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18:56:12

货币基金论文

货币基金论文篇1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控制方法

货币市场基金,是指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投资对象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等货币市场工具。

1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到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7只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3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24%。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还比较狭窄,暂时设定为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银行存款和回购协议,但随着货币市场的逐渐发展,此类基金将来可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其他流动性良好的短期金融工具。从这些投资对象的性质来看,主要特点有:

(1)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元。投资该基金后,投资者可利用收益再投资,投资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比如某投资者以1000元投资于某货币市场基金,可拥有1000个基金单位,l年后,若投资报酬是8%,那么该投资者就多80个基金单位,总共1080个基金单位,价值1080元。

(2)收益率是衡量货币市场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这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获利不同。

(3)流动性好、资本安全性高。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基金所投资的对象的特点,同时,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日期限制,随时可根据需要转让基金单位。

(4)风险性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价格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

(5)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用,并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管理费用大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比传统的基金年管理费率1%~2.5%低。

(6)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它通常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付客户的日常赎回。即使在发生较大规模的赎回时,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迅速变现自己的短期有价证券来获取现金以满足客户要求。

2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分析

2.1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是指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必须承受的其外部发生的,非基金本身所能控制的来自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的变更等所导致的市场行情波动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1)利率风险。不同于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衡量其表现好坏的标准是收益率,这一收益率通常只受市场利率影响,其收益主要取决于短期市场利率水平,利率风险也因此产生。一般来说,货币市场基金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利率的高低成正比。市场利率越高,其盈利空间越大,反之则收益较低。

(2)资金转移风险。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非常接近银行存款,且收益率一般会超过银行存款,如果设立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可能就会出现转移。如果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不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银行的经营业务将受到直接影响。资金转移的另外一种风险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对走势将导致资金的流动。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当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收益出现差异时,货币市场基金就有动力超越有关限制,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不正常流动就会出现,这需要行业自律的提高和监管的强化。

(3)政策风险。这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人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内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一个特色风险。我国金融体系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最后货币市场基金到底由谁来监管,参与者的范围,政策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此外,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之后的收益直接取决于货币市场本身的发展,货币市场参与者是否足够广泛、投资工具发展是否充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状况、货币政策执行是否具有独立性等,这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而这些因素大都与政策变迁的方向和速度有关。.2货币市场基金的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局部因素造成的风险,是货币市场基金自身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基金本身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避免。

(1)道德风险。货币市场基金实质上是契约的组合,是多数投资者以集合出资的形式形成基金,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投资者选择好基金管理人之后,由于投资者不能直接观测到基金管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基金管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只是基金管理人的不完全信息,因此,基金管理人随时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即基金管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基金投资人的行动。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企业在债务到期是时无力还本付息而产生的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以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工具为投资对象,其中各类不同工商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占其基金投资组合的一定份额。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由于受自身的规模、信誉、业绩和经营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商业票据质量有所不同;某些企业一旦遇到经营环境恶化,经营业绩不佳,净现金流锐减,此时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就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风险。如果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这类资产所占份额较大,必然影响到基金的收益,表现出一定的资本损益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资产持有者按价值出售资产的难易程度。对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流动性是指基金经理人在面对赎回压力时,将其所持有的资产———投资组合在市场中变现的能力。基金经理常常面对两大流动性风险:一是所持有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由于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遭受损失;二是现金不足,难以满足投资人的赎回要求。所以一旦基金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基金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货币市场基金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

(4)经营风险。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是专家理财,但基金管理者仍然会有投资失误,基金内部监控也可能失灵,这样货币市场基金净值将可能存在大幅缩水。因此,基金的收益、风险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平。投资顾问的专业技能及其业绩档案能提供下面一些重要信息:即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度能否被坚持;基金对未来的机会或严峻的形势将作何反应;该基金的顾问以受托人方式,按照基金股东的最佳利益行事的可能性。

3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

3.1外部环境的治理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规制定应当先行,应明确货币基金的设立原则、各方当事人间的关系、货币基金的投资领域、管理原则、分配制度以及违规处罚措施等,特别是要严格禁止货币基金投资股票、中长期债券、房地产以及实业领域。

(2)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工具。众所周知,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货币市场工具仍显单一,有限的货币市场工具必然会限制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方向,使货币市场基金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了它的灵活性。因此,我们应在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货币市场工具。

(3)实施制度创新,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对于降低基金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要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市场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首先,要打破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局面,允许更多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大企业进入货币市场,以进一步壮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活跃市场交易。其次,引入货币市场经纪商,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3.2内部环境的治理

(1)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货币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随时赎回投资或据其基金账户的资产净值予以签发支票,所以基金组合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不仅是指平常资产组合中应保有相应量的现金性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应持有必要量的短期国库券。因为能够形成大规模和范围广泛的流通交易市场的是短期国库券,所以国库券已成为仅次于现金的准现金性资产。同时,与持有基金较大份额的投资者经常的交流是得到赎回暗示的重要方法,有的基金采取鼓励大额赎回提前通知和拒绝对利率敏感的投资资金等措施。

(2)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即必须每天公布基金资产的净值与收益水平,允许投资者随时根据各自的需求,按公布的资产净值自由进出货币基金。为此,基金管理人应当与托管银行密切合作,将商业银行的网络作为投资者进出货币基金的窗口。并且,基金账户与投资者的银行资金账户要有顺畅的沟通,以保证投资者的资金根据需要在两个账户间快速流动。

(3)特别的内控程序。①估价。准确的估价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基金净值的重要因素。应定期(每天)估算基金实际市值和按摊余成本法计价得出基金净值,并将偏离度控制在0.5%之内。当发现偏离度超过0.25%之时,基金应该启动应急处理程序,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降低偏离度,如卖出对偏离度贡献最大的品种等;②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测试分析。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包括计算购买任何证券之后对基金的加权平均到期日(WAM)的影响,同时考虑在证券购买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赎回。此外,还应对单个证券和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在发生较大的利率变化时证券价格的敏感性。

目前,我国经济又处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健全,各种金融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推出货币市场基金,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重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并积极加以防范,保持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的同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吴道霞.货币市场基金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4(3)

3田启伟,马建国.货币市场基金及其风险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姚新民.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设想[J].上海财税,2000(12)

货币基金论文篇2

关键词:外汇储备;基础货币;协整

      在一个开放经济体系中,外汇储备变动已成为国内金融政策和对外金融政策的连接点,成为反映本外币政策冲突的关键性政策指标之一,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稳定增长,出现了国际收支结构非对称性的双顺差。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攀升造成的外汇占款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对维系币值稳定和控制通胀水平都产生了很大压力。因此,研究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探讨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解决途径,关系到我国货币市场及金融秩序的稳定。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外汇储备对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揭示外汇储备及其变动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基础和影响路径;第二部分为外汇储备对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三部分给出了实证分析的结论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20世纪60年代前,经济学家大都将货币供给量视为中央银行可加以绝对控制的外生变量,凯恩斯就认为货币是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以决定基础货币的水平,而货币供给又是基础货币的稳定函数,因此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所决定。60年代以后,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愿,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新剑桥学派的卡尔多(1977)则认为货币是内生性特征。后凯恩斯学派的格利和托宾从金融创新和货币乘数等角度说明了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不可控性。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要分析外汇储备变动是否是引起基础货币变动的前提。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也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 Money),是具有货币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是货币供应量形成的基础。基础货币为流动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和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之和,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表示为:MB=C+R。

