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证券化范文

时间:2023-11-05 02:06:29

金融资产证券化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1

正确把握资产证券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这就要求金融专业人员要大力建设成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传导机制,确保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够顺利实施。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该银行率先提出推进资产证券化的举措,成为这一改革创新的支持者、推动者和组织者。中国人员银行作出如此决定是由于金融企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改革创新要求。通过转变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实现由商业银行的控制到市场调控之间的有效转变,从而真正地实现资产证券化;其次,将货币政策的具体要求纳入资产证券化的考量范围内。由于货币政策对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范围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银行方面应当对具体时期的具体货币政策的方针和要求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把握,及时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例,此时银行资金总体上比较宽松,不宜迅速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但是针对一些资金比较紧张的银行仍然可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第三,尝试将某些信用等级较高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对象。由于资产支持证券是一种信用风险与预期收益都比较适中的证券,当这些证券出现在公开交易的市场平台上,不仅可以使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平台得到扩大,而且有利于提高这类证券的市场信誉,使资产证券化得到较快的推广。

二、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发展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任务中,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是重中之重。只有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才能为资产证券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可以说,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金融市场较高程度的发展是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首先,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金融产品的接受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金融产品越为复杂,其所凭借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也就越高。当金融市场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金融活动参与人员只能得到一些较为简单的金融产品,对于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市场暂时还不具有与之对应的必要的接受能力;其次,金融市场的的发展程度与投资者群体群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相关机构的投资者群体也就越高。由于机构投资者是债券市场的主体,对于那些对投资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对金融产品的投资成为他们进行金融活动的首要选择。当前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占80%以上,这就为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条件;最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市场金融制度月完善。由于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人员为之持续工作和奋斗。而针对资产证券化之类的负责金融行为,金融市场必须着力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环境。从而为金融市场缺提供一个安全有效进行发行、交易、结算等活动的平台和环境。第二,资产证券化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一类新的重要的金融产品,这种金融产品基于某一资产池所产生的收益。它是一种固定收益类产品,决定收益的现金流比较稳定,风险较小。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够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产品;其次,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的相互连通。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有利于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连通,同时还有利于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连通。

2.推动资产证券化进程,着力发展金融市场。推动资产证券化进程,着力发展金融市场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当前具体的市场环境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行,对金融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所必需的条件,但实际上仍然无法满足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因此,金融工作者一方面要解决好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培养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好相关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问题。第二,从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开发多样化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将非信贷资产如应收账款、基础设施、信用卡等实现证券化的有益尝试。这就给国内的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在金融产品开发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出多档次证券化产品与新型债券想结合的发行方式,通过还可以不断将新元素添加进来,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进而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交易热情。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2

资产证券化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创新产品,可以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和分散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其中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是,以上这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均是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也就是对微观主体产生影响和作用,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很少从宏观角度去进行。但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虽然不是危机爆发的源头,但其确确实实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资产的价格泡沫以及内生流动性的扩张等,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微观主体的范畴,因此,资产证券化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我们知道,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开始利用资产证券化来转移信用风险,因此扩大流动性和转移风险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它们可以实现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首先,从转移风险的角度来讲,微观主体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将其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则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消除掉,但通过在投资者之间来分担资产证券化转移的风险,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每位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量,还可以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分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这样风险可以实现最优的分配;其次,从扩大流动性的角度来讲。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当经济形势下滑的时候,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正面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1.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负面影响

(1)风险转移功能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各微观主体显示出了极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给转移出去,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是看涨的,证券化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来转移风险。在消除了“风险”这个后顾之忧以后,他们就可以放心的从事“谋利”行为,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道德风险。

(2)风险转移功能导致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投资者,然后投资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将初始的证券化进行打包和重组,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和立方,这些产品又会被其他的投资者购买,风险实现了再次转移。随着监管的放松,这一过程会不断的衍生下去。但是,在风险的不断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风险的放大和扩散,由此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一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产生货币政策紧缩,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化为损失。

2.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的负面影响

(1)扩大流动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发售,抵押贷款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这样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形成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2)扩大流动导致内生流动性的扩张。发行者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而证券化的购买者,比如投资银行业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方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形成的,而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从金融体系延伸到实体经济,因此这只是附属于金融市场的内生流动性扩张。此外,这种流动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逆转,证券化产品就失去了销路,这样其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

(3)扩大流动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在次贷危机之前,随着房价的上涨,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市提供大量的资金,导致房市出现价格泡沫,由此引起经济过热。但当央行意识到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抬头时就会采取紧缩政策,由此刺破价格泡沫。房价的下跌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同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这又导致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这样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不断减值,其已经设计好的证券化产品也渐渐的失去了销路,证券化产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这样市场中就会缺少必要的资金,流动危机就会爆发,并引起了经济的过度下滑,由此可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4)扩大流动导致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抵押贷款机构可以不断的通过证券化来增大流动性,这样流动性的资源增加了,抵押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动机就会提高,进而就会忽视对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并放松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引发道德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影响

金融体系中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一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市场主导的融资体系”;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二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在资产证券化出现之前,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方式充其量只是间接融资的辅助体系。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出现和发展,同时银行体系由于受到“Q条例”的限制,“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频繁,并导致银行与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体系逐渐由“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同时,银行的融资方式在“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通过将其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或扩大流动性,从而把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演变成隐藏在证券市场中的融资方式,这种转变使传统的银行功能逐渐消失,导致银行类似于一个“影子银行”。在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使银行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流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导致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资结构已经不再仅限于银行的间接融资,而是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的多层次融资结构转变,同时也导致了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四、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影响

