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夺冠记

时间:2022-05-11 04:07:19

蒙古夺冠记

临行人员变化

2014年7月14日,F1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河南许昌结束后,我与部分即将参加F1世界杯(蒙古站)及第二届F1亚锦赛的队员先行返京。领队邹炯宇则与吴芸生、陈少文和佘志平留在许昌机场继续训练。

没想到出发日清早7点,我突然接到四川队杨芦松的电话:因紧急事务无法赴蒙古参赛。组队时,我曾想过拿下团体冠军的可能,但这个意外瞬间粉碎了中国一队的强强组合。紧急时刻领队邹炯宇和吴芸生协商决定,由我兼项F1A和F1C。

对于这个决定,我颇感意外,但也义不容辞,于是立刻修改模型箱。因为我的模型箱中已经塞满4架F1C,实在没有地方容纳牵引模型,于是先拆掉了箱内的减震海绵,又调整了机翼和水平尾翼的摆放,最终挤进了两架F1A。然而,意外才刚刚开始。

机场护照风波

18日傍晚,我队一行14人集结完毕。大家调配了各自的行李和模型箱,最终都符合了托运行李不重于20kg的要求。未曾想,刚到乌兰巴托航站楼,新的问题出现了。

队员陈体元原本将护照放在随行行李箱内,但登机时因箱子超规被转为托运。而直到抵达目的地时,他才发现护照不见了。幸好现场的一位蒙航工作人员中文很棒,经沟通我们得以先领取行李,再把护照送回海关。

一番忙乱后,我们凌晨才出关,此时蒙古模友ANAR已经在出口等我们了。ANAR最近两年一直在北航求学,此次作为中国队翻译随行。他与我们迅速装车奔往驻地。

赛前紧张准备

19日天气一直不放晴,早餐后我队简单开了个准备会。由于人员有变动,因此比赛任务被重新布置:世界杯赛,F1A项目由交大附中的魏子坤、刘梓宸、王兆卿组队,F1B项目由吴芸生、陈少文、石皓元组队,F1C项目由邹炯宇、董春来、高原组队;亚锦赛,F1A项目则改由佘志平、王华强、高原组队,F1B项目由吴芸生、陈少文、苏曦轮组队,F1C项目由邹炯宇、董春来、高原组队。当日下午,我们冒雨赶到赛场完成了模型审核和交费。

7月20日天气放晴,早上4点大家就奔赴场地,开始适应性训练。这一天的训练效率非常高,牵引(F1A)、橡筋(F1B)和自由飞(F1C)项目队员在场地各自散开,哪里都能看到穿着红色中国队服的运动员在场上奔跑。傍晚,来自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运动员欢聚一堂,在成吉思汗广场举行了F1世界杯(蒙古站)及第二届F1亚锦赛开幕式。

21日清晨,F1世界杯开始,首日进行的比赛项目是F1H和F1G。虽然我队没人参加这两个项目,但大家依旧早起,在赛场角落继续进行适应性训练。毕竟蒙古赛场海拔有1 700多米,对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我队队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22日,世界杯F1A项目开赛,经验丰富的佘志平担当3名牵引运动员的指导,我和王华强在下风区负责回收模型。橡筋和自由飞项目运动员则继续调试飞机。上午5轮比赛还算顺利,风力也不大,每轮次模型都能及时回收。

下午一开赛就刮起狂风,好在两位飞F1B的队员也加入了回收模型的行列。我们重新布置了模型回收工作,将回收线向下风区延伸了3千米,然而还是应付不了三架模型飞机的回收。第6轮结束时,回收队员只能告知起飞线的运动员使用备机,以应对第7轮比赛。所有轮次结束后,在场运动员和回收组又努力找了近一个小时,才将下午飞出视线范围的两架模型回收。至此,魏子坤、刘梓宸和王兆卿的赛程结束,3名中学生在佘志平的指导下初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获得了团体第五名的成绩(共10个参赛队伍)。经历了这一天,他们也和参与回收模型的两名橡筋组队员成为了真正的队友,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彼此依靠。

23日是非常繁忙的一天,世界杯赛的F1B和F1C项目同时开赛,给模型回收造成了很大困难。但难得天公作美,风力不大,于是回收组主要负责橡筋模型飞机的回收,自由飞模型飞机则主要由运动员自行回收。这一天也是事故频发的一天,有的队员上错迫降时间、有的插错机翼 结束时我队在优势项目――F1B上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成绩,仅获团体第五名;在F1C项目上,邹炯宇获个人亚军、全队获团体亚军。

