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融资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9:39:01

债务融资论文

债务融资论文篇1

企业筹集资金,通过银行借款或债券融资的方式,并对其偿还和运营等所采取管理方法中涉及到的各类成本,统称为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从结构性的角度来看,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企业规模与公司成长性。根据企业的规模性判断,企业的规模越大,其采取融资的方式也就越偏爱发行股票、债券等。因为相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讲,大规模企业能够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利用多元化规避、分散经营风险,且能够均衡上市后不同时期的利润水平,确保企业的稳定收益。除此之外,大规模企业有着更有效的内部资金调度能力,所以负债能力和抗风险水平较高,不容易出现破产等风险情况。从公司成长性角度来讲,公司资本结构与其成长性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而公司的成长性和公司的债务水平,也体现着负相关的关系。(二)债务结构与债务率。从债务结构来看,不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对应着不同的债务类型,所以债务结构对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客观来说,当企业面临较高负债率的情况下,其破产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无法确保债权人的利益安全,可能会拒绝对企业提供资本或者索取高回报。所以债务融资对于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来说,也会表现出更高的成本。(三)公司信用、公司治理。鉴于债权人保护机制与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债权人对企业的债务情况也无法全面掌握,与此同时,由于偿债机制的缺陷,也无法确保债权人的根本权益。所以从公司信用角度来说,债权人对其进行考量,决定着面临风险的大小。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不仅能够降低其谈判费用和筹资审查费用等契约签订成本,而且还有助于在债权人处获得较低利率的债务,即以契约价格成本,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成本,是确保上市公司出资人获得期望利益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不同,其治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股权分散企业来说,其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体现为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问题。相反的情况,则表现为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和信用,都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因素。(四)市场利率。在诸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中,市场利率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宏观环境下,市场利率容易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还会延伸到投资效果、债务利率水平以及债务资金不同结构的需求和供给情况。根据企业未来的利息和债务回收表现评价,上市公司能够申请到较小风险的银行贷款,获得较低的利率。但是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则由于承担着较高的风险,所以其贷款利率也会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的不同表现情况下,会导致债务融资成本的上下浮动。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无论是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还是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其实都受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如果存在着虚假的会计信息,则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正确投资选择,在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盈利和经营情况的背景下,投资者会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容易造成经济损失,进而扰乱了国家的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增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质量在社会层面的作用,主要在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对国家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引发大量偷税漏税的情况,导致国家的税费流失,不利于整体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简单地说,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就越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在各个时间段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容易在投资者中获得较低利率的融资成本,更好的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进而带动市场健康有序前行。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纵观现代公司管理制度,主要存在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特征。对于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者来说,其所能够获取的信息往往要比控股股东和内部管理者少很多,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较低体现,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反馈情况,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透过信息披露的方式打破信息不对称现象,缓解问题,才会指引资本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其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低。由此可见,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主要在于减少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降低债务人的违约风险,进而间接地降低了债权人对风险议价的要求,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综上所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种种影响因素中,会计信息质量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对企业债务融资的约束也就越低,进而成本也就会随之降低。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管理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达的互联网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可靠,企业披露信息更加方便。对于债权人来说,更快速地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也有助于降低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从宏观整体环境来看,构建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关键在于设定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评价等级,构建相应的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前文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信息质量越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建议银行或债券投资者,更多的以参与方的角度,加强债务与信息质量之间的联系,强化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风险性,优化资本资源配置。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仅仅存在四个等级,且并没有受到大众的重视,所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仍然无法流动。在此情况下,需要构建良好的体系,以第三方公正独立的评价体系,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这样的变革,需要证监会、监管机构、金融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的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其中。从微观的层面来说,要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首先要通过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来完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管理。一整套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助于缓解两权分立情况,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强化公司信用,弥补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先从改革股权结构入手,通过降低股权的过度集中情况,用合理、科学化的股权分配,产生制衡作用,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市场约束力和市场监督。其次,要强化董事的监督功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综合来讲,宏观上社会各个部门的各司其职,微观上市公司本身的恪尽职守,都将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管理。强化全社会的会计文化建设,由政府带头以政策性支持作为基础,教育部门配合发挥宣传和教育功能,开展会计文化布局,让上市公司的会计领导者成为会计文化的倡导者。当全社会包括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形成了会计文化意识,才能指导并实践会计信息质量的真正效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对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在较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保证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四、结语

通过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汇总并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上市公司高质量披露会计信息,能够进一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通过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及其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探讨,本文揭示了种种影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因素,其中会计信息质量是最关键因素。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和投资者都要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作用。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需要政府从宏观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企业从微观的角度完善自身的债务融资成本管理体系,适时主动披露自身的会计信息,提升债务融资效率,维护广大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债务融资论文篇2

关键词:债务融资;成本

现代公司是经济的产物,它是由很多个体的组成的一个高效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员工,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等。长期以来我们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些当事人有着共同的目标的基础上,但是他们的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每个个体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便产生了矛盾与冲突。理论是在利益冲突和信息的不对称基础上的产物,也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企业是一种契约的组合,由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或者合约的不完备等,导致了公司利益个体之间的不相同,这样便产生一定的成本。成本概念最初是由 Michael C.Jensen 和 William H.Meckling(1976 年)提出的,由于现代的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拥有者,目标不一致。在契约关系中由于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一些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成本。

