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型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11-21 11:26:35

概念型教学法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概念图教学法 特点 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概念图教学法

1.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概念图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内的知识都是由大量的相关概念组织起来的,要学好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该学科内的众多概念,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概念图就是将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作为节点,然后用连线将表示相关概念的节点连接表示两个概念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能形象表达学科知识的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网络结构图,这就是概念图。

3.概念图教学法

概念图这种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既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又能培养学习者组织、建构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被乔纳森(Jonassen)称为“知识的结构化表征”和被奥苏贝尔(D.P.Ausubel)称为“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概念图教学法”。

4.概念图教学法的发展

概念图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 D. Novak)教授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并很快盛行于欧美等一些国家,上世纪80年代流传至我国,如今国内许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概念图软件的出现,为呈现信息提供了更为方便而有效的工具,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概念图教学法实例

如“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这一教学命题中,最少存在以下一些知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1.基因决定生物性状;2.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3.按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同又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4.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5.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6.基因型决定表现型;7.基因型又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类型;8.杂合子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等等。显然上述这个命题中的知识点很多,各个知识点上都有一个或多个概念,概念之间又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个教学命题呢?概念图教学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如何构建这一教学命题的概念图呢?

第一步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找出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并把不同的概念分别写在不同的小卡片上(便于移动)。这一教学命题中要列出的概念主要有:基因、性状、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等等。

第二步是根据纸片上概念间的关系确定各纸片摆放的位置。把主题概念(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上层或中央,如本命题中的基因、性状就是主题概念。按概念的等级或从属关系依次排列,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

第三步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概念间的连线可以是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本命题中“基因”、 “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决定”则标在两个概念之间的连接线段上,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此线段应标示方向,表明两者的主从关系。依此类推即可构成一概念图。如下图所示:

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三、概念图教学法的特点

1.概念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简练。它既能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又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知道:图形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要远远超出了文字或口头言语的表述,所谓“一图胜千言”。

2.概念图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知识的记忆水平,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概念就是死记硬背”的现象,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

3.组织和建构概念图的过程使学生能有效地整合知识,使知识概念化、系统化。这其实是锻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4.概念图教学法能培养学生散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概念联想,形成“头脑风暴”,使知识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从而极大地提升认知水平。

四、使用概念图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概念图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它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取代别的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侧重研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陈述性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它对于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框架很有帮助,特别是复习课中效果最佳。但对于生物学中的生理生化、解剖、实验操作、探究过程等方面则效果不佳。

2.对学生的概念图制作技巧应有严格的训练。概念图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对概念的分析、比较、整理和归纳能力,最终体现在学生对概念图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因而概念图的制作技巧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长期的、严格的训练。

3.低年级阶段学生慎用概念图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年级阶段学生由于其心理水平的发展决定了其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较差,因而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教学中效果可能较差,应选择在高年级阶段学生教学中运用。

五、结语

概念图教学法是通过构建一个能形象表达学科知识的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网络结构图,使学生能有效地整合知识,使知识概念化、系统化,最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概念图教学法能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合作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地使用概念图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4.6.

[3]徐洪林,康长运,刘恩山.概念图的研究及其进展.学科教育,2003.3.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目前仍然有许多老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比如在学生英语读写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于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对于有利于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利用不够。本文旨在分析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然后将两者加以对比,以便找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

一 关于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原理

一般来说,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到“功能——概念教学法”,到“交际教学法”,再到“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指通过母语(汉语)对英语文本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法、阅读、写作和翻译知识及一些技能,但相应地会减少教师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时间与机会。

“功能——概念教学法是1957年欧共体成立后在欧洲盛行的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分解出来的一大分支”,采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老师不仅介绍语法结构,更侧重于运用主题、情景、功能和概念(理念)等方式让学生实现彼此用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

交际教学法采用综合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学生提高交际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交际化。后来交际法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交际法的新发展。该教学法将语言形式融入到“任务型交际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主张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通过任务型交际活动“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并进行互动”。

二 关于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对比分析

目前仍然有许多老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比如在学生英语读写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对于有利于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利用不够。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固然能增加学生的语法、阅读、写作和翻译知识及一些技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甚至包括学生真正的语法、阅读、写作和翻译实际运用能力的时间与机会。

任务型交际活动要运用真实的生活语言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时他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交际活动以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为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一定的语言形式与内容(如语法、词汇,句型,语篇等)巧妙地融入任务型交际活动之中,可以保证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三 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优缺点

