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16 03:24:52

财务系统

财务系统范文第1篇

财务系统的三个主要目标是:第一,精确,但聘请有资格的财务人员并不代表能达到财务上的精确性。第二,控制,利用财务系统来控制公司的行为,并持续不断地完善它们。第三,预防欺诈,确保公司的资产不被错误使用,有效财务系统的建立可以同时预防内部和外部人员的欺诈行为。以下六个问题是初创公司在构建健康财务系统时应该注意的,了解这些重要信息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财务系统本身

选择正确的财务系统:市场中有许多种财务系统,许多太复杂的系统并不适合初创公司。不要试图去选择一个迷你的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确保非财务专业人士也能够对该系统操作自如。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整合:无论如何,应该设法购买一个允许销售业务与财务系统之间进行整合的系统。这将在未来为公司省去很多时间,因为当有销售人员离开公司时,不需要再重新建立客户联系方式的数据库。这同时也能简化账单,确保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及时的回应,并满足内部需求。现金收付制或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专业人士通常会建议选择权责发生制。但我建议应该从一开始就选择现金收付制。因为在这一阶段公司的生存才。是最关键的事情。之后,在公司发展的某一阶段,例如希望公司上市时,可以随时转为使用权责发生制。如果公司运营情况良好,现金收付制不会成为投资者关注你的绊脚石。

会计表格:可以在财务体统中使用一个标准的会计表格,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标准的会计科目表无法反应公司业务的主要特征。在使用财务系统前,应该花一些时间设计一个好的会计科目表。找一些了解所在行业或市场的人来帮助完成这个会计科目的设计是个不错的选择。

数据安全:大多数初创公司都没有一个数据安全计划,但事实上这一点非常关键。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因为如果丢失了财务数据,将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麻烦。

共享密码:确保将所有关于财务事务的密码和使用权限细节存储在一个中心位置,这样公司其他的人员也能使用这些财务资料,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

人员

聘请有资格的财务人员,即注册会计师或同等资格的人:一个注册会计师对一个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专业的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多种会计制度,其中包括美国的会计法规和国际准则。同时,如果投资方了解到初创公司有注册会计师或同等资历的员工,他们会对公司更加信任。

灵活性: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应该了解会计规章制度并且严格地遵守这些制度。然而,有时这会导致僵化、刻板。一家初创公司需要一个懂得何时、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规章制度,但又不破坏这些规则的财务人员。要注重聘请和培养这样的人才。

不要选择来自大公司的员工:大多数来自大公司的财务人员其实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他们过去工作时常常都能获得很多其他的支持,而在一个初创公司的环境中,在支持不够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很好地工作。同时,这类员工往往缺乏纵观公司全局的能力,而具有这种能力的财务人员往往是初创公司最需要的。

产业类型背景:对公司来说,不同行业领域的财务风格是有很大差异的。理想情况下,应该聘请一名在同行业领域工作过的财务人员。但是,如果你已经聘请了一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财务人员,就必须确保他愿意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

战略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聘请一名高级财务人员,他不仅能熟练地操作财务系统,胜任财务领域的工作,而且对其他业务领域也能有所了解。同时,最好能聘请到一位能够提出战略建议的高级人才。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财务人员可能成为初创公司的主要资产。

了解税务问题:税务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财务人员能够了解这些问题的话对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优势。当然如果他们不了解,对公司来说也不是致命的,但他们―定要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最好的税务建议,以避免公司支付过多的税款。

避免过于重视数据:一些财务人员过度地沉迷于数据和分析。财务人员分析数据的愿望的确很重要,但过于沉迷于此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这将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收款:一旦公司的产品开始销售,就需要一个负责收款的人员,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他们必须是坚决和老练的。如果这个人不够老练,他会激怒公司的客户;如果他不够坚决,那他就拿不到钱。

管理

雇员:在财务领域应该有至少两名雇员,而且这两名员工之间不应有任何特殊的关系。

书面目标:财务人员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需要对精确的指示做出很好的回应。公司的领导应该以书面形式为财务人员定出目标,并且将他们的表现与收入挂钩。

企业财务委员会:应该成立一个有公司其他部门高层参与的财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该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来审查财务管理,并对销售和支出相关的财务内容进行讨论。

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部门向财务部门报告,但别这样做,因为财务人员一般不擅长与人沟通的事宜。如果把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交给他们,这会使他们无法专注财务方面的事项。

外部审计或检查:应该至少每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一次外部的审计或检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应该选出独立于财务人员之外的审计人员。这两类人员不应走得太近,因为这样会影响审查的公正性。理想的状态是审计或检查结果应呈交给董事会,并且有一个特别成立的审计委员会来审查。

董事财务委员会:如果公司有董事会,在公司领导者认为不会影响财务职能执行管理的情况下,可以任命一个董事会成员来专门处理财务问题,与财务人员一同工作。

欺诈问题:欺诈是经常存在的,必须注意,领导者对财务问题关注的越少,欺诈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经常性的外部审计或检查,并且让全公司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尽管经常性的检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

应收账款:这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如果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变高,一般是超过60天的话,公司应该对此进行密切关注。因为现金就是公司的生命,必须非常重视它。应该经常性地与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开会,找出如何能够有效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的方法。

程序

每月定期陈述:很明显,每月都应该向所有的高管发放财务报表,也应该召开例会检查财务状况。这个会议应该讨论如何矫正和弥补实际开支与预算计划的出入。

年度预算会议:这个也很明显,年度预算会议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会议应

该在已经召开的战略会议的基础上召开’这样预算目标才能有一个战略基础。

报销报告:所有员工包括CEO在内都应该就业务支出报销递交正式的报告,这些报告应由他们的上司来核准。CEO的费用报销应由首席财务官来核准。

准备支票和签支票职责分离:这是一个最明显和基本的控制流程。所有的支票都应该由两个人经手,这两个人不应有任何关系。

资产登记:首席财务官应该建立一个正式的资产登记流程。理想的状态是,它应该是财务系统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显示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状况,同时也是防止雇员窃取公司资产的有效途径。

