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字体范文

时间:2023-11-09 11:06:28

美术字体

美术字体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舞台;美术设计;应用研究

引言

舞台美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一直是艺术表演,但传统舞台美术设计过于单一与静态,无法有效激发观众的互动参与热情,舞台效果具有局限性。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当中,舞台美术设计开始变得动态与多元化,在舞台氛围渲染与舞台视觉呈现上也有了飞跃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是推进舞台美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手段,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美的需求,同时还能节省人力物力。本文主要在此背景下,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应用的特征表现

舞台美术设计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想要切实提升舞台视觉效果、营造舞台氛围,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利用。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实现视觉效果的创新与变革,其应用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参与互动性。数字媒体技术最为显著的优势就在于互动性与参与性,将其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增加艺术表演的互动性,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其二,技术性。数字媒体技术毫无疑问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该技术制作出来的舞台美术设计作品自然也同时具备了技术性这一特征。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可提升计算机应用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舞台美术设计意图传达给观众,呈现科学与美术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其三,可复制编辑性。过去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作品的呈现方式十分单一,因为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所以在完成舞台美术设计作品后,即使发现效果不符合预期,也很难做出更改。不过,在数字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之后,能够随时复制与编辑舞台美术设计作品,使舞台效果调整方便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LED技术舞台

过去,舞台表演过程中场景的变换一般都需要更换布景,这道程序十分繁琐。传统舞台表演更换布景会切换灯光,暗示观众接下来会进行布景改变,接着就会有十多名工作人员来到舞台上,迅速搬走原本的布景,以转换场景设计。不过,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LED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LED技术的优势在于高亮度、高效能、稳定性强以及响应时间短等,通过LED技术能够展现出各种风格的舞台美术设计主题。在LED技术应用下,可随意对舞台进行拼接起伏、视角转换、音响调节等操作,以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感,因此,在各个晚会舞台上都能见到LED技术的踪迹。LED技术只需依靠大屏幕和各个角落LED屏幕的安置,就能够实现布景的切换,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2018年春晚就充分运用了LED技术,舞台地面、圆柱和四道侧幕使用LED彩幕,舞台后方使用LED大屏幕,在观众席后方也采用了两组曲面LED屏,并在原有的3D升降舞台的基础上又增加富有创意的框架结构和机械设计,主舞台框架通过机械运动可以呈现如大大的“中”字等不同字样。观众席上空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设计了一大六小共七朵伞状造型,底部有LED显示屏装饰,侧面有LED灯条装饰,可旋转升降,几把伞状结构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朵大大的莲花,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同时,根据不同舞台节目的需要,还能随意变换造型,十分灵活、方便[1]。

(二)室内外3D巨幅投影舞台

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还包括3D巨幅投影。建筑投影也被称之为裸眼3D巨幅投影,通过在舞台前后安放投影仪,将影像投影于对面的高大建筑上,而如果将影像投放在建筑外立面,就能呈现立体的影像效果,使观众拥有极强的立体感受。所以说,室内外大型舞台巨幅投影在灯光的作用下,投影于建筑上的影像效果是十分震撼的,也因此提升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地位。例如,2008年北京鸟巢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虽然因条件限制只设计出了卷轴舞台,但该舞台的随意扩张、旋转以及起伏,都带给了观众新奇与深刻的感官体验。

(三)全息影像技术虚拟舞台

过去的投影成像都是平面的,依靠的是光影分布的经纬度,因为无法收集物体反射光源,所以没办法展现图像后的情境。而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正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其成为了新颖的数字媒体技术,因而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大量运用。全息影像技术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依靠报显设备就能实现3D效果,同时该投影还能实现虚幻成像、全面成像以及雾幕成像等,结合不同度数的投影就能根据场地来有效调整。全息影像技术可以有效调动观众情绪,让观众参与其中积极互动,以最优化舞台美术设计效果[2]。例如,2015年春晚,李宇春的《蜀绣》节目,就利用了全息影像技术分身出了4个李宇春,变换绮丽,将舞台渲染得唯美梦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18年春晚上的《告白气球》也结合了魔术与人屏互动的3D全息投影技术,魔术师光影舞动的时候瞬间换了一身装束,撒出花瓣,变化出歌手周杰伦,牵引着小女孩出场,伴随着甜蜜的旋律,给观众呈现出了浪漫的舞台视觉效果。

