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1 18:47:02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卓越计划 软件技术专业 教改研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技术行业蓬勃发展,当前的软件工程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形势,为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职院校担任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端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技术”,它旨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面向技术工程、面向未来的各类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该项目的展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也相继展开一系列的教改活动,对提高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要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比较注重培养出符合软件产业发展,拥有计算机软件技术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生,要求学生要以软件技术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实现软件技术能力。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往IT行业、研究机构、企业等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系统工作,而对于创新性能力和软件技术管理能力以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

“卓越计划”对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的中高端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软件技术系统基础理论及实际技术的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软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软件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能力培养上的具体要求都综合了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而“卓越计划”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要求也更加贴切当前的行业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局限性

(一)软件企业资源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工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远离现实的技术教育。当前,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加具有独特的环节。卓越计划中就是需要将技术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中,能和企业有密切的合作模式,这是软件技术教学的关键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地理环境、外部资源、企业类型等因素的限制,可以真正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回归工程的企业资源实在太少了,软件技术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可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软件企业少之又少,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实施无法很好的完成。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能力不足,企业师资欠缺

教师是学生学习接触知识的指导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出高学历的人才,教师软件技术工程开发经历较少。所以,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开发软件课程,指导学生在实践和软件技术教学中改革,这些都需要具有丰富的软件技术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之前一毕业就踏入教师行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软件技术的实践工作,缺乏软件工程经验,这就直接约束了软件技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

(三)完整的技术化过程尚未实际在生产中形成

软件技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处于国际化、标准化之下,大大的落后于世界。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软件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拥有较强的发展势力,但是国内的软件技术行业规模依然相对较少,部分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上也只能采用关键设计原则和软件技术思想,同大规模的大生产工业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学习中学习任务还是很单一。例如只能参与软件开发程序的某一环节,对整体软件开发根本不能全面理解,达成卓越计划中的软件技术工程师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基于卓越计划下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策略

(一)重视实践,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实施有效的校企合作

软件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所以,高职院校的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关注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了解未来软件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求跨学科的大平台合作,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良好的双向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要合理的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学会在优势专业中探寻软件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因地理环境而造成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校企合作资源匮乏现象。

(二)更新培养理念、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来支持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落后的培养教学方式,更新培养理念和目标,积极的寻求出适应卓越计划实施的科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不拘一格的把科研院所以及企业有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经验的人才招聘为教师,尤其是对于中高层软件技术管理人员,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提高软件技术专业教师能力,从而促进卓越技术的有效实施。

(三)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将规范的软件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终形成以软件技术开发过程为主线,以软件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教学方式,来提高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的教学改革。我国软件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大都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在之后教学中大量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案例分析,通过详细的软件过程分析,让学生在软件技术学习中可以完成软件整体设计学习,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卓越计划的实现。

四、结语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促进了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ε嘌出中高端软件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卓越计划实施的薄弱之处,才能有效的采取措施来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对于卓越计划的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陆鑫,胡旺,张宁.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09).

[2]王梅,夏小玲,柴大平.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09).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2

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密不可分。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了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政策。本文着重介绍韩国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推行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目的;经验及教训。

一、韩国实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目的及途径

实施目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STW),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与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西方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从研究的角度来理解,就是通过对影响青年学生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相关的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研究,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建立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理论,进而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由学校过渡到工作。在许多研究STW问题的学者当中,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德国不来梅大学罗赫夫(Felix Rauherf),他提出了著名的“过渡模式理论”:认为青年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从学校过渡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二是从职业教育与培训结束经过劳动力市场过渡到工作。其中学校。指的是普通教育机构,而工作则指学生在自由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的职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韩国也面临高新技术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受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市场需求严重错位,各种工作岗位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强,一些新兴的职业需要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尤其信息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新增劳动力则普遍缺乏就业的基本技能。因此韩国政府针对新增劳动力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在职业教育院校推行扶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政策。目的就是为本国劳务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提高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培养学生拥有就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实施策略及途径。韩国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主要由职业高中、专科初级学院和本科职业大学组成。韩国引进实施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是三个阶段的相互衔接过程,即以校本为基础的转换过程、工作生活的实际转换过程及转换结束时取得的成果。实施重点主要集中在准备阶段,原因在于:首先,很大一部分韩国中学生和专科生参加了职业教育;其次,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对全国人力资源开发做出重大贡献,这是政府当前最关注,的问题。韩国对职教学生从学校到工作过渡采取的有效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保持职教院校学生追求事业的动机、提供能反映企业需求并与国家技术资格证书相联接的教育计划,同时还包括促进校企合作以提供在职培训与辅导。此外实施的策略还有:把韩国政府确定的教育政策及制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在中学阶段,主要实施专科高中和技术高中2+1计划;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职业大学、职业高中之间的衔接计划及委培教育计划。