在危机爆发之前,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现在:第一,风险转移功能实现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样风险实现了最优配置,并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资产证券化是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中介机构、评级机构、贷款机构以及投资者都会参与调查最初的信贷活动,这使银行发放信贷过程中的一些隐含风险被公开化,进一步减少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首先,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复杂的基础资产,可以被用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很多,但不同的基础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就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对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复杂程度就会增加;其次,资产证券化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系统,这限制了信息披露的发挥,因为在参与主体众多的情况下,披露信息需要很高的成本,对信息的分析也需要大量的成本。由于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这项功能的限制必然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再次,资产证券化交易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难度,因此当资产证券化的价格发生波动时,投资者很难对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评级以及价值走势进行预测,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投资者产生非理,由此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再次,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大量委托———问题的存在,比如抵押贷款借款人和贷款发起者、贷款发起者和贷款安排者、贷款人和服务商以及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委托———问题等,这些委托———问题的存在使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引起金融不稳定。

第二,基本功能被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初衷是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优化资源的配置,但从次贷危机中,这两项基本功能被滥用了。首先,从转移风险来看。转移风险的目的是使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从而促进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并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一方面,风险并没有转移给合适的投资者,并且大部分风险被转移到了不受监管的市场中,导致透明度降低,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在逐利的刺激下,资产证券化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发起———销售”模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交易链条,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高回报”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高风险”却被大家所忽视。

五、结束语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也可以宏观的角度上也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时必须慎重使用它所带来的各项功能,同时也要考虑资产证券化在宏观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讨论资产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分析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资产证券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协调,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此外,如果不能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和认识,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扩散。

第二,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同时,构建合理的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要明确监管当局的监管权限、加强信息披露、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协调以及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在信用评级方面,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跟踪评级和利益冲突规避机制的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以及强化评级机构的数据积累,另外也要防止评级机构技术层面上的缺陷、评级垄断、评级模型及标准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跟踪标准不同等问题;同时我们也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3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浅析

资产证券化是近十几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界定资产证券化是“将企业(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上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可以看出其主要实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同时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资产证券化也被认为是一种低风险的融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导火索就是曾被专家一度认为安全高收益的资产证券化工具。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控制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是何等重要。

一、资产证券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第一,传统银行由于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盈利水平比较低,同时随着美国房地产比较低在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下出现聊蓬勃发展的局面,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急剧增加,盈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对住房抵押贷款庞大资金的需求与有限的银行存款的巨大缺口却成为银行等放款机构的盈利的一个瓶颈,而且银行的盈利还收到最低资本金的现值,于是创造一种业务既能够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又能够不受最低资本金的限制成为银行等放款机构实施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在高额利润的趋势下,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也就是银行将打包的住房抵押贷款卖给投资银行也就这样产生了。第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拥有大量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资金,由于这类资金是短时间内闲置,所以寻求一个既安全又有比较高收益的市场刺激了回购市场的迅速发展。但是回购市场是需要抵押的,而证券化了的资产就顺势的成为回购市场的抵押工具,同时回购市场也为投资银行融得了大量的短期资金。

     二、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沉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在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转移分散风险。但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强调风险的转移。例如在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以将银行的风险转移给投资者,由很多的投资者承担原来由一家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原来的风险就得到了分散,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体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降低。

     但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散功能也引发了道德风险。首先,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于是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一方面,提供大量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贷款。这些贷款人这些购房借款者的财富很少,收入低而不稳定,还款能力差。

     其次;对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包装以及信用评级的缺陷。美国投资银行发展出了大规模表面上足以担保风险,确保投资人权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CDO 就是其中的代表。 随着市场的发展,近年来衍生品的层次越来越多,衍生品不断衍生出新的衍生品, 因而使金融衍生品的情况更趋负责。交易的链条不断拉长,分散的范围越来越广,风险也随之在日趋复杂的链条上不断被交易和传递,从而最终的投资者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全面了解自己最终面对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最初发行者也很难完成对于风险的度量和掌控。本来,金融衍生品如 CDO 的买卖还需要信用评级,以对其的风险进行适度的了解。 但是,伴随着信用评级机构的资金来源由投资咨询服务转向了 Issuer-pays Model, 即发行人付费模式,利益冲突出现了。 “当从债券发行人处获得报酬时,信用评级机构便牺牲了其独立性”。 加之对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无所作为,于是,很多原本 BB 等级的资产被贴上了 AAA 级的标签,而投资者在投资时看到的又只是资产的 AAA 评级, 因而很难量化其中的风险。 实际上,真正的风险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沉淀下来,形成了巨大的漏洞。对于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缺陷的思考在证券销售的过程中,制作金融衍生品时层层包装,使得危机来临前毫无察觉,危机到来时又极度恐慌。为了回笼资金,进入下一个房贷循环,金融机构往往设计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

三、对资产证券化合理规范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本身并非罪孽,它的设计意图主要在于减少融资阻力,促进资产融通。这种创新不仅能降低融资者的筹资成本还可以改善融资者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融资者资产的流动性,优化财务状况。融资者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产选择,剔除不受欢迎的资产,调整产业结构等。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看到尽管资产证券化有这么多的优点但决不能被滥用,理性应用资产证券化业务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既然原始资产的质量和证券化的结构都构成了证券化风险的来源,所以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需要着重从这个两个方面下手。首先,资产证券化业务需要建立包括准入机制在内的方式规避风险。一方面并非所有金融机构都适合参与此业务,应该限制保险机构、商业银行和社会福利性质的基金参与;另一方面,在资产池的筛选方面,需要强调资产质量,进行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适于证券化的理想资产最关键而且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够带来可预测的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否则投资者难以得到预期的收益,从而增加了相应的风险。其次,监管当局应该进一步完善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资本要求、信息披露标准、风险隔离安排、评级和担保制度等方面的监管,并维护监管当局的监管独立性,及时监测、防范和化解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只有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才能提高资产证券化的透明度,从而有效的控制结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洪.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及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07:2.

[2]吕超.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研究[J].证券市场,2009:10.

