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编制范文

时间:2023-11-20 21:15:01

村庄规划编制

村庄规划编制篇1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闽委发〔2021〕1号)精神,按照全省城市和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科学有序推进我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2023年底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保障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农办等五部委《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五部门《关于转发中央农办等五部门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闽委农办〔2019〕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福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坚持开门编规划,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科学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的

(一)村庄规划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分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需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意志和发展战略的体现,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保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好家园的手段,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重要举措。

(二)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空间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旨在从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人才等多角度统筹考虑“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空间载体和要素支撑。

(三)村庄规划是进一步加强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各乡镇(街道)要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21〕2号)精神,建立辖区内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保障农村村民合理居住需求,有效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坚持应编尽编、全域管控。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做到应编尽编,暂时没有条件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在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或编制村庄近期建设方案,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需按“多规合一”要求进行优化后,重新报批。宁德市级及福安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庄、城镇郊区(城镇开发边界)结合部村庄、具有乡村振兴项目和较多农村建房需求的村庄都应优先列为2021年度编制计划。衰退型村庄、撤并型村庄不建议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宜结合临近的村庄一并编制。

(二)坚持村民主体、多方参与。注重实地调查,深入调研村民需求,找准村庄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尊重村民意愿,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村民深度参与规划编制,保障村民对规划成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组织村贤、党员、企业家等能人积极参与村庄规划。

(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准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优先保护生态空间,盘活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改善人居环境,编制促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村庄规划。

(四)坚持分类指引、刚弹结合。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提出差异化规划引导策略以及不同规划内容和编制深度要求,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基础上,对于规划时未能明确用地性质的地块,可通过用途“留白”和预留机动指标等方式,探索村庄规划“留白”机制。

四、工作目标

(一)省级试点村完成备案。2021年3月底,完成全市已经审批的15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村和乡村振兴试点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备案工作(详见附件1、附件2)。

(二)力争到2023年底完成全市应编尽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21年完成编制147个村,累计占总数的50%以上;2022年完成编制76个村,累计占总数的75%以上;2023年完成编制45个村,实现辖区内应编建制村的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各乡镇(街道)三年编制任务详见附件3]。

五、工作内容

(一)明确村庄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村民诉求、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二)统筹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三)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四)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规划和引导,保护好村庄的特色风貌。

(五)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市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六)统筹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引导工业向城镇产业空间集聚,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除少量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一般不在农村地区安排新增工业用地。

(七)统筹农村住房布局及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在遵守“一户一宅”的基础上,规划应着重考虑近期因家庭分户、古建筑和传统风貌保护以及公益建设和防灾减灾造福工程带来的安置区新增住宅用地刚性需求。新增宅基地规模应符合《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参考《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指南(试行)》,提出农房整治措施,通过见缝插绿、拆围建绿、能彩则彩的方式提出公共空间绿化彩化、房前屋后绿化彩化、田园果园公园化等具体要求。

(八)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分析村域内地质灾害、洪涝等隐患,划定灾害影响范围和安全防护范围,提出综合防灾减灾的目标以及预防和应对各类灾害危害的措施。完成农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

(九)明确规划近期实施项目。研究提出确定乡村振兴近期需要推进的生态修复整治、农田整理、产业发展、道路交通设施、乡村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布局和规模,明确资金规模及筹措方式、建设主体和方式等。

六、村庄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一)2021年度的村庄规划应在5月中旬选定村庄规划编制单位,5月下旬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完成村庄规划初步成果,10月完成评审,11月进行公示,12月完成村庄规划报批和阳光平台备案工作。

(二)2022和2023年度村庄规划编制总体目标为当年度年底完成村庄规划报批和阳光平台备案工作,各乡镇(街道)应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和部署。

七、规划成果要求

村庄规划成果应满足易懂、易用的基本要求,具有前瞻性、可实施性,能切实指导村庄建设,分管理版成果和村民版成果。管理版基本成果包括“一图一表一库一规则”,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说明等。村民版成果主要包括村庄建设边界线内部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基础设施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安全和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建设项目等具体空间安排的规划图则、近期项目实施表等内容,通过制作规划公示展板、编制规划宣传册和开展移动互联宣传等形式,公开规划成果,做到“阳光规划”“掌上规划”。

八、规划审批

(一)规划审查、审议和报批。规划成果应先由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初核,初核重点包括是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是否避让地质灾害影响区域、是否占用水利部门划定的水域保护线、是否与住建和文旅部门划定的文物保护线冲突、是否符合上位规划和村庄分类要求、管制规则是否合法合规等,积极争取利用上级研发村庄规划质检软件辅助初核。初核通过后由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技术论证,通过技术论证后的规划成果提交村民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规划成果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在属地村庄内和福建省阳光规划平台上公示30日。规划成果由乡镇(街道)报市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进行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在上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未批复实施的情况下,各乡镇(街道)因工作需要先行批复实施村庄规划的,需将相关规划成果纳入上位规划,进行衔接。

(一)成果公告。规划批准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公开公告,接受村民监督。规划成果可选择在村委会、村民小组、公共活动空间等区域及福建省阳光规划平台,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公开公示。