专科高中计划于1998年开始实施,目的是在现有高中框架内提供多样化和专科教育,拓宽课程的范围以满足高中生的多样性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和知识。

技术高中2+1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获得企业需求的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年的在职培训和企业实习时间。

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之间的衔接计划于1996年开始实施,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从中专、大专到大学学习顺利过渡。职业大学实施的定单委培教育计划,目的是为企业需求的劳动力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在劳务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二、实施内容及经验

激励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在韩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有效管理很重要,它方便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准备阶段,关键是不断地激励学生把高级熟练技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近年来,很多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不愿毕业后直接工作,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没有较高的收入,不能提高社会地位、无法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也认识到自己要在危险、不利健康的环境中工作,而且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也没有充分保证。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地位和收入来改进工作条件,优先实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方案和计划。如给予为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提供公平的任命和晋升机会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此外政府还提供补贴帮助毕业生支付子女学费和生活费。获得技术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利用政府的补贴创业。最后,政府为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一套全面的、综合性的福利计划,包括职教学生一旦找到工作就为他们的服兵役提供优惠、获得技术资格证书、接受提高技能的培训、获得晋升或自行创业。

提供需求广泛的教育计划。职业院校在促进从学校到工作过渡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供能及时反映企业需求的教育计划。学校在研究和分析企业的人力和技能需求、对课程计划与发展的成果进行归纳时,需把它作为一个经常性和制度化来实施。很显然这个重要任务在学校管理领域没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教育工作者也没努力对企业需求进行详细地分析或评估。这与韩国职业教育体系有关:政府主导对中学阶段的职业课程开发,职业大学的课程开发由大学教授进行,而他们缺乏相应的参考资料和有关企业的实践经验。

从实际工作的相关性和适用性出发,对课程进行改革需要一个企业能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体系,前课程开发是由他们希望未来员工在学校能学到什么知识来决定的。要实施课程开发这一体系,主要在能力模式方面开发国家技术标准(NSS),这种能力模式能反映各个企业、各个职业种类的技术需求。开发这种框架结构分几阶段进行:首先各企业成立代表委员会,举行一次正式企业需求评估。全国委员会由职工代表、雇主、工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团体、专业组织、职业教育专家和职教院校的管理者组成。其次就是要确定各种职业需求的能力因素。这些步骤完成后,政府公布国家技术标准。最后,政府积极推行国家技术标准,它能反映职业教育课程、资格考试、工作坊教育和企业培训。国家技术标准发展的初期不超过三年,定期对全套,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更新和修改。

课程与国家技术资格证书紧密相连。促进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把课程与国家技术资格证书紧密联系起来的体系,连接形式可采用不同的内容、学分转换、承认先前的学习以及衔接途径。但是韩国的国家技术资格证书一般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需求,因而应在课程与资格证书之间建立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衔接,使国家技术资格证书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当前需求,使教育课程能更充分地反映国家技术资格证书,因而需对企业需求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更新能反映企业需求的国家技术资格证书、承认先前的学分以避免重复学习、积极参与企业对需求的评估。

采取这些措施之前,政府首先要建立全国资格证书框架(NQF),然后在这个框架内开发国家技术标准;最后,要确保国家技术标准能反映职业教育的课程,同时使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目标、国家技术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和职业培训标准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

职业院校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制度。职业生涯咨询是STW有效转换过程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发展职教院校的职业生涯咨询,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学校计划与职业生涯咨询连接起来,加强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教育内容,并把它作为正规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一部分。此外,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学科在现有课程上可拥有更大的份额,包括职业生涯咨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殊的职业意向,为他们的就业做准备。学校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培训机会以便更多地了解职业;学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人力、物力以及当地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成立职业生涯咨询制度,并对学生积极地推荐实施。建立职业生涯咨询体系;能有效管理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可以使被指导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地获取和利用。建设基于现有数据库的职业信息网络,它由国家机构如商会和劳动厅控制,提供相关信息供人查阅,并与这些机构建立密切协作的关系。此外,在学校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制度还需在学校、家庭与社区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结构,用来帮助全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择业理念。通过这些策略,职教院校将促进更多的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转换。

职业教育院校机构加强衔接教育的合作。职业大学和职业高中建立一个衔接计划作为STW的一种有效措施,主要目标是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如果管理适当,在高中与大学之间就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相互衔接,它关注学生完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接受更高的教育,促进劳务市场的生态平衡。职业教育院校与衔接计划之间的合作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全面成功。由于在职业大学、职业高中、企业和政府之间没有建立紧密的联接关系,很多进入职业大学的学生竞争力下降,这说明高中学校没有真正地促进衔接计划的完善和改进。相关利益者需要建立密切的合作网络,职业高中教师需要的是在职教院校的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要为项目和教科书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并为中学生提供特殊的寒暑假计划。职业大学为职业高中教师提供专业发展、促进合作和获得企业支持、增加高中教师参与范围,大学教职员工也积极参与衔接计划。作为衔接计划的一部分,教师交流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邀请高中老师为实施衔接计划的职业大学学生发表演讲,同时职业大学教师和教授到职业高中进行指导和授课。通过工作能力进行比较,实施衔接计划的学校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开发自己的能力以及为迎接职业挑战所做的准备工作等几方面,要比没有实施衔接计划学校的学生优秀。要想使衔接计划有效地发挥作用,职业大学就需对衔接计划扩大财政支持,同时也需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与投资。

