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4:15

节能知识培训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为创建一个绿色校园,创建一个文明社区,宣传节约用水、用电知识,倡导大家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观念,让同学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活动中来。同时为加强节能环保基础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行校园的通知》。

二、 活动宗旨

倡导莆院学子实现“每天省一度电”,“每人每天节约一升水”,“每天少扔一个废塑料袋”的目标。通过“创建绿色校园之节能从我做起”活动的广泛、深 入、持久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学校社区成员的节能意识,使节能成为我校每个成员共同的自觉意识,以此达到此次“创建绿色校园之节能从我做起”活动的要求及整 体目标。

三、 活动时间:2012年3月5日

四、 活动地点:莆田学院管理学院10幢和11幢宿舍楼社区

五、 活动准备

1. 3月1日:集中管理学院全体青协成员。召开动员大会,交代活动日当天的各项事宜,进行节能知识培训和相关分工工作。

2. 3月2日联系管院自律会,讨论“在社区内寻找浪费资源的行为”活动。

3. 3月2日前准备好“创建绿色校园 节能从我做起”的横幅,并于3月3日将横幅挂在社区里。

4. 3月5日前准备好节能知识问答题的题目并于活动日当天发给相应青协成员

5. 3月5日前准备好节能知识宣传单、图片和节能文字材料。

6. 3月5日前准备好知识问答的小奖品。

六、 活动安排

1. 9:00—9:20青协成员在宿舍楼下集合,清点人数,领取材料。

2. 9:20—9:40布置宣传、图文展,准备桌椅。

3. 9:40—10:40开展第一次宣传活动,将节能知识宣传单发给过来浏览和关注的同学,向他们讲解节能知识,宣传节能理念。并倡导同学在横幅上签名,让他们立志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观念。(第一队)

5. 17:00—18:00开展第三次宣传活动(方式同上);同时进行知识问答活动(第五队)

6. 清点人数,收队。

七、 活动注意

1.每队由4人组成,共四个小队。每队自行分工合作,轮流值班。

2.活动中,宣传成员要文明用语,热情宣传和介绍。

3.活动中的小奖品只奖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回答对一个问题只奖励一份。

4.活动结束后,横幅和展板应在社区保留一周,以便同学浏览和学习。

5.活动结束后,所借的桌椅要及时归还。

八、 经费预算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积极开展节能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合理使用、创新机制,扎扎实实推进节能工作,为节能目标任务作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

(一)积极开展节能培训教育,把公共机构节能法规、节能政策、节能知识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之中,开辟节能培训的新路子,提高领导干部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络员的业务培训,以丰富业务人员节能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节能管理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通过开展节能培训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风尚。

三、培训要求

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安排,认真参加培训;切实加强培训期间的管理考勤,认真落实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培训内容力求突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针对性要强,切实保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实际需要。

四、培训方式

计划年内组织1-2次集中培训。

(一)采取集中培训与科(室)组织,单位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公共机构节能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公共机构节能业务知识的讲座学习。

(二)激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或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培训、学历学习及职称晋升。

(三)根据学习、工作情况,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和鼓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人员与其他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人员进行公共机构节能学习与交流等形式,全面提升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水平和自身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

五、培训地点

市卫生局8楼楼会议室

六、培训的的具体内容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节能意识

1.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人都是节能的宣传员、落实者。

2.注意搜集节能小窍门,及时宣传和推广。

3.学习节能相关知识和条例。

(二)节能主要措施

1.节电措施

(1)尽可能少开空调,确需开启空调时,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

(2)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尽量减少照明设备使用时间;离开办公室、下班时做到随手关灯。

(3)尽量减少待机能耗,打印机等用电设备长时间不用应及时关闭。

(4)下班时要关闭所有设备电源。

2.节水措施

(1)洗手、洗浴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2)及时做好水暖管道的日常维护工作,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办公用品节约措施

(1)大力推广使用再生纸,提倡双面用纸,修改文稿尽量在电脑上进行,减少纸张消耗。

(2)提倡自带喝水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

(3)完善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制度,采购以节能、环保为先。

(三)制定奖惩办法

节能工作小组将对资源使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造成严重浪费的,要予以严厉批评。对于严格执行上述节约规定的,将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全体工作人员不仅要自觉参加节能活动,而且要主动监督资源浪费行为,人人争做节能工作的模范带头人。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安排,以社区和家庭为单位,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产品推广、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节能降耗,积极实践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创建充分调动社区基层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实现参加低碳社区创建的居民人均用电下降6%以上节能目标。