(三)规划备案。规划批复起30个工作日内,各乡镇(街道)要会同编制队伍按《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等要求,将规划成果报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逐级汇交至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已批复的村庄规划成果务必于2021年3月底前完成汇交备案。原有编制、经评估可继续使用的村庄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2021年4月底前完成汇交备案。

汇交备案成果分管理版和公开版,管理版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公开版成果在福建阳光规划系统上公开。具体要求可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官网查询《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福建省阳光规划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明确责任主体。村庄规划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规划成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各乡镇(街道)要建立村庄规划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辖区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召集人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兼任;要统筹组织农业站、自然资源所、村建站、文化站、林业站、环保所等部门和工作力量成立协调机制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协调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市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成员单位配合乡镇(街道),主动做好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基础资料提供等工作。

2.建立考核机制。在2019年已成立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联络员制度和定期报送村庄规划进度反馈机制,将村庄规划任务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内容。村庄规划编制、审批、汇交备案情况将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评分进行考核。

3.强化部门协作。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加强与农业农村、发展改革、住建、财政等部门沟通,建立村庄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协调有关工作,形成村庄规划工作合力。

4.强化跟踪督导。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结合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安排,不定期督促检查各地规划编制,向市政府督查室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力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要问责。同时,将试点村规划编制进展、质量管控等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年度指标进行考核。

(二)技术保障

1.开门编规划。综合应用各有关单位、行业已有工作基础,鼓励引导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机构下乡提供志愿服务、规划师下乡蹲点,建立驻村、驻镇规划师制度。激励引导熟悉当地情况的乡贤、能人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支持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工作,探索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积极营造群策群力开展村庄规划的良好氛围。

2.依托上级村庄规划专家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对接上级专家服务队伍深入乡镇(街道)进行技术指导,对编制单位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业务骨干、乡镇(街道)干部、村两委等人员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专家队伍的服务经费纳入村庄规划编制预算中。

3.管控质量。应适时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完善编制成果,强化数据库建设,实现实用、管用的目标。各乡镇(街道)应会同规划编制单位,积极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充分利用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和福建阳光规划系统,按照《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福建省阳光规划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及时完成已批村庄数据的汇交和备案,完善规划管控机制,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三)经费保障

加强资金整合,形成投入合力。一是乡镇(街道)根据实际将村庄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向上争取各级各部门的“三农”资金补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争取村贤、乡贤的资助。二是根据《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宁德市财政局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推进落实“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财政从每年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安排,将村庄规划编制纳入乡村振兴资金拼盘,按村庄规模大小给予补助。

十一、有关要求

(一)市自然资源局和相关乡镇(街道)要抓紧2020年15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和乡村振兴试点村规划备案,为全市乡村规划编制提供规划模板和范本。

(二)村庄规划应委托城乡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乙级及以上资质单位编制,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业务指导,从2020年度全省试点村规划编制单位中择优建立规划编制单位推荐库,供乡镇(街道)选择村庄规划编制队伍。

(三)为集约节约编制村庄规划的经费,各乡镇(街道)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在开展乡镇(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一并打包编制辖区内的村庄规划。

(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典型民族村庄等特别类型的村庄规划应委托具有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开展规划编制。

 

附件:1.15个省级试点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名单

      2.3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名单

      3.296个应编村庄规划建制村名单

附件1

 

15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和省级乡村振兴

试点村名单

 

县(市、区)

村  庄

省级村庄规划试点村

(1)

赛岐镇象环村

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15)

穆阳镇苏堤村、溪潭镇廉村、溪潭镇岳秀村、溪尾镇溪邳村、赛岐镇象环村、潭头镇南岩村、潭头镇棠溪村、松罗乡尤沃村、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穆阳镇穆阳村、甘棠镇观里村、下白石镇下岐村、穆云畲族乡虎头村、穆云畲族乡溪塔村

 

 

 

 

 

 

 

附件2

 

3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名单

 

县(市、区)

村  庄

福安市

(35)

坂中畲族乡:彭家洋村、汤洋村、廉岭村;

城阳镇:东口村、仙岭村、官洋村;

罗江街道:南安村、罗江村;

溪柄镇:白沙村、榕头村;

潭头镇:建柄村、汾洋村;

晓阳镇:晓阳村、东源村;

社口镇:社口村;

溪潭镇:芹洋村、岭头村;

康厝畲族乡:梧溪村、凤洋村;

穆云畲族乡:下逢村;

上白石镇:郑家山村、白石坂村;

范坑乡:半坑村、毛家坪村;

松罗乡:后洋村;

赛岐镇:苏阳村、江兜村、狮子头村;

甘棠镇:过洋村;

湾坞镇:梅洋村、徐江村;

溪尾镇:坎下村;

下白石镇:小梨村、南甫村、藟尾村。

 

 

附件3

296个应编村庄规划建制村名单

序号

乡镇(街道)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1

城南街道(1)

程家垅村

 

 

2

罗江街道(2)

*大留村、南安村

 

 

3

城阳镇

(20)

