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时间:2023-09-22 01:08:08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1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综述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蒙古族的长调,是蒙古族特有的歌曲,其旋律特征有二:一、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悠扬辽阔,演唱时节奏和速度十分自由。旋律中的装饰性细节难以纪录。虽然可以发现各句之间的内在结构规律,但要找到方正结构是较难的事。二、在旋律进行中,长音和密集节奏的华彩性短句之问的对比,以及用密集的同音反复来构成的颤动着的长音。其具有特有的演唱方法――即下颚颤音和喉颤音。男声演唱时常用下颚颤音,女声演唱时常用喉颤音。掌握其演唱风格与技术难度较大。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自古以来“习为歌唱”。歌悠悠、声悠悠的马背生涯,使民间歌曲成为本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与生活的缩影。其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结构及织体诸方面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多年来,音乐家对长调的研究孜孜不倦,本人有多年从事声乐教学的经验,对长调这一声乐艺术形式有浓厚的兴趣。遂对十二年来(1994-2006)音乐家对长调的研究加以综述,希望对声乐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关蒙古族长调民歌特征的文章,有刘永福载于《音乐探索》上的文章《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他指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札乐的民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文章从四方面分析了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一、色彩的多样性;二、功能的广泛性;三、内容的丰富性;四、从形式上的独特性、发声技巧的独特性、旋法上的独特性分析了音乐的独特性。从表现形式上来讲长调民歌的演唱既可以有伴奏,也可以无伴奏,伴奏乐器一般是马头琴。文章最后指出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草原音乐文化的基础和主流,诞生在马背,扎根于草原。在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李世相在《内蒙古艺术》上的文章《缘爱为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特色》一文中阐述了长调民歌的歌词的特点:既遵循着蒙古族诗歌的韵律特点,又在音乐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个性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所述:“每一首歌词都遵循着蒙古诗歌的格律,包括谐头声、开始的节奏、语音和语义在行间或行内词逗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具有平衡和连接行间作用的无词义音节,这些都作为对旋律形式的支持。以缘爱为本特色与礼仪规范的严肃性,善用比兴的抒情性结合,共同构成了长调民歌歌词的整体特征。”宫日格玛在《内蒙古艺术》上发表的文章《关于“长调”的旋律形式与表现特征》中指出:所谓旋律形式,即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的整体。在传统旋律形式中,蒙古民歌的旋律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最为典型。在旋律形式中,自由节拍的起伏性变化,跳进与级进音程的有机结合,长、短节奏的对比,自由庞大的旋律结构,体现出蓝天原野、翱翔的雄鹰、奔驰的骏马、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大草原的自然风光与蒙古人的情感和精神气质。长调旋律的基本情绪和风格主要是辽阔、抒情、雄壮和谐、深沉幻想。长调旋律的速度的表现特点是由基本速度、节奏速度、平均速度感等三个方面组成。长调旋律是自由节拍形式的,它的力度表现主要以自由节拍、切分音、附点音和连音等形式体现。长调旋律的音程由级进与跳进两种类型组成。乐音运动线条表现图式是根据长调旋律线条的张驰形式和乐音运动曲线形象为主要依据而形成的。

有关蒙古族长调概念性的文章,有斯仁・那达米德载于《民族论坛》上的文章《何谓长调》,该文阐述了长调的概念与特征。长调即乌日图道,是蒙古族对气息悠长,速度徐缓自由的一种民歌的传统称谓。“乌日图”为长,“道”为歌。长调有特征:1、速度徐缓自由,气息宽广辽阔,同一民歌内部的速度无严格的时问控制。2、节拍自由,无固定的重音循环规律。3、旋律节奏的律动为非均分性,无重复性。4、句法自由,无严格的对称性。总体结构为非方整性。5、曲式规模庞大,音域宽广。6、腔长字疏。7、特定的音色和特殊的演唱技巧。8、宁静含蓄的意境。以长调《高峻的山梁》为例讲述了蒙古族的长调。格日勒图在《中国音乐学》上的文章《简论蒙古族乌日汀哆》阐述了蒙古族乌日汀哆[长调民歌]的概念、风格及特点。蒙古族乌日汀哆[长调民歌]是蒙古族多种音乐形式中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音乐品种。她的历史悠久,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并影响了其他地区和国家。乌日汀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在民间,约定俗成的表述各种风格特点的名词术语自成体系。其曲体结构已形成初步的系统化,演唱发声方法也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文章力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粗略的解析和论述。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2

关键词:蒙餐蒙餐业蒙餐店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餐业是蒙古族饮食方式进入市场后,形成的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风味菜肴、年节美食、楼店装饰、服务礼仪、酒茶文化等产业体系。蒙餐业以蒙古族饮食文化为基础,继承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进行再造创新,进入市场,服务大众。随着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旅游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蒙餐业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市场产物,正在成为蒙古族特色经济的一部分,展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最好窗口。蒙餐业以其丰厚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为背景,将在现代饮食业中独领。

一、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的界定及特点

(一)蒙古族餐饮业的界定

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是指以提供蒙餐为主的餐厅、酒楼、饭庄、饭店的总称。蒙餐业具备餐饮企业的一般属性,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其文化属性上。蒙餐业最基本的特点是蒙古民族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形成的饮食品类以及由此衍生的饮食文化。

(二)蒙餐业的特点

除了在饮食内容上体现蒙古族饮食文化,蒙餐业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 经营蒙餐的饭店、餐厅、酒楼等在名称上体现蒙古族特色,突出蒙古族饮食文化。我们常常从一个人的名字基本可以判断其民族。同样。一个餐饮企业如果是以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名称命名,那么将更加突出蒙古族饮食文化主题。如巴彦浩日娲、查哈尔、草原牧居等。

2 菜品名称及内容体现民族特色。如达尔罕羊肚、昂钦焖牛排、浩特烤羊腿、草原盛会等。

3 就餐环境具有蒙古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门面的设计、标志、装修风格、主体颜色、菜单设计、饰品、桌椅、摆设等方面。根据饭店规模和档次的不同。讲究程度也有区别。一般来讲,装修色调以蓝、白、红、黄为主。白色和蓝色是蒙古族自古崇尚的颜色。蒙古族信奉黄教,因此有的也把黄色和红色搭配起来进行装饰。墙壁上挂蒙古族特色饰物比较普遍,如羊毛挂毯、图画、书法作品,或挂一些民族挂饰。如蒙古刀、皮囊、弓箭、马头琴等。除了提供蒙古族风味菜点外,还有中餐类。菜单设计多是把蒙古族特色饮食列在前面。