加强校企合作。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密切联系,对员工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把校企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并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同时也规定职业院校学生须参加企业的在职培训,企业主要通过在培训中增加培训专家,提高在职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工作转换过程(包括在职培训),政府对部分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但这些企业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即关于劳务市场的变化趋势、工作场所职责的转换和就业机会的信息以及帮助学生寻找就业的机会。为鼓励企业提供以上这些帮助和支持,韩国政府给予提供在职培训的企业特别的奖励(如税收优惠、给予就业保险基金财政支持等)。

韩国政府为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主要采取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的方式,如对职业高中实行2+1计划及“双元制”教育在第三年进行企业实习项目的支持;对初级学院与企业合作进行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即“委托培养”项目的支持等。企业支持员工参加职业大学的委培教育,鼓励接受委培教育的工人获得学术学位。职业大学积极支持学生参加企业的委培计划,也乐于接受合作伙伴企业捐助的物资材料。实践证明,接受委培计划的学生在许多能力方面比其他学生更加优秀,有较高的就业率。这些能力包括:运用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信息分析、以创造方式解决问题、策划和组织工作、谈判与决策技巧以及与他人和睦相处、迎接职业挑战的阅读能力、努力获得国家资格证书发展自己的能力等。

毫无疑问,从学校到工作有效的转换过程需要来自于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此外,政府也应积极协助职业学校寻找合适的在职培训机构和监督他们的培训过程。,

三、结语

韩国在实施从学校到工作转换途径中有几个特征: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比普通大学更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工作;学校的作用局限于帮助毕业生寻找工作,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与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在他们的首份工作中不能保持较久的就业;毕业前的工作经验是学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职教毕业生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朋友或家人的非正式推荐仍是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最常用的途径,普通职业学校更加依赖于这种非正式途径;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在帮助职教学生寻找工作方面起到了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作用。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志愿服务 基层就业 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张木明(1972- ),男,广东五华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林轩东(1979- ),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王汝干(1979-),男,广东阳西人,华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tjk0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77-0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紧迫而重大的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凸显,《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当前推动毕业生就业的一项新举措。本文以实证方式验证志愿服务对基层就业的促进情况,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及缓解基层人才需求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高尚的社会事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主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志愿者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显著提高,志愿精神得到了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认同。志愿服务在发挥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同时,又使大学生本身得到身心的锻炼,成为大学生非常理想的“第二课堂”。

基层就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出了重要阐述,基层一般是指县以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农村以及城市的社区。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文件精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统计范围包含在下列区域、单位就业或以下列方式就业:一是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二是农村建制村;三是城镇社区;四是中小企业;五是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六是自主创业;七是部队;八是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还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并且更好地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增强其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扎根基层,实现自身价值。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到基层去就业必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这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层的艰苦条件不仅可以锻炼人,而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相对城市而言,基层的舞台更为广阔,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多。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人才储备。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却又难以吸引到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运用新技术、掌握新知识和新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层发展进程;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而推动基层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三、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实证分析

1993年春,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入21世纪,大学生志愿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高,以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全校本科生约3.9万人,研究生约4000人。2011年4月随机抽样调查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00名,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各占50%,其中本科生每个年级各200名。结果表明,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82.6%,曾经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64.0%,其中参加过上3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比例占22.2%。为了解志愿服务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以问卷调查形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调查在2011年11月完成。问卷由广州地区8所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完成。问卷涉及综合类、农林类、理工类和职业院校的学生,确保答卷学生的多元化,避免因答卷学生来源单一而影响问卷统计结果。实际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946份;通过网络回收的有效问卷140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51.3%,女生占48.7%;本科生数量占98.5%,研究生占1.5%;从所属专业划分来看,文科类占27.8%,理科类占30.3%,工科类占27.7%,农林类占12.7%,艺术类占0.9%,医学类占0.4%,体育类占0.2%。被调查者参加的志愿服务的内容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大型会展、大型活动,56.2%;帮助孤寡残疾人的服务,36.9%;帮助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的生活服务,32.6%;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16.2%;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服务,9.2%;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7.6%;社区治安、纠纷调解等社会安全服务,5.2%;艾滋病、吸毒等特定人员的服务,1.9%;其他(为贫困儿童募捐、公益宣传等),3.4%。

