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18 09:02:20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篇1

【论文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文化研究成了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思潮,而精英文化批判则是它的重要倾向之一。本文顺着英国。文化与社会传统,追溯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与大众文化的对立。通过批判它对于少数派文化的尊崇和对于大众文化的排斥,揭示了精英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成了西方学术界格外热门的话题。文化研究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成为最具活力的学术思潮,有的学者甚至断言文化研究已经取代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学术主潮。与此同时,文化研究又是最含混、最难以确定的领域,迄今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它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从一开始,文化研究便致力于批判精英文化,努力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甚至可以说文化研究是在与精英文化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英国的精英文化传统源于何处呢?精英文化是如何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的呢?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中,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奠基者雷蒙·威廉斯顺着历史的轨迹梳理了英国的“文化与社会”传统,分析和批判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文化研究的精英文化批判倾向奠定了基础.

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指出,“文化观念和现代各种常用的文化一词,是在被称为工业革命的时期进人英国的”[ij(p13),因此,若要追溯文化及其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概念,就必须从工业革命人手。

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英国既存的现实关系,而且对英国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把生产者简化为零碎的“手”,简化为赚取利润的工具,同时它还使得从事崇高的精神工作的人最终也被专门化为精神生产的工具,成为知识机器。曾经如此崇高的精神竟然沦落为商品,服从于与商品生产大致相同的规律。

这种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得异常明显,这是当时仍旧高高在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19世纪初期,随着封建贵族的彻底没落,艺术家失去了封建时代特有的贵族资助制度的保护,生存问题立刻摆上议事日程。为了生计,艺术家被迫屈从于无情的市场规律,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拼杀搏击,想方设法兜售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料。亚当·斯密说,“如同鞋袜,人们向制造并为市场供应这类货物的货主购买,[17(p64),亚当·斯密此处所说的“这类货物”指的就是艺术家的作品。市场成了文学艺术领域内的决定因素,无形的手开始指挥和操纵艺术家有形的笔。出于生存的考虑,艺术家不得不痛苦地适应市场订货的要求,尽力满足市场的需要,以挣得自己的生活。艺术家那种人类精神导师的崇高地位一落千丈,过去笼罩在艺术家头上的那层灵光消失殆尽。对于这种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过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素被尊崇景仰的职业的庄严色彩。它使医生、律师、牧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受它雇佣的仆役·[ 2 ] ( p468}69 )。在此情况下,艺术家只得无奈地用市场给予他们的“自由”去换取冷酷的现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常常貌似高傲地步人市场,仿佛是为了深人生活,寻找创作的灵感,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寻找潜在的顾客和买主。拿波德莱尔的话来说,艺术家只不过是“为钱而干的缪斯”,与街头流莺并无多大的区别:

为了一双鞋她卖掉了灵魂但在卑鄙者身旁,我扮出伪善的小丑般的高傲,老天爷耻笑为当作家我贩卖我的思想。[3](p51)

面对这种状况,原本养尊处优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无独有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打出了精英文化的旗帜.

从词源意义上来说,“精英((elite)”一词是与选择相联系的,起初指的是上帝的选择,带有浓厚的神学意味。18世纪以后,精英开始指世俗生活中一些被挑选出来担当一定职务的人。到了19世纪,精英一词在英国流行起来。早在1823年,拜伦就在他的长诗《唐瑛》中运用了精英这个词:“和高贵

的布莱克伯爵夫人一样,他既是人群中的骗子又是精英”。在拜伦的用法中,精英一词显然还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精英一词开始与“最好的(the best)”联系起来,更多地表示精锐部队或上层贵族.

“文化”则是一个意义非常复杂的词语,对于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据威廉斯考证,文化原来指的是“培养自然的成长”,与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工业革命这个关键时期,文化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到了浪漫主义时代,文化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成为了市场的对立物,开始与教养联系起来,成了优秀的真正标准.这是文化观念的一次飞跃,文化从此开始具有精英主义的韵味.

出于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机械主义、财富积累、功利主义和现金交易的深恶痛绝,柯勒律治把文化与人类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在他手里,文化获得了高于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高尚地位,成为一切社会安排必须服从的上诉法庭.他在《教会与国家政体》中写道:“国家的长久存在……国家的进步性和个人自由……依赖于一个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如果不以教养为基础,不与人类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同步发展,那么文明本身如果不是一种具有很大腐化作用的影响力,就是一种混乱低劣的善,是疾病的发热,而不是健康的焕发·川( p95-96 ).柯勒律治此处所称的教养实际上指的就是文化.在他看来,文化应该成为文明的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保持“健康”,走向“完美”。这里,教养,即文化正式地与文明或者说社会联系起来,成为完美的标准,具有特殊的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影响社会,而且可以用来判断社会。不过,柯勒律治也意识到,由于具有解体作用的工业革命的进程,教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得到国家的保障,因此,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应该凌驾于“暴民”之上,因为他们“是为学问培养的,并将学问成果传播于社会中”,这个阶层的保存和扩大必须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资助。既然这个阶层需要国家的供养,那人数自然不能太多,只能由“一切所谓大学文科和科学的贤能之士与教授们”【’](阴)构成,他们的职责是维持艺术的标准,防止裁判圈扩大到让公众参与投票。从此,文化开始与少数有特权的阶层联系起来,这为以后的少数派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埋下了种子。

在整个19世纪,对文化研究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马修·阿诺德。他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等同起来,并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开宗明义地写道:

提倡文化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摆脱目前出现的困境;文化就是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追求的手段是通过了解世人在与我们最为有关的一切问题上所曾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文化即是对完美的研究,引导我们把真正的人类完美看成是一种和谐的完美,发展我们人类的所有方面;而且看成是一种普遍的完美,发展我们社会的所有部分[1](p160-161)

这是阿诺德比较清晰的文化定义,他的定义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联系起来。什么是完美呢?在封建时代,完美总是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上帝就是完美的理想,为了达到完美,人类必须虔诚地信奉上帝,把上帝的理想当作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完全地奉献给上帝.到了19世纪,神学传统已经日渐衰微,阿诺德自然不会愚蠢到再把完美归结为上帝的荣光的地步,于是他推出了“过去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谈”作为完美的代表,这种论调有着强烈的怀旧情结,肯定“过去”的美好。这为后来的艾略特和利维斯蔑视当代文化的价值,只承认过去的美好开了先河。

应注意的是阿诺德所定义的完美是一种“整体的完美”、“普遍的完美”,他意识到“只要个体仍然孤立,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完美。个体必须携同他人一起向完美迈进,必须不断地尽他所能,扩大并增大那涌向完美的人流的规模。若不遵循这个道理,他自己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和被削弱·[1](p165)。这就是说,对于完美的追求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的活动,这种普遍性是个人完美的有效保证。在这里,阿诺德进一步把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

如何实现完美呢?阿诺德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把国家当作达到普遍完美的媒介。然而,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国家只是各个阶级利益冲突的舞台,充满矛盾和斗争,根本无暇顾及普遍的完美。于是阿诺德想到了少数免受本阶级的一般概念和习惯的腐蚀和蒙蔽的精英人物。在他看来,这些人物的心中潜藏着“最佳自我”,只要通过教育、诗歌(实际上就是广义的艺术)和批评等手段唤醒他们心中的“最佳自我”,使他们获得普遍的人性和对人类完美的无限热爱,他们就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普遍的完美,达到拯救众生拯救社会的目的.

