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17:48:50

视频设计论文

视频设计论文篇1

关键词:视频设计平面设计构成符号

视频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在视频媒介上的扩展,囊括了电影片头、电视剧片头、电视频道和栏目片头等等。根据它的设计对象、设计目的以及传达效果,可以粗略地定义为是针对电影电视形象推广的动态视觉传达设计。

虽然视频设计不及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长远,但是它自诞生开始就与平面设计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上世纪50年代美国平面设计师索尔·巴斯为电影《金臂人》设计的片头,被奉为平面设计与视频设计结合的经典之作。在《007》电影片头中,美国设计师罗伯特·布朗约翰将幻灯、电影剪辑、平面设计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形象鲜明、对比强烈的风格。全球音乐电视频道MTV更是从来不掩饰它对平面元素的偏爱,个性鲜明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无一不彰显着它与众不同的特殊定位。这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经典设计作品提示着我们,视频设计的平面化趋势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带着深厚的底蕴日益蔓延开来。

一、视频设计平面化的原因

视频设计的平面化为何能够形成一种风格趋势,这并不是一种机缘巧合,也不是某人的突发奇想,而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从信息媒介发展的外在环境来看,在信息膨胀、图像逐渐取代文字的读图时代,人们对“图”有着多维化的需求,使得平面媒介与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视频媒介不可能再各行其是。信息在策划、执行、传达与实现的过程中,难免引起不同媒介在信息组织方式上的相互渗透,而这种渗透恰恰为视频设计的平面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从视频设计与平面设计的内在联系上看,一方面视频设计与平面设计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视觉传达设计是对特定信息传达进行视觉化形式表达的设想、策划、处理、过程、实现。视频设计与平面设计都需要借助对视觉元素的调动与控制达到视觉的感知,从而引发心理的认同,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二者在信息传达方式上的一致性,是视频设计平面化的基本实现条件。

另一方面,虽然视频设计与平面设计各自实现于屏幕和平面介质,但二者同是二维界面上的展开和调度,在空间规划方式以及图像处理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视频设计平面化在表现形式上的对接具有了可行性。

此外,视频媒介对各种视听信息的包容性与集成性,平面元素在表达上的灵活性与易操作性,都为视频设计的平面化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视频设计平面化的形式表现

视频设计以视频媒介为载体,它的实现原理就是一切动态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视觉残留”:人的眼睛在观看运动形象时,每个形象在消失后,在视网膜上滞留0.1秒的时间,前一形象尚未消失,后一形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形象重合在一起,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运动的影像。可见动态影像其实是由多个静止的画面连续切换而形成的,抽取其中的任何一个画面都具备平面设计的性质,所以对于视频设计的画面结构、视觉元素与风格走向,平面设计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视频设计的平面化并不是对平面设计形式的照搬照套,而是根据自身的形式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吸纳与再造。

1.平面构成方式的介入

平面构成方式在视频设计中的介入是比较隐晦的,虽然在视觉上不能立刻被感知,但它不仅可以调度元素之间的节奏比例关系,甚至可以控制镜头之间的切换关系。比较典型的有特异构成、发射构成等等。

特异是指在相同的大多数形体中出现的特殊状态,是个性与共性形成的对比。在视频设计中,特异构成方式能够使元素在形态质感与动态节奏等方面呈现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视觉关系,起到夸张与强调的作用。笔者曾经看过一个电视频道的形象推广片,综合运用了二维动画的人物与实拍人物。二维动画人物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形态与动态一致,单独的实拍人物放在二维人物群中,在动态关系、造型特点上与之形成特异的构成关系,配合动感的音乐体现出很强的趣味性。

发射是指多个基本形围绕一个中心点,犹如从光源发出的光芒向外放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在视频设计中,发射构成方式的运用不仅是画面元素的编排结构,而是常常作为元素运动的轨迹走向,形成扩张力极强的聚散视觉效果。在央视经济频道旧版的推广片中,运用红色小方块从各个方向向画面中的一个点聚集,并最终组成频道标志。这种发射的运动方式经过规范性重复使用,与小红方块一起成为了频道形象的识别符号。

由此,视频设计对平面构成方式的借鉴,是结合了视频设计作为声画动态影像的特性创造出的、区别于原有形式的新的构成方法。

2.平面元素的介入

平面元素在视频设计中其实一直都默默地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色,但在这场平面化的运动中它不仅作为装饰性的元素得到强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视觉识别作用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可以看到在众多的电影电视片头,电视频道推广片中文字、符号、图等平面元素已经占有了很大的份额。

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精髓的部分,它既作为表意的符号也作为表形的图像,在视频设计中文字不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动态的。在央视国际中文频道的形象推广片中,就大胆运用汉字作为主要元素,将部首抽取出来,通过镜头的移动与实拍场景的结合表现文字的体积感与空间感,带来了阐释文字形象的新方式。

符号是将具体信息经过提炼归纳而形成的抽象视觉形象,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标志——平面设计中最直观的视觉识别符号。在视频设计中标志一方面作为固定化的视觉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态的延伸、空间的变化成为推动整个作品发展的贯穿性元素。在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LE)的推广片中,著名的黄色长方框标志既是主要的视觉形象,又作为各个场景之间的切换道具,使整个推广片既整体统一又富于变化。(转第131页)(接第128页)此外,符号的另一个群体是那些没有特指象征性的抽象形象,比如方形、圆形、箭头等等。正是这种身份的模糊性使它们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能够巧妙和谐地与其他元素相契合,常常作为视频设计中辅的识别符号。前面提到的央视经济频道旧版推广片中的红色小方块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图是指直接反映现实的具象视觉形象,与文字、符号相比更加感性,因此在视频设计中的出现也更为灵活。它既可以作为重要的视觉主体,也可以作为辅助的装饰元素,凭借静态形象具有的稳定性,在纷繁的动态影像中显得格外独特,从而引人注目。CCTV-5在2006都灵冬奥会期间的宣传片中,非常恰当地使用了大量的运动项目图片作为主要元素,配合冬奥会标志的空间变形,通过镜头的纵深运动,巧妙地表现出了冬季运动的轻盈感与速度感。

平面元素作为最直观的平面化表现,最容易被视频设计所吸取,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它与动态影像独有的声音、运动相互融合,制造出全新的视频设计形式。

