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改造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5 19:16:53

节能改造论文

节能改造论文篇1

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市 071000

「内容提要新中国的改造罪犯制度立意于对人的本质层面的影响,以人的深层需要为改造动力,以激活人的调节能力为改造技术,以人的价值为改造取向,以人权保障为改造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改造整体内涵。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监狱制度充分体现了对罪犯深层的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是刑罚制度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进步的体现。

「关 键 词改造罪犯/刑罚人道主义/处遇主义/刑罚的人文关怀

「正 文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关于改造罪犯的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新中国监狱制度,是中国监狱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到的世纪遗产。在此基础上,如何建设和发展高素质的、更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刑监狱制度以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阐述关于改造罪犯的思想,系统地构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学说,又是上个世纪给中国监狱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留下的世纪难题。

解决这些世纪难题的宏观意义上的突破口之一,就是新世纪的中国监狱工作和监狱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在雄厚历史平台上的创新和发展。

必须看到,到上个世纪末,中国监狱事业已经拥有了比较雄厚的历史遗产,或者说是历史平台,这其中包括: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凝集在监狱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上的智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监狱上的体现,20世纪里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送来的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研究监狱问题提供的立场方法,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以及广大监狱干警几十年奋斗所获得的重大理论发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等。

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个历史平台的认识的科学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还没有系统地、条理化地予以科学的架构,其理性认识的水准也相差甚远,这就为当代中国的监狱科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但是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监狱科学研究必须正确地对待这些历史遗产,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劳动改造罪犯工作的基本经验,而不能采取的态度。

当今,西方一些人攻击唯物主义是“只见物不见人”,攻击马克思主义是“人学的空场”、“非人的哲学”;攻击中国的劳动改造罪犯制度是“非人道的”监狱制度。似乎只有在他们那里,刑罚才有人道主义,监狱才有人本位行刑,刑罚执行才有人文关怀。

本文正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层面上,在刑罚执行的框架中,研讨“改造罪犯”这一极具新中国监狱特色的,也是集中体现改造罪犯思想核心内容的监狱行刑制度所内涵的人文精神,以及所贯彻和体现的深层的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以求对新世纪中国监狱事业和监狱科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准备工作有所裨益。

刑罚,作为人类社会对自身存在条件的自卫手段,作为对抗犯罪的严厉措施,是以对等报复揭开自己历史的第一页的。所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偿命,血债血还”,依然保留着同态复仇的痕迹,作为受害人或受害一方,期待以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或者以对等的损害作为某种结果加给犯罪行为人,以平复受害者的报复心理,达到报复的目的。但是,“仇仇相报何时了”,由受害者自己进行的报复(私力报复),或者因受害人孤立无援而难以实施,或者超过限度、滥杀无辜,甚至兴师动众,严重影响社会的秩序和安定。于是人们达成的共识是,要由一种“公共权力”即社会的管理者(即国家)来主持公道,并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进行惩罚。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的统治者往往是社会上的少数剥削阶段,他们不但以刑罚来报应犯罪,而且用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维护自己的政权,镇压反对者。刑罚没有摆脱报复的阴影,反而成为威吓、镇压的工具,刑罚的样式和内容也越发严厉、残酷和血腥。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刑罚的存在与运作逐渐有了理性的色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刑罚哲学,虽然依然属于报应刑主义,但是强调了刑罚的不可避免性和一定的道义性。不过,刑罚作为犯罪的“必然下场”,仍然有着威吓主义的气息。直到启蒙主义历史时期之后,“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的人道主义,导致了人类社会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产生了“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和“刑罚人道主义”等所谓“刑法三项基本原则”,刑罚的存在和运作才真正地走上了理性的轨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剥夺自由刑成为广泛承认和使用的主要刑罚样式,人类社会刑罚体系和刑罚方法取得了划时代的变革与进步。

纵观一部刑罚发展史,也是一部刑罚文明史。人类社会的刑罚制度逐步从简单走向复杂,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应当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是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是,这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果,是人文精神的胜利。

由于剥夺自由刑成为刑罚制度的主体,剥夺自由刑的实现途径、实现手段和实现模式就成为人们关注的 焦点。剥夺自由刑主要是通过“设施执行”的方式来完成其实现过程的(注:在当代,剥夺自由刑的“非设施执行”方式,例如“社区矫正”等,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一来,作为专门的自由刑执行机关的监狱,或者说是作为国家用来实现自由刑的专用设施的监狱,就不能不受到普遍的关注。而监狱本身,也由于这种关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20世纪,专门研究监狱及其活动规律的的科学——监狱学——也得以成型和发展。

自有监狱学以来,实际上首先就有了两个重要的分野:是以“刑”为本位来建立监狱学的框架,还是以“受刑人”为本位来构筑监狱学的框架。前者也可以简称为“刑本位”监狱学,后者则可以简称之为“人本位”

监狱学。“刑本位”的监狱理论以罪犯处遇为核心内容,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处遇主义”监狱学;而“人本位”的监狱理论则以罪犯的矫正和回归为核心内容,有时也被称之为“矫正主义”监狱学。

“刑本位”监狱理论从监狱是剥夺自由刑的执行机关出发,更多地考虑的是刑罚本身如何得以完整准确地实现,更多地注意到监狱执行刑罚的程序和环节。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这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当刑罚人道主义对监狱行刑发生影响之后,“刑本位”监狱行刑的一般做法是仅仅将刑罚人道主义具体落实到如何细致改善罪犯在监狱服刑中的各种待遇方面。虽然,对于旧监狱来说,这已经是十分明显的进步,然而,仅仅把罪犯处遇的改善当作刑罚人道主义的全部或者核心内容,从而过分夸大罪犯处遇的作用与功能,等于将人道主义束缚在“处遇主义”的架构中。同时,由于从理论以及社会实践上讲,罪犯处遇的总体水平必须和监狱所在社区的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相适应,一般地说,罪犯的处遇水平不可能高于所在社区的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这就从客观上大大压缩了罪犯处遇调节的空间。在这个有限的空间落实刑罚人道主义,经常会流于形式,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激励力量,从而使刑罚人道主义仅仅具体化为一些有限范围的罪犯处遇改善措施,刑罚人道主义被表面化了,或者说这就是表层的人道主义。

