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4:29:58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1篇

据北京电视台新闻报道,30日晚上22时40分,顺义警方接到群众举报,位于顺义天竺一别墅区内有人吸毒,警方接报赶至,当场抓获两名涉嫌吸毒人员,其中一人为张国立的儿子张默。所吸食的为大麻。此案目前正在处理中,张默的人身自由并未被限制。

2012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辖区内的宜州市的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群众用网箱养的鱼,突然出现不少死鱼现象,引发当地群众议论和反映。宜州市环保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死鱼是由于龙江河宜州拉浪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引起,龙江水体已遭受严重镉污染。1月31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进入第16天,河池市组织记者前往涉重金属企业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受冶炼企业排污影响,河池市城区周边山体树木难生,目前已对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的7名相关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

韩国当局及媒体总是以中国渔民“暴力抗法”、“对韩国海警挥舞凶器”为基调,将韩国执法者刻画为“弱势群体”,但有关韩国海警对中国渔船暴力执法、对中方船员施暴等一系列事实情况,却很难在韩国媒体上见到。今年1月17日,又有一艘中方渔船遭到韩国海警的扣押。据了解,韩方执法者是在没有发出任何停船警告的情况下登船,并野蛮殴打13名中方船员,致3人头破血流、昏迷不醒。

“净利差”致稳赚不赔银行业暴利超石油烟草,国务院总理去年12月也批评银行业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说:“金融家应当是企业家,不能把企业当成唐僧肉。”温总理还说:“银行利润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绝不会有银行长期稳定的利润。”银行高利润的来源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去年整个信贷的基础比较大,虽然增长率没有2010年那么高,但是增长还是很大,那么与之相应的就是银行的规模也大了,所以相应的营业利润就多了。第二个方面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存贷款利差比较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银行通过其他的一些业务,比如说通过搞信托、理财来获得利润。首先,解决银行业暴利,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采取单边加息,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动,就能够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其次,国家应当加强对银行业的税收监管、提高银行业的税率,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第三,要加强对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的监管,防止利用暗的收入进行逃税。第四,要对国有银行为主,包括其他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特别是管理费的支出进行监控,尤其是消费和公关支出的控制。第五,银行要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小微企业到民间借贷的风险,而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又是支持实体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第六,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第七,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央行:2012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具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引导居民住房理性消费,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2011年国八条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此外,限购、限价、房产税、提高首付、提高房贷利率、加息、增加保障房、经济适应房投入等都是调控政策。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分别于2012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两年五提房价合理回归,限购仍将是今年中国楼市的主旋律。在1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关于今年六大重点工作部署传递出这一信号。

指出,要巩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千万保障房开建。二、立法喜结硕果法律体系形成。三、“十二五”纲要通过谋发展开局良好。四、首次公开年度“三公”经费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团结奋斗同心复兴。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八、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九、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十、朝鲜最高领导人逝世。

2011年时事热点最新素材

1、中国GCD喜迎90华诞

2、郭美美炫富红十字失信

3、姚明退役“明王朝”终结

4、赖昌星潜逃12年终归案。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

5、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7月23日20时50分许,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之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同向行驶的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遇难

6、两部法律调整引热议。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19条《婚姻法》司法解释,其中明确规定婚后父母为子女购房归个人所有。8月2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人大审议。

7、故宫深陷“十重门。

国际

8、窃听门引发英国新闻界地震

9、挪威连发血案天堂变地狱。7月22日,一向和平安逸的北欧国家挪威接连遭遇两起巨大灾难。首都奥斯陆市中心及郊外一座小岛先后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导致76人死亡。

10、美国信用评级被降导致金融动荡。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当地时间8月5日晚声明,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11、“他妹”英拉当选泰国新总理。泰国国会下议院8月5日举行会议,经投票表决,批准为泰党总理候选人英拉·西那瓦出任泰国第28位总理

12、伦敦骚乱根在贫富差距。8月6日始于英国首都伦敦的骚乱很快蔓延至英国许多城市。

13、乔布斯引退苹果未来成疑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议论文 热点新闻 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05-02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未来与命运,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应该成为学生思想关照的范畴。从这一角度说,以社会热点新闻为媒介,通过对热点新闻的跟踪、观察、思考,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性目的的做法也是完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以下试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思辨意识、批判意识三个方面来谈论这种做法的可行度。

一、求真、求同、求异,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求真,就是要探求事物的真相,不偏听偏信,不盲从,不断章取义,而是要以客观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观察事件的过程,去探究内在的本质原因以及寻找事情的真相。由此产生的所有对该事件的思考也都必须秉承真实的基础,才不会误解甚至曲解、歪解。