二、创建内容与重点

1、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由街道分管领导任组长,街道节能工作负责人和社区书记为副组长,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低碳社区领导小组。创建社区设立节能管理员、组织员、宣传员等岗位,层层动员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2、建立宣传阵地

社区节能宣传员负责社区节能宣传工作,通过建立社区节能宣传专栏、低碳生活园地等阵地,不间断地宣传节能知识,定期公布居民用电情况(社区总用电、家庭平均用电、用电等级评定等内容),形成深厚的节能氛围。

3、组织低碳活动

向每户居民分发《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告知书》、《低碳生活50准则》等宣传资料,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召开低碳社区创建动员会、座谈会,开展低碳墙门(楼道)、低碳家庭评比,组织节能知识培训班等引导居民逐步形成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习惯和理念。

4、加强制度建设

将低碳社区创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社区年度节能计划和节能管理办法,建立社区居民用电档案、家庭用电分级标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考核评比制度,并于次年年初综合推荐5户低碳家庭(人均电耗下降20%以上)报区节能办予以表彰奖励。

5、推广节能产品

加强对社区技术节能改造宣传和引导,组织重点能耗家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开通居民节能专家热线,家庭节能技术成果展等来鼓励和引导居民淘汰高耗能家用设备,自愿参与家庭节能技术改造,培养居民良好的用电、用能习惯,减少高能耗家庭数量。

三、时间安排与步骤

低碳社区创建时间安排为2012年5月—12月。

具体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1、组织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日前)

街道成立创建低碳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会同试点社区制订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节能目标,结合低碳社区评比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制度建设,设立社区节能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2、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21日—2012年7月中旬)

利用横幅、电子显示屏、社区报等载体营造低碳社区创建氛围;通过召开社区物业党建联谊会,墙门组长会等对低碳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利用社区宣传窗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在社区楼道及电梯等公共区域张贴节能标识。将节能宣传活动与社区暑期活动相结合,培育社区小朋友的低碳理念,以此推动低碳社区创建工作。

3、整体推进阶段(2012年7月下旬至2012年11月底)

根据低碳社区评比内容及标准,全面深入开展低碳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居民节能考评制度,深入开展社区低碳墙门(楼道)、低碳家庭评比活动。经常性开展节能宣传(培训)活动,对社区试点家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指导,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4、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12月)

街道创建领导小组对低碳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总体考核验收,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探索完善低碳社区创建长效机制。做好低碳社区创建工作年度总结,及时报送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与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低碳社区创建是全民节能降耗,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为此,创建社区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严格按照低碳社区创建评比表的内容逐项落实。(区节能减排办于次年1月对低碳社区创建社区进行评比,根据低碳社区评比表对各试点社区进行评分,对获评“低碳社区”的社区给予表彰并给予3万元奖励,每个低碳社区各自评选5户“低碳家庭”,分别给予1000元奖励)。

2、加强督促,形成合力。区节能减排办与街道成立联合检查小组,切实强化对社区节能改造规范化管理,并对社区内部节能宣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创建社区要加强与林易节能有限公司的沟通协作,在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作为实施节约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注意课堂教学对学生节约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对节约理念进行强调和渗透。节约知识,是劳动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凝聚了劳动人们智慧、思想及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的结晶。教师在将节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对每位教师而言,这种整体规划必须是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应该能够根据情况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在源于书本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对书本有以来,必须要尽力对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节约素材进行挖掘,在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合的自然性。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中职节约教育

2.1开展关于节能知识技能应用的实践活动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有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又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践的活动的参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而且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所以,学校可以多对一些有关节能知识及技能应用的实践活动加以开展。学校的干部、团委或者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可以在每年的工作计划纳入有关节约知识与技术的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做一些以节约和环保为主题的讲座、论坛以及知识竞赛、技术革新或者节能小发明、节能小创造等各种活动。

在活动策划中,对节约知识和节约及技能学习与应用要有更多的体现。比如,组织类似“留住一桶水”或者“节约一滴油”等项目活动,这些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能够达到很好的节约教育效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亲身参与或亲自操作下受到更多的节约教育,提高自己的节约意识。

