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28 18:34:36

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篇1

关键词语:心理情感创造力创造思维内在驱动力学生中心观互动式教学批判思维元思维

美国一位现代教育学家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这就提起了一个教学的话题: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在这里“鱼”是知识,“渔”则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即上面所说的学习能力。当今是知识信息时代,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新兴产业的话,那么其最大的产品便是学生,此产业的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资源。在这样一种特殊产业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是教师的责任和教学目标。并且现代教育也更加强调“学习的革命”,更加强调学生创造个性,创造思维以及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等因素培养和塑造。这就无疑应该提倡“学生是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并且强化自学,自评,自控的素质训练。所以是被动的接受鱼还是主动的学习渔,能否以渔得鱼,关键因素还在学生本身。当然,以上两个方面还不充分。我们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生切磋,弦歌互答。此三者结合起来,便是本文要阐述的新概念教学相长的主体。

所谓新概念教学相长,即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自学-质疑-讨论交流-归纳指导的教学观念

一、教学中的误区

在这里用了“误区”而不是“问题”,更不是“矛盾”,关键原因在于“误区”只是在教学中存在的师生间无意之中产生的“心理结”,这个结一旦被解开,便能“拨开云雾见天日”了。

在教学行为活动中,我认为存在着两个主体(请注意,这里并不存在哪一方是主体而另一方是客体的情况,并且此无逻辑错误)即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此时,课堂便是一个“信息场”。

在此信息场中存在着“场力”,它包含“场引力与场斥力”。此二力的施力者便是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场引力”是和谐的教学关系,这是我们所希望出现和发展的。但在实际中,教学关系常表现为“场斥力”。这个“场斥力”就是上文提到的“师生之间的心理结”。在信息传递中,由于师生不能彼此理解,则会很容易产生师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信息量减少,信息传递速度减慢等不良情形,从而导致师生走入教学误区,教学进入恶性循环。

上述不良情形在心理情感上则反映为a学生的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消极抵抗是对信息表示缄默--keepsilent.信息只是被悄悄地传播(传递);积极抵抗则是对信息置之不理,表示出拒绝的态度,变课堂学习为自习。b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的心理情感也会发生变化:主动放弃与被动放弃。由于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则会导致教师主动放弃对“场引力”的追求兴趣;学生的抵抗情绪投射到教师的心理情感上,便会产生被动放弃的情感反应,对于学生的消极情绪听之认之。在这里应强调的是,以上教与学的心理消极情感,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情况下可能相互推动,恶果逾演逾烈。

为何进入误区,怎样走出误区,怎样变“场斥力”为“场引力”,这是教学双方绝对应该思索的。在此,我认为新概念教学相长对于走出误区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新概念的“教”

(一)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古代的“教”字是这样写的“”其字形由三部分组成“”为“经典”之意;“”为“子”字代表小孩;“”是手中拿着一根树枝,有所扑打。把上述字形的各部分综合起来,古代“教”的涵义也就十分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边给孩子传授“经典”,一边手中拿着树枝扑打着孩子。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苦学也就是理所当然了,时至今日,虽苦学之见未见诸书刊报端,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却仍根深蒂固地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孩子只有苦学才会有出息,于是苦学似乎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否科学有效呢?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二)书出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自有人类社会起,就有教学活动存在。教学从一开始就是为父辈向晚辈传授生存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服务的。为种族的延续所必需的,而根本不是从受教育者的意愿出发的,也就根本没有顾及受教育者需要的满足,那么其学习自然是被动的,被迫的。长期以来,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注重的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很难满足其需要,使厌学情绪滋生。所以,要提高学习效率,加速知识信息传递,引人“乐”学观,是极其必要的。

宋代朱熹在《四时读书乐》中提到--春季“读书之乐乐何知,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便是对乐学的自身体会。明朝王守仁的弟子王心斋的《乐学歌》中提到“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为此学?天下之学,何为此乐”,这可谓是最断然和明晰的乐学观之表述。

现代情感心理学也研究表明:情感具有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所谓两重性的独特功能。若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怀以快乐的情感进行学习,就能克服苦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动力功能(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利用调节功能(情感对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功能)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利用疏导功能(情感能提高或降低个体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的效能)促进教育内化;利用协调功能(情感具有促进或阻碍人际关系的效能)改善师生人际关系;利用保健功能(情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增进身心健康等。并且以乐治学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因为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乐学能减轻学生的紧张度和压力感。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学潜能的发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下便具体介绍以乐学为前提条件的“教”。

当今是知识信息时代,教好系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学生立足的关键。合理的知识结构即指“t”型知识结构,上面一横代表广泛的知识系统,下面一竖代表一领域中精深的专业知识,“t”型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既然“t”型人才结构是时代所需要的,那么我们的“教”必需面对“t”型结构,有目标地进行,而且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形成“t”型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许多环境,但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交往模型,**自由的空气,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必不可少的环境。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林格伦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描绘了师生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教师跟全班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第二种是教师试图与全班学生发展来回的交往;第三种是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学生之间也有交往;第四种是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励所在集体的所有成员中,有来回的交往。很明显在这里只有第四种类型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但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力是不能强求的,但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使之发挥积极作用物先决条件。这些条件是:

1、心理安全。就是说:a.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信任。b.必须避免消极式的和遣责式的评价。c.在努力争取创造成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