(四)声光电构造光影舞台

除了上面提到的数字媒体技术外,现代舞台美术设计还对声音、灯光与音乐有所要求,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操控不同道具,相互配合,实现最优舞台效果。例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G20晚会,该晚会的会场在水面上,湖面成为了完美的舞台布景。导演将灯光打在水面上,配合水面倒影,呈现出炫丽的图像,因为水面会产生波动,增加了灯光的动态性,颜色变换,灯影零落,给人以仙境之感。在晚会节目《采茶舞曲》中,导演用多彩灯光变幻出盛放的荷花、绿莹的荷叶,让人仿佛来到了江南;而在《月光》节目里,导演又通过水中映月,让大家感受了一回杨柳与月色的缠绵温柔。最后通过《欢乐颂》舞曲的水雾投影“G20”标志,将舞台推向了高潮,使观众久久难以忘怀,而这正是声光电构造出的光影舞台的魅力。

三、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更好应用的策略

(一)完善理论增加实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不光提高了表演演出的火热度,还增加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压力。设计人员开展舞台美术设计工作的时候,更加频繁地运用到了数字媒体技术。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只关注技术提升不注重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问题,这就会导致现实舞台美术设计工作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持,影响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效果。面对这一问题,应该增强对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的研究,同时在数字媒体技术具体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总结经验,避免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只靠主观想象来开展设计工作导致错误发生的可能。

(二)增强舞台美术设计人员素质

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会影响舞台美术设计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舞台美术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除了要考虑设计要求外,还需要结合表演需求,以保证最佳表演效果。所以说,想要提升舞台美术设计质量与视觉效果,就需要增强舞台美术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主要的培训侧重点为设计专业技能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当然,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舞台美术设计团队。

(三)科学合理应用数字媒体技术

舞台美术设计与表演呈现形式息息相关,会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改变以往单一静态的舞台效果,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动态灵活,为观众奉上视觉盛宴。不过,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应该只是单一的堆砌和混杂,而应该遵循技术应用与设计的规律。因此,在实际舞台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合美学眼光与艺术创意,拓展舞台美术设计领域,实现数字媒体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

四、结论

美术字体篇2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引入

一、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时展中的必要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教育类自然也逃不了,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也在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美术教育的论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1.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媒体出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与时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传统媒体存在差异,数字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的悠久历史但也剔除了不适应时代的部分,并为娱乐注入新活力。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无论是选择信息还是接受信息的能力都前所未有的增强,借助着手机和电脑网络,人们将自己喜爱的各类艺术作品分享传播。很多新兴的娱乐与艺术作品的诞生就是借助了计算机所赋予的能力帮助作者实现心中所想。

2.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在整个社会中无处不在。艺术变化往往代表着人们思想变化,曾经的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都代表各时代人们思想上的追求。而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满足,于是数字媒体艺术也追求更多欢乐的精神满足。数字媒体艺术的极大流行也是时代选择的一种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数字化。推陈出新是新时代最常见的现象,艺术在古代会以书画和舞台展现自己,随着时代变革它曾印刷在报纸的方块中也曾随着广播无形传播,如今它离开了模拟信号正式与数字结合,诞生了数字媒体这一新形势。数字化的数据可以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当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后,每个人都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无论雅俗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数字化的便利,相信未来我们能足不出户通过技术手段体验犹如身临其境的卢浮宫之旅也能看到壮美的自然风光。第二,大众化。在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广泛应用在大众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用过数字媒体的艺术形式,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都是当今社会下较为流行的几个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让艺术形式更加的多元化,也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让大众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第三,高效化。最早的传统艺术形式,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推敲,经常一幅完美的作品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创作,而现在的数字媒体艺术由于是与计算机相结合衍生的产物,通过计算机内虚拟的形式实现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让大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作品的最终效果。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实现更高效的制作与修改,加快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让其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1]。

(二)美术教育的概念

1.美术教育的定义

人们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为传承艺术而发展出美术教育。随时展美术领域所涵盖的分类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教育领域也配合社会需求划分诸多专业。美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法,它体现人们在现实中甚至超脱现实的向往,在古代人们就是用图画的形式宣扬“仁义礼孝悌”美德,比如二十四孝图、凌烟阁功臣等等。