购买款项:公司所需的每笔购买支出款项都应该有三个报价。每笔购买支出需要至少有两个部门或cEO和CFO的签字同意。

授权:所有有权批准购买的管理者都应有一份书面的授权,上面要明确写明该管理者能够批准的最大限额。

度量

总利润:确保将公司的总利润度量整合在财务系统中,这样就可以以百分比和总额的形式来了解销售状况。在公司需要投资者时,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数据。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许多初创公司都不知道这点。注意,当公司产品销售额降低,利润成为负数时,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

百分比费用检查:建立好公司的财务系统,这样它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计算出公司的费用和销售额的比例。对于销售、市场营销、研发和日程运营、管理费用都应该这样做。很多初创公司都不了解这些数据,因此他们很难确定花费是多还是少。此外,它还能够衡量公司的表现,与竞争者进行对比。

竞争的标准:应该建立一个标准模型来衡量竞争企业的基本财务数据。每个季度,都应该将竞争对手的数据与自己的数据进行比较。平衡的记分卡是一种很好而且是唯一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是为大公司量身定做的,但是它的基本结构仍适用于初创公司。

不要参与会计欺诈:收入确认和费用登记往往是两个容易发生作假的领域。另一个(这一项常常是合法的)是资本化发展费用,这往往会使公司看起来好像比实际情况更好。如果采取了这些欺诈手段,公司的销售额看起来很高,成本看起来比较低,但是最终欺骗的是自己,因为无法真正的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环境和态度

积极的方法:大多数财务人员都被训练的像一个怀疑论者。拥有一个具有怀疑精神的财务人员对公司来说很重要,因为他能够看出数字背后真正的意义。然而,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公司的未来抱有消极的态度。于是,采用一种积极的方法来培训财务人员,让他们认定自己是整个公司团队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公司领导者需要在团队会议中展示财务人员的重要性,并培养财务人员的参与感。

参与企业策略: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财务团队参与一些有关公司整体、销售、发展或市场营销方面策略的会议。只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是独立的,财务人员就无法为整个公司的成功贡献力量。这是所有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存在的通病。财务人员应该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名财务工作者。

财务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EVA财务系统 财务目标 财务循环 财务激励

一、EVA的定义和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价值管理风靡全球。EVA ( 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青睐。从算术角度说,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从最基本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但与大多数度量指标不同的是,它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全部资金的成本。更重要的,EVA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工具,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具体而言,第一,EVA是一种财务决策评判标准,可以帮助经营者和员工树立价值管理和资金成本意识,提高决策的质量。EVA强调全部资本成本,它迫使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投资于能真正创造财富的项目,为企业增加价值。第二,EVA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控制方式,它通过目标EVA的制定,层层分解为各个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对企业的各个层次进行控制,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第三,EVA是一种财务评价机制,它通过修改后的剩余收益指标度量全要素生产率,与真实的经济利润最为接近,可以用于判断企业是否真正在创造财富。第四,EVA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它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前提,认为财务激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财务激励却是万万不能的。EVA激励突破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局限,通过财务激励,使公司各个方面利益协调一致,共同为企业创造财富而奋斗。

二、EVA财务系统的构成

基于财务管理循环, EVA财务目标、EVA财务决策、EVA财务控制、EVA财务评价和EVA薪酬激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系统。它们之间关系为:目标是系统的导向,决策是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控制是决策得以贯彻的保证,评价是对系统功能作用结果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而薪酬激励是系统的能量来源,决定了系统功能的大小(见图1)。

三、EVA财务目标

人们对财务管理的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逐步深化过程。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的现值。企业价值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它反映的不是企业现有资产的历史价值或账面价值,而是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的大小。理论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严密性,但由于其前瞻性,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估算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性,这就导致了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困难。同时,由于现金流量是一种流量指标,它不利于进行管理控制。怎样将这种前瞻性的概念转化为现实的概念,将流量指标转化为存量指标,实现理论严密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统一就成为传统价值最大化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EVA系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药方。

EVA系统下,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转化成了MVA(Market Value Added)最大化。MVA 等于公司的市场价值(包括权益和负债)与公司投入资本之差。MVA的最大化要求在满足企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使得各期EVA的现值最大化,EVA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EVA财务系统将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最大化的目标转变成了企业稳定增长基础上的各期EVA现值最大化,因此企业的单期目标转变在为权衡长短期利益基础上实现目标EVA。由于EVA是一存量指标,其满足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严密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统一。假设市场不存在系统性偏差和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投入资本相等,MVA将和NPV(Net Present Value)相等。

四、EVA财务决策

EVA的真正价值,在于公司可以把它作为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建立在EVA基础上的财务管理系统密切关注公司财富的创造,并以此来指导公司决策的制定。从EVA的角度看,提升公司价值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投资预期回报率超出公司资本成本的项目;二是通过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提高经营收入或降低资金成本;三是将资金从不足于弥补其成本的项目中撤出。第一条途径是要求以资本成本的补偿为底线,企业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第二、三条途径是对现有资本的有效营运或重组,采取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实行外延扩大EVA应当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有市场需求;二是有充分的资本供给;三是保持边际ROA(Return On Assets)和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保持不变,且ROA必须大于WACC。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从外延上扩大资本投入,将造成生产过剩,而不会真正扩大EVA;没有充分的资本,则难以增加资本投入,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外延扩大EVA;如果ROA不是大于WACC,则增加投入不但不能增加EVA,反而减少EVA。只要有市场需求,有资本供给,ROA大于WACC的条件满足,则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将可以实现EVA的增加。

内涵扩大EVA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项目的ROA大于WACC的条件下,保持投入资本不变,通过提高ROA或降低WACC来增加EVA。二是在项目ROA小于WACC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努力提高项目的ROA或降低WACC或者二者的结合使得最终项目的ROA大于WACC,转变为第一种情况;如果转变成第一种情况无望,则必须通过撤出资金而减少EVA损失。

