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4:20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1

关键词:债务危机;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3-0010-12

一、主权债务危机起因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的爆发看起来是一场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从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曝险,到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债务比重超越警戒线引发主权债务评级下调,显示的是一场可能的债务违约和债务危机。现在这场危机还在继续延宕过程中,影响波及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什么在全球经济最核心的欧元区国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主权债务危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时,货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看起来是关键因素,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冲击波杀伤了融资过度、金融体系脆弱的国家,出现了像冰岛、爱尔兰这样的陷入危机的经济体。因为金融市场的扩张过度和过分的杠杆融资而导致金融体系脆弱部分曝险,一部分金融机构受到了影响,这显然与主权债务性质结构无关。

金融危机的冲击首先体现为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否稳健的影响,当时主要的观察认识认为金融市场衍生品的杠杆化交易失控和银行类机构资产的过度市场交易是主要原因,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资产受到了影响,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并没有陷入危机,主要国家的货币体系和政策是健康稳定的。这些国家的财政体系也是健康安全的。在应对金融市场动荡时,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充分发挥了财政的最大能力对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主要国家的财政预算支出水平和赤字规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也是应该的,一些国家的财政甚至超越了自身的承载能力实施扩张和经济拉动,甚至还带动或强制其他金融机构实施扩张和提高支出水平,以应对经济下滑。这在学术界不同流派看来,是对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或自由市场经济机制的一次彻底批判和否定。

那么,在一个健康稳定的财政体制和货币体制下,金融体系的危机爆发可能吗?它仅仅可能是局部性的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以理解,金融市场的交易和融资活动与一国的财政体系活动和货币体系的活动可以完全地切割分离吗?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并不清楚,在学术和政策实际运作层面并没有很多关注。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美国的财政体系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危机,货币政策体系也显得稳健安全,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水平都是在稳定水平状态下运行,金融危机在当时显得像是个别银行和证券机构的信用危机。在应对流动性收缩和金融机构稳健时,美国政府冲在最前面,其采用了特种预算工具筹集资金,并给予了危机金融机构大幅度的资本输入,而美联储并未作出过多反应,维持了基本的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只是在2009年以后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和就业率下降以后,才推出了扩张性的货币供应政策,即qe1和qe2。

欧洲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初期,也体现出了一种有限的金融机构信用或支付危机,对于经济财政支出最多是一种间接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到货币体系的稳定,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健康的。它在应对金融危

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欧债危机来说,它似乎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某种联系,但作为财政工具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似乎与货币政策体系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种假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被多数人所接受,也就是欧债危机是主权债务问题,是欧盟内部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失调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是这样的话,债务危机也就是一国的财政信用危机,与欧元货币政策体系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必须要问,这样的假设合理吗?金融危机条件下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货币政策体系究竟有何关系。

当我们深入地看一下欧元货币政策体系的结构影响,才能发现欧元体系内部财政体系的功能,它们二者其实是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主权财政支出体系与统一的非主权的货币政策体系被结合到一起时,它们的运作就已经潜伏了财政扩张和债务失控的危机,而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此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因此,欧债危机,看似并非货币体系的危机,实际上真正是货币政策体系矛盾危机的集中爆发。我们这种分析假设的基本前提就是欧元货币体系隐含着内在的矛盾,财政体系的矛盾是一种突破口,主权债务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已经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二、货币政策体系矛盾的财政表现

欧元作为欧盟统一货币始于1999年,它的产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职能。它既是欧洲统一经济体的流通货币和支付工具,也成为欧元区的储备货币和外汇支付工具。欧元一诞生,就取代了欧洲各国原有流通的货币,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美元、日元、英镑在国际结算中竞争,而且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的流通也形成了欧盟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于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体系运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元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美元竞争国际储备货币中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使欧洲央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在欧元区内部,统一的货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利益,对于资本流通、货物贸易和劳动力就业等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欧元体系从诞生起就带来了它的不稳定性,它隐含的矛盾冲突在市场条件形成时就必然爆发出来。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2

【关键词】债务危机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成因分析 共性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经济局势一致处于动荡状态。在2000年至2014年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频频爆发,而这些爆发危机的国家涵盖了新兴经济和发达经济体。学者在这些危机爆发的原因、救助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导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否存在相同之处,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对21世纪以后已经发生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做了简要回顾,然后根据学者的研究归纳这些危机之间存在的共性。

二、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分析

在分析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的共同点之前,首先要对这几年来已经爆发了危机的国家或地区,引发这些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的原因进行简要的文献回顾。

