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10-25 12:09:11

蒙古人的习俗

蒙古人的习俗篇1

一、新疆卫拉特蒙古简介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新疆蒙古族主要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卫拉特是Oyi-rad的汉语音译。元朝将Oyirad译作“斡亦剌惕”、“斡亦剌”、“外剌”、“外剌歹”等。明朝译作“瓦剌”。清朝至今,汉文史籍中常译写作“卫拉特”,也有“额鲁特”、“厄鲁特”或“西蒙古”之称。①关于卫拉特一词的语源,研究者们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其有“亲近者”、“联盟者”之意,也有人认为有“林木中的百姓”之意。目前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二、蒙古人的生态保护观 环保意识是草原文化的核心,新疆卫拉特蒙古人自古就有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文化相当丰富,它的生态文化具体体现在对动植物的保护、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以及宗教习俗禁忌等领域。 (一)对植物的保护 《蒙古秘史》称卫拉特为林木中百姓,当时的卫拉特百姓的生活就是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符拉基米尔佐夫在他的《蒙古社会制度史》中描述11~12世纪蒙古“森林”部落的生活情景时说:“‘森林’居民主要从事狩猎,但也没有放弃渔捞。他们住在用桦树皮和其他木料搭成的简便的棚子里……‘森林’居民驯养野生动物,特别是西伯利亚鹿和小鹿,吃它们的肉和乳。虽然他们在森林里游动时是用西伯利亚鹿来驼载日用器具,但他们也知道用马;‘森林’的蒙古部落缝兽皮做衣服,使用滑雪板、喝树汁。”这段话说明牲畜即是卫拉特牧民的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其肉和奶是他们的食物,皮毛可以制作日用品,生活用品也是木制品,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很环保。新疆森林资源丰富,广阔的森林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保护自然生态的作用。据老人们说卫拉特蒙古族先民们自古就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他们从不滥砍乱伐,生活中使用的木材都是枯树残枝。由于受萨满教“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他们认为神山圣水树木中都有神灵居住,不能惊动神灵。在游牧生活中也形成了保护草原的一系列措施及习俗。草原畜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传统特色。依托天山、乌孙山及周围山脉的优越草场资源,自古就有发达的畜牧业。拥有牧草资源的草原不仅是畜牧业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保护链的重要一环。在新疆游牧的卫拉特蒙古人对草原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实行草场分区轮牧、分区休牧制度,大体分为冬牧场和夏牧场以便草场得到恢复避免了草原沙化、退化。蝗虫和田鼠也可能造成草原的破坏。他们在生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对付它们的方法。例如养草原牧鸡、牧鹅等治蝗的方法和驯鹰、养狗的生物灭鼠方法。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正体现着草原民族对草原的爱戴与保护。 (二)对动物的保护 生态多样性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新疆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天山的野生动物,特有植物繁多。当地卫拉特蒙古人认为山里的动物有灵性、是神灵的化身,并且他们有些人自发地无偿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中。听老人们讲,即使在古代打猎时,他们也不会射杀怀孕的和幼小的动物,在动物的繁殖期及哺乳期他们会停止一切打猎活动。众所周知,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马对于蒙古族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因此马的重要性逐渐发展成为崇马习俗,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最后形成了“马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不会打骂马匹,很注意保护它。有时牧人喝醉酒意识模糊时只要他骑上马,马就会自动把牧人驮回家,非常通人性。马对牧民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马比一切更受重视,马群是古代蒙古人的主要财富,没有马,草原经济便无法经营”。所以在祭祀、文学艺术等很多方面,蒙古人都展示了他们对马的崇拜。 (三)关于生态文化的生活习俗 卫拉特蒙古人的生态文化也体现在其风俗习惯中。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指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面貌。”卫拉特蒙古人的习俗在最早还是遵循着《卫拉特法典》,但该法典不是简单的历史遗存,它的思想内容已经在卫拉特人们的代代相传中内化为精神的东西,因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卫拉特法典》关于习俗文化的内容已变为传统习俗法从而继续指导着卫拉特人们的习俗生活及习俗内容。 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是逐水草而居的。所以,自然条件尤其是水成为重要的环节。有名的1640年蒙古、卫拉特王公会盟会议上通过的托忒文《蒙古———卫拉特法典》中就有关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内容,在卫拉特人中得到长期有效地实施。由于水的重要性,卫拉特先民在生活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及节俭的观念,并逐渐成为不成文的法则普遍被牧民们所接受,形成不能污染水,不能在河里洗衣服、大小便,不浪费水资源等良好的习俗,这些禁忌甚至在当今的卫拉特蒙古人中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即使当今人们都住进了固定的居所,但当他们在外一旦遇到河流、湖泊时都能做到不污染水、不往河水里倒垃圾等,仍然遵循着先人们制定的不成文法则。每年春天卫拉特蒙古人会在山上有泉水的地方请一些大喇嘛在那里念经、祈福,祈求水神灵保佑卫拉特蒙古人风调雨顺、万物复苏。 卫拉特先民认为,蒙古族的起源与许多动植物有密切的联系,认为河流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其日常生活中很注意保护它们。这一点也体现在人名上,如其其格———花朵、乌日更达赖———辽阔海洋、娜仁托娅———霞光、那日松———青松、阿尔斯楞———狮子、宝力德———水泉、腾格尔———天空、额日敦巴日———神虎、博日格德———雕、哈达———山峰等。#p#分页标题#e# 三、小结 曾经驰骋于草原的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将渐渐隐退为历史。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变异,导致了草原民俗、生活习俗及民族心理、生态文化的变异。卫拉特蒙古人的生态文化是他们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他们的生存环境早已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生态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物质形态的东西变了,其价值取向也会慢慢随之改变并最终导致思想意识的变异。后辈们只有靠仪式来保存他们先民留下的已不适于当今这个时代的文化,仪式生活及口耳相传起着古代与现代黏合剂的作用,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祖先们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朝夕相处中创造了很多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当然,这与他们敬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然而如今的人们没有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于是滥砍滥伐、污染水资源、污染环境……并最终导致了生态恶化。人类正面临着生存危机。2009年12月7日,丹麦时间10:40(北京时间17:40左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于哥本哈根正式开幕。联合国气候专家委员会(IPCC)的气候评估报告证实了气候变化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类有必要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文化也应该重新重视起来。

