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2 13:15:50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数学专业 金融数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数学技术以其精确的描述,严密的推导在金融领域的作用日渐凸显。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与计算技术相融合,并服务于金融领域,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目前,金融数学已成为较活跃的前沿学科,并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重要工具。金融数学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掌握现代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对金融风险做定量分析的,既通晓金融学又懂得数学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数学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增加了数学学科的自我发展的实力。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对新兴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于2007年及时调整了专业发展方向,在数学系中设置金融数学专业方向,现今已有两届毕业生。

该文结合我专业在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拓办金融数学方向教学改革的探索,笔者对我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进行梳理,总结出具有实践经验的一些成果,为数学专业拓展非师范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示范

作用。

1 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相关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在课程建设方面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很少。几年来,我数学专业在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完善,特色不鲜明

金融数学方向不但要学习数学专业课,还要学习经济金融方向的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交叉课程,但是,由于金融数学专业是在原有数学专业基础上形成并开设的,实践中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及金融基础理论的教学,没有深层次地挖掘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了金融与数学的脱节,失去了金融数学专业方向应有的特色。

1.2 课程综合实践性不强

21世纪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金融行业急需一批具有创新思想和理念、实际应用与动手操作能力强并且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前瞻性分析视角的金融数学人才。但是,在金融数学方向实际的教学中,基本仍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差,从而难以适应市场对该类型人才的需求。

2 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文提到的金融数学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

在金融数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构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做到既体现数学专业办学特色、突出侧重金融领域应用的特点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课程。

(1)强化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分析能力,设置了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数学课程,为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金融数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强化训练:在专业基础必修课中加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数学等金融类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读;把专业限定选修课分为“经济学模块”与“金融数学模块”两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其一修读,突出金融与数学交叉融合的特色,培养学生宽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

(3)强化实验与实践课程的应用性训练:在金融学应用性课程中推行实验教学和模拟教学,进一步强化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财务软件、统计软件等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应用。

2.2 优化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传统数学教育体系,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数学教育的需求现状,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内容的整合与优化、组织模式研究以及实践性教学设计环节上。

2.2.1 整合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在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淡化理论色彩,强调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数学思想的

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删减理论证明,将数学理论部分细化成“小模块”编排。科学地处理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并注意不断的更新。

例如,对《数学分析》教材的内容可整合成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级数等五个模块内容,可使学生的思维更为连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分析知识的建构。通过实际教学,将数学基础课的内容融入建模思想,打破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更加利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既压缩了教学课时,又扩充了知识内容,解决了教学课时减少与教学内容过多的教学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 构建特色鲜明金融课程内容

人才培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金融数学是应用数学工具去解决金融界提出的有关风险管理与度量、衍生产品定价以及投资效益优化等各问题。是以随机分析与偏微分方程为数学基础,计算数学为工具,应用建模把实际金融问题与数学科学联系起来,把金融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突出专业特色―数学在经济中应用。因此在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值计算的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逐步加深学生对现代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及金融数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随机最优控制理论、鞅理论微分对策理论、智能化方法及实证方法、最优停时理论、突发事件的理解,以提高对金融实际的“感觉”和直观能力。我们金融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围绕这两个能力的培养来进行。

2.2.3 加强数学基础课与金融课程内容的联系

在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可结合金融数学需要,重组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数学基础课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技能。可用金融案例替换数学教材中的其他学科案例,如在讲授数学分析理论课内容时,可以结合金融学问题,如在讲授极限内容时,可安排复利公式的探索、存储问题的分析、消费者决策等实践内容,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更好的金融问题和数学的关系,进而初步建立起具有金融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重金融课程与数学课程在授课顺序、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地衔接和融合。

2.2.4 构建多层次实训、实践教学内容

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数学与金融学实验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撰写课程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之目的;课堂教学中精选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经典案例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金融事件等,通过组织讨论或模拟实验等手段,来突出该课程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注重增加金融学实验课的比重,增设如银行业务模拟等综合性、财务软件课程设计等设计性实验,实现实践内容多样化。

除了金融见习课程外,增设金融业务模拟实习。我们还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办学资源,加强与当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用人单位的广泛合作,使这些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推荐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推行“双证制”。

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3 结语

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是新生事物,金融数学方向课程建设方面的教学改革以及金融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并且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课题,我们要不懈地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朱婧.金融数学[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4-5.