2.美术教育的预期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大课程的创新力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第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加大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而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利用课外的实际作品与案例来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2]。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演示教学

如今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公司员工都对幻灯片的演示形式再熟悉不过,通过投影的方式将做好的演示文稿投放在大屏幕上,其优点极为显著,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展示条件,既能帮助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利于学生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艺术的魅力,将不易理解的内容生动展现。同时,幻灯片的内容可以自由更新,适应教师的个人风格,不同于经典的教材可以方便紧追时代潮流。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现如今计算机上都有许多的绘画创作软件,学生们可通过这些新的软件进行创作,这些软件不仅轻易上手,还可以随时修改,甚至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作品。这样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致,也会更加有成就感。除了简单地用软件进行绘画创作,还可以通过添加动画效果和音频,让本来静态的绘画作品拥有生命力,学生更能有兴趣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也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我们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一个小小的U盘就能储存许多的绘画设计作品,不再是通过教科书了解美术知识,学生上课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保留下来,既不占用学习的空间,也方便教师在课上对学生作业进行赏析。教师也可以通过上传学生的作业与各地区的老师及网友进行分享与交流。其次,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学生们了解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大部分是通过书籍或展览馆进行了解,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数字博物馆学习和了解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因为信息化时代实现了资源共享[1]。

四、数字媒体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上课方式单一且枯燥乏味,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很好的交互,因此,并不能提起学生的上课兴趣。而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到美术教育中,不仅通过手、眼、脑、耳等器官让学生更直观地得到图文声像四个方面内容,更能够对手、眼、耳、脑有更多更新的刺激以及冲击力,也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够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通常采用纸质作为媒介进行绘画或设计创作,当数字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作为新的媒介进行创作,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作品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减少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现如今,网上有许多的创作软件,能够更方便学生们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表现学习到的内容。(3)能够加强文化间交流。在早期社会发展中,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艺术文化只能通过教科书以及美术展览。当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新媒体手段将课堂上的作业上传到网络中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新媒体手段分享并了解各地的优秀文化。强调,我们要做文化强国要有文化自信,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新媒体手段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4)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运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教学,创作主题与内容就会有明显的复杂性,因此,课上会通过团队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与运用新媒体方式,也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既能考验了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协作,又能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4]。(5)能够激发出学生创作中的探究精神。数字媒体运用到美术教育中,不再有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探索能力,在日后其他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五、结语

事物必然随时代进步,否则难以适应新的土壤,对美术教育的变革也是必然,美术教师也应当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会发现许多的教师对于新的事物有陌生感,不会使用网课软件,总会出现乌龙事件,所以教师不仅要会使用媒体软件,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为自己充电,扩宽眼界,紧随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根据原有的教学大纲制作课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相对应的使用课件教学。二是数字媒体的引入要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教师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数字媒体教学,也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三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和理解教学内容,多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并且不断地提升其艺术修养[1]。新时代的美术教学方式应该更加生动灵活充满引导与发散性思维,教师与学生一起想象创新积极互动,让教学活动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美术教师会从传统模式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以此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和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不再枯燥乏味。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技进步将会进一步改变整个社会但我相信艺术永不过时,它只会吸收新时代的精华更加进步,毕竟作为感性生物的人类永远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参考文献:

[1]刘潇颖.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西安:西北大学,2015:7-8,17-19.

[2]王建.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112-113.

[3]李海雷.数字媒体引入初中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5-16.

[4]邬文杰.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与表现特性[J].传播力研究,2018,2(33):135-136.

