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8:01:14

立体化管理论文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 实施问责管理。实施问责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手段。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施问责管理制度。第一,实行责任人制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分别由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处长、系主任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任务,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同时,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强调责任人必须切实承担起落实毕业论文教学的责任,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对不认真履行责任人责任,甚至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对毕业论文教学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均按学院规定给予处理。第二,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指导教师和学生均应当签具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毕业论文诚信质量负责。学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维护科学诚信。凡学生毕业论文被发现为抄袭或剽窃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属实的,均按照《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给予学生适当处分。第三,实行督管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员按照“严督、善导”的工作方针,以问责的形式积极参与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并通过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

四、结束语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2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比较合理的是国内学者陈兆??的四阶段划分法将文件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生命运动过程。而我国档案工作通过归档口的设置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作为文件将第三、四阶段作为档案并采取非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使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相对独立因此造成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要解决这一实际工作的难题必须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文件和档案即将原来分离的二、三阶段揉合起来这种揉合是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的这两个阶段的文件都处于现行和半现行阶段都具有不稳定性、中间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都主要是为产生文件的机关、为发挥其原始价值服务的。从本质上四个阶段都是文件只是其价值、特点、存放地址不同因此文档一体化在现实中主要是对二、三阶段文件的一体化管理。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还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各说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文件中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在我国建立和推广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我国档案工作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文件也经历着从现行文件阶段到机关档案室阶段再到档案馆档案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也存在着类似文件中心的管理中间性过渡性半现行文件的机关档案室。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排斥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推广只要注意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后文将详述它可以成为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有益补充。从目前试点的模式来看文件中心在我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文件中心能改变中小机关档案工作薄弱的现状。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是有区别的对其分别进行研究是目前档案工作改革的两条思路同时二者又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将文件中心简单地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法模式。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比较

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分析文档一体化是将文件生命运动阶段中相对分离的第二、三阶段统一起来将以前分离的两个工作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序地结合起来使文件在生命运动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连续的、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文档一体化要求在一个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在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内有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有统一的控制中心。把现行文件和半现行文件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具体环节互相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揉合在一起加强文件的超前控制走信息开发一体化的道路不仅适合于纸质等载体形式的实体档案也适应电子时代信息化的需要。就现在而言机关档案室的职能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编研利用等8个环节来说都有其实际工作内容实行文档一体化以后档案工作独立的职能将渗入到文件的第一、二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了对文件整体宏观的控制它的功能将更侧重于信息的开发利用而非保管。

而文件中心的建立是坚持将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三个阶段作为独立环节对多个单位处于暂时保存阶段的文件进行集中管理从文件生命运动的整体性来说它使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更加分散独立。近年来我国在永靖等地进行了建立文件中心的具体实践探索取得不少成绩但有些作法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一是文件中心人员没有深入各机关工作独立于各机关之外在对各机关文件形成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组卷势必影响案卷质量。本来由于一个机关文书与档案成为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而致使文档一体化迫在眉睫而今将一个机关内部的两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环节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这势必对文档一体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研究工作者不能把文档一体化和文件中心作为两条平行的思路来研究在研究文件中心管理方式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到应适应文档一体化的要求。其次可能增加更多的账外文件。一个机关内部就已出现很多档案部门收集不到的账外文件当档案集中到文件中心后由于交通、距离、通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机关归档时会将使用频繁、价值较高的文件留待自用而拒不归档。由于文档的分散文件中心又对各机关具体工作办理不了解,因而会出现机关不交文件而中心又不知的情况会形成更多的账外文件造成重要价值档案的流失造成国家档案财富的损失。

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文章中将建立文件中心作为文档一体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文档一体化强调的是文件生命运动的第二、三阶段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实现统一有序强调文件在其生命运动各阶段应保持连续统一将相对独立的、环节雷同的两种管理体系交融起来关注档案工作的提前介入。而文件中心只是文件生命运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文件的存放与管理方式二者是有区别的。只有当文档一体化的研究涉及到文件保管与存放的时候文件中心才能作为除机关档案室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出现。文件中心的研究始终是研究文件生命运动的一个阶段与强调研究文件整个生命运动过程整体统一协调的文档一体化相比较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总棋师手下的一枚棋子。文件中心只能是按照文档一体化思路进行改革时选择半现行文件管理地点和管理方式时的一种选择它不能取代文档一体化也不是其一种模式简单建立文件中心并不能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文件中心只是文档一体化模式中的一个环节。而文件中心的建立也应在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指导下进行不能简单地在第三阶段即暂时保存阶段建立文件中心要注意联系文件的第一、二阶段研究文件中心如何与机关文书工作相结合避免一个机关内的文档分离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机关外。