[2] 张友兰,周爱民.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J].高等数学研究,2004,7(4):53-55.

[3] 姜礼尚,徐承龙.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11-13.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 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30-02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高等学校招生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专业之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中通过对应用数学的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应用范围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相应调整、改造、建设和创新来实现新的一轮跨越,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无疑将使应用数学专业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同时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和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成为当前许多大学数学院系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1-4]。经过几年的探索,我系在对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我们采取一个专业两套培养方案进行招生,下面就我校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培养方案进行解读,与同行专家探讨。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面向21世纪金融事业,服务于湖南省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具有系统扎实的数学和金融理论功底,受到较严格的数理金融思维、科学实验,特别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较好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充分应用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中进行较高层次的数量分析,解决金融中的资金定价等计量问题。

具有在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或相关经济部门从事统计计算、预测分析、项目开发、科学研究、实际操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又能在学校从事数学和相关经济的理论教学。

培养规格: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②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掌握金融与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以及预测和决策。③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和软件的开发应用,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④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⑤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⑥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不懈创新的习惯。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成才为主线,人才培养目标定性地刻画了人才培养的“质”,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却定量地刻画了人才培养的“量”。

①人才培养目标质的规定性:

拓宽适应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坚持方向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增强金融应用性——运用数学知识和金融知识能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②人才培养规格量的规定性:

树立一种思想——热爱经济发展的专业思想。

具备二种素质——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高水准的职业道德素养。

夯实三类基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和通识理论三方面基础。

掌握四项能力——掌握建模、科研、开发、应用四项基本能力。

2基本思路

①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专业办学的基本思路。

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确立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发展方向。

③强调数学基础,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专业公共基础课平台。

④突出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特色,安排好专业特色课程,合理增设方向选修课程。

厚基础:设置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将核心基础课程分为数学类、金融经济类二大类,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如下:核心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核心基础课:数学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随机过程、数学实验。金融经济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务会计。

专业方向课程:金融投资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数学。

宽口径:①加强通识教育,我们设置了“两课”、外语课程,还设置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自然科学基础以及工程技术基础课程, 在外语教学中做到四年不断线。②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选修方向课,再分三个小方向选课,基础数学方向:分析选讲、代数选讲、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金融投资方向: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权期货、证券投资分析、投融资理论与实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方向: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计量学、金融时间序列、金融统计学、金融数据挖掘。

重实践与科技活动:该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建模、金融建模能力培养。

本着“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过级考试,在符合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获得国家或省级更高级别的证书实行学分奖励机制,所奖励的学分可以抵任选课程的学分,项目如下:①暑假社会实践;②“三下乡”活动;③各种校组织的社会活动;④英语及计算机考试;⑤各类竞赛(每次);⑥;⑦其它文章(通讯报道、小说、诗歌等);⑧各类协会和社团工作;⑨科研活动;⑩课程设计;{11}职业技能;{12}各类实习;{13}省级学科竞赛前培训。

3培养模式

①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课程模块组成。②课程特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实施专业方向教育,在专业方向上实施定向教育。旨在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上的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上的定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③课程框架: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5],旨在形成“先基础、后专业、再特色”的课程构架体系。

4学分结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总体分布如下:必修课1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1学分,时间必修课1分,专业必修课65学分。选修课40学分,其中限选课20学分,任选课20学分。