第一,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指通过母语(汉语)对英语文本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法、阅读、写作和翻译知识及一些技能,但相应地会减少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时间与机会。

采用功能——概念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老师不仅介绍语法结构,更侧重于运用主题、情景、功能和概念(理念)等方式,让学生实现彼此用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在真实生活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模拟的功能与情景仍然与真实的生活语言有差异。

交际教学法采用综合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交际化。后来交际法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但有时交际与互动常显得缺乏系统性与规律性,仿佛是师生之间为了交际互动而勉强地进行交际互动。

第二,任务型交际活动要运用真实的生活语言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时他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交际活动以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为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一定的语言形式与内容(如语法、词汇、句型、语篇等)巧妙地融入到任务型交际活动之中,以保证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另外,笔者提出“探究式”任务型交际活动应在传统的以文本阅读为基础的大学英语精读课“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增加“探索与研究”的元素,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真正以语言为工具来探索、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型交际活动以便发展学生的探索研究型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林立、王之江.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Photoshop;创新型案例教学法;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传统的案例教学法

传统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以及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 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案例教学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2创新型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了教学活动的主要时间,而学生参与的时间很少,主要问题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案例,而没有真正地理解案例。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双向地交流活动,并且学生应该占主要地位,案例教学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地掌握知识要点。针对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我们提出了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创新型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精选案例、讲解案例和总结案例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并且能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创新型案例教学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从两种教学法可以看出,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学生参与的比例要远高于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

3.1案例从第一次课开始

从以往的教学规律看,开学后第一次课堂学生的出勤率是最高的,因为学生对新的课程充满期待和好奇,希望学到更多新的知识。为了在第一次课取得好的效果,课前精心搜集Photoshop 各方面应用的典型实例效果图。比如展示Photoshop在动漫制作、照片处理、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也展示一些Photoshop制作的特殊效果图片。教师通过介绍这些作品的基本制作流程和思路,引导学生注意思考其构思和创意,并了解其色彩搭配所要表现的意境。通过第一次课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报名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

3.2每节课有“开心十分钟”案例讲解

每节课的教学中“开心十分钟”是同学自己讲解。学生讲解的案例一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因为课下我和准备讲解案例的同学就讲解内容、讲解方式以及如何讲解,都做了详细的讨论。心理学研究也显示,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称赞,必要的竞争也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进步,所以他们会很珍惜这种机会,表现欲特别强烈,并积极准备。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Photoshop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无形中养成查阅大量资料、做大量练习以辅助设计的好习惯,学生讲解案例的过程,可能出现一些操作上和概念上的问题,听课的同学可以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学生讲完案例后,老师就案例中涉及到的概念、技巧做一些简单的点评。

3.3每章总结案例

可以让学生组合成一个小团队,安排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协同创作并完成每章的总结案例,然后由一个代表讲解自己团队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Photoshop 的理解加深,又可以使学生养成查阅大量资料、做大量练习以辅助设计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互信互助氛围,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4专题案例

鼓励学生选择专题,做出有代表的案例,老师在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方面详细指导。例如:在Photoshop中抠图的专题案例。有两个同学对各种抠图工具做了总结,并且比较各种抠图方式的优缺点,该专题成果对班级其他同学受益非浅。再例如,通道是Photoshop中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有一个同学主动请缨,要求自己设计案例,该同学收集了大量的例子,和老师一起编写出了3个案例。通过该同学的讲解,同学们对通道的概念豁然开朗,帮助同学们攻克了这个难题。

3.5大作业评析案例

在学期期末,要求所有的同学完成综合大作业,并且有详细的要求和得分知识要点。从学生提交的作业中,精选出10份作业,并且邀请一位艺术老师和班级学生组成5人的评委团,利用一次课的时间,首先由学生陈述其设计过程和设计理念,再由评委团点评,最后给出分数。通过这样的大作业评析过程,学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又一次都得到了提升。

4教学效果

从上面的教学实施过程来看,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作为案例设计的指导者。设计案例的主体是学生,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能发挥学生的潜力。以城市规化专业2008级两个班为例,从表1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几乎是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临近期末,不知道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怎么样?我们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图3至图7所示。

(1) 同学是否愿意参加编写案例中来?

(2) 参加讲解案例真实目的是为了获得奖励分吗?