根据国际收支货币分析说,在假定一国货币需求函数为一长期稳定函数的前提下,开放经济中一国基础货币由两个途径产生,即国内信贷(用D表示)和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用F表示),则有:

MB=D+F

其中,D表示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对国家财政的透支和贷款以及一些财政性质的贷款以及其他以放款、证券投资等形式进行货币投放的项目;F表示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即国家的外汇储备。而货币供给M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于是有:

M=m·(D+F)

其中,m为货币乘数,m·D为国内货币供应量, m·F为由外汇储备波动引致的货币供应量。

由上述关系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量变动的重要渠道,因而贸易余额和资本流动通过影响外汇储备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冲击;其次,外汇储备占款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对货币供给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可见,中央银行通过收购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的行为影响基础货币,由此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供给产生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中央银行收购外汇形成外汇占款时,才成为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动力,而并不是所有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上升都会导致基础货币的扩张。当外汇占款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时,如果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不大,也很容易通过收缩国内信贷等方式进行冲销操作,以抵消货币扩张效应。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除境外机构和投资者持有的外汇可以在指定银行开设现汇账户外,国内企事业单位所得外汇收入必须按当日外汇牌价卖给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由于受外汇头寸的限制,多余头寸需要在外汇市场上再出售给中央银行,实际上中央银行成为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唯一的做市商。虽然2003年允许中资企业在指定银行开设外汇结算账户,但也仅只能保持在一定的限额之内。

这种以强制结售汇制以及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制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是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增加的制度性原因,也是根本性的原因。其造成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被动地集中到国家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银行和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持有的外汇由于政策的制约具有刚性,没有同步增长,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与民间持有外汇所占外汇总量比例的差距日益增大。随着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并向国家集中,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冲销操作维持合理货币供应量的余地越来越小,外汇占款增加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压力转化为基础货币的现实增加,并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本文对我国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关系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种传导机制的基础之上的。

二、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检验

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检验以基础货币(MB)为因变量。在自变量的选择方面,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来看,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主要为外汇占款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而外汇占款主要是受外汇储备的影响,这在本文理论部分已有论述,因而将外汇储备(eF)作为自变量之一。

除此之外,货币当局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受再贴现利率(RR)的影响。而从基础货币的定义可知,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组成,因而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LRR)的影响。为了保证模型的完整性,也将这些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

2. 实证分析

首先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次进行协整检验,最后因果关系检验,均通过,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可以用OLS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得到LNMB和LNEF、LRR、RR之间的长期关系方程为:

LNMB= 7.20120 + 0.3244524*LNEF + 0.05275847*LRR - 0.04825578*RR   (3.1)    45.19      18.56         15.42           -4.66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R2=0.993124  D.W=1.68   F=1636.866   T=38

由 回归方程的参数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D.W.=1. 68略微偏低,说明残差序列可能存在着自相关性。对模型进行一、二阶LM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模型不存在一、二阶自相关。LM和其他残差检验结果见表1。各项检验都表明,模型统计性质良好,残差符合正态分布,且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表1 模型诊断结果 检验

LM1

LM2

 

正态性检验

White检验

(不带交叉项)

White检验(带交叉项)

F统计值

0.589092

0.589092

2.232411

1.004626

0.582076

P值

0.4482

0.1794

0.327520

0.4026

0.8003

通过对2001年至2010年季度数据的检验可以看到,我国的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模型(3.1)是对这种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数学描述。从各自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都可以看出,在长期中,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最大的,基础货币对外汇储备的敏感程度明显强于其它自变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模型中由于EF与MB均进行了对数处理,回归系数0.3244524是FE对MB的弹性系数,即EF每增加1%,MB相应增加0.3244524%,这表明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十分明显。这充分映证了前文的理论论述:在我国现行的外汇储备政策和外汇管理体制下,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有显著影响,增强了基础货币的内生性。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增长,必然给基础货币调控制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虽然具有显著性,但从系数来看,影响程度很小。这也从另一方面论证了随着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增强,基础货币更多地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形成及其影响作用过于集中,甚至是比较被动的运用,使得其它调控基础货币中国内信贷工具的作用不大,从而增强了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客观地讲,这样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不利的,因为外汇占款的运用限制了其它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有可能会降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有效性。

三、结论和启示

利用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可得以下重要启示:

1. 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汇储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基础货币就同方向变动0.324个百分点。外汇储备是货币乘数的格兰杰原因(显著性为0.0326)。这一结论符合中国外汇体制现状:  政府结售汇,通过外汇占款影响基础货币。 而在现实经济中,外汇储备的变动是由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的,这就加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的难度,给开放经济下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带来压力。

基于这种影响,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形势下,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以及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新的冲销手段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收支失衡是通过现行的外汇形成制度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如果现行的外汇形成制度不改变,这种传导途径就会一直存在,中央银行也就会一直处于购买外汇,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流动性,然后再通过冲销操作回收流动性这一困局之中。因此只有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形成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 根据格兰杰检验,准备金率与基础货币的联动性非常高,准备金率的变动是基础货币发生变动的显著原因。但根据模型3.1可知,准备金率的变动使基础货币变动的比例很小,准备金率提高1%(绝对变动),基础货币仅变动0.053。因此准备金率虽然是影响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变量,但影响力不大,如果过于依靠这一个工具,达不到货币政策的既定效果。而过高的准备金率将不利于我国的银行系统,会带来一些难以控制的副作用。

近两年来,为了收紧流动性,央行频繁的提高准备金率,变动次数多,幅度也非常大。与欧美国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17%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严重偏高。据统计,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法定准备率为3%、德国为5%、日本为2%、英国为0.5%,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取消了法定准备金制度。尽管具体国情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业已经日渐开放,并且越来越国际化。从长远来看,偏高的法定准备金率会让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状态,不利于促使银行主动寻找资金投向,参与市场竞争。

另外,一种政策从开始实施到产生结果,中间会有时滞,准备金率也是如此。在前期政策效果还没有显现之前,就盲目地加大政策力度,往往会造成政策适用过度,本来想对经济降温,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却导致经济降温过渡,抑制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货币基金论文篇3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036-05

一、引言

货币供给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调控中间目标及其方式的选择,并将直接影响到货币调控的效果。然而,货币供给性质问题一直是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所在,其是否可以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是评判货币调控效果所必须回答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这恰恰被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所忽略。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给,是导致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分歧的关键。学术界对货币供给性质的讨论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加以决定;第二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三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还受制于经济主体的内生需要。很显然,上述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的创造过程,形成了外生、内生以及内外生货币供给理论,构成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石。

纵观货币发展史,理论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正是这些争论推动着货币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货币供给的性质到底怎样?内生抑或外生?是货币经济学中始终不容回避的最基本理论问题,直接涉及宏观经济理论及有关对策研究,构成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争执的根源,用传统的思维方法难以达成共识。有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仿生学角度对货币循环的定义、特点及描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运用货币循环理论解释了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二、相关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货币供给外生论

货币供给外生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外生变量。因而,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运行。

西方经济学界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下面分别就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凯恩斯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背景密切相关。凯恩斯经济理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1929年―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他虽然没有进行货币供给的定量分析,但是开创了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工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论与其货币非中性思想一脉相承,构成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基础。