二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

对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如何衔接文件中心如何成为文档一体化的有益补充的问题笔者认为文档一体化是总趋势是全方位无范围限制的是任何单位都应该推行的,而文件中心适合在档案工作薄弱的基层和特定的范围内实行具体为

现行大中型机关具有健全的档案管理机构当务之急是进行文档一体化。内部档案机构健全规模较大人员和管理条件、管理设施等配备齐全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大中型企事业机关单位机关档案室工作稳定成熟日趋完善没有必要撤销重建文件中心当务之急是在机关内推行文档一体化以克服文档分离的现状。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行政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工作环节原则程序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加以改革同时研究使用成熟的文档一体化软件使档案工作及时介入文件形成之始并且在网络化电子文件方面深入研究文件档案的连续性和一体化管理以迎接非传统载体形式虚拟档案对文件管理的挑战。

中小型企事业机关单位可从经济节约的角度出发建立文件中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大中城市中一些新兴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可采用文件中心的形式就近建立文件中心二是地县级以下的一些规模小、档案工作不健全的单位和工作性质大体相同或同一系统的机关集中起来建立文件中心。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3

贵州省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社会) 专科 专业名称 2017-10-21上午 2017-10-21下午 2017-10-22上午 2017-10-22下午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6中国税制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03 会计(专科)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57管理会计(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6中国税制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164劳动经济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20209 旅游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82公共关系学 00187旅游经济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104 经济法学(专科) 00230合同法 00242民法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45刑法学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 030112 法律(基础科段)(专科) 00242民法学 00247国际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45刑法学 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 030301 行政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77行政管理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 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6幼儿文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94幼儿园课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43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 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92学前儿童体育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0383学前教育学 050114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 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4729大学语文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90622 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442乡镇行政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 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0701 护理学(专科) 00488健康教育学 02901病理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903药理学(一) 02996护理伦理学 03000营养学 03179生物化学(三) 02113医学心理学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03003儿科护理学(一) 本科 专业名称 2017-10-21[上午(09:00-11:30)] 2017-10-21[下午(14:30-17:00)] 2017-10-22[上午(09:00-11:30)] 2017-10-22[下午(14:30-17:00)] 020106 金融(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6国际金融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9保险学原理 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34农业统计学 09469财经应用写作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129农业政策学(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9470创业理论与实务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160审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67财务管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99中外民俗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06011旅游学概论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200客源国概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2组织行为学 00196专业英语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054管理学原理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0041基础会计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5文化管理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3331公共事业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5724公共卫生管理 05726国土资源管理 030106 法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57票据法 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劳动法 00258保险法 00263外国法制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80婚姻家庭法 00015英语(二) 00169房地产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024普通逻辑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18公共政策 00320领导科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1848公务员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00037美学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9训诂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本科段) 00087英语翻译 00600高级英语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1英语语法 00832英语词汇学 00840第二外语(日语)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02194工程经济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26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二) 02333软件工程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80806 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439结构力学(二)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446建筑设备 03347流体力学 02198线性代数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442钢结构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100702 护理学(独立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3200预防医学(二)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201护理学导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435老年护理学 00015英语(二)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030401 公安管理(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2公安信息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35犯罪学(一) 00370刑事证据学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015英语(二) 00371公安决策学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贵州省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助学)专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2017-10-21下午2017-10-22上午2017-10-22下午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20203 会计(专科)00157管理会计(一)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学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164劳动经济学00165劳动就业概论020209 旅游管理(专科)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0187旅游经济学 020228 物流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041基础会计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 05372国际物流导论020313 销售管理(专科)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00041基础会计学00144企业管理概论030112 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0242民法学 05679宪法学00245刑法学00243民事诉讼法学05677法理学030301 行政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43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383学前教育学050114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50425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科段) 05412专业制图  