(3)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提高了自己使用Photoshop的能力吗?

(4) 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比其他教学方法好?

(5) 在后续的课中,是否需要老师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到创新型案例教学法中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获得奖励分,但是通过后来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越来越多的同学感觉到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不错,能够很快地提高自己使用Photoshop的能力,因此100%的同学希望以后有的课程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5结语

通过近两轮的教学摸索,我们提出了创新型案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案例式教学的内涵上的补充。这种教学方法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多了一份讨论,少了一些说教;多了一份交流,少了一份威严;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隔阂。这就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

[1] 范轶,邹霞.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3):75-77.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4篇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 谈谈高中地理会考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会考成绩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法 必备知识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地理知识分类综合复习教学法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高中地理教学趣味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探究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初探 高中地理快乐教学法摭谈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初探 浅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施策略探析 浅谈高中地理“问题发现教学法” 浅谈农村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法浅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教学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教学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瑜婷")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显而易见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而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因此四季更替是多因一果。 关键词:地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59-01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地理事物基本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事物演变过程

高中地理事物的、时间演变、结构演变、数量演变。虽然这些演变在自然条件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都是有序可循的。

1、时间演变用序列化即将事物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列,如地壳演化史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新生代序列。再如植物进化过程、动物进化过程、大气热状况过程、工业布局类型变化趋向等事物均可序列化,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结构演变用图示法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如下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分析:①从地质构造上看属背斜的,②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③钻煤井、找泉水,④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图示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量演变用文换图法 即将地理事物量变的文字陈述转换成图表,揭示地理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趋 势)。如下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图示。

从图示的A到E揭示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是:从数量上由少到多,从规模上由小到变大,从城市化看由中心城 市转向郊区城市化。再如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增长、工业增长、环境污染等地理事物数量演变也可效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事物演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 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 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 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 ,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 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 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三、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 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

2、事物的成因用知识结构图表以果导因法地理事物的形成必有其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因一果。如下四季更替的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力学;同伴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66-02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物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物理的教学有新的动力[1,2]。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物理公式的记忆、推导和应用上,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物理现象本质,利用已有的先验观念自主建构知识等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多为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大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后疲于完成学习任务,对基本的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遇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沟通和自主创新等能力。

同伴教学法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Eric Mazur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效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3]。同伴教学法首次使用在Eric Mazur教授在哈佛大学的物理课堂上,经过近三十年来的不断实践、改进和完善,同伴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同伴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国也有几所大学使用并研究这个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课程中使用同伴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4,5]。

力学部分是中学物理向大学物理的过渡,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的教学在整个大学物理教学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中,有两个突出矛盾。其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牛顿力学中的有关概念、规律乃至许多具体知识和解题方法已经被蚕食。与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部分相比,大学与中学的力学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尖锐。甚至有老师提出牛顿力学在大学物理中是否可以删减或取消的问题。其二,牛顿力学发展至今,其体系、内容、讲法已成熟定型,似乎难以变动。学生对牛顿力学的框架形成了思维定式,对大学物理的力学部分知识常常不能深入理解和全面思考。这两个矛盾给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个挑战:怎样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进行改革和突破,探索具有创新活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中力学部分的教学,尝试用同伴教学法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在大学物理力学部分教学中实施同伴教学的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期望学生从被动变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大学物理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同伴教学法实例

运用同伴教学法,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在上课前回答几个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概念预习问题,并指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部分。问题设计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动,并且每个概念预习题主要是针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回答过程需要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和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概念而不是直接套用公式解答,通常以题意明确难易适中的选择题形式出现。本试验选取我校大二计算机专业一个班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学生人数30人,分为6个小组,每组5人,以大学基础物理学力学第二章动量的讲授为例。

首先,教师课前通知学生提前预习,告知其同伴教学法的原理和基本流程。让各小组提前自学基本概念,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中,请学生按小组就坐,每小组的讲授老师分别讲授所学重点内容,并举例分析,然后出示概念测试题要求各小组成员自己做出选择,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例如关于动量的概念测试题。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这样做使得汽车的动量的绝对值改变了一定的量,那么地球的动量改变了( )。

(A)更大的量

(B)相同的量

(C)小一点的量

(D)答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假设世界上全部的人口都集中在一个场所,当听到一个预先安排好的信号后,每个人都跳起来,地球所获得的动量是否在相反的方向?