1.志愿服务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就业能力。在被调查者中,61.9%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能完善知识结构,66.5%的学生认为积累了工作经验,57.5%的学生认为增强了自信心,49.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协调沟通能力,42.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22.4%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2.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有较高的基层就业意向。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投身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期间,立足岗位,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同时也转变了就业观念。对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大学毕业后,会不会考虑基层选调生的工作?选择会考虑的占94.1%, 其中西部计划(25.8%)、三支一扶(18.8%)、大学生村官(28.7%)、基层选调生(20.7%)。对于您认为参加志愿工作的经历会不会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认为会的占51.8%,不会的占5.9%,不一定的占24.0%,不清楚的占18.3%。对于您是否支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优先招收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者?50.6%的志愿者持支持态度,认为可以鼓励志愿精神;26.2%的志愿者持反对态度,认为容易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23.2%的志愿者持无所谓态度。

3.基层单位更愿意选用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基层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更愿意选用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已到岗服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三支一扶的2010届、2011届高校毕业生多数具有志愿服务经历,广东省部分基层单位录用的2010届、2011届毕业生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分别占90.6%、95.3%,其中西部计划84.7%、96.2%;山区计划85.3%、88.1%;三支一扶93.9%、97.3%;涉农单位90.6%、95.4%。基层单位普遍认为有志愿服务经历的毕业生更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能力较强,能较快适应基层工作。

四、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系统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志愿服务促进了基层就业。从志愿服务的视角,文章提出以下建议:

1.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200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将志愿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用各种机制、规则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开设有关志愿服务的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志愿服务的历史和发展,学习如何参与志愿服务,了解自己适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便作出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计划,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完成社会实践,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志愿服务的知识、讲座、咨询窗口以及为学生收集并提供志愿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机制,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北京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围绕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36工时)作为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切实发挥了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

2.志愿服务与职业规划相结合。要拓宽志愿服务范围和对象,结合学生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为将来就业打基础。服务学习是我国大学生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社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将来就业要从事的专业和职业有直接关联,可以通过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较好的专业技能以及要从事专业领域工作所需要的职业习惯、素养等。同时,可以以专业、个人特长为依托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个人专业、特长水平,提高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高校在设计服务计划时要全方位考虑,服务的形式需要多种多样,富有特点和针对性,组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在全面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活动参与,把志愿服务活动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3.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实践表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高校可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基地,争取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围绕基层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通过见习,基层单位可优先选择毕业生,并且与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接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招聘成本,而且对于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找出自身的不足,有益于双方的接受。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2006]55号)[Z].2006-

11-07.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Z].2005-06-25.

[3]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6]13号)[Z].2006-03-31.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3-01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势下,2004年,我国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促进毕业就业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政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而毕业生利用见习平台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见习,将毕业生职业体验过程进行延伸和强化,以达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顺利就业的目的。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后,当年6月,福建省开始启动“三年三万”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其中省级计划1000名,由省公务员局组织实施,市级计划9000名,由各设区市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计划规定:参加对象为毕业三年内离校未就业的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见习期限为三个月。主要依托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有关省属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实施。为了激励企业和毕业生的积极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专项经费中,按每名见习毕业生800元/月标准,向见习单位拨付由其垫支的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生活补贴部分,补助3个月,2012年开始,补贴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并给见习毕业生统一办理10元/人标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3万多个;3966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21172名高校毕业生被见习单位留用,留用率为53.4%,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供需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

见习招聘会现场虽然人头攒动,但是对于招聘的效果,企业满意度不高。见习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见习单位申报的见习岗位大多为工科类紧缺专业,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更多为文科类的长线专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加上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离校后分散等原因,造成见习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困难。

(二)地区差异化明显。

东南沿海地区的见习计划效果明显高于内地,内地的企业认为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见习单位参与见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人才。

(三)见习补贴政策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我省部分地方由于财政困难,见习经费投入少,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低,起不到生活保障作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只面向本地户籍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补贴,影响了见习基地接收非本地户籍见习生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计划的对策建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施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完善。

(一)逐步提升见习对接质量

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后,见习单位的留用率是衡量见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都是从实际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择优录用。所以,毕业生就业见习这项工作既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也要遵循劳动力市场规律。人才服务机构在实施就业见习计划时,就要多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职匹配上多下工夫。例如,可在举办见习招聘会前,广泛征集企业见习岗位需求,在政府指定就业网上预先需求信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毕业生网上报名,用人单位则可以在后台对毕业生的简历信息进行汇总初筛,再通知合格人员到见习招聘会现场进行面试,从而提升现场招聘会的供需对接质量。

(二)注重不同地区、行业的平衡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工业化进程差异,城镇化程度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等,都会对就业见习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省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所以在已经开展的五期就业见习活动中,东南部地区的效果要远远大过西北部地区的效果。地区如此,行业也如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果要远低于第三产业。而且第三产业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占主动,而在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就比较被动。所以,我们在开展见习工作时,除了考虑属地管理和就近原则,还应当注意各地区之间和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强见习供求的动态平衡。