作为19世纪英国思想界的一位伟大而重要的人物,阿诺德把文化提高到世俗宗教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预示了未来一百多年英国文学知识分子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如文化的概念、文学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冲击等,功不可没。但是,他的文化理论过分地夸大了文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把文化局限于少数精英人物手中,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意味和贵族倾向。

自阿诺德之后,对精英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当属20世纪的两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一个是t. s.艾略特,一个是f. r利维斯.由于他们的思想某种程度地控制着战后的英国思想界,所以雷蒙·威廉斯重点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就是他们二位。

艾略特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以长诗《荒原》享誉世界,在建构文化理论方面他也颇有建树,他“把文化讨论推上一个重要的新舞台”川cp}}>。他在《对文化定义的笔记》指出:

如果那些条件与读者任何狂热的信念冲突,例如,如果读者对文化与平均主义居然会发生冲突感到震惊;或者如果他对有些人竟然会有‘出身的优先权’感到荒谬,那么我不会要求读者改变信念,我只会请他们不要再在口头上高谈文化[1](p301)

这段话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艾略特的文化精英主义思想。在他看来,文化必然与平均主义产生冲突,文化注定是拥有“出身优先权的”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对此不应有任何的异议,那些拥有“出身优先权的”人也不必感到耻辱,而应感到骄傲。谁不承认这点,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对文化漠不关心,那也就不配谈论文化,最好免开尊口,保持缄默。这无异于剥夺了大众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权利。

涉及到具体的文化定义时,艾略特最i!;豪的特点就是把文化与“整个生活方式”联系起士。受20世纪人类学、社会学的文化研究的;.响,一乙可以说是继承了英国文学传统的文化观念,他把在阿诺德那里并不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含义明确化,认为“文化这个术语……包括一个民族所有的独特活动和兴趣,[1](p303)。因此,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并不只有一种文化,而有可能存在多种文化。整个生活方式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无意识的,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一种宗教、法律体系、艺术品,只是整个生活方式文化的一部分,即有意识的部分。艾略特因此提出了文化分层的理论,他区分了“有意识的文化”和“无意识的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真诚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这只不过是他用于欺骗读者的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使读者相信他的分析具有社会学的基础,为自己披上并不墨守成规的美丽外衣,避免可能受到的直接批判。他重视的是有意识的专门化的高级文化,即大写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则被贬为“文化代用品”,因此高级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应该成为整个社会风尚和趣味的楷模。这种专门化的高级“文化”是“不应该由其他所有阶级来平等分享的东西,川( p305 ),它总是某种程度地与社会特权联系在一起,往往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人的手中。这些统治阶级的优秀代表在继承了财富和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创造、保护和享受高级文化的责任和特权;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对高级文化指手画脚。如果让任何人都参与对有意识的高级文化代表人物的成果进行评价的话,那只能是糟蹋文化.显然,这种高级文化是与统治阶级的特权紧密相连的,对于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艾略特极力反对“文化扩散”理论,认为文化扩散着包含“掺杂”和“贬值”,必然会降低高级文化的标准和质量,“因为少数人文化质量的根本条件,乃是今后仍旧把文化保持为少数人的文化

艾略特的高级理论文化是以他的精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在探讨精英问题时,艾略特甚至反对20世纪广为流行的精英流动理论,坚持精英只能固定在上层阶级中,因此高级文化也就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实际上是掌握在统治阶级和上层阶级的手中,使之成为上层阶级的特权.面对20世纪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艾略特没有裸地鼓吹精英文化,他采取了迁回战术,企图用文化分层理论在一个民主浪潮高涨的时代里继续维护少数人的高级文化,以期达到使统治阶级的文化控制合法化的目的,用心良苦,手法巧妙,很是富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在20世纪依旧明确提倡少数人文化的是f. r利维斯.对于20世纪流行的大众文化,利维斯提出了坚定的批判。他认为伴随着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是标准化和“深度抹平((leveling down) ",引起的是人们廉价的反应,赚取的是人们廉价的眼泪。应该说,他的批判某种程度上确实揭示了大众文化的

负面后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有时确实能够起到警戒世人的作用。但是,利维斯不是积极地面对现实和问题,致力于改善大众文化的质量,而是祭起少数人文化的旗帜。

他在《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一书的开头就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少数人文化立场:

在任何时代,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与文学欣赏依赖于极少数人;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作不经提示的第一手判断(除了简单的和大家熟悉的作品外).能以真正个人的反应并被认可的这种第一手判断的人,虽然人数略多了些,但仍然是很少的少数派……依靠这少数人们,我们才有能力从过去人类经验的精华中得到益处;他们保存了传统中最精巧和最容易毁灭的那些部分……美好的生活以这些语言和习语为基础,没有这些语言和习语,精神的特性就会受到阻碍而变得不连贯,我所说的“文化”指得就是对这样一种语言的 使用[‘](,,,‘).

利维斯自诩他的文化概念源于阿诺德,以示正宗,但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明白,他的文化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于阿诺德的概念。阿诺德强调的是通过了解和研究“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去追求整体的完美,利维斯则把文化与“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和文学欣赏”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把“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和专门化为文学和艺术。最后,这种文学文化和文学研究的中心又落到了语言上面。因为通过语言,我们的精神的、道德的和感情的传统才得以传递下去,而最好的语言则保留在文学中:“如果当代的用法不是倾向于提高而是贬低语言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指望文学了,这样才能有希望与我们的精神传统、与‘各个时代精选的经验’保持联系,因为文学中保存了最为精妙优美的语言用法·[4](p103)

显而易见,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中的这个少数人实际上是一个文学少数派,“一个不但能够欣赏但丁、莎士比亚、邓·多恩、波德莱尔、哈代(仅举重要的例子),而且能够认识这些作家最近的继承者的那个少数派”川( p326 ),其职责是保存文学的传统和最优秀的语言能力,为更美好的生活设定标准。利维斯主张以文学少数派作为中心,这部分地是出于对自己个人专业的偏好,是文学研究专门化的结果之一,但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的变化,尤其是文学研究和文学知识分子在大学和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的冲击.由于科学研究及其他新兴文化形式(如广播、电影、电视)的挑战,纯粹的文学研究失去了中心的地位,日益走向边缘,曾经有过的荣光和辉煌已成为昨日黄花,它的作用日趋降低,它所代表的传统价值也已失去了耀眼的光环.文学研究者不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和社会生活的指导者和评判者,这是利维斯不愿接受的事实.

在审视了英国精英文化传统之后,雷蒙·威廉斯接着考察的是大众文化。

威廉斯首先检视的是大众的观念。历史地看,英国的大众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确定其含义:人口向工业城镇的集中、工人向工厂的集中、“由工人阶级派生出大众行动”。因此,所谓的大众指的是人口的聚集,尤其是工人的聚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英国精英分子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精英们看待人们的一种便利方式,指的是精英们的统治、控制、教诲、取乐的对象,这种大众无异于群氓无赖.这个概念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差别,它在词义中保留了乌合之众的传统特征:容易受编、反复无常、群体偏见、趣味低级、习惯丑陋.这样一来,大众便成了文化的威胁、对精英文化捍卫者的威胁.因此,在整个精英主义文化观念中,大众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与之相联系的许多词,如大众文化、大众教育、大众文明、大众传播、大众思想、大众民主……无不带有贬义.这种大众的用法实际上是精英阶层用以证明少数人文化的合法性,维护精英文化和现行体制,对大多数人实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对此,威廉斯深表愤怒,并且提出了挑战,他写道:

实际上没有大众;有的只是把人看成大众的那些看法.在一个城市工业社会里,有许多机会使人们产生这些看法.重要的不是重申客观条件,而是个人地、具体地考虑这些条件对我们的思考产生了什么影响,事实当然是,看待其他人的方式已经成为我们这种社会的特征,是为了政治剥削或文化剥削的目的而受到重视的.折衷地看,我们看到的是其他人,许多其他人,我们不了解的其他人.实际上,我们根据某种方便的公式把他们聚合 起来并加以让释,在它的条件中,这个公 式是成立的.但是,我们真正应该检验的 是这个公式,而不是群众。如果我们记住 我们自己也直接被其他人聚合成群,将会 有助于我们进行这种检验。只要我们发 觉这种公式不足以让释我们自己,我们也 可以承认它不足以让释那些我们不了解 的人。

这段话读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威廉斯决不是为了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卖弄学问才写下这段话的,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一词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在他看来,大众不是群氓,而是多数人,所谓的大众只是工业革命导致的一种自然的聚合或组合.精英们杜撰并广泛使用“大众”这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显示自身的优越性,贬低大多数人,以便进行政治的剥削和文化的剥削,成功地把多数人排除在文化之外.