(A)不。地球的惯性质量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个行星的运动的改变是极其微小的。

(B)是。因为地球的惯性质量大很多,所以地球动量的改变比所有跳起来的人群的动量改变要小得多。

(C)是。就像步枪射出子弹,地球的反冲导致动量的改变和人群的动量改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动量大小的理解,第二题则是考虑概念的大小和方向,第一轮结果统计如表1。第一题学生首次答题正确率为75%;第二题首次答题正确率30%,说明学生基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动量的概念已有初步认识,但是对于大学物理中动量概念的延伸及其矢量性掌握不透。

第一轮答题结果统计结束后让学生在同伴间相互讨论自己的答案,并与同伴辩论最后选择成员一致同意的结果,将讨论之后的选择结果告知老师,教师进行第二轮选择结果的统计,结果如表2。第一题答题正确率为90%;第二题答题正确率为80%。经过讨论之后有8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那么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相反,如果有20%以上的人数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则需要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对正确答案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对动量概念进行了反复的联系之后,教师收集各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问,记录并对疑问进行解答和点评,就学习结果进行检测。

从以上的试验可以看出,同伴讨论之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入,选择的正确率有了大幅提高。在整学期的同伴教学试验来看,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正确、更全面。同伴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意味着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的常识性知识,即具有该学科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知识。同伴教学法的概念测试题一般不涉及运算,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问题的定型分析能力。所以在相同知识点的计算和理解方面,同伴教学法对促进学生概念理解更有效,而对计算能力方面则影响不大。同样地,由于通过同伴教学法的学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所以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提出新问题、新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论

同步教学法在大学基础物理力学教学中尝试运用效果明显。通过同伴教学法进行力学概念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际练习,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承担学习任务,综合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一定增强。但是,由于同伴教学法需要学生花费时间课前预习,导致了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由于学校地处偏远,网络监控和反馈设备短缺,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未来需要开发出低成本易实施的教学监控手段,进一步推广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同步教学,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美]Eric Mazur.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M].朱敏,陈险锋,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张萍,刘宇星.同伴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12,22(1):41-43.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仿射教学法

1. 引言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俗称“三本”。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由于独立学院办学较晚,且面对的是全新的教育对象,学校缺乏办学经验,基本上都是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这样就很难适应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的需求,公共基础课数学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的基础,教学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改变由普通本科院校沿袭下来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适合独立学院自身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针对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仿射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 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2.1 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

近几年来,各高校都大面积扩招,这必然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下降,独立学院的这种状况则更加明显。学生的生源地不一样,导致学生个体在中学阶段积累的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上数学类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得多数学生在学习短暂的一段时间之后,便失去了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2.2 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的教材和大纲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使用的数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母体高校的相同或相近,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和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母体高校使用的教材偏重于理论,不侧重应用,这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是不一致的。全校所有专业的数学类课程基本使用相同的教材和类似的教学内容,教学与专业课的内容是分离的,这让学生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没有用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让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 仿射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K&SAT)

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knowledge and skills affine teaching,缩写为K&SAT)是以讲授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过程(或过程节点)讲解中采用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方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既可以应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可以应用于某门单独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目标,讨论仿射教学法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3.2 仿射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梳理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如下: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程、算法设计与分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教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0、软件测试、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研究这些主干课程,列出了这些课程所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点,从而制订相对应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

在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中,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加入相关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种理论课程知识与专业应用知识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于高等数学这种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3.3 仿射教学法运用举例

例1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集合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通常的教学中,一般直接引入集合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并举出数学中常用的集合的例子如自然数集 ,而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概念与他们专业之间的关系。而如果当我们讲解例子时,先引入专业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知识点――数据库,然后讲解数据库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既知道数据库的概念,又能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学生把专业课与理论课之间的知识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例2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方向导数与梯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然也是一个难点,一般在教学中直接引入数学上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讲解它们在几何上的意义,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与他们的后续课程没有任何关联。而如果我们给学生讲授此内容时,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应用》课程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结合起来,简单介绍方向导数与梯度在指纹识别中的应用,即使是很简单的讲解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而且学生以后学习指纹识别技术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束语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仿射教学法运用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也是一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

仿射教学法的运用,对课程体系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及前沿发展,还需教师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乃至学科的行业发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使用仿射教学法教学,通俗、直观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进一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梦凡.项金辉.彭林涛.马德宝,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运用分析――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的实践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No.18