2.2开展关于能源节约的学习拓展型活动

学校除了开展关于节能知识技能应用的实践活动外,还应该开展一些关于能源节约的学习拓展型活动。学习拓展型活动在形式上一般以参观、考察和交流活动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节约创新能力和意识进行增强。想让学生学会对某种资源或能源的节约,就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成果展览或者到一些先进的节能单位去实地参观,同时对节能参观的学习交流活动加以开展。

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还可以派遣学生到其他学生交流参观,给所选派的学生下达一些具体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对所在地方或学校的节能情况进行了解,对他们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以学习,回来后向广大师生做好学习报告,增强自身的节约创新意识和能力。

3、总结

节约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要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现实发展情况的学校。中职教育中必须要对学生的节约意识进行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只有他们具有了节约意识,才能真正使节约成为今后社会的良好品质。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基本框架。基于建筑节能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服务湖南建筑节能行业,对接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特色。“2+1”培养模式中第一~二学年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第三学年是节能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分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地热能应用和太阳能应用三个方向。

人才定位及优势。“2+1”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企业的这种现状而提出的,这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一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应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个或多个节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建筑节能推广的前期,“2+1”培养模式具有“进可攻,退可守”,适用于行业转型期人才的培养。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是通过举办短期节能知识讲座,为建筑节能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巩固与深化或者对初次从事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这种短期培训模式,使受训者具备完成相应节能任务的能力甚至成为节能方面的专业人才。

(1)基本框架。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推广和政府政策的扶持,节能相应工作任务会逐渐增多,但是企业已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很好的完成相应工作,短期培训模式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企业对已有人才的培养与深造需求,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短期培训模式中企业人力资源部与培训团队共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后具备相应职业岗位能力,并通过企业反馈,不断改过培训内容与方法,为建筑节能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最有效的学习机会。

(2)短期培训模式的优点。建筑节能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参加短期培训,为员工提供了继续教育机会的同时完善了企业知识结构,为企业提升资质创造条件。优点可以归纳如下:目的明确:企业可以根据年度计划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以实际项目任务为驱动,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短期培训模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节能专业知识,只能以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内容为主。

可行性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行业,目前由于建筑节能行业人才的需求比较特殊,在专业节能岗位推广之前,短期培训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过渡模式。

全日制建筑方向培养模式

为培养建筑节能专业性更强的人才,高校可设置全日制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方向)专业,由专业教学委员会通过调研设置合理的教学进程及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相应的岗位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工作。

总结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6篇

一、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时间

2010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攻坚全民行动”,活动时间为6月12日至18日。

二、节能宣传周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

当前我市正处于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非常时期,面对严峻的节能形势,以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营造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按照5月5日国务院和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坚持把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要紧紧围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主题,把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宣传重点,遵循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与媒体紧密结合、活动集中紧凑等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

各项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把节能与企业增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节能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以达到宣传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推进节能全民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的目的。

三、主要活动及工作要求

围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求宣传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形成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具体安排是:

1、2010年6月7日前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上报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

2、成立市2010年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单位由市经委、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财政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统计局、广电局、商务局、国资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等组成。并于6月13日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对宣传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成员单位根据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3、2010年6月11日前将我市宣传周活动方案发至各县区、重点耗能企业。各县区及重点耗能企业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公众参与度高、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实施方案,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

4、2010年6月12日至18日,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张贴(悬挂)节能宣传标语,各部门网站打出节能宣传标语。

5、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播出、刊登倡导节能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并以新闻、专刊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节能宣传;手机信息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发送节能宣传信息。

6、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商务部门进行高效照明产品及节能产品展示。

7、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经委、统计、昭阳区重点耗能企业召开能源管理负责人座谈会,在六月下旬举办一期全市重点企业节能培训。

8、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宣传我市的能源形势、政策、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工作部署,宣传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9、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开展节能知识宣传文化活动,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

10、科技部门结合科技活动,积极开展节能、低碳技术宣传,运用多种方式推广先进的节能、低碳新技术。

11、环保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先进典型案例,促进减排责任的落实,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节能减排环保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12、建设部门大力倡导低碳绿色建筑和节能小区,积极宣传节能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成果,积极宣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培训,普及建筑节能基本知识。

13、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交通节能成效,推行节能驾驶和操作,鼓励交通运输企业采取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消费模式。