“人本位”监狱理论的基本立意不在“刑”,而在“受刑人”。但是“人本位”监狱理论的主张也不尽相同,常见的主张是从“预防主义”出发,认为刑罚不要拘谨在对已然的不可改变的犯罪行为的究问和报应上,而是应当针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的犯罪人身上的主观恶性,以刑罚为手段、为过程,努力消除罪犯身上的主观恶性——即为矫正——从而以此来预防未然的重新犯罪。但是在相当多的国家里,在承认上述主张的同时,却在“如何矫正罪犯”、“有无效果确切的矫正罪犯手段”以及“罪犯是否真正能够得到矫正”等问题上产生了困惑,陷入了误区,或干脆就主张不可知论,于是又不得不把矫正的希望寄托在罪犯的处遇上,最终与上述的“处遇主义”殊途而同归。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层面上看,关于改造罪犯思想以及新中国监狱改造罪犯实践对“人本位”

监狱理论的巨大贡献,在于这一主张及其实践不仅充分吸收了内涵在普通“刑本位”和“人本位”监狱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一主张和实践坚决摒弃一切酷刑,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执行刑罚而执行刑罚,而是立足于人的本质方面的复归、解放、更新和再造,以劳动改造为基本途径,投入了大量的教育和思想工作,努力使罪犯得到人道的尊重、人格的提升、人生价值的重新体现和追求,得到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更高层次的、更广阔的人文精神。

现代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剥夺自由刑的外在形式主要是剥夺受刑人的人身自由,“剥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中性的强刺激,对一些人有作用,对另一些人就未必有作用,它能否成为事实上的“惩罚”,关键是看经过这个措施之后,犯罪行为是否减少或消除。如果没有,或受刑人的主观恶性得以保持甚至增大,自暴自弃或更加仇恨社会,刑后继续犯罪甚至恶性犯罪,那么,“这个措施”就不是惩罚而是“行为强化”,所谓“惩罚”和“行为强化”只是一步之遥。因此,单纯的“剥夺自由”究竟能否对受刑人起作用,起多大作用,是正作用还是负作用,行刑机关未必能够左右,因此刑罚可以说是仍处于“必然王国”状态。“改造罪犯”是指向和作用十分明确的强刺激,将它融合到剥夺自由刑中去,在罪犯处在有效控制下的难得时间和空间内,力求使罪犯得到质的转变,刑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得到确切的减少或消除——有我国监狱近50年的实践为证——剥夺自由刑作为“惩罚”的可靠性基本上能够控制了,刑罚本身开始逐步走向“自由王国”。

“真、善、美”是一定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凝练,人们经常用来自佛学上的“慈悲”来表示对他人的善意。那么,仅仅关注罪犯的衣食住行、通信会见、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人道主义处遇,即处遇主义的监狱行刑,实际上只能说是“小慈悲”,是小善。而在关注罪犯处遇基础上的改造罪犯,努力使罪犯发生本质的转变,变成守法公民并使之顺利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新人而不再重新犯罪,这对受刑人来说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解放,因而这是深层的刑罚人道主义,是“大慈悲”,是大善。这种大善,并非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意愿,它植根于雄厚的人文精神和人学理论基础之上,并且已经和正在成为中国监狱行刑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对于科学地认识人本本身,认识人的本质和属性,认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这一理论对于人的改造乃至于对罪犯的改造,更是具有基础理论的作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的监狱科学不仅要以“法学”为基石,也要以“人学”为基石,因为它所要阐释的是中国监狱“以改造人为宗旨”的行刑实践。

人的问题在思想中也有很高的重视程度,“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是大家所熟知的论断。强调“人的因素第一”,重视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传统的工作方法……等等。当然,研究的人学理论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新领域。

在监狱学领域,的人学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思想上,概括地说,就是“把犯人当人看待”和“人是可以改造的”即“罪犯是可以改造的”。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历来十分重视如何正确处理落入我方手中的敌人——即俘虏——问题的重要性。早在他主持红军的军事活动的初期,他就制定了红军的行为规范,简单易记、通俗易懂的十一条规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就有一条是“不许虐待俘虏”。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在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成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有报道说,美国专门有人研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美军战俘营中,为什么美军战俘变得那么听话,不想逃跑,其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的管理人员把战俘当人看待。

应当说,“把犯人当人看待”是关于正确处理落入我方手中的敌人的一贯政策和理论在监狱制度方面的延续。这一论断(即“把犯人当人看待”)中的第二个“人”的意义十分丰富,如果加以系统的展开,应当是既包括人道主义,又包括人文关怀的。

然而,的人学理论在监狱学中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最伟大的贡献,是“改造罪犯”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如果说“把犯人当人看待”,还是基础层面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的话,那么,“改造罪犯”的主旋律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新人”或“守法公民”——因而是更高或更深层面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解放全人类”是伟大的胸襟和抱负,“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是 他毕生的追求。多年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他提出“人是可以改造的”重要思想的深层背景。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在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之后,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建造崭新的国家机器,如何巩固新生的政权,如何正确处理一大批被的阶级敌人,都是一些严峻的课题。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以博大的胸怀,高瞻远瞩,在新中国百事待举、百业待兴并且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造罪犯的伟大历史命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的对象(所说的“历史反革命”),制定了特定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一种后来被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造罪犯制度——新中国劳改制度。

由此可以看出,的“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实践,主要是从政治的平台上构筑的,是从政治的视角提出的命题,并且有一定军事上的延续和开国时经济条件上的限制,而不是完全从法律的角度切入的,这应当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刑罚不是大自然的产物,它是一种“人造物”或“人工产物”。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成为抗制犯罪的利器,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酷刑,戕害无辜,以其血腥和恐怖危害人类。许多人类的发明或发现都有类似的经历,譬如热核技术,和平地利用,可以建核电站发电或有其他用途;但另一方面,核武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而今地球所以没有被核战争所毁灭,人文关怀的制约、人文精神的作用不可忽略。

也正是由于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干预,整个刑罚的发展史才是一个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的文明史:例如,生命刑被严格限制使用,身体刑、丑辱刑被取消,剥夺自由刑成为刑罚制度的主体等等。

也正是由于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干预,人们对刑罚的“道义性”的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就是说,既有正义的刑罚,也有非正义的刑罚。譬如说,白公馆、渣滓洞、纳粹集中营的刑罚是非正义的刑罚;而新中国监狱改造末代皇帝、日本战犯和形形的刑事罪犯的刑罚,是正义的刑罚。只有正义的刑罚才能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才会有改造罪犯的人文力量。

“改造罪犯”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极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及人文意义,我们试着从人学理论的层面来做一些深入的观察:

1.“改造罪犯”立意于人的本质层面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的体会是,就像在自然界的物质中有分子结构一样,在结构的意义上,这个“总和”应当是个“有序”的总和,或者说是在法律、伦理、道德规范和历史文化、公序良俗影响下的“有序总和”。而这种“有序”的程度或状态,标志着人的社会化程度或状态。在罪犯那里,其社会关系的“有序”状态受到干扰或破坏,发生一定的紊乱。在这个意义上,改造罪犯就是对罪犯在人的本质方面的社会关系的“紊乱”进行治理、修复,提升罪犯的社会化程度。从本质的层面上讲,“人是可以改造的”基本命题的提出,肯定了“改造罪犯”的现实可能性,充分表现出马克思主义者对人与社会发展所持的积极乐观态度。

2.“改造罪犯”以人的深层需要为改造动力

人学理论认为:需要是驱使主体进行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罪犯入监以后,会有许多不同的需要产生,不但包括自然需要,如衣食住行、娱乐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许多社会需要。但是在这些需要里,既有合理的需要,也有不合理的需要,既有理性的需要,也有非理性的需要,既有低层次的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需要,等等。表层的人道主义比较注意罪犯自然需要的满足,而“改造罪犯”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罪犯的深层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罪犯在监狱内服刑改造,出于本能而形成各种自然需要或生存的需要,这些需要经过监狱行刑法律关系的过滤,合理的应当予以满足,并且注意将满足的过程与激励罪犯改造联系起来,这是我国监狱的一贯做法,也是改造罪犯工作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出于“趋利避害”而期望尽快摆脱现状,获得自由,顺利重返社会,几乎是所有监狱服刑罪犯的最强烈的需要。“改造罪犯”正是要把这个最强烈的需要,转化为罪犯主体追求的目的,成为改造自己的动机和动力,而把努力改善自己成为守法公民,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还有更为深层的是,有些需要是隐性的,有些需要是要培养的,我国监狱通过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注意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启迪罪犯,从而使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作为动力,从人生道路的层面上去努力改造自己,这样的改造成果是更加稳固也更加富有人文精神的。

3.“改造罪犯”以激活人的调节能力为改造技术

人学理论认为:人所以能够主宰世界,在于人具有调节功能。人能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能够通过调节而改变主客体的状态、属性和关系。人不仅能够调节自然,而且能够调节社会,调结人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考察,人的调节功能是罪犯改造的技术基础,或者说,“改造罪犯”的一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要激活罪犯作为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纠正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和精神世界中的的偏离和错误。我国监狱注重使罪犯从被动调节(他律)逐步转化为罪犯的自觉调节(自律);不仅针对罪犯的实际情况进行直接调节,实施教育改造,而且注意通过环境和改造氛围的营造、监区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对罪犯进行间接调节;不仅对极少数违反监规纪律和行为规范者实行强制调节,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加强罪犯的自发调节;不仅让罪犯通过认罪、悔罪和法制教育,达到对自己犯罪行为的事后调节,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改造达到对刑后不再重新犯罪的预先调节。为了增大调节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监狱坚持对罪犯实施军事化管理,实行集体生活制度,对罪犯实施科学的分类,实行分类改造,从而进行一定规模的集体调节。与此同时也要针对罪犯的个体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分散调节。总之,“改造罪犯”的技术领域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调节只是其中之一。

4.“改造罪犯”以人的价值为改造取向

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基本取向不是有关监狱执行刑罚的细节性、表面性的完善,例如如何保障罪犯的人道主义待遇,行刑程序方面的完善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的“改造罪犯”,直取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对“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活着”等等人的基本问题,引导罪犯进行价值角度的人文反思。人的价值问题,其实质是创造和索取、贡献和享用的关系问题,而许多罪犯的犯罪根源恰在于此。认罪的基础是寻找犯罪根源,改造的取向仍然必须是解决犯罪的根源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的目的。让罪犯理解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个人生命的价值、个人能力的价值,改善自身社会关系和提升个人素质的价值,等等,准备为今后重返社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以人的价值为契机,对罪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改造,是“改造罪犯”所体现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5.“改造罪犯”以人权保障为改造条件

“罪犯是可以改造的”,但是须“政策方法对头才行”,这就说明,改造罪犯需要许多条件,其中对罪犯的人权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对罪犯的人权保障,首先是生存权的保障,当罪犯基本生活条件没有保障时,是无法谈及改造的。但是,对罪犯生活的保障必须经过执行刑罚的法律关系的过滤,要抑制其不合理、不合法的需求,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因为在对待罪犯的权益问题上不仅涉及到罪犯的个人人权,也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集体人权问题(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认为:“人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同时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这突破了传统的人权概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67页。)。发展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罪犯”与保障罪犯的发展权在内容和方向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在一定意义上,改造就是为了罪犯今后的良性发展,这一点在得到罪犯的认同和认可之后,就可以大大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罪犯是在被剥夺自由的状况下接受改造的,如果仅仅对罪犯的一些生活条件表示怜悯,给予一定程度的改善;或者坚持取消酷刑,不对罪犯刑讯逼供、打骂侮辱等等,则只能实现浅表层的或者较低层次的人道主义。只有立意于对罪犯重大权益——譬如人格素质的提升和顺利复归社会并能够得以发展——予以人文关怀的“改造罪犯”,才是着眼于罪犯的人生道路,真正为罪犯的长远切身利益着想,因而是深层的、更广阔的人道主义。“改造罪犯”对罪犯人权的深层次人文关怀,不 仅仅是一个刑罚执行的技术性问题,而且是对刑罚执行,进而是对刑罚的人文改进,使人文精神进入到刑罚的深层次。平等权也是罪犯的重要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原则,所以保持刑罚执行中的程序公正和公平对于罪犯是十分重要的。“改造罪犯”给予罪犯的改造机会、良性发展和进步的机遇是均等的,对罪犯表现评估的尺度是严格规范和平等的,但是由于罪犯的改造表现不同,其后果却是不平等的:改造好的予以奖励,不思改造的受到促进,反改造的将被处分。这在实质上是公平的,是深层的改造平等性——无论是谁,只要认真改造都有光明的前途。

6.“改造罪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改造的整体内涵

20世纪末,人类社会驶入了快车道,人类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历史时代。“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当然社会与国家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对罪犯也是如此。“改造罪犯”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在于国家一定要“拉着”罪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其他人一道向前发展,而不至于成为社会发展的“废弃物”,成为“被遗弃者”。从一定意义上说,罪犯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错位、扭曲甚至是变异。正因为如此,国家实行“改造罪犯”