对比国外发达债券市场,我国的债务融资主要发生在银行和企业之间。伴随2015年半年报的全部出炉,沪深两市278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5.45%,早就远远地超越股权融资,成为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手段。丁启丹(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以此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是不符合西方国家已经证明优序融资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行为。债务融资是在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西方长期发展出来的公司债务治理理论在中国可能不适用,我国普遍把债务融资作为无法进行股权融资的被迫选择或政府扶持的手段,并没有意识到债务融资能够降低权益融资的成本。现在随着债务融资的研究与发展,债务融资已经得到很多企业重视。在公司中增加债务融资,首先是利息的抵税作用,然后是债务融资的到期还本付息,便于企业控制剩余现金流,可以更好的控制经理人员的一些过度的消费和投资;最后是债务融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做出判断。同时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相当的积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在会计准则中对债务融资的会计信息有着相当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债务融资的研究。在发展中我们研究发现债务融资可以有效的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但同时会产生债务融资的成本问题,我们发现很多的的研究主要是寻找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的最优债务融资比例。

一、债务融资可以降低权益融资的成本

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引入负债进行缓和,同时可以降低股权的成本。Modigliani和 Miller (1958)提出的无税MM理论在满足一定严格的假设后,企业价值是不受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的影响的。然后他们又提出了有税的MM理论,负债利息支付可以用于抵税,企业价值在完全负债是达到最大。然后Jensen和Meckling(1976) 论述了债务融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激励角度分析,假设企业投资资本是固定不变的,且企业使用债务融资可以降低对外部权益资金的需要,间接提高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使经理人员与股东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从而缓和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冲突降低了成本。从另一方面约束角度分析,债务合同中的保护性条款对于企业的限制,便于企业控制剩余现金流,可以更好的控制经理人员的一些过度的消费和投资。曾春华(2005)也说明了债务融资的激励和约束,他认为负债水平高的企业,是在向外界传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债务融资可以使利益人的利益趋于一致,达到相互制衡的一个状态。Grossman 和 Hart(1982)认为管理者的利益和公司生存紧密相连,一旦公司清算或破产,会导致管理者失去任职前的一切既得利益,甚至会对未来个人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债务融资要求的企业到期还本付息,这就增大了企业破产的风险。因此债务融资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促使管理者会约束自己做出更好的经营和投资决策,降低权益融资成本。Fama(1985)研究也表明,债务融资可以对管理人员形成约束,主要包括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和严厉的债权附带条款等,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债权人可以减少权益持有者的监督工作。不同的债务期限也对公司治理结构起到不同的作用:短期债务可以减少经营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 (Jensen,1986),正是由于负债按时付息的硬性要求可以促使经理多努力少享受,防止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样Stulz(1990)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债务对现金流的作用,他认为经理人员希望把公司所有的现金流用于扩大公司的投资,从而增加其控制资源的范围和程度。Diamond(1984)从金融监督角度入手,他认为金融中介作为债权人相对比其他的市场参与者更有能力且有动力去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最后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适当的举债增加企业的价值,减少权益融资的成本。所以说引入债务融资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

二、债务融资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债务的期限结构

短期债务可以在企业的破产清算和自由现金流量的随意决定权两个方面来约束管理人员;长期债务通过防止公司无效扩张或任意的投资对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因此企业在拥有大量的现金流时,应加大对短期债务的融资,减少经理人员的个人目的消费和投资。适当降低债务的期限或选择短期债务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企业股东风险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Barnea、Haugen and Senbet,1980)。肖作平(2011)在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后,得出相对比于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更能缓解冲突。在管理层激励的角度出发,曹国华,林川(2013)认为短期债务能够缓解管理人员薪酬风险引起的成本,然后短期债务可以替代股东,成为监督管理人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Brick和 Ravid(1985)认为只有利率的期限结构不是平坦的,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的预期价值就一定取决于它的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要面临偿还本金的压力,短期债务的价格相比长期债务对企业资产风险变动相对不敏感,因此在风险较大的企业,负债比率应该随着债务期限的变短而降低。对于债务的期限结构所影响的成本的变化,短期债务在公司治理中要比长期债务有优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治理

在我国上司公司中的债务融资很大的比例是银行借款,相对于股东而言,银行能够更好监督企业,减少企业的各项决策项目的失误性,迫使管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投资融资决策时更加的谨慎和科学,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青木昌彦(1995)指出,在内部人控制方面,股东模式是存在严重缺陷,日本的实行主银行制是对这一缺陷的弥补。它是一种相机治理形式,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主银行要承担比其贷款更多的损失,所以在公司经济运行正常时不加干预,而在企业经营不佳时,主银行凭借信息优势及时介入,实行外部人管理,这样便会触及到管理人员的根本利益,促使他们积极地为公司的发展筹划。Delnog(1991)认为:在德国和日本,银行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银行有时甚至能够决定股东的份额、董事会成员。但在其它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大的债权人治理还缺乏影响。Williamson(1996)把债券和股权看作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治理方式。吴冬梅(2001)把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分为两种模式,高的资产负债率情况下,在借鉴日本的模式下建立股权和债权的双重模式。张宗新(2003)强化商业银行的治理作用,把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激励与制约的制度安排。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了企业的长远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