例如:2011年3月由于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恐慌性抢盐潮,从东部沿海开始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蔓延,并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听到这样重大的社会热点新闻,如果我们第一时间不是拿起手中的手机向周边的人继续传播这条消息,而是冷静下来以求真的心态观察其中的几个要点――“日本核电站爆炸”“山东海域污染”“碘盐能防辐射”,那么,稍微接受过高中化学、地理教育的人几乎都可以断言此次事件的谬误所在,避免让自己成为这起闹剧的受害者和参与者。然后才能深入地思考另外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不少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知识分子也难以置身事外?为什么一则来历不明的手机短信就能引动如此规模的风潮?……这些追问,不正是自己的思想性体现么?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求真的观察意识。

求同,是将不同时期发生的类似事件横加联系,寻找其中的共性,发掘内在的规律,探寻深层次的根源。三聚氰胺事件如果是独立的一个事件,那么,或许我们只能说是该商家无良。但是,如果将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社会事件横加联系,那么,我们观察到的就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现象。个体事件的根源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作为一种现象的出现,其根源绝对有挖掘反思的价值。

求异,是将表面类似的事件进行分别剖析,从历史发展、地域区别、风俗习惯等进行比对,寻找其中的不同点,再得出结论。例如,对国人公共素质的质疑声早已有之,到今年国庆又掀起一股高潮。原因是有媒体报道天安门广场在升旗后留下5吨垃圾。确实,如果单从数字来看,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吃惊,也实在很有理由对国人的公共素质大加鞭挞。但是,如果我们从去年的同期相比,垃圾的“生产量”已经下降了3吨。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该如何评说呢?

二、分析、推理、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社会热点新闻由于发生在当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不管是从事实过程,还是从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与那些不同时代的老旧事例相比,都比较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产生心灵的共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

例如:最近,一条被称为“校长撑腰体”的微博在网上疯传,“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对于这样的一则热点新闻,这条微博的真实性似乎没那么重要,它的存在就证明了社会的诉求与希望,一方面表达了对现今社会现象的不满,另外则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提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地观察这则微博的几个关键点:“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要是讹你”“给你提供法律援助”“替你赔偿”。这几个关键点可以让我们得到以下信息:

1.扶助摔倒的老人可能会被讹诈;

2.要是被讹诈了,北大会为你撑腰,让你无后顾之忧;

3.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扶。

这样一分析,一个让人心寒的结论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扶助摔倒的老人必须先保证自己的退路!

这是一个单一的个案吗?很明显,如果用求同角度进行横向联系,我们就可以发现类似的很多案例。这说明这样令人心寒的结论不再是代表一个个体事件,而是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既然如此,如果仅仅将目光盯在“扶助摔倒的老人”的个体事件上,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这种做法代表哪种社会行为呢?“施助者反被讹诈”的现象又暴露出什么问题呢?“保证施助者无后顾之忧的武器又是什么呢?”

如此一来,在社会道德事件中,道德与法律谁主沉浮的思考就呼之欲出了。不管最终你的认识如何,但都已经是自己对社会事件的独到见解了,思想性也自然体现出来了。

从日常的教学角度说,辨证分析能力主要有以下十种: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不管是哪种能力,都脱离不了“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思维训练不可能一两次就能取得效果,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

三、质疑、假设、求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批判精神的缺失,应该是学生议论文中思想性匮乏的最直接的原因了。面对材料也好,面对现象也罢,不敢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不可能出现自己的思想见解。一味地迎合,沿袭前人的曲意作文,怎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孙绍振教授在《高考作文命题呼唤理性思维》一文中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的“经验与勇气”作文题作如下解读:

这是一道道德性质的命题,题义在风险与冒险之间,片面强调勇气决定一切,一举成功,完全忘却无经验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勇气胜于经验是绝对化,可信度很差。

这样粗浅和片面的一道作文命题,考生有几个真正敢于去质疑它的准确度?敢于写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思考?立论的偏差与肤浅始终无法为论证提供纵横捭阖的底气。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3篇

一、现行作文训练中的问题

由于语文在高中教学课时安排有限,所以作文训练时间天生不足,再加上要完成升学任务,高中作文训练时间很紧,而且次数有限,高一和高二作文训练一般是两周一个小作文,一个月写一篇高考模式的作文。这样往往是数量上不足,质量上难保证,急需构建有效的作文训练模式。具体有三方面问题:

1.高中作文课时紧,急需构建训练模式

高中三年语文的课时量是固定的,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需要强化课本以及高考大纲的重点,再加上常规的课本教学已占去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作文训练的课时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构建作文训练模式,强化高考作文训练,养成学生自觉写作的习惯。

2.阶段针对性不强,急需量化写作训练的阶段性目标

高中阶段写作训练往往是围绕高考进行,教师往往是舍本逐末,一味追求考试类满分作文的模仿,忽略以学生个性以及兴趣发展为特征的针对性训练,结果学生高一开始就是高考满分的套作,到了高二,学生写作文多感索然无味,无从下手;高三学生更是疲于应付频繁的考试,高中作文训练格调趋同,结构趋同,语言平淡。为此,应该量化高中三年的作文训练,针对高一到高三学习特点,分类设置针对本学年段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提升作文水平,激发他们对作文训练的兴趣,因势利导,有的放矢。