050454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8880动漫美术基础(二)(平面与色彩)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080828 建筑工程(专科)09064建筑材料及检测技术02387工程测量0906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技术05394建筑物理081305 烹饪工艺(专科) 02525烹饪原料学  082236 工程造价(专科)(路桥方向) 03940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039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90622 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01442乡镇行政管理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100701 护理学(专科)00488健康教育学 02997护理学基础02903药理学(一)02998内科护理学(一)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100801 药学(专科)03031药物分析03029药剂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科专业名称2017-10-21上午2017-10-21下午2017-10-22上午2017-10-22下午中学教育类90037美学 90087英语翻译 90230合同法 90501体育史 90503体育教育学 90540外国文学史 9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92011复变函数 92055中级有机化学 92081进化生物学 9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9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96518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90227公司法 9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90495体育保健学 92056仪器分析 92085细胞生物学 92088生物教育学 92105地理教育学 92326操作系统 9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9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96855微分方程 97976音乐欣赏(二)90167劳动法 90499体育游戏 9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9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9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90735音乐教育学 90832英语词汇学 92014微分几何 92054中级无机化学 92084组织胚胎学 92101区域科学原理 9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 9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9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9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90502体育管理学 9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90541语言学概论 90604英美文学选读 90732简明配器法 92013初等数论 92059化学教育学 92079生态学概论 92094人文地理学概论 93144环境科学基础 94336教育法规概论020106 金融(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00076国际金融00078银行会计学00079保险学原理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34农业统计学00129农业政策学(一)00130作物栽培学(一)020157 财务会计与审计(独立本科段)08119管理会计06072企业财务审计 08130现代公司理财00103证券投资学 08131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06194内部审计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51企业经营战略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00152组织行为学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00186国际商务谈判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84市场营销策划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020210 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06011旅游学概论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200客源国概况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03331公共事业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05722公共经济学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独立本科段)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29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06214西方财务管理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5294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020279 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0826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8263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020314 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00067财务管理学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3291人际关系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30106 法律(本科段)00230合同法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0167劳动法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6 民商法(本科段)05559海商法05558侵权行为法  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00399学前游戏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040108 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9教育学原理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00453教育法学040120 基础教育(独立本科段)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06420中文工具书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050201 英语(本科段)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050309 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00318公共政策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3292公共关系口才 03297企业文化 03300现代媒体总论03293现代谈判学 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3294公共关系案例 06091薪酬管理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32 室内设计(独立本科段)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2240机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4

本文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线索对文档一体化和文件中心进行分析指出了在我国进行文档一体化改革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同时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进而指出文件中心是文档一体化之下当文件运动到暂时保存阶段时研究其保管方式、存放地址时的一种有益补充它不能也决不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一种具体模式、方法。文档一体化是必由之路文件中心应在文档一体化的思路指导下建设。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们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比较合理的是国内学者陈兆??的四阶段划分法将文件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文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生命运动过程。而我国档案工作通过归档口的设置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作为文件将第三、四阶段作为档案并采取非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使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相对独立因此造成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要解决这一实际工作的难题必须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文件和档案即将原来分离的二、三阶段揉合起来这种揉合是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的这两个阶段的文件都处于现行和半现行阶段都具有不稳定性、中间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都主要是为产生文件的机关、为发挥其原始价值服务的。从本质上四个阶段都是文件只是其价值、特点、存放地址不同因此文档一体化在现实中主要是对二、三阶段文件的一体化管理。

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保管场所其中暂时保存阶段文件尤为特殊这一阶段的文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的可能没有价值可以销毁有的一段时间内有价值然后再销毁有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将来还需要进馆保存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中间机构来专门对其进行整理、保管和利用。于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便应运而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件中心的实践范围各说不一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是一致的。

文档一体化和建立文件中心具有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确有必要呢?回答是肯定的。

文档分离带来大量的弊端造成大量失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账外文件档案部门由此馆藏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发挥参考服务作用导致档案部门信息服务功能降低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地位的降低。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者提前介入文件的生命周期从信息源头做起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致欢迎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为解决文档分离使电子时代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动摇而提出的也是解决现实文档分离的根本办法。