美术字体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美学突破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推广,数字技术开始和艺术融合和接轨,逐步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美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强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工作,对完善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对数字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需求、视觉感受,同时也能为艺术作品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完善现阶段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实现艺术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1 数字化媒体艺术的概念

对于数字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完成对声音、光等信号的编辑工作,同时实现对这些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进而方便进行信息的管理、传输和处理等。[1]

同时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主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进行新的包装和处理,主要是指构建出动画、视觉艺术等形式。其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处理,也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包装,这也是先进科学和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丰富其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艺术的科学发展。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其在传播手段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性。

2.1 高效性和互交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为设计师构建出便捷的操作管理平台,由于数字化技术具备简单易学、传播速度高效、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设计师内心和软件的融合,推动设计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设计。[2]此外,随着网络艺术的点面发展,相对于传统艺术重视细致、复杂的手工操作环节,数字化艺术能够有效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设计的整体效率,为设计师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及你想你给创作、构思等方面的工作,为艺术创作构建出更为完善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拥有完善的数据库,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充足的素材和数据,以便于实现对艺术的多元化和交互化。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够借助数据库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充分体现创作的“互通有无”性特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丰富艺术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想想空间,保证艺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内容、空间方面的交流、沟通,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保证艺术的积极发展。

2.2 虚拟性与综合性

对于创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创作工作的形象、生动、逼真效果,实现对作者真实想法的精确性表述。计算机软件能够推动艺术作品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效果,增加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随着立体化创作形式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传统艺术表达形式无法达到的高精度、高输出的设计作品。在这种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完善传统艺术形式的表达特点,保证数字化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改善大众在审美方面的综合效果。

3 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美学突破的具体表现

3.1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趋向大众化

通常情况下,在人们的认知中,传统艺术的创作者都是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专业人士,给人更多的一种不容易接近、神圣、脱离普通生活的感觉,艺术作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普通人群对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作品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使得艺术的受众人群在不断地扩大,普通人群也可以进行艺术审美。数字媒体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将艺术通过技术的方法来表现出来,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就可以创造出艺术作品,为大众创造艺术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促进了艺术作品的多样化发展。[3]当前,网络中的许多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通过数字传媒艺术将自身的创作灵感表现出来,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3.2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并且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受众范围的扩大,其逐渐地形成一种和传统艺术相反的非逻辑型审美特征。[4]在传统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借助一定的方法,通过逻辑思维能够理解创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及创作意图。但是数字媒体艺术使得创作者能够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思,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率比较多的素材以及表达方法,因此在对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使用传统的逻辑思维是无法体验到作品所表达的意图,而是要从现代人的思维进行欣赏,进而得到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3.3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开放性

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创作中,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创作者自身独立完成的,同时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完整性。当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素材被更加广泛的利用,创作者能够更具自身的想法对开放的艺术作品进行不断更改,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作品一直处于被不断创作的过程,当一件艺术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内,那么就会出现一些对作品进行不断创新、更改的人,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同时也能够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促进艺术作品不断地进步,同时更加地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4 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受众范围在不断扩大,数字化技术和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艺术表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发展,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高的效率和交互性,同时具备着较强的虚拟性和综合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使得现代艺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促进我国艺术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93-100.

[2] 高楠.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看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35.

[3] 王莉.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87-88.

美术字体篇4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各个行业都造成了深远影响。数字媒体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分析在数字媒体时代下,大学美术课题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简述现在大学美术教学的情况

当今大学美术教学,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得各个地区教育情况也呈现不均衡的现象。另外,因区域之差造成的教学水平和城市发展情况都在影响着大学美术的教学。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调教学改革,素质教学也不断地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学主要针对还是考试科目,为了考试会占用大量的美术学习时间。此外,根据地区教学水平不一样,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美术功底薄弱,这种情况就加大了大学美术教学难度[1]。所以,当下美术教师应该放弃之前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数字媒体技术应有到美术教学中,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字媒体技术下学习更多知识,教师这样做也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简述传统大学美术教学中存下的弊端

(一)教师教学理念老套

在之前大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理念比较老套,跟不上时展步伐,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是十分不利。教师通过单方面讲课,学生被动听讲,就很难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沟通少,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发现学生存下的弊端,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失去原来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传统大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够合理,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学习书本知?R得到提升,但是在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够全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情况就是在限制学生美术方面的发展。现在,我们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如果教师要改变现在的情况,就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延伸,让学生在无形中开阔自己眼界[2]。

三、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美术课题式教学中对应策略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课题式教学是一种建构性的教学模式,按照实际课程内容进行课题的设置,并围绕这该课题进展教学,而学习者则是通过合作、分析、涛涛来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教学成效以及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不断摸索中进行教育改革,课题式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样的,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美术教学中一样适用。处于数字媒体时代,教师应该顺应时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分组学习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减小,在进行学习中可以做到团结合作,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是有促进作用。