三、研究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国外的学者已对债务融资与成本研究许多年,但是有些理论在我国并不适用,对于国内的学者的研究还是过于重视理论,应该加强落实于实践。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未能有一个完善的市场,国内的市场是基于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下,在这种模式下怎样更好的发挥债务融资的成本。其次我国目前关于公司融资治理问题的研究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文献的大多数是关于股权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并且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不显著。而债务融资发挥的积极作用,未能在公司治理中形成优势。最后,我国对债务融资的研究多见于债务融资结构,市场价值,绩效等方面,对于的其他的影响未做深入研究。我国的融资顺序与被西方国家实践证明的优序融资理论相违背,出现这种现象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状况以及我国整体经济环境分不开的。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在股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债券市场却发展缓慢,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是否存在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命题。公司是一个整体,学者不断地研究股权成本与债权成本,但是涉及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肯定是复杂的过程,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后我们应该发展债权融资积极作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债务治理: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银行监督效用;完善破产威胁机制,设置监督人制度,强化债务约束效应;完善激励机制,发展经理人市场,培育专业经理人;加快债务市场的发展和债务融资的创新,优化债务结构,促进债务类型多元化,提高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率;完善各种金融体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好债权人的利益等,使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到更高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林川.管理层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基于非金融行业上司公司的面板数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52-60.

[2]陈洪波,宗建树.债务融资与成本[J].经济体制改革,2003(1):102-105.

[3]丁启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9(4):45-49.

[4]郭姿辰.债务融资结构与成本抑制效应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况震霆.我国上市公司倩备融资结构对股权成本勤响的务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刘明,袁国良.债务融资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J].金融研究,1999(7):34-39.

[7]彭路漫.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股权成本影响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宋惠敏.基于成本理论的企业债务融资效应分析[J].金融与财会,2005 (12):32-34.

[9]肖作平.终极控制股东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6):25-35.

[10]曾春华.浅谈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用[J].商业会计,2005(12A):43-47.

[11]张宗新,伊力亚斯・加拉力丁.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45-50.

[12] Brick,I. E. and S. A. Ravid. 1985. On the Relevance of Debt Maturity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85,40:1423-1437.

[13]C. W. Smith and J.B. Warner,: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9,PI 17.

[14]Fama.Contract Costs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Business,1985,63:71-92.

[15] Grossman,Hart. 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1982,11:107-146.

[16] Jensen,M.c.and Meckling,W.H, 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06.

[17] Modigliani,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18] Stulz.R.M.1990.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6:3-27 .

债务融资论文篇3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2004年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年报数据计算出盈利指标和资本结构指标,对它们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之间呈负相关,与理论研究结果相反。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美国学者杜兰特提出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折中理论。净收益理论假设债券人和股东认为负债比例的提高不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认为负债比例的提高会降低企业总资本的成本率,从而会提高企业的价值,特别是当全部都是债务融资时,公司市价最大;净营业收益理论假定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固定不变,不管负债比例如何变动,企业价值不变,所以不存在一个资本结构是最优的;传统折中理论折中上述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认为当企业在一定限度内提高负债比例,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不会有明显的增长,总资本成本会下降,公司市价上升,但负债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导致公司市价下降,所以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但没有给出资本结构的具体比例。

1985年,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发表《资本与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MM理论可归结为两点: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为公司带来避税方面的好处。

在MM理论中引入权衡模型、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放松了MM理论的假设前提,是MM理论的进一步修正,认为企业虽然可以利用负债的税收挡板作用,但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这种风险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资本的结构是债务的利益和成本相权衡的结果,应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激励理论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与经理人员行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比股权融资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如果借债就存在无法偿还的财务危机风险,甚至是破产风险,经理人员不得不做出谨慎科学的决策,努力工作以避免或降低风险,相反没有外债,企业就不会有破产风险,经理人员没有要还债的风险意识,工作上就不能尽心尽力,很容易导致公司没有活力,业绩不好,因此,股东及债权人希望企业举债,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以免破产。

罗斯(Ross)提出非对称信息理论,他假定对企业的收益情况和经营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则不知道这些信息,他们只能通过经理者公开披露的信息间接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推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资本的融资顺序应是:首先是内部筹资,其次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从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负债融资对企业是有利的。

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指标的相关分析

关于资本结构与债效的关系,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陆正飞和辛宇(1998)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获利能力与长期负债比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冯根福等(1999)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与资产比值是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Huang和Song(2002)的研究结果显示:盈利性与资产负债率高度负相关,资产收益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可以引起资产负债率1.5%~2.0%的降低。夏俊荣(2001)认为上市公司各年底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股权融资比例却逐渐扩张,并且越是盈利的企业负债率越低。

本文选取2004年部分上市公司样本,验证资本结构和企业盈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变量的选择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所示的所有负债,在学术界称之为广义资产结构。这样,资产结构表现为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认为长短期负债都具有税收优惠及负债约束功能。用负债总额/资本总额来表示资本结构,反映了上市公司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重,在本文中作为资本结构的代表变量进行研究分析。

盈利的指标本文中选择了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获取利润的能力。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可以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此处验证资本结构指标和盈利指标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盈利指标是被影响指标。

(二)样本数据的搜集

本文搜集在深市和沪市部分上市公司2004年的财务数据。从沪深两市随机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剔除ST、PT公司和金融性公司,同时,为了数据的真实性,只选取了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另外,由于部分数据缺乏等原因,又剔除有缺失值的公司。最后得到40家公司的数据(附录)计算出各自的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作为样本数据。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之星网站。

(三)资产结构指标与企业盈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产结构理论研究表明总负债对总资产与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债券融资与企业是有利的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负债水平就比较高。因此,从理论上推论,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对选择的40个样本数据,用Excel做散点图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和回归直线方程,观察现实的情况和理论的情况是否相符,结果见图1和图2。图1表明: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净利率的判定系数为0.0529,呈弱相关,回归系数为-0.0813,为负相关,说明样本的现实情况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降低,资产净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上市公司有避免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图2是销售净利率作为盈利率作为盈利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和图1的结果相同,上市公司也有避免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