5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数学与经济学,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围绕这一专业属性,本专业开设了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包括数学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又开设了一些经济学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具有吸收新营养、开创新领域的良好基础,尤其是在“数学的应用正向一切领域渗透,特别是在经济学应用中大显身手或者说经济学发展正日益依赖于数学”的今天,这种良好的数学基础就更显重要,王海民,任九泉在文[6]说过,我们相信,在21世纪,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将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借用郑骏在文[7]中的结尾作为我们的结尾:当今数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今后数学的发展必然比最近数十年更迅速,成绩更巨大。必将充分显示现代数学的三个新特点,即数学内部各分支间的相互渗透、数学与其他科学(如金融经济学、控制论等)的相互渗透以及计算机和数学的相互影响。数学科学将更加自觉地扩大应用范围,使它的触角几乎伸向一切领域。而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正是数学的触角所指向的、值得当前更为关注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王五生,李小丽,林远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方向教学的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08,27(增刊):97-98.

[2]张侨平,严启平.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244-247.

[3]向日光,吴柏森.对本科应用数学专业定位的思考及人才培养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1-65.

[4]钟波,陈义华,刘琼荪,付鹂.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2001,7:145-146.

[5]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62-80.

[6]王海民,任九泉,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1,7:119-122.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3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 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 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1.2014年我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招收2名该计划博士研究生。

2.我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获得国家或学校的出国留学资助。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每年资助我校一流学生赴国外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攻读博士学位(限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读硕士生和在读一年级博士生)或者联合培养6-24个月(限我校在读博士生)。我校还设有专项经费每年资助15名左右在读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3-12个月。具体介绍可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阅。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4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需要知识面广、数理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金融人才,这对金融学专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相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讲,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是工科,金融学专业起步较晚,教学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很多还是新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参照发展比较成熟的财经类院校,没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工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在金融领域的社会工作中的覆盖率较低,学校知名度也远不如财经类院校,这使得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上相对处于劣势。但现代金融学越来越注重数理模型和数量分析,很多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被应用于金融学领域,这也使得工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具备了很多资源优势,如数理基础雄厚、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资源丰富、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工作作风务实严谨等等。目前工科院校中的老牌名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金融学科已经跻身国内先进水平,其他的理工科大学,如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金融学也都具备了一定实力。随着社会对金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对能够使用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开发金融产品的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地方工科类院校培养具有理工特色的、知识多元化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提供了契机。

二、工科院校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现状分析

(一)工科院校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概述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在《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中指出,高校应依据自身优势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理工类大学可发展数理金融和方法论特色。经过几年改革,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工科特色,强调金融学与数理方法、工程思维相结合,强调定量分析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加微观金融课程开设的比例,不断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目前一些理工类大学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主要表现为强调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金融学与工程思维、数理方法的密切结合,以及强调金融实践课程的教学。

(二)辽宁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现状

从辽宁省来看,开设本科金融学专业的9所理工类高校也在进行着课程体系的优化。其中走在前沿的如大连理工大学,依靠学校深厚的理工背景,使金融学和数学密切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目前大连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经形成逐层推进的包括数理基础、国际化(英语能力)、金融专业知识、金融专业实践和金融专业拓展的五大模块。辽宁工业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是新设专业,也在不断地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和优化。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金融学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成长创新型、国际视野型和综合应用型金融人才。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将培养重点放在具备优良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专业复合人才。知识结构实现“经济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投资实务”三位一体,能力结构实现“获取+应用+创新”层次递进,以保证优良的综合业务素质。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我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目前优化为四个模块: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块包括外语必修、计算机、数理分析方法、管理学科基础、法律基础五个子模块,共80学分,约占总体课程设置的41%,充分符合了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要求,知识结构全面合理。子模块课程依托学校公共基础课平台,逐渐从基础教育必修课程过渡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语必修模块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金融英语、经济预测与决策(双语)等;计算机模块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金融电子化等;数理分析方法模块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管理学科基础模块课程包括管理学、会计学、信用管理概论、企业信用管理等;法律基础模块课程包括经济法、国际商法、金融监管学等。此外,学校其他院系和其他专业教师还未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拓展学生视野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共75学分,由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组成,约占总体课程设置的39%,约占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66%。由宏观金融课程和微观金融课程组成。宏观金融类课程以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为核心展开,包括中央银行学、财政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等,注重金融理论的夯实,微观金融类课程以金融市场学为核心展开,包括金融投资学、投资银行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工程、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公司金融、资本运营、基金管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将根据实际需求,在规定的学分内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资、风险管理、金融产品等各类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形成适应性较强的、灵活的专业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共36学分,由金融基础技能和实务技能模块组成,约占总体课程设置的19%,占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32%。专业基础技能模块包括统计软件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社会调查、商务礼仪等,金融实务技能模块包括国际结算实训、保险业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金融投资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的金融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共2学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个模块约占总体课程设置的1%,约占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2%。具体包括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参加研究性学习项目;参加专业能力竞赛;进行社会调研及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参加开放性实验;创业实训等。这一模块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经过几年的研讨与改革,辽宁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然而,就目前改革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比改革效果好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体系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突出,外语必修模块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信贷、国际税收、国际经济学等课程脱节,双语课程开设不足。其次,数理分析方法模块与计算机模块突出了工科院校特色,但与金融学专业的融合度还不足。第三,专业选修课程虽在更新,但课程种类不够丰富。第四,实践和创新模块比例有增加的空间。结合我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并借鉴老牌名校的建设经验,提出优化工科院校金融学本科课程体的具体建议。