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文件中心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在我国建立和推广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我国档案工作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文件也经历着从现行文件阶段到机关档案室阶段再到档案馆档案阶段的生命运动过程也存在着类似文件中心的管理中间性过渡性半现行文件的机关档案室。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排斥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推广只要注意文件中心的适用范围后文将详述它可以成为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有益补充。从目前试点的模式来看文件中心在我国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文件中心能改变中小机关档案工作薄弱的现状。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做好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二、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前提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三、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四、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一体化

DiscussiononthePossibilityforIntegratingandUnitingtheManagementSystem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

XuDeshu

(CSSTLP)

Abstract:Implementation,accreditationandcontinuousperfectionofthreemanagementsystems,namelyISO9000,ISO14000andOSHAS18000,havebecomeanimportantlandmarkforthemanagementlevelandabilit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dernenterprises.EspeciallyafterChina''''saccessiontoWTO,issue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becomeunevadablefortheexistence,competitionand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sintheirglobaleconomicandtradeactivities.Nomattertheyareenterprises,institutions,consultant,

accreditationorgovernmentalagencies,theyallarethinkingdeeplyashowtoavoidthoseunnecessaryintersection,overlapping,andrepetitionamongthesesystems,sothattheresourcescouldbefullyutilized,andthemanagementcouldbemuchmoreefficient.Authorsconsiderthatthesesystemsmightbeintegratedandunited.Thebackgroundandcircumstance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discussed,anddrawbacksareanalyzed.Suggestion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made,andtheprospectiveislookedforwardto.

Keywords: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ManagementsystemIntegrationUnification

1前言

随着ISO9001∶2000的推行,2001年12月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出了公告(2001年第30号)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1],以及ISO14000∶1996系列标准在全国不断地推行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AS)方面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企业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减少QMS、EMS、OSHAS三大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的交叉、重叠、重复,人、财、物、时间的浪费,管理绩效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大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背景和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2QMS、EMS、OSHAS的整合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时代背景

随着2000年版ISO9000的宣贯,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OSHAS18000的试行[2],最近,国际劳工组织ILO/OSH2001的出台,我国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大大地推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改革步伐,使三个体系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但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都发现了三者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和要素的交叉、重叠问题,使一些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学者开始深思,是否有可能寻求设计一个新的构架?而在1999年笔者也有类似的萌想[3]。

至今,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组织)、咨询及认证中介机构、相关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都积累了经验,在某些领域取得共识,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加上市场经济主导和经贸活动发展的需要,促使三个体系的各方,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对照、对比,进行结合与交叉,通过咨询和认证实践,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希望整合或一体化的意向,似乎说话的底气更足,依据更多,条件更有利,时机也更成熟了。下面简述QMS、EMS、OSHAS(OSHMS)三个管理体系有可能整合以及一体化的背景和良好的基础。

(1)三体系寓于全面管理体系之中

QMS、EMS、OSHAS(OSHMS)均属于全面管理一体化系统(Total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TIMS)的主要成分,其总目标、特点、共性都有其内在有机联系和互补性,可以认为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性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4],也可以视为是系统(分系统)与总系统的关系。三个子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总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交融于一体。

(2)三体系咨询认证对象的需求

被咨询、认证的单位(对象)为了建立QMS、EMS、OSHAS三个管理体系,要分别组织三个专业性管理队伍,分别经历3次大动荡、大改革、大投入,事后整改、持续改进、抽查、复审等,并非一劳永逸。当前,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投入市场的竞争和自身发展,若能帮助企业同步建立和实施三个管理体系或建立一个包含Q、E、OSH管理的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事业单位(对象或用人单位)举双手赞同的事情。

(3)咨询认证中介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QMS、还是EMS或OSHAS的咨询机构、认证中心,都在拼命的扩大现有的业务范围,都千方百计的要同时拿到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咨询或认证的资格证书,这些中介咨询或认证机构正在培养和选聘身具这三个体系认证资格的外审员或主任审核员。其目的是适应企业咨询或认证市场的需求,这些中介组织开始联合咨询,实施联合审核,在国内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4)有效管理提高效益,急需管理体系整合与一体化