2、心理自主。这是指表达、思维、感觉自由、塑造自我自由,一个人的心理自由感也意味着承认和尊重他人的自由。

日本东洋大学恩田彰教授强调,创造性比智力更富情意倾向,它同动机作用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它作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心理能源。因此,开发创造性必须重视充实、控制心理能源,即必须注意激励动机,增强体质,促进情感训练。

必须一提的是,在培养创造力的情感心理训练时,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是关键措施。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突出表现为质疑问难。当好奇心转向探求科学知识的时候,好奇心便会升华为求知欲,求知欲是一种认知的需要,它是不断观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的动力,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内在的驱动力。如果个体内部动机水平高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任务,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努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认知动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措施。

综上,新概念的“教”是在乐学的基础上,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心理情感的培养,旨在打破旧的教学模型,追求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新的教学方式。

三、新概念的“学”

新概念的“学”既承接上文的“教”又具体地阐述乐学,即在良好的教

学模型,**自由的空气,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大环境中,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未知转为已知的原动力,继而使之产生乐学观念。新概念的“学”从本质上是肯定和接受学生中心观的,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是具有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推而广之则使乐学成为大气候。

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创造教学的具体特征是:“使学生能敏锐地感受或意识到存在着的问题缺陷、知识差距、缺损因素、不和谐因素等。综合所得的信息,明确困难或创造缺损因素,搜寻答案,进行猜测或对缺损提出假设,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完善这些假设,最后将结果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这说明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只有在这种充满智慧主动性的开放式的求知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所以要强化主动思维,在学习技能上强化自学、自评、自控,并且在此三项技能的训练中加入批判意识,从而顺利产生乐学心理。

1.自学。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选择目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自定步骤去学习。自学能力依靠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运用适合个性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业倾向的一种技能与能力。鉴别学生会自学的标准是:a.摄取知识的主动性,即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b.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即不仅在顺利的条件下学习,而且能在有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顽强地克服学习上的障碍。c.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即善于质难问题,哪怕是老师和教科书上的论述,也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想想,是否有道理。因而表现出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喜欢探究其来源;对于书上某些似乎不容置疑的定律、定理、敢于提出异议;对于老师教学中的失误敢于指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敢于持不同的见解。

2.自评。通俗地说自评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作出评估的过程。学生的自我评定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功能表现有三:a.自我诊断能力。学生能分析自己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通过与自己过去比较,进步了多少,在与同学与集体与社会比较中,明确自己学习水平属于什么地位等能力。b.自我定向能力。不仅了解自己的学业水平的确切位置,而且能判断出自己和他人问题之所在,并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强化优势,矫正错误,弥补缺陷,自己为自己指明学习的努力方向。c.自我激励能力。能对学习过程获得的肯定,积极的反馈产生激励作用,善用多种参照系评估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调整和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和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与学习兴趣。

3.自控。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讲,自控,即自我监控,就是自己对学习过程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反馈和调节。它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调节认知策略,检查学习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矫正目标方向等。自控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是:a.学习内容的计划性。即目标意识清晰对于各学科的课内外知识一般都能做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换言之,不是即兴式的遇到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学习。b.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一般都有一套比较合乎规律的学习作息制度和学习习惯。在时间的利用上,能考虑到各科学习特点和科学用脑的方法。自觉地坚持以转换大脑的兴奋区域为方式进行积极的体息。c.查漏补缺的自觉性。能够主动地、积极地根据学习反馈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自觉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以上三者俱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然而这还仅仅不够,我们必须深入个体心理完成塑造,即塑造批判思维的人格品质。这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批判思维就不会有真正的新概念的“学”,自学、自评、自控便是一句空话。批判思维(criticalthinking)泛指个人对某一现象和事物之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们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重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他要求学生要“每事问”并提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此外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在孔子看来,疑与思是学习的基本功。后来,他的学生子夏又发挥了这一思想,提出“博学、笃学、切问、而近思”的学习方法,把“学-问-思”的三个环节有效的结合起来。宋学大师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此话可谓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之非常科学而辨证的阐述。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有疑无疑,大疑小疑可说是一个人学习的分水岭。

美国哲学学会于1988-1989年特邀请了全美的当46位批判思维的专家就批判思维的性质及其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批判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疑问技巧,它是教育中的一股解放力量,也是每个人与公众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在这层意义上讲,批判思维不是专科的学问或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技能的人格品德的组合。作为一种思维技能组合,批判思维包括解析思维、分析思维、评估思维、推理思维、解释思想和自我调整六种元思维技能,且每一种元思维技能都有其进一步的亚思维技能。作为一种人格品格的组合,批判思维主要包括好奇心,自信心,信任感,谨慎性,敏感性,灵活性,心胸开阔和善解人意等人格品质。一个理想的批判思维者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惯于提问知识全面,相信思维,心胸开阔,思想灵活,公平待物,不带偏见,慎做结论,愿意重新考虑自己作过的结论,明确所面临的问题,善于面对复杂的判断,勤于寻找有关资料,理性地选择标准,坚持不懈地寻求答案。

综上,不仅要从技术上打破陈旧的“学”,而且要树立独立的批判人格,从思维上真正地完成解放,以达到本质意义上的“学”!