[2] 王安平.李小飞.冉庆鹏,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2)

[3] 李晓霞,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12(2)

项目来源: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 有机化学 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大学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讲授式教学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尤其在我国尊师重教思想影响下,学生通常默认老师权威,养成 “不敢提问、不会提问、不爱提问”的通病,这种毛病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加上近年来高校一直扩招,大班上课成了大部分高校的普遍现象,动辄百十人的大班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使讲授式教学模式的诟病更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发展新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这一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起, 随着探究式教学的热潮在美国兴起, 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简写为PI)进入人们视野, 并在应用性社会科学课程,尤其是物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相对于其他教学法, 同伴教学法在大班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主导地位的有力挑战者。但自2010年同伴教学法引入中国以后[2],主要应用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例如,在中国知网中选择“篇名”,输入关键词“同伴教学法”,年份在2015年的文献共检索出17篇,其中12篇文献是关于物理课程教学的,另外5篇分别讨论了该教学法在思想政治、会计信息化、食品工程原理[3]、房地产经营、初中历史等课程中的应用。有机化学与大学物理同为大学理工科的基础课程,但同伴教学法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案例却未见报道。 本文主要探讨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一、同伴教学法研究现状

同伴教学法最早是由埃里克・马祖尔教授创立并应用于课堂的,该教学法是通过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概念测试题,组织学生进行答题,然后通过答题卡、计算机投票系统或举手表决等方式反馈答题情况,并根据答题情况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自主学习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同伴教学法不仅实现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平台,因此在马祖尔教授将其首次应用于哈佛大学课堂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几年,同伴教学法先后三次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甚至《科学》杂志的教育论坛栏目也刊登了相关研究论文。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刘萍首次将该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并在该校大学物理课程中应用。此后几年,同伴教学法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大学[4]-[5]等高校物理教师先后在课堂上使用了该教学法。最终教学效果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认为同伴教学法容易融入大班教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对我国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改进。

二、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课堂上的应用

1. 应用流程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伴教学法的实施一般需要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课堂上老师简要讲解一些知识点,随后给出设定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老师统计答案分布情况,根据答题情况让学生讨论,说服对方并重新提交答案,老师根据二次答题情况总结一下并进入下一环节,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例介绍同伴教学法的流程。例如:

首先提出上述测试题让学生答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掌握。答题结束后,教师统计答题情况如表1所示,正确率为66%, 说明大家对不同种类卤代烃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晰,尤其是烯丙基型和丙烯基型的区别。

统计结束以后开始同伴讨论,说服同伴接受自己的答案,并再次给出答案,这个环节是同伴教学法的核心。讨论一般在邻座同学之间进行,在讨论过程中理解概念的同学意识到弄懂这个概念存在哪些难点,因此清楚在给同伴解释的过程中突破点在哪儿、应该强调什么;概念不太清晰的学员在讨论过程中会明白自己哪些地方理解错了,为什么会错。经历这样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同伴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学生水平高低都能从中获益。

再次给出答案后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正确率为89%,可见,经过讨论以后,正确率比第一次有了显著提高,且已经超过了70%,可以进入老师解析环节。老师根据答案回馈情况给大家解析苄基型、苯基型、乙烯型卤代烃的区别及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顺序。

2.取得的成果

我们选择制药专业2015级91人的大班为样本,使用夏百根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为教材,通过同伴教学法实施教学。经过一学期同伴教学试验以后,该班学习氛围相对之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其他兄弟专业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提问更积极。学生“不敢提问、不爱提问”的现象得以改善,学生问问题的频率大大增加,甚至能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问题,说明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2)上课回答问题更加积极。一改往日老师在上面念经,学生在下面睡觉的大学课堂现象,师生互动积极。(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对概念的理解更透彻。学生更了解自己,所以在同伴讨论期间,更有针对性地用相关知识说服同伴,从而彼此共同提高。以期末考试为例,样本班平均成绩为77.9,及格率96.2%,分数区间主要集中在80~90分,而未采用同伴教学法的另一专业平均成绩为69.6,及格率85.3%,分数区间主要集中在60~70分。可见,采用同伴教学法的样本班无论在学习态度还是考试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对比班,说明同伴教学法适用于有机化学大班教学。

为了了解学生对同伴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反馈,以及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们对样本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91份,回收91份,回收率100%。问卷如下:

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并认为同伴教学法有利于其对课程内容及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 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上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显然,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大班授课中具有明显优势,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因有如下几点:

1.同伴教学法的测试题要求着重考查学生易混淆和误解的概念,避免较复杂的计算、较长的推导过程或者过于简单直接的题,同时兼顾适合学生间的讨论。而有机化学知识点虽然比较多但比较系统,易于设计出满足上述要求的概念测试题,且能够覆盖大部分知识点。

2.同伴教学法中说服同伴这个环节尤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乐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仅能提高和巩固学生知识水平,还能锻炼学生思辨力,促进同学间交往。

总之,同伴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增加了师生交流、同学交流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完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马祖尔.朱敏,陈险峰,译.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3.

[2]张萍.Eric 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69-71.

[3]肖满,倪学文.同伴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 145-146.

[4]冯丽霞,冯秀梅.同伴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39-142.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8篇

一、尝试教学法之所以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原因

教学是教和学的结合,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很可能会扼杀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思考。但是在教育改革的下,学生与教师互换的“翻转课堂”逐渐开始在国内外流行起来。在新型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显现出来,教学效果也明显变好。尝试教学法正是契合了新型课堂的主题。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第一印象,更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主思考,而思考才是知识的源泉。洛克威尔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尝试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能够学会对书本中的概念有所质疑和思考。这些也就是尝试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原因。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更加完善这一教学方法。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体应用尝试教学法

1.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化学概念。概念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时感到头痛之处。化学概念在书本中占有很大的席位。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将化学概念教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只有理解好化学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拿到高分。但是学生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一概念,那么即使他能够倒背如流,对于化学学习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化学概念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更加注意选用正确的方法。如在教学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时,里面有一个“盐”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很容易弄混淆。组合中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才是我们化学中的“盐”。但是学生看到“盐”更多联想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抓住这一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去教学。定义中的重点是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理解了这两个离子,学生应该就能够更加理解这一整个概念。然后在初步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出示混有非“盐”物质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去认识和分辨“盐”,在联系中加深对“盐”这一概念的理解。

2.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化学实验。实验科学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实验课是最有趣的,他们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能够在实验中更加了解和认识化学。尝试教学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也就意味着我们更多地要将实验棒交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学会自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教学实验“粗盐提纯”时,我们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中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准备。在这个实验中,最容易弄混的是每一步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先自己分析好实验的步骤,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认识。提纯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而很多学生在老师提醒很多次的情况下仍然会有记不住的知识点。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大胆尝试,以加深他们对于实验的印象。

3.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化学计算。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化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化学中的计算繁琐。化学计算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一大难点。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大部分化学计算可以迎刃而解。我们在教学化学计算时,应该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对一类化学计算的问题有所总结。如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尿素是一种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尿素由几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小林家中有一块稻田,需施15kg尿素,他到农资公司去购买,由于尿素售完,他需购硝酸铵(化学式NH4NO3)代替尿素,他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减轻他们对化学计算的惧怕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之后,让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尽量将解答过程完整地写出来,再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对解题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对这道题目进行总结。总而言之,尝试教学法对于教育改革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我们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真正理解化学的意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好看似枯燥的概念学习。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合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继续研究和思考,将这一教学方法继续完善。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希望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思考,真正学好化学。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所教授的对象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旅游理论知识基础,学习过《旅游英语》、《旅游法规》等课程,但是知识面比较窄,理论基础不扎实。在知识运用能力上也比较欠缺,缺乏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对于本课程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有一定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旅游资源学》,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教材共分三篇,十六个章节,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内容,讲述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以及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的规律与对策。整体内容体系比较充实完善,学生反映良好。本次课讲授的是第三章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主要讲授第二节地质类旅游资源、第三节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信息等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了解中国著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的自豪感。

2、针对旅游资源的特点编写导游词,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

四、能力训练任务及举例

(一)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任务: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owerPoin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所讲旅游资源案例比如张家界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总结其主要观点,并由小组代表向大家呈现。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三)课后布置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的理解认识。

2、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征理解运用。

(二)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述地貌类旅游资源“中国名山”这部分重点内容时,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通过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名山的特征深入理解,并能结合实例分析运用。

1、中国名山

(1)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旅游资源名山(视频播放)

(2)宗教名山

“四大佛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地质旅游资源\宗教名山(图片展示)

