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00:48:27

三峡工程论文

三峡工程论文篇1

论文摘要: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执行好这个原则,关键是要处理好搬迁与发展的关系。库区移民安置是加速库区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三峡库区许 多县(区),都把移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移民安置带动库区经济发展,以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论文关键词:三峡 开发性移民 补偿 原则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1985年至1992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进 行了8年试点,1993年开始大规模实施。至1997年10月底,在开发性移民方针指引下,一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顺利完成,保证了大江截流的如期实现。大 规模实施5年间,三峡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发性移民方针日益深人人心。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方针是能够使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的方针,是“对国家负责、对移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方针。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要对水库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即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补偿”一词的解释是:“补偿——补足(损失)”。应当说,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符合上述解释,不但补足了受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新旧差价性补偿。 对于淹没的一栋民房、一座工厂厂房、一条公路、一座水电站等,无论其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也就是无论其新旧程度如何,在原规模、原标准的前提下,都是按一座新 的建筑物进行补偿的。一座被掩没没的旧建筑物现在(实物调查时)的价值属于赔偿部分;该座旧建筑物与同样规模、同样标准的新建筑之间差价,属于补偿的部 分。例如,一栋砖混结构的居民住房,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三峡枢纽工程和水库移民均采用这一价格水平)的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185元,假如这栋房 屋已经住了10年,按50年折旧现值为每平方米148元,这部分应当是赔偿;而185元与148元之间的差价,即每平方米37元应当是补助的。这样补偿的 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移民在新搬迁的地方按照原标准(砖混结构)、原规模(原面积),盖起一栋新的住房。 还应说明的是,对于公路(含桥梁)、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港口码头等专项设施,不但要按原规模、原标准进行补偿,还要使其能够恢复原功能。比如:水库淹没 了10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而要恢复原功能,必须要新建12公里才行,那就按新建12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进行补偿。 第二种类型是适当发展性补偿。 这类补偿主要体现在对受淹城市、县城和集镇在搬迁后的新城镇的占地规模上,还体现在对新城镇用水、用电容量及设施的补偿上。凡是到过三峡库区的人们都知道, 三峡库区受淹旧城镇的共同特点是,道路狭窄,房屋拥挤,人口密度大,发展余地小,人均占地一般只有25~30平方米,国家为了彻底改变三峡库区城镇的落后 面貌,给予了适当的发展性补偿,即不论一座城镇原有的占地规模有多大,均在考虑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因素之后,按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补偿占地规模。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是:城市80平方米从,县城70平方米从,一类集镇66平方米从,二类 集镇61平方米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据建设部统计,目前除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域较为广阔的省、自治区外,全国尚有70%的城镇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国家让三峡库区受淹城镇在搬迁后即达到上述占地规模标准,应当说,是国家对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城镇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城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 有利的条件。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湖北省、重庆市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中数据统计,以8个全淹的县为例,新县城占地规模与旧县城占地规模相比,其倍数平均为2.65倍,最大的为3.23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县城原有的占地规模,是赔偿部分;新县城比旧县城扩大的占地规模,是补助部分;而且补助部分都大于赔偿部分。 由于新县城占地规模的扩大,不论旧县城原有的用水、用电容量与设施的规模有多大,《大纲》中也都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标准进行了补偿。比如:城镇居民用水量标准 为:城市120升/人·日,县城和一类集镇100升/人·日;二类、三类集镇80升/人·日;城市、县城的

三峡工程论文篇2

未来十年,我国水电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但水电开发的舆论环境不容乐观。

近年来,在水电开发中,移民、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舆论环境已成为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正面宣传水电开发、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必将起到积极推动水电开发的作用。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效益显著,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三峡工程也牵涉到移民、生态、经济、技术等诸多问题。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付诸实践,备受争议、备受关注,尤其备受媒体关注。仅2009年,三峡集团公司接待来访记者就有154批,1560多人次。这在其他工程是很少见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工程宣传工作,有关领导多次做出指示。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自公司成立时起,就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宣传体系,按照新闻宣传工作规律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加强舆情监测和分析,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努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三峡工程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围绕工程建设重大进展和质量安全开展宣传,营造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良好舆论环境

在一期工程建设阶段,我们围绕公司挂牌成立、三峡主体工程开工、导流明渠破堰进水、大江截流等,大力宣传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和建设进展情况,针对社会公众关心的质量安全、移民、防洪、国防安全和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答疑解惑,为工程开工创造了好的舆论环境。

在二期工程建设阶段,我们围绕二期围堰破堰进水、导流明渠截流、蓄水试通航发电,大力宣传三峡工程建设成就。我们初步总结了三峡工程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深入报道了公众关注的工程质量、安全情况,逐步将其他与三峡工程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移民迁建、电力销售等主题纳入报道视野。与上一阶段相比,无论是宣传主题还是视角都有进一步拓展,特点是更为充分地利用媒体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组织策划总结性深度报道。