英国文化篇2

关键词: 中国英语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流

1.引言

近年来,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研究逐渐引起语言界的重视,这些“特色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如何使用和研究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英语教学在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同时,有种倾向是只注重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不重视中国文化。而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单方面重视外国文化而忽视甚至牺牲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如何解决强调英语学习与重视母语及母语文化的矛盾?在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介绍不失为一种解决途径。

2.中国英语的由来

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得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时,经常发现空词项,从而出现了表达真空。这时人们常通过诸多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从而形成了“中国英语”。因此,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是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是葛传规先生。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翰林院(Hanlinyuan,Imperial academy)”、“(May Fourth Movement)”、“赛先生(Mr.Science)”、“德先生(Mr.Democracy)”、“白话文(baihuawen)”、“双百方针(Two hundred Policies)”、“(people’s commune)”、“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等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葛传规,1980)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的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译借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

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式英语”。《译学辞典》曾对“中式英语”作出如下解释: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中式英语应予避免,而中国英语若应用得当,它能更忠实地反映原文;尤其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现象方面,它有独特的作用。《红楼梦》(杨宪益夫妇译)等一批成功的英文译作,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上是杰出的代表。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3.中国英语的理论基础

中国英语应当被接受为英语的一种变体,并可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媒介;同时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要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因素。

Kachru(1982/1992:356)提出了英语的三个同心圆理论,并进一步区别了三种英语:1)内圈英语(English of the Inner Circle)。所谓内圈,指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外圈英语(English of the Outer Circle)。外圈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3)扩展圈英语(Expanding Circle English)。扩展圈则指众多已经或正在大力普及英语教育的国家和区域,把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来学习,如中国、日本、埃及、以色列等。

4.中国英语和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现状

从中国的英语测试的角度看,各种过级考试纷纷把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掌握好坏作为评价学生英语知识的重要标准,这看上去不无道理。然而,另一方面,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一旦遇到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引起了严重的跨文化交流障碍。例如:年轻一点的学生说起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头头是道,但是对外国人介绍起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就显得词不达意,更有甚者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更别说用英语表达,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了。许多已经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诸如“炎黄子孙”、“文人墨客”、“中庸之道”等具有中国特色、蕴涵中国文化的词汇,更不用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解释了。

张为民、朱红梅(2002)对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话题包括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丛(2000)指出:“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就立即呈现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已故英语专家王佐良先生在1984年福建省译协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发言报告中就特别提到了要重视中华文化和英语教学的问题。杨自俭先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近年来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对本国文化了解太贫乏,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太弱,视野也太窄。”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几乎为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5.英语教育中引入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意义

(1)真正实现双向文化交流

Widdowson(1983)指出:“语言学习要确立学习目的,而大部分学习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从目前的大学生应用英语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较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然而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是以外国文化为基础的,远远还不能把中国文化通过英语传播出去。

(2)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日益扩张的今天,如何反击文化帝国主义,如何在国际交往中不至于被英美文化的海洋淹没,是攸关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存在许多冲突。正视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至于被英美文化牵着鼻子走,才不至于迷失我们的身份认同感。我们深信,在英语教育中增加中国英语和文化的讲授,对于在21世纪增强中华文化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6.把中国英语和文化引入英语教育的途径

(1)用中国文化内容充实英语教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教材选题应该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中国特色的文章。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一旦被确定为变体,就无对错或优劣之分。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为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培养进行中国英语和文化教学的英语师资。要加大力度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在介绍、引进和研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研究本族的语言、文学、历史、传统等文化。这样的师资培育出来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会大显神通,会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现在许多国外大学都兴起了汉语热,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崇拜和浓厚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文化,用中国英语传授并且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3)将中国英语和文化内容纳入测试。当前,在我国,测试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把中国英语和文化列入考试的内容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另一个方面督促学生掌握好本国文化。在内容上,除了考查学生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添加涉及中国文化和文化差异的内容,如:中国本土词语的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现象的英语解释,如让学生解释“Daoism”,“Confucianism”,等等,甚至还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写短文乃至论文。

7.结语

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该是反思英语教育中中国英语和文化的地位的时候了,走出英语教育的误区,传播中华文化。中国英语是英语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英语和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如何学地道的英语。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用中国英语来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英语的特征和表现,无论是对于英美人士,还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中国英语中的中国特点有益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Kachru,B.B(ed.)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2/1992.

[2]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4]葛传规.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37.

[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50.

英国文化篇3

英国学者伊恩·布鲁玛著《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以下简称《椰子》)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光是书名就引起人极大的兴趣:伏尔泰的椰子?从未听说过这位哲人还会种椰子!看了本书才知道,“椰子”是伏尔泰对他所推崇的英国法律及政治制度的一种比喻,他希望这英国椰子能被广种于全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椰子。

一七二七年五月,在法国屡遭政治迫害的伏尔泰被迫流亡到英国,两年旅英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地道的“崇英派”。伏尔泰对英国的热爱是那样的炽烈,他说:“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甚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

数十年后,伏尔泰在《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一七七一)中说到英国法律时不由得感慨道:“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呢?”他提议,这英国法律的椰子全世界都不妨“试种一下”。

《椰子》这本书并不是只介绍伏尔泰一个人的英国观,而是由伏尔泰说到了许多人:王公贵族、政治领袖、商人、作家、电影人、普通百姓等等。于是就有了各种人的“椰子”:孟德斯鸠的、歌德的、马志尼的、赫尔岑的、德皇威廉二世的、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等等;此外还有本书作者的。不仅诸多伟人、名人,欧洲各国民众也普遍崇英。各种人的椰子不尽相同,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学的、经济的、体育的、教育的、园林艺术的等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首先当然要看看伏尔泰的椰子是什么样的,因为伏尔泰的椰子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英国)椰子。

自由贸易理念是伏尔泰崇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伏尔泰称伦敦的交易所“是一个比法庭更令人尊敬的地方”。他说贸易不仅富足了英国市民,也滋养了他们的自由,自由随之又扩大了贸易,这正是英国荣耀的来源。

伏尔泰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理想的制度,他与其他法国哲学家眼中的英国政体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立法、执法分权为基础的。伏尔泰说英国人是地球上唯一以抵抗的方式来限制国王权力的,“人民在此体制下可以毫无疑惑地分享权利”。

伏尔泰羡慕英国作家及思想家有着法国同行所没有的崇高地位。一七二七年,伏尔泰在伦敦亲眼目睹牛顿的隆重葬礼,他写道:“他在世时就备受国人尊崇,下葬时也宛如一位带给人民幸福的君主。”看到作家和科学家的雕像被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伏尔泰深为感动。联想自己被关进巴士底狱以及遭受贵族当众殴打的屈辱遭遇,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英国作家。

