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 节能 再节能

时间:2022-07-12 05:03:46

节能 节能 再节能

去年以来,我国“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煤荒、电荒和油荒,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矿难事故不绝于耳、触目惊心!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包括你我,“没电了”,能行吗?然而,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却日见突出:一方面,能源供给十分有限,人均电力装机只有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刚性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等因素致使能源需求大幅上升,客观上加剧了能源约束矛盾。解决这个矛盾,从原则上讲也不外乎“开源节流”这四个字。“开源”固然重要,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不足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节流”显得更为重要。“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我们的家底并不厚实,资源之“本”不强,当然不可以“用侈”,“节用”也就因此而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节能应该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永恒主题。

在节能方面,我们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从能源利用效率上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差距较大。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产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这些数据既反映了中国目前的能源使用浪费严重,但也充分表明了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是巨大的。

在节能方面,我们也可以大有作为。节能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产业部门和居民消费,可以说人人有责。必须全面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考虑,应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制定和实施节能政策。如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油耗、低排放车辆的财税政策,调整高能耗产品的进出口政策。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机制,重点是推进电价、热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二是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要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订节约能源法,加快制定石油节约、建筑节能的法规。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三是推行节能新机制。包括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要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从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到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强规划指导,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五是政府机构带头节能。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定额标准,重点推进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从产业部门的角度考虑,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率的提高。一是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突出抓好建筑业、汽车工业、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据有关专家预计,在未来15年中,中国建筑能源的需求将增加3.5倍,建筑用能比重在整体能源需求中,将从目前的17%增加到26%。二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坚决制止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大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三是积极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包括继续引进、消化、销售高能效、低排放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学习国际成功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管理法规和组织实施经验。鼓励和引导外商在高能效产品制造、节能设备与技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煤技术等领域的投资。

从居民消费的角度考虑,关键是强化全民节能意识,促进“要我节能”向“我要节能”转变。要加强节能宣传,通过各种大众传媒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节约能源重大意义的认识。近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介绍一些节电小常识,反响不错,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时下有句话特流行,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有道理。但愿人人注意节能细节,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光明!

上一篇:采用限额设计 优化设计方案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