例如,大学美术课程有中外画论章节,这时候教师可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慕课等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对中外名画进行展示如梵高《向日葵》、《星夜》、齐白石《虾》、达芬奇《蒙娜丽莎》等等,让学生分成小组开始讨论,画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且表达画家的什么思想,通过大家一起讨论,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最后再布置作业,加深学生记忆,并要求学生回家模仿绘画,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同时还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教学有很强的促进作用[3]。

(二)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创新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只有拥有创新意识才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大学美术教学中也不例外,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推动美术课程的发展。同时,美术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应该放弃之前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美术课程讲解。教师通常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愿意主动学习东西,觉得自己经验已经足够,不需要学习先进技术。但是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不能满足现在美术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自身的做起,学习多媒体技术,掌握数字传媒技术应怎样应用到美术教学中,使得教学方法顺应时代要求,提高教学质量[4]。

(三)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大学美术课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作为学习基础,有效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内容的扩展,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下,提升自身美术绘画技法以及美术相关知识水平。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课题式教学要有一定针对性,设置也要随着美术教学内容不同进行选择,在讲解《中国美术史》时,教师可以充分采用数字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美术的发展历程、发展时间节点等进行展示,而这样不仅对课本的知识做到延伸,还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学到的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美术知识,使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四)学习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现在我们是信息时代,同时各种技术都在衍生出来,大学美术专业不单单只是绘画方面,应该还扩展到其他方面,可以体现在平面设计、计算机绘图等方面。基于数字媒体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课中,不仅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内容,还应该把这些都应用到实践中,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都可以应用,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使用一些绘图软件,并且让学生可以实际操作这些软件,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掌握软件的功能与技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字媒体技术让学生掌握更多技能,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活动,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做得更加出色,而不是纸上谈兵,在未来道路上走的更远[5]。

(五)促进教师顺应数字媒体时展

一切教学的源头都在教师身上,再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不给足够的重视也是起不到效果的,所以说教师自身素质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大学美术教师都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数字时代不断发展中,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该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将数字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有效学习美术知识,掌握一定技能,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习其他相关软件应用,帮助学生做到课堂延伸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中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加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

美术字体篇5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拓展美术课程内容,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的需要。本土文化作为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它可以改变当前学校的美术教育现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1.2 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真实详细地了解到徐州地区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笔者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在笔者家乡的几所小学做了调查,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就老师而言,95%以上的老师认为开发本土美术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态度很坚决,课堂中,老师们也或多或少的有过汉兵马俑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他们认为本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是新课改中很新颖的创新课程,充分利用徐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民族多元文化,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部分老师在本土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第一,缺乏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策略和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对于美术课堂中多媒体设施的应用。第二,对课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就学生而言,80%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当地一些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场所,也表示开发本土文化汉兵马俑课程资源会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希望学校能够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另外70%的学生能获得的美术教学资源就是广播、电视、图书资料室、美术教材,储存很大信息量的网络没有利用起来。他们普遍认为本土文化汉兵马俑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够丰富学习内容,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网络资源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还没有很好地利用,应加强学生对新兴科技的学习和应用。

1.3 问题及分析

根据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结合对徐州当地的实地调查,总的来说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点:

(1)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小学以美术教科书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局限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以教和学同样为主的综合性教学。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就试行了新课改,目前在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在不断推进过程中的,对于本土文化资源引进美术课堂还是比较欠缺的,还没有普及到各个美术学习领域。

(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提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扮演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角色。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4 解决对策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在这样和谐的课堂中,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根据目前的数字化时代的影响,本土美术课程资源与新媒体美术课程教学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在艺术领域中的发展是我们探讨美术发展前景的一项新的方向。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美术学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化资源,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想意识能够和科技时代与时俱进,我们要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增设新媒体艺术单元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发展跟随时代的发展。以徐州汉兵马俑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在本土文化汉兵马俑课程资源与小学美术课程结合中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有些课程内容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目前,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始导入新媒体艺术,也有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案例。例如,《年轻人的链接》《艺术爆炸》等项目,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美术课程多渠道的交流和直观性的视觉感受。