,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造的整体内涵,意图通过“改造罪犯”的认真矫治,使其达到人性的复归,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进入全面发展的轨道,这不能不说是对罪犯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另外,从国家的刑事政策来讲,如果不致力于对罪犯人格素质的提升,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他们在刑后将很难再融入社会,极度的绝望和转而对社会的极度仇视,会导致他们成为社会的巨大破坏者甚至是终身的破坏者,国家刑罚会陷入恶性循环。

一些不主张矫正罪犯或缺乏矫正罪犯有效手段的国家居高不下的累犯率和重新犯罪率,证明刑罚的恶性循环已初见端倪。

“改造罪犯”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政治抱负和宽阔胸怀而产生的,是立意要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因而富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从一开始,新中国的监狱制度就着意努力洗去附着在刑罚身上的剥削阶级的灰尘,恢复或激发刑罚所内涵的人文潜能,努力开发出一种社会主义的极富人文关怀的刑罚样式,不仅感化得末代皇帝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和政协委员,99%的日本战犯成为和平友好人士,而且以90%以上的改好率,改造成功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造就了人类社会刑罚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取得,除了监狱行刑理念上的正确之外,还得益于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的正确选择,这就是建立了劳动改造罪犯的基本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狱制改良运动”,人道主义开始介入监狱行刑领域。如前所述,预防主义和矫正日益成为公认的监狱行刑理念,但是由于矫正途径选择的不同,在相当多的国家里,人道主义的监狱行刑最终只是导致了所谓的“处遇主义”。虽然,几乎在所有国家的罪犯处遇中,都程度不等地意识到劳动特别是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对罪犯的积极意义,都有所谓“罪犯作业”的内容,但是在立意上、价值取向上、基本用途上都与我国监狱的罪犯劳动改造有着重大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除此之外,在研讨中国监狱的罪犯劳动改造之时,还十分有必要预先作一些严格的界定,譬如第一,中国的劳动改造制度与“苦役”完全不是一回事;第二,中国的劳动改造和历史上有的国家的所谓“劳改营”也只是名称上的相似而已,有着与其完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即在实质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改造罪犯”不是一句动人的口号,新中国监狱事业的贡献之一,就是将其付诸实践并且见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和决策,就是劳动改造——这一改造罪犯基本途径的选择和建立,以及教育改造、管理改造等改造罪犯基本手段的形成及其运作。

关于罪犯劳动改造的理论依据,笔者曾经从“劳动改造的历史唯物论依据”、“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依据”、“劳动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依据”等三个方面探讨过(注:参见拙稿《试论劳动改造的基本理论依据》,载于《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85年第1期第8页。),而罪犯劳动改造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依据,也是十分重要的。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可以说,生产劳动在一定意义上是最重要的人文活动:是生产劳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生产劳动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才有社会关系,也才有人的本质,所以,生产劳动实属人的本质活动。既然如此,属于在人的本质方面予以转变的罪犯改造工作,就不能不放在人的本质活动——生产劳动——中去进行了。

人学理论认为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者缺一不可。组织罪犯从事适当的生产劳动,对罪犯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这一点上有着较大范围的共识,所以不少的国家在罪犯处遇中都有生产劳动(“作业”)的项目。然而中国监狱中的“改造罪犯”更加注重生产劳动在罪犯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中所发挥的作用,生产劳动的主体是人,人在劳动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一原理正是改造罪犯所要借重和依据的。劳动改造意图在生产劳动的同时改造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罪犯的创造力、审美力,发展智力,提高罪犯的素质。应当说,这种安排和措施具有更加深层的人文精神。

人的需要是人行动的动力,罪犯的良性需要及其识别能力,往往就来自生产劳动,“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譬如说,由于生产劳动而使罪犯产生学习文化技术、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的良性需要,而这些良性需要又成为罪犯改造的动力。总而言之,既然在人类社会的人文发展历程中,生产劳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当我们立意要把监狱执行刑罚的过程变成富含人文精神的人文过程的时候,生产劳动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那种“盲人摸象”式地认为中国监狱的改造罪犯是“缺乏人道主义”的指责不但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结语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注重“教化”的巨大作用及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中国监狱的“改造罪犯”就是对罪犯的教化,“改造罪犯”对监狱执行刑罚的介入并且日渐成为监狱行刑活动的主体成分,不仅是对“刑罚执行”的人文充实和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而且达到了对“刑罚”本身的人文品位的提升。“改造罪犯”并不一定就总是简单的理性教育,无数成功的改造案例证明,刑罚执行中深切的人文关怀经常是从罪犯的非理性需要入手,经常是通过对罪犯的感化而开始的。就是在最近的一系列关于与犯罪作斗争的案例中,也不断反馈出来以感化为形式的人文关怀在那些所谓顽固不化、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那里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改造罪犯”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的、关于监狱执行刑罚的异常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改造了或正在改造着罪犯,实际上也改造了或正在改造着刑罚和监狱,它不是仅仅在监狱执行刑罚的活动中又加入了一个新的活动,而是实际上是使监狱和刑罚在自己的人文演进历程中向前迈出了厚重的一步。

人们说,所谓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话说得似乎显得沉重了些,但是不过分地说,“改造罪犯”正是对罪犯的终极关怀,是深层的人文关怀,当然,这也还是要由实践来证明,由历史来鉴定的。

收稿日期:2001-05-25

「参考文献

[1]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66页

[2]选集[C].第二版第四卷,第151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3卷,第5 页。

[4]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6页。

节能改造论文篇2

论文摘要:重大社会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体现资源节约的规划理念,成为城市规划管理者及设计者面临的新的课题。本文通过重庆市利用闲置商场改建为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成功实例,探讨了资源节约型的重大社会文化设施建设模式,介绍了采用高新技术节约资源的先进理念,最后经过分析比较阐明其显著的节约成效。

城市空间的创造不外乎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创造新的空间,另一种是现有空间的再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旧建筑的空间资源再生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新建投资和拆除旧建筑的费用,缩短建设周期、减少拆除旧建筑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城市垃圾,同时还有益于保护城市文脉,又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新型空间。与此同时,有关理论也层出不穷,例如美国哈普林的再循环理论、《内罗毕建议》和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等都对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这些实践和理论也对我国重大社会文化设施的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现实意义。近期完成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工程就是体现资源节约型重大社会文化设施建设的范例之一。