3.平面风格的介入

平面设计从原始社会的萌芽状态到如今的百花齐放,经历了无数次的斗争与变革,产生了众多的风格流派: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风格派、后现代设计等等。这些平面风格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着视频设计的同时,也在新的媒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新诠释。

荷兰“风格派”以蒙德里安的系列作品为代表,它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抽象的几何形与最单纯的色彩来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在电影《蜘蛛侠Ⅱ》的片头设计中就借鉴了这一经典手法与蜘蛛网的形状相融合,黑色的线条,红白蓝的色块,并且通过镜头运动制造线条之间的空间感,营造出一个抽象魔幻的视觉氛围。

拼贴手法是最能代表反对秩序化、崇尚多样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品格的一种设计表现形式,它力求打破时空关系与逻辑关系而得到一种看似随机偶然的视觉状态。3FMSeriousRadio的推广片中,通过实景拍摄的人物与二维动画环境进行拼贴重组,实现两种不同时空关系的视觉形象的对接,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以此突出3FMSeriousRadio的活力个性。

平面风格对视频设计的介入是平面设计多种代表性面貌的入侵,它使视频设计的平面化不仅是对外在平面形式的吸取,更能对内在的平面精神进行领会。

三、视频设计平面化的意义

从视频设计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视频设计的平面化不仅发掘出了自由多元的表现语言,更是为视频设计开辟了新的创作走向。设计者能够不受约束地对影像进行解构重组,随心所欲地挪用置换,制造无限可能的创意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视频设计的平面化同时也为平面设计的继续延伸与扩展提供了新的突破点。

今天,平面化的趋势已经深深地扎入了整个视频设计行业,分量之重,已经不能把它看作是单纯的视觉风格走向,而是在进一步地影响着创意构思的方式,成为视频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曹方主编.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2页.

[2]赵智,彭文中编著.影像解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视频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FPGA SOPC 视频

多路音视频记录仪的功能,是采像器件安装在汽车前后左右,记录汽车周围的境况,需要时可以调出记录的音视频,主要用于事故发生后责任的界定。基于FPGA的多路音视频记录仪视频电路设计,是以基于Altera Cyclone II 2C70 FPGA可重构SoC的硬核CPU和软核CPU、Memory、PIO、可编程逻辑和乘法器等逻辑器件为物质基础,利用可编辑的连接把FPGA芯片内的逻辑单元连接起来,电路中的错误可以通过修改代码加以改正,允许设计者跟随系统升级或者系统动态,重置系统模块和连接。Altera Cyclone II 2C70 FPGA 622个IO,强大的对外控制能力使多路视频记录与播放得以实现。[1]

1、系统构架

基于FPGA的多路音视频记录仪设计,是利用可配置系统模块,通过Nios II CPU借助软件控制硬件,完成音视频的记录和播放,如图1所示。基于FPGA系统开发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不是绝对分明的。利用Verilog HDL语言开发硬件模块驱动程序;利用C/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需要依据硬件系统文件.ptf等等,反映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是交替进行相互融合。[2]

2、视频电路数据处理流程

多路音视频记录仪实现音视频信号的记录和重放,数据处理流程分为音频信号记录、音频信号播放、视频信号记录和视频信号播放四部分。这里,主要描述视频信号记录和播放的数据处理流程。

以视频播放为例说明视频数据处理流程,播放的视频信号来自FLASH Memory中记录的视频信号。在FPGA中的Nios II CPU的控制下,视频信号数据送到Sdram_Control_4Port模块,Sdram_Control_4Port模块先把数据放入SDRAM Memory,然后从SDRAM Memory中读取数据,传送到视频信号控制模块LCD_Controller,驱动TRDB_LTM触摸屏液晶器播放视频信号,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3]

3、视频电路

基于FPGA的多路音视频记录仪视频电路设计是根据视频记录和播放原理,利用硬件设计环境Quartus II软件设计外设接口控制模块和顶层文件连接各模块引脚,编译生成硬件系统。[4]

如图3所示的视频电路中,记录时CCD Capture模块用于获取由CMOS摄像头模块抓到的视频信号;所获取的视频信号为RAW格式,需要将格式转化为RGB格式才能显示在LCD上,此任务由RAW_to_RGB模块完成;格式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经由FLASH_SDRAM_Controller模块先存入FLASH Memory。播放时,Sdram_Control_4Port模块取出FLASH Memory中的视频数据,先存入SDRAM memory中,处理后送给LCD_Controller控制电路驱动4.3''''触摸式LCD模块。[5]

4、结语

视频电路尝试进行了全硬件设计方法。进行了CCD_Capture模块、RAW_to_RGB模块、LCD_SPI_ Controller模块、LCD_Timing_Controller模块、Touch_Point_Detecter模块和ADC_SPI_Controller模块等的设计。对于未来有几点展望:一是希望记录仪视频电路加入测距装置,危险距离内能自动报警;二是希望将来能像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一样,广泛用在客运机动车辆上,能作为事故出现后责任界定的证据;三是希望将来能发展到与车载卫星通讯装置连有数据交换接口,以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

参考文献

[1]邵舒渊.《SOPC系统设计入门教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LTERA杯”EDA/SOPC设计竞赛培训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中心内部培训教材.

[2]刘明章.《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3]喻德兴.《基于SOPC的软件无线电终端软硬件平台设计及实现》.清华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4]潘柯.《基于FPGA的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清华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视频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日语 应用文写作 慕课

一、建设目标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网络资源将教学资源广泛化,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点。慕课的服务对象是一切想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群。因此,本门课程的服务对象是一切想要学习和掌握日语应用文写作的人群。基于此,本门课程的建设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慕课课程建设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主讲,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同时,我们将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员到本专业担任兼职教师。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研能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比重均衡、业务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内容目标

1.在本课程建设中,需要有一个内容涵盖广、充实详尽的资源库,资源库中的例文要与慕课课程内容同步,使学习者在慕课学习的同时能够充分运用各种不同句型,因时因地写出不同的应用文,应对各种场合。

2.慕课的公开性决定了慕课课程内容的多元性,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教师授课时长、课程节数不多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慕课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给使用者最实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必须不受行业、不受职业的限制。

3.对接职业能力要求,形成一套“普通+个性”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三)功能目标