统计分析结果所表明的现实情况,和西方现代资本结果理论的结论正好相反,这暗示了我国当前融资环境下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的差异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债务融资的实际成本相比股权融资成本是高的,究其原因,要考虑我国债务融资渠道少以及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而使股权投资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另外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是以税后利润指标作为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债务融资带来的债务成本会对税后利润指标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股权融资所形成的融资成本却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管理者不希望过多的债券融资,因此也偏好于低的资产负债率,从而选择以股权融资方式筹集公司所需的资金。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改善建议

(一)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提高负债比例,发挥债券治理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总体上还不完善,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而“内部人控制”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主要股东兼任公司管理者或者由主要股东推荐的人员担任公司管理者的比例越高,越倾向于股权融资。一旦公司破产,“内部人”的收益也随之丧失,所以最重要的是公司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风险越低越好;尽管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带来一定的避税收益,但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不可避免有较高的破产风险。因此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公司“内部人”更偏好于软约束、低成本的股权融资方式,而不希望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带来高破产风险,因此也就不偏好高风险的债券融资方式。

根据资本结构理论,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优势。由于必须支付到期利息,经理者不得不考虑资金的分配,不能盲目的进行过度投资,从而约束经理者的行为。一般通过债务融资能够提高经理者的持股相对数,可以增加经理的收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股东和经理者的利益一致性,从而产生激励效果。另外,债务融资具有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好时,尤其是现金流量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企业面临被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风险,所以企业可能会被强迫退出这一领域,此种情况会对经理者产生很强的经营监督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率相对较低,举债融资的空间较大。所以,上市公司应积极利用债务融资,提高债务融资的比例,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我国资本发展很不平衡,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应根据自身未来预期自主作出融资决策,依据未来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收期去定发债期限,直接向投资者发行债券,使债企业真正成为负责任的责任人。而我国现在债券发行审批程序相当繁琐,限制条件也很多。政府应认识到这些,在政策上给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帮助,建设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现在银行是企业债务的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来源,企业长期债务资金的来源应多样化;同时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有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比如破产法、债务人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价制度、债务抵押和担保制度等。

(三)完善国有银行制度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银行是其主要债权人,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被普遍认为是“软约束”,企业发生亏损不能按时还贷,往往由国家还债。而近年来,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也在进行改革,都被推向市场,要受市场规律的制约,所以提高债务融资比例必须与加强债务人对公司的监督结合起来。此外,要使债务融资真正发挥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成为真正拥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银行有权利依照法律对借债企业提出重组或破产申请。政府方面,应尽快取消政策性贷款,让企业与银行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政府还应逐步放开对银行业的严格管理,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并参与竞争。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债务融资论文篇4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美国学者杜兰特提出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划分为三种摘要: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折中理论。净收益理论假设债券人和股东认为负债比例的提高不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认为负债比例的提高会降低企业总资本的成本率,从而会提高企业的价值,特别是当全部都是债务融资时,公司市价最大;净营业收益理论假定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固定不变,不管负债比例如何变动,企业价值不变,所以不存在一个资本结构是最优的;传统折中理论折中上述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认为当企业在一定限度内提高负债比例,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不会有明显的增长,总资本成本会下降,公司市价上升,但负债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导致公司市价下降,所以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但没有给出资本结构的具体比例。

1985年,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发表《资本与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mm理论可归结为两点摘要: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为公司带来避税方面的好处。

在mm理论中引入权衡模型、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放松了mm理论的假设前提,是mm理论的进一步修正,认为企业虽然可以利用负债的税收挡板作用,但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这种风险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资本的结构是债务的利益和成本相权衡的结果,应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激励理论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与经理人员行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比股权融资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如果借债就存在无法偿还的财务危机风险,甚至是破产风险,经理人员不得不做出谨慎科学的决策,努力工作以避免或降低风险,相反没有外债,企业就不会有破产风险,经理人员没有要还债的风险意识,工作上就不能尽心尽力,很容易导致公司没有活力,业绩不好,因此,股东及债权人希望企业举债,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以免破产。

罗斯(ross)提出非对称信息理论,他假定对企业的收益情况和经营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则不知道这些信息,他们只能通过经理者公开披露的信息间接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推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资本的融资顺序应是摘要:首先是内部筹资,其次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从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采用负债融资对企业是有利的。

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指标的相关分析

关于资本结构与债效的关系,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陆正飞和辛宇(1998)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获利能力与长期负债比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冯根福等(1999)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与资产比值是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huang和song(2002)的研究结果显示摘要:盈利性与资产负债率高度负相关,资产收益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可以引起资产负债率1.5%~2.0%的降低。夏俊荣(2001)认为上市公司各年底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股权融资比例却逐渐扩张,并且越是盈利的企业负债率越低。

本文选取2004年部分上市公司样本,验证资本结构和企业盈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变量的选择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所示的所有负债,在学术界称之为广义资产结构。这样,资产结构表现为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认为长短期负债都具有税收优惠及负债约束功能。用负债总额/资本总额来表示资本结构,反映了上市公司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重,在本文中作为资本结构的代表变量进行研究分析。

盈利的指标本文中选择了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获取利润的能力。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可以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此处验证资本结构指标和盈利指标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盈利指标是被影响指标。