三、进一步优化工科院校金融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总体思想

工科院校优化金融学本科课程体系应立足于本科阶段培养通识人才的大目标,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夯实。同时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数理、计算机等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后续可塑性强、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成长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建议

1.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强调知识结构体系的全面性。在金融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金融正在演化为以电子信息化、系统工程化为特点的现代金融。金融学科的发展特点要求金融人才的培养要强化外语、数学、法律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尤其是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更要突出自身的数理优势。同时,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阶段,仅仅通过四年的学习不可能掌握金融专业全部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建设金融学本科课程体系时注重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高知识综合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辽宁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块体现了金融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进一步优化时可以考虑在高年级开设一些与数理、计算机知识融合度更高的选修课程,如金融计量学等。同时提高英语与专业融合度,如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增强学生国际化程度。

2.注重宏观金融课程和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突出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灵活性。金融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就是以宏观金融课程为基础,如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培养学生宏观思维和分析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理论;以微观金融类课程为核心,丰富如商业银行经营、金融市场运作、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方向的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开发、经营、评估等实际工作做好铺垫。

3.注重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调整,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金融学科涉及领域广,发展迅速,因此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应具有灵活性,课程种类门数应具有可调性。金融学专业课程相对其他专业多,进一步优化时可以考虑压缩专业必修课程门数,做到少而精,减少学生考试负担。同时大大增加专业选修课门数,配合科学的考核办法,让专业选修课程成为学生提高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选修课程随时更新,以增加学科的前瞻性。如果工作量大,师资有限,可以考虑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与其他院校合作,跨校选修,或者使用国内外的慕课平台。

4.注重实践创新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配合,实现实践课程体系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性。纵向结构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实践环节知识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为内容,分别实现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横向结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拓展到学校、企业和社会,实现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参与企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教学,构建结构纵横交织,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数学;专业建设;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35-03

一、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现状

近年来金融数理化趋势明显,数学在金融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部分高校的金融学专业也加大了数学的教学力度,增设了很多数学类课程,金融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很多高校也纷纷开设金融数学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金融数学属于金融学专业,但是有的学校把它放在数学专业下面。分属数学学院和金融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往往侧重点有所不同,隶属于数学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更注重数学理论的训练,隶属于金融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更注重金融学理论的训练,但是它们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关注数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强调数学处理技术在金融学中的应用。金融数学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个是金融工程的深化,深入研究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数学推导、金融产品定价;另一个类别则是强调数理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数学专业在安徽财经大学本来也是隶属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后来为了迎接教育部评估,规范专业设置归属,安徽财经大学将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至金融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至金融学院后,金融学院组织教师对原有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以前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强调的是应用数学,开设的很多课程也是数学类课程,考虑到金融学院的师资、生源,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修改后的金融数学培养方案更强调数理统计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应研究,如刘锡良(2010)回顾了中国金融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1]。何启志(2011)研究了金融工程的教学方面,从重视度、学生动手能力、软件使用、师资培训、学习兴趣培养、课程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孙方娇(2013)基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研究了金融学教学方面的系列问题,从教学基础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3];刘宁、漆腊应和索凯峰(2013)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的经验分析了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4];孙芙蓉(2014)就金融教育的历史使命对吴晓灵(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进行了专访[5]。