3.缺乏整体安排,急需构建作文训练整体评价标准

现实中,在语文教学安排里有每周一次的连排课用于作文训练,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会导致平时的作文课被临时调整,作文训练内容只能打折。常规的作文课上,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完成要求写够字数的作文,因为高考作文要求每篇字数不低于八百,所以求量不求质的训练往往缺乏整体安排,更谈不上符合高考高分作文的要求,学校急需构建作文整体训练评价指标,依据指标进行优秀作文的整体性评价。

二、作文训练模式的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高中作文必须建立训练模式,按阶段分重点推进。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作文训练模式:

1.以课本素材为话题构建作文训练模式的课课练

课堂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要阵地,构建以课本素材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活学活用的绝佳方法。教师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设计可操作的课本素材训练写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后,依据课本资源提炼出“指点江山”的“自信”这一主题后,设计写作话题,学生自然而然接受课课练的写作训练。本训练可一周一次,最好统一安排到周末的那节课上。这样既整合了课本资源,又开发了写作空间。久而久之,以课本素材为话题构建作文训练的模式也就水到渠成。

2.以兴趣摘录来点评构建作文训练模式的周周练

作文训练贵在“以趣激练,以练增趣”,高中生感兴趣的书籍报纸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感兴趣的段子入手,边摘录,边点评。这样既积累了课外的阅读量,又增加了对记叙文和议论文不同文体的训练。训练时,教师可以每隔一化一种文体,但重点要训练学生议论的表达技巧,字数控制在五百字为佳。学生周周积累,教师周一集中点评,引导学生围绕本周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摘录,同时分析这个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即使学生有话可说,又能调动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学生本周对中国梦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提示其摘录中国梦的书报资料训练点评,学生自然有兴趣围绕一个主题练习边摘边评的写作,这样周周练的兴趣摘录式点评也就顺理成章训练起来了。

3.对热点新闻写评论构建作文训练模式的月月练

写作训练不能脱离实际。“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论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分析。而社会热点新闻无疑为高中作文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素材空间,教师可以找一篇热点评论分析,启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找出重点新闻,同时可以参考《凤凰周刊》、《看世界》等专业评论报刊进行评论写作。

三、高中作文训练模式的评价标准

检验高中作文训练模式的准绳离不开高考,构建高中作文训练模式为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平服务。为此,需要细致有序,操作可行,落实到位的评价标准。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周记;以写促读;应试写作;活动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75-02

“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写作一直是写作教学的主要方式,而自由写作在教学上难觅踪影。对此,管建刚认为,应试作文隶属于“生存性写作”,而自由作文才是人的“存在性写作”,“生存性写作不是终极目标,它只是人生存的手段”,“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的心灵写作”。可喜的是近两年,中学语文教育的前沿理念绘制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蓝图,为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蓬勃生机,铸造了实践平台。其中对我们农村地区影响较大的重大活动是2011―2012学年举行的“河源市紫金县中学生名著阅读活动”,掀起了名著阅读的高潮,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今年,紫金县又举行了以“追踪《小城小议》,你议我也评”为主题的中学生活动写作征文评比活动,为新时期写作观念的更新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结合“以写促读”的最新动态,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以新闻、时评的阅读为手段,以周记为平台,开展“活动写作”所带来的收获与思考。

一、活动写作是解决应试写作弊端的良药

长期以来,“堂上作文”占据着写作训练的主体地位,这种训练方法的弊端是母庸置疑的。学生对作文的审题、构思、酝酿、写作都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虽然美其名曰“有效地训练了写作速度”,可实际上学生仓促应战,素材准备、思想认识等都远不够充分深入,难以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难以利用作文训练为契机来有效丰富自己的素材、历练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对于以后在考场中真正需要写出好作文的临场发挥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对此,引入“以写促读”的活动写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以写促读”的活动写作模式,即是以“写”为核心目的,在写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扩展阅读,使学生从课堂的狭小空间中解放出来,在相对广阔的课外空间中有效提高自我,从而让学生实现在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之后有所收获的目标。它强调以写作命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进行专门的深度阅读,获取丰富的相关信息,然后转化为写作成果,促进学生实现“读写结合”、“阅读写作相得益彰”的目标。这种写作模式就是典型的“活动写作”,是一种解决“堂上写作”种种弊端而量身定做的良药。

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堂上写作”又是训练“应试写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毕竟我们的学生谁也无法逃脱应试的游戏规则,我们对它是既恨又爱。江西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应试写作属于“生存性写作”,“生存性写作不是终极目标,它只是人生存的手段”,“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的心灵写作”,而自由写作才是人的“存在性写作”。可见,应试写作是低级阶段的产物,自由写作级别更高,是人更高写作能力的体现。要想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多进行联系教学实际,紧贴时代内容的写作活动。