在三期工程建设阶段,我们根据新形势,将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公共关系管理范畴,运用公共关系理念来传播三峡工程社会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宣传“建设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大力宣传三峡工程质量安全文化;大力宣传三峡工程建设成就和巨大效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三峡工程建设成果与经验。

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对外宣传,以全面开放的意识进行国际传播活动

通过18年的不断努力,我们开辟了多种多样的国际传播渠道,建立了广泛的对外新闻宣传网络。

一是借助国内新闻媒体开展对外宣传。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主要外宣媒体都组织发表过许多三峡专稿和系列报道。三峡开工之初,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节目组专程到三峡工地,拍摄三峡工程建设情况,并用汉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对外进行报道。我们还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合举办了《三峡工程纪行》系列报道。节目播出后,收到了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1500多封。

二是利用国外新闻媒体开展对外宣传。三峡工程开工以来,来访的国外记者络绎不绝。权威传播媒介如美联社、路透社等四大通讯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BBC、CNN等广播电视台,《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都曾数次报道过三峡工程。为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澄清某些不实报道,我们还多次与外交部新闻司联合组织常驻我国的外国记者赴三峡工地集中采访。

三是与海外媒体合作开展对外宣传。我们与香港《文汇报》合作,联合创办《三峡之光》专版;与香港凤凰卫视合作摄制、播出了25集电视系列报道《三峡工程全接触》和2集专题节目:与香港亚视合作摄制、播出20集《高峡出平湖》电视专题节目;与凤凰卫视合作《凤凰大视野》栏目;此外,还与国外华文报纸合作,不定期开辟专版或专栏介绍三峡工程。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实行开放式传播。我们通过展览、电影、国际会议、考察访问等形式,宣传三峡工程的成就。我们组织参加了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法国中法文化周等大型国际展览,举办了三峡工程国际技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

我们建立了中英文互联网站,让关心三峡工程的海内外人士能及时了解三峡工程情况。此外,还通过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等国外政要,让外国受众能够了解三峡工程的真实信息。

加强正面引导,健全新闻制度,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新闻危机

一是以权威的正面信息主导舆论。我们主办的《中国三峡工程报》及《中国三峡》杂志、《中国三峡建设年鉴》,发表各类稿件近6万余条,对外提供新闻通稿上千篇。我们的每件重要新闻作品,都要经过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审核,认真订正每个数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社会媒体发表了大量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正面新闻报道,仅三峡工程开工、大江截流、导流明渠截流、蓄水试通航发电四大活动,所发表的新闻作品就达万余篇,形成了主流媒体的主导舆论。

二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维护三峡工程形象。有境外媒体指责中国兴建三峡工程是“好大喜功”,也有人就指责三峡大坝不仅无力防洪,而且会因超标泄洪,加重汛情;还有人指责三峡工程移民是“侵犯人权”。这些不负责任的说法,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工程本身,使国家形象受损。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通过自办媒体和社会媒体,传播权威的信息,让受众充分了解事实真相。

三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宣传水电。2004年以来,“拆坝反坝”的舆论甚嚣尘上。我们利用自办媒体,正面引导读者;组织召开新闻宣传座谈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将真相告诉媒体,通过它们引导公众。

四是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新闻危机。三峡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我们坚持以典型的事实、准确的数据、权威的结论、深入的分析,澄清各种不实传言,起到了良好的释疑解惑作用。

比如,今年入汛以来,受长江全流域降水影响,长江防汛形势较为严峻。根据长江防总调度令,三峡工程成功进行了四次防洪运用,累计拦蓄洪水153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荆江分洪区的分洪量,有效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7月20日,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抵

达三峡大坝,这是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也是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洪峰。与此同时,三峡大坝也遭遇了一次特大“舆论洪峰”。

起因是某刊记者发表的关于三峡防洪的文章,由某网站转载时标题被改为《三峡防洪能力遭质疑》。7月18日,这条消息被百度新闻放在头条。随即,有网友编辑了一条“三峡防洪能力逐年下降”的帖子,引发公众对三峡防洪能力的质疑。

7月19日,集团公司迅速启动三峡防汛新闻应急预案,成立了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新闻领导小组。新闻中心及时召开新闻会,联系、协调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有针对性地新闻。洪峰期间,累计有新华社、CCTV等40家媒体,近140名记者参与三峡防洪报道。

针对公众对三峡防洪能力的质疑,新闻中心组织媒体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及时让公众获取客观、科学、准确的解释。7月22日,新华社组织了《三峡工程防洪减灾作用“三问”》一文,较好地澄清了三峡工程的防洪标准和防洪效益问题。7月31日,央视经济频道《对话》栏目走进三峡,在大坝前与曹广晶董事长对话,解答社会关注的三峡工程防洪能力、防洪作用、调度规程、调节功能、水情预报、枢纽运行等问题,阐释了三峡枢纽的防洪效益。8月2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刊发了《焦点面对面:对话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对种种网上质疑进行了解读。此间,自办媒体即时跟进,进行报道。