伏尔泰赞美英国的自由是为了批判法国的专制,也就是其英国情结是为法国理想而生。

思想家伏尔泰种的是政治、法律的(英国)椰子,而艺术家歌德种的是艺术椰子。该书说,歌德是莎士比亚的最大崇拜者。在一次纪念莎翁诞辰的集会上,歌德演讲说,莎士比亚使他平生第一次睁开眼睛。他将与传统戏剧一刀两断。莎士比亚不仅是歌德一个人的椰子,也是众多德国人的椰子:他曾被德国人顶礼膜拜近半个世纪之久,这种现象被称为“莎士比亚热”。不过,艺术椰子里也有着政治的成分。德国经济学家亚当·米勒把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看做“英国封建制度消亡”的政治教材,而有些德国剧作家提倡莎士比亚是为了创立德国自己的民族戏剧,从而建立民族国家。

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男爵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个组织者。在人们的印象里,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希腊精神的重启,鲜为人知的是,这一运动的直接动力是英国椰子。顾拜旦的政治理想是建立英国式政体,他受另一位崇英者泰纳的影响,深信英国没有法国式的动荡和骚乱,完成了一场道德革命。通过体育教学,英国绅士秉承希腊精神,使身心均得到发展,从而适合管理政府。英国红衣主教纽曼认为运动中包含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这一思想对顾拜旦也有极大的影响。有趣的是,在一九八八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各国奥委会成员和体育名流都穿戴打扮得像英国绅士,这是否表示奥运精神中“英国椰子”所起的影响呢?

看来,英国的自由、法治以及合理的政治制度是为欧洲人普遍推崇的。然而,英国文化的特殊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这表现在传统与现代、自由和保守的有机结合,这种自然生成的政治文化易于为生活在旧制度下的欧陆人所接受。伏尔泰欣赏英国政体,因为“英国政府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一个共和国所必需的部分”。还有不少人,特别是欧洲自由派贵族,赞赏英国贵族在社会中的高贵地位和积极的社会责任。

由此很容易想到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但二者比较来看却明显有很大不同:“中国热”短暂(近百年)、肤浅,波及范围不广;“英国热”持久(两百余年)、深入且广泛。其原因何在?

首先,两种“热”产生的方式不同。绝大多数欧洲人仅从传教士那里获得有关中国零星的知识,对中国难有深入了解;而古老东方文明又激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中国热多少是由欧洲人的猎奇心理促成的。随着欧洲人来到中国,直接观察中国,以往被传教士美化的中国形象立即被打破。许明龙先生在《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七年版)中说:“一七九三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以后,一

转贴于

个全面落后的中国形象取代了此前一个世纪中那个令人无限向往的美好形象。”在此情况下,“‘中国热’怎么可能不降温呢?”

与此不同的是,欧洲许多崇英派亲身体验英国生活,切实感受到英国自由、宽松的政治氛围。他们对英国的热爱和推崇是发自内心的,因而也是真实的和持久的。尤其英国作为自由和安定的国度,长期以来成为欧洲大陆受迫害者的避风港。马克思的朋友、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英国“永远是欧洲自由斗士们的安全避难所”。英国对犹太人的保护和对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更是对欧陆强势的反犹运动的有力对抗。该书说,英国没有反犹主义,而且永远都不会有。广大欧洲人民普遍把英国自由当成是自己民族理想的追求。

其次,两种“热”的核心内容不同。英国文化中的自由、法治以及自由贸易等等都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有益于人类进步。尤其对于当时落后于英国的欧陆来说,更具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英国自由不是英国人独享,而是面向全人类。一八五八年,为了救助一位遭英法政府联合迫害的旅英法国医生伯纳德,全英国人民奋起请愿、抗议,先将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赶下台,随即促使法庭宣判伯纳德无罪。消息传开后,全国沸腾,大街小巷都在欢歌笑语。流亡的俄国革命家赫尔岑目睹此情景后感叹说,用这种方式,“英国庆祝她的自由取得胜利”。另有一个类似的案件:流亡于英国的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向法庭起诉,抗议他的信件遭英国政府的拆阅,《椰子》说:“马志尼的维权行为使之成为英国备受欢迎的人物,他的画像在大街小巷售卖。这件事和伯纳德医生案件一样令人称奇:一个外国流亡者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之间的较量,所用武器不过是修辞而已,获胜的是外国人。就是英国的这个方面赢得了马志尼毫无保留的敬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较少这种普世性的意义。由于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欧洲人对儒家文化难有深入理解。伏尔泰在这方面的认识就是肤浅的。他对儒家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治国之道天下首屈一指。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描述并无实际的价值。所以伏尔泰种植“中国椰子”并不成功。

第三,层次不同。“中国热”多以物质文化为主。贵族和富人们欣赏、享用中国精美的瓷器、手工艺品,建造中式园林,只是为了物质享受或者感受异国情调。“英国热”以非物质文化:法律、政治为主,物质文化随之,而且物质文化中也渗透非物质文化,体现了人们对英国自由的热爱。该书说,在英国,自然也含有政治色彩。自法国大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被英国人越来越描绘成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出自英国人的天性。因此,英国园林具有一种鲜明的思想性,即对自由的理想追求。欧洲人建造英式园林自然继承了这种英国理想。

虽然时至今日,英国热已经逐渐降温,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英国椰子已经被广种于全世界,而且持久地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伏尔泰的愿望已经实现。

(《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英]伊恩·布鲁玛著,刘雪岚、萧萍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七年版,25.00元)

英国文化篇4

本文拟对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进行简单的综合介绍,重点选择在传媒研究历史上有过重大突破和影响的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并希望借此能为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

1. 早期经验主义的传播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对大众传媒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美国,也就是有声电影开始盛行之际。由于美国的社会科学具有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传统,其特征之一是方法的缜密与理论的贫乏成正比。社会科学的用途,不在于从根本上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而在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最大程度地维护现有制度的稳定。至于制度本身是否公正则无关紧要。因此,美国社会科学的主流是御用研究而非批判研究,最初的对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的研究也不例外。

传媒研究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就是针对美国公众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所抱的成见撰写而成的。有声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出现,就得到众多青少年观众的青睐。很多家长因此担心添加了声音的银幕更具吸引力,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时的社科学者们针对公众的这种顾虑,进行了一系列包括问卷调查在内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便是后来传播研究史上常提到的“潘恩基金研究”(The Payne Fund Studies)②。此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看来似乎多余而且肤浅,即电影的确对青少年能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套上了“科学”的光环,这一结论在当时公众中影响很大,对后来的传媒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在此后的30多年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与媒体研究的主流,便停留在关注传媒对受众所施加的影响上,也就是所谓的媒体效果研究(media effect studies)。

从总体来看,媒体效果研究大都有意无意地落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之中。该模式假定,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audience)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这一模式在后来社会科学对不同媒体的研究中都得以体现,包括对广播、电视以及连环画册的研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60年代中后期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与“潘恩基金研究”背后的动机类似,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也起因于公众对电视这一“更新的”媒体的顾虑,人们担心电视这一闯入家庭中的小屏幕比电影院更容易教会儿童一些不良的行为。50年 代中后期,电视正在普遍进入西方家庭,当时的研究得以采用实地考察(field work)的方式,把已经普及电视的社区与尚未普及电视的社区进行比较③。

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进一步普及,儿童及电视的研究便从社区转向心理学研究室(laboratory experiment),纯量化研究成为一种不得已的时尚。此时在美国,公众舆论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反对电视中的暴力和性。面对这种舆论压力,由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便开始企图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建立电视内容与儿童行为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相当一批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有少数得出恰恰相反的结果,即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可以减少实际的暴力行为,亦即所谓的宣泄理论。这种相互矛盾的结论并非偶然,而恰恰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本身的严重局限性。因为它将研究对象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抽出来,放在人为的实验室里去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虚拟的。