4 服务礼仪体现蒙古族特色。经营蒙餐的饭店服务人员着装大都是蒙古袍,尤其是门口迎宾,一些小饭店服务员的着装或是短款蒙古服或是蒙古马甲。规模较大的还在服务礼节、操作程序等方面体现民族特色。如客人入座先倒茶;上手扒肉刀柄朝向客人摆放等。一些高档蒙餐店推出马队迎接,由优秀的蒙古骑手穿着民族特色服装,骑着编排有序的骏马、浩浩荡荡在前面开路,迎接客人的到来,歌手唱着祝酒歌,由艺术团列队,手捧洁白的哈达,高唱祝酒歌,为尊贵的客人敬酒、献哈达,迎接客人步人蒙古包餐厅。虽然服务人员大部分为蒙古族,但能提供蒙汉双语服务。

5 档次较高的蒙古族餐饮店有配套的蒙古族音乐歌舞节目,以娱顾客。

二、蒙餐业的优势

(一)营养优势

以肉、奶为主的蒙古族传统饮食有很多优质营养成分和合理的食谱结构。蒙古族饮食以羊肉为主,现代蒙餐中的很多菜肴也主要用羊肉制作。如绿袍羊排、香府烤半只羊、可汗宫廷羊脑、牧人一绝烤羊肝等。与其他肉类相比,羊肉的营养价值高,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至于,其营养价值已经得到世界认可,以五畜奶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奶制品更是提取精华的产物。如今,各式的新蒙餐在传统蒙古族饮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烹饪方法,去膻除腻,提高蒙餐的营养价值。如新蒙餐里的“扒驼掌”,驼掌营养价值高。还具有特殊的滋补作用,可与熊掌齐名。无论是传统蒙餐还是新蒙餐都更加符合现代人饮食对营养、健康的要求。以蒙古族传统饮品马乳为例,它所包含的蛋白质、糖、维他命非常丰富,其营养功能接近人乳。研究表明,喝马奶不仅能预防各种疾病,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养颜益寿佳品。

蒙古族饮食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营养、保健、绿色的观念,这些合理因素正在不断被研究证明,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

(二)纯天然优势

蒙餐中的肉食、奶食,是牲畜所产,而牲畜是在天然草原上放牧饲养的,也有可以说是“半野生”饲养。辽阔草原,没有化肥农药的集中使用,蒙古族传统观念也历来反对破坏自然。从大草原拿来的野生动物、山野菜都是远离污染,纯天然纯绿色。

(三)快餐优势

蒙餐中的许多菜肴、食品都是蒙古族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像炒米、油炸果子、奶茶,以及涮羊肉、手扒羊肉等,都能适应现代快速节奏的生活,稍做加工便可成为蒙古快餐。因此,也可以引入自助餐形式,办成蒙古自助餐。

(四)特色优势

随着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者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营造主题、产品、服务、环境、宣传等方面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树立自己的餐饮形象,形成独特的风味和特色。就特色而言,蒙餐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蒙餐以传统蒙古族饮食为基础,从原料到制作方法传承了蒙古族以肉奶为主的饮食习俗,其独具特色的奶茶、奶酒等也都明显区别于农耕饮食。其次,蒙餐业的环境设施表现蒙古族文化,让人们从饭店名称到饭店装饰特色便能够意识到它的与众不同。再次,身着蒙古族服饰的服务人员提供的蒙古族礼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也都是其区别于一般饮食的特色所在。总之,这些以蒙古族文化为底蕴的特色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能够成为蒙餐业有力的竞争手段。

(五)市场优势

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魅力也再度显现。人们开始加大了对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开发:一方面,蒙古族部分饮华被重新开发,如一些高档蒙餐店重新挖掘蒙古族宫廷宴席“诈马宴”,满足了游客和大众饮宴的富贵取向和品尝的体验心理,其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再次展现:另一方面,蒙古族现有饮食也得到不断升华和改良。一些蒙餐店推出“新蒙餐”系列,研发制作出各色新式蒙餐。内蒙古饭店推出的新蒙餐系列,就是在传统蒙餐基础上,借鉴其他菜系先进科学的烹饪手法和工具。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奶、肉、蔬菜及粮食等原料,继承和发展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格调,融食、饮、乐、礼、歌、境、情、器于一身的民族特色浓郁、文化氛围浓厚的全新餐饮文化。奶皇风干肉、铁板羊肝、啤酒焖羊肉、敖特尔六结义、茄汁奶豆腐饼、人参当归煨羊蹄、酸奶芦荟沙拉、鲍汁驼掌、蒙古沙拉等都属于创新蒙古菜肴。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3

(一)蒙古族旅游文化的特点蒙古族作为中国主要民族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多数蒙古族聚集区内,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肉食和奶食,比如炒米、奶茶、奶渣、手把羊肉等。蒙古族的传统服装为蒙古袍,蒙古族的传统住房为蒙古包,蒙古族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蒙古语表示娱乐、游艺)和新年(亦称白月)。蒙古族人民喜欢参加摔跤、骑马、射箭等竞技项目,演奏马头琴,跳蒙古族舞蹈等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蒙古族还注意将现代化元素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例如现在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了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气息。蒙古包造型装饰、奔马雕塑和彩绘奔马图都体现出鲜明的草原文化风格。

(二)满族旅游文化的特点满族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满族民俗旅游形象可以定位为“雄风八旗,关外古韵,民俗之旅”。满族人主食以谷物为主,味道通常以甜、酸为主,面食以饽饽为主,萨琪玛是满族最有名的一种饽饽。此外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满族包饭,用白菜叶或苏子叶包上大米、糯米或小米等,加上其他蔬菜,配鸡蛋炸酱或肉包好。满族人常吃猪肉,不吃狗肉。比较著名的菜有“大锅肉”、“白肉烫饭”、“白肉血肠”等。满族的传统服装为袍衫、马褂、靰鞡鞋。满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钳”的习俗,即一个耳朵上扎三个耳孔。渔猎出身的满族人民酷爱各种体育项目,包括骑射、布库、猎鹰、冰嬉等。八角鼓是满族的原创曲艺,鼓身源自八旗军鼓,八角形状,以木为框,单面蒙着蟒皮,周围嵌着响铃,下端有装饰的穗儿,还有象征八旗的黄、白、红、蓝四种颜色。八角鼓的唱本以《西厢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名著中的典故为主。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来源于汉族习俗的春节、端午节,还有满族文化固有的添仓节、绝粮日和颁金节等。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为添仓节,满族人将煮好的高粱米饭放在仓库中,上面插一只用秫秸编织的小马,象征着马驮粮食,丰衣足食。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为绝粮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为颁金节—满族的诞生之日。

二、蒙满旅游文化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在对蒙满旅游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及地域差异,蒙满旅游文化的英文资料有限,并且在译者的汉英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对等的翻译,在语言、文化、交际层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