(二)样本数据的搜集

本文搜集在深市和沪市部分上市公司2004年的财务数据。从沪深两市随机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剔除st、pt公司和金融性公司,同时,为了数据的真实性,只选取了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另外,由于部分数据缺乏等原因,又剔除有缺失值的公司。最后得到40家公司的数据(附录)计算出各自的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作为样本数据。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之星网站。

(三)资产结构指标与企业盈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产结构理论研究表明总负债对总资产与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债券融资与企业是有利的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负债水平就比较高。因此,从理论上推论,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对选择的40个样本数据,用excel做散点图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和回归直线方程,观察现实的情况和理论的情况是否相符,结果见图1和图2。图1表明摘要: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净利率的判定系数为0.0529,呈弱相关,回归系数为-0.0813,为负相关,说明样本的现实情况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降低,资产净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上市公司有避免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图2是销售净利率作为盈利率作为盈利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和图1的结果相同,上市公司也有避免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

债务融资论文篇5

论文摘要:从理论上讲,债务融资在经营者激励、信号传递和控制权的转移等三方面表现出治理效应。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且债务融资比例高于除金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文章选取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样本,发现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债务融资没有起到相应的治理效用。因此,文章提出改进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建议,以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房地产行业已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扣除土地购置费后,1997-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6. 32%增加到13%。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更大,对关联产业如钢铁、水泥、木材、玻璃等产业的增长带动约为其本身增长的两倍。而房地产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如何筹集资金成为房地产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构成企业资本结构,同时形成相应的委托关系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国内学者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较多,而对于债务融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二、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企业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即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与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从最早mm理论中对债务融资的财务效率方面的讨论到新资本结构理论中对债务融资治理效率的研究,从理论上讲,债务融资在经营者激励、信号传递和控制权的转移等三方面表现出治理效应。 

    债务融资在经营者激励方面主要表现在:债务融资可以提高经营者占有剩余收益的比例;债务融资到期还本付息的硬性约束,减少了可供经理使用的自由现金流量,抑制管理者做出低效率、非理性、投机性投资,促使经理努力工作并做出较好的决策。 

    债务融资的信号传递理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从两方面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其一,当外部投资者预期到自身处于信息不利地位时,可能会减少投资或增加融资成本,使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成本;其二,当外部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时,对市场上所有融资企业只能按照平均价值估计,导致投资的低效率现象。ross(1977)最早注意到经理可以通过负债比例的选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其融资项目的质量,投资者把具有较高举债水平当作是一种较高质量的信号。当企业提高债务时,相当于经理预期企业有更好的经营业绩。majluf和myers (1984)提出的融资优序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负债融资将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由于债务融资状况会影响到公司的控制权分布,当企业经营业绩优良的时候,债权人较少地干预企业事务;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陷于债务不能履行的状态时,债权人会干预甚至接管企业,意图改善企业治理效率。这一潜在接管威胁对企业的激励约束作用非常显著,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从负债融资的治理机制角度分析了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国内学者近几年在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债务融资治理效率问题,但经常得出不同的结论。于丹枫(2007)从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整体出发,发现资产负债比例与我国公司治理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刘晓江(2008)以资产负债率为自变量检验出资产负债率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值相关系数均为负相关,得出资产负债率与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为负相关。刘建国和杨卫东(2009)对2004-2008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与长期银行信用融资率和财政融资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治理效率与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方茂扬(2009)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当前房地产上市公司负债率过高,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负效应。 

    综上,国内学者大多从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融资渠道拓展角度研究债务融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绩效作为中间变量,主要分析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试图揭示我国债务融资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4年以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特性,剔除2004-2008年间,年房地产主营业务收人不及50%的公司,同时剔除2004-2008年被列为st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最终选取了4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万得资讯系统(),数据分析使用spss16.0。 

    (二)定义变量 

    (1)被解释变量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 

    学者对公司绩效的研究,通常用的指标主要有三种tobinq、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分割,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因此,在计算公司市场价值时就易失真。净资产收益率能够很好地反映自有资本收益能力,但忽略了债权形式资源投资的影响。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全部资产所产生的效益,体现了公司资产综合利用的效果。因此,本文选用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 

    (2)解释变量选取总资产负债率(dar ) 

    总资产负债率最能体现企业的整体负债状况,是体现公司融资结构的最基本指标,并且容易计算和界定。 

    (3)控制变量 

    ①公司规模,根据莫克(morck,1998)的研究,公司规模对业绩也有影响。本文选取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insize)来衡量公司规模。 

    ②自由现金流量比(fcf)是国际上各行业领先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业绩考评指标,而自由现金流量比正是企业价值的最重要变量。企业价值和自由现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观属性,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替代传统的利润、收人等考评指标。 

    ③流通股的比例(ple),即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数量和总股本的比例。因为流通股越多,表明一个公司的股权越分散,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的影响。 

    (三)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来研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具体的多元回归模型设定为: 

    其中,α是回归方程的常数项,β1、β2、β3、β4分别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待估系数,产‘是随机项,i表示公司,t表示年份。 

四、实证分析 

    本文对2004-2008年共205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见表1、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样本标准差不高,各变量偏离平均值水平均不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各变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样本不具有自相关。 