14、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

15、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积极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市广大职工、青少年、妇女增强资源节约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资源节约意识变为自觉的行动。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用电检查;管理模式;节能时代;节能理念;供电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08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40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节能理念的逐步推广,供电公司必须高效完成用电检查工作,不断提升用电管理能力,实现与用电客户的实时沟通。在新的市场氛围下,供电公司应改进传统管理模式,通过更有效的用电检查确保供用电正常。本文以此为主线,研究了节能时代背景下供电公司在用电检查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现分析如下:

1 用电检查工作内容及问题

1.1 工作内容

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主要是对用电客户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规政策情况,客户用电设备安全状况以及供用电履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督促整改,从而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1.1 检查依法依规用电情况。用电检查人员对客户执行电力法规、电价政策情况、用户电工管理及反事故措施情况进行检查,是否存在非法用电、违约用电,如高价低接、窃电等行为,如有违法违规,及时予以纠正。

1.1.2 检查用电设备安全状况。主要检查客户受电装置工程施工质量,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情况,保安电源及措施,客户的计量、继保及自动化设备状况,及时发现用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告知进行整改,对重要客户的情况同时需要报送政府管理部门备案。

1.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用电检查管理上,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侧重在电网安全运行,客户履行供用电合同的履约情况,用电客户的主动参与性不高,甚至个别客户为了短期利益,使用不合格的电气产品,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窃电。上述情况的发生既有客户基于自身角度强调短期利益所致,又有用电检查工作缺乏创新所致,尤其是在当前节能背景下,用电检查人员必须更加注重客户利益,在节能产品推广,优化节能管理模式上提供服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共同重视用电检查工作,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2 推广节能的主要方法

2.1 宣传方法

通过宣传节能知识,促进社会节约能源意识的提高。利用广告牌、书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手段,将节能知识宣导给人民大众,让人们对节能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还可以邀约一些用电需求量大的客户参加一些节能的培训活动,宣传教授节能知识,提供合适的节能措施,提高大客户的节能减排意识,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2.2 行政方法

国家采用宏观调控的强有力措施,利用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规范化调整,减少浪费能源现象的产生,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对保护环境及节约能源的企业提供保护政策,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2.3 经济方法

采用分时电价计价方式。对广大用电客户而言,节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调整电价结构。电量采用尖峰平谷分时计量方式,按不同时段电价计算电费,并在居民用电引入阶梯用电方法。对用户电价的结构进行调整,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客户对用电运行方式进行改进,从而降低用电高峰时的供电负荷,解决了高峰时段的供需矛盾,削峰填谷,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节能背景下的用电检查模式优化策略

3.1 改变观念,完善管理

改变以往用电检查工作主要围绕电网安全运行、规范客户用电行为的传统观念,建立与用电客户平等互利的关系,真正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和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建立不同的客户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重要客户要提供差异化服务,客观分析其负荷特性和用电特点,结合实际用电量,对电能质量和无功补偿等情况加以关注,看是否做到了节约能源,有无改善空间,从经济效益上争取客户对用电检查的支持。要完善管理:一是优化用电检查队伍人员结构,不能将用电检查工作视为供电企业的非主流专业,安排业务不精、精神不佳的人员蒙混度日,坚决要按照用电检查的工作要求,配备强有力的队伍,以专业的人才队伍赢取客户的信任;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对用电检查的工作标准进行梳理,结合当前节能背景,提出新要求,对不同的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节能目标,定期跟踪指导,对电气产品的新工艺、新特性及时宣传和推广应用。

3.2 做好培训,注重实际

加强用电检查人员素质培训,不仅限于传统的用电检查知识培训,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其了解节约能源对环境保护、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增强其做好节能工作的主动性,同时要提升其专业素质,对国家能源政策与法规的学习、电价政策的宣传解释以及帮助客户节能的具体措施都要给予培训,并选取积极性高的客户现场培训,实践指导,让客户真正掌握节能小窍门和注意事项,特别是落实电力需求侧的管理,让用电检查工作人员与客户互动起来,互相理解和支持,通过用电检查工作带动客户自觉节能。最后,供电企业还需定期对用电检查人员进行考核,以考察培训掌握情况,促进用电检查人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综合素质的提高。

3.3 强化措施,注重效果

3.3.1 供电企业定期对客户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并加以改进,特别是对用电容载配置不合理、电能使用时段不科学、设备老化等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纠正,提高电能效率。

3.3.2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根据用电客户的用电负荷性质的构成,推广绿色照明产品,热泵及蓄能制冷制热等技术,并根据负荷使用的同时率,制定不同的用电方案,确保客户可靠节能。