2002年阿根廷再次爆发了危机,其影响不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波及货币、银行以及债务。是什么导致这个能源和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拉丁美洲粮仓”的国家发生危机,学者对此进行的探究。郎晓龙(2002)认为阿根廷发生的是货币危机,他在研究中发现,造成阿根廷货币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大量短期资本流入;实际工资下降;债务结构不合理。不仅如此,阿根廷货币危机的爆发也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息息相关,杨斌(2003)指出全球化、金融领域开放与资本外逃失控加剧了阿根廷的金融风险,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对此,江学时(2002)从深层次对阿根廷这次危机进行的研究,他认为阿根廷2002年发生的是债务危机,而非货币危机或是金融危机。

继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再次饱受货币危机的困扰。2008年5月货币危机在越南率先发生,蔡则祥、林峰(2008)对越南货币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发现政府财政赤字高、信贷投资过多以及高物价水平等是造成越南货币危机的根源。复旦大学985课题组(2008)通过与发生危机的其他新兴经济体比较,他们发现越南货币危机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来自外部的货币与价格冲击和存在于内部微观结构的问题。实际上,越南货币危机爆发只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经济体现状的一个缩影。孙兆东(2008)指出高外汇导致金融系统脆弱,高外资利用加剧通货膨胀,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承受力不匹配,这都是越南发生货币危机的原因。而这也是新兴经济体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初由美国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发酵,首先在美国华尔街引发世人瞩目的金融风暴,进而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之后,一系列的危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爆发。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由希腊扩散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拉开了危机爆发的序幕。导致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研究方面,罗雄杰(2013)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投资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掩盖财政状况等是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外部原因,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欧元区危机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等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王辉(2010)、陈西果(2010)和邓小华(2011)等众多学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后续发生的危机,如2013年爆发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被认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延续。郭春松、侯哲(2013)指出塞浦路斯由于对希腊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银行业监管方面的警惕性不高导致了银行危机的发生。丁程道金、刘晓燕(2013)认为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原因、希腊债务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局势的恶化。另外,塞浦路斯对银行业依赖程度较高,缺少实体产业的支撑,也是导致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其成因是怎样的,徐小茗、赵一朗(2013)对白俄罗斯货币危机研究发现,经常项目赤字、外汇储备聚降、货币贬值与通胀聚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白俄罗斯爆发货币危机。马宇(2011)认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不当的国内政策导致了白俄罗斯的货币危机爆发。作者认为从白俄罗斯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014年的最后几天,卢布大幅跳水,俄罗斯发生货币危机。许树泽(2015)指出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出口具有较高的依赖,国际油价下挫严重影响的俄罗斯的经济,导致汇率下跌和资本外逃,继而爆发卢布危机。董光耀(2015)认为卢布危机爆发有深层次的原因:国际矛盾碰撞后的结果。

三、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共性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差别是主要方面的,但是共同点也是存在的。新兴经济体发生危机的共性更多,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和2008年越南货币危机都收到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以及国外资本流入的影响。从2002年阿根债务危机和2011年白俄罗斯危机来看,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赤字增加也会导致危机爆发。从近几年欧洲地区发生的危机来看,产业结构单一是众多欧洲国家面临的现状之一,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2013年塞浦路斯银行危机、2014年俄罗斯货币危机都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引起的,虽然仅有几个国家爆发的危机,但提高警惕性是非常必要的。总体看来,无论是债务危机、货币危机还是银行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国际环境变化是以上所有危机的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08年以后的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来看,首先全球金额危机爆发引致全球经济低迷,而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希腊等国爆发债务危机,继而塞浦路斯银行外汇资产受债务危机影响大幅缩水爆发银行危机。2014年底受国际石油下挫影响,俄罗斯汇率下跌,卢布贬值,发生货币危机。除此之外,这些危机之间还存在哪些关系,是否存在共生性,又是怎样进行传导的,对此,笔者之后将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王宝宝,李颖.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模式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177-181.

[2]程道金,刘晓燕.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极其引发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05):27-32.

[3]王静文.欧债危机下的欧洲银行危机[J].中国金融.2011(11):77-78.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3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8):25-27.

2.马宇等.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j].经济学家2008.(3):92-98.

3.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2000.(3):17-20.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三次债务风险,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之间的“三角债”,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债务转移为银行不良资产,2008年以来的地方债务扩张。三次债务危机发生的主体不同,债务处置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三次债务危机发生的逻辑是相同的:经济过热,债务杠杆率过高,经济收缩,债务问题浮现。而且,三次债务危机的发生都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展开。政府在三次债务危机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通过注资和改革等手段成为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债务的最后“兜底”人。

连锁效应

萧条的唯一原因是繁荣。由信用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最终出现崩溃无法避免。从历史经验来看,债务扩张的出现基本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上升周期,由于存在正反馈效应,债务规模有不断扩张的倾向,一旦经济扩张难以为继进而陷入衰退,小部分个人和部门的债务违约,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债务链条断裂。