    (一)强行进入法回归分析 

    本文采取强行进人法,将所有对总资产收益率具有解释能力的总资产负债率、1nsize、自由现金流量比和流通股比例纳人回归方程,得出的多元回归结果如表3、表4、表5。 

    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相关系数r = 0. 374,判定系数r2=0.140,调整的r2 = 0.122,表明此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度比较理想,并且durbin-watson =2.326,表明各残差间相互独立、无自我相关。方差分析显示,f值为8.116, p值为0. 000a,表明这一回归模型成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这四个自变量能显著解释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绩效。 

由回归系数分析表6的结果可得回归方程式为:  

    

 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四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总资产负债率、in-size、流通股比例、自由现金流量比。其中总资产负债率、自由现金流量比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四个解释变量中总资产负债率和1nsize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两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相关关系。但是我们也发现自由现金流量比、流通股比例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不该保留在模型中。同时,在共线性诊断(见表7)中我们发现此模型中条件索引的第五维度高达58.925,说明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总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回归方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通过逐步回归法选取变量,避免发生复共线性现象。 

(二)逐步回归法回归分析 

    由逐步回归结果(见表8一表12)可知,总资产负债率和1nsize选人回归方程,这与我们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这两个解释变量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强行进人与逐步回归整体回归模型的f值都达显著。因强行进人法有四个解释变量,所以其r与r2都较逐步回归法高,但调整自变量各数值的影响后,由调整后的r2与f值可知,去除复共线性影响后,逐步法的回归模式的解释力较强行进人法更佳。可以得到回归方程式为: 

    其中,总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五、结论 

    本文根据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采用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度量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然后运用收集的数据对经营绩效与债务负债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得到如下结论: 

    1.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与总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理论分析中的结论相悖。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尚不规范,只是弱有效市场;二是房地产公司本身特殊的债务融资特点。据统计,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贷款加上购房者银行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房地产公司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完全走上商业化轨道,经营管理水平长期以来偏低,对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缺乏监督机制,参与公司治理的兴致不高,很难在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控制变量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本文前提假设是一致的,说明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符合规模效应原理。另外两个控制变量自由现金流量比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但是不显著,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少的关系。 

债务融资论文篇6

论文内容摘要:在经济改革之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社会主体对债务融资制度的创新需求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为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以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础。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债务融资制度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呈现出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债务融资结构的非均衡性、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和非连续性、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置服从政府的偏好和效应函数,以及关系型债务融资异化等等。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主导并通过法令推进的变迁,只有在政府收益大于成本时,政府才会有动机建立新的制度。

我国债务融资制度变迁回顾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银行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界,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银行制度;二是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银行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银行体系,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国有银行的产权和治理结构混乱等方面。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则经历了较大的起伏,与政府制定的企业债券法律法规的变化相呼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债务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无论是银行制度变革还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始终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控制,市场化的资金配置关系尚未形成。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债务融资制度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呈现出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债务融资结构失衡、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和非连续性、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置服从政府的偏好和效应函数,以及关系型债务融资异化等等。但在经济改革之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社会主体对债务融资制度的创新需求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路径可以用博弈论的观点进行解释:如果把制度视为一种博弈均衡,那么可以认为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是从一个博弈均衡到另一个博弈均衡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是两个最重要的参与人,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的路径取决于二者的行为偏好和谈判实力。由于政府控制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在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路径呈现明显的政府主导、强制性特点。

我国债务融资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债务融资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债务融资结构的非均衡性

我国的债务融资制度从总体上看,是以关系型债务融资为主导。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债务融资方式,因此社会经济中关系型债务融资和保持距离型债务融资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如果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关系型债务融资,则会造成债务融资结构失衡。我国失衡的债务融资结构既体现在金融市场本身的结构构成方面,即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规模结构失衡;也体现在债务融资内部结构方面,即缺少一个有足够规模和流动性的有效率的企业债券市场,企业的债务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贷款。1993-2007年我国股票筹资额、贷款增加额和企业债券发行额及其在当年GDP中的占比如表1所示。

(二)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和非连续性

当市场需求成为制度变迁的主导时,金融制度变迁呈现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特征,也就是根据事物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并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不会过分超前或者过分落后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中,金融制度的变迁随着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而呈明显的阶段性,前后缺少逻辑联系,波动幅度较大。政府的制度供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相关的制度安排变动频繁。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变迁和发展,政府相关制度变化非常频繁,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随着政府法规的变化而时起时落。

(三)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置服从政府的偏好和效应函数

由政府出面建设的金融系统是政府控制金融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装置,所以决定金融机构收缩和扩张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政府的监督和控制成本。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往往对民营金融机构持排斥态度,能够公开经营的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带有政府色彩,这一倾向的结果是导致地下金融(灰色金融)盛行。由于政府有节约监督和管理成本、控制金融风险的偏好,所以金融工具很难多样化。实际上,现有的金融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仍然以企业债券市场为例,单一的固定利率的债券品种是导致企业债券市场交易清淡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限制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关系型债务融资异化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为了满足赶超型的发展战略对资金的非均衡性需求,政府控制着贷款的规模和方向,重点支持优先发展部门和企业,银行只是实现政府融资经济目标的工具,贷款项目的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都是软约束。这种异化的关系型债务融资的结果是资金的非市场化配置和低效率使用。尽管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开始重新构建,但是由于制度变迁的增量性和路径依赖,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银企关系的建立尚需时日。