一、建设背景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和关注。为此,重庆市委、市府决定筹建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将其列为全市重大社会文化设施之一,希望透过规划展览馆这个“窗口”,展示重庆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引导外来投资、考察、观光者便捷地了解重庆的市情,并搭建起政府决策与公众信息沟通的平台。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位于重庆市朝天门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万m2,其中展示面积约3万m2,会议、办公、餐饮等附属建筑面积约2万m2,车库面积约1万m2。朝天门广场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是重庆市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区位十分重要。该广场于1998年建成,集建筑与景观广场于一体,建成后为城市提供了新的景观点,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然而广场下建筑部分却因可达性差、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定位不当等因素闲置多年,造成资源的浪费,成为城市建设的缺憾。

经充分研究论证,市政府做出了将朝天门广场建筑部分改造成规划展览馆的决定。这样有三点好处: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变废为宝;二是利用现有建筑节约了土地资源、建设资金及时间;三是朝天门地区是重庆城市建设的起源地之一,在此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具有普遍的场所认同感。

二、改造原则

整体性原则—保持建筑基本原状的情况下,对建筑室内、外环境做综合改造。大众性原则—布展策略一改传统布展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多种展示手法,让市民喜闻乐见,寓展于乐。

节约性原则—合理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突出改造重点,在建筑设计、施工及布展中采用先进技术及材料,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控制成本,还要保证展馆运行的节约性。

效益性原则—展馆建设始终注重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

三、重庆规划展览馆规划设计

1.建筑改造

建筑改造分为外部环境改造和建筑内部改造。建筑外部环境改造措施包括:整合交通流线,增设人行天桥和朝千支路,周边建筑环境综合整治,朝天门城市广场改造及增加绿化和市政设施,对展览馆建筑外立面(及灯饰)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建筑内部改造包含扩大中庭空间,对管网系统进行改造,根据展示要求进行了空间分隔,增加竖向交通通道。

2.空间布局

展馆布展面积近3万m2。主入口设在三层总馆处,总馆分为序厅、重庆概况、历未来2020、国土房屋、交通规划、其他专项厅和中央商务区,贯穿重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二层为都市核心区模型及40个区市县、1个开发区展厅;一层为商业临时展厅;负一层为停车库。 转贴于

二三层展示流线围绕二层上空的892m2主体模型呈环形组织。空间分隔一反惯用的规则形态,采用穿插与变形手法,展示空间收放有制。按照不同展示主题分区采用不同的色彩主题,将建筑空间、结构、展品与灯光音效视频紧密结合。展馆面向多元化的观众,展品与展场相互介入,注重展览的游戏性与教育性、互动性与参与性、临时性与固定性的结合。

3.人性化设计

展馆对人性化的关注一方面体现在完善的配套设施、无障碍设计、提示系统三个部分:大到专门为残疾人设置的通往广场的电梯、会议室及休闲廊等附属设施、门口的儿童游戏室等,小到精心设计的提示系统、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手机加油站。另一方面体现在展馆的公众参与性强,展示的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展示方式采用大量高科技互动游戏的方式,寓展于乐。

4.新技术的运用

展馆既有传统的展示手法,又采用了大量新媒体技术及互动项目,不少展示手法为国内首创。展示设备含LCD显示器132台,等离子27台,投影仪及背投31台。尤其是13个互动游戏项目让展览变得生动有趣。主体模型采用程序控制的专业灯光、音响进行展示。

展览馆中央控制系统达到了国际化展览馆的中控管理水平,可以对总馆及41个区县展厅的强弱电及信息项目进行中央控制,整个系统按照编制的程序运行,实现无史文化风貌、三峡厅、山水园林城市、重庆人值守和自动运行。展馆在区县馆展区的隔断采用新型隔音涂料,广泛采用定向声源,有效解决了声音干扰问题。

5.节约型效益的体现

节约建设资金据估算,展览馆每平方米的造价4000余元(含土建、装饰、布展、设备费用),而国内同类场馆的造价至少在万元以上。投入小产出高,经济效益显著。节约资源展馆内部采用中控系统,实现对全部主展厅总体控制,馆内照明、灯饰、计算机、电视机、操作台以及空调等强弱电流按程序自动运行、自动开闭。高智能化对能源的利用达到最节约的状态,智能化管理大大节省了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省时间市规划展览馆自2004年5月启动土建改造工程。2005年5月正式进场装饰和布展施工,仅用了150天就完成了该工程,建设周期短,创造了同类展览馆建设速度最快的记录。

节能改造论文篇3

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新建筑,既有建筑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是近几年才有的新概念,许多绿色环保建筑可以说是徒有虚名,有的根本就不是绿色建筑。笔者希望通过以下论述,可以让绿色环保建筑走出误区,得到真正有效推广。

1 绿色环保建筑并不等于高档和高成本

在楼盘销售时,经常以绿色环保建筑作为概念炒作,与高档楼盘相结合,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起。

绿色环保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档和高成本。论文大全,新建筑。。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环保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环保建筑;还有我们合肥以前当地农村土房屋,墙壁是由泥坏堆积而成,尖尖的屋顶是用木骨架、泥土和厚厚的稻草铺成,屋顶之所以尖是利于排水。

在当今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绿色环保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和高价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环保节能的发展生产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就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环保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2 绿色环保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这几年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比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大量既有建筑改造却没有改进,许多老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既有建筑的改造量将达到38亿平方米,工程改造量十分巨大,如何改造让这些建筑成为绿色建筑,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供热采暖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居住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采暖系统分担20%;在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空调采暖系统分担约18%。目前,集中供热采暖综合效率偏低,大约为45%~7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需要在老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老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W的节能灯相当于60W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30%。

这些节能小窍门看似细小,日积月累,却能节省不少能源。论文大全,新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打掉了,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建筑,不只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环保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4 国家鼓励和金融部门单位支持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激励政策还十分有限,在价格、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不给予激励,建筑节能的推进十分困难。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论文大全,新建筑。。同时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对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5 全国向北京奥运村学习

据北京奥运村项目主设计人刘京介绍,奥运村建筑从设计时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建立风环境模拟体系,指导、调整规划布局,房屋采用南北通透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为创建节能住宅区奠定良好的实施基础。在能源规划方面,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奥运村运行能源的设计主题。如: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通过“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太阳能集热管水平安装在屋顶花园,成为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奥运村的庭院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灯,大大减少用电量,白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电池里,夜晚照明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用于照明;通过降低住宅体型系数、南面墙采用5.6cm厚保温层、东西北面墙采用4cm厚保温层、增加南面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辐射等手段打造节能住宅区;住宅楼设置冷凝水收集系统,集中回收,储存在蓄水池中,可用作冲洗路面、浇洒绿地;地面采用生态砂透水砖、下凹式绿地即利于雨水径流引入绿地、收集地下室顶面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奥运村全部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处理;屋顶采用种植屋面等。应该说奥运村是中国奥运工程建设者向世界递交的一张绿色名片,集中应用了: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绿色建材、建筑节能、空气净化、生态景观、智能家居、数字电视、绿色照明、无障碍设施等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奥运村是我国住宅产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工程,整体达到绿色建筑的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应该只是随便喊喊的口号、随便唱唱的高调,节能环保已经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以前我们更多想的是怎样改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让它更适应我们的需要,现在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更好的融入这一系统中,而不是去破坏它,我们和我们的地球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节能改造论文篇4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性” 应用性改造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不要改造