五、EVA财务控制

EVA财务控制是EVA财务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与EVA财务目标密切相关,它通过目标EVA的制定,经过层层分解后,形成各部门奋斗的目标并以此来控制各项活动的运行。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EVA系统将预期的业绩由内部的预算标准转变为外部以市场为基础的价值增值要求,减少了采用传统会计和预算程序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出现的“讨价还价”和其他粉饰行为,有助于消除传统控制中的主观行为。具体控制思路是:首先根据市场的价值增值要求来测算企业需要达到的目标EVA水平,然后分解到各个EVA中心,各EVA中心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出关键的EVA驱动因素,并且分解为各种具体的指标来实施控制,以保证企业目标EVA的实现(见图2)。

六、EVA财务评价

EVA业绩评价系统以EVA为核心指标,通过指标的层层分解,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为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决策依据。它源自于剩余收益理论,且相对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EVA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优点。第一,EVA能将股东利益与经理的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决策次优化。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多元化经营的出现,分权式的组织模式使得传统使用的投资报酬率(ROI)指标出现了明显缺陷:当一项投资的ROI大于企业整体ROI却小于分部ROI时,分部经理会放弃该项目;而一项投资的ROI大于分部ROI却小于企业整体ROI时,分部经理会接受该项目。EVA的使用弥补了ROI的这一缺陷,它保证了有利于企业整体价值的项目分部一定会被接受。第二,EVA与基于利润的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权益资本成本也计入成本,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部门的经营业绩,反映企业或部门的资产运作效率,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增加。第三,EVA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管理的协调和统一,避免财务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冲突。第四,计算EVA时,虽然仍以会计利润为基础,但它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整项目,使因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而扭曲的经济真实得以恢复本原,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业绩的真实情况(见图3)。

七、EVA财务激励

EVA薪酬激励的基本思路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企业员工的货币奖金,即把EVA增加值的一部分回报给企业员工。EVA奖金计划突破了目前薪酬设计中的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个突破是奖金不应当封顶,管理人员带来的EVA越多,奖金就越多,没有上限,这是因为企业只对持续增加的EVA支付奖金。一定比例的奖金被存入奖金库,以便在未来的年度里支付。如果未来的EVA下降了,这笔奖金就会失去。第二个突破是在EVA奖金计划之下,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自动更新EVA计划目标,而不用每一年都重新谈判新的计划目标。

对这两个规则的突破是EVA激励计划发挥作用的关键。取消常规的奖金封顶给企业管理者一种物质上的激励,使他们即使在经济繁荣的年份里也努力改善业绩。相反,在传统的激励制度之下,一旦奖金封顶,管理人员就有各种理由去偷懒,或去从事侵蚀企业财富的活动,比如把一部分销售额挪到下一个奖金年度。同时,奖金库防止了管理人员为了短期目标而牺牲长远的企图,还激励管理者增加工作时间,减少企业不景气的损失。让奖金库里面的金钱处于不确定状态,这促使管理者放长眼光,不断追求持续和长期的业绩改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类似地,奖金计划目标的自动重新设立免除了每年的奖金预算,激励管理人员不断改善业绩。在传统的激励制度下,管理人员常常试图通过谈判来获得容易实现的利润指标,以便确保他们得到奖金。在EVA奖金计划之下,管理者被鼓励提出积极的计划指标,因为他们不会因为短期的失败而受到惩罚,而是为每一点成就而得到额外的奖励,从而促使他们不停地寻求每一个机会以改善自己的业绩。

【参考文献】

[1] S・戴维・扬、斯蒂芬・F・奥伯恩:EVA与价值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谷祺、益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2000(9).

[3] 孟静怡:新准则下的EVA会计事项新调整[J].财会学习,2007(2).

财务系统范文第3篇

环境和企业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提供了革命性的挑战和机遇。新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和管理变革建立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整合企业经营,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形成企业持久发展的"内功"。越来越多的质优企业在管理系统上投资的举动,足以说明了这一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更加注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更加重视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供应链概念),更加支持全球化经营等。这些新的发展正是当前中国制造业普遍呈现的管理要求。单一环节或层次的管理已不足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复杂管理课题,整合和系统化的管理已成为具备一定管理基础企业的普遍选择。

企业管理的范围从内部走向了外部,必须在市场的大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本土市场的国际化,使中国企业经营导向国际化,由此带来的国际化运作管理问题也需要借助管理系统解决。

ERP是源于企业实践,并能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热点,对企业运作管理起到相当重要作用的理念和工具。ERP系统的实现,不仅涵盖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宏观问题,同时涉及包括思想观念上的、习惯意识上的、项目管理上的、方案准备上的、流程管理上的、用户操作上的、数据整理上的、引进系统本身局限性上的、实施公司工作方法上的、实施公司顾问队伍上的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和企业项目实施团队上的具体问题。

实施ERP过程中暴露出的瓶颈和困难,实质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众多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结合企业实际,设计符合企业要求的ERP评估体系,针对企业ERP应用现状和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财务与分销系统的改进建议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系统信息化是AAA集团实施ERP关注的重点。分销系统则针对企业的供应和销售部门,负责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工作。

目前AAA集团公司上下对ERP在财务和分销的应用效果普遍持肯定态度,对ERP在业务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表示基本满意。但在以下环节应作改进:

认识理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

一些业务人员对ERP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手工模拟,如对凭证方面的处理、报表的格式问题等等;

一些员工仍抱有旧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对新的工模式保持观望甚至拒绝接受的态度,应当意识到ERP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旧有管理体制向先进的、国际化的管理制度转变过程。

为了帮助AAA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避免中国传统管理模式在ERP系统时是过程中及其以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赞成ERP实施只是现有传统管理模式上的简单自动化或管理提高;

许多ERP失败的示例表明,在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仅仅进行简单的重复或修补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ERP系统的实施,在加速企业原有正面产出的同时也会加速企业的负面产出,企业的综合效益并没有得到提高。

ERP系统的实施决不仅等于ERP软件的使用,只有在变革思想的指导下,把ERP系统的实施加入到企业持续变革的过程中才能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得到真正的保障和汇报,获得巨大的成效。而ERP系统实施的过程正应该是变革思想的实现过程。