坚持货币供给外生论最为有力的莫过于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主要因素:(1)基础货币H,它由银行准备金与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构成;(2)存款与准备比率D/R,即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比;(3)存款通货比率D/C,即商业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C的比率。货币主义认为,中央银行能直接决定基础货币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只要控制或变动H,就必然能在影响D/R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弗里德曼把货币供给归结为基础货币H、存款与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固定函数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这两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是会发生交叉影响的,特别是D/R和D/C往往随经济活动的涨落而变动,不能作为货币供给方程式的固定参数看待。比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另外,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与西方经济学界相比,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相对较少且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成果中,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观点几乎是微乎其微,在此不做讨论。

(二)货币供给内生论

货币供给内生论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生产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内生变量。因而,货币供给内生论提出了货币供给的数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决定于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如收入、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如果认定货币供给决定于内生变量,那么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中央银行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流通只能吸取一定量的货币,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

现代内生性货币论较为代表性的观点来自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以及美国的格雷和托宾等人。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格利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认为,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仅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因此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中央银行,还包括整个金融系统和公众。托宾在批判简单的基础货币模型基础上,对货币供给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资产选择模型,该模型突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货币传导过程中的资产替代性,指出了存款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变动是由经济过程内生决定,从而推导出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

在中国,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学者比较多,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李春琪(2003)从“倒逼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梁晓辉,黄玖立(2003)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内生决定的。谢罗奇,胡昆(2005)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并用传统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周可可(2006)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因果检验,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结论。耿中元,曾令华(2006)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以中国为例检验了内生货币假说,得出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结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内生论的提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它强调货币供给量作为内生变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更不能支配银行和企业的行动。试问,如果货币供给是完全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创立有什么意义?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哪里?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是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中性的?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利用货币这个政策变量作为干预经济生活的工具。

(三)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凯恩斯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通货膨胀、滞胀、通货紧缩等各种经济难题的困扰,对经济运行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和“内生论”只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可能更符合实际。西方经济理论界,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的学者居少数,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罗宾逊,卡尔多为首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们认为,从形式上看,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都是从中央银行出去的。因而,它在形式上是一个外生变量,但实质上供应多少货币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系统内各因素变动的结果。例如,在经济高涨时期,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增加,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增加,中央银行想控制也难。因为商业银行会设法逃避。同样,在经济萧条时,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减少,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减少,中央银行想增加也难。因此,货币供给在形式上外生的,背后却具有浓厚的内生性。英国著名货币理论家劳伦斯.哈里斯在其《货币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可能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的,例如金本位制下新金矿的发现,或者政府为战争提供资金而进行的借款。货币供给的变动也可能由货币需求所决定,以至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引起了银行部门增加它的计划货币供给。从这一角度来看,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成员共同创造。此外,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都要受到某些同样的影响。例如,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与银行体系计划的供给货币同时增加。由此可见,哈里斯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来自经济体系之外,是外生变量;另一个因素来自经济体系内部的货币需求。

在中国金融理论界,黄达教授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在《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一书中,黄达教授明确指出:“货币供给模型是M=m×B。由此可以看出,决定货币供给的是三个因素:C/D、R/D与B,C/D是货币供给中通货与存款货币之比;R/D是准备金存款这个在商业银行之间流通的货币与存款货币之比;B是基础货币。这三个因素,在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分别归之为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事实上三方面的行为对这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交叉的”。很显然,黄达教授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由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共同决定,因而货币供给既是内生又是外生。崔建军(2005)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初桂娟(2007)从光的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三、分析方法的阐述

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首先,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次,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再次,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最后,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总而言之,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系统要真正仿生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金融生态系统,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曾提出了金融系统模拟生态系统的四个假设条件:金融交易主体是生命体、货币循环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信用流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及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此,金融系统就能完全模拟成一个生态系统,相应地金融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就成为了该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因此,在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中,货币是最重要的物质,它是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

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一样,货币起源于环境(交换是信用的一种方式),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金融个体与群落,并经由生产者(中央银行)、消费者(金融机构群落)、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所组成的营养级交叉循环,最后同样归还给环境(信用关系的终结),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假定了货币即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货币在各类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即为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因而,货币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起点,它是金融主体与内外环境(信用、经济、法制、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偶合的产物,通过交换的方式在各种金融主体之间反复循环,就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因此,它在金融生态系统既是生产的产物,又是交换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种,它不仅需要适应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和内外环境的需要,充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镇流器”,而且还能够调控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与改善内外环境,发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遥控器”功能。

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也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进行的,两者也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它们把各个组分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货币循环与物质循环一样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货币循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交换,而且还带有全球性,可以在全球金融生态圈中进行货币交换;二是反复性。金融生物群落和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信用关系)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三是平衡性。货币循环在不受政府(其作用等同于人类)干扰的条件下,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货币循环区别于物质循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是双向性。货币循环既可以由生产者流经消费者再到分解者,又可以由分解者流经消费者再到生产者。因而,在货币理论中一直存在内生与外生之争。二是调节性。从货币循环的供给路径来看,中央银行通过合理控制与消费者(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物质交换(发行基础货币),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物质交换量(货币供应量),实现金融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适应性。从货币循环的需求路径来看,金融生态内外环境的变化,比如信用环境的改善、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主体内部制度的完善等等会促使分解者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分解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货币交换量不断增加,导致了中央银行为满足金融主体的需要而被动的创造货币,从而提高了金融主体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增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可以用库、流通率、周转率和周转时间几个概念来描述。货币循环同样也可以用以上几个概念加以描述。货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一个或多个贮存场所,这些贮存场所就称为库。例如,货币在中央银行时是一个库,叫发行库。货币在商业银行时又是另一个库,叫业务库。发行库的性质有点像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的贮存库;业务库与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交换库相似。在生态系统中用流通率来描述单位时间或单位面积通过物质的数量,而金融生态系统中是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量来加以表述。由于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循环有两条路径,因而,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数量有两种描述方法,即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按口径大小又可分为M0、M1、M2、M3……。金融生态系统中也用周转率来描述货币的周转速度,又称货币流通速度,它是指单位货币在考察期内流通的平均次数,即考察期内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额与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比值。周转时间即周转率的倒数,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它是用来描述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本文的结论

(一)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

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物种,它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的物种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因此,它需要适应其生存的内外环境。所以,内生理论可以解释为中央银行必须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相适应。即认为,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对生态系统内在运行规律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体,它又能够改变其周围的内外环境。即承认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又是对生物体能够改变环境的认可。

(二)为什么货币理论中会有内生与外生之争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我们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就很容易进行解释。原因主要在于: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因而,货币循环就有两条路径。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这两条路径进行研究,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研究得出了货币是外生的,而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得出了货币是内生的。

(三)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第一,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由于在货币循环的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过程是相互的,因而,各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来看,中央银行(生产者)创造货币的多少必然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最终会影响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的行为变化也会改变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经济、法制以及制度等内外环境)。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是外生的。另一方面,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来看,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微观经济主体(分解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会不断地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中央银行会被动地创造货币。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又是内生的。第二,货币循环的调节性与适应性也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货币循环的调节性说明了货币是外生的,而货币循环的适应性又说明了货币是内生的。第三,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金融主体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从这一点来看,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四)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纯粹的内生变量,完全由金融生态系统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则否定了生物主体能够改变环境的客观规律

