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物涅

时间:2022-10-16 11:38:06

三峡:文物涅

三峡库区的建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因为修水库,中国的文物工作者们在时间和经费上都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发掘机会。三峡历史的千古之谜,终于在一件件文物的出土、整理后,被慢慢研究认识。

在中国,迄今为止文物保护以政府行为为主,也彰显着政府的态度。2005年6月18日,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中国第一家跨地域命名的博物馆即将在重庆开馆,这座几乎与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同时提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时4年半的建设,将成为三峡库区部分文物的最终归宿。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92年4月3日,中国的人大代表们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正式立项建设。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对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大规模的调查摸底工作随即展开。

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有关人士说:“无论是三峡库区地下考古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量,还是三峡工程建设工期的进度要求,库区文物抢救工作的规模和难度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的。”

经过8年多时间的调查、论证和复核,2000年6月,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将1087处文物列入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同时批准了有关保护方案。其中,近7成的规划保护文物在重庆库区,其余3成在湖北库区。按照三峡工程的时间进度,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库区二期移民阶段启动,文物保护工作也开始全面实施;2003年三峡工程完成135米蓄水、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及通航,二期水位文物抢救的工作量也需要完成总量的一半。随着2006年的三期水位、2009年的四期水位,一个接一个的时限表明,用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时间越来越少。

重庆市文物局的专家们算了一笔时间账:正常情况下,要完成重庆库区752处地下考古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的全部工作,需要30至50年,也就是说,库区二期文物抢救的时间需要15至25年。但是,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度要求只给了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者们5年多的时间。一些海外媒体认为,三峡考古难度巨大,要在5年多的时间里完成20年的工作量,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整个中国文物考古界都动了起来,80多支考古队伍开进三峡库区,仅重庆库区就有68支考古队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90多所院校、文物保护和考古单位的千余名专家、数千名专业工作者和数万名从业人员,开始了三峡文物的世纪大抢救,三峡库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发掘工地。

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足迹到新石器时代居民的聚落遗址,从古巴人的勇武到楚文化的光彩,从两汉的繁荣到三国的铁马金戈,从中国历史最久远的白鹤梁古代水文题记到江上明珠石宝寨,从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城大昌镇到远近闻名的张飞庙……神奇壮丽的长江三峡地面地下文物书写了又一部“中国二十四史”。

参与战国时期巴蜀争战之地李家坝考古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黄伟说:“在三峡库区每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平常的10年。”

2003年4月,重庆库区二期移民阶段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验收。中国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三峡库区大部分文物都将永沉江底”的传言并无根据。

几年来一直亲身参与库区文物抢救工作的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一名负责人说:“作为一个局部地区的大型工程的文物保护获得成功,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至关重要。前期的统一规划和良好的组织工作确保了文物抢救的顺利进行。”

他指出,文物保护工作相对于库区工程而言是增加成本的,运气好的是,三峡工程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色彩的一些做法,全部由国家拨款;而后的南水北调等工程,市场化的因素加强,因为工程是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这对文物保护的范围和程度必然要产生影响。

头号“移民”搬家

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搬迁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工程,而一位特殊“移民”的搬迁工作却牵动了文物保护工作者和世人的神经。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官乙说“虽然‘他’不在百万移民之列,却是库区第一号‘移民’。”这就是与重庆市云阳县县城一江相隔的张飞庙。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史传张飞为叛将所害,身首分离。头被抛入长江,后在云阳江边被渔民捞起,遂葬于云阳,当地百姓为他建庙膜拜。由于张飞庙主体建筑群的海拔仅在130至160米之间,搬迁复建成为保护张飞庙的唯一出路。

文物保护专家说,张飞庙的搬迁和复建要比一般文物建筑复杂困难,因为与单纯的建筑搬迁和保护不同,更重要的是总体环境的保护和重现,从而确保长江沿岸众多三国遗迹构成的三国文化带不会出现断裂。

张飞庙新址的选择煞费苦心。专家说,张飞庙与云阳县城之间的空间关,系是自宋代以来就被确定了的。对它的改动意味着对张飞庙原有环境特征的破坏,意味着割裂张飞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许多重要联系。最终新址选在云阳新县城附近的原则得到确定,因为必须保证三峡工程建成后,“那些经过搬迁保护的文物古迹在布局上仍能保持原有的景观格局和相互之间的文脉关系”。

经过反复论证,张飞庙新址最终选择丁与云阳新县城一江相隔、在旧址上游32公里处的长江南岸狮子山下。政府投入了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原物、原状、原材料和原工艺,整体原样复建了这一建筑群。

搬迁中,原庙中已20余年的泥塑彩绘张飞像无法移动,因此新庙将供奉新塑的张飞铜像。年近七旬的王官乙教授重新塑造了这个自己20多年前创作的人物形象。铜像基本保持了当年的风格,只在细节上作了修改。