部长刘云山在《新闻阅评》上对《大坝前的对话》节目作出批示:节目以科学的视角用事实说话,回答了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疑虑,对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有建设意义。

不断完善新闻宣传体系,牢固树立创新和精品意识,追求卓越的宣传品质和效果

三峡工程面临的舆论环境不断变化,三峡工程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新闻宣传体系。1994年三峡公司成立伊始,就设置了新闻宣传机构。新闻宣传中心作为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内设新闻宣传处、影视工作部、中国三峡工程报社、中国三峡杂志社和中国三峡建设年鉴社、北京记者站、金沙江宣传工作组等七个机构,并管理三峡工程展览馆和公司门户网站。其中,报纸、杂志、年鉴均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媒体。完善的体系建设,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主流声音的有效传播。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我们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促进宣传品质的提升和宣传效果的增强。我们着力提升自办媒体的影响力。《中国三峡工程报》定位为水电行业报,主要报道“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新闻,报纸扩大为对开八版,并将发行范围扩大到金沙江流域。《中国三峡建设》杂志更名为《中国三峡》,单月以科技和生态环保为主要内容,双月以水文化、江河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关于影视工作,我们不仅利用电影、电视、摄影等手段拍摄、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创作出了一大批电影、电视作品,举办了若干次大规模、高规格三峡工程摄影展。

我们追求卓越的宣传品质和宣传效果。我们用精品意识打造每一个宣传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近期,我们与央视联合出品的六集纪录片《大三峡》正在央视热播,并译成五国语言对外播出。

在三峡工程新闻宣传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任务的艰巨。

三峡工程论文篇3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三峡地域文物的抢救

三峡地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早在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中,考古挖掘就已展开,但作为一次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地面、地下文物抢救工程,则是三峡工程兴建时启动的。权威部门确定的文物点达1087处,其中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从挖掘疏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讲,三峡文化开发不亚于三峡工程兴建,它是当代中国无与伦比的文化开发工程。伴随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库区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十年。截至2005年底,地下考古发掘面积达110.7万平方米,已出土珍贵文物9000多件,一般文物17万多件。这是三峡地域有史以来从社会层面开展的一次全峡范围内的特大规模的文化资料收集活动,有效地保护了这一地域的文化宝藏。

三峡地域文化宝藏的挖掘保护,对研究开发三峡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华夏祖先聚居之地的长江三峡,山险水恶,交通闭塞,“蛮夷”聚居,开化甚缺,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心,倒是历朝历代贬罚官吏的去所。明代修志以前,这里发生的人和事,除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依稀可见之外,很难有完整系统的文字可考。要再现那漫长的历史脉络,除在历史文献的大海中捞针之外,就要靠收集民间传说,考察古代遗存,翻阅贬官诗文,挖掘地下“天书”。长期以来这项工作除个别学者尚有涉猎外,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进展甚微。正是兴建三峡工程,为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三峡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诸多重要考古的发现和不同历史时期文物的出土,披在长江三峡灿烂历史文化上的神秘面纱才被人们撩开,漫漫的三峡历史文化脉络也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核心的是对宜昌文化自觉的唤醒

三峡工程兴建,激励着宜昌社科界、文化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三峡文化、创新三峡文化、构建三峡文化学科、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雄心壮志。1994年10月,在宜昌市委、宜昌市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宗发主编的《长江三峡文化开发战略》出版了。《开发战略》提出了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总体构想、战略布局、重点工程、实施步骤、开发政策和开发措施等,为适应三峡工程兴建,开发三峡文化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同年10月由宜昌师专三峡文化研究所曹文安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三峡文库》也出版了。《文库》包括三峡风景名胜诗旅、三峡景观传说美寻、三峡古代诗歌导读、三峡古代散文导读、三峡当代诗歌鉴赏、三峡现代散文赏析、三峡民间故事导读、三峡民间歌谣精鉴、三峡民间习俗概观、三峡民间艺术博览,成为宜昌全面展示三峡文化的第一部文集。1994年明为配合宜昌市开展以“知我宜昌、爱我宜昌、兴我宜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屈鹏主编、笔者执编的《三峡·宜昌》编撰出版。全书包括宜昌的山川地貌、自然风光、物产资源、历史沿革、风土人隋、革命传统、古今名流、名胜古迹、工农生产、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以及三峡工程等,成为大宜昌范围内普及宜昌文化的开篇之作。同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社科联、市建委等承办的“’94中华嫘祖文化学术研究会”在市区峡口风景区开幕。会后出版了《中华民族之母嫘祖》论文集,并纳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丛书之六。1995年8月由市文联主席刘不朽、副主席秦新民主编的十一卷《三峡文学丛书》出版。《丛书》包括刘不朽、秦新民、胡世全、张永久、周立荣、甘茂华等作家的小说、散文专集,成为宜昌第一部小说、散文专集丛书。同年9月为适应长江三峡开发,宜昌市和湖北少儿出版社动议、并得到三峡地域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响应,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柏世友、市府秘书长柳定祥主编的《中国长江三峡大辞典》出版。《大辞典》包括三峡地理、历史、资源、旅游、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开放开发、有关政区,以及三峡工程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三峡等11类,56项,4075个条目,120万字,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三峡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同年11月市文化局、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首届巴楚文化研讨会”,出版了《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同年由葛水院副教授、市社科院分院所属长江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孙世强课题组撰写的《创建“长江三峡学”的初步构想》,在市社科联、市社科分院主办的《宜昌社会科学》第四期上首次发表,文中率先提出了“长江三峡学”的概念,并就长江三峡学的创建提出了初步设想。这是他在1992年提出创建“长江三峡学”设想以来,第一次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仅就这些方面,就足以看出三峡工程对唤醒宜昌文化自信的能量之大。