全过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粗放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要问题,借助ERP系统,适时提出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的概念,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含义是把各种成本信息、制造信息高度集成,为责任成本控制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它提供了把静态的成本动态地管起来的物质条件,突破了手工管理的瓶颈制约,使成本控制可以深入到生产的每一环节。做好资金预算,已有销售计划的情况下,制订资金计划,根据资金缺口做得更精确以减少资本成本。投资管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现金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存货,应收账款。筹资管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是对某一产品或生产项目而言,产品的成本是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而发生发展的,随着产品生产过程的变化,产品成本会会不断增加。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每一阶段的成本需要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生产的效率,确定相关的责任,以体现成本责任的约束作用。

ERP系统非常重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这三种流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其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如信息流如何正确反映物流的状况。成本控制则是在上述三者的集成和流动的运动过程中,通过操作者的行为来实现。

ERP体现了一种动态管理的思想,由于ERP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生产环节的对成本的控制不仅局限于本过程,而且以累积成本的形式存在于其下游各环节,即对成本控制的责任存在传递和继承的现象。通过上下游操作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而使得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在生产的全过程保持连续作用。

ERP系统对成本的控制按逐层分解的方式展开,将责任落实到各个操作层的每个业务人员,通过加强对责任人的责任管理,借助数字化、集成化的手段,实现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竞争重心的转变

产品生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售后服务的信息化严重滞后,不足以支持AAA集团以质量和服务取胜的信念。AAA集团的产业扩张政策逐步实施,行业对服务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取得下一轮竞争的优势?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以更短的时间适应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如何在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服务的重要性,服务竞争已经超越产品竞争;是否拥有客户取决于顾客在消费由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满意程度来决定,客户满意程度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就越大,企业盈利自然就越丰厚。先进的服务手段已成为制胜的关键。

竞争核心的转变-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支撑服务质量的提升。竞争范围的扩大-从单个企业竞争到供应链竞争。建立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向客户传递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竞争资源的转变-从传统人财物竞争到知识、信息竞争。建立知识管理和商业智能系统,充分发挥AAA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

竞争手段的转变-从产品竞争到品牌竞争。竞争本质的转变-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措施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进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手段。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以支持AAA集团2004服务年活动。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客户敏感的非价格因素。服务差异化结合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缔造抑制价格战的核武器。、

具体工作的建议

以财务为龙头,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加强企业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包括:销售定价策略的执行;采购的审批及成本控制;客户的信用控制及账龄分析;

销售、库存、采购、生产及设备维护数据的标准化和集成化,整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由于大量的各类凭证有业务部门直接生成,财务人员逐步从以核算为主转变为管理为主,主要精力致力于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所有的集成凭证自动产生,减少应付、应收的对账时间及月结时间,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据生产和设备维护的需求,自动产生采购申请,提高工作效率;

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信息,并及时控制;

会计凭证的可追溯查询为控制财务风险和减少费用;

超支提供条件透过与成本管理与物料库存管理的集成,使各项维护修理数据及时反映到财务系统中来,让管理者随时了解和控制好维修的各种费用;

通过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衔接和订单的成本归集,实现按生产装置,按品种进行成本核算,实现半成品和成品的分段核算,为成本核算的细化提供支持;

借助ERP系统,AAA集团财务管理应当向完成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方向转变。

这些转变具体体现在: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如支持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了期末关封帐的速度,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财务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

财务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经济业务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1.1 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和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有关。在现代企业的融资决策中,资本结构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一问题影响企业的成败。

1.2 投资风险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制定的投资决策的最终效果具有不确定的一面,包括投资利润率下降、投资回收期加长、投资不能完全收回,甚至完全收不回。

1.3 汇率风险

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和将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1.4 其他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诸如企业经营亏损风险、财产跌价损失风险、企业员工人身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企业诉讼风险和财政税收政策带来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2.1 财务信息不能满足管理要求

财务信息是用于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流畅、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系统,或者这个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不能够清晰的达一定的经济含义或者不适用于特定的管理目标,那么即使企业的投资、筹资、生产经营等都不处于危险状态,企业的经营活动仍然随时存在失控的重大风险。

2.2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决策过程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力保决策依据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2.3 财务控制不力

如果在财务控制上存在漏洞,那么企业的经济利益将有可能流向企业外部,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风险,或者企业的各项决策和计划无法得到贯彻和执行,不得不中途停止或者面对失败的结果。

3.财务风险、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的关系

3.1 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在经典财务管理研究中,财务危机形成的领域通常被概括为财务风险的四个种类。而财务管理流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也会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

3.2 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

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一个完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够简单的预示企业财务危机的警示信号,而且能够对这种信号做出充分的解释和说明,不仅能够说明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而且能够提出如何有效处理和应对各类财务危机的有效措施。

4.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1 财务预警模型

①单变量模型

单变量预警方法通过寻找最佳预警指标,使用单一变量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最早通过单变量模型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比佛(Beaver,1968)。

②多变量模型

多变量预警方法通过多个变量的组合来综合确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其从企业集团的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多个财务指标衡量企业风险,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进而规避风险或延缓危机的发生。相对于单变量模型而言,多变量模型预警财务指标能多方位反映企业经营状态,揭示企业产、供、销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适合企业集团的财务预警系统的要求。

4.2 财务预警系统设计

多变模式可以从总体宏观角度发现风险,而单变模式能多方面多方位反映企业经营状态,揭示企业产、供、销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从微观上反映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4.2.1 指标设计

根据指标的灵敏性、先兆性、关联性要求、通过借鉴实证研究分析筛选出符合实际的财务预警指标,是建立高效的财务预警方法体系的重要环节。财务指标的选取是与集团财务风险成因密切相关。

4.3 财务预警系统建立实例

企业与其他部门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分别建立了符合自己特色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现以医院和企业为例简略介绍一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体的建立过程。