(一)语言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作者在搜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语言维层面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两种语言转换时出现的单词拼写错误、专有名词滥用、语法错误、格式错误、中式英语错译等方面。原文: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ing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修订: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此外,由于文化差异和译者理解的偏差,往往会出现一些词的误用。例如“大召庙”的翻译为“DazhaoTemple”或“DazhaoLamasery”。其中tem-ple指的是庙宇,寺院;神殿(abuildingusedfortheworshipofagodorgodsinsomereligions);lamasery指的是喇嘛庙(amonasteryoflamas)。众所周知,大召寺是闻名的喇嘛寺,所以地道的说法应为“DazhaoLamasery”。为了避免语言维层面的错误,要求译者不仅要了解蒙满文化,也要熟悉英语语言文化,了解两种不用文化的差异,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对于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食物、乐器最好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使受众有直观形象的印象。例如满族特色食品萨其玛的通常翻译为saqima(akindofcandiedfritter);蒙古族独特的音乐形式呼麦Hoomii(throatmusic;onepersonproducesatleasttwosimultaneoustones.)

(二)文化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跨文化意识在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蒙满旅游文化具有各自明显的民族特色,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民族交流产生巨大的障碍。例如对于长春市皇宫博物院的翻译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考虑到汉英文化的差异,不必将汉语的“伪”按照字面意义直译出来,比较恰当的说法为“ManchurianIm-perialPalaceMuseuminChangchun”。原文:为了方便箭术、满族人最典型的服装为长袍,在长袍外面常穿马褂。现代中国女式服装的旗袍和唐装就是由满族的长袍和马褂演变而来。译文:Duetotheconvenienceofarchery,robeisthemostrepresentativeclothingoftheManchupeople.Ontherobe,surcoatisusuallyworn.ModernChinesefemalesuitCheongsamandTangzhuangaredivertedfromManchurobeandsurcoat。原文:蒙古族旅游纪念品中的民间吉祥纹样———佛教八宝纹纪念品译文:MongolianFolkAuspiciousPatternsintheTouristSouvenirs–BuddhismBabao(EightTreas-ures)Pattern从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化差异较明显时,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第一句中将满族传统服装长袍和马褂翻译成Manchurobeandsurcoat。第二句中八宝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蒙满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应不断培养和运用跨文化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形成一种认知的标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使人们能够准确地进行交流。首先,译者应该注重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尤其注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击现象。其次,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或体验目标语言的文化。最后,要从读者或听众的视角看问题,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化层面上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语言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基础层面的语言信息,具体的文化内涵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体现。旅游文化宣传的目的是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兴趣,传递信息,加强跨文化交际。在翻译“叶赫那拉”时,通常可以补充说明“SurnameofEmpressCixi”,但有些情况为了交际需要,可以适当地采用省译的方法,例如“叶赫那拉城”翻译成“OldTownofYehenala”,使游客最大程度减少误解,实现无障碍交际。再比如,某些情况下那达慕大会可以处理为“NadamFai”,不必指出“NadamFairheldonGegentalaGrassland(格根塔拉草原)”。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蒙满旅游文化翻译过程中,应适当地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原则为指导,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最佳翻译效果。在语言维层面,适当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在文化维层面,以目标语文化为中心,适当采用意译的方式;在交际维层面,为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可以适当地采用省译的方法。总之,译者应该努力培养个人素质,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将译文调整成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促进蒙满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4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乐器;四胡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社科项目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间器乐的旋法与合奏织体研究系列论文,课题编号:2014B062,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蒙古族的音乐源于大自然,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源于广褒空旷的环境。蒙古族对天地的敬畏和亲和,对万物的崇尚和天赋,充溢在爱的音乐中。通过音,元代蒙古族的器乐艺术最为繁盛。四胡,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我们能够感受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大气、自由、空旷。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老传统乐器之一,现为我国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等民族普遍采用的鸣弦乐器。四胡属于胡琴一类,不但盛传于我国大江南北,而且由于千百年来中外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也盛传于我国周边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朝鲜半岛的奚琴,日本清乐中的胡琴,柬埔寨的变种三弦,的丐弹胡琴,泰国的三弦萨乌山寨,缅甸的三弦等等。

一、源流追溯

数年来,胡琴类乐器一直在中国及周边的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专业音乐文化领域和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各国的音乐史料中都有着不同的记载和文献,众多的音乐学家对此乐器也有着非常多的论述与研究。擦弦类,又称“四弦”、“四股弦”、“二夹弦”,蒙古族习惯称为“胡兀尔”,亦称“侯勒禾胡兀尔”,即意四弦胡琴。胡兀尔,在蒙古语中既是专指四胡,又包括了潮尔、马头琴在内的所有拉弦乐器。

“胡兀尔“的前身,最早可以追踪溯源到我国唐代的奚琴。宋代陈D《乐书》记载“奚琴,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而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照此说法,就是以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发音。宋朝时期欧阳修也有《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的诗词“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酉一ㄏ鲁市虑。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这里胡琴指的是弹拨乐器。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中记载“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竹引嵇琴入,花邀载酒过。山公来取醉,时唱接x歌。”诗句中所指的嵇琴应是用竹片擦奏的弓弦乐器奚琴。这些都是宋朝中原地区关于奚琴和嵇琴的历史论述。

二、胡兀而(四胡)与潮兀尔(马头琴)

诸多史料证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马尾胡琴。宋末元初胡兀尔(胡琴),已广泛应用于宫廷、祭祀和军乐中,胡兀尔与潮尔(马头琴的前身)共同出现在一首成吉思汗的挽歌中。清初著名蒙古族历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在他的巨著《黄金史》中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途中病逝了,当蒙古骑兵护送灵车返回故乡不儿罕山的时候,军中最著名的歌手吉洛阔台在献给他的君主成吉思汗的歌中唱到:“您化作雄鹰的翅膀,乘风归去了,我贤明的可汗,您那胡尔、潮尔奏出的美曲佳音,您那广阔无垠的土地、众多的人民,还有那山川河流、富饶的草原,都在哪里啊?”这里的胡兀尔指的是胡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胡。