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自明,答案是一定要改,不仅要坚定不移加以改造,而且要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加以科学合理的改造。为什么还要作为问题提出,是因为关于要不要改的问题实际上还存在争论。有一些人依然有守成的观念。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即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厚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与魅力。既然如此,随风而动的改造不仅是对这个专业历史与特点的否定,同时还可引起新的混乱。还有一些人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保持着业已形成的教法与学法,以知识与理论传授、夯实专业基础构成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除此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原因是在一个新的模式没有建立之前,这已经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

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它作为传统专业的缺陷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首先是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汉语言文学“精英教育”惯性与模式提出了挑战。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旨在培养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专业教师等。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的需求毕竟有限。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同样要思考如何面向大众,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参与促进公民素质与能力提升的社会工程中来。其次是直接的就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活动提出针对性要求。虽然汉语言文学具有“迁移性”与“发展性”,但是如何解决短期内为就业服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45.5%的人认为中文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学习者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等等。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中文专业越来越现实地陷入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又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如何理解“应用性”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主要的做法还是紧跟市场,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设置“师范”“新闻”“文秘”等带有职业导向的选修方向,课程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删扩缩。大同小异的做法,固然取得短期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定问题。

一是如温儒敏所言:“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2]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二是过于追求技能性培养,以及求职考试等应试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具性”潜质被重视和挖掘,工具理性的趋向十分盛行。于是,在专业改造过程中,守成论、解构论、工具论构成了相互冲突又相互交织的现实状态,修修补补,敲敲打打,反反复复,呈现出改造过程中的复杂性。

那么,如何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成为应当澄清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依然要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具有宣传先进文化、承传传统文化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与完善人格等强大的功能。“工具性”挖掘与延伸固然是应用性的直接体现。但是怀疑、忽视与偏废人文性教育是对“应用性”的误读。当然,现在的问题表面上看不只是削弱人文性教育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专业的人文性教育自身也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落到实处,没有抓出成效,即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没有真正走上“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之所以是应用性的体现,还因为它是“育人”与“育能”的体现。没有什么比“育人”的教育更具有应用价值。

(二)更新知识观念。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可通俗地理解为“做中学”,使我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4]。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汉语言文学对必要知识的传授的过程,对于知识的生成、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应该成为自身课程内容改造的切入点之一。

(三)在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观首先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认知范围,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5]。

总之,改造是必然趋势,毋庸置疑。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属性,这些特点与属性已经是经过实践检验也就是接受过“应用性”检验而存在的。既然如此,有的想法与做法还是需要接受、继承,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这样的“应用性”才是稳健而具有持续性的。

三、如何实施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一)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对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

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使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视野,又贴进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四)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学校应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64.

[4][5]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节能改造论文篇5

关键词:节能指标;综合楼;全年能耗;节能改造

财政部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建财【2011】12号)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各省(区市)要至少完成当地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的35%以上。哈尔滨市作为全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和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最早的示范城市, "十二五"期间承担了15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超过全省总任务的35%[1,2]。本文拟针对哈尔滨市某综合楼进行能耗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1 哈尔滨气候特点及研究建筑工程概况

1.1 哈尔滨地区气候特点

该项目位于哈尔滨市,该市地处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据参考资料哈尔滨地区属于严寒A区[1][6]。该区域建筑热工设计以最冷月平均温度(哈尔滨最冷月平均温度)≤-10℃,以日平均温度(哈尔滨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大于等于145天为辅助设计指标。建筑设计要求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但一般不考虑夏季防热的问题[1,2]。

图1为2014年全年平均温度曲线,采暖期为23周,冬季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图2为哈尔滨地区全年最高温度曲线,夏季在最热7~8月份采用空调进行降温。

1.2 建筑概况

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内一座集行政、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楼。该建筑为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为5075m2,建筑高度为20.1m。一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为教室及活动室,三层为风雨操场。

该建筑的体形系数为0.4,总窗墙面积比为0.28,满足DB11/687-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改造前的综合建筑围护结构见表1。

外窗综合传热系数根据DB11/687-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外墙和外窗综合传热 分别为0.38W/m2.K,2.4 W/m2.K。由此得出体育馆外墙和外窗均符合节能标准。但根据资料砖混+粘土砖,双层玻璃结构的能耗损失较大[1,2]。

1.3 建筑能耗统计

(1)暖通空调系统

综合楼冷冻机房设置在地下室,建筑冷源采用3台蒸汽式溴冷机,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建筑热源利用市政热水,利用板式换热器换取热水供辐射采暖系统和散热器系统使用。

(2)能耗统计

根据调研结果,该综合楼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全年累计耗电量为342000kWoh,电费为150060元。采暖收费方式按使用面积收费,费用标准为40元/m2,总费用为135333元。从单位面积上看,年平均电耗为59kWoh/m2,相对于节能建筑仍有进一提升的可能[1,2]。对建筑物采暖空调能耗进行全年能耗统计,单位采用kg/m2,结果为25kg/m2(标煤),任有巨大提升的空间[1,2]。

3 节能改造方案

3.1 外墙

借鉴相似区域的改造经验,对本建筑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外墙的节能改造首选的是外墙外保温墙体,主体构造见表2。

3.2 外窗[1-5]

在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的情况下,外窗采用四腔三密封玻璃窗,传热系数2. 20 W/( m2・K) ,小于限值2. 8; 自身遮阳系数0. 77,气密性为5 级,水密性为3 级,可见光透射比0. 75。外窗与墙体接触部位采用聚氨酯发泡剂进行填充,窗四周加强保温构造,防止窗与墙之间的热损失。

4 结语

总结哈尔滨地区节能指标要求,在分析哈尔滨地区气候条件及某综合楼建筑的全年能耗的基础上,提出节能改进方案,为哈尔滨地区老旧住宅节能改造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对该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能耗统计计算是下一步工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刘淑娟,盛伟东,汤义勇. 哈尔滨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实践[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第8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2:9.

[2]徐卫东,刘淑娟,盛伟东,汤义勇. 哈尔滨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实践[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05:47-51.