3.3.3 规范执行电价政策。对电价政策的执行定期检查,规范到位,对窃电及违约用电坚决打击,促使用电客户树立用电成本意识,自发改进用电设备和产品工艺,主动节约用电。

3.3.4 坚持与客户互动联系,鼓励用电客户加强用电设备巡视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用电检查人员进行反映,从而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

3.4 强化责任,加强考核

落实责任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关键,明确规定各基层单位是培训、竞赛的责任主体,要求细化本单位培训、竞赛方案,明确目标,确保取得实效。在全年培训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各项目工作组计划周密,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3.5 源头管理,严格把关

加强对电力业扩市场的管理,有利于在节能时代实现经济、安全供用电。要想加强对电力业扩市场的管理,关键是做好对电力业扩工程质量的把关。

3.5.1 用电检查的管理人员要坚持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对电力业扩工程的竣工验收严格把关,严格审核施工队伍资质和产品质量合格。

3.5.2 严格把关电气设备的质量和安装材料工艺,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和淘汰产品,尽量使用优质的节能型产品。

3.6 信息更新,服务便捷

由于用户的资料经常变更,若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则会导致信息错误,影响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因此,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要做好用户资料的及时更新工作,有利于挖掘潜在客户,筛选重要客户。同时为完善客户管理,可以建立重要客户档案管理,为用电检查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参考,对用电需求大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节能的方案,提高其节能降耗的意识。

3.7 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发展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是践行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供用电环境、加速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3.7.1 统一制定供电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对客户服务工作实行“八个量化、八项考核”。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业扩工程“三指定”问题,必须坚决杜绝。继续完善“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对客户自愿委托的工程,要采取“契约式服务”“交钥匙工程”,加强设计、施工时限考核等措施,切实缩短报装接电时间,减少客户上门次数,提高客户满意度。

3.7.2 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注重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规范化,满足各类客户的服务需求。深化服务进社区活动,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需求。利用好供电服务车,完善交费、咨询手段;增设客户终端,加强客户网络划账比例。加强对大客户的服务,定期进行信息沟通等。进一步健全供电服务调度体系,完善三级服务调度模式,建立服务调度分级响应机制,树立95598供电服务调度权威,强化服务调度执行力度,巩固全员服务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营销、大服务”格局。

4 结语

在节能时代背景下,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需要和谐共处,互相支持。供电企业应不断改进用电检查与管理模式,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为用电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同时用电客户要理解和主动响应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方面的合理建议,树立节能意识,科学安全用电。总之,在节能时代背景下,优化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模式,有利于促进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在做好节能工作上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 文友梅,张踽,栗秋华.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 栗秋华,卢雯嘉,陈瑜,等.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

[3] 宋冰茹.探究分析供电企业有效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4,(10).

[4] 梁波,杨铭海,胡淼.“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J].农电管理,2014,(6).

[5] 王松涛.用电检查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8).

[6] 刘睿.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7).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8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

燃煤锅炉是高耗能特种设备,全市目前在用工业锅炉892台,其中燃煤锅炉805台,占锅炉总数的90.2%,现场调查情况,大部分工业锅炉使用单位节能管理水平相对薄弱,多数锅炉能耗十分严重;锅炉运行在燃烧状况、热量损失、辅机用电、耗能计量等多方面存在能源浪费现象,锅炉热效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下,额定蒸发量4吨/小时以下的锅炉热效率则更低。锅炉节能改造后,可实现提高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4%以上,全市每年至少可节约标准煤约5.5万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锅炉的平均热效率,可节约用能和节省资金,减少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实现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推进工业锅炉节能测试和改造工作

(一)加大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改造力度。各县(区)政府要落实在用工业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改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本辖区高耗能工业锅炉的节能改造,并全面推进其他特种设备的节能改造工作。重点推进节能改造空间较大的锅炉节能改造工作,积极推广高耗能行业采用先进节能新技术在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提高燃烧效率,增强传热效果,减少污染排放。

(二)积极开展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开展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通过对企业使用锅炉的运行状况以及对现场测试指标的分析,找出热效率低下、能耗大、能源浪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措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锅炉使用单位进行能效测试的试点工作,总结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能效测试工作由经信部门会同质监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进行,对经能效测试热效率不达标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实施节能改造。

(三)加大对节能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对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改造项目,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的规定给予奖励。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信贷支持,加大资金贷款优先扶持。