(三)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截至2013年8月,我省共建立11批151家省级见习基地。其中,有5家企业被人社部批准为部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这些基地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毕业生年年增多,示范性见习基地,特别是省、市两级的示范性见习基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建设见习基地时,要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推进步骤,加大经费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对省、市级见习基地进行全面考核评估,通过制定新标准,强化跟踪管理,吸纳有大量毕业生需求的企业作为新的见习基地,定期清退那些达不到见习基地管理要求,尤其是近年来都没有吸纳毕业生见习的基地。

(四)完善就业见习经费保障制度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适当提高就业见习计划生活补贴标准,尤其是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地市,经费补助本来就偏低,更要适量倾斜。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加大投入建立统一的见习基地管理数据库,完善省、市(区)、县三级数据采集,丰富见习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新建基地申报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见习岗位和见习基地数据格式。

此外,建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吸纳见习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就业见习工作。

总之,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自实施5年以来,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通力协作进行逐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三年三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闽人发〔2009〕58号)

[2]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报.2013第9期

[3]秦建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运行状况调查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74-79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5

摘要:新形势下,认真探索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新模式,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也关系到高校持续、协调发展。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工作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一是抓关键,落实“一把手”工程;二是抓基础,建立“院校两级”就业工作机构;三是抓重点,推出“三级联动”就业统计核查制;四是抓调研,坚持“四项调查”制度;五是抓落实,实施“五化”工程。

关键词:高校;就业模式;探索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在制定本地区、本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应当与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新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对待,并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的模式。本文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形势下探索就业工作模式的实践为基础,结合笔者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体会,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模式进行探索。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制度化”,才能确保就业工作深入、持续发展。学校成立由校长或书记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院办、招就处、学工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组成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就业工作的领导、协调、决策、部署,“一把手”亲自督阵,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财务处按照国家规定划拨就业经费(不低于当年学费收入的1%),招就处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应按毕业生人数1∶500配备,保障就业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到位。各二级学院也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靠前指挥,认真落实学校就业工作各项任务,构建起以学校招就处为主导、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就业工作机制。

二、建立“院校两级”就业工作机构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部分。就业工作模式必须从“应急型”转变为“常规型”。学校招就处就业人员配备不低于1∶500(按毕业生人数计算)。设立职业指导部、市场开发部、信息管理部、综合服务部,从宏观上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主导作用。从就业教育、基地建设、信息网络、指导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工作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各二级学院设立专门的就业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从就业教育、信息收集、组织招聘、跟踪管理等方面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三、推出“三级联动”核查制是提高就业统计信度的可靠保证

就业统计数据是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教育部对各高校就业率的高低极为重视,直接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学校招生计划挂钩,因此,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就业率的审核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力度收集《就业协议》和《就业证明》。但辅导员在收集时审核不严,就业统计存在误差,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就业统计核查制度,提高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湖北三峡职院推出了就业统计“三级联动核查制”,由辅导员负责初审,对学生上交的协议和证明逐项审查。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准确。二级学院就业办负责复审,对学生的就业单位、就业状况、就业时间进行核实,检查学生就业是否有变动。学校招就处负责终审,以就业单位为依据,全面抽查学生就业情况,对离职后就业单位发生变化的学生要及时更换协议或证明,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三级联动,层层抓落实,大大提升了就业统计的有效性,降低了就业统计误差率。

四、坚持“四项调查”反馈制度是做好就业调研的重要前提

就业工作的“四项调查”贯穿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过程,通过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就业思想、就业状况,获取市场信息、企业建议,对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职业指导、心理教育等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职业定位、择业标准、就业区域等,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通过“市场需求调查”,了解各地就业市场行情,收集信息,加强联系。根据就业市场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及时调整学生就业心态,更新就业观念,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提高求职成功率;通过“就业状况调查”,主要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工作业绩、薪资待遇及就业满意度,掌握学生的就业思想和就业动态,加强跟踪管理,提高学生就业初期的稳定性。通过“就业质量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收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五、实施“五化工程”是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1.实施就业教育全程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已成为高校就业教育的主旋律,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思路,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对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要求。形成全程化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分段式教学,将课程分为三个专题:(1)大学一年级开设规划篇,包括“新生入学导航”、“大学生涯规划”,帮助新生转变角色,适应大学学习环境,了解专业,了解职业,提早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大学二年级开设准备篇,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创业基础知识”,从行动上、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就业准备,提升综合素质,拓展职业技能,掌握求职技巧。(3)大学三年级开设实施篇,通过开展就业须知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把握机遇,迈好步入职场的第一步。