2002年10月搬迁工作开始,2003年7月,新张飞庙主体部分搬迁完成并对游客开放。新塑铜像运往新张飞庙时,当地民众冒雨自发前来迎接“张将军”,燃放鞭炮夹道欢迎。

虽然新张飞庙在建筑外观上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但“我觉得现在的张飞庙不如以前了”,云阳县的张老人说,“不是说庙和塑像修得不好,里面也没少什么东西,而是觉得整座庙都少了那种灵气。”

最让老人揪心的事情是:老张飞庙旁边原来有127棵古树,与整座庙宇已经浑然一体,让人觉得神气逼人,心旷神怡,它们都是张飞庙的魅力所在。然而这些老树搬新家后只有10来棵存活至今,其余悉数死去,使这座庙宇看起来突然孤单了许多。此事引起了重庆市文物保护部门和林业部门的重视和自责,却也只能在新庙旁边栽种小树补救。

重庆市一名文物保护专家说,搬迁的文物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群,更需要搬迁的还有千百年来与这个建筑群一起形成的周边环境,还有属于这个建筑群的人文精神和传统,它们都是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这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不可复制的。

另外一处重要的三国遗迹,始建于西汉末年的奉节县白帝城,保护方案已确定为“护坡仰墙方案”,即用水泥打造护坡,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山体,并在护坡上修建仰墙,防止江水的浸蚀。整个三峡工程完工后,水库冬季最高水位将达到175米,这时白,帝城将成为四面环水的孤岛。

江水的上涨将淹没白帝山的部分景点,同时由于白帝山北面部分山体风化较为严重,江水的反复涨落有可能使这部分山体有塌方的危险。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白帝城的保护规划时,需要根据山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加固措施,确保白帝山在水库建成后不会因江水浸泡掏蚀而出现崩塌现象。

在进行加固维护时,考虑对整体环境的保护,各种手段尽量消除人工砌筑的痕迹。然而,对于这种人工砌筑的实际效果,专家们并不乐观。白帝城的未来命运,值得人们持续关注。

最古老的水文站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科技含量最高、工程最复杂的要算重庆市涪陵区长江边的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白鹤梁实际上是长江中的一段暗礁,每年冬末春初时节,长江水位降至最低,暗礁露出水面,民间根据其外观冠以文学色彩浓厚的名称。加之这一时节恰逢中国农历新年,人们便在这些礁石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在石梁上题诗作赋、观察和记录水位的做法也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

研究表明,白鹤梁上面有文字题刻160余段,3万余字。自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迄今,这段约一公里长的石梁上涉及水文内容的题记共108段,记录了长江枯水年份72个,主要用石鱼雕刻记录。专家说,白鹤梁所记载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位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中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的规.律,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并成为葛洲坝、三峡工程重要的历史水文设计依据。

这种自唐代就创立起的以“石鱼”为枯水水位标志的观察方法,其最早的枯水题刻比1865年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二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还早1100多年,因而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古代水文站。1988年,白鹤梁被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成为当时三峡库区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6月三峡工程二期水位运行,库区水位抬升,涪陵段水位将升高至145米,高出白鹤梁脊约7米,如果不及时保护,这一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将永沉江底,不再露出水面。2002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的以“无压容器”方式对题刻密集区进行水下保护的方案构想被采纳:题刻中段部分将被一个椭圆形平面的单跨拱形壳严密地罩起来,过滤后的江水注入壳体内,以抵消壳体外的水压,内外水压达到平衡,形成“无压容器”,这样就能永久性保护题刻不会遭到泥沙的淤埋和冲刷破坏。同时,再建设一条水下参观走廊,人们可以通过特别安装的承压窗口近距离观赏题刻。

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张卓伟说:“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在于既是水下桥梁工程,又是文物保护工程,类似的工程目前在国内外都还没有过。”

这项保护工程总计划投入1.23亿元,其主体部分不久前成功封顶,长1600米、宽15米的白鹤梁被一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容器罩住。三峡工程完工后,这个最古老的水文站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下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古城变新镇

巫山县以北长江支流大宁河东岸;沿小三峡上溯60公里处,有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袖珍古城――大昌镇。古城保存着重庆库区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古城现在还保存有东、西、南三座城门,东西街长约330米,南城门外即为大宁河。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始建于明代,如今基本保持了明清风貌。当地民谣形容“一灯照全城,四门能通谲堂上打板子,户户能听见。”

由于古城海拔高达141米,专家论证后确定必须在2009年三峡工程三期工程蓄水前“整体搬迁”。搬迁新址应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有的环境风貌,尽量保持古建筑群与大宁河的相对关系,专家们最初列出5处地址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择了距离老城5公里外大宁河北岸的一个地段。这里与原大昌古城环境风貌相似,三面环水南门守望。距大昌新镇广场仅约1公里。文物专家们保证说,大昌古建筑群的搬迁在街区格局、空间特征、建筑式样、装饰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将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大昌古城原有人口3.2万,到2003年6月三峡工程二期水位蓄水,已有1万多人先后移民去了广东、湖北等地。学校、机关单位早已迁往5公里外的新镇,舍不得离开的人们已不多,昔日热闹喧嚣的古城已经变得残败、冷清。