在前两次债务问题爆发前期,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投资快速上升,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债务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政府开始以处理债务为切入点进行调控、改革。

债务危机是有连锁效应的。就像美国的债务危机引致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一样,国内的债务危机也会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扩散下去。正如欧文·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所说,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很多企业债务率攀升,甚至资不抵债或破产。企业的大面积违约又引起了银行的呆坏账的增加,于是银行危机发生了。危机中伴随的对银行部门的救助、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政府债务在不断地扩张。而银行危机的真正“遗产”是导致政府公共债务激增。

三次危机

中国第一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债务处置方式是财政注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投资建设直接推高了GDP,1984年GDP同比增速高达15%以上,随后政府开始调控经济增长。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产成品积压滞销、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之间拖欠货款所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加剧,造成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三角债”。1990年,国务院专门成立清理“三角债”办公室对“三角债”进行集中清理。

第二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银行,债务处置方式为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据统计,1994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约有22.5%企业资不抵债。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的巨大成本转嫁至银行体系,国有银行承担了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本,造成国有银行呆坏账明显增多。一方面,企业破产时资产负债率过高,普遍超过百分之百;另一方面,兼并方承接的债务享受停息、免息等政策红利,导致债权清偿率过低。同时,行政分配的核销额度不够,银行为国企改革买单,承担了大部分债务。1997年11月,政府开始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初试市场化方式来解决银行不良问题。

目前中国面对的第三次债务危机,主体是地方政府。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主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抛出4万亿元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并首次发行地方债。短期内经济快速复苏,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增长。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导致的外需减少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加之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紧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

与前两次债务危机不同,本次危机主要表现为地方投资冲动下带来的地方债务快速扩张,最初债务集中在银行体系,随着政府采取收紧银行贷款、银信合作等方式防范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逐步转移到影子银行体系中。

对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处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停银行信贷。在2010年之前,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10年底,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中,79%是银行贷款,规模为8.5万亿元。2010年6月,国发19号文要求停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开始寻求以信托和债券为主的市场化资金来源,金融脱媒加速,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2012年,债券发行和信托融资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方式。据测算,2012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约1.8万亿元,其中城投债发行净融资1.17万亿元,信托净融资约6300亿元。2012年年底颁布的463号文叫停信政合作,多位高层领导也表态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关注和治理,未来政策调控将集中对影子银行进行治理。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的负面冲击逐步消退,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并没有发生经济衰退、恶性通货膨胀,且政府一直加强防范地方债务过度扩张,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因此,地方债务仍在可控范围内。乐观估计,中国大约还有10年的政府债务扩张期,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势头将强于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继续扩张的趋势难改。

加大债务消化

古今中外,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短期无非是债务重组、注资或赖账,逐步消化债务,长期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通货膨胀稀释债务。金德尔伯格曾说过金融危机是一个永恒的现象,虽然债务危机不可避免,但人们至少能够从各种危机中获得有益的看法。

未来,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应加大债务消化,缓解债务过度扩张。债务消化方式将遵循存量消化和增量吸收并重的原则,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增量吸收的主要渠道。

新型城镇化是新“四化”的载体,其“新”主要表现在理念上以人为本,实践中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政策出发点,实现手段是通过改革打破旧模式的束缚,实现制度创新。中国现有的城镇化模式有成绩,但也有诸多弊端。比如人和地的矛盾。“人的城镇化”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造城”运动、“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严重,城镇化质量堪忧。

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要想正确处理好现存的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打破原有束缚,实现要素合理配置。

其一,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处理好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矛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的过程,原本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改革,为将农民工纳入属地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财力保障,政府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预算民主化。为此,分税制有必要做出重大调整,释放地方活力,减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强对地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管理。

其二,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矛盾,杜绝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科学处理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地方政府考核体制,引导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新型城镇化既要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又要积极支持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把改革红利释放出来。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5

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现状

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关于欧债危机存在六大错误认知。第一,将实现经济增长等同于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相互关联,债务危机是造成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但经济增长需依赖市场改革,其目标达成时间会比债务危机持续期更长。第二,认为建立财政联盟即可解决欧债危机。真正意义上的财政联盟包含财政转移支付,其实现难度很大,不可能作为解决欧债危机的前提条件。第三,视单个国家退出欧元区为欧元崩溃,但只有当其他成员国都放弃捍卫欧元时它才会崩溃。第四,将经济衰退与紧缩政策挂钩,而目前的危机恰恰是重债国之前急剧扩张的财政预算赤字所引发的。第五,将高福利制度与欧债危机挂钩。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早已存在,导致债务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税收收入下降和政府融资出现问题。第六,将德国救助危机的实际行动与法德在欧债危机救助理念上的分歧混为一谈。德国不愿意承担危机救助成本并不意味着德国不发挥领导作用。在财政契约和紧缩法案签订之后,德国向欧元区央行注资并推动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和直接货币交易(OMT),与法国的共识也在增多。