那么,中央银行也绝不可能成为开天辟地以来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调控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是外生性,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完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主观地控制,那么,中央银行就万能了,则否定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因此,正确把握货币供给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性质,才能正确认识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才是可取的科学发展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Friedman,M.& Schwartz.A MonetaryHistoryof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3。

[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03。

[4]李春琪:《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M],上海出版社,2003。

[5]梁晓辉,黄玖立:《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03(2)。

[6]谢罗奇,胡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J].《求索》,2005(1)。

[7]耿中元,曾令华:《后凯恩斯学派的内生货币假说―中国的例证》[J].《管理科学》,2006(8)。

货币基金论文篇4

关键词:电子货币使用率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协整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正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消费者、银行和政府部门所接受,使用领域和范围以惊人的速度扩大。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给传统的货币理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它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以及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从而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而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乘数是稳定并可以预测的,中央银行可以在货币乘数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调整其可直接控制的基础货币实现对货币供给的调控。因此,正确认识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对我国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货币调控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回顾

对于电子货币的定义,较权威的是1998年巴塞尔协议所描述的: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从已有的文献看,国内外学者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乘数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国外最早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支付与清算委员会(BIS)。其于1996、2000、2001和2004年先后发表了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报告,分别就电子货币的界定、发展、风险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报告为电子货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James A.Dorn(1996)认为电子货币的存在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降低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Solomon(1997)在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总供给的影响时,指出应将电子货币的发行量直接计入货币总量,这样就使货币乘数显著增加。John Hawkins(2002)、Susan M.Sullivan(2002)和Ann L.Owen(2004)等大批学者指出电子货币会使中央银行难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导致中央银行降低了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Mervyn King(1999)的观点比较激进,他认为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不再需要基础货币就可以满足结算账户的平衡,一旦电子货币完全替代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只能退出操纵货币政策的舞台。Friedman(1999)则认为虽然电子货币会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国内对于电子货币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对于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乘数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出发点各不相同。尹龙(2000)从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政策以及对电子货币的监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胡海鸥和贾德奎(2003)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需求,增强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谢平、尹龙(2001)指出电子货币的发展影响了货币供求理论和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度,货币乘数会增大。尹龙(2003)论证了电子货币使货币乘数的公式更为复杂,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增加了,而且新增因素大多为经济运行中的内生变量,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靳超、冷燕华(2004)认为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将更多的货币纳入到银行系统乘数创造过程中,从而总体上增大了货币乘数。周光友(2007)也认为电子货币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并用实证方法证明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王倩、杜莉(2008)通过实证表明电子支付科技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扩张而是具有双重作用。

以往研究成果为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以下三点仍有待改进:一是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并且有较多的重复,定性分析的结果虽然对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很难操作;二是对我国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乘数的实证研究又局限于只能使用2006年以前的数据。而恰恰是从2006年开始,我国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都由上升转入了下降通道;三是缺乏从电子货币使用率的角度研究货币乘数变动,电子货币使用率一方面能说明电子货币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能说明电子货币交易结算的规模。我国近几年货币乘数的下降是否和电子货币使用率的上升有关系?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本文尝试通过把电子货币使用率纳入到货币乘数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990-2011年中国的数据建立货币乘数的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方程来揭示我国电子货币在长期和短期的货币乘数效应,为中央银行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明确的依据。

电子货币使用率与货币乘数变动趋势分析

总体上看,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无论是狭义货币乘数m1还是广义货币乘数m2都呈上升趋势,而从2006年开始,二者均开始下降(见图1)。m1由1990年的1.05上升到2005年的最大值1.67,到2011年降为1.29;m2由1990年的2.12上升到2005年的最大值4.64,到2011年降为3.79(见表1)。这种变动趋势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m1和m2呈同步变化的趋势,二是m2的变动趋势比m1快。

如表1和图2所示,电子货币使用率(银行卡交易额和GDP之比)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其从1990年的0.05上升到2011年的6.87,上升了137倍,尤其从2006年开始,电子货币使用率增长趋势明显加快;现金漏损率由1990年的0.61下降到2011年的0.21,处在一个明显的下降通道中,这是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并使其一部分转化为活期存款而使现金占活期存款的比重下降。与货币乘数相反,存款准备金率大致经过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其从1996年的最大值0.92下降到2005年的最小值0.48,到2011年上升为0.73。

由此可见,电子货币的使用对狭义货币乘数m1和广义货币乘数m2有着明显的影响,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将通过构建货币乘数的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方程来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样本数据说明和模型变量选择

因为月度和季度数据难以获得,本文采用年度数据(1990-2011年)。狭义货币乘数m1和广义货币乘数m2分别由狭义货币供给量M1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储备之和)之比计算得到。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的形态存在,因此,有关电子货币的数据用银行卡数据来代替,数据取自相关年度《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年度银行卡数据取自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

就我国当前电子货币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 电子货币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替代作用较为明显, 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与现金、准备金和活期存款相关的因素来影响货币乘数。在此, 本文选择现金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和电子货币使用率来揭示电子货币的使用和货币乘数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

现金漏损率k。现金漏损率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之比。现金漏损率上升,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客户提取现金的需要必需保留更多的超额准备金,这样商业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必然减少,其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会下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减少会使其信用创造能力降低。这都会导致货币乘数的下降,因此,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电子货币取代流通中的现金并使其部分转化为活期存款,这会降低现金漏损率,提高货币乘数。

存款准备金率r。存款准备金率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与存款总额(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之比。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商业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减少,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使货币乘数下降。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电子货币交易额的增加使银行卡账户上的资金清算额加大,其赎回所需要的等值传统货币的数量也就越多,这样会使商业银行增加用于结算的储备金,使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乘数下降。

电子货币使用率eu。电子货币使用率为银行卡交易额和GDP之比。电子货币使用率代表着电子货币被用作交易媒介的程度,它既能说明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的程度,又能说明电子货币交易结算的规模。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会通过电子货币替代现金并使其部分转化为活期存款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使货币乘数增大;电子货币结算规模的扩大会使商业银行增加用于结算的储备金,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乘数减小。对货币乘数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这两种作用机制力度的大小。

实证过程

(一)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发生,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方法采用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m1、m2、k、r和eu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变换后,D(m1)、D(m2)、D(k)、D(r) 和D(eu)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即m1、m2、k、r和eu都是一阶单整的,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多变量的协整检验方法—Johansen协整检验,这种方法是由Johansen和Juselius于1990年提出的,该方法做多变量协整检验时能精确地检验出协整向量的数目。经检验并比较Johansen协整检验的五种趋势假设的结果,选择有常数项,没有时间趋势项的模型进行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对于m1和k、r、eu,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0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说明四个序列之间至少存在1个协整向量;需进一步检验至少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结果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都不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m1和k、r、eu之间只存在1个协整向量;同理,协整检验结果表明,m2和k、r、eu之间也只存在1个协整向量。即m1和k、r、eu之间以及m2和k、r、eu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由于m1和k、r、eu之间以及m2和k、r、eu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构建m1和m2的协整方程:

(1)

(2)

由(1)和(2)可得m1和m2的误差修正项为:

(3)

(4)

进一步,可构建误差修正模型。m1和m2的误差修正方程的估计结果为:

(5)

(6)