*马下村(马嘉村)、*堵坪坑村、*荷洋村、*日山村、*纸坪村、占洋村、东口村、马上村、仙岭村、上沃村、官洋村、后楼村

阮家坑村、林家洋村、茶洋村、赤岭村

湖塘坂村、化蛟村、洋面村、林洋村

4

甘棠镇

(11)

奎住村、春雷云村、大车村、过洋村、倪下村

山下村、湄洋村、厝坪村

山头庄村、吴洋村

5

赛岐镇

(16)

大叶村、江兜村、廉首村、青江村、苏阳村、溪里村、小盘村、宝洋村、泰康村

大盘村、泥湾村、下长岐村、大象村

桃洋村、秀洋村

6

上白石镇(19)

沙坑村、财洪村、郑家山村、里垄坑村、上白石村、石坂村(白石坂村)、不老村、山头境村、坪庄村、佳浆村

曹洋村、前洋村、坑尾村、东峰村、姜家山村

小洋村、南山头村、松茂林村、西园村

7

社口镇

(23)

填头村、利岔村、沙溪村、秀峰村、龟龄村、社口村、岩下村、溪口村、坑里坑村、谢岭下村、仙溪村、林柄村

溪坪村、吉洋村、荣岭头村、大坪村、公岐村、牛山湾村

上山村、岩坑村、潘洋村、山里村

8

潭头镇

(27)

西洋境村、柯洋村、东岭洋村、潭头村、东昆村、大庄村、建柄村、富罗坂村、渔溪洋村、汾洋村、西坑村、下洋村、千诗亭村

祠堂前村、柘头村、枢洋村、后洋村、鹅山村、太逢村、东坑村

东升村、泥洋村、高岩村、上坪洋村、坑坪村

9

湾坞镇

(12)

坑源村、宝岭村、宝林村、徐江村、下广村、炉山村

半岭村、白莲村、池头村

福岭村、岩下村、寒洋村

10

溪柄镇

(12)

*水田村、*黄兰村、*长洋村、*斗面村、溪南村、茜洋村、立峰村、榕头村

立新村、白沙村

田坂村

11

溪潭镇

(23)

磻溪村、芹洋村、王里村、仙石村、濑洋村、陈家山村、华岩村、岭头村、吉坑村、瓜溪村、院前村、岐山村、濑尾村

洪口村、洋头村、下庄村、西安村、周家山村

西隐村、张家山村、上湾村、沙岩村

12

溪尾镇

(8)

林江村、仙洋村(新洋村)、下邳村、坎下村

坂中村、林洋村

石合村

13

下白石镇(38)

*小梨村、渔江村、顶头村、大梨村、行洋村、林门头村、外宅村、章沃村、北斗都村、楼坪村、外山村、白招村、凤山村、塘楼下村、大获村、荷屿村、本斗坑村(宁海村)、藟尾村(畾尾村)、湖头村、通湾洋村、英平村、东岐村、平岗村

塔里村、远杞村、下赤村、坑门村、六屿村、福屿村、王坑村、章坑村、亨里村、金腰带村、章岭村、福渔村、长坑村、南甫村

秦坎村

14

晓阳镇

(10)

南溪村、马洋村、东源村、首洋村、谷口村

晓阳村、南源村、龙洋村

岭下村、墙坪村

15

坂中畲族乡(15)

江家渡村、林岭村(廉岭村)、仙源里村、日宅村、南岸村、和安村、彭家洋村、后门坪村

仙岩村、井口村、许洋村、大林村、铜岩村、汤洋村

冠岭村

16

范坑乡

(17)

*毛家坪村、*半坑村、洋山村、徐家山村、上坪村、马冈村、范坑村、咸洋村、八斗村、墩头村、山岫宅村

蛇头村、东洋村、蒲家山村

竹柄村、古岭宅村、领先村

17

康厝畲族乡

(8)

东山村、红坪村、象地村、梧溪村

凤洋村、高台村

洋溪村、长潭村

18

穆云畲族乡

(14)

桂林村、咸福村、下逢村、翁洋村、隆坪村、中岙村

洋坪村、燕科村、上下村村(下村村)

梨田村、玉林村、科后村

19

松罗乡

(16)

后洋村、南溪村、满洋村、牛落洋村、柳溪村、王隶村、大坪里村、赤溪村

金山村、古厝村、山界村、茶洋村

松罗村、王加村、杜坑村

20

合计296个

说明:

1、按上级要求,296个应编村庄规划建制村包含3部分,一是已批复的15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名单详见附件1),二是已按多规合一要求正在开展的13个村(带*号的村庄),三是2021-2023年再编制的268个村。

2、列为福安市级试点村的赛岐镇狮子头村、湾坞镇梅洋村拟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原则上纳入控规编制,可不编制单独的村庄规划,未纳入296个应编村庄规划建制村名单。

村庄规划编制篇2

关键词:网络RTK, 控制测量 ,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RTK network, combined with the village head control planning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network of RT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actual inspection the measuring precision, discusses on the origin of the error of RTK, proves network can instead of static RTK grade E GPS accuracy.