有的学者认为,欧盟目前解决债务危机的压力巨大,欧盟各国领导人在经济治理、结构改革和金融领域等方面缺乏共识,严重压缩了解决欧债危机的政治空间。欧盟目前的现状是银行业功能失调,17个国家青年失业率高于25%以及增长前景黯淡,德国贸易盈余和重债国降低债务比例之间存在矛盾,同时一体化与分裂趋势并存。目前所采取的救助措施未能实现社会和政治上的可持续性,欧元区经济可能将面临5—10年的调整期。

还有学者指出,欧债危机的关键是重债国没有自己的货币,无法通过货币贬值重拾竞争力并解决债务失衡问题。欧元区目前的重大经济失衡有多方面原因:欧元的诞生在竞争力较低(“”)国家造成重大失衡;欧元区成员国无法选择退出;宏观经济失衡监督体系失效;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的后果要远比一国内部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严重得多。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债务危机,即竞争力、债务失衡、财政稳固和增长。债务国必须打破财政赤字—紧缩—衰退—财政赤字的恶性循环,应考虑重新规划削减赤字时间表和在欧盟内部扩大消费的政策。没有增长就无法实现削减赤字,重债国需要恢复信心,提高竞争力,但其所需的消费动力更多地依赖于外部需求。

还有学者指出,欧元区银行业稳定与竞争力提升对促进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综合考虑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危机爆发前欧元区各国的国际收支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欧元区政府债务与银行业资本充足双重危机的叠加出现,大量私人资本流出南欧重债国,引发这些国家的流动性和债务危机。因此,应努力提高欧盟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确保银行这一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恢复顺畅运行,进一步改善欧元区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充足率。

二、欧元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有的学者提出欧元区未来发展的四种可能。第一,勉强维系:危机的影响可能减小,但欧元区成员国债务问题、融资缺口和相互之间竞争力失衡并存的局面将延续,欧盟各国将长期面临增长乏力和失业率高企的挑战。第二,分裂:各成员国央行重新掌控主导权,分裂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潮,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第三,以核心国为主导的欧洲:部分成员国将实现财政联盟和银行业联盟,金融稳定获得保障,但欧洲核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力差距日益扩大,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第四,充分一体化的欧洲:欧债危机成为推动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实现债务、增长和财政的共同管理,商业银行和个别成员国破产的蔓延风险大为降低,同时各成员国公民日益关注欧盟层面政治议题,积极参与欧盟事务决策进程,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当然,欧元区经济与欧债危机的现实状况都更为复杂,因而实践中可能出现上述几种可能的混合模式。

有的学者从债务和增长的角度提出四个基本政策选项:即破产抑或重组;通过削减开支减少债务;债权人购买更多债券;通胀。其中破产会带来新的金融危机;削减开支会使重债国面临收入减少、经济停滞以及失业率上升的状况,改善财务状况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债权国增加支出才是走出债务和增长困境的途径。特别是德国应增加投资,如果私人投资不足,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否则,重债国破产最终会危及德国作为债权人的利益。重债国政府应提高对富人的税赋。而希腊则应获准暂时离开共同市场,开征进口税,以增加收入来源。在欧盟层面,所倡议的财政联盟应致力于实现税收联合征管、课征金融交易税以及建立欧盟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

还有学者探讨了欧元区经济治理制度的发展进程。短期来看主要体现为救助机制的建立,从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到常设性的欧洲稳定机制,而欧洲央行也逐步从“救火队员”向“终结者”转变,通过利率调控、与主要货币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证券市场项目(SMP)、LTRO以及OMT等措施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中期则表现为财政纪律的确立。一方面通过2011年12月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强化财政金融纪律,其中包括5项欧盟条例和1项欧盟指令,旨在增强经济和预算政策协调及对欧盟整体和欧元区经济财政政策的监督。另一方面则建立了名为“欧洲学期”的财政监督和指导机制,包括对欧盟或欧元区的政策指导及对特定国家政策的监督。从长期看需着眼于提升竞争力,主要包括建立欧盟单一金融监管体系、促进财政整顿、改善长期竞争力以及提升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和谐度。然而,欧盟在推动区域经济治理制度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核心国家和国家竞争力差距加大,现有财政紧缩计划的落实及其与促进增长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多速增长欧洲与多层次欧洲所引发的欧洲认同及凝聚力问题,等。