对于潮兀尔,史学界颇有争议,一直以来,大家把潮兀尔看作是马头琴的祖先,马头琴的前身,但是最近蒙古族学者乌兰杰教授经考证,认为应是冒顿潮尔,即胡笳。关于胡兀尔的形制,到元明清时代,才逐渐有了胡兀尔与潮兀尔比较清楚的区别和对比的记载。《元史・礼乐志》中说“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以弦以马尾”,这显然是梨形的胡琴――潮兀尔。潮兀尔一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共鸣”的意思。根据众多的史料记载分析,潮兀尔可以为分为三种:一是拉弦类潮尔,二是“人声类”浩林潮尔即“呼麦”,三是吹奏类乐器冒顿潮尔即胡笳。潮兀尔这件古老的乐器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人们对它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它留给世人宝贵的文化遗产,等待着后人们的继承。专家考证“马头琴”这一名词只有近几十年才起用。地域辽阔的蒙古各部落对潮尔(马头琴)的名称从古到今均有各自的叫法。而在《钦定大清会典图》记载的“胡琴,番部合奏用者,竹柄面以桐。通长三尺零七分二厘,柄长二尺七寸八分四厘,高二寸一分六厘。纳弦,以两轴绾之,俱在右,以竹弓系马尾八十一茎,轧之。”这无疑指的是筒形胡兀尔,也就是我们说的四胡。现在的四胡都是四根弦,乐器弦数的改革发生在清末或者更早的一些时候,清《律吕正义后编》称为“提琴”。《清会典》记载:1632年5月”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获其乐列为燕乐,是曰《蒙古乐曲》。(察哈尔,据蒙文文献记载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于北元达延汗中兴,建立大汗护卫军;衰于林丹汗抗金失败,部众离散衰微)。在《蒙古乐曲》中的《番部合奏》所用的15件乐器中,就有胡琴四胡。这15件乐器与《元史・礼乐志》所载的“宴乐”相比较,其中有11件乐器都是一样的,它们分别是火不思、筝、轧筝、琵琶、胡琴、以及笙、笛、萧、管、云H、拍板。而在《清朝文献通考》《西域图志》中,则称四胡为“披帕・胡兀尔”,详细记载了卫拉特蒙古部宫廷音乐中的四胡及其形制。“披帕・胡兀尔,即提琴四胡也,圆木为槽,冒以蟒皮,柄上穿四直孔以设弦轴,四弦共贯以小环,束之于柄。竹片为弓,马尾双弦,夹四弦间而轧之。”这里所详细叙述的乐器与现在我们看到的四胡相差无几。

三、蒙古族器乐合奏中的四胡

自清朝中叶以来后,蒙古族宫廷和民间乐器发展得如火如荼。蒙古族合奏乐又分为鄂尔多斯丝竹乐、科尔沁丝竹乐、锡林郭勒丝竹乐等,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三种形式,代表着内蒙古地区三个不同风格地域的音乐文化,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每逢大型节日、祭敖包、举办重大的礼仪性活动时,人民便载歌载舞,持几件乐器坐到一起,演奏大家熟悉的民歌,也有少部分汉族的器乐曲牌。这些作品广泛流传在蒙古族劳动人民生活工作学习中,称为大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特别是在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中,四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蒙古族传统乐器四大件之首的四胡,有着其独特的品性、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优美的音色和特殊的演奏法。

四、鄂尔多斯“乃日”中的四胡

鄂尔多斯丝竹乐――鄂尔多斯“乃日”是草原器乐文化与一定的内地器乐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传统的鄂尔多斯“乃日”是由歌手和乐队组成的乐歌形式,专门在盛大的宴会上表演。传统的鄂尔多斯“乃日”乐队编制为拉弦乐器――小四胡、弹拨乐器――扬琴、吹管乐器――笛子和弹拨乐器――三弦组成,基本具备了传统民族器乐合奏的乐器编制要求,也是合奏乐的典型编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声音组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了,所以又加入了西洋乐器――手风琴、电声乐器――电子琴、古老的蒙古族拉弦乐器――马头琴等,以此来丰富乐队音色。

蒙古语“乃日”一词本意为“宴”,还有“联欢”、“喜庆”之意。所以,鄂尔多斯地区习惯把歌手、乐队通通称之为“乃日”。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乃日”必须有囊括“礼”、“宴”、“乐”三个层面的意思。印证了“有宴必有歌,有歌必有乐”的生活习俗。“乃日”以宴会为依托,以演唱民歌、演奏乐器相伴的形式得以表现。虽然有时会出现以乐队演奏为主、以演唱为辅的情形,但在更多地情况下,“乃日”乐队承担为演唱伴奏的角色。四胡这件乐器在“乃日”乐队中处于核心地位,类似于西洋管弦乐队中的首席小提琴,地位重要,而且这件乐器被认为是鄂尔多斯民歌风格的精华所在,就像被贴了标签一样,与歌唱水融。“乃日”四件传统乐器四胡、三弦、笛子、扬琴在鄂尔多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稍微上点儿年纪的人们都会演奏,普及率极高,备受广大人民所喜爱,是各种庆典活动的必演节目。同时也是牧民自娱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无专业班社或专业艺人。一到晚上,许多蒙古包内歌声乐声此起彼伏,奶茶飘雪,热闹非凡。遇上喜庆节日,更是通宵达旦。

从人类音乐发展轨迹来看,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要早于器乐艺术的发展。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工艺发展进程、乐器制作材料等等方面的制约,这就形成了器乐艺术的早期势必依赖于声乐而存在。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器乐艺术才能逐渐成为独立的音乐艺术而存在。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够在独立的器乐作品中看到声乐艺术的影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鄂尔多斯丝竹乐30首作品中,全部来源于民歌,改编于民歌,因此器乐化程度有所欠缺,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各件乐器的优势,展示其华彩的演奏法。但是由于四胡不仅仅是非常有个性的民族乐器,而且音区宽广,能够演奏大型的音乐作品,所以在30首作品中全部承担起旋律角色,发挥着乐队“一号”的作用。中高音四胡发挥着主导作用,高音四胡是乐队中唯一的高音乐器,主要承担乐队首席的角色,在作品中演奏高声部的旋律和solo独奏部分,其声音嘹亮、刚劲有力,音色穿透力极强,具有典型的旋律性乐器的特点。中音四胡音色清脆婉转,具有叙事性与歌唱性特点,低音四胡音色深沉有力,具有陈述性特点。

五、结语:以上从不同角度对四胡这件乐器进行了讨论阐述,可以看出,四胡是蒙古族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乐器之一,在蒙古族传统器乐独奏,合奏中扮演着的重要的角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昭乌达音乐风格区的民间合奏、察哈尔锡林郭勒音乐风格区的阿斯尔、鄂尔多斯音乐风格区的乃日合奏、科尔沁音乐文化区的东蒙合奏乐及乐歌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但是目前在蒙古族器乐文化理论研究及演奏技术中,四胡好像被淹没在马头琴中,滞后于马头琴的发展。因此蒙古族四胡艺术的研究,需要从“共性中找差异”,“从整体中找个别”,将其放置放在“蒙古族传统合奏乐”这一整体中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碧波.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余元庵.内蒙古历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3][明]宋濂等.元史・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9.