建成具有搜索、下载、上传、收集、在线学习、实训、测试、记录等功能的慕课体系。建成能够体现交互性、趣味性、动态性和共享性的慕课体系。

二、建设内容

(一)具体建设内容

(1)课程介绍:包括以知识点为体系的课程设计大纲,各知识点的时间进度安排,与课程相关的阅读材料等。(2)视频:包括1-2分钟的课程介绍视频以及课程视频。课程视频是慕课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视频的长度以8-12分钟为宜。(3)视频里的测验:最好每个视频里都有测验。问题尽量短小、简单,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保持注意力。(4)作业或考核:阶段性的授课后,根据本单元的授课内容安排授课作业(或考核),每次作业(或考核)有截止时间,超过截止时间,作业(或考核)将无法提交,也就无法获得相应分数。(5)讨论论坛:学习者可以在论坛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在论坛帮助其他学习者答疑解惑。

(二)O计要点

课程长度:在慕课平台学习的学生没有压力和负担,又缺乏教师面对面的督促,因此在设计慕课课程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动机。如果在线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成效可能就会有所下降,所以课程设计最好为一周45分钟,分为3-4个视频课程。

(1)教学视频的制作:多项研究表明,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其专注力只能维持10-20分钟。因此,教学视频在制作时,必须抓住短而精的特点,每一章的内容必须将最精华的部分讲解清楚透彻。(2)作业与测验:因为慕课是开放式在线教学,修课人数可能多达数千或数万人,因此最理想的作业或测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自动批改或同伴互评。(3)讨论区:从许多慕课平台讨论区的观察发现,经由讨论过程产生正确答案的学习课程,往往就是学习者们消化吸收和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效果好于教师直接提供答案。

三、具体措施

(一)准备阶段

确定慕课大纲,分配好每一个单元的负责人,收集资料库所需要的资料,制订拍摄计划。

(二)资料库建设

由于资料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求涵盖课程所有的内容以及课下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应对办法,因此,资料库的建设尤为重要,也可与视频拍摄同时进行。计划用5-6个月的时间。

(三)视频拍摄

(1)准备工作:视频拍摄前期,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联系好指定参与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5-10名为宜),在拍摄前与摄像师、灯光师等商讨好拍摄角度。(2)拍摄过程:拍摄慕课视频时间计划为3-4个月左右,每位老师拍摄4-5个视频。从目前来看,MOOC课程视频主要有如下几类:出镜讲解、手写讲解、实景授课、动画演示等。在MOOC课程中,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模块,包括视频与非视频模块。把二者做精做细,才能使学习者即使远在课堂之外,依然可以身临其境。(3)后期剪辑:拍摄时往往要拍成20分钟左右的视频,然后通过后期剪辑确定最后留下的8-10分钟的视频。这个时间计划为一个月左右。

参考文献:

[1]王珍,张艳娣.MOOCS背景下的学习自由[J].成人教育,2014(05).

[2]袁松鹤,马若龙.MOOCs:开放、争论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06).

[4]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5]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作者简介:周滢,女,硕士,江西外语外

视频设计论文篇4

随着电视媒体理论的不断完善,电视媒体导入了企业CIS的经营理念。CIS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包括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urIdentity,简称BI),视觉识别(VisionIdentity,简称VI)三大部分。应用在电视频道包装领域,MI一般指频道的精神内涵与价值体系,频道的经营理念与战略方针。BI包含频道统一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人员的公众形象,如记者,主持人等的精神面貌与工作风格。VI则是在MI,BI指导下的视觉形象体现,是突出电视频道整体内容,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

电视频道包装的VI设计,按国际广播设计师联合会、电视宣传与营销联合会(PROMAX&BDA)关于电视频道包装的定义,电视频道整体包装(TotalPackage)指关于电视频道的全面包装设计(Overall Package Design),包括在播(On-air)和离播(Off-air)两方面众多内容。在播包装,指非节目、非广告的那部分电视播出的视音频的设计和应用,它是频道品牌个性的体现,决定着电视频道品牌的外观和气质,以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在播包装包括频道logo、宣传语、频道ID、频道形象宣传片、导视系统等播出项目,以及主持人形象,演播室设计等。离播包装是指非广播媒体的报纸、杂志、电台、网站、信笺、名片、促销礼品、户外广告(车载、公告牌)等等的设计。离播包装利用平面媒体、网络等媒体等离播系统的优点弥补了电视播放固有的缺点,具有互动性、强势覆盖和见效快等特点。

综上所述,电视频道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传统企业理论中诞生了TIS(Television Identity System),所以电视频道包装就是在做电视的形象识别体系。

在电视频道包装早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关电视频道包装,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和动态影像设计(Motion Graphic Design)是被讨论得最多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平面设计与电视频道包装的关系,在电视频道包装的很多环节需要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这与企业形象设计相当类似。平面设计在电视频道的标识设计,电视节目预告,栏目文字信息提示,字幕条等版式,版权页等各种类型的包装产品中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再看电视频道的离播内容:报纸、杂志、电台、网站、信笺、名片、促销礼品、户外广告(车载、公告牌)等等。这些所有的设计,与VI设计、界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各类平面视觉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是一个系统的表现。直接有效地表达企业文化,并且让观众熟悉并接受这一系列设计所要表达的品牌文化内容。

当视觉成为电视主要传播载体之一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画面中的视觉形态。无论是元素的单体设计、色彩、体量感还是整个画面中的构成与比例,所有频道包装的设计,都是基于平面视觉的一种延伸。

我们再来看看动态影像设计,Motion Graphic这个词的出现是为了和传统的静止图形相区别。关于它的定义,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解释,不同领域的人在不同的视角上对Motion Graphic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我认为在电视媒体包装领域Motion Graphic翻译成动态影像设计是很恰当的一个解释,即是所有动态在时间的基础上的造成视觉印象的影像的集合,它可以是画家绘制的图画的运动,也可以是设计师做出的构成画面的组合,甚至是用摄像的方式得到的一组短片画面。动态影像设计从跟本上看是一种视觉动态的表现,它与各种技术无关,手绘、拼贴、拍摄,哪怕传统的皮影、木偶,都能完成动态影像。正是这些动态影像实现手段的多样性,造就了动态影像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平面的、三维的、实拍素材与CG结合的、定格动画……。风格的差异性,保证了电视频道形象的个性特征。例如,体育频道会选择纯三维建模,用几何体不断变化的方式搭建空间,运用光与质感的交错,来塑造视觉影像。