三峡工程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 三峡移民 社会融入 健康发展

三峡移民在形式上分为就地后靠移民和跨省外迁移民。其中跨省外迁的三峡移民大多具有非自愿性迁徙的特点,这种以大规模、远距离为搬迁特征的外迁三峡移民在缺乏基本的社会心理认同感的情形下,其生产结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支持网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民在安置地区能否生活稳定与健康发展,关系到地区的稳定发展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移民的研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力图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已有的三峡移民研究作述评。

一、国外的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我国三峡移民社会融入的研究较少,但是对移民社会融入的研究却是西方移民研究中的重点。国外早在工业化时期就有了对各式各样的移民比较详细的研究,西方学者对移民融入方面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对于移民社会融入研究使用的概念大致有:社会同化(assimilation)、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社会吸纳(social inclusion)与社会并入(social incorporation)等。这些概念的侧重点不同,它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界定、描述移民的融入状况。

格雷泽(glazer)和卢卡森(lucassen)指出,社会同化是指移民被流入国完全接纳,并归属于某一特定群体,其后代有着与其祖辈不同的社会认同,成为该国的公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化主要是从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身份认同等层面来进行概括,并且着重强调了移民群体的被动适应过程,移民最终能否融入主流社会取决于是否完全接受流入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因此,同化更加突出社会成员同质性特征。

社会适应指的是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适应以及他们在面对特定的社会环境时所作出的反应。马腾斯(martens)指出,移民的适应过程不仅包括主流社会对移民的吸纳与整合,还包括移民群体对新社会价值体系的认知、选择、行动与内化过程。移民通过内化了的行为准则与价值标准来实现对新的生活与文化环境的适应。社会适应更多地强调移民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

社会融合的概念相对更为宽泛,是指移民在主流社会的融入状况,包括移民的生活状态、移民融入的演变过程等多个方面。艾林森(w.ellingsen)指出,移民社会融合是指移民平等地融入主流社会的状态和过程,体现了移民与其所融入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一种双向适应的过程。社会融合既包含个体层面的融合,又包含群体层面的融合。此外,社会融合的研究内容也包括诸多方面,学术界倾向于从移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关系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界定。

文化适应最经典的定义来源于1936年雷德菲尔德·林顿(redfield linton)和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的界定,指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移民进入到新社会中,通过持续的互动与联系,其自身原有的价值体系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从狭义上来看,文化适应是指移民对主流社会文化习俗的适应。但是文化适应仅是移民实现社会融入的某一具体阶段,移民在文化上适应了主流社会,并不意味着移民完全融入到当地社会。米尔顿·戈登(milton gordon)在1964年的研究中指出,移民融入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过程,其中的文化适应仅是移民融入的第一步,包括对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其他文化特质的适应等。他还指出,初级阶段的文化适应与结构性融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恩泽格尔(h.entzinger)和拜泽韦德(r.biezeveld)也认同此观点。他们认为,文化适应并不是移民社会融入的唯一选择,也不是社会融合成功的必然要求。移民虽然接纳了主流社会的某些重要价值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移民对其自身原有文化的全盘否定与丢弃。

社会吸纳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洲医疗与福利危机,带有一种公共政策和福利研究的社会意味。这一概念起初是用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后来又用于对移民群体、少数族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研究。它将移民群体看作是社会行动的客体,更多地突出流入地社会的积极能动作用。它的目的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消除社会生活的障碍与预期风险。

社会并入的内涵与社会吸纳比较类似。它主要是针对移民在劳动择业、文化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网络等诸多方面的融入。因此,社会并入政策是通过创造均等的教育培训机会,为移民提供语言与技能等方面培训,从而提升移民等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生活能力,进一步促进移民的社会融合。

二、国内的三峡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

三峡移民问题是整个三峡水利工程的关键之所在,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三峡移民的研究有助于国家进一步完善移民政策,为以后其他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与指导。三峡移民在迁移人数与迁移规模上当属世界之最,尤其是外迁移民所面临的不仅是地域上的变迁,更是在缺少社会心理认同感的情形下,生产结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支持网等的巨大与深刻的变化,因此三峡工程从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水利工程建设所导致的移民迁徙是移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三峡移民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成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水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保健、建筑工程、新闻传媒、法律制度等多个层面。