[5]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6]赵双虎.蒙古族四胡二题[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1991,(02).

[7]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5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引领着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及少数民族文化、文明的历史舞台,其中北方草原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其中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是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餐饮空间是传达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承传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餐饮空间,将会完好的把蒙古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来,这些室内空间的设计可以体现在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室内空间中,将这些思想内涵体现出来,设计创造民族特色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要……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蒙古装饰元素;蒙古族图案;餐饮;设计

北方少数民族众多,长期聚集居住在草原上的民族,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蒙古族,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蔚蓝色的天空、白云、成群的牛羊、勒勒车等。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这些民族传统元素,难道这些就是能代表蒙古族的所有文化元素吗?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蒙式餐饮空间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应该对蒙式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讲,应在充分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装饰元素的内涵,运用现代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对传统图形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取其神韵形成特定的蒙古族主题空间氛围。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设计界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表面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将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蒙式餐饮空间的设计里。为了作进一步的研究,本人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多与蒙古族餐饮、蒙古族的文化相关,考察地区: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等蒙古族聚居生活的地区,这些地方中较为突出、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的呼和浩特市的蒙式餐饮行业,对该地区做了一些考察及研究,对现在市场上的蒙式餐饮空间设计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以考察材料作为元素,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设计,让设计内容更具有文化性、更具说服力。

一、蒙古族传统元素概述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子文化包括的有:蒙建筑文化、蒙服饰文化、蒙饮食文化、蒙歌舞文化、蒙祭祀文化、蒙娱乐文化、蒙古马文化等。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这些包括了很多不同蒙古族传统元素,形成了视觉较强的文化特征,装饰元素通过一些造型的途径来诠释表达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通过实物造型为手段起到传播的目的。蒙古族装饰图案中常用的多来自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生产,及从大自然中发掘、提取,这些图案中有动植物的变形和自然现象的模拟,有些是基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这些都是是蒙古族崇尚自然的体现。

二、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范围及审美特征

1、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范围

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应用范围极其的广泛,它应用在蒙古民族的衣、食、住、行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蒙古民族,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文化。现介绍几种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应用也为以后的民族餐饮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首先,蒙古族建筑符号的应用。早起的蒙古族先民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为了这样的生活,创造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包的搬迁活动轻便,造就了蒙古牧民人的家及环境,在调查部分城市的餐饮空间中将这样的蒙古包造型和结构运用其中的也在大多数设计者的使用范围内。早期的蒙古包大部分结构木质为主,顶上被羊皮、牛皮覆盖,但为了适应现代设计空间效果的需要,一些现在材料砖瓦结构的蒙古包也相继出现,这些设计的出现构成了现代蒙式餐饮空间最直观的建筑形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使蒙古族形成其独特的审美。这些审美表现在民间装饰图案文化,其中最普遍出现的有:由自然衍生发展而来的的山水纹、火云纹等,游牧草原衍生出来的花草纹、动物等纹样,及蒙古族牧民放养的牛羊犄角衍生出来的吉祥纹样。其次,蒙古族独特的生活器具文化。在空间中把勒勒车的车轮直接挂在蒙式餐饮空间中的墙壁上以达到装饰空间的效果,能够把游牧民族的生活器具完整展现出来。当然在设计蒙古族文化的餐饮时,大多数设计者是将生活用品进行提炼,将民族元素与现在空间进行最完美的结合来达到该空间的效果,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火撑子、地毯、挂毡、弓箭、蒙古刀等是最常被设计师拿来利用的。再次,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马是蒙古民族的生活保障,在战争时期更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将马的形象变成抽象的元素运用在民族文化特征的餐饮空间中,“草原城”饭店室内雅间的门装饰设计上就是马形象的变形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英雄精神在蒙古文化中占有深厚的地位。蒙古族英雄的代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整个蒙古族英雄的象征。多数蒙古族居室空间内挂有成吉思汗挂画,证明蒙古族对于成吉思汗的尊崇之高,包括餐饮空间中有些用宏大的战争场面来重现成吉思汗及其将领们当年的威武,进而烘托英雄主义气氛。

2、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审美特征

1)色彩特征

蒙古人认为颜色很重要,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有确定的含义,都象征一种具体的概念。蓝色代表天,象征坚贞、永恒、博大。白色代表漂浮的云朵、明媚的阳光、雪白的羊群、空旷的雪野,为吉祥、幸福、圣洁、真诚的象征,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是蒙古国家的象征。蒙古人认为蓝色是最能代表本民族的色彩。长生天指的是成吉思汗至高无上的神权,而蓝色的腾格里(天)就成为了整个蒙古族贵族家族的代表色,故蓝色代表尊贵的意思。蒙古人认为白色的乳汁是生命的源泉、乳汁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蒙古族古老图腾崇拜中的苍狼与白鹿,被认为是蒙古族的祖先。蒙古族尊崇红色。蒙古族对红色的喜爱由来已久,红色也是愉快的颜色,是幸福、胜利的象征,使蒙古族联想到火和太阳,他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崇拜红色是源于蒙古先民对火有着特殊的渊源、情感和尊重。此外,蒙古人对金银色、黄色也有特殊的爱好。时至今日蒙古族依然保留着一些具有意义色彩的传统习惯。

2)造型特征

首先,圆形在蒙古族装饰中的应用。蒙古族偏爱“圆”,因为游牧民族常年逐水草而居,相对比较散,但蒙古族是以部落生存,圆是能将所有部族整合起来团结起来,在他们认为圆形的外形富有动感,适合于蒙古族这样一个漂泊的民族。蒙古包是圆形的,很多蒙古族传统图案也都是圆形的。其次,厚重的线条,浓艳的色彩,表现的粗狂美。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中,美丽的装饰往往透漏着一种夸张的、粗狂的线条,这是基于人烟稀少的空旷自然环境,对于游牧民族性格的一种放大,这些装饰元素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装饰图案中,图样安排细密、线条朴实粗狂能够显露出蒙古民族豪放的性格及壮美的审美,蒙古人喜欢将浓艳的色彩用于服饰、室内装饰、及日常生活中,金银色对于蒙古牧民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搭配,这些都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再次,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在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及纹样中,象征性的物体与具有一定意义的审美功能相结合,能完整的进行联系、融合、渗透最后演变成新的形式出现。在蒙古族文化中,感恩色彩的祭祀词和祈祷词非常常见,如:敖包,对于祭祀都会体现浓厚的尊重民族文化生命体的现象。最后,蒙古族崇尚自然。将自然图形进行重新设计装饰来美化身边生活、物体。花、草、云、水、蝴蝶、牛、羊等在蒙古族眼中都是自然赐予的伟大生命体,尊重生命体的出现,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来当作素材和范本,创造出充满生机的图形。