三、新兴市场国家的应对

(一)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

有的学者认为,欧债危机具有全球溢出效应,其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渠道包括资本流动、海外汇款、大宗商品价格和贸易等。即使美欧都走出债务危机,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也不可能再现。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思考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和模式,重新规划经济发展政策,减少对发达经济体市场和资本的依赖。也有学者指出,债务危机的解决关键在欧元区自身而非外部因素。欧盟已采取一系列关键性措施,危机正在缓慢消退。这些措施包括欧元区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单一监管机制、推动银行业联盟、迈向财政联盟以及加强政策协调等。新兴市场国家完全可根据其自身利益判断是否以及如何参与解决危机。欧债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资本流动和稳定增长三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可在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全球需求等三方面作出贡献。拥有财富基金或类似机构的国家可以考虑购买欧洲稳定机制(ESM)和欧元区国家债券,但这一决定应基于是否存在合理获利空间,而非单纯救助欧债危机的考虑。还有学者对欧债危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特别指出在贸易外溢效应方面,通过比较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的贸易数据,可以看到欧债危机对主要新兴经济体在贸易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按不同国家分别约为巴西0.2%、印度尼西亚0.3%、中国0.5%、印度0.5%、俄罗斯0.7%以及南非0.8%。

(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有的学者认为,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新的政治经济学议题,包括双轨道发展模式即贸易一体化与货币金融一体化的相互分离。当前贸易一体化很大程度上超前于贸易金融一体化,与之前的一体化进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自贸区谈判网络重叠现象日益明显,亚洲地区存在多个自贸区谈判进程,包括区域综合性经济伙伴关系(RCEP)、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TP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等。这提高了各国的管理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体化面临的心理和物质障碍。亚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目前还不明确,无法确定是仅建成自贸区还是建立类似欧盟的共同体,或是形成更高级的货币联盟、社会文化融合甚至政治一体化。同时,欧债危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亚洲一体化的步伐,亚洲各国在密切关注欧元区的发展。目前亚洲一体化的步伐已开始放缓,这当然包含不同自贸区谈判进程的相互竞争,特别是TPP与RCEP,中国和日本等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立场和态度都会受到这种竞争的影响。欧债危机也对亚洲一体化的最终愿景产生冲击,亚洲各国政府开始反思究竟在经济、货币及金融方面需要何种程度的一体化。

(三)中欧合作应对危机的途径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6

同国际汇率合作的平淡成绩相反,欧洲央行积极参加了七国集团、十国集团(G10)、二十国集团(G20)、国际清算银行(BIS)、IMF、金融稳定论坛(FSF,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OECD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关于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活动。在如何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尤其是如何促进健全国内经济政策与改进危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都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设。

一、促进实施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

稳健的经济政策是有序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关键。稳健的政策除了通常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包括审慎管理外债风险、慎重对待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实施合适的汇率政策。欧洲央行认为IMF对经济政策的审慎监管是危机预防的重要手段,IMF应采取措施改进监管重点和质量。提高政策建议的影响力,加强对接受IMF融资项目的国家的监管。

1.外债风险管理

2000年。一些国际机构和论坛对改进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外债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就公共部门的外债风险管理,IMF和世界银行制定出一套《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指导方针,实施了《特别信息标准》和《规则与标准遵守报告》,在官方国际储备和外汇流动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仅参与了外汇储备管理指导方针的制定,而且也积极实施了IMF的SDDS这一标准。在私人外债尤其是金融机构外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主张加强政府的监管以促进审慎的风险管理。

2.资本项目有序自由化

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认为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只有与金融部门的发展一致并且节奏有序,才能有利于经济金融。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主张在资本流动不稳定的时候开始自由化进程,也不主张在国内金融体系足够稳固之前取消对资本流动的限制。欧洲央行的这一观点与IMF教条式地在成员国鼓吹资本项目自由化存在一些区别。

3.汇率制度选择

欧元体系并不认为存在适合所有国家的汇率制度,而且一国的最优汇率制度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强调汇率制度的选择应从各国国情出发,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而且合适的汇率制度还应与总的政策框架一致。与区域贸易和金融联系一致。同时,对汇率制度的评估还应考虑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动态关系。欧洲央行这一观点与IMF和美国强调两极汇率制度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的国内政策来减少遭受危机冲击的可能性的需要,已经使得IMF不断加强对成员国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及金融体系稳固性的监管。同时IMF也对一些国家遵守标准和准则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欧洲央行认为IMF的上述监管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对IMF加强监管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主动向IMF提出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收支体系政策是否遵守了IMF有关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的标准和准则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加强危机管理