两个误差修正方程的拟合优度R2都较高,说明m1和m2的误差修正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m1和m2的协整方程(1)和(2)以及误差修正方程(5)和(6)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在长期均衡关系中,电子货币使用率eu与狭义货币乘数m1和广义货币乘数m2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会使货币乘数下降。电子货币的使用依托于商业银行的转账结算服务,电子货币使用率的上升会提高商业银行的转账结算规模,增加商业银行清算准备金的需求量,这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降低货币乘数。实证分析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降低现金漏损率使货币乘数增大的作用要弱于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乘数减小的作用。现金漏损率k和存款准备金率r对狭义货币乘数m1和广义货币乘数m2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这说明传统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仍在发挥着明显作用。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降低了现金漏损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下降,这使货币乘数增大。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清算准备金,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减少,存款货币创造能力降低,这使货币乘数下降。

在短期,误差修正方程的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反映了m1和m2偏离长期均衡时的调整速度,其都显著为负说明当m1和m2偏离长期均衡时,经济力量将以一定的力度将其从非均衡拉回均衡状态。就m1而言,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经济力量会以-0.95的速度将其拉回均衡态,即m1与长期均衡的偏差需要大约1年的时间得以纠正;而m2的调整速度为-0.55,即m2与长期均衡的偏差在下一年约55%会得到纠正。Δkt-1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短期内现金漏损率降低会使货币乘数减小,这与长期的结果相反。本文认为,人们对现金的需求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货币流通的,在短期,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加速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缩短了货币的循环周期,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但这个观点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得以证实。

结论及启示

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电子货币被用作交易媒介的程度越高,商业银行需保留的清算储备金会越多,这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降低货币乘数;另一方面,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使其对现金和活期存款有着明显的替代作用,这会通过降低现金漏损率而提高货币乘数。和西方国家相比,虽然我国还处于电子货币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近年来电子货币用于交易媒介的程度已越来越高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这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使当前我国的货币乘数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的双重作用增加了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增强了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中,央行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政策控制存款准备金率,而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则取决于人们对交易媒介的偏好和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是经济运行中的内生变量,央行能控制因素所占比例的降低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货币乘数不稳定性和内生性增强使中央银行预测货币乘数的变化,进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加大,这使我国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所以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将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乘数变动的影响考虑进去,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统计与控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有学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还没有对电子货币收缴存款准备金,理论上现金漏损率的降低会使货币乘数无限上升,从而导致中央银行丧失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能力。但是,一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电子货币,我国银行卡存款额也同商业银行存款一样受法定准备金政策的制约;另一方面,本文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扩张,也有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乘数减小的作用。因此,目前来看,我国的货币乘数不但不会无限上升,而且可能会下降。

1.尹龙.网络金融理论初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影响[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胡海鸥,贾德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4

3.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4

4.尹龙.网络金融理论初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靳超,冷燕华.电子化货币、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J].上海金融,2004.9

6.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

货币基金论文篇5

关键词:货币危机;汇率;理论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69-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地频繁爆发货币危机。近几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又有波兰、匈牙利、乌克兰、俄罗斯、印度、韩国、越南等多个国家先后爆发货币危机。货币危机会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造成沉重打击,致使企业倒闭、物价上涨、股市暴跌、失业骤增,部分国家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 [1-3]。因此,对货币危机理论及相关的汇率理论进行回顾与分析,能够为学者们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货币危机理论及发展动态分析

(一)货币危机理论

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长期以来都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4-5],迄今为止,共发展了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1979 年,Krugman [6] 建立了非线性的投机性货币危机模型;1984 年,Flood 和Garber [7]通过构建线性模型对投机性货币危机模型进行拓展和简化,逐渐形成了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主要探讨投机冲击和固定汇率制崩溃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条件下政府与投机者之间的博弈,经济基本面恶化与固定汇率制难以维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引致了投机冲击。该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拉美债务危机,但是不能很好地解释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

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Obstfeld(1994,1996) [8-9] 和Esquivel (1998)等[10] 认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由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是多重均衡的出现,从而建立了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但是无论第一代模型还是第二代模型都不能很好地解释1997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由此催生了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沿着第一论的逻辑,“道德风险”假说(Corsetti,1999;Burnside,2000) [11,12] 始终把货币危机的发生与一国实体经济中的基本面相联系,但是视角已由原来的宏观基本面进入到了一国的微观基本面,特别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有关制度的扭曲上;而沿着第二论的逻辑,“金融恐慌”假说(Chang and Velasco,1998) [13-14] 依然坚持了市场多重均衡假设前提,虽然承认脆弱的金融体系使得盯住汇率制度容易遭受冲击,但仍然认为货币危机主要是由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投资者的“金融恐慌”心理所造成的。

(二)发展动态分析

与20世纪90年代的几起重大的货币危机相比,本轮货币危机有着显著的差异。

1.分布范围广。危机发生国不仅有欧洲地区的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乌克兰等,还有亚洲的印度、越南、韩国等国家。

2.时间上的“一致性”。多个国家的货币危机都发生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在时间上呈现出“一致性”。

3.机理上的“异质性”。不同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所分析的危机机理,本轮货币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首先导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进而全球各地的美元回流美国、危机发生国出现资本逆转所致[4]。

基于此,部分学者将货币危机放到全球金融体系的背景下进行分析。苏多永等(2009) [15]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衍生品大量使用条件下,资本流动逆转将会导致货币危机。黄晓龙(2007) [16]用非瓦尔拉斯均衡方法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指出美元利率和汇率调整引发的资本大规模流出和流入,是导致各地发生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黄琼(2010)[17]建立了一个货币信贷模型,发现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是一场系统性危机,它来自于美元的信贷缺口。刘骏民(2007) [18]认为,美元支柱的虚拟化导致全球的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国可供境外购买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价值量远远小于美国境外资产的价值量。这种严重的失衡为货币危机奠定了基础。王立荣、刘力臻(2009) [19]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对本轮货币危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韩振国(2008)[5]认为,资本内流存在一个临界值,一旦资本流入超过临界值,随后经济的演变就会出现货币危机。因此,应将资本的内流限制在一定规模。张宝林等(2009)[20]以国民资产负债表为起点,提出了四类资产市场的失衡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危机理论。Licchetta(2009)[21]对多个国家的国民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后发现,短期债务过高是一个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货币危机进行解释;但是,基于投机者角度对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进行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不同类型的货币危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危机发生国的货币汇率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大幅度地下跌[10];因此,对汇率问题的研究就成为货币危机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汇率理论

汇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经济变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外经济平衡。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汇率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其产出的文献数量极为庞大,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但仔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汇率理论大体沿着两条逻辑主线发展。

(一)汇率决定理论

1.基本因素分析的汇率决定理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各国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国际资本流动性不强,汇率常被视做商品的相对价格,主流的汇率理论为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理论和利率平价 (Interest Rate Parity, IRP) 理论。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的波动逐渐加大,其不仅受到商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外汇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影响,于是资产市场分析法的汇率决定理论相继被提出,主要包括货币模型[23,24]、资产组合模型[25-27]、新闻模型[28]和微观结构模型[29]等;但这些模型无法解释外汇市场上的“无关性之谜”、波动聚集效应和“尖峰厚尾”等现象。

2.技术分析的汇率决定理论

基本因素分析的汇率决定理论有着严格的假设,难以描述和预测汇率的短期频繁波动,学者们转向对汇率变量自身的波动规律进行研究,并相继提出了ARCH模型[30]、制度转换模型[31]、神经网络模型[32]等。其中,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正受到越多越多的重视。