(四)加大对违规淘汰设备依法查处力度。各县(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投诉、举报及奖励制度,严肃查处制造、安装、使用能效测试结果不符合有关法规规范规定,且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和使用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目录的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行为。

三、确保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一)大力推进管理作业人员的节能技能培训工作。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节能知识与技能培训,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经济运行的管理与操作水平,提高节能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率。

(二)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锅炉水质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等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在用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能效监控记录、节能技术改造记录,并确保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配备率和完好率达到100%。各级经信、质监等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节能管理规定,促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三)积极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着力提高节能水平。各级质监、经信等部门要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规标准、技术检测服务,帮助相关使用单位掌握设备用能状况、提出节能措施与改造方案、建立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度与机制,提高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9篇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以来,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近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将建筑节能由起步阶段推到了全面发展阶段。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为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十年来,尽管我国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合作,开展了一些建筑节能服务项目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相对于建筑节能的任务而言,我国节能服务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总体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缺乏有力的政府引导

由于我国开展建筑节能时间较晚,许多政策法规不健全,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Law法律,并对建筑物节能设计与建造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起到调控作用。针对建筑节能的政策倾斜过少,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和民间的自发。而推广建筑节能初期投入高,这样势必影响到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

1.2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

一方面建筑节能服务company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掌握节能信息,与其他相关企业缺少沟通,专业化合作机会少,阻碍了建筑节能的推广实施。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建筑节能普及知识的宣传,导致广大群众对建筑节能的认知不够,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使用节能建材、多点绿化,对建筑能耗无清晰概念,让消费者增加投资去接受节能绿色建筑,显然会阻力重重。

1.3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

市场行为的目标更多时候是追逐短期利润,即使明知节能长远的绿色收益潜力很大,但由于节能效益不能立竿见影,节能改造费用过高,投资人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并不高。而我国由于缺少相应的融资政策倾斜,导致银行等信贷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并不愿意为建筑节能企业提供贷款,极大地制约了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的发展。

1.4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与市场需求来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达到节能标准的经济、可靠的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开发商在技术选择上顾虑重重;节能材料的研发滞后,一旦提高节能标准要求,现有材料技术大都难以支撑;与技术相配套的系统差,产业化程度低,导致开发成本过高;多为国际上现有技术的利用研究,缺乏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

1.5缺乏gongxue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支撑。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改造,需要一个科学适用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对建筑能耗做出正确的评估。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已经出台了一些评价标准,因为没有与之相配套的、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评价工具,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导致利益双方在节能效益的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节能热情大大受损。

1.6缺乏完善的服务能力

目前进入建筑节能服务领域的公司较少,进入市场时间不长,缺乏专业的节能技术,并且服务单一,缺少大量具有绿色意识和丰富专业技能的设计人员。与此同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规模,且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导致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等工作公信力不高。此外,建筑运行管理节能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缺少合格的运行管理技术人员,直接导致建筑运行能耗偏高。

2全面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2.1完善建筑节能政府职能

制定节能规划建设期,明确阶段任务,并写于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考核内容,实施相应的奖惩,以此来提高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节能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补充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法、lixue自然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估法以及废水处理法等法律,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形成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制定建筑节能相关主体的资质管理办法,制定服务收费、质量、评价、验收等标准规范,监督控制各种节能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研究制定建筑节能服务的规范性文本,形成备案制度,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和完善相关市场规则,建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明确节能服务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限制禁止制度,实施规范化动态管理,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从而保障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对政府机构办公建筑的节能潜力进行评估,提出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并进行节能改造,营造良好的示范和宣传效应,进而拉动节能产业的市场需求,促进节能市场的发展。

实施政府采购。结合不同建筑特点,开展政府采购,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把政府采购从节能产品采购向节能服务采购延伸拓展,并在此基础上出台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推荐节能服务机构目录。

2.2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

建立示范工程。在综合考虑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特点、建筑功能特点,以及地区的经济、资源优势等特点的基础上,加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设置和建设,用直观方式调动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建筑节能的热情。

加强建筑节能信息传播机构能力建设,举办面向公众的绿色建筑网站、论坛、沙龙、社区宣传活动,普及建筑节能知识。

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建筑节能知识:不但要宣传建筑节能的科普知识,还要宣传建筑节能的经济政策及其建设方式和经营方式、宣传建筑节能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建筑节能的技术、材料、产品及其性能。