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参与的金融数学专业从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调整到金融学院后的本科培养方案修改工作实践,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观察,从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结合师资、生源与就业情况

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其他一些实践和综合实验课程(何启志、朱世友,2014)[6]。首先在金融数学专业要加强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数学、英语、计算机是将来进一步深造的基础,金融数学专业必须学好数学分析等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复杂金融理论的基础;英语是世界性语言,不

仅看外文文献需要良好的英语基础,而且将来出国留

学,进入跨国公司都需要良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学习计算机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协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也可以解决数据缺失、无法给出解析解等问题,通过虚拟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验类课程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经济金融理论,借助数学模型和计量软件,将现实中的一些金融问题模型化、模拟化,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利用金融经济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缩短将来进入社会时适应工作岗位的磨合期,更好地学以致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时的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数学是基础,但是单纯利用数学还是很难取得大的创新性的成果,因此需要学生将数学和金融结合起来,而这需要学习很多课程,本科四年往往只是有了基础,要想学专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另外金融数学系学生考研也有优势。有金融数学基础的学生更容易掌握现代计量方法和高级宏观经济学,便于深入理解经济模型的推导过程,明确其经济意义,同时他们也更有能力利用现代计量和计算机编程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和意义。

地方高校不能照搬一些名校的做法。一些名校的金融数学专业更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而地方高校的金融数学要更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金融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金融数学专业发展定位。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知识背景,另外还要有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强化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证券、会计等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既有从事最基础工作的动手能力,又有为将来从事高级管理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在金融数学的课程设置中,尤其要注意专业拓展课的设置问题。专业拓展课程具有范围广、课程量大的特点,在具体设置时要注意做好分类工作,例如在做好前面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基础上,可以将其分成“金融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数理统计分析”、“量化投资”和“财务分析”等几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但是也不能设置过多,因为过多的拓展课会加大师资缺口,所以要处理好学生选择权和师资力量的关系。一方面不能“按师开课”,不能完全根据教师的特长和以往的开课经历来开设课程,要切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地开设课程。另一方面要鼓励教授多给本科生上课,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研方向与需要开设的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开设课程的趣味性、时代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二)培育金融数学教学团队

大学的根基是教师,一所大学的水平最终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更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热情。金融数学专业由于是一个新兴专业,师资缺乏,往往精通数学的不精通金融,精通金融的不精通数学,给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上课的教师也主要分为数学教师和金融学教师。下一步要重点培养既精通数学又精通金融学知识的教师,可以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另外,现在高等学校有一定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实科研也是要为教学服务的,由于大学教学质量不太容易量化考核,因此评职称时往往更看重课题立

项、等科研成果,一些专注于教学的教师,如果科研成果不突出就不容易评上职称。下一步高等学校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教学型教授的评选制度,

对同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根据最终的选课量给予课时费,鼓励学生选择优秀教师的课。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加大同行评价的力度和权重,重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同行评价方面要注意防止感情分,对学生评价也要区分对待,要避免学生乱打分。在学生评价方面要注意考察教师受学生欢迎是否是由于教师过于宽松或课程容易所导致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是否是由于教师要求严格或者课程太难所造成的。另外也要大力推行教学型教授制度,现在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试点,但是教学型教授存在每年指标数量少,一般只是得到所在学校的认可等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大教学型教授比例,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进行教学型教授的评选,并且重点关注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比重。

倡导科研为教学服务,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金融数学类教师,他们可以结合最新经济背景、国际环境、时事背景等现实问题讲解金融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讲解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金融问题。并且教师要妥善处理数学模型与经验判断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数学模型,又不能唯模型是从,将不偏激、不教条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