四、新概念教学相长

此时的“教学相长”,即新概念“教”与新概念的“学”的有机结合体,三者相得益彰,提出课题,确定目标:设计近期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质疑,老师质疑,实践反馈,归纳总结,确立学生中心观,建立学习环境宽松性,培养乐学,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的人格等要素综合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新世纪,我们必须改革或改善我们的思想,使思想解放,并且在诸多要改的事物之中,教学必须先行,因为教育终究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参考书目: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研究》1995.10期

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教育研究》2000.8期

马德炎:《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

张载:《经学理窟.大学原上》

黄绮编著《说文解字》香港太平书局1980年版

概念教学篇2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就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现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好概念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概念的目的,是学生学习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概念教学中,年级愈低的学生对直观和感性的生活经验依赖就愈大。

科学教学中,引进一个科学概念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的同类的科学现象、科学过程作为例子。概念教学中的引入环节例证应尽可能利用演示实验现象展示、学生生活实际及小学自然教材中已涉及的科学现象、新鲜而准确的个别事例等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

此外,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现象或科学过程的认识经验,也影响他们的思考和概念的形成。经验越丰富,形成的概念也越精细、详尽和准确。

由此,我们应尽可能在引入概念教学时,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认识、以及认识上的冲突。例如,引入大气压强概念时,可让学生先做一做瓶吞鸡蛋、注射器提重物、吸盘挂钩挂重物等实验,并且,在做这些实验前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这时学生兴趣高涨,又有亲身体验,自然而然地切入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

二、引导探究,建立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撇开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中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性加以概括的过程。丰富的直观材料(包括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及数据)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是从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

自主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概念的方法被引入新课程。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自主、独立地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将是鲜明而牢固的。但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和适当的指导。

三、联系实际、丰富概念

以前,每个科学概念形成之后,都要用简洁和统一的语言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给概念下定义。新课程弱化了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强调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概念的含义。因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讨论)和探究获得的概念往往较浅显,且不完善,这需要教师或学生来补充实例,在丰富科学表象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注意比较,强化概念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也有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和概念,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比如科学上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认识,从用手推物体,物体可以运动,停止推物体他们就不运动了,如果让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运动起来,没有力的维持它们可以运动好长时间也不会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释不了这一现象。又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铁块沉入水中的大量现象,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概念,当教师进行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看到的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的现象,他们认为科学违背常理,太不合情理了,形成的这些概念与认识具有顽固性,影响着我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因此,这些以前形成的经验概念与认识,经过一两次纠正就消失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破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这些固有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发生过程相当缓慢。克服旧的知识概念的形成惯性,用新的正确的概念取代旧的概念模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除非用旧的知识概念不能解释、解决新问题,才会在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从而建立正确概念。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用新的科学情境多次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加以交流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

五、重视实践、应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课上要利用所学概念来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习题,做实验等;课外要通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概念得以巩固和深化。

概念教学篇3

[关键词]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概念,但到了高中,函数概念发生了变化。此时,数学教师要帮学生理清概念,解析问题。

一、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概念,建立的函数概念是: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其中x称为自变量。这个定义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把函数看成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历史上看,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最初的函数概念几乎等同于解析式。进入高中,学生需要建立的函数概念是: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这个概念与初中概念相比更具有一般性。其实,高中的函数概念与初中的函数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点是表述方式不同──高中明确了集合、对应的方法;初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域、值域这些集合,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已经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观点。且高中引入了抽象的符号f(x),f(x)指集合B中与x对应的那个数,当x确定时,f(x)也唯一确定。另外,初中并没有明确函数值域这个概念。

函数概念的核心是“对应”,理解函数概念要注意:1.两个数集间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即对于数集A中每一个x,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2.涉及两个数集A、B,而且这两个数集都非空;这里的关键词是“每一个”“唯一确定”。也就是,对于集合A中的数,不能有的在集合B中有数与之对应,有的没有。而且,在集合B中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不存在两个或者两个。3.函数概念中涉及的集合A、B,对应关系f是一个整体,是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函数。

二、目标解析

1.通过丰富实例,建立函数概念的背景,使学生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了解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2.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通过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在研究已有函数实例(学生举出的例子)的过程中,感受在两个数集A、B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f,进而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刻画这一关系,获得函数概念。然后再进一步理解它。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对函数概念中的“每一个”“唯一确定”等关键词关注不够,领会不深。教学中,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加以认识。如有学生的考试情况是这样的:集合A={1,2,3,4,5,6},B={90,93,98,92},f:每次考试成绩。这里就不能表示一个函数。因为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4”,在集合B中就没有元素与它对应。

2.忽视“数集”二字,把一般的映射关系理解为函数。如:高一(2)班的同学组成集合A,教室里的座椅组成集合B,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一个座椅,班上还有空椅子。这能否算作一个函数的例子,为什么?