[3]李浩.关于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思考[J].经济师,2008,(11):21.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4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美国次级债风波 风险管理 理论思考

所谓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在金融领域中通过特定的现金流和特定资产组合为支持,以发行可交易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工具,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发行抵押支持证券(以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完成首次资产证券化交易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被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在当前新金融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服务管制放松化,客观上导致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管理和风险组合更加复杂化,对于资产证券化而言,交易结构风险、信用风险和提前偿还风险等不同类型风险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能够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思考风险规避措施。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资产证券化是将非证券化资产集中起来进行重新组合,并且发行的过程和技术,其主要针对的是具有稳定性的未来现金流。这种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信用风险转化为市场风险,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增加了面临其他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一)交易结构风险

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模式,其是否能够获得融资,取决于其所采用的交易结构,因此也就出现了交易结构风险。如果参与的各方能够恪守合同约定,那么这种融资模式从结构上而言是一种较为完善,且风险较低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对资产转让存在着不尽相同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制度,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结构风险。例如,如果发起人采用的是“真实销售”对资产进行处理,那么其结果是证券化的资产将从资产负债表中脱离出去,发起人与其他债券人对这些资产将失去追索的权利。也就是说,当发起人破产时,这些被证券化的资产将不作为清算对象,那么对于债权人而言将面临债权落空的风险。如果发起人采用资产负债表内融资处理的方式从事资产证券化,那么当发起人破产时,债权人对这些证券化的资产仍旧享有追索权,这些资产会以现金流的方式转让给债权人,那么也就意味着资产证券的持有人将面临损失的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违约风险,指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无法兑现其承诺,违背合同约定所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链结构的特殊性所产生的。信用风险是因为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无法及时支付本金与利息,从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以住宅抵押证券为例,其是由联邦机构对本金和利息进行担保的,而联邦机构又是由美国政府进行信用担保的,因此其所具有的风险可忽略不计。但对于非抵押资产证券化而言,投资者必然会面临参与者无法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交易的风险。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最大的保障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资产证券的承销商,其主要由投资银行构成。另一方面是负责投资管理与交易控制的委托人,任何一方在交易过程中都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合约到期之前,或是在可接受的替代方到任之前,任何一方面如果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职责,都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风险。具体表现在:

债务人风险。也就是基础资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责任的风险。这种风险一般是可以回避的,通过预先设定一个合格条件,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只有符合条件的资产,才可以从事SPV。该条件应该是最低要求,这样即便发生债务风险,那么也可以从发起人那里收购更多的资产,以应付投资者的支付需求。

承销商风险。承销是最主要的资产恶化风险防范措施,在应收款支持融资中,承销商承担支付的义务,其行为直接关系到资产合约的执行结果,同时承销一旦发生中断,必然导致对投资者的支付延迟,或是支付不能,甚至引起整个结构的信用质量降低。因此当应收款支付交易被结构化之后,承销商应该根据惯例对拖欠、违约或是追偿等事宜作出相应的说明。

受托人风险。受托人风险主要是受托人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一般而言,受托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对应收账款的现金流并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受托人对这些资金的安全性以及转给投资者的及时性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如果受托人无法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责任,控制自身的经营状况,那么投资者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正因为如此,一些评级公司会采用附加条款的形式将预防措施告知投资者,提醒其注意其中所存在的风险。例如标准普尔公司明确指出:“投资者应该将受托人或其他具有托管责任的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风险考虑在内”。

(三)提前偿还风险

发起人与持有者所签订的合约上可能会存在提倡偿还的条款,也就是说发起人有权在债券到期之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券。发起人之所以要求这种权利,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内,当市场利率低于发行债券的票息利率时,收回原有的债券,重新发行利率较低的债券。在市场波动的较大的情况下,发起人一般会采用短期赎回的方式,以便于其能够以更为有利的条件实现债务的再融资。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提前偿还条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利之处:第一,用以提前偿还债券的现金流量,其格局是难以确定的;第二,如果利率下降时,发起人要求提前偿还债券,投资者将面临再投资的风险;第三,债券的资本增值潜力较小,提前偿还的结果可能会让投资者在现金流的安排问题上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难以预料的提前偿还将面临巨大的再投资风险,并且使其原本的资产管理计划无法实现。因此通常采用存续期作为衡量提前偿还风险的指标。存续期是根据各支付期的支付现值为权数对支付期加权来确定的。如果存续期缩短,那么意味着出现了提前偿还的情况。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由SPV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向投资者支付资产证券化的收入所造成的。SPV的目的是确保收入流与支出流的匹配,但是如果突然出现高违约情况,必然会导致现金不足。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由发起人补足资金,但是发起人不应就此承担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同时造成SPV融资特征的外表损害。同时,发起人所提供的保障也仅仅是现金方面的保障,因为现金短缺并不完全是由违约所造成的,如果因其他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资金短缺,可以由第三方提供担保加以解决。

(五)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因利息率变动而导致的投资风险,具体表现为证券化资产的利息收入往往少于非证券化资产的利息收入,甚至是没有。一般而言,证券化资产在应收款融资中是没有利息收入的。有利息的资产如果被证券化的话,那么投资者必然将造成损失。例如MBS证券,其利率风险远比汽车或信用卡应收款证券的风险要高出许多。原因在于汽车或信用应收款的利息率在一般情况下是远远高于按揭贷款利率的,也就说其是在LIBOR或是基准利率基础上所形成的边际利差。因此如果对融资采用的是固定利率,而对证券化资产采取浮动利率的话,必须考虑利率风险,解决的办法通常是进行利率交换。

上述风险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发起人如果将要从资产负债表中移走部分资产进行证券化,就必须综合考量上述风险,并且应该获得发起人的审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认可。