3.异质预期分析的汇率决定理论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与经济现实偏差较大,其线性研究范式与汇率运动的非线性特征不相吻合。Meese 和 Rogoff(1983)[33]研究发现,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难以经受实证的检验,在对汇率短期波动的预测方面甚至不如随机游走模型。

随着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外汇市场的异质性。Frankel 和 Froot(1990)[3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外汇市场上交易者存在异质性预期,主要存在根据外推式预期进行交易的图表交易者和根据回归预期的基本面交易者。李晓峰、陈华(2012)[35]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建立了包含央行干预的汇率决定模型,使用Unscented 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汇改后人民币外汇市场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易者。Paul等(1991) [36] 将基本因素分析的长期模型与基于非线性理论分析的短期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汇率决定的混沌货币模型。

(二)均衡汇率理论

固定汇率制度下对于汇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汇率决定理论,在浮动汇率制度产生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外汇市场汇率频繁波动的原因,并研究汇率均衡问题。

均衡汇率是一个中长期的概念,讨论的是剔除了价格因素之后的实际汇率[37]。Nurkse (1945)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条件下获得内外均衡时的汇率。目前测算均衡汇率的影响力较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基本因素均衡汇率分析方法(FEER) (Williamson, 1983)、自然均衡汇率分析方法(NATREX) (Stein, 1994)、行为均衡汇率分析方法(BEER) (Clark&MacDonald, 1999)、均衡实际汇率分析方法(ERER) (Edwards,1989)和购买力平价分析方法(PPP)等。

购买力平价分析方法则基于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注重商品相对价格或者货币的购买力,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和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B-S 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方法[38]。

(三)发展动态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均衡汇率理论的内核与基础。在均衡汇率的理论分析当中,基本要素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自然均衡汇率和均衡实际汇率实际上是“局部”均衡汇率,与Nurkse的均衡汇率概念之间存在差异;绝对购买力平价方法难以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的国家之间找到可比较的、合理的一篮子商品;相对购买力平价方法在衡量两个国家之间汇率变动的流量时简单实用,却在合理基期的选择上陷入了困境;基于B-S效应的扩展购买力平价方法目前使用较为普遍,不过国内外学者对其实证检验的结果却差异很大。虽然理论界较为认同实际汇率在长期将收敛于均衡汇率,然而迄今为止均衡汇率的测算仍未找到行之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方法。由于均衡汇率的测算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因此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在现有的一系列汇率理论当中,杨长江、钟宁桦(2012) [39]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有着特殊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任何其他汇率理论所不能比拟的。MacDonald(2000)[40]也认为它常常成为探求均衡汇率的首选模型。尽管目前关于均衡汇率的理论处于徘徊状态,但是,顺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方向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货币危机理论与汇率理论的发展相对独立。虽然货币危机是汇率短期大幅度异常下跌的危机,但货币危机理论与汇率理论的融合和联系仍然较少,两者总体呈现发散态势。不过,Kaminsky 和 Reinhart(1998)[4]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们研究发现,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大幅度偏离预示着货币危机的来临,因此,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是危机即将来临的一个很好的指示器。Goldfajn和Valdes(1997)[33]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货币高估是货币危机的关键决定因素。刘伟(2007)认为,测度一国实际汇率是否偏离均衡汇率即该国货币是否失调,并将此作为判断货币危机是否爆发的原因,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但是,相对而言这些研究较为零散,较之流行的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的研究,其产出文献数量不足,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且在均衡汇率的测算方面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尚未获得被广泛认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H.Yilmazkuday.The effects of currency crises on the long-run growth[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10,(17):209-212.

[2] 杨荣海.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3):14-18.

[3] 张晓京.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 苏多永,罗文波,张祖国.货币危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基于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理论分析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

(5):98-102.

[5] 韩振国.理性预期、资本内流与货币危机――基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8):44-50.

[6] Krugman Paul.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IV (11):311-325.

[7] Flood Robert P,Garber Peter M.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ome Linear Exampl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84,(17):1-13.

[8] Obstfeld,Maurice.The Logic of Currency Crises[R].NBER Working Paper,1994,(43):189-213.

[9] Obstfeld,Maurice.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1037-1048.

[10] Gerardo Esquivel ,Felipe Larraín B.Explaining Currency Crises[R].Working Papers-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s Economics Research

Network,1998:1-43.

[11] Corsetti,Giancarlo,Paolo Pesenti,Nouriel Roubini.Paper Tigers?A Model of the East Asian Cris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1211-1236.

[12] Burnside,Craig,Martin Eichenbaum,Sergio Rebelo.Understanding the Korean and Thai Currency Crises[J].Economic Perspectiv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000:24(3):45-60.

[13] Chang Roberto,Andres Velasco.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A Canonical Model[R].NBER Working Paper,1998:6606.

[14] Chang,Roberto,Andres Velasco.Liquidity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Theory and Policy[R].NBER Working Paper,1999:7272.

[15] 苏多永,罗文波,张祖国.基于资本流动逆转的货币危机理论――兼论我国应对危机冲击的策略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9,(1):9-15.

[16] 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31-46.

[17] 黄琼.信贷经济与世界货币危机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4):149-152.

[18] 刘骏民.从美元支柱虚拟化看国际货币危机[J].资本市场,2007,(11):95-99.

[19] 王立荣,刘力臻.国际货币制度演化与货币危机机理探索[J].当代经济研究,2009,(6):56-60.

[20] 张宝林,何小锋.货币危机资产运营视角的设释和预警[J].新金融,2009,(11):19-22.

[21] Mirko Licchetta .Common determinants of currency crises:role of external balance sheet variables[R].Research and analysis Working

paper summaries,2009:125-126.

[22] 魏英辉.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汇率波动特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3] Frankel J.A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exchange rate:doctrinal aspec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Scandinavian[J].Journal of Economics,

1976,78(2):220-224.

[24] Dornbusch R.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84(1):1161-1176.

[25] Kouri P.J.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n the short run and in the long run:a monetary approac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78(2):280-303.

[26] Branson W.H.Asset markets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M].Prineston:Prines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39-51.

[27] Allen Polly R.,Peter B.,Kenen,Asset market.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25-38.

[28] Frankel J.A flexible exchange rate,price and the role of news:lessons from the 1970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81,

89(4):51-62.

[29] Garman M.Market micro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257-275.

[30] Engel R.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K inflation [J].Econometrica,1982,50(1):

987-1008.

[31] Hamiton,James D.Time series analys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37-46.

[32] 靳玉英,李翔.基于神经网络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3,(4):14-18.

[33] Meese R A,Rogoff K.Empirical exchange rate models of the seventies:Do they fit out of sampl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3,14(1/2):3-24.

[34] Frankel J A,Froot K A.Chartists.Fundamentalists and trading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

80(2):181-185.

[35] 李晓峰,陈华.行为金融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2,(8):72-83.

[36] Paul DeGrauwe,Hans Dewachter.Deterministic assessment of onlinearities in models of exchangerate determin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3):603-619.

[37] 杨长江,钟宁桦.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J].金融研究,2012,(1):36-50.

[38] 周亮.当前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基于Balassa_省略_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方法[J].经济科学,2011,(2):54-62.

[39] 杨长江,钟宁桦.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J].金融研究,2012,(1):36-50.