这种局限性也正是后来英国的传媒社会学批判和超越的对象。狭隘的经验主义对传播媒体研究的垄断,直到60年代后期才得以解体。它们常被后来的批评者戏称为“皮下注射模式”(the hypodermic model),或者“子弹理论”(bullet theory)。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就没有其他非主流的传媒研究存在,只是它们影响甚微。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当时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批判社会学(critical sociology)将其矛头指向了大众传媒。批判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亦即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结束。一系列社会动荡取代了平衡发展,包括人们熟知的西欧青年学生运动,美国黑人公民权利运动,以及反对越战示威游行。突如其来的社会动荡,进一步动摇了长期以来作为英美社会科学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从而也将社会学从安于现状的结构功能主义中解放出来,迫使其成为社会批判的工具。在西欧,马克思主义以及后来被统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为批判社会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在美国,以威伯伦(Thorstein Veblen)和米尔思(C. Wright Mills)为代表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本土批判传统也得以宏扬。当时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大众传播媒体自然也成了社会学批判分析的对象之一,批判传媒研究(critical media research)从此得以在70年代迅速发展壮大起来④。

2. 英国的文化研究

英语世界的批判传媒研究,起于60年代后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在其主要发源地英国,批判传媒研究从一开始就围绕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所采取的不同理论和学科立场而展开。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ty)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从一开始就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提供汲取多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确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的传统,传播媒体则构成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晚两年成立的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University)大众传播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则以社会学为其学科基础,全力以赴地对传播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批判研究。这两个中心先后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理论骨干的离任而逐步衰落。但是,它们早期和鼎盛时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国的批判传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后来在高校中逐渐普及了的传媒与文化研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难以超越的。

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要理论家霍尔(Stuart Hall),致力于重新发掘“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理论“整容”,使它成为文化研究和批判的有力工具⑤。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那么,在电子传媒时代,一个社会中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又怎样成了包括被统治阶层在内的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实际上是一个争夺和取得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也就是霍尔所说的“语言阶级斗争”。在这样一个“和平”而非强制的过程中,传播媒体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构这一过程,探讨媒体有意无意中采取的意识形态立场。

为了便于实际研究和分析,霍尔还详细探讨了意义创造过程中“编码”(encoding)和“解码”(decoding)这两个不同的阶段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实际操作上极其复杂的阶段而实现的。在传媒研究领域,意识形态分析(ideological analysis)代替了过去的效果研究,理论和研究实践长期分离的状态也得以改变。除了对文化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更为重要的是,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还作了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经验研究,对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描述、阐释和批判,内容涉及亚文化(subculture)、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等方面。在追述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思想根源时, 霍尔不但谈到英国本土“鼻祖”郝哥特(Richard Hogard)、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汤姆逊(E. P. Thompson),还谈到欧陆的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格拉姆西(Antonio Gramsci)、列威-斯特劳斯(Levi-Strauss)、福科(Foucault)和拉康(Lacan),可见伯明翰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其理论和方法资源上集大成的原则⑦。

被霍尔誉为英国文化研究开山鼻祖的威廉斯和郝哥特,都是工人阶级出身的人文知识分子。面对英国这样一个阶级划分极为鲜明并且相对稳定的社会,威廉斯形象地将自己这种特殊境遇称作一种“越界”(border crossing),即跨越社会阶层的界限。他们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采取的特定态度。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批判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种批判与传统精英文化倡导者所持的态度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亦即西方社会政治上左与右的区别。传统文化精英对大众流行文化采取的态度是无视和蔑视,手段则是隔离或消灭。威廉斯等则把大众传媒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其起源的发展进行认真的探讨。大众文化现象从此也登上了学术这一“大雅之堂”,成为原来只针对经典严肃文本的文艺批判的对象。这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斯等才被后来者们推举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鼻祖。

威廉斯早在50年代就对开始对英语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词源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探讨,从词义的变化中把握社会的变迁,反之亦然。英语中culture一词,从原来的拉丁词根发展而来,并延伸出种种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成为英语中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只有当culture从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文化”,也才有了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流行文化(ppular culture)的说法。但是,对当代文化研究来说,以上culture的两个定义一个过于狭窄,一个过于宽泛。学者们因而试图在这一窄一宽之间找到更为确切的说法。目前比较为人接受的一种定义认为,文化是一切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包括言说、物品、行动、事件等等。其实,这个定义本身也有过于宽泛和含糊其辞之嫌。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不定也导致了后来的文化研究领域的无限扩展和杂乱无章,尤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起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逐渐盛行并变异,使得企图对这一领域进行整体综述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困难。70年代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认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有意识地反对一切经济决定论,与20世纪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论不约而同。在研究实践中,则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记录和阐释达到一种社会批判。譬如,对工人阶级青少年中产生的、反社会的亚文化的关注,隐含了对英国社会阶级压迫的批判。更如,女性主义理论直接影响和指导了中心的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歪曲,以此达到对男权社会里无所不在的性别歧视的批判。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鼎盛过后,蜕变成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系。文化研究也开始被成批生产和仿制,并逐渐成为英语世界高等学院中又一门专业“学科”,其实际社会批判功能也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英国的文化研究从80年代中开始在英语世界里流行起来。在美国,素以实证经验主义为方法论依据的传播研究主流,受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岛国的理论冲击,因而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理论繁荣”。澳大利亚由于引进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过文化研究热。近些年内,英语世界文化研究的重要论坛,除了原来在美国出版发行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外,又新增添了《欧洲文化研究》(European Journalof Cultural Studies)和《国际文化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均在英国出版发行。这都说明文化研究领域正在试图超越英语世界,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展开。然而,英语世界中新近的一场文化研究热,在过多地关注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同时,忽略了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对各种压迫的直面批判精神。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繁荣景象,与其说是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深化,不如说是学术市场对其需求的增加。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功能,经常被表面上的喧闹所淹没。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文化研究者,更是主动放弃了对深层社会批判的追求,反而对流行文化中包含的所谓反抗霸权和控制的因素沾沾自喜并随意夸大。这种形式上的文化激进,其实已经蜕变成实质上的政治保守了。(未完待续)

注释:

① 目前国内较常见的经验研究是所谓的受众调查,但是这种调查经常由商业目的所驱动,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和批判。

② 研究结果由H. J. Forman论编为Our Movie Made Children(New York: Macmillan 1935)。

③ 在此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值得一提,一个是英国的Television and the Child: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the Youth(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58),由心理学家Hilda T. Himmelweit等共同完成。此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电视的到来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另一例是美国传媒研究史上经常提到的Television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由W. Schramme等共同完成。

④ 80年代初期英语世界大众传媒与传播领域曾发生过一场关于批判研究(critical research)与御用研究(administrative research)讨论,讨论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专号“本研究领域中的争鸣”(Ferment in the Field)vol.33,No.3,1983。

⑤ Stuart Hall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收入M. Gurevitch等编辑的Cu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London: Menthuen 1982)。

⑥ 参见Stuart Hall ‘Encoding/decoding’,收入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London: Hutchingson, 1980)。

英国文化篇5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文化 差异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是对这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反映,并能给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和特点,不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特点,总结和分析文化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1.2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补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传承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这其中就包括“百善孝为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这些优秀文化不断影响和教导着中国人民,使得数代中国人不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行为理念,并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优秀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发扬和创造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不息,也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导致我国具有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熏陶,使得部分中国人民依然被封建落后思想所蒙蔽,影响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困难性。