思考美国次级债风波

在日益宽松的金融环境下日趋活跃的金融创新在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金融形势,但是鉴于金融风险不可避免的扩散性和隐蔽性,金融创新过程中任何风险管理的疏忽都可能出现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作为美国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的一创新品种,次级抵押债原本这项针对低信用客户群体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却因为近十多年来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失业率大幅度增加、房价上涨等根源的存在,加上风险管理中忽视了信用风险等多种类型的风险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国内金融行业更应该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蕴含着的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对于ABS所具有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更为深入地进行思考。

(一)应该认真研究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以资产证券化为例,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潜在的市场风险还没有被完全认识,因此盲目在金融市场中推广此类产品必然会存在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线较长,参与主体众多的金融产品,其定价往往容易脱离原有基础产品的价格,因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仅仅依靠投资银行或是信用评级机构,显然是无法预测或是防范风险的,因为在不同阶段,金融产品所表现出的风险特征是不同的,而最终的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风险如果和定价产品相脱离的话,必然会引发类似于美国次债危机式的金融风暴。

(二)密切关注基础资产的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对于市场风险的关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几个传统风险因素方面,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基础产品的风险,基础产品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本源,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一个风险转移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风险消除的过程,因此资产证券化之后,对于基础产品的管理不仅不能够放松,而是应该加强。此次美国的次债危机充分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缺乏对基础资产风险的控制。当债务人无法按照规定还款时,金融机构并没有引起足够高度的重视,错过了最佳解决问题的时机,从而导致ABS资金链彻底断裂。一般而言,具备证券化条件的资产池应该符合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资产可以产生稳定的、可预测的现金流收入;原始受益人已经持有该资产一段时期,且信用表现良好;资产具备标准化的合约文件,也就是所谓的高度同质性;资产抵押物应该易于变现,且变现价值较高;债务人的地域和人口统计分布广泛;资产具备良好的历史记录,具备较低的违约率与损失率;资产的相关数据应易于获得。

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充分说明了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对于资产证券化存在着重大的影响,系统性的风险会增加非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因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市场压力测试,正确认识信用等级评估机构的评级风险。信用等级评估机构应该吸取教训,在工作中应该以更为审慎的态度从事风险评估,而作为投资者不能盲目信任评估机构的评级,对于资产证券化所潜在的风险应该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的策略。

防范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措施

具体到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笔者认为对于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可以通过良好的资产证券化环境的构建和监管质量的提升来实现。

资产证券化良好环境的构建。在思考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鉴于我国同美国发展基础的不同,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明确与之相关的税务、抵押、会计、披露等制度的相关规定,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法可依、规范运作,这是规避和降低风险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在SPV的选择上,选择实力强信用高的金融结构作为SPV,保证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应尽快构建完善的信用评级和增级的相关制度,从信用的角度规避风险;第四步强化国际合作,打造资产证券化的国际通道,通力合作,降低风险。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由于资产证券化本身衔接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大市场,涉及部门众多,涉及层面更多,所以风险规避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而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央行等部门应当本着激励相容、风险导向性的审慎监管等监管理念,进一步的完善相关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防范资产证券化风险、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吴迪.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J].亚太经济,2006(2)

2.惠淼枫.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郭永刚.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5

【关键词】汽车金融 资产证券化 运行模式

一、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据统计,截至2004年,金融机构全部消费贷款余额为17952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0.6%,其中,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10.2%。2009年,国内汽车的销量呈现全面上涨的状况,汽车贷款业务也一跃成为各银行的第二大零售业务。

在我国,目前汽车信贷有三种方式:信用卡分期(商业银行提供)、个人银行贷款、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但是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具有其他两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1)费用居中。汽车金融公司的利率一般在4.99%~11.38%,介于信用卡(3%~5%)与个人银行贷款(此前基准利率的1.1~1.2倍,5年期以下在6.33%左右)之间,同时汽车金融公司经常采用经销商贴息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甚至推出零利率等优惠政策。(2)审批时间最短。其审批流程是最简单的,最快当天就可以提车,但是用信用卡的话需要3个工作日来办理审批手续,银行贷款则往往需要一周时间。(3)其他优惠政策。除了上述优点,还可在经销商的协助下用贷款车辆换购新车,且还款灵活。

目前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不是很完善,但是笔者认为汽车金融中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是大势所趋。理由如下:

(1)风险隔离。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由金融资产池中产生的现金流来支付债权本金和利息,这样的话,即使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起公司最终破产了也不会影响到资产抵押证券的投资者。因为,资产抵押证券允许公司以较低的利率借钱,但是必须以较高的信用评级发行债券,这也进一步降低了融资的风险。(2)优化银行资金配置。由于资金证券化是使用未来现金收入流,这样能大幅度减少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增强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就提高了银行总体盈利水平及优化银行的资源配置,增进银行资产安全。

二、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

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了全部参与主体以及它们的运作关系。

主要有以下环节:一是发起人银行进行资产重组,接着汽车金融公司会将资产真实出售给SPV。二是SPV的构建,这是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为证券化资产设定,信用增级,信用评级以及寻找承销商等资产证券化的关键行动都是SPV直接发起的。三是投资信托公司(SPV)进行信用增级,SPV申请评级公司进行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可以采用内部信用增级与外部信用增级手段,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内部增级可以采用优先/次级证券、现金储备账户或者保留发起人的追索权的增级方式;外部增级方式有政府机构提供担保、由经销商与大型汽车集团联合担保以及专业的外资抵押担保公司提供ABS担保。四是SPV向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发行与销售。证券可采用协议承销和招标承销的方式,可在全国银行间的债权市场发行、交易。五是专门的金融机构进行现金流管理,偿付收益等。

三、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一)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