蒙古人的习俗篇2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在蒙古征战时期,每当将士

蒙古人的习俗篇3

摘 要: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是一本蒙古族风俗大辞典般的著作。它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蒙古族的各种习俗,而且很好的反应了清末东部蒙古人的生活状况,晚清时期的蒙古社会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广大牧民以及下层农民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同时思想领域中也受到了喇嘛的支配,可谓是到了千百年以来未遇之变故。本文描述作者罗布桑却丹平生事迹的同时试图解析其大作《蒙古风俗鉴》,但是由于笔者知识的缺乏难免有不足之处,望读者海涵并给予指正。

关键词:罗布桑却丹,平生事迹,蒙古社会

清光绪元年(1875年),作者罗布桑却丹出生于喀喇沁左旗的一个贫困家庭,是近代著名的蒙古族学者和进步思想家。他虽然出生在贫困家庭,但却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像其他贫困家的孩子,以放牧耕种了却一生,而是从小勤奋读书,胸怀大志,因此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十六岁的时候便担任了本旗旗章京①之职,可惜好景不常,担任章京的第二年就发生了红帽子之乱②,此次红帽子之乱给当时的蒙古人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使数万蒙古人遭到屠杀,数十万蒙古人流离失所。而《蒙古风俗鉴》的作者罗布桑却丹也深受其害,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好他到十八岁的时候家中遭到横祸,在红帽子之乱中失去生计,父母也为此忧伤过度相继去世,这对年少的罗布桑却丹来说是一次很残酷的考验。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秋,他受喀喇沁左旗旗扎萨克③之命,担任喀喇沁左旗驻外盟记录“比丁册”的职位而被派到哲里木盟,在哲里盟的三年期间他将该盟各旗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而这种工作经历使后来罗布桑却丹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让蒙古风俗得以真实的展示在人们的视野。经过三年的风尘沐浴,他深感蒙古人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变故,于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厌倦了生活为了却红尘之事想要到剃度出家,但是他途径北京的时候因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到雍和宫暂住,在雍和宫期间他通过几位老师的指导学习了蒙、汉、满、藏等各种语言和知识。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这一年罗布桑却丹已经二十六岁,而此时的中国乌云密布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不久八国联军洗劫了北京,对中国做下了种种罪恶之事,当时罗布桑却丹学习的雍和宫也遭到了破坏,他为了维护雍和宫和附近的平民百姓敢于与入侵的联军抗衡,做了一些轰轰烈烈的斗争。此事打消了他到剃度出家,虔心学佛法的想法,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保住了蒙古民俗史上的巨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旬,他参加了在蒙古衙门④举行的翻译考试,并获得了四种语言翻译国士的称号,此时的他有了为蒙古族风俗秉笔著书的想法。再加上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期间,在中国的东北日、俄开战,使东北的各民族同胞受到战火之苦,这件事对于热爱故乡的罗布桑却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下他在北京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他回到故乡,辗转在数盟之间奔走,为保护蒙地和庙宇做出了巨大的功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十二岁的他被满,蒙高等学堂聘请为蒙古语的教师。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受日本东京外国语言学校之邀远赴日本做了四年的教师,于光绪三年(1911年)七月,三十八岁的他回到了北京,然而此时的中国正逢数千年未有之变革,封建王朝将要大厦将倾,冰山欲倒。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他再度去日本京都本原寺任教师,于1914年回到中国并常住在沈阳。他为了给蒙古族寻找出路从蒙古族风俗入手,开始了著《蒙古风俗鉴》的工作。这期间他工作于南满铁路局⑤,在该局边工作边写作。皇天不服有心人,终于在1918年的时候在罗布桑却丹四十五岁之际在沈阳用蒙古文著作完成了《蒙古风俗鉴》。

