,多元素,不对称,不协调,即过去不曾有的形式美。如女群舞《顶碗舞》和《蒙古人》等都是如此。在舞蹈动作上,改变了过去一招一式的严格规范,注重动作的夸张性,加大反差的力度,要求对比强烈,追求对立统一。过去蒙古族舞蹈主要以马步动作,肩部动作和手臂动作为主,而今在吸收借鉴现代舞的基础上,注意开拓人体的中间和下肢部位的动作,充分挖掘和利用舞台的空间。舞蹈语汇不再是简单的动作的堆积,而是经过精心地提炼和创新。打破了人们认为固有的模式,在传统动作上,巧妙地结合现代舞蹈动作,给人以新鲜感,时代感。

在舞蹈和舞台布景上不再是认真地模仿生活中的东西,而是抓住最具民族本质的东西尽情发挥。激光技术和影视技巧更巧妙地运用到演出舞台,把真实的表演同梦幻般的舞美效果融为一体。 在舞蹈创作中,人们也很注重服饰的创作,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综合到舞台效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舞蹈艺术的优势和舞台效果,给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更加欣赏舞蹈的艺术魅力。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为舞蹈表现服务。

三、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的重要性

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颇为广泛,对蒙古族舞蹈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种类繁多的肩部动作不仅是蒙古族舞蹈中的基础、单一动作,它更多地与其他上肢动作相联系,扩展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与之共同表现蒙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特点,表达人民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使得舞蹈的表演更加精彩,情感的体现更加强烈。肩部动作具有蒙古族的独特风格,种类繁多,变化多样,与腕、手臂、马步等动作相结合,共同组成了柔韧、彪悍、刚强的蒙古族舞蹈。这个马背民族大多数的动作都是以上半身为主,而且动肩的时候比较多,在反映他们生活的舞蹈中上半身特别是肩部动作最为突出。

四、呼吸在肩部动作中的重要作用

蒙古族舞蹈中的呼吸体现着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它和蒙古族舞蹈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交相呼应。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是从地面体态动律的慢吸慢呼入手的,这样比较容易体会呼吸。运用长吸慢呼的方法,在过程中保持气息的平稳均匀,表现出人们置身于辽阔草原的豁达心态和英雄气概。

蒙古族舞蹈中丰富的肩部动作同样蕴含着多样的呼吸――棱角分明的硬肩,在双肩前后交错的一刹那,气息随之快吸快呼,双肩快而有力地交错进行,在行进中与平步配合时,步伐的呼吸与上身动作相呼应。笑肩,气息的运用和硬肩相同,只不过是上下方向的快吸快呼,用来表现草原民族的爽朗乐观的心态。碎抖肩,体现了快吸慢呼的呼吸特点,通过短促的吸气,腰部发力,气息下沉,带动肩部快速的抖动,形成蒙古族特有的舞蹈特色。柔肩,也依同此理,它常常和柔臂动作相结合,优美舒展的动作尽显草原民族柔情的一面。单耸肩、双耸肩,和笑肩动作的方法相似,只是动作重拍不同,笑肩强调重拍向下,耸肩强调重拍向上。在呼吸上,耸肩要求慢吸快呼。

蒙古族舞蹈篇5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蒙古族舞蹈篇6

难以消解的英雄情结

蒙古族舞蹈有很多是借助道具完成表演的。道具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为神具,特指与信仰和崇拜相关的物件,如苏立德、哈达、珠岚、萨满单手鼓等。

蒙古族的精神内核,是一种难以消解的英雄情结。在舞蹈中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对神具的运用。神具是蒙古族政治、历史和的产物。如《苏立德》舞中的苏立德,又称“苏鲁定”,据说是历史上成吉思汗军队的象征性徽帜。顶部是一个矛头,紧接其下的圆盘上系着九根下垂的牦牛尾。相传,统一蒙古各部之前的铁木真,原本将圆盘和牦牛尾作为军旗。十三翼之战失败后,他率领将士祭祀“长生天”。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巨大火球,他令几位大将去接都没能接住。于是铁木真跪倒,用双手去接,火球变成了一个锋利的矛头落在他的手上。从此,他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终于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国。如今耸立在成吉思汗陵园的苏立德,既是蒙古族英雄和力量的象征,又是成吉思汗的化身。