在目前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我国仍然没有一个权威性强、信息充分准确的汽车消费者信用评估体系,在对申请者提供信贷时审查的指标一般仅是借款人的收入、职业、住房、个人品行等,而且其真实性未经严格的考察,导致无从评估该项业务的风险,有时候违约后甚至找不到借款人本人和抵押汽车。据统计,我国汽车贷款违约率高达30%,个别地区甚至超过了50%。对比之下,美国等西方运转良好的市场上,其坏账率仅有3%左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拥有良好个人条件的客户不仅能享受更优惠的交易条件,而且在办理信贷业务时有效简化手续,长久来看反而能降低信息的手机成本。

(二)证券市场规模较小

截止08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 1583亿元,而当年汽车销量938.05万辆。现阶段主要采用静态利差法对汽车金融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定价,但随着汽车信贷的发展,中长期汽车信贷、浮动利率汽车信贷等必然出现,期权调整利差法等现代定价工具将会越来越多的引入。但目前我国对汽车金融的管制比较多,牵制了汽车金融行业信贷证券化的发展。我国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发放汽车贷款利率只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10%~30%,提高了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同时,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只能从事单一的汽车贷款业务以及转售、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不能从事汽车租赁等营利性较高的中间业务,而且还不能成立子公司。

(三)保险公司的角色还很弱化

国外市场上,保险公司的角色很多,不仅包含汽车的商业财产保险、汽车折旧加速险种,还可以为承销进行再保险,提高资产评级,为证券化的成功坚定基础。而在我国,目前由于监管的要求,对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实践中,保险公司只承担为贷款担保,商业银行在发放汽车信贷时一般不对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只是联合保险公司制定一套保险方案。这导致我国车贷履约保证保险赔率非常高。

(四)汽车金融的相关法律不健全

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框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具备了基本的可操作性。而且,现有的法律规定对消费者的保护不足。例如,法律法规中没有规范汽车信贷中抵押登记和产权证制度的条款,消费者在申请信贷证券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不动产房屋作为抵押,其价值需要由专门的评估机构来评估,所花费用均是由消费者个人承担,这给消费者增加率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未实施汽车产权证书,可能造成汽车重复抵押、转让,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汽车信贷大规模证券化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复杂,因为其交易环节多、参与方多,所以还需要出台法律政策来规范征税环节以及对税收收入进行定性。

四、完善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环境、经济环境

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暂时可以以《试点管理办法》为基础,以建行、国开行两个试点运转起来,对SPV的法律地位以及与证券化相关的会计、税务、披露等制度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使信贷证券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提高信用评级的科学性

我国要赶紧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全国性的信用担保和评级机构。严格限制评级人员的资格,要求评级人员评估的独立性以及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使之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直接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业务。但是,信用评级机构又不能不关注汽车贷款的年利率、违约率、车辆保险情况、发起人的授信标准和流程还有各种催收政策等。评级后,还需要对评估对象进行跟踪监督,及时作出评级调整,这样才能确保评级结果公正、有效。

(三)拓宽汽车消费市场

政府应逐步放松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限制,制定更宽松的汽车消费政策,鼓励汽车金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同时,科研机构可以和企业、政府相互协作,研发出高科技节能型汽车、汽车零件,政府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推广优惠。

(四)加快证券市场的建设

资产证券化的大规模发展可以降低发行成本、减小集中性风险。因此,需要加快信托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市场中介服务类机构发展,同时,与证券化产业紧密相连的保险业、基金业高速发展也能有效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进。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加强国际合作,以外国的人才增强我国该行业的发展活力,以外国的经验指导我国的发展方向,以外国的资金给我国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亚东.优先发展汽车消费信贷证券化.北方经贸,2003:74-77.

[2] 任国栋.中国汽车消费信贷证券化模式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35-49.

[3] 周兴艳.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0:11-18.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6

一、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方式新选择探究的必要性

《试点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试点管理办法》第16条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办理信贷资产转让、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相比较而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公司拥有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借入大量资金,弥补因旺盛的信贷需求导致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信贷资产的转让。在融资渠道方面,我国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探索更为广阔和有效的低成本融资方式。由于原则上《试点管理办法》不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吸收公众存款,那么,公司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外部融资。通常而言,外部融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来筹集资金,常见的融资方式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然而这两种方式有其固有的缺点,即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在自有资金有限,又面临高融资成本的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运用成本必然增加。根据《试点管理办法》,贷款利率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最高利率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上浮4倍,这样,资金的高成本便容易向公司客户转移。由于消费金融业务与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尽管银行的审批要求更加繁琐和严格,但过高的贷款利率还会使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转向传统的银行个人信贷,因此,低外部融资成本将是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力所在,是消费金融业务的普及与盈利的重要保证。下面将针对消费金融业务的特点,就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做一些简单的探讨,从而降低消费金融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

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由于《试点管理办法》中不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吸纳公众存款,而其他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都较高,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特点是可以产生在统计意义上较为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入,因此通过资产证券化技术可以使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这里所指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把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的融资方式。消费金融业务类似于按揭,贷款者还款时依其收入状况按期还款,具有小额分散的特点,因此,可以在统计意义上认为公司应收款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由消费信贷业务所产生的应收款便是满足资产证券化条件的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

资产的重组将通过一个特殊的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来实现。这种SPV的作用在于真实购买应收款资产,发行证券并基于该项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偿还证券的本息,实现应收款资产与消费金融公司的破产隔离。如果特殊载体SPV签发的证券需公开发行,证券发行的利率将直接取决于证券的评级,而评级机构要求SPV购买的资产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和可预见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其所作出的评级是基于应收款的回收情况。应收款回收的可预测风险越小,评级将会越高,从而证券发行的利率越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就越低。有时应收款回收的可预测风险可以由第三方信用增级的方式来解决。信用增级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比如担保债券、银行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额度等,其原理是让信用可靠一方来保证特殊载体证券的偿付,提供信用保证的第三方显然应当至少拥有和该证券一样的评级。根据国外的实践,通常可以作为特殊载体的工具有主信托(mastertrust)和有限责任公司(LLCs)。主信托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一个主信托可以发行多种受益凭证,有限责任公司的好处是它可以结合公司的有限责任和非公司的税收优惠,当下越来越多的特殊载体被设计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这样一来,融资方式的整个体系就更加明确。