2.实施就业推荐市场化。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就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学校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投入。组织精兵强将,分区域,划片区,跑企业,挖信息,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在外地设立“就业联络站”,在本地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把毕业生就业推荐与市场建设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优势,成立行业协会,开拓行业市场;二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机构合作建立就业工作站,引进合作企业,拓展外地市场;三是通过与省内高校联合,成立高校就业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巩固本地市场,形成立足本地、面向本省、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

3.实施就业管理规范化。就业管理的重点是大学生就业初期,此阶段是大学生就业的“断奶期”,学生思想波动大,意志不坚强,适应能力差,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法应对,选择逃避。因此,学校应建立规范的跟踪管理制度,以辅导员和就业工作人员为主力军,实施“431”联系制,定人定点定期加强管理。学生就业第一个月每周联系一次;第二个月每旬联系一次;第三个月至第六个月每月联系一次。通过学校短信平台、班级QQ群、电子邮箱、手机等多种途径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为促进学生就业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服务。

4.实施就业服务信息化。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最热衷于网络。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要选择合适的方案打造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设计网站栏目应包括:职业规划测评与指导,心理健康测评与辅导,就业形势与政策,招聘信息查询,企业录用结果查询,毕业生就业去向查询,用人单位信息库,毕业生信息库,远程面试,就业指南,校友交流平台等。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5.实施就业考核系统化。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价从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的统计上升到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坏的评价,增加了上岗签约率、专业对口率、自主创业率和升学率的统计。因此,高校应更加注重就业工作考评体系的建立,系统化的考评体系能够提升就业工作水平,能够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开展。湖北三峡职院以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职能。通过借鉴BSC企业管理模式,完善就业考评体系,确立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就业状况、就业服务四个维度就业工作一级考核指标,建立22项二级考评指标,对就业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工作模式从“应急型”转为“常规型”,全面推进了“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责任到人”的就业工作考评体系。

总之,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新模式,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将就业工作置于学校整体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体系中去研究,才能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高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柯美录,宋健.试析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途径[J].湖北经

济学院学报,2011,(8).

[2] 刘铸.高校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推手[J].人力资源,2011,

(9).

[3] 郑虹,张哲.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引导;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71-02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会议规划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蓝图,明确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三个前所未有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一是领导重视前所未有。二是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和《规划》在关键政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是部门协作前所未有,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组织了30多次专题研讨,反复征求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面意见,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广泛共识,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

二、开展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意义

近年来,举办职业院校财会综合技能比赛频频出现,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大检阅,是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展示,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新品牌。

开展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很好地带动了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提高,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对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举办职业院校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在职业院校营造出崇尚会计综合技能,

尊重技能人才,广大学生热爱会计专业,努力学习会计业务和踊跃参加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良好氛围。通过财会综合技能训练和比赛,切实培养了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进而为经济发展培养和选拔出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对参赛学生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各类职业技能比赛推动着各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教学改革,使教学以实训为基础,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课程设置的引领,有助于综合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积极努力并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进一步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做到实处。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做事细心认真,反应快速敏捷,还可以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和遇到困难不退缩,端正其工作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能够进入比赛的学生在学校里肯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楷模,从而激励其他学生刻苦学习其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使其能够真正理解学习的目的,爱上学习,以取得好的成绩为目标,为乐趣。参加过比赛的学生,肯定是具有扎实的知识基本功,经过学校的和老师层层考验,并且接受过专业的有组织的集训训练,不管是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团队的合作能力,以及做事的严谨态度,都是百里挑一的,在这些基础上,在经过参加技能比赛,心里素质更加的成熟,对专业知识的技能掌握更加的熟练,他们的水平和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学生们相比就有了天壤之别,从而到了社会上就会更加容易得到实习企业的肯定和认可,能够更加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

四、财会综合技能比赛促进各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各院校均能从中受益。

(一)推动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在各职业院校正面临着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大实训课程比例,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和素质能力。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用在实际工作中。财会综合技能比赛所设计的比赛项目和要求是各企业集团结合实际工作要求设置的,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为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引导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和专业设计更加市场化,更加联系实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二)对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指明道路

职业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然而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仍然使用过去的教学内容。一些淘汰的技术仍然充斥着专业教学,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职业技能比赛紧跟技术的发展,体现社会的需求,对人才技能需求的重点也有充分的体现,这些都对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基础建设工作

技能比赛是对参赛选手的考察,更是对各校各专业实训基地的考察。很多学校师资方面还有差距,教材的使用存在着问题,技能比赛促进了学校的实训基本建设工作。学校要使学生掌握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训基地就必须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学校一方面应大力增加实训设备投入,另一方面要在就业岗位群中建立起稳定的实训基地。使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各学校更加重视教学等实训基础的建设工作。

(四)通过会计综合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财会综合技能比赛,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水平,教学内容新颖有趣,教学方法灵活独特,课堂气氛活跃高涨,对学生实施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格局。