欧洲央行认为,金融危机的有效防范和处理可以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它认为虽然私人部门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融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由于私人贷款者参与危机处理时通常采用个案处理的原则,因此公共部门的作用更重要。IMF、七国集团和其他一些国家组织对加强金融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IMF建立了一个资本市场咨询小组来加强与来自私人部门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对话,调整了融资机制以提高其在防止和处理危机方面的效率,尤其是修订了一些条款以防止成员国在过分长期或庞大的融资需求上对IMF产生依赖。然而,欧洲央行认为尽管1MF在危机管理上做了不少努力,IMF还应分清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自在处理危机中的责任。考虑到IMF资金有限和道德风险,IMF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侧重于动员私人部门的金融支持和提出合适的政策建议。因此,欧洲央行主张在国际货币金融危机发生时,应限制IMF的公共贷款,鼓励私人部门的参与。而且,对IMF的贷款政策,比如对遭受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金融支持水平的评估框架、贷款条件和程序,欧洲央行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债务国和私人贷款者之间合理分担责任,从而促进有关各方更好地与国际社会协调,共同处理金融危机。

为了及时有序地进行债务重组,欧洲央行认为还需要在三个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一是引入债务契约或集体行动条款,以帮助服贷款人之间的协调问题。欧洲央行不仅参加了G10财长和央行行长有关债务契约条款的协商,而且也支持欧盟成员国承诺对政府在其境外发行的债券中引入债务契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目前这一建议已经得以实施。而且在债务发行时包括CACs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二是建立一个债务重组的国际法框架。这一框架应允许债务国与特定多数的贷款人就债务重组达成协议。而且这一协议对所有持有这一框架涵盖的债券的贷款都具有约束力。不过。债务重组机制这一欧洲央行比较重视的方案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政治支持。新兴市场借款人不愿意接受这一方案,因为它们担心这会引起私人部门贷款人的不满并可能增加借款成本。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对设计这样一套程序能否避免造成新的道德风险也存在一些怀疑。三是制定有关的危机处理的行为准则,比如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早期协商、早期信息共享、信息透明和公平对待等等。欧洲央行认为可以借助信息共享机制,CACs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谈判机制,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监督检查程序来实现上述行为准则。欧洲央行认为适宜的行为准则有助于改善危机处理。因为如果政策原则能够指导债权人和债务人行动,不仅有利于解决双方的信息和协调问题,也有利于鼓励有关各方保持对话,从而及早发现问题,预防危机的发生。此外。欧洲央行还主张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非正式机制来促进危机的有序处理。比如临时中止对外国私人贷款人的支付。然后再与债权人、贷款人解决欠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IMF在债务国达到明确的标准后可以对欠账提供金融担保。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7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

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有的学者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视角等其他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而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之间与各个国家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总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型贸易壁垒。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的另一些新特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逐渐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三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四是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的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集中表现。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

有的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目前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构建一个稳定的超货币体系需要超机构的建立。欧元的实践表明,超机构优于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外部纪律约束。但欧元区的困境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单一货币联盟只能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应定位于解决美元主导体系的缺陷,同时强化美国参与改革的意愿。

债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一是作为分离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缺乏应对国际性大危机的统一政策协调工具。二是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经济的整合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在本质上是局部的债务的信用危机,而并非发达国家的全面的债务危机。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而国际投机者的推波助澜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重要推动因素。此外,经济结构失衡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内在原因,欧元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国际影响。部分学者认为,希腊及欧元区内其他几个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将会产生系列国际影响:一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将对欧元作为地区统一货币可持续性提出挑战。二是可能促使欧元区外延性发展进程的节奏放缓。三是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四是使得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将继续走低。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将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流动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债务问题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放大市场波动幅度。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国际资本频繁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来回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波动。

还有部分学者分析了欧元区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债务危机的爆发可能使得欧元区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而实施更为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欧元汇率的走低将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的调整。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教训和启示。部分学者认为,通过欧元区债务危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教训:一是任何经历了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都需要将政策重点转向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上,转向结构调整和对累积问题的解决上。二是缺少统一财政纪律的区域货币的运行具有内生风险,而援助体制则可能伴随显著的道德风险。

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篇8

对于金融危机的传导,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外国学者如Gerlack和Smets(1995)、Erichengreen(1996),国内学者王国峰等(1999)、杨丙见(2001)分别在对金融危机传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传导的定义。这里特别指出IMF对金融危机传导或纯粹传导(PureTransmission)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危机会导致债权人对其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进行重新评估,即使评估结果不出现完全相反的变化,但债权人可能会降低其资产组合风险,转而投资高质量资产。IMF这一定义准确的描述了欧债危机后发生的事实,即希腊等国国债遭到抛售,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国债受追捧而收益率下降。