我国债务融资制度变迁路径

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的路径可以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进行解释。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可以被视为一种博弈均衡(青木昌彦,2001),即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社会行为主体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如果把企业债务融资制度也视为一种博弈均衡,那么可以认为企业债务融资制度变迁就是从一个博弈均衡到另一个博弈均衡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理论表明,制度变迁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的重新界定和相应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因而一般而言,制度变迁的路径就取决于社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的一致性和讨价还价(bargaining)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岩.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J].财贸研究,2007(12)

2.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杜惠芬.中国融资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绩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林辉.现代金融制度分析[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A].选自陈昕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聂辉华.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歧与融合—以威廉姆森和哈特为代表的两种进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8.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债务融资论文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企业的总负债中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构成结构与所占比重,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传统的期限结构理论认为期限结构的核心问题是指企业长、短期债务期限的搭配问题。因此,债务期限结构是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会导致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负债融资结构,此外,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将随着公司的成长机会、资产期限、非债务税盾、公司规模、实际税率和公司质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一、行业特征

我国非管制行业的上市公司偏好使用短期负债融资,而受管制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利用负债融资时,则倾向于采用长期债务融资,这是因为受管制行业中的企业管理者对未来的投资决策具有相对较少的自由选择决定权,管理者自由选择权的减少缓解了长期负债产生的不良动机,降低了长期债务融资产生的成本。由此可见,行业特征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也有影响。

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国外的研究表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债务期限结构选择也不相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地区差异较大,中等收入地区与高收入地区的债务期限水平相差很大,高收入地区出现明显的短期负债偏好。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和其他地区相比,高收入地区的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多属于低负债行业,高收入地区总体偏好使用短期负债;二是经济发达地区多集中在沿海地带,自1992年以来,由于政府的政策倾斜,沿海地区享有较多的税收优惠及诸如招商引资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沿海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当地金融业和信用文化的发展,为上市公司融通资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和其他地区相比,高收入地区的上市公司投资回报周期短,收益见效快,自身偿债能力强,比较容易得到短期融资资金。

上市公司偏好使用短期负债融资,一是表明了我国发达地区金融业及信用发展水平较快,上市公司拥有较宽广的债务融资途径;二是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没有利用长期债务融资利息能够避税的特点,采取合理的长期负债融资,通过减税增加收益。还有,短期负债过多,往往存在弊端,使企业容易陷入流动性风险,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财务危机。

三、成长机会

理论研究通常认为,上市公司的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当上市公司面临投资机会,需要额外权益融资时,有高成长机会的公司可能不会选择过多的长期债务融资,因为长期债务融资将股东财富转移给了债权人,因此,高成长机会的公司,其负债期限结构与成长机会负相关。

四、资产期限

期限结构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决定为现存项目资产进行再融资时,需要考虑债务与资产期限结构相匹配的问题,资产期限越长,越应该选择长期债务融资。债务期限和资产期限匹配,不仅可以提高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可以减少企业违约风险。

五、公司规模

通常情况下,大型公司多选用长期债务,而中小型公司则偏好使用短期债务。究其原因,一是大型公司往往能够利用长期债务融资中的规模经济,甚至具备同债权人讨价还价的能力;二是大型公司能够向外界提供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程度低,问题少,因此大型公司较容易进入长期债务市场;三是大型公司具有更稳定的现金流,破产风险低。上述这些优势是中小型公司无法比拟的。因此,研究结论为,债务期限应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六、非债务避税

上市公司融资时可以采用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但是权益融资产生的股利不能够免税,而债务融资发生的利息可作为期间费用或相关资产的成本,通常于税前扣除,使债务具有抵税效应,并且公司融资安排中任何形式的负债额都具有抵税效应。如固定资产折旧、税务亏损递延等都具有纳税抵减效应,因为固定资产折旧、税务亏损递延等虽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但公司可以不必为此而缴纳所得税,可作为债务的替代来减少公司税负,此外固定资产折旧还不会产生到期不能偿付债务的风险。因此,固定资产折旧等都被称为非债务避税。非债务避税较多的公司预期会有较少的长期债务,因为税盾具有不确定性,加大长期债务融资,可能会导致税盾过剩。研究表明,在不考虑税盾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债务期限与非债务避税正相关,即税盾越大,长期负债比例越高。

七、实际税率

大多数学者认为税率对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是有影响的,边际税率越高,公司就越应该选择期限越长的债务来获得避税收益。在我国,虽然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是,由于政府补贴或其他形式免、抵、退税等政策性优惠,许多上市公司实际上往往可以获得15%甚至更低的优惠税率。

八、公司质量

企业债务期限的选择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当信息不对称时,债务市场可能错误定价企业选择的债务。长期债务对公司价值的变动比短期债务更敏感,短期债务被错误定价的程度更高。因此,当债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辨别公司质量的优劣时,高质量公司往往选择短期负债,低质量公司则选择长期负债。所以,分析认为公司质量与债务期限负相关。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债务类型,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作平.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5(3).

2、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彭巧,王艳辉.最优债务期限结构研究――基于综合债务成本的视角[J].中国经济评论,2005(9).

4、谭小平.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M].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出版社,2005.