4.3.1 医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医院在理财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作用使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相背离而存在着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医院财务人员必须正确识别、了解医院内外经营风险,把握资金市场的发展及变化规律,遵循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处理好资金市场与财务风险、风险投资与风险报酬的内在联系,运用财务杠杆的调节功能,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4.3.2 医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加强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医疗、药品、器械、材料等价格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出合理建议,为医院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医院投资、筹资、用资、收益等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3.3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4.3.3.1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4.3.3.2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结束语:

财务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系统

一、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原则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预警财务危机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防范财务危机的信息。为此,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至少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财务信息渗透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我们构建财务预警系统,不能够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譬如企业在分析销售成本回收困难原因时,不能够一味深究销售环节的问题,而要综合考虑采购、设计、生产、销售、行政等各个环节情况,比方说同类和同量的生产物资,本期采购成本远远低于上期采购的成本,这些财务数据说明可能在采购环节出现问题,波及到产品的质量,使得销售工作寸步难行。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将财务预警系统,视为企业整体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企业全方位发展的视角,监控各个区域的财务状况。

(二)科学性原则

财务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号之前,是事无巨细地收集各类财务信息,其中不乏关联不大、失真失效信息,侧面要求我们所构建的财务预警系统,具备科学检测的能力,方可保证所得出的预警信号,为科学合理的结论。反之,如果财务预警系统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不合理,必然会影响预警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行之有效地解释财务运行规律。因此,我们在开发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时,务必秉着科学性原则,合理设置财务预警监测的指标,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风险。

(三)动态性原则

财务预警工作,主要立足于企业运营的过去和现在,动态分析监测财务的数据,以判断尚未发生的财务风险。对此,财务预警系统的开发,要体现出动态性原则,善于根据过去和现状,把握企业的未来财务工作走向,在发现可能潜藏财务危机时,修正财务管理方案和调整财务管理方向,并在系统功能方法,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样才能够确保财务预警系统的先进性。

(四)及时性原则

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财务的情况,分析是否可能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者险情,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财务危机。假设预警系统不及时,无法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拉响警报”,那么系统将形同虚设,可见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需遵循及时性原则。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方法

企业财务系统的构建,必须同时满足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及时性等基本要求,而关于系统的构建,除了要合理划分系统的内容,还要求从各个层面揭示系统构建的细节。笔者基于相关的财务管理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财务预警系统构建方法:

(一)财务预警组织机构

财务预警组织机构,视为预警工作的基本前提,机构的设立,其原则性条件是“专人负责”,即要求预警分析的各项细节性工作,都有相应职责的工作人员执行,并不受到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干扰。以某企业为例,该系统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机构,主要负责财务预警目标的确立、财务预警方案的制定、财务预警信息的统计分析、财务风险的预测等,进而为公司提出相应的预警提示,并接受公司所反馈的财务风险防范情况。另外还有一种模式的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是在企业战略管理职能组织下,其中一个组织负责预警管理,譬如财务预警和其他预警,而另外一个组织负责执行管理。这种模式的财务预警组织结构,比较适合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但前提是将细节工作落实到位。

(二)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

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由专人收集大量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内部数据后,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并贮存在资料数据库当中,数据库要进行定时更新,同时升级数据库系统,确保数据库中的财务信息,保持足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中,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功能,可概括为: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其中需要赋予专人的工作职能和系统的技术支持。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确定考察内容后,广泛收集、统计和分析信息,进而整理、汇编和计算,最终获取材料中隐含的企业发展趋势,以及隐藏的财务危机。某企业有意拓展海外市场,委派专人调查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情况,发现中东多个国家受到战火影响,尽管商业契机颇多,但潜藏诸多财务风险,譬如外汇兑现困难、银行机构瘫痪等,企业将市场的调查信息录入了财务预警系统,同时综合其他国家的市场信息作出甄选判断,做出海外市场的正确甄选。

(三)财务预警指标构建

考虑到企业财务活动辐射范围广,不仅与市场、行业的外部情况有关,而且企业内部的这种财务信息错综复杂,为此我们需要保证财务预警指标的全面,包括偿债、资产管理、资产结构、盈利、现金流量、核心能力等,都是为财务预警指标的内容之一。笔者认为,财务预警指标对应某种程度的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程度有大有小,因此有必要划分财务预警指标的类别:一方面是一般预警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资产管理指标、运营效率指标、资产结构风险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另一方面是关键预警指标,属于敏感性更高的指标,可概括为营业现金流量流入和流出指标、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指标、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保障率指标、营业现金流量偿债贡献率指标、净收益营运指数指标、现金营运指数指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指标等。这些指标确定之后,财务预警系统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运作。

(四)日常风险监测和分析

根据财务预警指标的内容,统计和分析数据库中的各种信息,预测企业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财务风险,提前做好预防的措施。首先是根据财务预警指标数据监测,以偿债能力分析为例,正常情况下,企业现金的流动比率在1-2之间,表明企业短期内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假设企业的现金流动比率异常,表明可偿债的能力有所下降,需要提前做好偿债准备金。其次是企业经营风险监测,综合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的使用效率,衡量投入产出的风险、存货积货的风险、机器设备使用效率风险、固定资产补偿不足的风险、不良资产风险等。最后是企业市场风险监测,根据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所占的份额,同类型产品的数量,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品种等,判断企业的核心能力竞争风险、产品滞销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广告宣传风险等。总之,企业日常风险的监测和分析,离不开财务预警系统的科学运作,系统中的判别标准、指标跟踪等,都要作为系统开发的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预警财务危机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防范财务危机的信息。企业财务系统的构建,必须同时满足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及时性等基本要求,而关于系统的构建,除了要合理划分系统的内容,还要求从各个层面揭示系统构建的细节。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开发和运作方法,但考虑到不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以上方法在财务管理实践中,要紧扣工作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慧君,苏宁,陈丽荣.从财务指标的选用看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J].华东经济管理,2004(2):171-173.

[2]端木正.财务预警系统理论初探[J].财会研究,2004(9):37-38.

[3]薛祖云,刘金星.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8):17-18.

[4]张鸣,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架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122-125.