[3]宋剑林. 实例论述建筑节能设计[J]. 工业设计,2012,02:192-193.

[4]苏小磊,姜曙光,黄现宁. 新疆地区教学楼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及能耗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1:306-308.

[5]韩学廷,李国富,孟超. 论建筑本体(热工)、建筑总体及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主旨与区别[J]. 区域供热,2014,01:116-120.

[6]郎四维.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J]. 建设科技,2005,13:38-39.

节能改造论文篇6

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班、非改革班和英语专业班共533名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混合研究法,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影响词汇活动的课堂架构和师生对词汇活动有效性、喜爱度的感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影响了课堂词汇活动架构,逐步实现传统教学法向任务型教学法转变,但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对词汇活动有效度和喜爱度的感知,学生仍偏好教师解释和词汇翻译等传统教学法。因此改革仍需继续深入,提高学生对任务型活动的正面感知。

关键词:

大学英语改革;词汇;任务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感知

1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学的工作重点,高等教育司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颁布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1]。为落实高等教育司的指导意见,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2014年5月开始进行“新一轮《大学英语》教程体系改革”。改革的目的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语言“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理论为指导,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减少教师讲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我校在2014级73个大英班级中随机抽取25个班级进行试点改革。针对第一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笔者试图对比改革班和非改革班的词汇教学,探究下列两个问题: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影响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改变学生和教师对不同词汇活动的有效性和喜爱度感知。

2文献综述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基本单位,

曾说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信息很难传递,但如果没有词汇,任何信息都无法传递[2]。胡文育在独立学院词汇研究中提到,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老师词汇教学枯燥,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差[3]。文秋芳认为传统教学法以“课文中心,课文至上”为理念,其目标是学生学会某项语法规则或词汇[4]。董燕萍进而指出,传统的教学法强调词汇的直接学习,最典型的就是背词汇表[5]。课堂基本上以老师为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课堂活动多以灌输为主,常用缺少灵活性的练习,如听写、模仿造句、单词解释等[6]。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则强调词汇的间接学习,即将注意力放在传递信息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词汇,在运用中习得语言[7]。Willis把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定义为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达成某个目标的交际活动[8]。为了促使信息交换,Ellis认为任务设计常需要有一个缺口,这包括信息缺口、意见缺口或逻辑缺口[9]。因此课堂活动常涉及两人或小组活动,李耸等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分析大学词汇教学如何利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10]。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的课堂常以学生为主,以任务为途径,而老师则起指导和辅助作用。指出,“一个课程不能被称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除非我们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观需求和感知。”[11]同时,的二语动机理论也认为教师和课堂活动会生成非语言产出,这包括对语言学习的态度[12],Barkhuizen把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态度定义为感知和[14]的研究都指出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Grookes和Schmidt认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能对语言学习保持较高的注意力[15],且学习效率更高[16-17]。因此,进行感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真实教学情况,改善课堂架构,提升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态度和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水平。感知研究通常包括师生对活动的喜爱度和有效性的认知,例如探究了南非师生对写作阅读活动的喜爱度和有效性的感知[13],Collins分析了东亚大学学生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感知[18],而Rao则研究了中国学生对于交际教学法活动的喜爱度感知[19]。

3研究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4级大学英语班级中随机抽取9个班级,其中大学英语改革班208人,大学英语非改革A班165人。此外7个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班160人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控制对照组。

第二,研究工具。研究采用混合法,包括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和访谈的定性研究。词汇学习调查问卷把班级类型(大学英语改革班、大学英语非改革A班和英语专业班)作为自变量,活动频率和活动感知(有效度、喜爱度等)为因变量。传统教学法活动以老师解释、听写、翻译为代表,任务型教学法则以两人讨论、小组讨论、自由造句为代表。问卷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第二部分研究6种词汇活动每节课和每周的频率,第三部分针对词汇活动频率、有效度和喜爱度感知。为避免学生逃避选择而趋向中间选项,问卷采用封闭式问题和去除中间选项的李克特量表,即4分制,4=强烈同意,3=同意,2=不大同意,1=不同意。访谈设置了15个半开放型和开放型的问题,用于进一步探究影响学生和老师对词汇活动有效度和喜爱度感知的因素,并在调查问卷对象中随机选取11名学生和5名老师进行了一对一访谈。采集的定量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访谈录音转录后通过编码主题进行文本分析。