(3)其他名山

黄山、庐山、张家界、神农架、阿里山等。地质旅游资源\名山(图片展示)、张家界旅游视频(视频播放)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本课程教学方法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本节课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为导向”的理念,综合使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双向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方法。下面对主要教学方法及运用进行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遵循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授课。在复习学生学过的内容基础上,导入到新内容,并适度拓展到学生运用的层面上来,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完成任务;任务难度小时,有学生个体完成,任务难度大时,学生结成对子或组成小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多个任务,比如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通过任务的实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内容,使学生“以具体的教学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把获取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并完成任务目标,集中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即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p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课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充分发挥学生项目小组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

在课程教学工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合理运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时,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直观生动的让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有所认识,结合身边的比较熟悉的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步骤1: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1、教学内容

(1)内容:告诉学生教学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相关图片。

(2)目的:认识和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自由讨论;个别提问。

5、时间分配:3分钟。

(二)步骤2:引入(任务项目)

1、教学内容

(1)任务:结合教材内容谈谈自己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认识。

(2)内容:预习课程内容,使学生大概了解课程主要内容。

(3)目的:自然过渡到课程主题,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分钟。

(三)步骤3: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2)内容: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3)目的: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5分钟。

(四)步骤4: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内容:讲授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对著名资源着重讲解分析。

(3)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著名相关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0分钟。

(五)步骤5:归纳(知识和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归纳重点和难点。

(2)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0分钟。

(六)步骤6:训练、巩固、拓展、检验

1、教学内容

(1)任务1: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加深理解。

(3)任务2:观看中国名山视频,对其地理位置、特点及类型进行理解和识记。

(4)目的: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视频播放。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20分钟。

(七)步骤7:总结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2、教学方法:归纳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5分钟。

(八)步骤8:作业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

2、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记录。

5、时间分配:2分钟。

八、教学评价设计

(一)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自我表达表达能力。

(二)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鄢志武.旅游资源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概念型教学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 英语课堂 交际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向未来社会输送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中职教育中基础教育中一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作为综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在校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是,中职英语教育同样面临着学生普遍基础较低、课堂教学死板、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现阶段中职英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通过英语课堂引入交际型教学办法改善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业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在中职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和使用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和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建立在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之上的。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的注意力从语言语法知识上转向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在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在向学生解释语言的系统和基本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事物概念的能力。根据海姆斯的理论,语言学习的过程既要词的语言知识,又要掌握“何时说、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的回话技巧与交际能力。

同时,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习惯、差异、习俗等都影响着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包括语言知识与概念结构的培养,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理解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内涵,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所谓交际教学法,就是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采用交际的手段形成一种语言的氛围,以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展开教学的活动。

二、交际教学法下的英语课堂模式

1.教师定位与角色的转换。在以传统教学法为主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到知识概念灌输的作用,是课堂的中心。但是,这种教学办法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教师往往是一本书一根粉笔教完整堂课。教师机械地将英语切分成单词、句法等不同模块,学生不但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也难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在交际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由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转变成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结合教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们通过有效的交际活动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对于中职英语课堂来讲,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的交际环境有利于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取代灌输式的语言和语法知识。

交际教学法下的课堂和传统英语课堂的最大区别就是课堂的主导,在交际教学法的环境下,学生取代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可以有效地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用灵活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取代形式单一的、机械割裂的教学方式。

2.情景交际式课堂训练。交际教学法下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交际情境的设置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交际环境。对于中职的英语课堂来说,情景的设置不光只涉及到一般的交际场景,还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到英语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基础模块掌握到14中交际能力,在拓展模块另外掌握14个交际技能。在这些交际技能中,要注意学生掌握技能的职业化和实用性。

在交际教学法的英语课堂上,交际的过程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过程。在任何的交际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开展课题式的交际与讨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成功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可以根据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通过调整课堂的内容、形式与方式来逐渐向学生的专业的靠拢。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要帮学生把注意力从传统的语言语法知识向语言的交际和语用功能靠拢,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语言知识概念清楚、明了的完成一个交际任务,从而达到交际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所谓教学法,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与过程为手段,用以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学生通过特定的交际环境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中职教育在目前的整体教育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英语课堂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探索来寻找到一条更为有效、更为有利于学生后天发展的道路。中职的英语课堂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后天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磨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来迎接更为严峻的社会挑战。

参考文献:

[1]谭雪燕.中职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 (11):132-134.

上一篇:体育技能培训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网络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