动态影像设计在电视频道包装中,建立了相对于平面设计中“静态识别”的“动态识别”。它赋予了各类设计图形生命力,用统一的动态形式,反覆提醒观众该频道的理念,对一个频道品牌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将频道形象更具体更细化的表现出来。优秀的动态影像设计师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把握节奏的能力,在一个频道形象演绎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及其简洁的图形元素,在几秒钟的演绎中,要通过屏幕上的运动,让观众兴奋并记忆深刻。既简单,又要有空间感。流畅的动态表现,通常会达到较好的结果。

例如著名的FOX频道,它抓住字母O的平面形态:正形是O,负形是一个圆头矩形,来进行频道的形象演绎,用斜线分隔的方式来作为元素和画面转接。它的风格简约,几个简单利索的动画直接达到转场的效果,让观众造成这是一个层层叠叠的丰富多彩的影像世界的感觉,大大的提高了观众的兴奋点。并且,在宣传同一电视内容,如电视剧、电影等的时候,依然可以将这样的动态演绎融入频道包装中,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好的电视频道的包装可以给电视品牌带来不断向上的良好收益。以江苏卫视为例,多年前默默无闻的江苏卫视,随着《非诚勿扰》的播出,在2012年登顶成为除CCTV外的晚间收视冠军。它的品牌定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般到优秀的过程。2004年江苏卫视的品牌口号是“江苏卫视情感天下”,2008年和2009年,品牌口号从“情感天下”升级到“情感世界”,2010年,江苏卫视的品牌又从“情感”升级为“幸福”,提出了“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品牌口号。2011年简化为“幸福中国”,逐步成为全国性优质传媒品牌。

在频道包装设计上,江苏卫视使用了一套三维到平面的转换方式,简单的几何形进行三维变化,定格为极简的平面形式,通过有效的画面分割产生不同的区域,用来显示不同的主体内容。比如下图2010年江苏卫视导视系统的设计,就是由类似魔方一样的立方体旋转变化出导视框。然后再由平面图形演变出导视框。整体动画流畅,以极简的视觉变化完成了频道导视系统的包装。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收视内容传达,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包装将频道品牌的理念良好的嫁接在了频道的串播体系之中,时刻传播自己的品牌口号,将理念灌输给观众,以此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品牌营销效果。

视觉的简化能够让观众更好的完成内容体验与情感体验以达到突出品牌口号的目的。江苏卫视品牌的主力传播载体为“幸福”,这个概念在众多卫视频道中脱颖而出。这样的创新理念与明确的频道呼号是它的优势,而这些优势要在大大小小上千个频道中把观众抢到,靠的是,在遥控器拨换频道的2秒钟时间内迅速吸引观众眼球。将品牌形象渗透到频道的每一条毛细血管,是江苏卫视整体形象塑造的非常鲜明的原因。

而且在整个包装串播体系中,也有很好的承上启下关系,能够依靠热门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让观众留意之前和之后的其他节目,在《非诚勿扰》热播之后,通过经过良好的宣传片与导视,把大量观众留住。可以说是鲜明的品牌设计,良好的频道包装体系,为江苏卫视创造了一次营销胜利。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江苏卫视已经多次在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的排名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近几年在对于电视频道包装的设计理论研究上也出现了新的观点。口口口品牌文化传播总裁罗军提出一个观点:“电视是画框(Screen)的艺术,其画框性是一种硬件的物理特性。电视设计(Broadcast Design)就是设计由画框规定的屏幕空间。这个部分是电视包装设计的关键,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而言,它更应该服从于空间设计的美学原则,而不是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或者着动画设计(Motion Graphic Design,本文解释为动态影像设计)。”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的。无论是平面设计或者动态影像设计,最终都会归结到有限的电视屏幕中,屏幕中的电视画面有主体部分也有次要部分,很多时候我们还会加上节目片头、字幕条、人名条、身份条、脚标、过场、片花、下节预告版式、节目片尾等等。这屏幕中的所有元素都有着明确的主次关系,协调好这些元素最重要的就是用空间的设计思路去加以区分,既要保证信息传递的便携性和可读性,也要不影响主视频的内容传达。在电视频道包装的`实践过程中,如果可以将电视画框空间拓宽,甚至无限伸展,这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传统的电视美术设计正在发生变化, 一种打破主持、演员和观众隔阂的空间设计思想开始流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空间虚拟成像若能够普及进入家庭电视领域,相信到时候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都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视频设计论文篇5

一、绪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叫颠倒课堂,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习惯(老师上课讲解,学生回家做作业)发生翻转,学生课前在家里通过观看教师创建的教学视频而学习新的内容,课上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的心得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1]。

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舶来品”信息化教学模式,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由原来的起步阶段发展为快速发展阶段[3]。

科学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是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判断时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是现在研究成果发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是科技、工程、检验等领域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课程是关于实验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的理论、方法的课程。课程已经开课多年,在教学中,关注实用性,简化理论推导,突出理论整体理解和掌握,重点教授利用软件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翻转课堂课程建设的目的是针对课程中有较多专业软件实际操作内容、应用性强等特点,改变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特点,分别采用集中教学、集中讨论和视频教学三种教学方式。理论部分集中教学使理论掌握扎实;算例采用课后筛选集中讨论,使学习和专业课题结合,更好地为把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统计应用到后续课题研究中做准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软件实现部分采用视频教学,使学生机动灵活跟随教师的讲解,针对自己的算例,实时实际在电脑中进行专业软件操作。从而总体教学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理论,紧密结合专业课题,熟练使用SPSS、mintab等专业应用软件,使学生具备数据统计分析素养,在研究生课题完成中能学以致用,科学地使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知识,并应用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本文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即软件实现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并结合第二部分筛选的与专业有关的算例及习题进行具体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以课程第四章统计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内容为例完成具体的设计与实施,首先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1.将课件内容按主题分解成10张PPT左右的小课件并完成视频录制。课程视频是为了学生课前方便、灵活学习。按学习规律,人每一段学习注意力集中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所以视频长短控制在10分钟左右,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现在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随时可以观看视频,化整为零,可以利用等车、排队等小块时间灵活学习。在视频中间加提问,学生答对问题才可继续观看,在视频结尾加提问,学生答对问题才记录视频完整观看。

2.提前一周左右发课件和视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并完成例题软件操作。学生按个人信息登录后看视频学习,并回答视频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数据了解学生观看时间、是否完整观看等情况。问题是要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并完成整个视频。学习后完成例题,自己参考课件、视频内容自行用软件完成,并提交相关数据和结果文件到指定地址。