在《苏立德》舞中,几十名彪悍的蒙古族男子手持苏立德,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在稳健、凝重的舞姿中营造出一种战前誓师、气势恢弘的氛围。英雄主义的崇高感、充满自信的荣誉感尽在不言之中。如果没有对蒙古族历史的了解,就难以解读《苏立德》舞所传递的文化信息,难以尽享其中的审美韵味。象征,是人类试图用有限的视觉形象去表达无限丰富之内涵的一种方式。与舞蹈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具,诉说着创作者的语汇动机、语汇过程和语汇目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以豪迈的气魄、博大的胸襟,曾经完成了民族统一的大业,并且承载了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使命。他的精神是什么?苏立德就是说明这一切的一种象征。舞蹈动作是道具的基础,而道具则是舞蹈动作辐射面的扩展,是舞蹈形象冲击力的强化,是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暗示,是舞蹈创作美学意义的延伸。

生活必需品的别样呈现

蒙古族舞蹈中所用的第二种道具是餐具,即草原牧民生活的必需品,如酒盅、筷子、碗等等;第三种则是工具,特指马背民族生产劳动的必需品,如奶桶、套马杆、马鞭子等。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其固有的体态、动作及特有的神韵。人们对祖祖辈辈传承的劳动经验有着浓厚的感情,于是从一切劳动和生活娱乐的动作中发现了美的存在,使现实中的动作升华为舞蹈语汇。

顶碗,作为蒙古族舞蹈的特有形式已成为具有共识性的艺术亮点。融仪式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由81位女性表演的大型顶碗舞实是别开生面。作为技能性动作,顶碗与舞蹈语汇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顶几个碗、顶在什么部位、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顶碗,都已经被几代舞蹈家尝试过。但是,为表现蒙古族女性之美而设定的集体顶碗的视觉阵容,其深层文化内涵则是深切而广泛的。历史上,流动的游牧生活方式不仅稀释了草原民族群落的密集程度,而且使空间散置的劳动主体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形成了从容、大气、坚韧、沉静、自信的民族性格,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蒙古族女性的心态和行为中。外表平静、内心丰富,外表柔弱、内心刚强,这是草原女人的共性。在各类草原生活题材的纪实摄影中,蒙古族女性的面部特写很少有大喜、大悲、大怒的表情。凝神、凝思、沉静,寓含着达观与彻悟,几乎成为她们最典型的精神写照。一般来讲,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深刻是很难以具象显现的,只能在文化符号选择时进行象征性的创造。比如鄂尔多斯蒙古妇女的头饰豪华而端庄,那沉重的分量使之只能昂首挺胸、正视前方,高贵之气油然而生。在新创的《顶碗舞》中,每个人承受的一摞碗的重量足以产生前述的效果:碗与头、颈与身的垂直,不仅使形体修长而挺拔,而且由于头部及上身不能随意摆动而愈显从容、自信与沉静。如果说舞蹈中一个人顶碗主要是在表现个性,两个人顶碗主要是在展现技巧,那么81个同时顶碗之人表现出的那份从容、坚韧与沉稳就是民族历史塑造的民族性格了。

据史料记载,顶碗舞是在“顶瓯灯起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顶灯盏、托灯盏发展到顶碗持盅而舞,由贵族的娱乐发展为民间大众的自娱。在体现贵族意识向平民意识转化的同时,它的游戏性减弱了,艺术性加强了;技能性退到了幕后,突显出来的是行云流水般柔韧、绵长的艺术情境。

筷子舞是节日欢庆时表演的舞蹈形式,往往随弦乐及人声伴唱而舞。舞者手握筷子起舞,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台面或地面。击打的时候肩部耸动,腕部翻转变化,风格欢快而又热烈。悠远的宗教舞蹈