图1所示为消费金融公司将应收款项销售给SPV从而实现融资,其出售价格将随SPV发行证券利率的降低而提高,因此最终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就反映在投资者愿意购买的由SPV发行的证券利率上。而SPV发行证券时,可以通过第三方增级的方式提高级别,从而获得较低利率,这样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就得以降低。该证券化过程的核心要素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者还贷时按期支付的收入流。这种支付的可预测性存在两个风险,即还贷者延期支付和违约。就延期支付而言,公司可以使用贷款等流动性工具向SPV提供预付款以便在应收款暂时延滞时用于偿付。就违约而言,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应当数量足够大并且分散,以便在统计意义上限制违约风险。但若相对少数债务人集中承担了大量债务的偿付,则容易出现债务人集中风险。根据《试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小额分散原则,消费金融公司应对每笔贷款设定一个上限。对于公司而言,只要交易安排得当,其交易成本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证券化将比纯粹地通过抵押贷款或发行企业债券或金融债券的方式所得到的资金成本要低。又因为证券化的发行是债务性的,这种硬约束相比股权性的软约束而言信用规则更容易强化,且股权性融资成本巨大,甚至高于普通债务融资,证券化方式融资与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外,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低融资成本的选择。据分析,美国通用汽车承兑公司(GeneralMotorsAcceptanceCorporation,GMAC)的汽车贷款证券化与同类的传统债务融资相比,每年可以节省成本约1.3%,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因此,国外的实践也可以给我国消费金融的开展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

此外,通过证券化也可以使消费金融公司改善其资产负债的情况,从而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以下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对公司资产负债的影响(见表1~表4,表中数据单位为百万美元)。若公司用部分资产做担保向银行借款100,公司的负债权益比率将变坏。如果公司将应收款出售,可得到现金100。公司用现金50以偿还债务,那么公司的负债权益比率将大幅改善。不难看出,证券化融资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也将优于担保贷款的普通债务融资方式。

三、结论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7

关键词: 居民 金融资产 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8-046-03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居民部门已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储蓄供给方,这种储蓄主体的转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居民部门的金融资产规模迅速增加,金融资产占居民总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居民金融资产增量的比例也在稳定提升。广义上看,居民部门的资产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又通常分为居民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和证券资产。在我国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构成中,金融资产占居民总资产的比例不断上升,相反实物资产的比例则持续下降。再就金融资产而言,从居民部门近20多年金融资产构成成分趋势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部门的手持现金比重持续下降,储蓄的增长率随着利率的变化有所起伏,最重要的是居民的资产构成不再是单一的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而是趋向选择高收益率的证券资产,证券资产增量占金融资产增量的比率大幅上升。

目前,我国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发展态势,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出口贸易的持续顺差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等种种因素使得我国资本市场货币供给充裕,乃至造成了目前讨论非常热烈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充裕的货币供给支撑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从去年开始节节攀升,不断创造新高。老百姓到股票市场开户进行证券投资的数量近几个月来每天创造新高。根据统计,最近每天开户的数量相当于过去股市低潮时每月开户的数量。总之,去年政府出台的房地产市场的各项调控政策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决策将会迅速带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居民部门进行金融资产证券化投资的步伐将会迈上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本文通过对居民资产证券化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来考察中国居民部门的资产证券化行为,并从中找寻规律,为进一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借鉴。

二、经验观察及解释

影响居民部门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一些基本因素将决定着居民资产选择变化趋势。

1、 居民收入

只有具备消费信贷等金融机制或者居民有足够的资产存量两个条件之一时,居民预算约束才能从现期一时向跨时转变,资产选择才会从手持现金和储蓄存款向证券资产转化。这里说明了金融深化和收入规模对居民资产证券化选择的重要性。

在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中,手持现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严格说来与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居民收入主要是影响储蓄和证券资产的构成。居民收入增长在一定水平会引致边际储蓄率提高,居民资产规模的累积和储蓄水平的提高会引致资产选择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证券资产转化。居民总体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为居民选择证券化资产的倾向提供了足够的数量基础,同时扩大了全社会的金融意识,使居民认识到现时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机会成本,促使把暂时不消费的收入进行证券化投资。

另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将使一部分居民收入制度化为社会保障基金。按照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惯例,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是证券市场。这一制度安排也将会极大地提高这一部分原属于居民部门收入的证券市场边际投资率。

2、 金融相关率和货币化比率

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是金融深化的一种表现,金融深化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能,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前,中国处于典型的金融压抑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金融资产的规模迅速增加,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得益于金融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金融相关率和经济的货币化进程。金融相关率是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而一个经济体系的货币化程度可以用广义货币(M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M2/GNP)来表示。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呈快速上升趋势,它表明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超常货币需求,并且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而货币化则是中国金融资产迅速扩张的重要基础。

以全国居民1990-2004年期间证券资产存量(SA)时间序列数据对货币流通数量做简单回归和双对数回归,从下面结果可以看出流通中货币数量每增加1元,全国居民证券资产存量增加0.95元,前者变动1%,后者变动1.40%。

SA= -210.084+0.950M0

(-1.867) (22.785)

R2=0.976SE=557.09F=519.17

LnSA=-3.555+1.400Ln M0

(-4.081) (13.128)

R2=0.930 SE=0.3584 F=172.35

3、 价格指数和利率水平

这是两个重要影响变量,对居民证券化资产投资选择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居民实物资产的投资和固定收益率的银行存款投资。价格指数是实物资产投资的收益率,利率是固定性收益的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在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高涨之际和90年代初期银行存款利率陡增的年代,实物资产投资和银行储蓄存款都曾对居民部门显现出无法抗拒的诱惑。