3.课堂转换到计算机教室上课,课上讨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答疑并重点讲解重要内容。上课收集同学学习中的问题,并针对有共性的和关键学习点进行重点回答和讲解。并系统重点讲解主要和难点内容。

4.学生课上完成习题。课堂答疑和讲解内容完成之后留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允许同学互相讨论,同学之间讨论解决不了的老师再统一答疑。

5.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并复习。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布置同学继续完成课后习题,并通过习题练习复习所学内容。

总之,通过上面步骤,将课程内容学习放在课前学生自行完成,课上完成讨论、重点讲解和课上习题练习,课后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巩固学习内容,这样将学习和练习进行了翻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三次重复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1.将课件内容按主题分解成10张左右的小文件并完成视频录制。按主题分解第四章讲解内容,满足主题突出、内容专一并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采用的录制软件是Office2013和Office Mix,最后生成MP4格式视频文件。具体分解主题如表1所示。

2.提前一周左右发课件和视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并完成例题。通过完成例题的情况反馈出学生基本完成视频观看,并基本掌握学习内容,可以按照例题过程完成例题的软件操作。也有集中的问题出现,主要是成组和成对资料的假设检验有混淆。

3.课堂转换到计算机教室上课,课上讨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答疑并重点讲解重要内容。根据同学反馈,集中重点讲解理论: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以单个样本平均数的t检验为例重点讲解软件操作过程和数据结果的解读;重点对比讲解单个样本平均数中u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和两个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中成组资料与成对资料的区别。

4.学生课上完成习题。最后15分钟左右,学生开始完成习题,集中问题还是前面强调的两个不同区别,经再次反复强调明确,加深理解逐渐不再混淆。

5.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并复习。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基本正确,说明基本掌握了本章学习内容。

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视频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公开课;教学录像;比较研究

一、引言

全球大学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始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开放课件”(OCW)计划,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随后,耶鲁、哈佛、牛津、剑桥、英国开放大学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由于语言障碍,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开始并未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重视,在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OpenResourcesforEducation,CORE)的努力下,2010年底,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 CD与字幕组“人人影视”介入,前者提供课程资源和平台,后者负责将课程的英文字幕翻译成中文。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启动,整合了麻省理工、哈佛、牛津、耶鲁、剑桥等国外名校的网络视频,2011年1月,网易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视频公开课火速成为各大网站搜索热点、各大论坛讨论的焦点,利用这些网络视频资源学习的“淘课族”也悄然出现。国外网络公开课的盛行给国内传统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促使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做出反应,2011年3月,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启动网络公开课,2011年5月,教育部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同年9月,国内多所高校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http//)、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上推出,几天内就获得数千名网友的点击和热议。2012年2月8同,高教司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决定在“985工程”高校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范围扩大至“211工程”高校及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首期建设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仍在进行当中,目前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好不好”还需要长期建设。将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比较研究,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框架

论文拟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上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进行调查研究并做比较分析,研究框架的设计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比如《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中规定精品课程网站提供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对录像环境、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视频上网标准进行了规定。为配合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了《视频公开课拍摄标准》,2012年2月将其修改为《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教学录像的时长、录制场地、课程形式、录制方式及设备、片头与片尾、技术指标、视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和外挂唱词文件等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二是分析有关学者研究的视角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方法、内容设置、课程选题、拍摄与后期制作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依据以上两点结合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设计本调查的研究框架,其中一级指标有3个,分别是教学录像基本情况、教学活动和摄制技术,并分解出12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观察,研究框架见图1。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爱课程网。中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上的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浏览、学习,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30门国外网络公开课,这些课程的链接均有效。

1 基本情况

(1)教学录像的数量及分布

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录像正在陆续上传中,抛开未上传的教学录像不计,平均每门7.46个教学录像。国外网络公开课平均每门28.3个教学录像。

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学录像分布相对集中,最多15个,最少3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通知》规定每门课程至少5讲,有43.90%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3-5个教学录像,10个以上的只占17.07%。国外网络公开课中,教学录像最多的是密歇根州公开课《平面设计》,有119个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数量主要分布在10-30个之间,见表1。

(2)共享性

视频公开课具备较强的公开性和共享性。在国外,网络公开课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意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使用。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可通过在线播放和下载两种方式供用户使用,在线播放比较方便,但需要线上观看,共享性受到限制。下载能够支持线下学习,有较大的用户需求。调查显示,精品视频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只能在线播放不能下载,且没有提供课程相关材料,共享性较差。国外网络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均能在线播放和下载,共享性强,见表2。

2 教学活动

(1)课程选题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定位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其受众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社会公众,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的特点是融知识于生活、艺术与基础科学之中。弱化知识的深度,强化科普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由于通识类课程受众面广,所以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多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特别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受网友关注与追捧的也足这类通识类课程,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老师主讲的《演讲与口才》、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主讲的《现代礼仪》以及浙江大学董平老师主讲的《王阳明心学》等。中外网络公开课选题比较见表3,可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2)内容设置

精品视频公开课抛开了教案、讲稿、电子课件、参考资料和在线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支架,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一门公开课成败的关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一般都是直入主题,没有对课程性质和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国外网络公开课上的主讲教师都会在第一节课上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会以怎样的形式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如何进行考试等。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求每一讲为一个专题,专题内容尽量独立,又要保证整个课程的系列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要求,但由于教学录像数量不多,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武汉大学赵林老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中,李筱彤等网友就指出“很期待老师继续上传后面的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上传一个完整的课程,现在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只有开头”。在华南理工大学许勇老师主讲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杨俊山等网友都表示“视频有点少,希望能多出一些”。国外网络公开课并不是集中录制的,而是建立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之上。按照学期的课程进度进行拍摄制作的。所以课程内容显得更加完整、丰富,更加全面。

(3)教学方法

精品视频公开课致力于展示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设计。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外网络公开课大多采用讲授法。同样采用讲授法,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师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显得沉闷、没有生气。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特别是受到网友关注和热捧的公开课,比如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主讲的幸福课、哈佛大学Michael J.Sandel主讲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耶鲁大学Paul 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以及耶鲁大学Shelly Kagan主讲的“哲学一死亡”课,课堂教学非常灵活,在讲课中或通过最近发生的事引入课堂、或以幽默而风趣的聊天形式进行授课、或采用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方式,开篇抛出两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授课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学生会心笑声,课堂开放、自由且气氛活跃。