蒙古族宗教性舞蹈有安代舞、查玛舞和萨满舞等等。安代舞发源于科尔沁草原库伦地区,是由“萨满”唱“查干额烈”(白鹰)跳神治病的仪式发展而来,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的含义。传统的安代由“萨满”来主持,病人身穿白色长袍,散开头发遮住面庞。过去以唱为主,慢慢才发展成今天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形式。

查玛,是藏语羌姆的蒙古语读音。它是藏传佛教传人内蒙古草原后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典礼性质的宗教性舞蹈。以前很多寺院都有喇嘛来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寺院依然保留着这一舞蹈形式。

萨满舞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态。学者常将萨满教中的神职人员称为“萨满”,而蒙古人则称之为“博”。“博”所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被称作“行博”,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博舞就是“行博”时所跳之舞。

蒙古族舞蹈篇7

关键词:文化;草原文化;舞蹈文化;舞蹈作品创作

1 文化的概念

在我们当下使用的“文化”概念。有V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是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既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创造的一切形式、方式,且主要只这些行事方式中蕴涵的文化准则和文化逻辑。”有些学者将人类的广义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为了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需求而创造的文化是物质文化,主要指物质生产行为中的人文关怀层面;为了规范人类行为而制定的伦理、规章、法律等是制度文化,主要指规约人类行为中的准则;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创造的哲学、宗教、艺术等为精神文化。

2 草原文化与舞蹈文化

(一)草原文化

什么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就是世代居住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相继创立的与草原生态相适应的一种文化,说得更简约,就是草原民族创造的文化。

中国文化主要由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文化形态组成,而蒙古族可以说是中国游牧文明的代表,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 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据专家统计,从秦朝统一到鸦片战争的2000余年间,中国古代历史的每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都伴随着草原民族的身影。草原民族在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建立的割据王朝有20余个,统一时间累计逾1000余年。

蒙古一词,始称唐代“蒙兀室韦”源于蒙古中部蒙古部落名称,伴随蒙古诸部的统一和蒙古汗国的建立,遂由部落名称发展为族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地处中国北方,辽阔无垠的蒙古草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

(二)舞蹈文化

舞蹈是人类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娱、娱神、娱人以及表情达意的需求而创造的一人的肢体动作作为主要手段的文化。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舞蹈艺术始终参与并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点,舞蹈艺术所起的这种“文化自我意识”作用,使舞蹈艺术的发展能够准确而有力的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社会文化不可能是单一、不变的,艺术的文化自我意识也对应出一定的发展性和多样性。就舞蹈艺术的文化自我意识或自我显现功能而言,蒙古族舞蹈可以说是蒙古族思想文化的形象肖像。

3 蒙古族舞蹈作品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草原文化

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骄之子”的气概。《蒙古秘史》所载:“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也,既举忽图剌为合罕,于豁尔豁纳黑川,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是对蒙古民族在“俗无文籍,或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的古代,对全民性舞蹈现象的真实记载。下面就以下几个蒙古族舞蹈作品来谈谈其中所体现出的草原文化:

(一)根据蒙古所编创的舞蹈《鄂尔多斯》

蒙古族早期信奉的是萨满教,主要表现在祭天、祭地、祭敖包、祭或等方面。直到16世纪70年代,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之后,萨满教开始衰落,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该作品根据内蒙古宗教舞蹈“喇嘛舞”中的“鹿神”、“敬黄金”等动作素材改编创作而成。舞蹈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欢乐明朗的节奏,表现了内蒙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以及特有的爽朗、豪迈的性格。在动作上,舞蹈中男舞者以甩肩迈步旁控腿和后中丁字步、双手叉腰硬肩的动作,突出展示了牧人宽阔的胸怀和坦荡的性格特征;女舞者以热情富有跳跃性的踮脚尖步和弹拨手以及硬肩动作,来表现内蒙古姑娘的欢乐与喜悦。