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重视MOOC的教学方式,为适应MOOC教学方式,教师要从角色变化、知识转型、观念更新等角度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乔榛,孙海杰,2016)[7]。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载体,发挥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作用,扩大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做实团队合作。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注意吸纳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让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色发挥作用。

(三)强化学生动手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以及2015年刚开始举办的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笔者也发现很多学生能力很强,但若不是参加比赛,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不愿意用数学模型解决,而一旦参加了竞赛,就能将一些看似短时间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尤其要重视鼓励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利用经济类高校经济知识丰富,经济背景知识全面深厚的特征,增强学生利用数学和经济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将金融知识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综合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金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数学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多种软件,而且训练学生掌握通过软件和数理模型情景化理论问题的能力、对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能力。实验教学模拟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磨合时间,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为企业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社会,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大的成果,需要形成团队,形成合力,联合攻关才能取得一些大的成就。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竞赛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主攻某一方面,最后形成合力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往往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有个性,特立独行,合作能力不强,尤其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合作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通过在课堂和课外组织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联合攻关、解决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例如可以首先寻找一些需要金融学和数学知识解决的现实问题,然后在金融数学专业的班级中发放,让学生思考,通过课堂提问、课下交流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意愿,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协同解决现实问题。鼓励有不同特长的学生联合在一起,通过训练和磨合,使单个学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团队轻松解决。

(四)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必须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学校期间就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使其具备从容面对困境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尤其是通过分析成绩差学生的原因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出现了很多门挂科,学业警示,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联性,有的追求完美,反而造成了做事效率低,只想不做,通过和这类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心里想得非常好,做事一定要做得最好,对数学中的某一点知识有一点不理解,就很痛苦,从而不能集中精力做事,造成后续知识无法专心学,而导致最后不能专心上课,并造成成绩一落千丈。要注意教育学生在善于思考的同时,对于一些小的方面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以放一放,继续认真学习下一步知识,等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看以前不懂的地方,这样有时会事半功倍,豁然开朗。对前面的问题自然就理解了,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就理解了。

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有的不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的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做高级金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或是高校教授、高级研究员;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立足于实际,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上课认真听讲,学好相关课程,针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一般地,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严谨、刻苦、善于思考、逻辑清晰,但是往往过于追求完美,而且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做的过程。尤其要关注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中的一类学生,这部分学生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追求完美,思维偏激,非此即彼。表面来看,这些学生很认真,但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和做事教条化,可能会导致效率差,这些学生在高中时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考上名牌高校。由于评价标准确定,唯有一个目标,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认真投入学习。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目标多元化,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就无所适从,容易陷入纠结,总想找一个最好的方法。

有的学生看到数学就害怕,对金融数学专业有畏难情绪,这时需要鼓励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注意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良好个性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在金融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情商教育,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心、耐心、信心等优良品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善于钻研、严谨认真的精神;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追求完美要侧重于追求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尽量把事情做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不偏激、不教条的性格。既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止,又要培养学生乐于运动,善于休息的能力。既要敢于、积极追求完美,又要能够承受没有达到完美的状况,培养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关注过程、享受过程,养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锡良.高等金融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金融, 2010,(19-20).

[2]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1,(9).

[3]孙方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 养[J].上海金融,2013,(8).

[4]刘宁,漆腊应,索凯峰.打造“宽口径、全覆盖、多层次”的 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5]孙芙蓉.金融教育的历史使命――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 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J].中国金 融,2014,(19).