节能知识培训范文第10篇

一、节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也无可避免地产生了污染物,这也就意味着经济要高效发展就必须节约能源。可以说,节能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它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节能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浪费和消耗,突破资源瓶颈,缓解能源压力,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是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调节能源开发利用活动。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而迫切需要运用法律调控机制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源,能源法发挥着重要的规制作用。对于推动企业节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往往失灵,法律强制手段必须发挥作用。我们以往管理能源,喜欢运用政府的红头文件来规范,重能源政策而轻能源法律。事实上,我们应该崇尚能源法制观念,逐步减少靠红头文件规范能源工作,通过节能法律解决现实重大能源问题。我们一定要改变重政策轻法律的、重开发轻节约的趋势,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节能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节能工作重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而变化。1980年,中国第一次开始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当时改革开放政策已定,中国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但由于电力的短缺,许多企业不能正常运行。因此,缓解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紧张成了政府节能工作的重心。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主要围绕企业能源生产和技术创新、企业能源供应管理等方面制定节能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中国的经济体制也随之变化,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源、电力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的节能工作中心开始向市场转变,促使节能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相协调。在这一阶段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法律法规,主要有《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

三、节能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节能减排法律体系的缺陷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绩,体系雏形基本完成。但由于我国能源立法十分薄弱,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能适应未来社会高效、清洁、经济、安全能源体系的要求。能源基本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等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能源体系在结构、内容和协调等方面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能源结构调整缺少法律依据;能源发展改革滞后和不到位等。

(二)政府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在建立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建立节能减排长效综合管理机制等节能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观念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政府机构节能涉及建筑节能改造、政府节能采购、改善节能管理等许多方面,在这些方面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节能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鼓励政策,没有建立起政府节能工程配套措施。

(三)企业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节能不仅是每一个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是其提高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企业节能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能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重点建立健全资源节约责任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但是,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企业节能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另外,企业的节能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不能够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法律、政策和技术标准。

(四)公众参与节能存在的问题节能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全社会的参与,节能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公众参与节能制度在国际社会和一些国家已经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它不仅可以普及有关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还可以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中国也在立法中作出了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但效果并不理想,公众关于节能减排的意识依然很淡薄,同时节能法律的约束力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五)节能技术创新制度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节能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企业的节能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力量,创新能力也不足,再加上企业对技术创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官产学或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合力;相应的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也未真正确立。

四、完善节能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节能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建立和健全节能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加快民用建筑节能、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排污许可、家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电网调度管理等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抓紧完成节能监督管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节约用电管理、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等行政规章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其次,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加大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抓紧研究配套法规和标准。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能效标准,包括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组织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采暖温度控制标准等。当前重点是加快制定机动车燃油标准和经济性限制标准,同时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申报、标识、公布三项制度。

(二)完善政府的节能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节能的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行“绿色行政”,建设“节能型机关”;加强节能降耗的领导和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合理界定政府节能职能和地位;改革现行节能政府管制制度,使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理念相适应,实现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逐步从竞争性领域走出来,向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为我国能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企业的节能由于企业节能管理不同于政府节能主管部门的节能管理,要加强企业节能管理,深化企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开展节能宣传教育,组织节能培训;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把节能真正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中,推动企业向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提高能源效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公民是节能工作最广的主体,如何提高广大公民的节能意识是做好节能工作的根本。因此每个公民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节能节电对保障和促进国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自觉严守节能节电政策法规。一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节约能源的宣传力度,建设节约文化,树立节约风尚,倡导节约文明,曝光浪费现象,引导社会公众节约能源资源,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二要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宣传节能知识。设立节能能源机构负责组织全国节能知识宣传,并建立专门的节能知识网站。在中央机关开展以“做节能表率、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在全国广大青年中广泛开展以“做节约先锋,展青春风采”为主题的“青年文明示范行动”,各地区也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节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三要加强节约能源教育。要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将能源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节约能源纳入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宣传节能知识;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四要开展节能表彰和奖励活动。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积极予以表彰和奖励。组织媒体宣传节能先进典型,把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揭露和曝光。

(五)完善节能技术创新制度节能技术创新属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把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节能技术创新。国家要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广泛合理利用各方面的科技资源的新机制;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源头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技术中介市场为纽带,搞好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一方面能使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建立节能技术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制度,能够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结构、技术中介优势互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能源节约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上一篇:农业机械研究范文 下一篇: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