财务系统范文第6篇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财务预警系统具有以下功能:①信息收集。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预警。②预知危机。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末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③控制危机。当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财务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财务预审系统的建立方式

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预警的指标和判断预警的警戒线。建立的方式有以下两种思路:

1.单一模式思路。单一模式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可设立以下比率: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其中: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

企业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态势,所以跟踪考察时,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达到经营者设立的警戒值,预警系统便发出警示,提请经营者注意。企业的风险是各项目风险的整合,不同比率的变化趋势必然表示出企业风险的趋势,但单一模式没有区别不同比率因素对整体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各比率正反交替变化的情况。一个比率变好,另一个比率变坏,便很难做出准确的预警。

2.综合模式思路。综合模式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型函数模型,来综合反映企业风险。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Z一判别函数值;Xl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一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一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一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公析、预测企业风险。一般认为7值大于2.675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当Z小于1.81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堪优;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综合模式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企业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模式给企业一个定量的标准,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但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等诸多差异,使得Z值不具有横向可比性。

三、这立财务预警系统应做的工作

1.加强信息管理。财务预谱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耍建立信息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个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财务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危机;内部控制;风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因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例子屡见不鲜。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恶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危机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运动的“晴雨表”――一些敏感性的财务指标值的不同变化上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及时了解各种异兆并迅速采取措施,以达到防范风险或是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的目的。

一、财务预警系统及其功能

财务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能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情况等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通过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财务预警系统概念的表述,我们可以概括并阐发其以下主要功能:一是监测功能。监测是指跟踪企业的生产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比较,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并进行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在发现危及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时,可以提出警告,让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减少财务损失;二是诊断功能。它是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的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原因所在;三是治疗功能。通过监测、诊断,判断出企业存在的弊端,找出病根后,“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运营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四是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

过、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

二、财务预警系统模式及其指标体系特征

1、财务预警系统模式。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预警的指标和判断预警的警戒线。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国内的财务预警系统建立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单一模式。单一模式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其比率如下: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其中: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

(2)综合模式。综合模式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型函数模型,综合反映企业风险。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Z为判别函数值;X1为运营资金/资产总额;X2为销售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为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其实,无论单一模式还是综合模式,关键要能适应企业本身的实际状况,发挥出财务预警的功能;不能单纯去追求简单或复杂,而忽视其适用性和恰当性。

2、财务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特征。在选取财务预警指标时,要把握以下特征:一是灵敏性。即导致财务危机的因素一旦产生,就能够在指标值上迅速反映出来,具有较强的敏锐性;二是征兆性。一旦指标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财务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亦即应当是财务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征兆性指标,而非业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时的结果性指标;三是相关性。就财务层面上看,诱发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于对竞争对手应对不当或者应对乏力,由此而导致了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未来现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业一味地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却忽略了对销售质量――现金流入的有效支持程度及其稳定可靠性与时间分布结构等因素的关注,由此导致企业陷入过度经营状态与现金支付能力匮乏的困境;四是可操作性。如果所选取的指标没有办法操作或量化,就不能发挥指标体系应有的预警功能。

三、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策略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财务预警系统不能是一个虚设的系统,只有得到高度重视才能发挥其功效。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注重财务预警系统与各项制度的结合。一方面财务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控制度应包括依法行事、权责分明、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录真实、信息披露及时等内容;一方面财务预警系统应和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如以现金周转为主的企业,应切实建立现金核算制度,掌握现金收付期间的差异;以赊销、代销为主的企业,应加强企业信用调查制度,强化应收账款回收控制。

3、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辅助信息系统。企业是个有机整体,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融洽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以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同时,财务预警系统有效运行需要以两大辅助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经营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为基础,因此也要加强这两个辅助信息系统的构建工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要能提供及时、真实、完整、可比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企业相关经营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则要能提供同行业、国家宏观甚至全球的相关外部信息。有了这两者的有力支持,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才能更早、更有效地发现财务危机的蛛丝马迹。

4、重视定量、定性方法的综合运用。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张和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与日俱增,这时的预警功能决不仅仅是计算几个比率、对比几个指标所能实现的,必须创建系统的方法库和模型库,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学、财务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优化技术,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5、建立全程监控的财务预警体系。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和有效运行,依赖于事前、事中和事后这样一个全程监控的财务预警体系。事前工作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指标安全区间和风险区间、建立模型、收集资料、信息传递等;事中工作包括分析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发生预警信息、信息反馈;事后工作包括当发生潜在危机时支持配合相关方面寻找根源及时纠错、建立追踪系统跟踪预警。财务预警系统不只是可能将出现问题时才使用,而应当更注重日常的全程监控,随时考虑各种可能导致预警的原因因素,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以及时对症下药,消除隐患。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小秋.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警及防范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财务系统范文第8篇

摘 要 伴随着当今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与处理系统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与运营过程当中,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基石和优势。ERP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逐步应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但每一个新事物产生与应用的过程当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利与弊,成为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ERP系统 财务管理 利弊相间

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建立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与应用基础之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达到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生产控制及物流管理等链条上每一环节都实现科学管理。

财务问题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关系到其发展成败的重要问题,财务运作上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安排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将财务管理看作一个有关企业自身生与死的命脉所在。ERP系统应用于全球各个企业内部当中已近20年有余,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运营机制也全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财务管理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ERP系统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而产生的利与弊问题,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不断讨论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利因素

首先,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科学分析系统,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为现代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提供了严格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有效地加强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了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监控力度的提升,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效地实施了对财务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加工、再加工,有效地将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切实地转化成为实际的操作应用。

其次,ERP系统实现了通过计算机联网对整个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特别是对该企业在其具体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有效监控,保证了财务信息集中分析处理,避免许多人为错误造成的偏差,减少了许多财务混乱、浪费、流失等现象的出现。同时,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应用的更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随时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一次性系统性的处理,同时又可以将这两类账目进行同步过账,简化了财务管理中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繁琐的对账过程,增强了财务管理的分析功能和多角度财务数据综合处理功能,对制定相关财务报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ERP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对于企业成本核算和往来款项管理起到了极大有利的影响。当一个企业实施了ERP系统管理后,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就能够监控到生产、销售、采购、库存等等各方面的全过程,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有效地实现了财务与供、产、销整体系统的集中,形成并实现了财务管理对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为企业相关投资方向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此外,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往来款业务的核销和账龄分析,从而保障了对整个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