《蒙古风俗鉴》对于蒙古学研究,尤其是对蒙古族近代社会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上是不可缺少的史料,它对蒙古学研究领域里有着大辞典般的作用。通读先辈罗布桑却丹之大作《蒙古风俗鉴》的时候笔者怀着对罗布桑却丹大师无比敬畏之情反复详读。作为后辈不便对前辈评头论足,只是借此《蒙古风俗鉴》研究高潮之际做出一些补充。蒙古族曾辉煌一世并一度用铁骑征服过欧亚大陆,甚至数十年间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曾试图争霸海上,只是事与愿违忽必烈汗三征扶桑国未建寸土之功,可惜的是将数万将士沉没于大海。之后大元王朝北迁起蒙古人便生活于战乱不息的年代,用鲜血封印了蒙元时期所创下的灿烂文明。随着北元王朝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走死后蒙古各王公尊奉爱新国皇太极为共主,从此以后蒙古社会走向了另一个阶段,满洲人通过满蒙联姻,高官厚禄,庙宇喇嘛等诸多手段使无敌于天下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枯木败草,众多蒙古王公迎娶满洲皇室格格以后,在北京温柔乡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越过这种挥金如土的生活,给蒙古族人民带来越大的负担,按作者的话说因蒙古王公娶满洲公主格格而蒙古下层人民就越日益贫穷。然而罗布桑却丹就生活在这种时代,因此他对当时社会有着充分的认识,再加上作者从小的好学态度以及在北京雍和宫,日本等地的学习工作经验开拓了他的眼界,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思想。该书以十章五十八节而组成,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保罗万象很好的概括了蒙古族的各种风俗。罗布桑却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学的内容全部灌溉在该著作中,这对于后人研究近代蒙古社会史的时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甚者他对于喇嘛教的批判是很客观的,也许今天的很多人们没有体会到它对蒙古人的危害,但是作者一百多年前已经深有体会,可见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之强非我等可比。但是受作者学识的限制,所著的有些内容不分青红皂白,没有考证而记录下来,因此有些内容是可取的,但某些问题的记录还需要商榷。但不管怎么说罗布桑却丹为了能让衰落的国家,民族重新站起了而奋斗并为民族事业寻找出路,这确实让人值得可敬之处。他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也是想为当时生活于境的蒙古人找寻一条自救之路而入手。

《蒙古风俗鉴》包含了蒙古族衣食住行、以及日常行为等诸多内容,值得赞赏的是他对治学的态度,每记一事都要客观的谱写,值得后人学习。(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释:

① 章京,官名,有文武之分,清初武职以额真为名,1634年后金统治者规定除了固山额真外,全部以章京为称。1651年定札兰章京,汉语种称作参领。

② 红帽子之乱,指在1982年发生的“金丹道暴动”,在民间称“学好队“或”红帽子“,是白莲教的分支,属民间宗教、秘密结社之一。他们的口号是“平清扫胡,清朝,杀尽蒙古人”。“金丹道暴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蒙古东部发生的最为重要的事件。它直接导致了蒙古人整体北迁、加快了整个东部蒙古草原农耕化的进程。

③ 扎萨克,蒙古语,指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扎萨克,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监督。

④ 蒙古衙门,是管理清朝藩属的行政机构。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设置了总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1638年六月又将“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清末理藩院改称为“蒙藏委员会”。

蒙古人的习俗篇4

一、动画制作中的人物设计

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人物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动画人物不仅承载了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还置身于庞大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是人物的外貌、生活生产工具还是装饰等,都与当时的民俗有紧密的联系。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该地域的气候和环境让这个游牧民族形成了游牧狩猎的习俗,同时也形成了勇敢无畏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在设计蒙古族历史人物角色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利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等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动画人物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视觉符号,还要设计与其形象相符合的身份和性格。如,我国经典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对当时的小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该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动画人物主创人员曾冒着严寒深入蒙古大草原,通过深入了解蒙古族人和真实体验蒙古族人的生活,对当时小姐妹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设计出这部蒙古族生活题材动画片,塑造出的人物自然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动画制作中的场景设计

没有场景环境就没有人物,这是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反复强调的,由此可见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动画的场景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效果,物质包括结构、景观、建筑、道具、装饰等,效果包括色彩、光照、气氛营造等。优秀的场景设计不仅要具备极好的艺术渲染力,还要能对突出角色形象有所帮助,即能完整地体现出角色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蒙古族题材动画制作对场景设计有特殊的要求,要以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特点、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为出发点,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特征。蒙古族的景观包含自然风光和蒙古族独特的人文景观,两者相结合才能诠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首先,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场景选择要结合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特点。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包含多树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总的来讲是以平原为主,其特点是视野辽阔、一望无际。其中,蒙古草原东部蓝天白云和河水弯弯是其最大的特点,西部为腹地,以荒漠戈壁为主,人烟稀少,拥有蒙古特有的大漠风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场景设计就具有典型的草原西部特征,偏干旱,整体的色调偏向灰黄,具有“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这样的环境为暴风雪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整个情境衔接得也很自然。而国产动画片《勇士》的场景则是典型的草原东部景色,蓝天白云、朵朵白花,无高大的树木,内蒙古草原的山丘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们体验草原的风光,感受蒙古族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蒙古草原的生活环境。上述两部动画片中景物的设置除了表现出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蒙古族独特的风光,还对人物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两位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不屈地奋斗,表现出她们小英雄的气概。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者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场景要能表现出民族风俗。蒙古族题材的动画片一般是围绕蒙古族的历史人物传说展开的,涉及历史人物的生活和习俗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与其他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蒙古族题材动画场景设计一定要遵循客观的存在,设计蒙古族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第二,场景设计要能烘托角色的情绪。角色的渲染除了动作和表情的设计外,还需要将角色置于合适的场景中,让场景的烘托功能能增强角色情绪的感染力。好的场景能让角色形象更加饱满,因为角色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表现出某种情绪。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扮演适时变化的环境气氛可以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不同的场景对不同情绪的烘托有着极大的帮助。如,灰暗的色调能烘托角色痛苦、感到压抑的心理;荒凉的场景能烘托角色孤独寂寞的心理;鲜明的色彩能表达热情奔放的氛围;一些放射性的抽象场景则能表现出角色彷徨、紧张的心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题材动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否让观众接受。在民族题材动画制作中,无论是人物设计还是动画场景设计,都要立足于民族本土,这样才能制作出能充分打动观众,并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动画。