相比,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倡导者的代表,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与中国相比,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起步较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淀,具有较深的渊源,并且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东方各国,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倡导女士优先以及男士中的绅士风度,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发现规律并引发思考,此外,西方国家重视国家法律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且在国家和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违背道德素养、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予以强烈的制止,也正是由于英美国家的这种优良、科学的教育方式,也使得英美国家能够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上层,不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优秀的发展人才。

可见,不管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上,英美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只有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保持两种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1.3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深知其交流方式和特点,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此外,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交流与合作,而且不仅要注重对经济交流合作的提升,也应该加强文化交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自身民族文化,并将优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健康发展,加快人类文明社会建设步伐。

2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

英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由于所处地域、国家历史进程的不同,使得其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辩证分析是建设好两种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加强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

2.1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将家庭放在重要的地位,倡导家庭伦理观,然而在英美国家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美国家的文化更加提倡个人思想观念,注重个人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家国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且将其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参考,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注重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展至今家国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在中国文化中,还提倡“三纲五常”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这些思想将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定位,并秉承“百善孝为先”的行为规范,将“孝”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孝道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适当的孝顺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过分的孝道有可能会扼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自由,阻碍自由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英美文化更加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理念,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发展。在英美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这种行为通常局限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家人之间的层次也相当分明。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主张人人平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人与人之间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受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的限制,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和高速进步。

2.2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尽相同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注重追求稳定和静态,因为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而且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生产生活,长期的定居生活迎来了我国家族繁衍的鼎盛时期,家族体系的不断壮大,促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并且这些思想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使得中国社会不断形成了一种静态文化,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形式,这种思想理念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而对于英美文化而言,由于其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其国家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搬迁,同时其国家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不断变换的生活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理念,这是与中国文化的静态文化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正是由于其人口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国家的人们的家庭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个人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但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也是社会滋生了更多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英美文化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由于竞争产生的争斗也就屡见不鲜了。

2.3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观点有差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讲究情感的培养,注重相互之间情感的提升,“仁”也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但在英美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崇尚的自由平等,提倡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很明显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处之道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中国文化则没有系统地对相关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究,主要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然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发掘和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并将这些自然资源运用到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求得自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很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共求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主张控制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可见,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3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英美文化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文化,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文化,两者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咋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影响甚大,并且处于互相冲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发展。

虽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文化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英美国家和中国相隔万里,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大相径庭,但是两者人民的基本生活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比较安逸、幸福,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在这一方面,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相通的,而且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美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越来越多,两者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推动着两种文化不断走向成熟。此外,在思维方式上,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注重对集体利益的整体提升,并且在工作和学习中,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而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自由主义的提升。两者在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体现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两者同属一个国际环境下,应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扬长避短,共同进步,不断将各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并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4 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既有交流又有冲击,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留和传承。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着世界文明和谐的原则,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优秀文化,不断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雷钟云.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J].学周刊,C,2011,(6):200-200.

[2]贺庆华.英美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冲击[J].海外英语(上),2014,(1):162-163.

[3]王丽慧.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其应对策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2):90-92.

英国文化篇6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情况,却很少去灌输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英国文化。用这样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

一、学习英国文化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门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说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学习和积累一些英国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不但考试成绩优秀,而且口语也非常流利,可是他们在和外教进行交流时,说出的英语却经常让外教感觉非常困惑和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些学生为什么不能与外教进行正常的沟通呢?

比如说羊这种动物在我们的眼中是非常温顺可爱的一种小动物,可是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却非常差,在英国文化中,“a black she本文由收集整理ep”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国的“害群之马”的意思。有个学生想夸外教的性格温顺,就用了这样一个句子:“your character is like sheep”,外教听了之后感觉非常恼火,可是那个学生还不知道外教为什么生气。相反,在我国如果被人说“像狗一样”是不能容忍的,可是在英国人眼中,如果被说为“you are a lucky dog”,他们会非常高兴,因为英国文化中,狗意味着忠诚可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一个幸运儿”。这就是文化对语言的不同阐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英国文化做适当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这门语言。

二、英语学习的实质就是文化学习

翻开苏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我们发现里面很多的内容都是在介绍英美等国家的人使怎样生活的,如怎么打招呼、怎样吃饭、怎样问路、怎样打电话、谈论天气,还有节日庆贺等等,这些内容反映的都是英国的文化。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西方国家与我们的不同。如打电话时,我们的习惯是在电话接通后先问对方是谁,而英国人在打电话时却是先表明自己是谁,“hello,this is……”这就是文化的区别。

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习惯用语实际上都是以文化作为背景的,离开了文化,那么这些习惯用语就会变得莫名其妙。比如说,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可是英国人却常常会谈论天气,他们喜欢说“today's weather is very good!” 可以想象,如果脱离了文化背景,比如你和英国人打招呼用“did you eat?”,他们会觉得很尴尬。同样,如果你和中国人见面后就说“今天天气真好啊!”他们也会感觉你神经有问题。

另外,课本中还有很多关于西方节日的介绍,如圣诞节、感

恩节、复活节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就是对英国文化的学习。而学习了这些文化,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和水平。

三、在英语教学中灌输英国文化知识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又反映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1、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熟悉英国文化。

英语表达与汉语表达从称呼、问候、打电话、介绍、请求、送礼、告辞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还有一些禁忌,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还要告诉学生这种表达所反映的英国文化。

比如说,有一个女孩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一次她捡到了一个钱包就交还给了失主,失主很感动,就说道:“thank you very much, you are a white man”,这个女孩听了非常生气,因为她的皮肤很黑,她以为对方在笑话她的皮肤黑呢,实际上在英语中“white man”的意思是“忠实可靠”。 再比如说“you have matches?”这个句子是英国人常用的一句玩笑,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会产生误解。

由于文化不同,语言表达和思维的方式也不相同,而了解这些文化区别,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2、通过词汇教学传输英国文化。

很多英语单词除了字面上的意义外,还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如社会意义、内涵意义等,尤其是一些动物名、植物名、颜色词等等。英语在历史发展中,也有很多类似我们汉语中的成语、谚语、俚语等。教师在教学中,把这本文由收集整理些词汇的含义告诉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汉语中说一个人喜欢说大话,就会用“吹牛”来形容他,可是在英语中,却是用“talk horse”来表达,这就是“马”的英国文化。再比如说“pull up one's socks”的意思是鼓起勇气,而不是字面上的“提上袜子”,这就是“袜子”的英国文化。

3、拓展教学渠道让学生了解英国文化。

英语教师还应该多方面地拓展渠道,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英国的文化。比如可以搜集一些介绍英国文化的故事、照片、图片等,让学生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英国影片,让学生通过视频来观察和了解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这样通过视听,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篇7

不管你喜不喜欢,《三国演义》把正史变成了小说,把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读懂的高文典册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通俗话本,它对中国的巨大影响是否认不了的。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是怎样造成的。书中虽也夹杂了一些诸如关公显圣、诸葛禳星、借东风之类荒诞的描写,但从整体上看它展示了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将历史进程中最黑暗、虚伪的一面撕破给我们看。比如它写曹丕想篡汉自立,使计唆使华歆等人威逼汉献帝起草“退位诏”,献帝害怕性命不保,只得在“受禅坛”上交出皇权。禅让仪式一结束,曹丕就对大臣们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你看,这轻轻的一笔,就把儒生集团几千年来建构起来的神话消解得一干二净。但从消极的方面看,这又是一本老少不宜的“坏教科书”,它教给人的不是善良、同情、友爱等价值关怀,而是阴险、毒辣、狡诈等生存法则。它所宣扬的忠义实际上是依附,它所标榜的智慧实际上是权谋,它所讴歌的兄弟情义实际上是小集团内部的攻守同盟,类似于黑社会的利益死党。它是人心扭曲、道德败坏的巨大推手,因而民间早有“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谚语。