3.对为什么集合B不是函数的值域不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有时,为了研究方便或者确定一个函数的值域暂时有困难,使得B={f(x)|x∈A} 更加合理。

4.当函数关系具有解析式表示时,f(x)当然可以用x的解析式表示出来。学生会因此而误以为对应关系f都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可以通过所举实例的类型,引导学生,明确表示对应关系f并非解析表达式不可。但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下一节课“函数的表示”中解决。只要注意所列举的例子不光是有解析式的即可。

5.本课的难点是:对抽象符号y= f(x)的理解。可以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理解抽象的f(x)。比如函数f(x)=x2,A=x|-2≤x<2 .f(-1)=1,f(1.5)=2.25,f(-2)=4,

f(2)无定义。f(x)=x2,x∈A。

概念教学篇4

概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即为概念的结构。关于概念的结构,在心理学上有特征论和原型论两种较有影响的学说。

特征论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构成的,所谓定义特征是指概念的正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概念的规则是指一些定义特征之间的关系或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如肯定、否定、合取、析取等。根据概念的规则可以把概念分为肯定概念、否定概念、析取概念等。

特征论能够解释具有明确定义特征的概念,而许多概念却没有明确的定义特征,如“工作”,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可是谁都明白工作是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工作的原型。原型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类别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构成的。原型是某一概念的最佳代表性实例,它使我们以最简洁的方式迅速理解概念。实验表明,当人们听到一个概念时,在他们头脑里出现的不是该范畴所有成员都具有的共同的特征,而是该范畴的原型或最佳实例。例如当我们谈到“能”这个概念时,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运动汽车的动能,空中物体具有的势能,而很少想到光能和风能,显然,原型以表象来编码。所谓类别成员代表性程度,即概念原型之外的其它成员被允许偏离原型的程度。如 “动能”、“势能”是“能”的原型,而光能和风能是代表性较少的偏远实例。此外,肯定“动能”比肯定“风能”的时间短。原型论认为:儿童对概念的获得就是由成人为之提供的原型实现的。

2 物理概念的定义方法

根据概念的心理构成,中学物理对概念的定义一般采用了两种办法:特征定义法和原型定义方法。

2.1 特征定义法

所谓特征定义法,就是应用演绎法来定义概念,即应用类概念加以本质特征的限定来定义属概念。中学物理中,不少概念的定义属于这一类。在应用演绎法定义概念时,用来限定属概念的本质特征应必要且充分。即既不要列举所有本质特征,也不可列入非本质特征,因为有些概念的本质特征是数量众多的。这就要求对概念的定义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比如在力的内涵中,有力的瞬时效应、积累效应还有其它丰富的内容,因此把力抽象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之,特征定义概念中的本质特征只要必要且充分即可,不必要,也不可能列出概念的全部内涵。

2.2 原型定义法

所谓原型定义法,就是利用原型来描述概念内涵的定义方法,即应用归纳描述本质属性的方法来定义概念,也可称为归纳法。中学物理中,大部分的概念属于这一类。在归纳法定义中用限定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描述通常并不遵从必要且充分的准则,而是列举尽可能多的主要的本质特征,但不可混入非本质特征。比如:质量亏损的概念,教材采用的方法是举出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氘核的质量比中子和质子之和要小这一事例来定义。可以作为概念原型的对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归属概念本身,是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具体范例。另一种是相近概念的原型,但它能借以说明新概念的定义特征,比如电势能概念,借助重力场中的重力势能来类比定义。

这两类定义方法中,第一种定义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第二种是可以不断加工和完善的。其中,原型定义的概念在经过长期实践和学术界的争议、加工和完善后,概念的必要且充分的本质特征有可能相对集中并稳定下来,并取得共识,从而实现向特征定义转变。这两种定义都有各自的定义特征,但要注意的是,同一概念的两种定义的定义特征并不一定相同。

3 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3.1 提供概念范例,丰富学生表象

原型论认为,当人们听到一个概念时,在他们头脑里出现的不是该范畴所有成员都具有的共同特征,而是该范畴的原型或最佳实例。由此可见,提供范例,丰富学生的表象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范例与表象都是学生获取概念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范例从外部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定义特征;表象具有直观性与概括性的特征,是从具体感知到概念教学形成的过渡和桥梁。不管概念多复杂,进行概念教学的关键就是提供一组范例。概念是由原型和类别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构成的。所以,范例的定义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就越困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提供的范例应突出概念的定义特征。最好的范例就是那些定义特征很明显且学生最熟悉的原型。比如,“机械振动”概念教学,先通过实验或课件向学生展示振动的原型:树梢被风吹后而摆动;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摆钟的摆动等等。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机械振动的两个定义特征:平衡位置和往复运动。

3.2 正例和反例的综合运用

概念教学时通过范例归纳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教那些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概念时,需要运用较多的范例。正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概括,为了便于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共同的特征,需要同时呈现若干正例。反例传递的信息则最有利于辨别,适当运用,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比如, “机械振动”概念教学中,在归纳出定义后,应马上向学生呈现反例。知问:乒乓球在球桌上的跳动是不是机械振动?这时可向学生说明,由于这一运动缺少“平衡位置”这一定义特征,所以并不是机械振动。

应注意的是,在运用范例说明概念时,需符合三条原则:①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范例;②选择彼此各不相同的例子;③比较正例和反例。

3.3 明确概念的两种定义,正确区分定义式和决定式

物理概念的定量描述是通过数学公式来实现的,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定义法,其公式一般是不同的。一般地讲,特征定义是概念的本质,具有一般性。比如电场强度概念的特征定义为:描述电场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可用公式E=F/q来定义,结果与放入的试探电荷q无关。而公式E=k/Qr2只是点电荷Q这一电场原型的电场强度公式,可以说明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无关。同样地,电阻原型定义公式R=ρ(l/S)能说明其特征定义。而公式R=U/I则说明对某电阻R与U、I无决定关系的一个范例。