蒙古人的习俗篇5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在蒙古征战时期,每当将士 出征时,都会将这柄长矛安置在帐篷入口处,以显示其身份,并将其当作永恒的护卫者。精神之旗苏勒德总是飘扬在蒙古人所尊崇的“长生天”之下,因此它要日日仰望天空,所以就在户外供奉。当绺绺马鬃被草原上徐徐的微风摇曳时,它们就吸取上苍和太阳的力量,并把这些力量转移到将士身上来。吹拂马鬃的狂风激发起将士的梦想,鼓舞着他去追寻自己的理想。风中飘扬的马鬃召唤着主人不断前行,吸引着他去发现新的牧场、新的机遇与事业。勇士活着的时候,马鬃旗就是他的幸运之神,在他死后马鬃旗就变成他的灵魂,肉体很快被遗弃在大自然里,但灵魂却永远活在那绺绺马鬃之中鼓舞着后代。朋友们,请跟随我合上双手,在神勇的苏勒德这面精神之旗下面许个愿吧,愿我们的苏勒德能带给各位和您的家人平安、吉祥和健康。朋友们,愿蒙古风情园永远是您心中的那片纯情的绿色净土。

蒙古人的习俗篇6

关键词:蒙古勒津婚礼;非遗保护项目;历史悠久;需要保护传承

蒙古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历史,有很多璀璨的文化遗产,至今源远流长。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勒津婚礼》就是一颗炫丽的明珠,值得我们去倍加珍惜。蒙古族从圣祖成吉思汗年代起,改变了“马背上”婚姻的旧习,形成了举行隆重婚礼仪式的新俗,留下了很多成套的婚礼祝词和礼仪程序,综合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蒙古勒津是蒙古族的优秀部落,是我国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很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婚礼祝词便是其中芬芳袭人的一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勒津部落在男婚女嫁的盛宴上,吟诵吉祥的祝词,欢歌助兴的酒歌,跳起迎亲的舞蹈,其沸腾场面,常有掀翻屋脊之势。这不仅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成为家族长辈以爱情为蚕丝引线,对晚辈进行教诲的生动课堂。婚礼祝词内容中,有对配偶青年男女确立纯洁、坚贞的爱情的祝福,有对本民族英雄人物不朽功勋的歌颂,也有对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品德的礼赞,除此,还有热烈、友好、幽默、风趣的对诗对歌。在充满喜庆气氛的场面里,表现出它的警人的哲理和诱人的诗意。它将散文体和韵文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记叙、议论、排比、夸张、讽刺、对偶、对仗以及大量的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不但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达了创作者们朴实的思想感情,美好的道德观念,强烈的信仰追求和火热的生活趣味。经过历展沿革,逐渐形成了有成套程序、完整的情节和固定场面的独具特色“诗剧”。成为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宝库中闪光的珍珠。

蒙古勒津的传统婚礼仪式,分别在男女两家举行。头一天,由男方主婚亲家、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新郎三人,带上聘礼赶车去女方家举行娶亲仪式,次日,女方让新娘坐上彩车,送至新郎家举行拜天成亲仪式。男女双方都摆设婚宴,男方尤为隆重。在婚礼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由男女双方请来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吟诵祝词,通过祝词的起承转合、引导,推动婚礼的变化和发展。

蒙古勒津婚礼有《启程迎亲》、《门前对歌》、《蘸酒祈愿》、《祭祀火祠》、《敬献聘礼》、《篝火迎亲》、《结发拜天》、《堂门祝福》、《完婚祭火》、《婆母授花》、《侑酒献歌》、《奉上乌叉》、《欢送新亲》等17道程序。每个程序都是一折“戏”,“导演”和“主演”就是男女双方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次主演”便是首席亲家、女方嫂子、男女双方长辈等祝颂人。而新郎、新娘这对儿“主人公”却是戏多词少。其他如:唱歌的、跳舞的、端盘的、赶车的是“配角”,剩下的男女宾客则是“跑龙套”的。这出“戏”带有浓郁的半农半牧的地方色彩,与其他蒙古族地区的婚礼相比,除有程序、场面、具体词句的某些差异外,还是同根并蒂,又各具风姿。

有人说婚礼祝词是“一部诗剧”,还有人说是“一杯醉人的奶酒”,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婚礼祝词是够醉人的了。听醉人的、朗朗上口的祝词,铿锵入耳的韵,颇能动人心弦、诱人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

仅举两例,便知祝颂家们独到的匠心。如首席亲家向一对新人的祝福:蔗!祝你们一对新人――

并蒂莲一样一抱一拥,

唇齿一样又邻又亲;

鞍蹬一样你照我映,

袖肘一样不离不分……

又如,在女方家《求名问庚》时,男方祝颂人与女方嫂子的一段幽默、风趣的对诗,也很别具一格:

嫂子:我家的小昂嘎(孩子),

也能属蚂蚱,

也许属蝴蝶,

大概叫什么高娃,

她的亲嫂许知道,

可惜不在家。

祝颂人:

玉石虽珍贵不雕不琢不成器,

黄金虽晶莹不揩不拭不闪光,

绸缎虽华丽不裁不缝不成衣,

姑娘虽窈窕不报名庚不吉利!