在《三国》的世界里,人们不问是非,只问成败。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懦夫,不存在“失败的英雄”一说。怎样才能成功呢?谁的脸最厚,心最黑,谁就能成功。可惜这种成功只是动物学意义上的,并不能给当下和后世增加任何文明的因子。杀伐掳掠的时候,当然要把天下苍生、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但那都是用来遮丑或当幌子用的。英雄们念兹在兹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消灭对手,然后将对方的人口、土地纳入自己帐下,将女人揽入自己怀中。

曹操率军攻打宛城,守将张绣见曹军势大,就率众归降。曹操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张绣的婶娘邹氏取来共枕。曹丕随父攻破冀州,提剑进入袁绍府,见二妇相拥而哭。问之,知是袁绍的妻子和二儿媳,就拖袁熙之妻甄氏前来,以衫袖拭去脸上的污垢,见其有倾国之色,遂按剑坐于堂上,当场纳为己妻。刘备也一样,他赶走刘璋,占领益州后,法正奏曰,刘璋的哥哥刘瑁早死了,但留下一寡妇十分漂亮,大王何不纳为王妃?刘备开始还装模作样,说:刘瑁是我同宗兄弟,我怎么能乱来?但他手下人说,人家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先嫁给晋怀公,后来又嫁给晋怀公的伯父都可以,你娶个兄弟媳妇算啥呢?刘备一听,就笑吟吟地接受了。

而这些正是狮子老虎惯常的做法。雄狮或雄虎要想称王,都是等体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突然攻入对方群中,咬死当家的雄性和来不及逃走的幼崽,然后把先主留下的姬妾宠妃一并笑纳。唯一与人不同的是,狮子老虎咬死对手,占了它的地盘和女人,不会再讲仁义,而英雄们会。刘备攻下西川,占领益州,逼得同宗兄弟刘璋纳土归降。刘备大概也觉得此事做得不地道,因而看见刘璋捧着官印文书出城来了,就赶紧上前拉住他的手,痛哭流涕地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刘璋并非只有“昏庸暗弱”】

在这种兽化的游戏规则里,霸主枭雄们不论制度优劣,只比权术高低;都不叹仁义坠地,只恨兵少将微;全不念豺狼当道,黎民倒悬,只恨自己不能杀更多的人,占更多的地。简言之,在这种价值体系里,救人的不是英雄,杀人的倒成了英雄;教人活的不是英雄,教人死的反倒成了英雄。

刘备入川本来说好是为打张鲁的,一应军资粮草也全由刘璋供给,后来刘备以供应不足为借口,反攻倒算,窃取了西川。这其中的是非曲直虽三岁小儿亦可明了,但经此一役,抢人的刘备成了三分天下的英主,救人的刘璋却成了暗弱无能的庸才。刘璋救过人吗?当然。这一点即使在酱缸一样的《三国演义》里,也至少留下了两处令人动容的记录:

第一次是刘备大军攻陷雒城,从事郑度向刘璋献计说:“今刘备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但刘璋回答说:“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郑的意思是将百姓集体移民到涪水以西,然后坚壁清野,刘备自然不战而退。如果从“成功”的角度看,郑度此计当然极为高妙,连孔明听后也大吃一惊,说:“若用此言,吾势危矣!”但刘璋的选择却出人意料:他宁愿让军队正面迎敌,也不愿让百姓拖家带口地搬迁。他认为军队的责任就是抵御外敌,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现在军队不能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也就罢了,反而让百姓放弃家园、烧毁财产来保护军队的安全,这算什么道理!

第二次是刘备命马超率部攻成都,兵至城下对刘璋喊话,让他归降。刘璋虽气昏在地,但醒来后还是对众人说:“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董和说:“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回答:“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众人闻之,皆堕泪。

鲁迅曾感叹“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刘璋能不能算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思想虽从整体上是反民主的,但还是有一些片段的言语流露出了可贵的民本思想,比如孟子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什么?因为国家和政府既然是人民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设立的,那么,国家就应当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全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如果一个国家非但不能保护人民的幸福安全,它的存在反而有害于人民的幸福安全,当然应该弃国家而存人民。当时的益州有土地,有人民,有独立的军队,可以视为一个国家。问题是这个国家现在面临强大的外敌,它根本无力保护它的人民,那么根据“民为贵,社稷次之”的原则,当然应该选择“亡国”。

英国文化篇8

关键词:美国英语;美国文化;词汇;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97

一、引言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感情,传递知识、经验和成就,并用语言与其他民族建立和保持某种关系,以实现其社会目的。然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一种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它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的词语中充满着不同的内涵,在学习语言时不可避免地会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受影响。因此,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顺利地与这个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印第安文化、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审视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的关系,以便人们更好地掌握美国英语,从而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二、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

1. 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居住在这块大陆上,为美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印第安人种植、狩猎以及打仗的方式已经被很多后来者继承。而且印第安人的热情好客已经成为美利坚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因此,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

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因此许多动物的名称就带有了印第安色彩。如opossum(负鼠)、chipmunk(金花鼠)、killdeer(小水鸟)、mose(麋)和skunk(臭鼬)。印第安人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许多植物的名称如timothy(梯牧草)、sassafras(黄樟)、pecan(美洲核桃)、tamarack(美洲落叶松)和squash(笋瓜)等都来自于印第安语。印第安人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他们的房屋很有特色:igloo(圆顶茅屋)、tepee(圆锥形帐篷)以及wigwam(盖皮盖的棚屋)。同时他们的生活用品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toboggan(平地雪橇)、peltry(毛皮)、mackinaw(厚呢短大衣)、calumet(印第安人的烟袋)、moccasin(鹿皮鞋)等等。印第安人的社会形式是氏族部落,因此有许多词语如squaw(酋长)、saga-more(次于酋长的头目)、powwow(狂欢典礼)、totem(图腾)以及sachem(女人)等词反映了这一特色。美洲印第安语在美国英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当时新大陆上人们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美国,不论走到哪,人们都会找到印第安人的足迹。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威斯康新州(Wisconsin)、康奈蒂格州(Connecticut)、明尼苏达州(Minnesota)、俄亥俄州(Ohio)、内布拉斯加州(Nibraska)、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亚利桑那州(Arizona)和肯塔基州(Kentucky)。同时,美国的许多城市乡镇的名称也来自印第安语,比如作为美国工商业中心之一的曼哈顿(Manhattan)的名称便是一例。还有许多河流域湖泊的名称也是出自印第安语,如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美国的灵魂之河,便是印第安语,它的意思是“众河之父”。

由此可见,印第安文化在美国英语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留心把握印地安文化的特色,理解美利坚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美国英语。同时,这也是美国英语区别于英国英语的一大特色,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区别。

2. 美国英语与移民文化

西班牙人是最早踏上美洲的殖民者,因此大批移民来到美洲之前西班牙文化早已影响到了美国文化。在西班牙裔的聚居地加利福尼亚约有五分之一的城市名称来源于西班牙人所尊崇的圣人。如:San Francisco(旧金山),San Diego(圣地亚哥),Santa Maria(圣玛丽亚)和Santa Barbara(圣塔巴巴拉)以及Florida(佛罗里达)Nevada(内华达),Texas(得克萨斯)和Colorado(科罗拉多)等。