3.4 讲清概念的物理意义,有机结合两种定义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领会、运用、完善、扩展四个阶段。因此,概念的教学应注意阶段性。在领会阶段,概念宜通过原型进行教学,到后阶段为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又应明确概念的特征定义。由于原型定义概念对本质特征的描述通常并不遵从必要且充分的准则,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运用原型定义进行概念教学时,一定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以使学生对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又由于原型对表象的依赖,对于真正建立概念有消极作用,学生只有真正掌握理解了概念的特征定义,才能摆脱表象的依赖。这就是我们常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物理意义。

对“功”这一概念,教材是利用力拉物块运动这一原型得出功的定义:W=Fscosα。由于原型中力作用点的位移和质点(物块)位移的一致性,不存在问题。但遇到两者不一致时,s的物理含义就指代不清:s是指质点的位移还是力作用点的位移。在长期的争论中,似乎都不能圆满解决,这正是原型定义概念的缺陷。若教学中,在运用原型进行概念教学过程中注意概念的物理意义,那么,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本质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不做功关键是看有无能量的转化,且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对此,我们来看一下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第20题:

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mv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mv2。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如果从功的原型定义考虑,很难判断地面是否对人做功:若将s看做是力作用点的位移,地面没有对人做功,但把s看做是受力对象――人的位移,人的重心上升,地面对人做了功。但是,从功的特征定义考虑:地面对人没有做功。因为人的机械能虽然增加,但地面与人之间并末发生能量的转化,人的机械能增加是本身生物能转化而来的。

3.5 利用两种定义,消除错误概念

在概念学习中,学生很容易由日常生活经验而形成不科学的错误概念,而这种概念一旦形成,又难以消除或改变。比如,“工作”与“功”。有这样一个例子:人提着水桶不动,人有没有做功?对于这一类问题,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强调概念的定义特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让学生直接面对错误,重建知识结构,赋予概念新的意义。从功的原型定义来讲,由于提着水桶不动,人对桶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故不做功。从功的特征定义来讲,人虽然消耗了能量(感觉到“累”),但水桶并未增加能量,故也不做功。

3.6 利用概念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运用此策略的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概念间的层级关系,概念系统最典型的等级表现是具有三个层次:上位概念、基本概念、下位概念。相对应的概念学习也有三种: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物理概念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学习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时,由于它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有相似的构成,所以在教学中可将它作为新概念的一个范例,将它们类比进行教学,学生较容易接受。

另一方法是绘制概念图。将学生学习过的概念组成概念图,把新概念置于其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得以明确显示,概念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运用已知概念来学习新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殷传宗,查有梁,廖伯琴,物理教育学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概念教学篇5

关键词:函数;对应;映射;数形结合

1要把握函数的实质

17世纪初期,笛卡尔在引入变量概念之后,就有了函数的思想,把函数一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是莱布尼兹,欧拉在1734年首次用f(x)作为函数符号。关于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对应说”、“集合说”等。变量说的定义是:设x、y是两个变量,如果当变量x在实数的某一范围内变化时,变量y按一定规律随x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称x为自变量,变量y叫变量x的函数,记作y=f(x)。初中教材中的定义为:如果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函数的定义域,和x的值对应的y的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函数的值域。它的优点是自然、形像和直观、通俗地描述了变化,它致命的弊端就是对函数的实质——对应缺少充分地刻画,以致不能明确函数是x、y双方变化的总体,却把y定义成x的函数,这与函数是反映变量间的关系相悖,究竟函数是指f,还是f(x),还是y=f(x)?使学生不易区别三者的关系。

迪里赫莱(P.G.Dirichlet)注意到了“对应关系”,于1837年提出:对于在某一区间上的每一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y叫x的一个函数。19世纪70年代集合论问世后,明确把集合到集合的单值对应称为映射,并把:“一切非空集合到数集的映射称为函数”,函数是映射概念的推广。对应说的优点有:①它抓住了函数的实质——对应,是一种对应法则。②它以集合为基础,更具普遍性。③它将抽像的知识以模型并赋予生活化,比如:某班每一位同学与身高(实数)的对应;某班同学在某次测试的成绩的对应;全校学生与某天早上吃的馒头数的对应等都是函数。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共同刻划,它们相互独立,缺一不可。这样很明确的指出了函数的实质。

对于集合说是考虑到集合是数学中一个最原始的概念,而函数的定义里的“对应”却是一个外加的形式,,似乎不是集合语言,1914年豪斯道夫(F.Hausdorff)采用了纯集合论形式的定义:如果集合fС{(x,y)|x∈A,y∈B}且满足条件,对于每一个x∈A,若(x,y1)∈f,(x,y2)∈f,则y1=y2,这时就称集合f为A到B的一个函数。这里f为直积A×B={(x,y)|x∈A,y∈B}的一个特殊子集,而序偶(x,y)又是用集合定义的:(x,y)={{x},{x,y}}.定义过于形式化,它舍弃了函数关系生动的直观,既看不出对应法则的形式,更没有解析式,不但不易为中学生理解,而且在推导中也不便使用,如此完全化的数学语言只能在计算机中应用。