中学生普遍都有怕写的心理,要想克服这种心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还是要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中学生喜欢发表见解,乐于与人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倾听与肯定,同时又热衷网络、博客、论坛等媒介。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利用课堂、课余的空间,给学生引入最近的热点新闻、精彩时评,启发学生去关注现实,激发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然后以周记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一个发表见解、碰撞思想的平台,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概括社会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片面和全面、局部和整体、现象和本质、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逐步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逐步走向成熟。

二、活动写作开展的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选取热点新闻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从早忙到晚,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留意社会新闻,因此让他们去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焦点新闻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每天去留意社会热点,不断选择适合学生思想实际、教学要求的热点新闻给学生关注。所谓的热点新闻,就是指能引起社会公众重点关注,在报刊网络连续报道、评论的重大事件。我每天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都不忘抽出一些时间浏览报刊网络,当碰到适合学生阅读探讨的热点新闻,就马上笔录或下载,然后在晚修课提供给学生阅读。比如有一段时间网络持续讨论“老人路上摔倒,旁人该不该上去救助”的话题,我就选取了一段新闻给学生阅读:

“八旬老太节假日随家人到广州宝墨园游玩赏景,在水边廊道摔成十级伤残。老太现场指认前来搀扶的男子曾某将其撞倒,但对方称是好心帮扶。一审法院认为,本案只能依据证据链、日常生活经验和逻辑分析推断,并确认曾某撞倒李婆婆。近日,法院二审判决,认定该扶人者撞倒老太,判赔4.5万元。

又是一起因为搀扶老人而引起的法律纠纷。而且法院判决理由和南京彭宇案惊人地相似。当初,南京鼓楼法院的判决书多次使用了“从常理分析”、“符合实际”、“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法官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案情进行推断,进而得出“不是你撞的,干嘛扶她”的结论。”

学生读完后,都有一种想表达呼吁的冲动,这时候我就顺势要求周末的周记就以此为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都乐于接受。

东莞市玉兰中学的李园香老师在《学生,写点时评又何妨》中有这样一番论述:“不是所有的国家大事、新闻热点都能拿来给学生评论,也不是所有的生活现象、热门话题都能拿来做题目。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学生也不等同于社会上的成年人,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就要考虑语文的课程性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份特征。”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关注新闻时要注意避开一些不适宜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内容,比如政治敏感性强、专业性强的时事,低俗的娱乐炒作新闻等。

2、阅读时评,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中学生由于年龄、学识、历练、素养等所限,看问题容易走向肤浅化、片面化、极端化,如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培养他们思维走向深刻和成熟,是我们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我想到了时评文章。时评文章一般是紧扣最近的热点新闻,内容新颖,话题火辣,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发表主张,阐述论据,见解深刻独到,引人深思共鸣,让困惑者醍醐灌顶,让麻木者振聋发聩。而且著名时评专栏作家鄢烈山说过“时评作为议论文,与现在中学教的、中高考考的议论文差别在哪儿?就在于前者面对的是真实的情境,召唤的是真实的判断。永远陷于虚拟情境中进行虚拟的表达和虚拟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真实的表达能力和真实的思考能力。”因此,学生阅读优秀的时评文章是非常有好处的。

上学期我给学生的看了这样的一则新闻:

“2013年高考7日举行。然而,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将参与到这场规模达到912万人的大型考试中,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100万应届生不参加高考(6月6日新华网)。也就是说,将近九分之一的学子弃考。”

我要求学生就此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可是学生的回答大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去挖掘有价值的原因,这时候倘若强行要他们写,效果是不好的,于是我就提供了一篇时评给他们看:

“中国高考曾经被赋予太多的人生象征意义。每年高考季,地球村之所以出现“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中国式奇观,当然是因为“一考定终身”的现实使然。于是有人说,在中国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据专事出国留学服务的业内人士透露,现下高中毕业出国的学生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一些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 ,不再过高考“独木桥”,由于高考成绩留学时几近无用,大多准备留学的学子毅然选择放弃高考。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些选择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家长直陈理由一言蔽之:希望能得到国外更前沿的教育。作如是观,学生选择弃考出国,实际上是对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否定与抵制。此其一。

其二、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事实上,不少弃考学生的理由简单直接,与其“毕业即失业”,不如直接就业。一位高考前毅然选择休学的贵阳姑娘直言不讳:“我觉得我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如趁年轻有资本,先就业算了。”当他人正在埋头准备高考时,她已经找到一家酒吧打工。教育部门公布数据显示,百万弃考学子中,出国留学生不过20万人,其余80多万弃考生大多选择就业。也就是说,当“学习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成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功神话,弃考或许便成为现实而又理性的“自古华山一条道”。事实亦然,80多万弃考学生中,农村孩子占绝大多数。“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给农村孩子和家长带来更多负面影响。既然一些高中毕业生外出打工,在私营企业每月能挣两三千元,现实则驱使更多学生放弃高考。一位校长中肯分析:“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给高考做‘减法’,一边是收入不错给打工做‘加法’。两者一起作用,让高考作为农村孩子上升渠道的优势地位被弱化。”在我看来,学生弃考,说白了是因为高校难以为他们提供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或曰这种机会已然成为时过境迁的“隔日黄花”。它说明,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越拉越大,导致学用脱节、白领培养模式与蓝领需求相脱节。