由于ISO9000、ISO14000及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问世时间的差异,按各自的对象和目标,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实施和实践,人们已发现,无论在咨询以及认证过程中,有许多要素交叉、重叠,给组织(用人单位)带来工作重复、资源浪费、管理效率及效益低下,违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解决的有效办法就是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将三体系整合或综合一体化。

(5)三套标准的兼容性为其整合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个管理体系的内容(要素)多数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ISO9000∶2000标准,在其附录A中给出了ISO9001∶2000与ISO14001∶1996标准的各要素对照表,大大地改善了兼容性;在OSHAS18001∶1999标准的前言里,强调与ISO9001∶1994、ISO14001∶1996的相容性;ISO14001∶1996与OSHAS18001∶1999的相容性;在2001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的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附录A中,即GB/T28001与GB/T24001-1996、GB/T19001-2000之间章条对应关系,以充分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为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提供了内在联系和应用的理论基础。甚至在国际劳工组织(ILO)2001年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中,在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条款中,都充分的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

(6)三套标准的管理原理相同,模式相似

QMS、EMS、OSHAS均以戴明原理为基础,遵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三者都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分目标相似、总目标一致;三者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社会、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推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和取得最佳绩效。

(7)ISO14001与OSHAS18001整合已取得成功经验由于EMS与OSHAS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及标准条款名称基本相对应,形成了兼容或整合或一体化天然良机,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甚至海事领域的远洋运输管理中,都建立了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融合的HSE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8)企业文化建设为三套体系建立或整合奠定了基础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保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其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都为三套标准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提供了人文及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持[4],关爱人的生命,保护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推崇质量安全文化、环保文化、减灾文化、安全文化,给三者标准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9)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先进工业国倡导Q、E、OSH的高品质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一切以人为本,追求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个体系标准的整合或一体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需求,获得最佳经营绩效的成功途径。据报导,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台湾地区,在进行QMS、EMS、OSHAS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尝试,无疑,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预示着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将已成为国际化发展趋势、成为国际管理及认证领域的重要拓展方向。

3整合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由于三个标准体系出台的时代背景不同,对象、目标、适用范围差异较大,要进行整合或一体化,必须克服一些障碍,认真深思,系统策划与设计,处理好交叉、融合、综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严肃认真、科学务实的思想

要组织人力深入研究三个体系的异同,联合专业咨询和认证机构共同策划与设计,结合企业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试点、实践。处理好整合及一体化体系与QMS、EMS、OSHAS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推行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与理念,必须使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方能持续改进,成为永恒的动力。

(2)严防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的凑合

要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最佳绩效,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为目标,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深层考虑。要顾全大局,消除各为中心,着眼于世界,立足于发展,尽量减轻对企业带来人、财、物、时间、资源浪费的负担,科学地解决三体系间的接口问题,系统地建立新型的综合管理体系。严防拼组与凑合,这样做是适得其反,必须严禁发生。

(3)坚持戴明原理和三论方法

戴明原理、PDCA循环原则、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目标是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核心,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方法是实现整合及一体化基础理论和运作方法,也是策划、设计和制定综合体系标准指南和规范的基本原则。

(4)持谨慎态度、要稳重行事

已建立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的单位,是否立即建立三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体系,应认真分析和考虑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未建立QMS、EMS、OSHAS的单位,要稳重行事,要认真咨询和请教已建立三体系的单位及对三体系整合有成功经验的国家认可的中介组织。当前出现的联合审核行动仅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要建立和实施三体系整合或一体化的体系,真正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间互认,还有很多需要创新并负出艰辛劳动的工作,正等待人们去开拓、探索和开发。谨慎与稳重行事是十分必要的。

4关于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

建立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开展一体化认证,是诸多企业(组织)的共同需求,也是中介认证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拓展、新选择。无疑,它标志了当今国际现代管理及认证领域出现了新潮流、新需求。为促进国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三体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三方携手整合

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有计划地组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及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指导委员会,并分别吸收三方的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的认证机构、大中型企业(组织)的资深人员参加,申请在国家立项,分若干专题研究,最后起草一份整合与一体化管理标准。