首先,由于ERP系统属于现代化计算机管理体系,会受到网络黑客、木马病毒等的入侵,一旦该企业网络受到非法攻击,将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瘫痪当中,财务数据也会造成丢失或被窃,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该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运行领域内的一项技术,时刻要面临系统维护和系统更新工作,如若在系统更新或者维护上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在财务处理及管理上的运行障碍,给财务管理和处理工作造成损失。

再次,就我国现在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企业管理还停留在半自动化的工作状态,这就使得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对相关财务数据收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各个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不同,市场结构差异等,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带了一定的难处。

当然,对于不利之处就要积极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利之处,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加强企业自身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运营的安全性,确保其内部ERP系统免遭非法入侵,从而有效地保障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企业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认识,对该系统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第二,在任用专门的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时,应认真选取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性人才,从源头上确保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应有效用,减少因人为等原因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第三, 时刻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地解决,对于系统的更新升级也应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正常运行。

第四,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ERP系统,以提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程度和力度。

无论怎样,ERP系统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下的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憾,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所在,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对于其缺憾就要积极地应对并出具体解决方案,使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姜小惠.科学哲学视角下的ERP悖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

[2]ERP背景下的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财务系统范文第9篇

一、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其建立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则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预警指标和财务预警标准,监测高校实际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在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采用合理、可比的原则,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高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通过该系统,找出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时揭示隐性问题,为各级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并对高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并采取措施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

建立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为了满足学校自身及其他方面的管理需求,以求快捷、方便、准确、及时地了解财务运行状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立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其一,预测性原则。系统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高等学校的管理成效最终通过财务信息反映出来,预警系统要从众多的财务指标中选取一系列能敏锐反映高等学校财务状况且独立性高、补充性强的指标,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高等学校管理绩效的综合指数,从而让大家认识、了解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

其二,统一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以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在收集信息的范围、方法、口径上应统一,以保证判定结果的可比、准确和连续。

其三,动态连续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及时预测风险出现的情况,发出警报,亮出红黄牌,但它监测的是高等学校一个动态连续的管理过程,系统也只有坚持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才能不断修正、补充,确保先进性,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四,实时性原则。高等学校要准确、及时地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就要求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要敏捷、实时地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发出预警。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测度和风险的控制。本文按照这个思路来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循环运行的系统。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将所有资料传递给分析监测系统。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运用专门的财务预警模型,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系统应及时根据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或化解策略,对财务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

(一)基本信息系统

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

(二)分析监测系统

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它以高校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对风险水平达到或超过预警线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套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财务风险的。

1.建立高效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状况。根据高等学校财务活动的特点,其预警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四类: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考虑到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运营绩效指标为辅,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为补充。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各指标间应既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1)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反映高校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可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带息负债比率、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负债偿付率、可供周转月数等指标评价高校偿债能力。各指标具体说明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用于分析负债程度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从高校的性质来看,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比例上较为合适,高校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为40%-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高,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越强。高校流动比率为1.5较好,小于1.5则应发出预警;但比率过高,其偿债能力未必很强,反而会因为大量流动资产的占用影响到高校资金的运营效果。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带息负债比率表明:高校带息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带息负债比率越高,说明高校的财务负担越重,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长期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这一指标越少,表明高校还债的时间越紧迫,风险越大。负债偿付率=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总额/可用于偿还债务的收入×100%,负债偿付率将债务与收入结合起来,用来分析高校取得收入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小说明偿债能力越强。可供周转月数=(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年末借出款+年末债券投资+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借入款-年末应交税金)/学校全年支出总额/12。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支付能力越强。经费来源中稳定性、可靠性最强的渠道是国家拨款,而这些拨款一般是按季度下达,所以可供周转月数最好不要低于3个月。

(2)运营绩效能力指标。高校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是为了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如果不能完成既定目标,说明高校的资产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可选择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自筹收入能力比率、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运营绩效能力。具体说明如下:收入支出比率=一定时期高校收入总额/一定时期高校支出总额。这一指标反映高校每一元支出有多少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相对来说筹资风险越小,一般以0.5为宜。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数/生均支出数。该指标反映高校生均支出一元有多少生均学费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学生交费补偿支出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动用其他经费补足学生支出的能力越强。公用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衡量事业支出的结构指标。公用支出比率反映高校合理安排资金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用于发展投入的资金大。一般以0.5为宜。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上年固定资产。该指标反映高校在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中所投入的资金,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资产增长速度越快;但过高也会导致筹资风险增加。自筹收入能力比率=自筹收入/总收入。这一指标衡量高校在开源创收方面的能力,也是高校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学校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指标反映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大。

(3)收益能力指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运用自身力量最大限度的获取最佳的办学效益。可选择总资产收入率、净资产收入率、投资收益率、职工人均纯贡献、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等指标衡量高校收益能力。

(4)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反映高校持续发展能力,可选择资产权益比率、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占用程度、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等指标反映高校发展能力。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虽然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来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会受到不同高校条件差异、高校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价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高校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全面需要。而定性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可以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如当高校过度依赖贷款、总资产和收入急剧下降、过度大规模扩张、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等情况,则预示着高校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为此,高校不但要通过定量分析来把握高校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相应地结合定性分析来进行考量和判断。

(三)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分析检测系统对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出的预警,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提供不同的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按其是否依靠外界帮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转移,另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自行承接。高校对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即使可以控制,但控制的成本和代价太大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转移策略,如会同商业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方案和多家银行组合实现贷款,向专业保险公司投保等。高校对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自己有能力将损失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自行承接的方式即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节约开支,有效处理不良资产等。在制定好控制措施后,还应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作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的分析,并对基本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进行修正,从而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三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高校的报警器,高校必须对预警指标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经常性的监控,对高校每一项重要经营决策活动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进行预先测定,分析判断财务风险程度,为决策提供反馈信息。同时,要以现代财务理论为指导,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淘汰不适用的指标,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高校的特点、产业政策、本单位或同类高校历史经验,增加更能反映单位实际问题的新指标,制定出适合于本单位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系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EVA;EVA财务系统;应用;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91-02