债务融资论文篇8

[关键词] 财务特征; Logistic回归;增发股票;发行债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01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 0002- 02

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的正式开始,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目前,公司债券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在多种融资方式中,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帮助企业做出合适的融资决策,实现企业的价值。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默迪里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之后,国外学者针对成熟证券市场中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Titman and Wessels(1988)和Rajan and Zingales(1995)的研究都是国外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可能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公司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有形资产比例)、公司成长性。Titman and Wessels(1988)认为非负债税盾、盈利的波动性也可能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国外文献表明治理特征显著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Kim and Sorensen(1992)研究发现, 公司管理者拥有较高股权时倾向于选择负债融资,以避免权益成本。

2 研究设计

本文只分析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发行公司债券这两种再融资方式,因此因变量Y为虚拟变量,若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则Y为1,增发股票则Y为0。文章将研究公司规模Size、非负债税盾NDTS、盈利性ROA、资产担保价值CVAR、成长性Growth、资产负债率DAR、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控制管理层持股比例MBH、股权集中度(Z指数、H指数)、股权制衡度(RPI)、行业和年份5个因素。

(1)公司规模。Rajan and Zingales(1995)研究表明在G7中除了德国外,公司的负债率与公司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大公司倾向于债务融资可能的原因是大公司的业务比较分散化并且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小,也可能是大公司信息能力强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从而选择信息敏感度强的股权融资。本文将公司规模定义为总资产的对数。

(2)非负债税盾。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发债是为了追求发债带来的税收收益。但非负债税盾如折旧、摊销同样能起到节税的作用,因此非负债税盾会降低企业举债的动力。顾乃康和杨涛(2004)的研究表明非债务税盾大的公司倾向于更多的股权融资。本文将非负债税盾定义为当期计提的折旧和摊销/总资产。

(3)盈利性。根据MM第二定理,普通股股东的期望收益随负债权益比增长而增长。Jensen(1986)认为高的债务限制了管理者用自由现金流追求个人目标,因此在控制权市场有效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会被迫选择债务融资以避免过度投资。为避免负债的利息支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使用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的3年平均值作为盈利性的指标。

(4)资产担保价值。有形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和存货在公司发生财务困境时折价的程度要远远小于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债务的抵押品。通常情况,有形资产可以充当抵押品从而降低了债权人遭受的成本,投资者自然更加乐意将钱借给资产担保价值高的企业(Rajan and Zingales,1995)。因此,固定资产、存货等有形资产越多,企业发债融资成本越低。本文以存货和固定资产整合来衡量资产的担保价值。

(5)成长性。Myers(1977)认为负债率高的公司更可能放弃可盈利的投资项目。因此,权衡理论认为高成长机会的公司将优先选择股权融资。理论同样认为预期未来的增长与长期债务融资负相关。本文将采用P/B作为成长性的变量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权衡理论认为,在负债率较小时,税收收益的增量速度高于财务困境成本的增量速度,此时企业举债是有利的;随着负债率的增加,税收收益的增量速度会下降而财务困境成本的边际增量速度上升。据此推断,负债率高的公司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反之则会优先选择债券融资。

选取的样本是在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行公司债券或是增发股票的A股上市非金融保险类公司。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其中,公司规模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非负债税盾为当期计提的折旧和摊销/总资产;盈利性发行前3年的(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的均值资产;担保价值为存货和固定资产之和/总资产;成长性为市净率;资产负债率为总负债/总资产;Z指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H指数为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股权制衡度指数为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1;年份、行业为虚拟变量。

3 实证分析

Logistic回归结果(表1)显示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倾向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资产担保价值正相关但不显著,与H指数显著负相关。此外,债务融资倾向与非负债税盾、成长性、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模型C中债务融资倾向与盈利性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比模型A、B的回归结果更加显著。

Logistic回归的2个模型都表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与公司的规模存在显著正(负)相关关系,与Rajan and Zingales(1995)、顾乃康和杨涛(2004)等大部分文献的结论是相同的。对于模型A、B显示公司盈利能力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显著水平较低,本文认为可能是有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并且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才能公开增发股票,造成了回归结果的偏差。因此,在模型C中剔除了80个公开增发股票的公司,结果显示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存在更为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优先选择债务融资以提高股东的收益并且保证了原有股东的利益不被稀释。

非负债税盾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存在负(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水平低(10%)。从增发公司和发债公司的非负债税盾没有显著差异来看,可能原因是变量无法正确全面地衡量公司的非负债税盾:变量只考虑了折旧和摊销没有考虑其他具有抵税作用的会计科目,而且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与其按照税法计算的数据是不同的。回归分析还表明资产担保价值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公司债券的信用等级都很高而且没有出现违约现象,公司债券市场对资产担保价值不敏感。相反,成长性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存在负(正)相关关系,但是本文无法确认权衡理论的解释和理论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或者两个都是正确的;资产负债率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存在负(正)相关关系,符合权衡理论的分析。

对于控制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债务融资与H指数显著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降低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公司通过负债来减少成本的动力,对于回归结果不显著的可能原因是样本中大部分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很低,其中37.7%的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为0,77.4%的公司低于0.1%。H指数与债务融资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了“有效监督假设”成立,股权集中度越高则公司主要股东就有越强的动力监督管理人员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从而降低了股权成本。对比分析模型A、B可以得到,外部治理特征对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4 结 论

本文在控制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内外部治理特征、行业和年份的情况下,着重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和财务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与公司的规模、盈利能力存在显著正(负)相关关系;与非负债税盾、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负(正)相关关系;与资产担保价值存在正(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意义上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大公司利润率的波动小于小公司,说明小公司经营风险比较大。同时,分析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会影响公司融资工具的选择,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外部治理特征和公司融资工具选择的关系不显著。

主要参考文献

[1]Sheridan Titman,Robert Wessels.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3).

[2]刘娥平,朱晓玲.从治理特征角度看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工具的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9(2).

[3]顾乃康,杨涛.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8).

上一篇:营造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财政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