2加强数形结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像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7—12年级所研究的函数主要是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对每一类函数都是利用其图像来研究其性质的,作图在教学中显得无比重要。我认为这一部分的教学要做到学生心中有形,函数图像就相当于佛教教徒心中各种各样的佛像,只要心中有形,函数性质就比较直观,处理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函数观念和数形结合在数列及平面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函数y=log0.5|x2-x-12|单调区间,令t=|x2-x-12|=|(x-?)2-12.25|,t=0时,x=-3或x=4,知t函数的图像是变形后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x=?与x轴的交点是x=-3或x=4并开口向上,其x∈(-3,4)的部分由x轴下方翻转到x轴上方,再考虑对数函数性质即可。又如:判定方程3x2+6x=1x的实数根的个数,该方程实根个数就是两个函数y=3x2+6x与y=1/x图像的交点个数,作出图像交点个数便一目了然。

3将映射概念下放

就前面三种函数概念而言,能提示函数实质的只有“对应说”,如果在初中阶段把“变量说”的定义替换成“对应说”的定义,可有以下优点:⑴体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也显示出时代信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准备。⑵凸显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⑶变抽像内容形像化,替换后学生会感到函数概念不再那么抽像难懂,好像伸手会触摸到一样,身边到处都有函数。学生就会感到函数不再那么可怕,它无非是一种映射。只需将集合论的初步知识下放一些即可,学生完全能够接受,因为从小学第一学段就已接触到集合的表示方法,第二学段已接触到集合的运算,没有必要作过多担心。以前有人提出将概率知识下放的观点,当时不也有人得出反对意见吗?可现在不也下放到了小学吗?如果能下放到初中,就使得知识体系更完备,衔接更自然,学生易于接受,学生就不会提出“到底什么是函数?”这样的问题。

4区分函数与方程

概念教学篇6

关键词:前概念概念教学同化随即通达教学

⒈问题的提出

化学概念是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概念体系的基础,也是整个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长期以来化学教学论界多是从认识论角度进行研究,概括形成了化学概念教学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学习模式和“提出问题—提供实验事实—分析总结下定义—应用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事实上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的头脑当成了一块“白板”,我们教师可以在上面构画出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图景。化学演示实验一直作为教学手段而起着配合化学知识讲授的作用,考虑的重点自然是如何通过实验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日常生活经验等原有知识及原有认知,正确认识化学前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并对化学前概念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影响及教学策略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2.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思考——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2.1化学前科学概念及其特点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的D•K•Nachtigall教授说:我们对前概念了解得越多,多维结构转变的过程认识越深,就越能成功地把它们转变为科学概念,也就能更有效地避免错误得产生。什么是前概念: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又形象地称之为日常概念,它是指学生在接受化学教育之前或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和对各种化学现象与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认识和理解大多是非本质的。例如,物质的燃烧一定要在空气中才能进行;催化剂一定是能加快反应速率;“糖类”一定是甜的,“酸类物质”一定是酸的;“平衡”是静止的等等。

化学前概念除具备其他学科前概念的特点外(广泛性、隐蔽性、肤浅性、顽固性等),化学前概念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其一,化学前概念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物理现象等宏观领域,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开始接触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大多依赖于直觉经验,很容易把事物的变化、物质的现象等想当然,因为这很适合人类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也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从事物表面到事物内部,从事物的现象再到本质,从事物发展的表观运动规律再到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真理性的实质,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再到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化学运动规律等)。而要真正的揭示、理解这些“现象”的真实实质,必须从研究化学科学的角度出发,因为化学科学探讨的主要是分子层面上的微观领域。因此化学前概念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宏观与微观的差别上,在科学主题讨论的范畴中是属于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尺度与结构)造成的。其二,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看,化学前概念的形成更多地是来自人们认识方法的差异造成,由于认识主体所生活的环境、社会关系、知识背景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山区学生和城市学生对“燃烧”的理解是不同的,山区学生更多地是把“燃烧”与柴火等联系在一起,而城市学生更多地是把“燃烧”与焰火、液化气等联系在一起。

2.2化学学习中前概念产生的心理途径

结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是个体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输入的新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对新信息的理解。由于个体经验背景的差异,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个体都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不存在唯一、全面、标准的理解。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形成前概念的途径很多,这里把中学生形成前概念的心理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从大量的化学现象中获得了不少化学方面的感性知识,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但这些凭直观感觉学习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例如,“融解”即是“溶解”;“催化剂”与“催长素”混为一谈等。②旧有概念的局限。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认识过程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也是有阶段性的,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渐进的、递进式的过程。例如,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外延比高中阶段的外延要小的多。③由语词带来的曲解。概念是用一定的语词来记载和标志的,借助语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通过语词说明和定义,使直观材料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还可以弥补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常用在生活中形成的对语词的理解来理解化学概念,并由此产生对化学概念的曲解。例如,“催化”就是促进,因而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就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④进行不当的类比。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形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用其它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2.3前概念对化学学习的影响

传统的化学教学无视学生的前概念,认为只要通过传授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就会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不适当的,学生的前概念(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有极强的顽固性。学生甚至在学习了化学课程几周后,又恢复了最初的原有概念。为什么前概念如此顽固呢?这是因为学生花费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建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都是朴素的),他们在心理上还是在理智上都离不开它们。学生头脑中的那些前概念含有对自然界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早先形成的各种前概念深信不疑,不试图将这种原有的观念迁移到新学知识中去。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前概念,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前概念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获得,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更多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例如,水能灭火是钠的化学性质的前概念;酸味是学习酸类性质的前概念等。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挈机,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化学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化学前概念在教学中本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前概念是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关键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否正确的看待学生的前概念,运用好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