嫂子:待到那――

鼠皮做后鞒,

乌鸦变白头,

兔子尾巴冲肖九,

骆驼尾巴拖地走,

那时咱在天宫会,

芳名妙龄再来求。

当然,求名问庚的对诗不是这样简单几句,而是几百行富有弹性的对歌。汉文翻译词还远不如蒙语本身够味儿。那一句句富有哲理性的谆谆教诲,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谈古论今,不得不承认这些口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者――蒙古族民间祝词艺人是个奇才,不能不看到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另外,从收集到的一千五百余行蒙古勒津婚礼祝词来看,其中几次提到圣祖成吉思汗的降生到十三岁带兵;从别里古台、木华黎等将领到打败群雄,五洲扬名;从传奇式神鸟传佳音到娶勃尔帖为夫人,从婚宴的规模到具体仪式,再从古代联系到现实的联姻两家,确实是以诗讲历史。

又如,在《祭祀火祠》、《结发拜天》等很多场面,提到释迦牟尼、嘎希巴、 格萨尔、那木斯来等佛祖名;又提到“庵、啊、”(梵语:使之洁净)、玛哈萨玛迪可汗(印度帝王)、吐蕃国()、速其特(藏语:酒)、钱德门(藏语:宝贝)等等,这些提法和外语的运用,都记述着蒙古民族从萨满教信徒到信仰佛教的历史和与印度、的密切交往。特别是还出现满语“格格”(公主)、“台吉”(官名)、“塔布速”(驸马)以及“访高僧”等有关汉族习俗的诗行;又揉进蒙古勒津部落由游牧到半农半牧的历代生活景象,记载着蒙古族与兄弟民族开放、交往、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些,对了解研究蒙古勒津历史及经济、文化发展史,都能从其字里行间予以提供。这便是它的史料价值。

婚礼祝词,也可以叫婚礼歌。还有个不可忽视的价值,那就是民俗价值。它把演唱艺术与丰富多彩的民俗融为一体,使婚礼歌更充满艺术生命力。

如:婚礼婚俗中的“同握沙恩吐(羊嘎拉哈带一段小腿)拜天”、“篝火迎亲”等十七道程式且不必细谈。其中还有“祭火盆”(年祭、月祭、婚祭)、“拜火神”、“近亲不能通婚”、“女人不倚门 ”、“有酒就有歌”、“赛马冠被夺”、“见面托胸礼”、“拜见门德礼”、“院有镇宅旗”、“门前一堆灰”、“堂屋西北供着佛”、“吃席男女不同桌”、“做桌西为大”、“高亲献哈达”等等礼仪,生活习惯贯穿于婚礼祝词中,不仅是作为向后代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教材,而且为研究蒙古族民俗学、研究地方民俗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去分析、去研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它对蒙古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蒙古人的习俗篇7

关键词:圆锁;内蒙古中西部;文化变迁

“圆锁”习俗是流行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一种民间习俗,特意为12岁孩子过生日冠以成人礼的一种,又称“圆羊”、“圆生儿”、“过十二”等。至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民族中相当盛行。

一、内蒙古“圆锁”习俗的起源

尽管“圆锁”习俗在内蒙古中西部十分盛行,但其发轫于山西地区。《大同府志》载:“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十二岁始蓄发,俱设祭各庙宇或灶台前。然亦有不行者。”[ ](P.544)但由于“晋地山脉连亘,耕地较少,凡可种之区,无不人烟稠密,鸡鸣犬吠相闻。其人口之加增,岁不甚速,然已有可观。惟有北邻之绥远,原为一末尽开辟之地,虽天然环境稍逊,要亦无碍晋人刻苦之经营,于是,绥远为山西人口之倾泻地,遂由此发生种种不可分之关系。”[ ]随着晋人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走西口”历史进程,移民“至则依蒙旗、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 、娶蒙妇、为蒙僧者,等等不齐。” [ ]与此同时他们“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的基准”, [ ]身份由客户转向土著。由于异质文化相互濡染,相互吸引,内蒙古地区被注入了新的文化血液,“圆锁”习俗被嵌入到内蒙古的中西部的蒙族及满族文化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综合多民族习俗而又为社会需要、人们所共同自觉遵循的新的民俗。”[ ]据学者研究“圆锁”习俗在内蒙古地区的流传,首先是从萨拉齐一带开始盛行的。[ ]而最早详细记载其过程的是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归绥县志》,曰:“男子生赐乳名,就傅始命名,成丁乃字,十二岁圆锁。女子十三蓄发,十五而笄,殆亦冠礼之遗意也。”[1](P.752)《包头市郊区志》中有同样的记载:“小孩初生时立乳名,一岁生日时带锁。十二岁生日时圆锁。”[ ]大致过程是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要剃发,并且要在脖子上戴一把锁,或者用红线系五枚或七枚铜钱替代锁,从这一天开始佩带。到孩子年满十二岁,家人认为孩子已经度过灵与肉的灾厄期,能够独自抵御外来侵害时,就要为孩子举行正式的“圆锁”仪式。

蒙古族的“圆锁”仪式滥觞于汉族,但又融入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质。如增加了仪式中喝马奶酒、唱歌、跳舞等内容,赠礼多为绵羊。《土默特旗志》载:“蒙人生子,有尽剪发者,留囱门发一撮者,名曰‘马发’,十二岁,到奶奶庙以驴还愿或杂以草,后留发辫,曰‘十二和尚’。” [ ]庆贺其十二岁本命年的仪式一般在除夕举行。[ ]