[6]何启志,朱世友.安徽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本科培养 方案[R].2014.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6

论文摘 要:为满足当前金融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为实现培养创新型现代金融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快高校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金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校内金融实验室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学术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外金融企业陆续进驻,市场对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现代金融人才,已成为金融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和金融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术

一、开展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回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界限日趋模糊,企业和民众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跨国金融机构大量涌现,国际资本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的金融市场必然需要大批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也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满足市场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就成为了各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光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通过案例分析、课程实验以及通过金融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金融学科各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和参加社会调研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金融背景和用人单位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就业前所需掌握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对金融学本科开展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是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是现代金融学科建设的要求,是实现金融本科学生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二是建立金融实验室,开展校内金融业务模拟实训;三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等实习单位进行业务实习。

(一)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普遍不够科学

科学合理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从教学内容上看,金融实践教学应单项课程实践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从教学方式上看,应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不仅包括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引入课程实验,而且还包括专门开设的培养职业操作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社会调研以及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高校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能引入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提高了一定的理论学习效果。但是,由于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要求老师及时掌握各类金融活动的最新动态有一定难度,因此很难将最新金融动态引入到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最新形势的掌握。

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金融实验课程开设得较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商业银行模拟业务实训”、“股票模拟操作实训”、“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对于期权、期货、外汇和保险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则很少开设,这显然不能满足创新产品日益繁多的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在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上,有些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有的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过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全面讲解;有的课程实验课时过少,知识的领会不够深入,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配置不够完善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也使得高校的资源进入紧缺状态,导致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从校内实践教学角度看,虽然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顺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设立了金融实训模拟实验室,但是在硬件设施上整体设备仍不齐全,只能开展较为简单的商业银行柜台模拟交易和证券模拟交易。从软件配套上看,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实验室配备了股票、期货和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和行情分析系统,但对银行、保险和其他衍生品的模拟软件则很少涉足。另外,大多数的实训教学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即使能够见到少数一些实验教材,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金融学科实验教材体系。实验教材建设的落后,使得有些实验课无法开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从校外实践教学角度看,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不足。由于企事业单位与学校追求的目标不同,同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实习单位的相关金融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真刀真枪”的毕业实习难以进行,再加上实践教学经费的短缺,校外实习效果进一步被削弱了。

(三)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目前,各高校对实践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在校内模拟实训中挑选一些在职教师担任主讲,在校外实习中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指导老师。虽然这些做法可以开展实践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室建设经费短缺,实践教学工作繁琐,导致一部分教师表现出畏难情绪;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业绩评价还未与薪金挂勾,也未与教师职称评定挂勾,也就是说,学校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金融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往往要么缺乏实践经验,要么不熟悉理论知识,不能做到实验教学有的放矢,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各高校在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考虑金融学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的特点,设置的方案既有可操作性,又能保证实施的效果。

首先,从教学模式上看,应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现实经济中,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这就要求金融实践教学不能光靠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单项的课程实验或者是在金融实验室的综合实训来完成,还必须要与金融实际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应以专业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金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科包含金融理财、金融工程、保险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实务操作性很强,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金融实验室软硬件资源,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

现代金融实验室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金融模拟实验室,在承担金融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现阶段多数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水平较低,硬件配套不先进,软件配套不全面。因此,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配备技术含量高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内容全面的教学实验软件,使实验室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证券行情分析和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外汇买卖和保险业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而且还能浏览国内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时行情,跟踪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变化,实时地将行业或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引入教学。这样,通过实训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金融学科的教育必须将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去感受金融业发展的脉搏,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业务操作技能。为此,学校应该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订协议,使之成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与上述实习基地的合作力度,发展业界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行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影响金融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金融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很强,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业务培训,创造条件让实践课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调研或学习,努力提高现有教学人员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可以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到高校任教或兼职,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金融学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邢天才,刘丽巍.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01).

[2] 葛开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01,02).

[3] 刘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8).