第一,三峡移民扶持政策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峡水利工程实施的第一阶段,研究内容大多涉及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资金的运作监管、移民的拆迁安置、国家补偿政策等方面。例如,徐琪、刘逸农等(1993)的《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袁宏全(1994)的《三峡移民工程管理方法研究》。

第二,三峡移民经济融入方面的研究。大致从1999年以后,国内学者对移民的研究逐渐开始涉及经济发展这一层面。随着三峡工程的进一步展开,移民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移民的经济融入状况与移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整个移民工程不仅是移民能不能迁得出的问题,更是移民迁出后在安置地能否稳得住、经济生活能否得到较快恢复,并持续发展、走上富裕道路的问题。例如,罗凌云、风笑天(2001)的《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马德峰(2005)的《我国水库外迁移民社区经济适应研究——以大丰市三峡移民安置点为个案》,张燕(2007)的《水库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的社会经济适应研究综述》,刘志军、孙泽建(2012)的《浙江首批三峡移民的经济适应——兼论模糊人情化扶持及其超越》。

第三,三峡移民文化心理融入与稳定性研究。三峡移民迁移模式分为就地后靠与跨省外迁,不同的迁移模式与安置方式对移民的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并且还容易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刘震、雷洪(1999)的《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中的社会心态》,何泽仪、彭婷(2005)的《入湘三峡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探析》,刘伟(2007)的《从“乡土”文化结构探究三峡移民心理困境原因》,彭豪祥、段跃芳(2009)的《三峡工程移民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研究》,喻婷婷(2010)的《论后移民时代三峡移民的生活融入与文化认同》。

第四,三峡移民社会整合方面的研究。随着移民工程的进一步展开,移民在安置地区的社会生活已经全面铺开。但是随着后移民时代的来临,各安置地已经进入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移民更深层次的社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杜健梅、风笑天(2000)的《人际关系适应性:三峡农村移民的研究》,艳梅、雷洪(2001)的《对三峡移民社区环境适应性状况的考察》,刘晋飞、黄东东(2008)的《三峡移民社区的整合机制分析——兼论移民纠纷框架下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马佶庆(2011)的《移民的社会网络与适应层次研究:以广东峣山村三峡移民为例》。

第五,三峡移民工作总结与移民精神的研究。大致从1997开始,国内学者就开始对移民工作之初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进行研究。例如,辛文、焦成斌(1998)的《三峡工程四川库区十年移民工作回顾》。随着三峡水利建设的告捷,对移民工作的回顾性文章也较多,主要论述了移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移民扶持中所需注意的问题。例如,张宝欣(2008)的《三峡外迁移民工作回顾与思考》,傅秀堂(2010)的《三峡移民规划和论证工作回顾》。此外,对三峡移民精神的总结研究也颇多。例如,宣传教育局(2006)的《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龚举品(2010)的《三峡移民精神的弘扬与库区建设》等。

三、三峡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简评

三峡工程论文篇5

沙先华:三峡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三峡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一个经过全国人大表决上马的工程,由此可见她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她的重要性,从她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那天起直到今天,一直被持续、广泛地关注。从国家领导人到老百姓,从国内到国外,从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到现在的运行,一直是社会、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争议之声不绝于耳,屡见报端,这是国内外少有的、罕见的新闻现象。

尽管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转入运行阶段了,但媒体关注的热情不减,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基于三峡工程这样一种特殊性,同时由于对水电开发的认识不一,舆论上还有不同的声音,我认为保留自己的一支新闻队伍,一个舆论阵地,保持和外部媒体的密切联系,对舆论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包括对公众进行一些解疑释惑,使三峡集团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说大一点使水电开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都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记者:那么您对这些媒体的现状满意吗?

沙先华: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三峡集团公司在建设三峡工程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作为至高诉求,就是这个道理。精神产品也一样,也必须确保质量精良。无论是《中国三峡工程报》、《中国三峡》杂志、《中国三峡建设年鉴》,还是集团公司网站,都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新闻中心的员工一定要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生产出质量精良的精神产品。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刊物、网站对宣传三峡工程、宣传企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在整体质量上还存在着不足。虽然我们是企业媒体,首先是为企业服务,不能简单地与市场化的社会媒体类比,但在信息量、覆盖面、可读性等方面还是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版面设计、表现形式上完全可以再活―点。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领导重视的问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有员工数量素质的问题等等,下一步要以改制为契机逐步解决。

记者:那么下一步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升媒体的质量?