满族也有“圆锁”仪式,《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其锁系以绒线制,俗名‘百家锁’。每换锁时,备有祭果一桌,搬供即由换锁之男女以手撮食之,盖受福之意也。” [ ]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便进行“挂锁”仪式。小孩跪在神像前,萨满太太用柳枝蘸水洒在小孩的头上,然后捧起香碟在每个孩子面前熏一下,意味着驱邪除魔。然后将“锁”挂在小孩的颈上,男孩挂红线,女孩挂蓝线,即为“挂锁”。至下次祭祀时,将锁取下,另挂新锁,俗称“换锁”。

尽管各民族在“挂锁”的时间,“圆锁”的内容上略有不同。但“圆锁”的时间、理念、基本操演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同质性。总结以上民族志,可见内蒙古地区的“圆锁”习俗以汉族为发轫,以“山西模式”为“主轴”,以诉诸平安为心理需求,以十二岁(轮回观念)为时间原点的一套民俗体系。

二、内蒙古“圆锁”习俗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内蒙古“圆锁”和结婚被置于同样重大的“私人事件”中。“圆锁”仪式的前一个月,家长开始忙碌,如预约饭店、写请柬、请乐队、摄像师等事务。“圆锁”多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与十二轮回有双重语义),大家相约到饭店。饭店前有醒目的标语“×××十二岁生日快乐”,大厅的中央置有“圆锁”孩子的巨幅照片。随着礼炮鸣响,乐队演奏意味着“圆锁”仪式正式开始。司仪表白后,“圆锁”的孩子站在中央,他/她胸前佩带由十二根彩线系成的“锁”,头顶“鲤鱼”,脚踩“莲花”,怀抱“玉兔”,在司仪的引导下,孩子致感谢辞,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向他们及客人三鞠躬。最后“圆锁宴”开始,父母带孩子向所有的嘉宾按顺序敬酒,整个过程都被全程录像。从以上民族志中可以看出“圆锁”习俗在内容上凸显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首先,现在家长为婴儿佩戴“长命锁”的现象日渐较少。但是,为孩子举办“圆锁”宴成为必需。无论孩子是否“带锁”都要进行“解锁”(即“圆锁”)。旧时礼节繁多、冗长,现在已经简约化。

其次,“圆锁”仪式的举办场所发生变化,有条件的都会由家里(低水平,低满足类型)转移到了饭店(高水平,高档次类型)。场面由以前的低调、局部变得张扬、隆重和全面。而且,其内容经历了被扬弃与再加工、翻新的过程,新的文化因素彰显其中,如摄像、乐队等,曾经送小孩“替身”进寺庙的现象销声匿迹。从社会互动理论看,“圆锁”不失为一种互动、交流情感的契机,一种借机的活动。

再次,宾客的馈赠形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圆锁”时亲友、邻居和朋友所送的糖果、绸缎、绵羊 (蒙古族内) 等实物都被时尚的现金所替代。“礼轻情意重”滑向了具有世俗性和功利性以钱的数量作为衡量感情厚薄的唯一“标准”。这和阎云翔在黑龙江下岬村的调查耦合。[ ]

最后,“圆锁”仪式中神圣性、宗教性因素降低,喜庆性、同乐性因素上升。而且,“圆锁”的底蕴发生变化,以前以“保佑孩子”为倪端在现代语境中更侧重于启迪孩子智慧,开拓视域之功能。

三、 “圆锁”习俗在社会转型中存在的合理性及凸显的问题

(一)“圆锁”习俗存在的合理性。“圆锁”从其产生到沿袭、变迁都与社会大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也极具生命力地影响着社会,对整合社会产生一定的功能。

首先,我们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时不能割裂它的文化背景。要把它放在一种动态的历史渊源之中去思考。在特定的时代下,“圆锁”仪式是作为一种文化自救而展开的。为什么它产生于山西而能影响到内蒙古,而且跨越了民族的认同边界,流行于汉、蒙、满等民族,从单一民族认同的边界演变成一个地域性共同认同的地域文化?从所谓的底层社会文化上升到中层文化。 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其自身的文化自救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远古时代人类远无力摆脱由自然带来的灾难,小孩的夭折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大社会还无法满足人们的对孩子平安的夙愿,自然人们寻求另一种保安的方式,“圆锁”仪式是民间对保佑孩子的一种现实诉求。把孩子的保佑交给具有主宰自然的神灵,可以慰藉不安的心理。由于蒙族和满族具有和汉族同样的脆弱性和对孩子夭折的无奈感,很容易在文化形式上采借。“当(异)文化能够与现存文化的结构(configuration of culture )相适应会大大增强文化的接受(acceptance)性,像马很容易适合狩猎文化,因为它能提高狩猎的技术。” [ ]因此,“圆锁”仪式在早期扮演了一种文化自救与精神维系的角色。

其次,“圆锁”仪式在当前社会中的教育功能彰显若揭。首先它通过各种仪式,如孩子对父母的抚养、教育的话语表达及鞠躬、敬酒的现实操演唤醒了孩子感恩意识,其不失为一种道德,伦理的教化。中国传统的孝悌、人伦、敬祖意识得到很好的展演。其次“圆锁”仪式具有自省功能,孩子通过在这样一种场域的熏陶,警醒他们已经告别了童真的幼年,逐步迈向“成人”行列,使孩子对“自我”认识重新定位。