三、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蒙式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前面的章节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并简要分析了其审美特征。下面的章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蒙式餐饮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

1、内蒙古饭店

内蒙古饭店将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酒店的功能融汇在一起,做到将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和风味饮食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充分融入到设计中,是将蒙古族文化装饰元素运用在现代空间设计的典型。设计空间中营造出大气磅礴而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整体氛围,同时又让消费者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部分。内蒙古饭店的大堂设计充分展示了蒙古帝国辉煌时期的恢弘气势,大厅的色调以金色为主,大堂中设计的背景墙将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融入的是蒙古族传统图案,主要以银材质为主,再辅以珊瑚绿松石和玛瑙的点缀,创造出一种别具蒙古民族风格的装饰作品。除了这些主要的装饰部分以外,细节的处理也是比较精细,将现代设计中的一些部分与民族装饰进行融合,细节部分:武士的造型用于大堂柱子上的柱头,充分体现蒙古族以勇为美的审美特征,细部用蒙古族传统图案中植物图案加以装饰,下方再辅以哈达的设计元素,又使整个造型图案具有了祝福的寓意。大堂装饰花盆外观是一个蒙古文字的变形,它的中文意思是“传承”,这也是内蒙古饭店的标志。使用蒙古族传统图案来装饰酒店内的墙角、线脚、腰线、楼梯等部位。就连门牌的设计都加入了蒙古族博克竞技的图案。

2、成吉思汗金顶大帐

“成吉思汗金顶大帐”餐厅作为内蒙古饭店最豪华的部分,金碧辉煌的室内空间,使用金箔镶嵌墙壁,象征着九重天的金色穹顶金碧辉煌、祥光环绕,墙面部分造型以箭镞围成的哈达,其中体现蒙古族勇猛尚武的装饰部分有:蒙古族常见的马头琴、马鞍,博克服饰、蒙银器等元素,这些表达了传统蒙古族毡帐建筑的独特神韵。

3、珠尔玛风味餐厅

“珠尔玛风味餐厅”在蒙语中是:“礼尚往来”的意思,反映蒙古民族淳厚,热情好客的性格,是一家经营地道蒙餐的主题餐厅。餐厅室内空间设计上采用金顶红烛,表现蒙古人民拥有火一样的热情,这就显现出蒙古民族对红色尊崇。内部空间装饰上选择马鞍、车轮、银盔、铁甲、脚蹬、行囊等,必不可少的显示民族能歌善舞、尚勇的特性马头琴、强弓、箭囊等装饰物,餐厅室内空间中装饰物多由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色彩也是浓烈,热情。

4、额尔古纳蒙古茶吧

“额尔古纳”是蒙语中是母亲河的名字,为了契合主题将室内空间中设置炉火来突出家的概念。蒙餐中蒙古奶茶用额尔古纳母亲河水熬制成,让消费者在品尝奶香中体味家和母亲的温暖。茶吧的室内空间将顶部用红、蓝布幔围合而成体现草原民族文化,室内家具的选择更是以蒙古民族的传统家具为主,地毯的深色体现了蒙古民族对草原土地的深深热爱,整个空间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

四、结语

蒙古族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其中涉及到的元素为以后的蒙式餐饮空间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及设计的方向。本文将民族文化的特征梳理清晰为具有民族化的餐饮空间树立明确的主题。弘扬蒙古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是每个蒙古族设计者所必须做的责任。设计中会存在蒙古族文化与现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交叉但不能完全融合的部分,有些不了解或者不够深入调查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这些也是民族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设计只会将一些简单的民族元素进行照搬照抄、生拉硬套在现在餐饮空间中,这些问题在调查中显示比较高,设计应有效、完美的融合,将民族元素选择、提炼、加工、变形、创新是民族设计最希望出现的,这样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扬与传承。

作者:张宏超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科.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特征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2

[2]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07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5.22

[4][英]克里斯蒂娜•查伯罗斯.《蒙古装饰艺术与蒙古古学信息》[M].1998.2.8

[5]徐静.民族文化主题酒店设计问题与对策思考—以中国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为例[J].前沿.2009.11

[6].餐饮空间环境的装饰设计[J].艺术研究.2006年第3期:43-44

[7]吴宗敏.传统的传承与创新[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第2期:70-72

[8]巴•布和朝鲁编著.《蒙古包文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28页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6

关键词: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

一、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内在内涵

自元朝以来600多年间,蒙古族一直以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格局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息繁衍,其中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这部分蒙古族人原来的游牧文化早已发生了变化,然而,它们又以其独特的内在内涵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形成了自己独特不群的民俗风情文化。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与我国北方典型的蒙古族大不相同。他们不住蒙古包,没有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祭敖包,也不举行以蒙古男儿三艺――射箭、博克、赛马为重要内容的那达慕群众性集会,即使在饮食、服饰、劳动习俗等方面也与自己的北方祖先天差地远。相反,他们通用汉语汉文,其生活、文化、婚姻、丧葬习俗等也基本与当地汉族相同。另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这种与典型蒙古族相异而与当地主体民族大致相同的概貌并没有隔断他们与自己先祖的联系。数百年来,他们通过姓名风俗、节日风俗等极为强烈地凸显了自己的家族寻根意识和族群认同关怀,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他们都以“余”为姓。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一直流传一个在姓氏渊源上为了藏匿原来真姓,改“铁”为余姓的传说,关于这一改变的详细情况在他们保存下来的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有清晰的记载:我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顺帝听信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铁为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散各处。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构祸人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风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自此以后,几经辗转,余氏蒙古族先人落籍贵州大方县,虽然自己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以“余”字作为自己的姓却“万代不改”。二是传统节日里没有中秋节。在我国民间,中秋节与反“”有关。相传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在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而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先人遁入“西涯”最后落籍大方县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好是由于“红巾构祸”,因此,解放前虽然大方县内其他各民族均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是唯独余姓蒙古族不过。三是过年时供菩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人都会在过年时供菩萨。据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统家窃负而逃”时共有“九子十进士”,其盟誓联诗也有“十人誓愿归何处”之说,这种与“十”有关的传承很突出地体现在他们供菩萨的活动中。目前,在大方县大多数余氏族人供菩萨的做法是从年三十这一天一直到正月初三都在菩萨面前烧大香,香粗如现在的卷烟大小,固定都是十根,同时用水果糖、鱼、鸡、猪肉等作为供品上供给菩萨。也有人会找一个合适的瓶子,在瓶子里装进米饭,插上十根筷子在上边去供菩萨。