一、我国企业应用EVA财务系统的必要性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常用的价值管理模式。从数据计算角度,“EVA是从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本和债务的所有资本后的利润余额。税后经营业利润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即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验成本和费用后的净值。因此,它实际上是在不涉及企业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公司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也即全部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反映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EVA不仅注重了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还考虑到了股权资本成本,有效地帮助了企业进行管理,同时完善了公司结构和制度,便于企业获得更多利益,EVA的这些显著的优点使得其在西方企业间迅速普及。引入EVA财务系统,对于我国企业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EVA财务系统能够帮助企业重新确定发展目标

EVA财务系统的核心是将EVA与薪酬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将经营者和股东权益有效地统一起来,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经营者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保证经营者对企业的负债态度与股东是一样的,克服了只重视还债,不重视维护股东利益的经营目标弊端,有益于企业建立其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EVA财务系统能够改善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

自我国企业改制以来,许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实际上,治理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并没有因为改制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拥有良好的整理结构和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的高效发展的基础,表面上的组织结构不能够解决完善企业治理机制的根本性问题。鉴于EVA财务系统的应用充分考虑了债务性和资本性筹资成本进行业绩考核,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地评价企业运营效果。明确的投资评价标准能够避免管理层的盲目决策,优化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程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应用EVA财务系统可促进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视

近年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能够赶上技术创新潮流,从而保证产品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在此环境下,能够顺利发展的企业是那些有预见性的企业,其能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但由于企业在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掩盖了企业为了长远发展的创新投入业绩,不能够建立针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妨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EVA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则有效地将企业业绩评价和管理者薪酬相联系。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就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EVA。而EVA创造价值可直接作为管理者薪酬支付的重要依据。因此,能够从主观愿望上提高了企业管理者积极探索创新途径的愿望。

二、EVA财务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是EVA管理系统的创造者。该公司的创始人早在青年时代就致力于企业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EVA正是在为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估计时被提出的。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EVA的研究集中在对EVA的业绩评价与激励功能的研究。实际上,EVA不仅是一个指标,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是一种对员工和管理者薪酬的奖励机制,它对整个公司的决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引用EVA财务系统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11月,国资委下发了《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自2010年第三任期考核起,中央企业将全面开展EVA考核,并更加关注价值创造的能力。”“2010年1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EVA指标列为对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并规范了对EVA考核指标的计算。自此,EVA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官方认可的财务管理理念。”

EVA与传统会计和传统激励措施相比,其应用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EVA自身的缺陷,也包括我国的特殊情况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EVA系统的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在采用直线法折旧时,资本基础随着折旧的增加而逐渐变小,EVA指标因此也能慢慢成长起来。但同时也使得许多新投资资产多的公司的EVA指标很低,甚至低于陈旧资产多的公司。从这个角度上讲,EVA不但不利于公司对新生产设施的投入,还会继续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管理者可能会因为担心EVA指标的下降,而避免大规模的投资决策。

第二,EVA系统评价的滞后性。EVA与其他财务系统一样,主要围绕的仍是财务数据,因此在评价效果上也存在会计数据的滞后性。往往导致低效率已经发生,才能够发现问题,此时采取措施纠正已经为时已晚。同时,由于EVA财务系统对战略的制定及实施过程没有相应的评价内容,它更关注经营决策的效果如何,使得其评价内容还不够全面。

第三,调整项目的复杂性。EVA的计算要求将税后净利润和资本成本进行调整,以还原真实业绩,然而调整项目的复杂性给EVA的计算带来很大难度。思腾思特公司总计列示出多达164项的会计调整项目,也就意味着想要获取最接近真实值的数据,就必须尽可能多地选取调整项目,计算调整的难度大幅提高,这对则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也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等不必要的资源。

第四,企业推行困难重重。EVA有很多的调整项目,尤其是对会计利润的调整,同时还不能对无形资产等进行较好的计量。这些调整项目既不能更正扭曲的会计信息,也不能保证其本身在这种调整后不是另一种扭曲的开始。容易造成从一个误区转向另一个误区的嫌疑,难以让该系统的参与者充分配合。

三、EVA财务系统应用的改进建议

目前,我国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资本市场也尚不健全,这些都是完善我国EVA财务系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完善EVA财务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资本市场

近些年,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即少数人拥有大部分股权,这导致了信息失真等问题。例如国有企业,其50%以上的控制权都被国家占有,中小投资者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扩大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份额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部分股权私有化等决策,这样对于完善财务信息体系有很大的帮助。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市场更加透明化,减少了财务舞弊。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利用EVA为我国企业服务。

(二)科学设置EVA的计算调整项目

EVA在计算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主观性的判断,相关机构需要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不同的调整项目对计算EVA的影响。鉴于各个行业的差别,可以科学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单纯的EVA指标,应当考虑和补充其他的一些指标。就非财务指标而言,如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客户满意度等。另外,为增强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可以在不同资本总额和不同行业间设置合理的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三)简化资本成本的确定

资本成本的确定是计算EVA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尤其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贝塔系数的确定。国家相关部门应依据不同行业的行业特点,通过定量的方法设定行业风险评估体系,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企业的贝塔系数,从而正确计算企业的资本成本。

(四)建立与EVA财务管理系统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EVA财务管理系统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首先,设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是实施EVA财务管理系统的前提。如果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EVA财务管理系统便失去了指向,即使单纯实施一套EVA财务管理系统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建立适合运用EVA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网络型。EVA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应该以分权型组织结构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成媛.基于EVA的传统杜邦分析财务体系新构建及实证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4.

[2] 任中玉.经济增加值(EVA)之优劣性探析[J].财会研究,2014,(3):3.

上一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下一篇:财务报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