再次,“圆锁”仪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圆锁”活动应视为一种文化的演示,通过这种演示使该文化进一步影响其参加者,又可以把它看成为一种政治活动或博厄斯认为的社会法则,即“对传统行为和信仰的再解释”。 [ ]当前,随着个人归属感的加强,人们过分看中家庭层面而淡化群体感。“圆锁”唤醒了人们的网络组织观念,人类社会细化的分工带来的对群体归属感的漠视被这一民俗活动所激活,人们重新回归了大社会的合作、互惠和整体性中来,可以说,其把家庭与社会纽结在一起。

最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圆锁”仪式充分印证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动力,即人类动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早期“圆锁”仪式扮演着一种满足安全的需要(祈求神灵对孩子的呵护),在现代语境中,孩子的安全基本保障之后,其演变成为一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其演绎着建立、维护、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现实路径,同时是孩子、家人以及社会网络之间建立爱、分享爱、强化爱、延续爱的过程。通过孩子的“圆锁”操办实践着家长、孩子在各自“差序格局”范式构建的人际关系场域中获得荣誉、地位、威望,满足了维护“面子”的自我实现需求。

(二)“圆锁”习俗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力声讨“圆锁”之风,“包头市著名作家柳陆表示:现在‘圆锁’是个风俗,但也是陋俗。……是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种子。” [ ]“圆锁”在内蒙古的发展和演变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首先,“圆锁”不利于社会资产优化利用。据调查,呼和浩特市普通饭店每月至少会接到7、8家的“圆锁宴”订单,普通家庭举办一场“圆锁宴”至少花费8000元。“据了解,内蒙古约有一百万十二、三岁的孩子,如果每个孩子过生日按平均花费5000元计算,那么仅内蒙古小孩‘圆锁’一项就要花费到50亿元。” 我们以此数据做一简单类推,50亿可以在地震灾区建成1万个希望小学;或资助250万儿童完成小学学业或227万学生完成中学学业;或建成2500个敬老院;或补助内蒙古农牧区896万人低保;或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2500万亩的植树或坡地改梯田……。 如此巨大的社会财富被“觥筹交错的豪宴”所流逝,与我国传统美德――节俭发生严重背离,成为社会的一种病魔。

其次,“圆锁宴”嬗变成一种难以摆脱的人情债和一项背后的交易。印证了 “人间最沉重的债务是人情债”。“圆锁”随礼数一路飙升,内蒙古中西部的城乡地区礼金为200元―1000元不等,甚至到2000元。对于一般的家庭,每年都要参加15―30家“圆锁”典礼。它成为人们一种难以承载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由于这种“留面子效应”促使收到请柬的人不好拒绝。“圆锁”请柬被人们戏谑为“红色罚款单”或“温柔的罚款单”。送出礼金的人不甘心,于是也为孩子主办。“圆锁宴”接二连三,你方唱罢我登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社会心理学家梅厄斯(D.G.Myers)认为:“交换性规则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们办“圆锁宴”的理由正是出于遵守“交换性规则”以保持社会关系平衡为目的。“圆锁”习俗正是为满足了个体内在需求如满足虚荣心和外在需求如收回预付资本而发生。同时成为官场变相敛财的一种“合法”手段。“据了解,在旗县一个科级的官员,办一次十二岁‘圆锁’能赚个十来八万。”

最后,现代的“圆锁”仪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其助长了孩子的奢华攀比的物化心理。“圆锁宴”的规模与档次成为孩子心理上“尊、显”张扬的一种外显符号或镜像。在其庆典中将孩子置身于鲜花、蛋糕、乐队、赞誉和恭维氛围中容易使他们过早笼罩“晕轮光环”,从而产生自尊、骄傲的心态。

四、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回流”的思考

“圆锁”仪式的变迁是与社会发展、主流价值、民间意识、生态环境等变动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复杂过程。“一个民俗文化的‘个体’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的改变不是直线式的运动,任何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的演化,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它的式微,它的衰弱,也不是单纯的主观原因所能够完成的。” [ ]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原点含义“诉诸平安”的意义被消减,而现在的“开锁”(即“圆锁”)更赋予启迪智慧。其意象(内在涵义)和言象(外在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其次,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对其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的资源配置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的出发点、处事原则等隐性因素也被动地卷入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先赋性影响因素降低,自致性因素被抬升,以投资的最小化与收获最大化作为互动的圭臬,“圆锁”被镶嵌为“祈福”的宗教仪式的表征被重置于“礼物经济”的范畴,成为一种累加资本投资或收取预付资本的经济互动。但在现实中,其存在着高投资、低收入的路径,并没有发生投资与收获数量的对等。因为一部分被日食万钱的“夸富宴”及其附加值(如乐队、摄像、广告)等内容消耗。

再次,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社会进步,人们有能力举办并不断提升“圆锁”档次 。另一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地被提醒,被强化。“独生子女”的概念超越了仅以数量为基点,深层次上刺激了“圆锁”习俗的泛滥,孩子的事为“家庭头等大事”和“实现孩子面子”的现实表达手段之一就是举办“圆锁宴”,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在“圆锁”习俗中得到酣畅淋漓地发挥。