(3)依据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指出: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评价。对课后教学效果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它包括对学生、教师、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评价,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完善。笔者认为结合教学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位学生建立长期的学习档案袋评价方式是很有必要的。1)美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档案袋评价方式可以汇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能力和情感等多方面的资料,有利于把握学生全方位的发展。2)根据档案袋记录的学生成长资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种评价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方式。3)对学生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可根据“克拉克绘画能力测试”中对美术作品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美术作品的评价可从“主题”、“技巧”和“情感”三个基本维度出发,对学生作品中达到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2 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和美术课堂结合的反思与展望

本土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美术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完美的目标,任重道远。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另一方面就是课程

资源的拓展,本土文化是历史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宝藏,合理有效的实施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最优化。 3 结语

美术字体篇6

——题记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记录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笔画、形体结构进行美化装饰加工处理的一个过程。字形之美给人以优美的感觉,为了锁住受众目光,与时俱进的字体创新设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重要。各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字体设计课,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是各设计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课程。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文字的理性美感的研究。课程安排也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外文字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把训练重点放在文字的书写上,往往是临摹一段方正字形的宋体字、黑体字,或是摹写一段线形的罗马体、埃及体等,充其量最后安排一段字体的变形与编排组合就算完事。学生上完课后,只关注了文字的结构、笔画及书写,而对于文字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的文字创意则被忽视。WWw.133229.Com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变形书写,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这种模式不管多么完美,已经显得有些俗气而“老套”,已经是信息时代的绊脚石,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何使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使字体设计教学生动而具有时代活力?如何使即将走入社会的设计人才学有所用?字体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一、对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是改革创新的第一步

对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的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要学会扬弃。首先,来分析一下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字体设计有着长久的知识积淀,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字艺术,比如注重传统文字的基本结构、文字理性之美、书写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字体书写准确、生动、严谨和完整,对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美感的认知和掌握书写技巧,有其科学和合理性,这是需要保留的教学优点等,对字体设计以后的发展也相当有用,需要继承与发展。但传统字体设计教学模式老旧过时,只注重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认知与掌握,或是只注重摹写已成体系的字体,或是只做些许字体变化练习,就称为文字设计,从而忽视文字特殊创意的环节,重心没落在“设计”的概念上,这种模式是不利于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的,这样的模式需要抛弃。

二、给字体设计课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传授与时俱进的合理专业知识

新教学观念的注入,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设计人才。要想培养出这样的新型人才,字体设计教学必须时时观察现实社会的动态,形成一种能随时与时代跟进却又有一定设计规则的设计课程,建立多视角、多元化的、新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

1.继承传统,偏重“创新”的设计理念

前面提到,我们要扬弃传统,对好的东西应继承发展,而对落后没用的东西则应坚决果断地抛弃。过去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传统的继承,学生的技能训练,重心在“字体”书写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设计”是这一课程的真正目的。其实字体设计不仅仅是对传统字体的了解与掌握,而主要目的是在掌握传统字体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具体的美化加工处理,也就是对其进行“设计”,创造出新的字体图形。

2.培养供需匹配的人才理念

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何用?服务于社会。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带着理想走入校园的设计人才,这些人走入社会将会造福人类。教学的专业知识如果是落后的,它与社会需求并不匹配,培养的学生也无法立足于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他们就很容易被淘汰,这样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把培养社会供需匹配的人才作为新型的教学理念,是当今字体设计创新改革的必然。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

如何培养出供需匹配的人才?这需要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专业设计教师们有着不断地更新的教学理念,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商业设计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行政法有趣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字创新设计,创新教学理念。

三、重新规划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是落实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文字设计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点后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也需要有新的规划。比如授课内容、重点与难点、达到的目标等,教学重心有了新的规定与调整。

1.设立字体设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字的规律与书写技能外,独立创作个性字体,字体创作过程就是字体设计过程。

2.笔者把字体设计课程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式的梯度教学进程。

第一阶段:基本字体训练部分,占整个课程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是对文字的构成、笔画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掌握阶段,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注重字体的基本的书写技能,可为下一步的文字设计打下深厚的基础。

第二阶段:字体变形练习部分,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此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基本字体的结构规律上进行笔画与结构的变形练习,把文字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进行图形化创意设计练习。