Keywords: network RTK, control survey,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LAN/WAN)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的运用,特别是CORS系统内网络RTK测量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较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

2 网络RKT概述

2.1 网络RTK概念

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3个或3个以上)的GPS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准,计算和发播GPS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GPS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称为GPS网络RTK,又称为多基准站RTK。

2.2 网络RTK工作原理

它利用多个基准站构成一个基准站网,然后借助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消除或削弱各种GPS测量误差对流动站的影响,从而达到增加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距离和提高定位结果精度的。

2.3 网络RTK系统组成

网络RTK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通讯部分链路和用户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基准站网将观测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通信金链实时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首先对传送过来的各个基准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分析,然后对整个基准站网数据进行统一解算,实时估计出网内的各种系统误差的改正项(电离层、对流层、轨道误差),建立误差模型。

2.4 网络RTK的优势

(1)改进了初始化时间,扩大了有效工作范围,且精度均匀、可靠。

(2)Cors系统连续运行,用户随时可以观测,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拥有完善的数据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和周跳,增强差分作业的可靠性。

(4)用户不需架设参考站,真正单机作业,减少了人员物力等费用。

(5)使用固定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方式,减少了噪声干扰。

3 网络RTK运用实例

3.1测区概况

测区中央子午线117°,为南安市5个镇27个村,总计约21.6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量,要求每个行政村布设不少于两个E级GPS点。测区内地势平坦,房屋密集,道路纵横。

本项目利用C级GPS四个已知点,经现场踏勘,标石完好,作为本项目平面控制点起算数据。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4年完成的全省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可以作为本项目高程控制起算使用。

3.2控制作业

首级控制利用C级GPS控制点为起算点与检测点,以行政村为单位,每个行政村布设不少于两个控制点,采用FJCORS系统(南安市FJCORS系统已覆盖,信号良好),按网络RTK技术(一级点)进行测定。采用WGS-2000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参数,采用4个C级GPS点计算,所选参考点分布均匀,能控制整个测区。网络RTK观测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测量:

(1)网络RTK测量流动站在CORS网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并实现数据与服务控制中心的通讯。

(2)RTK测量流动站不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

(3)观测开始前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4)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重新初始化。

(5)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才继续作业。

(6)每次作业开始与结束前,都进行一个以上已知点的检核。

(7)截止高度角15°以上,卫星数6颗以上。

(8)PDOP值小于6。

(9)测量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2cm。

(10)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100个,每个点位各观测4次,平面坐标较差应满足≤±4cm要求后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网络RTK高程控制测量与平面测量同时,RTK高程控制点测量高程收敛精度均≤±3cm,每个点位均观测4次,其高程较差均≤±4cm,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再进行精化计算。

3.3已知点校正残差见表1。

表1

3.4测量控制点成果见表2。(这里不详细列出、为了资料保密采用“*”代替数字)

表2

3.5 内部精度情况

(1)转换参数:水平残差0.5cm,限差2cm,垂直残差2.8cm,限差3cm。

(2)PDOP值:最大为3.3,限差6。

(3)点位中误差:最大为2.4cm(YY2),最小为1cm(SY2),限差5cm。

3.6 网络RTK测量成果的外部检核

采用Leica TCR402全站仪进行边长和高程检测,比较反算距离、高差与实测距离、高差作为检查成果。按以上方法外业随机抽样检查了12个E级GPS控制点,占控制点总数的22%,边长12条,边最大误差0.024米;最大高差误差0.038米,检查结果见表3。从检查资料可以看出, 本次网络RTK测量成果是可靠的,施测方法是科学的,E级GPS点精度符合CJJ8-99《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表3

4 网络RTK误差分析

经实例检验可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差来源:

(1)受到网络影响,如某个基准站离线,对部分流动站作业有一定影响,如精度、测量时间长短等。

(2)在误差模型方面,如果电离层和对流层异常活跃,采用的模型将可能不稳或是不正确,实时获得的流动站点位成果可靠性无法保证。

(3)连续作业时,为保证实时性及效率,未重新生成虚拟站位置及数据,一定范围内扔采用初始已得固定点位差分的差分信息,这样差分信息对流动站所测点位成果就有一定的影响精度。

5 结语

网络RTK是目前国内乃至全世界GPS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欧美及日本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系统,国内也进人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有些省份地区已经建成并试运行使用。随着各地区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不断精化,运用网络RTK技术必将代替传统的控制测量,以满足城市建设对测量提出的快速及时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绍铨等. GPS 测量原理及应用,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 刘永昶等. RTK 控制测量及其精度检验。

[3] 黄俊华,陈文森.连续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骆光飞等.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国家测绘局 2010。

[5]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村庄规划编制篇3

1、组织落实。作为规划建设组牵头单位承担了区村庄布点规划组织编制工作,积极指导乡镇做好村庄体系规划、中心村和自然村村庄规划以及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召集五横、、三乡镇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和时间节点要求,同时在全区6个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各层次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座谈以及完成合同谈判签订等工作。目前,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和上报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10个中心村地形图测量12月15日前已全部完成,为各层次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规划编制。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区村庄布点规划、镇乡镇总体规划、10个中心村村庄规划的三个层次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由市建委牵头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村村庄规划于12月17日在合肥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已向省住建厅总工、市建委有关领导和镇村主要领导进行了第一轮汇报,由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院编制的区村庄布点规划、村6个中心村村庄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已于12月4日基本完成,待按合同屡约后,将于下周进行三个层次规划的初步方案汇报,由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的镇、村村庄规划和由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村村庄规划村域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和市规划局审查,镇政府正在开展3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上规划均由具备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院编制,除镇总体规划外,其余规划年内完成。