(一)金融危机传导的原因1.共同的冲击Calvo&Reinhart(1996)认为:拉美国家对外资本流动是因美国利率变化引起,而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与德国利率的上升似乎也有一定的关系。Masson(1998)把因共同的冲击而产生的传导称之为“季风效应”(MonsoonalEffects)。Buiteretal.(1995)构建了一个“中心—周边”模型来解释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2.贸易联接和竟争性贬值Gerlach&Smets(1995)从货币危机发生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成为被攻击对象这一现象中得到灵感,而注意研究这些国家间的商品和金融资产的贸易联接上。根据他们的模型,对某个国家货币成功的投机行为导致该国实际汇率发生贬值,会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而它的贸易伙伴将出现贸易逆差和外汇储备的减少,最后遭受货币攻击。Eichengreenetal.(1996)在对20个工业化国家1959年至1993年之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时找到了危机传染的证据。研究表明,如果国家间具有类似的宏观经济环境,那么、国家间有贸易往来的更容易传递货币危机。动态合作博弈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国际贸易之中的竞争性贬值。Huh&Kasa(1997)就是用此理论来解读亚洲货币危机的传染现象的。3.金融联接国际间资本流通与国际贸易类似,也可以导致金融危机的传导。Goldgajn&Valdes(1997)解释“传染”现象是从向外国提供流动资产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的中介角度。他们模型的重要特征就是引入了金融中介。Kodres&Pritsker(1999)注重考察在不同市场间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在不同国家间的配置,从而把冲击传播到其它市场而产生危机传导现象。

(二)金融危机传导现象的经验证据1.资产价格相关性分析这种方法首先分别测度出两个国家的相应市场,比如:股票市场测出并继而比较在平稳的时候以及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的资产价格相关系数。如果危机冲击之后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平稳的时候,就说明在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两个市场之间的传递机制加强而且产生了传染;若相关系数并没有那么显著地增加,有可能是因为某些相同缘由的溢出效应使得市场受到了某些压力,此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Masson所提出的“纯粹性的传染”存在与否。2.协整(Co-integration)分析对于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其一体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而会跟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资产价格相关系数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变化不但会受到传染因素的影响,而且有可能还包含长期趋势的变化。用协整方法来对市场间长期关系进行评估,同时进行对长期均衡偏离的分析来验证危机传导。Cashinetal(.1995)运用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来检验7个发达国家和6个新兴市场国家1989年1月—1995年3月间的证券市场的指数,检验发现证券的价格指数服从于随机游走(RandomWalk)过程,因此,能够采用协整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变(Co-movement)关系。实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新兴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的程度得到很大加强,此外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国内的市场指数的短期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认为某个国家出现的某种冲击需要几周时间才能传导到其它国家。

二、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

(一)对欧洲债务危机传导的理论分析无论产生危机传导的原因是经济冲击等实际因素,还是信息不对称、预期变化等心理因素,危机传导必须体现在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上来。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共同基金等对其投资组合中资产配置在不同国家间的调节使得不同国家间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或者反向的变动。2009年12月份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希腊国债收益率节节攀升,相应的欧洲地区其他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如德国国债收益率却呈下降趋势,而美国、日本等主要资金流出国的国债收益率也震荡下行。当债务危机向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蔓延时,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国际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资产配置和套利因素。国际投资者90%收益来自成功资产配置,而国际投资基金通常会按照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以利用不同市场上风险的不相关性进行风险管理,例如: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而根据现资理论,在金融市场上是将资产配置于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之间,以获取与自身投资目标相适应的风险与收益组合。希腊等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后,不仅持有这些国家国债的投资者会抛出持有的国债,而且债务危机会逐渐通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等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国际投资者的预期开始改变,在市场上抛出风险资产组合与原本是无风险资产的国债,转而投向风险较低的国家,因此,可以看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国债收益率持续升高,而美国、日本、德国等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国债收益率在下降。例如:2012年3月下旬西班牙财政赤字将超预期的消息披露后,美国、德国、日本国债收益率再次下跌。3月末,美国、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21%和0.99%,较上年末上升33个和1个基点。

另外一个导致两种市场国债收益率反向变动的重要原因是套利。套利交易(CarryTrade)是指借入低息货币,将其兑换为其他高息或升值货币并投资于其资产市场,以期从中获利的交易行为。传统意义上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一般为日元或瑞士法郎等低息货币。由于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日本居民和家庭通过将日元兑换为其他高息货币,并大多投资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高息货币国家的国债市场,以赚取更高利息收入。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公司,其主要赢利方式就是利用高杠杆,在不同的市场对不同国家的债券进行套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美元低利率政策等原因,美元也逐渐成为套利交易中的融资货币,并就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元套利交易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日元套利交易来说是更为广泛的,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在经济总量、投资主体以及投资主体等方面皆不相同。主要在于,一是美元套利交易投资主体和领域更广;二是美元套利交易给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复杂影响。普通的套利活动有助于均衡各个国家之间的利差,从而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但过度的套利交易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特别是大规模的套利交易平仓通常会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甚至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来,不利情况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而涌入美国、日本、德国的国债市场。