(4)师生互动

教育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交互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精品视频公开课应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师生对问题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提出意见等。调查发现,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82.93%的教学录像没有交互,只有少数课程安排了交互环节,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主讲的“红楼梦的艺术空间”中,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前留一些时间回答学生的提问。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老师主讲的“千古名月”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会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注重师生交互,教师习惯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开放、思辨的问题,有时即使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

(5)支持服务

“淘课族”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者和教师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其实质是一种远程学习,学习者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这些困难不仅包括学习上的,而且还有技术上的和情感上的等,比如,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需要得到解答,学习者在线学习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帮助以及中国学生特有的对教师以及学习同伴的依恋等。精品视频公开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没有其他资源支撑,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难从别处获得帮助。比如,有网友在课程讨论区中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疑惑,但没有人回帖帮他解决这个疑惑:有的网友发帖说视频不能在线观看,希望获得帮助,也没有人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国外网络公开课除了提供教学录像的下载外,很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类课程都提供课件下载,比如哈佛大学David J.Malan主讲的《计算机科学cs50》,耶鲁大学Paul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斯坦福大学Alan Cannistraro主讲的“iPhone开发教程(2010年冬)”都提供课件下载。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精品视频公开课讨论区中鲜有网友参与讨论,即使有个别网友发帖,但大多是非学术性内容,主要是对课程的评价。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参加讨论的网友较多,而且学术性贴较多,很多网友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比较深入。

3 摄制技术

(1)教学环境

《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视频公开课录制场地、光线等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网络公开课教学录像的教学环境有三类,第一类是演播室或礼堂,光线均匀、亮度适中,多媒体演示较为清晰,录制的效果最好。第二类是经过布置的普通教室,比如对普通教室黑板、讲台和墙面进行布置,安装窗帘,录制效果较好。第三类是普通教室,光线不均匀,多媒体演示不清晰,特别是学生镜头容易出现逆光等现象等,效果较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大多在演播室或礼堂录制,保证了画面质量,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录制在三类教学环境上分布比较均匀,见表4。

(2)画面清晰度

画面清晰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解画面的清晰度,二是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由于视频所占空间大,要实现网上传输必须对视频进行压缩,这就降低了教学录像的清晰度,特别是多媒体演示画面,如果在讲解画面中包含多媒体演示画面,那么很难保证多媒体演示画面能清晰展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对视频技术指标做了明确规定,保证讲解画面清晰度。在制作的过程中,各校都将多媒体演示通过截图的形式展现,将多媒体演示画面从讲解画面中独立出来,保证了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另外,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了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清晰度最高,对网速要求较高,如果网速跟不上可选择线路2或线路3。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讲解画面和多媒体演示画面清晰度都一般。

(3)声音清晰度

精品视频公开课不以图像作为主要展示对象,声音才是呈现教学信息的主要渠道,《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教学录像的声音做了具体的规定。调查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的声音都比较清晰,偶尔有几部教学录像有少量噪音,但仍能听清,而且加上字幕,不会影响观众理解。国外网络公开课是英语授课,配有中英文字幕,即使有些视频有噪音也不影响观众理解,但观看字幕影响观众理解速度。

(4)拍摄技术

中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所有教学录像色彩还原较好,未出现偏色,且镜头切换过程中未出现色彩的跳跃。教学录像采用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电视特点,能够吸引观众观看,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拍摄中应采用多机位拍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明确提出“采用3个机位以上进行拍摄”。调查结果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国外网络公开课基本上都是使用2个以上机位拍摄的。

(5)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删除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并具各一定的艺术效果,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因此,一部好的教学录像必须进行后期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片头、剪辑和字幕等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多媒体演示画面做了截图处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期制作比较精良。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大多做了截图处理,有些课程则充分利用电视手段进行展示,比如圣母大学的“你会为什么而奋斗?”完全采取纪录片形式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新西兰国立南方理工学院《英语强化课程1》在讲解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情境剧,强化英语的实践应用。

四、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后续建设的建议

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前期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促进高校加强优质资源建设。目前只建设成20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距离“十二五”末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续建设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提升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增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1 适时转变选题类型

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多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的课程,内容为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公众,这类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起来也较为轻松,这有利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传播。专题短小,灵活性强,便于短期内集中建设。随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深入,课程的选题应当适时地实现两个转变:(1)与国外网络公开课相比,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比重过多,所以后期建设应该从通识类课程转向普通课程或专业课程,这需要教师在讲解专业的学术问题时做到科学性和通俗化、趣味性的完美结合。(2)从专题转向课程或讲座,课程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能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讲座内容精炼,选题前沿,观点突出,形式活泼,能够满足较多人的需求。

2 转变观念,增强共享

国外有开放办学的传统,免费将全部的课程资料如教学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电子课件等放在网上,任人分享。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这种形式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首先是如何看待精品视频公开课存在价值的问题,实际上,教师通过视频公开课可以积累声望,学校也可以借此提高影响力,正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程中主讲心理学的保罗·布鲁姆所说,视频公开课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是大学服务社会、传播知识、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的体现。其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半直接置于全国甚至全世界同行的评价和比较之中,很多教师对此比较陌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突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

第一,加强内容设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普通课堂教学不一样,它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些学习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学习经历,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就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者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习内容的设计。

第二,调整授课方式,增强师生交互。精品视频公丌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以教师控制为主,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如果调整授课方式。讲授课也能非常精彩。首先,教师可以凭借个性和人格魅力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耶鲁大学死亡课的主讲Shelly Kagen教授,面容清瘦,盘腿坐在讲桌上侃侃而谈。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具有个性和个人魅力的老师。比如“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讲赵荣光老师,身穿长衫,满头银发,戴着一副眼镜,一个讲台,一块黑板,行云流水的粉笔字,讲解中引经据典,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千古名月”的主讲于丹老师,丰富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意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吸引观众,比如幽默的语言,交互式的对话风格,在教学中通过开放而思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4 组建专业团队,打造精品工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真正成为“精品”必须组建号业团队,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团队,一是课程团队,主要负责上课,另一个是制作团队,主要负责摄像和后期编辑。两个团队往往互相不了解,课程团队不熟悉电视的特点和工作方式,制作团队也不了解课程团队的意图,给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专业团队要包括学科专家、教学专家,主讲教师和录制人员,在录制前需要相互沟通。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主讲多为国家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这些教师有着较高的学术造诣,但不一定是能够把课讲得最精彩的人。他们可以作为学科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指导,起着编剧的作用。教学专家进行教学的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导演的作用。主讲教师是演员,他们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录制人员按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标准》进行拍摄和制作,能够根据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的意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用电视手段对教学内容作补充。