二、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外在功能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首先,这种民俗风情文化凸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教育功能。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与贵州其他世居少数民族相比主要不在娱乐方面发挥影响,而是一直张扬它的教育功能。他们不过中秋节等一方面以隐晦曲折的方式向外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着,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世世代代在教育警示后辈勿忘自己的祖先与蒙古人的民族身份。其别是关于自己姓氏的由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对自己的子女和后人,自小就向他们宣讲“铁”改“余”姓的具体缘由和经过,同时将《余氏族谱》中盟誓联诗的诗词教他们背诵以期世代牢记。为此,现在余氏家族中即使不识字者均可背诵出其铁氏先祖兄弟十人因元末红巾军起义等原因避逃前的盟誓诗。其次,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生成了最为强劲的维系功能。余氏蒙古族定居大方县数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的经济生活早已改变为以山区农业为主,原来表征自己民族特征逐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作用下,他们既没有忘记自己是蒙古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余氏族谱中就记载其先祖子福弟兄在“明主践柞金陵,文物衣冠一变”时“三人不变元服,建学宫于父墓之旁”,“以清廉劝学官吏,以孝弟勉后学,以勤俭教农工,不著明时衣冠”。2002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族志》也介绍了1983年1月29日,大方县余其鸳、余洪涛、余尚谦、余尚书、余尚友联合签名正式提出申请返本归源,恢复蒙古族族籍,并特别说明余姓恢复蒙古族族籍主要根据是余姓家藏族谱和该姓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最后,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产生了极为深沉的规范功能。长期以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受到当地主体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侵蚀的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遗存,其形成的民俗风情文化“混合体”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一直都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余姓家族的所有行为,使他们时时事事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自己独特民俗的指令。例如解放前余姓蒙古族结婚迎娶时新郎新娘或均穿长袍,扎一丈二尺长的腰带;也有地方新娘穿大襟半长袍,领口扣子大都分二或三款。婚礼进行过程中新郎新娘要用盘子盛酒盅,给长辈、客人敬酒二杯,一般是新娘端盘,新郎倒酒。由此可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婚姻、敬酒、服饰等方面仍保留有一些蒙古族的习俗痕迹。 长期以来,他们就是以这种“混合体”型的民俗风情文化规约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同时表征着自己的族群认同信仰。

三、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嬗变的原因及其启示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嬗变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自身原因来看,余姓蒙古族的先祖在元代成为统治阶级后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四等人制,这种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当时蒙古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史载元末时“苍头杀主一类的事件时有发生”。[1](P.372)因此,随着蒙古族贵族在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丧失统治地位后,淹留在南方各地的蒙古族担心曾经的被统治者“尽铲主家以自便”[1](P.372)而不敢公开自己的民族身份,因而改名换姓隐居起来。这在大方县余氏族谱中就曾有提及,如盟誓联诗“红巾构祸人西涯”说的就有这个意思。从外部原因看,在旧社会,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等蔑视、压迫少数民族。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居民就曾提到解放前虽然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但到了外面不能公开说自己不是汉族人,如果说了,那会连书都读不到。毋庸置疑,这种生活状况也影响到了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文化,使之出现了嬗变。

借古鉴今,当今时代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要被进一步推向前进第一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追求文化和谐。一方面,诸如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需要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等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辩证的方式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和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之间扩展张力,促使二者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第二在实践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十报告中,同志特别指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3](P.1)由此可见,只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3](P.29)“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3](P.30)包括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在内的我国各民族文化就充满希冀和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 版社,1991.

[2]明太祖实录(卷三十)[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 言研究所,1964.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7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独特的风格特征,举手投 足之间便让人一目了然。这些散发着浓郁 草原气息的舞蹈动作,无不来自蒙古族在大草原环境下生活的磨砺,笔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探讨蒙古族舞蹈动作和技巧的生活 根源。虽然舞蹈作为人类的肢体语言有着广泛相似性,但是具体 到蒙古族舞蹈,其动作技巧就体现了蒙古 族的特色。

一、上肢的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上肢动作比较丰富,包括 手部动作、臂部动作、肩部动作。 在蒙古族的早期,舞蹈动作还不是太 丰富,舞蹈形式多为集体舞,在部落重大集 会时,整个部落的人们都会“绕树而舞”,动 作就是简单的拍手、挥手、顿足、转圈等。 这些简单的动作一直延续至今,如著名的 “安代舞”的舞步主要以“顿足”、“拍手”、 “挥帕”为主,手帕是“安代舞”的主要道 具。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蒙古族聚居 区等地流行的“托普修尔舞”,其表演形式 则是在乐器伴奏下跳舞,动作特点是绕臂、提压腕和抖手,同时整个身体上下轻微颤 动,这些动作都极具蒙古族特色。蒙古族民间舞蹈经常 出现鹰击长空、鸿雁高飞、天鹅翩翩的舞姿 形象,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鹰》 等。蒙古族舞蹈的男子动作技巧,经常模 仿鹰击长空、展翅翱翔的形象,动作特点是 抖肩、昂首挺胸、双臂舒展,模仿雄鹰在高 空飞翔的动作,使手臂呈波浪式摆动,表达 了蒙古族人民豪放博大的胸怀和顽强的生 命力。

“筷子舞”和“盅碗舞”是鄂尔多斯草原 上广为流传的蒙古族传统舞蹈。由于要在 狭小的毡房中表演,限于室内的空间,舞蹈者道具较为简单,多为筷子、酒盅或瓷碗等 小巧的物品,动作也较为简单,没有大幅度 的跑跳等动作,姿态多为坐姿、蹲姿和 跪姿,手拿道具,以上肢动作为主,通过手 部、臂部、肩部和腰部的动作变化形成舞蹈 动态。筷子和盅碗等道具在舞蹈中通过舞 者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或碰撞,发出美妙 的声音,配合伴奏音乐形成节奏,表现了蒙 古族舞蹈编创者的艺术智慧。 蒙古族舞蹈中上肢动作主要来源于对 鹰、雁、马等动物的模仿,因为这些动物对 草原牧民来说是最熟悉、最重要的。马是 他们必需的交通工具和生活伙伴;雁的南 去北归告诉牧民季节的更替;鹰的凶猛自 由是蒙古族崇拜的对象。这些日常生活生 产中的因素深深地影响着蒙古族舞蹈。