(二)根据历史史实所创作的蒙古族男子群舞《东归英雄》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劳动生息,开拓家园。

直到1771年7月,不堪忍受俄国沙皇政府日益加重的民族压迫,为求民族生存,历尽千难万险的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起义时的17万人众,最后只剩下7万余人,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舞蹈《东归英雄》以东归这一历史史实为主题,表现了中国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对自由的追求,历经艰辛万苦的土尔扈特人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勇敢拼搏、浴血奋战,最终回到祖国母亲的驯АN璧敢宰忱的画面,悲壮的史实气质,歌颂了英雄们完成东归大业的伟大壮举。

(三)以蒙古族草原骑手生活形象创作的舞蹈《奔腾》

“艺术是人的精神的表现形式”, 《奔腾》通过塑造蒙古族青年牧民的群体形象,以揭示时代变革带来的人的精神风貌和心态的巨大变化为创作主旨,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的同时给作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该作品是一个气势憾人、充满了生命力之恣肆奔放的男子群舞。《奔腾》力求从体现实际生活情感和蒙古族青年的精神气质出发,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基础上加工、发展创作而成的,采用各种“马步”、“抖肩”、“跳脚”等动作,塑造了蒙古族青年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舞蹈中不仅表现出创新,在舞蹈中部还使用了蒙古族的“好来宝”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

(四)体现草原民族性格与气质所创作的舞蹈作品《蒙古人》

该作品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集传统蒙古族民间舞动作之精华并大胆吸收借鉴了现代舞的创编手法,使该作品不仅有传统蒙古族舞蹈之风韵,同时不失现代气息。舞蹈奖蒙古族女性特有的精神气质――柔美中透出的刚毅粗犷和豪情倔强的民族性格用身体动态语言诠释的淋漓尽致,作品站在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透视整个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性格与气质,使得该作品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鲜明的时代感。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并没有停留在传统蒙古族舞蹈风格化动作语汇上的展示,而是进一步将传统动作语汇加以提炼、夸张、发展、和变化,动作语言的设计从人物性格出发,使动作符合所要表现的新时代蒙古族女性形象的那种豪情自信、乐观向上的气质个性。在此作品中能感受到编导从自身所感受到的蒙古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出发,凭着现代人对草原牧区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使人物心理和时代的脚步节奏和谐统一,充分展示出蒙古族人民强烈的时代意识,通过热情激昂、豪放开阔的舞蹈动态凸显人物背后的民族文化!

(五)根据劳动生产方式创作的舞蹈《乳飘香》

蒙古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畜牧业,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想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这种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在天然草场上大群牧放牲畜,过去是逐水草而居,现在发展到定居轮牧,伴随着狩猎、畜牧生产生活,渐趋形成了富有纵深历史性和鲜明民族性的舞蹈美学特征。此舞蹈正是根据蒙古族这种特有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而创作出来的,本作品与草原生活的具体细节密切相连,那些平凡的劳动中的激情于快乐成为作品中情感的原初动力。编导在作品再现了劳动场景主,例如如:放牧、喂草、挤奶、提奶桶等等生活化的动作经过编导的提炼加工,从而更加贴切的表现出蒙古族姑娘对乳香的陶醉,同时也体现出蒙古族女性的美丽所在。

综上所述,蒙古族舞蹈所具有的特征以及所带给人的美的感受,是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蒙古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蒙古族舞蹈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蒙古族文化、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正如古代诗人对蒙古族舞蹈辞以情发,“马乳新桶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文化传统孕育着舞蹈艺术的创造,舞蹈艺术的创造反映着文化传统,塑造着文化传统的形象,所以在新时代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学习草原文化,通过对草原文化的认真学习和研究,使其在将来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更好的体现草原文化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于平著.《舞蹈文化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朋.乌恩著.《蒙古族文化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

[3]王宏建著.《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杨圣敏,丁宏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6]朴永光著.《舞蹈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蒙古族舞蹈篇8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

[1] [2] 

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结论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上一篇:舞蹈症范文 下一篇:舞蹈基本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