3、村庄整治。为进一步加快中心村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抓治理见成效,以“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为目标,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建设局会同区行政执法局、区环卫处,起草了《关于开展中心村庄环境集中整治的通知》,待区美好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区10个区级中心村和一般中心村村庄分别于2013年1月15日和2月15日两个时间节点各乡镇村近期完成工作任务和内容,目前部分村庄已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启动了村庄整治工作。

二、下步工作计划和举措

省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时间紧,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但对我区的近远期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我们将抢抓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规划,高品位建设美好乡村。近期下步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规划编制。加快三个层次规划方案意见征求工作,推进各规划方案在区、乡镇、村等各层面的征求意见会议召开,修改方案统一意见后尽快形成规划成果进行评审报批,力争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元月中旬完成,中心村规划元月底完成。

2、抓行动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抓区级中心村示范点,尤其是省市领导关注的村庄,先行动起来。村的严凤英故居和村部所在点、村、杨亭村根据形成统一认识的规划方案先行开展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建设,基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先启动,村新建村庄加快房屋建设进度,保证质量和工程安全,尽快打造宜城板块的特色示范精品村。

村庄规划编制篇4

关键词:村镇规划编制;问题;改进

无论是村庄规划编制,还是镇乡规划编制,其存在的问题是必然,总体表现为编制标准、编制体系、编制内容、编制实施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村镇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村镇规划编制标准存在的问题

(1)村镇规模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对村镇规划实行同一标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按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的数量确定镇村规模,把镇村规划规模化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级;我国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一般按镇村体系层次,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中心镇,—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四级,但这种分级标准很难解释规划的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区别。在村庄规模的划分上仅以人口为判定标准是不全面的。

(2)建设用地标准。现有村镇规划用地标准的适用范围虽覆盖全国的村庄、集镇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但全国村镇在地域和建设水平上存在差异,致使无论是人均建设用地规模还是建设用地比例均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按照《村镇规划标准》,村庄人均建设用地上限为150m2/人,但事实上有的地区远高于或者远低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如果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编制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用地将大为减少,村庄本身缺乏编制规划的内在动力。当然《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中所做的规定:“村庄建设用地宜为90~130 m2/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0~20 m2”是值得借鉴的,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目前,村镇基础设施配置仅考虑了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等工程设施,忽略了村民生活燃料、供热采暖、有线电视等设施的规划配置,致使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规划指导远超出村镇规划规范所涉及的内容。即便村镇规划规范考虑到的内容也仅是原则性意见,其强制性有待加强。

2、村镇规划编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重镇规划,轻村庄规划。《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没有针对村庄提出有所区别的内容和标准。全国镇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好于村规划编制实施情况。

(2)重单个村庄的建设规划,轻村庄体系规划。《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没有明确规定镇层面和村层面要解决的内容。实际编制工作往往重视的是镇层面的问题,缺少对村层面规划编制的相关法规指导,并且忽视了村庄体系规划的问题。

3、村镇规划编制内容存在的问题

(1)缺少村庄分类研究。现有的规划编制内容缺乏对村庄分类的系统研究,无法有针对性地对村庄规划建设进行分类指导。

(2)缺乏村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当前村庄规划忽视了农村产业规划研究;村庄自主产业发展的类型比较单一,造成产业发展方向雷同;村庄规划需要在空间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对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考虑。

(3)忽视村域土地利用规划。现有的村庄规划忽略了对所有农田、林地、草场、牧场,山林进行整体性规划,以适应机械化耕种要求的现代种植业发展需求。

(4)缺少生态保护规定。《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没有关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而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则应考虑加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划。

4、村镇规划编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1)编制实施主体不明确。村庄规划的实施主体应是村集体,但由于村民的认识问题,新农村规划涉及的土地权属、土地流转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农民对村庄规划的实施持怀疑态度,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2)忽视公共参与实施。以往的村镇规划往往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编制的“见物不见人”的物质规划,忽视了居民的主体性。规划编制者又缺乏对农村的深入了解,规划成果常常不被农民所了解或接受。

二、村镇规划编制改进策略分析

1、重视差异因素,加强分类指导

根据规划对象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特点,划分规划对象类型,采取不同的规划编制标准。

(1)城市规划区内的镇、乡、村庄规划,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将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纳入镇规划,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乡、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准城市”指已达到设市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批准设市的建制镇和一些人口规模未达到设市标准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达到设市标准的村镇,规划编制应适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非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镇和乡规划。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编制规划可在现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基础上编制规划成果。建议分成城镇化整理型、迁建型、保留发展型三大类型的村庄,确定规划的编制重点。

2、明确规划层次,构建编制体系

村镇规划同样需要坚持体系化的基本原理,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编制体系和程序。建立镇、乡集镇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要先制定村镇总体规划纲要,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