荷兰是也曾入侵过美洲,纽约曾是他们的殖民地,因此许多地名都来源于荷兰语,如:Harlem(哈莱姆)、Brooklyn(布鲁克林)、Amsterdam(阿姆斯特丹)、Flushing(弗拉辛)、Staten Island(斯塔藤岛)和Yonkers(扬克斯)。同时美国英语也吸收了许多荷兰语如:Santa Claus(圣诞老人)、waffle(华夫饼干)、cruller(油煎饼)、cookie(小甜饼)、boss(老板)、patron(大庄园主)、bush(未开垦地)和sleigh(雪橇)。

在美国英语中,法语也有着不少影响力。New Orleans(新奥尔良)、Louisiana(路易斯安娜)、Maine(缅因州)、Lafayette(拉斐特)、Napoleon(拿破仑)、Napoleonville(拿破仑维尔)、Voyageur(船夫)、portage(搬运)、rapids(险滩),prairie(大草原)、depot(车站)、pumpkin(南瓜)、lacrosse(曲棍球)、shanty(棚屋)和cache(贮藏)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法语。追溯历史,密西西比山谷的许多地区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1846年,美国入侵了墨西哥,迫使墨西哥割让出许多土地。这些土地地形复杂,因此美国人从墨西哥人那里学会了mesa(平顶山),Canyon(峡谷)和Sierra(锯齿山脊),这些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有许多热带植物如frijoles(菜豆)、alfalfa(苜蓿)和Chaparral(荆棘丛)。那里的人们以放牧为生,因此bronco(野马)、burro(驴)、corral(高栏)、lasso(套索)、rodeo(驱集牛群)、cinch(肚带)、pinto(杂色马)与ranch(大牧场)等,诸如此类均进入美国英语并成为美语中数量最多的外来语。

自二十世纪以来,许多意大利移民相继来到美国,因此许多大城市开始出现小“意大利”。烹饪的技艺使他们闻名全美。Pizza(意大利饼)、Minestrone(浓汁肉汤)、ravioli(包子)、lasagna(烤杂酱面)、pasta(面食)、macaroni(通心粉)和spaghetti(意大利面条)是美国人乃至全世界耳熟能详的食品。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世界各地齐聚美国。如今有100多个国家的后裔居住在美国。从以下美国人对移民的称呼不难看出这些移民的老家:Bo bunk (the eastern European东欧人),Mick (the Irish 爱尔兰人),Spice (the Spaniard 西班牙人),Spaghetti (the Italian 意大利人),Joosh / Mockie (the Jew 犹太人),Limey (the English),Polack (the Pole 波兰人),Chcano (the Mexico 墨西哥人),Latino (the Latin-American 拉美人),the Orientals (the Asian 亚洲人),Chink (the Chinese 中国人),Canuck (the Canadian 加拿大人),Cajun (the Frenchman 法国人) ,Frank (the Western European 西欧人),Injun (the Indian 印度人),Assize (the Australasian 澳大拉西亚)、Nip (the Japanese)。这些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俗文化以及信仰。这些不同的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多元特色。有许多用来形容这一特色的词。如:American Mosaic (美国马赛克),a diverse society (多元社会)、Cultural bouillabaisse(文化大杂烩)、salad bowl (色拉碗)、Kaleidoscope (万花筒)、cultural fraying quilt (文化拼花被子)、Rainbow (彩虹)、Gorgeous Mosaic (多姿多彩的马赛克),garden salad (色拉盘)、tape stray (挂毯)、a fruit cake(水果蛋糕)、pot of stew (杂烩锅)与tossed salad(拼盘)等等。

多元的移民文化使美国英语丰富多彩,了解并掌握这一特色,可以使我们在与美国朋友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涉及移民文化的部分,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也可以更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美国文化的平台。

3. 美国英语与个人的价值观念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self-centeredness(自我为中心)”是美国文化的关键。因此在美国英语中有许多与“self(自己),me(我),individual(个人的)、ego(自我)”相关的词语。如:self-serving(利己的)、self-advantage (自我利益)、self-centered(自我中心的)、self-image(自我形象)、self-made(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self-actualization/fufilment(自我实现)、ego centric(个人主义的)、ego-ideal(自我理想化)、egotism(自我主义)等等。美国人的这种“self(自我)”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很少怀疑这一点。由于美国文化的自我中心性,大部分人确信以下的生活:“Everybody for himself; the devil the hind most(人不为已灭诛地灭);Near is my shirt, but nearer is my skin(自己的利益最切身);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个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Help yourself and gold wile help you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lf is our center(自我是我们的核心)。”

美国文化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不同于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至上的文化特色。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在理解美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时,应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入手,而不应该盲目地认为这种自我中心论就等同于我们所说的自私自利或者损人利己等。因而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应该正视这种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把握英语。同时在与美国朋友交往时也应尊重他们的这一观念。

4. 新文化与新生词语

美国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科学文化教育日益发达,加上国际形势时常动荡等因素,这些都对语言提出了迫切要求。为了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人们思想交流的新要求,美国英语中新生词语就应运而生了。

众所周知,美国是“a nation on wheels(装在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文化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汽车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美国人喜欢用汽车的品牌来表示其他产品的优劣。例如:“the Cadillac of Chinese tea(凯迪拉克级别的中国茶叶)”、“the Cadillac of craftsmanship(凯迪拉克级别的技艺)”以及“the Rolls-Royce of pianos(劳斯莱斯级别的钢琴)”等等都用来形容上等的名牌物品。曾经有一位美国作家告诉记者:“出版社只想出版Cadillac name(凯迪拉克级的人物作品),所以我想我的作品是一个Volkswage(货车)。”Ford(福特)汽车公司出品了一款汽车名叫Edsel(艾德赛),销售量很差,因此Edsel(艾德赛)便成了人们失败者或劣制品代名词。

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出名了,无论是流芳于世还是臭名远扬,这个人的名字便会成为日常表达用语。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的名字以及与他有关的一些事情成为了人们乐于使用的词语,如Clintonion(与克林顿有关的)和Clinton speak(克林顿的讲话)。“Clinton peak”的意思是讲话时闪烁其词不知所云,但却是克林顿的最爱。

从一些新生词语,也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变化。某一个问卷调查公司最先提出了“DINK(丁克)”这一词。它其实是“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双收入,无小孩)”的缩写,意思是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能力抚养但却不想要小孩的家庭。这种现象表明了一些年轻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新的想法,以及他们崇尚独立、自由、享乐的生活方式。

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一词反映出美国人怕老的心理。因为在美国人们常常把老人和爱唠叨、倔强、任性和怪异联系在一起。而且,美国人认为“Age is a heavy burden。(年长是个沉重的负担)”以及“Old age is itself a disease.(年长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因此,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尽管他们已经老态龙钟,但他们依然称自己的朋友为boyfriend(男朋友),于是出现了许多委婉语避免称“old (老)”。例如:“a seasoned man(历练者)”、“the advanced in age(年长者)”、“the mature(成熟者)”、“elder hostel(老人团)”、“retirement home(敬老院)”、“private hospital(老人院)”、“nursing home /rest home(养老院)”、“golden age club(老年俱乐部)”以及“adult community(老人区)”等等。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那是因为其所承载的文化在不停的发展变化,而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时刻观注英语中的新的元素,不断的充实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英语学习者所具备的素质,因为了解了这些新的语言现象及文化现象,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英语,达到交流的目的。

三、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在学习语言时,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戴卫平,高维佳.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3).

[2] 郭丽华.浅谈美国英语[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4).

[3] 乔世馨,杨青.美语新词及其文化现象透视[J].英语学习,1999 (4).

上一篇:统计法范文 下一篇:齐鲁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