(2)认真总结国内经验

开设专题课题,吸收国内实施联合审核、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海事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的整合经验,经提升、优化,结合企业(组织)实际,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和成功可行的经验。

(3)跟踪国际的整合与一体化动向

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已成为入世后,各国工农业产品能否真正进入世界贸易市场的瓶颈问题,也是企业能否有资格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活动的入场券,先进工业国早已按这三个标准在运作,例如:英国的BS5750(为ISO9000所引用),BS7750(为ISO14000所引用),BS8800(为OSHAS18000所引用)早已在英国建立、实施,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标准,已为有关组织和国家原则上照搬或适当修改成自己的标准。更为关心的三个管理体系建立、整合及其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和地区的工农企业,都想借推行和建立QMS、EMS、OSHAS来提高自己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地位。据有关信息资料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都在三体系的建立及其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面正在尝试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此,跟踪国际发展动向,与国际接轨,以及调整经贸对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掌握国际动态和最新信息是极为重要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的手段。

(4)试点和推广

三体系的整合及其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否达到科学、实用、提高管理绩效的目标,要经过试点来考核,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特别要抓认证机构的试点经验,联合审核经验、整合试用的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经验;综合协同后,逐渐推广、改进;最后为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提供最科学、最实用的依据。

(5)坚持自愿、推荐的原则

三套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均以自愿为前提,这种管理性、推荐性的标准,对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相信企业的自我意识和觉悟,不靠政府命令,而靠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变化和需求,让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中领悟,让市场经济规律去推动,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贸经济活动促进,靠企业内外人员的支持,使企业自觉的认识到QMS、EMS、OSHAS的建立以及进一步的整合与一体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全面管理的基础。当然,人做出这种选择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决策人的素养和水平紧密相关。一切不能勉强,顺其自然,靠市场经济运作,顺昌逆亡。

当然,是否自愿、自觉推行和建立三个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员工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外,还有一个经济基础问题。聪明人一点自明,早投入早受益。虽面临困难,但不能失去发展机遇和提高效益的良机,企业不积极、不主动改革,就很难挣脱经济逆境给企业带来危运。

5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探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设计及其建立和实施课题是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逐渐完善,而Q、E、OSH的管理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而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企业文化就包含了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与减灾文化[5]。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精神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深层次的资源来源来自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其相应的技能。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先进的管理体系一定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因此,没有现代科技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不断提升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企业兴衰的根本。管理是调整人与物的关系,使企业安全、高效的运转,创造最佳绩效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管理不是目的。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建立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简便、有效运作的手段,综合、科学、高效是其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全体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三个体系整合及一体化建立的人文条件和技术基础。

6寄语与展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蒙尔曼先生和ISO14000标准起草人——沙拉米都先生曾多次强调:“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认证注册,组织完全可以将ISO9001、ISO14001标准结合起来实施。这样既可以减轻组织负担,又可以统一考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步建立及实施。”[4]实际上,OSHAS18001∶1999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2000年版ISO9001的修改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已为三个体系的同步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天然合理的兼容基础。

值得笔者可喜的是有幸亲自参加了由《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中国ISO14000体系认证》杂志社及《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杂志社,于2002年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市长之家”联合举办的《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施联合审核》高级研讨会,200余名专家、学者,三个体系的咨询、认证机构人员、相关的大中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从认真交流、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笔者欣慰地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期望:企业现代管理水平提高,需要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认证及咨询机构、中介组织受市场需求的吸引和冲击,也急待寻求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更希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三个部级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能关注、支持和引导这项具有全局性、决策性的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同时要求其组织力量跟踪、分析、研究国际整合与一体化的动向,为国际间互认创造条件。

笔者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出现“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行联合审核”的浪潮,随后就会出现值得推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试点新模式,最后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联合Q、E、OSH三个部级的管理体系指导委员会公布三个体系的综合管理体系的指南和规范,并与国际接轨。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和时代新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公告2001年第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12.20.“”版权所有

2徐德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增刊).

3徐德蜀,金磊.Q.E.&OSH管理体系的交融与整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2).