二、下肢的动作技巧

在蒙古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中,由于牧 民日常居住在空间狭小的毡房内,在舞蹈 时限于空间,不能大范围地移动脚步和跳 跃,所以下肢动作受到限制。而腰部以上 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技巧比较丰富,尤其 是手臂和肩部的动作成为蒙古族舞蹈的一 大特色,这是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蒙古族人民是天生乐观、能歌善舞的 民族,他们有悠久的舞蹈传统。《多桑・蒙古 史》记载:“忽图剌汗率部进击篾儿乞部时, 曾祷于树下,若胜敌,将以美布饰此树,后 果胜……率其士卒,绕树而舞。”“绕树而 舞”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其下肢动作就是 蹬踏、顿足、走步、转圈,舞蹈动作相当简 单,但蒙古族人民却乐此不疲,史料记载, 古代蒙古人跳舞竟然“直跳出没胁之蹊,没 膝之尘”。继承这个传统的是“安代舞”,它 是草原上特色最为鲜明的舞蹈,舞蹈动作 热烈奔放,气势雄健、粗犷,主要以顿足、踏 步、跳、转等下肢动作为主,跳起来激情四 射、热情高涨。

游牧民族需要常年骑马,蒙古族人和 马共同生活、不离不弃,马在蒙古人生活中 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蒙古族舞蹈 中,很多动作都是模仿和表现马匹的动作 形态的。这些动作被称为马步步法,它是 蒙古族舞蹈特有的动作技巧。蒙古人长时间的马上生活动作 也被融进舞蹈动作当中,像“打马扬鞭”和 “单勒马”等动作就是表现蒙古人在骏马上奔驰的飒爽英姿。由于马上动作表现在舞 蹈中动感更强、更有气势,所以跟马有关的 动作在蒙古族舞蹈技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 重,下肢的舞蹈动作的设计也以模拟人体 在骏马奔驰时的状态为主。

三、体态的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的体态动作特征主要模仿 骏马驰骋的动态和继承蒙古族传统集体舞 蹈的步态。在蒙古族古代部落举办的盛大聚会 上,经常以跳集体舞为庆典仪式。在古代, 产生部落首领对任何一个部落来说都是重 要事件。蒙古族在选举首领后就要举行庆 典,庆典的高潮就是全民大跳集体舞蹈。《元朝秘史》中记载了一段古代历史事件: “全蒙古,泰赤兀惕,聚会于斡难之豁纳黑川,立忽图剌为可汗焉。蒙古之庆典,则舞蹈延宴以庆也。既举忽图剌为可汗,可豁 儿豁纳黑川,绕蓬松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胁 之蹊,没膝之尘矣。

蒙古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游牧,草原 地广人稀,牧民们需要不断地更换草场,人 们聚少离多,生产和生活方式单一,乏味寂 寞。在单调的游牧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为 了排解寂寞,蒙古人逐渐创造了特点鲜明 的民族舞蹈,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 化。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之后,蒙古族舞 蹈的动作造型形成了基本的姿态――站 姿:双手一位,脸向八点斜上方,开肩、屏息 挺胸、脚站四位,胸间一点,腰微后倾,抬 头、目视远方。此基本姿态舒展、挺拔,给 人以开阔、端庄的感觉,舞蹈动作族 传统精神气质的外化,而蒙古族豪迈的精 神气质是长时期的游牧生活所积累的。

总之,无论是四肢的动作技巧 还是整个体态的动作技巧,无不体现着蒙 古族深厚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舞 蹈的动作和神韵都是典型的蒙古文化氛围 的反映,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哈斯乌拉.蒙古族舞蹈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冯双白,王宁宁,刘晓真.图说中国舞蹈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8

关键词:蒙古舞;风格;赏析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一、蒙古舞的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再加上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风格特点。根据这些舞蹈风格特点,我们将其分成了以下几类:

1.《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2.《安代舞》,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在古代用于治疗“魔鬼附体”病、婚后不育等症,它具有驱鬼逐疫、求雨丰年的功能。在现代,主要用于节庆娱乐。舞蹈多在夏末、秋收之间举行。舞蹈领头人主要有“博”,他手持鼓鞭、单鼓,主持仪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舞蹈有热烈奔放、粗放豪健的风格,舞蹈动作主要有“踏足”“顿足”“甩巾”以及圆圈队型组成。

3.《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4.《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是在婚礼、喜庆节目上,在弦乐及人声的伴唱中,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筷子舞须右手满把握筷,用碗部的力量上提下压,首先击手、击腿、击肩,然后击脚击地,随着碗部翻绕的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拧身左前倾,面向左下方,有时拧身右前倾,面向右下方。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态。绕圆动律感强,绕肩韵味十足,整个舞姿手的动作和肩的动作非常突出,具有欢快、优美、矫健的风格,放映了蒙古人的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感情特点。筷子舞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亚、欧、美的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喜爱。

5.太平鼓舞。“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6.《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二、蒙古舞的鉴赏

舞蹈欣赏是一种精神活动,要求欣赏者融入作品之中,它除了要求欣赏者发挥形象思维之外,还要求欣赏者全身心地投入舞蹈欣赏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艺术的审美天地。

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时。首先注意的是舞蹈的气氛、舞蹈演员的形体和服装等。然后,才随着舞蹈作品的发展走进作品,将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与自己的生活阅历联系起来,开始主动参与其中活动,了解人物情感和事件的发展线索,进而发挥想像力,积极参与创作者、表演者的创作活动。这时观众进入理性思维阶段,并在较高层次上对舞蹈作品进行实质性的把握。观众只有从感性体验飞跃到理性思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舞蹈作品的美,领悟象外之象。这是一种深层的审美心理活动规律。感性的体验、理性的思考,是舞蹈欣赏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感性体验是被作品所吸引,理性思考是超脱作品的局限去把握无限。不过,在欣赏舞蹈时,如果始终保持“理智”的头脑,是不能够真正体会到艺术之美的。观众首先要融进舞蹈,然后再去思考舞蹈,才能做到对舞蹈艺术作品的真正把握。除此之外,欣赏舞蹈作品时,还要注意情感的投入。审美情感要随着舞蹈而流动。只有情感投入,才能真正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欣赏活动是欣赏者与创作者情感交流的活动,作品中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创作者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欣赏者,欣赏鉴赏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者的情感,进而达到与创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在进行舞蹈艺术欣赏时,观众的情感活动最初表现在对作品的认可,然后才为作品所感动。当欣赏者的情感与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一致时,进入了人的情感的最高层。如蒙古族双人舞《牧歌》中,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以饱满的激情,充满时代感的舞蹈词汇和节奏,伴着令人倍感亲切的草原牧歌,把今日青年牧民所拥有的对草原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统统融入他们的舞蹈之中,给人以时代的、振奋向上的情绪感染力。除此之外,蒙古舞蹈的动作非常优美,很富有气质美,其气质主要来源于神与气,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心理与生理等素质在自己本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再现。蒙古舞的气质之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女性舞蹈优美、舒展、欢快、亮丽,给人以温柔不失健美,端庄不失俏丽的美感。而男性舞蹈就显得雄浑、刚健、粗犷、豪放,充满阳刚之气。

上一篇:望月怀古范文 下一篇:黄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