其三、无奈“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说城市孩子弃考是想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农村学生弃考则更多出于现实的无奈。弃考肇因之一,是学费昂贵上不起学而被迫弃考;肇因之二,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使然。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如是认为,当前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别较大,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通过高考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近年北大、清华等高校农村生源持续低迷就是典型的反映。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力度调整教育资源分配,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同时,加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社会保障。”(有删节)

这篇时评深刻地剖析了当前一部分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的原因,学生读完后深受启发,他们认识到国内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就业的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启迪了自己的思维,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3、以周记为阵地,将读的收获转化为写的成果

周记:用文字来记载一个星期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的文字记录。每周一次,并且是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认识有一定的升华,是一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惑、所获的记录。以往的周记写作,我通常是交给学生自由发挥,但自从引人了活动写作的理念后,我对周记内容进行了干预指挥,将它变成了训练作文能力的主要阵地,大幅减少了堂上作文时间,更新了作文训练的观念,教会学生捕捉创作信息。自从上学期开始,每两个周末我都会把选取的新闻材料发送到学生Q群,让他们思考,自己去围绕命题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有目的地阅读,然后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来。比如我曾经布置过这样的周记内容:

2011年4月30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网友发帖反映,广西都安的一个教学点教学条件艰苦,只有一名老师,四年来学生们在危房中上课,用棺材当板凳。同样的报道是四川省平昌县一小学校舍用木棍支撑,51学生危房中求学;而早前更有报道,山西百余名小学生危房中上课 签下“生死合同”,这一切都让人心酸、感动又愤慨……

请你联系以上事实谈谈中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学生要想完成好这个作业,必须深入了解目前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主要体现、造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进行较大量的阅读,才能高质量地完成。

三、活动写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真正途径一直以来,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议论文。通过活动写作,打破写作的撩铐,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增强,自身潜力被充分挖掘,个人价值得到了全面展现。我充分认识到,只要教师肯下苦功夫,无论是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能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以“以写促读”为手段的活动写作不仅不会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而且紧贴教材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全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积累,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好中考作文也有莫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通讯》(2013,6)

[3] 许海燕:《周记式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012)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用心观察;阅读积累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多是强调重理轻情的模式,片面强调规范性、应试性以及功利性,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情感的培养,俗语说:“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用心关注生活的人,随时都能够激发写作灵感,将天地间的一切都为自己所用,这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一、用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同时也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用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够逐步提高其观察力,将生活中的点滴运用到作文写作中。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呢?应让学生摄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引导他们积极地观察生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等,从日常生活去积累素材。例如:秋天已经到来,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到公园进行一次郊游,让学生在自然风景中区感受秋日的景观,写一篇“秋”的文章,从四季循环更替中,去领悟真谛。学生在郊游的过程中,感受着瑟瑟秋风,势必感叹悲秋,在这样的情感下,才能够真实地创作出有关秋的佳作。

二、阅读积累,关注社会热点新闻

初中语文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而且还需要较深厚的思想文化,对事物的独特看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广泛阅读书报,例如:读一些《意林》《读者》这一类的杂志,积累有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素材,通过这种积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另外一方面,对于当前热点新闻进行跟踪分析,并收集相关专题报道,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适时评论。这种锻炼方法,对于学生写有关这一类的文章非常有益。

作文是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触摸生活,激发写作灵感,同时还需要思考探究,领悟生活的真谛,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加真实,打动读者,达到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6篇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彭丹)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了,记者从一些中学了解到,学习越来越紧张,很多初三生都不知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对此,相关老师建议,积累作文素材不妨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

初三生李雪写作文时总爱用些最近炒得火热的新闻做素材,但每次作文都拿不了高分。她的语文老师分析,李雪所选用的素材都是社会热点新闻,但她本身对这些事件了解得并不清楚,在写作时既没有细节描写、又没有独到的见解,只是人云亦云,作文自然拿不了高分。

北京四中老师李雄表示,初三生搜集作文素材时要学会扬长避短,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这样才容易写出新意。搜集作文素材也需要因人而异,有的考生对足球感兴趣,有的考生对音乐感兴趣,都可以作为搜集作文素材的领域。如对足球感兴趣的考生,不仅要关注球赛,还要了解球星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这些故事可以用来写人生观、价值观,描写毅力、热情、乐观。由于是非常熟悉的故事,写作时更容易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如果是写大家都容易选择的素材,如奥运、汶川地震等,那就要学会深入挖掘,另辟蹊径,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不能简单引用新闻事件。