3.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新思考——前概念转化的策略

3.1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

布卢姆《人的特性和学校学习》一书中,证明了认知前行为(前概念)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教师在进行设计教学时应调查、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一般可以采用谈话、书面表达、墙报、分类卡片、大脑实验、设计与制度、调查问卷、预测和解释等方法。谈话法:老师通过和学生个别谈话或集体谈话来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书面表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出对于即将学习的概念的认识;墙报:学生制作一些墙报,突出他们对某一概念的认识;分类卡片:教师在卡片上写下某一概念或理论的应用事例,要求学生把那些事例分类并说出其分类的依据;大脑实验:给学生描述一个假定性的问题情形,要求学生想象可能的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思维;设计与制作: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围绕着某一个概念设计和制作出一件有用的东西;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其问题包含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学生头脑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回答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预测和解释: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验情形,要求学生预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哪些现象,教师也可通过提问或学生练习等方法诊断出学生的旧认知结构。例如在讲授“分子、原子”内容的第一节课时,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早已有了自身“原子”概念(原子的前概念):“原子是很小的”、“原子是圆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像面粉颗粒一样”等等。

3.2概念获得的同化形式

教师在已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首先要认真分析、辨别学生头脑中已有概念对新概念学习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其次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教学,即要善于同化和重组学生的观念,要把培养思路教学作为知识体系教学的前提,帮助学生把已学得的内容不断纳入新学得的内容体系中去,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即不断地进行知识点的联结、构建、组块和结构化,以发展认知网络,这里涉及到多种因素:知识的组合方式、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就得妥善处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或学生自学式、启发式、探索式、学生讨论式……这就得根据具体内容选取具体的方式。

奥苏伯尔倡导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构成三种关系,第一种,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第二种,原有的原有观念为下位的,新的知识是上位的;第三种,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见下表)。这种新观念需要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发生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旧观念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新概念获得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

3.3随即通达教学———强化、巩固科学概念的方法

建立起来的化学概念如何能全面、深刻地印留在学生头脑中,从长远观点来看,是关键之关键。结构主义的随即通达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意义的建构可从不同角度入手,从而获得不同侧面的理解。同时,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任何对事物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的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外情境中,从另一角度看时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看来,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的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端,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即通达教学”。

随即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学习者可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内容所涵盖的知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通达”,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的重复,即所谓的复习。这里的每次“通达”都有不同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因此,多次“通达”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

教学实践证明,建构主义的随即通达教学能强化、巩固科学概念,它对学生起积极作用的过程可这样表述:进一步让学生信服化学概念更正确,适用范围更广,先是在定性问题上,然后在定量问题上也是更加符合事实;让他们再一次把自己的前概念与化学概念对照比较,让他们发表看法,因为只有通过讨论,才可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明确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脑子里发生的转变,同时认识到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还要提醒化学教师要注意:前概念;心理冲突;耐心、细致地把前概念转变为化学概念。:

3.4化学前概念转变的实例分析

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体系中,化学反应速率是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对“反应速率”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建构整个化学平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前,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学中的宏观物体运动的速率,并且刚刚从日常生活中的速度(矢量)转变为速率(标量),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已有了关于“位移”、“距离”、“时间”、“加速度”等概念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速度”的概念存于意识中的图式。当教师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首先必须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学生头脑中这些原有的认知与知识;其次,通过对比实验直观的(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展现化学反应过程是有慢有快,然后可以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过程(碰撞原理),这时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参数(速率、位移等)将被原有宏观的图式同化。最后可以通过学生再一次把自己的前概念(宏观的速率)与新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对照比较,让他们发表看法,相互讨论。这样经过多次的“通达”,就有了原有的“速率”过渡到“化学反应速率”的进步,形成了正确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关于化学概念转变学习的研究,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运用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化学教学的需要,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动向。如何发现学习头脑中那些朴素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更好的帮助学习将这些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仍然是摆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面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磊,苏伶俐,黄燕宁.初中生化学前科学概念的探查—科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刘瑞东.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2):77-79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美】H.LynnErickson.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概念教学篇7

数学概念大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能力低,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小学教学大纲要求:“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防止死记硬背. ”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概念思维能力,否则是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的. 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学生概念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概念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大纲的“要求”,才能不违背教学规律,下面我就以概念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从局部到整体,掌握概念的内涵

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某个概念的内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那种“类概念”加以“限制”的内涵,小学生更难于完整地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让学生“下河喝几口水”,使他们亲身经历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从局部到整体的抽象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模糊现象,精心设计一些题目,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然后进行反馈矫正. 这样,学生就会从中获取经验和方法,强化对所学概念内涵的理解,使思维逐渐趋于严密.

例如,“循环小数”这个概念,具体对小数这个类概念加以很多限制,如果单纯用证明的例子,只说明什么是循环小数,学生表面上似乎听懂了,但事实上却容易掩盖学生思维上的种种缺陷,使之判断错误,因此,我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目:下列哪些数是循环小数:3.45353……,0.04404040……,6.747474,0.333……,13.613613……,854854854,0.976967……,学生在讨论中,有的忽视了“依次”这个“限制”,误以为0.976967……是循环小数,误以为13.613613……的循环节是136,有的忘了“不断重复出现”“无限”的限制,误把6.747474当做循环小数,通过矫正,帮助学生运用定义进行剖析,学生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循环小数定义的内涵.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形成概念. 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时,我出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用尺子量它们的边. 量得的结果是: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从而概括出:“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接着我又让学生量它们的角,量得的结果是:这三个三角形都有两个角相等,且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两个结论:(1)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的属于锐角三角形,有的属于直角三角形,有的属于钝角三角形. 这样就提示了等腰三角的外延. 学生对此概念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解.