第三阶段:个性创意阶段,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之多。综合文字美化装饰的创作手段,在限定主题的情况下进行个性文字创意创作,并利用现代电脑技术,使文字创意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阶段:综合其他设计元素进行文字设计,增强整体设计观念。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它既是语言的诉求载体,也是承载形象信息的图形载体,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诸多设计元素中最重要、最具个性和活力,又最具独特的设计要素。但它却是现代设计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与其他设计元素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字体设计必须服从设计创意的内容,符合版面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部分服从整体。

3.传统的文字设计重点是在字体书写规律与技能上,而难点放在字体的架构上。然而,现代字体设计已不仅仅满足于此,除了创造具有很好架构的字体之外,还强调字体个性。因此,整个课程的教学重心是“设计创新”,重点放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所以,难点也在此处,就是如何在限定主题,限定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字体个性化创意设计。

四、创造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文字的摹写为主,从头至尾基本都是技能作业练习,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古板、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现在的字体设计虽然紧跟时代,新的东西很多,但如果教学方法仍陈旧不得当,学生同样会感觉枯燥无味而且还显得杂乱无章。如何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不感到乏味呢?创造一个好的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显得非常关键。

如何创造?首先,教师要拥有广博的字体创意理念与创意知识。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文字设计课的高低档次,如果是一知半解,如山中竹笋一样,腹中空空,课堂气氛也永远活跃不起来,学生对老师也会失去信心,这种教学就难免枯燥乏味。其次,老师要有十二分的热度投入到实际教学中,外加丰富的文字创意知识与理念。再之,老师还要懂得如何捕获学生的兴趣取向。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态,进行专题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欣赏并分析大量中外优秀的、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字体设计案例,或是模拟游戏空间创造文字游戏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字的字形、笔画、结构大胆创想,打散重构,形意结合,以图创字,以字为图,维度空间利用,字体与实物肌理、材质组合拓展,让字体设计课程变得趣味无穷、充满诱惑,让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字体个性设计中去。

以上是笔者为建立完善而具有时代特色的字体设计专业教学提出的改革创新的建议,希望站在设计专业教育战线第一线的教育者与设计者的角度,更多地开发新的创新字体的设计理念,使将来的设计趋于更加完美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余秉南编著.字体设计.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4.

[2]沈卓亚,王汀著.字体与版式设计实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1.

美术字体篇7

分析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变迁及其类型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摘要:电脑美术的发展已涵盖了实用艺术和纯艺术范畴的各个领域。从平面的静态画面,到三维的动态画面,以及雕塑、版画、壁画到水彩、油画,无处不体现着电脑美术的巨大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美术创作领域中,数字美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也吸引了众多的美术师。本文旨在对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及其类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以便今后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相关理论。

关键词:传统美术;数字美术;信息技术;数字化

进入2l世纪之后,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这些新的美术形式正朝主流形式转化。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美术不同的特性,是人们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其相关理念都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传统美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从其本质而言并不是技艺技巧等外在因素所能彻底改变的。数字美术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可违背传统美术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百科全书的说法,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尝试用油溶解颜料,使之成为油画技术。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此后,绘画经历了许多革新和改造,但直到数字绘画出现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和突变。

最早用计算机绘画的人通常被认为是K.Alsleben和W.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所进行的实际上绘画的探索颇受世人注目。但用数字计算机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却是五年以后的事情。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数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e和Georg Nees(在德国),A.Michael Noll,K.C.Knowhon,B.JuLesz和其他人(在美国)。自此以后,数字绘画便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了“升级与更新”。

虽然数字美术是一种形态尚不确定的新型艺术,但它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和壮大。目前,就其表现形式、内在特征和载体与传播模式而言,数字美术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作品

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与新形态的呈现。在数字技术最早介入艺术领域时,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其对既有艺术形态下的各类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传统美术作品可作为多媒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呈现环节演化为平面媒体方式或作为电子图像、数字动画、电脑视音频出现。这种数字化的美术作品仅仅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优化处理产物。数字美术应有的许多重要属性,如交互性、多元化特征,均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美术领域中针对数字美术研究的一个误区是将传统美术的数字化等同于整个数字美术。事实上,数字化的传统美术,不过是传统美术向数字美术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数字美术的概念绝非传统美术所能涵盖的,数字美术的精髓只有在其更高级的形态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作品