沙先华:下一步,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过去三峡集团公司承担的只是三峡工程这个单一项目,现在是流域梯级滚动开发,金沙江下游几个水电项目在同时施工或开展前期,国际水电市场上也有了我们的一席之地,除水电外还有风电开发等其他新能源项目,战线越拉越长,地域也越来越广,事情也越来越多,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重要布置等,都要通过我们的报纸、杂志、网站来传播。另外,弘扬三峡精神,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三峡品牌,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等等,也都离不开媒体的声音,所以,我认为一报两刊办好了,还是大有可为的。

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整合内部力量,进一步完善机制,真正按照媒体的规律来办报办刊。

记者:新闻传播是有自身规律的,但企业创办的媒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沙先华:应该遵循,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媒体的质量。所以下一步,一方面是要加强我们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要搞活运作机制,真正按照媒体的规律来办报办刊。在改制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的模式是可以借鉴的。新闻中心改制后,成为二级公司,承担的仍是三峡集团公司的宣传任务,它和三峡集团公司其他二级公司一样也出产品,只不过出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但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质量都必须是精良的。

关于办好报刊我还有一些具体的想法,一是把《中国三峡工程报》和《金沙江报道》合在一起,《金沙江报道》就不要再单独办了,公司就出一张报。二是顺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适当扩大报纸的容量及读者面,相应地拓宽报纸的视角。总之,报纸的报道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我们三峡集团公司,一定要渗透到工程参建单位,渗透到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开发的方方面面。报道面拓宽了以后,可以由现在的四个版改为八个版。

刊物现在有两个刊号,一个是杂志,一个是年鉴。年鉴一年就一本,可以采用书号的方式出版,把刊号拿来做杂志,一本科技三峡,一本人文三峡,搞成两本杂志。开始时搞双月刊,有把握了再改为单月刊。

杂志应以深度报道为主,用大众语言为关心能源、关注水文化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提供认识清洁能源和享受流域文明成果的路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不流于俗套,有自己的观点、立场,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对于社会中的热点现象,能够提供专业的分析和专业的科学背景知识。

“科技版”记录对人类生活和思想正在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活动和重大技术突破,“人文版”融专家观点与大众态度为一体,继续保持多视角多层次地对水文化及古老流域文明的关注。两本杂志都要以平易而严谨的思维,科学而新颖的理念,为读者提供话题广泛、视野开阔、风格时尚的知识来源,进而为集团公司发展清洁能源、打造一流清洁能源集团,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出贡献。我知道你们现在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并已付出了努力,但还不够。希望你们为自己树立一个标杆,比如《中国国家地理》,这样你们工作起来就更有方向了。

我认为,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省几个钱,不是让大家都到市场上去拉广告。目的是要把我们的报刊、内宣、外宣工作都搞好,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服务。

三峡工程论文篇6

国务院总理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这则新华社电讯,迅速引人注目,其中出现了这样的表述:“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于三峡,当年的建与不建,后来的建成后是否存在负面影响,一直在民间层面有着激烈争议,甚至曾有舆论将汶川大地震以及川渝大旱也归因于三峡蓄水,但已经被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否认。那么,三峡工程拦腰截断长江之后,究竟会不会引发负面效应?尽管民间质疑的声浪一直不息,有关部门对此却讳莫如深。而此次国务院的这一表述,普遍被解读为是官方首次承认三峡工程存在负面影响,而最高决策层正郑重研讨科学的应对与解决之策。

三峡,曾是一个凝聚着中国文化象征的人文符号。诗人曾直抒胸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是对三峡大坝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描画。他还想象,到了那时候,“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然而,“当惊世界殊”的不独是巫山神女,也不独是怀想当年三峡风光的游人,更有殚精竭虑研讨三峡前世今生的水利专家、生态专家、农业专家,还有三峡工程产生的百万移民,还有13亿为三峡工程“买单”的中国国民。

是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三峡掏过钱。筹备三峡工程时,中国家底还很薄,于是,从1993年起设立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其来源就是对每一度用电均加征3厘钱(除自治区、贫困地区的排灌用电外);1994年又增加到每度电4厘钱;1996年2月起,再将直接从三峡发电受益、将要受益和经济发达地区的16个省、市的每度电加征到7厘钱――建三峡工程的巨款,就是老百姓这样一分一厘攒下来的,更不要说有史以来规模最为浩荡的百万大移民所做出的重大牺牲。所以,国民有权知道自己花了钱建成的这个伟大工程,利在哪里,忧在何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理主持的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意义深远。对三峡工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相信决策层不会仅此一次在认真探讨,但从未向外公开,以致长期以来,在主流媒体上探讨三峡工程的得失成了一个禁忌。而今,国务院会议坦然面对三峡工程之“失”,或可看出是总理在践行曾经的承诺:“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

将来,如果谈论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三峡工程从决策过程到建成后的争议与善后,都肯定将是一个不能绕过的重要章节。

19年前,全国人大2633名代表投票表决三峡工程是否兴建,最终以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投25票获通过。这也是建国以来,在全国人大反对与弃权比例最高的一次表决。三分之一的代表投了反对与弃权票,正是由于对三峡工程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的忧虑。

这让我们不能不想起已仙逝的水利泰斗黄万里老人,他曾因为反对三门峡工程上马而被打成,此后,他也一直勇于说真话,临终之际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长江的安危。10年前,他在弥留之际写下的遗嘱,无一字私事:“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面临水面,宜打钢板钢桩,背面宜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

然而,水利专家黄万里的话曾经不被决策层倾听,最终酿成了三门峡水库最终被迫弃用的苦果。那么,要使三峡工程之“得”最大化,就不能不正视三峡工程之“失”:地质灾害、移民安置难题、中下游堤防压力……

三峡工程论文篇7

为安置移民,中央决定成立“三峡省”

1980年7月,邓小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副总理姚依林谈三峡问题时,对这一争论了半个世纪的工程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轻率否定三峡不好!”