4杨德生,虞旭清.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及设计初探.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2).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市场 市场环境

文化市场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形态,一经出现就给文化管理部门提出了如何“管”的问题,文化市场兴起壮大的二十年,也是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完善成熟的二十年,但在实践中,由于“文化市场”的概念界定和分类,在纯理论和纯部门问题上的模糊,直接影响到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行政管理权的行使。于是,如何客观完整地认识和界定文化市场,制定相关法律并最终明确其行政管理职责的归属,实现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成为长期困绕文化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是法制管理,作为进入文化市场的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各自合法利益的保障,最终有赖于相关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因此,加强市场理论研究,实行法治是文化市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文化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近年来,文化市场立法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基本上结束了多年来文化市场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历史。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文化市场理论研究、文化市场立法滞后于文化市场发展等问题。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健全立法体系,加快立法,尤其是高层次立法是当前文化市场立法工作的突出任务。文化市场大法应尽快出台,现有文化市场的各项管理法规要通过不断修订完善,使其效力层次更高,界定更加准确,更具有操作性的基础上,颁布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实施细则。逐步实现政策引导、法规制约、法律保障,这样一种综合管理机制,扭转在文化市场治理、整顿中缺少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的被动局面,使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守土有责、有法可依。

二、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

文化市场的繁荣要有管理来配合和保证,文化市场管不好,很大程度上与管理体制有关。当前的文化市场缺乏统一、有效、规范化的管理格局。管理体制交叉,管理主体多元化,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就难以做好统一的宏观管理。笔者认为,实现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使整个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管理主体一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管理新局面,实现管理格局上的规范化。在文化市场大法没有出台之前,在现有文化立法和管理体制基础上,按照“按职论权、各有所司”的原则,弄清协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关系,分清各自的职责,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管理,并主动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做到守土有责,形成文化全面管,公安重点管,工商配合管的管理模式,是当前文化市场的有效格局。

三、确立文化市场稽查权的独立执法地位,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稽查队伍

制定法律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法律制定的再多再好不去认真执行,等于是一纸空文。因此,为确保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有效实施,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力度。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形态,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要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文化稽查队是具有特殊作用的执法队伍,从执法检查、立案取证、处罚决定到处罚的执行,应是一个整体,文化市场的独立执法工作对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其一,文化市场管理力量不足。由于编制、经费等原因,文化市场执法工作都是将确权管理与行政执法检查集中起来,形成了“一班人马,两种职能”的局面。其二,相配套交通、通讯工具和管理检测设备缺乏,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尤其管理费停止征收后,其束缚工作开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这种状况要加以改变,而这种改变必须通过我们扎实的管理工作实践。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法律才有保障,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争取文化执法应有的地位,并最终用法律予以确认,为文化市场稽查队编制定性,尽快建立起一支素质高、反应快的稽查队伍。以优良的廉政勤政作风和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文化管理专业技能,加强管理的权威性、执法的公正性、办理公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检测设备及交通工具,以促进管理工作的经常化、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文化市场实施有效的管理,提高行政执法的效果和质量。

四、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探索新的监管方式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教育管理;人文主义;实践价值;中小学人文管理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8]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23.

[9]陈如平.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立体化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文化管理;创新;途径;原则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将引起文化的转型和变迁,转型伴随着创新而生发。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便没有转型。创新既是转型的动力机制,也是转型得以成功的精神渊源所在。转型期政府的文化管理应该是一种导向式管理,顺时代潮流而动,以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

一、文化管理创新的特点

(一)复杂性

当今,我国面临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全方位的改革与完善。我们需要重新塑造政府、重新塑造企业、重新塑造社会。这些将改变上至政府、下至企事业直至每一个公民生活的环境和内容、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引起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全面重建,不可能直接依靠体系内部习惯势力,没有文化先导的任何体制变革是不会成功的。文化体制的改革在这种正在发生变迁和面临重建的社会里,与社会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反作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此,文化管理创新具有极端的复杂性。

(二)艰巨性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工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各类文化产品的在线交易、网上视频点播、网上售票、网上音乐会、网上拍卖等渐成趋势。这意味着在传统文化市场之外,一个全新的网上文化市场正在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比传统文化市场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市场新形态。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控手段不完备,管理措施不落实,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销售走私、盗版的非法音像制品、拍卖和销售假冒伪劣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艺术品,网络游戏中充斥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的违法现象相当严重。这些现象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在中国的新创造。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区别和差异,二是强调了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治状况及要求,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不断发展的先进文化为依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特殊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文化建设者进行许多创造性的探索。实现政府文化管理创新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创造性地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开发符合自己的特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自己独特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文化管理创新的内容