二、多方辨别,掌握概念的外延

弄清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 外延和内涵是概念的逻辑特征. 记住了内涵,不等于对外延都很明确. 如:(1)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节时,我先从整除的概念引入约数的概念,接着顺次推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等概念. 即:整除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2)讲解倍数这一概念时,可抓住约数这一概念进行类比,从而导出“倍数”的概念. 有的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见到正方形、长方形、菱形都不敢说它是平行四边形. 有一道判断题“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许多学生都在括号里打“×”. 又如,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容易混淆,我就出示图形,引导学生抓住其本质属性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确定其从属关系,“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全面地识别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采用的“多方辨识法”就是通过变换认识的方位、角度、背影,使学生能根据本质属性去识别属于此类概念的对象. 例如,教学几何中的“距离”这个概念,学生很容易出现“垂线是从上往下垂直”的错误印象. 于是,我让学生从直线外各点分别向直线作垂线,并量出这点到垂足的长度. 这样学生就能多方面地识别什么样的线段长是“距离”. 接着,我又适当地设置一些干扰背景,如要求在两条平行线间,过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作出这点到对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等等.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距离”概念的辨识能力,而且也为今后学习“高”的概念打下基础.

三、反复实践,掌握概念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让学生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概念的教学任务还不能算完成,因为就整个认知过程来说,并没有结束. 学生的这些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即在应用中进一步检验,深化认识. 因此,在学完一个概念之后,老师还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应用. 比如多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去练习,并在后面的教材中,适当地不失时机地以新联旧,使前面所学的概念不断地再现,不断地应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地掌握概念. 例如,在学习整数除法时,要背下“商不变性质”并不难,难的是能自觉地灵活应用. 因此,我在“简便计算”的练习中反复再现这个性质,又在以后的“除数是小数除法”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中进一步强化,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再如前面所说的学习“高”的概念,应该注意到“高”概念的形成将为下面学习“面积计算”做准备,反过来,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应用“高”来计算“面积”,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高”这一概念,并且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从而不断地巩固和强化学生对“高”的理解.

概念教学篇8

关键词 感知 表象 数学概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小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按照其概念的特点和小学生认识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我多年的一线教学中,经过反复琢磨、总结,现就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各位同仁们一起来研究。

一、 提供足够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总是从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进行充分感知开始的,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材料进行初步概括,这样便形成表象。表象是从感知向概括思维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1.积极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在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时,向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而且,指导学生通过看、听、说、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感知效果,便于建立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硬币、圆形实物、图片等,在课堂上通过比一比大小、量一量周长和直径、算一算每个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的办法进行感知“圆周率”。

2. 引导学生观察思维,由感知形成表象

感知具有直观性,表象具有概括性,由感知上升为表象,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在上例中我通过学生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后,开始分小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结果发现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此概括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定数的表象。

二、 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建立清晰的表象,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1.联系实际引入概念

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是直接从生活实际中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讲解这些概念时应联系实际引入。在引入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过去在实际经验中所形成的表象重现。如用两条平直铁轨引入平行线概念;用手电筒引入射线概念;用茶叶桶、水桶引入圆柱体概念;用沙堆、麦堆引入圆锥体概念等。

2.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孤立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当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密切时,可通过旧概念引入新概念,这样既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例如用学生熟知的加法概念引入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由除法引入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方便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其实质,这样的概念可通过计算引入。例如:讲解循环小数概念时可通过计算小数除法来引入,又如整除、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都可以通过计算来引入。

三、 积极启发思考,形成准确的概念

要形成准确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1.揭示概念的内涵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所有本质特征叫做概念的内涵。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定义的形式指出概念的内涵。例如:教学方程这个概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几个方程式,学生经过感知和思维后,发现关系式具有相同点:①都是等式;②都含有未知数。最后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揭示概念的外延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全体叫做概念的外延。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列举部分实例的方法来说明概念的外延。例如用分类图表示小数概念的外延: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不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四、 运用多种形式巩固概念

1.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概念

对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反复重现等手段达到熟记。

2.以新带旧,温故知新

通过复习旧概念学习新概念,不但能使旧概念得到巩固,而且有助于理解新概念。学习新概念时与旧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助于正确理解新概念,又能加深理解旧概念。

3.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

概念是用词语表达的,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例如:教学整除、约数、倍数后可提问:①哪些数能整除20?②20能被哪些数整除?③哪些数是20的约数?④20是哪些数的倍数?

4.建立概念系统化

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以后,应及时引导他们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有关概念沟通起来,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一个个单个概念逐步有机地加入到概念系统中去,使学过的概念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连接起来,形成良好的概念系统。小学数学通常用表格和分类图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总结概括。

5.通过应用巩固概念

应用概念分析解答问题是巩固概念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应用概念可进行判断、改错、推理、分析、对易混淆概念进行对比,这些应用都达到了巩固概念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可通过从感知到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最终形成正确的概念。

上一篇:积分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翻转课堂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