3、分类规划指标,完善编制内容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把产业、区域公共设施作为村镇规划的重点内容。在城乡统筹思想的指导下,需要解决的是:城乡空间布局的整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城乡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城乡社会事业的均等化;城乡生态环境的优质化;城乡居民就业的公平化;城乡文化生活的健康化。做到产业空间、地域空间、公共设施这三个方面的统筹。另外,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保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传统的需要,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乡村景观和环境与人类聚居活动紧密相连,要注重保护乡村的景观风貌和生活环境。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片面追求城市化景观,造成传统乡土文化和景观的消失。在今后的村庄规划中要改变目前乡村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田园文化特色,正确引导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塑造生态平衡的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注重居民参与,提供切实渠道

应切实履行村镇规划从编制、实施、管理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规划草案阶段、成果报批之前都必须在规划涉及区域进行一定时限的公示,广泛听取农村集体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要吸纳到规划方案中,切实保证群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活跃的地区,规划编制人员应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规划的编制,使规划真正具有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语

除了以上针对性的措施外,村镇规划编制要有以下几个转变:在规划特征上,从以居民点规划为主转向“点规划”(即镇,乡、村)与“面规划”(即相应的行政辖区)并重;在规划宗旨上,从构建小城镇增长极转向构建协调发展的城乡组织体系;在理论基点上,从空间聚集论转向城乡统筹发展观;在强调重点上,从小城镇主体——镇区转向小城镇整个区域;从结构形态上,从呈“线”形转向呈“网络”型。村镇规划编制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村镇发展实情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玮.胶南高标准提升新农村规划水平[J].城乡建设,2006(05)

[2]朱铁华,倪锋.北京村庄规划实践中的反思与追问[J].北京规划建设,2006,(3).

村庄规划编制篇5

*年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为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建设和谐*,加快*市的城市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600个村庄和全部建制镇或乡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市建制镇规划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率50%,以科学指导*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顺利完成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中发[*]1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局十一五期间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和各区县报送的*年村镇编制计划,我局制定了*市*年村镇规划编制计划,按照各地建设时序的先后和轻重缓急确定如下:*年我市计划完成200个村庄和40个建制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具体名单见附表)。该计划的确定按照下述几个原则进行:第一、属于*市城市总体规划都市区范围的村镇,特别是与省会县城相邻的农村村镇要优先规划并与城区接轨。第二、属于*市100个重点整治村名单中的村镇。第三、革命先辈的家乡和省市领导扶贫办点的村镇。第四、纳入小康示范村的村镇。第五、区位、经济和社会等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第六、能体现均衡性和具有带动作用的村镇。另外,对武广客运专线、*电厂、湘江航电枢纽、高开区等需拆迁的村镇要配合做好新村建设规划。

*年将要完成规划编制的200个村庄和40个建制镇基本布局为:市内五区村庄规划编制36个;*县和望城县村庄规划编制项目各42个;浏阳市和宁乡县村庄规划编制项目各40个;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建制镇规划项目各10个,*县建制镇规划项目9个,开福区建制镇规划项目1个。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村镇建设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组织协调组、技术指导组、成果验收组、专家审查组。

(一)领导小组组长:徐湘平

副组长:

小组成员:

(二)组织协调组

在*市规划局设立村镇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冯意刚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设计处、总工室有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各县成立由县(市)规划局牵头的村镇规划组织工作班子。

(三)技术指导组

负责编制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技术标准、规划软件等,确定地形图测绘标准与验收办法,负责各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员的技术培训。

(四)专家审查组

由各县(市)规划局组织成立一个相对固定的专家审查组,负责方案审查,提出咨询意见。

(五)成果验收组

各县(市)规划局、乡镇政府检查成果内容的完整性与深度,签署成果验收单。

三、工作步骤

(一)工作标准与规范制定。制定《*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市村庄规划编制成果与标准》、《*市村庄规划编制标准应用软件》。

(二)现状调查。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五所在长院校师生及在长18家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并编制各县(市)村庄布点规划,就新农村村庄规划进行专题研究。

(三)组织地形图测绘。对各村重点建设的区域、地点测绘1:1000或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

(四)规划编制、组织23家在长具有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院所参加规划设计。

(五)规划审查

1、由各县(市)规划局及乡(镇)政府组织所在区域的村镇规划方案审查会,下发方案审查会议纪要。

2、为了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前瞻性,提交评审的规划方案必须先提交村民讨论并形成意见,规划成果提交审批前须组织村民公示并在村民大会通过。

(六)审批

为了确保规划的法律效力,按照村镇规划管理条例,对规划成果按程序完成好的规划报批手续。

四、资金来源

按每个村庄规划6万元,每个建制镇(乡镇)规划20万元的编制与地形图测绘经费标准计算,每年需要专项经费2000万元。市、县(市)各负担二分之一的原则,市财政每年安排规划编制经费1000万元,县(市)每年配套安排1000万元。

五、时间安排

(一)组织动员与技术准备阶段

*年12月-*年3月现况调研

1、各县(市)规划局召集乡镇领导召开工作动员会,确定*年村镇规划编制名单,规划规模。

2、完成规划编制办法、编制技术规定、审批程序的制定,软件的开发及测试。

(二)确定设计单位与组织地形图测绘(*年4月)