虽然利率作用于储蓄具有不确定性,储蓄存款占居民人均金融资产的绝对比例也一直很高,储蓄与利率之间总体保持着同步的变化趋势,相应于90年代初期不断提高的存款利率水平和保值贴补率的实行,储蓄增长率也在增加,而在1995年以后,由于连续七次调低利率水平、取消保值贴补率、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率也逐年下降。斯蒂格里茨总结说,尽管利率的变动对储蓄的效应无法确定,但大多数的估计显示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实际利率的增加或降低对储蓄的增加或减少有一点正的效应。总的说来,我国当前名义利率与储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三、模型及数据检验

本文是考察影响居民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的各种因素,我们用居民证券资产总量占金融资产增量的比率变化来代表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用y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居民的收入水平用城镇人均收入指数表示,作为解释变量X1;由于金融相关率的数据难以获得,我们用货币化比率(M2/GDP)作为解释变量X2;价格水平与居民的实物资产投资相关,这里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X3;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名义利率作为解释变量X4。从前面的分析可见这四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有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设定模型如下:

y=a0+a1X1 +a2X2+a3X3+a4X4+m

本文利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中的Principal Components方法进行回归,得到两个主因子,第一个因子替代了X1、X2、X3的作用,第二个因子替代了X4的作用,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9.2%,符合适用条件,同时KMO值等于0.643,偏向1,意味着因子分析的结果能够被接受,这样运用该法首先解决了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回归方程如下:

y=63.587+14.374(-3.324+0.008374X1+

0.008730X2+0.006126X3)+2.993(-4.308+0.496x4)

(54.211)(11.839) (2.465)

R2=0.912 SE=4.543 DW=2.199F=73.118

这里调整的决定系数值为0.912,表示四个解释变量的回归平方和解释了总误差平方和的91.2%,剩余的未作解释的为8.8%,是由随机扰动项U引起的,这表明回归直线对实际数据拟合得好。T统计量检验和F统计量检验均显著性通过,可以肯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显著的,y与X1、X2、X3、X4之间显著性线性相关。样本回归方程的异方差检验散点图显示残差随机地分布在一条穿过0点的水平直线的两侧,没有异方差。标准化残差的最大值为1.761,最小值为-1.666,没有超过两个标准化残差,所以也没有异常值。德宾-沃特森统计量DW=2.1999,近似等于2,可以认为序列无自相关。

综上所述,该模型的回归结果是理想的,证明了前面对影响居民资产证券化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是合理的。

以上从四个基本方面叙述了居民资产证券化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解释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给出了一个考察居民部门金融资产证券化选择行为的模型。事实上,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居民的金融资产证券化选择行为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我们在具体分析居民的资产证券化选择行为时,要站在一个立体的角度,系统的考虑上述因素的作用条件与效果,以模型为参考,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居民证券资产比例的稳步提升是居民部门资产选择的结果,与90年代偶尔出现的由于国债摊销带来的高比例不同,是一种主动的变化,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出现的。

当前居民收入已经构成了居民从现时一期进行跨时资产证券化选择的前提条件之一。能够导致收入变动的某些宏观调控手段,如税收、利率等被看成是反周期波动的、强有力的稳定经济的工具。通过重视和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比如税收手段、利率手段、控制通货膨胀率、稳定物价水平,协调总需求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均衡增长,以确保居民部门的收入稳定增长。

从前面分析已知,我国当前名义利率与储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可见利率杠杆会有效影响居民部门的资产证券化选择行为。但近一年来央行连续几次加息这一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太明显,没有有效地对资本市场起到调温作用。由此说明,居民资产规模的累积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增强都会极大地提高收益率对居民资产选择的第一指导作用,而价格指数和盯住其调整的利率水平的走势应该说是会对未来居民资产投资的选择起调整和风向标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央行预期将会继续动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对过热的资本市场有所调整和降温,但居民金融资产证券化选择的绝对数量以及增长率还将会稳步上升。这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存在,是居民能够理性地进行资产选择的前提。从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指标来看,已经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准相当,但是总体看,中国的金融深化还不够。所以一方面要继续发掘已有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比如现有国债的发行量仍低于需求量,企业债券市场还很不发达;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金融产品,目前我国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有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费用、出口应收账款和高科技企业应收账款等。这些资产证券化的前景乐观,将会进一步为居民提供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渠道,为居民资产证券化趋势提供操作平台。当然还要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放松对国有产权的禁锢,改变对居民产权的歧视,以拓宽居民资产的选择空间,吸收居民部门的投资,使得今后居民资产选择向证券化资产倾斜的趋势能够具备一个强大的制度基础。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居民资产选择由于上述基本因素的作用,将会出现不断向证券化投资加强的趋势。居民部门对证券化资产的投资增长将为中国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创造条件,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发展规范,保持较高的成长性,无疑将会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这将会反过来拓宽居民资产选择的空间,对我国居民部门资产选择向证券化的转型构成巨大的刺激,为追求资产实现安全性和收益性完美统一的居民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从而使居民部门资产证券化方向不断地强化。

作者简介:

金融资产证券化篇8

关键词 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1-0077-04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创新产品,可以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和分散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其中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是,以上这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均是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也就是对微观主体产生影响和作用,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很少从宏观角度去进行。但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虽然不是危机爆发的源头,但其确确实实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资产的价格泡沫以及内生流动性的扩张等,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微观主体的范畴,因此,资产证券化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

我们知道,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开始利用资产证券化来转移信用风险,因此扩大流动性和转移风险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它们可以实现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首先,从转移风险的角度来讲,微观主体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将其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则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消除掉,但通过在投资者之间来分担资产证券化转移的风险,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每位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量,还可以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分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这样风险可以实现最优的分配;其次,从扩大流动性的角度来讲。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当经济形势下滑的时候,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正面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1.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负面影响