4研究结果和讨论

第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影响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非改革班词汇活动是否偏向传统教学法,改革班是否偏向任务型教学法?表1是调查问卷中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非改革A班每节课使用2人和小组讨论的频率都小于改革班和英语专业班。每周进行2人讨论的频率均值依次为:英语专业(M=2.88)>改革班(M=2.68)>非改革A班(M=2.31)。方差分析显示A班每周两人讨论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12.669,p=0.000)。每节课小组讨论频率均值为英语专业班(M=2.36)>改革班(M=2.29)>A班(M=2.04);每周频率均值为英语专业班(M=2.92)>改革班(M=2.82)>A班(M=2.40)。方差分析也显示A班每节课(F(2,531)=5.818,p=0.003)和每周(F(2,531)=12.773,p=0.000)小组讨论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但与前两种活动相反,每节课进行自由造句频率均值依次为A班(M=2.39)>英语专业班(M=2.09)>改革班(M=2.03)。方差分析表明A班每节课造句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6.842,p=0.001)。这可能由于在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更多有目标性的任务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这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运用新单词做自由造句。而非改革班的课堂可能较少布置讨论任务,因而只能选择自由造句让学生使用新词汇。访谈中非改革班的2名教师对最常用的词汇活动回答,也支持上述的推断:“每次课都有造句翻译,词汇讨论一两个单元一次。”“讲课文时遇到新的词就会解释,造句和翻译常做。”总体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提高了两人和小组讨论的使用频率,改革班的课堂活动与非改革班相比更趋向于任务型教学。表2是调查问卷中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非改革A班每节课使用老师解释和翻译的频率都大于改革班和英语专业。每节课老师解释频率均值:A班(M=3.52)>英语专业班(M=3.37)>改革班(M=3.20)。方差分析也表示A班每节课老师解释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6.774,p=0.001)。而每节课翻译频率均值与上述相似:A班(M=3.17)>英语专业班(M=2.85)>改革班(M=2.70)。方差分析也显示大英A班每节课老师翻译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和改革班(F(2,531)=11.572,p=0.000)。表2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英语专业班N=160改革班N=208非改革A班N=165F(2,531)p老师解释(每节)3.37±0.8393.20±0.8563.52±0.7966.7740.001翻译(每节)2.85±.9322.70±0.9293.17±0.95411.5720.000听写(每周)2.34±0.8532.32±1.0682.05±0.9864.3670.013但每周听写的频率均值则与前两者相反:英语专业班>改革班>A班。方差分析表明A班每节课老师听写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大英改革班。教师访谈中改革班和英语专业班的3名教师都表示,每两至三周有一次听写。虽然听写是传统词汇学习方法,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词汇习得的准确性[21]研究指出虽然任务型教学强调在运用中习得词汇,但也应注重单词运用的准确性和单词词形,否则学生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课堂方言,最终导致在较低的语言水平上石化。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新单词完成任务后,背诵单词表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单词词形,从而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总的来讲,非改革班的课堂活动更趋向于传统型教学,改革班则趋向于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教师减少了教师解释和单词翻译的使用频率,逐步从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转向以运用为主的任务型教学法。并且,教师把传统教学法中的单词听写作为课后巩固与堂上讨论任务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词汇的形、意、用[22]的共同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确实对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有积极性影响。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改变学生和教师对不同词汇活动有效度和喜爱度的感知?非改革班是否对传统型教学法的有效度和喜爱度更高,还是改革班是否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度和喜爱度更高?如表3所示,在对词汇活动的有效性感知方面,英语专业班、大学英语改革班和非改革班的学生都认为传统教学法的活动如老师解释和单词翻译最有效,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如两人讨论和小组讨论对于词汇学习没有显著效果。在喜爱度感知方面,英语专业学生排序为:教师解释>单词翻译>两人讨论>小组讨论>单词听写>自由造句;大英改革班学生:教师解释>单词翻译>小组讨论>两人讨论>自由造句>单词听写;大英非改革班:教师解释>单词翻译>自由造句>小组讨论>单词听写>两人讨论。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还是更受学生喜欢。方差分析表明,改革班和非改革班对这六种词汇活动的有效性和喜爱度感知没有显著性差异。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词汇活动的感知没有显著性影响,未能从根本上减低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心理依赖。另一方面,两人和小组讨论在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的喜爱程度都位于第三四名,高于非改革班。访谈中改革班学生也表示喜欢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涉及的观点)比较全面,懂的东西会得到拓展,很多人一起意见会更多。”这显示出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有初步的提升。

5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变了课堂的词汇活动架构,使教师减少了使用教师解释和单词翻译,更多地布置两人和小组讨论。课堂逐步实现从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向以运用为主的任务型教学法转变,同时教师结合两种教学法的优势,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词汇。第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未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对不同词汇活动的有效度和喜爱度感知,学生仍偏好教师解释和词汇翻译等传统教学法。但是,研究也发现学生对两人和小组讨论的任务型活动在有效性和喜爱度上有初步提升,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词汇活动感知也开始有积极影响。因此,研究证明第一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课堂架构有显著性的积极影响,但仍需继续深入改革,提高学生对任务型活动的正面感知,让以学生为主、运用为主的外语学习思想得到内化。

节能改造论文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节能改造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 改造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前期要严格做出相应的规划,施工过程中也必须遵守相应的条例法规。以下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依次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整个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流程

首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对现场采用彩钢瓦进行封闭,从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保证居民安全、方便施工的角度出发,对现场进行规划。明确划分施工作业区和居民生活区,搭设安全通道,拆除散水、勒脚,阳台基础。等到外窗更换、外脚手架搭设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处理外墙附着管线,检查墙面空鼓情况,以及剔凿、抹灰等工作。于此同时,要拆除窗套及窗口外侧抹灰层,这样在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外窗的更换,再等到窗进场后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集中拆除。在屋面防护棚搭设完毕后便可以进行屋面的施工,这样可以加快防护棚的利用率,为后面的工作提供保障。等到外墙以及外窗的处理以及更换完毕以后,再进行外墙面的清洁、放线等工作。其中,暖气以及给水改造等工作可以在整个改造施工的起始阶段开始。最后的工作就是粉刷楼梯间,安装窗罩、空调,拆除外脚手架以及现场清理等等。

2.屋面改造

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倒置式屋面”的施工方式。有时为消除外墙顶层与屋面转角之间的热桥,要在墙的适当位置做外保温系统,同时,为保护保温层,可以在保温层上面压一层防水层,这样最顶部的防水层就可以起到防水兼保护二重功效。

3.外窗改造

外窗改造顺序为:拆除原有窗户——放线测量——安装塑钢窗——封闭窗口四周一安装配件。在窗口节点处理的过程中,要将外窗安装在与外墙外侧平齐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热桥的出现,同时,还要在间隙处填充聚氨酯发泡胶,以起到防护的效果。窗户拆除:更换塑钢窗可采用当日拆、当日安装的施工程序,结合塑钢窗实际拆装能力提前与业主协商拆装时间。在就窗的拆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损坏室内物品。对于偶然因素造成的损坏,在拆除完成后一定要及时进行修补处理。

4.外墙保温

外墙保温是既有建筑改造的重点,现今国内一般采用外墙外保温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处理基层——放线测量——挂基准线——聚合物砂浆的调制——粘贴聚苯板——打磨、修理、安装固定螺栓——抹聚合物砂浆底层——铺增强网格布和普通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面层——修整、验收——做外饰面——安装空调支架及窗罩。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这样顺序进行,人为的随意操作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二、管理措施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循已有的建筑条例法规外,相关领导组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具体施工过程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此外,还要组织专门的监护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检查以及对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纠正工作。在整个建筑节能改造施工中要建立比较可行完善的管理模式,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在此模式的管理下进行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有据可依,才能切实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才能真正保证整个节能改造工程的质量。最后,为保证整个管理措施运行到实处,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具有管理监督的权利。为此,相关领导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条例,让每一位工人都具有管理监督的权利,并且对提出管理中问题与不足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才能切实提高整个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

小结

在现代建筑节能施工中,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积极推行新型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形势下对建筑的节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节能材料的开发与新的节能技术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要使新的节能材料、节能技术尽快应用到具体的建筑项目中去节省消耗、节约能源。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中应注意以上提到的基本问题,并且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保证整个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庆琏. 关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几点思考. [J].土木工程学报.2005.

2.郭华. 唐山河北1号小区建筑节能改造能耗总结分析.[D].全国供热企业节能设备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9.

3.张献萍等. 建筑节能改造中内保温构造技术的应用.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4.林少扬等. 建筑节能改造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分析.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上一篇:建筑规范论文范文 下一篇:违法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