5 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

“淘课族”利用精品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很难从身边人群中获得帮助,如果不及时地给予解决,会导致学生无法继续学习。精品视频公开课倡导“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学团队、卓越教学方法”,但对服务却关注较少。精品视频公开课除了强调课程建设还要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可为每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立一个资源型学习网站,主讲教师可将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案例、参考文献等与课程一起公开,并设立讨论区,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在网上答疑,学习者也可以用这个平台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学习心得,这样能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与国外名校公开课相比,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还处于萌芽状态,前期的建设在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提高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肯定,一些课程还受到网友的热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续建设将在规模和质量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视频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教育网络视频会议;节点设计;应用示范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233-02

Node Desig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Reference of Education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ZHANG Hai-pan1, FAN Zhao-zhong1, YANG Jia2

(1.Information Center,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 A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nod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five generations of the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was presented. A design of node of fourth generation of education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which is in used, was completion. It analysis the key technologies used in node application, the node application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a next generation net 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marked with IPv6, high definition, large-scale and mobile terminal, was described also.

Key words: education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node design; application reference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方面对应用工具日益提高的要求,能够满足无障碍交流的高清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已逐步走进了社会各个领域,并展现了卓越的高效沟通能力,在要求高效率工作的今天,已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高清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正逐渐运用于整个教育系统,大部分的使用范围都针对高校和高校间的远程会议联系、高校内部的多点会议――我国幅员辽阔,教育系统内各高校、院系间会议和学术交流频繁,高清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减少由于传统会议方式产生的旅行、住宿等开支,让关键人物和信息变得更容易接近,便于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并使更多的时间用在交流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沟通效率与远程协作能力。高清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带来的流畅沟通和更有效的信息分享,使上传下达更通畅,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地做出更优化的决策。另一方面,在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在其示范作用下,下一代IPv6高清网络视频会议可以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带动现有视频会议系统的升级改造。

1 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的发展概述

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两点间互联阶段、MCU支持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软件支撑的多节点阶段、高清视频会议和下一代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阶段。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的先行者,这几代视频会议系统都有部署有节点,并进行了应用示范,推动了社会上网络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一代视频会议系统以是图形工作站、窄带网络和单点通信为基础,为教育科研服务的国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在上世纪90年代,以医学远程会诊、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下,网络视频会议发展迅猛,远在万里之外的高级专家可以指导一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各个国家的专家可以在线讨论病情。1998年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访问,亲手启动了中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这是我校建立的第一代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之一。视频会议服务器采用Sun公司的图形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扫描仪等外设数据传输采用SCSI接口,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设备,只限高端用户使用,高昂成本限制了其的广泛应用。在2010前后,以UNIX为基础的点对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被苹果公司用到了移动终端上面,成为风靡全球的Facetime软件。

第二代是MCU支持的多点视频会议,由于第一代网络视频会议的高昂建设成本和人员维护成本,发展了将控制系统集中在一起的第二代视频会议系统,其特点是维护方便,易于集成,音视频效果良好。西安交通大学也部署了MCU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将学术报告厅和主楼第一会议室、第二会议室连接起来,视频效果清晰流畅,音频不失真。但是第二代视频会议系统每个MCU支持的节点数一般是4个或8个,会议规模不能太大。由于第二代视频会议系统的缺陷,因此又发展了第三代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第三代是软件支撑的大规模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支持上百个节点,节点采用通用的图形工作站加装图像采集卡作为视频会议客户端硬件,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通过教育公网连接视频会议中央服务器。第三代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成本较低,配置灵活,可以支持大规模节点。作者在西安交通大学设计、实施了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系统运行6年,运行良好,每学期都召开多次全国教育系统视频会议。2011年6月以后,由于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调试完成,系统逐渐停止使用。

第二代和第三代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由于技术上各有优势,共生了比较长的时间。

第四代是高清网络视频会议阶段,采用集成化的视频会议终端,高清会议摄像机,运行于教育视频会议专网。西安交通大学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建设了高清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节点,本文将在将在下面章节介绍系统的节点设计与实施。

第五代是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系统以IPv6、高清、大规模、移动终端为主要特征。西安交通大学参与了CNGI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子项目“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CNGI项目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简称,CNGI是部级的战略项目,该项目由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八个部委联合发起,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下一代互联网的试验平台,以IPv6为核心。目前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实现在IPv6环境下教育网络内的互联互通,优化调试在持续进行中。

2 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节点设计

高清网络视频会议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为“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高清化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西安交通大学节点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图1为系统结构简图,图中未包含音频设备。

设计方案中会议终端采用迪威FOCUS 3800视频会议终端,通过教育网西北节点直接连接教育网络视频会议中心节点。

根据会议室面积的大小,显示设备分别采用大屏幕高清液晶显示器和高清投影机。视频输入设备采用索尼视频会议专用高清摄像机。

音频输入设备根据会议室原有音频设备和布线条件,分别采用从会议室调音台获取音频信号和使用专用无线麦克风的方式,音频输出设备采用会议室原有音响设备。

会议室还需要进行高清设备的综合布线施工,各类数据线均从顶棚进入设备间,高清投影机采用升降架安装于顶棚内,高清摄像机安置于幕布(液晶显示器)的左侧,用支架固定于墙上。

3 高清教育视频会议关键技术分析与系统实现

通过对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节点设计及实施,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节点实现的时候,解决了很多重要的技术问题,现论述如下:

3.1 网络接入的实现

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由于上传和下载的数据量都很大,共需10M左右的带宽,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尤其是教育网西北中心到北京和西安交通大学校内流量都很满的情况下,数据量大和带宽满的矛盾很突出。

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我们采用连接方式如下:直接在楼层设备间架设视频会议专用光纤交换机,会议室端口直连光纤交换机,从楼层光纤交换机直接通过光纤联系网络中心机房,在网络中心机房,不经过校园网交换机,直接连接教育网西北网中心机房。

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使用的IP直接由CERNET分配。网关为专用交换机,并在专用交换机上直连网络监测设备。