(五)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技能比赛训练过程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最佳场所,为赛出成绩,各参赛学校购进了先进的设备,加快了实训基地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反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我校从2011年就为技能比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师资,专业实训课的条件有了更好的提升,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六)促进了校企合作

技能比赛是以现阶段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设定各专业技能比赛项目的,各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比赛规则、要求、评分标准都是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后规划的,来自于各专业对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各企业相关工作的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参赛的同学既能参加比赛经受锻炼,又能得到最好的专业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各大知名企业肯定愿意吸纳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他们的工作伙伴。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提出合作意向、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选拔优秀毕业生。由此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则提供顶岗实习的基地,保障了学校实施半年至一年的工作岗位实习。

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财会综合技能比赛,避免负面影响

目前,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组织的财会综合技能大赛,项目既有会计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还有包括传票算、票币算、账表算、点钞在内的全能项目,2015年又推出了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比赛项目等。随着各个部门组织的各项技能比赛逐年增多,这些技能比赛的举办方和比赛要求大不相同,职业院校对各种比赛应接不暇,辅导教师疲惫不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组织比赛的各个主管部门以及各职业院校,应该对社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做充分的调研和掌控,明确比赛促进教学改革的方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赛项、时间,扬长避短,避开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了合理回避职业技能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学改革中把握住主线,那么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就会对学校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发展,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更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财会综合技能大赛成为常态性工作,形成了各校共同参与比赛的局面,通过财会综合技能大赛,切实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品牌特色,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明艳.财务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现金流量信息[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2.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NITE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师认证

教育部于2010年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包括我校在内的61所高校被批准为该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建立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是实施计划的关键和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我校与“卓越计划”相关的各个教学团队不断摸索,集思广益,与政府合作并深入企业,初步探索了一套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架构图如图1所示。

NITE(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ject,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在部领导和相关司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国内外众多企业、研究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人士,于2006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紧缺人才培养项目。NITE定位于国家重点领域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时刻履行着为国家培育人才,为产业储备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的职责[1]。在这一平台下,由于政府、高校和企业多方介入,使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效率倍增,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并使相关产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笔者从相关行业工程师认证、建立联合培养学院、多渠道师资来源等几个方面探索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第一,利用NITE平台下的行业工程师认证,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2,3]。201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委托单位与我校达成初步协议,共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NITE)职业技能证书”,此证书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专业权威性,是从事专业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主要参考标准,全国通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负责审核颁发。

我校负责认证考试教材、考试方法、考试系统和考试试题等相关工作,对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试点,在考试认证的各个环节邀请企业参与,从而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参与、高校实施的认证模式。如图1所示,我们在考试教材编写时深入企业,企业参与审核和修订,教材内容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效性和与时俱进性,做到年年补充,三年改版;教材在形式上将以课本、视频、专用设计软件等多种形式出现;教材中的实例是企业的具体案例,即教材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与大学正规课堂教学严格区别而又互为促进;考试方法以设计实践为主,理论寓于实践之中的模式。使获得相关行业认证的学生具有与企业无缝衔接的能力,省去企业不必要的基础培训环节,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使企业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学生由于通过认证前的实践培训并最终获得认证,增加了就业机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高校通过认证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了就业渠道,对认证制度大力推广。政府通过认证解决了产业人才紧缺的状况,从而加大认证制度的扶持力度。利用NITE平台下的行业工程师认证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的多赢,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利用NITE平台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学院,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我校相关教师经多次调研发现,NITE平台不仅是培养人的平台,还兼具就业平台的功能。如图1所示,在校大学生经过NITE平台培训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人才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所以,如果我校“卓越计划”中的学生,经过筛选和分流之后,确定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进入专门的联合培养学院,利用大三、大四两年,或大四一年的时间,进行专门面向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的学习,即调整培养计划,减少理论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习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分出大约一半的学分给企业实习课程,每周确定时间学习企业实习课程,学习地点在企业,内容由企业提供,期末成绩由企业打分。联合培养学院囊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信息类的所有专业,工作目标即是协助各个专业完成高年级大学生实施“卓越计划”,并在毕业时,使学生获得“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NITE)职业技能证书”,即实行学位证、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书三证齐全的大学信誉模式,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第三,建立多渠道师资来源,实现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根本特征是校企结合,在此模式下的师资来源,也应当是与之匹配的校企两个来源。我校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实行校外导师制度,本科生的教学也将延续这一思路,在工程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引入企业讲师。例如,在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中,我们曾借助学校的工程大师论坛,邀请多位知名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学生讲授专题课程,包括串扰分析、3D集成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等。但是,这些课程如果仅以讲座的形式讲授,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教研组的教师通过修订教学计划,与企业事先联系,总结出两种授课方式:

(1)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明确授课分工,时间上交错进行。例如:如果每周讲授两次课程,可以第一次课程由校内教师讲授基础知识,第二次课程由企业讲师讲授工程实践。这样,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校内教师理论基础好,校外讲师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

(2)建立实习基地,课程授课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师进入企业培训,并参与真实的企业设计案例,然后校内教师对学生实行案例教学,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理论,企业讲师兼做技术顾问,这样教学的优点是学生能很清晰地了解到理论的确切用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将企业讲师引入本科生的教学之中,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是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总之,基于NITE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适用于当今高校信息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和发展,它是政府主导、高校落实、企业支持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EB/OL].http://.cn/.