李雄提醒,初三生还可以分类搜集作文素材,如按中国古代诗词、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进行,这些素材在任何题目中都可运用。在运用作文素材时,初三生要学会不“生搬硬套”,要注意细节描写。这样才容易写出高质量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7篇

他们好像是并肩而立,但又不是,他们一个靠前些,一个靠后些,后面的那个伸出手臂,像是要搭着前面那个人的肩膀。所有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要为了他们,驻足观望,他们是一对父子――沈克泉、沈昌健。

田野上尚有他们辛勤的身影和辛劳的汗水,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人来来往往,又有多少皱纹爬上眉梢。他们不知道,就那么辛勤地干着,无论日升日落,心里总好像兜着个太阳。

在他们眼中,是乖巧懂事的油菜花朵;在他们心中,是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他们在忙碌,却又好像不是他们在忙碌,他的生命中承载着梦想的重量,注入了追求的力量。忙碌,在他们看来是一场未竟的事业,要一步一步,踏出功成名就,踏出梦想花开。

可是,这么多年了,无论是驻足的情侣,还是戏耍的孩童,似乎都不肯为他们挪一挪目光,不曾因他们停一停脚步。邻居的大爷偶尔投来一束目光:“还在干呢?干成了又能怎样?”这是怜悯,还是嘲讽?他们并不在乎,只是那么干着,不想别的,不在意他人或善或恶的目光,不在意回家后面对的是破旧的小屋还是荒杂的院落。他们知道,探求真相的道路是坎坷的,追求梦想的旅程是孤独的,为此,他们已放下了一切。

三十几年风云变幻,他们终于出现在光鲜的舞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终于可以对着镜头指指油菜花田,谈谈自己的梦想了。镜头前,他们的笑容那样甜,在群众的帮助下,他们的路终于要到头了,苦难都成了财富,梦想就要实现,他们终于由衷地笑了。

然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已然成功的梦想太少了,可人们的梦想又太多了。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梦想。梦想之大,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既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又抽去我们有限的精力。有多少梦想那样美,那样光芒万丈;又有多少梦想掩进尘土,没入不堪的命运和脆弱的手掌。世界之大,我们应当共同承担那些美丽的梦想,用我们温暖的手心握住那些脆弱的手,用我们广博的心接纳残缺的心。世界之美,梦想之美需要我们一同创造!

愿我们共同迎来油菜花开的日子。

《油菜花开的日子》热点新闻素材与作文主题巧妙嫁接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8篇

笔者就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源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悟;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传统文化;报纸、电视、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同年级学生的作文素材。

【关键词】

考场作文 写作 素材

就记叙文的内容和存在问题而言,笔者发现:一是所写的内容低幼、老套。亲情方面,写父母为我做好美味的饭菜、送来热腾腾的牛奶;深夜极端天气情况下,送我上医院;雨天打伞等等。同学间闹矛盾了,如何化解;谁学习刻苦,并为我补习功课等等。二是写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明显感觉到,学生故作高深,其实他对这些人物并不了解甚至曲解了某些历史人物。三是没有具体的内容,泛泛而谈,看上去文字很多,用了一长串排比句、比喻句、反问句,甚至排比段,可谓辞藻华丽,其实是无病,不知所云。诚然,这些考场作文是糟糕的,得不到高分的。那么,学生们是不是真的限于生活圈子的狭小而导致作文写作内容的枯竭呢?其实,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使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汩汩而来,并且能沁人心脾,使人耳目一新,产生心灵的震颤。

源头活水之一: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悟

有些学生说:“我们的生活单调枯燥,几乎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哪有新鲜事,大事。”但有没有感人的事,动情的事呢?臧克家在《生活知识和在生活的感受》一文中说:“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两条。”是的,生活的海洋中,各种语调的话语、各种细微习惯性的动作、内心瞬间的一颤,时时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周围上演。

如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晚自习的铃声响起前的两三分钟,一个一米八左右的魁梧黑影准时出现在我们教室的后门,一双小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默默地扫视着整个教室,然后慢慢从后门走向前门,左手拿着车钥匙,右手抚摸着自己的啤酒肚,嘴里重复着“现在,要把白天上课的内容在脑海里好好整理整理”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这样就把一个敬业负责任的班主任形象刻画了出来,而这只是写班主任在晚自习开始时的巡查,也可以写班主任在其他时间段的教学状况,也可以写其他教师的言行,还可以写班上同学的言行等等,这都是我们的写作源泉。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悟,需要用日记本及时记录下来,考试前翻一翻,或者对以前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再加工,这样考试时,在素材方面的选择就可以游刃有余,内容就会比他人更充实、真实、新鲜,表达的感情就会比他人真实、细腻、深刻。