1、确定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

2、地形图准备,统一提供1:10000地形图;组织测绘队伍,测绘1:2000地形图。

(三)规划方案编制(*年5-8月)

各设计单位进村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编制规划方案。

(四)方案审查(*年9-10月)

1、由县(市)规划局分期分批组织方案审查

2、各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完成成果送审。

(五)成果验收、工作总结阶段(*年11-12月)

村庄规划编制篇6

一、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介:

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刚起步的私营公司,迄今为止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某规划设计院秉承事实求是,艰苦奋斗的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完成了多项总规,控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并成功的从丙级单项姿质升级到丙级姿质,目前公司全体职工正在以更高昂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准备资质的再次升级,预计到2008年能更上一层楼。公司下设设计所两所,拥有国家注册规划师4名,国家注册建筑师2名,国家注册结构师2名,高工数名,设计师若干。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0月8日,我与徐殿根,孟凡力等三人正式开始了在某规划院的实习工作,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公司将我们三个都分到了一所,并按照学校的要求为我们每人分派了一位指导教师,我很荣幸裴院长能担任我的指导教师,裴院长是原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虽然在用计算机画图方面有点跟不上,但在专业理论方面却能给我以极大的启示,在实习期间我在裴院长身上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受用终生。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实习期间,我们三人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承担了某市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参与了某市某镇总体规划,某管理区控规的编制任务;承担了某县喜峰南路街景设计,某开发区小区详细规划等几个修规的编制任务。

四、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

工程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撑,是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场伟大革命。

按照唐山市和某乡新农村创建工作安排,我公司受某乡政府和各村村两委委托,承担该乡新农村规划编制任务。我们三人共完成6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分别是西小寨村、河南庄村、东祈尔村、西二十里铺村、三官庙村和黄台村。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主要文本包括:村庄概况、现状条件分析、规划依据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村庄性质与规模、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防灾规划、环保节能规划、分期建设、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主要图纸包括:村域规划图、村庄建设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村庄工程规划图、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图等。

实习体会

在承担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河北省建设厅颁发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并根据在学校做新农村的经验出色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受到裴院长的好评。期间,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比如,在文本中加入了财政预算的内容,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我只能从头学起,好好的向所长及裴院长请教;再如,做实际的工程必需对现场地形特别熟悉,这样做起设计才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也最符合实际。下面我将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学到的一些专业理论整理如下:

1.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3.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4.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5.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综合分析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划定村域范围内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域。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处理、能源供应、农田灌溉、雨水积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及规模。

6.村庄建设规划应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7.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村庄规划编制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庄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城市城镇化率都快速发展。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仍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使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化成果。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虽规模扩大,但有限人口数量被进一步分散,形成不了规模市场。 “安身”容易,“立命”难,暗淡的就业形势使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生活窘迫。可见,农村城镇化不是万能的,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注定是一个漫长、艰辛、曲折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 当前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干部群众对村庄规划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村庄规划要做到“生活区、功能区、种养区分离”,不利于生产生活,村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重农民负担等,因此群众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的积极不高,可能导致主管部门认为花钱编规划,作用不大,无非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也可能造成农村群众认为村庄规划可有可无。

2.2村庄规划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规划成果水平有待提高

新农村规划对规划部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课题,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还值得探讨和完善。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就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出台了指导意见,如我省住建厅还制定了《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暂行)》等相关文件。但在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和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则远远超出了上述《导则》所涉及的内容,直接的影响是村庄整建规划难做。此外,由于设计任务繁重,规划成果比较粗糙,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2.3 村庄规划所涉及的土地权属、土地流转问题难解决,导致规划难以落实

《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均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规定。因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要将已经分散到农户的土地集中以建设中心村居民点或公共基础设施等,在制度上存在难以供地的问题。如果所作村庄整建规划的中心村居民点和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跨越了村民小组,在村庄规划进入征求村民代表大会意见这一程序时,就遇到了设计人员难以解决的中心村居民点土地权属、流转问题,导致规划难以落实。

2.4村庄规划基础差

各级主管部门对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起步较晚。村庄规划起点低,没有前瞻性、适用性,规划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村庄规划需求;村庄规划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大多数规划仅停留在村庄的总体规划,对电力通讯、排污、给水等没有作专项规划,对村庄长期发展缺乏应有的指导作用。

3 新型城镇化下的村庄规划策略

3.1 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目前,在农村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目标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管理服务、农民市民化方面达到或接近城区的水平。实践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有工业化助推型、招商引资倒逼型、产业支撑型、政策性整村搬迁型、政府主导型、村(居)委会或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型。相比较而言,前三种类型应该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体,比较容易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格局。

3.2 村庄规划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村庄规划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庄规划应该因势利导,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特别是要保护一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中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就体现了对这种传统“乡愁”文化的保护。

3.3城镇化建设中应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

中国传统村落中有不少极具价值的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和涵载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村,中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必须谨防在大规模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被有意无意地破坏、损失,因此,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和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万万不能把所有老民居、老村庄都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中,务必要做好对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的保护和历史人文村名的传承工作。