(二)对欧洲债务危机传导的经验分析1.国债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图1显示了欧洲7国与美国、日本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间国债收益率的走向。其中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0年1月之前比较稳定,而2010年1月之后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和波动。而美国、日本、德国的国债收益率在2011年9月之后明显的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表1给出了德国、法国、美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日本、葡萄牙等国家国债收益率变化率直间的相关系数。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危机出现(2009年12月)前后,各个国家国债收益率变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如希腊和其他国家的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而危机之后希腊和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国债收益率变化相关系数变为负值,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系数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根据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资产组合理论,受相同风险影响的国家相应资产价格间相关系数应该呈上升趋势,而计算所得相关变化趋势与理论不符。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一是异方差性问题,各国国债收益率变化率之间存在异方差,使得参数稳定性的检验结果不可靠;二是各国债务问题的暴露是逐渐的,采取的应对策略并不同步,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会影响国债市场的变动,相关性由此减弱。2.国债收益率波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1)样本和分析方法的确定选取欧洲六国,美国,日本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的62个月份指标作为所研究的对象。其中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划分为危机前共35个数据点,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危机期间27个数据点。数据来源于各国央行网站,分析软件为Eviews6.0。本文运用的分析是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的变动,以此来分析传染效应是否存在。有4种情况:①若金融危机前平稳时期和金融危机期间两个市场的波动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此情况就不存在传染;②若平稳时期两个市场的波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在危机期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此情况也不存在传染;③若平稳时期两个市场的波动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在危机期间出现了因果关系,那么此情况则存在传染;④若平稳时期和危机期两个市场的波动性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那么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够判断传染效应是否存在,为此可进行脉冲分析。(2)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被检验的时间序列具有协整关系,要不然会出现“伪回归”。时间序列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是由Enger和Granger首先提出来的。该方法的基础思想在于,如果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呈非平稳的,但他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变量的增长率表现出共同的增长趋势。检验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时候需要先检验每个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即检验每个变量的平稳性。基本步骤如下:①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如果变量tx的一阶差分稳定,那么变量tx有单位根。检验变量稳定与否的过程称为单位根检验。一般来说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是Dickey-Fuller的ADF单位根检验。其检验公式如下:如果接受假设0H,而拒绝1H,则说明序列tx存在单位根,因而是非平稳的,否则说明序列tx不存在单位根,即是稳定的。非平稳的变量需要检验其一阶差分的稳定性,若变量的一阶差分稳定,那么就说明此变量是I(1)的。所有变量一阶差分稳定是协整的前提。②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Test)若所涉及的变量一阶差分皆是稳定的,并且上述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也是稳定的,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协整检验就是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存在与否,本文在做协整检验时采用的是Johansen检验法。③Granger因果检验对tX和tY两个时间序列,依据Granger的定义,如果相对于仅用tY的过去值来预测tY时,tX的过去值能用来改进对tY的预测。即如果tX的考虑到国债收益率分布的非正态性与变易率聚类性,即波动性不仅随时间t变化,而且常常在某一段时间内连续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首先采取由Engle提出的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分别对各国国债收益率自回归方程的残差的GARCH现象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国国债收益率的残差均存在GARCH现象。因此,可以用模型残差的方差项描述国债的波动性,考虑如下的GARCH(1,1)模型:对数据预处理结果显示,原数据均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平稳,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将希腊数据与其他各国数据分别进行协整。协整后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计算结果显示,希腊与其他各国在危机期前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危机期间希腊与2个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之间出现Granger因果关系,用*标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复杂。希腊与意大利之间存在相互的危机的传导效应,出现交叉的传导,而希腊对法国存在单向的传导效应;而德国作为欧洲地区主要的投资者避险市场,对希腊国债的波动具有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国债收益率波动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这种简单的分析方法在面对复杂因素导致的情况时显得非常无力。异方差性,内生变量等因素使得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不可靠,因此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做进一步的处理。

(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发现欧洲国债收益率波动之间存在统计上的因果关系。希腊与意大利国债市场统计上表现出相互传导的作用,而作为避险市场的德国,对希腊市场起到了引导作用。

(三)国际金融环境对一国国内金融的影响在经济和金融愈发一体化的今天,尤其是对于资本项下也完全开放的国家,外国在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与投资活动使得本国金融市场会随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危机时期,国内金融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这对一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目前中国正准备着手进行逐步完全开放资本项目,应该充分考虑国际资本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作用。

此外,根据各国国债收益率波动走向来看,经济金融情况本身较好的国家受影响较少,而出现波动较大的国家大多因为其自身的金融市场有较大的风险,笔者认为外部作用只是加速或延缓了风险的暴露与爆发,一国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该国家本身的努力。

上一篇: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下一篇: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