“作文来源于生活”,要抓住每一天,观察每一天,记住每一天,寻找“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之二: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传统文化

我们每个人脚下都有一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有自然物产,有人类祖辈的足迹、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些至今为我们所用,但我们熟视无睹,有的被我们遗忘,我们要重新捡拾,要珍惜它、保护它。

如果我们把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传统文化写进我们的作文,也算是对我们乡土文化的珍惜吧,同时能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有一位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在《记叙文素材的选择与积累》专题训练中,让学生查一查、写一写家乡的传统文化特色,学生经过上网查询和通过祖辈们的描述,了解了家乡“即将消失的行业――灶花工”,后来江苏高考作文是《忧与爱》,有一些学生根据积累的素材,写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爱和对家乡传统文化即将消失而感到的忧。这一题材比大部分考生写父母之间的忧与爱新鲜多了。其实,活水是有的,要多挖渠。

源头活水之三:报纸电视网络上的热点新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当代学生的视野应放远于国内国际社会,要做社会之人。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充斥着很多不良信息,特别是网络,我们要用慧心慧眼去识别,笔者建议,可以看一些电视节目,如《新闻周刊》《新闻调查》《世界周刊》等,同时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如果学生把自己关注到的热点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文中,不仅会令人耳目一新,更会让人感到学生不是死读书。

当然,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不仅仅是为了作文考试,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热点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大小事情,也可以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使生活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源头活水之四:同年级学生的作文素材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把有亮点的学生作文印发给本年级全体学生,这不是让学生互相抄作文,相反,它能起到鼓励优胜者写出更美、更优秀的作文,还能让大家互相学习,互补优势,互相收获。

正如在第二点中讲到的那个毕业班语文教师,其实他这项查一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是在某个班级搞的,学生写好后,挑了几篇优秀的作文印发给全年级学生,而在高考作文《忧与爱》中,原创者没有运用这一素材,而其他班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审题,在考场作文中运用了这一素材。

当然,我们还可以对学生所写的素材进行改编,可以从情节结构、语言描述等方面改写,以切合文章中心的需要。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9篇

【专题解说】

高中生写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在选材方面常常会落入到“名人伟人古人”的茫茫大海中。所谓的“万能素材”一直被人调侃,每年都有很多作文有类似“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的经典句型,当然这里的“屈原”也可以换成“司马迁”“李白”“苏轼”“陶渊明”等,考场作文常常弥漫着一种“陈腐”的气息。有的学生阅读视野稍微广阔些,可将古今中外更多的“名人伟人”招至笔底。这些素材能够体现书斋特色,但仍少见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能体现当代书生关注现实人生的视野、胸襟和青春风貌的佳作。

时代要求的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置身时代的洪流,阅读社会新闻,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接地气”的生活,打开心灵的“视窗”,采撷更为广阔的生机蓬勃的人生智慧,这些热气腾腾的、有生命力的、舒卷时代风云的素材涌来笔端,高中生的文字里也应该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视界和襟怀,表现出锐思的锋芒,让笔下奔流着青春的热血,让文字散发出现实人生的温度,让思想折射出时代青年的光芒。

【方法点拨】

一、新闻化素材――贴近生活

世界如此广阔,何必“萧萧黄叶闭疏窗”? 积累素材何必厚古薄今?时代的洪流里有无数的鲜活素材。如下文片断:

上帝对人们居高临下、高深莫测、不怀好意的嘲笑从未停止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切尔诺贝利事故,福岛核泄漏……无数的人在灾难中遇难。上帝嘲笑人类的“小聪明”,可有些嘲笑却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残忍屠杀,斯大林的政治大清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两伊战争……这不是思考的过错,这是思考不足的过错。

――《MH370失联六十四日祭》

这个时代被称为“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在矛盾中不可控制地向前发展。每天都有新闻播报,这世界时有空难海难矿难战乱,也不断有科技创造经济突破等令人振奋的成就;有国家世界的大事,也有百姓生计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如此之大,如能很好地积累运用,文章自然会表现出悲欢离合、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展现出风华正茂的时代青年的风貌。

本单元选择了有关“香港回归”“奥斯维辛集中营”“‘神五’成功发射”等内容的新闻报道,还有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深入阅读这些文章,内心或许还会澎湃激荡,同时对时事社会的关注也可能会让你产生表达的愿望。

热点新闻素材本身只是客观的事件,深入思考,提升高度,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时代青年的视界和情怀。许多同学喜欢新闻工作者白岩松、崔永元、柴静等人,觉得透过他们的镜头,我们的确看到了更为真实和广阔的人生,很多文字激荡着我们的灵魂。如果透过作文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到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和人生,将比无病和生搬硬套之作更能体现出深刻广博的现实力量。