亚锦赛分秒必争

7月24日,第二届F1亚锦赛开始,首先进行的是F1A项目的角逐。这一天14人队伍的优势显现出来:场地上3个人比赛,下面有11人回收模型,没有再出现模型飞出视线范围的情况。首轮结束时,我飞出了满分,王华强和佘志平却各丢一分多钟的留空时间。虽感觉团体冠军已很难实现,但我们三人并未放弃,依然继续努力完成比赛。在之后的6轮比赛中,佘志平每轮都是满分;王华强第二轮还是丢分,后发现竟是一个调节螺丝有松动,调整好也飞出了满分成绩。就这样,我们一轮接着一轮前进着,逐步缩小了与第一名的比分差距。

在下午的2轮比赛中,体能成为困扰我的大问题。在上午的比赛中,我一直坚持自己寻找气流,模型圆周飞行时间经常超过10分钟。虽然当时没有什么感觉,但到了下午便感觉体力不支。第6轮比赛时,整个赛场几乎无风,导致我的模型有3次几乎触地。而我只能咬牙坚持,利用模型圆周飞行时间做短暂休息,然后再跑、再休息、再跑……直到牵引线有了一个满意的张紧度后再脱钩。7轮过后,我侥幸进入决赛,但体能成为最大问题。决赛开始后,眼看着澳大利亚队员转身奔跑并顺利脱钩,我却跑不上他选择脱钩的斜坡,只得在下坡处加速脱钩。最终我以224秒的决赛成绩获得个人第四名,我队获得团体季军。

25日亚锦赛F1B项目开赛。这是上一届比赛我队捧杯的优势项目,这次我们也满怀希望。首轮结束时,小将苏曦轮出现失误,但吴芸生和陈少文没有责怪,鼓励他继续认真完成后续比赛,争取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可能是同伴的鼓励化解了紧张情绪,在之后的6轮比赛中苏曦轮均获得满分,其他两名队员也将满分坚持到底。最终,吴芸生进入决赛,我队团体排名第二。决赛之后,又一个意外发生了。吴芸生的模型飞机被抽审时,比规则规定轻了0.02克!就是因为这一根头发丝的重量,F1B的团体成绩被剥夺,我队仅获团体第五。此时比赛日程仅剩一天,而中国队还没有一枚金牌入账。

26日亚锦赛F1C项目开赛,参赛的3名运动员心理压力都很大。开赛前,领队邹炯宇嘱咐我,只需认真完成比赛,其他问题不用过多考虑。首轮比赛,3人里只有我一人满分,感觉已与冠军无缘,我反而坚定了比赛的信心。之后每次模型飞机出手后,我都坚持自己回收模型。奔跑追逐,直到看着自己的模型缓缓下落,口中一直默念着“MAX(满分)、MAX、MAX……”第5轮时,由于我出手偏斜,模型仅飞100多秒便落地了,当下心就凉了半截。丢了一分多钟的留空时间,对团队将会是多大的影响!但转瞬我又想起了领队的话:不要受之前的影响,完成比赛才是关键。下午第7轮,我率先启动发动机。不料正要出手时,左右号位的澳大利亚队和蒙古队都启动了发动机。在一片嘈杂声中,我未太注意自己模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至出手2秒后发动机直接灭车。模型旋即掉头,象标枪一样插在地上。这一刻我甚至看见蒙古队员在一旁松了口气。但我无暇顾及,从地上拔起模型往旁边一放,便开始迅速组装备机,并在10分钟后再次起飞,以一个MAX结束了赛程。回收模型时,对讲机中传来陈体元激动的声音:自由飞咱比蒙古多4秒。我的第一反应是告诉他,别激动,等成绩公布。几分钟后,对讲机再次传来消息,我队以4秒的优势获得了团体冠军!顷刻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拿到金牌,此行再无遗憾。

27日是MIXMAN的比赛,F1所有项目同场比赛,就看谁能飞到最后。前几日备受压抑的陈少文在这个项目中表现神勇,一口气比到了第10轮。最后澳大利亚队(F1A)以微弱优势获得冠军,陈少文(F1B)获得亚军,蒙古队(F1C)获得季军。

28日傍晚,组委会举办了颁奖仪式。第一次,我看着国旗为我而升起,国歌因我而奏响。回首这紧张而短暂的10天,全体中国队队员通力合作、奋力拼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不少年轻的运动员加入这项比赛,F1不愁后继无人。

这次参赛,两位爱好者都没有比赛任务,却都自掏路费支持中国队队员。其中福建三明的陈体元负责照相和指挥追模型,浙江大学的何立文负责管理电台和账务。而负责接待中国队的ANAR及其家人,每天都非常用心地准备早晚餐,为队员能够全身心投入比赛做出了努力。2015年,F1世锦赛将在蒙古举行,期待中国队届时再创佳绩。

上一篇:有奖评刊 10期 下一篇:CoMP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