4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的建议

4.1村庄规划要立足实际,分类实施村庄规划建设,不搞一刀切

村庄规划建设工作要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一是对地处城区边缘、经济基础较好但住房条件较差的村庄,采取整体拆迁、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方式建设。二是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部分保留、部分迁建的方式进行改造。三是对群众住房条件较好但公共环境和设计条件较差的村庄,重点进行局部改造和环境治理。四是对地处城镇或紧邻城镇的村庄,重点要加快经济发展。五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村庄,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4.2 广泛发动,为村庄规划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一定要花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进行宣传动员,把村庄规划同思想观念更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从旧传统、旧习俗中解放出来。二是要通过编制规划蓝图和新村建设模型、典型示范等方式,把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村庄建设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三是要建立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共同推动村庄规划的组织和实施。

4.3进一步完善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指标体系,提高村庄规划水平

当前,在理论上需要解决的是:村庄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它应具有那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的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那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那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庄规划上运用和如何运用?其次,要组织科研力量和规划设计人员加强对村庄规划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提高村庄规划的整体水平。

4.4统筹协调,实现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规划上要超前,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村庄规划分类与定位。二是管理上要到位,要把环境整治作为一个重点,确保建成的村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三是实施上要创新,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4.5 创新方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村庄建设能否真正造福人民,关键在于加强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充实基层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人员。二是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管理,确保农村建筑工程质量。三是创新村容村貌管理,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达到“乡风文明”的目标。

5 结语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走着一条以政府经营为主导、依托外延式扩张的功利型城镇化道路,其典型特征就是以土地城镇化带动人口城镇化。若长以此往,结果很可能是“城市”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能否有效稳定农业发展、妥善推进农村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则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村庄规划是为了确立中国农村改造的示范地区,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蓝本。而从长期来看,则是为了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罔顾现实情况,一味“求快求大”的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参考文献:

1、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建设,2005.5

2 、喻建华.以农民为本,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小城镇建设,2006.4

3 、毕信亚.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村建设为何实施难.中国土地, 2006.6

4、当前村庄整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广西城镇建设2006.12

5、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的保护和历史人文村名的传承 李瑞典

6、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农村规划,上海金融报

7、村庄规划建设中的矛盾与问题

村庄规划编制篇8

一、健全村镇规划体系,为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一)落实规划编制责任。各镇人民政府是本镇各项规划和所辖村庄(社区)规划的编制主体。街道办事处是本街道办辖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上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编制主体。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镇(街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及督导、检查。各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镇(街道)组织编制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村庄规划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经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二)健全村镇规划体系。各镇应尽快调整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完善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所辖村庄、社区规划编制的依据。镇总体规划已经审批的,可根据发展需要进行调整修编;未编制和未审批的,年12月底前,应完善成果并按程序审批,作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依据。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年月底前达到镇规划区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当优先统筹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中心镇要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城市设计,改善城镇形象;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各镇根据建设进度编制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保留村庄的环境治理规划。

(三)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推行规划方案咨询、征集比选和设计招标,全方位开放市场,为高水平的规划方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塑造有特色的精品镇。中心镇和县城周边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原则上由甲级以上规划编制单位承担;一般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必须由乙级以上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必须由丙级以上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建立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规划评比制度,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较好的镇,县政府以奖励的形式给予规划编制费用的资金扶持。

二、强化村镇规划管理,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一)建立健全村镇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镇、村辖区范围内各项建设行为的审批,应当以通过审批的规划为依据。没有编制规划或者编制规划但未经法定机关审批的,对建设项目不得进行审批。

1、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在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经镇人民政府审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向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书面申请;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进行道路、管线工程建设的,提交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需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交详细规划。

在镇规划区内使用宅基地进行农民村民住宅建设的,应当持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建筑方案、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材料,向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村庄规划区内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新型农村社区、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向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规划保留的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提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宅基地使用证明或者房屋权属证明、村(居)民委员会同意建设的书面意见、新建住宅相关图纸,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委托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依据镇村体系规划不再保留的村庄一律不得进行新建、改建和翻建,确需安置建设的由镇人民政府引导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建设。

(二)严格落实村镇规划执法责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对村镇规划的实施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县城规划区及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和镇规划区范围内的违反规划管理的建设行为的监督检查;镇人民政府负责镇规划区外所辖村庄建设活动的监督检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镇人民政府应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建设活动进行监督,及时查处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建设行为,对重大违法建设案件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本辖区内违法建设的行为,应当予以配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本区域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报告。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工作协调,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共享,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长效机制

(一)健全村镇规划组织体系。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强化调度,抓好落实。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县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各镇要加大对村镇规划的投入,逐步配备2名以上专业人员,业务上接受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指导,负责本镇辖区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办公、放验线以及交通设备。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规划建设协管员,负责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二)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村镇规划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对镇长、分管负责人、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业务骨干及村庄规划建设协管员,每年组织一至两次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建立村镇规划专家顾问制度,各中心镇及其他有条件镇要聘请专家作村镇规划顾问。

上一篇:钢结构范文 下一篇:标底编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