二、精准化立意――聚焦热点

由于社会热点多半“妇孺皆知”,所以选择贴切的角度使之很好地为中心服务很重要。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航空系列、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直是高中生青睐的热点题材,几乎成为新生的“万能素材”。但原材料是没有提炼加工过的,我们运用时需要找好角度,突出事件的典型意义。如:

展望未来,我们有像杨利伟那样不怕苦累,在太空树立尊严的奠基石;更有像我们一样的新青年在民族立场上坚定不移,在社会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集体中团结向上的开拓者。中华民族或许仍将在坎坷中前进,或许会被沿途荆棘刮得遍体鳞伤,但中国人的尊严不会倒,中华民族的脸上不会有疤。

――《不能放弃的尊严》

像这样因为充满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利伟作为一名飞行员,如果他对自己不够自信,怎么可能沉着地走入太空船,成为中国的“太空第一人”?

――《相信自己》

古往今来,这意气一直在我们身边,从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升空,中国的意气让世界为之折服。生命中,有太多人太多事的意气让我们感动。

――《谈意气》

“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杨利伟和“神州”系列关乎人生、英雄、信念、追求、梦想、荣耀、尊严、感动、超越、探索、征程、生命等许多话题。用得好,它就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关键是紧扣题目,选好角度,灵活运用。

三、形象化表达――体现价值

文题、论点、分论点,若能精准提炼,形象表达,必然可以使热点事件“顾盼神飞”,自然也可以使文章加深感染力或说服力。同样是报道“神五”飞天梦,人教版和粤教版所选的几篇文章,不同的作者不约而同都用了非常形象化的标题,人教版《必修一》的一篇题为“飞向太空的航程”,粤教版的两篇题为“心随飞翔”和“英雄潇洒走苍穹”。

新闻不是淡而无味的叙事,运用新闻素材进入作文更不可寡淡无味,不讲究遣词造句、不注重语言中的理性批判、情感内涵。我们都希望语言饱满有血有肉,形象可感,有感染力,有说服力。夏衍先生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结尾两段令人读之难忘: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夏衍先生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引用等修辞,以形象的语言水到渠成地进行议论和抒情,揭示出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及其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向,表达了对这种黑暗制度的愤恨和对美好未来必定到来的坚定决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类似于这样的语句都特别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情感: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嬉戏。

我们在采用新闻热点素材入文时,同样也可选用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典型素材,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简明而形象有力地突出文章的论点或主旨。

四、善于另辟蹊径,寻找常规素材中的新意

由于时下接收信息途径的多样性,社会热点素材虽然充满时代气息、生活热度,却容易流于大众化、平庸化。如何防止它演变为泛泛而论的新的“万能素材”?善于思考,深入挖掘或另辟蹊径,使众所周知的素材形成“别开生面”“唯我独有”的新气象。如: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为媒体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流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这都显得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开公众关于良知那还未痊愈的痂。

――《良知未泯》

【友情提醒】

运用热点新闻素材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 热点撞车,选材随大流

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不少师生考前会备考“感动中国”“最美……”系列。有一阵涉及社会道德的作文,考场上满篇都是“小悦悦”和“老奶奶”,出镜次数仅次于屈原、司马迁,加之不能灵活运用,不能推陈出新,好的材料用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何况批量生产毫无特色的呢?

2. 泛述事件,无文学提炼

多数同学运用这些“热点事件”素材还是为了佐证观点,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学提炼,就可能会变成泛泛概述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热点事件”占了不该有的篇幅,使文章水分太多,内容含金量降低。

3. 牵强附会,不灵活运用

有的同学苦心经营了新的“万能素材”,好比杨利伟和航天系列,但制成了没有血肉的“标签”,什么文章都简单照贴,结果只是凑了字数,不能起到充分表达、加强论证的作用。深入思考,扣住观点灵活运用非常重要。

4. 空洞说教,旁观无思考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10篇

以载体来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以文字为载体

以文字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用文字陈述,具体内容往往是新闻热点或近期发生的关注度比较高的具有一定可争议性的事件,材料中没有表现出任何特定的情感倾向。

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材料为当时的社会热点新闻,对于“老陈”和“小陈”的行为,题中未做任何评判。考生作文时,可赞同,可反对,也可以辩证分析,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必须紧扣选题任务――“如何看待小陈举报老陈”这一行为,进行立意。文体任务是必须选择书信形式,写信人为“明华”,但收信人可以在小陈、老陈及其他相关方之中任择其一。

二、以图像为载体

以图像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取材于生活现象,用摄影、绘画或其他艺术手法表现,以达到展示某种社会现象或讽刺批评某种行为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如,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漫画中呈现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下笔前先要完成解读漫画寓意这个任务。从父母教育孩子的角度看,一方面,“唯分是从”的观念、单一的评价机制不可取,且期望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不能包容孩子的失误是一种病态心理,不盲目攀比、肯定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被外界的评价左右。

上一篇:水利机械范文 下一篇:档案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