[40] MacDonald R.Concepts to Calculat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R].Deutsche Bundes Bank Discussion Paper 3,2000.

[41] Kaminsky,Graciela L,Carmen M Reinhart.Financial Cris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Then and Now[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88):48-444.

[42] Ilan Goldfajn,Rodrigo O Valdes.Capital Flows and the Twin Crises:The Role of Liquidity[R].IMF Working Paper,1997.

货币基金论文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对称

近些年来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学者越来越关注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学者自2004年以来也开始关注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建立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上。笔者认为,无论从最优货币区理论本身来看,还是从我国货币经济水平的发展来看,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的不足

一直以来,欧洲经济运行结果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对加入货币区后单一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对称效应研究也采用了同样的理论基础。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单一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对称效应,在欧洲各国不再拥有独立的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更大的经济弹性——主要表现为工资物价的弹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于是,对欧盟各国是否具备这些所谓的“调整机制”下的条件进行证明就成为许多国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然而,大量的相关研究却没有明确得到欧洲国家能够通过较大的经济弹性来避免单一货币政策造成的空间不对称效应的结论,甚至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欧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

如何判断最优货币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1961年9月蒙代尔的开创性研究明确提出应该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是早有学者指出这种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连蒙代尔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后来,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一批经济学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评判标准不仅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某些标准之间还有相互替代、彼此矛盾或存在交叉和因果关系以及内生性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整合与再发展。相关的评述在国内学者的文献中也屡见不鲜,所以笔者以为在最优货币区本身评判标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以此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问题的分析基础是不合适的。

其次,国外学者在通过最优货币区理论不能直接寻求到消除单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经济中不对称影响的机制的情况下,决定先验证经济结构差异是否是单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的原因,然后再探索减少或消除这种差异的措施手段,像Carlino和Defina(1998)、Arnold(1999)和Guiso等(1999)都得出了同样的实证分析结果——经济结构差异确实导致了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国内学者的结论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各地区在要素禀赋上具有的自然差异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差异确实是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影响的一个原因,但是正如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从地区经济结构差异角度挖掘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特殊研究价值的,因为任何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货币本身而是经济结构差异的问题的话,那么货币政策根本无需做任何事情,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

最后,从现实情况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金融管制不断松动,创新成果日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已经有不少国内学者或者在理论著述中系统研究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机理,或者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而最优货币区理论明显地是建立在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古典二分法的前提条件下,于是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就被陷于“经济结构差异”中,而考察哪种地区经济结构能对货币量的变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笔者认为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还存在现实性和前提性不足。

二、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简单回顾

严格来说,现代货币政策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发挥作用的,尽管人们一直将研究热情放在了货币政策的数量、时间、政治等效应分析方面,但仍然有一些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区域效应。Scott(1955)通过图示比较了不同行政地区(district)和不同组别银行的自由储备的时间变动,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在从中心市场向周边其他地区传导的过程中存在重要的时滞现象。尽管当时Scott的文章本意并不是想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但是他的分析却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先河,是最早证明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文献。

19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者们开始直接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域作用差异,研究的焦点放在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给区域真实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过从实质上看,这些文献都是依据货币主义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反映两大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因此这些文献中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来自货币学派或新古典综合学派。其中,货币学派主要运用圣·路易斯方程的简约式模型进行研究,试图证明的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和整个国家一样,其商业周期的波动也是由货币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就是Beare(1976)的文章;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更为丰富,有基于大型区域宏观模型的研究,试图证实货币政策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上,都是间接影响经济的,并且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的作用弹性存在差别,有关于区域利率差异的研究,着重分析引起区域利率差异的各种因素,还有关于区域信贷可得性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妨碍区域信贷市场正常运作的因素识别上。但是,这两个学派的研究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对现实解释能力的欠缺,以及它们采用的经验研究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使得1980年代以后它们都逐步为新的主流学派所代替。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尤其是欧洲中央银行的诞生,使得加入欧元区的各个国家不得不面对单一的货币政策,于是学者们纷纷挖掘出早期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展开新的研究,从而促使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正如我们前面的论述,这样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中的说服力都在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正是新、后凯恩斯主义具有前沿性的研究,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国外研究成果。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结果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争论再次趋于白热化,理论界学派林立,难以达成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以及理性预期假设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微观基础,建立了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时令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一系列更贴近现实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范式,从而再次证明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且在强调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同时,从不完全信息模型开始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对称效应,其研究焦点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信息如何导致区域间资本移动率下降,进而造成金融资源错误分配和产生区域信贷配给。

另一方面,以新剑桥学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后凯恩斯主义从凯恩斯早期的货币理论出发,在特别强调经济过程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过程是随着真实时间而不是逻辑时间演进的,制度环境以及其他经济条件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理论上不仅不存在经济运行会从不均衡状态返回到均衡状态的情况,而且实现预期均衡的说法也没有任何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后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金融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原因。

1.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金融结构差异论。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条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实了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作用,认为以银行为核心的信贷市场在决定经济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一个由多地区组成的国家来说必须要重视各地区的经济金融特征,因为当一个地区监督风险投机的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时,国家的信贷市场就可能会沿着地区的行政区划而出现分割,从而促使地方银行成为当地借款人融资的主要来源,地方银行的经营健康状况并因此而直接关系到当地投资项目的融资能力。同时,银行考虑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的情况下,往往不再选择价格调整而是转向数量控制,最终形成的是配给均衡。

在这种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区域信贷配给观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分析重点集中在金融结构方面,认为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才是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传导过程中的表现不同的根源。他们以不完全信息模型为分析前提,认为由于信贷市场存在区域分割性,地方银行拥有的财富一方面是其拓展贷款能力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为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提供了解释。而地方银行与外部银行相比,对当地企业和其他借款人的情况更熟悉,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资金监管,在当地的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因此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当地投资机会的信息,进而使得地方投资者也会更加依赖当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于是,不同地区的银行业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进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2.货币内生前提下的后凯恩斯主义观点。后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突破了过去各学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认为传统文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要么关注经济结构,要么关注金融结构,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实际上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例如产业集中度往往会受到金融集中程度的促进,然而要强调这种关系,必须要打破传统经济系统的二元分析框架,即不能将经济再分割为货币和实体两部分,要承认货币是非中性的,进而建立货币供给内生前提。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知的,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不可逆转的历史时间中,所有的决策都需要随着未来变成现在和现在成为过去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解决真实经济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制度设计,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持有货币等于认可将来在资产上会有决定力量,经济主体在没有把握下做出的决策因而可以被推迟或解除,于是货币表现出显著的非中性特征,而且基于对货币供给全过程的考察,货币还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从而彻底否定了传统的二元论。

另一方面,后凯恩斯主义者发展了流动偏好论,认为流动偏好能够解释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将其推广至资产定价的一般理论,并指出流动偏好不仅仅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还可以被视为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货币经济中,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根据自身流动偏好的变化所进行的资产选择不仅会导致货币供应数量的变化,还会引起货币可得性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联系也发生改变,因此必须重视银行资产和负债双方面的的流动偏好变动。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出现差异并不仅仅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存在地区差别这一个原因导致的结果,而应该被看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地区的所有部门,即当地的投资者、储蓄者和银行,这被后凯恩斯主义者称为“防御性融资行为”。沿着这一思路,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正确分析就应该考虑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地区空间差异以及货币政策可能对这些变量产生的影响,同时这两个变量的引入也意味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不能受制于所谓的“不对称冲击”上,而是应该密切注意货币政策对金融行为的影响。