1984年2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中南海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三峡工程。会议决定:工程准备上马,并确定1986年正式开工。会议同时决定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筹备组建“三峡特别行政区”和“三峡开发公司”。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担任组长,宋平、杜星垣、钱正英担任副组长。

27天后,《关于开展筹备三峡工程若干问题的报告》出炉,在报告中提出:“(移民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大功夫妥善处理。可考虑建立三峡特区的建制,成立特区人民政府,直属国务院,享受省(市、区)一级政府待遇。”

报告还就“三峡特区”的行政区划范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关于特区的管辖范围,两个方案。一个方案小一点,由宜昌市开始到涪陵市的沿长江两岸水库淹没区的县市都进来,由特区政府统一管理将来的移民事宜和工农业生产。另一个是特区的范围划得再大一点,把一些比较富庶的地区划进来,使特区经济上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国家计委有的同志不同意建立行政特区,建议只成立移民局,移民工作由四川和湖北两省分别负责。这个方案的好处是移民局任务单一,责任明确,缺点是移民局权威性不够,难以解决两省之间的关系,移民局和地方政府之间可能发生难以克服的矛盾。”

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人对“三峡特区”名称提出了异议,认为“三峡特区”与“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海南特区”等沿海经济特区的性质不一样,把“三峡”冠以“特区”的名称,容易造成混淆。考虑到作为省一级建制,只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中央决定将“三峡特区”定名为“三峡省”。

山区之穷苦震惊中央

1985年2月8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三峡省筹备组”宣告成立。

“三峡省筹备组”当时负有五大任务,包括研究制定建省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组建省级领导班子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制定移民安置计划和做好安置移民试点工作。

中央还决定,“三峡省”的“省会”定在湖北宜昌市。

从国家测绘局绘制的《三峡省略图》中可以看到,“三峡省”行政区划范围为“三地一市”和30个县(市),它们是:四川涪陵地区(现为重庆市)的涪陵市、南川、垫江、丰都、武隆县、秀山、酉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四川万县地区(现为重庆万州区)的万县市、万县、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湖北宜昌地区(现为宜昌市)的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宜昌市(已与宜昌地区合并为宜昌市);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

“三峡省”幅员总面积为840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8万亩,总人口为17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1583万人。1984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89.82亿元,人均511元,比全国同期人均1026元低50.2%,名列第28位,仅仅高于贵州和。

也就是说,“三峡省”不但是一个“小省”,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窝省”。

后来出任“三峡省筹备组”组长的李伯宁,一开始并不愿意接过这一重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三峡省”所辖30个县(市),绝大多数都是中央和省里有名的贫困县(市)。

“三峡省”设立的初衷,即是为了安置上百万的库区移民。库区内移民的生活状况,自然也就成了“三峡省筹备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上任不久,李伯宁就组织拍摄了一部真实反映三峡地区人民贫病交加情景的电视片《穷山在呼吁》。

据李伯宁回忆,当时的“三峡省”,尚有500万~600万人口未能解决温饱,甚至连水都喝不上,还有地方病,一个慢性氟中毒就达80余万人,轻者满口牙齿脱落,关节僵直,腰弯背驼,丧失劳力;重者卧床不起,终身残废,生活不能自理。

但纪录片在“三峡省筹备组”内部试映的时候就遭遇了质疑,认为是在“给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抹黑”。李伯宁把片子带回北京,被国务院一位副秘书长拒之门外,理由是:“这样的片子,不能给国务院领导看,不久前安徽送了一部反映山区贫困情况的电视片,就受到了批评。你这部片子比安徽那部严重得多,领导看了你非挨批不可。”

在李伯宁的努力下,电视片最后在1985年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引起了轰动。出席会议的各省省委书记、省长都被集体组织观看,80余盘拷贝则被送到了中央领导人和一批部长们的案头。国家副主席王震观后震惊不已,掩面而泣;叹道:“建国36年了,想不到这个地方还是这么贫穷!”