在教育科研网中建立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专网,并限制专网中的设备对其他网站的访问。

3.2 音频接入的实现

音频输入是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节点调试中的难点,啸叫和无声音输入是最常出现的问题,在调试中,直接连接是最好的排除问题的办法。

3.3 网络遥控器设计与实现

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会议终端在放入机柜后,遥控器使用不方便,而且在会议中需要及时监控网络传输情况,因此需要视频会议控制设备。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终端支持web访问控制,我们采用在会场中架设无线路由器和移动终端的方式对视频会议终端进行控制。使用思科E1000作为路由器,拟采用苹果移动终端作为视频会议控制终端,但是由于iOS对flash的支持不好,后采用笔记本作为视频会议控制终端。采用无线路由器、笔记本电脑、IE和Safari浏览器的网络遥控器已经调试完成,并多次应用于全国教育系统会议。在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拟采用iOS和Android的系统作为移动终端。

4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每个视频会议节点的设计和实施工程量巨大且涉及网络、计算机软件、硬件等诸多领域。节点建设已经成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论文首先介绍了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教育网络视频会议到第五代CNGI下一代互联网视频会议。完成了高清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节点设计方案,并对节点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论文完成的工作对教育网络管理、教育系统应急指挥和下一代网络视频会议的技术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Comer D E.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 Vol I:Principles,Protocols,and Architectures Fourth Editio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勇军,袁华,张凌.CoolView中透明视频网关的设计及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6-3):99-101.

[3] 沈鑫剡.多媒体传输网络与VoIP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视频设计论文篇8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搜索到相关文章109篇。这些论文多立足于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盛国强和周永模利用问卷调查了我国1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状况,发现抄袭、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1]文章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英语写作教学、把好论文选题关、科学使用研究资料和加强过程管理等。张春芳用文献法对近三十年(1981年至2009年)刊登在国内121种期刊中有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调研,指出毕业论文管理、写作及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把握基本的选题原则和方法;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2]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作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得到的文章仅有2篇。其中曹胜强的《谈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改革策略》[3]一文中提出的改革策略并无太多新意。许晓艳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和论文时间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毕业设计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使“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她提倡学生用英文写出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如“英语+经贸”,“英语+旅游”或“英语+酒店管理”等,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4]然而,实际情况下,“英语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仍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主体。X相关专业课在整个专业培养大纲的比重和课时量很难有所突破或实现”[5]。因此,学生对X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皮毛,难以写出质量较高且有一定独创性的文章。用英文撰写的要求更增大了论文撰写的难度。学生只得转而求助于网络资源,通过“拷贝”和“粘贴”完成论文。这无疑又回到了论文抄袭和论文质量低下的老路上去。综上,目前国内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强化对学生论文指导的过程监控与管理等,即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也很难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的弊端难以消除。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明确地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和实践,注重能力和专长。庄智象在《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常情况下,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如何协调结合,是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前者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性,后者检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动手能力。这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是否也可以将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由单一的论文模式改为一种集社会实践和论文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本校英语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虑,最终提出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力求探索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抄袭,且适应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改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7]若仔细推敲这句话,“一般”二字暗示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调整。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从2012届学生开始,本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具体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出有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的视频节目。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比如人文景观、产品推介、跨文化交际等。除了制作15~30分钟的专题视频外,学生还需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稿。学生将此文稿译为质量较高的英语,用于为视频英文配音,同时视频还配以中英文字幕。几名学生可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上互相协助,但每个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个独立的作品和配套的中英文文稿。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本系还特别邀请了电视台的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32学时的培训,讲授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如何利用专业的EDIUS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及字幕制作。培训扩充了学生英语专业外的传媒知识,使学生获益匪浅。2.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学生就业前以往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第八学期进入到论文撰写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学生基本步入社会,或就业实习,或四处求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写作。学生离开校园导致信息资料缺乏,引发网络抄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本系要求2012届的毕业生在第六学期即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与修改以及开题报告的答辩。从暑假至第七学期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文字稿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形成定稿,继而完成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第七学期中下旬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学生修改后提交最终版作品。将毕业设计提前,避免了学生毕业设计时段与找工季的冲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3.改革为毕业作品制作的优势其一,视频制作属于原创性的作品,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亲自为视频配音并出镜,有效地制止了抄袭现象的发生,且学生选题不再狭窄单一,时效性大大增强。很明显,改革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比改革前更丰富更新颖。其二,相比以往多届学生反复写过的没有新意的论文来说,新形式的毕业设计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广东,其毕业设计多围绕广东本土的人文景观、企业及产品、文化传统等进行。如“岭南水乡———小洲村”、“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欢乐谷成功之道”、“潮汕成人礼———出花园”、“西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西关大屋的历史变迁”等许多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亦可选取自己有求职意向的行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最终每个毕业作品被单独刻录在光盘上,可作为学生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成功应聘增添筹码。其三,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自导视频作品,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千年葵艺在新会”的制作者巧妙地把一位老奶奶摇着葵扇给孙女讲故事的场景引入到视频的主题———介绍广东新会的“葵艺”发展史。其四,将中文稿翻译成英文,在老师指导下不断修改至最佳的过程,使学生的写作翻译技能和语法、词汇等英文基本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五,在为视频英文配音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英文稿的朗读,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错误发音,改善了语音语调,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六,通过在网上搜索毕业设计视频的相关素材,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其七,视频拍摄和编辑软件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字幕制作等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八,拍摄前与公司厂家或景区等多方联系,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视频由几名同学或亲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鼓励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继续撰写毕业论文少数打算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需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为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鼓励部分学生撰写论文并配备优秀教师对其指导。

三、改革效果和结语

2012年5月,项目组针对2012届毕业生的论文改革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8个问题),收回有效问卷60份。其中76%的同学支持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设计。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整个毕业设计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具代表性的回答有:(1)锻炼了动手能力,熟悉了视频生成的全部过程,自学了多种软件。(2)提升了中译英翻译能力和写作水平。(3)亲自走访、拍摄、剪辑到最后的成品,很有成就感。(4)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英语口语也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对沿用了三十年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进行改革这一实践本身就具有创新精神,操作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和质量评价指标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但改革的优势很明显。由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毕业作品制作)要求学生自己参与到视频的创作之中,大范围抄袭、拼凑甚至的现象少有发生。此外,改革全方位地提升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口笔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促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问卷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