首先,无论是地区银行还是国家银行,也不管它们的存款基础有多少,银行发展阶段将决定其扩大信贷规模的能力,即货币供给的内生程度。银行的发展阶段越高,银行体系越发达,受到自身存款基础的约束就越小,信用扩张的能力则越强。因此,银行系统处于发展早期的地区将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受到低储蓄或存款率的束缚。

其次,流动偏好在任何银行结构下都会对区域信贷的供求双方同时产生作用,即不仅影响银行对区域内发放贷款的意愿,也会影响储蓄者与借款者的行为。从银行的角度看,当区域内可观测到的风险较高或评估较困难时,流动偏好就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意愿,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可能由地区收入增长率、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等方面的预期和中央银行所创造的货币环境的预期效应两个因素所影响。从储蓄者的角度看,较高的流动偏好将鼓励储蓄者在其资产组合中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并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外流,从而降低该地区的信用创造和资金的可得性。资金外流是否会影响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不考虑银行区域存款基础时银行扩张其信贷的能力;二是这种区域资金外流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偏好的影响。不过,在资金外流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的源头可能在其他部门而不是金融部门。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高流动性偏好意味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期低迷,以至于投资者不愿借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地区信贷需求。

这种信贷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使我们很难识别清楚是否有区域信贷缺口存在。所以,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区域差异可能使一些地区的信用创造能力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为此,后凯恩斯主义的学者也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SheilaA.Dow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撰写文章和出版书籍,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对称的问题。她和该学派的其他经济学者的研究证实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明确存在,而且各地区信用的不稳定性不仅是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受到地区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因货币政策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四、简单评价

总体来看,国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研究在规范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学派采用了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但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效应,而且对其中的原因分析都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货币主义者证明货币传导是主渠道,货币供应量对区域收入产生影响,进而通过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出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突出强调利率传导渠道,证明利率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带来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不同,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最优货币区理论针对欧盟货币区同时对传统货币传导渠道和信用传导渠道在各成员国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在传导机制国别差异的研究之外增加了经济周期差异和经济冲击的不对称研究,但结果更支持货币传导渠道;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通过信贷配给理论下的信用传导渠道差异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并认为法律制度体系差异所造成的金融结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虽然也注重的是信用传导机制,但无论从分析的基础前提看,还是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上,都与其他学派有很大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是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性偏好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是真正原因。

所以,国内学者沿袭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表现来研究区域效应的分析角度是正确的,但是从研究前沿看,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的研究,而应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转向金融结构差异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配给的区域性特征研究上,重视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的金融行为的影响。这也是新、后凯恩斯主义两个学派同时强调的核心问题。但是,两派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别,在借鉴时要注意每个学派所持观点的前提和存在的局限性,要取其精华,不可照搬照抄。

参考文献:

[1]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贾卓鹏,贺向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12-15

[3]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3):46-58

[4]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祝丹涛.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J].世界经济,2005,(1):17-34

[6]Arnold,I.J.M.,1999,“TheregionaleffectsofmonetarypolicyinEurope”[M].UniversityofNyenrode,TheNetherlands

[7]Beare,J.B.,1976,“AmonetaristmodeIofregionalbusinesscycles”[J]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6(1):57-63

货币基金论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有效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 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自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际上是以信贷总量和现金总量为中间目标的。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但由于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投资和生产周转资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信贷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为各经济主体所高度关注。 而最终政策目标的选择则一直在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摇摆,至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币值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币值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在开放经济模型下的政策目 标,稳定币值的含义包括稳定国内物价和保障本币汇率的稳定两个方面,我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因此汇率稳定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其实际含义是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 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乃是“稳定”, 而“增长”不再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 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 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 而只负责为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 “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 即为一种典型的“中性化”政策, 它只保证经济以其自身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 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 约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坚决淘汰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坚决制止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针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不稳定问题,央行要加大力度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性研究,从而保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相协调,避免货币供应量大幅波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要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功能,结合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灵活运用,要注重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 研究,2002(10) 2.邵国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理论讨论,2005 3.卞志村.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经验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網 论文 范文 www.zhlzw.com

货币基金论文篇8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 产出

货币与产出关系的本质是讨论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过去的学界对此主要做了分别在长短期中货币是否中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中加入了金融创新的变量因素考量其对于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影响,相关金融创新、货币与产出关系等主题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讨论在国外起源较早。古典经济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萨伊,他认为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不会对产出水平带来任何影响。随着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经典巨著问世,他倡导政府通过扩张性的政策、增加总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后60年代时期,货币学派、以及卡尔.E.瓦什在《货币政策与通论》中都得出了相近的结论,即短期内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影响产出水平。

在对于长期货币与产出关系的讨论中、国外的研究者们则存在了较大的分歧。具有代表性的是Mc Candles等(1995)在对于将近30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长期范围内货币供应量和产出水平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相关性。与此同时,弗里德曼和库特纳对于长期内货币供应和产出关系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是,与之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长期内货币与产出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戴维斯等(1997)使用美国自19世纪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发现,货币供应的变化能够对产出水平的变化进行很好的解释。Sims(1972)在《Money,output and causality》中引入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货币供应的变化是长期内产出变化的显著原因。

在国外对于货币与产出长期关系存在争议的基础上,国内对此进行了继续深入的研究。丁佳等(2005)在《我国近年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1994--2004》文中分角度地从M0、M1、M2来分析我国从1994年到2004年十年内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M1、M2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而M0与GDP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杨余(2006)在《中国货币政策与产出关系研究--基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不同v史阶段不同层次的货币与产出的关系密切程度具有不一致性,具体来说就是M0、M1、M2与产出的相关性在长期看来具有不一致性,而且这种相关性在慢慢减弱。李嘉琳(2007)在《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产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构建了一个我国货币供给量、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间的动态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产出对货币供给具有反馈作用。郑挺国等(2008)在《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运用平滑迁移向量误差修正(STVEC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货币对产出的影响关系具有非对称性,同时也依赖于我国所处的不同经济周期表现。肖卫国等(2013)在《中国货币结构与经济产出:基于1952年--2010年宏观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从货币结构的角度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体系中的高流动性货币和准货币之间往往难以达成合意比例,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在金融创新方面,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角度上。例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研究集中在了讨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以及到90年代后期深入讨论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等。具有代表性的有Mayer和Tobin从货币供给方面建立了资产选择模型,说明了货币供给并非能由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Ireland(1995)从货币需求的角度说明了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且得知了货币需求将与金融创新技术及金融资本存量一起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此外,Kuttner,Mosser(2002)也研究得出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金融资产的替代性和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对于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丁东祥、周丽莉(2003)、陈涤非(2006)、尹继志(2007)等人,他们所得出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放大杠杆效应的方式、影响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另外,杨向阳、彭超英(2004),杨伟、林海(2006)为代表的学者深入研究了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且近乎一致地认为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还有学者对于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三、总结

本文梳理了金融创新以及货币与产出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首先,虽然方法与角度不同,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存在相关关联的;然后,大多数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的注重点主要是金融创新是否影响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创新是否影响货币供求这两点,而很少有直接对金融创新对货币-产出关系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因为金融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来就是一个渐进式持续推进过程,而且涉及面过于广泛,这些原因都加剧了对其衡量的困难程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热能与动力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