(1)风险转移功能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各微观主体显示出了极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给转移出去,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是看涨的,证券化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来转移风险。在消除了“风险”这个后顾之忧以后,他们就可以放心的从事“谋利”行为,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道德风险。

(2)风险转移功能导致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投资者,然后投资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将初始的证券化进行打包和重组,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和立方,这些产品又会被其他的投资者购买,风险实现了再次转移。随着监管的放松,这一过程会不断的衍生下去。但是,在风险的不断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风险的放大和扩散,由此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一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产生货币政策紧缩,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化为损失。

2.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的负面影响

(1)扩大流动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发售,抵押贷款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这样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形成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2)扩大流动导致内生流动性的扩张。发行者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而证券化的购买者,比如投资银行业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方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形成的,而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从金融体系延伸到实体经济,因此这只是附属于金融市场的内生流动性扩张。此外,这种流动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逆转,证券化产品就失去了销路,这样其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

(3)扩大流动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在次贷危机之前,随着房价的上涨,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市提供大量的资金,导致房市出现价格泡沫,由此引起经济过热。但当央行意识到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抬头时就会采取紧缩政策,由此刺破价格泡沫。房价的下跌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同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这又导致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这样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不断减值,其已经设计好的证券化产品也渐渐的失去了销路,证券化产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这样市场中就会缺少必要的资金,流动危机就会爆发,并引起了经济的过度下滑,由此可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4)扩大流动导致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抵押贷款机构可以不断的通过证券化来增大流动性,这样流动性的资源增加了,抵押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动机就会提高,进而就会忽视对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并放松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引发道德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影响

金融体系中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一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 “市场主导的融资体系”;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二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 “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在资产证券化出现之前,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方式充其量只是间接融资的辅助体系。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出现和发展,同时银行体系由于受到“Q条例”的限制,“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频繁,并导致银行与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体系逐渐由“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同时,银行的融资方式在“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通过将其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或扩大流动性,从而把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演变成隐藏在证券市场中的融资方式,这种转变使传统的银行功能逐渐消失,导致银行类似于一个“影子银行”。在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使银行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流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导致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资结构已经不再仅限于银行的间接融资,而是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的多层次融资结构转变,同时也导致了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四、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

影响

在危机爆发之前,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现在:第一,风险转移功能实现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样风险实现了最优配置,并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资产证券化是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中介机构、评级机构、贷款机构以及投资者都会参与调查最初的信贷活动,这使银行发放信贷过程中的一些隐含风险被公开化,进一步减少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首先,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复杂的基础资产,可以被用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很多,但不同的基础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就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对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复杂程度就会增加;其次,资产证券化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系统,这限制了信息披露的发挥,因为在参与主体众多的情况下,披露信息需要很高的成本,对信息的分析也需要大量的成本。由于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这项功能的限制必然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再次,资产证券化交易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难度,因此当资产证券化的价格发生波动时,投资者很难对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评级以及价值走势进行预测,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投资者产生非理,由此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再次,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大量委托――问题的存在,比如抵押贷款借款人和贷款发起者、贷款发起者和贷款安排者、贷款人和服务商以及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委托――问题等,这些委托――问题的存在使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引起金融不稳定。

第二,基本功能被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初衷是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优化资源的配置,但从次贷危机中,这两项基本功能被滥用了。首先,从转移风险来看。转移风险的目的是使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从而促进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并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一方面,风险并没有转移给合适的投资者,并且大部分风险被转移到了不受监管的市场中,导致透明度降低,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在逐利的刺激下,资产证券化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发起――销售”模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交易链条,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高回报”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高风险”却被大家所忽视。

五、结束语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也可以宏观的角度上也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时必须慎重使用它所带来的各项功能,同时也要考虑资产证券化在宏观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讨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资产证券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协调,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此外,如果不能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和认识,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扩散。

第二,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同时,构建合理的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要明确监管当局的监管权限、加强信息披露、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协调以及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在信用评级方面,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跟踪评级和利益冲突规避机制的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以及强化评级机构的数据积累,另外也要防止评级机构技术层面上的缺陷、评级垄断、评级模型及标准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跟踪标准不同等问题;同时我们也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第三,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重视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缺乏对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防范,无法有效的解决系统性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整体来制定监管原则,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强化事前监管和功能监管,从过去的强调针对机构的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业务进行统一标准的监管,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在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 Allen,F. and E.Carletti.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1):89-111.

[2] Berva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Liquidity Frontier, Banque de France[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Special Issue on Liquidity, 2008(February)(11).

[3] BIS. Innovations in Credit Risk Transfer: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J]. BIS working Paper, 2008(255).

[4] BIS. Financial System: Shock Absorber or Amplifier[J].BIS Working Paper, 2008(257).

[5] Gai, P., Sujit Kapadia, Stephen Millard and Ander Perez. Financial Innovatio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Systemic Crises [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8, 118(3).

[6] Kehoe, T. J. and D. K. Levine. Debt-Constrained Asset Market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60: 865-88.

[7] A.Krishnamurthy. Collateral Constraints and th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03, 111(2): 277-292.

[8] G.Lorenzoni. Inefficient Credit Boom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Forthcoming,2008.

[9] 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0] 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11] 孙立坚,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

[12] 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1).

[13] 肖琦.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0(2).

[14]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8).

Analysi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s Effect on the Runn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LiJia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n the financial system based on the subprime crisi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basic function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brings abou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financial system. Besides, a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novation, asset securitization also has a “double-edged sword” role: when promoting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t also creates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affects financial structure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building a reasonable asset securitization rules and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framework.

上一篇:经销商融资范文 下一篇:产品结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