[4] 吴清秀,韩武光.提高开放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证券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66-0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独立学院的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办学实际的类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定位应做到,在基础理论、学术最求上可以降低标准,但在实践能力基本技能上应加强,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具有竞争力。数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学与各种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人才市场上各个行业都需要许多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素质好的数学人才。因此,多元化的培养规格正在成为各校的共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证券业和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风险正成为我们面临的大问题,对各种创新金融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金融证券专业在金融市场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独立学院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兼顾教学、科研人才的造就为定位,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种类型培育人才的原则,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金融证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实务。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规格

1.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2.畅达的英语交流能力;3.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5.持续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6.良好的身心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理论与技术分析技巧、外汇交易与避险的理论与技巧、期货交易与分析技巧、税收筹划理论与应用技巧,具有金融证券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地应用理财学原理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理财需求的相关技能;具有准确的双语(汉语、英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双语(日常)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用汉语初步撰写证券或理财方面论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商学,金融学等专业不同,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指导思想,扎实基础,注重应用,提高能力,在突出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如我系开设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进而,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税收筹划、金融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学、财务管理等,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理财技巧为客户量身定做相关理财和避险方案,并具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要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另外,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启发性与综合性,立足实践,面向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适应新发展的数学应用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应从传统封闭传授性的教学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打破“满堂灌”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抽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数学,而且能够自觉纳入到发现的乐趣中,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重视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形成创新能力。

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即聘请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金融实训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根据实际做好职业规划。

(三)加强数学建模。以金融数学模型为主,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充分理解金融证券方面的抽象概念背后的应用背景,意识到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并逐步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创造性、发散性得到锻炼。

21世纪,需要的是专业口径宽、研究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进入行业后能应付各种情况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应运而生的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随着高等教育逐步市场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独立学院应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这种多元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自身结构特点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马爱军、黄义武、宋述刚,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5(3).

[2]姚海祥、李丽君,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及其发展前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金融数学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1.金融工程专业简介

金融工程专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专业将数学、计算机以及工程类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金融领域,形成了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金融工程专业的知识覆盖面广,而且对学生计算机编程等能力要求比较高,所学习的课程主要一般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编程、证券衍生物定价、风险定价、金融模型、金融信息分析和一些高级的金融理论等。金融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当强的计算机和数学素质,同时具有管理和商务技巧的专业人士,使他们可以在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公司财务部门等,从事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估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预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等领域工作,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金融工程专业自兴起以来,就吸引了许多立志投身金融业的申请者。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国内很多学校开设了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但仍不能满足申请者的需求。开设金融工程的院校主要为一些深厚财经类背景的学校以及一些工程类的学校,如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征体现为金融学理论方面的雄厚师资或者工科背景比较深厚。

2.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工程学作为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领域问题的新兴学科,融合了金融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中金融工程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金融工程学已成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立,是我国金融科学迈向现代化金融科学的重要一步,对于加强金融学科改革与建设、改善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整体实力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金融理论研究定量化、工程化、应用化、产业化的目标和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的必要途径[1]。

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金融工程学科的设立也将有力的改变国内传统的以定性为主的金融学科的研究方式。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都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且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使得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就是培养具有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端人才[1]。

3.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40余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开设金融工程课程教学的高校有60多所。在这些高校中,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在国内金融工程研究领域中处在前沿水平,对推进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但从总体上讲,我国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定性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时期,同国际上金融科学的发展水平尚有差距。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经济学内容和金融政策研究上,金融教学主干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宏观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相应的课程的设置与国际脱轨。从而造成了金融教学基本以描述与定性方式为主的特征,缺乏应有的数理分析和定量分析内容,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不能够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业发展对高端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的需要[3]。

从实践角度看,国内金融工程的应用主要有两个领域:风险控制和量化投资。风险控制多应用于保险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中;量化投资主要应用在证券投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中,集中体现在量化投资方法的应用上。国内金融工程研究的瓶颈在于与实际市场的结合,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性,金融理论中关于市场的假设难以成立,而且金融工程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即使是证券从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也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这种知识上的隔阂导致反馈的缺失比较美欧成熟市场而言,国内金融工程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完善理论教学,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金融工程已逐渐作为一种富含创新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端专业人才。

4.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规划可以如下概述:强化三个理论知识板块的学习、做好四个资源保障以及培养三个主要能力。

首先,三个理论知识板块(如图1所示)包括了金融知识板块、数理知识板块和软件知识板块:

(1)金融知识板块,包括了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的培养,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知识。

上一篇:长期股权投资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