2005、年2月21日,大昌古城搞了一个热闹的搬迁奠基仪式。在大昌生活了17年的镇文化站站长李纪堂说:“古镇从1992年后就没有什么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了,现在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按照规划,古城48处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群有35处将拆迁后按原貌复建,包括30个民居建筑,2所家庙和东、西、南三座城门,搬迁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文物专家说,搬迁正按时间表进行,2005年6月,古城内的居民搬迁完毕;年底,大昌古城内的城墙、寺庙、民居等建筑开始拆卸;到次年七八月份就可以开始重建工作了。

细心的人发现,尽管规划中是整体原样搬迁,但未来的大昌古城显然还是与老城有了差别。由于新址空间的局限,搬迁后东门至西门的距离将由原来的280米缩短为250米,古城整体面积将有所缩小。而原古城南北向的平整的街道搬迁后将会有45度角的坡度。

按照一些专家和地方官员的意见,古镇搬到新址后,所有原来的居民都不能再继续住在里面了。大昌镇文化站站长李纪堂说:“这样有利于政府管理和保护古镇,如果有居民继续住在里面,整个环境、卫生和维护都很困难。”

按照当地政府的思路:古镇原先的居民都将另觅居所,重建后的古镇将成为当地居民或外地人租赁来做民俗表演、发展旅游业的地方。李纪堂认为这是一个最佳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目前这样的计划遭到了许多古镇居民的反对。

大昌古镇里最著名的要数“温家大院”,它是两层四合院,选型精巧,错落有致。其高大的厅堂,光漆的梁架,雕花砖墙,柱础阶沿,精巧玲珑的窗棂,显示出深宅大院的气派以及匠心独运的风格。现年63岁的温光林是温家大院的第10代传人,而且他已经有了孙子――第12代。长期以来,一直有游客到大院参观,温光林老人忙前忙后,在快乐之余还能获得一些经济报酬。

老人说:“人们来参观温家大院,不仅仅是看看,更想与我们温家的主人说说话,甚至喝杯温家主人砌的茶,在大院里吃顿温家主人做的饭。”他认为这些都是温家大院的精神和文化传统,缺少了哪部分都没有了意义。

而政府将要进行的搬迁方式也让温光林颇有微辞:“如果以后我们温家人都不住在里面了,这还能叫温家大院吗,别人怎么能够知道我们温家的传统和习惯是什么呢?”老人认为,文化是靠人传下来的;而不是靠政府的规定。

2005年夏天,艳阳高照的古镇里,一群正在打牌的老人说:“我们希望搬迁后仍然能够住在自家的老房子里,但是政府不答应。他们总是小看我们这些人,可是没有我们这些老人,大昌还像个古镇吗?”

三峡的文物保护经验

2003年3月,三峡库区1083处文物点文物保护包干总经费确定,按照1993年5月的价格水平,整个库区文物保护经费为5.058亿元人民币,重庆库区的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和湖北库区的屈原祠等4处文物的保护经费则立专项另行审批。加上库区各级政府的投入,这项跨世纪的文物大抢救工程耗资将达10多亿元。

“三峡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中间没有断代,是一部完整的二十四史。”重庆市文化局一名文物专家说:“其实如果仅仅从技术上讲,只要国家政策允许,挖掘和搬迁文物对于我们是很容易完成的工作,一点也不神秘。但是文物保护工作目前最大的障碍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和认识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正在处于转轨的今天,工程建设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已经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表示,没有被市场化的中国文物保护部门在逐步市场化的中国社会中经常会遇到尴尬。

历经10余载的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留下的不仅仅是唏嘘感喟。中国未来一二十年中各种大型建设工程仍将不断涌现,如何保护和传承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仍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而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并没有为后来者提供足够的管理经验,也没有人系统地总结这些经验,目前的经验大多是个别文物专家等的片段性总结,这不免令人遗憾。

三峡工程及其文物保护规划方案都是由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挥,而且三峡工程仅涉及湖北和重庆两个相邻省市的局部地区,为这一运作模式的运用提供了条件。

而诸如南水北调这样的工程,涉及10多个省市,纵贯南北,地域辽阔,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由三方组成,中央财政投资占30%,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占25%,以国家开发银行牵头、8家商业银行参加的银团提供的银行贷款占45%。因为文物保护资金来自工程预算,所以有专家担心由于投资方分散而使得文物保护款的拨付无法及时、足额。而且南水北调工程中线途经的主要是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原地区,涉及省份较多,三峡工程那种中央指令性的文物保护模式显然已难以延续,如何确立新的文物保护模式,更加迫在眉睫。

上一篇:印度的AIDS病人等 下一篇:还要让石碑在古茶树下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