最后,“圆锁”仪式的变迁是传统与现代缝隙中的裂变,存在“双向回流”的路径。一般情况下,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找到话语权的传统在价值观念上多和主流社会价值保留着部分的重叠,其功能上也是如此。“这种理解不仅将民俗作为传统,而且作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文化资源。”[ ]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主流价值会发生严重背离,既对主流社会起着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可见,传统与现代在不同的轨道上相互交替与背离。

小结

“圆锁”是一个极具复杂的文化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经历严格的选择和淘汰,汇集并沉淀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并将它们凝聚在一个复杂的形式中。当前其被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与现代主流社会发生“双向回流”,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主流话语的建构。在新的时代中,注入新的富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念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任务。对其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认真探讨其变异性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转化,使其许多事项逐渐从落后变成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对越位的导向不断修正、引导,不断使其适应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即传统如何和现代在价值导向上趋于一致,就是本文的主导思想。

参考文献:

[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资料汇编・华北卷――大同府志[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 ]边衡:晋绥关系及其蒙旗政策 [Z],蒙藏旬刊,第115期,1936.

[ ]沈明诗:朝阳县志(种族) [Z],卷26.

[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7.

[ ]盛义:试论民俗的形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

[ ]史亚楠:民间圆锁习俗的发展与演变――以山西、内蒙古地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07).

[ ]东河区委宣传部主编:包头市郊区志 [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65l.

[ ]土默特旗志[Z](第十卷),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载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汇编・华北卷 [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751.

[ ]王文锦:礼记译解[M](上).中华书局,2001,4.

[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M],中国人们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349.

[ ]参阅阎云翔:礼物的流动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 [美]史蒂文・瓦格(Steven Vago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M](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7.

[ ]参阅[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6.

[ ][美]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M],44页。转引: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9.

[ ]铺张“圆锁”风日盛背后的“情”与“债”[N],内蒙古晨报,2008年5月7日.

[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79.

[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导论 [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42.

蒙古人的习俗篇8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创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60-01

蒙古人民居住得比较分散,从古时候起,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就成为了每个游牧人民遵循的礼仪。礼仪风俗体现在舞蹈方面主要是丧喜事、交际、饮食等等。

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的婚庆仪式有很多种,在娶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寓情于歌舞,欢快的场面,喜庆高雅。其中典型的摔跤舞、顶碗舞、筷子舞都能表现出蒙古人民多姿多彩的具有民族气息的婚庆仪式。

蒙古族人民的是很强的,他们对神的崇敬一直都没有改变,已经成为了传统的信仰习俗。蒙族舞蹈最初的形态就是从宗教舞蹈开始兴起,逐步创新和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场景。宗教对于蒙族舞蹈来说,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受到宗教的影响。

蒙古族的生活风俗是绚丽多彩的,蒙古族舞蹈在衣食住行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在饮食方面,蒙古人民生活在草原上,生产的主要模式是畜牧业,奶制品和肉类食品。蒙古族人民个性奔放、热情开朗,非常喜欢饮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蒙古族人民经常借酒抒情,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往往会伴随着音乐起舞。舞蹈动作经常也会出现喝酒时的场面,给人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在服饰方面,蒙古族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特点,人们最爱穿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袖子厚而大,颜色鲜艳多彩。受到自然因素的约束,蒙古族人民穿蒙古靴,靴子一般都是用牛皮制作而成,挺拔且厚重,从而使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步伐显得沉稳而厚重。在居住方面,蒙古族游牧人民称他们居住的住房为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使游牧人民的生活变得轻便无压力。里面空间适当,也可供人们娱乐玩耍,在舞蹈方面多以原地动作和上半身动作为主。

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外界因素的制约下,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就变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文化依托,是蒙古族舞蹈风格、民族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显著体现。

蒙古族居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唱歌和跳舞,人们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爱。游牧人民情感上较为丰富,有了高兴的事就喜欢跳舞,用舞蹈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在蒙古族舞蹈中每一个动作,舞蹈时的步伐和面部表情都能看出蒙古族人民勇敢淳朴、热情奔放的心情,所表现的民族特色非常的明显。蒙古族姑娘很多都以翻腕和抖肩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活泼美丽和热情开朗。蒙古族男性勇猛彪悍,舞蹈步调一般是无拘无束的。

蒙族舞蹈的基本舞步是平步、踏踮步、马步等(马步主要有软骑马步、硬骑马步、跑马步、踏点马步、进退马步、摇篮马步、跟马步、滑步马步等)。

一、平步:就像是在平地上走路一样,但是跟平地走路又有些不同,主要要求是要挺胸立腰、两个肩膀跟着步伐的走动前后自然晃动。

二、马步:马步最常见的应该是摇篮马步,摇篮马步的主要动作是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个脚的脚踝靠在一起,双脚向外展开,重心放在左脚,全脚着地,然后经过两个膝盖的屈伸,重心从坐脚移向右脚。

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大致从浓郁、神秘、古老的宗教色彩开始,经过了反映真实、淳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舞蹈,到今天典雅、奔放的唯美性舞蹈这样三个发展过程。岁月如梭,时展的大潮滚滚向前,人类不断地认识、了解和改变自己,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一大进步。

如今,在创编蒙族舞蹈的时候,编导们都积极的挖掘民族艺术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创出新的舞蹈作品。在创编的同时,又必须研究蒙族舞蹈的基本韵律、风格、特点以及音乐的节奏,牢牢地掌握蒙族舞蹈的规律和韵味,提炼出有价值的舞蹈语汇。

上一篇:运动会的奖励方案范文 下一篇:我的一家人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