(一)管理思想创新

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首先,要对旧体制的社会假设基础进行重新修正,从体制文化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旧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从而破除计划体制下文化从属论的影响。最后,要明确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对文化战略目标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体制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制度创新的过程。文化体制创新,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文化管理行政组织体系;二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文化体制。

当前亟需加快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消除空白和漏洞。譬如,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通过法律形成规范性的文件,对行政组织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关系、活动方式、运行程序等进行恰当的界定和严格的规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决不干预;凡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到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权力要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对政府管理文化的内容、方式、权限等作出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要求的详细规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

(三)管理机制创新

如果说体制是环境,是管理创新的基础,那么机制是手段,是管理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政府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运营机制;二是建立法治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调控机制;三是建立防御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管理保障机制。

(四)管理模式创新

第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这类事业机构具有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和责任,应按社会化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j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政府要保证投入,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对于学术研究机构,政府应为其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给予必要的扶持和资助,营造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非学术性干预,尊重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争鸣,发挥人的文化创造力。。

第二,半赢利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些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等示范性艺术院团、文化馆和新闻媒体单位等。高雅文化、传统文化,如京剧、地方戏曲以及交响乐、芭蕾舞等等,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借鉴外国有益的文化成果,由于不追随当下的流行审美情趣,因而直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大,但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文化馆由于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因而也不能积极创收;新闻媒体单位具有“喉舌”性质,所以也不能跟随市场完全放开。对于这类单位,管理上要防止简单化,不能搞“一刀切”。应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艺术院团实行政艺分开,其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艺术发展目标和政策,开展艺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管理艺术市场,通过设立各类艺术基金来择优资助和扶持艺术事业,而不再直接参与各类艺术事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文化馆实行政事分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主要通过管方向、定政策、作规划、抓监管来实行宏观调控。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分类转制,对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在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的运营中,可实行内容生产和编播分离,出版与发行印刷分离,对内容部分进行严格管理,但对其经营部分如电视制作、发行印刷、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等,则可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行,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法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第三,赢利性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业、演出业、电影业等一些单位。这类单位应实行企业化改造,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政府要加强对外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的研究;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战略布局、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转贴于

三、文化管理创新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它既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方针,是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偏离的。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保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喉舌”性质不变、党管媒体和干部不变、正确舆论导向不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为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同时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激发文化单位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来考虑政府管理创新的步骤和方法,坚持从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模式。

(四)坚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子系统组成的。文化管理创新既涉及政治领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一场复杂深刻的变革;又是经济领域的事,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领域的事,牵涉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定位。既有公共管理理念、文化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性、观念性的转变,又有制度设计、政府职能转变等重大的体制性的转型,也有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因此,文化管理创新是一个整体,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设定总体目标,进行整体推进。在进行整体推进的同时,还应做好各子系统的分步设计,考虑每个环节、每种因素及相互的影响,平衡、平稳推进。

(五)坚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事业即公益性文化和非经营性文化,文化产业即非营利性文化或经营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为了公益性目的,几乎没有收入,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行分类指导,制定和完善不同的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

(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协调的原则

文化管理创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现有文化管理的所有做法,而是要在保持现有特点与优势的情况下,在改革现存体制中的缺陷和弊端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造和发展。我国文化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党在领导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僵化,已经严重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文化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才能在社会的大变迁中,适应和接纳世界的潮流,以变应变,促进文化发展。

(四)文化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文化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合法性依据

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如同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才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才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当前政府推进的文化管理创新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全新的革命,其难度并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管理创新不仅涉及我国的整个上层建筑领域,还将关系到文化制度的重建和文化政策的重塑,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阻碍将会更加复杂和艰巨。我们没有既成的经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指导创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文化管理创新,首先是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建立起一套统揽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的,反映时代本质、时展要求和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为文化管理的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防止和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随意性。

(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升政府管理文化事务的能力。为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上一篇:纳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商业银行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