[2]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支一扶;本土化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建设成为全中国的历史性任务。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社会文明整体的进步。而农村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输入,政府“三支一扶”计划的开展有效的为基层建设吸引了大批高等教育人才。三支一扶计划开展10年来,不断的有毕业生走进基层。但是在具体工作层面,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提高此类人才的地方贡献?本文结合作者在东营市亲身参与“三支一扶”的工作经验,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一、三支一扶计划背景分析

为了给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06年颁布关于“三支一扶”的通知,鼓励毕业学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持医疗事业,以及参与扶贫工作。每年招募大约2万名毕业生,进入基层开展为期两年的服务,政府提供生活补贴以及就业手续。在服务期满后,参与的毕业生自主择业,并享受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

多年的实践工作已经证明,开展“三支一扶”计划,能够通过人才输入促进农村发展从缩短城乡差距;更可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培养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三支一扶”计划开展10多年来,也具体政策落实层面也出现了新的挑战。例如参与毕业生目的功利化,自身文化和能力多元化,而三支一扶在执行中重招募轻培训等问题,都影响着每一名毕业生在基层的作用发挥。

(一)毕业生在基层社区工作的作用

结合作者,作为国家“三支一扶”计划的参与者,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辽河社区工作经验,分析毕业生在基层社区如何发挥作用,贡献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首先,毕业生能够较快的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的补充了基层工作中的信息化任务。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作效率,但是基层的本地工作人员,往往因为年龄和工作习惯等原因,而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例如做表、报告、以及制作PPT。但是这几项工作确实基层社区在管理计划生育、党建、民政救助等日常工作中必须使用的。这时,高校毕业生可以很快的上手工作,比如熟练的制作报表,编辑报告、通知、海报,制作PPT等,从而提高基层社区工作效率,减轻领导和同事的工作负担。

其次,高校毕业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参与精神,能够活跃基层工作氛围。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向一张白纸一样,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愿意学习和参与。因此,基层社区可以通过引入“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利用大学生的活力与工作参与热情,调动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活跃办公室氛围。

第三,高校毕业生在信息收集处理上,更具能发挥工作优势。90后的大学毕业生,从小生活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能够熟练的进行网络检索和信息分享。这些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助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例如农村品信息的汇总,市场需求信息的整理,以及发现先进农业技术等。与外界信息的高度接轨,有助于毕业生在公共事务讨论中发挥出更多贡献,例如提供新鲜的思路或其他地方的做法等。

以上是“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给基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贡献。当然,身为毕业生,难免稚嫩和缺乏经验。这是需要毕业生自己主动学习以及时间的积累。

(二)影响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如上文所说,虽然“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整体上值得肯定,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仍然面临挑战。结合作者在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辽河社区工作经验,尝试分析出以下影响毕业生发挥作用的因素。

首先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后的快速本土化问题。“三支一扶”的毕业生很多都不是本地人,即使是本地人,也因为一直在校园而不了解基层工作,更不了解农村工作。当毕业生不了解农村工作时,难免会出现工作使不上劲,或者工作中感到落差,既影响大学生工作积极性,也妨碍了起才能的发挥。对此,毕业生本人和接收单位应该一起努力,让毕业生在到岗的半年内迅速本土化。

对“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培训跟踪工作应该落到实处。作为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工作效果如何,遇到哪些困难,对这些信息的持续跟踪才有利于支持毕业生高质量的完成两年的服务期。因此,本文建议,首先应该加大对“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培训,培训包括基层工作内容、国家政策认知以及工作和沟通技能,帮助毕业生迅速摆脱学生气,建立职业素养。第二,应该由专门的部门对“三支一扶”的毕业生进行定期的跟踪评估,例如每年度的评估,评估来自其主要领导和群众代表。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和鞭策,更多的是促进毕业生思考和改善工作。而评估记录,也可以作为“三支一扶”结束后,享受相关就业优惠的凭证之一。有了培训和评估体系,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毕业生,还可以给与名誉以及就业优惠方面的奖励。

二、结论

“三支一扶”计划执行10年来,数十万的大学生进入基层,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该计划通过引进人才,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积极贡献值得肯定。然而在具体工作层面,本文认为应该毕业生和接受单位应该共同促进引进人才本土化,并建立针对“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培训和评估体系,才能更有效的发挥高校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文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个体障碍因素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4)

[2]杨广明.充分发挥“三支一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场经济管理.2008(04)

上一篇:服务青年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