“三峡省”成立前夕被撤销

在李伯宁和“三峡筹备小组”的努力下,机构已设立、领导已到位、资金也有了着落,“三峡省”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风向陡变,“三峡省”能否顺产突然成了一个未知数。

第一个变数是重庆市向中央提出把蓄水位提升至180米,理由是在现有150米蓄水位上,万吨轮船开不到重庆。1985年1月23日,邓小平在与国务院领导谈论经济问题时,明确表态:“万吨轮开不到重庆,这不能解决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三峡省”所需解决安置的移民数,陡增了70余万。对贫穷的“三峡省”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自重庆提出“180米蓄水位方案”后,围绕着水库蓄水高度的论证和争论就一直持续不休。

1985年春,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批政协委员出于对中华民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三峡工程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会简报组4月2日编印的第38期《快报》,反映了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建设组组长孙越崎对三峡工程的许多看法和意见。

三峡工程是否可行,立刻成了海内外舆论的焦点。1986年3月31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中报》董事长博朝枢先生时作了谨慎表态:“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绝不会草率行事的。”

撤销“三峡省”的消息,对李伯宁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向中央三峡考察团做工作汇报时,他着重谈了自己的意见:“从工作考虑,从这个地区的开发、解决温饱问题考虑,及早建省还是很有必要的。”

198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将三峡省筹备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三经办)的通知》,“三峡省筹备组”撤销,大部分人员“从哪里来仍回哪里去”。李伯宁被委任为“三经办”主任,负责指导和协助川鄂两省进行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和三峡库区移民试点工作。“三峡省”正式宣告流产。

对于“三峡省”被撤销的原因,在《三峡日记》里有一段论述,应该说客观反映了当时高层的真实想法。原文如下:“由于论证还要两年时间,三峡省不宜建,筹备组也不能成为行政实体,施工准备也不能进行。因为这样做对工程本身只有小利,但对三峡项目顺利完成论证有大害。”(1986年4月27日日记)

在前一天的日记里,也有类似的论述:“看来,我最担心的事,即搞不搞三峡省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现在搞三峡省,对人大、政协都交代不过去,对上三峡工程反而不利。撤销三峡省筹备组一事,应由中央发一个文件。”“我们商定,就是下决心上三峡工程,也不一定要搞三峡省。”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此时距离1984年决定筹备三峡工程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早在这年秋天,中央就成立了特别调查小组,专门负责论证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可能性,为避免“三峡省事件”再次发生,此次调研完全秘密进行。

三峡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三峡大坝 利弊 争议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主要功能有:蓄水、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十大效益。名列“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有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三峡大坝的建成经历了“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近年来,三峡大坝在产生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问题。

一、利处

三峡的有利之处在于:具有防洪、抗旱、运输、旅游、发电五大功能,主要是为了前三项,能够使得三峡地区的准能运输条件有所改善。因为以前三峡是鬼门关,后来虽然炸掉了一些礁石,急流险滩仍然是它的特色,逆水行船、夜间航运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筑坝之后,万吨运输船队可直达重庆,通航能力提高了数倍,发电也是世界流行的清洁能源产生的电力(全天然无污染的长江水为动力),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而且,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前期投入,对三峡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弊处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干堤发生严重崩岸。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保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防洪用的三峡大坝似乎又产生新的洪水威胁。

第二,水质恶化。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见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之严重。

第三,诱发地震。三峡水库蓄水之后,三峡地区仪器可测到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但是地震专家认为有可能发生六级或六点五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可能也与此相关。

最后一点,是人文因素。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负责三峡工程移民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颗炸弹。

正如水利专家黄万里所言:长江三峡,造坝截断沙流,使上游洪水抬高,泛滥频繁;下游停止造地,滩涂侵蚀。所以世界上有些国家已停止修建拦河大坝。例如巴西把原计划在亚马逊河上修建而未动工的25座水坝全部搁置起来。在马来西亚,全国人民反对修建40亿美元的沙涝越巴昆大坝。在印度,停建了已动工八年的赛伦特大坝。在澳大利亚,取消了富兰克林河上修建塔曼斯尼大坝的计划。为了发电,拦河筑坝虽能利用水力,但会影响地貌,危害民生。所以人们一般在源头利用水力发电,不致产生显著的害处,或者改用火力或原子能发电。第二,从经济观点来看,三峡大坝每千瓦的成本既高,工期长达17年;不如考虑改修许多个大中型50至100万千瓦站,陆续修建,5年建成一个,年有所成而回收资金,经济效益更为合算。第三,从国防观点说,大坝之成无异制造一弱点资敌。若使电厂被毁,则华中工业瘫痪;若使大坝被毁,则两湖三江人民沦为鱼鳖。”

三、反思和建议

为了经济发展和一些不必要的价值追求,使我们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三峡工程再一次提醒我们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要整天讲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却要违背基本的常识去破坏大自然。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会日渐分明,三峡大坝并未起到我们预想的那种防洪能力,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将会表现的更为明显。我们还要反思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就一定能够办对事、办好事吗?像5.12汶川地震那样我们能够迅速动员全国力量救灾,但如果我们办错了事,后果会不会是很严重呢?为了防止我们办错事,我们需要更民主的决策:不是某些专家科学家的个人追求与利益,不是政治家的政治利益,更不是特定时期国家的短期利益追求,我们需要为子孙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7日《巍巍黄万里》 赵诚

[2]《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 黄万里

上一篇:软件无线电范文 下一篇:三村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