主要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按照传统美术创作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潜质,亦即这些艺术形态下的创作过程中的局部或全体能够较好的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其创作行为可以由人机交互系统辅助实现,其作品可以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呈现,因此,这些美术形态中很快产生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分支。这些分支代表了初级形态下的数字美术——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在计算机创作平台上完成或部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创作过程具备和传统美术形态的可类比性和创新突破性。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触及形态的数字美术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美术,因为数字技术在局部的介入并不能充分带来交互性和大众化属性上的提升,真正的数字美术的事先必须以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基础。

三、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

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美术作品是数字艺术的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基于数字平台传播的美术作品。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将主要依赖于数字技术的介入,美术家在独立的数字美术创作平台上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并在数字传播平台上完成传播过程。

由于传统美术作品的各类表现形式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性,就如人类发明了颜料、画笔和纸张之后,尽管绘画艺术诞生了基于这些新工具的分支——纸上绘画,且绘画艺术的早期形态——岩画开始走入低谷,但它并未

完全没落和消失。数字技术的完全介入将拓展传统美术的创作空间,而不会导致传统艺术形态的彻底消亡。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作品将体现出其本质特征,如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美术作品是以人机交互为特色的多媒体系统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个级别形态上,美术作品一般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型系统实现其交流与互动的。特别是随着现金3G网络的普及,利用手机为传播媒介开发的各类数字美术作品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四、基于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艺术作品

数字美术的高级形态,主要包括基于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与接收。现在已经日渐成熟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将为数字艺术提供一个强大的传播平台。这些应用系统的开发一旦上升到艺术层面,将能够实现数字美术的高级形态。观众的参与、数字美术作品的自我生成与创作、网络化的全方位展示、高度灵活的多媒体虚拟特性构成了这一美术作品的显着特征。

美术字体篇8

关键词:传统美术;数字美术;信息技术;数字化

进入2l世纪之后,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这些新的美术形式正朝主流形式转化。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美术不同的特性,是人们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其相关理念都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传统美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从其本质而言并不是技艺技巧等外在因素所能彻底改变的。数字美术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可违背传统美术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百科全书的说法,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尝试用油溶解颜料,使之成为油画技术。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此后,绘画经历了许多革新和改造,但直到数字绘画出现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和突变。

最早用计算机绘画的人通常被认为是K.Alsleben和W.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所进行的实际上绘画的探索颇受世人注目。但用数字计算机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却是五年以后的事情。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数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e和Georg Nees(在德国),A.Michael Noll,K.C.Knowhon,B.JuLesz和其他人(在美国)。自此以后,数字绘画便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了“升级与更新”。

虽然数字美术是一种形态尚不确定的新型艺术,但它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和壮大。目前,就其表现形式、内在特征和载体与传播模式而言,数字美术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作品

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与新形态的呈现。在数字技术最早介入艺术领域时,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其对既有艺术形态下的各类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传统美术作品可作为多媒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呈现环节演化为平面媒体方式或作为电子图像、数字动画、电脑视音频出现。这种数字化的美术作品仅仅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优化处理产物。数字美术应有的许多重要属性,如交互性、多元化特征,均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美术领域中针对数字美术研究的一个误区是将传统美术的数字化等同于整个数字美术。事实上,数字化的传统美术,不过是传统美术向数字美术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数字美术的概念绝非传统美术所能涵盖的,数字美术的精髓只有在其更高级的形态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作品

主要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按照传统美术创作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潜质,亦即这些艺术形态下的创作过程中的局部或全体能够较好的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其创作行为可以由人机交互系统辅助实现,其作品可以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呈现,因此,这些美术形态中很快产生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分支。这些分支代表了初级形态下的数字美术——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在计算机创作平台上完成或部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创作过程具备和传统美术形态的可类比性和创新突破性。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触及形态的数字美术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美术,因为数字技术在局部的介入并不能充分带来交互性和大众化属性上的提升,真正的数字美术的事先必须以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基础。

三、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

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美术作品是数字艺术的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基于数字平台传播的美术作品。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将主要依赖于数字技术的介入,美术家在独立的数字美术创作平台上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并在数字传播平台上完成传播过程。

上一篇:游戏美术范文 下一篇:美术高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